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学论文题目

2024-06-01

工商管理学论文题目(通用8篇)

篇1:工商管理学论文题目

郑州轻工业学院工商管理(本科)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学生可自己选题,也可参考一下题目,与指导教师商议后最终确定。

1、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

2、突发事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3、企业管理与政府行为分析

4、整顿市场秩序与企业管理

5、当前环境下企业诚实守信问题的分析

6、股份公司的舞弊及防范

7、不同地区成功企业比较与研究

8、现代管理理念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趋势分析

9、网络技术应用带来的企业经营环境变化分析

10、网络技术应用带来的企业管理思想观念的变化分析

11、网络时代企业管理者的观念创新研究

12、网络环境下企业组织管理的变革研究

13、网络时代企业信息管理模式研究

14、层次分析法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5、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16、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分析与研究

17、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评述

18、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分析

19、中国企业家成长轨迹研究

20、加入WTO后我国×××产业应对策略研究

21、国有经济退出机制研究

22、物流管理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23、企业多角化战略选择的依据与策略研究

24、企业研发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25、企业打造名牌策略研究

26、企业文化建设若干问题探讨

27、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若干问题探讨

28、有关虚拟企业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29、新时期企业再造研究

30、中小企业创新模式研究

篇2:工商管理学论文题目

(1)办案程序(多少天,多少天)

(2)登记注册(多少天,多少天)

(3)商标广告

(4)商标有哪些,哪些可以作为商标使用

(5)消法

(6)卖药吃死人,批号假的,哪些人承担责任,可向哪些人获得赔偿

篇3:数学解题,“三审”题目

一、审条件

条件是解题的基础和依据。审条件就是要充分利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将条件进行分解、转化、组合, 挖掘隐含信息, 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同时要抓住关键特征, 明确命题的意图, 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分析与解答:条件是关于变量x, y的高次方程, 单独解出x, y非常困难。抓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即方程的结构特征和数量特征, 将其变形为:

观察可发现这两个方程有较明显的特征, 两式的左边结构相同, 右边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此时可构造函数f (t) =t2011+t2009+2010t, 再利用相关性质:

(1) 函数f (t) 为奇函数, 有f (x-1) =-f (y-1) =f (1-y) ;

(2) 函数f (t) 为R的单调递增函数, 则由f (x-1) =f (1-y) 可得x-1=1-y。

故x+y=2。

二、审结论

结论的证明或解答是解题的目的、落脚点。审结论就是在解题前要知道题目求的是什么, 明确解题方向。而对于某些选择题, 往往可以从结论入手, 将结论分成互斥的类型, 从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A.[1, e] B.e-1[-1, 1] C.[1, e+1]

D.e-1[-1, e+1]

分析与解答:从结论入手, 可发现A、C选项不含0元素, B、D选项含有0元素, 则将选项分为两类:A、C与B、D。

三、审方法

方法就是解题的手段、技巧, 是解题的重要工具。审方法就是挖掘题目中的条件, 可以利用数学公式、定理等来得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多角度、全方面地思考如何利用这些条件来解决问题, 有助于提高人的思维能力。

分析与解答:

篇4:工商管理学主干理论的演进

关键词:工商管理学主干理论;演进

自美国工程师泰勒(EWTaylor,1856一1915)出版《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至今,现代工商管理理论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新体系、新视角、新领域层出不穷,工商管理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壮观的知识图景。

一、研究当代工商管理学主干理论演进的必要性

1.工商管理学主干理论演进体现了资本主義经济环境下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

2.工商管理理论的迅速发展需要建立新的研究框架。

3.中国企业改革和管理实践的需要。

二、国内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国内出版了第一批企业管理学教科书,1963年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李铁城编写出版的《工业企业管理纲要》及中国科学院的工业经济研究所马洪等人编写《中国社会主义国营工业企业管理》等是我国最早的企业管理学的代表作。他们进行管理学演进研究的共同点有三,一是都以时间为主线,二是都以主观概括、定性描述为主,三是大都基于孔茨的“管理学派”而进行展开分析。

2006年,陈悦在其博士学位论文中首次从科学计量的角度对管理科学的演进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管理学历程存在着三大“拓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从经验到科学的拓展'夕、20世纪中叶至20世纪80年代“从行为科学到战略管理的拓展”和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从组织变革到知识管理的拓展”。

三、工商管理学主干理论的演进

1.以关键人物为线索的分析

科学管理原理将“程式化”的管理方法和步骤应用在企业生产和管理实践,带来了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精确的定量化管理手段和高效的生产促使管理者和企业的经营者不断寻找和改进科学的管理方法。

20世纪40-50年代的爱德华兹、20世纪60年代的赫伯特·西蒙、(HerbertA.Simon)为代表的决策管理学派、心理学家凯尼曼(D.Kahneman)和特沃思凯、理查德·达夫特(RIChardL.Daft)阐述了组织世界的基本原理、组织生态系统演进等,为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后,知识经济的兴起,信息技术成为工商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的定量化方法,单一的信息技术工具已经发展成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出现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DSS)、战略信息系统(SIS)等,这些应用软件不仅仅是管理系统软件,更是渗透着一系列的管理思想,是融合各种管理思想于一身的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手段。随着互联网络的出现和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工商管理学科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运营战略是在运营管理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工商管理领域的重要主题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全球化运营”成为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运营战略管理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全球运营战略的集成化管理的发展,企业开始致力于整个供应链上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合理化和优化,出现了运营管理的新的分支——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最早起源于迈克.波特于1980年出版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所提出的“价值链(value chain)”的概念,皮特(Karl.Peter)和罗伊(Shapiro D.Roy)于1983年和1954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文章中首先使用了“供应管理”这个说法,但他们并没有给出其明确的定义。到20世纪90年代初,关于供应链的文献大量出现,与供应链管理相关的学术组织也开始涌现。

推动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因素是近二十年来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八十年代中后期许多企业所开展的业务流程重构(Bus1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也极大地促进了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1979年特沃思凯和卡尼曼合写,并发表于《计量经济学》期刊的《期望理论:风险决策过程分析》一文,提出经济学中重要的期望理论。特沃思凯和卡尼曼都是心理学家,但卡尼曼获得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后被尊为“行为经济学之父”。

威廉姆森是美国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主要人物之一,是交易费用经济理论的创始人和代表性学者。他的主要学术贡献体现在最早提出“资产专用性”和“治理结构”的概念。与威廉姆森直接相连的是被称为拍卖理论之父的维克里(W.vickrey)。60年代,维克里对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拍卖问题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并创立了第二价格拍卖法即维克里拍卖法。

托马逊于1967年出版的《组织在行动》提出组织的策略,将组织分为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了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问题,组织的发展受到环境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在此理论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以波特为代表的组织竞争战略理论以及20世纪90年代后的动态竞争理论。20世纪80年代,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的崛起成为战略管理领域的主导范式。

虽然这个理论风靡一时,但有些战略学家却逐渐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相同的竞争条件下,组织之间仍然存在绩效上的明显差异?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使战略分析重点的钟摆又摆向组织的内部因素:是否存在内部的什么因素使组织能够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

工商管理主干理论的演化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了多元化发展趋势:组织理论仍然是工商管理研究的对象基础;组织战略管理理论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兴起,成为20世纪90年代的工商管理领域的主干理论。代表人物有理查德·达夫特、斯坦福大学的战略与组织学教授凯瑟琳·森哈特、蒂斯、李效良等。

总之,20世纪50一60年代以后,工商管理学吸收了充分的理论土壤和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工商管理基础理论和方法得到了迅速的补充和发展。组织理论、组织战略和营销理论是工商管理学科主干理论演进的三条主线。组织理论与组织战略理论是管理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对象,从20世纪中期以来,组织理论先后发展了组织决策理论、组织规划理论、组织对策与拍卖理论、组织创新理论、虚拟组织理论等层级理论,组织战略分支经历了组织决策、组织变革、竞争战略、边缘竞争战略、核心能力等层级路线。在营销研究方面,主要有生产运营管理、消费者测评体系、员工的工作绩效与工作满意度测评、供应链理论、知识管理等层级路线。其中,组织理论始终是工商管理研究的主干理论和基础理论,贯穿演进路径的全过程,决策理论、生产运营管理、消费者测评、组织变革、战略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理论构成了工商管理主干理论演进的关键路径。

【参考文献】

[l]王续锟.交叉科学结构论[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英]斯图尔特.克雷纳管理百年[M].邱琼,钟秀斌.译.海南:海南出版社,2003.

篇5:管理学论文题目

(说明:选题仅供参考,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自行选择下列题目,也可以对题目作适当修改,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行命题。但是写作过程必须利用管理学的相关知识。禁止抄袭(引用别人观点注明出处的除外),文章要有说服力,力图逻辑严谨,尽可能有自己的观点。)

1.科学管理理论评述及其现实意义

2.管理中人性的理论在现实中应用

3.全球环境下对管理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4.法约尔管理思想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5.韦伯对现代管理理论的贡献及其现实意义

6.巴纳德的管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7.论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8.论述麦格雷戈理论的现实意义及其应用

9.论述威廉·大内理论的现实意义

10.论述管理丛林论的意义和价值

11.论述学习型组织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12.论述企业流程再造的原理及过程

13.论述知识管理

14.论述创新

15.论述组织环境

16.论述组织文化

17.论述企业的社会责任

18.论述管理道德

19.企业管理职能研究

20.企业决策研究

21.企业组织中的沟通研究

22.管理职位的设计

23.管理中的激励系统设计

24.某行业竞争内能力分析

25.互联网条件下某行业竞争分析

26.某企业跨国经营战略分析

27.某产品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28.未来组织结构研究分析

29.绩效考评的关键因素分析

30.管理学视野下的大众文化活动组织管理

31.管理学视野下的现代社会分层

32.行业型网络传媒及其经营管理

33.中小城市文化事业机构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互动发展

34.事业单位内部公关与员工满意——关系与途径

35.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途径研究

36.应对危机事件的管理策略研究

37.某企业人才流失问题的成果及其对策研究

38.发展区域文化产业的实践与思考

39.人本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40.当前我国社区治安管理问题探讨

41.互联网在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42.当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探讨

43.现阶段中国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探讨

44.浅谈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

45.浅谈企业管理体制创新

46.试论公共事业单位的信息资源管理

47.试论某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

48.中外公益性组织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49.公共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政务

50.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商务

51.中介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策略研究

52.非营利性组织的理论基础与理论创新

53.公共事业单位的品牌管理研究

54.某企业品牌管理研究

55.“学习型学校”建设研究

56.管理视野的公共政策内涵

57.地方政府改善公共关系探析

58.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

59.公共事业管理中政府失灵现象研究

60.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及前景展望

61.成本意识在公共管理运用实证研究

62.城市交通管理的民众参与研究

63.城市居民公共意识调查研究

64.城市社区经营问题研究

65.公共管理部门执行力建设研究

66.区域公共利益竞争与地方保护主义研究

67.文化公共管理与现代文化产业组织运作

68.论事业单位的流程再造及其组织变革

69.自我管理团队及其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70.公共政策评估中的问题及对策

71.低收入动迁居民的行为选择及其边缘化后果

72.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73.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政府公共服务事业外包研究

74.管理效率与管理成本研究

75.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管理的影响

76.社区居民自治:现代城市治理模式的基础

77.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与社会工作介入

78.论知识型员工的忠诚度管理

79.城市“低保”政策过程中的社会排斥

80.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发展问题研究

81.利用管理学知识谈谈世博会

82.利用管理学知识谈谈90后现象

83.读《XXXXXX》管理学著作的收获

84.利用管理学某理论分析中国某企业经营

85.利用管理学理论的时间管理

86.应用管理学原理的自我有效管理

87.应用管理学某理论的班级管理

88.对XXXX管理学理论的评价

89.XXXXX管理学理论的启迪

篇6:管理学题目整理

5.泰罗提出了科学管理的那几个基本原则?

1.确立每项工作的科学的工作方法。2.合理的选择工人,做到人适其事。3.教育、培训、强化工人以使他们按照科学方法来工作。

4、管理当局与工人精诚合作,共担工作 和责任

8.法约尔提出的企业六种基本活动是什么? 法约尔认为企业具有六种基本活动:

1.技术活动;2.商业活动;3.财务活动;4.安全活动;5.会计活动;6.管理活动

9.法约尔提出的五项管理职能是什么?与今 天的提法有何异同?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今天的提法有四项: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14.简述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产生的背景?

一方面,工人日益觉醒,反对资产阶级压迫的斗争日益高涨。另一 方面,经济的发展和 周期性危机的加剧,使得传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已不能有效地控制工 人来达到提高生产 率和利润的目的。

16.什么是霍桑实验? 1924 年开始,美国西方电气 公司在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最初的目的是根据科学 管理原理,探讨工作环境对劳 动生产率的影响。

16.影响管理宽度有哪些因素

一个管理者能够有效管理的下级人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中,有些是属于个人 方面的因素,如有的人理解问题较快,有的人长于和人相处,有的人则善于得到人们的尊敬 等。但除了这些个人因素之外,影像管理者管理宽度的还有以下一些共通的因素。(1)上下级双方的素质和能力。(2)计划的完善程度。(3)面临变化的激烈程度。(4)授权的情况。(5)沟通的手段和方法。(6)面临问题的种类.(7)个别接触的必要程度。(8)其他因素。下属人员的空间分散情况、下属人员承担责任的意愿以及面对风险的态度 等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管理宽度的大小。

21.什么是职位扩大化?

是为了克服由于过度分工而导致的工作范围过于狭窄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职位设想思 想。它主张把若干狭窄的活动合并为一项工作的方式来扩大工作的广度和范围。

22.什么事职位轮换?

答:是让员工定期的从一项工作更换到另一项工作。有利于促进员工技能的多样化,在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作的单调和枯燥的感觉。有些企业在中低层的职位上进行定期或不定期 的职位轮换,以更好的培养和激励管理人员。

23.什么职位丰富化?

是指从纵向上充实和丰富内容,也即从增加员工对工作的自主性和责任心的角度,使其 体验工作的内在意义,挑战性和成就感。职位丰富设计,就是要将部分管理权限下放给下级 人员,使其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决定工作的内容方法和进度等.三

1.简述组织职能的含义?

1.管理的组织只能就是通过建立、维护并不断改进组织结构以实现有效的分工、合作过程。其中分工与合作是是管理的只能的两大主题。

2、组织职能的目的是设计和维护一种有助于进行有效的集体活动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组织中划分、组合和协调人们的活动和任务的一种正式的框架。它体现了组织各部分的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和相互关系。

10.什么是管理宽度? 答:每一个管理者所能直接指挥和监督的下属人数总是有限的,这个限度称为管理宽度或管理跨度。

13.简要讨论管理宽度和管理层次的关系?

管理层次和管理宽度间存在着种反向关系,管理宽度越大管理层次越小反之如此

1.什么是决策

答:决策是为了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从若干备选的行动方案中进行抉择的分析,判断的过程。

3.决策的步骤是什么

答;一。辨识和确定问题二。确定决策目标三。拟定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四。对方案进行评估五。选择方案六。实施方案并追踪.评价其效果 14.什么是决策树法

决策树是一种根据现状与目标间的差距等问题设计出几个可行方案,每个方案都对应一个最终的效果,决策者在全面衡量各方案的利弊并参照目标要求的基础上作出选择的方法。

2.什么是职权。答:组织中的管理者所拥有的权利主要是职权,职权是在组织中的某一职位上作出决策的权力,它只与组织中的管理职位有关,而与占据这个职位的人员无关。3.什么是指挥链

答:职权从组织中的大脑——最高管理层出发,途经各个管理层次,一直贯穿到组织的基层而形成一条条自上而下的权力线,这种权力线通常被称为“指挥链”,组织的最高主管高居塔顶,之后每经过一个层次便发生一次职权的分裂,如此进行而将指挥链延伸至组织的最底层,形成一个遍布于整个组织的职权网络。5.试述授权的概念

授权就是管理者将自己的部分决策权或工作负担转授给下属的过程。6.授权过程包括那几个步骤

答:进行授权包括三步,第一步就是要将任务委派给接受授权的下属,并明确应当取得的成果;第二步是将完成任务所必需的职权授予下属;第三步就是要使下属承担起对所接受的任务、成果要求和职权的义务 13.讨论分权和集权

分全与集全是用来描述决策在组织中或在指挥链上的分布情况的一对概念分权化也叫做职权的分散就是系统的将决策权授与中下层管理折的过程这实际上是给下级授权的过程相映的集权化则是系统的将决策权集中于高层管理者手中集权和分权反映了职权在发挥链上的两种趋势在现实中既不存在绝对的分权也不存在完全的集权 14组织中职权分散或集中的程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组织中集权或分散过程中受哪些因素影响1决策的重要性2高层主管对一些决策的偏好3组织的规模4组织的历史5最高主管得人生观6获得管理人才的难易程度7控制手段8组织运营的分散化9组织的变动程度10外界环境的影响 15.什么是直线职权 答:人们一般把指挥链上的上下级之间的监督和命令的职权关系成为直线职权。直线职权是职权关系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形态。是一种决策的权力 16.什么是参谋职权

答: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就必须依靠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员或专家提供咨询和建议。这些专业人员或专家便是组织中的参谋。直线主观与参谋人员之间的这种咨询和建议关系便是参谋职权关系。参谋职权仅限于提供咨询和建议。

1.战略的含义是什么

战略是最重要的计划形式之一。战略是组织的一种总体行动方案,是为实现总目标而作的重点部署和资源安排。战略是一个总方向,是对组织向何处发展以及如何发展的总规划。战略还具有对抗的含义,他总是针对竞争对手而制定的。战略反映着外界环境中所存在的机会与威胁同组织自身能力的一种现实的结合。明智而清晰的战略是使组织在竞争中取胜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前提。2.什么是战略管理

战略管理便是对组织的战略进行系统的分析、制定、实施和调整的过程。3.简述战略管理的过程

在确立战略时,不同的组织有不同的做法,但总的来说,大多数组织都遵循着一个基本相似的过程:首先,明确组织的使命、愿景,以确定组织所从事业务的实质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其次,对组织所面临的环境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把握机会,避开威胁;再次,对组织自身进行分析和评价,彻底明确组织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最后,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所要采取的战略,实现组织与环境的最佳匹配。4.简述swot分析

SWOT分析是对企业内外部环境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把资源和行动聚集起扎起自己的强项和机会最多的地方。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极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进而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其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在进行SWOT分析时,应把所有的内部因素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外部的力量对着西因素进行评估。5.简述战略的三个层次 组织整体层次的战略、事业层战略和职能层战略。一.组织整体层次的战略组织整体层次的战略组织整体层次的战略组织整体层次的战略也叫公司层战略,是对组织整体的行动路线和发展方向的规划。二。事业层战略着重回答在一个特定的事业领域中或者说在一个选定的市场中如何竞争这样的问题。三。职能层战略该战略是对组织各个主要的职能活动领域所做的规划和部署。

7.简述波特提出的五力模型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五力分别是: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五种力量的不同组合变化 最终影响行业利润潜力变化。

五种力量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最后一点,来自目前在同一行业的公司间的竞争。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

10.简述波特的价值链模型 根据波特的价值链模型,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可以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涉及企业生产、销售、进料后勤、发货后勤、销售服务。支持性活动涉及人事、财务、计划、研发、采购等,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要注意的是,这个价值链中,只有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才真正创造价值。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活动,就是价值链上的战略环节。企业在价值链某些特定的战略环节上的优势就是要保持的竞争优势。企业要特别关注和培养在价值链的关键环节上获得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以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14.什么是bcg矩阵

BCG矩阵也称为事业集合矩阵,是由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在1970年前后为通用电气公司所研发的一种战略分析工具。

15.什么是战略性事业单位(sub)

战略性事业单位是在应用事业集合矩阵时首先要把组织划分的。通常,每个战略性事业单位就是一个单独的事业部,每个战略性事业单位都有其各自的使命,竞争对手和竞争战略。这个概念是由通用电气公司为了分析其庞大而多样化的组织最早提出来的。16.什么是ge矩阵?它与bcg矩阵有何联系

通用电气公司在事业集合矩阵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提出了一个称为“事业视屏”的新矩阵,通常也被称为GE矩阵;GE矩阵是为了弥补BCG矩阵过于简单,仅用增长率来衡量一个行业的吸引力以及仅用市场份额来判断竞争位置这种做法是否充分也存在着疑问等缺点,通用公司所进行的改良。

17.简述波特提出的三种典型的竞争战略

1)总成本领先战略这种战略的主导思想是以低成本取得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并且贯穿于整个战略之中的是单位产品成本低于竞争对手。其中,成本领先的优势有利于建立起行业壁垒,有利于企业采取灵活的定价策略将竞争对手排挤出市场;2)差异化战略所谓差异化战略就是使企业在行业中别具一格,具有独特性,并且利用有意识形成的差异化建立起差别竞争优势,以形成对“入侵者”的行业壁垒,并利用差异化带来的较高的边际利润补偿因追求差异化而增加的成本。3)集中化战略这类战略是主攻某个特殊的细分市场或某个特殊的产品。这一战略依据的前提是:企业业务的集中化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依据对象服务,从而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点上超过那些有较宽业务范围的竞争对手。

1.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合格的人力资源对组织结构中的职位进行填充和和不断填充的过程。它包括明确组织的人才要求,把握现有的人力资源状况,以及招募、选拔、安置、提拔、考评、奖酬、训练和培养等一系列活动。

11组织中人员的供给与需求有哪些不同的状况?相应的对策如何? 1)1)高供给、高需求:重点应该放在人才的选拔、调配和晋升上

2)高供给、低需求:组织可以通过改变计划,实施成长策略从而提供更多的岗位,也可以采取收缩战略

3)低可以供给、高需求:可以从两个方面确保人员的供给,一是加强内部的培训,培养工作。再就是向外部广纳贤才,同时还要加强留人工作,以使现有的人才不流失 4)低供给、低需求:这意味着组织陷入某种停滞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认真 审视组织的计划。及早对未来可能的发展机会做出安排。

17.人员选拔有哪些途径?

1从组织外招聘,利用广告招聘,到高校招毕业生等。2从组织内选拔或调整。

3.部门划分有哪些原则?

(1)精简原则(2)弹性原则(3)目标实现原则(4)任务平衡原则(5)监督与执行的部门分立原则

11.讨论直线制组织结构的含义与优缺点

答:直线组织结构的含义:根据职权或命令的流向成一条直线,由上至下贯穿组织,每个下属只有一个直接上级,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挥,也只向一个上级报告的最简单、最单纯的结构组织形式。

该结构的优点:结构简单,职权集中,责任分明,指挥统一,沟通简捷。

该结构的缺点:由于是一种最原始的结构组织形式,在现实中只应用于最简单的小型组织。

12.讨论职能制组织结构的含义与优缺点

答:职能制组织结构含义,根据职能划分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因而继承了职能部门化的长处和短处。

该结构的优点: 分工明确,有利于发挥职能专业化优势,同时各部门之间相互依赖,任何一个部门都不可能离开其他部门而独立存在。便于最高主管个人对整个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和协调。

该结构的缺点:各部门容易过分抢到本部门的重要性,而忽视与其他部门的配合,忽视组织的整体目标。同时,当组织的规模不断扩大而达到某一程度时,职能结构的适应性将会越来越差。

13.讨论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含义与优缺点

事业部结构是一种适合于大型组织的分权型组织结构形式。概括地讲,在事业部结构中,公司总部为决策中心,事业部为利润中心,而事业部所属的生产单位为成本中心,整个组织的发展战略选择、经营动作方式、生产成本控制等权力与责任分散在不同的管理层中。事业部结构最主要的优点在于①建立了一种绩效导向型的体制,总公司关注和考核各事业部的经营效果而非营运过程,既鼓励了各事业经理的主动进取精神,又使总公司的高层主管摆脱了日常管理事务,能够集中精力于组织的长远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的决策。②有利于培养高级管理人才。

事业部结构的主要不足是各事业部自成体系,导致营销、财务抢救无效职能部门在各事业部的重复配置,增加了总的管理费用。14.讨论矩阵制组织结构的含义与优缺点

矩阵制组织形式是在直线职能制垂直形态组织系统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种横向的领导系统。可称之为“非长期固定性组织”。人员受双重领导,有时不易分清责任。

矩阵制的优点是:加强了横向联系,专业设备和人员得到了充分利用。具有较大的机动性。促进各种专业人员互相帮助,互相激发,相得益彰。

篇7:学校管理学论文题目

1、课程质量与学生发展问题研究

2、 课程与教材评价问题研究

3、教师素质与学生发展研究

4、 师范教育改革与教师能力结构研究

5、 多元智能教学法研究

6、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7、突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学制教学改革研究

8、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教材编写质量评价

9、 基础教育校内考试改革研究

10、基础教育学生评价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

11、 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12、 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

13 、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研究

14、 中考制度改革研究

15 、高中招生录取制度研究

16 、中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实证研究

17 、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的新探索

18 、中小学生课后作业问题研究

19 、中小学生学习效率问题研究

20 、中小学生学习方法问题研究

21 、从教材编写质量看学生学习负担过重问题

22 、科学发展观下的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研究

23、 科学发展观下的学校教学改革研究

24、 科学发展观下的学制教学与学生发展研究

25、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26、 成功智力理论与中小学教学改革

27、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学科教学改革研究

28 、儿童学习能力发展的研究

29 、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研究

30 、儿童“数一形”能力发展的研究

31 、儿童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研究

32 、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

33 、青春期性教育的研究

34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

35、 学生考试焦虑的研究

36、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37 、学生择业心理研究

38、 当代学生婚恋心理的研究

39 、社区居民迷信心理的研究

40 、各社会群体婚姻关系的研究

41、 老年人生死观研究

42 、各心理学流派心理咨询技术研究

43 、中小学教师心理调适问题研究

44、 儿童言语能力的发展

45、 邪教心理探秘

46 、强迫症(包括洁癖)心理矫治

47 、恐惧症心理矫治

48 、人际障碍的心理矫治

49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问题

50 、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51、 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

5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研究

53 、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

5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55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咨询研究

56 、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辅导研究

57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58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学校合作问题

059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问题

6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问题

6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62 、团、队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63、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6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65 、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66 、学校管理实践中激励问题的探讨

67 、论21世纪学校校长的综合素质

68 、论21世纪学校领导者的领导影响力

69、 论学校校园文化的组织与建设

70、 学习型组织理论结学校管理的启示

71、 深入素质教育改革,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72 、试析团体成员之间沟通的心理障碍与调适

73 、论素质教育目标指导下学校激励手段的运用

74 、试析影响组织管理者正确决策的若干因素

75 、浅论目标管理法在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76 、试析良好人际关系的作用与创建

77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与评估

78 、教师职业发展的心理障碍及管理对策

79 、大中小学生人际交流的心理特点及其教育管理

80 、中小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的研究

81 、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教育管理

82、 男女学生心理发展差异及教育

83、 大中学生性心理发展及教育问题研究

84、 班主任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

85 、青少年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

86 、大学生职业发展问题及教育对策

87 、青少年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教育指导

88 、青少年学生早恋现象的心理分析及教育引导

89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090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

91 、信息技术与术科(音乐、美术)教学的整合

92、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

93、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94 、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分析

95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96 、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教育方式

97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98、 信息技术与教师的成长

99 、农村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探讨

100 、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探讨

101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探讨

102 、中小学学校现教育技术环境建设

103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与教改成效研究

104 、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冲击

105 、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106 、信息技术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影响

107 、信息技术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108 、信息技术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作用

109、 信息技术与学生的学习(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协作性学习)

11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创造教育探析

11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主体性教育探析

112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探究

113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小组协作学习探究

114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探究

11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学模式探究

116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学方法探究

11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学策略探究

118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学评价探究

11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师生交互探究

12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情境创设探究

121 、(学科)专题教育(学习)资源网站(库)的建设与应用探究

122 、信息技术与(XX)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123 、研究性学习问题

124、 社区教育问题

125 、民办教育问题

126 、农村教育问题

127 、论教师流失

128、学生流失成因及对策

129、 学生厌学成因及对策

130、 论情感教育

131 、论师生关系

132 、学生人格教育

133 、学生学会做人教学途径

134 、学生学会做事教学策略

135、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136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途径

137 、学生网络成瘾成因分析与对策

138 、至于新课改学生学习方式探究

139 、教师职业卷怠成因分析与对策

140 、家庭教育问题

141 、论新课程改革与教师

142、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可行性论证

143 、论教师的知识建构

144 、论教学方法的改革

145 、论某一个教学模式的构建

146 、关于学生失范行为的调查与研究

147、 论教育中的质性评价

148 、我国学校生活与学习压力的调查与研究

149 、论我国学校变革的阻力

150 、论我国教师的职业压力

151、 学业不良儿童行为的归固分析

152、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建构状况的调查研究

153 、小学数学教师知识建构状况的调查研究

154 、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

155 、中小学教师素质研究

156 、中小学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57、 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158、 校长领导艺术研究

159、 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160 、校本管理研究

161 、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162 、素质教育与教育管理改革

163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师队伍建设

164 、素质教育与行政管理改革

165、 素质教育与教育观念更新

166 、教育质量监控若干问题研究

167 、教育质量新视野

168、 中小学班级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169、 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70、 学习方式转变实践研究

171 、自主学习实践研究

172 、合作学习实践研究

173 、探究学习实践研究

174 、有意义学习实践研究

175、 创新学习实践研究

176、 教学的生活性

177 、教学的发展性

178 、教学的生命性

179 、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80 、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

181、 新课程与学校管理改革

182 、好学校的标准研究

183 、优秀教师的标准研究

184 、好学生的标准研究

185 、教师与家长的合作研究

186 、论教育市场化

187 、论教育产业化

188 、论教师劳动的经济价值

189 、我国义务教育投资问题、原因与对策

190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

191、 论知识经济背景下教育的应对

192、 WTO与教育改革

193 、论述教育投资评价

194 、教师职业流动的经济学分析

195 、大学生收费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196 、班级规模与学生成就

197、 论义务教育效益发展战略

198 、中美教育观比较

199 、论教师专业化的国际趋势

200 、国际终身教育的理念与政策分析

201 、西方校本管理的特色与启示

202 、西方国家教师教育政策新动向

203 、国外素质教育面面观

204 、当前教师职业压力问题与对策

205、 论学校办学质量评价

206、 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207、 论教师劳动的特点

208、 教育乱收费的原因与对策

209 、家长择校热透视

210 、知识经济与教育改革

211 、教育产业化之我见

212 、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的困境与对策

213 、论教师劳动的价值

214 、论教师职业的地位

215 、民办学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16 、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的办学模式比较

217 、论学校经营

218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与对策

219 、职业学校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220 、论教育报务

221 、论提高教师地位的有效途径

222 、论教师培训的有效策略

223 、教师合理流动探讨

224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比较分析

225、 学习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226 、教学方式的比较与改革

227 、讲授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的比较分析

228 、对终身教育的几点思考

229 、国外基础课程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230 、论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231 、孔子的“有教无实”与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232 、墨子科技教育思想研究

233 、道家的“无为而治”与理想的教育管理模式

234 、王安石的人才管理思想研究

235 、隋唐科举制度专题研究

236、 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教育思想研究

237 、蔡元培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238 、1922年学制改革研究

239 、五四时期工读主义教育思潮研究

240 、1958年的“教育革命”研究

241 、20世纪80年代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研究

242 、稷下学宫与大学教育精神

243 、评述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244 、王守仁儿童教育改革思想简论

245 、蔡元培高等教育思想简论

246 、1922年学制改革的中学课程改革简论

247 、评述毛泽东1957年提出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

248、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新论

249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与幼儿教育改革

250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思想研究

251 、中国当代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研究

252、 中国当代农村教育改革简论

253 、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

篇8:中考作文题目刍议

初三学生在文章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相对而言已定型了, 面对中考作文的准备工作, 当下要做些什么?靠押题、套题是误人子弟, 在临考前, 把自己的习作整理一下, 按照中考作文的要求挑选自己的“代表作”, 再按照材料的范围给习作分类。譬如先选出学校生活:挑选出写老师的、写同学关系的、写集体生活的各一篇;家庭生活:写父母的、写亲朋好友和家人关系的各一篇;社会生活:写关注社会热点的体验和感悟的、成长经历和兴趣爱好的各一篇。这些习作几乎可以覆盖中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想, 在此基础上做修改, 打造一个真实的自我。

在中考时, 怎样把题目与自己所积累的作文材料有机联系灵活运用, 并且使自己能在有限的宝贵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散思维, 把现行的题目与自己积淀的材料进行整合以展示最好文章。因此考生拟好题目是至关重要的。

纵观绍兴历年中考作文, 题目可分为三类:一是给予一段话, 自拟与话题相关的题目, 二是规定题目, 三是半命题题目。

一、自拟性题目

题好一半文, 作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是文章写作的出发点, 是立意的精华部分, 它的成功定位, 会使作文写作顺利进行。一个漂亮的题目也会给人良好的印象。同样, 在中考话题作文中, 一个好的作文题就是一块第一印象的敲门砖, 所以, 花一点时间想一个让阅卷教师一见钟情的好文题, 一定不是枉费心机。

(一) 好作文题的标准。

1. 简练。

就是要简短而精练, 简, 要简得明白, 练要体现干练。让人一看就觉得不敢多字也不得少字, 且言简意赅。简练的文题是用最少的字给人最明确的意义和感情倾向。

2. 新颖。

新颖是现代社会追求的一种潮流, 无论什么时候, 我们都不能忘了想出办法让自己的东西新颖, 那就是用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角, 道出自己的个性思考。应该说, 我们所说的新颖只是别人想漏了的, 或者说只是一时还没有想到的, 而绝不是怎么想也想不通的, 想不到的东西。

3. 切主题。

话题作文虽然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 但大都有一个主题意向, 写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会把这个主题意向尽量明确化。这时, 如果作文题能够对作文的主题有一定的暗示或提示作用, 那么当然是最好不过的。这样, 阅卷教师可以很快地抓住作文的主题思想, 给阅卷者一个先入为主的阅卷思考, 有利于考分的提高。就算你的作文对主题的表现不是很突出, 但有文题的补充也是相得益彰的。

4. 有文采。

阅卷教师大都是一些很有文采的人, 他们对文采是非常敏感而且很看重, 如果你的文题能拟出一定的文采, 无疑会一下子唤出阅卷教师心中那份珍藏的美感, 产生作者也一定是一位有一定文采的人的猜想, 从而获得高分。当然, 作文的内容也应该有一些文采。

5. 有内涵。

文题还应该有一定的内涵, 耐人寻味。当然, 在阅卷的过程中由于阅卷教师时间有限的关系, 这一点很可能被忽略, 但是, 真正有内涵的让那些阅卷高手们落眼就见的东西, 还是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

(二) 根据标准, 拟定恰当的文题。

1. 挪用媒体精华。

如电视剧篇名:这个冬天不太冷 (可捕捉感动人心的社会现象) , 你是我的挚爱、靠近你温暖我等 (可以涉人的品质、精神、人生态度等内涵深刻的“你”) , 如公益广告:点一盏心灯、大爱无华。为何要借助媒体, 是因为被媒体所宣传的不仅给人以熟悉感而且是有生命力的。

2. 模仿经典诗歌。

几千年诗歌文化的深厚底蕴是中华民族的精髓, 它的生命力是久远的, 它的凝练是耐人寻味的。选用诗歌作为题目可充分呈现学生的文化) 修养, 而适当经过创造的诗歌更能彰显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如诗歌挪用“此时无声胜有声”、“人间正道是沧桑”主题, 如诗歌改新“只恐双溪 (肩) 载不动许多愁 (爱) ”、“家祭如何告乃翁 (祖) ”“永不消失的电波 (责任、眷恋) 。

3. 创设诗意题目。

如“让生命向着太阳盛开”、“无言的尊重”、“心田的百合花”、“开了那一片撩人的爬山虎”等。

二、规定性题目

此类题目一般会使得学生陷入提示的陷阱而创作不出新颖的文章。要想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就必须处理好破题这个相当要紧的环节。

应试作文必须符合题意, 我们比作“戴着镣铐跳舞”就是这个意思, 否则跑题、偏题将“全功”尽弃。

要点在于抓题眼。所谓题眼就是题目中能揭示文章中心思想、写作重点、表明感情色彩的关键词。如“一生的风景”, “风景”就是题眼, 在自己亲历的生活圈子里选择凸显风景的人与事来写, 表现自己对生活热爱与赞美的感情。如“收获的喜悦”, “收获”就是题眼, “成长中的趣事”“成长中”, “趣”就是题眼。

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 下定义。

在开头时给题目下个定义, 使它定义后成为自己可以写的要求:如《脚印》, 脚印是记载人生价值的轨迹,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那些铿锵的脚印为我书写了宝贵的财富。如《追星》, 星的核心是闪光的, 是让人敬仰的, 在我的记忆中那些让我肃然起敬的就是明星。

(二) 找比喻。

即把题目与自己能够写的材料相比找到相似点。如《幸福》, 我觉得凡是幸福的都是让人温暖的, 凡是能温暖人、能感动人的亦是幸福的。

(三) 找指代。

如绍兴市中考2009年题目:《你我走过的日子》, 关键是“你”到底指代的什么?不要以为仅是指人, 还可以指代物、人生启示、生活态度、价值坐标等。

三、半命题题目

半命题题目一般会有提示, 但许多学生往往会被提示所迷惑以致作文题目雷同较多, 继而文章内容也大相径庭, 会使教师产生审美疲劳。

审题时一定要注意提示后的省略号, 它可以包罗万象, 其实半命题作文要求填写完的题目就是给了学生一个无穷大的选择, 这就有回归到了“自拟题目”上了。如2010年绍兴市中考作文题目———越长大越 () , 完全可以变成越长大越觉得 (你是我的挚爱) 、 (只恐双肩载不动许多爱) 之类。

上一篇:古人遵规守纪的故事下一篇:五年级状物作文 : 猫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