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级法律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安排

2024-06-07

2007级法律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安排(共4篇)

篇1:2007级法律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安排

2007级法律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安排1、2010年12月中旬,与指导老师商定论文题目,初步拟订论文写作框架,开始进行调查,收集所需材料。班长收齐《汕头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拟题审批表》。

2、2011年1月上旬,与指导教师交流毕业论文材料收集准备情况。指导老师作出指导意见。班长收齐《汕头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3、2011年3月2日以前,向指导教师汇报论文写作最后方向,确定最终写作大纲。指导老师作出指导意见。班长收齐《汕头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原则上,开题后不允许再修改论文题目。

4、2011年3月下旬,前完成论文初稿,并提交指导老师审阅,由老师提出修改意见。

5、2011年4月底以前提交定稿,由系里组织老师审阅毕业论文,出答辩题,准备论文答辩工作。(注:定稿一式3份交指导老师供答辩时评阅老师用,最终答辩修改后定稿一份连同论文电子版交到班长集中交倪向东老师以供存档。)

6、2011年5月初,组织全体毕业生毕业论文答辩(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注意:以上所需上交表格都须个人用黑色签字笔手写签名后,交由指

导老师写意见,并签字后集中上交班长处。

按往年教务处工作安排,要求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含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应于春季学期第14周以前完成。请同学们务必按论文写作规定的时间做好相关的工作,认真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毕业论文获得“合格”以上的成绩方可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学生应严格按照以上时间与质量要求认真写作毕业论文,及时与指导老师联系沟通。作为法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应当体现专业特色。不要太偏离专业知识内容。

注意论文书写规范,凡采用他人成果或观点,要实事求是加以 注释或列出参考出处。严禁抄袭。否则,一经确认,将视作毕业论 文不合格并取消答辩资格。

篇2:2007级法律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安排

(1)《论文格式规范》(此规范在邮箱内可下载)。

(2)《论文封面和内芯》(请到公共邮箱内下载)。

(3)请填写《辽宁师范大学继续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请到公共邮箱内下载)。

(4)按要求认真填写:毕业论文起止时间一栏填(2010年3月——2010年10月)。此《任务书》最后复印三份装订在《毕业论文》的封面后目录前。

2、论文题目自拟(与本科所学的专业应有关)。

3、请严格按《论文格式规范》要求的字体大小和字形及段落等进行。

4、在暑假前成初稿,并将初稿的电子版用电子邮件发到你的指导教师的邮箱内。

(1)发稿时间最迟为2011年6月20日前;

(2)指导教师及邮箱:

刘雅丽(jzlyl2009@sina.com)汉语言文学;

李绮菲(zhukai100@sina.com)英语;

王丽艳(wangliyan570123@163.com)体育;

曹莉(caol885@126.com)学前教育、教育学、数学、音乐、美术。

4、指导教师在2011年10月30日前把指导意见返馈给学生;

5、学生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进行修改定稿。按《论文格式规范》要求格式纸张装订成册,一式三份。

6、2012年寒假面授时将《毕业论文》二份交给班主任。请学生按上述时间和要求进行!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人教育部

篇3:2007级法律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安排

为加强毕业生毕业实习工作的管理,本部根据教务部“关于做好2013届毕业生毕业实践教学环节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神,特制定以下2013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实习工作安排和要求,希望各系严格遵照执行,确保本届毕业生毕业实习环节的顺利开展。

一、毕业实习方式

毕业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学生收集资料撰写毕业论文,同时使学生将进一步了解社会,增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继续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本学部专业特点,我学部毕业实习主要有三种方式:校内实验实训中心模拟实习、校外分散实习、指导教师带队集中实习。各专业根据自身专业特点、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情况,结合学生意愿,负责落实所属各专业毕业实习的具体工作。

二、毕业实习工作领导小组

为做好毕业生毕业实习组织工作,经济与管理学部成立2013届毕业生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毕业论文工作的安排、指导、检查和督促。学部毕业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陈卫平副组长:魏宁、张凤琴

成员:余石、唐时俊、余喜梅、谢美娥、廖宇、杨捷、胡汇、徐懿、徐德珏、黄翘云、夏娟

三、毕业实习工作时间安排

1.第一阶段:2011年10月15日-12月7日,(7-14周)毕业实习启动阶段(各专业于11月2日前确定所指导学生的实习方式,于12月7日前提交所指导学生的实习单位)

2.第二阶段:2012年12月10日-2013年4月5日,毕业实习阶段(学生于2013年4月5日返校,提交实习周记和实习报告)

3.第三阶段:2013年4月8日-4月27日,毕业实习评定阶段(2013年4月27日各专业组织专科生进行毕业实习成果展示)

四、毕业实习各阶段具体工作要求

1、毕业实习启动阶段(2011年10月15日-12月7日)

10月15日-19日(第7周)由各专业负责人和毕业班班主任联系,商定各专业2013届本科生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动员大会,对学生进行动员及相关问题的讲解。各专业动员大会当日,无教学安排的专业指导老师必须参加本专业的动员大会,无故不参加

者,视为自动放弃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指导工作,各专业将参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动员会教师名单报教学秘书。

10月22日-11月2日(第8、9周)指导教师与学生生见面,教师介绍毕业实习的相关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毕业实习计划情况选择集中或分散实习,指导教师于11月2日前提交指导学生的实习方式交教学秘书。

各位指导老师应详细讲解毕业实习工作的要求和实习中应注意的事项,讲解实习周记、实习报告写作的基本要求,提醒学生做好实习周记,并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指导老师应对学生实习进行指导。

11月5日专业课结束的学生可开始进行毕业实习准备和联系。在2012年12月7日前学生必须向指导教师提交毕业实习具体单位名称、单位地址、单位电话和毕业实习计划。

2、毕业实习阶段(2012年12月10日-2013年4月5日)

学生进行毕业实习,本科生毕业实习周数不少于8周,专科生毕业实习周数12周。同时应当完成实习报告、外文译文、论文初稿。在实习期间,学生与班主任、指导老师要保持密切联系,如联系方法有变动,应及时相互沟通。在2013年4月5日学生返校,要提交已完成的毕业论文初稿、外文译文和毕业实习报告。

在实习期间,教师应按学生提交的实习单位的电话进行实习工作的指导和检查,防止学生在分散实习过程中弄虚做假,并督促学生做好实习周记。

3、毕业实习评定阶段(2013年4月8日-4月27日)

从2013年4月8日-4月12日各专业组织教师对毕业实习进行中期检查。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和《毕业实践报告》完成情况,指导教师要求在2013年4月20日前,收齐自己所指导学生的《毕业实践报告》,检查实习周记、实习报告及实习单位签字、签章等;指导教师填写《毕业实习中期检查表》。学部将对各专业毕业实习工作进行中期检查。

2013年4月27日各专业组织专科生进行毕业实习成果展示。毕业实习成果展示完成后,学部将组织对实习工作进行自评检查总结。

经济与管理学部

篇4:2007级法律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安排

1. 人民币币值稳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2. 证券市场与货币政策之间关系的分析

3.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战略初探

4. 证券交易所的发展及其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分析

5. 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分析

6. 商业银行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之间的关系分析

7. 我国新型银企关系的建立分析

8. 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问题初探

9. 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问题刍议

10.银行战略联盟问题初探

11.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机制的问题研究

12.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的问题研究

13.金融创新过程中的问题刍议

14.中国近年来拉动内需的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分析

15.中国利率体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6.利率市场化问题初探

17.房地产金融问题初探

18.商业银行信贷资金运行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19.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20.住房储蓄和住房信贷问题分析

21.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问题分析

22.农信社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分析

23.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4.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问题分析

25.金融产品市场营销问题分析

26.从美国次级债危机看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27.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和管理问题分析

28.投资基金的发展战略问题分析

29.证券市场的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30.我国投资银行的发展战略问题分析

31.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问题分析

32.国债的发行与管理问题分析

33.后WTO时代中国金融业的发展策略分析

34.后WTO时代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策略分析

35.后WTO时代中国证券业的发展策略分析

36.后WTO时代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策略分析

37.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问题分析

38.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问题分析

39.上市公司财务问题分析

40.各国金融制度的比较分析

41.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分析

42.人民币汇率机制问题分析

43.人民币升值压力问题分析

44.汇率变动与国内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45.美日等国的金融改革、创新、监管问题比较

46.当代国际金融市场新特点分析

47.外汇风险问题分析

48.引进外资银行的问题分析

49.引进外商投资企业的问题研究

50.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改革的问题研究

51.国际汇率制度改革方向的问题研究

52.国际储备的适度规模分析

53.国际资本流动特点及对我国利用外资的影响研究

54.欧元前景分析

55.亚元前景分析

56.西方主要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研究

57.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问题研究

58.美日等国银行业发展的问题研究

59.美日等国证券业发展的问题研究

60.美日等国保险业发展的问题研究

61.开放条件下的金融监管的问题研究

62.跨国银行内部控制与管理的问题研究

63.合资银行内部控制与管理的问题研究

64.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与经济发展的问题研究

65.金融全球化的问题研究

66.日本金融改革的问题研究

67.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68.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前景的问题研究

69.金融电子化的现状及发展问题研究

70.银行卡的营销策略及发展问题研究

71.政策性金融及其发展的问题研究

72.商业银行上市的问题研究

73.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问题研究

74.风险投资基金与创业板市场的发展问题研究

75.企业和个人信贷信体系的建设问题研究

76.资本市场结构的问题研究

77.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研究

78.民间信用的问题研究

79.人民币储蓄的问题研究

80.中国外汇储备问题研究

81.中国现代支付清算的问题研究

82.上市公司资金使用效率的问题研究

83.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问题研究

84.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的问题研究

85.消费信贷发展策略的问题研究

86.汽车信贷发展策略的问题研究

87.我国商业银行结构治理的问题初探

88.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问题研究

89.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问题研究

90.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问题研究

91.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问题研究

92.商业银行竞争力的问题研究

93.开发性金融理论与实践的问题研究

94.我国政策性银行职能转变与改革的问题研究

95.非洲国家微型金融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96.从美国次级债危机看美国的金融监管问题

97.ARM在美国次级债危机中的作用分析

98.CDS在美国次级债危机中的作用分析

99.房地美、房利美濒临破产的原因分析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玩具业出口的影响分析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纺织业出口的影响分析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汽车业出口的影响分析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奢侈品出口的影响分析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小商品出口的影响分析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铁矿石进口的影响分析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钢铁业的影响分析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房地产业的影响分析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分析 美国次级债危机带给我国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得失利弊分析 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的德斯利弊分析 次债危机下各国的应对策略比较分析 次债危机下各国的金融政策调整比较分析 次债危机下贸易保护主义的利弊得失分析 如何优化外汇储备的问题研究 美元长期趋势的分析与预测 人民币真实汇率的测算与分析 人民币购买力的测算与分析 行为金融学理论的最新发展综述 VaR风险评估方法的最新发展综述 OTC市场的交易机制与监管机制刍议 建立全国性OTC市场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私募基金阳光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上一篇:关于感恩的优秀小学下一篇:应急事件管理制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