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班会—— 低年级班级管理的平台

2024-04-18

“微型”班会—— 低年级班级管理的平台(共9篇)

篇1:“微型”班会—— 低年级班级管理的平台

“微型”班会—— 低年级班级管理的平台

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项繁重而又复杂的工作,而低年级的班级管理尤为困难,需要老师投入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小学低年级学生,一下子从幼童变成了一个小学生,对学校“紧张”的学习生活往往会不适应,而且由于他们活泼好动,自我约束能力弱,缺乏是非观念,所以经常“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班主任必须及时、正确地加以教育、引导,使他们懂得怎样做才是对的。而班队会正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认为不定期地在班内上好“微型班队会”,不失为低年级班级管理中的一个有效措施。下面是我对“微型班队会”的一点认识和感受。

一、微型班会的概念:

微型班会就是班主任根据学校工作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班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开展活动的为时十五分钟左右的小型班会。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开展的微型主题班会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的指导性、时间上的灵活性、教育的及时性,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二、微型班会的实施:

在微型班会的时间安排上非常具有灵活性,既可以在演讲、写字课前后、品德课、活动课、班会课中开展,也可以安排与学科类活动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一天一次,也可以两三天一次。微型班会的组织形式主要由教师主持、学生主持和师生联合主持。

三、微型班会的内容:微型班会的内容丰富,凡是能对学生和班集体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的各种活动都可以作为班会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自主管理性班会活动。这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活动,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具体地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集体解决同伴间发生的问题和矛盾。

2.及时纠正纪律、卫生、安全方面的不良倾向,表彰好人好事。

3.针对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开展训练活动。

4.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活动。

(二)自娱自学性班会活动:

1.益智类活动:以获取新知识,发展智力增强能力为主的活动。这类活动又可分为节令性主题(结合传统佳节开展活动);地理类主题(夸夸自己的家乡等)和学科类主题(如:词语接龙、数字故事等)。

2.娱乐类活动:以娱乐、游戏活动为主。

3.展示类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

4.多层次、多侧面的相互关联的分主题系列。给学生以多样的、系统的、持续的、全面的影响。如:结合学校的“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等主题展开丰富多样的系列活动。

四、微型班会的成效:

作为班主任,班内事无巨细,都需要及时处理,微型班会有着较强的灵活性、针对性,有利于班主任抓住教育时机,适时、恰当地处理解决班内随时出现的状况或存在的问题,避免问题被搁置。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学生也会在实际生活的情景中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和主人翁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形成健康的心理。

此外,通过各种娱乐类、展示类活动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拓展课外知识,愉悦身心,既培养了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又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其实,作为班主任,大家几乎每天都有意无意地开展过“微型”班队会,z只是还没有上升到一定的认识高度,而我本人对微型班会的认识也只是一个初级阶段,有待于在今后的探索实践中不断地发现和完善,使微型班会成为学生成长学习的一片沃土!

篇2:“微型”班会—— 低年级班级管理的平台

1 班级管理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1.1 学生个性特点为班级管理增加了难度

“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 思想活跃, 崇尚自由, 不墨守成规, 喜欢新事物。传统班会以道德说教、理论教育内容为主, 不仅不能起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厌烦情绪, 这给班级管理和思政教育增加了难度[1]。

1.2 网络科技发展对班级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也为他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交流方式。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 对社会现象、热点问题、学校各种事务高度敏感, 参与热情高[2];但由于他们缺乏社会阅历, 不够成熟, 缺乏对信息的鉴别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从众心理强, 容易被误导, 极易产生非理性行为。这就增加了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管理的难度, 也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2 班级管理中班会教育的重要意义

班会是辅导员及班委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指导的重要途径和形式。在班会上, 辅导员可针对班级事务进行安排, 又可以目的明确地就某一话题对整个班级进行教育引导。通过班会直接传递信息, 每名学生都可以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 参与集体管理, 研究解决班级中的各种问题。班会是受众面最大、影响力最广泛、参与度最高的班级管理形式。如果忽视了班会的集体教育功能, 将会出现很多问题。如可能会导致重两头、轻中间的问题, 即学习表现特别好和特别不好的学生被关注, 大部分中间层次的学生被忽略[3], 这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再如表现不好的学生会敌视优秀学生, 学生对集体利益冷漠, 对集体问题不关注, 班级缺乏凝聚力, 不利于班风学风和班级文化的建设和形成。

3 班会的策划与开展

(1) 班会内容要明确, 有的放矢。

班会召开前, 辅导员和班委要对班会内容进行认真策划, 内容既要符合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认知发展规律, 又要符合其生活和心理需求。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模式发生了变化, 网络已成为他们的主要交际平台, 各种网络媒体成为他们交流的主要工具[4], 微信、博客、空间等成为他们展示个人思想、爱好、魅力的平台。辅导员可利用这些沟通交流工具, 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 把握其心理状况与生活学习问题, 针对性地制定班会教育内容, 对其人际交往、心理、就业等实际问题及时引导。

(2) 班会主题要生动鲜明, 富有感召力。

除了常规的班级事务管理, 如选举班委会、班级管理制度制定, 评选先进个人等, 辅导员还要根据思想政治建设要求和学生认知过程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要围绕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过程、思想认知过程、社会热点问题设计班会主题。如入学教育、安全教育、爱国教育、理想信念、职业规划、文明礼仪、节能环保、行为养成教育等。第一次班会可针对入学新生设定主题“我爱我家”, 学生讲述“小我”和“大家”的关系, 帮助其尽快建立归属感;第二次主题班会“新生问答”, 向学生说明学校一些职能部门的办公地点、办事规程、水电补贴办法、城市交通事项等, 回答学生各种与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问题, 消除其入学阶段由于环境不熟悉带来的焦虑;第三次主题班会“珍惜大学时光, 规划美好人生”, 帮助学生消除迷茫和浮躁, 认清现实, 制定目标, 做好职业规划, 找到努力方向;为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改正不健康、不文明行为, 可以开展“每天进步一点点”文明主题活动, 不批评、不强制, 多宣传、重引导;针对某一竞赛可开展主题班会“花儿朵朵开”, 动员学生积极参加, 展示自我。

(3) 班会形式要丰富多彩, 激发参与热情。

为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避免枯燥乏味的理论性、强迫性说教, 应在召开班会前对班会形式和内容进行认真策划, 力求丰富多彩, 如讨论式、辩论式、演讲式、户外活动式、实践式等, 要以学生参与为主, 通过这些学生喜欢的形式来激发参与热情, 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4) 充分利用广告宣传的力量, 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班会召开前期, 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进行舆论宣传, 如网络平台、手机短信群发、板报、广告标语等, 激发学生热情, 以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如针对新生入学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能融入学校生活和管理, 会产生不满、抱怨等负面情绪的情况, 策划开展“尊重, 接纳, 共荣———有个叫母校的地方”主题班会, 使学生尽快建立对学校的认同感与尊重感。在召开班会前, 可通过群发短信:“什么是母校?母校就是你在心里骂她千万遍, 也不允许别人诋毁一句的那个地方”, 再结合班会给学生讲述“我以学校为荣, 学校以我为荣”的道理。让学生学会审视自我, 学会接纳和认同, 让其体会到自己就是学校的代言人。

(5) 深度挖掘主题, 传递对学生的关爱、尊重、欣赏、激励。

辅导员在班会策划和实施过程中, 既要完成必须的教育任务, 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传递关爱、尊重、欣赏、激励, 渗透优秀的、正面的、积极的、美好的舆论信息[5]。如在元旦晚会节目征集动员会上, 可以“我就是我, 不一样的烟火”为主题, 既体现对个性的尊重, 又激发学生自信, 既迎合了广大学生展示个性的心理需要, 又能调动其参与热情。

4 结语

总之, 辅导员要充分重视班会作用, 重视班会实效, 在班会中及时、充分营造积极健康的精神氛围, 促进班风学风和班级文化建设, 潜移默化地将科学、正确、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融入大学生群体, 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独立精神。

摘要:班会是高校辅导员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事务管理的重要途径和形式。新形势下, 辅导员应对班会的策划与实施进行探索, 充分发挥班会这个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通过召开行之有效的班会来实施班级管理和思想教育。

关键词:班会,班级管理,高校辅导员

参考文献

[1]姜德红.“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2 (1) :139-140.

[2]吴慧平.高校管理过程中学生参与角色的变迁[J].大学教育科学, 2003 (2) :74-76.

[3]谢长旺, 安扬, 柳敏.高校主题班会建设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10 (29) :175-176.

[4]樊迎光, 冯俊丽.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好主题班会[J].考试周刊, 2011 (85) :232-233.

篇3:“微型”班会—— 低年级班级管理的平台

[关键词]微型班级 管理 教育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7009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青壮长期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以及某些贫困地区教育移民政策的有效实施,农村学校生源急剧下降,导致学生人数锐减,学校规模变小,班额不充实,出现了许多百人以下的学校,十人以下的班级,部分地区的农村学校不再是昔日乡镇“繁华”的支撑,学校自身也显得“清清冷冷”,微型学校和微型班级将逐渐增多。由于学生人数的减少,学校规模的变小,学生和家长择校进城的愿望更加强烈,无形中加大了那些家庭条件并不优越,内心深处并不想择校转学的学生及家长的心理和经济负担,这给教育改革和均衡发展带来新的课题。为确保留下的学生受教育的程度不受影响,使家长放心,学生安心,除了必需的行政调控和政策倾斜外,作为一线的管理者和教师,必须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微型学校和微型班级有效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方法。

一、微型学校和微型班级的特点

1.办学氛围不浓。学生少了,校园静得像无人似的,清清冷冷,没有了喧哗,没有了追逐,没有了歌声,没有了课堂上热烈的气氛,没有了运动场上壮观的场面;教师少了,教研氛围不浓厚了。

2.教育资源难以合理配置。学生少了,按比例配备教师,将会出现结构性短缺,教师人数少了,岗位却不少,比如音体美以及某些服务管理岗的教师较难配备,有时只能兼职。

3.教师能关注所有学生。教学上,学生少了,教师能够关注所有的学生,便于分层指导,帮助学困生,这是有利的一面。

二、应对微型班级的管理与教育教学策略

1.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学生少了,工作量似乎轻了,但工作的难度加大了,班额小了,工作的担子更重了。学校管理者及教师一定要摒弃过得去的思想,减少随意性,在思想深处能适应微型班级,做到大班小班一样看,班小了重视程度不减,工作环节不省,工作热情不减,责任不减,信心不减,态度不变,常规不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不变,这是做好微型班级工作的前提。

2.面对现实,因地制宜,努力营造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生活氛围,促使学生动起来,气氛活起来。过去学生多,活动易开展,有竞争有比较,每项活动都能搞得热热闹闹,就连教学也因平行班多而活动纷呈,争先恐后。而今,平行班没有了,班级之间的竞争没有了,校级间的平等竞争性的活动不好开展,这就需要动脑筋想办法创造性地开展一些活动。一是活动的形式要灵活,尽量组织一些小型便捷的家庭式活动,可借鉴过去家庭中父母姊妹间讲故事、踢毽子、丢手绢、捉迷藏、猜谜语、跳绳子等形式,赋予新的内容,这些活动人数不论多少,随时随地都能开展,且乐趣横生;二要注重人人参与,改变过去大班情况下一部分学生参与活动,大多数人成为旁观者的状态,使每个人都能得到锻炼,都能融入活动之中,都能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都能体验成功和挫折,家庭式的活动大多是人人参与且无拘无束;三要使活动主题突出,内容集中,每次活动有一点收获,不能为活动而活动,变成玩乐,毫无目的,而要通过开展一些活动,给班级带来一些生气,营造一些氛围,给学生带来一点活力,同时也给每个学生发挥特长的机会,使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得到合理的发展,使学生在愉悦中增智、增知、长见识、提能力。

3.要给每个学生公平的爱。做到对每个学生,不管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不管是家庭条件富裕还是贫困的,都能一样用心,给予一样的关心,一样的帮助,一样“用力”,使每个学生感到公平;一样“用口”,教师的表扬批评对每个学生都一样真诚,一样温馨,不能有同一教室下实则两重天的感觉,特别不能对学困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讽刺挖苦,而对好学生甜言蜜语,使每个学生从教师的语言中感到温暖;一样“用手”,教师批改作业,帮助学生,辅导学生,对每个学生都应一样的态度,手中握着一把尺子;一样“用眼”,使每个学生从教师的教态、表情、眼神中都能感受到公平和真爱,每个人学习生活在这样的班里都感到一样的开心。

4.教学上要做到分层施教,精准帮扶,为每个学生助力。小班教学,教师有足够的时间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关键是对学生要有充分的了解,对学生的需求要心中有数,然后在备课时对每个学生通过完成怎样的作业,给予怎样的方法,达到什么目的,都要有精心的准备。还要注意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时随时产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好学生能充分发展,学习吃力的学生也能正常达标,对学困生要给予特别关心,变换形式,耐心地辅导,留足思考的时间,耐心等待他们掌握所教内容,使他们不自卑,有信心。

篇4:“微型”班会—— 低年级班级管理的平台

关键词:中职院校,主题班会,班级管理

中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专业型人才的教育基地之一, 其中班级的管理工作要求也十分严苛, 因为这对每一位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养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 主题班会的开展不仅能有效的提高同学们的思想政治觉悟,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更是对班级的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中职院校利用主题班会促进班级管理的方法

(一) 班会主题立意的合理性

首先, 班会中主题的设立是要符合学生的年龄以及心理对事物的认知程度, 班主任可以把中职学生都比较关心的时事当做主题进行班会的开展, 不能因为年龄、心理认知的不成熟影响主题班会开展的实际意义。其次, 既然被称作主题班会, 就是区别于传统的说教模式, 要求针对一个主题立意进行展开, 班会主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不能泛泛而谈, 主题可以很小、很具体, 力求让每一位学生明白其中道理。最主要的, 开展主题班会之前, 班主任须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在班会上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 但是班主任应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关于班会主题内容的思考, 这样才能使主题班会的意义突显出来。

(二) 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对于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讲, 他们的自主意识比较强, 对事物有自己的初步判断能力, 并且是很难接受像班主任的灌输式说教的。现在, 主题班会新颖的形式使得很多学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非常乐于参与, 因为他们有机会可以不仅仅做一个听者, 更多的是发表自己的见解, 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学生对班主任的生疏感降到最低。并且思想上的交流是可以使学生更好打开心扉, 同时学生对班主任的戒备心逐渐减弱, 师生之前的沟通氛围就会越来越和谐, 这样班主任也会更加清楚了解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在后期对班级的管理上能够找到更多切合实际且有效的办法。

二、中职院校利用主题班会促进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一)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早在很久之前学生就已经接触过传统班会这种形式, 其对学生来说都很熟悉, 传统班会完全由老师主讲, 老师也只是传统意义上的说教, 其实对学生心理情绪的调动不大, 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 思想教育效果不明显, 对班级的管理工作毫无意义。相对于传统班会来说, 主题班会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 班委会带领班级里的同学一起组织开展的集体活动, 也是集体智慧的体现。它可以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 增长知识和锻炼意识。主题班会更注重培养学生自己的思想, 促进个性的养成, 让学生有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 也让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一个成功的主题班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包括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自我约束能力等, 这些看似与专业技能无关的能力在学生未来的成长以及就业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观念

主题班会的内容包括了中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素质主题、人际交往关系主题、责任意识主题、诚信主题等, 所以, 班主任应该有效利用这些主题班会形式对学生的思想观念着重培养, 通过主题班会的内容逐渐向学生渗透其中的道理, 使其理解蕴含的深意。班主任也应慢慢引导中职院校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通过主题班会的教育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乐在其中, 同时学习到更多专业性知识以外的知识和思想。主题班会通常是带有趣味性且有艺术美感的, 这种新颖的教育方式, 能够更好的促进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 并且能引导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思想上更是在潜移默化中趋于成熟。

(三) 班级凝聚力增强, 使其更加团结

主题班会的开展是学生全员参与的过程, 同学们需要相互沟通, 集思广益, 把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到一起各抒己见, 这是对他们团结协调能力的一种考验。长此以往, 势必会增进彼此间的信任与了解, 使他们相互之间配合将越来越默契, 更能使他们深刻体会到一个团队的重要性。这样, 不仅整个班级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还会影响到学生未来在工作中注重团队的协作意识, 在毕业以后也能更好的适应工作中的集体, 容易融入集体并且发挥着积极地正影响的作用。同时, 一个团结互助的班集体也会促使学生学习更加勤奋, 进而形成良性的循环。

(四) 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学生在校期间, 每个学期会有学校组织开展文艺活动, 但是只有少数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机会参与, 多数都是老师在组织和指挥, 大部分学生只能作为观众, 参与度较低。而主题班会恰好规避了这个问题, 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设计和紧密的流程, 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和适合自己的分工参与进来。那么, 班主任就可以利用主题班会, 结合学生所表现出的不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和生活进行规划, 找到自己热爱的并且能适合自己的职业。例如:开展“我未来的职业”主题班会, 班主任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到网上收集材料, 针对自己向往的职业的要求做大致的了解, 并且在班会上可以让学生扮演自己喜爱的职业中的一个角色, 体验和感受职业的魅力, 从而激发中职学生对专业技术的学习动机, 引发学生对人生规划的思考。

三、结语

主题班会是促进班级管理的有效形式之一, 运用得当不仅仅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在社会中做积极影响者,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等等, 这对学生未来在工作中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每一个成功的主题班会都会让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的融洽, 教师在对学生了解的前提下进行班级管理是比较容易的, 还能更好的引导中职学生对未来的职业以为生活做出合理的规划。所以, 主题班会的开展对教师和对学生而言都同样的重要。

参考文献

[1]周晓梅, 崔珍珍, 于燕.中职班主任促进班级管理的策略研究——基于群体交往的视角[J].教育导刊, 2014 (08)

篇5:“微型”班会—— 低年级班级管理的平台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义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学生的思想、性格是有可塑性的。如果学校经常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就不会偏离正确的轨道。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呼吁不要再让班会形同虚设。

那么,应该如何设计与组织班会呢?

一、巧妙选题

1.主题性

主题是班会的灵魂。从时间的角度上来划分,可以设为月主题和周主题。我校将三月定为“文明礼貌月”,那么周主题就紧紧围绕其开展了,可以组织“文明礼仪知多少”“讲雷锋叔叔的故事”“献上我的爱心”和“我身边的文明礼仪天使”等活动。整个教育活动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又体现了在行为习惯上要求的逐步提高。

主题涉及面要广。不仅仅是学生的行为习惯,也可以从学生的道德品质上进行影响与熏陶,还进行心理上的正确引导,或是能力的培养等。我们可以提供这样的主题班会:“在课堂上……”(上课的行为习惯),“诚实守信人人夸”(道德品质方面),“宽容让你更快乐”(健康心理方面)。

2.时效性

活动要紧密关注班级的动态,形成积极健康的班级舆论导向。比如发现学生带化妆品在课间化妆,就抓住这个契机开展一次“心灵美使你更可爱”的主题班会,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意识到只有一个人有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心灵,他才是一个真正美丽的人。

3.开放性

世界是不断变化着的,学生生活的环境也不例外,他们也在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培养的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所以,我们班会主题的选择应是一个大的开放的空间,突破校园的局限性,为学生提供了解社会的机会。可以就目前社会上的现象展开调查,试着分析,在班级或是全校进行交流与探讨,这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对社会的辨别能力。

二、形式灵活

灵活的形式会很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极大的热情与兴致参与进来。我们可以是辩论会的形式,可以是朗诵式的,也可以是以全班展示型的活动,还可以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不管是哪一种形式,我们强调的是每个学生的参与,不去评定少部分学生的优秀,肯定的是大部分学生的参与的态度,充分地发挥蕴含在每次活动中教育力量。

三、准备充分

在开学初,根据学校工作计划提出的任务与措施,班主任在班级中应要求全体同学针对班会的内容、目的、形式、实施措施等,为开展好全学期的班会献计献策;班委会干部再根据这些意见,收集、整理、制定全学期的班会活动计划,制成统一的安排表。这样全班同学对本学期的活动会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如果临时需要调整的再作重新部署。根据每次的组织形式不同,要进行不同的准备工作。一次成功的班会,有赖于班主任与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在开展“妈妈,节日快乐”主题班会时,班上的学生提前两星期就准备好了节目,有的朗诵诗歌、有的演唱歌曲、有的跳舞、还有的表演小品,大家还为自己的妈妈设计了充满创意的祝福卡片、感谢卡片。班会那天,我请来了大家的妈妈。在优美感人的音乐声中,大家和妈妈说着悄悄话,眼睛湿润了……我想,这样的班会是让人难忘的,是一次灵魂深处的倾诉!

四、氛围和谐

我们理想中的班会应是具有人文性的,师生在一种美好的氛围中共同组织进行着的!列宁说过:“没有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而只有学生理解了你的情感,悦纳了你的情感,你才能引导他们步入真理的殿堂。在班会课中与学生的交流教育,始终的主角是学生。教师要进行婉转的情感传递,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给每个学生讲话的机会,允许不同见解的存在,整个班级的民主氛围浓郁,存小异求大同!教师充分信任学生,把班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活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找准自己的位置,以达到奋斗目标。

五、开发资源

做教育的行动者,要求我们要有敏锐的教育视角。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来到社区,开展社区系列活动;或是将家长请进学校,开展家校互动,这样的教育将更具有感染力。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学生进行知识讲座。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仅仅在学校学习知识,还要懂得什么是尊重、挫折、理解和沟通;希望能够借助家校互动,学生互相认识、互相交流;希望学生不仅是学校里的同学,也是生活中的朋友。

总之,在班会活动实践中,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特长得到展示,这样的班会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班会应不断吸纳更多的教育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活动。随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投入与参与,我们相信班会将有更深远、更丰富、更宽广的内涵与前景。

篇6:“微型”班会—— 低年级班级管理的平台

一、好班风———班级管理工作成功的一半

人们常说, “家和万事兴”。其实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家庭一样。老师是父母, 学生是儿女, 有良好的班风, 可以使“班和”, 让学生有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氛围, 要做到“班和”, 我觉得以下几点不可缺少:

1. 尊重孩子

要想人敬己, 必先己敬人。虽说孩子小, 但他们也有自己的自尊心。如果你不尊重学生, 随心所欲地辱骂孩子, 这样不但教育不了孩子, 反而使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有所降低, 有的孩子甚至会和你产生敌对情绪, 那你如何更好地团结同学, 开展工作呢?

2. 善于挖掘孩子的闪光点, 并让其闪光点熠熠生辉

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及时并勤于挖掘孩子的闪光点, 并加以表扬, 这可以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从而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充满干劲, 充满希望。但须注意的是, 要防止走极端, 不要让他们在赞美声中迷失了自己;还要提醒孩子不要骄傲, 并在鼓励的同时, 提出新的要求和希望。

3. 团结就是力量

我们都知道, 大雁有一种精神, 它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做到行动一致, 团结合作, 有一定的纪律性和协作精神。推及到教育方面, 学生也要学习大雁精神, 学会宽容, 在处理同学矛盾时本着“多一个朋友比多一个敌人好”的原则, 把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人们常说“冤家宜解不宜结”, 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 老师应及时解决, 而不可姑息, 否则会酿成不良后果。

同学和睦了, 团结了, 班风好转了, 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 心境都是愉快的, 学生就会乐意学, 老师乐意教, 形成良性循环, 使班级管理体制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改革———注入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股新生力量

墨守成规、闭门造车, 往往会僵化一个人的思维, 阻碍创造力的发挥, 而善于改革、乐于创新的人将高瞻远瞩, 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也尝试了如下改革,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打破班长一人独裁制, 实行班长轮流负责制

一个班只有一个班长, 可以使这个班长高度集权, 充分发挥“第二班主任”的作用, 但这样往往不能让班长找到自己管理中的不足;况且, 久而久之, 也易使其产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效应;另外, 他没有竞争对手, 永坐班长之“宝座”, 也不能更快地提高他的管理水平。因此, 我打破了班长一人独裁制, 而实施了班长轮流负责制, 但因学生管理能力的不同, 并非人人都能轮到, 人人都能当班长。我选取固定的几个品学兼优且在同学心目中有一定地位的同学来充当。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也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学会管理, 管得精、管得细, 再由他们来带动其他同学。班长每周轮流一次, 在其负责期间, 我们称他为“执行班长”, 他将是班级管理中的主要负责人, 管理班级事务, 登记班级好人好事, 坏人坏事, 给班主任反映工作并作一周小结, 在班会上发表演讲等。当然, 这几个班长是班级的脊梁, 一周只一个班长主要负责, 其他人鼎力相助。

2. 实行生活委员竞争、轮换制

生活委员, 几乎每个同学都能轮到。他们主要是管理学生在宿舍、餐厅、活动时的纪律。也是每周轮换一次, 负责管理、登记、总结一周来的工作。在生活委员的选举上, 我主要是按照“毛遂自荐, 发掘新人”的原则。

总之, 我尽量做到事事有人管, 人人有事管, 人人有人管, 人人能管人。这样, 即使我不在场, 学生也能帮我管理班务工作。

三、班会———净化学生心灵的一剂良方

班会是班级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班会开得好, 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 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而针对班级出现的现象, 有实效地开班会, 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良方。

比如有段时间我发现我班的某些同学自我约束力不强, 老师在的时候, 似乎很规矩, 老师不在场, 有些学生就乱来了:课间追逐打闹, 排队时也有离队现象等。针对这些现象, 我就召开了“自觉———纪律的内化”这一主题班会, 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在会上, 我看到个别同学因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羞愧地低下了头。后来, 学生在纪律方面对自己的要求就更高了。

篇7:“微型”班会—— 低年级班级管理的平台

关键词:体验式;主题班会;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153-01

通过以莱夫等人为代表的情境认知的社会学视野,我们找到知与行的交互关系,知识是情境化的,通过活动不断向前发展。体验式主题班会契合情境认知理论知与行的交互诉求,强调通过“体验”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以达到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真正的教育”。

一、体验式主题班会在班级共同体创生中的运用

“学习需要置身于共同体中”、“对话是共同体生长所依赖的方式”,鲍尔斯费尔德与吉尔根的社会建构观为我们阐述了知识的社会建构性,如何创生直至完成班级共同体的建构,是班级管理的重要诉求。传统上主要以知识为纽带形成的班级组织系统是不完整的,难以让成员获得良好的身份认同。

体验式主题班会的“体验”、“分享”、“交流”设计理念,能够在知识之外,赋以班级组织系统情感、目标等内涵,为共同体的形成奠定文化基础,成为共同体形成的“培养基”,驱动班级组织系统向更具丰富内涵的共同体发展蜕变,以符合信息时代条件下的教育期盼。

如:高一(6)班入学之初即面临共同体的创生问题。以德鲁克的目标管理为指导,在班主任的启发引导下,各小组成员进行头脑风暴,亲自参与分析新班级可能面临的挑战,形成班级共同的努力目标。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最终大家达成共识,新班级需要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团队的建设,让来自不同区域具有不同价值观的成员能够尽快形成并认同班级理念,塑造班级的文化形象。

之后,班主任提供丰富的素材,以班委为领导核心,班级成员献计献策,在“同舟共济”这一活动的基础上,添加了“游玩中忽略了河水涨潮,被困在河中”这一情境,增加了时间约束等新元素,丰富了游戏的内涵。最后,在一堂主题为“责任与认同”的体验式主题班会课上,经过体验、分享、交流与整合,班级成员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在新班级中的角色认同,有效地达成班级共同体的创生目标。

显然,通过体验式主题班会获得的认同是具有情境性,有利于之后的情感迁移,这对班级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体验式主题班会在班级行为塑造中的运用

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通过“连续接近”的方法,加强或减弱人们重复某种特定的行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然而根据动物的强化研究得出的结论不加区分地运用于人的学习,“显然过于偏狭”,违背呼唤人本主义的当代教育愿景。

体验式主题班会能够在“强化”之外,提供行为塑造的新思路。在问题发现的基础上,通过目标明确的设计活动,在班杜拉的“参与性学习”中,唤醒学生的行为评价意识,形成发展与结果的合理预期,在心理上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学生行为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单纯的“强化”相比,更加符合人的内在心理,发展不再是来自外部的干预,而是自己的内在需求。

如:高一(6)班在班级共同体创生之初,学生在之前形成的一些不良行为也逐渐暴露出来,这对共同体的建构是不利的。例如,预备铃响后没有做好上课准备的行为意识、习惯将早餐带到班级用餐等等。在简单的提醒与交谈后发现效果不是特别理想,因此引导班委设计了一堂以小品为载体的体验式主题班会。

班会伊始,并未告知学生班会课的目的,只是说让大家一起观看由同学们排练的一个小品,这有效降低了同学们的排斥心理。而后,班级成员一同观看几位同学以夸张的手法演绎的以不良行为为主题的小品,在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进行评价与反思,最后在班委的带动下进行自我批评与展望,对行为塑造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良好的行为特征成为高一(6)的重要文化现象,达成行为识别的目标追求。

三、体验式主题班会在心理干预中的运用

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一定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心理干预包括健康促进、预防性干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心理干预“可以推动困惑者积极地认识自我,反省自我,进而提高其自信心和生活的智慧”,“可以形成积极的团体压力,建立良好的团体规范,树立团队精神和整体意识”,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选择合适的方法和途径对学生个体或群体进行心理干预,是心理干预有效性的重要保障。体验式主题班会在心理干预上具有独特的优势(1)容易消除干预对象的心理戒备;(2)由干预对象自主完成心理调节,具有更高的效度;(3)形式多样,可以针对不同的干预目标选择适合的组织形式;(4)“从众效应”促使干预对象容易倾向将目标作为自己的优势观念或行为方式。

如:在题为“另一个我”的主题班会中,借助“优点轰炸游戏”,在看似不经意间选择一名自信心匮乏的成员作为“轰炸”对象,由其他成员逐一说出干预对象的某一优点,促使干预对象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自我,在看似玩乐中让干预对象的心理天平向积极方向倾斜,也让其更乐意与其他成员交往,形成良性循环。这种在“体验”中完成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正”,学生有效地提高了自信心和生活的智慧。

四、总结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最强音,是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时代要求。通过体验式主题班会进行班级共同体创生、行为塑造和心理干预等,体现了合作、自主、开放的教育理念,是班级管理和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赵 健.学习共同体的建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8

[2] 郑 崴.学习共同体-文化生态学习环境的理想架构.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

[3] 莫 雷.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

[4] 彭利华 周长春.心理干预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和可行性分析.神州教育.2013(15)

篇8:“微型”班会—— 低年级班级管理的平台

我主要是组织构建“人人岗位责任制”管理为主。其中, 不得不提起这节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班会课———“芝麻官儿”小责任大。

一、生活入手, 激发情绪

李吉林老师的情境德育理论告诉我们:积极的情绪参与是儿童道德学习的关键, 我试图通过轻松的聊天, 让学生谈谈当“官”的那些事:咱们班都有哪些班委啊?大家平时都喜欢戏称这些班委是干部, 是“官儿”, 你是什么“官”?你们这些“官”平时都做些什么?

从孩子最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谈起, 通过贴近儿童生活, 乐于为儿童所接受的话题, 调动学生的情绪, 使他们进入良好的、活跃的情感状态, 带着积极而热烈的情绪参与道德学习活动。

二、角色担当, 唤醒热情

培养儿童的责任感, 必须要让孩子对自己的工作有角色意识, 在班集体中有角色担当。

这一环节,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让他们自由选择, 发挥主动性, 竞争上岗:课前, 我通过调查了解, 把班上需要做的事分了分, 罗列了40 个岗位, 每一个岗位的负责人都算是“小小芝麻官”啦。

下面, 我们开始岗位竞争, 谁觉得自己适合哪个岗位, 说出你的理由, 咱就让他当这“芝麻官”, 给他颁发“芝麻官”岗位证。这种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为班级和同学服务的意识, 让每个学生都找到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一人一岗制”共设置三个类型的岗位:分管岗位、学科负责岗位和服务岗位。分管岗位包括班级的纪律委员、学习委员、文体委员等, 这些学生在班级起表率作用, 他们通过自荐和师生投票产生。

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 根据各自意愿, 选择岗位。通过给孩子挂上岗位证, 明确各人在班级中的角色, 唤醒孩子作为班级小主人的意识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三、榜样引领, 明确方向

道德心理学研究表明: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道德榜样能引起小学生的情绪共鸣, 激发起他们向榜样学习的热情, 产生模仿冲动, 进而有意规范自己的言行。

这一环节中, 我选取了孩子们身边的榜样, 播放一个“门长” (即每天关、开教室门、清理门面的同学) 的深情讲述的录音, 让学生谈谈这个“芝麻官”什么地方特别让你感动或者佩服。让同学们明白优秀的“芝麻官”就是富有责任心的, 是具体可学的。

接着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 让孩子与优秀榜样———“门长”对话, 通过孩子的提问和榜样的解答, 懂得在集体工作中要尽心尽力, 引导孩子正确选择, 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和情感。

这样, 通过真切可感的榜样力量, 让儿童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 用心灵体会, 用自己的方式学习, 从而感受到作为集体的一分子, 理应以班为家, 想方设法地、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四、思考辨析, 领悟内涵

情境德育核心理念之一是:生活就是道德生长的源泉, 道德教育应当回归到孩子的生活世界, 与生活融为一体, 让道德知识在生活情境中生成建构。因此, 这一环节, 我有选择地创设了孩子生活中四个典型的场景引导思考辨析, 如:下课铃响了, 累了一节课啦!同学们都冲了出去, 尽情玩耍, 放松自己。这时候, 我是先擦完黑板再出去玩, 还是先出去玩会再回来擦黑板呢?

我想分别通过现场操作、师生辩论、生生讨论、同桌表演的方式, 引导学生在思考讨论中明晰负责任的内涵。最后总结:通过刚才的讨论, 我们明白认真、及时、学会变通、持之以恒, 这就是有责任心的体现。从而让学生懂得如何做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孩子, 这对孩子的实践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让学生学会了自我管理。

五、就职演说, 行为导向

情境德育视活动为德育的生命, 致力于创设和优化儿童的活动空间, 激发其生命冲动与道德需要, 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在前面明确责任内涵, 提升道德认知的基础上, 我特意安排活动:请孩子发表“芝麻官”就职演说。

演说完毕, 学生将自己的姓名贴和竞职演说简稿贴在一人一岗制表格的相应位置。现场生成了学生自由选择、自主设置工作细则的一人一岗工作表。

本环节着力于给孩子自由的活动空间, 激发学生的自我需要和主观能动性, 通过学生自身的感悟、操作、体验, 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六、建立机制, 督促鼓励

在“人人有事做”落实后, 推出岗位责任制结构表, 定期考核。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不同, 难免会有不负责任的学生, 对自己所该管理的不去尽职。如果这样的话, 就很难起到活动的效果, 所以, 在活动中还需要所有的同学们在站好自己岗位的同时去监督和提醒其他的同学, 做到“互帮互助整体进步”。作为组织者和领导者的老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行为, 及时对他们进行鼓励和教育。每周定时点评, 颁发优秀“芝麻官”奖, 以此促进。

篇9:以班会为载体用心管理班级

最近,我阅读了一些有关班主任工作的文章,重新审视自己原来的班会观和心目中固化了的班会课。原来开班会还有不一样的形式,而且换个方式,让学生参与到班会活动中,会让班级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在此,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反思工作中的一些做法,重新定位我的班會观和班级管理观念,现就如何以班会为载体,怎样开好班会才会科学管理班级做一些尝试,力图能让班主任工作变得更科学,让学生更乐于参与到班集体活动中来,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一、合理选择有效的形式,开好班会

在确定班会主题的情况下,选择适合孩子的班会方式。比如,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可以让学生表演好习惯和坏习惯的做法,让学生都参与到对这两种习惯的讨论中,通过对比分析,让孩子们主动发现哪些是该养成的习惯,为什么?哪些是该改掉的习惯,为什么?再如,传统节日主题班会,高年级的孩子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与大家一起交流,在交流中深化主题,了解更多的传统知识,达到教育目的;低年级孩子因为年龄较小,设计一些相对直观、比较灵活的方式,通过看图讲故事、听传统语音故事的方法,也可以用儿童语言讲传统故事的方法达到传统教育的目的,同时要引导孩子们观察身边的节日习俗,借助习俗引出传统节日的由来,引发孩子们探究这些习俗是如何形成的欲望,从而达到班会的主题目标。

班会开完之后,要做好跟踪工作,通过班会上学生的实际表现,检验班会的效果。如果在开完习惯养成教育的班会之后,孩子们能主动地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性,并付诸行动,我们就要予以及时的肯定和表扬,相信孩子们在获得老师的表扬之后,就会产生坚持下去继续接受老师表扬的想法。而老师只要坚持做好监督和及时正确的评价工作,相信坚持21天就能实现的所有习惯养成都

会一一实现。

反之,如果发现班会之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需要认真反思,想想这个过程中到底哪儿做得有欠缺?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做法不可取等等,经过分析之后对班会重新做一次调整,尝试再开一次班会,直到目标达成。

当然,所有的班会,我们都要用新的思想去设计,抱着新的做法去尝试,千方百计努力,就是为了实现班会的目的:学会尊重和解决问题。

二、用心经营,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在班级管理上,作为一个班主任,要有恒心、有耐心、有爱心、有细心。看起来事无巨细的班级琐事,往往让我们从早到晚忙得团团转,有时会听到“干个班主任怎么这么多事”的疑问。的确,班主任有时就是“多事”、“事多”的代名词,但有时偏偏会忙得焦头烂额,却忙不出头绪来,原因可能就是对于班级管理工作还不够熟悉,不能统筹安排,不会有条不紊地管理引起的。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1.用睿智的眼光选拔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一线工作者,考察并选拔好班干部,组建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是管理班级的第一组织要务。低年级可以用轮流试用的方式最终确定人选,高年级则要运用民主推荐、投票选拔的方式,选出令大家都信服的班干部,这样才会有说服力,才能树立起班干部的先锋模范带来作用,让学生用人格魅力和实际行动去带动和管理其他学生遵守纪律,形成良好的班风。

2.坚持习惯养成时时抓

对于习惯坚持21天就能养成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因为孩子的个性差异问题,会让次数成为一个变量。所以,我们要给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必须坚持时时抓,无论是提醒还是互相监督,老师都要将它当做一个常规性工作时时抓,不厌其烦地坚持,或许在第21±n天的时候,所有孩子的习惯都会养成,但如果不能坚持,或许会在仅差一两天的时候而以失败告终。

3.共同确定班训,充分利用班会管理班级

确定班训,时刻让班训警示自己的行为,每天都让自己的行为有所约束,有遵守班训的想法,就有努力的目标。我与孩子们一起选择的班训是:做最好的自己。经过讨论怎样让自己是最好的?只有不断努力,让自己把昨天的缺点留在昨天,让今天有新成功和亮点,今天就是最好的,也就是我不是大家当中最好的不要紧,但跟我的昨天和以往比,今天我是最好的。

4.用奖励制度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共建良好的班级

这里的奖励,不需要花太多钱,可以用星星印章或者卡通印章作为每次奖励的奖品,结合日常的各种表现,随时发放奖品并展示在固定的位置上,每学期定期累计之后,评选出阶段性的“小标兵”或“好学生”给大家树立学习的榜样,以榜样的带动作用,引领整个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

5.重视沟通,让班级管理少走弯路

沟通交流是管理班级不可缺少方式,沟通可以发现问题,结

合学生的表现及时做好教育工作。主要的沟通方式有几种:一是和任课老师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及习惯表现;二是和班干部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课间活动和游戏表现;三是和学生的沟通,走近孩子的内心,了解多话的孩子为什么喜欢说话,少语的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开口,了解哪些孩子心理有问题需要做思想工作,哪些孩子品行不端正需要纠正,了解哪些孩子的家庭有困难,了解哪些孩子的学习有困难。四是和家长的沟通,结合孩子在家的表现和在校的表现,对比发现问题,及时鼓励进步的,及时纠正不好的,培养学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激发学生做好孩子、好学生的欲望。

总之,在班会课上,如果老师能先给学生做一个会倾听的好榜样,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讲话,从倾听的行动上体现对他人的尊重,在交谈中应用倾听习惯给别人一种你在尊重他的感

觉,在这种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互相尊重的氛围,会让班会开得看起来合理高效。如果我们能做到每次班会都带着尊重和解决问题的思想走进班级,以“家长”的名义做班主任工作,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交流,站在关爱孩子的立场上去培养习惯和共建良好班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班会活动中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

任感。

我相信,我们的班会是最好的载体,我们的班级管理会更加彰显出其科学性和合理性。这仅是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产生的一些看法,在具体的实施和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意外,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继续探索和实践,不断摸索前行。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微型”班会—— 低年级班级管理的平台】相关文章:

微型平台08-24

二年级我爱班级班会09-03

微型课题管理08-17

主题班会班级管理07-15

八年级上册语文微型课教案04-15

管理班级从管理班会开始04-25

小学班级管理主题班会04-03

谈班级管理主题班会05-07

班级管理班会课教案05-14

微型企业成本管理论文04-19

上一篇:举世无双的举的意思是什么下一篇:域外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