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友谊为话题的演讲稿小学生

2024-08-25

以友谊为话题的演讲稿小学生(共13篇)

篇1:以友谊为话题的演讲稿小学生

以友谊为话题的演讲稿

以友谊为话题的演讲稿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在我的心里,朋友就像一件温暖的衣服,任何时候都离不开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我的同桌朱瑞霞就是我最好的朋友。

朱瑞霞是三年级下学期的时候转学过来的。虽然我和她相处的时间只有一年,但在这一年中,我们经历了许多酸甜苦辣,她跟我最亲最密。

一天下午,我和瑞霞原本在操场上玩得开开心心。回到教室,一个顽皮的男生把她的扑克牌弄乱了。瑞霞有个毛病,她一生气就会肚子痛,她的肚子还真的痛了起来。我起初还以为没什么事,过一会儿就会好的。可是,没有想到,她的肚子却越来越痛。这下子我开始变得紧张起来,我能做些什么呢?老师也发现了她很不舒服,让我带她到医务室室去检查,没有想到那天医务室的老师刚好不在。哎呀,这可怎么办啊!刚才她下来都很困难了,那她还怎么回教室呢?我看着她一直蹲着,怎么都站不起来,我想,我就是背也要把她先背回教室,怎么能让我最好的朋友这么难受地蹲在医务室的门口呢?但她怕我累着,死活不肯答应,这可怎么办呢?最后,还是她忍着疼痛,我小心翼翼地把她扶回了教室。

回到教室后,她的脸都发青了,痛得在椅子上打滚,我越看越着急,想了想,就让她打电话给照顾她的`阿姨,可她也不知道她阿姨的电话号码。哎,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打给她远在新疆的妈妈了。我急忙借了同学的手机给她妈妈打电话,电话接通后,我和她妈妈约好,五分钟后让她阿姨接她回家。我赶紧整理好瑞霞的书包,带着她下楼,但是等啊等啊,都下课了,她的阿姨还是没有来接她。上课的音乐响了,没办法我得去上课了,只能让她自己等了,但是我还是不放心,千叮万嘱她回家一定要多喝热水,吃点药。说完这些,只能不时地回头看着她,我慢慢地回到了教室。

如果说友谊是一朵开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从心中升起的太阳。我和瑞霞的友谊就像春天绽放的花朵,那是一朵开不败的友谊之花。

以友谊为话题的演讲稿2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真实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最美好的无价之宝。”正如高尔基所说的,友谊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无价之宝,而真正的友谊是经得起风吹雨打的,我就拥有一份真正的友谊。

我有一个朋友小彭,我们不仅爱好相似,性格差不多,就连学习成绩也不相上下,于是我们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有一次,小彭像往常一样到我家来玩,结果我和他因为一件小事而大打出手,导致我们的友谊出现了裂痕,好几天不理不睬。我们的友谊就让它去完蛋吧,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你不来向我道歉,我也才不稀罕你呢,哼!

可那件事的发生却让我明白了友谊的`珍贵。

那一天,我和小彭作为学校的代表去区里参加比赛。比赛那天,我早早的来到了比赛场地,准备比赛。可我在整理文具时发现我忘带了一件最重要的东西——水笔。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可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这时,其他同学陆续入场了,我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小彭!我立马跑上去想要问他借水笔,可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他会不会借我水笔呢?是呀,我刚跟他“决裂”,他怎么会借我水笔呢?可到其他人全部入场后,我再没有找到一个认识的人。

唉,老天怎么这么欺负人呢?

到底要不要问小彭借水笔呢?借了恐怕会被小彭看不起,不借我又怎么比赛呢?正在我犹豫之际,监考老师走进了教室,宣布比赛即将开始。唉,看来只好去借了,死马当活马医吧。我硬着头皮,走到小彭桌前,向他借水笔。没想到小彭爽快地答应了,把他平时最珍惜的一支水笔借给了我,我看着这只水笔,眼圈红了。

考试结束,我们又走在了一起,聊起了天,像往常一样一起走回了家。

友谊之舟在生活的海洋中行驶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有时会碰到乌云和风暴,在这种情况下,友谊应该受到这种或那种考验,在这些乌云和风暴后,那么友谊就会更加巩固,真正的友谊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放射出新的光芒。

以友谊为话题的演讲稿3

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是在校园中度过的每一个日日夜夜,其中的每一份点点滴滴都会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永远珍藏在我们的记忆中。

可是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要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你是学生,就要和同学在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享受同学之间的友谊。

我们都是一群幸运的孩子,只因为我们已经长大,成长给予了我们自信与希望,培养了我们的素质与能力,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与人生的真谛。

真正的同学是什么?是我们心底的瑰宝,那是属于青春的时代光影。它拥有人间最真挚的感动,他的声音披着风,如春雨滴落般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令我们为之动容 ;也许正是我们的欢声,我们的笑语,我们那充满活力的身影,才会在阳光下洋溢出最美好的青春,最珍贵的友谊。

人世间,同学是一笔财富。每一次激荡 ,每一分欢乐;每一分惊喜,每一声问候……都是一缕缕馨香,都是成长路上的宝藏。

在座每一位同学不都是如此吗?现在我们拥有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十几年的求学生涯,最终汇聚成为一个无法磨灭片段,这无疑是高中九百多个日夜。三年,不多不少,我们从这里开始了寻梦的旅程;三年,转瞬即逝,我们在这里留下了最美的笑靥,最甜的回忆。我相信,无数年后,当我们再次回望起这个时期,这个属于我们的激情年代,心里总会带着微笑想起那些难忘的,那些不经意间的时刻,想起那一张张在记忆中越来越模糊的脸庞。

——是自己的同学,是十几岁时交下的朋友,我们兴趣相投,个性相似,是在今后人生路上,很难很难,再遇到的心灵上的共鸣与契合。

因此,现在我们应该学会珍惜,珍惜身边的每一份情谊,每一份友谊,与每一份感动。

其实,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是相互的,亦是简单的。

将心比心,所有人之间都像是一面镜子,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同学,同学也会用同样的心态来对待你……

要想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首先,我们自己必须要做的很好,别人也才会用同样的心去对你,但是如果说,我们把人都“活倒了”,做自己,都做得不得人心,那再想与人交朋友就简直是痴心妄想。

但是想要有真正的和谐,也并不是仅此而已。

如果,我们与同学之间,连最基本得真诚,坦白,宽容都没有,只是心胸狭窄得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不给予对方任何靠近的机会,给予的只是自己防备的刺,那再谈什么友谊岂不是贻笑大方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同样得简单,我们给予对方真诚的爱,也会收获到满满的友谊,只因为有了爱的和谐,我们在校园中才能得到丝丝春雨、缕缕阳光;也是因为有了爱的和谐,我们才会在老师和同学间得到鼓励和理解。

那就让我们一同为了这个美好的青春,用一个真心去珍惜这份爱得和谐吧!!

“多少次天涯别离,今日难得又相聚,我的脸上挂着泪珠,那是流出的欢喜……尽管我们天各一方,往来书信叙情谊……尽管我们分手时常,却总能同路相依……同学友谊难忘却,相聚多甜蜜。”这是歌曲《相聚》中的歌词。这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流行的歌曲,激励着我、鼓舞着我、鞭策着我、陶冶着我蓬勃地走过了弱冠之年;激情地走过了而立之年;坚实地走过了不惑之年。每当唱起这首歌,就会唤起我对学生时代的追忆和怀恋,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同学群体的鲜活形象。从我在农村读小学开始,一直到在城里读完师范,求学之路漫漫十三年,除了小学阶段,几乎是年年升级,年年换班。算起来,学生时代的同班同学有三百之多,同届同学更是超过了千人之众。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就是一面镜子、就是一盏路灯、就是一股清泉、就是一副拐杖、就是一剂良药、就是一个港湾。两小无猜时,携手工寒窗。同学友谊,纯真难忘。

小学时光是在我们村小学度过的。我们班共有三十二名学生,是全校学生最多的班级。五年时间,我当了两年的学习委员、三年的班长,与同学们相处得如姊妹兄弟一般,削笔刀、彩色蜡笔、橡皮等各种学习文具大家之间随意借用。那时,一盒彩色蜡笔仅仅一角二分钱,可班里的有些同学真的就没钱去买,我们有蜡笔的同学就主动地借给他们用。闲暇之余,大家经常交流的话题就是怎样帮父母干活,比谁帮家里割的山柴多、打的山草多、采的蘑菇多、刨的药材多。交流之中,我们养成了爱劳动的习惯,修炼着帮父母、爱父母的品格。升入初中后,学校离我们屯有十六华里。家里没有自行车,每天要步行去上学。冬天昼短夜长,早晨出门时天都是黑着。我们这些远道的.同学就自发地组织起来,相互招呼着结伴而行。有自行车的同学,骑车熟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经常主动地带着我们上下学,同学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

读初三时,我考入了尖子班,第一次离开父母在学校住宿读书。我和同学们在一个教室上课、在一个食堂就餐、在一个宿舍就寝,彼此间互相尊让,我们懂得了融入集体、服从集体的道理,大家的了解更清楚了,亲情更浓了。在城里读高中时,同学之间的友谊又有了新的升华。高二时,我们同届七个班中志同道合的九名同学,联手创建了“青年共勉读书会”,制定了具体的读书计划。大家在一起交流读书体会,探讨人生哲理,畅谈未来前程。我们充满激情地创办了《拓荒》诗报和《白鸽》文学报,两张小报都是用刻蜡纸的办法油印的。清楚地记得读书会中另外八名同学是:陈玉彬、代喜杰、王树海、赫明震、孙素媛、孟洁玉、周玉鹏、杨海彬。读书启迪了我们的思想,创作丰富了我们的智慧。我们办读书会的事,竟上了当时《锦州日报》的头题。如今,我们之中的陈玉彬已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了,有两百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出版问世了。读师范时,我们五十四个人的班级,几乎都是多才多艺。大家在一起相互切磋,相互勉励,丰富着阅历,憧憬着未来。我先后任班长、学生会主席,并光荣入党,都是同学的帮助和历练。

四十而不惑,我的同学都过了这个年龄。大家不管是在机关、在学校、在厂矿,还是在部队,大多都已经事业有成了。可同学之间的友谊却纯真依旧,而且愈渐加深。八十年代时,由于通讯方面的限制,同学之间的沟通大多靠书信。那时,我正在村小学任教师,几乎每一周都要收到同学的来信,有时甚至一天四、五封。信中,同学们真诚地叙学习、叙工作、叙生活、叙理想、叙收获,每一封都是一篇浓情的散文、是一声激昂的战鼓、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是一次铮铮的挑战。我在读信中领会启迪、感悟激励、收获力量的源泉。然后,我拿起笔来,跟同学们交心,向同学们汇报,从不敢拖延、不敢怠慢。这也促使我必须用心思考、用心做事,要跟上同学隆隆前行的步伐,不能被同学落下,不能成为同学队伍当中掉队的一员。现在,我把同学们的所有来信进行了整理,并装订成册,取名为“珍贵的记忆”。翻开这个集子,那一个个熟悉的面孔便亲切地浮现在眼前,让我去思考过去,去正视眼前,去开创未来。同学友谊,是我永远的财富!

篇2:以友谊为话题的演讲稿小学生

法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来 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雨下个不停,浸湿了水泥地面,浸湿了红瓦屋顶,使一切显得那么深沉。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这番景象,心里不免流露一股孤寂。

羡慕着同学们,他们可以学习,可以自由自在,尽情地玩耍,而我只能被禁锢在家里,不停的吃药。

正打算着买点饭吃,一通电话打了进来:“喂,你在哪?同学们都快急死了,你今天没来上学,今天听了新课,你在家里吗?我们放了学去看你!”我听出来是她,便安慰着说:“让同学们不要担心,我很好。”“同学们都给你送了礼物,在你的桌洞里。老师还找了一部分同学,把你的手机号码给了我们,让我们打电话慰问慰问你,可是那个电话号码也不对!你在哪?告诉我吧!”思索许久,决定把地址告诉她。“放学后我们去看你哦!”扔下这句话,她便挂了电话。

下午,本打算乘公交车去医院打针,但是为了能看见同学们,所以选择了步行,从学校门口绕。步行着来到了学校门口,第一节课的下课铃刚刚响起,我站在门外,看着校园,许多玩耍的低年级小朋友,却就是看不见班里的同学。那一刻,心微微悲凉。上课铃响起,我缓步离开,心中一抹不舍……到了医院,来到护士站,看着针头无情地扎向血管里,有些痛。挂上点滴瓶,右手因为冰凉点滴的输入而变得僵硬、麻痹。注射室里空气混浊。感到头痛,昏昏欲睡。趴在打针的那只手上,心想着同学们到来时会是怎样一番场景。

第七次看表:16:34了,有点失望。抬头看见门口闪过几个身影。是他们吗?一群人冲了进来,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香蕉、橘子、泰迪熊……他们你说一句,我说一句,虽然没听清他们在说什么,但还是很幸福。

拔针的时候,护士对我说:“真幸福啊,这么多的同学来陪你!”“是呀!”我会心的笑了。

篇3:以友谊为话题的演讲稿小学生

1 引言

目前, 汉语口语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围绕话题进行口语教学, 进而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在日常生活中, 汉语口语的话题来源只要是来自于我们的生活。但是, 并不是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事与物都可以拿来作为话题进行日常教学的。话题的选择应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进而选择出合适的话题经过组织后进行日常教学, 使学习者能够使用汉语口语进行无障碍交流, 使言语口语训练质量得以提高。

2 选择话题教学的原则

话题的选择在日常教学中尤为重要, 其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培养方向。从事汉语口语教学的工作人员经过多年的积累、沉淀以及反复实践、论证, 得出了在话题选择上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2.1 话题选择应具有针对性

在进行汉语口语教学编写的过程中, 一定要有针对性的去选择相对应的话题, 对学习者应尽可能的做到因材施教。首先要确定教材所面对的对象是什么样的一个群体, 然后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 选择相对应的话题进行教材的编撰。

学习者的群体不同, 导致选择的话题也不会相同, 要根据学习者的具体特点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话题选择。学习者文化背影不同、语言环境不同, 话题的选择上也就不同, 因此在选择话题时, 要具有针对性。对于每一个学习者对于学习汉语口语这个群体来说均是一个个体, 不同学习者个体对汉语口语的需求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汉语口语教材编写人员就应该更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对应的话题以满足学习者的需要。

2.2 话题选择应具有科学性

话题选择应具有科学性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以事实作为依据, 具有一定的实践基础, 否则就是虚构的。话题的选择不能与已经通过检验的科学原理相违背, 必须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话题。因此, 在编写汉语口语教材过程中, 应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合汉语口语的学习人员对学习者爱好的话题进行筛选。同时, 还要考虑到学习者的接受能力, 不能主观臆断进行话题选择去编写教材, 进而确保科学的选择教学话题。

2.3 话题选择应具有趣味性

学习者的兴趣是其学习的动力, 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保证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有趣性、生动性, 因此, 趣味性对教材编写人员来说十分重要。日常教学过程中具有生动、有趣的话题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 进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热情, 使学习者能够主动进行思考, 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有实质性的提高其汉语口语的交际能力, 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 话题选择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2.4 话题选择应具有实用性

实用性一直是汉语口语教学人员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的一项原则, 在教材编写及话题选择等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作用。只要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 有利于教学组织, 这样的日常教学就决定了编写教材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因此教材编写在选择话题时应贴近学习者的日常生活, 使学习者能够用得上。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组织及应用能力, 也就是使学习者能够熟练使用进而进行交际。因此, 学习者能否可以使用汉语口语进行交际是能量教学质量是否优质的一个重要标准。只有在选择话题过程中, 做到所选择的话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才可以帮助学习者的提高学习效率及学习质量。

3 泰国小学初级汉语口语课堂话题选择的策略与技巧

汉语口语日常教学应该理论结合实际去组织相关内容, 通过在泰国为期一年的教学锻炼,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总结出了在汉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关于话题选择的策略和技巧, 为从事汉语口语对外教学的同行们提供一些借鉴, 以此共同交流。

3.1 话题选择应与学习者心理特点、兴趣结合起来

年龄阶段不同心理特点也不同, 通过调查,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心理特点与少年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基本一致, 但是其在稳定性、集中性方面比五年级以下班级的学生要稍强一些, 其在想象力、创造性等方面随着年龄的成长也得到了相对的提高。

日常教学话题的选择怎样去结合学习者的兴趣爱好, 怎样的话题才是泰国汉语口语学习者感兴趣的呢?结合专家、学者们的调研数据以及自己对日常教学的观察、思考, 笔者得出了学习者最欢迎的话题是能够完成“交际任务”这一结论。针对泰国圣弗朗西斯教会学校五年级日常教学为例, 学习者对说学习的部分话题喜欢程度如表1。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汉语口语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带有创造性、启发性的话题, 比如“职业选择”、“吃饭”、“购置喜爱的物品”等, 使学生不仅口语可以得到练习,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习者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如果学习者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时, 教学效果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者思维更加活跃, 记忆就会更加深刻。这样就会导致课堂氛围活跃, 师生互动效果得以质的提高。

3.2 从日常生活入手, 话题选择具有双向、多向的互动特点

任何语言口语交际的核心就是交流, 汉语口语也不例外。通过交流才可以互动, 互动的目的就是将所学的语言内容付之于实践, 使学习者的口语技能得以提高, 进而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互动就是使学习者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使学习者不仅动口还要动脑, 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同时, 话题是人与人交际的基础, 如果双方要达到某一目的, 就必须围绕着某一话题展开交流。因此, 在汉语口语教学过程中针对话题的选择应体现双向或者多向的互动性特点, 使学习者深入到话题中来。

对外汉语口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话题主要是以“交际”来进行的人与人的信息对话以及以“服务”来进行的需求对话。根据观察, 泰国的小学五年级学生最为关注的话题有12个, 详情见表2。

泰国小学的汉语学习者喜爱的话题均是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 比如“吃饭”、“旅行”、“生日”等。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老师应该把课堂作为一个交际的场所, 通过学生与学生或者学生与老师围绕某一个特定的话题进行交流, 以学生为主题, 老师加以引导, 使学习者在轻松活跃的环境中学习得以提高。以此, 通过互动性的一些话题, 通过师生互动是汉语口语教学成功的必备条件, 同时也使学习者提高自身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3.3 根据文化背景, 在话题选择上应体现文化兼容的特点

每一种语言均是其对应文化的载体, 因此语言的教学就是其对应的文化的教学, 学习者在学习一门语言的过程中就是了解学习相对应语言国家的文化。两个人如果文化背景不一样, 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会误解的语言是属于交际文化范畴内的。学习者在学习母语外的语言时, 遇到一些难以理解或者不熟悉的文化现象是必然的, 这种情况就会成为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消除障碍, 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进行相对应的文化教学, 因此在进行汉语口语教学的过程中, 选择话题应该考虑相对应区域的文化背景, 在话题选择上应体现文化兼容的特点。

不同国别、年龄、性别的学习者对汉语口语话题的喜好均有不同, 但是, 目前流行与市面上的教材都是一些通用性教材, 没有因地制宜, 没有考虑到文化差异。因此, 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编写应该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来进行, 这也是汉语口语是否可以迅速成功的关键。

在泰国, 教师应该根据其文化背景, 在话题选择时应该注入与泰国文化息息相关的内容, 这样学习者就容易接受。这样不管是教学效果还是交际文化、知识文化的运用都显得特别融洽, 其文化的兼容性也得到了体现。

3.4 根据校园活动来选择话题, 使知识得以巩固

学习语言就是为了交际, 只有将所学语言不断进行练习, 才能达到熟练掌握并进行无障碍交际的目的。基于校园生活的多样性, 根据校园的热点及相关活动来进行汉语口语的话题选择, 容易与学习者引起共鸣, 这样也贴近了学习者的生活。

在泰国支教过程中, 笔者将日常教学与校园丰富的活动联系起来进行教学, 使学习者选择的话题与相对的生活内容相匹配, 使学习者口语能力在实践中得以提高、相对应的知识点也得以巩固, 进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3.5 在话题的选择上应符合目标阶段性, 做到难易适中

任何母语之外的语言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断的学习、积累、巩固, 没有捷径, 汉语口语也不可能例外, 因此在活体选择上要符合目标的阶段性, 循序渐进。

每一个学习者都是一个个体, 口语水平、汉语能力、兴趣爱好等都不一样, 这就对汉语口语教学人员的整体水平要求都会进一步提高, 教学人员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得更全面。不管选择学习者什么样的感兴趣的话题, 话题的连贯性都是必须要保证的, 目标的阶段性也要得以体现。同时还要根据学习者的汉语水平以及目标来确定话题的难易程度。因为, 过于简单的话题没有挑战性, 不能引起学习者的兴趣;过于复杂的话题, 学习者无从下手, 会打击学习者的积极性。

4 结论

由于泰国小学汉语口语水平不高, 且参差不齐, 在对外汉语口语日常教学过程中应从实践出发, 理论结合实践, 通过不断的学习、练习、巩固, 使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基本的会话能力, 同时具有一些社会交际的语言能力。因此, 根据学习者汉语口语的水平去选择难以适中, 目标具有一定的阶段性话题, 使培养的学习者能够流利、准确、得体的进行口语表达, 是汉语口语从教人员的从教目标。

摘要:通过对口语话题选择来源、话题选择应遵循的原则进行分析, 从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实践出发, 理论与实践做到有机的相结合, 总结出了在汉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关于话题选择的策略和技巧, 为从事汉语口语对外教学的同行们提供一些借鉴, 以此共同交流。

关键词:汉语口语,话题选择,策略,技巧

参考文献

[1]曹景凯, 马强, 赵金晶等.英语第二口语课堂中的话题选择[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3) :85-87, 94.

[2]丰汝谊.初级口语课堂中学生对话题选择的调查报告[J].考试周刊, 2009, (32) :194-196.

[3]魏京京.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探析[J].现代企业教育, 2007, (3) :112-113.

[4]谭季红.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合作学习的研究[J].教书育人, 2009, (18) :64-65.

篇4:以友谊为话题的演讲稿小学生

针对初中山区学生口语能力薄弱,不愿开口讲英语的现状,学习英语方式单一,记单词、背课文,忽视说、写的能力,不符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如何把英语对话教学引入到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我平时教学中也进行了思考,在课堂中注重学生对对话的理解和实际运用,充分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比较真实的情境,尽量让学生自由交流,多开口讲英语,从而提高他们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情景描述】

七年级学生,求知欲强,接受能力较强。经过一学期的英语课堂的熏陶,他们对课堂上的英语活动已经习惯,对英语的兴趣较浓,课堂表现积极活跃。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一堂七下Unit3 Why do you like koalas?第一课时。

开始让学生观看一段animal world的影像资料,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询问学生Do you like this program?What can you see in it?学生会很兴奋地谈论着各种动物,从而很自然导入了学习新词汇这一环节,而且还通过视觉刺激,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接着,用课件出示一些小学英语中学过的动物的图片,要求学生尽量记住所见到的动物名称,播放完毕以后,请学生用英语说出它们的名称。

另外展示一些学生不会表达的动物名称。(将这些单词投放在大屏幕上,出示图片,让学生猜。呈现单词后,展示一些来自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操练句型:What animal do/don't you like?Why do/don't you like it?师生先对话练习,A:Are you free this Sunday?B:No,I'm afraid I have no time.A:How about tomorrow?B:OK,I have time then.What's up?A:Let's go to the zoo.B:Sounds great.A: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B:I like lions.They are strong.A:How about you?B:I like pandas,they are cute.(学生先通过图片的示范演练,再进行分组练习。而且不要局限在图片中的动物,要用其它的动物替换之,既学习了语言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还让学生表达了自己对不同动物的观点。同时还可采用自由选同伴的操练方法。)通过添加日常对话,增加对话情境真实性,趣味性。避免学生操练句型单一、固定,太死板,紧紧盯着课本内容,范围太狭窄,视野不开阔,思维不够灵活。

操练完对话后,我设置了一个游戏,让每一个小组描述并让本组另一名学生表演他们最喜欢的动物,但不要说出动物的名称,让其他小组来猜,说得准,猜得多的小组为获胜组。活动结束后,要加以总结鼓励,并进行恰当表扬。这一活动既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又能够培养学生小组团结合作意识和精神。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为了更好地增加口语对话练习,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自己收集来的动物资料和图片,或对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简单的描述。在说的过程中可以引出很多形容词,描述动物的特点,进而学习本单元重点描述性词汇。设计了这活动,是进一步给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机会,来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问题与讨论】

对于初中学生本身缺乏一定的语言知识,口语锻炼机会极其缺乏,生活经历经验不够丰富,这些都限制了口语水平的发挥,抑制了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散失了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如何发挥课堂有效活动,充分利用师生的生活经历和经验,精心搭好“活动之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学生的发展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通过主体实践活动实现的,课堂活动要以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需要为基础,在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的活动中求知,以达到实现学生主体综合运用语言能力发展的目的。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人文因素,“教学永远具有生活的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课堂话题结合生活经验,可以使话题更具真实性,更具趣味性,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讨论话题的热情,从而提升多开口讲英语机会,从而锻炼学生口语能力水平。

【教学反思】

针对课堂中的现象,我认为创设情景,营造英语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至关重要的。从单词教学到对话独立运用,整个过程处处注意创设情景,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道具和肢体动作,进入角色对话。在操练过程中,充分注意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改变按照固定座位进行操练的传统做法,让学生自由搭配,这样就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让好学生做示范,反复操练,这样就避免了会出现好学生越好,差学生越差的现象。“每节课堂五分钟,英语口语带回家”,短短的五分钟,不但让学生张开了嘴,还让他们争先恐后的去尝试,去演练,去表演,极大地帮助他们树立了学好英语的信心,创设机会让他们去体验成功的快乐。“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

篇5:以友谊为话题的作文

唉!我只好无奈地下了床,唉声叹气地走向衣柜,懒洋洋地取出衣服,叠了起来。

我总是叠不好衣服,也不知我的手是不是特奇怪,写写字还好,叠衣服呀什么的就不行了。我只能皱着苦瓜脸,努力再把衣服弄平整。

真是好烦呐!我咬着嘴唇叠着。

“云月妹妹,我来帮你吧!”悦温和宛如春风的声音传来。也不等我回答,径直走向我,已开始认认真真地叠起来了!

“下午,要考试的吧?”我猛地想到刚刚悦还躺在床上努力地复习着,“还是,你复习去比较好吧!毕竟考试比较重要……”

“哎呀,没关系的!叠个衣服不要多久的,我一会儿可以看书,下午也可以看书。不怕!”悦的声音依旧温和如玉,音量虽然不大,但很坚定。她一直没停下手上的动作。

我忽然感觉有一种莫名的愉悦,想笑,是那种开心的微笑。

我也叠了起来。或许,是错觉吧,我感觉自己这写字的手叠起衣服来也是挺棒的,心情好点儿了,也快乐多了。悦将它们都叠成一个个小豆腐块儿,整整齐齐地摆在一块儿,才回床上看书去。

我忽然明白了一句话:你的舍友,就是你的姐妹。

★ 初二以友谊为话题作文

★ 以关爱为话题作文450字

★ 以我们的友谊为话题的作文

★ 以思念为话题的作文450字

★ 话题作文四年级以尊严为话题作文450字

篇6:以友谊为话题的作文

我伸了个懒腰,刷牙洗脸,穿上工作服,连忙跑进奶酪店。乳黄色的墙壁,鹅黄色的小木桌,火黄色的收银台,天花板上贴着一些样子独特的图案,充满了温馨。我拿起扫把开始扫地。

现在离营业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门外就已站了几十个人,我终于忍不住将门打开,他们一窝蜂地冲了进来,我按顺序写着点单,接着便冲进里间开始做乳酪了,忙得不亦乐乎。屋子里顿时充满了奶香味……

等到闲一点儿的时候,我上网查了查关于新出产的奶酪系列,什么?友谊白奶酪这个名字很特别,看一看配料:阳光般真诚的微笑+(白奶酪的配料)这是什么东西呀?我看到下面有一排小字说明:阳光和真诚的微笑要用一个布袋收起来,名叫“甜蜜蜜”,吃了这种奶酪的朋友可以加深与对方之间的友谊。我想了想,订购了一些配料和布袋。我学着网上的介绍,连夜做出了一个友谊白奶酪,我尝了一口,味道真是太好了

第二天早晨,有一个七岁左右的小女孩垂头丧气地走了进来,我问她,你为什么不高兴呀?“我的好朋友因为我不小心把她的钢笔摔坏了,所以她就不跟我玩了。”我想起了友谊白奶酪,我决定让小女孩买两个回去,并交待她一定要两个人同时吃下去,这样她们就能和好啦!

为了确保这个奶酪的作用,我带着小布袋和小女孩一起来到了另一个小女孩的家里。小女孩将奶酪拿了出来,就在她们咬下奶酪的那一刻,她们的脸露出了甜蜜的笑容,我忙用小布袋收走了一点儿真诚的微笑。生气的小女孩子一下子就吃完了属于她的那一份友谊奶酪。

篇7:以友谊为话题的作文

“砰”,裁判员小熊的发令枪响了,乌龟和兔子拔腿向前奔去。“加油!加油!”小伙伴们为他们鼓劲呢。

忽然,天空飘来一片乌云,很快就下起了倾盆大雨。小兔儿冷得瑟瑟发抖。乌龟身穿盔甲不怕淋雨,他忙说:“小兔子妹妹,我做你的雨伞吧。”小兔儿感激地点点头,两手用力一举,把乌龟顶在头上。“啊,多好的一把伞!”大伙儿赞叹道。

雨停了,前面出现了一座小山。对兔子来说,爬山不是件难事儿,可对乌龟来说,则难如登天,正当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时,小兔儿说:“我来背你吧。”于是,小兔儿把乌龟背上了山顶。下山时,乌龟说:“我当你的滑滑梯吧。”说着,他躺在地上,让兔子站在自己的肚皮上,滑下了山。最后,他俩一同到达了终点。

篇8:以友谊为话题的演讲稿小学生

遥感技术通过接收目标物体反射或辐射来的电磁波,探测地物波谱信息,并获取目标地物的光谱数据与图像,从而实现对地物进行定位、定性或定量的描述[8]。20世纪70年代,遥感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作物大面积遥感估产研究,现已扩展到“3S”集成对农作物长势的实时诊断研究、农业灾害预报与灾后评估研究、应用高光谱遥感数据对重要的生物和农学参数的反演研究、高光谱农学遥感机理的研究、模型的研究与应用等方面[9,10,11,12]。上述研究的基础是作物识别,作物识别方法大体包括:基于光谱特征的作物遥感识别,该方法已经从最初的目视解译发展到基于统计学的分类法,以及句法结构分类法等[13,14];基于作物物候特征的作物遥感识别,由于作物具有季相节律性和物候变化规律性特点,利用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的时相变化规律实现不同作物识别[15,16];基于多源数据的作物遥感识别[17,18];近年来,以专家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遥感影像理解技术也成为农作物遥感识别的一个重要方向[19]。由于数据源及研究目的不同,这些方法在作物识别精度、空间范围、工作效率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因而具有不同的适用性。整体而言,基于RS技术获取作物面积及分布的研究方法日趋成熟[20,21,22],但面向作物重迎茬监测的研究却鲜见报道。

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玉米商品粮生产基地,特别是作为国家重要粮食战略储备基地的黑龙江省垦区,其大豆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较大,作物倒茬有困难。本文以“天下第一场”———友谊农场为典型区和研究区,基于RS与GIS技术开展大豆、玉米的重迎茬监测研究,旨在完善作物重迎茬监测方法,为黑龙江省垦区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提供客观依据,以促进黑龙江农垦系统在建设大型商品粮基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作用。

1 研究区概况

友谊农场位于三江平原腹地,地处131°29′-132°15′E,46°28′14″-46°59′38″N之间,土地总面积1888km2,覆盖整个友谊县。友谊农场号称中国第一农场,1954年由苏联政府援助建立,是黑龙江垦区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试点单位,是我国最大的机械化国营农场,是中国北方旱粮现代化生产试验基地。友谊农场辖11个管理区,90个作业站。总人口7万余人,其中职工2万余人。该农场处于松花江第二阶地,海拔在59m-300m之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与张广才岭和完达山脉相接,北部除残丘(双山、别拉山)外,都是广大平坦阶地,东南为七星河畔。该农场地处黑龙江省第二、三积温带,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多雨炎热短暂,冬季多风严寒漫长,年平均气温3.1℃,极端最高气温到38℃,极端最低气温为-37℃,≥10℃有效活动积温2300℃-2600℃,平均日照时数2730h,年降水量为500mm左右,无霜期143d左右。主要土壤类型有草甸土、黑土、沼泽土,土壤肥力条件较好。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友谊农场采用一年一熟的耕作制度,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为大豆、玉米、水稻、麦类等。

2 数据源和研究方法

2.1 概念界定

针对友谊农场一年一熟的耕作制度,本文中使用的关键概念界定如下:重茬指在一块田地上连续栽种同一种作物;迎茬指在一块田地上隔年栽种同一种作物;重茬率指当年某作物重茬面积占该年该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多年重茬率指某作物三年以上连续重茬面积占最后一年该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迎茬率指某作物当年迎茬面积占该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

2.2 数据源与预处理

本研究中的遥感数据源采用4景2009年、4景2010年和4景2011年的美国Landsat/TM影像(编号均为114/27、114/28、115/27、115/28,分辨率30m),时相选择8、9月份,此时各作物群体色调、结构差异最大。除遥感影像外,还收集了相关的图文材料,包括友谊农场志、1:10万地形图、2010-2012年黑龙江省垦区统计年鉴等。

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如下:

(1)扫描、纠正地形图,提取友谊农场界线、管理区界线,并实地校验。(2)对TM影像进行波段合成、几何纠正、拼接等预处理。(3)根据每景影像的色彩、色调、纹理、形状、位置、大小、阴影等特征,对遥感影像进行耕地识别及作物初判,然后进行野外调查,核对、修正和补充判读结果,建立可靠和完整的解译标志。(4)以地形图为辅助数据,对2009-2011年TM影像通过人工目视解译,提取2009-2011年水田、旱地及大豆、玉米种植信息。为检验遥感解译结果,分别在当年的8-9月份,在友谊农场选择270个典型样方进行实地验证,同时通过咨询当地农户与农场专家,对解译结果进行了修正。最终结果表明,各年份作物类型总体解译精度为96.3%。(5)在GIS支持下,对三期大豆、玉米种植区的矢量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和统计,分析友谊农场大豆、玉米重迎茬面积、比例及空间分布情况。

2.3 主要数理统计指标

除了各作物的种植面积、重茬率和迎茬率之外,数据分析中用到的数理统计指标包括某一作物种植面积的相对变化率[23],用以反映某一作物种植变化的区域差异,计算公式为:

式中Ka为某区域某一作物研究初期的种植面积;Kb为某区域某一作物研究末期的种植面积;Ca为全研究区某一作物初期的种植面积;Cb为全研究区某一作物研究末期的种植面积。如某区域某一作物的相对变化率R大于1,则表示该区域这种作物种植面积变化速度快于全区,反之则慢于全区。

3 结果分析

3.1 作物重迎茬数量的时间变化

3.1.1 大豆和玉米种植面积变化

根据遥感解译与统计,研究期友谊农场大豆、玉米、旱作作物以及农作物总种植面积见表1。可见,2009-2011年友谊农场大豆种植面积呈现锐减趋势,分别占当年旱作作物种植面积的49.20%、48.23%和20.01%,占当年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36.32%、31.80%和11.56%,所占比例迅猛降低;玉米种植面积整体呈增加态势,分别占当年旱作作物种植面积的40.46%、40.57%和67.91%,占当年作物种植面积的29.87%、26.74%和39.22%。由于玉米单产远高于大豆,且近年来玉米的市场价格涨幅高于大豆,因此大豆和玉米种植面积在此消彼涨中促进着友谊农场种植业结构的快速调整。作为友谊农场最主要的旱作作物,2009-2011年大豆、玉米的种植面积总和分别占当年旱作作物种植面积的89.66%、88.80%和87.92%,所占比例较为稳定;分别占当年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66.18%、58.54%和50.77%,年均降低近8%。统计发现,友谊农场近三年来水田面积在不断扩大,旱地改水田是当地最主要的耕作变化形式,这直接导致大豆与玉米的种植面积总和在当地农作物种植总面积中的比例快速下降。

(单位:hm2)

3.1.2 大豆重迎茬数量的时间变化

友谊农场2009-2011年大豆重茬面积统计结果见表2。虽然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减少,但重茬率却不断提升。2010年大豆重茬面积为22245.15hm2,重茬率达49.28%;2011年大豆重茬面积较2010年减少了13737.71 hm2,但重茬率较2010年增加了2.47%,达到51.75%。2009、2010、2011年大豆连续三年重茬面积为7252.61hm2,占2011年大豆种植面积的44.11%;2009-2011年大豆迎茬面积为6885.88hm2,占2011年大豆种植面积的41.88%;2011年大豆重茬与迎茬总面积占当年大豆种植面积的93.63%。这充分说明友谊农场大豆重迎茬状况之严重。

3.1.3 玉米重迎茬数量的时间变化

友谊农场2009-2011年玉米重茬面积和重茬率统计结果见表3。重茬面积由2010年的16437.28hm2增加至2011年的25991.08 hm2,新增重茬面积9553.80 hm2;重茬率由2010年的43.29%增长到2011年的46.58%;2009、2010、2011年玉米连续三年重茬面积为13822.51hm2,多年重茬率达24.77%;2009-2011年玉米迎茬面积为15518.57hm2,迎茬率达27.81%;2011年玉米重茬与迎茬总面积占当年大豆种植面积的74.39%。近年来由于玉米种植面积及其在旱作作物中的比重持续增加,这直接导致重迎茬率不断提升,并呈现出加剧的趋势。

3.2 大豆、玉米重迎茬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

2009-2010年和2010-2011年大豆、玉米重茬区域分布的空间格局如图1所示,两期的大豆、玉米重茬空间格局大致相同:大豆重茬区域集中在第7、8、9管理区,三区合计分别占2010、2011年重茬面积的46.84%、57.93%;在第1、3管理区分布较少,二区合计分别仅占2010、2011年重茬面积的6.30%、3.14%,其他管理区分布较为均匀;玉米重茬区域主要集中在第1管理区,重茬面积由2009-2010年的7822.11hm2增加至2010-2011年的9279.01hm2,其他管理区分布较为零星,但2010-2011年与2009-2010年相比各管理区玉米重茬面积均有增加。

从图2(上)可以看出,大豆三年连续重茬区主要集中在第8管理区,连续重茬面积达2228.78hm2;玉米三年连续重茬区主要集中在第1管理区,连续重茬面积达7162.88hm2。从图2(下)可以看出,2009-2011年大豆迎茬分布较多的地区为第5管理区,迎茬面积达1349.81hm2,其他管理区有少量分布,其中第3管理区分布最少,仅有42.03 hm2;玉米迎茬分布较多的地区为第4管理区,迎茬面积达1912.32 hm2。

3.3 大豆、玉米重茬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分析

虽然两期大豆、玉米重茬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大致相同,但各管理区大豆、玉米重茬区的变化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相对变化率如表4所示。其中,大豆重茬变化的区域差异相对较小,第4管理区大豆重茬相对变化率较高,达1.60,第7、8、9、11管理区的相对变化率接近于1,其他管理区的相对变化率仅为0.50左右;玉米重茬的区域差异十分突出,其中第6管理区变化速度显著快于其他管理区,相对变化率高达18.97,第7、5、4管理区变化速度紧随其次,相对变化率分别为5.60、5.35、1.75,但第11管理区的相对变化率较慢,仅为0.36,其他管理区相对变化率较为接近平均水平1。整体而言,位于友谊农场中部的第1、5、6、7等管理区大豆与玉米的种植面积年际间变化较大,以旱地面积快速减少和水田面积快速增加为特征。究其原因,与友谊农场的地形地貌及农业种植的经济与政策环境相关。友谊农场处于松花江第二阶地,西南与张广才岭和完达山脉相接,呈丘陵地貌;北部除残丘(双山、别拉音山)外,都是广大平坦阶地;中部为丘陵延伸的漫岗。在特定的地貌条件约束下,友谊东北部各管理区较早发展水田,旱作作物较少;而西南部则以旱地为主。近年来,黑龙江省及农垦总局分别实施粮食产能提升工程,国土部门加快推进土地整理工程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地处友谊农场中部的各管理区趁机开展土地平整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旱地改水田。受作物单产和市场价格的影响,对于旱作作物而言,种植玉米的利润相对高于大豆,这更加促进曾经的大豆主产区加快种植业调整,增加旱地玉米种植面积,减少大豆及其他杂粮种植面积,客观上导致了大豆与玉米的重茬率攀升。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通过对友谊农场2009-2011年大豆、玉米重迎茬监测与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在农业市场化的促动下,友谊农场的种植业结构迅速调整,单产较高的玉米种植面积呈现增加趋势,而单产较低的大豆种植面积则逐年减少。

(2)在旱作作物种植面积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大豆和玉米总种植面积占旱作作物种植面积的比例稳定在88%左右。大豆重茬面积减少13737.71hm2,但重茬率由2010年的49.28%攀升至2011年的51.75%、大豆迎茬面积为6885.88hm2,迎茬率达41.88%;玉米重茬面积增加9553.79hm2,重茬率也由2010年的43.29%增长到2011年的46.58%、玉米迎茬面积为15518.57hm2,迎茬率达27.81%。

(3)研究期大豆重茬区及三年连续重茬区均集中在第8管理区,玉米重茬区及三年连续重茬区均集中在以旱作作物为主的第1管理区,大豆迎茬区主要分布在第5管理区,玉米迎茬区主要分布在第4管理区。大豆及玉米种植的区域化特征明显。

(4)各管理区大豆、玉米重茬区的变化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第4管理区大豆重茬区相对变化率高达1.60、第6管理区玉米重茬区相对变化率高达18.97。各管理区大豆和玉米种植变化速度的非均衡性,正强化着区域种植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

(5)友谊农场由西南向东北的地貌态势导致农场内耕地由旱地向水田变化的整体格局。而近年来的粮食产能提升工程、土地平整及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动农场内特别是中部区域实施旱地改水田。由于近年来玉米与大豆种植比较效益的变化,进一步促进友谊农场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上因素成为友谊农场近年来大豆与玉米种植重迎茬时空格局的重要原因。

4.2 讨论

在我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升粮食产能与自给率、实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包括友谊农场在内的黑龙江省垦区特别是东部分局旱地逐年减少、水田逐年增加[24]。由于气候条件等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垦区可种植的旱作作物种类有限。在市场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驱使下,旱作作物主要局限在玉米和大豆,且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这必然导致旱田严重的重迎茬问题。从友谊农场大豆、玉米的重迎茬之严重可见一斑。

人们对大豆及玉米的重迎茬危害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识。但黑龙江垦区在特定气候条件下实施一年一熟的耕作制度,使得土壤修养生息的节律与我国其他广大地区必然有所不同。因此,应补充研究该区域特定自然地理条件与耕作制度下包括大豆及玉米在内各种旱作作物重迎茬种植对土壤的影响,以便为确定轮作制度提供依据。

作为国营农场,耕地规模较大,农业生产的计划性和规范性较强,具备实施轮作的各种条件。因此,建议黑龙江省垦区各农场在充分考虑市场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水田开发的区域、规模和速度,合理划分旱作作物轮作区,确定轮作作物,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与布局,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促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现代化,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篇9:以友谊为话题的演讲稿小学生

老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同学们,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书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今天,我们来写一写有关读书的作文,好吗?

小丫:老师,是不是有关读书的事或是爱读书的人都可以写呢?

老师:是的,这次有关读书的话题可以写的内容很多。可以写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写你读书的体会;可以采访你身边爱读书的人,再整理出采访记录。

毛豆:呀,这么多的题材可以写,我写什么才好呢?

老师:是啊,我们每天与书形影不离,一定有很多故事和体会:比如你在读书中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得到一本非常喜爱的书的;你在读书中获得的乐趣或学习到的读书方法……这些都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现在你们认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人、哪些事跟读书有关呢?

小丫:我想写写我爱看书的事。我非常喜欢看书。记得有一次,妈妈出门时嘱咐我去买瓶酱油,可是一个上午过去了,妈妈都回来了,我还坐在沙发上看书,全然忘了买酱油的事,妈妈说我是个小书迷。

老师:妈妈说你是个小书迷,说明你类似这样的事不止一次吧?要怎么写才能体现你爱看书这一主题呢?

毛豆:我想她当时看的那本书一定是非常喜欢的,一定是有什么精彩的内容让她入迷了。我认为这些都要写出来。

老师:说得真好。具体地描绘怎样沉浸在书中,同时细致描写妈妈的神态、语言,也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毛豆,你写什么呢?

毛豆:我的同桌是个爱读书的人,他看过的书非常多,课外,我经常让他给我讲故事。这次,我准备对他进行一次“采访”,学习学习他的经验。

老师:你能说说你要怎么采访吗?

毛豆:我采访时会抓住一个中心话题,然后围绕这个话题展开。如你是怎么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的?平时都看什么书?怎样看书能较快提高写作水平……

老师:看来,你对怎么采访已经胸有成竹了。采访中如果能够穿插人物的动作、表情等,读者更会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

老师:前一节课我们不是有举行“开卷是否有益”的辩论会吗?

小丫:是啊。上次辩论会,我的观点是“开卷未必有益”,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对我们的身心有益处,比如一些垃圾书,还是远离为妙。

毛豆:那你就抓住这个观点找材料,把道理讲透彻,做到以理服人。辩论时不仅要阐述自己的见解,还要驳倒对方的观点。

小丫:嗯,我还知道,为了使人听得懂,要写得通俗些,流畅些,不能用太长的句子,不能用太生僻的词。

老师:你们都说得很好。同学们,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你们的成长离不开书,相信你们对读书有独特的感受和体会。现在就请大家拿起笔,把你们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吧。

篇10:以友谊为话题的作文

依稀记得那是一个宁静的夜晚,月亮是那么的洁白。我手里捧着书正在专心的看着,突然,一个人从我身后走来,一脸忧伤的对我说:“哎,明天又要考试了,我太紧张了,心一直砰砰跳个不停,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我说:“没关系,你现在先静下心来复习一下课文,明天考试的时候仔细答题,就好了。”可是,没想到他还是一张苦瓜脸的样子回了我,说:“我平时考试也只有考70多分,突然不想去考试,试卷里有一些难题总是答不出来,成绩老是不好,回家还会被打被骂,哎……”

而我也只能回答道:“相信你自己可以的,只要现在认真去复习一下,你可以考出好成绩,加油!”

第二天的下午放学回到托管,我轻快的走到了二楼,随手拿起书桌上的一本课外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正看得入迷,有人在我的肩膀上轻轻地拍了一下,我吓了一跳。

回过头一看,原来是昨天的那位同学。他正笑眯眯地对我说:“谢谢你,好朋友,有了你的鼓励,我这次的成绩终于有提高了!”我微笑着对他说“不,那是你相信自己的能力,和通过自己努力学习得来的。”

他有点害羞地对我说,“要是没有你的.肯定,我也没有那么有自信。”看到他脸上的笑容,笑得比刚刚盛开的花朵还美,他是那么的开心,我也跟着笑了起来。

篇11:以友谊为话题的作文

——题记

在我的心中,有个花园,里面种着我与每个人的友谊之花,她大概是在很小很小的角落里吧!

每个人的种子都已发了芽,只有她的种子依旧那个样子。

每当跟同学们聚在一起闲聊时,同学们总会说起她。给她起十分难听的外号,在她身上搞恶作剧,比如:下课她在眯眼休息时,同学们就把火腿肠放在她的脖子里,可她并没有计较。还有……总之,在班内,她不怎么受欢迎。

终于有一天,她被同学们欺负哭了,哭的是那么伤心,我觉得此时此刻的她是那么地可怜,那么地无助。我跑过去安慰她,她很惊奇的看着我,那双红红的眼睛散发出了耀眼的光芒,我知道,她的那颗种子正在一点一点的发芽。

那天,我要从欣苑小区回家,她坚持送我,我说不用了,可她非要送,我也没办法,只好让她送。她带着我,走在宽广的柏油马路上,微风轻轻吹过,像在唱着一首动听的歌曲。看着她那单薄的身子,不宽,却透着一股坚强的劲儿。她并不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不好,相反,她的光芒却是那样的大。到了小区门口,我下了车,看见她鼻子上面有些很小的汗珠;可是她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傻傻的对我笑。望着她那越来越遥远的背影,一个坚忍不拔的背影,我笑了。我看到了那颗种子萌发的小芽,是那样的显眼,那样的绿。

我真正品味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友谊是多么的耀眼。

篇12:以友谊为话题的作文

刚步入小学时,我没有朋友。下课只能孤单地坐在位置上,看着别人进进出出,却搭 不上话。每次想交个朋友,都会因为兴趣爱好不同最终而默默离开。直到那天,她来了,和我成为了好朋友。友谊使我们无比亲近。

自从她的到来,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我跌倒时,是她拉起我;当我身处黑 暗时,是她举着灯来找我;当我伤心时,是她一遍又一遍地擦去我的泪水。

那次,我们正在上体育课。跑步时,我被 一块石头绊倒了,膝盖变得通红,还流了一些血。我 没忍住,便哇哇大哭,泪水像珠子一样地流了出来。这时,全班人都围了过来,有人同情:“我也有过,可疼了。”有人冷嘲热讽:“ 呵,就这样还哭?”……唯有她,向体育老师申请扶我去上药,待体育老师同意后,她便拉起我,扶着我去医药室上药。

如果她是一阵风,我愿化成筝紧跟着她;如果她是一含苞待放的花,我愿化成一束 阳光给予她温暖;如果她是一艘迷失方向 的船,我愿化成灯塔为她照耀前方......

篇13:以友谊为话题的演讲稿小学生

关键词:新闻互动话题,传播特性,议程设置

电视新闻互动话题的出现, 可以说是起步于民生新闻的风生水起。2002年, 开创中国民生新闻理念之先河的《南京零距离》首次在民生新闻节目中开设了“现场电话”, 让观众直接与主持人在热线中就某个新闻话题进行交流, 直抒胸臆。[1]随着民生新闻节目在全国遍地开花, 新闻互动话题这种形式也受到了全面的借鉴和采用, 与此同时,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 互动的参与形式也从热线电话, 拓展到了手机短信、网络论坛以及微博等多种交互沟通渠道。通过这样一张密密织就的媒体与受众互动的网络, 新闻的传播空间变得开放起来, 观众被赋予说话的权利, 电视媒介的传播途径由单一的灌输转变成双向的交流。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节目作为省内民生新闻栏目的先行者, 在2004年开始于节目中运用新闻互动这一环节, 来提高节目的受关注度, 使得观众的忠诚度越来越高。

一、新闻互动话题是强化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推广, 当前媒体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个人传播”、“小众传播”在社会生活中日益兴起, 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媒所拥有的传播权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在现代传媒关系中, 受众是一个自我授权的公众或个人, 强调传播过程中个人的特质和需求的差异, [2]但不容忽视的是, 任何个体在社会行为过程中仍然需要寻求团体认同感, 在网络传播过程中, 论坛、QQ、微博等网络人际社区, 相同、相似的议题或某种认同感, 正是聚集众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纽带。显然,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在与网络媒介竞争过程中, 是可以通过对公众热点议题的设置, 通过多次、大量地报道某一事件, 来突出这一事件的重要性, 从而使社会中的公众突出地议论这一话题, 把独白变为众语, 既吸引了受众, 增加了关注度, 又引导了舆论, 增强了自身的公信力。因而, 从现代传播的特性角度出发,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设置互动调查话题, 可以起到增加节目感染力、提高收视率的良好效果。

笔者以福建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频道 (以下简称福建新闻频道) 为例, 选取了福建新闻频道《现场》节目2012年2月7日-3月9日一个月的新闻调查话题为样本 (如下表所示) , 以大致分析探讨电视新闻节目互动话题议程设置的特点和功用。

(一) 互动话题设置的关注点多元化

通过对一个月的《现场》互动话题类型分析来看, 其中政策法规类的调查话题比重最大, 达26.7%, 其次分别是文化教育类23.3%、节日情感类20%、经济消费类16.7%、其它13.3%。由此可见, 《现场》的互动话题关注点是多元化的, 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且话题的选取具有较强的新闻性、时效性, 是当天或近期社会大众的讨论焦点, 容易引起受众参与互动的欲望。

(二) 互动话题设置的传播效果最大化

《现场》的节目编辑在设置新闻互动话题时, 会有意识地对当天的焦点话题做出重点详细的报道, 并将话题以屏幕下方的拉滚字幕形式提前预告, 以吸引观众注意力, 刺激互动欲望, 同时还将话题公布在主持人的微博上。通过对焦点话题的重点关注和开辟各种参与的渠道, 由此形成对议题热烈讨论的氛围, 并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有效地提高焦点新闻的受瞩目度和被讨论度。在全媒体时代, 电视新闻媒体是可以在节目中集现场直播、网络互动 (主要以微博为主) 、手机短信平台、热线电话为一体, 实现传播者与观众的跨空间交流, 通过反馈的同时性, 汇集、展示公众对新闻事件的态度, 激发大众的参与意识和冲动, 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三) 互动话题设置的舆论引导功效

在《现场》直播过程中, 由主持人正式公布当日的调查话题, 并平衡选取观众通过手机短信的留言和网民在微博上的讨论观点, 与观众进行实时的互动。若当天话题重大, 观众参与踊跃, 则将这一互动延续至晚上21:00的《新闻2100》, 并邀请新闻观察员对话题进行评论, 从而形成“全媒体”式的互动格式。可以说, 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形式, 新闻节目集合了大量的原创评论, 当编辑、主持人在传播过程中有意识地做到组织引导受众展开讨论, 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影响受众, 形成积极的舆论氛围, 从而凸显媒体的新闻“把关人”作用。

二、新闻互动话题设置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设置新闻互动话题, 目的就是要吸引观众参与互动, 引导舆论, 因此如何设置好话题成为关键所在。

(一) 迎合还是引导观众

新闻互动话题实际是媒体为了追求新闻价值最大化, 而对新闻进行的二次售卖, [3]而观众作为售卖的对象, 该迎合还是引导呢?这是许多电视制作人的迷思。

美国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M·E·唐纳德·肖两人在1972年提出了“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 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判断”。[4]而“设置议程”的主体主要有媒体、公众和政府三大类, 在以往的传播过程中, 大众传媒通常是议程的主体, 而在网络技术普及之后, 公众和媒体成为了议程设置的共同主体。换言之, 当公众对一个信息或者话题表露出极大的关注度之后, 经过媒体的报道和重点推介, 再回到公众视野, 可以引发更为激烈的讨论。这就要求, 在设置新闻互动话题时, 电视制作人应该要善于把握“迎合”与“引导”之间的平衡点, “迎合”观众想要关注讨论的新闻热点, “引导”观众从合理的角度进行充分且激烈的讨论, 才能与观众形成良性的互动。例如, 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节目曾就福州市出台禁摩限电的法规作为话题进行调查, 当天的观众及网民参与度空前高涨, 在一个小时的直播时间内仅短信互动平台上就收到各类意见上千条, 是平常的数倍, 由此可见涉及公众利益特别是公民自身利益的政策法规最受公众关注, 互动参与热情最高, 受众也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成了信息的主动寻求者和自主解读者, 从而实现了媒体和公众两个议题的重合。

(二) 该“俗”还是该“雅”

在文化传播领域, “雅”、“俗”之争, 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 在新闻互动话题拟订时, 制作者也常常会考虑是否该多使用口语化的表达, 成语之类的书面表达方式是否会让观众产生距离感而不愿意加入讨论?

显而易见的是, 自工业革命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之近几年网络技术的普及, “雅”与“俗”之间的界限已经开始模糊, “雅文化”与“俗文化”正出现一种合流的趋势, 有人将之称为“大众文化”。中外学者将“大众文化”的特性归纳为以下三点:其一, 大众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包括电视、广播等在内的大众传媒;其二, 大众文化的生产动机是获取商业利润;其三, 大众文化的消费群体是受众, 消费目的则是满足精神娱乐的需求。[5]电视作品属于文学范畴, 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媒体, 在制作节目的过程, 就应该兼容并蓄, 融合“雅”与“俗”的特性, 做到“雅”的“俗”化, “俗”的“雅”化。在实践中, 福建新闻频道《现场》节目的互动话题通常会从大众接受的心理角度出发来设置议题, 比如, “春节烟花爆竹该‘禁’还是‘放’?”、“您是否支持公交车内禁食?”、“探头拍违法车只罚款不扣分, 您有何看法?”等话题就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尊重了大众的审美趣味, 自然容易得到观众的热烈反映。在题目的设置过程, 也要考虑文字和口语表达时的美感和通俗感, 比如, “如何看待捐献骨髓者‘临阵脱逃’?”、“撞上豪车‘伤不起’, 您有什么想说的?”, 适当地使用成语和流行语言, 能够增加新闻互动话题的底蕴, 也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从而积极参与节目的互动。从收视分析资料来看, 好的新闻互动话题不仅会实现电视新闻价值的最大化, 而且对收视率的提高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然, 在新闻互动话题的实际运用过程中, 对于“雅”与“俗”的把握也要注意度的问题。虽说大俗就是大雅, 但故作高雅易成“媚俗”, 过分追求通俗易成“恶俗”。例如某中央媒体曾就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人质死亡人数作为竞猜互动话题, 就是一个值得吸取的教训。我们要防止新闻互动话题恶俗化、泛滥化, 帮助受众树立健康、宽容、理性的国民心态。

(三) 连续递进式互动话题的力度

连续报道, 是新闻媒体常常用到的一种报道方式, 是采编者在某一段时间内, 围绕某一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人物所采写的分段持续报道。连续报道以其报道面广、时效性强、持续时间长, 从而能够带来较为深刻的社会反响。而新闻互动话题可以是由当天的热点新闻引出, 也可以由最近一段时期的热点事件来设置, 因此, 新闻互动话题也可以连续多天对一个社会的热点新闻事件进行连续的、递进式的讨论, 从而积蓄社会公众对这一新闻事件的关注度, 吸引受众对同一新闻事件的多层面关注, 以此增加媒体议题设置功能, 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仍以针对福州市出台禁摩限电法规的话题调查为例, 当时福建新闻频道的《现场》、《2100新晚报》节目相继推出了“您是否支持福州禁摩限电?”、“禁摩限电措施如何执行到位?”等话题, 连续多日的递进式调查, 引起了观众的高关注度和高讨论度。另外, 国内的媒体同行曾有过一次更为成功的设置连续递进式互动话题的典型案例。2006年陕西都市频道对疯狂渣土车进行八次连续报道, 调查互动话题也就这一问题层层递进设置, 成为当地民众一段时期的议论主题, 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最后促成西安出台治理整顿渣土车的办法。

三、结论

综上所述, 以新闻互动话题实现互动是当代电视在全媒体语境下发展的一个重要走向, 必须充分认识到电视主流媒体在议题设置上的重要性, 科学把握受众在新闻进行、传播、接受、反馈等一系列过程中的心理反应。研究大众媒介对社会议题、社会潮流乃至社会制度与形态的结构、解构等宏观传播效果, 只有能够提出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中心议题的媒介, 并在孜孜不倦的追问中体现其特有的见识和价值, 才能获得最佳报道效果, 真正承担起主流媒体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孙涛.互动, 让电视新闻更好看[J].青年记者, 2006 (20) .

[2]刘景东, 孙岳.浅议自媒体[J].中国信息界, 2011 (3) .

[3]崔均鹏.短信互动与受众心理[EB/OL]. (2011-08-29) [2002-06-02].http://www.crftv.com/showNews.aspNewsID=7116&borderID=5.

[4]张慧子.碎片化时代传统媒体议程设置功能的回归[J].新闻爱好者, 2012 (5) .

[5]李春青.大众文化的雅与俗[N].人民日报, 2011-05-13.

上一篇:注册会计师审计重点章节下一篇:大学语文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