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山镇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制度

2024-04-29

元山镇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制度(通用4篇)

篇1:元山镇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制度

元山镇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制度

一是建立动态巡查工作制度。制定了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工作办法,镇国土所、各村(居)主任是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工作的主体,并统一印发了《元山镇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台帐》和《元山镇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周汇总表》,落实了工作制度。

二是建立动态巡查监管制度。按照“分等定级,划片包干,责任到人”的要求,张公片区由李衍发负责巡查,元山片区石寨、共和、佛岩、兴元、元居、长岗由李景芳负责巡查;中岭、兴隆、复兴、新兴由陈森负责巡查。要求国土所职工对一级巡察区一个星期完成一次巡查,二级巡察区半月一次辖区巡查,三级巡察区一个月完成一次巡查。村土地协管员每天汇报一次用地情况。

三是建立动态巡查责任制度。镇、村(居)签订动态巡查责任书。要求各村级责任人认真做好巡查台帐登记和发现违法行为情况报告工作,对每项巡查的情况都要按要求认真进行记录,对发现的国土违法行为要及时进行制止,并报国土资源部门处理;如果对辖区内发生的土地违法行为发现不及时或发现后不制止、不报告的将予以追究相关责任。

四是建立动态巡查考核制度。将动态巡查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对动态巡查的组织、监管、制止和案件查处等分别进行打分,并计入政府年终目标考核。

篇2:元山镇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制度

一、市、县(市、区)、镇三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执法监察队伍,按照依法、及时、有效的原则行使巡查职责,组织,实施本辖区内国土资源巡查工作。

二、巡查主要实行全面巡查和重点巡查两种方式。

三、巡查区域等级按照违法行为发生的规律和矿产资源分布范围进行划定。

一级巡查区域为:规划开发区、工业园区、市政府划定的44个工业集中区以及优化发展、鼓励发展工业镇;基本农田保护区、城乡结合部、国道省道两侧以及矿产限制开采区。

二级巡查区域为:乡镇(办事处)政府所在地规划办、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乡村结合部、县乡道路两侧和已经依法审批过的用地单位和采矿单位。

三级巡区域为上述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

四、执行巡查任务时,巡查人员不少于2人,携带行政执法证件,对确认为违法行为的,当场督促违法当事人立即停止、改正违法行为、制止无效的,应及时下达《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或者《责令改正违法行为通知书》,依法收集相关证据材料。

五、建立动态巡查登记制度。

六、市局根据执法形势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全市执法人员开展互检互查。

七、各地应当创造条件,加强与公安“110”建立联动系统,及时发现和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

八、建立快速反应和集中行动机制。

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报告备案制度

一、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明确专人负责统计、报告和分析工作。

二、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执法监察人员,要执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规范(试行)》(国土资发【2009】127号)的规定,认真实行零报告、专项报告和定期报告制度。

三、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实行“零报告”制度。

四、对重大、突发等违法行为实行“专项报告”制度。

五、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总体情况实行“定期报告”制度。按照国土资厅发【2007】221号、苏国土资发【2007】86号等文件规定,“定期报告”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版)》在线上报。

2、省国土资源厅对土地执法动态巡查责任制度落实情况实行逐级备案制度。

3、国家土地督察南京局对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违法用地制止查处情况实行备案制度。

4、国土资源部建立公开通报和挂牌督办国土资源领域违法违规案件上报工作制度。

六、定期报告的时间、内容等要求,根据上级最新通知精神及时调整。

七、各县(市、区)局应当在每年1月10日前,总结上一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并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有规律性、倾向性的总量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设,书面报告市局;市局根据需要,可以要求和县(市、区)局、各分局不定期地向其进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专题报告;下级国土资源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随时向上一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告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也可以越级报告或者反映情况。

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举报制度

一、市、县两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确定专人负责受理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举报工作,并设立“12336”违法举报电话,向社会公布。

二、国土资源所应在村、街居民点设立举报箱,有条件的地区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的聘

请国土资源雷管(信息)员,协管(信息)员应在政治素质较好的干部群众中选用,报县(市)区局备案,每月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名单不向社会公开。

三、市局按照集中登记、归口交办、妥善处理的原则,对通过信访、“12336”、“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违规违法线索反馈子系统”等渠道交县(市)区局、分局核查的违法线索,要求报结果的,除有特定时限外,承办单位应在10日内将核查结果上报市局,案情比较复杂的,核查时间最长不超过1个月。

四、对群众举报的违法行为,承办人员应在向上级书面报告的同时,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核查结果告知举报人。

五、国土资源部门应依法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署名举报的,未经举报人同意不得对外泄露其姓名、住址等情况。对及时发现、制止违法行为,查处违法案件发挥重要作用的举报人,应予精神鼓励或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六、市局对“12336”违法举报电话每月、半年、全年受理的情况,分类分地区在网上予以通报,并对本期违法形势的总体判断、违法特点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作简要分析。

国土资源违法违规案件通报和督办制度

一、市局对各县(市)区严重违反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占用基本农田或大量耕地、影响社会稳定及非法采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等重大、典型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实行挂牌督办制度。

二、决定挂牌督办的案件,市局向县(市)区局下达《国土资源违法违规案件督办通知书》,并抄送相关县(市)区人民政府。

三、省国土资源厅挂牌督办案件的办结时限为收到督办通知后的60日内;市局挂牌督办案件的办结时限为收到督办通知后的30日内。如需延长办结期限,应报督办单位批准。

四、市局对已查处到位的挂牌督办案件,处理结果报经局领导批准后,可以在市局门户网站或新闻媒体上向社会公开。

五、对重大、典型案件和土地矿产卫片反映的地区总体违法问题,市局应向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函告,并抄报市人民政府。对违法用地问题突出、案件查处整改不力的地区,及时约谈当地政府有关领导,通报土地执法有关情况,明确整改意见。

六、市局在必要时可会同监察、公安等部门联合督办全市国土资源重大违法案件;经请示市政府批准,实行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驻地督察”制度,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执法合力。

七、对交办、转办的国土资源违法线索未能按时反馈核查意见的承办单位,市局予以通报批评;挂牌督办的违法案件,对相互推诿、弄虚作假或者未能按期结案的承办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属地管理制度

一、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的查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管辖、下查一级”的原则,实行案件查处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责任制。

二、县(市)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管辖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市辖三区、新城区、经济开发区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由市局执法监察支队负责查处,各分局应认真履行巡查、监控、制止、报告、调查、取证等职责。依法应当由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管辖的除外。

三、因行政区划调整的,以区划调整日期为界限,调整前发生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仍由原国土资源部门履行执法监察职能,调整后发生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由现国土资源部门履行执法监察职能,现国土资源部门应协助原国土资源部门做好已查处案件的没收、拆除、移交等后续工作。

四、市局可以直接查处全市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涉及县(市)区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违法责任人为县级领导干部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跨县(市)区行政区域的督办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

五、跨省越界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难以查处或查处不到位的,应在履行职责的前提下,于每季度的挂牌督办案件上报工作中,逐级报告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用于挂牌督办。

六、不属于本级政府管辖范围,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查处有困难的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报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协助查处或直接查处。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文明执法和廉政制度

一、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应当着装整齐,在执行职务时主动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应当文明执法,秉公办案,在查处违法案件时不得有下列行为:

1、对涉案当事人、被调查人采取粗暴方式或斥责、打骂;

2、在调查取证过程中,采取不合法、不文明的方式,侵犯当事人的人格和利益;

3、在执法现场言辞偏激、行为失态,引发冲突和矛盾;依权压人,耍威风,泄私愤。

三、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人员应当模范地执行廉政准则,严禁以权谋私。在执行职务时不得有下列行为:

1、接受涉案当事人和有关人员的吃请和高消费娱乐活动;

2、接受涉案当事人和有关人单位赠送的礼品、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

3、暗示或索要涉案当事人和有关单位的财物,暗示或要求涉案单位、人员为本部门、本人及其亲朋好友提供方便和不当利益;

4、在执法和查办案件期间酗酒、打牌、赌博。执法监察人员应严格执行“禁酒令”工作日一律不得饮酒。上下级部门之间一律不准吃请、送礼。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责任追究制度

一、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执法监察工作中存在行政不作为和其他行政违法行为的,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监察部、国土资源部有关规定追究负有责任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二、责任追究方式分九类:

1、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

2、诫勉;

3、通报批评;

4、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5、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6、停职反省;

7、调离执法监察岗位;

8、劝其引咎辞职;

9、责令辞职。

三、行政处分分六类:

1、警告;

2、记过;

3、记大过;

4、降级;

5、撤职;

6、开除。

四、本辖区内国土资源管理秩序混乱,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对相关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1、发生重大、典型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被国土资源部、国家土地督察机构或省国土资

源厅公开调查处理的。

2、因履行职责不到位,致使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发现制止不及时,查处追究不到位,导致重大国土资源违法案件形成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影响较大的。

3、因国土资源违法问题严重,被国土资源部、国家土地督察机构或省国土资源厅列为重点监控连续两年的县(市)区;因国土资源违法问题严重,被市局列为重点监控连续两年的镇(办事处)。

4、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未通过上级验收,导致本级或上级政府被国土资源部约谈或问责的。

5、对群众信访举报、新闻媒体披露、上级督办等国土资源违法案件调查处理不及时、不到位,引发群众性事件或多次集体到省或到京重复上访的。

6、明知建设项目用地涉嫌违反土地管理规定,仍为其办理用地审批手续、颁发土地使用证书的。

五、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存在以下行政违法行为之一的,应当对直接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情节严重的,追究分管领导、主要领导的责任。

1、国土资源区域监管责任不落实,动态巡查工作不彻底、不到位;应当发现而未发现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发现违法行为不制止的;应当报告而未报告或者报告不及时的,应予立案查处而未在一个月内立案查处的;填写巡查台帐或者录入巡查信息弄虚作假的。

2、在执法过程中,因调查取证不细、认定事实不准、适用法律不当、违反办案程序等原因,导致错案发生或者诉讼败诉。

3、对上级机关或领导交办、督办的案件,逾期不办理又不说明情况,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

4、不按照制定的行政处罚标准或集体审意见下达处罚决定的;应当依法追究违法责任人党纪政纪或刑事责任而未依法依纪提出处理意见并移送的;逾期不履行处罚决定而未及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

5、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统计上报工作中,弄虚作假、虚报瞒报,或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的。

6、执法监察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或发生其它违法违纪问题的。

六、已经切实依法履行制止、查处职责,并按规定报告但仍然制止无效、查处无法实施的,视为履行了监管职责,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原则上不应承担相关责任。

七、市国土资源局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机构依照干部管理权限,遵循“分级负责、下查一级”的原则,按照职责分工,共同组织实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责任追究制度,负责监督、检查考核、受理举报、调查核定和责任追究意见的提出及落实等工作。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保障制度

一、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建设情况作为全系统年终考核评比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二、各地要将执法监察工作经费纳入财务预算,并予以充分保障。积极争取和改善执法监察工作条件,在执法监察所必须的硬件设施、软件建设资金投入方面要给予倾斜,为执法监察队伍配备必需的专用车辆以及通讯工具等有关办案设备。

三、按照上级规定的标准和工作实际情况,逐步实现全市各级执法监察队伍负责人高配,努力争取执法监察队伍升格。有条件的执法监察队伍可以配备一名同级政治干部,确保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高队伍政治素质。

四、执法监察队伍要实行定员定岗,大力强化执法人员业务培训,市国土资源局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业务培训会或执法工作座谈会;安排一次“徐州市十佳国土卫士”和执法监察队伍先进个人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也应有计划、有目的、多渠道、多形式的组织培训、互学、考察和调研活动,全面提升执法监察业务能力。

五、为鼓励执法监察队伍“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敢于得罪人”的奉献精神,并体现对执法人员艰苦工作的补偿,应比照信访工作给予执法监察人员相应的岗位津贴。

六、建立和完善执法监察考核和评比表彰制度。按照职责分明、指标量化、考核有据、奖罚分明的要求,逐步建立上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下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执法监察机构、队伍的考核指标体系,进行严格考核,在考核的基础上,对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进行评比表彰。

七、考核指标主要是:巡查责任制落实情况和及时发现制止违法行为的情况;以卫片监测图斑为依据的违法案件发案率、报告率、查处率;巡查、报备、信访反馈、督办核实等日常工作是否按照制度要求的期限执行及完成情况;执法监察机构、队伍建设情况;开展“土地执法模范县”、“土地执法模范镇”创建情况;“土地执法和信访重点监控镇”排序和整改情况等。

篇3:元山镇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制度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 土地开发利用、土地征用、土地出让、土地转让频繁对土地权属确认与变更, 国土资源部门的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在国家严格规范用地审批制度的基础上, 许多人出于利益的驱使, 怀着侥幸心理, 对地块进行违法使用, 如非法进行农用地转用, 使用审批中或未审批通过的地块进行建设等等。这些行为都十分不利于国家对于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1 土地执法动态巡查信息系统设计构想

土地执法动态巡查信息系统是按照国土资源部动态巡查体系要求, 分配各巡查区到配备GPS手机的巡查人员, 国土部门的执法监察数据库利用移动定位技术记录每一位巡查人员的巡查路线, 巡查时间, 疑似案件的报告, 国土部门的各级领导可以实时掌握巡查的工作状况, 同时执法人员通过后台的GIS平台的图形对比、疑似违法用地的各类信息的查询等支持, 能快速根据现场情况做出相应动作, 使用主动式的现场执法业务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实现执法业务的流程化、智能化的信息管理。

1.1 系统总体功能

系统总体功能包括:移动定位子系统, 日常动态巡查子系统, 监督和指挥子系统, 统计和评价子系统, 接口管理子系统, 后台管理子系统等。

1.2 移动定位子系统

1) 手机GPS卫星定位

巡查人员在进行日常巡查时携带装有特定软件的智能手机, 通过GPS卫星定位技术和移动运营商提供的GPRS技术, 可将当前巡查人员的实时巡查路线传送回国土资源管理局的数据中心, 国土资源管理局的各级领导通过授权就可动态掌握巡查情况。

2) 信息上报

对于疑似违法案件, 巡查人员可将相关的违法用地和特征信息通过图片, 数据或语音上报到国土资源管理的数据中心, 以便中心案件管理人员对疑似案件进行判断, 并把相应的判断信息传给现巡查人员, 现场巡查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第一时间采取适当的动作, 同时也为执法人员的执法提供最新的数据。

1.3 日常动态巡查子系统

1) 巡查区管理

通过国土局中心数据库, 对本区域内的土地实现巡查区的分级管理以及调整, 并对各级巡查区内的附属物进行管理, 从而建立巡查制度、巡查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 划分巡查区域等级, 落实巡查范围。

2) 巡查路线管理

可对巡查人员的路线进行实时跟踪, 管理, 统计, 同时作为历史巡查路线备份并行累计查看, 掌握巡查人员在某一时间段内的巡查工作情况。

3) 巡查人员管理

通过手机和内业管理系统相互配合, 完成每日巡查考勤工作, 并可自动生成简单的工作情况汇总统计表。具体就是通过人员列表可以看到当前有多少人员正在开展巡查工作, 哪些没有;也可以实时查看他们的工作位置和巡查的路线, 确保巡查到岗。

4) 巡查管理

通过GIS基础图形和表单工具对巡查整个过程管理和统计, 主要功能是划分巡查范围、制定巡查计划、明确巡查职责、确定巡查频率、形成巡查台帐、考核巡查责任等。并建立动态巡查登记台帐和登记卡, 对每次巡查的时间、路线、人员、发现违法行为情况、制止情况、处理意见、处理结果进行详细登记。

5) 卫片核查

通过对土地利用卫星遥感动态监测影像的编辑、判读、处理, 提取年度之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图斑, 与建设用地审批项目,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其调整图斑信息、耕地保护规划及其调整图斑信息, 建设用地预审项目信息等的审批结果进行核查、对比、分析, 将核查违法用地数据进行汇总, 通过违法用地图斑的定位信息和外业核查, 完成违法用地案件立案查处或移交, 同时也可对巡查管理的质量进行检讨。

1.4 统计和评价子系统

对于大量调查和审批数据的统计一直是遥感监察工作的难题, 传统的统计方式, 既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 同时也难以保障统计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执法监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汇总, 可以自动完成所有的统计工作, 可随时根据当前生效的数据进行统计, 对于地块的面积、占用农用地的面积、违反规划面积、各地类地面等信息, 由于完全是通过ArcGIS提供的强大功能自动分析得出, 保证了统计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对于统计分析的结果, 还可以根据用户需要生成不同格式的文档 (如EXCEL、PDF等) , 方便业务人员对数据进行导出上报。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 自动生成直观的柱状图、饼状图等统计图表, 使统计分析结果更加直观更加形象。

1.5 接口管理子系统

接口管理子系统可以方便的为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法院管理系统、检察院管理系统、公安管理信息系统和监察机关管理信息系统等提供接口。

1.6 后台管理子系统

后台管理子系统可以系统提供组织机构设定, 权限定义, 数据资源管理的定义等功能。

2 结论

土地执法动态巡查信息系统对应提高土地执法管理水平和执法人员工作效率, 在土地执法监察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摘要:为实现执法监察业务的信息化管理, 改变原有依靠投诉举报的被动式手工模式, 实现执法业务受理为智能化和违法、违规行为的主动发现模式。通过土地执法动态巡查信息系统, 能够提高国土资源管理与服务水平, 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强土地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信息保障。

关键词: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

参考文献

[1]韩杰.基于GIS的土地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测绘通报, 2007 (6) :55-60.

[2]于冠男, 王庆, 等.基于GIS的土地监察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测绘科学, 2010, 35 (5) :228-230.

篇4:元山镇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制度

关键词:GPS;动态巡查;卫片执法

当前土地违法现象猖獗,形势严峻,给土地执法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在违法用地的及时发现查处上采用的技术手段还不够,“偏治理、轻预防”,也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适应当前土地执法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充分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改进土地执法方式,最终实现土地执法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规范化,成为当前土地执法工作的迫切需要。为此,宁波市结合本地土地执法工作实际,开展了“土地执法动态巡查系统”的建设工作。

1 业务需求分析

宁波全市面积9714平方公里,为了加强土地执法巡查工作,全市共配置了近百台执法巡查车。如何加强巡查车辆和巡查人员的管理和监控,强化监督和考核,确保土地执法巡查到位;如何利用全市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成果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土地执法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办案的透明度,成为土地执法动态巡查系统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系统需要实现动态实时巡查、人员车辆监控、卫片执法检查、违法案件管理、综合统计分析和领导督查督办六大核心功能,并能与现有的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具体需求如下:

(1)动态实时巡查。通过系统,使外业巡查人员能够迅速得到巡查地块的现状、规划和审批信息,做到土地违法行为“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及时将土地违法事件扼杀在萌芽阶段,避免因土地违法激化社会矛盾。

(2)人员车辆监控。对巡查人员和车辆进行有效监管和调度,使执法巡查这一外业工作变得可视、可查、可考核,真正实现把执法监察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落实到基层分局和具体的巡查人员身上,做到责任到人,为上级督查、考核下级提供技术支持。

(3)卫片执法检查。将卫片执法与动态巡查等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卫片图斑、群众举报等信息分派巡查任务,同时对动态巡查情况进行复核,检查巡查人员的工作质量,形成完整的“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体系。

(4)违法案件管理。建立违法案件网上办理模式,使执法监察达到“操作流程化、程序系统化、管理规范化、处置快捷化、信息公开化、奖惩制度化”的要求,使执法监察管理由传统的人工纸质化操作向网络化、数字化阶段过渡,提高国土资源部门的执法监管能力。

(5)综合统计分析。宏观、全局、全程监控辖区内违法案件的位置分布和处理信息,实时统计、分析、汇总违法案件,实时生成统计报表;各级政府领导能够通过专线或其他方式打开系统终端软件,即可实时,地了解本辖区违法用地总量、违法用地总量和新增建设用地比例等关心的信息,确保共同监管、协同查处责任落到实处。

(6)领导督查督办。对重大违法案件,领导能够及时跟踪案件进展情况,进行督查督办。

2 系统总体框架

系统基于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通过无线通信技术、GPS/GIS/RS技术、工作流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等现代科技信息手段,采用市局中心点集中部署,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分局)及国土所分散应用的建设模式。系统由管理端、移动端和外网监控端三大模块组成。管理端具备人员车辆监控、卫片执法检查、违法案件管理、综合统计分析、领导督查督办以及系统维护、数据交换等功能。移动端具有外业实时巡查功能,外业巡查人员采用手持GPS采集地类变化图斑,通过无线通讯网络将采集到的图斑信息发送到市局“一张图”中心服务器,自动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现状、用地审批等信息进行叠加分析,实时将分析结果(如是否符合规划、地类情况、是否有用地审批手续等)反馈给外业巡查人员,判断是否为违法用地。通过数据交换,将系统的实时统计数据交换到外网,通过外网监控端,各级政府领导能够实时了解本辖区内违法用地总量、违法用地总量和新增建设用地比例等关心的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1)对数据库的要求。系统需要国土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提供数据支撑,以便实时判断巡查发现图斑是否合法。必需的数据包括遥感影像数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土地审批数据,实现土地批后监管外业巡查还需要土地供应数据,上述数据是开展土地执法动态系统建设的必备条件。

(2)对网络环境的要求。移动端和管理端的实时通讯需要租用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各级国土资源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国土资源业务专网访问系统,各级政府领导可以通过电子政务外网访问系统外网络监控端。系统建设对网络要求较高,各个网络之间要充分考虑数据交换和安全问题, 移动客户端需要考虑无线信号盲区仍能够离线办理和断点发送。

(3)对终端设备的要求。外业巡查人员需要配置GPS移动终端,GPS移动终端需要考虑测量精度、支持GSM、内置GPS、摄像头、电容触摸屏、操作方便简单等因素。对巡查车辆进行监控还需要安装车载GPS。GPS移动终端设备选择是系统建设的关键因素,GPS移动终端接受信号的强弱、运行速度、操作方便等直接影响到系统使用的方便快捷。

3 系统特点

系统以“简单、快捷、高效、准确”为前提,采用全市集中部署、分级管理的应用模式,满足了宁波市土地执法巡查的应用需求,达到了全方位管人、全天候管车、全过程管案和全覆盖管地的目的。

(1) 全市集中部署、分级管理的建设应用模式。系统由市局统一建设,数据库部署在市局,各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分局)及国土所用户直接通过终端访问市局系统;系统按市、县、所三级分级管理,各级用户权限不同,如市局能看到全市范围的违法案件,而分局只能看到自己管辖区域的违法案件。系统提供移动终端在线升级功能,减少系统的维护工作量。这种建设应用模式,节省了项目建设投资,实现了国土资源数据的共享,方便了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和考核。

(2)系统操作简单、快捷高效、及时准确。由于基层国土所工作人员在计算机操作及GIS方面的水平相对薄弱,系统尽量做到操作简单、快速高效。外业携带的巡查系统界面简洁、操作简单,巡查人员只需经过简单的两步(采点、发送)就可以迅速得到划定地块的规划、审批和现状等信息。短短几分钟时间就可完成以前2个多小时甚至半天以上的工作量,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为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早查处提供了科技保障。系统的实时统计、分析功能,又能及时准确生成统计报表,各类数据、报表的上报变得更加及时准确。图2为巡查图斑信息快速获取过程。

(3)动态巡查可视、可查、可考核。通过车载GPS,将每位巡查人员与车辆“捆绑”,实时跟踪巡查情况,系统记录历史轨迹,公布巡查里程和时间,自动生成巡查区域内巡查密度分布图,随时督查巡查效果,使动态巡查变得可视、可查、可考核,确保动态巡查制度落到实处,确保违法用地在第一时间发现。通过动态巡查发现的巡查图斑与卫片执法发现的违法用地图斑进行比对分析,可对动态巡查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图3 为系统生成的巡查区域巡查密度分布图。

(4)办案程序规范透明。巡查发现违法用地通过移动终端第一时间录入系统,违法用地查处所有环节都按预定流程全部在网上完成,各级领导能够对每个案件进行网上跟踪监督,督查督办。凡是相关案件没有及时办理,或巡查未发现而被群众举报、卫片执法中发现的,都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从而杜绝了执法监察人员可能存在的瞒报漏报、有案不查等情况,确保各类违法用地的到位查处。

4 结束语

本文从业务需求分析、系统总体架构、实现功能和系统特点等方面对土地执法动态巡查系统进行了论述,对全面推进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信息化建设进程,促进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最终实现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和规范化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欣等.国土资源移动执法监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国土资源信息化,2011(05):42-45.

[2]李鹏.基于Flex的物流车辆主动式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测绘通报,2012(05):97-99.

[3]施浒立等.后GPS和GPS后时代的卫星导航系统.科学出版社,2012.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元山镇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制度】相关文章:

土地执法排查制度06-13

土地违法巡查报告07-17

土地执法检查05-03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度05-31

土地执法论文范文05-09

土地执法论文提纲11-15

土地执法监察07-31

土地执法监察工作07-17

土地执法责任制04-25

土地执法检讨书07-22

上一篇:霍峰中学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下一篇:龙城小学体卫艺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