项目分析

2024-05-29

项目分析(精选8篇)

篇1:项目分析

项目经理求职书—项目过程分析

2012年7月1日

第一节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占的工作量不算大(个人认为需求分析占整个项目周期的30%),但是产生的影响巨大。如果分析不够透彻,很容易使项目存在潜在的风险,甚至会伤筋动骨。虽然很多公司都明白这样的道理,但实际情况往往是需求分析人员通过调研报告形成需求分析文档(解决方案),然后在给非专业的客户进行确认(确认过程可能会忽略细节,很容易因为细节问题造成项目的伤筋动骨),确认后进入开发阶段。这样做会导致非专业客户的需求部分被乎略或不能及时的发现和解决。虽然是按照解决方案完成了功能,但是很可能造成客户不满意或不愿在需求确认书上签字等尴尬局面。我经历过几个不太成功的项目,其问题的根源都和需求分析有关。需求分析最要紧的是:搞清楚用户到底想要什么?如果这个问题搞错了、搞偏了,后面的步骤做得再好也是白搭。在搞清楚“用户想要什么”之后,接着要整理出功能列表,并筛选出大约20%的重点功能。这个步骤是我今天主要想介绍的,因为这个步骤和后续的各项开发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功能筛选的依据有如下几个:

1、用户经常用的功能(比如创建模块、权限分配等)。

2、宣传的卖点(要能够超出同类软件,吸引眼球)。

3、和用户利益密切相关的功能(这种功能不允许出错,比如存盘功能)。这个筛选的过程要尽早完成,而且最好是客户、需求调研人员、项目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主管四方一起讨论,以保证立场客观、观点全面。筛选出重要功能点后,其他人员的工作安排要“以重点功能为纲”。

第二节项目管理

如果是我负责的项目,在排项目计划时,就得尽量优先安排重点功能的开发/测试,而且要安排能力强的人员来完成。按照我以前的做法,重点功能编排计划至少得留出1/3的时间余量,以防万一(事实证明,几乎每个稍大点的项目都会出现万一)。至于非重点功能,尽量排到后面,安排能力一般的人开发/测试。然后,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肯定要有定期的例会。作为项目经理,应该主要关注重点功能的进度情况和风险情况。一旦项目有延期的风险,就从非重点功能开始裁减(俗称砍功能)。由于是裁减非重点功能,不至于产生致命的影响。

第三节编写代码

开发人员有几个通病:先做有趣或容易的功能,然后再做无聊或者繁琐的功能;对自己有兴趣的功能投入精力多,对自己没兴趣的简单应付。以上这些都是开发的大忌。作为一个职业的开发人员,不应该以自己的兴趣和喜好来决定开发的轻重缓急。正确做法应该如下:

首先得用主要精力完成上述所说的重点功能,而且要保证它们的代码质量尽可能好,尽可能方便维护(重点功能往往是经常有需求变更,经常被修改的)。对于重点功能中的“常用功能”,要保证时间性能够好(能快速响应)。对于“用户利益相关的功能”,要保证bug尽可能少(尤其是安全性、稳定性、健壮性的bug)。

至于其它的非重点功能,只要不出明显bug,有点小缺陷无伤大雅。

第四节测试

测试人员同样要把主要精力用于测试那些重点功能。对于“用户利益相关的功能”,多进行一些健壮性测试、稳定性、安全性等测试(比如测试保存大文件是否会出错)。对于常用功能,主要进行易用性和性能测试(比如拷贝、粘贴是否易用)。至于其它功能,只要进行普通的测试,保证它不出现明显和严重bug即可。

第五节产品演示

有些软件开发完之后,会搞一些Demo进行宣传。这时需要把重点功能的Demo进行较长时间的介绍用来增加软件的卖点,这样给客户的印象最深刻,效果最好;

下面是我个人理解的项目开发过程: 1.首先进行用户需求调研,先弄明白用户想要什么(如果有老系统,可以先参观老系统,看有什么可以改进的,有什么可以继承的)熟悉业务。还包括:系统应用的网络环境、应用范围、数据量的大小、使用人群等内容)需求调研完成后,完成系统用例图以及用户调研报告,然后根据调研,列出功能列表,同时区分重点功能和非重点功能。

2.调研完成后,进入流程分析,以流程图为主并画界面原型让用户来确认,如何使用等讲解清楚(这个过程中,会产生需求的变更),同时完成《用户需求

规格说明书》,并进行流程图和文档的评审工作。完成这些内容,可以说是一个软件系统的里程碑。

3.需求评审完成后,进行数据库设计和详细设计(流程图、类图、系统接口),此时形成的文档有《数据库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并完成评审工作。

4.设计完成以后,就要进行开发工作了。依据详细设计说明书,此时要先进行重点功能的开发,然后进行非重点功能的开发。在此过程中开发人员进行模块的单测,确保系统的可运行。在任务分配过程中,因软件开发是一个思想过程因此不太容易量化工作,所以在任务分配时,应把功能分的越细越好,达到颗粒(细化到按钮功能)的效果为最佳。这也是确保项目在工期内顺利完成的重要内容之一。

5.开发完成后,由专门的测试人员进行单元测试(国内由程序员完成)、流程测试、性能测试等。(还可能有第三方测试人员和用户代表的参与)。

6.用户测试。首先进行用户测试的培训,然后挑选部分用户进行系统的测试,此时一般会有开发人员进行现场的技术支持,使用用户尽快的熟悉系统的使用。

7.系统上线试运行。如果是大项目上线试运行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整体感觉:(7.4)

一、对项目开发的整体工作:

1、流程清晰、较全面;

2、重点、特点、步骤认知度较高;

3、有相关大型项目开发的经验及管理经验,由其是失败经验。

二、从整体工作需要的角度出发,仅是经验值,目前尚只能在项目经理位置,从前瞻性上没看出来,即对整体黑软件市场的认识尚未看出,或无!

三、个人目标还是没有设定。

篇2:项目分析

摘要:从1987年我国开始使用亚行贷款,目前已是亚行贷款累计第二大借款国。在多年利用亚行贷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计划和管理体系。本文通过从亚行项目管理前期准备阶段,对比国内项目实施和管理,分析亚行项目和国内项目前期管理的区别,借鉴亚行管理经验,和亚行项目实施与管理好的做法,提出对加强国内重大项目前期管理建议。

关键词:项目;前期;管理;亚行;推广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引言

从1987年我国开始使用亚行贷款,目前已是亚行贷款累计第二大借款国。在多年利用亚行贷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计划和管理体系。

国内对亚行项目前期管理分为贷款规划、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贷款谈判及批准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亚行国别规划、项目准备和贷款谈判及批准。

一、贷款规划阶段

贷款规划阶段主要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亚行、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四方参与。首先由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在每年八月底前申报拟使用亚行贷款项目;国家发展改革委收到申报项目汇总后经研究提出规划方案,提出新补充项目,财政部对新补充项目提出意见,反馈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方案拟定后,由国家财政部组团,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年底在亚行总部马尼拉召开中国国别规划磋商;磋商意见达成后,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将与亚行讨论的三年滚动贷款规划报国务院审批,完成审批后,两家联合予以印发;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的三年滚动规划通知后,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正式启动项目前期工作;于此同时,亚行确定项目经理,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召开新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会,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参加会议,安排前期工作。

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阶段

项目前期准备,对于国内项目而言,即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的编制、批复,对于亚行项目而言,不仅需要完成国内程序前期准备,同时还要完成亚行项目前期准备,亚行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包括概念书及PPTA准备阶段、PPTA实施及贷款评估阶段,分别对应国内项目建议书阶段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

项目前期正式启动后,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根据规划编制新项目建议书,同时,亚行项目经理收集项目有关资料,准备项目概念书初稿;项目建议书初稿编制完成后,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与亚行沟通,提供有关资料,确定项目目标、主要建设内容、初步投资估算;亚行项目经理就项目技术援助(PPTA)第一次实地考察,准备PPTA大纲,完善项目概念书等,就项目建设框架形成一致;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将编制好的项目建议书报发改委批准;召开项目概念书评审会并确定项目风险类别,由副行长批准项目概念书和相关的技术援助,亚行将批准情况通知财政部等国内有关部门;国家财政部、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依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出具对项目技术援助的不反对意见(通常默认);按计划开展下一步工作。对比亚行和国内项目管理,亚行多了一个项目经理实地考察环节。

三、PPTA实施及贷款评估阶段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阶段,亚行同步实施技术援助,亚行聘请项目技术援助(PPTA)咨询专家团队,帮助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完成贷款评估。

PPTA分为启动、中期、终期三个阶段,技术援助公司每个阶段提交一份报告报亚行、自治区项目、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审定后,亚行进行技术援助启动、中期、终期检查,并签署备忘录。技术援助公司按照备忘录要求开展技术援助工作,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在技术援助期间完成亚行三大保障性报告(环境影响评价、少数民族保障计划、移民安置计划)编制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并在终期报告初稿完成后同步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土地使用/征用计划、水土保持计划、节能评估报告、配套资金贷款承诺等国内可研批复附件的准备工作。

技术援助终期初稿完成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亚行联合召开三方会谈,审议项目技援最终报告初稿以及项目贷款考察报告,亚行准备行长建议报告和相关文件,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着手初步设计和编制招标文件,提交亚行要求的保障报告并按亚行要求公开保障文件报告,亚行批准保障文件报告并对外公示,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公布提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意见,亚行根据项目风险划分等级,由行长或局长召开审查会议。最终报告终稿提交后,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获得国内环评、土地等前置审批文件,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聘请招标代理公司、编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外资利用方案),编制项目土建设备招标采购文件等,编制项目土建设备招标采购文件等;国家或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地方财政厅准备项目还款能力评估报告并报财政部批准,财政部审查同意地方财厅提交的还款能力评估报告;亚行审查项目招标文件等;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编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报省发展改革委初审后,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国家发改委批复后,启动贷款谈判。

四、贷款谈判及批准阶段

亚行申请贷款谈判授权,同时财政部起草、国家发展改革委、地方政府会签报国务院的贷款谈判请示,财政部接国务院批准贷款谈判请示通知,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地方政府、亚行四方确定具体谈判安排,由国家财政部组团进行贷款协定谈判,完成谈判后,亚行董事会审批,通知中国政府贷款批准,国家财政部、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准备贷款签署文件,由国家财政部与亚行签署贷款协议。文件签署后90天贷款自动生效,项目即进入实施阶段。

在贷款谈判及批准阶段,亚行贷款协议和项目协议相关联,并对项目中尽职尽责部分设立启动条款,即达到条件,协议才启动,和国内项目管理,国内项目管理中一般不设立条件条款,从项目管理角度而言,条件条款的设立,对督促项目单位按照项目履行职责,发挥项目效益是有力保障。

篇3:项目成本管理中缩短项目时间分析

(一) 强加的项目完成日期

例如, 一个政治家做出一项公开声明说, 新的法院大厦会在两年内投入使用, 或者软件公司的总裁在演讲中说, 技术先进的新软件可以在一年内出现。这样的声明常常会强加项目时段日期———没有对满足这一日期要求的问题或成本的任何考虑。

(二) 市场强加项目完成日期

在近些年, 对投放市场时间的强调由于剧烈的全球竞争和快速的技术进步而具有了积极的重要性。例如, 高技术企业的一条经验规则是, 产品投放市场延迟六个月就会导致大约30%的毛利或市场份额损失。

(三) 提前完成项目的奖励

在合伙安排中激励性合同和和不断改进的激励可以让项目时间的缩短得到回报, 通常对项目承包商和业主都有利。例如, 一个承包商提前18个月完成了跨越一个湖的大桥, 因提早竣工而得到600多万美元。在另一个例子中, 在合作进行的不断改进中, 业主和承包商的共同努力导致河闸提早竣工, 而成本节省则在业主和承包赏之间50%对50%平均分配。

(四) 高管理成本

有时项目开始之前就可识别出存在非常高的管理成本或公关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比较谨慎的做法是, 将缩短关键路径的直接成本与管理或公关成本节省相比较。通常有机会在低于每日管理成本或所知道的公关成本的情况下缩短一些关键活动。

(五) 关键资源需要

有些时候需要将关键设备或人员重新指派到新项目, 在这种情况下, 压缩项目成本可以和不放弃关键设备或人员的成本相比较。

二、缩短项目时间的可行性分析

(一) 项目间接成本一般代表管理成本

例如监督、管理、咨询和利息。间接成本不能和任何特定工作包或活动联系起来, 从而也不能和团队关联起来。间接成本直接随着时间变动, 也就是说, 时间上的任何减少都会导致间接成本的降低。例如, 如果每天监督、管理和咨询的成本是2千美元, 则项目时间长度上的任何缩短都会代表着每天2千美元的节省。

(二) 项目直接成本一般生产成本

包括劳动力、原材料、设备, 有时还有转包商。直接成本直接分派给各个工作包和活动, 从而分派给团队。理想假设是, 活动时间的直接成本对应于正常成本, 一般意味着正常时间内的低成本的有效方法。当项目时间长度是强加的时候, 直接成本可能不再代表着低成本的有效方法。强加的时间长度的成本可能比正常时间建立的项目时间长度的成本要高。由于直接成本假设来自正常的方法和时间, 活动时间的任何缩减都会增加活动的成本。

(三) 项目成本—时间图

总成本、间接成本和直接成本的关系可以用项目成本—时间图来表示。

由图1可以看出, 总成本先随工期缩短而降低, 然后又随工期进一步缩短而上升。总成本的这一变化特点告诉人们, 其间必有一最低点, 该点所对应的工程周期就是最佳工期, 点所示如图中T*。成本—时间优化的过程, 就是寻求总成本最低的过程。

设时间从T压缩到T', T'

三、缩短项目时间的流程

(一) 运用网络计划方法的步骤

包括: (1) 项目分解; (2) 确定各种活动之间的先后关系, 绘制网络; (3) 估计活动所需的时间; (4) 确定关键路线。其中每个步骤的做法可以参见网络计划方法的相关论述。

(二) 确定要缩短的关键活动

一项活动如果按照正常工作班次进行, 其延续时间称为正常时间, 所需成本成为正常成本, 若增加直接成本投入, 就可以缩短这项活动所需的时间。管理人员需要寻找使单位时间成本增加最少的可以缩短的关键活动, 选择关键活动的基本原理取决于对活动的正常时间和压缩时间与相应成本的识别。为简化处理, 可以将活动的直接成本和时间的关系视为一种线性关系。在线性假设条件下, 活动每缩短一个单位时间所引起直接成本增加称为直接成本变化率, 记为e, e=直接成本的变化/相应时间的变化。管理人员在选择缩短的关键活动时, 应进行判断, 寻找e最小的关键活动。在运用时还应注意一点的是, 正确计算各个关键活动的直接成本, 而后找到压缩项目时间时每个项目时间长度的总直接成本。相关的成本资料可以向会计人员寻求帮助。

(三) 构造项目成本—时间图

构造项目成本—时间图有以下三个步骤: (1) 为选中的一系列项目时间长度找到总直接成本。 (2) 为选中的一系列项目时间长度找到总间接成本。 (3) 将这些项目时间长度的总直接和间接成本相加。

四、缩短关键活动的常见方法

(一) 转包活动

将活动转包出去, 转包商可能有更好的技术或技能, 从而加速活动的完成。转包还可以解放资源, 将它们分派到关键活动上, 从而导致更短的项目时间。

(二) 向剩下的活动增加资源

可以向剩下的活动分派额外的人力和设备。不过通过人力能够获得多快的速度存在限制, 人力和进度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 加倍投入人员不一定能使完工时间减半。

(三) 重新安排活动进行的顺序

有时有可能重新安排项目网络的逻辑关系使关键活动平行或同时进行, 而不是序贯进行。重构活动最常见方法之一是将开始——结束关系变为开始——开始关系。例如, 在等待设计被批准的时间里, 生产工程师可以在建立了关键规格说明后就立即开始建设生产线。将活动从序贯变为平行通常需要同受到影响的活动负责人进行更紧密的协作。

(四) 缩小项目范围

满足关键的最后期限的另一种常见方法是缩小项目范围。例如, 软件企业发布不满足原始性能规格要求的产品, 只是在后续版本中才加入遗漏的一些功能。

参考文献

[1]阿迪德吉·B·巴迪鲁、P·施铭·巴拉特、王瑜译:《项目管理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篇4:施工项目成本分析

关键字施工项目成本分析效益

一、引言:何为施工项目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指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对施工项目成本进行的对比评价和分析总结工作,它贯穿于项目成本管理的全过程,也就是施工项目成本分析主要利用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资料,与目标成本(计划成本)、预算成本以及类似的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等进行比较,了解成本变化情况,同时也要分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成本的影响,系统地研究成本变动的因素,检查成本计划的合理性,并通过成本分析,深入揭示成本变动的规律,寻找降低项目成本的有效途径。

二、施工企业项目成本分析的必要性

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施工费用按耗费对象归集和分配到一定的工程项目上,便形成了施工项目成本。施工企业项目成本分析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施工项目的成本分析,就是根据统计核算、业务核算和会计核算提供的资料,对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包括项目成本中的有利偏差的挖潜和不利偏差的纠正);另一方面,通过成本分析,可从帐薄、报表反映的成本现象看清成本的实质,从而增强项目成本的透明度和可控性,为加强成本控制,实现项目成本目标创造条件。由此可见,施工项目成本分析,也是降低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其次,施工项目成本综合反映了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因为材料和能源的节约和浪费、施工效率的高低、施工项目质量的优劣,都可以通过施工项目成本表现出来。施工企业在完成施工项目计划、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前提下,施工项目成本水平越低,表明其施工项目管理水平越高,经济效益越好。因此,努力降低施工项目成本是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管理中单项长期任务。施工项目成本降低意味着施工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约,意味着施工企业利润的增长。为了达到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目的,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积极开展项目成本分析工作。

最后,通过项目成本分析,把项目成本与生产、技术、劳动组织及经营管理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研究,可以全面了解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方面的效益,查明节约或浪费的原因,总结项目成本管理的经验和教训,逐步认识和掌握项目成本变动的规律,从而促使施工企业科学地预测项目成本变动的趋势,正确地进行项目成本决策,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消除影响项目成本的不利因素,以达到改善经营管理、降低项目成本消耗、提高施工项目经济效益和施工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目的。

三、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方式与方法

施工项目成本分析有其特有的方式和方法:

1、比较法

比较法,又称“指标对比分析法”。就是通过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挖掘内部潜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通俗易懂、简单易行、便于掌握的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应用时必须注意各技术经济指标的可比性。

比较法的应用,通常有下列形式:

(1)将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对比,以检查计划的完成情况,分析完成计划的积极因素和影响计划完成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2)本期实际指标与上期实际指标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可以看出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动态情况,反映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程度。

(3)与本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对比。通过这种对比,可以反映本项目的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与其他项目的平均水平和先进水平的差距,进而采取措施赶超先进水平。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称连锁置换法或连环替代法。这种方法,可用来分析各种因素对成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在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假定众多因素中单个因素发生了变化,而其他因素则不变,然后逐个替换,并分别比较其计算结果,以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化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3、差额计算法

差额计算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种简化形式,它利用各个因素的计划与实际的差额来计算其对成本的影响程度。

4、比率法

比率法是指用两个以上的指标的比例讲行分析的方法。它的基本特点是:先把对比分析的数值变成相对数,再观察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常用的比率法有以下几种:

(1)相关比率。由于项目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又互相影响的,因而将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关的指标加以对比,求出比率,并以此来考察经营成果的好坏。

(2)构成比率。又称比重分析法或结构对比分析法。通过构成比率,可以考察成本总量的构成情况以及各成本项目占成本总量的比重,同时也可看出量、本、利的比例关系,从而为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指明方向。

(3)动态比率。动态比率法,就是将同类指标不同时期的数值进行对比,求出比率,以分析该项指标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动态比率的计算,通常采用基期指数(或稳定比指数)和环比指数两种方法。

四、施工项目成本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从成本分析的效果出发,施工项目成本分析的内容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实事求是。成本分析一定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应用“一分为二”的辨证方法,对事物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并要尽可能做到措辞恰当,能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不要夸大也不要减小。

2、要绝对准确。成本分析要充分利用统计核算、业务核算、会计核算和有关辅助记录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尽量避免抽象的定性分析。因为定量分析对事物的评价更为精确,更令人信服。

3、要有时效性。也就是:成本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及时。否则,就有可能贻误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甚至造成问题成堆,积重难返,发生难以挽回的损失。

4、要做到全面性。在做施工项目成本分析时,一定要全面分析,不要漏掉任何对成本有影响的细节,力求使分析结果包括所有可能涉及的方面。

篇5:项目分析

发布日期:2007-1-6 15:56:001104人次浏览【 双击鼠标滚屏 】

项 目 分 析

原料市场分析发展的塑料工业与环境的矛盾

据有关部门统计,一个中等城市每年产生的塑料废弃物,可满足二十家中、小型塑料企业的原料需求,废旧塑料资源被现代经济学家称之为“人类的第二矿藏”、“城市里的宝藏”!开发利用废旧塑料资源,即可有效治理污染,又可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可谓利国利民的绿色环保产业。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倾斜政策,各地环保部门也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废旧塑料的再生利用面临一次历史性的大发展机遇,其意义深远,前景广阔!

塑料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电绝缘性、绝热性、优良的吸震和消音隔声作用,并具有很好的弹性,能很好地与金属、玻璃、木材等其他材料粘接,易加工成型。因此,在四大工业材料中,塑料的数量、作用、地位、应用范围急剧扩张,节节领先,大量代替金属、木材、纸张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60年代末期,在结构材料的总消耗中,黑色金属占60%;90年代,合成塑料占78%,黑色金属占19%。可以说,没有任何材料有象塑料一样如此广泛的用途。因此,科学家们曾豪言宣布:“人类已经进入高分子合成材料时代!”。

然而,正是由于塑料的某些优异性能,导致其在使用或消费后不易腐烂,日积月累,严重影响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1997年,世界塑料总产量突破1亿4千万吨,其体积相当于10亿吨钢材;1995年,我国塑料制品行业销售额达1100亿元;2000年,我国塑料制品的年产量已经突破1200万吨,并以13%的年增长速度高速发展,废旧塑料的总量也将急剧增长,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因而,对废旧塑料的治理已经刻不容缓。目前,我国对塑料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填埋和简单的焚烧。填埋需要占用很多宝贵的土地,而且会污染周边环境和地下水资源,简单焚烧也会排放有害气体和残渣。两者均非良策。因此,我国已将治理白色污染纳入议事日程。据国家经贸委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司提供的数据表明:“九五”期间,我国累计

回收利用废旧塑料1000多万吨,每年大约还有1400万吨废旧塑料没有得到回收利用,回收利用率只有25%。国家经贸委在“十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05年,我国每年回收利用废旧塑料要达到500-600万吨。

二、再生塑料颗粒的应用范围

废旧塑料加工成颗粒后,只是改变了其外观形状,并没有改变其化学特性,依然具有良好的综合材料性能,可满足吹膜、拉丝、拉管、注塑、挤出型材等技术要求,大量应用于塑料制品的生产。

日常生活中,再生颗粒可用来制造各种塑料袋、桶、盆、玩具、家具、文具等生活用具及各种塑料制品……

服装工业方面:再生颗粒可用来制造服装、领带、纽扣、拉链……

建筑材料方面:再生颗粒可用来制造各种建筑构件、建筑工具、塑料门窗、泥灰桶……

农业方面:再生颗粒可用来制农膜、抽水管、农机具、肥料包装袋、水泥包装袋……

机械工业方面:再生颗粒经特殊配方后,可用于制造机器零部件:各种形式的轴承、齿轮、凸轮、异轮、密封环、各种叶片、各种水泵叶轮……

化学工业方面:再生颗粒可用来应作反应釜、管道、容器、泵、阀门等,应用在解决腐蚀磨损的化工生产场所……

另外,再生颗粒还大量应用在电器工业和电讯工业中……

凡此种种,难以尽述。

三、废旧塑料的来源及分布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塑料废弃物。各种塑料包装物、购物袋、农膜、编织袋、饮料瓶、塑料盆、塑料壶、塑料桶、玩具、文具、塑料鞋、车辆保险杠、家用电器外壳、电脑外壳、废聚氯管、工业废旧塑料制品、塑料门窗、聚脂制品(聚脂薄膜、矿泉水瓶、可乐瓶等)以及塑料成型加工过程中的废料等等,随处可见,生生不息,永不枯竭!

自50年代起,我国开始建立独具特色的废旧物资回收体系。目前,全国已有各类废旧物资回收企业5000多家,回收网点16万个,几乎遍及每一个乡、镇和大、中、小城市,那里有大量的门类齐全的各类废旧塑们手中的废旧塑料,可相应降低原料的采购成本。

综上所述,价格低廉,随处可见易得的废旧塑料,为我们创办废旧塑料再生颗粒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实现废旧塑料的就地收购、加工和销售,天时地利,优势显著,利润丰厚。

销售市场分析

再生塑料颗粒产品销路极广,塑料企业需求量大。要完全了解再生塑料颗粒的市场行情,首先我们一起来算一笔成本帐:

一家中型的农膜厂,每年需要高压聚乙烯原料(LDPE)1000吨以上。目前,全国各地塑料市场LDPE的平均价格为7000元/吨,LDPE再生颗粒平均价格为3800元/吨,每吨相差3200元。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中等规模的农膜厂半数采购再生塑料颗粒,仅原料成本一项一年就可节省160万元。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据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我国聚乙烯产量434.6吨,只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46.4%。目前,中国乙烯当量需求将以8.5%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乙烯当量需求为1500万吨。为此,国家每年将花费大量的外汇进口乙烯原料或原油,来满足国内乙烯需求的巨大缺口。因此,废旧塑料再生利用还可为国家节省大量的外汇。

一个中等规模的塑料编织袋厂每年消耗聚丙稀再生颗粒2000吨以上,即便是个体小厂每年最低消耗都需数百万吨;一家中型鞋厂年需要聚氯乙烯(PVC)再生颗粒2000吨……塑料制品企业对再生颗粒的巨大需求,为有心创办废旧塑料再生颗粒厂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因此,再生塑料颗粒不愁销路。

考虑到各地原材料收购量、收购价及种类差异,以一个中型设备加工聚丙烯硬质片材,月产20吨颗粒计算(废品综合收购价1800元/吨,再生颗粒综合市场售价3800元/吨)。

1、月实现销售收入:20吨×3800元/吨=7.6万元

2、原材料成本(按加工收成率90%计):1800元/吨×20吨÷90%=4万元

3、电费(考虑各地电价差异及配套辅助设备简繁,按300元/吨计):300元/吨×20吨=0.6万元

4、工资(按每班二人日均二班,单人月工资800元计):2×2人×800元/人=0.32万元

5、水费、场地、运杂、资金利息及其它开支:200元/吨×20吨=0.4万元

6、月利润:7.6万元-4万元-0.6万元-0.32万元-0.4万元=2.28万元 注:1.其它可塑性废旧塑料可按以上评估,根据地区差异参照计算。

2.因全国各地市场情况不同价格也有波动,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建厂投资分析

生产该产品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并根据个人资金实力可大可小进行生产,需普通场地30平方米以上,水电齐全,生产人员3名,中学文化一天可完全学会(无需生产经验),建厂3~5天,具体要求如下(废旧塑料除去灰土、泥沙等杂质后可全部造成颗粒,设备自身对塑料没有任何损耗,只是把塑料从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

场 地:小型设备20平方米以上;大型设备40平方米以上

人 工:小型设备1-2人;大型设备3人以上,无须专业文化要求流动资金:视其规模应在2000元以上。

水 电:通水电,小型设备可用220V照明电源,大、中型设备需具备相应容量的动力电源

篇6:旅游成功项目分析

首先,节日庆典打造新的旅游格局

例如,对于马六甲,宝贵的建筑与历史才是这座沧桑城市的灵魂,很多印度和荷兰人的后裔与当地联姻,为了让更多游客体验到这种移植文化的魅力,当地旅游部门与企业联合策划包装出“印度村”“荷兰村”等文化体验景点,每年还组织村民举办热闹的“印度屠妖节”“荷兰海神节”等传统节日,并邀请游客参与其中。这种融合了历史、宗教与民俗的旅游产品受到了游客的普遍欢迎。

其次,举办各种形式推介会开展海外营销。

从开始,一年一度的“全球会聚马来西亚”是马来西亚旅游部主办的一个全球性旅游推广活动。马来西亚旅游部把来自几十个国家的媒体、企业、旅行社等代表请到马来西亚,除了常规性的买家(BUYER)与旅行社之间的商务洽谈外,大部分时间都安排了与会代表游玩马来西亚。因为马来西亚的旅游官员相信,亲身体验胜过任何华丽的广告,口碑传播更是具有无可比拟的宣传效应。此外,马来西亚旅游部还经常到海外重点客源市场举办诸如会展和奖励旅游推介会等一系列海外促销活动。

再次政府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力推国家形象。事实上,马来西亚政府在旅游业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旅游部的事情,几乎所有政府部门都要承担相关的责任。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很紧密,比如旅游部和交通部、民航部、安全部等部门之间是经常合作,有点像旅游资源整合的联盟。部门之间有问题联合办公,很少有互相推诿的情况,并直接向汇报。

为了让政府旅游部门与市场实现无缝连接,1992年,马来西亚旅游部还特别成立了马来西亚旅游促进局(简称大马旅游局)作为辖下的半官方机构,其基本职责就是促进马来西亚旅游成为国际性旅游、会议、展览及奖励旅游的“首选目的地”和“最佳旅游地”。

政府还通过对全国旅游资源的控制和旅游产品的研发上来影响和促进马来西亚旅游业。尤其对珍贵和天然的旅游资源,很有节奏地进行资源开发和游客导入。

此外,拓展会展与奖励旅游的海外市场。成立会展奖励旅游的直接部门与马来西亚航空合作,向全世界推广前来马来西亚举办会展与奖励旅游。此举背后的深意是,原来马来西亚旅游业主要集中在休闲度假旅游和观光旅游,现在马来西亚将把促销重点放在会展旅游上,并将会展奖励视为马来西亚旅游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利润增长点。

篇7:项目成本分析步骤

一、公司报量预算分解

1、将报量预算中的分部分项工程费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企业管理费、利润。

2、再将报量预算中的项目措施费(总价措施费、单价措施费)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企业管理费、利润。

3、汇总以上两项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企业管理费、利润。

4、规费。

5、税金。

注:总价措施费即费率计取的措施费,包括: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安全文明施工费、环境保护费、临时设施费等三项)、冬雨季夜间施工费、二次搬运、测量放线检测试验费。单价措施费包括:砼模板及支架(撑)、脚手架工程、垂直运输、超高施工增加、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按拆、施工排降水等措施费。

二、分析项目实际生产费用分解

1、对工程施工结算和材料报耗的分解,其中人工费包括:劳务分包、专业分包等结算的人工费的分解,外聘人员工资等的之和。材料费包括:月项目工程材料报耗(工程耗用及安全文明施工部分)、钢化租赁材料费、材料运费、材料管理人员工资(自有职工)、专业分包等结算的材料费的分解等的之和。机械费包括:机械租赁分包、专业分包等结算的机械费的分解、施工电费等的之和。以上所涉及的分包和专业分包不含临建部分。

2、按照直属部有关文件规定的摊销比例(例如:彩钢活动房分三个项目进行摊销,比例为50%、30%、20%)计算总临建费用。然后再对临建工程施工结算和材料报耗的费用进行分解,其中人工费包括:劳务分包、专业分包等结算的人工费的分解,外聘人员工资等的之和。材料费包括:月项目工程材料报耗(临建部分)、专业分包等结算的材料费的分解等的之和。机械费包括:机械租赁分包、专业分包等结算的机械费的分解等的之和。汇总以上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再进行工程的逐层或建筑面积的分解,并依据当月的施工进度(完成的结构层数或面积)计算当月摊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如当月发生少量小笔临建费用当月成本分析时可一次摊销。以上所涉及的分包和专业分包均为临建部分。

3、汇总以上两项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注:汇总临建当月摊销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

4、其他直接费为当月产生的水费、安全文明施工费、环境保护费、冬雨季夜间施工费、二次搬运、测量放线检测试验费等。

5、项目管理费为办公费(包含房租、电话费、宽带费等)、差旅费、业务招待费(包含伙食补贴)、自有职工工资(除材料人员工资外)、职工福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其他费用(如经营费等)。

三、项目成本分析

1、项目预算成本构成:报量预算中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企业管理费、利润之和。

2、项目实际成本构成:工程施工、临建工程结算和材料报耗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项目其他直接费、项目管理费的总和。

3、项目预算成本—项目实际成本=项目利润,正值为盈余,负值为亏损。

4、{[项目预算成本中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项目实际成本中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项目预算成本中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100%=项目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的盈亏比率,正值为盈余比率,负值为亏损比率。如按照最新人工费调整的预算人工费亏损在50~60%(50%之内)为合理范围,材料费盈余在50~60%为合理范围,机械费盈余在50~60%为合理范围。如超出以上参考范围项目应仔细分析盈亏原因。

四、项目承包成本分析

篇8:谈项目成本分析

1 成本收入

以施工进度报表为依据, 对组成费用进行分析汇总, 在责任股份制合同的基础上确定的单位工程成本收入。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签订责任合同书±降低额 (点) 。

人工费:定额人工费+总工日数, 按2008年115号文件进行的人工调差;材料费:定额材料费+材料费调差;机械费:定额机械费+机械费调差;签订责任合同书±降低额 (点) :根据工程规模大小不同确定。

2 成本支出

发生在该单位工程上的一切支出, 包括:劳务人员工资, 劳务管理费, 材料费, 三钢工具、机械租赁费, 临建、周转性材料、工具摊销费, 水电费, 管服人工资, 差旅交通费, 通讯费, 业务招待费, 税金等。公司成本考核表把这些支出与成本收入对应划分为六大类进行核算, 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临时设施费、现场管理费。

2.1 人工费

主要指劳务人员工资, 劳务管理费和发生在工程中的里工, 在工程中都是以开任务书, 结算件结算的形式来表现。

2.2 材料费

消耗在工程实体中的主要材料费, 为构筑工程实体发生的辅助材料费, 三钢工具租赁费、装卸费、调直费, 施工用水费, 材料运输费, 采购保管费用以及材料人员工资, 为成方码垛所发生的材料里工, 劳务合同中约定的由劳务队负责提供的周转材料, 周转材料摊销费。

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1) 人工单价实行平方米包干的工程, 一般都约定了由劳务队负责提供一些辅材, 由于所占比例小, 核算时统一算作人工费支出, 不要求劈出辅材费。

2) 材料费动态分析表中的本期材料费合计额应与成本考核表中的材料费本期支出额一致, 材料费合计中不含临建耗料。

3) 三钢工具租赁费、材料运费:工程处规定都是由材料人员提供原始记录, 核算员做预结件作为当月成本核算支出, 最后由供应商提供发票在财务科冲减预结算。

4) 材料里工:人工费平方米包干单价中已包含材料的成方码垛以及清理用工, 工程处规定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发生材料用工及清理用工, 如因特殊情况必须经项目经理批准, 事毕后由材料员开出任务书, 核算员结算后进入材料费。

5) 周转材料摊销费:应以每月实际购入的周转材料总额按基础, 主体工程计划工期逐月摊销完毕, 由于主体工程利润大, 装修阶段利润小, 所以不在装修阶段摊销, 全部在主体完工后摊销完毕, 工程竣工后清点余料折价后冲减项目成本。

例如:基础、主体计划5个月完成。实际施工中周转材料摊销费见表1。

万元

摊销计算:上个月的摊销额+本月投入的材料摊销额=每月总的摊销。

如果平方米包干人工费含周转材料三钢工具, 应从人工费中析出所含材料费平方米单价, 以每月实际完成平方米数进入材料费成本支出中。

6) 水费、电费:水费划分在材料费中, 电费划分在机械费中, 项目主材料员应每月查水、电表指示读数, 登记台账, 根据当地价格向核算员提供水、电费数额。

定额分析出的水、电费较大, 一般不会出现超支现象, 由于水、电费占工程比例较小, 项目对水、电费用的支出不重视, 不对水、电费收入支出进行对比, 因此在现场还需要建立节约用水、用电的意识。

7) 项目经理每月定期组织一次施工任务书验收和现场材料盘点, 目的就是工程实体部位与消耗材料同步, 反映工程的真实成本, 掌握材料的节超情况, 不出现大盈大亏现象。每层一盘点, 部位好卡, 材料好盘点, 数据较准确, 可以作为基本数据, 每个月的验收、盘点, 部位要和耗用材料卡齐。

2.3 机械费

主要指机械租赁费, 通过劳务队自带, 外租或项目个人集资购买转租解决工程用机械, 由机械员提供机械使用明细, 核算员做出预结件进行机械费支出核算, 租赁商持发票到财务科冲减预结件。

需要说明的问题:

1) 施工中正常的磨损、损耗发生的配件更换, 修理费用应在租赁协议中明确由租赁方承担, 由于使用不当发生的更换、修理费用应由责任人承担, 在任务书中扣除, 不允许在机械费中含有修理费用, 把本应由责任方承担的费用转嫁到项目成本中。

2) 平方米包干中若含自带的手头工具、小型机械, 核算时要全部算作人工费, 如果含钢筋、木工机械等, 应从人工费总额中析出所含机械费平方米单价, 以每月实际完成平方米数 (或进度报量) 进入机械费成本支出。

2.4 其他直接费

工程支出中主要指试验费, 试验费提倡采用包干的形式结算, 以基础主体工期进行分月摊销, 进入每月的其他直接费支出中。

需要说明的问题:

防水材料、钢结构、门窗、玻璃幕、瓷砖、成品钢筋等应在合同中约定由施工方或供应商提供检验试验报告, 从而减少试验费的支出。

2.5 临时设施费

指工程前期建造的办公、工人住宿、库房、配电室等用房, 现场修路, 接水接电以及购置用水、用电设施、器材等和工程施工过程中增加的临时用房, 接水接电耗材等。

需要说明的问题:

1) 项目核算员应建立临时设施费台账, 对工程前期投入的临设费以及施工过程中增加的临设费进行逐项登记, 临设费除材料费外均应走结算件材料费登记, 再用工具台账, 注明原值, 建立领用记录。

2) 工程前期投入的临设费较大, 按发生额在合同工期内要全部摊销完, 工程完工后根据其剩余价值折合可以冲减项目成本。

例如:前期临建投入费用为35万元, 合同工期为10个月, 则每月应摊销3.5万元, 按剩余工期逐月摊销完;接水接电以及办公、宿舍的水电耗材由材料员统计列入材料消耗汇总表内的临建耗料栏, 核算员登记台账后当月全部摊销完毕。

2.6 现场管理费

除上述费用外, 项目发生的其他费用都要进入现场管理费中, 项目核算员要建立现场管理费台账, 按发生的费用类别逐月进行登记。

需要说明的问题:

1) 管理人员工资指项目管服人员的应发工资, 管理人员工资执行月工资, 套岗位绩效工资, 月出勤满25 d的按全勤计, 不足25 d按工资乘以出勤天数, 服务人员工资执行日资, 按出勤天数计。

2) 办公费:指在工程中发生的笔墨纸张, 打印复印费耗材等及办公用品桌、椅、柜、材料费中发生的行政耗料、通讯费等。

a.打印、复印费、笔墨纸张、办公用品由经办人持发票到核算员处登记审核, 行政耗料由材料员打验单经办、核算员登记台账这两项在当月全部计入支出。

b.因办公购置的办公桌、椅、柜、电脑、电热器、电风扇、电热水器等不能在材料费中列支, 应列入办公费, 月摊销完毕, 建立领用台账, 领用到个人头上。

c.因开办食堂购置的锅、碗、瓢、盆由管理人建立食堂用品台账, 核算员登记后按三个月摊销完毕。

3) 为劳务人员办理的工伤保险, 以及项目发生其他费用进入其他项目中支出。

4) 发生的现场管理费具体应列入哪一项不是关键, 关键是要把发生的费用登记齐全, 实行有效的“受控状态”, 严格控制现场管理费的支出。

3 成本分析

3.1 成本分析的目的

一是根据收支对比分析搞清楚盈亏的项目及原因;二是与成本计划进行对比分析, 是否达到预期的工期目标 (工程量及分项工程完成情况) 、过程控制目标、成本降低目标, 第二个目的要比第一个目的更重要, 是检验项目管理的一把标尺, 要从第二个目的引出成本降低的措施是否执行, 执行的好坏程度, 根据项目管理能力提出材料费、机械费降低控制的指标, 总的月度成本降低的目标, 为制定下月的成本计划奠定基础。

3.2 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1) 完成的主要施工部位和工程量;2) 工、料、机收入支出的细项对比;3) 分项工程使用的主要材料量、价, 收、支对比;4) 成本收入与支出的总的状况对比;5) 成本支出与成本计划的对比;6) 未达到成本计划预期目标的原因分析及实现降低采取的主要手段和管理措施。

原因分析要透彻深入, 抓住主要矛盾, 在下月的成本计划中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避免。

摘要:通过叙述成本分析的定义, 划分了项目的成本收入范围, 重点阐述了成本支出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对形成项目成本分析资料进行了归纳总结, 为实际工程项目成本分析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项目,成本,分析

参考文献

上一篇:医学生医院见习心得体会下一篇:企业中心组主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