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传染病上报流程

2024-05-11

幼儿园传染病上报流程(精选3篇)

篇1:幼儿园传染病上报流程

XX市中医医院

传染病、死因、慢病报告规定

2015年11月13日卫计局对我院2015年疾病监测进行了年终考核,考核结果很不理想,发现一门诊6月份漏报一例传染病,外二科9月份漏报一例死因卡。慢病卡门诊病人存在漏报现象。为此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传染病死因、慢病管理工作,做好各类疫情报告,确保疫情数字及时、准确、完整,不断提高疗质量。特规定如下:

1、疫情报告范围:

甲类传染病2种,乙类传染病24种,丙类传染病11种。

慢病报告范围:心梗、冠心病、心衰、脑出血/梗塞、糖尿病及肿瘤。

2、报告制度:

①门诊、住院医师发现传染病,应在门诊日志、住院病人登记册及电脑上病人疾病栏中认真填写。在门诊日志、住院病人登记册注明:“疫情已报”。并及时上报传染卡。

②患者如为疑似传染病,不需要上报传染卡。也不要在门诊日志、住院病人登记册中有所体现。慢病只报初诊病人,如电脑上显示为复诊病人的不需再上报。③各类卡的填写项目要求完整、清晰、字迹不得潦草。

④甲类传染病线电话报告,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报出,再补送传染病报告卡;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报出;丙类传染病于24小时内报出。死因卡上报时间为一周。慢病卡每月30日由各科室护士长和门诊主任将报告卡收集后交给预防保健科,再由预防保健科负责管理的人员汇总、登记并及时按规定的时限上报。

⑤各科室要有专人负责登记、送交。预防保健科应有专人签字登记。每月预防保健科将对各科室疾病监控进行自查,如出现死因及传染病漏报一例,扣科室负责人及当事人各200元。出现慢病漏报一例扣当事人50元。XX市中医医院

篇2:幼儿园传染病上报流程

关键词:传染病上报,程序设计,Visual Studio 2008,C#语言

0 引言

我院作为结核病的定点医院,一直将肺结核作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此外对肠道传染病、性病和病毒性肝炎的监控也不能忽视[1]。但是,由于部分医生对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对有些传染病诊断不明确,根据医生填写的报病卡进行传染病上报,经常有漏报现象[2]。因此,我院传染病上报工作长期以来以预防科工作人员到门诊和病区进行各项数据核查为主要方式。笔者研发了一套传染病上报辅助管理系统,彻底优化了以往人工进行数据提取和统计分析的工作模式。

1 传染病上报数据获取现状及弊端

我院预防科工作人员要查阅医院各系统,包括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电子病历系统(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system,EMRS)、体检系统等,将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信息和在院期间的各项检验检查信息提取出来。利用Excel等工具对相关数据进行电子化,通过筛选、排序、公式等处理,对多个基础Excel表格进行组合交互处理,初步得出传染病上报人员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数据不完整,要重新查阅系统,抄录相关数据。整个过程如图1所示。

查阅全院各系统步骤烦琐,人工抄录数据浪费人力,且容易造成错误,给工作人员带来更大的工作量[3],而且Excel等办公软件统计、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有限。

2 基础数据获取的难度

基础医疗数据大多存在于HIS、LIS、PACS、EMRS、体检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各系统来源于不同的生产厂商,数据存放在不同的数据库,数据多而散,数据库的设计缺乏标准化[4]。不同数据库中的数据通过患者主索引等进行关联,关联关系相当复杂[5]。各厂家研发人员除了了解自家系统的数据结构外,缺乏对其他系统数据结构的了解,整体数据分析能力较差。专业做数据分析及整合的公司,缺乏对医院实际操作流程的深入了解,导致对数据流向及关联关系的分析不够准确,很难准确抓取到各子系统的基础数据,最终很难做到数据的全面、准确。

3 传染病上报辅助管理系统的设计

3.1 系统硬件图

通过接口程序,将HIS、LIS、PACS、EMRS、体检系统等多个程序中的数据通过核心交换机传输到本地服务器,等待二次处理,如图2所示。

3.2 系统设计

3.2.1 设计原理

整体定位,对HIS、LIS、PACS、EMRS等多个医疗信息数据库的表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对于单个数据库,分析相关字段间的关系;对于多个数据库,分析数据库之间的关联关系。多个数据库中基础数据任意抽取及整合,保证数据的准确、全面,过程如图3所示。

将各系统与传染病上报相关数据提取到本地服务器,利用Visual Studio 2008开发工具,使用C#编程语言编写软件,最终实现传染病上报数据的自动整合和筛选,系统功能界面如图4所示。

3.2.2 系统各模块功能

(1)微生物查询。包括结核涂片结果统计、细菌鉴定统计、普通菌药敏统计、结核菌药敏统计。其中结核涂片结果统计和细菌鉴定(包括普通菌和分枝杆菌)统计数据从LIS(SQL Server数据库)和HIS(Oracle数据库)2个数据库提取患者基本信息和检验信息,放在本地服务器的临时表,自动筛选出阳性患者信息。结核菌药敏统计及耐药分析将治疗结核病的常用药品名称(如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等)写入系统,系统按照药品名称分别在数据库中检索分枝杆菌阳性患者对应的药敏结果并显示出来。在此基础上,可将任意治疗结核病的常用药品进行组合,系统自动筛选出耐药结果,如图5所示。

(2)PACS信息统计。自动筛选做放射或超声检查中影像诊断包含“结核”2个字的患者,数据从PACS数据库和HIS数据库抓取,如图6所示。

(3)常规检验查询。包含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统计,梅毒统计,便常规统计(白细胞数、红细胞数、霍乱弧菌检验),HIV统计,肝功能统计及流感病毒检测。数据从HIS、LIS和体检数据库抓取数据,放在本地服务器的临时表,按照传染病上报要求自动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信息。图7为某一时间段便常规统计界面。

(4)诊断查询功能。按照日期在HIS数据库查询出诊断为传染病的门诊和住院患者信息。

(5)上报信息功能。医生在电子病历系统填写上报卡,汇总上报卡上的患者信息。系统按照要求的上报格式将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检验检查结果导出至Excel,预防科工作人员可以直接用于上报。

4 程序主要代码

4.1 数据库连接

HIS、LIS、PACS、EMRS、体检系统等多个子系统数据存放在不同数据库(Oracle、SQL Server)中,本地服务器使用的是SQL Server2000数据库。为方便修改连接不同的数据库,系统设置连接字符串从外部文件读取,挂接不同的数据库只需修改相应的字符串。读取文件代码[6]如下:

4.2 数据中转

建立临时表法:先将数据提取出来放在datagridview控件中,存储数据前先清表,再将datagridview控件中数据转存在临时表中,等待二次处理[8],主要代码如下:

5 结语

基础数据获取是第一步,数据整合是第二步。通过传染病上报辅助管理系统获取所有门急诊和住院患者传染病上报相关的数据,方便快捷[9],为传染病上报工作人员节省了大量时间,整体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提升。同时,我们也进一步积累了基于医院现有数据库的数据挖掘和二次开发的经验[10]。系统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出现几处小的问题,均及时解决,目前系统运行稳定。由此可见,该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谢祎,马莲英,马平安.2009-2013年某综合医院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5,26(2):149-152.

[2]齐琼丽.浅谈基层医院传染病上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4):3 130.

[3]刘晓龙,万振.结核病预防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实现[J].医疗卫生装备,2012,33(7):44-46.

[4]颜红,李保杰.基于HIS的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的实现与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3,34(10):44-46.

[5]王养社,邹志杰,敬思猛,等.传染病报告管理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数字医学,2012,7(3):61-62.

[6]杨明羽.C#3.0完全自学宝典[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82-283.

[7]王小科,王军.C#开发实战1 200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26-427.

[8]梁冰,吕双,王小科.C#程序开发范例宝典[M].2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16-117.

[9]刘幼英,靳桂明,陈大军.医院感染监控软件在医院感染信息管理中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44-145.

篇3:幼儿园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

【关键词】 幼儿园;传染病;儿童保健;健康宣教

【中国分类号】 R1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439-01

幼儿园时群体聚集地,其中包含的人群以幼儿为主、而幼儿的机体免疫功能较低,其抵抗能力较低,因此更加容易被疾病侵袭[1]。因此,一旦发生传染病,就可能会在幼儿园内广泛地传染开。因此,如何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幼儿园内传染病是一项重要的工作[2]。我们采用健康知识宣教方法,有效地避免了传染病的发生,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天桥地区虎坊路幼儿园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以2009年1月~2009年12月为实验阶段,以2008年为对照阶段。两阶段幼儿园的人数、学生年龄、教师、教师年龄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在实验阶段实施健康教育。加强幼儿的晨检和午检的工作制度,并切实落实到幼儿园的每一位幼儿中。对幼儿进行“摸、看、问”和检查的工作制度。摸:对幼儿的皮肤进行触摸,以判断幼儿有无发烧,观察其皮肤有无异常的红疹等;看: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是否有异常,有无精神萎靡等情况,口腔内有无异常;问:询问幼儿的饮食情况。一旦发现幼儿有异常,需要立即将幼儿送到当地医院进行检查。

幼儿园内要定期开窗通风,并注意保持空气清新。尤其注意活动室、卧室、更衣室、厕所的通风换气。

注意每日对虎坊路幼儿园内的物品进行消毒。消毒内容包括幼儿园内玩具、桌椅、门窗、把手及地面。消毒时要注意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消毒浓度,一般教室内可使用含氯消毒剂1:1000,但是卫生间要使用1:500[3]。幼儿使用的毛巾等要做到一人一个,用后消毒。而幼儿使用的餐具,更要求用完后及时消毒。被褥要在定期到太阳光下暴晒。对提供给儿童的瓜果要清洗干净、去皮。每天及时倾倒幼儿园的垃圾。

此外,由于传染病往往有一定的潜伏期,其发病较快。而幼儿园要最好积极的防病工作,定期检查幼儿计划免疫的情况,一旦发现有漏种,要立即补种。

积极开展各种讲座,向幼儿和幼儿家属讲解有关防病和治病的知识并发放传染病预防傳单手册,普及健康知识的预防。将家长与儿童一同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注意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过多到的冷食,不吃零食,营养均衡。注意教会幼儿如何正确地吸收,并注意保持双手的清洁卫生。此外,定期检查幼儿园厨房卫生,和家长一起合理地给予幼儿充足的营养,并保持儿童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1.3数据处理: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取95%可信区间,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对幼儿机构的健康知识讲解,幼儿、幼儿家长、幼儿园内工作人员均能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预防幼儿园内传染病的发生,2009年内无一例传染病出现。而2007年猩红热1人,手足口2人,腮腺炎2人。2008年该幼儿园水痘4人,手足口2人,猩红热1人。2010年,手足口3人(输入型)。

实验阶段与2008年比较,差异明显,χ2=6.5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幼托机构是儿童较为集中的机构,幼儿在此期间接触较为紧密,因此一旦出现传染病,将会造成传染病的流行。而儿童由于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机体免疫力不够成熟,面对疾病时更容易被感染[4.5]。

因此,幼儿园预防传染病至关重要。我们对幼儿园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方法,注重健康宣教内容。对教师讲解常见幼儿传染疾病的临床表现、积极的预防方法,幼儿机构的注意事项等。做到早期发现传染病患者,向的家属提供健康指导,做好日间的各种检查。控制外来人员,由门卫严格把关,外来人员不要随便地进入幼儿园内,来访者要做好登记,在家长送孩子时,只能将孩子送到幼儿园的门口。

尤其在传染病的流行期间,我们还协助幼儿机构制定书面健康指导,告知家长在近期内减少幼儿去公共场所,并不要与来自疫区的人员接触。

通过这些方法,幼儿园内的人员均能够重视传染病的发生,并积极采取各种方法,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进一步说明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蔡月华.杭州市西湖区托幼机构1996~2005年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7,19(6):26-26. 

[2] 江小虹,于洋,张桂芹等.幼儿园预防传染病工作的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110-111. 

[3] 韩佳音,林立丰,黄仙钟等.广东省部分托幼机构传染病预防及消毒现状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9,26(3):293-296. 

[4] 余滨,陈剑,罗同勇等.武汉市2005-2007年学校和幼儿园传染病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0):925-926,928. 

[5] 张予平.某幼儿园1991~2005年儿童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3):2546-2548.

上一篇:动物科学专业简历下一篇:多方入手,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