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解读:习性造病

2024-08-29

黄帝内经解读:习性造病(精选2篇)

篇1:黄帝内经解读:习性造病

黄帝内经解读:习性造病

中国文化里没有遗传这个词,还怕你是不肖子孙。不要轻易说遗传,会犯了不孝的大忌,父母给你这条命,因为你得了病,就赖是父母给的,就是不孝顺。

所谓遗传,是你和父母的生活状态、生活习惯、情致等方方面面都太一样了。如你爸爸受了你妈妈一辈子的气,然后你又照你妈妈的形象找对象,然后你又跟着受了一辈子的气,所以你爸爸得肝癌,你也是肝癌。是因为你们俩得习性、生活习惯、情致方面所受的教育太一样了。

一定要有理性,要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情绪,包括情欲等方面。

“以欲竭其精”,都是因为欲念而耗散了你的精,都是你的欲望给你造的病。

“以好散其真”,因为你的喜好,丧掉了你的真阳元气。

“不知持满”,不知足,老追求外在的事物。人的生存很容易满足,现代人为什么烦恼多,就是因为太往外追求了,古代人烦恼少,是因为他向里追求,追求身心的那种修养。现代人追求的东西太多,五子登科、妻子、房子、车子、票子等都要,天天开车由于不运动还可能得高血压或者是糖尿病等。

其实人的生存是很容易满足的,但是人的欲望太不容易满足。这是个根本性的道理,不要老想让大夫给你治病,先把你的.生活习惯改了,你的病就去了一半。改变思想,更要改变习惯,先把姿势坐正了,你的脊柱、颈椎就不会太歪了,气就能上来得顺畅一些,就不会腰酸背痛、腿抽筋了,先改变你的生活习惯。

“不时御神”,不按时驾驭自己的精神。

“务快其心”,只知道痛快了为止。

“逆于生乐,起居无节”,一定会“故半百而衰也”。

人为什么会得病?习性造病。

这是值得背诵的一句话,天天念叨身体就能健康好多: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就是说,圣贤教育大家,不好的地方不要去,“避之有时”。 “虚邪贼风”,不好的事物不要去沾它。

大道总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黄帝内经》第一篇,先告诉人们如何不得病,而不是怎么治病。

“恬淡虚无”,是一种境界。人们追求一种淡定,各个名家都在讲淡定,谈何容易。苏东坡比我们有有修为多了,有一天讲淡定,“八风吹不动”,这是指定力非凡,对岸的老和尚给了一个“屁”字,苏东坡马上过江理论,老和尚加了几个字,“一屁过江来”,形容苏东坡的好胜心强,何谈淡定。

精神内守是淡定的方法。心肾相交,精(肾)和神(心)特别足才能淡定。

心肾相交外在的锻炼方法:心包经走劳宫穴,肾经斜走于足心涌泉穴,每日用双手劳宫穴搓两个脚的脚心。劳宫和涌泉对搓。

“精神内守”是方法,“恬淡虚无”是境界,“真气从之”,真气即元气才可以按照自己的本性去运化和收藏,“病安从来”。古代所有道教的修炼方法的总原则都是这句话。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志闲而少欲”。不是让人没有理想、没有报复。闲,古代还有一个意思,即边界。要让你的志向有一个界限,不能什么都追求。“少欲”解释志闲,不能欲望太多。所有的欲望有一个界限,这样,“心安而不惧”。不动肾精了,然后心也安定下来了,就不会恐惧。连自己都没有照顾好,你有什么能力去照顾别人,去说别人,懂得道理后,就不去多管闲事了。

“形劳而不倦”,让身体经常地有所劳作。体育锻炼,古代的原则是不主张出大汗。如果唾液很少,口干舌燥,是膀胱经气,太阳的经气不足,不能气化,肾精上不来。

篇2:黄帝内经解读:习性造病

关键词:黑人,习性,顺从,反抗,文化研究

拉尔夫·埃里森是著名的非裔美国作家,1952年他的作品《看不见的人》一经出版就引起了极大反响。作品讲述了一个没有名字的黑人二十年的生活经历:他因在中学期间发表一个受白人赞扬的演讲而被送到大学读书,又因一个小失误而被迫退学,后来在工厂做工被辞退,接着成为一个黑人组织的优秀演讲者,最后他选择在在灯火通明的地下室隐居。这一连串的生活经历使得主人公开始反思自己从属群体的身份和地位。

理查德·怀特的《土生子》,拉尔夫·埃里森的《看不见的人》以及托尼·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被视为非裔美国文学中的三个里程碑。起初很多人认为这部作品和《土生子》一样属于"抗议小说",但它的内涵超越了"抗议小说",作者更希望唤起黑人的自我意识而不仅仅是为了表现民族歧视。这部作品被批评家们从很多方面进行解读:一些评论家认为它是一部"成长小说",进而分析主人公的性格和成长历程。另一些评论家关注作品的写作技巧。还有评论家对小说的艺术价值进行研究,探讨黑人音乐和黑人文化在作品中的表达等。本文另辟蹊径,尝试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看不见的人》中的黑人习性。

"文化研究"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准学科"是英国伯明翰大学的传统。这个传统主张"打破以往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壁垒两分,将整个社会生活纳入研究视野。它的一个直接结果,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进入大雅之堂,担当起颠覆统治意识形态话语的文化批判使命"(陆扬,2008:1)。"文化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创始人是理查德·霍加特和雷蒙德·威廉斯。前者有关于"战后文化改变对工人阶层生活和态度的影响"的著作;后者对英国文化的研究有着长远的影响。七十年代文化研究开始在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盛行,产生了"文化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两个分支。八十年代起,两个分支都对意大利代表人物安东尼奥·葛兰西产生了浓厚兴趣,分歧开始缩小,其中美国文化研究的代表人物理查德·奥曼对当时美国的消费文化进行了探索。进入九十年代,受全球化的影响,文化研究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

从文化研究的角度看,小说中白人和黑人间的许多问题都围绕着身份问题展开。身份的界定和一些因素有关,例如长期赖以生存的特定区域和对不属于这个区域的人的排斥,通过定义与其他群体的区别并且使这个区别成为区分的标准,群体才得以形成,身份才得以界定。在《看不见的人》这一作品中,人被分为两大阶层:处于统治地位的白人阶层和处于被统治地位的黑人阶层。在黑人阶层中也有不同等级:被白人赋予权力来统治黑人的黑人权威阶级和没有权力的普通黑人大众。白人占有工厂和温暖舒适的建筑等物质资本,以此让黑人为自己服务。在白人工厂中,黑人布罗克韦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技术工人,却曾无缘无故被白人罢免工作,之后变得精神紧张,对工作中的每一个黑人都心怀敌意。小说中,白人除了大量的物质资本,还占有学校等文化资本。在学校,主人公因为演讲博得了白人高层的欢心而成为被送到大学读书的极少数黑人,进入大学后又因一个小小的失误被白人开除。通过占有学校,白人培养少数满足他们需求的黑人,如作品中的布莱索,而把大批黑人拒之门外,阻断黑人接受教育进入上层的途径。培养少数黑人的动机也很功利:使这些人成为黑人中的佼佼者,从而树立榜样,以此更好地管理和统治黑人。

七十年代法国后结构主义代表人物布尔迪厄强调群体之间的区别,他对于社会中特定群体和阶层如何定义身份以及群体和阶层中的人们如何表达价值观,如何与其它群体划定界线的特殊方式深感兴趣。他认为在很大程度上人们不是选择身份,而是接受上一代人传递给我们的文化身份。小说中主人公的爷爷是一个温顺的人,就像《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汤姆一样,任劳任怨。主人公一直以爷爷为榜样,起初也是一个顺从的黑人。爷爷在临死前的一番话揭示了长期以来潜藏在内心的想法,那就是反抗并推翻白人,这也是主人公蜕变的主要原因。在这种意义上,主人公从顺从到反抗的转变其实是爷爷以及那个时代所赋予的。

皮埃尔·布尔迪厄认为"在现代社会仅仅靠物质资本的占有来区分社会阶层已经很困难,以此分析权力分配更显不够"(朱刚,2007:431)。他主张:"和物质资本相似,文化也是重要的资本形态,可以依据对文化的拥有来划分社会阶层。特定的文化阶层有特定的文化世界,并形成特定的文化观,布尔迪厄称之为'习性'(habitus)"(朱刚,2007:431)。小说中黑人"顺从"和"反抗"并存这一特定的性格恰恰体现了黑人的习性,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主人公的爷爷。除此以外,小说中地位较高的黑人比较典型的有布莱索和艾默生的儿子。主人公带领白人参观校园时无意发现了私自卖酒的地方,破坏了布莱索的生意,他写信告诉每一个应聘单位拒绝雇佣此人却告诉主人公这是介绍信,从这点可以看出来他对同胞毫无同情之心,从一定程度上讲,成了白人的帮凶。但是布莱索不是完全顺从,为了谋求利润,他不顾白人的规定,秘密卖酒。所以被无数人所尊敬的布莱索其实是一个顺从白人以谋求个人私利,对黑人自私又无情的人。与布莱索相反,艾默生的儿子是一个年轻、善良又聪明的黑人,他关心并帮助黑人,但同时也深深明白自己其实是一个"囚犯",不喜欢为白人服务,却不得不为白人服务,以求在此过程中帮助更多的黑人同胞。处在被统治地位的黑人更是如此,尽管很多人内心都存在反抗的念头,但是离开了白人所提供的生存机会,他们只有死路一条,现实中必须顺从白人的统治。由此来看,无论是哪个阶层的黑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习性:"顺从"和"反抗"并存。

布尔迪厄强调了那些被学习到的、不容置疑的文化行为,进而提出习性的概念,即每天习以为常的社会思考和行为所操控的文化框架。从对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人们生活在社会中,直接或间接地被文化和文化所产生的力量左右,小说中的黑人就是如此,他们的观念、想法等方面都由习性所塑造。黑人的行为促成了黑人"顺从"和"反抗"并存的习性,而这些习性又通过经历被黑人所学习和加强。

参考文献

[1]伯纳德·W贝尔.非洲裔美国黑人小说及其传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2]陆扬.文化研究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3]齐小新.美国文化研究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陶东风.文化研究精粹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吴新云.身份的疆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张中载,赵国新.西方古典文论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上一篇:病理生理学说课讲稿下一篇:中南的人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