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案例反思

2024-08-30

小学科学案例反思(精选6篇)

篇1:小学科学案例反思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鹤山市沙坪第二小学

电话:8930380

《清清的水》课堂实录片段及反思

鹤山市沙坪第二小学李国英

《清清的水》选自粤教(科技)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走进水世界》的第一课。教学片段一

情境导入(动画演示并电脑解说)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载人飞船,登上太空绕地球飞行,并创了人类载人航天的新纪元。当加加林望向人类的家园——地球时,不由得惊叹,“啊!多美啊,地球是蓝色的!”

师:刚才我们看到和听到的说:地球是蓝色的!为什么会是蓝色的呢?

生: 海洋。

生: 水。

师: 是呀,水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现在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段水在自然界中构成的美景吧!(课件展示自然界中美丽的水体:浩瀚的大海、幽雅的湖泊、奔流的大河、潺潺的小溪、飞下的瀑布、神奇的涌泉……)

师: 你在自然界中还见过哪些由水构成的美景?

生: 我看到过惠州的西湖,上面还有很多荷花,很美。

生:山里的溪水。

师: 是呀,山里的溪水美,很清澈。

生: 假期我到过台山的上川岛,那里的水很清。

生: 西江的水很清。

生: 还有公园中的人工瀑布也很美。

师: 是呀,很多风景名胜都以水为主。如今,人造瀑布、音乐喷泉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漂流、冲浪等水上运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水把大自然打扮得多彩多姿,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欢乐,同时,水又是自然界献给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那么,你对地球上的水了解吗?(板书:清清的水)

【评】自然界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在此教师不失时机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回忆曾经看到的水的美景,使他们产生美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喜爱祖国河山,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片段二

课件演示驱动页内容,电脑配上对话。

波波、琪琪、方方和冬冬一起到浅海湾划船。他们玩了很久,波波觉得口渴了,伸手勺起海水正想喝,只见琪琪急忙说:“波波,不要喝,海水不能喝!”方方听了,很纳闷,说:“海水很清澈,为啥不能喝呢?”

师:大家想解开这个谜吗?有谁可以解释一下呢?好,下面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团。师:同学们,实验桌上放着三杯物品,标号是1、2、3,分别装有白酒、白醋、纯水,请同学们想一下,用肉眼能分辨出纯水来吗?(学生摇头,纷纷表示因它们颜色一样而不能用肉眼分辨出来)

师:那么它们都是什么颜色的?

生:白色。

生:无颜色。

师:牛奶和椰汁这两种物品的颜色与水对比,有什么区别?

生:纯水是无颜色的。

生:牛奶和椰汁是白色的。

师:大家来看老师的这瓶矿泉水,透过瓶子,我们可以看到对面的物体吗?

生:能。

师:这说明什么?

生:纯水是透明的。

师:我们用肉眼分辨不出纯水,有什么好的办法呢?(小组讨论后,代表作答)

生1:我们可以用鼻子闻一闻,找出白酒和白醋,剩下的那杯就是纯水。

生2:我还可以喝一点点,尝一尝,有酸味的是白醋,有酒味的是白酒,剩下的那杯就是纯水。……

师:为了安全,我们做实验时,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更不允许品尝实验用品,那么谁有更好的办法呢?

生:我们可以把手伸到容器口,轻轻地用手扇动杯子上方的空气,把物品的气味扇到自己的鼻孔,用鼻子闻此空气。远远地闻,这样就可以分辨了。

师:这种办法叫“扇闻法”。

师:请你根据自己生活中的经验,结合刚才的实验,告诉大家,纯水是什么味道的? 生:纯水是无气味、无味道的。

师:白酒、白醋用眼睛看起来和纯水一样,但是它们中都多了一些物质,只是这些物质已经溶解在水中了,用肉眼看不出来。

海水虽然看起来清澈透明,但是,海水里面却含有许多其他物质,如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钾、硫酸镁、硫酸钾等物质。这些物质直接进入人体内将对人产生不利的作用。所以,不能饮用海水。

【评】这项活动在成人眼里很简单,但让学生亲自做做,意义非同小可。学生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产生体验与感悟。由于这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和生理发展的需要,所以学生能在动手中真正体会到海水很清澈,但不能喝。

教学片段三(课外拓展知识)

师: 海水很清澈透明,但不能喝,我们喝什么水呢?

师: 让我们上网查找一下有关资料吧。

(师在模拟网站上操作,找到地球上的水的资料,学生自由阅读有关资料)

【评】科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在这里教师针对学生实际演示了上模拟网获得知识的完整过程,从而渗透网络教学的思想,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师: 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在哪里?

生:大部分在海洋,还有淡水分布在地球两极、地下、江河湖海。

师: 水有海水和淡水,你认为与人们密切联系的淡水多吗?

生:不多。

师: 你怎么知道?

生: 因为一个科学家说: 如果地球上的水相当于一杯水,其中的淡水只相当于一汤匙水,而容易开发利用的水只相当于一滴水。(师根据回答板画)

师: 假如我们把地球上的水盛在我们桌上的杯中,那么,你们能取出其中的淡水以及其中可开发利用的淡水吗?

生: 能。

师: 想一想,分别用什么取?从哪里取?(学生取出一汤匙水,一滴水)

师: 面对桌上的一杯水、一汤匙水、一滴水,你们有什么想法?小组交流一下。(学生在小组发表意见后,全班交流)

生: 我们认为,这一滴水与一杯水比起来太少了。

生: 一滴水少得可怜。

师: 谁能说得完整点?

生:地球上海水多,淡水少,特别是可开发利用的淡水太少了。

生:我想我们应该珍惜这滴水。

生:我想我们应该把海水变成淡水,这样水就够用了。

师: 想得真好,和科学家们想的一样。但是,到目前为止,由于技术和资金有限,海水还没被利用,人们还是广泛地应用淡水,所以我们平常要节约用水。

【评】 “通过科学课的学习,指导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教师要把科学学习的总目标落实到每节课,使每节课成为聚沙成塔的“沙”,滴“水”穿石的水。而行为习惯的养成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必须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在此教师设计了“海水还没被利用,人们还是广泛地应用淡水”这一拓展活动,让学生积极投身“节约用水”这一社会活动中,这是很有意义的。

[教学反思]

(一)以趣为设入点,创设教学情境,在兴趣中学习。

本教学一开始首先创设情境:动画演示,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兴趣孟然的基础上,教师再创设质疑情境,诱发学生大胆质疑,生成问题,然后再围绕“水的性质”这一重点问题去进行观察、实验。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一教学理念。

(二)以探究为核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再学习中感悟。

本教学十分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操作实践活动中,学生与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师生的对话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会。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操作实践活动中,学生体验到了对科学探究的乐趣。

(三)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着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本教学以开放的教学观念和心态,变以课堂为中心为引导学生将科学学习置于自然、生活和社会的广阔背景下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联系生活的学习具有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进

一步参与的热情,使他们更关注身边事物,关注社会,乐于参与社会活动,并逐步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篇2:小学科学案例反思

白山市第六中学 盛云发

教材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斜坡及斜坡的使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他们看见过推车、搬粮食、运货物,而且学生也有过在“斜坡”上向上推车很省力的生活体验。生活中对于“斜坡”的感性认识,为课堂教学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结合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体验,教学中,教师所要关注的并非是“斜坡”、“斜坡能省力”这些知识点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科学探究技能的训练,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亲历“探究斜坡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的全过程。另外,学生对斜面的变形螺旋较陌生,而且学生在认识“直线斜面”到“螺旋”有一个思维的跳跃,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很好的认识螺旋”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等。

2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斜面是简单机械,知道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2.知道斜面的变形螺旋及其作用。

3.了解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

2.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3.关注身边的简单机械的应用。教学重点:探究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究认识斜面的变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斜面。

1、图片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麻烦,瞧,小明今天就遇到了一个麻烦,要搬自行车上台阶很累、很不方便,你有好的解决办法吗?

2、学生交流解决方法。(预设:可以把台阶改造成斜坡,可以用木板铺成斜坡……)

3、随机出示示意图,介绍斜坡的坡度。

4、激发研究兴趣:大家想的这种办法到底好不好呢?

二、体验活动、发现问题。

1、引导活动:这是一辆小车,垂直提升小车要用多少力呢?搭建斜坡提升小车又要用多少力?想不想测量一下呢?

2、学生讨论实验做法:

(1)用测力计垂直提起小车,读出读数。测力计在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检查指针是否在“0”位,读数时眼睛要平视指针。)

(2)搭建斜坡,用测力计拉起小车,读出读数。用测力计在斜坡上拉小车的时候还要注意什么呢?(测力计要与木板相平,用力要均匀等)

3、学生分组体验活动:垂直提升小车与搭建斜坡提升小车

4、小组汇报实验结果、课件统计数据。

5、观察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6、交流发现:使用斜坡能省力、各组斜坡省力不一样。

三、实验探究、发现规律。

1、再次创设情境:小明也想到了搭建斜坡,但现在有三个不同坡度的斜坡,1号、2号、3号,但是他不知道选择用哪一个斜坡就能很省力的把车推上去?

2、讨论:如果让你来选,你会选择哪一个斜坡?为什么?

3、学生提出各种猜想: 预设一:学生提出不同猜想。

(1)选择3号,3号坡度小,推起来省力;

(2)选择1号,1号坡度虽然大,但距离很短。如果从省力的角度考虑,你会选择哪种?

(3)选择1号,1号坡度大,推起来省力

预设二:学生提出“选择3号,3号坡度小,推起来省力”一种猜想。

1、引导探究,讨论做法:要知道哪种猜想是正确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学生课内讨论,交流实验探究的做法:

(1)你能利用材料造成大小不同的坡度吗?

(2)不同坡度会造了,那我们在每一种坡度上实验时应该测几次?

(3)实验的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呢?(老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3、学生分组开展课内探究实践活动。(教师巡视,提示定时记录,填写记录表。)

4、组织汇报,课件统计数据,交流并分析实验数据。

5、解疑:你们猜猜小明最后选了哪一个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动画)看来,斜坡确实是个好办法。

四、联系实际,认识斜面变形。

1、出示公路模型,引出问题:现在有高、低两条公路(距离较远),你有办法让两条公路的车辆在这一段互相流通起来吗?

2、学生交流办法:搭建斜坡。

3、提出更难的问题:现有这两条公路距离很近,你还有办法让两条公路的车辆互相流通起来吗?你还有办法让两条公路上的车辆还像刚才一样省力互相流通起来吗?

4、引导观察:将直线斜坡引桥变成了什么形状?

5、小结:像这种变形斜坡叫螺旋。这种螺旋引桥在哪里可以见到呢?

6、出示图片:这些图片中哪里用到了斜坡及螺旋,有什 么作用?

五、课内小结,延伸课外: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了哪些收获?

2、指导课外探究: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斜坡及螺旋,我们可以开展更深入的观察、记录,看一看,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1)你能利用材料造成大小不同的坡度吗?

(2)不同坡度会造了,那我们在每一种坡度上实验时应该测几次?

(3)实验的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呢?(老师在这里要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很重要,但观察、记录也同等重要,要逐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能力。)

(4)、学生分组开展课内探究实践活动。(教师巡视,提示定时记录,填写记录表。)

(5)、组织汇报,课件统计数据,交流并分析实验数据。(学生课内汇报各组的实验数据,教师随机汇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

(6)、解疑:你们猜猜小明最后选了哪一个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动画)看来,斜坡确实是个好办法。

(7)、出示图片:这些图片中哪里用到了斜坡及螺旋,有什么作用? 板书设计:

斜面

斜面—→ —— 省力 大 费力 坡度

小 省力 变形斜面:盘山公路、螺丝钉

教学反思

一、课堂教学要依据学生实际水平有效处理教材

“课本课本,教学的根本;教材教材,教学的素材。”的确,教材只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路、一个依据和一种范例。在《斜面》一课设计上,我就针对学生对“斜面”原有的认识对教材作了两处变动:在“发现斜面能省力”一环节加入“比较垂直提升小车与斜坡提升小车”体验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分析比较数据发现“斜面能省力”、“不同的斜面省力不一样”;在“认识斜面的变形”一环节,将“怎样才能爬上陡峭的山?”探究活动更改为“怎样设计就能让汽车很省力的开到距离很近,但又很高的公路上?

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科学课的特点—渗透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科学的本质之一就是“实证”。科学是要讲证据的,科学是可以重复检验的,这就是“实证意识”。如何收集有效和可靠的证据成为本课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实验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师生深度研讨实验方案,体现重复检验的科学思想。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探究方案是整个“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的探究活动成功和失败的关键,这个活动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展开讨论:

1、我给你一块木板、一个盒盖子(长方形的),你能造出三个不同的坡度吗?

2、相比较,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一些?

3、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操作更加精确,实验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些什么?特别在第三个问题的讨论,有如下精彩的课堂场面:

师:如果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操作更加精确,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

生:实验多做几次会好些。

师:为什么你这样认为? 生:一次可能有凑巧。

师: 有道理,那你觉得做几次比较合适?

生:三四次吧。

师:行!我们每一组也争取都做三次

师:又有一个新问题,三次实验有三个数据,怎么处理?

生:可以取平均数。

师: 还有什么我们也要注意的?

生:实验中还要注意观察。

生:实验中要静心实验。

生:实验中还要把实验数据记录下来。

师:有道理,老师要看看哪些小组合作的非常好?这是一组引发“头脑风暴”的问题,强调了“动手之前先动脑”。尤其是引导学生对实验操作细节加以关注:做三次以上——重复做;求平均数——计数要求简单性;同时做,由一个人操作——减少误差……,强调了测量要客观、精确,它将影响证据的可靠性,充分渗透实证意识。“你从这些数据中发现了什么”——培养让证据说话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什么是证据,科学事实、科学数据就是证据。科学探究要重证据,应通过定量观察、测量、记录搜集科学事实和可靠证据。本课中学生要非常严谨地做好数据的记录和整理。

本课2次运用数据,一是让学生在“测量垂直提升小车与斜坡提升小车”后把自己组的数据公布与众,由于都是学生自己设计的坡度,所以学生根据数据很自然产生问题:使用斜面省力,但为什么不同的斜面省的力不一样呢?从而顺理成章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对更深问题“什么样的坡度就更省力呢?”的研究。

三、是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认真记录下自己小组的研究数据,根据数据,形成自己的研究结论,然后大家汇报交流,最后依据数据得出“斜面坡度越小拉力越小,斜面坡度越大拉力越大”的结论。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尊重数据(证 据),让证据说话的科学态度。“问题出在哪里”——在汇报交流中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尽管学生在动手之前对实验注意点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实际中还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研究出现误差。及时引导学生对自己活动进行反思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课堂教学要追求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对儿童来说,知识的获得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态度的形成需要通过实践和体验的过程。关键是,如何通过活动有机地整合这三个维度,达到理想的教学状况:学生在兴趣盎然中,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培养了科学态度。

本课目标设定为:能够对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记录等,能够搜集数据并发现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变化的规律,能够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能够关注、了解斜面及螺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篇3:案例说明小学科学课程导入方法

学生之间是有差别的:有的学生思想活跃一些, 有的学生思想相对保守一些;有的善于发言, 有的沉默寡言。这些都是学生的特点。一节课的开始我们应该怎样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新课程上去呢?通过几年的教学, 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结合课程和学生特点设疑导入

适时设置疑问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大脑中会想:“这是怎么回事呢?”例如, 我在讲解《生活中的真菌》一课时, 拿出了金针菇的实物, 对学生说:“有的同学抱怨自己学习不好, 上课总也不能专心听讲, 现在老师手里的东西要是吃了就能改善你的上课不专心听讲, 还能帮助你学习好……”当我说到这里时, 那些没认真听讲的学生伸着脖子看我手中的东西。他们此时内心一定在想:“是什么好东西这么神奇?”我抓住机会, 马上提问:“我手里的东西你可看好了再买啊, 要不然买的不对可不起作用!谁来说说它长什么样啊?”环顾四周, 我叫了一个都几乎站起来的学生来回答。通过简单的情境创设, 激发了学生渴望了解真相, 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

生活中的经验是每个人生活积累的结果, 这些经验的积累有时候能帮助学生们集中注意力来听讲。如讲解《变色游戏》一课时, 我叫学生通过苹果被切开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变色的现象, 去回忆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水果或蔬菜也发生类似的现象?这个问题给了学生极大的热情去思考, 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的积累。通过简短的回忆, 他们有了以下的答案:生1:酸梨;生2:李子;生3:香蕉;生4:土豆;生5:茄子……对于学生的回答, 我又继续我的提问:“那你发现了变色现象后, 你或是你的家长是怎么让这些水果和蔬菜不变色的, 比如你家切土豆时?”这样, 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集中到了一起。之后, 他们得到了这样的答案:生1:我妈妈把切开的土豆放到了水里;生2:我妈妈也是把切开的茄子放到了水里;生3:我妈妈把切开用不了的土豆蒙上了保鲜膜。

三、通过趣味幽默故事导入

故事本身就很有诱惑力, 如若教师能将故事讲解得更风趣, 学生的注意力肯定会被调动起来。如讲解《地球的近邻———月球》一课时, 我这样引入:在忙忙的宇宙中, 除了地球之外月球是另外一个有人类足迹的星球, 但登上月球的根本不是报道中所说的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中的宇航员, 而是中国的一位女飞行员在不乘坐宇宙飞船就上去了, 你知道这个“勇敢的女飞行员”吗?其实, 这就是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我说完之后看见学生眼睛在不停地转, 我知道了他们在自己的记忆中寻找答案。一个故事的导入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引导他们去思考, 这就是我们教师要传达给学生的。

四、通过实验现象导入

学生的认识活动是以感知为基础的, 讲解新课时, 做一些精彩小实验, 可把学生引入到奇妙的世界, 激发兴趣。如讲解《变色游戏》一课, 我先叫学生认识到水果有变色的现象。后来, 我就将一个苹果被切开两半, 一半上叫学生涂了一种药水, 另一半什么也不涂, 一段时间后学生观察现象。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以及他们等待实验现象的过程中, 他们都很专注地看着实验材料。就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的兴趣以及主动性完全被调动了起来, 那就是他们想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几分钟后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涂药水的半个苹果不变色, 不涂药水的半个苹果变色了。通过本课科的教学要求我叫学生自己在准备好的实验材料中挑选出不能使切开后的苹果变色的药水。

五、多种感官相互结合导入

正因为多媒体丰富的感官冲击, 直观的图文表现才使得多媒体在科学课的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如可以在《小鸟和小猫》一课的教学中用多媒体视频播放“小海马的孕育过程”。这样, 学生会了解到海马从孕育到出生的整个过程。动画播放《雨的形成》, 这些都能从视觉、听觉等方面更直观地把学生的注意点集中起来, 更好地进行以下的教学。

总之, 形式多样的课堂导入目的是使学生们愿意去学, 主动去学, 去自己思考问题, 去自己动手解决问题, 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课程的导入最根本的就是引起学生的注意, 将他们的注意点或是兴趣点激发起来让他们去思考, 去探索。那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郭红.让科学课呈现独有的语言魅力.小学教学研究, 2010 (7) :99.

[2]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2011版) .

[3]http://wenku.baidu.com/view/c801e5375a8102d276a22f6e.html.

篇4:小学科学概念教学案例研究

关键词:小学科学 概念教学 前概念 简单电路

一、国外关于学生简单电路概念的研究

国外研究者利用笔试、开放式问题访谈和学生活动观察,调查到以下四种有关简单电路机制的思维模型。单极模型(电源消费模型):电路只需连接电池一极就可工作,连接另一极是多余、没用的或提供额外保障的。撞击电流模型:电流从电池两极相向而流,在灯泡处碰撞,灯泡就亮了。电流消耗模型:电流从电池一极流出,经过灯泡时被消耗,剩余部分再经过另一极流回电池。在这种模式下,电流会逐渐被灯泡耗尽。电流守恒模型:电流从电池一极流出,经灯泡由另一极流回电池,电池两极的电流是相等的。

从思维模型的构成来看,学生对简单电路的理解并非仅源于他们对直观电路特征的观察与归纳,更融入了他们在此基础上对非直观电流特征的诸多合理想象。如果电路概念教学不能触动这些合理想象并建构相应的挑战,就难以从根本上转变概念。我国小学阶段关于简单电路的主要教学思路,是让学生尝试点亮小灯泡后,总结能使其发亮的连接方式,希望通过“找规律”建构基本的闭合电路概念。因电流的深层机制牵涉到原子结构和电子传递等超出小学生水平的知识元素,教师通常会避开这一话题。这往往会使得“找规律”与对现象机制的探究脱节,导致概念理解表面化。

二、小学生简单电路前概念与概念教学效果分析

为检验前述概念思维模型是否适用于描述我国小学生对简单电路的理解,本研究以同一教师所教两个四年级平行班的88名学生为样本,通过前后测调查了其前概念和概念学习效果。测试关注了学生对简单电路连接方式和电流方向的理解。前后测题目基本一致,仅根据教学内容调整了最后一个选项。测试题如下图1和图2所示:

研究者还在每班抽取能代表不同水平的5名学生进行一对一访谈:“你为什么要选这个答案?”“你为什么觉得电是这么流的?”通过提问题,探测学生选择背后的深层逻辑。整理分析笔试及访谈数据,得到以下关于学生前概念类型和概念教学效果的结论:

(一)我国小学生的简单电路前概念包含国外研究者总结的多类思维模型

前测结果表明,我国小学生的简单电路前概念包含除电流守恒模型外的各类思维模型。如选择A、C、AC或电流方向标志为只从一根导线指向灯泡的学生认为“灯泡本身没有电,电从电池一边流向灯泡,灯泡就会亮”,属于“单极模型”。选择B、D、E及其组合,且电流方向标志为两导线中电流相向而行的学生认为“电池的两边都要产生电,两边的电流到灯泡,让灯泡发亮”,属于“碰撞模型”。选择B、D、E及其组合,且电流方向标志为两导线中同向的学生展示出两种可能的概念模型:一种是“电从电池一边开始,经过导线传到灯泡,然后循环到电池另一边”,但未明确电是否被消耗,可称为“循环模型”;另一种是“电从电池一边流向灯泡,使灯泡发亮,然后剩下的再流回电池”,属“电流消耗模型”。此外,也有个别学生选择ABCE,认为“电从灯泡下的小黑点进入灯泡”是保证电路正常工作的重点,还有学生在循环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电流方向,如认为“电从正极发出,流回负极”。测试和访谈中均未就电池两侧电流大小提问,因此不能判断是否有学生前概念完全符合电流守恒模型,持循环模型观点的学生,其概念理解可能最接近电流守恒型。

数据分析显示,持“单极模型”前概念的学生占4.60%,持“碰撞模型”前概念的学生占22.99%,持“电流消耗模型”或“循环模型”前概念的学生占20.69%。此外前测中有近半数的学生在对电流方向表述含糊或未作答,其前概念难以明确归类。在另一项关于“小学科学三大能力”的调研中,本测试的后测题被用于调查10个城乡学校共200名五年级学生的电路电流概念,也得出相类似的结论:持“单极模型”观点的学生占16.00%,“碰撞模型”占50.50%,“循环模型”占33.50%。可见在经历过简单电路学习后,前概念依然普遍存在。

(二)前后测对比显示B班的概念教学效果优于A班

A、B两个平行班在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上一向无显著区别。评分员按答案的合理与完整程度划分受试水平并赋分。前后测第一题评1~6分,第二题为1~5分,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前后测答案水平划分与分值

统计得出两个班在前后测平均分如表2:

表2 两个班前后测各题平均分

*题目调整后后测难度提高,因此直接比较前后测分数无实际意义。

对比两班前后测数据可知:

1.前测中两班对电路特征的理解无明显差异,而在后测中B班理解显著优于A班(p<0.05)。如图3所示,后测中A班63.16%的学生都处于水平四,即知道要连接电池正负极,但并未把握电路“要形成一个圈”或“要连通”等本质特征。而B班有66.67%的学生理解了闭合回路的本质特征,达到了水平五。

图3

从图3中可以看出两个班电路理解后测结果百分比对比。

2.从前后测对比来看,两班对电流的理解均有显著进步 (p=0.000),但前测中A班对电流特征的理解显著优于B班,而后测中两个班的平均分相同,即B班的概念理解进步幅度远大于A班(p<0.05)。

不论是对电路还是对电流的理解,B班的进步幅度都显著高于A班,也就是说,B班概念教学的效果更佳。

三、概念教学效果差异的课堂成因

对两班教学过程的分析有助于理解其概念教学效果差异的成因。

1.机制性猜想发生时机。教师主导的讨论vs.学生自创问题情境。第一课时:通过点亮小灯泡,归纳能使灯泡发亮的电路连接方式。两班学生都给出了不同归纳,一种是列出所需材料(“有电池有电线”和“都是把灯泡放在一节电池上面的”);第二种是强调各连接点的正确连接顺序(“电池上有加号和减号,先用导线一头接触电池的减号,再把另一头接到灯泡金属圈,再把灯泡底部放在电池的加号上,就可以发亮了”)。B班学生还给出了第三种更贴近“回路”的归纳即要“连成一个圈”,“让电有前进的路”。随后的讨论中,A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就“为什么这些连接方式能亮”展开了短暂的机制性讨论,临下课时先后提出了电流消耗模型(“电从正极出发,点亮灯泡后没用完的回到负极”)和碰撞模型(“正极发正电,负极发负电,并在灯泡碰撞发亮”)两种观点。B班临近下课时,学生甲给出了连接示意图,并问“这样连接可不可以亮?”全班因此分成两派,认为“不能亮”的学生强调线路没有“接通”,电“不能循环”;认为“可以亮”的学生强调电池正负极都连接了,“两极都可以发电”。两班学生提出的机制性猜想十分相似。不同的是,B班出现了学生甲创设的问题情境,学生们会很自然地想动手尝试这一连接。

2.对机制猜想的处理。继续尝试与猜测vs.收集新证据解决争议。在B班后继课上,教师抓住生成的争议点,让全班检验学生甲提出的连接能否发亮,再尝试用两节电池点亮小灯泡,并根据能够点亮的电路图再次总结能使灯泡发亮的电路特征。这次收集到的新证据让不少原本持“碰撞说”的学生改了主意,如学生甲就在实验后得出“如果是两节电池就需要重叠起来,合上才行”的结论。学生们注意到串联两节电池点亮灯泡时,电池必须是顺序连接,且不管电池串联或并联,“形成一个圈”(电路闭合)都是点亮灯泡的必要条件,“循环说”由此赢得了广泛赞同。而A班的后继则是让学生往电路里加入电池盒和灯座,继续用一节电池点亮一个小灯泡,归纳有效连接的特征并作机制猜测。学生们的讨论停留在分享不同想法的阶段,没能走向争论的解决。

3.问题情境与机制猜想分离。教师想借助B班生成的问题情境来撬动A班的思考,并提问:“如果是相碰(发亮)的话,一边连接了正极,一边连接了负极,那么这样连会不会亮?”学生有的说会,有的说不会。此时教师直接让学生进入实验环节。学生们按教师要求实验并作出了判断,之后教师再次总结和强调了闭合回路的基本特征。在整个实验和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停留在“这样连会不会亮”的层面上,并未将此与之前对电路工作机制所作猜想相关联。

四、对小学科学概念教学的启示

本研究中的案例折射出我国小学科学概念教学中的一些共性问题,立足课堂反思这些问题,生成如下改进策略:

1.从学生前概念的内在逻辑出发构建问题情境。学生前概念虽与常规理解不符,却并非空穴来风。如只将其视为“错误概念”,便放过了引导概念发展转化的最佳契机。学生甲创设的问题情境之所以能成为深入探究简单电路概念的引路石,恰在于它无意间触动了学生前概念的内在逻辑,为前概念的辨识和筛选提供了支持。

2.重视学习共同体的长期培养。学习共同体的培养是个长期过程,既受学生自身性格和班级特质的影响,也与任课教师的课堂常规建设关系密切。A、B两班学生都能踊跃展示观点和想法,但与A班相比,B班学生对待想法的态度更理性、更开放,生生间的互动连接也更紧密。因而他们不囿于教师提问,能在倾听同伴观点的基础上生成己见,敢针锋相对相互质疑;在对方证据充足时,又能修改或放弃先前的观点。要使学生遵从科学理性集体建构概念,就先得建立这样的学习共同体。

篇5:小学科学案例反思

案例描述:

最近我们开展的主题是《有趣的动物》,在主题中有一个内容是《小金鱼游游游》,主要是让幼儿画金鱼,在作业完成后,钟一晨小朋友把画交到老师桌子上时不小心把老师的开水倒翻了,把小朋友的画弄湿了,小朋友马上叫起来:“成老师,你看,钟一晨把我们的画弄糊了。”针对这个现象,我一边教育小朋友以后做什么事情都要小心,一边问他们:“画怎么会糊掉呢?” 针对这个现象,小朋友你一句我一句讨论开来了,讨论很激烈。于是就产生了这个科学活动《小鱼游》。活动目标: 1.在活动过程中了解蜡不怕水的现象。2.体验操作的快乐。案例分析:

整个活动我是这样安排的。第一环节: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教师说:“今天,有一条小鱼他真高兴,因为妈妈给他穿了一件新衣服。它穿着新衣服要去游泳了啦。(出示小鱼,并放到水盆里游泳,边念儿歌“小鱼游、小鱼游、摇摇尾巴游一游。念完儿歌后取出小鱼)啊呀,小鱼的衣服变掉了。小鱼不开心了,他说:“我要一件游泳后也不会变的衣服。怎么办呢?宝宝们来帮帮小鱼好吗?”在这个环节老师请孩子们帮忙,他们是最乐意的。一来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还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接着老师出示材料,让幼儿猜猜哪种材料做的衣服在小鱼游泳后,衣服不怕水。教师: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么就请你把自己的想法记录在记录纸上(表示自己猜想的地方),记录好以后就去帮助小鱼做衣服,并且带着小鱼去游游泳,看看你做的衣服在游泳后怕不怕水,如果衣服怕水,可以再去试试其它的材料,帮助小鱼找到不怕水的衣服后,请你把它记录下来。

直接进入主题后,我出示了两种材料画的小鱼,让孩子猜测哪件衣服不怕水。在科学活动中,先猜测再经过自己操作来证实,这是比较可取的。但就在孩子们猜测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老师要求的是请小朋友猜猜不怕水的是哪件衣服,然后把自己身上的泡泡贴到自己认为的那条小鱼旁边。可是孩子们身上都有2个颜色相同的泡泡,有些孩子就在每条小鱼旁边都贴上了泡泡。等到自己操作的结果出来,我再请孩子们贴泡,那些孩子就只能看看了,因为他们的泡泡已经没有了。如果2个泡泡的颜色不一样,可能就会避免这个问题了。因为本来2条鱼的颜色也是红的和蓝的,泡泡也可以是红、蓝两色的,这样在贴的时候,只要孩子们觉得是红小鱼的衣服不怕水,就把红泡泡贴在旁边就可以了。不会出现2个都贴的情况了。

第三个环节幼儿操作实验。在这个环节中孩子操作时可以考虑给孩子更加充足的时间,不至于孩子在已经进入下一环节时思路还停留在上一环节。但是最后我发现有个小女孩特别的慢,我没注意到她,这时候就要求我们要顾全大局,但也要兼顾个别。第四环节:交流分享。幼儿介绍自己的猜测和实验结果。老师小结:原来水彩笔衣服和水粉衣服他们都怕水,在游泳后衣服都会变,只有蜡笔衣服不怕水,游泳后衣服不会变。

案例反思

1.我班幼儿有能力进行科学探索活动吗?我的回答是“能”,当然这要靠一系列有趣的游戏去推动幼儿科学探索能力的发展。幼儿学科学,尤其是小年龄幼儿的学科学要求我们把游戏贯穿于科学教育活动中,以“玩”为中心,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科学,更好的感受科学的乐趣,保持和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

2.自由探索发现适合于有一定科学探索经验的孩子,象小班阶段的幼儿处于科学探索的起步阶段,必要的引领是需要的,等幼儿积累了相应经验后,可以逐步弱化老师的指导。让幼儿充分地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帮助更多幼儿理解科学的现象,同时也促使幼儿进行仔细地观察,即多说多看,多看多说。

篇6:小学科学活动案例

活动指导:向阳小学德育处、校外办靳卫华

策划和组织:燕山向阳小学 许彩凤

一、活动背景:

在3-6年级小学科学课程中,有许多关于植物的教学内容,比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新的生命》、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等,而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中的“校园的树木”,更是特意引导学生认识和关注校园的花草树木。遗憾的是,学生对校园植物缺乏了解,很少知道这些植物的名字。去问老师吧,校园里花草树木的品种太多了,老师也常被问得措手不及。学校的花草树木的维护浇水等,怎么办呢?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认领小树》,于是学校德育主任和大队辅导员建议可以开展一些调查实践活动。受到启发后,决定举行校园植物认领活动,从认识校园的花草树木入手,了解它们的形状、分布、习性、用途,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与大脑,经过倡议、讲座、调查、收集、制牌、展示认领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校园环保意识,逐渐形成校园绿色文化。

二、活动过程:

时间 工作内容主要参与人员

9月 制订校园植物名片大赛活动方案德育处和科学组

10月 调查校园内植物的分布情况科学组、总务处

12月 了解植物特点设计名片全体教师

12月 校园植物认领启动仪式班主任、学生

1月悬挂植物名片进行展示科学组、德育处

2月评选爱护植物奖科学、班级学生

2月活动总结和宣传报道科学教研组

第一阶段:查阅资料,制定方案(2011年9月)

德育处和科学教师,首先要制订好活动方案,根据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的安排,我们在9月下旬商议如何举办校园植物认领活动,大家畅所欲言,特别是对参与对象、参与方式以及如何开展等事项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形成以下几点共识:

1、活动对象:1-5年级学生。可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研究小组的形式来参与,每个研究小组成员不能超过3人。

2、参与方式: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任选校园内的树木或有一定种植面积的花草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花草的名称、特性、用途、如何培育。

3、认领活动:本次活动分设计名片和班级认领两个大环节。

在此基础上,我们制订了《校园植物调查活动方案》,方案中还强调在活动中一定要注意保护校园的花草树木,严禁攀折或践踏。

第二阶段:初步调查,讲座倡议(2011年10月)

学校到底有哪些植物呢?作为活动组织者,首先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做到心中有数。那几天,我一有空余时间就在校园里到处转悠,拿着相机对着各种植物进行全景和局部拍摄,还邀请燕山公园熟悉苗木、花卉专家到实地指导辨别,终于把校园的大部分花草树木的名称给确定下来了。

向阳小学校园植物汇总表(2011年12月)

序号 名称 归属 种植地序号 名称 归属 种植地 1 紫玉兰木兰科轮滑场西边20 含笑 木兰科 中学荷花玉兰 木兰科 操场 21 红叶李 蔷薇科 中学紫薇 千屈菜科 花坛、22 水杉 杉科 小学紫荆花 苏木科 花坛、中学 23 桂花 木犀科 花坛、中学樱花 蔷薇科 花坛 24 海桐 海桐科 花坛、小学、中学樱桃 蔷薇科 花坛 25 大叶黄杨 卫矛科 花坛、小学、中学腊梅 腊梅科 花坛 26 金边黄杨 卫矛科 中学杨梅 杨梅科 中学 27 雀舌黄杨 黄杨科 花坛桃树 蔷薇科 花坛 28 杜鹃花 杜鹃花科 花坛夹竹桃 夹竹桃科 花坛、中学 29 红花继木 金缕梅科 花坛、小学龙爪槐 豆科 花坛、中学 30 龟甲冬青 冬青科 花坛、小学雪松 松科 中学 31 水腊 木犀科 花坛、操场罗汉松 罗汉松科 中学 32 铁树 苏铁科 花坛、小学竹柏 罗汉松科 中学 33 海芋 天南星科 花坛龙柏 柏科 中学 34 芭蕉 芭蕉科 中学扁柏 柏科 中学 35 棕榈 棕榈科 中学山茶 山茶科 花坛 36 沿阶草 百合科 中学苦楝 楝科 中学 37 马尼拉草 禾本科 花坛樟树 樟科 中学、操场 38 迎春花 木犀科 小学

全体教师会议上发起倡议,并专门作了题为《“校园植物名片大赛”攻略》的讲座。在讲座中,我们利用幻灯片向广大老师介绍了校园的各类植物和主要分布情况,并详细说明了本次活动的要求和意义,特别是为什么强调要让学生亲手做名片,因为只有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才是最有价值的,而且学生的作品往往富有童趣更吸引人,同时这样的活动可以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美好记忆!另外,我们还例举了一些植物名片范例,并对植物名片的制作提出十分具体的要求:(1)外形自由设计,大小合适,样子美观;(2)内容自由选择,简洁和儿童化很重要;(3)文字最好用电脑打印,有照片就更好;(4)外面必须塑封,以便能经受风吹雨打;

(5)悬挂展示由作者完成,考虑植物特点;(6)上交一式两份,一份悬挂,一份存档。

第三阶段:收集资料,设计评比(2008年12月—2009年1月)

接下来是本次活动最重要的环节——收集资料,设计评比。因为前期的宣传工作全面到位,各班主任纷纷利用班队活动时间进行动员和指导,给学生布置了调查校园植物搜集相关资料的任务。

学生接受任务后,连续几天穿梭于校园的每个地方,挑选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调查和资料收集。有的奔进了图书室,有的敲击键盘,到网络世界寻找答案,有的当起了小记者,采访了学校植物知识丰富的老师,还有的学生利用双休日到花木市场进行咨询。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学生基本完成了任务,然后我们科学老师拿出课堂教学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研究结果汇报。课堂上,孩子兴高采烈地介绍自己的搜集与观察的结果,有的拿来了文字资料,有的拿来了自己家中的百科全书,有的拿来各种植物的图片,还有的同学用自己的画笔画出柏树、桃树,还配上了文字介绍„„大家畅所欲言,好不热闹,都想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然后,老师和同学一起进行严格审查,发现有错误的知识介绍就要重新查实,确保植物资料准确无误。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这次植物名片的设计活动除了一些必要说明外,名片的样式、选取的内容以及文字的组织都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尽了自己全部的力量把名片设计得生动有趣,耐人寻味。以下就是部分学生设计的植物名片:

之后,我们在班级推荐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校植物名片评比。我们先按照类别把植物名片进行分类,再根据参赛作品的数量和植物的分布情况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若干名,还结合各班

级参赛作品的质量和数量评选了班级组织奖。

第四阶段:悬挂展示,总结评议(2009年2月)

考虑到本学期工作马上结束,我们决定把悬挂展示阶段放在2009年2月份,也就是下个学期初,等开学报到之后,我们把所有获一等奖的植物名片在对应植物上进行悬挂展示,相信焕然一新的绿色校园一定会在全校师生中产生强烈的反响。而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认识了全校的花草树木,学生更是兴奋、激动和富有成就感。

届时我们还将邀请新闻媒体一起来宣传本次活动,我们还把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总结,撰写活动经验总结,争取发布在科普杂志上并在我区其他学校进行推广。

三、活动反思:

课外实践活动既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又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如何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使学生走出了封闭的书斋,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大自然的奥秘,获得活动的激情、创新的喜悦,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人才,是我们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

“我给校园植物做名片”就是符合这一理念的校园实践活动。为校园植物设计名片的活动,不仅仅是一次对学校植物的大检阅。参与的班级、学生为了设计一张满意的名片,在植物分类知识、植物形态特点、名片构图技巧、反复推敲的“动人物语”都下了许多功夫。学生通过这次调查,不但认识了全校的树木和花卉,而且了解了很多关于花草树木的知识。一张张在风中飘曳的校园植物名片,外表不一定精致却意味深长,这些童趣的作品已经远远超越了广告公司制作的专业标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名片制作过程中,学生既学会了资料的整理与汇总,还能亲自设计制作,使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但学生的收获不只是这些。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遇到了不少困难,也正是这些困难,促使他们努力去寻求答案,使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充分锻炼。他们在“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中不断成熟,这种经历应该是他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2、深化了教师的认识体会

这次活动,融教育、教学、科研、科普为一体,精心策划、严密组织、辅导实施、开拓创新、坚持不懈,创建科技实践活动特色,形成绿色实践活动亮点,使我们看到指导教师的特长和组织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发展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教师,只要做了有心人,利用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留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

“我给校园植物做名片”这一活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其亮点和新意自不必多说。如果我们继续深化拓展,进行绿色主题的系列研究,使活动趋向规范性、完整性、持续性,让保护地球、绿色家园、改善环境的生态意识,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思想中,让更多的人从内心深处来关注环境问题,其收效不可估量。

小学科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作者: 李蓓璇(小学科学荣昌县、壁山县、潼南县、大足县、双桥区小学科学联合班)评论数/浏览数: 0 / 88发表日期: 2011-12-18 16:34:07

谁“拿走”了小蝌蚪的尾巴

活动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1.通过饲养小蝌蚪,让学生亲眼发现小蝌蚪生长发育变成青蛙的过程。2.了解青蛙卵生、两栖的特点。3.了解小蝌蚪饲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科学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持久研究的能力。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思维习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3.能持之以恒地坚持长期观察,并做好记录。

三、实施方案

(一)活动准备1.组织学生讨论,开展这次活动的目的与意义;梳理学生心中疑惑,让学生了解自己对小蝌蚪变成青蛙过程的已知和未知的知识。2.确定活动的内容及活动重点。3.准备《致家长一封信》,介绍本活动的内容、方法、注意的事项以及家长应该协助事宜。4.通过家校联系,学生根据自家的具体情况和与同学家之间的远近,自由组成饲养观察小组,讨论具体分工,确定组名、组长、组员等。

(二)活动方案:1.活动方式:(1)以小

组为单位或个人为单位,采取集中采卵或个人采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养殖观察活动。

(2)开展访问、实地考察、饲养、观察、记录、分析、发倡议书、社区宣传、放生等科学实践活动。2.活动过程:收集资料→记者访问→实地考察→饲养观察→交流总结→社会调查→成果展示→放生。3..活动计划: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步骤与内容活动方式第一阶段(三个周)1.网络教室2.图书馆3.访问本村农民1.成立小组,制定活动计划。2.提出要研究问题。

3.小组合作,搜集资料,归纳出所要研究的问题的顺序。4.设计观察记录表。5.准备养蝌蚪的器材。6.有条件的同学建造生态小池塘。1.访问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2.上网、查阅书籍等方法搜集资料。3.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4.和父母沟通,争取父母的支持。第二阶段(两个周)1.小河边、小溪边、池塘边的水流比较缓的地方。2.在家里、班级或实验室等地方分青蛙卵。1.准备好小蝌蚪吃的东西。2.到小河边、小溪边、池塘边的水流比较缓的地方捞青蛙卵。3.分给没有捞到青蛙卵的同学一些青蛙卵。4.分享捕捞乐趣,查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1.采取小组合作或个人行动的方式实地采卵。2.小组交流采卵的经历、照片或趣事。3.小组交流查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第三阶段(六个周)1.在教室、家里饲养。2.在小河边、小溪边、池塘边实地观察饲养。3.网络教室。1.观察、记录蝌蚪卵的变化。2.观察水质的变化,每三到五天换一次水。3.用照相机或摄像机记录卵和蝌蚪的变化4.实地观察和家庭观察相结合发现不同。5.相互鼓励,坚持观察并写出观察日记。6.对饲养过程中突发现象进行原因分析。1.定点定时观察。2.亲手喂养观察。3.小组交流发

现和感受。4..师生交流解答疑惑。5.家校交流沟通支持。第四阶段(两个周)1.在班级、教室或网络教室交流。2.通过QQ群进行家校沟通。1.交流资料。2.整理资料。3.完善资料。4.拟定成果展示方式。5.阶段小结,调整研究思路。培养整理资料的能力,反思能力。第五阶段(两个周)1.在班级或学校交流。2.走进社区体验发现。3.走向大自然。1.成果展示。3 评价与反思。3发出倡议(保护青蛙)。4.放生(保护生态环境)。1.手抄报。2.记录表或观察日记。3.照片或录像片。4.突发事件研究资料。5.关于小蝌蚪与青蛙的歌曲或童话故事。4.注意事项:(1)分组时应注意,做好协调工作。在活动分组时往往会出现,有的学生成为抢手货而无所适从,有的学生无人问津而面带沮丧,这 时 老师要发挥好自己的权威作用,做好协调工作,并抓住时机,对一些平时不大受欢迎的同学要进行原因分析,引导其反思。其次,根据一定的家庭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在取得家长支持的前提下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并说明小组组成的优势在哪里。教师根据学生组成小组的理由,提出指导意见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参考。

(2)指导组内分工合作,制定活动计划,选择研究方法。(表格式)(3)准备《致家长一封信》。在《致家长一封信》中,告知本活动的内容、方法、注意的事项以及家长应该协助事宜,引起家长的关注,取得家长的支持。尤其带孩子到河边或溪边活动时要进行安全

教育。(4)进行捕捞青蛙卵、饲养、换水、观察、记录和摄影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培训。

(5)与家长建立饲养协助联系卡。通过建立家校联系的方式,了解学生的观察、饲养的进

程,及时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鼓励学生遇到困难不退缩,相互合作想办法解决。

(6)引导学生做好资料收集工作。检查学生搜集的资料和所作的记录,指导学生进行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理,并开展活动总结,推广好的经验。(7)重视评价的有效性。注意有

针对性的对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学生探究的态度与品质等进行重点评价,确保评价的有效性。

四、实施过程

上一篇:合理运用多媒体,着力打造高效课堂下一篇:日语电话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