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供水工程技术要求

2024-09-05

灌溉供水工程技术要求(精选6篇)

篇1:灌溉供水工程技术要求

园林灌溉对再生水回用的技术要求

摘要:结合目前再生水回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问题,就污水处理相关技术与工艺、再生水灌溉的技术要求与标准以及再生水园林灌溉的.管理和监测等方面,对再生水应用于园林灌溉进行了综合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作 者:郝桂玉 HAO Gui-yu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化学化工系,山东,东营,257000期 刊:节水灌溉 ISTICPKU Journal:WATER SAVING IRRIGATION年,卷(期):2007,(1)分类号:X703关键词:再生水 园林灌溉 水质标准 管理要求

篇2:灌溉供水工程技术要求

1.1整套设备采用微机变频控制,运用模糊控制技术,使整套设备始终处于高效区运行,达到充分节能的效果。

1.2能够手动和自动控制,并自动检测液位、压力等和设备故障,实现自动控制、远程控制、备用泵的切换,多泵联网及微机联网控制的要求,也可用于单台或多台水泵的运行控制。

1.3设备应具有远程监控,监测功能。远程网络监控功能分别监控并显示各个关键点的工作压力、设定压力、流量,自来水的进水压力,各台水泵的工作电流、频率、电压等参数,并具有预警及报警处理功能。对设备24小时进行远程控制、监测。

1.4如采用无负压供水设备,应采用予压自平衡技术,稳流补偿技术,真空抑制技术,负压反馈技术、空气自动隔断技术,来保证设备工作时对主管网不产生负压影响,对周边用户的用水不产生影响。整套设备必须为全密闭结构,水通道材质采用304食品级不锈钢,保证水与空气的完全隔离,避免对水产生任何污染。

二、水泵技术要求

1.1居住建筑二次供水设施选用的水泵,噪声应符合行业标准《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JB/T8098-1999中的B级要求;振动应符合行业标准《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JB/T8097-1999中的B级要求。公共建筑二次供水设施选用的水泵,噪声应符合行业标准《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JB/T8098-1999中的C级要求;振动应符合行业标准《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JB/T8097-1999中的C级要求。2.2 二次供水设施中的水泵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低噪声、节能、维修方便;

2、采用变频调速控制时,水泵额定转速时的工作点应位于水泵高效区的末端;

3、用水量变化较大的用户,宜采用多台水泵组合供水;

4、应设置备用水泵,备用泵的供水能力不应小于最大一台运行水泵的供水能力。

5、水泵应采用格兰富、ITT、威乐等国际知名品牌或采用配置进口轴承的国内知名品牌产品。

2.3水泵的效率应不低于《离心泵效率》GB/T13007-2011规定值,并取得“中国节能产品认证证书”。

2.4水泵配套电机采用进口或国内知名品牌,全封闭风冷鼠笼式2级式标准电机,防护等级为IP55,绝缘等级为F级,效率等级不低于《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2012规定的2级标准。电机外壳采取烤漆工艺。

2.5水泵各过流部件如叶轮、腔体及外筒应使用304或316不锈钢材质,采用冲压一次成型,经机器人激光无缝焊接,精度高,品质稳定。

2.6水泵的轴和轴承应为不锈钢材质。水泵密封应采用集装式免维护标准机械轴封,满足耐腐蚀、耐磨损、及更换周期要求。

2.7联轴器采用对开式联轴器,与轴之间应有定位销,安装后无需重新定位,联轴器外应有不锈钢的联轴器套保护。

2.8水泵的泵头及基座制造材料为铸铁或承压能力更高的材料,并使用电泳漆处理。

三、稳流补偿罐、气压罐技术要求(无负压)

3.1稳流补偿器采用食品级不锈钢材质(SUS304以上),厚度厚度为4-6mm。

3.2稳流补偿器的设计压力不应低于直接串联的市政管网或有压管网的最大给水压力。稳流补偿器容积应根据现场调查的市政管网给水量以及设备额定供水流量确定。

3.3稳流补偿器底部应设泄水装置,顶部应设置吊耳。罐体具备低水位传感器,并与变频控制柜连接,从而达到低水位自动停机保护。3.4稳流补偿器应按照《压力容器》GB150-2011的规定进行设计和制造,筒体及封头厚度应按GB150的规定进行计算,但公称厚度不得小于4mm,且封头尺寸应符合《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JB/T4746的要求。

3.5稳流补偿器的承压焊缝,应采用氩弧焊和自动电弧焊。焊丝应符合YB/T 5092的要求。焊接时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焊缝高度不小于母材厚度。焊缝与母材应当圆滑过渡,表面不得有裂纹、未焊透、未熔合、咬边、表面气孔、弧坑、为填满和眼肉可见的夹渣等缺陷。承压对接焊缝应进行无损检测。

3.6稳流补偿器支座应符合《容器支座》JB/T4712.1的要求

3.7气压罐(能量存储器)应采用不锈钢材质(SUS304以上),按照《压力容器》GB150-2011的规定进行设计和制造。

四、水箱(或水池)技术要求

4.1水箱制造应使用食品级不锈钢材料(sus304以上),焊缝应进行抗氧化处理。制造标准执行国家标准图集02s101《矩形给水箱》的相关规定。

4.2水箱(或水池)宜独立设置,且结构合理、内壁光洁、内拉筋无毛刺、不渗漏。

4.3水箱(或水池)容积大于50m3时,宜分为容积基本相等的两格,并能独立工作。

4.4水箱(或水池)高度不宜超过3.5m,水箱高度不宜超过3m。当水池(箱)高度大于1.5m时,水池(箱)内外应设置爬梯。建筑物内水池(箱)侧壁与墙面间距不宜小于0.7m,安装有管道的侧面,净距不宜小于1.0m;水池(箱)与室内建筑凸出部分间距不宜小于0.5m;水池(箱)顶部与楼板间距不宜小于0.8m;水池(箱)底部应架空,距地面不宜小于0.5m,并应具有排水条件。

4.5水池(箱)应设进水管、出水管、溢流管、泄水管、通气管、人孔,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水管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的规定,进水管口底应在溢流水位之上100mm;进水管应装设与进水管径相同的自动水位控制阀(杠杆式浮球阀或液压式控制阀),并不得少于两个,两个进水管口标高一致。

2、出水管管底应高于水池(箱)内底,高差不小于0.1m;

3、进、出水管的布置不得产生水流短路,必要时应设导流装置; 4.进、出水管上必须安装阀门,水池(箱)宜设置水位监控和溢流报警装置;

5、溢流管管径应大于进水管管径,宜采用水平喇叭口集水,溢流管出口末端应设置耐腐蚀材料防护网,与排水系统不得直接连接并应有不小于0.2m的空气间隙;

6、泄水管应设在水池(箱)底部,管径不应小于DN50。水池(箱)底部宜有坡度,并坡向泄水管或集水坑。泄水管与排水系统不得直接连接并应有不小于0.2m的空气间隙;

7、通气管管径不应小于DN25,通气管口应采取防护措施;

8、水池(箱)人孔必须加盖、带锁、封闭严密,人孔高出水池(箱)外顶不应小于0.1m。圆型人孔直径不应小于0.7m,方型人孔每边长不应小于0.6m。

五、控制柜技术要求

5.1控制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控制设备》GB/T 3797-2005的规定;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可靠,内外涂层完好、清

洁、整齐;控制柜上部应设有吊装孔,下部应具有与基础固定的安装孔;面板上应设有观察设定压力、实际压力、电流、电压、频率的显示窗口,并有故障报警的声光显示;面板上应设有水泵启、闭状态显示、功能指示标志;内部配件装配合理、结构紧凑、维修方便。其防护等级应符合GB4208的要求,且不应低于IP30。

5.2控制柜内一次设备安装可靠牢固,操作和联动符合设计和运行要求;所有二次接线回路接线准确、连接可靠、标志齐全清晰、绝缘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对封闭式配电柜(箱)及电缆通道(包括过墙孔洞)封堵良好。

5.3接地、防雷系统符合设计要求,电气设备外壳可靠接地,接地装置宜共用统一接地极,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5.4电缆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排列整齐、外表无损伤,标志牌装设齐全、正确、清晰;电缆固定和相关距离及电力电缆保护套管公称直径等符合要求;电缆终端头、中间接头接线牢固;电缆终端头、中间接头相色正确。

5.5采用PID电子数字集成技术,结合水泵本身的特点和液位、压力等测控技术,对水泵运行进行一系列监控功能单元的组合。

5.6控制柜对水泵进行手动和自动控制,并自动检测液位、压力等和设备故障,实现自动控制、远程控制、备用泵的切换,多泵联网及微机联网控制的要求,也可用于单台或多台水泵的运行控制。

5.7控制柜具有过压 欠压 缺相 短路 过流等故障报警及瞬间停电后自动复位功能保护功能,同时也具备有自行诊断和自动消除 自动复位功能,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超压和过载时自行停止并报警,超压消除后自动恢复。

5.8控制系统采用中文人机界面,无需程序。控制器及输入、输出模块,并选用进口国际知名品牌产品(西门子、施耐德、ABB)。5.9控制柜内变频器、软启动器及PLC控制器等主要设备应采用ABB、西门子、ABB、施奈德等国际知名品牌产品;主开关、空气断路器、热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控制回路断路器等所有元器应使用国际知名品牌或国内知名品牌产品。

六、远程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6.1远程监控系统宜采用光纤实时采集二次供水系统信号,包括电机、水泵、阀门、配电系统、水池、门禁系统(机柜、安防)等多项运行数据信息和泵房视频信息,后台监控终端实时监控所有二次供水系统的运行情况,根据设定参数实时报警系统异常情况,监控终端能将控制命令和各种修改指令发送至各采集终端,实时控制各二次供水泵房的运行。

6.2实时远程监控数据应包括:泵房的安防视频信号、供电信号(电量信号、电压信号)、每组水泵电机运行电流,水泵机组进出口设定压力、实际压力,储水池(箱)设定液位、实际液位,手动/自动状态,水泵启停状态,水泵启停时间,变频器频率,总进水流量,机柜门和安防开关,各种故障状态。有排水控制系统的二次供水设备,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应提供积水水位信号和排污系统运行信号。

6.3下列参数出现异常时设备保护应能自动报警:水压超压或欠压,水池(箱)液位超高或过低,变频器故障。

6.4远程监控系统的核心器件采用通用PLC或控制器,具备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预留模拟量接口15%,且不少于2路。预留数字量接口20%,且不少于2路。

6.5系统具备现场数据存储功能,存储时间不少于7×24小时。6.6模拟量信号为工业标准信号:4-20mA。

6.7为防电磁干扰,信号输入输出端应安装光电隔离系统。6.8系统必须配备RS485串口通讯模块、以太网通讯模块。

6.9 数据远传采用光纤、电话线、GPRS、GSM、3G等通信方式,通讯协议采用MODBUS。

6.10 具有人机对话功能的自动控制装置,对话界面显示语言应为中文,显示清晰,便于操作。

6.11 设备参数设置,必须有密码保护。

6.12 设备厂商必须提供完整的设备资料(含:设备图纸、通讯协议、设备参数、使用说明等)。

七、管路及附件技术要求

7.1设备管道系统(管道及法兰)材质应采用食品级不锈钢(304以上),管壁厚度不应小于3mm。设备及管道布置应做到结构合理、检修方便。

7.2管道与设备、阀门的连接应采用法兰连接,各连接法兰及法兰盖不应低于管道的设计压力;管路系统最低处应设有排水设施;无负压供水设备进出水管之间设旁通管,并应在旁通管上装设阀门和止回阀。7.3每台水泵配置的进水管和出水管的管径应分别比水泵进水口和出水口至少大一级,且水泵的进水管与水泵进水口之间应采用偏心变径连接,水泵的出水管与水泵出水口之间应采用同心变径连接。

7.4设备选配的各类阀门应符合有关标准。阀门公称压力不应低于管道的设计压力,且各阀门动作应灵活可靠。蝶阀应符合GB/T 12238的要求。对夹式止回阀应符合JB/T 8937的要求。可曲挠橡胶接头应符合CJ/T 208的要求。其他类型的阀门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

7.4设备进水口前应设置过滤器。滤网的网孔尺寸应按使用要求确定,一般为0.5mm~2 mm,且过滤网的过滤总面积不应小于进水口截面积的1.5倍。

7.5无负压供水设备进水管路应设置倒流防止器时,安装在稳流补偿器进水口和过滤器之间。倒流防止器应符合CJ/T 160的要求。

篇3:灌溉供水工程技术要求

1 设计流量特征值确定

1.1 渠系布置

斗渠以下原斗、农、毛、田间工程的总体布置基本合理, 斗渠设计流量偏小、农渠设计流量基本合理;斗农渠由于为土渠行水, 原设计比降在1/600~1/900之间, 比降偏大。

由于末级渠系改造是在原有渠系的框架上进行的改造, 斗渠布置基本沿原渠线布置, 对于个别渠线不合理的渠段进行局部改线调整, 以满足斗农渠输、配水要求;农渠以斗渠为基础布置, 结合项目区的土地利用规划、行政区划, 以利于农机耕作为条件, 因地制宜合理布置, 对不合理的渠段, 按照方田建设标准重新规划布设, 达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

1.2 设计流量确定

斗、农渠灌溉均采用轮灌方式。按照控制面积、灌水率图及灌溉制度, 逐级推求设计流量, 并充分考虑到抽水灌区用水集中, 灌期短和影响因素多的特点及实际运行情况确定各斗、农渠流量。斗渠灌水模数按1m3/s控制1.5万亩, 参考南干渠实际, 斗渠设计流量按表1确定。

由于农渠灌溉面积相差较大, 农渠灌水模数按1m3/s控制0.5~0.75万亩, 并结合灌区实际, 农渠设计流量具体见表2。

1.3 最小流量确定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规定, 续灌渠道的最小流量不宜小于设计流量的40%, 相应的最小水深不宜小于设计水深的70%。自从农村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作物结构调整后, 小于该设计流量40%的小流量不仅经常出现, 而且持续时间较长, 为了适应新的情况, 渠道最小流量建议取设计流量的30%。

2 渠道纵横断面设计

由于U形混凝土渠道衬砌断面结构合理, 整体性强, 抗冻胀等能力好;水力条件好, 流速快, 输水输砂能力强, 有利于缩短灌溉周期和引用高含砂水灌溉以及便于管理养护, 工作量小;渠道占地少;省工、省料;防渗效果显著。同时, 由于U形渠道在我省应用较广, 先后研制了U形渠开挖机、混凝土衬砌机、切缝机、小型震动碾等施工机具, 为机械化施工创造了良好条件。本次斗渠、农渠衬砌改造均采用U形断面, C15混凝土现浇, 其中斗渠为D100、D80、D60、D40, 农渠为D40, 衬砌厚度D100、D80为70mm, D60为60mm, D40为50mm。渠道纵向比降根据地形情况和所控制面积分别调整, 一般控制在1/800~1/1500之间。

根据渠道纵向比降和渠道设计规格, 按照水力计算公式计算混凝土衬砌U形渠道流量见表3。

斗渠纵横断面设计以总干二支1斗为典型设计。总干二支1斗全长3.037km, 灌溉面积2800亩, 共有15条农渠, 渠道设计流量0.2m3/s, 纵向设计比降为1/1000。衬砌渠道设计横断面为D80U形渠道, 渠道口宽100cm衬砌厚度7cm, 衬砌采用“U”形渠道衬砌机连续施工, 砼标号为C15, 伸缩缝为人工切制的矩形缝, 间距4m, 缝内灌填聚氯乙烯胶泥。

3 渠道防渗工程设计

渠道防渗结构。

灌区防渗U形渠道采用标准断面U形衬砌机一次成型浇筑, 人工原浆收面。

(1) 砼板的设计标号。

强度:C15

抗渗:W4

抗冻:F50 (最冷月平均气温在-3℃~10℃)

(2) 砼U形防渗板最小厚度为5cm。

(3) 砼U形防渗板伸缩缝间距。

一般采用素砼现浇, 纵向伸缩缝间距为5m。

(4) 伸缩缝宽度及填充物。

伸缩缝形式可采用矩形或梯形缝, 缝宽1.5cm~2.5cm。缝内填充物材料要求韧性好, 粘结力强, 低温不易裂, 高温不流淌, 使用寿命长, 施工简单。可采用聚氯乙烯胶泥伸缩缝。

摘要: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后, 水利建设进入黄金期, 水利设施设计施工标准进一步提高, 针对设计及施工中的要点, 本人亲临一线, 谈了一些看法, 以供参考。

篇4:水稻田好气灌溉的作用及技术要求

关键词:水稻田;好气灌溉;作用;技术

中图分类号: S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32-1

水稻田好气灌溉既能满足水稻各生育期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又可增加改良土壤耕作层的通气状况,增强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耕作层长时间处于富氧状态。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动和还原性有毒物质的分解,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使根系发达,增强其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培育健壮的植株体,是夺取水稻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1好气灌溉对土壤耕作层的作用

在水稻各生长发育期,田内水层长时间保持在淹水的条件下,大气中的氧气必须通过水层才能进入土壤,但氧气在水中的扩散比空气中低1万倍,由于田面水层阻碍空中氧气的进入,田内耕层氧气缺乏,直接影响有机物的分解利用,导致根系发育不良,养分吸收能力差。在长期淹水的土壤环境下,会使还原性物质积累增加,对水稻根系产生毒害作用。水稻田好气灌溉能促进土壤通气性,同时由于土壤氧气含量增加,使原来存在于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甲烷、硫化氢等得到氧化,含量明显减少,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

2 减轻病害发病率

水稻稻瘟病、纹枯病都是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易发生,高温高湿利于病菌孢子的萌发传播蔓延。田内采用好气灌溉管理,田内湿度低,破坏了各种病源菌的发病条件,控制病害发生及为害,明显降低稻瘟病和纹枯病丛发病率及株(茎)发病率。同时植株体生长健壮,增强了抗病能力。

3 好气灌溉对稻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3.1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

据有关资料显示,好气灌溉比传统淹水灌溉根系数量增加了8.5%~13.4%,根系体积增加17.8%~22.6%,干物质重增加9.5%~15%,根系数量与体积的增加,提高了根系活力,扩大了根系的吸收范围,增强了吸收数量,满足地上株体的生长发育。

3.2促进早期分蘖生长,群体成穗率提高

通过对水稻分蘖期的数据调查显示,水稻好气灌溉的田块,平均每丛分蘖早,分蘖节位低,分蘖成穗可提高30%,这些早生分蘖,有利于培育成壮秆大穗,这也是好气灌溉的主要优势。同时也利于改善株型,提高群体透光率,光合速率较高,光合面积大,光合功能和抗早衰能力增强。

4 好气灌溉技术要求

4.1淺水插秧

插秧时保持田面有1厘米水层,这样有利于提高插秧质量,同时也利于提高水温和土湿。只有在1厘米水层的条件下,无论采用机械插秧或人工插秧,都能使秧根在同一平面上,插得浅,插得直,不漂秧,不缺穴,缓苗快。

4.2湿润分蘖

分蘖期稻株地上部与地下部均迅速生长,而地下部根系和根毛的产生,不仅需要足够的水分,更需要充足的氧气供给的方式。为了保证水分与氧气的供应,应采用浅水与湿润灌溉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水温、土温,又有充足的氧气供根生长,根系发育好,吸收能力强,促使早分蘖,低节位分蘖,为培育壮秆大穗打好基础。一般田内保持3~5天浅水层,3~5天无水层。

4.3分蘖末期晒田

当田内分蘖达到一定数量后,通过适度排水晒田,能有效控制无效分蘖,巩固有效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土壤中的氧气,促进根系下扎,防止倒伏,增强抗病虫害的能力。晒田时间一般为5~7天。对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烂泥田要早晒、重晒。水稻生长正常的高产田要及时晒,控制无效分蘖。前期施氮肥过多,秧苗生长过旺,有倒伏倾向的稻田要早晒、重晒。

4.4寸水孕穗开花

水稻孕穗开花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也是水稻一生中生理需水最多的时期。此期缺水会导致颖花败育和不实粒增加,在开花期田内无水受旱,则花粉和柱头容易受旱干枯,不能授粉或抽穗不齐。但也不宜灌深水,深水影响稻根呼吸和根系发育,易形成黑根、烂根、降低根系活力。一般田内应保持3厘米左右的水层。

4.5湿润灌浆

水稻灌浆期应进行间歇灌溉,确保田内耕层保持湿润状态,以促进植株内有机物质向籽粒转运,减少空壳秕粒,增加千粒重。若土壤水多缺氧,根系极易早衰。采用湿润灌溉,进行“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水分管理,有利于增气保根,以根养叶,以叶壮籽,籽粒饱满,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

篇5:灌溉供水工程技术要求

第一部分 项目法人

一、项目法人的特点和职责

项目法人不是指具体的某个人,水利工程的项目法人应是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活动中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力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既然是一个组织,就需要有完整的内设管理机构,有法人代表、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等相关管理人员。

项目法人是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对项目建设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资金管理和生产安全负总责,并对项目主管部门负责。在建设阶段的主要职责是:

1、组织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审核、申报等工作。

2、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批准的建设规模、内容、标准组织工程建设。

3、根据工程建设需要组建现场管理机构并负责任免其主要行政、技术及财务负责人。

4、负责办理工程质量监督、工程报建和主体工程开工报告报批手续。

5、负责与项目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工程建设外部条件。

6、依法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和材料及设备 等组织招标,并签订有关合同。

7、组织编制、审核、上报项目年度建设计划,落实年度工程建设资金,严格按照概算控制工程投资,用好、管好建设资金。

8、负责监督检查现场管理机构建设管理情况。包括工程投资、工期、质量、安全生产和工程建设责任制情况等。

9、负责组织制定、上报在建工程度汛计划、相应的安全度汛措施,并对在建工程安全度汛负责。

10、负责组织编制竣工决算。

11、负责按照有关验收规程组织或参与验收工作。

12、负责工程档案资料的管理。包括对各参建单位所形成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二、项目法人应具备的主要能力

1、项目法人需经常监督检查工程的建设管理情况,法人代表需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2、项目法人的职责要求法人代表、相关人员需掌握设计、施工、监理、质量安全、财务、验收等多方面知识,了解并熟悉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法规、管理办法及重点行业管理规范。通俗的说:就是得知道怎么管,重点管哪,管理的依据是什么。

三、项目法人应提高认识

我们个别项目法人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总觉得设计、施工、监理、质量均有专门的单位负责,好像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其实不然。比如小库除险加固设计中的洪水标准问题,设计单位 知道执行何种规范,但不一定知道具体执行的标准,设计单位知道如何进行安全评价,但不一定能够做到细致全面;施工单位知道应该如何施工,但不一定对自己严格要求;监理单位知道如何监理,但不一定尽职尽责。由此就可能导致前期工作进展缓慢,施工进度严重滞后,监理工作漏洞重重,工程质量存在缺陷,投资无法控制,竣工验收无法正常进行等诸多问题,而所有这些问题最终都将由项目法人统一去协调解决,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又无法保证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工。我们每年都会接待水利部派来的稽察、审计小组,那些专家之所以称之为专家,首先肯定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见识较多;其次就是用行业管理方面的有关政策、法规、规范严格要求,逐条加以对照;最后有可能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我省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法人的有关人员绝大多数为现职管理人员,所以无论从建设还是管理方面来讲,都应当加强自身的学习,备齐重点规范,知道用规范中哪些条款去监督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第二部分 小型病险水库建设管理程序及需注意的问题

一、小型病险水库现状

从2013年起,我省已编制完的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内的项目仅剩下小Ⅱ型病险水库,分为重点小Ⅱ和一般小Ⅱ型病险水库两类。重点小Ⅱ病险水库(总库容大于20万m且坝高大于10m)除险加固利用的是中央资金,补助比例为工程批复总投资的90%;一般小Ⅱ型病险水库利用的是省级资金,补助比例为工程批复总投资的70%、75%。其中少数民族县、贫困县的补助比例为75%。

从已安排资金的88座重点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看,批复的总投资平均为193万元/座,17座一般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批复的总投资平均为172万元/座。

二、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执行的管理办法

1、财政部 水利部关于印发《小II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11】47号);

2、关于印发《辽宁省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辽水供【2008】170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3、关于印发《辽宁省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辽水供【2010】245号,以下简称验收办法)。

三、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建设程序

一个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从开始到结束,大致需经过安全评价、安全鉴定、安全鉴定复核、初步设计、审查批复、建设实施、工程验收、绩效考评八个步骤,以下分别予以说明。

1、安全评价

遵循的规范: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评价内容包括:工程质量评价、大坝运行管理评价、防洪标准复核、结构安全评价、渗流安全评价、抗震安全复核、金属结

3构安全评价、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七个部分。

做安全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防洪标准选取:我省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现执行《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洪水标准应按山区、丘陵区和平原、滨海区分别选取。当山区、丘陵区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挡水高度低于15m,且上下游最大水头差小于10m时,洪水标准按平原、滨海区确定;当平原、滨海区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的挡水高度高于15m,且上下游最大水头差大于10m时,洪水标准按山区、丘陵区确定。洪水标准原则上取规范下限,若取上限必须有充分论证。具体到我省小II型水库,一般情况下,山区、丘陵区水库:设计、校核洪水标准分别为20、200年;平原、滨海区水库,设计、校核洪水标准分别为10、20年。

2)、对防浪墙要求

当永久性水工建筑物顶部设有稳定、坚固和不透水的且与建筑物的防渗体紧密结合的防浪墙时,防浪墙顶部高程可按4.0.1条确定,但挡水建筑物顶部高程不应低于水库正常蓄水位。

土石坝的土质防浪墙顶部在设计静水位以上的超高,应在表4.0.3规定的范围内选取,防浪墙顶高程应不低于校核情况下的静水位。

3)、工程地质勘察:

遵循的规范:《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

安全评价是基础,我省对安全评价单位和初设单位资质的要求均是水库枢纽工程设计丙级以上(含丙级)资质的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所以在选取评价单位和初设单位的时候最好选用一家,安全评价完成了,成果可以直接用于初设。

2、安全鉴定

遵循的办法: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

注意事项:《管理办法》与《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的要求有所不同。

1)、《辽宁省小型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试行)》是针对2005年省里开展小型水库安全状况普查制定的,对结构安全评价、渗流安全评价部分主要通过经验数据、现场检查、历史资料等情况进行判定,实际计算较少,已不能完全满足现在的工作需要,现在的安全鉴定实际都是按照《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执行的。

2)、《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第三条规定:坝高15m以上或库容100万m以上的小型水库大坝,由县或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鉴定,《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大坝安全评价报告完成后,由市水利(务)局组织成立专家组对大坝安全评价报告进行审查,提出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由市水利(务)局审定并印发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

3、安全鉴定复核

现有的小型病险水库安全鉴定复核都是由省供水局组织有关 3人员完成的。

注意事项:

必须到工程现场进行检查,发现可能出现的新的问题,大坝主管部门、鉴定承担单位、项目法人必须与安全鉴定复核单位的有关人员就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后定稿。安全鉴定复核意见是初步设计编制的依据,复核意见中未提到的问题审查时不予考虑。

4、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编制原则:

《关于印发小Ⅱ型病险水库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的通知》(办规计【2011】206号)

《辽宁省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 编制注意事项:

1)、对于水库渗漏问题,按允许渗漏但不允许渗透破坏的原则提出工程措施。土石坝坝体渗漏一般不宜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型式;

2)、对于附属设施,适当安排必要的安全监测、通信报警和管护用房等,从严控制防汛道路建设,严禁购置交通设备,不应列入不影响大坝安全的取(引)水配套等设施。水库淹没处理、工程永久征地、环境保护、水土保持4项投资不列入总概算。

3)、其它应注意的事项见《辽宁省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 设计变更:

遵循的办法: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管理暂行办法。见转发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辽水规计转【2012】57号)中附件。

水利工程设计变更分为重大设计变更和一般设计变更。重大设计变更是指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的建设规模、设计标准、总体布局、布置方案、主要建筑物结构型式、重要机电金属结构设备、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措施、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发生变化,对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的设计变更。其他设计变更为一般设计变更。

以下设计内容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工程设计变更为重大设计变更:

(一)工程规模、建筑物等级及设计标准

1、水库库容、特征水位的变化

2、工程等别、主要建筑物级别、抗震设计烈度、洪水标准等的变化。

(二)总体布局、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总体布局、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建筑物场址、坝线的变化;

2、工程布置、主要建筑物型式的变化;

3、主要水工建筑物基础处理方案、消能防冲方案的变化;

4、主要水工建筑物边坡处理方案、地下洞室支护型式或布 置方案的变化;

5、主要技术方案的变化。

(三)施工组织设计

1、主要料场场地的变化;

2、水利枢纽工程的施工导流方式、导流建筑物方案的变化;

3、主要建筑物施工方案和工程总进度的变化。

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影响较小的局部工程设计方案、建筑物结构型式、设备型式、工程内容和工程量等方面的变化为一般设计变更。水利枢纽工程中次要建筑物基础处理方案变化、布置及结构型式变化、施工方案变化,附属建设内容变化,一般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设计变化可视为一般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文件编制

项目法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不得修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根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项目法人等单位可以提出变更设计建议。项目法人应当对变更设计建议及理由进行评估,必要时,可以组织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有关专家对变更设计建议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变更,应当委托原勘察、设计单位进行。经原勘察、设计单位书面同意,项目法人也可以委托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进行修改。修改单位对修改的勘察、设计文件承担相应责任。

涉及其他地区和行业的水利工程设计变更,必须事先征求有 关地区和部门的意见。

设计变更的审批与实施

工程设计变更审批采取分级管理制度。重大设计变更文件,由项目法人按原报审程序报原初步设计审批部门审批。一般设计变更由项目法人组织审查确认后实施,并报项目主管部门核备,必要时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批。设计变更文件批准后由项目法人负责组织实施。

5、审查批复

小Ⅱ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初设由省水利工程建设技术审核中心审查,由各市水利(务)局批复

6、建设实施 1)、项目法人:

《小II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规定:

小Ⅱ型项目以县级区域为单元组建一个项目法人,负责组织区域内小Ⅱ型项目建设。项目法人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组建方案,报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并任命项目法人代表和技术负责人。项目法人必须具备健全的组织机构,有满足工程建设需要的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人员。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党政主要负责人不得兼任项目法人代表。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具有水利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有必要的专业技术素质和丰富的技术管理经验。这里需注意:项目法人的批复文件中必须明确法人代表和技术负责人。

2)、工程招投标

《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

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和施工监理必须实行公开招标,且按打捆后集中招标的方式进行。集中招标工作,具备条件的由项目法人负责组织,不具备条件的实行委托代理,同时按职责分工进行行政监督。(按现有规定,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资格分为甲级、乙级和暂定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招标机构的资质暂定级即可满足要求)。

县(市、区)一个年度实施的项目总数不超过5座时,施工和施工监理可分别打捆招标选择承包商,其中施工招标必须是一个水库一个标段,分库列项目清单,履行基本建设程序;超过5座水库时,可打捆成两个标。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施工单位必须具有三级以上(含三级)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资质,施工监理必须具有丙级(含丙级)的水利工程监理资质。中标单位应严格履行施工合同,严禁将工程转包或违法分包。

3)、工程监理

遵循规范: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03》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14号)第三条: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 万人民币以上的,必须进行招标。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来说,由于监理费用达不到此项规定,均可直接委托监理单位。具体到监理人员:当一个县(市、区)仅有一个除险加固项目时,可不设总监,但必须设置一名监理工程师;当有多个项目时,至少应设置一名总监理工程师,必须保证每个项目有一名监理工程师,可以有监理员协助。

工程监理受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的委托,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存在的问题也最多。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1)、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对监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可有可无;

2)、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对监理单位工作要求不严格或不知道如何要求;

3)、监理单位本身良莠不齐,派出的监理人员不能胜任本职工作;

4)、监理费用过低,而且不能足额支付。我省每座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的监理费用大致为工程总投资的2.5%。对于200万元左右的除险加固项目,监理费用在5万元左右。

所以项目法人一定要认真筛选监理单位、从严要求并足额支付监理费,才能充分发挥工程监理的作用。

项目法人对监理应如何管理:

项目法人应该按照一个基础、四个重点去严格要求监理单位。一个基础是单元质量评定,单元质量全部合格,工程即可合 格;四个重点是:原材料、中间产品检测;关键部位旁站式监理;隐蔽工程验收;必要的试验。只有这样,才能将建设项目置于有效监控之下;才能有效防止建设项目的质量问题;有效防止建设项目费用的滥用。

原材料、构配件和工程设备检验制度。进场的原材料、构配件和工程设备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和技术说明书,经承包人自检合格后,方可报监理机构检验。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和工程设备应按监理指示在规定时限内运离工地或进行相应处理。

工程质量检验制度。承包人每完成一道工序或一个单元工程,都应经过自检,合格后方可报监理机构进行复核检验。上道工序或上一单元工程未经复核检验或复核检验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或下一单元工程施工。

工程计量付款签证制度。所有申请付款的工程量均应进行计量并经监理机构确认。未经监理机构签证的付款申请,发包人不应支付。

另外就是监理机构应按有关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的要求,组织进行工程项目划分,征得发包人同意后,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认定。项目划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工程验收能否正常进行。

项目法人应如何把握工程质量控制:

1、首先应熟悉比较常用的施工技术规范,掌握试验、检验的科目、方法、频次、控制指标及相应标准。

比较常用的施工技术规范有: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如《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第8.1.2条规定:

施工试验的项目:一般有土料、砂砾料及石料的碾压试验;石料场的爆破试验;坝料加工试验;以及混凝土防渗墙、基础灌浆、坝基加固处理、排水减压井和其他施工试验。

14.4.2条规定:

防渗体压实控制指标采用干密度、含水率或压实度。反滤料、过度料及砂砾料的压实控制指标采用干密度或相对密度。堆石料的压实控制指标采用孔隙率。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第5.1.5、11.5.3条规定: 运至工地的每一批水泥,应有生产厂的出厂合格证和品质试验报告,使用单位应进行验收检验(按每200-400t同厂家、同品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为一取样单位,如不足200t也作为一取样单位),必要时还应进行复验。

同一强度登记混凝土试件取样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抗压强度:大体积混凝土28d龄期,每500m3成型一组,设计龄期,每1000m3成型一组;非大体积混凝土28d龄期,每100m3成型一组,设计龄期,每200m3成型一组。

抗拉强度:对于28d龄期,每2000m3成型一组,设计龄期,每3000m3成型一组。

抗冻、抗渗或其他主要特性要求:应适当取样检验,其数量可按每季度施工的主要部位取样成型1-2组。

2、应掌握质量控制的有关规定

监理规范6.2.10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监理机构应督促承包人按施工合同约定对工程所有部位和工程使用的材料、构配件和工程设备的质量进行自检,并按规定向监理机构提交相关资料。

2)、监理机构应采用现场察看、查阅施工记录以及对材料、构配件、试样等进行抽检的方式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应及时对承包人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施工工法以及各种违章作业行为发出调整、制止、整顿直至暂停施工的指示。

3)、监理机构应严格旁站监理工作,特别注重对易引起渗漏、冻融、冲刷、汽蚀等部位的质量控制。

4)、单元工程(或工序)未经监理机构检验或检验不合格,承包人不得开始下一单元工程(或工序)的施工。

5)、监理机构发现由于承包人使用的材料、构配件、工程设备以及施工设备或其他原因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或造成质量事故时,应及时发出指示,要求承包人立即采取措施纠正。必要时,责令其停工整改。

6)、监理机构发现施工环境可能影响工程质量时,应指示承包人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必要时,应停工整改。

7)、监理机构应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其处理措施或遗留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和拍照,保存好照片或音像片等相关资料。

8)、监理机构应参加工程设备供货人组织的技术交底会议;监督承包人按照工程设备供货人提供的安装指导书进行工程设备的安装。

9)、监理机构应审核承包人提交的设备启动程序并监督承包人进行设备启动与调试工作。

6.2.11 工程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承包人应首先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自检。未经承包人自检或自检不合格、自检资料不完善的单元工程(或工序),监理机构有权拒绝检验。

2)、监理机构对承包人经自检合格后报验的单元工程(或工序)质量,应按有关技术标准和施工合同约定的要求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予签认。

3)、监理机构可采用跟踪检测、平行检测方法对承包人的检验结果进行复核。平行检测的检测数量,混凝土试样不应少于承包人检测数量的3%,重要部位每种标号的混凝土最少取样1组;土方试样不应少于承包人检测数量的5%;重要部位至少取样3组;跟踪检测的检测数量,混凝土试样不应少于承包人检测数量 的7%,土方试样不应少于承包人检测数量的10%。平行检测和跟踪检测工作都应由具有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的检测机构承担。平行检测的费用由发包人承担。

4)、工程完工后需覆盖的隐蔽工程、工程的隐蔽部位应经监理机构验收合格后方可覆盖。

6.2.12 工程质量评定。监理机构应监督承包人真实、齐全、完善、规范地填写质量评定表。承包人应按规定对工序、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单位的工程质量等级进行自评。监理机构应对承包人的工程质量等级自评结果进行复核。

监理机构应按规定参与工程项目外观质量评定和工程项目施工质量评定工作。

这里要重点强调一下旁站监理。我们不少除险加固工程在护坡干砌石砌筑、混凝土浇注、坝体填筑、灌浆等方面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如干砌石砌筑不紧密,出现通缝、叠砌、浮塞现象;混凝土出现跑模、漏浆、蜂窝孔洞现象;灌浆出现灌浆次数不够,相邻灌浆间隔时间不满足要求等问题;特别是坝体填筑施工,填筑质量和压实机械、铺土厚度、碾压遍数、行车速度等均有一定关系,既无旁站监理,又不进行碾压试验,质量如何保证。

4)、资金使用与管理

遵循依据: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指南

《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 省及省以上补助资金应全部用于大坝稳定、基础防渗、泄洪安全等主体工程建设及勘察设计费用的补助,严禁挪用和滞留,确保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管理办法》当时主要是针对《东部规划》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制定的,由于当时补助比例较低,所以规定资金只能用于主体工程建设。对于重点小Ⅱ型病险水库,补助比例达到工程总投资的90%,完全可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所以在保证工程建设任务全部完成的前提下,可以列支设计费、工程建设监理费、招标业务费等独立费用,但原则上不能列支项目建设管理费。对于一般小Ⅱ型病险水库,由于补助比例仅为工程总投资的70%、75%,所以仍需严格执行《管理办法》的二十三条规定。

注意事项:

工程招投标可以打捆,但建设资金必须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包括独立费用一项。

7、工程验收

工程验收分按验收主持单位可分为法人验收和政府验收。我省现有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政府验收省厅已委托各市水利(务)局负责。

竣工验收前需进行财务审计和档案验收。

《辽宁省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验收办法》(试行)第三十四条规定: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财务决算应按水库属地原则由项目法人报请同级审计部门审计。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的档案验收应按水库属地原则由县(市、区)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档案部门组织实施。

第四十二条规定:为保证小型病险水库工程的验收质量,项目法人应在竣工验收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竣工前质量抽检,并出具检测报告。抽检的项目和数量由质量监督机构确定,检测所需费用由项目法人列支。

最后说明一点,任何除险加固项目均须按照初设批复的内容完成全部工程建设任务,包括管理房、观测设施等。

8、绩效考评

评价依据:财政部 水利部《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

除险加固项目实施后,需对项目的建设、完成情况及由此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价,近几年都是财政部委托各省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完成。

第三部分 稽察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前期与设计工作

(1)个别工程未进行详细地质勘察工作

如某水库安全鉴定核查意见中提到:渗流导致坝坡塌坑沉陷、输水洞存在严重质量问题,但设计单位在除险加固初步设计中未进行详细地质勘探工作。现场查看发现,水库水位较低,但在大坝下游最低处仍存在明显漏水现象。不符合《中小型水利水 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55-2005)第7.3.1条和第7.3.2条的规定。

(2)部分工程设计深度不够或存在安全隐患

如某水库工程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均未提供闸门、启闭机及拦污栅等设计图纸,不符合《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第7.6条规定;某水库大坝坝体灌浆方案论证资料,灌浆技术参数设计不充分。不符合《土坝坝体灌浆技术规范》(SD266-88)第3.1.1条、第3.1.2条的规定。

某水库在初步设计中确定工程设计洪水标准10年一遇,校核洪水50年一遇,设计和校核洪水位分别为88.36m、89.45m,坝顶高程90.14m。但查阅相关水文资料发现,当发生10年一遇洪水,相应水位90.48m时,洪水将漫过大坝,危及水库工程安全。不符合水利部《关于印发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的通知》(水总〔2008〕428号)第一条第三款和第六款的规定。

(3)部分项目存在设计缺陷

如水库溢洪道采用渠道而未采用宽顶堰计算溢洪道泄洪流量,不能满足泄洪要求,未进行控制段及底板护砌工程设计,溢洪道出口未设置消能设施;大坝粘土心墙顶部低于水库正常蓄水位约2.0m,未设计防渗处理措施;水库位于严寒地区,最大冻土层厚2.08m,大坝上游护坡设计厚仅0.6m。在大坝上游坝面水位变动区采用浆砌石框格内填充石渣护坡,不能抵御风浪冲击以 及冰层和漂浮物损害;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设计采用铺设土工膜防渗,自上游坝脚向上游水平铺设80.0m,沿上游坝面铺设至高程1634.23m,低于水库死水位(1637.4m)和正常蓄水位(1641.0m);坝体土质为壤土,坝基为深厚卵石强透水层,坝体与坝基间未设反滤层,存在渗流安全隐患;以上不符合《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第4.1.1条和《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导则》(SL189—96)第6.4.1条、第6.4.5条、第6.5.2条、第6.7.1条、第6.7.2条、第6.7.6条的规定。

(4)部分工程布置存在缺陷

如水库溢洪道泄槽内和大坝上游坝面建有1条永久交通道路,影响水库工程安全,不符合《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第2.1.3条的规定。

(5)部分项目设计变更编制不规范或未履行报批手续

2、建设管理

(1)监理人员不具备水利工程监理执业资格(2)监理实施细则内容编写不全面

如某监理单位编制的监理实施细则中,缺少坝坡和穿坝建筑物工程、工程验收和移交等方面的内容,包含了与该项目无关的干砌石砌筑、堤防等项目内容。

(3)监理工作不到位

如某监理单位编制的监理月报无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控制等内容;监理单位填写的监理日志无施工部位、施工内容、施工 形象等记录;监理月报及监理日志均未采用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要求的文本格式;某水库部分隐蔽工程旁站不到位,缺少旁站记录,旁站记录未对重要隐蔽工程、主要单元工程施工工序、工艺、过程控制和存在主要问题等进行详细记载或附表;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未组织隐蔽工程验收,不符合《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03)有关规定。

(4)监理合同签订不规范。

某监理合同中,缺少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投入监理人员资格和数量等内容,无合同签订日期、无具体监理合同价格;无双方法定代表人签字。

3、资金使用与管理(1)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如某除险加固项目会计记账凭证内容填写不完整,除会计签章外,财会主管、记账、出纳、领款人均未签章,所附原始凭证未填写张数,付款无出纳人员签字。不符合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会字〔1996〕16号)第五十一条的规定。

(2)建设资金未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如某项目法人将11个项目的建设资金在同一账户内核算(会计账簿和会计凭证均未分开),未分别建账、分别进行会计核算。不符合财政部《关于解释《基本建设管理规定》执行中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建〔2003〕724号)第四条的规定。

(3)违规支付工程建设资金

如某除险加固项目记账凭证,在无已完工程量明细清单及相 关资料等原始凭证、无监理单位审核工程量及支付证书情况下,项目法人支付工程进度款,不符合财政部、水利部《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财基字〔1999〕139号)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4)部分项目超合同结算工程款(5)个别项目工程价款结算不规范。

如某除险加固项目在某段时间内分4次累计办理并支付工程进度款,但未按规定记入“建筑安装工程”科目,而是记入“预付工程款”科目;监理单位审签的月支付审核汇总表中,既无预付工程款扣除内容,也无按合同约定扣留质量保证金内容。以上不符合财政部、水利部《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财基字[1999]139号)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

4、工程质量与安全

(1)部分项目未按设计要求施工(2)部分项目未按规范要求施工

如某除险加固项目未对大坝加培土料场进行物理力学性质及压实特性核实;填筑过程中无压实参数控制的记录。不符合《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SDJ213-83)第5.1.5条和第8.0.5条的规定;某除险加固项目在大坝坝体灌浆施工中灌浆次数不足5次,每孔相邻2次灌浆间隔时间少于5d,不符合《土坝坝体灌浆技术规范》(SD266—88)第4.4.5条、第4.5.2条的规定。

(3)部分工程存在质量缺陷

如某除险加固项目经现场检查发现,大坝上游干砌石坝坡翻修和坝后排水棱体外包干砌石工程,部分砌体存在架空、面石松动和小石浮塞等缺陷;某进水洞闸首工程,存在跑模、漏浆、蜂窝、垂直橡胶止水外露等缺陷;大坝上游干砌石护坡、坝后贴坡反滤外包干砌石工程,部分砌体存在小石集中、架空、面石松动等缺陷,不符合《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第6.4.5条和《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第11.4.4条的规定。

(4)部分项目质量检测不规范

如某除险加固项目使用水泥1223t、砂3846m3、碎石3440m3,按规定应分别取样检测不少于7组、8组、6组,实际检测均为2组。且未对主坝混凝土防渗墙进行质量检测,不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DJ207-82)第4.1.5条、《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174-1996)第9.0.3条和《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

(一)》(SDJ249.1-88)附录一的规定。

(5)部分工程项目质量评定不规范

如某除险加固项目划分为2个单位工程,16个分部工程,139个单元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单元工程验收全部合格。但资料混乱,相互矛盾,不符合《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30号)第九条的规定。

(6)部分项目工程验收不规范、验收工作滞后 如某除险加固项目分部工程尚未实施,项目法人就主持进行了单位工程验收。不符合《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第4.0.5条的规定。某除险加固项目在分部工程完成的一年后,尚未组织分部工程验收,不符合《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第1.0.9条的规定。

篇6: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具体要求

1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具体要求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技术”的要求,财政部、水利部决定,在第三批重点县中安排100个县,以重点县建设为平台,集中开展高效节水(喷灌、微灌及管灌)灌溉试点(以下简称试点县)。具体要求如下:

一、选择条件

试点县名单由省级财政、水利部门根据财政部、水利部分配的名额,按照“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择优确定。试点县除符合重点县所要求的各项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节水灌溉需求迫切

试点县应是农业灌溉用水紧张、对节水灌溉需求迫切的县,县委、县政府对高效节水灌溉工作高度重视,群众积极性高,工程预期效益显著。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粮食主产区。

(二)节水灌溉规划完善

试点县应具有由专业单位(水利科研院校、规划设计单位等)编制的节水灌溉发展规划,或在已有的县级农田水利规划中完善高效节水灌溉规划内容,规划深度要落实到自然村,发展规模适 1

度,可操作性强,并与相关规划相衔接。

(三)基础条件良好

高效节水灌溉有一定基础和规模,计划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区域具备适合规模发展喷灌、微灌和管道输水灌溉的水土资源条件,适宜发展喷微灌的集中连片面积一般不低于3000亩,且有稳定可靠的水源保障。项目区农业种植结构应尽量统一。规模化经营程度高,农业管理水平较高。项目区交通便利、动力供应可靠。

(四)具有相应投入能力

试点县应具备相应的财政资金投入能力和较强的资金整合能力,能够保证工程建设所需资金要求。

(五)具有相应的建设管理能力

节水灌溉基础工作扎实,县乡两级技术力量较强,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健全,具备较强的工程运行管理和技术服务能力,能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和建后服务工作。

二、建设目标与任务

每县平均每年新增高标准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不少于2万亩,其中,喷、微灌面积不得少于新增高效节水灌溉总面积的50﹪。经三年建设,各县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应达6万亩以上。项目区灌溉用水利用系数达到0.8以上;项目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合格率须达100%。

三、管理要求

试点县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完善方案,保证高效节水灌

溉工程能真正建好、管好、发挥好引导带动作用。

(一)试点县要建立统一领导、部门配合的协调机制,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将工作任务落在实处。

(二)省、市、县要落实相应资金,试点县人民政府要提出资金整合方案,积极整合项目资金。

(三)试点县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制定相应政策。积极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加强对项目区用水合作组织和群众的培训指导,确保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可持续运行。

(四)试点县要重视工作总结,及时跟踪工程建设管理情况,总结建设管理经验;项目建成后要及时分析项目效益、存在问题、推广价值,提出工作建议。

(五)为鼓励各县抓好高效节水灌溉工作,财政部、水利部将建立奖惩机制,对试点县的建设管理进行抽查考评,抽查考评情况与本省(区、市)下一资金安排挂钩。

四、建设要求

(一)项目区要切实遵循“布局合理,集中连片,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科学设计、科学施工、科学管理。

(二)项目区规划应符合县域水利规划、农业区划等相关规划要求,兼顾当地水利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以通过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推进当地水利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

(三)工程建设标准要严格按照《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实行。严格按照有关建设程序规定组织实施,注意严把工程材料、设备和施工质量关,加强工程监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五、补助标准

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以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投入为主,中央财政对每个试点县除安排重点县补助资金800万元外,再增加补助700万元,省级财政对每县补助规模原则上不低于800万元,市、县财政也要努力增加投入。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严格按照《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农【2009】335号)执行。

六、建设方案编制要求

试点县除按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2011—2013年)编写提纲”编制三年建设方案,还应在三年建设方案中增加或突出以下内容:

(一)在“基本情况”中,说明本县现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和3000亩以上连片地块情况等;

(二)在“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情况”中,根据本县农田水利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说明高效节水灌溉规划情况,并确定建设任务;

(三)在“建设目标与任务”中,进一步完善重点县建设目标,确定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的重点区域(细化到自然村),分类说明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等;

(四)在“资金筹措与资金整合”中,制定更加详细可行的资金整合方案;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灌溉供水工程技术要求】相关文章:

灌溉技术效率06-20

园林灌溉技术06-28

节能灌溉技术08-10

灌溉排水技术08-24

集雨灌溉工程09-01

节水灌溉工程05-10

灌溉施工技术07-12

灌溉工程技术管理论文04-20

节水灌溉工程报价05-25

节水灌溉工程论文04-17

上一篇:《海伦·凯勒》小学读后感下一篇:小学军训作文:紧张的军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