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论文

2024-08-23

毛邓三论文(精选5篇)

篇1:毛邓三论文

1、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共七大。

2、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3、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4、毛泽东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5、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6、毛泽东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全面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

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是在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

7、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含义做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报告是《改造我们的学习》

8、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是党的建设理论。

9、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是在1980年。

邓小平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的报告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1、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是在1992年。

12、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党的十二大。

1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被确立是党的七大。

14、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中共二大。

15、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16、最早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和农民同盟军思想是党的四大。

17、党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时间是1953年9月。

18、首次明确提出执政党建设问题的会议是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19、第一次全面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是党的十三大。

20、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科学表述的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1、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党的文件是《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22、1981年,使用了“初级的阶段”这一概念的文献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3、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与核心是实事求是,前提和基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途径和办法是理论联系实际,验证的条件和目的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精髓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重要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篇2:毛邓三论文

鉴于前面已经涉及科学发展观,在概述部分主要讲两个问题: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和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将在以后各讲中详细阐述。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根据

一、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提出来的

(一)在经济发展方面;

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是,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粗放型增长付出了过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二)在经济体制方面;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在人民生活方面;

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衣、食、住、行、用水平继续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在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卫生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离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

(四)在发展的协调性方面; 虽然在一系列支持农村、中西部和东北经济发展的政策实施后,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抑制。但是,三农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区位优势等原因决定了地区差距将长期存在,发展不平衡仍然是突出的矛盾。

(五)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初步建立,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的政治体制还有不少亟待完善和发展的环节,需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六)在文化建设方面;

在经济建设的发展推动下,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渐丰富。但是,文化建设的总体水平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适应,和我国的国际地位还不适应。随着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我们急需加快文化建设的步伐。

(七)在社会建设和管理方面;

虽然在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等多重推动下,社会活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效。但在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等方面都面临着许多新课题。

(八)在对外开放方面。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助力器,在已经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审视未来对外开放的进一步要求,使我国在融入国际社会中收益。

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表现有:

第一,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尚未完成,总体判断,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第二,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很不平衡; 第三,城乡二元经济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

第四,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经升至世界第三,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000美元,仍居世界后列,属于下中等收入国家。

三、科学发展观是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分析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的产物;

(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应对发展新挑战的选择;

(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国外发展经验的理念提升;

(四)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适应新的发展要求的思想创新。

四、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提出来的

1、中华民族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2、中华文明历来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

3、中华文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

4、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亲仁善邻,讲求和睦相处;

5、中华文明还注重“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中心内容。发展是我们党始终为之奋斗的根本任务,是贯穿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

1、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历史的潮流,把新中国引入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深刻总结过去20多年的经验教训,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内外政治**、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率领我们党继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突出了发展在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决定性意义,表明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高度。

4、党的十六大以后,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化,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针对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已成为全局性突出问题的新情况,围绕如何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加以进一步集中、概括,形成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这是坚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从我国实际出发,对“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靠谁发展”、“为谁发展”的问题做出的科学回答。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在发展问题上的必然体现。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可持续,这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对“怎样发展”的问题作出的科学回答。

⑴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坚持全面发展,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指导我国发展必然得出的结论。

首先,坚持全面发展体现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原理。其次,坚持全面发展又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正确处理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关系的原理。

⑵协调发展,就是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之间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程度、发展效益等方面比例适当、结构合理、能够达到相互促进、良性运行、共同发展的状态。坚持协调发展,首先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系统结构性原则。其次,坚持协调发展又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平衡与非平衡的辩证法。

⑶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想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生活永续发展。首先,唯物史观认为,生产方式、人口、和地理环境,是社会存在的基本构成要素,而且这三者之间存在内在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其次,唯物史观认为,不能离开自然界孤立地把劳动说成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高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

再次,唯物史观认为,人们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不仅关系当代人的发展,而且关系下一代乃至人类更长远的发展。

⑷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在发展的问题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1、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承”就“承”在牢牢把握住了发展这个马克思主义的重大主题。

2、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与时俱进,这个“进”就“进”在它对发展思想的创新发展上。

四、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1、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的理论;

3、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

4、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战略布局的理论;

5、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理论。

统筹城乡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大课题,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难课题。说它是大课题,是指统筹城乡无所不包;说它是新课题,是指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尚未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经济体制;说它是难课题,是指城乡差距、城乡矛盾不是轻易就能解决的。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以来,大家基本取得了共识: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不仅是对农村增加投入,而且应强调从各个方面支持农村发展。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目前,城乡之间的基本矛盾还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居民,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统筹城乡短期内很难见效。所以,统筹城乡发展主要还是要解决好“三农”问题。

现阶段中国“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本质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关键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城镇化问题。因此,统筹城乡发展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二元结构问题、农民收入问题、农民就业问题、农民教育问题、土地制度问题、户籍制度等问题。

一、二元结构问题

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普遍存在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农村传统农业与城市现代工业并存的现象。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现代化,就是要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把传统农业经济与现代工业经济并存的异质结构转化为同质结构,即把“二元结构经济”转变为“一元结构经济”。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不仅要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且必须全面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城市与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问题。一句话,就是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我们不能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简单地理解为跳出“三农”抓“三农”:即靠工业化来解决农业问题;靠市民化来解决农民问题;靠城镇化来解决农村问题。在中国,要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如果农村经济繁荣不起来,城镇化进程就不可能加快,如果忽视了农业和农村自身的现代化,“三农”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两者应统一于现代化建设之中。

二、农民收入问题

“九五”期间农民收入增幅逐年下降,从1996年的9%降至2000年的2.1%,1998-2000年连续3年农民人均销售农产品的收入在减少。虽然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36元,然而,农民增收困难仍然是中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收入问题已成为农民问题的核心。因此,如何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解决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是能否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大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也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农村工作的重点。除加大农村税费改革,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外,必须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全面启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伴随着新的科技革命,一场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悄悄兴起。它渗透到农业技术和生产的各个方面,将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新的农业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的形成。中国必须抓住机遇,全面启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力度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农产品品种结构、生产结构和生产布局,大力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提高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再次振兴中国农村经济。

第二,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目标,不应仅定位于加快农业科技发展,而要以促进农业产业革命为主导目标,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通过农业产业化,提高农副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为大量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

第三,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除了农村自身的结构调整、提高质量、提高效率之外,更突出的问题就是必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只有这样,才能开辟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道路。否则,农民收入不仅在短期内,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难以快速增长。

第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可以通过完善农村地租价格的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相对集中,为农业规模经营奠定基础;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群体;鼓励和引导大中型工商企业挟技术和资金优势进军农业,发展工厂化农业;创造条件,加快农业企业上市融资的进程;建立和发展各种农产品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提供信息技术服务,进行市场价格协调与行业管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应诉等,从组织上保证农民收入的提高。

三、农民就业问题

目前,除1.3亿乡镇企业务工人员和1亿进城农民工外,中国农村还有近2亿失业、隐性失业人口,这是农村收入低,收入增长慢的根本原因。农民收入问题的本质是就业问题。因此,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农民的就业问题,在就业问题上给农民以“市民待遇”,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必须把农民就业问题的着眼点从局限于农村内部转移到放眼全局,实行城乡统筹;打破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在政策上、制度上的界限,让农民自由流动,自主择业,享受与城市职工同等的待遇;将乡镇企业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相结合,逐步打破乡镇企业的社区封闭性,促进乡镇企业连片集中发展,结合小城镇建设,建立大批乡镇工业小区;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拓宽服务领域,作好信息工作,着力清理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和各种乱收费,鼓励多部门、多渠道、多形式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

据最新数字统计,在全国各大中小城镇务工的进城农民工已达2.1亿之多,如此巨大规模的社会群体的存在,不可避免地会对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等制度产生巨大冲击,必然导致相应的社会后果和政治后果。规模巨大的农民工从土地上剥离出来,又融不进城市社会,只能在城市的边缘地带生活和劳动,他们的生存状态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广大农民工与城里的劳动者处于不平等的竞争环境,他们之间存在着文化教育水平的差异,存在着城乡分割的体制性歧视。在就业准入、住房交通、安全保障、工资收入、医疗卫生、子女教育、打工收费、养老与失业保险、学习与进修、城乡文明的交融、户口限制等方面的种种烦恼,导致了农民工在就业和生活方面的不稳定,导致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因此,善待民工兄弟就是要在就业、就学、居住等方面公平地对待进城农民工,实行城乡就业准入的市场化,让农民工子女分享义务教育的权利,为农民工建设廉租住房;就是要按照市场经济、法治社会的原则,改变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建立新的城乡关系,打击和防范犯罪,保护农民工的人身安全,保护农民工的各种合法权益,与农民工真正平等相待,实现真正的“市民待遇”;就是要按照市场就业公平竞争、公民权利平等的原则进行政策清理、制度创新,建立和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对农民工进城的社会管理立法和户籍制度的改革。

四、农民教育问题

城市义务教育基本上是国家投资,而农村义务教育基本上是以摊派方式由农民自己负担。如果不改革城乡之间不公正的教育制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机会平等,不公正的苦果将不仅仅由那些被剥夺了机会的人群来吞咽。教育农民,培训农民,全面推进农民的知识化,不仅能够造福农民,兴盛国家,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解决农民教育问题,首先是要普及农村义务教育,消除农村文盲和半文盲。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和投入体制的确立,对解决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一部分县(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政府财力薄弱,由县级政府负责统一发放教师工资仍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因此,应将义务教育教师纳入国家公务员或地方公务员系列,工资由中央或省(州、市)承担并列入中央预算或省(州、市)预算,也可以由各级政府预算共同分担。为此,必须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调整国家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强化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农村基础教育的职责和投入力度,让农民享受必须的公共教育,为彻底扫除农村文盲和半文盲创造条件。

二是要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使农民不当“农盲”。中国农村高中毕业后不能上大学的青年大约有1100万,潜力虽然很大,但实践能力缺乏。应当使他们适应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需要,接受各种农业技术培训,成为“新农民”,通过科技下乡活动的长期化和制度化,推广农业新技术、新知识,加快对传统农业技术的利用和改造,加速对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积极开发利用现代高新技术。

三是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本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整体素质低,就业能力弱,竞争力不强,必须建立健全各种培训机制,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比如,将农村9年制义务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结合起来,根据市场需求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教育;对进城农民工进行培训,逐步建立起职业培训与农民分工分业相衔接的机制,提高农民就业的竞争力,使最广大的农民工成为有文化、懂技术、高素质的劳动者。

四是要加大扶贫力度,发展教育脱贫。从教育脱贫的角度来看,未来反贫困政策的重点应该是:第一,努力控制贫困地区的人口增长,切实提高人口素质。第二,采取倾斜政策,加大科技扶贫力度。

五、土地制度问题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的“根”是土地制度安排。农村土地制度上的缺陷,使农民仅有的土地资源利益得不到等值的回报,农民收入增长就失去了稳固基础的核心、关键和本质;影响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使统筹城乡发展缺少得以实现的理论基础。

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一是土地所有权制度上的缺陷,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这种土地产权在实践中是模糊的;二是土地使用权制度上的缺陷,农民实际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只有耕种权、部分收益权和极小的处分权,权能是不完整的;三是由于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制度上的缺陷,导致土地征用制度上的问题。比如,征地补偿办法不合理,征地范围过宽,征地程序忽视农民意愿,失地农民的安置责任不明确,土地征用越多,政府利益越大等。四是土地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受同级政府领导,不可能对政府征用土地的违法行为的发生形成制约,最终损害的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和农民的根本利益。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加快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首先,明晰土地所有权主体。我国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这种土地产权,是以村为单元的所有农民共同所有,其代表是村民委员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作为集体组织成员,都平等地拥有对集体土地的成员权,但并不拥有按份分割土地的所有权。因此,必须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包括土地在内的集体资产核资折股,量化到农民个人,组建初级股份合作社,让每一个村民拥有一份相应的股权,按股给农民分红利。只有实行这种土地农民所有制,才能真正实现“耕者有其田”,使农民的土地权益从根本上得到保护。

其次,合理界定土地使用权主体的权利范围。合理界定土地使用权主体的权利范围最主要的是要明确农民土地使用权为物权而不是债权,其涵盖承包权、经营权、抵押权、入股权、继承权和转让权等权能,是具有交换价值的独立资产。使用权的物权化包括法定化、固定化、长期化、可继承化和市场化。这就是说,对农民土地使用权的物权化,在以后新的法律修改中要予以确认;把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固定在具体的地块上;明确农民土地使用权的长期性;农民的土使用权可以按照法定继承程序让度;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也可以在土地市场上流转。同时,要给失地农民以妥善的安置。

第三,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一方面,要坚决维护集体土地的合法权益,使集体所有的土地在法律上取得与国有土地平等的地位。为此,要把现行强制性的行政征用行为转变为交易性的市场购买行;严格界定国家公用事业范围,将经营性的土地征用与国家公用事业征地分开,保证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才动用征地权;根据土地稀缺程度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对农民给予公平的补偿;合理分配级差地租,采取农民入股的方式参与二、三产业开发;进一步完善征地程序,保证在征用农民土地过程中土地权利人有充分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流转。在明晰产权、强化用途管制、严格控制总量的前提下,打破国家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进入一级市场进行交易,做到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使用权“两种产权,一个市场”,统一管理,实现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同样用途、同等价格、同等收益的目标。在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初始阶段,可以将集体土地市场划分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允许和鼓励农民以租赁、参股等方式参与土地收益的二次分配,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

第四,严格土地制度的管理。要采取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防止耕地总量降低到最低警戒线以下;对征地中违法行为尤其是政府在征用土地中的违法行为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坚决遏止政府谋利的“圈地之风”和集体谋利的“流转之风”;建立合理的土地资产和收益的分配机制,保护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和农民的根本利益。

六、户籍制度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农业规模经营,推进城镇化进程,最终是要减少农民,鼓励农民去城市安居乐业。但是,现行的户籍制度却像一堵无形的高墙人为地把人们分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农民和市民。由于城乡居民的两种身份制度,造成了农民因户口不同而带来的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各种歧视。显然,现行的户籍制度剥夺了“公民居住迁徙的自由”这一公民基本权利,阻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利于发挥人口迁移对城乡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一句话,现行户籍制度不利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实行户籍制度创新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城镇化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人口合理有序流转的必要保证。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就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要除去附着在户口上的种种倾斜政策,逐步取消城市居民的一些特殊待遇,按照降低门槛、放宽政策、简化手续的原则,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逐步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要鼓励农民工进入城市工作,鼓励农民进入城镇和城市落户,把进城农民的计划生育、子女入学、劳动就业、妇幼保健、卫生防病和治安管理等列入各有关部门和社区的管理责任范围,并将相应的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城乡人口和劳动力合理流动创造条件。总的目标是,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全国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主的一元户籍制度,任何一个公民有选择居住地的权利,只要有稳定的收入和居住条件,就可以在当地落户。通过建立个人信用系统,使户口管理向人口管理过渡,人口管理手段向证件化过渡。

以上六个问题是是统筹城乡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除了以上对症下药提出的一些解决办法外,国家还应该从一下几方面入手,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落实。

一、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机制。城乡统筹发展至少要在五个方面进行体制创新:

第一,形成一个党委政府所有部门齐心协力的工作机制。以北京为例。北京2003年基础设施投入的城乡比例是8∶2,到2006年这一比例达到了约5∶5。2003年“非典”爆发后,北京市委市政府意识到,城乡差距已影响到整体发展,因此要求所有部门到农村调查,明确其对农村发展的责任,汇总后推出相应措施。北京市城乡基础设施投入比例的变化,正是所有部门关注农村,工作重心和资源向农村倾斜的结果。

第二,形成向农村倾斜的投资机制。从财政支农情况看,中央财政用于农村的支出比例已经不低。但财政资金毕竟是有限的,而金融支农潜力很大。2006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22.5万亿元,其中农业贷款1.32万亿元,仅占5.86%,这一比率多年来变化不大。而去年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1.8%。所以,农业贷款的效率应该是比较高的。应深化改革,形成向农村稳定增加投资的机制。

第三,形成调动农民积极性建设美好家园的激励机制。政府资金是统筹城乡不可或缺的,但全靠政府资金也不现实。应让政府资金起到“秤砣”作用,在政府引导下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第四,营造一个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的政策环境。支持农村发展和建设并不都是慈善事业,实际上,在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有巨大的商业机会。只要健全投资机制,完全可能获得较高回报。

第五,加快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资源和要素的流动,关键在于改变城乡二元体制。户籍是城乡二元体制的一个方面,但它只是表象。问题关键在于,依附在户籍上的其他东西更多,这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要素自由流动的要求。只有主动积极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建立城乡统筹的体制机制,才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

二、并行不悖地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首先,要提高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的路子,促进人口和产业合理布局。

城镇化方向一直存在很大争议。有观点认为,城镇化要实现规模效益,应重点发展大城市。但从中国实际情况来看,仅靠发展大城市是不行的。因此,中央要求走出一条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结合的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凡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都没有称“城市化”,而是叫“城镇化”,这值得我们深思。

区域协调发展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有观点认为,从全世界来看,人口、产业主要分布在海岸线200公里以内,欧美都是如此。但中国人口太多,将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到沿海地区很难行得通。

第二,要切实解决已进城农民的落地生根问题。

2006年,全国城镇化水平达到43.9%。按照这个说法,2006年底农村人口为7.37亿;而按户籍统计,2006年底农业人口超过9.5亿,即有2亿多人口户籍在农村,但每年有半年以上在城镇居住。由于没有稳定的就业,没有稳定的住房,也没有被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农民进城后安定不下来。如果大量人口继续进入城镇,问题会更多。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其资金需求量是惊人的。现在很多城市的管理和规划不考虑这些问题,但再不抓紧考虑,就会形成大的社会矛盾。

第三,要将新农村建设作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来抓。

中国城镇化水平确实需要提高,但对城镇化的作用不能估计太高。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很高,有很多体制、机制值得我们借鉴。但中国情况很不一样,其关键是人地资源关系。例如,目前美国有3亿多人口,如果再多10亿,其人口布局也不可能跟现在一样。长远来看,中国仍将有大量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中国必须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确保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前进。

第一,将经济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中心任务。建设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五句话: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基础上再发展其他设施,农民会欢迎;但如果出门没有像样的路、孩子上不起学、有病不敢去看,就去修好房子,这是不行的。

第二,确保农民的合法土地权利。

一是关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从国家法律法规来看,是非常清楚的。《宪法》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承包法》既赋予农民30年承包土地的权利,也赋予农民在这30年内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物权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期满后,农民可依法继续承包。

有些地方同志提出,中央老是讲稳定,弄得我们没法办。其实,改革与稳定两方面并不矛盾,关键是全面准确理解中央的政策。实际上,1984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土地承包期15年不变”,1993年中央文件提出“延长到30年不变”。后来,中央诸多关涉土地的文件,都是先讲稳定,后讲允许农民在承包期内流转。问题是有权决定流转的主体是农民,不是别人。各地一定要尊重法律赋予农民的土地权利。强调稳定,不是说承包土地不能动,而是农民不同意就确实不能动。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

二是征地。要找到发展经济和保障农民权益之间的平衡点,的确不容易。但必须看到,征地补偿水平在提高,这表明国家经济实力在增强,解决征地问题的条件在逐步具备;基本要求是要保证土地征用之后农民生活水平不下降,长远生计有保障。总的来说,在国家、工业、城市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时候,要考虑征地制度的改革。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保只是底线,从农民利益中取得的发展资金也应该越来越少,最好不要。

第三是关于工商资本进入农业。现有法律对此没有明文规定。但据中共中央2001年18号文件,中央不提倡工商企业大规模、长时间租赁农户土地。国外很多国家鼓励工商企业进入农业,但主要是鼓励他们提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一般都不提倡直接租赁、买卖农民土地。在日本,对农民有非常严格的定义,就是土改时分到土地的才是农民,否则就不是。日本政府只允许农民往城里走,不允许非农民到农村去租赁、购买土地,只允许向农民入股、合作经营农业。

目前,在中国一些地方,政府对引进工商企业进入农村很热心,有的地方农民也欢迎工商企业进来。但是,农户减少必须与工业化、城镇化相适应。因此,引导工商企业进入农业是必要的,但引进办法要认真研究。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本世纪的上半叶,是我国人民团结奋斗、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发展阶段。与前50年的发展截然不同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将成为这一阶段发展带有根本性价值的主要内容之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一阶段的一项基本发展要求。

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含义与要求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注意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确保生态平衡和环境良好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人民生活的富裕安康。采取这一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向现代化迈进的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它有以下五方面的基本要求:(一)、人的全面发展。

集自然性和社会性于一身的人,既是地球文明发展的推动者,也是地球文明发展最有代表性的体现者,因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整体的人的全面发展,至少应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口规模的合理控制。随着人类对客观规律认识的深化,人们已认识到地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对来势凶猛的人口膨胀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抑制。目前的重点是抑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一俟条件具备则应允许人口生产以更自然、更人性和更理性的方式来进行。二是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增强人的体魄,增加人的才干,提高人的能力,健全人的人格,升华人的精神,从而使人具备更为良好的、更为全面的自然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三是人的作用的充分发挥。合理、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源、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掘人的潜能,既为在生态平衡条件下实现经济社会高度发展提供最基本的条件,也为实现人的价值、体现或物化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本方式。(二)、居民福利水平的有效提高。

提高居民福利水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根本性目标。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居民福利水平提高涵盖的面也日益广泛,目前至少有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基本层面———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物质资料日益丰富,消除或彻底消除了贫困现象,能够较好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由小康而富裕的发展需要;建立起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具有足够强的社会保障能力,能够使因疾病、因能力、因年龄等原因可能导致的非意愿性贫困者过上小康生活或较好程度的温饱生活。二是发展层面———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人们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有场所去从事学习、研究、交流等提高自身、拓展视野、增进情感的活动,接受艺术的、体育的等多方面熏陶,获取娱乐、休闲等多形式的享受,从而使人们的生活既充实有益、又丰富多彩。三是提高层面——人居环境的优美和谐。随着物质财富的日益充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必然要追求更加舒适的人居环境、享受更加惬意的生活,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河流、悦目的景观、怡人的环境也就越来越成为人们提高生活品位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理想的人居环境与物质财富的充沛、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是密不可分的,但又是不能互相取代和替换的,而且社会福利水平越高,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就越高。(三)、经济的稳健发展。

促进经济以较快速度稳健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上述两方面目标的基本途径。经济的稳健发展表现有四:其一,经济发展保持必要的增速。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建设,说到底其关键就是经济建设。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要在,-,-年前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需要完成相当艰巨的追赶任务,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至少将经济发展年递增速度保持在7-8%,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居民福利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其二,经济发展保持稳定的增势。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遵循着客观的经济规律,有着其自身的经济周期,常常表现得起伏不定,有时由于某些原因甚至会出现剧烈波动,如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不少国家经济的严重衰退。当前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机,也给世界和我过经济带来巨大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建设发展中,还很不健全,更容易发生大的波动,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产生不利影响。为确保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就必须保持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的、持续向上的发展趋势,避免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在可能的范围内将经济周期性波动熨得较为平伏一些。其三,经济发展符合居民的需求。经济发展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经济结构的调整、产品结构的更新、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档次的细分,都能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跟踪居民的需求变化,满足居民的多层次需求。其四,经济发展符合效率原则。通过加快技术进步,转变增长方式,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生产投入,提高产出效率,使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更好地体现效率原则;通过分工合理化、协作国际化、投资市场化、调控科学化,使宏观经济的发展少走弯路,取得成本低、发展快的良好效果。(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资源状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约束因素之一,因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这一前提由以下五方面构成:一是非再生性资源的有计划、节约使用。二是替代性资源的发掘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开发可以取代非再生性资源的替代性资源,以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非再生性资源的需求。三是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任何可再生性资源的供应量都是有限的,因而对此类资源的利用应该限定在一个安全的幅度之内。如地表水资源的再生有赖于降水和径流,除人类目前尚无法左右的自然因素的趋势性及周期性演变以外,人们可以通过保护森林、恢复植被、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措施来调节气候、改善降水条件和涵养水源,而这些又和水资源的有效、有限度利用直接相关,和人们对相关资源的有节制使用直接相关。四是潜在性资源的保护。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有限性、渐进性,因而潜在性资源具有广泛性。鉴于此,应树立地球上所有物质都是资源的观念,对所有物质都应珍惜、保护。五是新资源的开发。人们必须不断开发新资源,一方面更好地满足发展对资源提出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调节资源的供求关系,营造更为宽松有效的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五)、生态的良性循环。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福利水平提高的生态基础和根本保障,尤其在经济社会高度发达、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力日益膨胀、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日益临近的情况下,生态环境的基础和保障作用已经拥有了第一位根本性的地位。生态良性循环的主要内容有:一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对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提供食物、工业原料、药物以及科研、美学等直接和间接的使用价值,还具有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尤其对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可能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1〕因此,生物多样性的保持是生态良性循环的核心。二是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是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保护要求尽可能维持各个生态位的大气、水、土壤、温度光照、无机和有机元素等物理、化学特征,尽可能维持或恢复各个生态位的生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自然状态和和谐的相互关系。三是自然环境的改善。自然环境的改善是生态良性循环的表现。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自然环境的破坏呈全球性趋势,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尽快加以扭转,以使自然环境能够得到恢复和改善。在我国,这方面的任务相当艰巨。

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利条件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步伐的新的发展阶段,走全新的科学发展道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经具备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其一,从工作基础看,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和环保事业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人口规模过大、增长速度过快(尤其是绝对量的增加),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也是制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随着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深入人心,我国已卓有成效地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人口压力。我国的环保事业从上世纪2-年代中期开始加快发展,取得了多方面的发展成效。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环保网络;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呈加大趋势;自然环境保护已形成一定规模,建成自然保护区占国土总面积的13.2%;环保产业也初具规模。这些为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打下了可贵的基础。

其二,从发展阶段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重大的战略调整期。2003年,我国GDP达116694亿元,人均GDP约为1090美元,超过了人均GDP1000美元的起飞临界点,跨入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阶段。这对发展方式调整而言,至少具有两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方面消费结构升级,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生活品位的意愿渐趋强烈,对良好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的追求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普遍需求,从而对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强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投资能力增强,有条件明显增加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经济的增长和财力的增强,环保投入又有增加,2001年为1106.6亿元,增长4.3%,占GDP的1.15%,2002年更达1963.4亿元,猛增77.4%,已占GDP的1.33%,2003年开始,随着人均GDP迈上一个新台阶,社会财富更为丰富,财政收入也突破了两万亿元大关,达到1691亿元,增长了14.75%,可 用财力明显增加。

其三,从社会氛围看,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正日益觉醒。近些年来,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日益凸显,已经逐步唤醒了越来越多的人的环境意识。现在,从各级领导到普通百姓,至少在道理上都普遍认同发展经济不应以损害环境为代价这个原则,也都感到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实现跨越发展、建设小康社会不得不正视而又相当棘手的难题。爱护地球、珍惜环境作为一种基本的价值判断,已经成为受到普遍认可的社会道德标准。

其四,从发展方式看,我们正以新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对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来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践行有着不同寻常的价值,它意味着我们是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切切实实地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略。一方面,贯彻落实的力度大大加强。作为今后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对人们选择何种方式实现发展目标有着很强的导向和制约作用。传统工业化模式建立在对资源和自然生态环境无度索取和掠夺的前提上,不符合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必将受到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批评、反对、限制和禁止,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与地球生态环境友好、和谐的发展方式则会受到支持和鼓励,最终取而代之。另一方面,贯彻落实的范围较为全面。在传统发展模式中,人们浪费资源、危害生态环境的活动是非常平凡而又普遍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就要求对发展进程中影响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方方面面进行全面的重新调整和安排,而不会是某些行业、某些地区、某些环节、仅涉及某一部分人的局部的有限的政策。另外,科学发展观是我国今后长期坚持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因此,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也必将是长期的和稳定的。

三、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难点

虽然我们实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方针已经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但也还存在不少必须认真对待的困难和矛盾,其中有的解决难度相当大。

(一)、庞大的人口基数与资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专家预测,即使继续采取严格控制措施,到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仍可能达到$&亿左右。由此带来一系列矛盾,其一,人口基数过大导致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耕地为1/4,森林面积为1/6,淡水资源为28%,煤炭为11.3%,且随着人口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还在滑坡。这一状况造成了我国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小。其 二,人口基数过大导致我国各类社会需求的量也十分惊人。其中最突出的是就业需求。2003年我国经济活动人口高达76075万人,就业人员为74432万人。虽然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仅为8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但尚未包括1100万以上需要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和1.5亿需要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未来20年我国16岁以上人口年均增加550万人,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将达9.4亿人。就业岗位的增加需要经济的相应发展,由此产生的巨大需求与人均资源量偏少形成相当尖锐的矛盾。其三,人口老龄化必将加重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老龄化社会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是劳动人口的过度减少和抚养比的过度升高,由此而导致劳动力严重匮乏、经济停滞衰退、社会福利水平下降。为避免或缓解这一局面,我们将不得不考虑保持必要的人口增长幅度,因而加重资源和生态环境负担。

(二)、追赶发展的要求与增长方式转变成本的矛盾。由于我国总体发展水平较低,要实现全面小康和基本现代化建设目标,就必须在相当长时期内以全球领先的发展速度进行赶超,快速发展是这一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特征。然而,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项工作虽已开展多年,但进展缓慢、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因为快速发展与增长方式转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一方面,随着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传统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增长方式越来越无法适应可持续快速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常常需要较高的成本,不仅需要相当规模的投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承担一定的风险。即使不少企业明白沿袭传统增长方式必将丧失将来的发展机会,但因忙于应付眼前的生产和竞争而无暇它顾,无力再着力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宏观来讲,为了应对紧迫就业问题、尽快增加财政收入、维持积极向上的国际经济地位,必须依靠较快的增长速度,因而往往也不得不较多地强调发展速度,而对增长方式的转变常常是雷声大雨点小。(三)、资源短缺与持续稳健发展的矛盾。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1%,但耕地仅为1.3亿公顷,不足世界总量的10%;水资源仅占世界总量的6%,矿产资源中,石油储量仅占世界的1.8%,铁矿石不足9%,有限的资源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巨大需求。与此同时,我国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严重的浪费和效率低下现象。对资源的浪费和不经济利用进一步加剧了资源供求矛盾、扩张了供求缺口。虽然我国短缺的矿产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保证程度都很高,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进口来弥补缺口,但由于需求量过大且又存在刚性,极易导致世界市场的价格波动,陡然抬升资源使用成本,从而损害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近年来在进口石油、铜等方面,这类现象已经多次发生。

(四)、生态环境保护的严峻局面与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的矛盾。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扭转。虽然国家环保总局今年3月份发布的《2003年中国环境质量状况》将环境质量定性为“基本维持在上年水平”,但应该看到情况不容乐观,局面非常严峻。正如有关权威人士指出的,我国生态环境整体功能正在下降。较为突出的一 是水体污染。目前我国的废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七大水系中四类以上水质占62.3%,其中劣五类水质占30.3%;全国约有50%的地区浅层地下水遭污染,约有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二是荒漠化威胁。我国目前荒漠化土地面积267.4万多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9%!,其中相当大比重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如土地沙化中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占85.5%;荒漠化速度有加快趋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遭受荒漠化威胁;荒漠化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每年由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540亿元。三是水土流失。我国水蚀、风蚀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2%。四是耕地劣化与减少。耕地的劣化有多方面表现,包括因水土流失造成的肥分损失,因水田损失旱地弥补和良田损失新垦地弥补造成的质量下降,尤其是因污染造成的质量下降。资料显示,我国耕地已成为污染的主要载体,其中受工业污染的达600万公顷之多,受农药、化肥和养殖业污染的面积更大,其中933万公顷耕地遭受农药不同程度污染。五是高功能生态系统减退丧失。包括:(1)森林退化,森林覆盖率虽逐年有所增加,但仅达16.5%,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草地退化和减少,约有30%左右的草地存在不同程度退化,全国每年净减少草地65-70万公顷。(3)湿地减少和退化,近40年来,全国湖泊围垦面积已超过5大淡水湖面积之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西部罗布泊、居延海等重要湿地变为盐碱荒漠;水污染进一步加重了对湿地的破坏,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退化。〔4〕六是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垦殖、城市化等人类活动的加剧,都加快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近些年来有害外来物种入侵更构成对生物多样性的严重威胁。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已达283种,不仅造成每年约1200亿元经济损失,更可能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产生破坏,直接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资料显示,全国共有濒危和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4000—5000种,占我国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已确认野马、高鼻羚羊等多种野生动物灭绝,另有258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七是海洋生态恶化。我国每年直接入海的废水量高达80亿吨,另有大量富含有机质无机氮和磷及有机农药的农业污水流入近海水域,导致近海海域水质恶化。由此可见,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相当严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非常严峻。而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意味着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从而难免不加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

(五)、相关技术的缺乏与生态环保产业发展需要的矛盾。生态环保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撑,目前我国因总体技术水平较低、重视程度不够,开发投入不足、市场需求有限等多方面原因,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严重滞后,远远跟不上生态平衡、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的需要。如资源节约技术,包括减少水资源的使用、提高耕地的产量、减少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等方面的技术,对我国既具有重大意义,也存在巨大潜力,目前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巨大,导致我国资源、能源消耗浪费十分严重;资源开发技术,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利用技术,可燃冰、锰结核等深海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天然气、乙醇等能源和矿产资源替代技术,沙漠、石漠等荒漠化土地生态开发利用技术等,涉及领域非常广阔,但我国仅在少数方面进行了开发推广,且技术水平偏低,经济和社会效益有限。

(六)、评价、激励机制改革滞后与科学发展观新要求的矛盾。在我们长期来习惯了的传统发展模式中,生态环境产业的发展因为会与经济发展争夺资源,会影响经济发展速度,而受到地方、部门和企业领导人的轻视忽略。尤其在我国社会总体生态环境觉悟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实行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社会评价激励机制,很容易形成和助长人们只求经济发展、不顾生态环境、只图眼前利益、牺牲长期效益、只看到物质财富增加、丢掉了以人为本原则的错误倾向和盲目做法。近年来,不少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积极倡导对传统的评价激励机制进行改革,一些地方还进行了多方探索,如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制定和考核绿色GDP指标。但由于生态环境产业及其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新的考核指标和方法如何既能够体现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等价交换规律,又能够适应生态环境产业外部经济性及其产品属于公共品的特点,还可以满足生态环境产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补偿要求,存在一系列解决难度很大的实际障碍。即使从全球范围来看,在这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有的国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绩,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有效的制度和做法,但也仍然存在不少不够完善的地方,与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相比还显得较为稚嫩。我国的相关研究刚刚起步,再加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够成熟,两者的匹配存在不稳定性,进一步增加了评价激励机制改革的难度。可以说,在这方面尽快找到一条能够兼顾市场经济体制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解决途径,是促进科学发展观落实的紧迫要求。

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

在今后20年左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战略性原则落到实处,除了要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健发展,以及坚定不移地继续实行并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以外,具有战略意义的基本途径,就是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主要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积极发展绿色产业。这里所说的绿色产业,是指主要以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为生产目的、直接服务于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产业,包括生态资源培育维护业(简称生态业)和环境保护业。生态业是修复、维护和培育生态资源,促进地球村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产业。该产业通过维护、改善与生物体生命活动相关的各种环境因子,以及保护、发展濒危生物种群等,维护、促进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良性循环,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和环境条件。这一产业主要由物种保护与繁育业(可简称为物种业)、生态环境资源修复与维护业(可简称为生态环境资源业)两大二级产业构成,其中以维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为基本功能的物种保护与繁育业,又可以分成濒危及珍稀物种保护繁育业、普通物种保护繁育业、物种恢复及培养与繁育业、生物基因保护业、有害生物控制业等行业;以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发展提供尽可能有利的生态条件为基本功能的生态环境资源修复与维护业,又可以分为生态灾害治理业、生态环境改良业、海洋生态维护业和生态监测监理业等行业。生态业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不仅对现代农业、工业等产业的发展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而且也是促进人类社会现代化水平提高必不可少的基础性产业,因而是应该置于农业这一基础产业之前的、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基础性服务和前提的最为基本的基础产业、绿色产业。它作为人类回报地球的一个主要产业,其发展壮大,将一改人类社会向地球单向索取的传统发展模式,形成人类社会与地球生态之间能量和物质输送的封闭回路,从而有效改善和融洽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因此可以说,大力发展生态业,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途径。大力发展生态业,首先要明确发展生态业的重大意义。由于生态业是一个正在萌发和兴起的全新产业,人们对生态业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缺乏基本认识,对大力发展生态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并不清楚。为此,要组织力量对生态业展开深入研究,尽快弄清这一产业的内部构成、产业功能及地位作用、产业运行与发展规律等主要问题。与此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生态业教育,普及生态业基本知识,使积极发展生态业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其次要坚持科学合理发展原则。基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与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尖锐矛盾,以及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的严峻局面,必须立即下决心大力发展生态业。但是,在不同地方、不同行业、不同方面,推进发展的目标、进度、力度、重点、方式、途径等都应视各自的具体情况而异,基本的原则是生态业的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协调,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而决不能搞一刀切。为此,必须在全面调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合实际的、可行而又有效的生态业发展规划,指导、引导生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再者要综合运用各类调控手段促进生态业发展。生态业是一个外部经济性特别显著的特殊产业,即使其中提供非公共品的行业一般也属于市场竞争能力低下的弱质产业,因此,要发展生态业,首先必须依靠市场外部的力量,其中一是政府的扶持与资助,一是法律的保障与支持,两者合力构成促进、保障生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缺一不可。政府的扶助必须有足够的力度,以使生态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必要的规模,达到适当的档次,提供基本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生态产品和服务。法律保障要充分考虑生态业的特点和发展要求,以强制性规范和必要的倾斜性措施满足促进其发展的需要。对生态业中提供非公共品的行业,应尽可能通过市场调节达到促进其发展的目的,不过对其中弱质产业特征明显的部分,还是要借助于行政和法律之手施以必要的援助。环境保护业是进行污染治理、消解生产及生活排泄物,恢复和促进自然环境良性循环、正常发挥功能的补偿性产业,是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高度、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冲击超出了自然环境自身承载能力情况下应运而生的新兴产业,是依托于、服务于一二三产业的“第四产业”。这一产业主要由社会排泄物处理业、环境污染治理业、环保手段支持业等三大二级产业构成。(1)社会排泄物处理业。(2)环境污染治理业。(3)环保手段支持业。这一产业可分为两大行业:一是环保设备生产业。二是环保技术服务业。我国的环保业经多年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环保业的要求来衡量,产业发展显得远远滞后,迫切需要加快发展。一方面要全面加大发展力度,加快发展速度。由于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规模相比,环保业的发展全面落后、不相匹配,因而整个环保业都面临加快发展的紧迫要求。目前全国的投资力度虽逐年有所增加,但与维持和稳定生态环境现状的投资规模仍有差距,相当一批污染压力较大的发达地区投资力度过小,导致环境状况恶化。鉴于此,国家应在近几年内明显加大投资力度,尽快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另一方面要注意因地制宜,突出发展重点。从总体上看,在我国社会排泄物处理业发展潜力最大,其经济效益也相对较为明显,因而要作为目前的发展重点。从局部来看,对一些污染特别严重、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地方,对一些环境敏感区域、脆弱区域,必须尽快解决好眼前的主要矛盾、突出矛盾,提高环境污染治理业的生产消化能力,尽快治理污染、恢复良好环境。

(二)、大力推进现有产业的绿色化改造。产业绿色化改造的要求,一是生产经营主体以保证获取一定的生态效益为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目标,生态效益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提高,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步降低,产业的角色也逐步由生态环境的破坏者转换为生态环境建设的参与者。二是追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努力将提高生态效益与提高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使生态效益的提高成为促进经济效益提高的条件和手段。产业的绿色化改造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大致包括:(1)生态化设计。生态化设计要求在产品、工程等的设计开发中充分体现生态优先原则,尽可能减少产品自身及其使用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产品生产制作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降低产品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也要降低设计开发活动自身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2)绿色化投入,即产品生产制作中使用或消耗的能源和资源的绿色化。尽可能多地采用清洁的、替代性的、再生的及循环使用的能源和原辅材料,生产过程排泄物的重复利用和循环使用等等。通过绿色化投入,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类流失能源和闲置资源,减少各类可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无形浪费,增加地球财富;减轻物质产品生产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尤其是对短缺资源、非再生性资源的供给压力;减少物质产品生产系统向自然环境系统的废弃物排放,降低自然环境的污染负荷。(3)节约型生产。减少工程建设、产品生产制作对土地等生产要素、对能源和原辅材料的使用与消耗,用尽可能少的投入与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产品。由于我国的投入产出率水平非常低,产品生产制作的能源、原辅材料消耗数量很大,属于典型的浪费型生产,因此向节约型生产转换非常必要和紧迫,其潜力也非常巨大。(4)清洁型运转。在产业的日常经济活动及其发展中,贯彻零排放、减量排放原则,尽可能不向、少向自然生态系统排放污染物质,逐步将现有产业改造为环境友好产业。清洁型运转涉及产业经济活动和产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其起点是生态化设计,其主体和重点是清洁生产,因此应围绕清洁生产开展好相关工作。清洁生产一要切实贯彻减量排放原则,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余热、噪声等排泄物降下来。二要采用绿色化投放的方法,将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可利用排泄物尽可能作为再利用或循环使用的对象,重新投放到生产过程或消费过程中去,进一步减少废弃物排放。三要与社会排泄物处理业很好衔接,当本企业、本产业在经济活动、尤其是在生产活动中出现了难以自行消化或消化成本过高的排泄物时,要为社会排泄物处理业及时、方便、安全地接受、集中和处理这些排泄物创造、提供必要条件,而绝不应将本产业对环境有威胁的废弃物直接排放到自然生态体系中去。

篇3:毛邓“猫论”分歧内幕

谁改了猫的颜色

邓小平1962年提出的“猫论”原文如下:

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这都是些初步意见,还没有作最后决定,以后可能不算数。刘伯承同志经常讲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说的打仗。我们之所以能够打败蒋介石,就是不讲老规矩,不按老路子打,一切看情况,打赢算数。

“猫论”并不只是四川流传的民间俗语,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驱怪》一文中就有“异史氏曰:黄狸黑狸,得鼠者雄!”,所谓“狸”者,即今天的猫。

邓小平的原话中,用的是“黄猫、黑猫”,而非“白猫、黑猫”,但为何后来广为流传的是后者?

答案在1976年3月3日以《毛主席的重要指示》为题的中央四号文件。文件谈及“猫论”的原文如下:

小平提出“三项指示为纲”,不和政治局研究,在国务院也不商量,也不报告我,就那么讲。他这个人是不抓阶级斗争的,历来不提这个纲。还是“白猫、黑猫”啊,不管是帝国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说教育有危机,学生不读书,他自己就不读书,他不懂马列,代表资产阶级,说是“永不翻案”,靠不住啊。小平从不谈心,人家怕,不敢和他讲话,也不听群众的意见。

四号文件是“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指导文件,一个月后的4月7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撤销邓小平党内外一切职务的决议》。全国大规模批邓,“白猫黑猫”由此全国知名。

1976年的四号文件是根据毛泽东多次讲话整理成文,当时毛泽东已口齿不清,但头脑依然清晰,“黄猫黑猫”是因为毛的记忆出错或是记录者的失误变成“白猫黑猫”的?毛远新的回忆给出了清楚准确的答案:

1976年四号文件是我整理的,不能说百分之百,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有主席手写的文字根据,我加的只不过是一些“因此”、“所以”之类的连接词而已,整理好后送主席审阅,他只改了一个字,即把邓小平说的“黄猫黑猫”中的“黄猫”改成“白猫”——我为什么整理成“黄猫”呢?因为我查了邓的原话是“黄猫”。

这一字的修改,意味迥然不同。“黄猫”、“黑猫”都是中性修饰,不会有人认为两种猫有好坏或优劣之别,而“黑猫”、“白猫”则不然,在听者潜意识里,它很容易就先有了好猫、坏猫之别,再加上后面的“都是好猫”,凭空有了不问手段是非只问结果的意思。如果不管其完整原话和语境,特意只拎出这句话来批,更会强化这种认知。

毛泽东为什么对“猫论”持这样的态度呢?

领袖的公社情结

邓小平发表“猫论”几天后,已宣布“退居二线”的毛泽东对刘少奇支持包产到户大为光火:“你急什么?为什么不顶住?叫我回来,你压不住阵脚了?我死了以后怎么办?”

毛泽东当然会对包产到户、责任田的“历史倒退”大为恼怒。集体化、公有制是祖师爷马克思那里就有的主张,中共夺取政权后,先“土改”平分土地,接着动员农民加入各种合作社,最后又上交土地、牲畜,完成集体化,这是中共必然的社会改造程序。

刘少奇、邓小平等人对“三自一包”(即自负盈亏、自由市场、自留地和包产到户)的默许态度,等于否定了毛泽东的人民公社。伟大领袖及时制止了这种“历史倒退”的蔓延。

还是黑猫、白猫那一套

1966年5月,文革爆发,不久刘少奇、邓小平被打倒,支持“三自一包”成为其罪状之一。1966年8月,毛泽东正式号召“农业学大寨”。

1975年8月,已升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永贵向毛泽东提出要在全国推广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毛当然对此动心,但有千百万人丧生的教训在前,他谨慎地将之交给农村工作座谈会讨论,会上遭赵紫阳、谭启龙等人激烈反对,毛决定暂时搁置此议。

不过,文革后高层换上大批新人,他们大多缺少大饥荒时支付人命学费的教训,对推进集体化颇为狂热。邓小平被毛泽东重新启用代替病重的周恩来后,恢复了不少被打倒官员的工作。邓小平自然成为“革命派”的最大阻力。

1975年,邓小平对江青等人的攻击毫不妥协:搞“唯生产力论”,谁还敢抓生产?现在把什么都说成是资产阶级法权,多劳多得是应该的嘛,也叫资产阶级法权吗?搞生产究竟应当用什么东西作为动力?

时隔十三年后,已经被打倒过一次的邓小平,并没有真正改变他在1962年时的看法。在伟大领袖看来,生产关系才是最核心最重要的问题,“一大二公”的方向,是社会主义,与之相反的,则是资本主义,两者完全就是黑白分明,根本不存在“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一说。

于是,邓小平的“黄猫、黑猫”变成了“白猫、黑猫”。

(据《21世纪经济报道》)

篇4:毛邓三试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解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①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出这个阶段。(2)利二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①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②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③由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④由文盲半文言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⑤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⑥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⑦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的历史阶段; ⑧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⑨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毛邓三样卷 问答题部分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人的全面发展基本内涵。答案:(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2分左右)(2)基本内涵:人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等等。(8分左右)

2,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措施 答案:(1)核心内容:是正确处理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关系,做到协调发展;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5分左右)(2)措施: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等等。(5分左右)

3.试结合邓小平理论精髓分析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答案:(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我们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开拓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2分左右)

(2)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具有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如果不顾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的某些个别论断,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就会因为脱离实际而僵化,就不能顺利前进,甚至会发生失误。(2分左右)

(3)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3分左右)

(4)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3分左右)

四:材料分析与论述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20分,共35分。)

1、试述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答案:(1)“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内容。(3分左右)

(2)“三个代表”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4分左右)(3)按照“三个代表”思想要求加强党建重要性:是我们党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能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等等。(8分左右)

2.材料:1GDP(国内生产总值)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发明之一”,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更科学的经济总量指标来取代它。但是GDP又远非“完美”——GDP,不能直接反映老百姓人均实际收入;GDP,不能有效显现环保的品质指标;GDP,不能理想制约眼前利益与终极价值的统筹。GDP没有告诉我们,青山绿水又浊了几多?土地资源又没了几顷?朴朴古貌的老弄幽巷又少了几条?(资料来源:《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不以GDP论英雄》新华网2004年4月2日)

材料2中国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据有关研究机构计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每年由生态和环境破坏带来的损失占GDP的比重达到8%以上。这说明,我们的经济增长是以生态环境成本为代价的。当生态环境成本用尽以后,继续按照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经济,将会牺牲人类的健康,使经济增长与我们的生活目标相背离。国内外的实践也已表明,当经济增长达到一定阶段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免费使用必然达到极限。人类要继续发展,必须转换经济增长方式,用新的模式发展经济。(资料来源:新华网北京2003年12月11日电)

(1)结合材料回答如何正确看待经济发展。(2)结合材料回答应当树立怎样的发展观。答案:(1)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然而经济发展并不是发展的全面内容,经济发展也不能单纯用GDP这一个指标来衡量。因此,发展必须有新思路,必须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的重大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12分左右)

(2)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够全面,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8分左右)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个概念的含义

答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强调过程。指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历程中,根据中国的国情和形势的变化,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地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5分左右)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强调结果。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逐步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理论成果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5分左右)

2、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立论依据

答案: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重要条件。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难题,妥善应对关键时期有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的需要。(5分左右)实现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具体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全方位对外开放时期的到来、经济社会整体转型以及全球化对提升一国综合国力竞争的要求等任务。(5分左右)

3.如何正确认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答案:(1)第一,必须明确毛泽东晚年错误的性质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在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失误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政治错误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错误(3分左右)(2)第二,必须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同毛泽东思想严格区别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在理论上的集中表现,就是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明显地脱离了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轨道,必须把它们同毛泽东思想完全区别开来。(3分左右)

(3)第三,必须明确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在他一生中的位置 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虽然是严重的,但既不能掩盖更不能否定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所作的贡献。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4分左右)四:材料分析与论述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20分,共35分。)1.联系实际,试析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主要内容。答案:(1)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2分左右)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注重自身建设,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党的建设为民主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3分左右)

(3)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党又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任务、新考验。一是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既要不断学习、探索和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带领人民完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大业,又要克服党内存在的以权谋私、腐化变质、官僚主义等问题,从而使党面临着执政的考验;二是改革开放中,随着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负面影响和消极丑恶现象,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会传播到党内,腐蚀党的机体,从而使党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三是国际敌对势力不断对我国加紧“西化”、“分化”,使我党面临着国际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考验。只有加强党的建设,才能完成新时期赋予的历史重任,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立于不败之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在自身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4分左右)

(4)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就是把党建设成为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3分左右)

(5)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把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3分左右)

2、党的十六大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下表反映的是我国2000年农业现状及2020年农业发展目标等方面具体数字。1请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对比表中农业劳动力占总就业比重数字,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农业劳动力比重? 答案:1表中数字表明“三农”问题是现阶段的一个突出问题,农业劳动生产率低,50%的劳动力仅创造15.9%的GDP,城镇化水平低,只有36.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仅有2253元。这些问题说明无论是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收入水平都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较大差距。因此,“三农”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全面进步,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所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10分左右)

2解决好“三农”问题,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有: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非农产业,使更多的农民能够从事非农产业。为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使农民变为城镇居民,并通过这些措施使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10分左右)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0分左右)2,论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案: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处理好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5分左右)

要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5分左右)3.试述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答案: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分左右)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分左右)四:材料分析与论述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20分,共35分。)1.试述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者之间的关系。答案:(1)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观点和方法论,因此,它在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三个基本内容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集中概括,同样也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理论基础,而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则不仅体现着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和实质,反过来也对实事求是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5分左右)

(2)实事求是的首要要求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际出发,不仅要从客观的自然条件出发,更重要的是要从社会的实际出发,而社会实际,主要就是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以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从群众生活和群众实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如实地了解群众的生活与实践中提出的需要,才能提出符合实际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可见,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是实事求是内在的根本要求。(5分左右)(3)独立自主的基本点,就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事业做好,因此,独立自主就是遵照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反之,如果离开了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基本原则,也无法做到实事求是,因此,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保证。(5分左右)综上所述,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内容之间是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所以它使得毛泽东思想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2.下面是一组选自《论十大关系》的材料: 材料1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

材料2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做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反革命是什么因素?是消极因素,破坏因素,是积极因素的反对力量。反革命可不可以转变?当然,有些死心塌地的反革命不会转变。但是,在我们的条件下,他们中间的大多数将来会有不同程度的转变。

材料3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能学。

(1)毛泽东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结合材料123,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分别指什么?二者关系怎样?我们的态度怎样?(3)分析材料3,如何理解毛泽东提出的学习外国经验的方法? 答案:(1)毛泽东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5分左右)

(2)积极因素就是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的力量的总和;消极因素就是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力量的总和。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既对立,又统一,且互相依赖,在特定条件下,积极因素可以转化为消极因素,消极因素可以转化为积极因素。

在社会主义社会,工人阶级是基本的积极因素,但由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不完善,由于官僚主义的存在,由于工作上的失误等等,可能在工人阶级内部产生某些消极因素,这就是积极因素暂时地局部地转化为消极因素。相反,反革命等敌对分子是社会主义的消极因素,但大多数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转化,做出对社会主义有益的事情,这就是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10分左右)

(3)毛泽东指出,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但一定要有分析有批判地吸收对我们有益的东西。在对待外国经验上,应正确处理独立自主与学习外国的关系。第一,学习外国有助于打开眼界,看到差距,从而激励独立自主的意志和决心。第二,学习外国有助于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5分左右)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案: 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2分左右)第二,中国封建势力已经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相互勾结,成为帝国主义奴役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2分左右)

第三,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存在,而且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第四,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它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本国官僚资本势力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经济地位脆弱,强劲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2分左右)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人民在经济上的贫困和政治上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见的。分左右)

2简述社会主义本质中生产力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关系。答案:(1)在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生产力目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这两大目标是互为条件的。(3分左右)

(2)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条件的。如果经济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那么无论用什么办法进行分配,都无法实现共同富裕;如果企图立即实现消灭剥削和同步富裕,搞平均主义的分配政策,必然使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经济发展受到挫折,带来共同贫穷。因此提高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物质基础。(4分左右)(3)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又是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为条件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只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去发展经济,始终避免两极分化。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搞两级分化,生产力既得不到解放,也得不到发展。(4分左右)

3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主要原因。答案:(1)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结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的分配结构。(3分左右)(2)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也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由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承包经营等实现形式。必然产生按劳分配以外的各种分配收入。(3分左右)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管理)都要有相应的市场评价,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应得到相应的收入。此外,市场经济中还需要有风险收入、以及通过社会保障获得的收入等等。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经营方式、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分左右)四:材料分析与论述题(第一题15分,第二题20分,共35分。)

1.试述邓小平关于“先富”和“共富”与“共富”思想的内容以及“先富”的关系。

篇5:毛邓三论文

摘要:先进性是我党成立90年以来永葆活力的主要原因,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这种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当代大学生是我国青年人中知识较丰富、思想较敏锐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大学生党员又是共产党员群体中的高素质、高文化、最年轻、最活跃的部分,可以说能否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是关乎科教兴国的大业,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乎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本文将从原因、意义和对策分析当代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关键词:大学生

先进性

教育

问题

对策

大学生党员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能否保持先进性,不仅关系到党的未来,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先进性的体现不仅关系到高校党的建设状况,关系到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我党的生命力。所以,大学生党员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努力加强党性磨砺和修养,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树立起当代大学生党员的先进形象。

一、充分认识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意义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对大学生党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党员具有流动性大,涉及面宽和与社会现实相对脱节等特点,只有在校期间经过系统的党的理论学习,养成自觉的党员意识,才能在现实社会中始终保持党员的本色,起先锋模范作用,从而成为共产党的优秀后备军。中国共产党要想真正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就必须拥有一大批高质量的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战斗在社会生产第一线的党员,大学生党员不仅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而且还将是其中的中坚骨干力量。因此,高等学校能否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党员是我党能否长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环节之一。

二、新时期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中客观存在的几个需要改进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虽然我党在高校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客观来讲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部分党员的思想“先天不足”。目前,加入党组织就会获得更多的参加公务员考试并且被录取机会,并且公务员和其他比较好的单位都对政治面貌有一定的要求,“大学生党员”似乎成了就业的一枚重要筹码【1】。随着高校的扩招呢,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屡屡见报,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很多高校为了扩大就 1 业率,就最大限度的给自己的学生提供方便,尽可能地多发展学生党员。在这样一种观念的指导下,一些基层组织在保证了大学生党员数量的同时并没有保证发展的质量,新发展的学生党员中存在先进性不突出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我党的形象和信誉。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很多大学生入党的动机受功利主义的影响非常严重。一部分同学为了毕业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加入党组织;也有一部分同学是盲目的看到别的同学加入了党组织,自己也不愿意比别人差也就盲目的加入了党组织;还有一部分同学是在父母的劝诱下稀里糊涂的向党组织靠拢。以上这些现象明显都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的一种功利主义的表现。

(二)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停留在表面,对那些原则性和观念性的东西挖掘不够很多高校呢,在目前情况下,很少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深层次的角度去考察要求入党的学生,只是简单的考虑学生的一些指标。比如说:成绩排名必须在班级列前三十名;英语四、六级考试必须要通过。这样做呢,就使得一些学习优秀但是思想素质不高,对党的知识不了解的同学混入了党组织,使得大学生党员中客观上也就存在信仰、信念不够坚定、政治热情不高的现象【2】。这样的做法使我党选拔的大学生党员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学习非常优秀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背离我党的相关要求的现象。更有甚者,在日常的行为中,不像一名党员,平时遇到需要站不出,关键时刻顶不上,危急时刻豁不出去,只有在党组织的活动中还凑合知道自己是一名党员,平时就忘却了自己的身份,遇到一些事情就会明哲保身,远离所谓的是非,这样的做法让周围的同学瞧不起我们的学生党员,严重的破坏了大学生党员的现象。

(三)对大学生党员纪律要求不严,起不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有的学生党员一旦加入党组织则只求“明哲保身”,对其班级、学院和学校的事情不过问,不关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尤其是在遇到一些事关大局的事情的时候,不能挺身而出;有的对大学生中一些不良现象不制止、不报告,更有甚者甚至袒护自己的同学,认为这样是为了照顾和帮助自己的好朋友;有的极少数大学生党员违反校规校纪,严重损害了大学生党员的形象;有的大学生党员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自我要求放松;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只是关注自己的得失,集体的事情为自己的事情绝对让路,严重的违背了当时加入党组织时候的誓言。

三、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1、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外来腐朽思想的传入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宣传思想工作将长期面临十分复杂的局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门打开了,就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如何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同时有效地抵御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帮助人们满怀信心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地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滋长蔓延,帮助人们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风尚,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我国经济体制进行重大调整,政府职能进行相应转变。随着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组织形式、社会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就业形势的多样化,必然导致当代大学生党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同时,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势虽然很好,但也存在着一些目前难以解决的矛盾,如国企改革、职工下岗、经济腐败、社会治安等,也导致大学生党员在价值取向上存在一些困惑。

2、高校对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的工作力度不够。

学校各级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不够重视。对大学生建党问题不少高校党组织存在着重发展轻教育的思想,把发展学生党员当作一项工作指标,而对于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成长和政治素质很少关心。在工作中,对学生党员的主动关心少,等待观望多;单向接受汇报多,双向思想交流少;对学生党员教育工作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此外,高校扩招后,要求入党的大学生急剧增加,大学生党员人数相应上升,而高校学生党务工作队伍没有明显增强,学生党员的教育硬件设施没有明显改善,教育管理体制没有作出相应调整。这一些情况都会给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造成较大影响。【5】.三、新时期下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对策

1、塑造大学生党员正确的“三观”。

先进性教育应抓住根本点,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三观”问题在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问题上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正确“三观”的确立,就不会有真正的行动来贯彻我党的精神和意志,从长远来看,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三观”才是我们目前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先进性教育的重要方面和着力点。很多高校认为学生的这些根本观点的教育没什么必要性,于是单方面的强调学生的专业学习,其结果必然导致很多大学生党员的专业素质很高,结果不能为我党所用,就不能够造福我们的人民。

2、严把大学生入党关口。

大学生党员对周边学生的发挥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把入口关把好,就会给一些想要混入党的投机分子提供机会,这 样就会使党的形象严重降低。故在大学生中发展新党员时,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尤其不在将要毕业的大学生中搞突击发展。对拟发展的入党积极分子,要进行全面考察,对那些思想认识模糊、人党动机不纯、政治觉悟不高、在学生中不能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学生,坚决不能发展【4】。此外要加强高校党支部的组织制度建设,使我们的发展工作有制度可依,严格的按照制度来发展,严格控制数量的同时保证质量,这样发展的党员就能够在入口关的严格考核下得到了质量的保证,这些党员就可以在同学中起到先锋模范带头的作用,从长远来看,这样做的结果会对我们高校学生的先进性建设时很有好处的。

3、严格大学生党员纪律教育,端正日常作风

在新时期,要保持大学生的先进性就必须要完善平时党建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的规章制度,并按照制度来严格进行考勤,使平时的考勤有记录,有总结,针对懒惰的学生党员要及时进行教育和帮助。这种严肃大学生党员的纪律教育不仅仅要在党组织活动中予以体现,要深入贯彻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和思想的各个方面,同时呢,在空间上要进入课堂、进入宿舍等和大学生党员密切相关的空间。平时要及时开展批评和我自我批评,使我们的大学生党员周围营造一种具有严肃纪律的气氛和氛围,而不是违反了纪律也受不到处分,那些表现突出和先进的也得不到表彰,这样的话,我们的大学生党员就没有任何畏惧纪律的意识,那么就会导致我们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都得不到有效的开展。最终会损害我党的伟大形象。

总之,大学生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而大学生党员则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性集中代表,是未来民族发展变革的先锋队,是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我们党只有将大学生党员先进性得以保持和升华,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国家、党的建设中赢得青年,赢得未来。

参考文献

[1]赵春丹.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问题及对策刍议.淮阴工学院学报,2003,(12).[2]邱楷.大学生党员先进性的体现及实现途径.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6,(9).[3]鞠小平.新时期大学生先进性教育的思考.思想工作探索,2007,(3)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毛邓三论文】相关文章:

思修毛邓三论文05-30

毛邓三论文实事求是04-26

毛邓三教案06-13

毛邓三复习07-14

毛邓三真题08-09

毛邓三考试复习05-26

毛邓三试卷七05-06

毛邓三课后感想06-29

毛邓三复习提纲07-14

毛邓三作业二07-25

上一篇:2022虎年春节到了作文600字下一篇:组长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