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科规范化管理

2024-05-15

设备科规范化管理(精选9篇)

篇1:设备科规范化管理

设备科的规范化管理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各种先进医疗设备被大批引进医院,因此,对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设备科管理的规范化程度是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在现代化的医院中,医生和先进的检查、治疗设备是并重的。设备不仅是开展医疗必备的条件,而且是提高医疗质量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

在现代化的医院管理中,设备科管理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的发展离不开设备科这个重要部门的发展,设备科要想发展,就要做好医院设备的管理工作,设备科自身也应当强化管理观念。

一、针对医疗设备管理方面:

1、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化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使设备科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岗位分工清楚,任务明确,具备较高的工作效率。我们医院从以前的二甲医院要向三乙医院转变,要跟着提高管理水平,出台相应完善的管理制度,针对我院的实际情况,须制定适合我们科室发展的制度。

2、重视使用管理,搞好效益分析,便于成本核算

开展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益分析,是成本核算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是加强使用管理的有效方法。针对万元以上的设备,我们可实行《医疗设备使用登记表》要求使用科室每天都对医院万元以上的设备进行使用情况及维修保养的登记。每月交设备科统计分析,年终总结。通过效益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为医院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对使用率高、效益好的仪器给予优先更新、优先购置,对使用不好的仪器提出改进意见,从而有效地加强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3、改变传统观念,建立以养带修的制度,树立为临床服务的宗旨

大多医院的领导及维修人员都认为,维修人员只负责保修期以外仪器的维修,保修期内,大型仪器应由厂家维修或医院买保修。而我们医院实际的情况也只能做到这一点,这样的观念、现状限制了我们技术人员提高水平的机会和条件,也降低了广大维修技术人员在医院的地位。因此,要保证医院设备充分发挥效益,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们应该转变观念,适应新的形式,从三个方面来改革维修制度。

首先,建立《定期保养制度》,明确以养带修的观念,针对我院最近更新的新设备,由于其故障率相对较低,所以要制订万元以上仪器的保养计划,做好预防性维修。

其次,现在的医疗设备基本分为以下几类:监护、B超类;CT、MRI、X光类;检验、血透类;呼吸、麻醉、手术器械类;普通仪器类。针对现在设备科面临的困难:技术人员不足、技术力量不高,我们应该有计划有目的的去高一级的大型医院设备维修部门去针对性学习,来改善这种情况。

第三,设备科为临床医技科室,宗旨是“全力为临床服务”,为临床服务就要求我们抛弃过去落后的思想,转变工作方式和服务观念,从坐等设备出故障后去维修,到按《定期保养制度》主动和科室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养护设备,降低故障的出现。

二:关于水暖管、电力及其他设备方面

水暖、电力设备同样作为医院正常运转的基础条件,应该与医疗设备的管理方法一致,我们科室负责这方面设备的工作人员同样要树立新观念,建立以养带修的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并填写设备保修记录,从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综上所述,通过规范化管理、提高技术水平、扭转传统的维修观念、理顺人员结构等一系列改革,可以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医院医疗水平,使设备科为临床一线队伍提供有力的保障,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尽最大的力量。

临洮县人民医院设备科

2011年7月27日

篇2:设备科规范化管理

(一)完成各项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保驾医院七月二十八日顺利搬迁。

(二)顺利完成高低压配电工程,是医院正常运行的根本。

(三)完成地下水井的管道和设备安装,使之有较地利用水源,达到降低运行成本。

(四)完成发电机组的安装和调试,使供电备用电源能保证医院正常运转。

(五)更改高位水池管道保确供水系统正常使用。

(六)设计、安装、调试、运行全自动控制洗衣烘房,领先全县先进水平,为医院作出较大的贡献。

(七)制作全院工作牌,病房医务员牌,以及设备牌等各种牌子约三千多张。

第二:作好全院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一)有效地承担起全院的医疗设备的维修及保养工作。如:放射科的DR、CT,各科室的多参数监护仪、供应室消毒柜、各科室空调和病房供电供水供氧的设备,洗衣房洗衣设施烘房,院内通讯设备及线路设备等的维修保养。使全院设备的完好率在98以上,有效保证临床使用。

(二)加强设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作好设备的申购、论证、安装、调试、验收、交付使用等各项工作;承担起收集、整理资料,归档等系列工作;如多参数监护仪的购置、组档、建档。加强设备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制度和职责。如建立《设备科工作制度》、《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申购制度》、《医疗设备验收制度》、《不良事件处理制度》等项制度和《医疗设备科职责》、《维修人员职责》、《医疗设备采购人员职责》等8项职责。规范各种可操作表格,根据新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各类报表和操作流程。如:验收报表及其工作流程,申购报表及其操作流程,不良事件处理流程及报表。进一步规范机器操作流程,建立使用登记,加强设备使用管理。进一步加强设备管理委员会功能,加强设备从采购到报废的监管。提高防腐意识,拒绝收受红包,拒绝暗箱超作,提高设备购置的透明度。

(三)加强设备管理市场化、法制化建设。在日常工作中树立效益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按要求及时上报大型贵重、重点医疗器械《医疗机构购进医疗器械登记表》和《医疗机构在用医疗器械登记表》。积极实施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许可申报。还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及《特种设备安全条例》培训,正制作《医疗设备管理法律法规普及暨我院设备管理实践》幻灯教学片,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逐渐使设备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正轨。

(四)加强设备计量管理和设备安全运用宣传和实施。积极配合市、县技术监督局及测试所作好设备计量工作。如:B超、心电、X线机、监护仪、检验仪器的计量检测,提高设备报告的准确性。组织人员对有安全隐患的设施进行鉴定和检修,如高压消毒设备、高压电力设施、医用急救设施,可利用安全通道。该撤出的坚决撤出,该整修的就整修。参加湖南省消防安全培训,并在院内成功举办一期消防安全学习及普及,树立起持证上岗,安全第一的思维意识。

(五)加强新设备的引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医院综合实力。今年,为了改善医院设备落后,医院发展迟缓的窘境,医院多方努力加大设备投入,先后引进了DR,CT,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等,改变中医院只靠“望、闻、问、切”吃饭的历史,提高了诊疗水准。

第三:完善医院HIS系统,加强信息化建设。

(一)作好全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管理及软硬件维护;加强数据安全运行监测和维护;加强网络设备安全运行监测和管理。及时维修网络硬件和解决软件运行中的难点问题,保障HIS系统正常、高效、安全运行。

(二)加大硬件投入,改善网络设施。递交《关于医院网络系统现况汇报和变更网络系统的建议》,申请、建议购入服务器一台,变更网络系统。并进一步改善网络配置,保证网络安全高效运行。

(三)完善软件系统,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新上了住院收费系统和标准费别系统,组织相关操作人员进行技术技能培训和规章学习,确立行之有效的操作规程。

(四)加强知识培训,强化操作技能。增长网络安全运行及高速运行方面的知识,提升网络管理及维护方面的能力,推动医院计算机应用的健康发展。

第四:加强协调和联系工作。

不论是设备工作,还是信息管理,都需要与各科室、各相关人员加强协调和联系工作;作好上传下达工作,认真领会和执行领导的工作意图和决议。为领导设备工作决策作出积极有益的建议,积极配合各科室作好设备维修和网络工作,最大限度为临床服务。

第五:主要技术指标。

(一)电力供应:从六月十号到年终总共运行204天(包括安装期用电),发生电度287550Kwh。电费273051.23元。平均消耗电力1409.5度/日,费用1338元/日。

(二)水量供应:发生水量9876吨,水费23505.88元。平均消耗水量64.13吨/日,费用152.6元/日。

(三)氧气供应:发生氧气526瓶,费用30630元。平均消耗氧气3.37瓶/日,费用196.35元/日。

第六:存在不足

(一)八月十日三楼妇产科发生氧气泄漏事故,是由于安装时出现的问题。

(二)九月十六日晚因未更换氧气瓶而发生无氧供应。

(三)十一月十七日因未及时购电而引起CT停电,停电一小时。

(四)十二月二十一日十二楼热水箱漏水,安装方修补成功。

总之,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各科室的配合下,设备科进一步按“二甲”及“医院管理体系”在设备工作方面管理和维护要求,使医院在设备管理和维护以及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迈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新台阶。

最后,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为我院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设备管理多提意见和建议;我们相信乘着“新院新景象”的春风,在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关心和后爱下,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设备人力和物力资源投入,加强设备宣传,加强维护人员、操作人员技术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强设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利用好设备这快阵地,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设备科

篇3:浅析医院设备科维修管理

在维修工作所包含的工作是多方面的, 而一线科室对维修工作的要求又是各种各样, 漠视或者拖沓的工作态度只会造成临床的不满, 引发矛盾。态度决定一切。因此在维修工作中要注重对临床科室的人文关怀, 要注重维修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下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一下维修管理。

1 日常维修管理

日常的维修工作中, 包含很多工作内容: 接修工作、应急维修管理、普通维修、预防性维修、维修查房、维修进度管理。接修工作环节, 是与临床的沟通的重要环节, 接听维修电话、接收待修设备这些需要和临床沟通的工作, 是我们提倡 “人文关怀”要重点落实的地方, 礼貌接待, 耐心听讲, 详细解释, 不仅有助于增进人际感情, 同时还有助于工程师快速了解设备状况, 判断故障所在。而在接收待修设备时, 要做好书面登记, 记录下设备送修科室、送修时间、故障现象、送修人等信息, 方便跟踪。同时, 在维修工作中, 要注意对各个设备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区别对待, 区分应急维修、普通维修、预防性维修的关系和风险等级。对重点科室 ( 急诊科、ICU、手术室等) , 对急救设备 ( 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等) 的维修要特别重视, 要做到故障判断迅速、应急维修得力, 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要有应对方案。有条件有时间的话, 最好实行维修查房, 定期上门到临床科室了解设备使用情况, 这对于我们更有效展开维修工作, 提高满意度是十分重要的。

2 信息化建设

在维修管理中, 要充分重视信息化、数字化的办公方式。时至今日, 以往的那种粗放式、应急式的维修管理已经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当今, 国内某些大医院把办公自动化系统运用到维修管理工作中, 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在流程管理、配件管理、维修档案管理、制定维护保养计划中发挥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流程管理中, 从设备报修、配件报价、科室签字、领导审批到财务审核一系列环节, 都运用电子化、无纸化的办公方式, 省去了来来回回找科室又或找领导签字的麻烦,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节约了办公的成本。而配件管理中, 使用进销存软件对库存配件进行数字化管理, 大大提高了进出库的工作效率, 减少了手工记录操作容易产生的失误, 方便了数据的统计和报表的生成。而在维修档案管理和制定维护保养计划中, 信息化的管理能够做到定时提醒工程师做维护保养, 并督促工程师做好维修档案录入, 这样既节约了办公成本, 又方便为上级检查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3 设备安装验收及制定设备购保、购置备件计划

在维修管理中, 做好设备的安装验收工作对搞好维修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现在国内医院进口设备大行其道, 国外各大厂家对各自设备的技术保密措施很严格, 医院设备科想要做到自行维修困难很大, 所以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来获得有用的设备信息。在设备的安装中, 工程师如果能积极参与设备安装, 或者积极参加对临床操作人员设备使用培训, 又或者可以要求培训人员讲解大致的设备原理结构, 这样就能够获得尽可能多的设备资讯, 这些资讯对维修工作是大有用处的。我们也可以提前在设备的采购环节中提出要求, 向采购员提出尽量要求厂家要提供维修手册和水气电路图纸, 如果不能提供维修资料, 可以相应要求厂家或供货商延长设备保修期, 并把上述要求加入采购合同的条款, 这样工程师便可以在验收环节中依据合同验收, 为医院在设备后期维修中赢得主动。

在维修工作中, 科学合理的安排大型设备购保计划对节约设备维保费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大小型的医疗设备的买保必要性要区分对待, 在常规状态下, 诸如CT、MR、DSA等大型设备优先考虑买保修, 由于此类大型设备检查任务的重要性, 如出故障的话比较容易影响医院业务开展, 如买保修对于保证设备开机率是很重要而有效的保障。而像其他医疗设备的买保就应视设备的运行状态、维修成本情况而定了: 某些设备有多台备份, 即使故障, 仍有其他设备代用, 工程师能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维修, 买保必要性就不大; 有些设备维修成本过高, 单次维修费用比一年买保的费用还高或者是接近于买保费用, 这就应该权衡经济成本, 向上级领导做出买保建议。此外, 设备买保的时机也很重要, 这要基于工程师对设备状况有基本的了解。一般来说, 新设备过保不久或者旧设备刚过保不久, 由于在之前的保修期间, 厂家对设备的保养工作做得比较及时和到位, 这时设备状态会相应的处于一个稳定期, 不易发生故障, 故此可不用急于买保。但要求工程师平时设备使用时要注意观察设备使用状态, 如果发生故障报错就要注意: 如果不是频繁报错问题不大, 这种情况重启系统也许会解决问题, 不再报错; 但如重启系统后仍多次地报故障那就要引起重视, 应对设备进行全面评估, 考虑是否有买保必要性。

科学制订设备备件购置计划可以大大节约维修的时间, 提高维修的效率。某些设备有一些固有的耗材, 如CT的球管、MR的液氦、监护仪的导联线、血氧探头等配件都是些消耗型的配件, 根据这些配件的一般使用寿命, 提前购置备件, 可以大大减少设备配件的等待时间, 提高维修的效率, 对提高临床满意度也是大有意义的。比如CT的球管, 由于价格高, 必须经过政府招标的程序才能进行采购, 如果没有提前制订招标采购计划, 等到设备球管损坏了再购买, 等待时间可能会长达数月之久。

4 设备质控管理

篇4:医院设备的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 医疗设备 使用管理 规范化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大量的先进医疗设备进入了医院,拥有大型的高技术含量的医疗设备已成为医院等级和医疗水平评定的重要依据。据有关资料统计,医疗设备已占医院固定资产的50%以上。保证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故障次数,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设备诊断的准确率,从而实现医疗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将成为医院设备规范化管理的主要目标。

1 医疗设备使用规范化管理的意义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医院必然要逐步过渡到市场经济中去,因此也必须用市场经济这个杠杆管理医院,科学化和规范化地管理医院,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而医院的设备又是医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才能提高设备的使用率,使卫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使国有资产升值,这是医疗设备使用管理的重要内容。

2 合理安排设备的采购计划

医院的装备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遵守经济与实用两个原则。所谓经济就是不摊大求洋,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减轻国家和病人的经济负担;实用就是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与水平采购设备,使其能发挥全部功能、满足需要,尽力提高设备的使用周期。

采购者应结合实际临床工作,根据科学的现状与发展,以及使用人员的素质,本着“适用、先进、合理”的原则,认真制定设备的年度购置计划和中长期的装备计划,把好选型论证关,不盲目攀比,不追求高、精、尖的技术装备。采购前应做好调研和考察,因为现在的大型装备除了标准的配置外,提供了许多选购件,做好调研与考察可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3 加强设备使用中的管理和维护

设备使用中的管理和维护是临床使用管理的核心,医疗设备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对提高医疗水平,促进临床各学科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展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益分析,是加强使用管理的有效方法,其作用是通过效益分析使医院领导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为医院领导干部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使用管理中最重要的是设备功能的开发,现代医疗设备大多为多学科、高技术的结晶,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熟悉掌握和正确使用需要一定时间,使用应不断总结经验。一般为了创效益,设备调试后即投入运行,很少人去研究其深层次的开发和运用。同型号的设备在不同的医院,不同的人手里往往存在很大差异,很多人只满足于简单的应用,时间一长,先进的功能成了落后的技术,这种隐形浪费,并不少见。要提高医生和医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应做到:①建立完整的设备管理制度和技术考核指标,明确责任,建立责任人制度。②实行专管专用,资源共享,提高设备的使用率。③合理使用设备,建立定期保养制度,使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设备的磨损,降低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④建立责任操作,责任维护。⑤建立巡回检查制度,杜绝带病运行。⑥加强设备使用环境的检查。

维修保养是提高设备完好率的关键,建立完善的维修保养制度,进行科学有序的维修保养,才能保证设备有较高的完好率。目前,由于诸多原因造成医院维修队伍的滞后,维修保障能力不足,贵重设备大多由厂商和销售公司实施维修服务,增加设备的停机时间造成经济损失,使维修费用失控增加成本,因此必须加强现有医院设备维修机构的建设与管理。一是提高工程技术人员医学文化素养,建立工程人员的引进淘汰和培养机制,做好技术人员之间技术经验交流。二是对工程技术人员合理分工,正确使用,严格管理。三是突出预防性维修,最大限度地提高和延长设备的无故障时间。四是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对厂家未能提供维修手册和图纸的设备可通过因特网与厂家工程师进行远程诊断,在其指导下排除故障。

此外,由于医疗设备维修涉及的学科较多,对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应通过不同的继续教育方法,通过维修人员之间经常性的技术交流,鼓励和支持维修人员学习新技术,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业务素质。

4 规范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

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管理好医疗设备档案是提高医疗装备使用率和完好率的一个重要环节,医院设备档案管理应适应现代医院管理的需要。

医院的设备档案内容包括:申购书、论证书、医疗设备生产许可证、购置合同书、产品说明书、操作手册、维修手册、仪器登记表、维修记录、监测记录、使用率和完好率记录以及最终的报废表。设备档案可发挥一定的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表现在:①妥善保管购置前的论证书及购置合同书,若发生商务纠纷,可避免无谓损失;②设备不同阶段的使用率可以为成本核算提供依据,追踪厂家产品质量提供数据;③产品说明书及操作维修手册的统一管理可以为设备的功能开发、使用和维护带来方便;④维修记录既可方便日后工作查询,保证零部件补充,也可判断昂贵设备保修期过后厂方保修价的合理性;⑤监测记录可如实反映设备的实际工作状况以帮助了解设备的性能,进行技术比较,测算出设备的老化程度等指标,使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医疗设备档案的后期管理主要是指对设备档案建立以后完善档案工作的管理和借阅查询管理。设备档案由专人进行管理并负责后期的监测和维修档案的整理和归档工作,并由使用科室和工程部人员协调工作,在借阅方面,制定严格的制度,限定借阅人的范围、时间等制度,借阅一般只借备份复印件,根据工作需要限定借阅时间。

篇5:医院输血科规范化管理探讨论文

血液为生命之源,临床釆血以及用血质量对患者生命健康可产生较大影响,相关部门应对采供血以及临床用血等工作做好规范化管理。输血科应将临床用血安全问题放在首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正确管理卫生安全以及用血安全,并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升输血科医护人员专业水平以及管理能力。做到科学规范用血,坚决禁止不规范临床用血情况[3]。输血科可采取随机抽查以及不定期检查等形式对工作中采供血情况进行监测,将整治工作与输血科日常规范化管理结合,不断改善采供血工作中所产生问题。与此同时,可建立无偿献血制度,无偿献血可对临床用血安全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应正确发展无偿献血以及相关工作。做好釆供血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操作的环境应保持卫生清洁。相关部门应协调临床采供血基础工作,提升群众的卫生意识,使其不良采供血观念得到改变[4]。采供血时应严格根据规范化流程,确保采供血工作安全完成,与此同时,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1.2完善血站血液管理体系建设

随着相关血液管理规范的发布,釆供血机构已逐渐靠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目标,从而保证采供血质量安全,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做出保障。输血科应完善对血液进行管理制度,依据情况对采供血点进行合理安排[5]。血站还可对输血科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流程指导,使输血科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化。输血科应定期对其血液、试剂以及温度等情况进行检查,保障所用血液质量安全,对采供血种类、时间以及数量等均做好规定,使工作轨道正确运转。血液质量可对受血者以及供血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影响,因此,输血科应保证采供血质量绝对过关[6]。针对此问题,输血科可组建管理小组,对血液产生的质量问题进行纠正,保证工作中各个环节以及流程的安全性。与此同时,用血安全可受试剂质量问题影响,应将试剂放置于规定位置,对其所处环境的温度进行严格把控,标本在运输以及存放的过程中均应维持无污染状态。对相关仪器定时进行维修、保养以及调试等工作,以保证其工作状态维持在良好水平上,从而维持诊断结果的稳定性,确保血液质量安全。

1.3强化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的管理

临床应合理安排血液的使用情况,避免发生血液被浪费状况。保护血液的关键点在于对血液用途进行合理分配,输血科应将临床采供血安全以及质量放在首要位置,保证输血过程的规范化,确保用血质量的安全问题。对于输血者以及供血者进行采供血的过程应严格要求,坚决不允许输血机构发生自采血以及自供血的情况,禁止工作人员对临床用血进行变动。输血科应组建管理小组,定期对输血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纠正与督促,对于违反用血规范的人员进行严厉处理。开展关于用血安全的培训活动,鼓励医护人员多学习,提升工作技能,制定科学采供血计划[7]。将可输血液与不可输血液分开进行管理,输血过程中,应秉承禁止过量输血的原则,同时做到科学合理用血以及禁止浪费血液的基本要求,可降低患者经济负担。与此同时,输血科还应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良好的工作环境,定期对相关设施进行维修以及保养,确保硬件设施完好无损,可保障血液质量的安全。

2影响临床输血质量及安全的因素

2.1免疫性与非免疫性反应

因输血所引发的疾病,其病因大多与患者所输血液中含有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等微生物有关,可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细菌感染可导致患者产生输血反应以及溶血反应等症状,临床上因输血而导致的疾病中,肝炎以及艾滋病较为严重,且呈逐渐上升趋势。因此,确保血液安全与质量的关键点在于防止输血产生不良反应以及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临床输血工作中的影响因素可分为以下几点。

2.2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病毒性肝炎、艾滋病以及梅毒等疾病均通过血源进行传播,在釆血以及输血过程中,患者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肝炎病毒与HIV等疾病感染均有窗口期,若供血者于窗口期进行采供血工作,其血液虽为阴性,但输血后仍有发生感染的可能性。

2.3血液免疫学的因素

红细胞具有26个血型系统,400多种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具有148种抗原,其成分中的每种抗原都可当作免疫原,可导致患者产生对应抗体,引发类型相同的免疫性输血反应。部分抗体浓度较低,不易被检测且进行交叉配血时不易凝聚,患者输血5~14d后,可产生延迟性溶血反应。2.4输血科工作质量问题输血科工作人员应以认真、谨慎的工作态度对待标本采集、核对、血型鉴定以及交叉配血等工作。在临床配合抢救或手术中需紧急用血的情况下,应正确规范完成相关工作,做到争分夺秒。必须依据规范化程序,工作中细微的错误都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导致严重后果。

3加强血液质量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3.1严格把握血液制品交接手续

为确保血液质量的安全可靠,应严格把控血液制品出、入库关,各项交接手续应齐全。血液制品从中心血站取回后应认真核对并验收,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是否有破损或漏袋,标签填写是否清楚等。对于不符合规范的血液应严禁接收。

3.2输血科应能满足不同血液制品的储存要求

输血科进行储血的环境应达到相关卫生要求,储血设施应满足临床上各种类型不同血液制品的存放条件。工作人员依据血液制品的种类、存放条件以及有效期长短等区别,将其分别存放于合适的专用设施中,设施上应标有显著的血型标记,使用时应轻拿轻放,防止对其造成破坏。2~6℃冰箱内可存放全血以及红细胞悬液,-20℃冰柜可存放血浆,-38℃冰柜可存放冷沉淀,应在冰箱内放置温度计,对冰箱内温度每日定时进行监测。随时对所存放血液制品进行监测,注意其是否产生脂血以及溶血,血浆颜色是否呈铁锈色,是否产生絮状物以及凝块等变化[8]。如发生上述情况,应尽早与中心血站进行联系,将不过关的血液制品以及过期的血液制品存放于单独专用冰箱,等待中心血站对其进行处理。

3.3防止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为避免因血型不合而导致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输血前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以及血型鉴定。对曾有妊娠史、输血史以及近段时间内多次进行输血的患者,还应进行抗体筛查试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进行交叉配血以及血型鉴定,可受到冷凝集影响,因此,实验室温度应维持于20~24℃为最佳。凡血袋产生以下状况中的一点,严禁对其进行使用:血袋有漏血状况;标签字迹模糊;血液中产生凝块;血浆为乳糜状;血浆中产生较多气泡以及絮状物;红细胞与血浆层的分层界面模糊不清;过期等情况。临床上使用血液前,发血人员应与取血人员同时对血液进行核对。所核对血液应无溶血、无污染、无凝块以及无破损,且与受血者血液进行配血试验后无配血禁忌。发出血液应立即进行输注,严禁将所发放血液存放于临床,血液一经发出后一律不得返回。

4结语

输血疗法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以及预防均需利用到血液。若临床对用血工作管理不规范或采供血某一环节发生错误,可对患者造成较大痛苦,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为临床提供质量安全、合格的血液以及相关血液制品,满足临床工作需求,为输血科主要工作。因此,为保障输血科所用血液质量安全,应加强临床对输血科工作相关管理,对输血科工作进行严格把控,制定规范化管理措施,保障临床用血的规范与安全。

参考文献:

篇6:超声科设备管理制度

一、实行仪器使用管理责任制度,每次使用时查看仪器情况及使用登记本,仪器使用登记本必须如实登记,如发现弄虚作假,后果自负。

二、非科室人员严禁开机操作,出现故障时要承担一切责任。

三、上机操作人员未经允许不能转达其他非检查操作开关等,不得随意拆开设备,否则后果自负。

四、所有设备未经科主任同意一律禁止外借,特殊情况,报医院批准后,送还前后要检查仪器使用情况,登记清楚,分清责任。

五、使用人员要了解各仪器设备的构造,性能,使用方法,检查项目后方可单独使用,未熟悉机器者不得擅自操作。

六、使用人员要严格按照配套说明书操作,使用前判明其运行状态,使用完毕后切实切断电源,填写使用登记本,并清洁探头,放回原位后方可离开。

七、不准随意挪动机器,通电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发现异常后,切断电源并报科主任和维修科室,严禁带故障超负荷运行。

八、仪器设备主机及附件探头,说明书等保管完备,不得丢失。

九、相关特殊检查的贵重设备的使用,要经科主任同意和安排,无特殊原因或请示,禁止私自使用或进行非相关的检查。

十、定期联系厂家维修保养,及时发现问题。

十一、设备故障时要及时维修,尽量不影响正常工作。

十二、严重复杂的疑难故障,要报科主任,并报请院内维修部门、设备科进行处理,不得蛮干。

篇7:医院设备科管理工作总结

“经验总结辞旧岁,绩效提高是新春”2011年设备科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设备科在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管理和维护、计量管理和网络管理及软硬件维护作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工作。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第一:积极完成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一)完成各项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保驾医院七月二十八日顺利搬迁。

(二)顺利完成高低压配电工程,是医院正常运行的根本。

(三)完成地下水井的管道和设备安装,使之有较地利用水源,达到降低运行成本。

(四)完成发电机组的安装和调试,使供电备用电源能保证医院正常运转。

(五)更改高位水池管道保确供水系统正常使用。

(六)设计、安装、调试、运行全自动控制洗衣烘房,领先全县先进水平,为医院作出较大的贡献。

(七)制作全院工作牌,病房医务员牌,以及设备牌等各种牌子约三千多张。第二:作好全院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一)有效地承担起全院的医疗设备的维修及保养工作。如:放射科的DR、CT,各科室的多参数监护仪、供应室消毒柜、各科室空调和病房供电供水供氧的设备,洗衣房洗衣设施烘房,院内通讯设备及线路设备等的维修保养。使全院设备的完好率在98以上,有效保证临床使用。

(二)加强设备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作好设备的申购、论证、安装、调试、验收、交付使用等各项工作;承担起收集、整理资料,归档等系列工作;如多参数监护仪的购置、组档、建档。加强设备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制度和职责。如建立《设备科工作制度》、《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医疗设备申 购制度》、《医疗设备验收制度》、《不良事件处理制度》等项制度和《医疗设备科职责》、《维修人员职责》、《医疗设备采购人员职责》等8项职责。规范各种可操作表格,根据新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各类报表和操作流程。如:验收报表及其工作流程,申购报表及其操作流程,不良事件处理流程及报表。进一步规范机器操作流程,建立使用登记,加强设备使用管理。进一步加强设备管理委员会功能,加强设备从采购到报废的监管。提高防腐意识,拒绝收受红包,拒绝暗箱超作,提高设备购置的透明度。

(三)加强设备管理市场化、法制化建设。在日常工作中树立效益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按要求及时上报大型贵重、重点医疗器械《医疗机构购进医疗器械登记表》和《医疗机构在用医疗器械登记表》。积极实施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许可申报。还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及《特种设备安全条例》培训,正制作《医疗设备管理法律法规普及暨我院设备管理实践》幻灯教学片,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逐渐使设备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正轨。

(四)加强设备计量管理和设备安全运用宣传和实施。积极配合市、县技术监督局及测试所作好设备计量工作。如:B超、心电、X线机、监护仪、检验仪器的计量检测,提高设备报告的准确性。组织人员对有安全隐患的设施进行鉴定和检修,如高压消毒设备、高压电力设施、医用急救设施,可利用安全通道。该撤出的坚决撤出,该整修的就整修。参加湖南省消防安全培训,并在院内成功举办一期消防安全学习及普及,树立起持证上岗,安全第一的思维意识。

(五)加强新设备的引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医院综合实力。今年,为了改善医院设备落后,医院发展迟缓的窘境,医院多方努力加大设备投入,先 后引进了DR,CT,奥林巴斯电子胃肠镜等,改变中医院只靠“望、闻、问、切”吃饭的历史,提高了诊疗水准。

第三:完善医院HIS系统,加强信息化建设。

(一)作好全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网络管理及软硬件维护;加强数据安全运行监测和维护;加强网络设备安全运行监测和管理。及时维修网络硬件和解决软件运行中的难点问题,保障HIS系统正常、高效、安全运行。

(二)加大硬件投入,改善网络设施。递交《关于医院网络系统现况汇报和变更网络系统的建议》,申请、建议购入服务器一台,变更网络系统。并进一步改善网络配置,保证网络安全高效运行。

(三)完善软件系统,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新上了住院收费系统和标准费别系统,组织相关操作人员进行技术技能培训和规章学习,确立行之有效的操作规程。

(四)加强知识培训,强化操作技能。增长网络安全运行及高速运行方面的知识,提升网络管理及维护方面的能力,推动医院计算机应用的健康发展。第四:加强协调和联系工作。

不论是设备工作,还是信息管理,都需要与各科室、各相关人员加强协调和联系工作;作好上传下达工作,认真领会和执行领导的工作意图和决议。为领导设备工作决策作出积极有益的建议,积极配合各科室作好设备维修和网络工作,最大限度为临床服务。第五:主要技术指标。

(一)电力供应:从六月十号到年终总共运行204天(包括安装期用电),发生电度287550Kwh。电费273051.23元。平均消耗电力1409.5度/日,费用1338元/日。

(二)水量供应:发生水量9876吨,水费23505.88元。平均消耗水量64.13吨/日,费用152.6元/日。

(三)氧气供应:发生氧气526瓶,费用30630元。平均消耗氧气3.37瓶/日,费用196.35元/日。第六:存在不足

(一)八月十日三楼妇产科发生氧气泄漏事故,是由于安装时出现的问题。

(二)九月十六日晚因未更换氧气瓶而发生无氧供应。

(三)十一月十七日因未及时购电而引起CT停电,停电一小时。

(四)十二月二十一日十二楼热水箱漏水,安装方修补成功。

总之,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各科室的配合下,设备科进一步按“二甲”及“医院管理体系”在设备工作方面管理和维护要求,使医院在设备管理和维护以及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迈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新台阶。

最后,希望各位领导和专家为我院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设备管理多提意见和建议;我们相信乘着“新院新景象”的春风,在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关心和后爱下,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设备人力和物力资源投入,加强设备宣传,加强维护人员、操作人员技术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强设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利用好设备这快阵地,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设备科

篇8:有关医院药械科规范管理的探究

最近这些年来,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蓬勃发展和新型管理模式的广泛应用, 以及“以人为本”理念在各个医疗机构的落实和推广, 促使医疗质量问题和人体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通过加强医院药械科的管理, 不但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同时, 也能够为医院的医疗质量问题和人体健康问题提供重要保障, 为医院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可见, 对于医院药械科规范管理工作的深入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为此, 本文通过结合新时期下医院药械科在日常管理中所涉及的一些知识内容展开讨论, 现具体分析如下。

2 现阶段医院药械科规范管理的关键分析

2.1 认真落实医院药械科的相关管理规定

为了进一步规范医院药械科的管理, 认真落实各种与医院药械科有关的规章制度是基本保障。医院应该认真落实医院药械科的相关管理规定, 包括《药品管理法》、《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药品、器械采购规定》以及《处方管理规定》等, 严格规范药械科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 树立医护人员以服务为理念的意识, 合理、科学使用药物和设备, 预防与减少药物暗中回扣、追求高额经济利益出售药物等情况出现。同时, 院领导、上级部门还应该加强对药械科管理人员的行为约束, 促使其在日常的药械管理工作中, 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的良好工作作风;通过完善岗位责任制, 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以及完善管理奖惩制度, 提高负责药械科管理的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2.2 重视医院药械科管理组织的能力发挥

一般来说, 在大部分医疗机构当中, 均设立有药事管理委员会、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等组织机构, 并由院领导、药械科和医务处, 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等人员负责, 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药械科构成的合理性, 且通过管理组织对药械科工作的日常记录和管理, 促使药械科工作获得了更进一步地完善和规范。但从现有药械科管理组织的管理情况来看, 普遍存在着日常记录不规范、不详尽, 记录缺乏足够的透明性等问题。特别是在对药效的评价和对不良反应的监察, 以及对医疗设备的监督等方面, 往往存在很大的疏漏, 给药械科的建设及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 需要医院重视发挥药械科管理组织的能力[2]。可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 细分药械科日常管理, 并由专人负责包括日常记录、医疗设备、药物药效等各方面工作, 同时, 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和教育, 确保日常记录的规范化记录、整理和编辑。并通过管理组织监察和管理能力的强化, 以提高例会、重要活动的透明性。

2.3 加强医院药械科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在医院加强药械科规范管理的同时, 还应该重视先进管理人才的培养及引进工作, 以便能够及时为药械科的管理注入新鲜血液, 确保药械科管理的与时俱进。如从药械科本身的特殊性及其工作范围来看, 要求药械科主任或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更高的学术水平、业务水平以及行政管理水平等, 需要医院予以关注和重视[3]。为此, 一方面医院可以通过高薪和优质服务吸引国内外具备先进管理经验或能力的人才, 并通过药械科先进管理人才与原药械科管理人员的交流和探讨, 强化药械科的管理;另一方面, 医院可通过网上专家授课、定期组织培训以及发放药械科管理手册等工作, 提高药械科专业学术及管理知识的普及率, 提高药械科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及综合管理能力, 保证药械科管理人员能够有效指导和安排人员的日常工作, 对于最新医药学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且在出现异常时, 能够做到及时处理, 由此形成一支思想品德高、技术精、作风好的专业性药械科管理队伍。

2.4 提高医院药械科的药械质量管理能力

药械的质量问题, 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健康。为此, 在医院强化药械科规范管理的过程中, 需要重视对药械质量的管理。首先, 应该坚持从正规渠道采购药品及设备, 从源头上保证药械的质量;其次, 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药械质量管理制度, 约束负责药械质量的管理人员的行为;最后, 在入库时, 还应加强药品及设备的检查和验收, 包括检查药品与其原始单据是否吻合、药品购买渠道及数量等是否符合要求, 进一步强化药械质量的管理。

摘要:本文通过结合医院药械科在日常管理的相关知识点, 并分别从落实医院药械科相关管理规定、发挥药械科管理组织的管理能力、加强培养和引进药械科管理人才, 以及保障药械科管理质量等几个方面, 详细介绍了有效规范医院药械科管理的关键所在。通过分析和探究, 以期能够给予广大医院药械科管理人员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医院药械科,管理,规范管理,分析和探究

参考文献

[1]刘彦生, 赵春丽.应用综合加权指数法搞好医院药械科管理[J].武警医学, 2012, 10 (5) :1875-1876.

[2]吴志成, 樊伟.医院药械科建设现状及对策[J].东南国防医药, 2006, 4 (2) :14-15.

篇9:设备科规范化管理

在购买过程中,因产品种类繁多,应根据使用要求认真做好选型、零配件、消耗品等调研工作,以达到所购仪器性能能够充分满足检测和评价工作的需要。同时准备好仪器设备放置的实验室。实验室应达到便于仪器操作、清洁和维修的要求。要有适当的通风及排气设施。放置仪器的台面应水平、防震、防尘,对温度或湿度变化敏感易影响检测结果的仪器,室内应有恒温或除湿装置。仪器所用电源应保证电压恒定,有足够的容量,同时电源插座应与仪器配套,并与其他动力电源线路分开和有良好的专用地线,以减少仪器噪音。

(2)仪器设备验收、安装、调试记录:新购置的仪器设备验收、安装、调试、检定必须由购置仪器设备的经办人员,主任指定的验收人员及保管人员参加。按合同开箱验收,核对品种、数量,然后按说明书进行安装、调试,并填写仪器设备验收记录表(包括:仪器名称、仪器型号、出厂编号、制造厂名、出厂日期、到达港口日期、到达本单位日期、开箱安装日期、使用日期、仪器外包装情况、订购合同号及份数和页数、按装箱单清点情况、装箱单份数及页数、出厂合格证份数及页数、出厂检定合格证份数及页数、保修卡份数及页数、说明书份数及页数、验收人员签字、包括经办人、验收人、保管人)。

仪器设备在验收、调试过程中,如发现质量问题或零配件、资料短缺,应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由仪器购买经办人员负责有关事宜的交涉。仪器设备的整个验收过程应做好记录,有关人员必须签字以示负责,把验收报告归档保存。

(3)仪器设备验收检定:检定依据应按仪器设备购置合同技术指标进行检定,并填入仪器设备验收检定记录表(包括:仪器名称及型号、档案编号、生产厂名、仪器编号、启用年月、检定依据、检定周期、上次检定日期、本次检定日期、检定项目、技术要求、检定结果、是否符合规定、检定结论、检定人、时间、并附有关记录图谱)。国家仪器检定规程规定的技术指标范围是指同一类仪器设备能够满足检验需要所应达到的技术要求,一般范围较宽。因此,仪器设备到货后,验收检定依据必须按购置合同技术指标进行检定(即说明书技术指标进行检定)。

(4)仪器设备一览表的建立:仪器设备一览表(包括:档案编号、仪器名称、型号、技术指标、生产厂名、出厂编号、购入日期、报停日期、金额、检定情况、使用科室、保管人、备注),表中出厂编号系指仪器出厂时的编号(进口仪器为SERIALNO.)。因为有时同一型号仪器有多台,为区分它们必须登记仪器出厂编号。

仪器验收完毕后,登入仪器设备一览表。此表每年度登记1次,能够体现出本年度共有仪器设备的数量、总类,新进仪器的数量、种类,仪器检定情况,报废的仪器数量、总类,为决定来年需要购入哪些仪器设备提供参考。

(5)仪器设备档案的内容及建立方法:新购进的仪器设备在验收、安装、调试、检定之后,要建立仪器设备档案。①仪器设备档案的内容:仪器设备档案分为原始档案和使用档案。原始档案包括:仪器设备申购表、订购合同、仪器设备验收记录表、仪器设备验收检定记录、装箱单、出厂合格证、出厂检定合格证、保修卡、说明书等。使用档案包括:仪器设备使用登记簿、仪器设备定期强(自)检定记录、仪器设备维修记录。

仪器设备档案的建立方法:首页为仪器设备档案目录→仪器设备申购表→仪器设备订购批件、合同→仪器设备验收记录→仪器设备验收检定记录→装箱单、出厂合格证、出厂检定合格证、保修卡、说明书→仪器设备使用登记薄→仪器设备定期检定记录→仪器设备维修记录→仪器设备报(停)废表,再把操作规程、检定规程一并归档,一个完整的档案就建完了。仪器设备报(停)废表在使用时不用归档,只有当本仪器设备报废时才用。仪器设备档案目录(包括:档案编号、建档日期、仪器型号及名称、生产厂名、出厂编号、序号、项目、份数、页码。其中项目:包括仪器设备申购表、订购合同号、验收记录、验收检定报告、仪器原始材料和使用材料)。并按目录顺序排好页码。

(6)仪器设备的使用:仪器设备使用后应登记。仪器设备使用登记簿(包括:仪器型号及名称、使用年度、保管人、检验日期、检品名称、批号、检测时数、操作者、仪器状态)。

仪器设备应确定专人保管、保养、及监督执行使用登记。大型仪器实行专管专用,一般仪器实行专管共用。使用人必须熟练掌握该仪器的操作规程持证上机。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查出原因后方可使用。

(7)仪器设备的定期检定:为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必须按周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检验或校验)。仪器如经搬动、修理或发现测定结果可疑时,应及时重新检定。强检的仪器设备送国家计量部门,按国家仪器检定规程进行检定。自检的仪器设备按经批准的自检规程或仪器设备购置合同技术指标进行检定。

(8)仪器设备维护、维修:维护是指为了使仪器设备能够经常保持正常运转而不损坏所做的日常工作。维修是指对损坏的仪器进行修理。保养是指对仪器加以保护使之不发生意外。

仪器设备的保养要按照该仪器的保养要求进行保养,保管员要定期进行检查。

上一篇:寒假游科技馆作文下一篇:长春版小学三年级音乐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