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2024-09-07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通用8篇)

篇1: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省初中英语骨干教师跟岗研修公开课反思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这个艺术的世界里,教师以组织者、引领者、鼓励者、帮助者,甚至是学习者的身份,为学生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生态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生态高效,适性生长”。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作为教育者传授知识之外,更应该以多重的身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懂得做人,做一个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乐于分担的社会人。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 教师的角色定位 生态高效 适性生长

2016年5月15-28日,作为省级初中英语骨干教师,我们在广东省江学英教师工作室跟岗学习。要感谢这样一个美好的机会,执著、认真且专业的江校长为我们20位学员每人安排了一节借班上课的公开课。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每个学员都在积极地准备着,不断听取大家的意见,讨论,修改。2016年5月20日,终于迎来了我自己在珠海五中初二(4)班一节公开课—语法专项之过去进行时。

因为是借班授课,不了解学生情况,所以提前与该班级的科任老师沟通,并借用早读先让学生完成了一份5分钟的课前预习案,了解到学生已学习了过去进行时,大部分学生对该时态的结构与用法都能理解,所以这节课的重点不再是时态本身的学习,而是该语法项目的综合运用。可能是借班授课,彼此陌生,更能体现师生关系,所以反思这一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明白了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的角色定位。

一、教师应该是课堂的组织者

现代教育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是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课程变成一种生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是四因素持续交互的动态情境。而课程的落实是课堂,因此,教师应该是优秀的课堂组织者,应该通过在课堂上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学生的适性生长建设、开发良好的“生态环境”。

这节课采取了小组合作与竞争的方式进行,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引入—控制性操练—半控制性操练—开放性运用。引入部分:以游戏 “That’s me!”开始,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消除一些陌生感。紧接着分享一首英文歌Stay with me, 引导学生回答相关的三个问题。再提供三个关于老师的信息,鼓励学生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授课老师,调动学生的英语思维。What’s your English name?(Maggie.)Where do you come from?(Dongguan.)What’s your hobby?(Doing sports.)自然过渡到My favorite sport is running.板书I like running.然后口头询问学生Am I running now?(No.),继续板书:I am not running now.But I _____________ at 8:00 last night(was running).让学生帮助老师完成句子,正式引入过去进行时。合理的课堂组织让这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

接下来的任务难度逐渐提升,从机械模仿,到简单运用,从简单的一问一答,到小组对话。学生输入与积累到了一定程度,能力才能得到提升,最后才能有输出产出。这节课中,因为前期的充分铺垫与组织,最后关于采访,汇报母亲节当天具体某一时刻大家所行所为的输出水到渠成,效果良好。

二、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的鼓励者

在引入环节明确小组合作与竞争的规则,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the best group不仅意味着小组得分高,更意味着小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人人参与。在听歌回答环节,第一个问题学生通过听歌词便能回答:The name of the song is Stay With Me.第二问题,对于没有了解这位歌手的学生回答不出来是非常正常的,所以我很快与他们分享:The name of the singer is Sam Smith.而第三个问题Where does he come from?是有猜测范围的,所以我鼓励学生使用I think he comes from„进行大胆猜测。第一位学生猜测I think he comes from America.我为他们小组加了一分,并且我告诉大家Maybe it’s not a right answer, but I think it’s a good answer.因为这个猜测是学生在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中选择的结果,并且正因为有了第一位同学的猜测基础,才有了第二位同学的正确答案。正因为有了上课之初的鼓励,才有了整个课堂中学生们积极主动的参与,才有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三、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

一堂课无疑就是一场教师带领着学生的登山之旅。带着学生从山脚爬上山顶,尽享一览众山小的喜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登山之旅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沿途可能有小溪流,也可能有大陡坡,那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应该成为学生的帮助者,成为他们成长中的“脚手架”,为他们搭桥,铺路,把大陡坡改成小台阶,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这堂课的登山之旅中顺利达到顶峰。

基于这样的原则,在课堂每个任务之前,都会安排充分的示范与引领。例如在guessing game环节,先告诉学生可以用Was he/she„?一般疑问句来询问不确定的事情;再如:采访之前,先解读表格,并提供采访所需的语言,这些措施的确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落实与完成任务,学生又能体味到同伴合作互助完成任务之后的喜悦。

但是,在课堂的第三部分半控制型操练任务中却出现了问题。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口头交流回忆今年母情节大家在当天不同时段所做的事情。如果没有示范与提示,学生完成起来的难度比较大,所以首先呈现了一个小组的完整对话,学生朗读之后随机提问,确保学生理解对话内容。然后再呈现对话框架,让学生借助这个对话的结构框架完成小组对话。A: What were you doing at „o’clock on the morning of Mother’s Day? B: I was„ C:„What about you ?Were you „? D: No, I wasn’t.I was„.E: Oh, maybe we should„.F: I was„..看着学生很快进入小组合作对话,当时的我甚是欣慰。

然而到了小组展示时刻,尤其是两组展示之后,还有后来建立于此基础的interview, report环节,问题就暴露了。学生们展示的对话与提供的结构框架一模一样,完全没有任何的变动,语言素材也非常匮乏。那么作为这节课的授课者我应该把问题归结于这个班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好,词汇量太小?如果是这样,那我觉得自己便是双重失败。

静心思考就会发现,教师作为课堂的帮助者,在这个环节中,我对出现的问题预计不够,因此提供的帮助不够,台阶太高,坡度太大。因此,我觉得这个环节可以这样修改:呈现示范对话之后,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对话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过去某一时刻所做的事以及当时的感受。然后便可以引导学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收集我们可能所做的事情:playing basketball, cooking for mom, making a card, buying some flowers, sleeping, listening to music, sweeping the floor, taking an art class, fishing, climbing the mountain, watching TV, watching a movie with my friends, reading books in the library„,接着再收集感受:happy, tired, relaxed, comfortable, surprised, worried, shocked, nervous, excited„而所有这些语言素材完全可以来源于学生。思维导图形成之后,学生的对话还可能单一匮乏吗?可见,在这节课的这个环节上,我是失败的。学生缺少不是他们的积累,而是教师恰到好处的指引与协助。课堂既是预设的,更是生成的。教师应该时刻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反应,提供足够的帮助,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丰富而充分。而教师的帮助并非大包大揽,作为帮助者的教师就像“脚手架”一样,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地攀向顶峰,并品尝自己付出努力之后的成就感

四、教师应该是学生情感成长的引领者

初中学生正是价值观的形成期,教师及时而有效的引导,对学生的成长终身受益。在这节课中,我感悟比较深的情感引领有两处。

第一处是观看《速度与激情7》的片段之后。我与学生分享了去年母亲节与女儿观看这部电影时的感受,不由自主地谈到了主演Paul Walker已因车祸而去世,表达了对Paul的怀念的同时,我提醒学生无论是我们走在大街小巷,还是爸爸妈妈开车,我们都要记得相互提醒:Be careful and 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Don’t drive too fast.一个人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权利,从学生们的眼神中,我能感受到学生的共鸣。

第二处是采访之后汇报分享环节。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忘了当体是母亲节,也可能有些学生平时没有体谅或帮助母亲的习惯,也有母亲节当天爸爸仍需要上班的家庭,所以最后我提醒学生:No matter when it is, I think we should show our love for our parents and help them with some housework at home.It’s our duty.《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于2012年2月1日颁布。与2001年颁布的实验稿相比,新版的《课程标准》更清晰地阐述了英语课程的目的: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也就是说英语课程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性课程,而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英语学习不再是简单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更应该教授学生懂得做人,做一个关心他人,乐于分担的人。

作为教师,我们在课堂上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机,渗透学科德育,成为学生情感成长的陪伴者与引领者。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这个艺术的世界里,教师以组织者、鼓励者、帮助者、陪伴者、引领者,甚至是学习者的身份,为学生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生态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优质的生态环境中“生态高效,适性生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包立萍 《浅谈初中英语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角色转变》,《中学生英语: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8期

3.陈发清《教师角色定位之我见》,《现在教育研究》2012年第5期

4.傅瑞屏 “外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机理及成功的要素”,《中小学外语教学》,2015年第9期

5.夏雪梅《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年

篇2: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课题阶段性小结

枣阳市七方镇罗岗中学备课组

组长:王天成副组长:王亮尤兴照成员:英语教师

所谓5P教学模式就是Preparation(准备),Presentation(呈现),Practice(操练),Production(运用),Progress(巩固,提高),5p就是这几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的,是新课程实施后,刘道义、龚亚夫等专家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出并发展起来的。新课程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他们构建一个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的平台。通过一学年教学实践,我们成立了专门的英语教研小组,定期召开小组教研会,共同探讨5P教学在课堂中的得与失。我们充分认识到了教师必须从传统的局限于课堂45分钟传受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我们学校为我们师生提供了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我们把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尽量的应用到教学中来,师生之间就不完全是单纯的传递和接受关系了,学生可以从其它渠道获取知识,有时候甚至在某些方面比教师知道的还多,同时我们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了威胁,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那么单一了,所以教师的角色也多元化了。我们发现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一专多能的能力和优良的人格,是教师作为指导者的先决条件。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多种能力,不光能让学生敬佩,对学生要有感染力,而且,这也是学生生动活泼、充满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必要条件。在现代社会,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的执行者的基本职能并没有变,但他却不再象以往那样直接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传递经验,而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实现文化传递,教师要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环境中进行探索,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递者,而有可能同时作为学生的同伴、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和帮助者等等,教师的角色越来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初中英语新授课5P教学模式,是以新课程理念为背景,充分体现“以学定教”教学思想,以“预习反馈、目标导入——> 主题探究、呈现新知——> 练习实践、答疑解惑——>综合运用、拓展提升——>总结巩固、反思重建”五个环节为课堂基本流程的英语新授课教学模式。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些值得探究的问题:

1.师生角色转换不到位,教师“一言堂”状况仍然存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地位也未得到确立。我们新老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都不时出现,后期有所改观。

2.课堂教学情景性不够,信息量小,特别是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没有得到均衡发展。

有时辛苦创设的英语语境口语训练却不到位。

3.教学形式单调、方法简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未得到充分利用,因而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结构松散,教学过程呆板,师生双边活动少,情感交流也不够。

以上情况制约了英语教学的发展,是违背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呼唤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我们通过改革英语课堂教学,对其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促进师生角色转换,进而改变“应试教育”所带来的种种弊端,这是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现结合教学实践就此谈谈我们的一些体会:

一、师生关系要民主化

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出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状态,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性较强,在组织教学时老师要有明确的“角色”意识,处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平等地参与教学活动,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旧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适时激发、启发他们,调动学习的内部动因,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以提高课堂凝聚力。如: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让朗读好的同学领读;让书法好的同学板演;让有表演才能的同学进行对话演练,通过这些举措,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教师要努力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加以鼓励。

二、教学内容要情景化

初中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相对较短;同时,其形象思维比较活跃,他们不满意呆板的教学模式。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只是机械地“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长期以往,便会感到索然无味,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善于创造情景,通过情景化的教学向学生展示英语知识,并让他们在一定的语境中加以运用,培养其语言能力。

三、英语课堂中师生要有效互动

(一)合理有效的语言互动

1.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

2.平衡的师生话语比例

3.让学生学会提问

(二)平衡有序的行为互动

师生互动是靠教师对课堂交流的控制和学生的呼应而形成并得以维持的。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经常启动chain work和group work的操练模式,就可以使每个学生有均等的语言实践机会,从而有序有效地参与互动。

(三)自主高频高效的小组互动

互动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广泛参与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多向的合作、竞争、共享中得到快捷、直观、高效的收获。

四.真实自然的情感互动

互动的课堂需要教师及时洞察学生的心理和遇到的困难,耐心加以指导,积极鼓励,使学生从知识、情感、态度等方面形成积极的心理准备,达到教与学双方默契配合与和谐呼应的境界。

篇3:初中英语教师课堂角色定位探究

一、英语课堂教学常见的问题

(一) 教师的理念转变不到位。

新课改对于教学方法提出的新理念是前所未有的, 教师的学生时代接受的也是传统的教学方法, 工作中也习惯于承担主要的教学任务。新课改要求提出时, 教师可以第一时间认同新的教育理念, 但是探索高效的教育方法, 扭转教育习惯需要一个过程。教师首先要做到找好自身定位, 坚持以学生为本, 在保持课堂教学脉络清晰重点明确的情况下, 将课堂的主角让位于学生, 引导学生动脑深入思考, 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兴趣。

(二) 教学方法和习惯仍陈旧。

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惯用的教学方法, 习惯于满满一黑板的板书, 把知识点讲的滴水不漏, 让学生把笔记完善得全面充分, 但是给学生的思考空间比较少, 学生整节课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听课和记笔记上, 这样基础知识虽然很扎实, 但是锻炼不到学生的思考能力, 也错过了一个口语会话交流的好机会。对于多媒体应用也不到位, 首先是学校需要配备相应的资源设备, 提供多媒体语言学习环境。只靠教师口头讲述和板书辅助, 课堂气氛略显沉闷枯燥, 趣味性不足。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能够声情并茂地展示课堂内容, 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三) 教育目的应试化。

中考只对听力, 阅读和写作三项能力进行考核, 对于口语表达的能力不进行考核。学生相对忽视了会话能力的提高, 注重于语法和字词语句的积累, 基本功比较扎实, 但是到了用英语交际的场合, 却茶壶煮饺子倒不出, 想表达的意思不会说也不敢说, 打击了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四) 缺乏英语学习的语境。教师考虑到初中生的整体英语基础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一般多用汉语和英语交替教学。课堂上带领学生诵读一遍新单词和新句子, 下去布置听磁带的学习任务, 课堂上把新知识用汉语简单翻译, 然后开展知识点的讲解, 每一节课都这样讲完, 变成流程化授课, 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需要学习学习环境, 学生缺乏新鲜感, 课堂练习口语的机会不多。

二、教师课堂教学应扮演的角色

教师的任务并不单单只是课下备课, 课上讲解, 课后批改作业和定期测试卷子这样流程化的基础工作, 应该用心教学, 以学生为本, 意识自己身兼复杂多元的身份。

(一)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

教师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应用, 在应用中思考, 在思考中提高, 逐步形成并掌握语言运用能力, 能够“站起来走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要采用真实的材料, 给学生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语言环境, 学生可以轻松的畅所欲言, 用英语说自己想说的话。在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 学生经过思考表达的语言, 听在耳朵里传入大脑, 造成二次记忆, 能够给学生造留下深刻的印象, 熟练运用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 真正地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教学兴趣, 保持学生持续的好奇心和很高的参与程度。例如让学生根据课堂要点即兴会话;也可以让学生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presentation;或者设计启发学生心智, 增强学生创造性的活动, 如绘制自己的名片。设计教学活动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仔细分析并整合教材, 有机地把趣味性、应用性、高效性结合起来, 能够收获非同一般的教学效果。

(二) 教师是展示平台的提供者。

英语的学习注重实用性, 课堂展示是检测学生英语水平的平台。初中学生有很强的表演欲, 喜欢自我展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 或者是感兴趣的经典题材编写一出课本剧, 让学生扮演角色在课堂上汇报表演, 如Snow White and Seven Dwarf就是一篇很有操作可行性的课本剧;或者是教学过程中遇到稍有争议的题材, 让学生设计一出辩论赛, 学生分别扮演正方和反方, 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Shoul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use mobilephone?这些来源于实际生活的真实语言材料, 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同时教师需要动员每一位学生的主动参与, 特别是考虑到害羞的学生和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 鼓励他们的积极参与, 在展示活动中发现英语的乐趣, 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三)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古诗中称赞教师的品行“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赞扬教师的奉献精神并一直贯彻到底。根据新课改的要求,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从“蜡烛”转变为“火柴”, 不是黑暗中唯一的“蜡烛”照亮学生, 而是“引燃”学生的灵感火焰, 点燃学生“干柴”般的求知欲。课前布置自学任务, 教给学生自学方法, 凸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堂开始的时候可以师生合唱一首欢快的英文歌进行一个warm up, 让学生对新一节课充满期待。在课堂教学中多设置疑问, 如用描述的语句让学生猜新课的单词, 和学生进行英文对话交流如打招呼讨论天气, 并夸赞学生的物品和穿着, 肯定学生的口语表现。教师把控好课堂的氛围和节奏, 找到适合互动的点,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和情感, 使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中。

(四) 教师是教学任务的合作者。

传统教学模式下, 教师往往扮演课程知识讲述者和课堂纪律约束者的角色, 唱的是“独角戏”, 学生是“观众”的身份, 被动的接受知识。英语作为一种交流语言, 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互为主导, 保持互动合作的关系。教师放下自己的架子, 摒弃传统的课堂中心角色, 以朋友的身份在平等开放轻松的氛围中帮助和点拨学生, 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和自主探索。学生以新奇的眼光看待问题提出见解, 教师会发现很多区别于自身观念的独特之处, 这就是一种合作提高, 这些意外之喜教师应及时提出表扬, 既是对学生创新的鼓励, 又是自己收获新鲜体验的感谢。教师设定的教学任务不单单是给学生设置问题, 给教师自身预留任务的一部分, 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 让学生发现教师也是合作成员的一份子, 抛出橄榄枝邀请教师共同完成教育任务, 体现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五) 教师是教育方法的研究者。

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成果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学方法, 对教学方法的总结、优化和完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到位的。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探索, 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实验文件, 主动参加教育方法相关的知识培训和专家讲座, 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在实际教学中多加运用。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课堂学习的基础要求是掌握知识与技能, 更重要的教授方法培养习惯, 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学会使用观察、认知、梳理、总结等学习方法。新课改的英语教材, 更侧重给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提供空间, 注重英语的实践运用和创新思维, 这要求教师针对性地选用教学方法, 学生能通过练习掌握英语基础交流和互动的语言技能, 才是符合课改的要求, 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结语:教师要注重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研究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专业知识, 在教学实践中, 不断反思总结提高, 保持终生学习的态度。教师要认识到自己高度重要且复杂多元的角色, 以学生为本, 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平等、关爱、尊重和信任, 受到激励和鼓舞, 帮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摘要:韩愈《师说》云:“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传统意义上对教师的角色定位, 认为教师是教育地位的主体, 通过讲授的方法传递学生知识, 不够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随着课改的深化进行, 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改变, 从以往单薄片面的知识讲授者, 转变为多元的身份, 既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 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养成的帮助者和引导者。以下对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应扮演怎样的角色进行简要探讨, 希望对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掌握教学艺术有所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教师角色

参考文献

[1]陆媛媛.刍议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及课堂教学优化对策[J].考试周刊, 2013, 79.

[2]冉绍仙.创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分析[J].校园英语, 2014, 34.

[3]吴彩菊.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和艺术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29.

篇4: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师;小组合作;角色定位

英语教学法专家J. Hammer说过:“最好的教师应该是那些仔细考虑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组织教与学的人。”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任务不单纯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挖掘他们的潜能,并使其各方面不断得到发展。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组织并积极参与“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活动。其核心是要求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积极探索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新版英语教材主动适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兴趣的需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由于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符合新课改的精神,且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已经趋于成熟完善,因而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内涵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指将一个班级按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等混合分成若干小组,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互助,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区别于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每组都有优等生和后进生,他们的学习活动都是小组学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组内学生通过同伴教学、游戏竞赛、小组辅导、全班讨论、学生“执教”等多种形式开展互助性学习活动,共同学习、讨论、研究,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英语小组合作教学就是在英语学科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任务,分析完成任务的途径、时间等,然后以组为单位,由小组长负责,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进行高效的、形式多样的训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愿学习、积极发言、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使学生在多维互动中取长补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教”变“导”,参与各组学生的讨论,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适时而准确地对学生活动和学习效果予以评估。

二、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定位存在的误区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教师的角色定位往往存在以下误区:

1.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

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照着事先准备的教案从头讲到尾,师生互动仅停留在一问一答上,很少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俨然成了课堂的主宰者,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接受情况,只是为教而教,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就行了。

存在这种误区的原因很复杂,大致可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师道尊严思想较严重,认为课堂就是教师的天下,应该教师说了算,于是上课搞“一言堂”,压制学生中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另一方面是教师缺乏敬业精神,备课不充分,不能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小组合作教学的教学过程,千篇一律。

2.教师是课堂的“放羊人”

新课改要求,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应充分发挥课堂的组织、调控作用。但许多教师由于对学情把握不准,要求过高,任务过于笼统,或过度相信学生,过度给予学生自由,导致把小组合作教学搞成了“放羊式”的教学模式。一上课,教师只讲三言两句,就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自己则悠闲地坐在讲台上,根本不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放任自流。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得不到引导,讨论不深入,流于形式,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好。

3.教师是知识的权威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许多老师固守成规,认为自己就应该是知识的权威,自以为是。但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更加有自己的主见,而且家长中不乏高学历者,知识型家长越来越多,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很大挑战。如果教师不能及早转变角色,难免会在学生面前出错丢丑。

三、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参与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合作、互动的关系。英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应定位为:

1.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要及时引导学生,随时提供必要的提示、指导、示范,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小组的英语交际活动;还要时刻把握小组讨论的方向。如,在小组讨论中,教师不可以用“双方观点都有道理”之类的话来化解纷争,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做“和事佬”,通过比较、分析、总结,最后达成共识,让小组讨论的问题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2.小组合作的“参与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应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互动与交往更加积极融洽,有效缓解学生与教师沟通的心理障碍,提高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小组活动的“激发者”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对一些具有启迪学生思维和教育意义的问题,要善于激发,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得到感悟,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会。此外,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仔细倾听小组学生的讨论,记录出现的典型错误,适时地指出学生在英语语言活动中出现的错误,并及时更正,帮助学生走向成熟。还要对个别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予以关注,及时提醒他们重新参与到小组学习,并向他们提供个别指导。

4.合作结果的“评估者”

一个科学的学习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对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给予关注,尤其要在学生学习的方法、态度、情感、价值、信心等方面做出激励性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形成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教师要对小组成员和小组集体的成果给予评价,及时提供反馈。这是推动小组成员学习英语的强大动力。同时还要组织学生自评以及小组间的互评,这样可以建立一种新的互帮互学式的伙伴激励机制。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改革英语教学、优化小组活动的一种实用而高效的策略。教师必须定位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教学智慧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与学的互相结合,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杨小芳.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1.

[2]蒋晓玲.浅谈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

(作者单位 江苏省昆山市花桥中学)

篇5: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摘要】英语口语教学需要考虑本班学生的学习状况,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地位不可忽视。中专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应在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者、英语口语环境的创造者、英语口语使用的指导者这三个角色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这样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口语学习指导,从而帮助他们实现高效口语学习。

【关键词】英语 口语学习教师角色

即便目前普遍强调课堂上要遵循“生本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重要作用,但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却不能否定,相反,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显得更重要,任务也变得更加繁重。

一、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者

英语口语课堂上,教师需要向学生讲授口语知识,还需准备相关材料,但是最为重要的是,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首先,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听力的培养。从一开始的课文听力到后来的一些英语广播,这些听力训练能够鼓励学生模仿广播中英语单词发音的语调,还能有效更正他们的发音问题,这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

其次,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不定期参考国内与国外较为优秀的口语教学经验,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采用适合的教学方式。如,“交互式教学方法”是笔者在课堂上较常使用的教学法,即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口语材料,让同学之间进行互相提问、总结等,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最后,教师需要有耐心。在笔者所在的班级,口语表达较好的学生并不多,许多学生存在发音不标准、不愿意开口表达的情况。于是,笔者便在教学中注意加强音标的教学,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单词的过程中,能准确发音,从而愿意开口表达。英语学习不是短时间便可迅速提高的,并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去指导学生的口语学习。

二、学生英语口语环境的创造者

环境对学生学习口语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习环境的创设,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语言学习环境。

笔者在教学中会选取与所学内容相关并与本班学生学习能力相适应的口语话题,以此为基础,合理安排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进行口语表达。比如,在学习“Can I speak to Sara,please?”与“How can I get to the nearest bank?”这两篇文章时,笔者便让学生按照文章中的角色分组并进行对话,这样学生便能将课堂上所学知识运用到口语表达中来,他们就会愿意开口表达,同时,学生也可身临其境地感受口语的魅力所在。

除此之外,笔者在每节课的课前给学生留了几分钟的时间,让他们进行演讲。演讲的题材、体裁不限,话题内容不限,他们在课下自发搜集资料,便能形成一篇内容较好、质量较为可观的文章。通过课前演讲,锻炼了学生在人前说话的勇气,激发了他们口语表达的欲望,这对于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大有裨益。

另外,学生学习口语的过程也是熟悉另一种文化的过程。针对学生在口语表达中经常出现的与文化有关的问题,教师除了在日常教学中进行?v解之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或者其他视听媒体来加以解释。教师可准备一些有较大差别的中外两种语言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之后写出自己的感悟,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给予适当的提醒。且教师需要注意,选取影片时,应剔除那些片面夸大或者贬低西方的影视文化,避免学生形成文化偏见。这个教学过程会非常缓慢且非常艰难,但是其教学效果却极佳。因此,教师应注重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学习他国文化的环境,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的同时,提升自身口语表达的技巧。

三、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指导者

学生固然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却不能否认。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需要有正确的语言输入,就必须由教师来指导并监控整个学习过程,以排除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给予他们正确的语言形式和用法输入。

学生在口语练习时,难免会出现“中国式”的表达,他们容易用中文的表达方式与语句逻辑来进行英语表达,这些句子有可能不会出现语法错误,却会在与人交流时出现各种沟通困难的问题。为避免学生出现因文化差异而导致表达出现偏差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常将中文与英语进行对比,让学生充分了解两种语言在表达以及用法中的差别。如,“John,aren’t you going with me?”(约翰,你不跟我去

吗)英语的回答是:“No,I won’t.”(不,我不去)但是中文的表达习惯是:“Yes,I won’t.”(是的,我不去)学生在学习口语之初,很难将其区分出来,因此,教师应注重加强对汉语以及英语表达方式的对比,让学生能正确运用英语。

学生学习口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学好英语并擅于表达,会让他们受益终生。因此,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让学生学习到准确的口语表达方式。

教师对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师生关系。目前的教学环境要求教师的角色定位应紧紧围绕口语教学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口语教学方式时,应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性格特征,对其采取正确的口语教学方式。教师在这其中应具备耐心与较高的业务水平,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的口语学习,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用自身较高的业务水平,给学生创造地道的英语学习环境并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口语表达。

参考文献:

篇6: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定位教师角色

有人说,教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个演员。那么作为“演员”就应该能够根据“剧本”的情节要求,能够扮演符合要求、观众喜欢的角色。

教育到底是为人服务还是为社会服务?

教育是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尽管人们要认识世界,改造社会,但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也就是说通过社会的发展为人服务。

我们做教师的不能仅仅按照自己的备课情况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要求和培养目标来确定要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是教师适应学生还是学生适应教师?

新课程实施以来,要求教师在新理念下转变教育教学行为。可是,对一些教师来说,他们并没有真正地理解新课程,在旧的教育教学观念与行为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的同时,现在又陷入了新的误区。

新课程强调以能力为中心,倡导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做中学”。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改变“我讲你听”、“满堂灌”的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力,改善教与学的关系。如果我们的教师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该讲的知识内容没有讲了,该有的讲授环节给忽略掉了,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强调不了,那么,学生在缺乏应有的基本能力的情况下,与其他同学、教师互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的问题的能力便是一句空话。

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需要在创新实践中去感悟。

学科教学应该根据需要突破本学科的限制。教师可以突破教材的限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把教材当成一个例子,但又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偏离主题,所以选择的内容、难易程度要恰当,使教学放得开、收得拢;在学科教学中,教师既“求同”又“求异”,不能以“求同”的思维定势扼杀学生的鲜活、新颖的思想和个性表达,使得原本可以有更多遐想的空间变得狭小,学生的思考能受到打击。

教师能否把握其所教学科的核心,能否将所引用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有效地应用到本学科教学之中,为本学科服务?

聪明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启发学生畅所欲言、个抒已见,使学生独立思考后个性思维得以充分展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的角色因其所承担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不同而不同,但就其共性,教师的角色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即研究者。应该由教书匠向反思型教师转变,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者、实践者。

教师是引导者。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善与其工作对象----学生的关系,实现教师是教学的主宰者到师生学习共同体关系的转变。

教师也是管理者。教师是构成学校的主要部分,也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参与者,教师有对学生管理的职责,它渗透在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教师还是学习者。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构成学习的共同体,就像陶行知所说的那样,“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教师相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当然,我们强调师生的平等地位,且在保持两者人格都得到尊重的前提下去履行自己的责任。教师不能因为“师生关系”平等忽略、放松对学生的教语指导、严格要求的责任;学生也不鞥要求“平等”,就不尊重教师以及教师付出的劳动。师生平等应该体现在人格平等上,都视对方为人,双方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而人的主体能动性是决定人的变化的内因。因此教育学原理中指出: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

教学过程,准确地说,应该是促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变化过程。教学的对象是具有潜在智能,充满着情感和个性差异的人。教学目的只有通过学生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改变旧的习惯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是多年来形成的共识。但教学的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教师“包办”,以“主导”作用代替“主体”地位的现象还相当程度地存在。因此,要在课堂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必须改变多年来形成的习惯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在心中建立“学生主体观”,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重在“导”,让学生自己探索,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形成一种“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的教学模式,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其次,教师还要教育学生树立自我主体意识。长期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使学生形成一种习惯于被动接受,安于当听众的不良状况。要改变这一状况,就需要唤醒他们的自主意识,让他们懂得教师只是他们的导师,让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的阴影中走出来。

二、构建新的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主体情感

面向21世纪的学校教育要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落实到实处,就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构建新的教学策略。1.营造教学氛围,使学生乐学

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教师的情绪表现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受到压抑。加里宁说过:“再也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能捕捉一切最细微的事物。”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加速激活认知过程。所以,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要牢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使学生望而生畏。课堂教学中应提倡:答错了的允许重答;没想好的充许再想;不清楚的允许发问;不同意见允许争论;教师错了允许批评。总之,教学中应努力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最佳的精神状态,从而使学生能以最佳的主体精神参与学习活动,真正做到“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 2.灵活运用方法,激发学生想学

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以教材为载体,以灵活运用方法手段,以教更好地为学服务为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可运用综合的方法,在一课中变换教学方法,也可以因文制宜、因人制宜、因需制宜,灵活运用方法使学生常有新鲜之感。3.注重学法传授,让学生会学

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结论,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获得结论的同时,情操得到陶冶,智力得到开发,潜能得到挖掘,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到提高,而学生的这一认识过程教师是无法代劳的。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恰当地发挥“主导”的作用,努力提高“导”的艺术,从而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去启发、点拨、设疑、解惑。少一些讲解、分析、提问,多一些引导、点拨、激励,改变那种牵着学生走的状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达到教师从“教”到“教会”到“不教”,学生从“学”到“学会”到“会学”的效果。三.加强个体活动,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训练的主人,其认知的过程、情感的长华、思维的发展、学法的领悟都不能越俎代疱,只有通过学生个体积极主动的求知、充分的实践活动才能落实。因此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必须加强学生的个体活动。首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设计个体活动,如带问题的阅读活动;走出教室的观察活动;强化实践的动手活动;气氛活跃的讨论活动;灵活多样的练习活动„„其次,在教学中个体活动时间要到位,一般说,一堂课学生个体活动时间不少于20分钟。再次,个体活动的目标和过程要到位。这样才能真正收到促进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效果。

世纪之交,中小学教育的转轨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遇和舞台。只要我们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紧紧抓住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努力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就一定能在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出跨世纪的一代新人。

如何在教育中突出以人为本呢?我认为新课改、新教材、新理念、新起点,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一切都是新的,有很多新的东西要学,有很多旧的东西要改。1.更新教学理念

新课改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教师要改变陈旧的观念,重构一种崭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教师的角色由权威转变为伙伴,课堂教学由教师表演的舞台转变为师生平等互动的舞台;课堂由个体孤立接受性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重视探究知识的过程;课堂教学由忽视学生生命个体转变为关注凸显学生主体,关注学生生活世界,沟通书本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课堂教学时空构成由师生单一互动转变为师生、生生的多维互动。教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满堂灌”、“一言堂”,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而应该把他们视为需要点燃的火把,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生命的主体在课堂中灵动起来。

2.改进教学实践

教师应有意识地在平时的各个教学环节中贯彻新课改“以生为本”的理念,使自己的教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同时重新思考定位自身的角色,及时调整转变教学策略并指导学生相应地改变其学习方式,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人;此外,教师还要改进工作方式,善于合作、勇于探究,让课改成为自身专业成长的“加速器”。l 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首先要 “心中有学生”,以学生为本,处处体现以学生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教育观。在备课中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不要“只见书本不见人”,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现状出发制定教学目标和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和生活化,贴近该年龄段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要充分关注学生这个主体,根据学生的情绪、状态等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教学,乃至因地制宜,临时改变教学内容、重新调整教学计划,改变自身的教以适应学生的学。课后教师还要及时总结,特别当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相悖时,更要好好分析原因,多从自身的“教”上找问题,调整、改进教学,不要一味责怪学生。l 注重因材施教

教师不仅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还要关注同一群体内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教学,把学生按实际水平并兼顾自愿的原则分层或分组,在目标要求、课堂提问、教学活动、作业布置和评估检测等方面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实施有梯度的教学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l 重新定位角色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应由以前的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独霸的舞台,而是师生、生生多维互动的场所,充满了民主平等的气氛、洋溢着合作探究的精神。教师要“蹲下来”,融入到学生中间,参与指导学生的活动,成为他们的一份子;教师要“退回去”,把课堂这个舞台让给学生,引而不发,让学生尽情、尽兴地释放个性、施展才能、放飞理想,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l 转变教学策略

教师的教学策略也要相应变化,由注重知识的传授向重学生的发展转变、由注重自身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由注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注重统一规格教育向重差异性教育转变。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时代性和生活化以及教学形式的趣味性、活动性和多样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思维、开发心智,拓展视野;改变单纯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体验探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使用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人文主义教育观。l 改变学习方式

此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开展研究性和探究性学习,发展学生勇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提高人文素养,发展健康和谐的人格;提倡合作学习,锻炼学生与人交流、分享和合作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质;引导学生善于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只有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才能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学会学习。

l 改进工作方式

篇7: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天桥中学饶仁兵

经过在西藏四年和天桥中学的三年来的教学,我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标的目的:教育,要么在传统中停滞不前,要么在改革中蓬勃发展。下面谈谈我对初中生物教师职业角色定位和素养的看法。

一、初中生物教师是初中生物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参与者。

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到问题的提出、知识点的展开和渗透,教师都要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教师本身也是课程教学和学习的参与者。

二、初中生物教师是学生学习资料的查阅、疑问的解答和寻求本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和建议者。

对本地学情的了解,让我深感无奈:村里无网络、电视几个台、广播收不到、公路到处坏。学生要查阅资料相当困难,教师必须为学生准备学习资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消息闭塞导致学生与外界接触过少,好点的学习方法见都没见过,教师必须为其介绍,并为学生学会学习作好指导和提点。

三、初中生物教师的职业素养

1、能力素养

初中生物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信息素养、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教学选择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反思能力和把握探究过程的能力、生物实验能力、课外实践能力,以及教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2、知识素养

生物教师除了具备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外,还要广泛了解历史、哲学、地理、音乐、美学、化学和物理等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也就是说要“专而博”。

3、道德素养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还应该有高尚的人格、健康的心理,以身作则,以身示范,才能对学生进行好的言传身教,达到教育的目的。

篇8: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 组织并积极参与“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活动。其核心是要求英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因此, 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积极探索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新版英语教材主动适应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兴趣的需要, 注重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创造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初中英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由于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符合新课改的精神, 且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已经趋于成熟完善, 因而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内涵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指将一个班级按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等混合分成若干小组, 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互助, 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区别于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每组都有优等生和后进生, 他们的学习活动都是小组学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组内学生通过同伴教学、游戏竞赛、小组辅导、全班讨论、学生 “执教”等多种形式开展互助性学习活动, 共同学习、讨论、研究, 完成学习任务, 解决实际问题,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英语小组合作教学就是在英语学科教学目标确定之后,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确定教学任务, 分析完成任务的途径、时间等, 然后以组为单位, 由小组长负责, 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进行高效的、形式多样的训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自愿学习、积极发言、互相鼓励、互相帮助, 使学生在多维互动中取长补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从“教”变“导”, 参与各组学生的讨论, 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适时而准确地对学生活动和学习效果予以评估。

二、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定位存在的误区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我们教师的角色定位往往存在以下误区:

1.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

课堂上, 教师照本宣科, 照着事先准备的教案从头讲到尾, 师生互动仅停留在一问一答上, 很少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俨然成了课堂的主宰者, 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接受情况, 只是为教而教, 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就行了。

存在这种误区的原因很复杂, 大致可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师道尊严思想较严重, 认为课堂就是教师的天下, 应该教师说了算, 于是上课搞“一言堂”, 压制学生中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另一方面是教师缺乏敬业精神, 备课不充分, 不能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小组合作教学的教学过程, 千篇一律。

2.教师是课堂的“放羊人”

新课改要求, 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 教师不能越俎代庖, 应充分发挥课堂的组织、调控作用。但许多教师由于对学情把握不准, 要求过高, 任务过于笼统, 或过度相信学生, 过度给予学生自由, 导致把小组合作教学搞成了“放羊式”的教学模式。一上课, 教师只讲三言两句, 就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自己则悠闲地坐在讲台上, 根本不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 放任自流。在这样的环境下, 学生得不到引导, 讨论不深入, 流于形式, 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好。

3.教师是知识的权威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许多老师固守成规, 认为自己就应该是知识的权威, 自以为是。但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 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 更加有自己的主见, 而且家长中不乏高学历者, 知识型家长越来越多, 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很大挑战。如果教师不能及早转变角色, 难免会在学生面前出错丢丑。

三、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同时又是教学活动的合作者、参与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合作、互动的关系。英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角色应定位为:

1.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 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 要及时引导学生, 随时提供必要的提示、指导、示范, 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小组的英语交际活动;还要时刻把握小组讨论的方向。如, 在小组讨论中, 教师不可以用“双方观点都有道理”之类的话来化解纷争, 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做“和事佬”, 通过比较、分析、 总结, 最后达成共识, 让小组讨论的问题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2.小组合作的“参与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更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小组合作学习应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互动与交往更加积极融洽, 有效缓解学生与教师沟通的心理障碍, 提高参与小组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小组活动的“激发者”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 教师对一些具有启迪学生思维和教育意义的问题, 要善于激发, 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 让学生得到感悟, 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会。此外,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仔细倾听小组学生的讨论, 记录出现的典型错误, 适时地指出学生在英语语言活动中出现的错误, 并及时更正, 帮助学生走向成熟。还要对个别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予以关注, 及时提醒他们重新参与到小组学习, 并向他们提供个别指导。

4.合作结果的“评估者”

一个科学的学习评价, 不仅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更要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 对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给予关注, 尤其要在学生学习的方法、态度、情感、价值、信心等方面做出激励性评价, 使每一个学生都形成持续发展的能力,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教师要对小组成员和小组集体的成果给予评价, 及时提供反馈。这是推动小组成员学习英语的强大动力。同时还要组织学生自评以及小组间的互评, 这样可以建立一种新的互帮互学式的伙伴激励机制。

总之,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改革英语教学、优化小组活动的一种实用而高效的策略。教师必须定位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教学智慧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达到教与学的互相结合, 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杨小芳.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南京师范大学, 2011.

上一篇:人人亿点设计培训基地的室内课程介绍下一篇:选调生岗前培训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