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学习考察体会

2024-05-18

云南学习考察体会(共7篇)

篇1:云南学习考察体会

云南学习考察体会

9月下旬,在局领导的带领下,我有幸参与了云南学习考察活动,认真考察了昆明、西双版纳等地区的交通状况,受益菲浅。现将学习体会报告如下:

云南作为西南大省,交通事业发展快速,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一是全新的发展战略,实行“一个龙头、两个重点”,举债搞建设,发展大运输、大物流,一手抓交通建设大跨越,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大跨越。二是科学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发展现代交通,奉献一流服务”的发展理念,努力实现一流路况、一流服务;调整高速公路网规划,致力于打造全国交通枢纽;制定昆明国际化大都市等专项交通运输规划,推动交通快速发展。三是深刻的行业改革,坚决摆脱落后封闭的传统观念,怎样发展快,就怎样快发展,敢于求变,敢为人先,掀起行业思想大解放。大刀阔斧改革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农村公路以及客运经营管理体制,形成加快新格局。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干部轮岗,以实绩论英雄,下力气治懒、治庸,极大激活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四是过硬的加快措施,刚性问责,明察暗访,突破质量难关;铁腕治超,长效管理,打赢了公路财富保卫战;自加压力,科技攻关,创造了云南交通速度。

“十二五”是我市、我区交通运输战略机遇期、建设关键期。我们要围绕“发展现代交通、构建国际交通大都市”的主线,着力加快发展步伐,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快速发展、协调发展、高效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

一、规划引领。倾听民意,深入论证,做好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完善公路枢纽规划;增强综合运输、现代物流、低碳交通等战略重点研究;建立前期工作责任制。

二、创新提升。创新发展理念,建设低碳交通;创新管理流程,提升质量、效益和服务;创新科技、体制、机制和政策,提升发展水平。

三、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中央和社会投资,努力增加财政投入,多方鼓励民间投资,继续利用银行贷款,不断探索融资新途径。

四、改革推动。探索建立综合运输沟通协调机制;加快推进三级路网管理体制改革步伐;重点推进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体制、公路路政执法体制、公路管养体制、客运体制、交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五、人才支撑。努力造就一大批适应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素质高、作风硬、本领强的各级各类人才。

六、精神驱动。深入开展职工培训,建设学习型行业;全面实施星级化管理,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创新交通文化,建成一批文化成果;强化舆论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努力创建全国文明行业。

篇2:云南学习考察体会

预算科

5月 日-日,县局组织有关科室同志考察了云南大理,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作为一个新酉阳人,我充满信心。

大理作为一个以旅游经济为中心城市,处处彰显人文旅游、体现当地民族特色,让人流连忘返。当前我县发展日新月异,在新一届县委政府以招商引资为主要抓手的精神指引下,逐渐苏醒,不断“嬗变”。着力打造重庆“宜居之地、养生之都”,各项事业发展如火如荼。有了陈勇书记这样的决策者,有了“四皮”、“六干”、“五加二白加黑”的干部队伍,有了思变勤劳的82万百姓支持,打基础、见成效,大变样,实现我县跨越发展,我充满信心。

作为一个新“理财人”,我抱有恒心。

要从我县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中明确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深刻认识作为一名大学生通过公开考试而进入财政战线的“勤务员”面临的新环境和新任务,倍加珍视这个机会,满怀激情,持之以恒,努力做好“德、能、勤、绩”全面进步,经风雨、长见识、增才干,科学理财,服务发展。我凝心定志。抱有恒心。

篇3:云南学习考察体会

为做好《云南省散装水泥促进条例 (草案) 》的论证、审议工作, 云南省人大财经委组织由省人大财经委、法工委和省工信委等部门组成的散装水泥立法考察组, 于2013年7月1~7日赴吉林省和辽宁省进行立法考察。

考察组由云南省人大财经委张德文副主任委员任组长, 在吉林省考察期间, 考察组与吉林省人大财经委、省散装办、长春市散装办等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 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孙国兴副巡视员参加了座谈会, 吉林省散装办向考察组介绍了吉林省的散装水泥工作情况, 同时吉林省长春市散装办向考察组介绍了《长春市散装水泥条例》在出台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需注意的问题, 以及在执行中所遇到的难点, 两省就散装水泥立法中的监督管理、执法主体、专项资金管理、推广应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政策扶持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辽宁省考察期间, 考察组与辽宁省人大财经委、省法制办、省散装办等部门相关人员就立法的必要性、专项资金管理、专用车辆管理、发展规划、宣传工作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辽宁省人大财经委宫正奇副主任委员参加了交流会, 考察圆满顺利, 达到预期目的。

通过此次出省考察, 进一步学习了外省的立法经验, 为下一步修改完善《云南省散装水泥促进条例 (草案) 》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使立法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篇4:云南学习考察体会

关键词:“双创”;心得体会;工作思路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3-127-2

0 引言

在我国不断增多的煤炭企业中,我们大家对煤炭的需求,越来越普遍,使我们的企业产生了很多问题。在考察过程中,这些一流的企业,在不断地改进自己。我们也要不断改进我们的思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提升理念,信心倍增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最大的收获就是理念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所考察的几个科技创新示范园区都具有令人为之一振先进的工作理念和超凡的工作魅力,尤其是中关村生命科技园“创新魂 中国梦”;海尔“颠覆性和超前性”、“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的创新理念和“三无三有”创新发展平台,升华了笔者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思路。从“砸冰箱”事件和把“庆功会开成挑刺会”看到了海尔人顽强拼搏,追求完美,争创一流的创业路,给笔者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海尔能够从一个几十人的小作坊演变成国际市场鹰击长空的一流企业,它的发展史就是创新史,在创新中不断成长,在创新中不断壮大,是创新铸造了海尔今天的辉煌。通过这次考察学习,使笔者深刻认识到创新、唯有创新才是社会、企业发展的灵魂和源源不息的动力,更加增强了笔者对开展“双创”工作的信心和力量。

2 明晰思路,指明方向

通过这次对创新园区的考察学习,明晰了笔者对“双创”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不论是产品研发还是市场开发,都必须以高端一流标杆审视自我,要坚定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创新理念,聚焦世界一流、国内一流,始终引领时代潮流,这才是“双创”的核心理念的动力之源。通过这次考察学习,为神南公司“双创”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按照“一流人才造就一流企业,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的双向共赢思路展开“双创”工作,凡事做一流、人人创一流。要以价值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驱动,以高端一流技术创新突破,着力打造高端一流产品,开发高端一流用户,引领煤炭市场潮流。

3 借鉴经验,标杆引领

通过对几个成功科技创新示范园区案例的考察学习,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他们“双创”的工作理念,创新平台搭建,孵化模式的创建,都给我们提供了成功的案例和好的做法,特别是海尔“三无三有”(其业务无边界、管理无领导、供应链无尺度;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和“倒三角形”、“榕树繁枝”创新平台理论对笔者启发很大,一个企业“双创”工作开展的如何,关键是看是否给职工搭建了施展才华和创新的平台,给职工提供了一个发散思维、展现自我价值的空间,以“倒三角形”的发散思维和“榕树繁枝”的好做法激发职工内在潜能和创新意识,发挥他们聪明才智,坚决克服行政命令强制式思维模式僵化职工思想现象,把职工变成机器人。通过这次学习,我们要以海尔成功经验做法进行对标,结合煤矿企业特色实际,扬长避短,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搭建高效创新平台和孵化模式,为“双创”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供更大的创新平台,给与更多的政策、技术、资金支持。

4 注重特色,量体裁衣

这次考察学习的几个工业园区,各自有自己的特色亮点做法,根据自己产品、服务、管理、市场特征构建了具有自身发展特色的“双创”管控模式和运行平台,充分展示了技术高端优势,为创建高端一流企业做出了具有企业特色的成功示范案例。煤矿是一个能源开采企业,产品开发具有先天局限性的特点,除了在煤炭开采技术、安全生产、高产高效、系统改造、工艺升级、管理创新、降本增盈、智能化发展、产品多元化、定制化生产方面有所创新突破外,重点抓好产品的研发和市场的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开采工艺和洗选工艺创新力度,在煤炭产品的多元化、优质化、定制化方面实现新突破,实现产品市场价值利润最大化目标。在神南公司“双创”基地建设中,一定要掌握煤矿的特色,借鉴这次考察企业好的理念、做法,凸显煤矿“双创”工作的特色亮点,创建神南公司特色“双创”基地建设标准。

5 寻找短板,精准定位

目前神南公司创新的首要任务是要找准“双创”的突破口和发力点,要清楚掌握创新的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

一是股份制企业运行机制得不到很好发挥,套用的国有企业运行模式不够灵活,体制比较僵化,大多数工作都是按照上级文件和行政命令执行的,企业自主权和职工发散创新得不到很好落实。

二是创新平台、孵化模式没有成型。全员创新缺乏政策支持和经济支撑,创新空间不广阔、不活跃,配套管理体系、项目孵化模式不健全,创新项目得不到高度重视和支持。

三是政策激励力度不够,对职工产生的吸引力不大,职工创新意识、积极性、创造性不高。针对以上三条问题,改变体制一时半会难以实现,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新平台、孵化模式的搭建上,创建有利于员工发散思维,勇于创新的创新空间和激励机制。

四是发挥基层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实际的工作,互相交流,沟通,不断改进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是我们的工作,不断完善。在团队工作中,滞后的思想意识,是不利于工作的有效开展的。

五是落实培训工作,切实做好转变我们固有的工作思维模式。在不断的工作中,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在工作和学习中,培养新鲜的学业使我们的队伍不断完善壮大。

6 探索思路,持续推进

考虑到煤炭产品具有市场局限性和开发局限性的特点,神南公司“双创”工作的重点应把握好可持续发展主题,秉承“五大发展理念”,以创新文化为引领,以全员创新为驱动,突出安全生产、绿色发展、智能发展、高产高效,降本增盈、“互联网+双创”、市场开发、用户终端服务、品牌建设等重点创新项目。做好神南公司“双创”工作定位,深思熟虑,明确我们创业点在哪里?创新关键点在哪里?明确我们“双创”工作的思路和方向。下面谈谈自己对创新平台和架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思路。

7 “双创”工作运行模式:构建“3610” “双创”工作运行模式

7.1 三条创新路径

一是以技术、工艺、工作品质、管理水平的极大改善作为神南“双创”工作主流;二是以科研项目、技术创新、新技术应用等核心技术创新驱动;三是与科研院所、煤炭同行先进、生产厂家、产品客户等共建合作创新平台,实现“双创”工作的高新突破。

7.2 六个管理运行模块

技术创新模块,全员创新模块,管理创新模块,产品管理与服务模块,人才管理模块,孵化器管理模块。

7.3 十个管控支撑体系

①“双创”理念支撑体系。提炼工作理念,工作目标。②创建“双创”内控管理体系创建“双创工作室”、“劳模工作室”、技术攻关小组、孵化器等。③人才战略支撑体系。④“双创”孵化管控体系。⑤“双创”工作激励体系。⑥“双创”工作综合评价体系。⑦“互联网+双创”管控体系。⑧产品品牌建设体系。包括产品质量,产品研发,市场用户开发和售后服务等。⑨内外环境支撑体系。⑩“双创”服务平台管控体系。

综上所述: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要学习一流的企业优秀管理模式和体系。在我们煤炭企业经营现状困难,环境发展体系老化的情况下,摒弃我们的短板,学习先进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体系。在具体的工作中,主要是掌握先易后难,做到坚持灵活性和原则性相结合情况下,各个突破的原则。在主要的问题被化解下,个体矛盾也就容易多了。

参 考 文 献

[1] 陈敬宁,孙瑜.“幸福南网”微平台打造员工精神家园[J].企业文明,2016(06).

篇5:云南学习考察体会

2015年3月26日至27日,我积极参加了中共文山州人大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15第二次集中学习。围绕本次学习主题,结合分管联系工作实际,进行了认真研究思考,尤其是通过为期三天以学习主题为:“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云南考察工作重要讲话和省委李纪恒书记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精神上来,牢牢把握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的‘五个着力’、‘四个全面’,紧密联系文山实际谈认识、谈问题、谈举措,研讨工作突破口和切入点,谱写好中国梦文山篇章”的集中学习。使我进一步深刻认识和领会了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的思想内涵以及重大意义,初步形成了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从而激发了我自己的信心和动力,并增强了责任感和紧迫感。具体有以下两点心得体会与思考:

一、充分认识和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思想内涵以及重大意义

2015年新年伊始,1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彩云之南,并切实深入我省昭通、大理、昆明等地关心灾区群众并考察调研,看望鲁甸地震灾区干部群众,亲切会见怒江州贡山县少数民族代表,对云南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在听取了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后,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为全省指明了前进的正确方向。为此,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核心是要在深刻领会思想内涵和精神上下功夫,做到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坚决贯彻,更好地用讲话精神统一全州各族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

(一)深刻领会了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思想内涵及其精神实质

今年1月19日至21日,总书记2015年首次离京考察就来到地处祖国西南边疆的云南,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习总书记对云南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云南各族人民的深切关怀。在云南考察期间,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主要体现在“一条路子”(即云南要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三大目标定位”(即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五个着力”(即:着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着力发挥党组织作用)上。我将紧抓不放:一是紧紧抓住“一条路子”的根本任务不放松;二是紧紧抓住“三大目标定位”的有力支撑不放松;三是紧紧抓住“四个全面”的发展理念不放松;四是紧紧抓住“五个着力”的工作重点任务不放松。就此,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深刻领会了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

首先,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了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总体要求。总书记在讲话中,殷切希望云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着眼新的时代背景和全国发展大局,为云南发展确立的新坐标、明确的新定位、赋予的新使命,不仅完全切合云南实际,而且更切合边陲文山州的实际。因此,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我认为就是要牢牢把握总体要求,谋划好全州各项工作,进一步认清所处的历史地位,尤其是要认清肩负的使命责任,树立新的标杆和更高追求,从而实现理念思路、路径举措、发展水平的新突破新提升,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总书记为我们勾画的美好蓝图变为边陲文山的现实。其次,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了“五个着力”的重点任务。总书记要求我们“五个着力”就是着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着力发挥党组织作用,从组织上落实从严治党。这“五个着力”真正抓住了云南各项事业发展的“牛鼻子”,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云南乃至文山的工作重点。作为自治州人大机关的一名少数民族党员领导干部,要牢牢把握“五个着力”的重点任务,紧紧抓住文山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重大突破带动整体工作全面开展。

其三,全面系统和融会贯通地理解把握了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我通过学习深深感到:学习贯彻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要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与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与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紧密结合,与云南尤其是边陲文山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紧密结合,深刻理解讲话对云南工作的新要求及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笃信笃行,使之成为云南特别是边陲文山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就此,我将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对州情实际的认识把握,深化研究、理清思路,找准工作突破口和切入点,抓住关键和要害,制定工作方案和推进计划,确保把总体要求和“五个着力”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实际成效当中。

(二)充分认识了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 今年伊始,总书记首次离京考察就亲临云南,关心灾区各族群众并深入开展了全面的考察调研。这是云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一件大喜事;既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总书记对鲁甸地震灾区人民的深情牵挂,又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总书记对云南的高度重视、对云南各族人民的深切关怀、对云南工作的大力支持,为云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跨越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并注入了强大动力。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转方式调结构稳步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改进党风政风社风方面取得新成效;特别是充分肯定了面对鲁甸6.3级、景谷6.6级地震,云南有序有效组织力量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创建工作。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全局发展的高度,明确了云南的发展地位,赋予了云南崇高责任。讲话深刻阐述了事关云南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云南的前进方向及其重要任务,对云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纲领性、战略性指导意义。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对于我们人大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更好地推进富民强滇、兴州富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再说,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云南的工作,这是对全省乃至文山州各族干部群众的巨大鼓舞和有力鞭策,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强大政治动力和精神动力。全州人大系统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凝心聚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不辜负党中央和总书记的期望和重托。

总之,我们要认认真真地学、原原本本地学、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有针对性地学,全面、完整、准确地领会和把握讲话精神,切实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和推动工作。特别是通过扎实的学习,从而推动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文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谱写好中国梦的文山绚丽篇章。所以说,全州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一定要认真学习、坚决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总书记的要求化作依法履职的强大动力,牢牢把握总体要求,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五个着力”的重点任务,使我州立法主动适应发展需要,主动与改革决策相衔接,更好发挥自治州立法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始终围绕全州的中心工作开展人大监督,坚持突出重点,依法探索创新,不断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密切人大常委会与人大代表的联系,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充分地发挥好代表作用,与全州各族人民一道,团结奋斗,奋力推动边陲文山实现跨越发展。

二、扎实运用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进边陲文山州科学民主立法的思考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这是中国立法工作的一个新跨越,标志着立法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在下一步的立法工作中,我将把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今年初习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省“两会”、州委全委会和全州“两会”精神与推进全州立法工作落实紧密结合起来,确保学习有载体,贯彻有抓手,落实见成效。为此,结合自己分管联系立法工作的实际,对如何扎实运用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进边陲文山州科学民主立法,特作出如下五点思考。

(一)关于如何理解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的问题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国家若善治,须先有良法,同理,自治州若善治,也须先有良条例。立法是法治的龙头环节,龙头昂起来,龙才可能腾飞起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州,建设法治文山必须坚持立法为“开路先锋”,发挥好文山州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快速推进,中国立法进程不断加快。仅在1997年的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10年底这一历史任务如期完成,国家生活的各方面实现有法可依。随着法律体系的形成,有法可依的问题已经总体解决了。那是不是立法工作的使命就结束了呢?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我通过这几年立法工作的实践,深感到:一是立法进程没有终点。社会实践是法律的基础,社会实践永无止境,立法也永无止境。即使是一些法律比较完备的国家,每年也都会新制定或修订一批法律。我们的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它不是静止的、封闭的、固定的,而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就目前来看,仍存在一些重要领域法律法规缺失的问题,存在一些法律法规衔接配套不够的问题,立法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二是立法质量亟待提高。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国,不是什么法都能治好国,换句话说,也不是什么条例都能治民族自治州啊,也不是什么条例都能治好民族自治州。试想,如果立法先天不足,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执法、司法、守法就不可避免会出现问题,引起不良后果。对此,立法质量直接关系法治的质量,越是强调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质量。所以说,提高立法质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山州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三是立良善之法,根本途径在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总书记明确指出:“推进科学立法,关键是完善立法体制,要优化立法职权配署,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这一重要要求,为我们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指明了方向。我认为:科学立法的核心在于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而民主立法的核心又在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就此,我们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完善立法体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条例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努力使我们的自治条例及单行条例立得住、行得通,充分得到全州各族人民群众真心实意地拥护。

(二)关于如何防止立法部门化的问题

为什么会产生立法部门利益化问题呢?究其原因,是由于现行立法体制不完善造成的。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又很不平衡,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我国宪法确立了既统一又分层次的立法体制。立法法对全国人大与国务院、中央与地方的立法权限划分、立法程序、法的适用规范和备案审查作出了全面规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立法工作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要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和程序。健全人大主导立法体制机制。人大是我国的权力机关,立法权是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人大要在立法的规划、立项、起草、审议、修改、表决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通过立法规划、立法计划,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统筹安排。为更好发挥主导作用、提高立法质量,人大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立法工作队伍,增加有法治实践经验的专职常委比例,健全立法专家顾问制度。

(三)关于如何推进开门立法的问题

开门立法是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重大举措。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随着人们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对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提出更高要求。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把握立法规律、遵循立法程序,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广泛听取、认真对待各方面的意见和诉求,努力使我州的每一部自治州条例及单行条例都体现和尊重全州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文山人民各项权利。

一是健全沟通机制。兼听集思广益,沟通增进共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这些都将使立法机关更好了解公众的关注点和诉求。立法协商是对不同诉求进行比较和平衡的重要方式,要开展好文山州立法协商,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还要探索建立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专家学者对边陲文山州立法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机制,以更好统筹兼顾社会不同方面利益。

二是拓展参与途径。广纳民意、广集民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才能更接地气、更具民意基础。公开征求意见是公众参与的重要渠道,目前边陲文山州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条例草案,一般都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今后,除公布条例草案初审稿征求意见外,还将公布条例草案稿广泛征求意见,使公众有更多机会发表看法。应积极探索完善召开立法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机制,为公众提供发表意见的平台。此外,我认为还要在州人大网站建立公众意见采纳反馈机制,让全州各族人民知道哪些意见被采纳了,哪些意见没被采纳、为什么不能采纳,避免“你说你的,我改我的”,充分调动全州各族人民参与的积极性。

三是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在最近几年的立法实践中,我们探索形成了人大代表参与立法的很多有效形式。比如,邀请部分全国、省、州人大代表列席文山州人大常委会会议,发挥代表议案在立法工作中的作用;就此,要创新和完善各级人大代表参与立法工作体制机制,健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起草征求人大代表意见制度,增加人大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人数,更多发挥人大代表参与起草和修改条例的积极作用。

四是加强组织协调。一部条例,往往涉及多方面的利益关系,涉及多个部门的权力和责任,必须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健全向下级人大征询立法意见机制。要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完善条例草案表决程序,推进立法精细化。

(四)关于如何开展人大立法协商的问题

中共中央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内涵,阐述了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渠道程序,对新形势下开展人大立法协商等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指导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各级人大要依法行使职权,同时在重大决策之前根据需要进行充分协商,更好汇聚民智,听取民意,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一是深入开展人大立法协商。制定立法规划、立法工作计划,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健全自治州条例和单行条例起草协商机制,加强人大法工委与相关方面的沟通协商;健全立法论证、听证、评估机制,探索建立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专家学者等对立法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机制;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对于法律关系复杂、意见分歧较大的条例草案,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论证、协商,在各方面基本取得共识基础上再依法按程序提请审议表决。二是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健全条例起草征求人大代表意见制度,增加人大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人数,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

(五)关于如何使立法与改革决策相衔接的问题

说到法治与改革,许多人首先想到二者的矛盾:法治的特点是“立”,有稳定性;改革的特点是“破”,有变动性。但这一破一立之间,更是彼此促进、相互推进的关系。正如古人所讲,“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推进改革离不开法治的规范,条例又要适应改革向前推进的要求,发挥对改革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立法与改革决策相衔接,就是要着眼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立法工作,保证法治建设不偏离正确方向、推进改革不偏离法治轨道。

一要主动适应改革需要。改革推进到哪里,立法进程就要及时跟进到哪里,增强立法的主动性和及时性。针对目前立法工作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问题,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分类做好相关条例的立改废释工作。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要及时上升为条例;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条例,要及时修改和废止;对需要通过条例解释来解决问题的应当及时释法,赋予条例条文更加准确、更具有针对性的内涵。二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要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加快条例的立改废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建立健全文化法律制度,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制度,依法保障公民权利,推动法律体系完善发展。

篇6:云南学习考察体会

在我省“两会”即将召开、羊年春节将要来临之际,总书记把2015年首次离京考察选在云南,这是云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习总书记在考察期间,充分肯定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刻阐述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讲话中明确提出,要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希望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连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也掀起学习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

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是我省一项长期重要的任务。我主要从三个方面理解感悟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思想内涵。

首先,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看:一是中央对云南工作的肯定。充分肯定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转方式调结构稳步推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扶贫开发、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建设有新的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改进党风政风社风方面取得新成效;充分肯定面对鲁甸6.5级、景谷6.6级地震,云南有序有效组织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二是中央对云南工作的总体要求。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殷切希望云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这进一步提升云南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国家周边外交和对外开放格局”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三是立足于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的重要要求和云南经济新常态,我们要全力推动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向各个领域延伸、向基层单位延伸、向全体党员和干部延伸,使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凝聚全省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真抓实干,奋发作为,努力建设好“五个着力”重点任务——着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着力发挥党组织作用,努力把云南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其次,从统计部门的角度看:一是努力推动全局干部职工贯彻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习总书记的殷切希望和最新要求传达给每一位干部职工;二是今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转型之年,我们要以习总书记这次考察为契机和动力,科学认识、主动适应新常态,抓好当前各项统计和调查工作,不断提高统计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一方面,善于总结经验,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站在主管全县统计工作的位置,清晰把握职责定位,重视抓好统计法律法规的经常性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召开统计工作会、年报会、业务培训会等有利时机,坚持强调依法统计、真实统计、全面统计;深入基层调研检查时,务必把督促检查统计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各项统计和调查工作要做到底数明晰、政策到位、措施有力。再次,认真做好统计调研分析,特别是当前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统计改革的决策部署,统计部门要发挥好信息、咨询、监督职能,积极主动广泛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为县委县政府和社会各界实施宏观管理、进行科学决策提供翔实可靠的决策参考依据。同时要加强向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汇报,强化各部门间的协作配合支持,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统计工作氛围。深刻领会总书记对云南工作的新定位,深入分析研究国家对新形势下统计工作改革的新要求,勇于改革创新,努力使常规统计工作有效提升,力求使各项工作做出新成绩、展示新亮点。再就是要全面系统、融会贯通地理解把握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求我们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深化作风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强统计队伍整体建设,以务实严谨、创新高效、勇于担当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抓好各项统计和调查工作。总书记亲民爱民、总揽全局、求真务实、勤勉工作的作风为我们树立很好的榜样。

篇7:赴云南学习考察报告

为加强外宣队伍建设,开拓基层外宣干部的眼界,学习内地省市开展旅游文化外宣工作的先进经验,让基层外宣干部学会从多角度全方位的对外宣传介绍阿勒泰。地委宣传部组织了各县市优秀通讯员考察团于2010年12月10日至12月20日赴云南省进行了学习考察。

一、学习考察基本情况

这次优秀通讯员赴内地学习考察是年初外宣工作计划确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县市优秀通讯员的工作激励和能力培养。考察团由地委外宣办牵头,哈巴河县、吉木乃县、福海县、富蕴县、青河县优秀通讯员一行8人组成。考察团深入玉龙雪山、游览丽江古城、走进石林溶洞、荡舟洱海湖边、南下西双版纳,感受历史文化、欣赏天下奇观、体验热带风光。通过考察,大家普遍认为学习借鉴到许多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开阔了视野,开拓了思路。特别是云南省在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利用、旅游和文化的紧密结合等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二、云南旅游文化印象及发展模式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其名取意为“万绿之宗,彩云之南”,简称“滇”。在39.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着汉族和25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云南有4060公里的国境线,与越南、老挝和缅甸接壤,与泰国、柬埔寨、印度和孟加拉等国相邻,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最便捷的通道。云南独特的地理环境、立体气候、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民族聚居所孕育的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多样性的少数民族文化,造就了人们向往的“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美境。其独特的“三江并流”、雪山冰川、高原湖泊、地热火山、喀斯特地貌、热带雨林等,构成了类型齐全、规模宏大、品味极高的自然景观;康巴风情、东巴文化、南诏遗韵、木脑纵歌等,成为游客喜爱的民俗文化资源;腊玛古猿、元谋人遗址、恐龙化石群、古滇文化、大理和丽江古城等,成为游客追忆历史的重要遗迹。

云南旅游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深受中外游客喜爱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成为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国际游客集散地,成为国内外闻名遐迩的“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给考察团印像最深的就是云南的旅游外宣和文化外宣的强强联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性互动。一是充分发挥影视、文学作品的影响力。通过拍摄制作《五朵金花》、《天龙八部》、《一米阳光》、《千里走单骑》、《滇西1944》、《我的团长我的团》等一批影视作品,有效地提升了云南的文化旅游形象,把中国和世界的眼光引向发云南,引向云南的旅游胜地,云南影视作品正成为推销云南旅游产品的“文化导游”。二是打造精品节目。打造特色旅游文化产品,涌现出了一批文化旅游精品形成了旅游重点地区的特色品牌,成功实现了文化和旅游的对接、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如大理的《蝴蝶之梦》、西双版纳的《勐巴拉那西》,就是公司投入巨资、共同推出的大型旅游民族歌舞晚会。晚会内容丰富而精彩,形式多样而生动,定位就是吸引从各地来大理、西双版纳旅游的游客。通过市场化运作,找到了市场与游客心理的最佳结合点,并通过与旅游部门联手促销,已经做成长期面向市场的旅游项目,旅游旺季几乎场场爆满。三是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品位。比如昆明深入挖掘彝族撒尼人的经典传说《阿诗玛》,通过导游对“阿诗玛”的介绍,不仅了解了“阿诗玛”和“阿黑”的经典爱情故事,也感受到了彝族独特的民俗和婚俗。大理深入挖掘“三

道茶”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其表演表现形式,使游客亲身体验到了“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人生真谛,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四是通过传承和发展大理古城、丽江古城、和顺古镇等一批民族文化品牌,创造了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目的地,也促进了云南文化旅游村镇的异军突起;五是通过连续举办“昆明国际旅游文化节”和向旅游者推出傣族“泼水节”、白族“三月街”、彝族“火把节”、苗族“花山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等一大批民族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成为一种新的旅游消费方式,不仅对云南省旅游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使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表现方式得以保持和发扬,有力地推动了云南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

三、云南旅游文化宣传工作的启示

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得益于民族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互动,去年云南省出台了《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规划纲要(2009~2015年)》,将旅游与文化同规划、同发展。与云南相比,阿勒泰地区也是多民族居住地,特别是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图瓦人等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积淀深厚,又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交界,历史上塞人、匈奴、突厥、回鹘、蒙古等游牧民族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化和游牧文化。可以说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文化积淀极为深厚,但年游客接待量和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却差距较大。究其原因,一是全区政府的宏观主导作用发挥不够,没有形成大旅游的格局,旅游联动的经济效应较差;二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旅游项目古老死板,鲜活文化含量低,没有彻底解决“白天看景,晚上睡觉”问题,缺乏有魅力的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延长的滞留时间;三是对地域文化含量较高的旅游商品开发不够,旅游商品粗制滥造,没有特色,缺乏卖点,难以激发游客的购买欲,形成不了旅游商品市场。旅游是朝阳产业,随着中央和内地省市对新疆援助力度的不断加大,我们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我们应该乘势而上,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以促进阿勒泰地区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一)深入挖掘民族民俗文化内涵,使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

民族民俗文化是发展旅游业所依托的重要资源,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业无论是其外外延还是内涵,只有突出文化特色,才能吸引游客。我国旅游业的开发实践证明,发展旅游是实现民族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与发展共赢和有效进行资源优势转换的最佳途径。要加快阿勒泰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保护和开发。充分利用各种文物古迹、博物馆、文化馆,培育和建设一批民族文化旅游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大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充分展示阿勒泰地区少数民族游牧文化的独特魅力。鼓励和支持创办旅游文化娱乐和旅游文化演出企业,建设一批有档次和科技含量的演出剧院和场所,不断推出一批如《阿嘎加依》、《恰秀喀纳斯》等以民族风俗、民族歌舞、地方文化为特色民族文化娱乐精品,打造一批游客参与性、互动性强的的旅游表演项目。充分利用喀纳斯“中国最美十大秋色”、可可托海景区“国际原生态风景区”、阿勒泰市“人类滑雪运动起源地”这些文化品牌,结合我区少数民族民间传统节庆活动办好各类旅游和文化节,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扶持一批有生产条件和市场优势的中小企业,提高民族民间工艺品研发水平,形成游客参与、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的产销基地。探索建立旅游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新机制,创新开发模式,完善市场化运作,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与影视、体育等产业互动发展,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二)大力开发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

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经济中的比重,是云南创建“旅游经济强省”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云南积极制定开发旅游商品的总体规划,发动各方面的力量,开发地方特色旅游商品。为了扩大旅游购物,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规定,各条旅游线路必需在沿途旅游市场、珠宝加工厂安排一至两次停车参观,刺激购物。几乎所有的旅游景点都可以见到免费的茶道表演,游客可以休息和免费品茶,当然,最后服务员忘不了向你推销价廉物美的云南茶叶。政府和企业的旅游促销艺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游客每到一地,都有购买土特产和当地工艺品的消费需求,而买点就在于商品的地方特色。所以,旅游商品的开发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紧根植于我区民族文化,依靠现代科技,改进工艺水平和包装,大力开发具有我区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不断推出适应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需求的旅游精品,努力增强旅游商品的纪念性、艺术性和实用性,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培育市场,形成重要的文化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集散地。要建立旅游商品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研发旅游商品,增加品种,扩大消费总量。通过优惠政策、资金扶持等手段,加快步行街、旅游购物一条街、旅游超市等旅游市场建设,为我区旅游品市场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有了市场没有消费者不行。在旅游品市场的布点上,应该学习云南的好做法,尽可能分布在主要景点和旅游沿线,并在安排旅游线路时,将引导购物渗透其中,同时,尽力与草原民族文化表演、民俗再现紧密结合,做到以文促商。

(三)努力打造聚集地区优势与特色的阿勒泰区域形象。

上一篇:浅谈城管执法人员的下一篇:在社区工作的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