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现状201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2024-08-20

大学生就业现状201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通用8篇)

篇1:大学生就业现状201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大学生就业现状201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现如今,大学生找工作已经成为社会上的巨大难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无法就业,无法找到理想的与专业对口的工作。每年都有大量的本科生由高校输往社会,那么,这么多本科生能否顺利就业,这成为我国现在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高知识型人才与高技能型人才的不对等,数量差距,与其需求量之间的问题,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必须解决的问题。

通过查阅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数据,我国大学生就业率通过数据显示出一些问题,该数据显示:2001年有50%的专科生没有找到婆家;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未就业的专科生未就业的共有34.8万人,2003年,全国高校的大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跌破最低点,仅有30%暂时成功就业。可见,在如此惨烈的战役中,能侥幸存活的大专生还真的不多,有的甚至一两年后还没就业。远的不说,以我所毕业的那个专科班为例,三十多个专科生,他(她)们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三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到现在只有三四个人的就业情况比较好,其他人多半暂时就业且不断地换工作,生活也基本都处于糊口阶段,挣的钱只够自己日常开销和租房费用,存的钱只够再找份工作。在求职市场饱受令人寒心的冷遇,专科生毕业找工作的起点已经是相当的低,个人将来的发展自然很成问题。

大学教育,已经脱离了大学最初教育的初衷,大学的扩招,造成了现如今大学生培育质量高,追求速度等一系列问题。本科注重的应该是培养理论型研究人才,而专科注重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这是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从人才的类型来看,这应该是一个金字塔式的平台,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位于塔尖,然后是专科生,高职生,中专生等则在下面,越往上走人数应该越少,社会普遍需要的是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因为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人才都来搞研究。从我国大专生招生人数与本科生招生人数所成比例来看,本科生和大专生比例严重失调,本科生和专科生的人数几乎对等,而在其他很多国家,专科生的比例远大于本科生,甚至比本科生更容易找到工作。

而我国的大专生,就业率更低,毕业即失业成为大部分大专生的常态。另外的一个既成事实是很多追求高学历的人不是用来搞研究,而仅仅是为了增加找工作时的筹码,这对国家的教育资源、人力资源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还有一个更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在我国大学毕业生当中,专科生和本科生的能力究竟有多大的区别?专家解释大专生就业难的惯常说法就是,专科毕业生既缺乏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又缺乏熟练的专业技能。我不否认,但这只是现象,而不是根本原因,我要问的是,什么造成了专科生缺乏知识的深度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呢?

在大学扩招的同时,已经忘记培养本科学生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区别对待本科生与专科生,在培养模式上专科往往只是本科专业在内容和学时上的简单压缩。很多大学里同专业专科生和本科生前两年半开设的课程和教材完全一样,平时也都是在一起上专业课和公共课,甚至考卷也相同,惟一不同的是本科生毕业前半年增加三到四门课程,时间上比专科生多学五个月。所谓的知识广度就在这里吧,但知识深度值得怀疑,稍有学习常识的人都知道,五个月学三四门课程并不是件容易事。在大学呆过的人也都知道,大学老师讲课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串讲,而串讲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将课程中的重点(也是考试重点)挑出来讲讲,然后大家自己回去看,到时参加考试就行。可见,专科生和本科生的能力相差其实并不大,但就是这短短的五个月,造成了本科生和专科生在找工作时所受待遇的天壤之别!

大学生若想找到工作,首先,应该在学校学到相应的技能,踏踏实实努力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其次,应该把握机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做出合适的选择,把握机会;最后,不要眼高手低,踏踏实实做好工作,一步步前进。

本文由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原创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2:大学生就业现状201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预测

再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研所联合浙江大学就业与服务指导中心,对2013年高校就业趋势也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是:2013年我国总劳动力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大。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XX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XX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3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以上两项数据表明: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专业人才需求具体表现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上。

第一产业缺口218万人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XX-2013)》数据显示,我国共有涉农院校43所,在校学生大约为9万,教学和科研人员为3.5万人,130万大中专毕业生中已有80万离开了农业。预计到2013年,第一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218万人。

第二产业缺口1220万人

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但是毕业生人数还是不够,振兴我国工业还需大量的工程师,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预计到2013年,人才缺口数字巨大,将达1220万人。

第三产业人才缺口325万人

该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物流、精算和心理咨询等行业,都需要大量人才。预计到2013年,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由此可见,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仅仅为一种表象。原因有两点:第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否学有所成,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否达到企业用人标准,这值得思考;其次,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很大差异。

(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当前的就业情况分析

据统计,我国登记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已达到1000多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就有10万多家,初步估计,未来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而我国目前包括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每年输出的人才数量不到10万人。近年来电子

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鉴约率是47%,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这种状况不容乐观。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在这种情形下培养出的学生很难符合社会对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标准。主要面临的问题有:

第一、课程开设不合理,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大多是由经济与计算机专业方向的人才组成的。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是经济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一个简单堆积。

第二、学生的实习大都在虚拟的环境中操作,根本不能切实感受现实中电子商务的应用。毕竟,现实与虚拟还是两个世界。

第三、岗位群不明确,学生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更不知道毕业以后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和证书,才能让自己更有就业竞争力。

(三)就业岗位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

第一层,电子商务建立在网络硬件层的基础上。在这一层次需要了解一般计算机、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及其它网络设备的功能,知道有关企业网络产品的性能.第二层,电子商务实施的软件平台。在这一层次涉及服务器端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电子商务系统的选择,安装、调试和维护。

第三层,电子商务应用层。在这一层次,涉及商业逻辑,网站产品的设计、开发,或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网页设计和图像处理方面的技能,或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

第四层,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层,在这一层次,涉及各类商务支持人员,如客户服务,市场、贸易、物流和销售等诸多方面。

篇3:大学生就业现状201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1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表现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企业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减少, 2008年下半年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 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总量矛盾突出

据最新统计数据表明,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1万, 加上前几年沉积下来的480万未就业毕业生, 2009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官员表示, 2009年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屋漏偏逢连夜雨, 面对这样两个“过剩”的数字, 金融危机又波及全球, 对我国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 使其不得不缩减开支, 减少人员的招聘。

1.2结构性矛盾突出

这一方面主要表现在学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素质与企业的需求脱节, 达不到企业的用人标准, 以致出现“毕业生求不到一职、企业高薪聘不到人才”的局面。

2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

2.1近几年来高校扩招, 毕业生人数大增

自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了48%, 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扩大到159万人, 接着高校不断扩招, 毕业生供给总量持续增加。到2009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将达611万, 约占城镇新增长劳动力总量的一半以上。由于扩招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 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就是突出的一项。诚然, 我们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需要大批的高素质人才, 但是只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 迟早是会出问题的。

2.2当前形势下对大学生的需求减少

是否能充分就业离不开当前社会发展的大环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性的经济增长放缓, 对我国实体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企业生产经营遭遇到困难, 尤其是出口企业, 用人需求减少, 有的甚至采取裁员措施, 能提供给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也必然会减少。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2.3教育与需求脱节现象严重

一方面, 大学部分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脱节, 有待进一步调整和改进;另一方面, 学校的教育观念存在一定的问题。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就为了毕业后谋到一份好工作?不是的, 工作是一方面, 学校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从这方面来提高学生素质才是高校教育根本性的任务。另外, 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现实的用人需求、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岗位要求也不完全匹配。

2.4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

许多毕业生存在就业渠道不畅的情况。一方面, 受现行户籍、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干部身份等制度的制约, 高校毕业生从非公有制企业到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流动存在不少困难, 导致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积极性不高。一些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 制度不健全, 难以吸引和留住高校毕业生。另一方面, 城乡基层对高校毕业生有较大需求, 但由于相关政策和制度尚不完善, 大学生下基层就业的渠道也有待进一步畅通。

3相应的措施

针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 从国家到学生个人都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本文将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各地政府之间应该以吸引人才、促进发展为目的, 大力开展区域人才服务合作, 实现人力资源区域间的合理配置。

加强校企合作, 进行录用前实训。目前, 已经出现大学生“订单培养”的情况, 且实训与就业相结合效果良好。因此, 建议企业从注重“现货”向注重“期货”转变, 和高校签订人才智力合作协议, 设立学生实训就业基地, 建立学生实训就业合作关系。企业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 给员工恰当的绩效评价和薪酬回报, 留住员工。

毕业生自身加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前, 众多大学生不进行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 对以后的就业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大学生在进大学门的时候选择专业, 包括选择学校, 甚至选择老师等, 可能都要和就业紧紧挂钩。在就学的四年期间, 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就业紧密相结合, 逐步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毕业生本身具有专业优势, 要想把优秀的自己推荐给用人单位以使今后谋求到发展机遇, 必须具备优秀的素质, 不断完善自我, 充实自我, 提高自我。在自身素质提高的同时根据经济和就业形势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目标和期望值, 灵活择业。

面对就业困难, 我们不应该一味抱怨, 而是应该积极应对。国家、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应该齐心协力, 渡过这一就业难关!

参考文献

篇4:大学生就业现状201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现状 对策

[作者简介]张毓洲(1962- ),男,河南新乡人,新乡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党委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与管理。(河南新乡 453100)

[中图分类号]G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8-0160-01

目前,我国的整体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大学生就业是全国整体就业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精华部分,它影响着就业的整体局势。自1999年以来,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力度加大,高等学校逐年扩大招生规模,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从原来的9.8%逐渐提高到19%。我国的高等教育也由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渐变为“大众化教育”。随之而来的是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急剧增加,到2007年已达到495万人。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社会、高校和家庭关注的热点,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①。为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原因及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每年都有几百万的莘莘学子抱着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理想走出高校大门。然而现实并非这些“天之骄子”所想象的那样,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能找到工作,毕业即失业。这不仅是曾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的悲哀,也是政府和社会的一大痛疾,曾经的天之骄子,被谁抛弃了?用人单位困惑:大学生在办公室干事不如中专生,在工厂干事不如技术工人。他们到底能干什么?大学生也困惑:居然被单位招过来跑腿打杂,收入也压得很低,甚至有些是零工资就业。

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不平衡。一是地域供求不平衡,一方面,沿海、大中城市呈现竞争激烈的现象,相当数量的学生无业可就,另一方面,尽管广大的农村基层和边远贫困地区人力资源极度匮乏,但由于条件艰苦,没人愿意去。二是城乡学生的观念不平衡,城市的学生想留在城市,农村的学生不愿意回到家乡,三是学历层次不平衡,在就业市场上,博士、硕士研究生供不应求,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专科生供过于求。四是专业需求不平衡,新兴专业如通讯、电子等用人需求旺盛、供不应求,而老专业如历史、考古等却需求甚少、供过于求。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成因

(一)大规模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

一部分学生毕业以后不能立即找到工作或没有找到满意工作,但是他们不放弃,仍在锲而不舍地追求②。这些人是在校大学生最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刚刚走出校门,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中的软肋并且或多或少地积累了一部分社会经验,更加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对工作更加渴望、更善于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在就业市场上,他们比在校大学生更有优势,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成了很大的冲击。而且,在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社会就业趋势都将是供大于求,使这个问题将一直存在并越来越严重。

(二)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及下岗工人再就业也对大学生就业形成不小的冲击

他们可能在专业知识、综合素质方面比不上大学生,但是在工作经验、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比大学生强得多,而国家的政策更倾向于照顾他们。特别是下岗后,许多工人能及时充电,在一些操作性强的岗位上,他们更有优势。

(三)大学生自身也存在问题

大学生在就业时普遍存在期望值过高、没有正确就业观的现象③。他们不能正确给自己定位,不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较小,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大学毕业生是一种稀有资源,就业层次一直比较高。尽管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学生的精英就业观念却没有改变,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其实,边远地区、西部更需要大学生去建功立业,只要能为国家做贡献,能实现自身价值,在哪里、做什么工作都是一样的。而且根据国家的政策,大学生更容易在西部建功立业。另外,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工作,创业意识更差,也是就业观上的一个突出问题。

(四)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

个别高校在扩招时,盲目建立新专业,很少做人才市场调研,在建立新专业时,也没有与用人单位结合,不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符合用人单位的标准,甚至于滞后社会的发展。高校不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盲目地设置专业,既是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学生就业的供给失衡,从根本上阻碍了大学生就业。

(五)大学生就业教育滞后,社会职业中介职能不足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现在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基本上依赖于高校,而一些高校只在毕业年级开展就业教育,致使学生接受就业教育较迟、较少,对就业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社会职业中介机构职能不足,很少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的服务项目,使毕业后的一部分未就业的学生十分茫然。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社会性问题,还需要整个社会来解决。

(一)国家要从政策上帮扶大学生就业

最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到边远地区及西部去、到基层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小额贷款,直接从大学生中招收国家公务员,中央多部委联合出台一些政策帮助大学生就业等④。这些对大学生的就业是一个很好的导向。今后,各级政府部门应继续努力,扩大宣传,让每位大学生都能了解到国家的政策;要做好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使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能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要宏观控制各高校专业的设置,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市场的需求、专业的就业情况来调整专业设置,促进学校提高办学质量。

(二)高校和社会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

毕业生是各高校走入社会的“成品”“宣传品”,其就业率和就业层次影响着高校的招生、发展。各高校要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专门的机构即就业指导中心,配备专职人员,明确职责。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要加大宣传力度,为学生讲解就业形势、政策、技巧等。应该从大一学生抓起,加强就业教育,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同时,要做好学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就业指导人员培训,逐步提高其综合业务水平⑤。社会上要设立相关的就业咨询机构,安排专门针对大学生就业咨询的专业人员,强化服务意识,不定期举办就业讲座,向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等。总之,要在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之间架起一座沟通之桥,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大学生就业的氛围。

(三)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需要,做新时代的主人

大学生要多汲取知识,多参加社会实践,在掌握科技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精英”就业观转向“大众”就业观,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时代就业观,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真正做到“扑下身子、放下架子”,从自身实际出发,根据国家的需求,到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有所作为,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提高综合素质,这要求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多参加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等,努力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如社交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协调管理能力,只有多走出校门去学习社会知识,才能在走出校门时更好地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⑥。

[注释]

①郑纯,李浩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途径初探[J].职业,2007(6):16-17.

②④石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导论.[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55-56,25-30.

③周宏,朱森林.实用大学生就业指导[M].郑州:国际商务出版社,2002:8-9.

⑤吕崇明.关于做好毕业生推荐就业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2007(3):17-18.

篇5:2014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会实践调查报告

院系:机电工程系

班级:机制1208班

姓名:符嘉俊

学号:120933138

22014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调查目的:

掌握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了解未来几年大学生的就业趋势。掌握企业招聘大学生现状,了解企业用人标准,尝试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建立一次沟通对话的机会。从而能为大学毕业生、为高校、为企业提供相关有价值信息,促进学生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二·调查对象: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及其他公司和工厂。三·2013大学生就业形势

一般来讲,大学生毕业后有两个选择:一是找工作,二是继续升学进修,最起码选择继续进修的同学已不算是失业。而对于希望找到工作而未能如愿的“失业”毕业生,很多时候不能把原因推卸在沉寂的经济和人才过剩上。

大学生就业难正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但我国的人才总量是缺乏的。据统计2013年高校大学毕业生人数达699万,专家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程度被夸大了 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每年社会新增就业机会大约700万至800万个,而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则大约在300万左右。就这一数据而言,大学毕业生理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但我国在疏通渠道和就业服务上有明显不足,也有很大拓展空间。一方面是民营企业、边远地区有很大需要,另一方面是目前的就业服务有很大的局限,尚未形成全国性的就业市场,大学生异地求职,信息不畅,成本太高。此外还有就业观念须转变的问题。四·大学生就业难分析

大学生需求增长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与发达国家比较,美国约有2.7亿人口,大学近4000所,若要达到如此的比例和规模,中国需要办20000所大学;即使按照韩国目前高等教育的规模水平,中国也要办近10000所大学才够。国内总共才1000多所普通高校,即使算上成人和民办高校,也不过3000多所,大学在校生的人数还远远达不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

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调查发现,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10%左右。薪水是人们对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在2003年北京团委组织的一次针对毕业生的调查中表明,大学生们对薪水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职要求的工资底线”时,近六成(56%)人的选择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间,其中只有15%的人能接受每月挣1000-1500元,两成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资在1500-2000元,认为2000-3000元比较合理的占21%。

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有关专家指出:“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

五·当前就业形势分析

(1)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简称人社部)数据显示,1~9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66万人,比上年同期的1024万人多增加42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41万人,同比增长2.1%;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37万人,同比增长1.5%;以上三项指标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84%、88.2%和141.7%。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4%,环比微降0.01个百分点,同比降低0.08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继续增加,人社部对10省500个行政村监测数据显示,6月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71亿人,三季度在外务工人数28.72万人,同比增长3%,本地非农就业人数同比增长4.7%。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基本平衡,据人社部100个城市公共服务机构市场供求数据分析,前3季度市场求人倍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率)没有大幅波动,三季度求人倍率约为1.08,同比上升0.02,环比上升0.01。总体来看,全国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2)城镇新增就业开始摆脱对高速经济增长的依赖。进入2013年以来,经济增速呈现先波动下行、后企稳回升的态势,为就业形势稳定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与前一时期平均9%以上的高速增长时期相比,目前经济进入了一个增速放缓的时期。在此种形势下,城镇新增就业增幅自今年一季度以来总体上仍然呈现逐月上升态势。其中,一季度新增就业月均增长114万人,1~9月月均增长118万人,且同比和环比均呈上升态势(见图1)。这说明,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就业因素变动的相互作用下,劳动供求关系出现一些新变化,使得城镇新增就业逐渐开始摆脱对高速经济增长的依赖。

(3)制造业企业用工量在波动中有所提高。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1%,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升,延续了上两个月逆季节性回升态势,并且改变了在临界点以下运行的状况,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同时,9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继续回升,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显示制造业企业对四季度经济预期的提升。新订单指数回升至一年多来的最高水平,需求端明显改善。但从业人员指数却始终在临界点之下波动,在8月份略有回升之后又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六·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高校扩招。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的就业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可以从下表看出来,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09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00年的5倍多。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但从国家长远的利益看,高校的扩招也是迫不得已的一个选择。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但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主要的影响。

大学生的就业流向。大学生就业的流向主要有5个方面,从这些流向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体现: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但是70%并不是指到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而是包括了去各类企业(私营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等等)以及灵活创业的比例。其中自主创业的的比例之占0.3%,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可见,大学生虽然多,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工作,有业不就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一个原因。

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分布。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集中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其中广州、上海、北京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的首选,很少人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样就造成了重东部,轻西部;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如果大学生就业空间分布合理的话,就业问题就不会如此严峻或者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把就业问题转向西部是我们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水平的均衡,国家的共同富裕,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某种程度是相对的过剩,这与大学生的观念选择就业造成空间布局不合理密切相关。

教育机制的弊端。我们的教育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多的问题。有的专业过热,出现了扎堆的现象,有的专业则无人问津,人才过缺。很多的大学生在大学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与大学教育的机制有关系,很多教育活动只是走走秀,搞搞形式,表面是完成了教育的任务,没有深入激发学生的潜能。有的大学生反应,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比高中时候下降了很多,而且为数不少。

七·应对建议

密切关注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形势变动的关系,需要抓紧调查研究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及时发现新问题和新趋势,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以适应经济形势新变化。

加大对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应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激励服务业和中小企业有新的发展,认真落实针对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大金融体制改革步伐。

加快建立与就业能力建设紧密联结的教育培训体系。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把建设与就业能力紧密联结的教育培训体系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建立起国家、企业、社会和个人互补共担、有机衔接、短期与长期兼顾的全民教育培训体系。

关注产业转型中的隐性失业问题,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是双向的,既有积极促进作用,也有消极负面作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有足够重视,并作出清醒判断。要积极研究适度疏导、释放及救助等方式,为企业排忧解难,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确保就业形势持续稳定。

参考文献:

1·《宏观经济管理》,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李爽,谭永生,王阳。

2·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九千网。

篇6:2014年大学生就业难形势分析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日前在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透露,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27万。这意味着,继今年高校毕业生达699万,获称“史上最难就业季”后,2014年将再增28万,再创历史新高。

2012年年初,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全球就业报告显示,世界需在近十年内创造6亿个就业岗位,才能保证持续的增长和社会稳定。相比之下,新兴国家的模式将会有所不同,但其结果会更为糟糕。随着出口贸易的萎缩,处于全球供应链底层的数百万劳工将丢掉饭碗。当他们陷入非正式工作的泥潭或者返乡务农的时候,贫困将会加剧。世界银行预计,2011年全球赤贫人口就增加约4400万人。

中国受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转型的影响,2014年预计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回落,出口增长乏力,致使大量的企业减员或倒闭,加上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据有关统计,中国GDP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减少就业岗位100-200万人。出口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有30万至50万人失业。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用了“严峻”二字形容2014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尹蔚民分析说,“今后五年,城镇劳动力的供求缺口每年将达到1300多万。另一方面,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其现实表现是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且有常态化趋势,而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会更加复杂。不论是产业转型升级,还是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都将对就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势必更加凸显,结构性失业问题也会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也使就业形势增加了更多变数。”

同时,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还出现大学生就业扎堆,主要扎堆在大城市,不仅包括北上广,还包括一些热门的二线城市。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且短时间之内难以改变。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就业机会也越多,发展空间越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在城市、在东部地区、在高收入行业求职就业。二是制度上存在障碍。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完全适应。以干部身份和户籍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不协调,导致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政策不平衡,毕业生在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之间流动仍然存在障碍,毕业生身份转换困难,就业渠道不畅通,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矛盾。三是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对毕业生吸引力有限;基层教育、医疗、农技等部门急需人才,但由于编制限制等原因,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

篇7:大学生就业现状201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中国人才测评中心授权

中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权威指导网站

中国毕业生网

http://

本报告以权威,实用,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为基本原则由资深就业指导专家对网上的现有大量资料进行了精度筛选后整理而成,在报告正式发布前,我们广泛征求了业界同行的意见,力求资料的权威与实用性。在咨询的过程中,报告的价值得到了众多工作在大学生就业指导第一线的资深专家的认可。

本报告中的所引用的文字及图片版权归属于原媒体,同时特别声明:本材料仅供同行参考与大学生就业指导使用,严禁将此材料用于任何商业或者其它目的。

中国毕业生网http:// 综合筛选全国500家以上媒体资讯,在简历写作,面试指导,职业规划方面提供国内最为权威实用的就业指导,同时提供简历封面、简历模板、面试试题、职业规划方案等资料的免费下载服务,不定期举办全球职业规划师在线答疑活动,欢迎访问!

引言:

“2007年,全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前不久举行的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对2007年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时给出了这样的判断。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

张小建表示,妥善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明年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

在去年年底中国毕业生网(http://)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中,我们使用了“就业寒流”来形容大学生就业形势,而根据张小建副部长的判断我们只能用就业的冬天来描述200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接下来,我们对2006年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2006年大学生就业状况总结

2006年7月16日,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公布,该调查涉及的样本包括全国近百所高校的6000多名大学本科毕业生。

[签约] 调查结果显示,截至5月底,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02%,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而北京高校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比例达到了60.37%。

[专业] 调查结果显示,农学、管理学和工学的就业率排在前三位,分别为78.38%,58.02%和55.44%。而一直很热门的法学和医学专业,就业率只有37.85%和31.01%,属于后三位之列。

[薪酬] 调查结果显示,在薪酬预期上,有六成以上(66.10%)的大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元-2000元,甚至还有1.58%的学生愿意“零工资”就业。而在调查中,77.3%的用人单位却认为大学生仍存在期望过高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其中,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改观。

[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讳言人际关系网络对于用人环境的影响,但此次调查显示,人际关系网络仍是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理想途径。有41.61%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

[企业] 报告中显示,有77.3%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存在期望值过高的情形,主要表现在薪酬、地域、个人发展机会、职位要求、行业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专业对口等方面。

[问题] 接受问卷调查的大学生普遍认为,缺乏工作经验成为就业最大的门槛。有59.1%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制约了大学生就业。

[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64.09%的大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要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和调整个人心态,而27.14%的大学生则以降低择业标准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即使在经历了求职过程中的一些挫折后,也有高达76%的学生认为“找工作的过程是一次必要的人生历练,可以丰富人生经验并使自己更成熟”。

[其它]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七成企业不看重外语能力。在受访的44家企业中,只有四分之一的企业看重外语能力,而要求最多的是环境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这些都在60%左右。企业对毕业生自我表达能力和专业能力的要求,也都在50%左右。

第二部分: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

调查实证研究证明,“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

一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我国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决定着专业人才的产出量,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调查中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后面带来的是职业、职位、岗位的变化,沈阳地区1990年至2004年6月淘汰了30个职业,又新生了60个职业,企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4倍,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上海,2003年高校中60%的本科生在机械类、电工类、土建类、经济学类和管理工程类等10个专业,而生物制药、城市发展、现代物流、汽车与成套设备、新材料、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大量人才缺口,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又跟不上。紧缺的13大类101个职业岗位需大于供。

二是人才结构失衡,供求矛盾加大。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致使出现了部分工科类大学生在校期间又到劳动部门开设的技工培训学校学习拿到技能等级证书。

农业人才需求错位问题是结构性矛盾的最突出问题。据统计,我国目前平均每百名农业劳动者中只有科技人员 0.023名,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0491名,而发达国家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1名科技人员,农业从业人员中接受高等教育的达45%—65%。(2003年底统计)

在人才分布上,我国东部与西部、沿海地区与偏远山区、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每万人中大学生占有量差距也很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解决这个矛盾,要从“三教”(教材、教学、教师)入手,教育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从宏观经济走势、中观经济变化、微观经济需求为着眼点和落脚点,高校要研究所在区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着眼整合师资资源,提升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预测和规划能力,调整教材,创新教学方法,用就业率、学生综合适应能力两把尺子衡量高校的运行质量。

二、知识沉旧,转化率低

被调查的 60%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40%,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我国大学生一般适应周期在1—1.5年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是在2—3个月。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生产率已逐步替代了劳动生产率,生产知识的经济与用知识生产的经济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知识就是力量”已被转化了的知识才是力量所替代,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5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30年,90年代大学生知识能用10年,2003年统计,大学生所学知识能用3年。我国入世后,这种趋势愈加明显。

大学以基础设施和师资为依托,以大学精神为共同愿景,在识别和提供优势的知识体系中培养专业人才。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在对近2000多名已毕业的大学生调查,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沉旧,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到书店、去企业、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新知识。据国内一所较为知名大学计算机和外语两个专业学生抽样调查反映,部分教师的实际知识占有量不如应届的学生。计算机专业学生讲,摩尔定律9个月一个周期,不到社会上学习,毕业后所学知识多数都过时了。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反映,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上大学学什么,读大学读什么,多数大学生都没思考过这个较为深层的问题。

农业经济时代人们就业靠体力,工业经济时代就业靠技能,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就业靠知识转化率的高低,大学生在市场中与各群体人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岗位,核心竞争力是学得多、学得快、转化率高。当代大学生要学会鉴别知识(哪些是基础知识,哪些是应用知识,哪些是当今世界前沿知识),敢于抛弃知识(筛掉过时知识、垃圾知识),善于转化知识(把握知识点,形成量到质的转变),用智慧统帅知识才能在现实社会中靠自己的实力生活,用自己的能力赢得胜利。

把知识和才能物化为真正的行为才是真正的人才。就业率在统计过程中,应多元化确定其概念,大学生就业问题应以市场化视角来认识,并鼓励支持多元化就业。如:非单位就业、非组织就业、隐形就业,随着产权多元化、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化,评价大学生就业的指标体系也应不断创新和完善,改变培养与就业信息不对称的统计方法。

三、准备不足,生涯模糊

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我们在调查后的比较分析中发现,美国的学生为了能从大学毕业,上了大学才开始认真学习,在读大学时也在研究市场,把知识放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如斯坦福大学),中国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

应届大学毕业生职业目标状况

美国生涯理论专家萨珀(D•E•Super)讲:“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件的方向,表现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是人生自青春期到退休所有有酬给或无酬给职位的综合;生涯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中国也有俗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60%的大学生没有“生涯”概念,更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哪些职位能成功,自己潜能有多大一概不知,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报佛脚”,一大批学生有就业恐慌表现。这里我们推荐大学生们去中国毕业生网 http:// 看一些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文章。

应届大学毕业生职业目标状况

生涯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成功率。据国内各大城市举办大型人才交流会统计,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凭运气碰,结果造成了有意向的没信心,有信心的准备不足。大学生交流会对接成功率一般在 30%,解决这一问题,大学生入学前就应做生涯规划,在确定所学专业前,进行自我评估→生涯评估→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确定目标→行动计划与目标→执行→评估与反馈,做这样一个流程运作,并在校期间进行不间断的完善和补充,进而使自己与社会发展,所学知识与专业进步,自身潜力与将来职业发展能够同频共振。

四、依赖性强,创造力弱

十八岁标志着人生进入了成人阶段,“独立”这一概念应是很强的,近年来我国也经常组织“成人节”、“成人仪式”,宣传鼓励青年人成为社会上有用之人。而在现实生活中,“独立”在青年人身上只有小事自己做主,大事还得家长拿主意,我国部分大学生表现出“五靠”:考大学靠压(家长监督学习);报自愿靠拍(家长定);上大学靠供(家长投资);找工作靠关系(家长运作);选择职业靠感觉(没有科学的分析,家长凭经验);大学生完全独立完成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在被调查的群体中占 40%。我们经常看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大学生后面经常有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家长急于先介绍,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成交率。在发达国家,到十八岁生日时,家长就会主动提醒,“孩子从今天起,自己的事要自己拿主意,自己处理问题。”我们的大学生自己做了一件独立完成的大事,家长反而道说:“哦,小子长大了,告诉你,长出胡子也是我的儿子。”这种反差,在深层次上影响着年青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我们的家长在培养子女问题上应做到不管少管,支持发展,大学生的成长是家长一次次放手的过程。

在调查中还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期间即缺少社会、校方的指导服务,更缺乏对就业、择业的自身研讨,在走向社会前,大学生应象报考大学时应对高考准备一样拿出更多精力和时间,形成研讨习惯,分析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研究信息的分类及适用性,把握自身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变化及企业产品的情况,知己知彼在充分调研分析后选择地域、行业、企业来就业。

五、理念滞后,能力危机

理念是核心价值观,正确的理念带来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会有正确的结果。在调查中,大学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指导就业理念也存在四大误区:一是“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部分重点院校三分之二学生毕业首选出国,不研究家庭、自己所学专业是否适应和承受力大小,结果“海归”变成“海待”;二是“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 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99%,工业新增产值76%是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和创税分别占全国的60%和40%,中小企业发展空间,提供创造能力平台,个人职业发展机会,以及易于产生成就感等都大于外企;三是“创业不如就业”,近年来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创造环境,而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大树底下长不出大树,勇于从误区中走出;四是“就业难不如再考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难的压力下,选择了继续读书,虽不情愿,别无选择,在大学里流传“大四不考研,天天都过年”,学习已不成为乐趣,但还选择了再学习之路。社会实践证明,本、硕、博连读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发达国家对一些专业限制连读,要求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允许读研。人才市场反映,近年来研究生与本科生同时进入市场竞争,硕士生找工作成功率也开始下降。

树立正确就业理念是大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小企业有重要岗位,偏远地区有最适合发展机遇,最艰苦的地方,最能磨练人的意志,祖国需要的地方也是青年人成长最快的地方。

能力是人就业、从业的核心支点。当今社会已开始从身份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变,职业再生能力一直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和从业的职业生涯始终。提高就业率要从提高就业能力入手。我们在日常人才市场运行中发现,就业率高的专业毕业生和易于找到工作的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指数都很强,这些大学生平时很注重自己适应性的培养;按就业岗位说明书指标进行修炼;不断增强自己与目标企业需要的岗位能力;善于挖掘自己从事岗位工作的潜力,这些都属就业指数,把握这些并不断提升,就业就变成了快乐事情。

六、选人用人,缺标少准

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我国企业使用的技术和设备已达到发达国家 90年代后期水平,但管理方面是发达国家20年代水平。1000—9000万资产的中小企业中严重缺乏现代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更是缺少。在调查中发现,中小企业选人用人基本上没有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多数企业是缺什么人找什么人,在企业快速发展阶段,长期处于救火式选人用人方式,没有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组织架构设置及岗位的科学设定、岗位需求计划都属空白,多数企业选人用人凭经验靠感觉、不科学。这种现象的存在,制约了企业发展,也影响了选择人才的成功率,在我国现阶段有一种现象,越是小企业越不愿意选大学生,不注重自己培养和储备人才。而外企,特别是500强企业,企业发展中愿意选择大学生进企业,从头培养。这种用人上的差异与企业文化、企业规模、CEO战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度关联。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重要的解决我国中小企业的选人、用人思想观念问题,培养战略性思考,养成正确选人、科学用人、合理择人的习惯,使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和成长过程中有较为充足的人才资源保证。

七、市场配置,手段粗放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人才市场运营分析证明,大学生进市场的总量每年都在递增,而人才市场的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以及社会各中介服务部门为大学生就业的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日趋增长的总量配置需求和个性化服务需要还有差距,具体表现为定位初级、管理粗放、产品粗糙。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告诉我们,以人为服务主体派生出来的职业很火爆,如:形象包装师、美容师、色彩设计师、职业推荐师等。但从社会供需双方看,每 280万大学生的服务,从业人员和专业性公司都很少,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大学扩招速度和大学生总量的增长快于为人才服务的中介机构的增长;二是人才服务机构过去一直由政府所属机构独立经营,缺少竞争性,发展较慢;三是人力资源服务业传入我国较晚,其技术性、技能性、理论性以及专业化的公司还没有成长起来。

大学生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也是经济建设中的稀缺资源,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占从业人员 37—40%,而我国占5%。合理配置有效开发好大学生资源是我国人才战略中的重要工作。当前需要从三方面研究与实践:一是大力培育发展专业化公司,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性、技能性、专业化的服务。目前我国大学教育还处于知识型教育,四年的大学缺少能力培养和技术的培训,从校门到厂门还有一段距离,这段路要由专业化的公司为大学生设立不同职业的能力模型,通过测试、咨询、培训来提高大学生的上岗前的职业能力,以快速适应岗位需求;二是规范就业市场,提升中介机构服务能力,要在逐步规范中设定人才中介机构的服务产品标准化、规范化、个性化、多样化,以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三是整合就业信息资源,形成全国统一的就业发布渠道,在全国真正形成就业代码规范,就业信息统一开放,就业指导科学合理,区域性就业信息与全国就业信息互动,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定期由专门机构发布大学生就业资源和相关政策,在公益性和公共化服务中把大学生就业工作做细、做深、做好。

第三部分:200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

据劳动保障部对全国11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调查,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仅占新增岗位总量的22%。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3万人,比2005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而2006年这些地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与2005年实际接收安排的毕业生人数相比,降幅达到22%。“三个22%”,一个“19.9%”不但充分显示出2006年高校毕业生十分严峻的就业寒流,而这股寒流,还将持续影响2007届毕业生的就业,并可能再度“降温”。

一、2007年大学生就业政策解读

1、教育部人事部五项举措

鉴于以上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部人事部等5部委共同宣布了5项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

措施一是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通过助学贷款代偿、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加分,生活费补贴等手段鼓励毕业生去基层工作。

措施二是完善对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体系。

教育部部长周济说:“对高校毕业生以灵活方式就业,到基层就业的,要在户籍管理、劳动关系形式,社会保险缴纳和保险关系接续等方面提供保障,认真做好未就业毕业生的失业登记工作,为他们提供职业介绍,培训等系列服务。”

措施三是要求所有高校都必须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同时要将就业指导课列入必选课。

措施四是完善就业工作评估体系,从明年起,在教学评估中突出对就业状况的考察。

措施五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高职院校80%的学生毕业时要获得双证书,也就是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最后,由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改委、国资委5个部门发起并在北京联合启动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希望通过整合岗位信息和毕业生资源信息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就业。

2、劳动保障部四大举措保大学生就业

一、大力发展适合毕业生求职特点的互联网就业服务

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确定专人与失业毕业生联系

三、未就业毕业生积压较多的地区要联系跨地区招聘

四、积极向教育、人事部门及高校提供市场分析信息

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健说:“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增量多、压力大,而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因此,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国务院领导明确要求,对高校毕业生要落实好、执行好鼓励他们到西部、到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切实加强对他们的就业服务,努力提高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张小健表示,劳动保障部门将从四个方面做好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首先,与教育部门、人事部门加强配合,做好大学毕业生离校前的求职指导、就业服务、职业资格培训、就业见习等工作,为巩固和提高初次就业率做出贡献。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专门服务窗口的作用,积极举办针对毕业生的专场招聘会,发展适合毕业生求职特点的互联网就业服务。要与教育部门及高校合作,推动职业指导进高校,强化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资格培训,积极推开“双证书”试点。

其次,劳动保障部门将以登记失业、求职困难的毕业生为重点,开展“一对一”的服务。对进行失业登记的应届和历届积存的高校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确定专人联系,并依托基层平台跟踪了解情况。对每个登记失业的毕业生,承诺在3个月内免费提供1次政策咨询和职业指导,提供3次基本适合的岗位需求信息;对申请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和就业见习的,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对失业时间较长或家庭生活困难的毕业生,要重点援助,帮助其尽快就业;对自主创业的毕业生,要认真落实小额担保贷款、个体经营收费减免等相关政策。

第三,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城市的工作指导。各地特别是中西部省份要确定一些经济欠发达、未就业毕业生积压较多的地区,作为重点,会同有关部门,强化对未就业毕业生的服务,联系跨地区招聘,开展劳务输出,帮助他们尽快就业。大中城市劳动保障部门,要总结2006年开展“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的经验,适时开展集中性的就业服务专项活动。通过以点带面,逐步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

第四,各地劳动保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分析工作,强化分析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状况,积极向教育、人事部门及高校提供市场信息,引导毕业生择业,并为高校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教育改革和调整课程设置提供依据。

二、2007年个别省市就业形势简述

北京地区2007届高校毕业生将近20万人,其中研究生人数首次突破5万人,达到历史新高。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占忠分析指出,研究生找工作的难度比前几年有所增加,在找工作的时候就不像过去那么抢了,本科生需求大致还是可以的,专科生这2年有明显的好转,但从总体上来讲,专科生就业难度比研究生和本科生要大些。

广东省200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比今年至少增加5万人,可能突破27万。2006年广东省参加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有21万多人,其中研究生13130人,本科生69699人,专科生127589人。截至2006年10月31日,研究生就业率为89.82%,本科生就业率为91.11%,专科生为88.51%。

湖北省2007届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总数约为27万人,若加上研究生3万多人,总数超过30万人,而2006年的30万毕业生中,仍有5万名待岗,他们也将加剧2007届毕业生的求职竞争。

南京地区2007年大学应届毕业生将达14万人。南京市已接收普通高校毕业生25695人,同比增加20%。其中清华、北大、复旦、同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著名高校硕士研究生2498人,本科毕业生14372人。非公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人数达到19189人,比上年增加20%,占接收总数的75%。高层次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排名省内城市之首。

厦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最新调查摸底显示,2007年厦门预计新增20万个就业岗位,操作工、电子、服装和餐饮服务四大劳动密集型行业可能出现用工紧缺。据了解,去年厦门劳动力市场部分行业就已存在比较严重的缺工情况,缺工较多的工种有电子操作工、工厂一线普工、车工、餐饮业服务员、保安、营销人员、数控模具、软件技术人员等。为此,不少企业相应调高了工资水平,去年厦门劳动力市场平均工资已从2005年的700元-1000元提高到1000元-1200元,且不少企业开始改善各种福利待遇,提供吃住等方便。

三、2007年热门行业、大学生薪水走势、整体就业率预测1、2007年四大热门行业

中华英才网HR专家就2007年热点行业趋势作出预测,指出通信、汽车、快速消费品及石油能源等四大行业人才需求大,且有较明显的人才缺口。此外,明年另一个职场趋势是海外人才市场将进一步升温,更多的外国公司白领职位将会越来越多地投向中国。以中华英才网与美国MONSTER合作的国际频道所发布职位的趋势分析,精通外语、具有某项专业优势、具有外资企业或国内知名企业的工作背景的求职者,将会赢得更多的海外发展机会。

通信业需求旺盛,营销人员比重继续上升。今后几年,通信业人才需求将主要分布在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新增电信企业和政府部门,市场营销服务人才比重将超过技术人才。人才构成进一步变化为:经营管理类、通信技术类和市场营销类人才需求比例为2∶3∶5。这个比例中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人员比重较之前有所上升,预示着更多非通信专业人才将涌入通信行业。目前通信业进入行业的调整期,业内人才存在严重的高不成低不就现象。相当一部分人由于不具备更高的战略眼光,很难担当更高的职位;而对于目前从事的工作已无新鲜感,一大批中级人才遭遇“天花板”。这为有冲劲、积极主动的新人提供了很多机会。

汽车业人才全面紧缺。未来5年,根据汽车发展的水平和需要来看,人才供求矛盾的变化将不是渐增,而是激增。这意味着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尤其是研发机械工程师、销售和市场人员的新增工作机会将非常可观。在汽车企业的招聘中,不是哪类人才比较重要,而是各类人才都很重要;不是哪类人才紧缺,而是全面紧缺。国家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发布的公告指出,汽车人才已高居北京2006年紧缺人才榜首。目前汽车业招聘按岗位集中在研发、销售、品牌、售后领域,尤其缺少既了解汽车构造、产品性能,又了解企业文化和市场需求综合性人才。2007年汽车人才需求领域包括:汽车研发人才、维修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汽车服务人才等。

快速消费品营销人才缺口大。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人才缺口将依然主要来自市场营销岗位。近年来,该行业大量的市场、销售人员,特别是品牌建设人员流向其他行业,而从其他行业流向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市场人员并不多。从2006年8月份开始,不少快速消费品行业知名企业开始2006年下半年的新一轮招聘,蒙牛、联合利华、青岛啤酒、达能等均在其中。据猎头人士分析,快消企业对营销专业人才需求量最大,未来的市场缺口也最大。最热门的营销职位包括品牌经理、产品经理、城市经理、大区经理、渠道经理、KA经理(重点客户经理)等。在某招聘网发布的7月就业指数中,上海、广州两地消费品行业职位数量在各行业中排在前列,上海消费品业职位数占总职位数的8.53%,居各行业第四;广州占12.06%,位居第二,仅次于计算机/信息行业。中华英才网职业顾问分析认为,快速消费品行业销售类人员通常占企业员工总数的30%以上,每当行业对人才出现集中需求时,首当其冲的是市场营销类人才。除了大量需求一线业务推广人员、销售代表之外,对营销管理类专业人才需求也较为迫切,这也是快速消费品行业缺口较大的人员。在2007年的人才市场,快速消费品的营销人才将非常抢手,相关企业将有必要继续对此类人才进行储备。

石油业专业人力资源匮乏。石油行业招聘企业以特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石油服务公司为主。外资石油企业方面,其在中华英才网上所发布的职位显示出,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地质工程师和钻井工程师有明显的人力资源匮乏的现象。同时,因为目前石油企业人才流动的内外部条件还未成熟,所以外资企业虽然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等优越条件,招聘到所需的研发技术人员也有一定难度。国有企业方面则是从事跨国经营的人才极为紧缺——就陆上石油企业而言,无论是各石油企业还是三大集团公司直属机关,从事跨国经营的管理人才都不足总人数的1%。

2、2007年大学生薪水走势

据某招聘网站2006年企业薪酬调查结果,全国应届生从业第一年的税前收入由2005年的34635元(中位数,下同)下降为2006年的33322元,总体降幅为3.8%。但是,在不同行业中情况却千差万别。例如房地产行业企业中,应届生从业第一年的税前收入由2005年的30029元下降为2006年的23956元,下降幅度高达20.0%,如果平均到每个月,则月收入下降506元。而在医药行业中,同样的统计值则由2005年的26471元下降到2006年的22147元,降幅为16.3%,折合每月下降360元。由此可见,应届生总体薪酬的继续下降是确实无疑的。

在一片“降”声中,也有个别行业逆势而动,薪酬不降反升,这就是今年就业热点的IT业。调查数据显示,在IT业中,应届生从业第一年的税前收入由2005年的38099元升到2006年的41239元,增幅8.2%。

高等教育成本逐年上涨,带来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是,学历的“投入产出比”。那么,学历对薪酬的影响在2006年是怎样的局面呢?

根据该招聘网站前不久公布的最新企业薪酬调查结果,专科生毕业首年税前总收入为21689元(中位数,下同),本科生为32746元,硕士(不含MBA)47834元,博士72122元;比例关系是1∶1.51∶2.21∶3.33——其中引人注目的是,硕士高出本科46%。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较高的学历不但可以带来较高的起薪,在工作的第一年中收入上涨或所获奖金和补贴的金额也更高。从该招聘网的调查结果来看,MBA的“新丁”们在工作首年的收入明显超过非MBA的硕士,达到68460元,直逼博士的水平。

行业差别:金融行业薪酬多出近五成,担心“入错行”是很多求职者的心态。从该招聘网历年的薪酬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选择不同的行业的确会带来不同的收益。以北京为例,2006年各行业为工作仅一年的应届生们平均付薪38655元,其中金融行业以57089元位列各行业之首,较平均水平高47.7%。IT行业以56022元紧随其后,广告业和制造业的情况和平均水平持平,电子行业为30656元,其后依次是房地产行业26352元、快速消费品行业20068元、物流行业19175元、耐用消费品业18871元。在其他城市中,广州的制造和电子行业、天津的房地产业、上海的金融和电子行业均较为兴盛,薪酬也相对较高。

进入外资企业一直是很多毕业生的梦想,在大家的心目中,外企是和良好的工作环境、高收入以及较大的发展空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那么,外企所能给予的被大家所向往的高薪到底能高多少呢?从该招聘网2005年和2006年两年的企业薪酬调查结果来看,对于应届毕业生,外资企业的付薪水平确实高于其他性质的企业,但除个别以高薪著称的企业外,总体上高出的幅度约为15%-20%,远没有达到传言中的50%。

据该招聘网人才研究中心副总监杨雪梅透露,其实很多大型国企虽然固定月薪较低,但各类补贴、奖金等等加在一起,往往与很多私营企业的总付薪水平相当甚至高出,一些效益较好的国企的薪酬则完全可以和外企媲美。

据调查显示,近7成的毕业生就业时将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作为首选。该招聘网2006年对大学生择业价值观的调查指出,上述几个城市的学生对月薪的预期也远高于其他城市,高出金额为500-1000元。由此可见,除了就业机会更多之外,预期薪酬高也是众多毕业生扎堆四大城市的重要因素。那么,实际的调查结果如何呢?在该招聘网2006年对全国各地企业薪酬统计结果中,上述四个城市确为应届生全国薪酬之最。其中,上海以均值39813元拔得头筹,其后依次是北京38655元、深圳36485元、广州35390元。在其他城市中,厦门、杭州、珠海、苏州较高,约在33000元左右,而石家庄、沈阳、西安、济南、哈尔滨的薪酬水平则在省会城市中处于较低位置,约在23000元上下。

2007年应届毕业生到底希望每个月能拿多少钱?这里以中等城市杭州为例,每日商报对50名毕业生做了一个随机调查,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有五成希望起薪在1000元—1500元之间。计算机以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对起薪要求相对较高。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已有不少学生提出,起薪多少要依据城市的生活成本而定。

调查发现杭州大学生中起薪要求在1000元以下的占2%,要求在1000-1500元的占50%,起薪要求在1500-2000元的占26%,起薪要求在2000元以上的占到了22%。参与调查的人群中,对起薪要求较高的多来自通信、计算机、电子类专业,部分学生提出了3000元左右的起薪。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HR人士称,具体的薪资数要依企业效益、毕业院校有所调整。一些效益好的企业会开出两三千的起薪,但如果企业效益不好,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拿千元左右的起薪也很正常。有能力的IT从业人员薪水也会随着工作经验的增值而增长。工作四五年后,在杭工作的IT人员薪水一般能达到5000-6000元,好点的企业可达到7000-8000元,外语水平高的月薪甚至上万。

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对薪酬的预期相对较低,多在1000-1500元之间。一位会计专业的吕同学表示,他希望能进外企或者合资企业,起薪1500元。财经专业的陆同学则希望能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起薪在1000元-1500元之间。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毕业生在考虑起薪时主动注意起生活成本问题。“在不同地方生活,薪水肯定不一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编辑出版专业汪同学说,如果找的工作在杭州,起薪至少要2000元,因为要独立承担住房、饮食等支出。而如果在老家,只要岗位有潜力,起薪1000元他也愿意尝试,毕竟节省了住房等开支。还有同学提出,薪水也要考虑当地的薪资状况。同样是计算机专业,在上海与在杭州工作,自己开出的起薪肯定不一样。

同样的专业,不同的毕业院校,开出的薪水就会不一样。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和毕业生就业”课题组2005年的调查也表示,学校的声誉和学生个人所学专业对起薪的影响很显著。例如,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入“211工程”的高校,其毕业生的月薪平均要比一般院校高400元左右。

在调查中,浙大通信专业的毕业生都要求起薪为3000元,而同为通信专业的浙工大毕业生则要求起薪在2500元左右。3、2007年应届大学生整体就业率预测

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6年11月16日召开的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表示,今年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了75万人,总量达到413万。按照70%的初次就业率计算,今年高校毕业生约有124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

篇8:大学生就业现状201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1 2013年北京地区高职学生就业形势调查与分析

对近年来发展迅猛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高等职业教育而言, 以就业为导向, 将成为当前高职高专教育的主旋律, 北京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也是如此。北京地区高职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高职生就业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分析

北京高校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为85.3%, 而高职生的就业率还不到60%, 但有五六所好的高职校一次性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面对人才市场上, 高职“旺需”与高校高职人才“滞销”之间的矛盾, 其主要原因, 可从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上看,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十分需要的。高职毕业生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他们在相应的岗位上, 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强, 他们比较安心于基层工作, 有吃苦精神。经过努力, 会得到社会的理解、认同, 成为经济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

1.2 高职毕业生相对较低的工作待遇影响就业稳定性

工资收入、工作环境和专业是否对口是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 就业质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工作的稳定性。影响就业稳定性主要表现为, 一是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时工资不高、待遇较低;二是部分高职毕业生选择先就业再择业, 就业的岗位学非所用, 专业不对口;三是也有部分毕业。毕业生为了生存随便找个临时工作, 薪酬不高、待遇不好等等, 至使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质量较低。

1.3 北京地区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观因素——自身可控因素

⑴就业观念陈旧。一是受单位所有制的限制, 想找铁饭碗, 热衷于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二是找工作要一步到位, 期望进入社会就找到一份薪资、地域、工作环境、长远发展符合自己要求的企业;三是“等”和“靠”思想严重, 自主意识差, 北京的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对学校和家长的依赖性太大, 不愿主动进入市场竞争择业;四是受专业的局限, 要求找专业对口的工作, 殊不知符合自己的工作除了与专业有关系, 与个人的性格及爱好也有很大关系[2]。

⑵综合竞争能力不强, 缺乏吃苦精神。北京的高职生以独生子女居多, 以北京生源的学生为主, 在受到父母及祖辈良好教育的同时, 过多的关爱使他们很少接触到艰苦体力劳动。在走入社会之前, 自身就缺乏去一线工作并可能吃苦的准备。因此在择业过程中, 有可能未战先怯, 放弃一些本来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在激烈的竞争面前, 这种意识严重阻碍了他们顺利走入市场。

2 面临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针对于北京地区高职毕业生相应对策

2.1 学生自身应对就业难问题, 所做出的努力

首先, 转变就业观念,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准确定位, 正确把握个人的择业原则。调动学生, 从主观理念上进行转变, 把就业中的“消极等待”、“倚靠别人”的就业态度, 转变为“积极行动”、“依靠自身能力”、“寻找最佳就业途径”;冲破单位所有制的限制, 广泛接受社会选择, 不要局限于只找国企和事业单位, 向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发展, 找到就业新道路;不要受制于自身专业, 哪里需要就到那里去。

其次, 切记合理地进行自我价值评价, 努力接近社会对个人的评价。根据自身的情况, 确定发展目标, 要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有一个定位, 到底是升学还是就业, 还是一边工作一边充实自己的知识, 自己一定要有准主意, 不能犹豫不决。先在社会上立足, 然后再进行选择。自信心和脚踏实的精神相结合, 努力克服各种困难, 各方面的压力, 不能好高骛远。

2.2 北京地区高等职业院校应对高职毕业生就业难作出的相应对策

⑴根据北京地区需要, 适时调整专业, 培养急需应用型人才

地域、地区的不同, 所需人才的专业也有很大区别, 专业的设置, 既要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教育资源, 还要符合人才培养定位;要有现实性和前瞻性;专业分配要合理, 并且产学结合要做到充分对接, 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真正从实际中锻炼工作能力, 操作能力。例如, 北京地区某所高职院校, 利用首都经济、贸易、政治、文化为中心, 从首都需要出发, 办学灵活, 与北京老字号企业吴裕泰、瑞蚨祥等合作, 让学生到企业中实际动手操作、学习, 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就业率每年都稳步上升。由此来看, 市场需求瞬息万变, 高职专业设置应当灵活, 应大力推进“订单班”式培养模式, 密切与企业相结合。

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双师型教师

首都地区高校教师队伍近几年发展很迅速, 但是高职院校的教学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改革:一方面是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学校应大力推动相关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习和培训, 同时积极聘请企业中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到高校来任教, 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提升教师自身学历水平。北京地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整体学历水平在全国应属于前位, 但是有大部分教师学历水平起点较低。由于在传授学生知识和实践技能中, 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基本功和社会实践基础, 所以, 教师学位层次的高低与其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培养“双师型”教师, 还要利用首都各项便利资源, 根据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与大中型企业合作, 加强建设多功能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

⑶加强宣传力度, 在社会上树立高职毕业生良好就业形象

虽然近几年北京地区高职高专就业率有所上升, 但是企业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后的发展和工作能力的反馈并不乐观。这种现象是由于高职教育发展过快, 生源质量差, 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相对不高, 学生毕业工作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低, 加上社会上对高职教育缺乏了解和认同感。实际上, 北京地区多所办学质量高、办学成功的高职学校, 就业率比本科院校要高。主要问题还是在正面宣传上, 要让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有一个正确认识, 树立高职毕业生主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形象。进行良性循环, 逐步形成良好的输送人才链条, 提高社会认可度, 为高职毕业生的真正就业找到途径。

北京地区高职学生, 在2013年就业之前一定要头脑冷静, 从现实出发, 给自己在社会上一个合理定位, 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社会定位是否合理, 现实与自己的理想的差距有多大。对自己的社会定位要以低姿态为主, 目标不要定得太高, 看重长远发展, 做好从基层做起的思想准备, 用正确的思维和心态面对就业, 这样一定会找到一份最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新闻网.就业频道.[EB/OL], 2012

[2]贾利涛.面对当前就业形势, 高职生如何实现顺利就业.职业教育研究[J], 2011, (38)

上一篇:雷人逗趣经典笑话下一篇:怎么学习好商务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