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在市项目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

2024-04-09

领导在市项目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共9篇)

篇1:领导在市项目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

领导在市项目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项目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认清形势,分析问题,振奋精神,落实举措,强力推进我市项目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刚才,发改局、经贸局、国土局分别进行了有关情况的通报,总体看,全市项目工作成效明显,但进展减缓,碰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少,推进项目建设的力度仍需加大。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下定决心,群策群力推进项目工作,拉动区域经济强劲增长。下面,我强调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我市项目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项目推进为重要抓手,深入实施“兴工强市、借力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继续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积极顺应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有效克服要素紧张矛盾,坚持不懈抓项目、促投入,1至6月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同比增长14.4%,高出全省平均增幅5.7个百分点(全省同比增8.7%),在衢州市范围内遥遥领先(衢州同比负增长6.1%)。具体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对项目工作已经形成共识。通过多年连续不断抓项目、抓投入,特别是抓“310工程”、为民办实事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全市各级对项目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位,措施扎实,制度完善。一是认识比较一致。把项目推进作为“兴工强市、借力发展”战略的强力支撑,作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突出手段,作为本乡镇、部门开展工作的重要抓手,集中精力、集聚资源,全力以赴抓项目。二是氛围比较浓厚。特别是招商引资工作,由于采取了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的有效措施,“人人肩上有指标”,无论在市级领导、乡镇部门领导、一般干部、经济主体甚至普通群众各个层面,招商引资都是大家议论和关注的一个热点。三是合力初步形成。围绕重点项目推进,各级各部门、单位加强协调,增强合力,强化服务,一路绿灯,创造了良好的项目服务环境。

2、项目工作思路比较清晰。“经济工作项目化、围绕项目抓工作”的理念已经较为牢固,对“抓项目抓什么、怎么抓”有了一定经验。各乡镇、部门、企业都能抓住一批项目,把项目当作开展工作的主抓手,以项目来落实工作思路,围绕项目来制订工作措施。最近,我先后到一些部门和10个乡镇开展调研,这点感觉尤为明显。特别是各乡镇,都能体会到所有工作都离不开项目,并结合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结合上级的政策导向,结合本地的产业、平台和人力资源等方面优势,提出、包装、申报或实施一批项目,以具体、实在的项目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充实发展思路,实现发展目标。

二、清醒认识项目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这几年的项目工作,刚才已作为了充分肯定,但更应保持清醒,看到问题,找准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工作务虚化倾向。主要表现为思路多、套套多、表面文章多,而抓落实少、求实效少、脚踏实地解决实际问题少,抓项目工作的时间、精力、力度还很不够。应该讲,各级领导的项目意识在增强,都说项目重要,也经常强调,但现实是抓项目、抓招商常常停留在口头,变成了口头禅,缺乏内涵,缺乏实际行动,外出招商引资不算少,但招回的项目不多。不可否认,一些务虚的活动是需要的,有助于形成一定的氛围,但最终要讲实效出成果。近期,一些乡镇借先进性教育,组织红色旅游,外出考察,市委的态度是不主张不反对,但回来之后要集中精力抓工作。

3、项目前期工作做得不深。分析未开工项目的主要原因,多数是前期工作不够到位、相对滞后,如双氧水项目、三星公司搬迁项目等都是因为土地原因,影响了项目的开建。现在是有土地,没有项目追拨,项目报不上来。我市目前可用土地指标有5000亩,其中1170亩指标逾期未报将被收回,但目前仅申报土地800亩。一些企业甚至政府部门,对前期工作认识不到位,项目申报、争列省重点的主动性不够,把握审批机遇的能力较差。

4、项目储备明显不足。目前,全市初排明年重点项目共160项,总投资63亿元,当年计划投资30亿,从项目个数以及投资总规模看,都不是非常理想。特别是质量高、投资大的项目仍然比较缺乏,明年的工业项目中,投资1亿元以上的一个都没有,超过5000万的也只有3个,明显感到潜力不足、后劲缺乏。

5、推进项目的办法不多。项目推进需要讲战术。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我们看到许多干部的应变能力和具体操作能力都很欠缺,缺乏主观能动性,碰到问题,不动脑子,办法不多,拿不出实招、硬招。一些项目遇到一点农保、拆迁等问题,就退缩。这一方面是干部的能力问题,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不敢挑担,不敢负责任。发达地区在土地紧缩时,敢于先行一步,先租用,后征用,一旦到现在有土地指标,就能马上上报。四都镇也积极通过挖掘集体土地潜力,争得了发展先机。这种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精神要好好发扬。总之,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要创新思路,讲究方法,敢于碰硬,把握灵活性。

上述这些问题,必须引导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下决心加以解决。

三、抓项目工作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事实证明,项目推进工作的各个环节,都体现了领导干部的综合能力、工作水平和工作责任心。

1、项目工作是干部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的综合体现。抓项目需要各方协调配合,需要干部相互补台,需要团结协作的精神。石门镇提出:“没有项目就没有战斗力”,认识就很到位。项目推进往往同时伴随着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难题,一旦不能如期完成任务,就会延误工程进度,影响项目效益。要提高项目推进的效率和质量,必须要有理解应对的灵活性、做群众工作的艺术性以及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要有干基层一线工作的综合能力。因此,干好项目工作,是对干部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的最大考验。

2、手中是否抓住一批项目,是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强不强的集中体现。手中没有项目,工作就没有抓手,思路就得不到落实。长时间没有项目的区域,必然人心涣散,士气低迷。发展的主旋律弱化了,其他不和谐的声音就更嚣张,甚至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没有项目存在几种可能:一是争取不到项目;二是把握不住机遇;三是招商引资没有取得实效;四是让到手的项目跑走,落不了地。产生这些情况,固然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最根本的一条,我认为直接说明了领导干部的能力水平不行。一个有较强能力的领导干部,必然是一个提出项目、争取项目、落实项目的高手,必须有清晰的项目工作思路。

3、是否敢抓敢管、敢于拍板,是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强不强的集中体现。今年,茅坂乡实施了一个宅基地和废弃矿山整理项目,总面积1000多亩,需拆迁民房100多户。因为不是市重点项目,缺少强劲支撑,乡领导就凭着一股精神,抱着“宁丢乌纱帽”的决心,迎难而上,艰苦工作,最终平稳、顺利地实施了这一项目。事实上,项目推进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协调关系、执行政策、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责任范围内敢不敢负责、敢不敢得罪人、敢不敢拍板做决定,都反映了领导干部的责任心强不强。此外,在协调、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领导干部能否从全局出发,在维护大政策的前提下思考和解决问题,还反映出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强不强。

4、是否善于帮助企业抓项目,是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强不强的集中体现。企业要不断发展壮大,必须持续不断抓项目、上技改、扩规模。因此,服务企业,不仅仅是被动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更要主动服务,积极为企业发展出点子、谋项目。要和企业一起,引导企业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分析市场需求趋势,帮助资本找项目、找出路。选定项目后,还要帮助企业跑审批、跑要素、跑落地,直到项目建成投产。这一点,发改局、经贸局、招商局、经济开发区等部门做得不错,甘当企业的“高级秘书”,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积极帮助企业包装、申报项目,争取省重点项目和国债资金支持,上半年已有红火集团铁路专用线等8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工程盘子,5个项目由省初步落实用地指标,4个项目申报国债,合计申报4256万元,取得了明显成效。

四、落实措施,全力抓好项目工作的关键环节

具体是突出“八个抓”:

1、抓开工、抓进度。一方面,未开建项目抓开工。责任部门和项目主体,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一个一个地加以分析研究。对条件已基本成熟的,抢抓时间,尽快开工;对条件尚未成熟的,剖析原因,全力以赴帮助逐项解决,倒排开工时间,力争尽早开工;对确定无法实施的,说明原因,及时淘汰,并严格按照重点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作出相应的处理。另一方面,在建项目抓进度。要以落实项目要素、抓好项目管理为重点,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进度。对每个重点在建项目,项目责任单位及有关部门要经常检查施工实际进度情况,及时分析、排除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要明确提出时限和进度要求,倒排工期,强化督查调度,做到快中求好,稳中求进,确保按期完工。对在建项目碰到的问题,各有关部门要集聚资源,重点帮助解决。

2、抓土地申报。各级各部门各企业都要抓住机遇,抓紧推出项目,抓好土地申报工作,用足用好土地指标,为继续争取指标赢得主动。国土部门要继续做好引导和向上争取工作。在解决用地问题上,还必须创新手段,大胆突破,可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采取“先上项目、后补手续”的办法,先行一步,争取“快半拍”,抢得先机。

3、抓资金落实。在解决资金问题上,要加大民间融资力度,并加以规范和引导;要做大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吸引社会自然人股本进入;要鼓励民间资本和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开展金融中介服务或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

4、抓项目申报。积极对接国债项目、省“五大百亿工程”和省重点支持的领域,抓实抓细明年项目的前期工作,抓紧包装上报,力争早日立项,尽快审批。要落实项目“主跑人”,全程服务项目的申报各个环节,及时解决项目申报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对本地、本部门不能协调的问题要及时向联系领导或分管领导汇报,杜绝项目申报中拖延、耽搁等现象。这项工作,发改局要发挥优势,积极作为。

5、抓项目信息。充分利用专职招商员的网络功能,发挥各地同乡会的信息优势,广泛吸纳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企业投资信息,拓宽项目征集的渠道。密切关注上级有关信息,加强上下沟通,研究产业政策导向和各类补助投向,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全面了解本地企业的投资意向,掌握企业拟上项目信息,及时跟进,主动服务。

6、抓项目协调。建立项目落地协调机制,定期召开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共同解决,积极有效地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明确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一个项目一个服务小组,跟踪服务。对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关部门都要尽心尽职,积极主动地帮助解决。主管部门、联系领导、产业领导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如有必要,市委、市政府将召开专题协调会议。大企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直接行文市委、市政府。各级领导要到项目工作一线,深入企业,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解决具体问题。下一步,市委、市政府也将就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集中时间解决一批。

7、抓责任落实。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分工负责制,健全领导挂联制。市级挂联领导要真正与项目责任单位、业主单位共同负责,扑下身子,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好组织、协调、解决;各乡镇、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拿出相当大的精力抓项目;分管领导要坚持“一岗双责”,挤出更多时间用于项目建设第一线;具体负责项目的工作人员,要有责任心,有敬业精神、有吃苦耐劳精神,真正蹲在现场,全身心投入,加强对具体工作的监督、管理。市里将分层抓好培训工作,全面提高项目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项目没有落实到位,没有完成计划的,年底的考核资金要取消。

8、抓督查。建立项目进度情况通报制度,市委办、市府办、重点办要围绕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定期进行调研、督查,对好的单位要及时表扬,差的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对干扰、破坏项目建设的人和事,要坚决予以打击。加强对重点项目、热点问题的跟踪督查,对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剖析,对症下药,一抓到底。

同志们,加快项目推进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希望大家进一步振奋精神,克难攻坚,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全面完成各项任务,为实现跻身全国两百强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篇2:领导在市项目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项目工作推进会,主要目的是:认清形势,分析问题,振奋精神,落实举措,强力推进我市项目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刚才,发改局、经贸局、国土局分别进行了有关情况的通报,总体看,全市项目工作成效明显,但进展减缓,碰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少,推进项目建设的力度仍需加大。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下定决心,群策群力推进项目工作,拉动区域经济强劲增长。

下面,我强调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我市项目工作所取得的成绩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项目推进为重要抓手,深入实施“兴工强市、借力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继续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积极顺应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有效克服要素紧张矛盾,坚持不懈抓项目、促投入,1至6月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同比增长14.4%,高出全省平均增幅5.7个百分点(全省同比增8.7%),在衢州市范围内遥遥领先(衢州同比负增长6.1%)。

具体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对项目工作已经形成共识。通过多年连续不断抓项目、抓投入,特别是抓“310工程”、为民办实事项目和招商引资工作,全市各级对项目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位,措施扎实,制度完善。一是认识比较一致。把项目推进作为“兴工强市、借力发展”战略的强力支撑,作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突出手段,作为本乡镇、部门开展工作的重要抓手,集中精力、集聚资源,全力以赴抓项目。二是氛围比较浓厚。特别是招商引资工作,由于采取了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的有效措施,“人人肩上有指标”,无论在市级领导、乡镇部门领导、一般干部、经济主体甚至普通群众各个层面,招商引资都是大家议论和关注的一个热点。三是合力初步形成。围绕重点项目推进,各级各部门、单位加强协调,增强合力,强化服务,一路绿灯,创造了良好的项目服务环境。

2、项目工作思路比较清晰。“经济工作项目化、围绕项目抓工作”的理念已经较为牢固,对“抓项目抓什么、怎么抓”有了一定经验。各乡镇、部门、企业都能抓住一批项目,把项目当作开展工作的主抓手,以项目来落实工作思路,围绕项目来制订工作措施。最近,我先后到一些部门和10个乡镇开展调研,这点感觉尤为明显。特别是各乡镇,都能体会到所有工作都离不开项目,并结合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结合上级的政策导向,结合本地的产业、平台和人力资源等方面优势,提出、包装、申报或实施一批项目,以具体、实在的项目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充实发展思路,实现发展目标。

3、项目实施进度快、效果好。一是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明显。今年1至8月,各级重点项目建设共完成投资15.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52.6%;“310工程”进展顺利,开建率达85.7%,完成投资10.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72.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5亿元,同比增长17%。贺村镇1至7月已实施工业技改项目34个,完成投资2.5亿元,同比增长27%;须江、上余、清湖、何家山等乡镇在铁路站场、西环线、下山脱贫小区、重点企业技改等项目建设中,征迁力度大,实施进度快,工作卓有成效。二是提前预排明年项目。发改、经贸牵头,建设、国土、交通、供电等部门,各乡镇以及全市企业提前行动,已经提出明年的项目盘子,排出新开项目123项,总投资39.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2.1亿元,这项工作比较主动,比往年至少提前了一个月。三是着手谋划“十一五”项目本子。按照市委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初步排出了200个重大项目,实施“三大百亿工程”,总投资超过300亿元,为“十一五”规划落实了扎实的项目支撑。

二、清醒认识项目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这几年的项目工作,刚才已作为了充分肯定,但更应保持清醒,看到问题,找准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工作务虚化倾向。主要表现为思路多、套套多、表面文章多,而抓落实少、求实效少、脚踏实地解决实际问题少,抓项目工作的时间、精力、力度还很不够。应该讲,各级领导的项目意识在增强,都说项目重要,也经常强调,但现实是抓项目、抓招商常常停留在口头,变成了口头禅,缺乏内涵,缺乏实际行动,外出招商引资不算少,但招回的项目不多。不可否认,一些务虚的活动是需要的,有助于形成一定的氛围,但最终要讲实效出成果。近期,一些乡镇借先进性教育,组织红色旅游,外出考察,市委的态度是不主张不反对,但回来之后要集中精力抓工作。

2、实施项目的力度不大。不管从项目开建率看,还是从完成计划看,都还有较大差距。

今年全市91个重点建设项目(含备选项目)中,至今仍有19项未开建,1至8月完成投资15.4亿元,仅完成年计划的52.6%,时间过了三分之二,任务才过半。突出表现两点:一是部门、乡镇有畏难情绪,面对征地、拆迁感到压力很大,有点疲沓;二是民营资本投资的公建项目推出力度不大,一年多来没有一个推进招商引资。这些未开工项目的责任单位,回去以后要好好检查,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作书面汇报,说明原因,写明开工时间。

3、项目前期工作做得不深。分析未开工项目的主要原因,多数是前期工作不够到位、相对滞后,如双氧水项目、三星公司搬迁项目等都是因为土地原因,影响了项目的开建。现在是有土地,没有项目追拨,项目报不上来。我市目前可用土地指标有5000亩,其中1170亩指标逾期未报将被收回,但目前仅申报土地800亩。一些企业甚至政府部门,对前期工作认识不到位,项目申报、争列省重点的主动性不够,把握审批机遇的能力较差。

4、项目储备明显不足。目前,全市初排明年重点项目共160项,总投资63亿元,当年计划投资30亿,从项目个数以及投资总规模看,都不是非常理想。特别是质量高、投资大的项目仍然比较缺乏,明年的工业项目中,投资1亿元以上的一个都没有,超过5000万的也只有3个,明显感到潜力不足、后劲缺乏。

5、推进项目的办法不多。项目推进需要讲战术。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我们看到许多干部的应变能力和具体操作能力都很欠缺,缺乏主观能动性,碰到问题,不动脑子,办法不多,拿不出实招、硬招。一些项目遇到一点农保、拆迁等问题,就退缩。这一方面是干部的能力问题,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不敢挑担,不敢负责任。发达地区在土地紧缩时,敢于先行一步,先租用,后征用,一旦到现在有土地指标,就能马上上报。四都镇也积极通过挖掘集体土地潜力,争得了发展先机。这种创造性开展工作的精神要好好发扬。总之,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要创新思路,讲究方法,敢于碰硬,把握灵活性。上述这些问题,必须引导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研究,下决心加以解决。

三、抓项目工作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 事实证明,项目推进工作的各个环节,都体现了领导干部的综合能力、工作水平和工作责任心。

1、项目工作是干部队伍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的综合体现。抓项目需要各方协调配合,需要干部相互补台,需要团结协作的精神。石门镇提出:“没有项目就没有战斗力”,认识就很到位。项目推进往往同时伴随着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难题,一旦不能如期完成任务,就会延误工程进度,影响项目效益。要提高项目推进的效率和质量,必须要有理解应对的灵活性、做群众工作的艺术性以及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要有干基层一线工作的综合能力。因此,干好项目工作,是对干部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的最大考验。

2、手中是否抓住一批项目,是领导干部的工作能力强不强的集中体现。手中没有项目,工作就没有抓手,思路就得不到落实。长时间没有项目的区域,必然人心涣散,士气低迷。发展的主旋律弱化了,其他不和谐的声音就更嚣张,甚至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没有项目存在几种可能:一是争取不到项目;二是把握不住机遇;三是招商引资没有取得实效;四是让到手的项目跑走,落不了地。产生这些情况,固然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最根本的一条,我认为直接说明了领导干部的能力水平不行。一个有较强能力的领导干部,必然是一个提出项目、争取项目、落实项目的高手,必须有清晰的项目工作思路。

3、是否敢抓敢管、敢于拍板,是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强不强的集中体现。今年,茅坂乡实施了一个宅基地和废弃矿山整理项目,总面积1000多亩,需拆迁民房100多户。因为不是市重点项目,缺少强劲支撑,乡领导就凭着一股精神,抱着“宁丢乌纱帽”的决心,迎难而上,艰苦工作,最终平稳、顺利地实施了这一项目。事实上,项目推进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协调关系、执行政策、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责任范围内敢不敢负责、敢不敢得罪人、敢不敢拍板做决定,都反映了领导干部的责任心强不强。此外,在协调、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领导干部能否从全局出发,在维护大政策的前提下思考和解决问题,还反映出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强不强。

篇3:领导在市项目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

根据标准化改革工作需要,比照国家层面的做法,省政府成立了省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我担任组长,59个省直部门的负责同志为成员。今天,我们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经小鹏省长同意,这次会议扩大到各市的分管副市长、质监局局长参加。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大家都很忙,但标准化工作十分重要,中央和省里高度重视,做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这次把大家集中起来,就是要围绕相关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共同明确我省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的思路,研究部署当前和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确保全省上下步调一致地推进标准化工作。刚才,省质监局常高才局长传达了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有关精神,总结了近几年来我省标准化工作的基本情况,提出了下一步的重点工作任务,我完全同意。交通、农业、商务3个部门和太原、晋城两个市的负责同志做了很好的发言,介绍了各自工作做法和经验,对推动我省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下面,我就深入推进全省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讲3点意见。

一、深刻理解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推进我省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既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神的重大举措,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标准化工作、推进标准化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都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把标准化改革列为2015年度重点任务;国务院出台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建立了由王勇国务委员为召集人的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近年来,标准化前所未有地全面融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受到了全社会广泛关注和支持,标准化工作在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提质增效、服务外贸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标准化工作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管理软、水平低、体系乱、工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现行的标准体系和标准化管理体制是20世纪80年代建立起来的,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思维和色彩,政府与市场的角色错位,市场主体活力未能充分发挥,阻碍了标准化工作的有效开展,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切实转变政府标准化管理职能,加快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以标准化改革的实际成效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加快标准化工作发展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并将其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当前,标准化从经济领域不断向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政府管理层面拓展,与战略、规划、政策一样,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基本要素,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政府要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这一要求标志着把标准化工作从经济领域上升到国家综合治理的领域,从单纯的技术层面上升到了宏观战略的层面。与此同时,中央和省里越来越重视标准化工作,比如,中央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6处提到“标准”或“标准化”,省委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用标准化的方法推动我省现代农业、现代物流业、公共教育、公共文化、节能减排等工作发展。因此,我们要以全新的高度和视角来对待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化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战略性、基础性作用。

(三)提高标准化工作水平是推进质量强省战略的必然选择。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国家鲜明地确立了质量强国战略,我省也由质量立省进入了质量强省新阶段。标准化作为世界公认的四大质量技术基础之一,在保障质量安全、推动质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李克强总理强调,标准定了就不能破,要让标准成为中国质量对市场的“硬承诺”。可以说,抓标准就是抓质量,抓质量必须抓标准。此外,在经济新常态下,特别是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央部署了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主要任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这项改革,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标准的技术支撑作用,强化质量、安全等指标的硬约束,设置“技术门槛”,服务和助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改革任务。

(四)增强标准化工作成效是塑造山西美好形象、实现山西振兴崛起的重要支撑。

6月底以来,省委鲜明提出了“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骆惠宁书记明确要求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深入思考“六个如何”、着力在“八个进一步”上下功夫。省政府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李小鹏省长多次主持召开常务会议、党组会议、专题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议题。这些,都为我们做好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还是推动经济稳步向好,标准化工作都大有可为。在净化政治生态方面,可以运用标准化的手段和方法规范好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优化各种行政审批流程,把制度的“笼子”织密编牢。在抓好经济发展方面,标准化工作需求更是无处不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需要标准引领,扩大投资、合作开放需要标准支撑,改善民生、安全稳定也需要标准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标准化工作已不单单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我们谋发展、抓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各级各部门要把标准化工作摆在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来审视和加强,充分运用标准化工作手段,为塑造山西美好形象、实现山西振兴崛起贡献力量。

二、用新的发展理念推动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标准化工作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揽,大力推动我省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

(一)创新驱动,不断完善标准化工作体制机制。

创新是推动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的第一动力。破解标准总量不足特别是结构性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创新驱动。新时期,标准化工作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加快形成契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一是要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的“牛鼻子”。要改革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管理制度,大力发展团体标准,扶持标准化服务业的发展,让市场主体从标准化工作规则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主动制定者。二是要强化科技支撑。这是提高标准制修订质量的内在要求。要密切跟踪我省的产业链、创新链开展标准研制,推进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一体化,使我省的科技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标准,从而形成现实生产力。三是要强化标准的实施、监督和评估。标准的生命在于实施,实施成效要靠有力有效的监督和科学的评估。各地、各部门在制定政策措施时,要积极引用标准,应用标准开展宏观调控、产业推进、行业管理和质量监管,运用标准化手段规范自身管理,提高公共服务效能。要建立健全标准实施的监督、评估机制,采取分类监督、第三方评价等方式,提高标准实施的有效性。

(二)协调推动,不断提高标准化工作整体效益。

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必须协调推动结构供给、要素供给和制度供给,始终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要优化标准体系结构。加快标准供给侧改革,着力提高标准制修订质量,基本做到市场规范有标可循、公共利益有标可保、创新驱动有标引领、转型升级有标支撑。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印发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特别是要在工程建设、工业产品、养老等服务业方面,制定出台一些规范性标准,以此引导品牌创建,促进行业发展。要大力推进推荐性标准集中复审,解决标准交叉、矛盾和滞后老化等问题。二是要注重补齐工作短板。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存在的专业技术委员会偏少、标准制修订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着力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特别是要高度重视专业技术委员会建设,省质监局要加强统筹规划和工作指导,省直各有关部门要抓好本部门、本行业的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组建,争取在短期内有一个大的突破。三是要处理好与基层的关系。要充分考虑市、县政府对标准化工作的需求,积极解决基层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总结推广基层标准化工作中创造出的成功经验,提高我省标准化工作整体水平。在此基础上,还要特别关注促进经济社会、城乡区域、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方面的标准化工作,为增强全省发展的整体性和平衡性提供标准引领。

(三)绿色引导,强化标准化工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

推动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也是标准化工作要完成好的重大课题。一是要引领产业转型。要扎实做好省政府确定的文化旅游、装备制造、电动汽车、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食品医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中的标准化工作,引导和支持这些产业采用“绿色标准”,以标准的转型引领我省产业的转型。二是要支撑环境治理。要研究制定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矿区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标准,为我省的大水网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矿区综合治理等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三是要保障节能减排。要研究制定促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和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标准,特别是要做好煤炭产业清洁高效循环利用方面的标准化工作,为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四是要建立绿色标准体系。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国家和我省关于建立绿色标准体系的部署要求,选择一些主要特色产品,建立从研发、制造、评价到消费、回收处理、再利用等全生命周期的绿色标准体系,服务推动我省绿色发展。

(四)开放带动,不断提高标准化工作的层次和质量。

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我省标准化工作层次和质量的重要途径。一是要牢固树立开放搞标准理念。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标准化工作决不能闭门造车。要高度关注标准化理论研究的新动态、各方面创造出的新经验,与时俱进,包容并蓄,多方面学习借鉴,以此推动我省标准化工作水平的提升。二是要强化标准“走出去”的意识。要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参与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化活动和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以山西标准“走出去”带动我省产品、技术、装备、服务等“走出去”。三是要突出交流重点。要围绕“一带一路”“环渤海”“京津冀”“中部崛起”等国家发展战略,加强与相关省市的标准化交流合作工作。要做好工业产品、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认证、旅游服务等领域地方标准的通用化工作,为构建大产业、大市场、大旅游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五)聚焦共享,不断拓宽标准化工作领域。

共享标准化工作成果是我国标准化管理体制优越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的最终目标。一是要保障公共服务供给。要适应标准化快速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拓展的趋势,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构建我省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保障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均等化,提高我省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二是要做好军民融合的文章。我省军工企业比较多、军工基础比较好、军工技术比较先进,在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领域军民交流合作的空间非常广阔。要在标准化领域建立军民协同攻关的协作机制和“军转民、民参军”的绿色通道,让军地互享技术创新的成果。三是要不断提高全社会的参与度。要建立标准制修订全过程公示制度,让全社会全程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不断提高标准化工作的群众性。要免费向全社会公布现行有效的地方标准文本,让全社会共享标准化工作成果。

三、切实形成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整体合力

推动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此,省政府高度重视,李小鹏省长对推进我省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批示,今年2月22日,省长碰头会还专门听取了标准化工作有关情况汇报,省政府也出台了有关政策文件。各地、各部门也要对这项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切实形成推动标准化工作改革发展的整体合力。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中央和省里的决策部署,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强政策研究,出台具体措施,做出进一步的安排部署。要参照省里的模式,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经常听取汇报,提出具体要求。要认真分析改革背景下标准化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实际困难,特别是要解决好县级层面对标准化工作认识不够到位、重视程度不够高以及新整合的县级市场监管部门对标准化工作有所削弱的问题,倾斜人力物力财力,加大投入支持力度,为标准化工作的持续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充分发挥领导小组作用。

省标准化领导小组于2015年9月成立,近期,根据人事变动及工作需要,新增加了一些成员单位,增补调整了部分成员。领导小组的职责就是要研究提出促进我省标准化改革发展的政策建议,安排部署有关重点工作,协调解决标准化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等。领导机构既然成立起来了,就要充分发挥作用。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国家和我省的部署要求,切实抓好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制修订、实施监督和专业技术委员会组建等各项工作,真正做到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省质监局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牵头抓总、组织协调作用,注重加强对各部门、各行业标准化工作的督促指导,及时总结推广我省标准化改革发展工作中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主动向领导小组提出工作建议,统筹推动工作落实。

(三)注重加强制度建设。

目前,省级层面已制定出台了《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省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太原、临汾、晋城、长治、阳泉等市根据省政府2015年出台的“两个实施意见”,制定了本地的具体贯彻落实措施,为标准化改革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下一步,省级还要抓紧研究制定企业标准、团体标准、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标准创新贡献奖等方面的制度,各级、各部门也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制定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相关制度,不断健全完善标准化工作体制机制,努力形成较为完备的标准化改革发展制度体系。

篇4:领导在市项目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

市新型城市化“1+15”政策文件为XX争当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排头兵指明了方向,使XX实现发展蓝图有了总抓手、发力点。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有项目,确保市“1+15”文件在XX落地。

一、前一阶段推进落实情况

(一)抓机制建设。一是建立健全领导工作机制。成立以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区新型城市化发展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推进落实。下设“一办四组”,逐一与市对接。制定运行图和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职责、运行机制和要求。同时,聘请15名专家学者组建新型城市化发展决策专家委员会,确保决策更科学。二是建立健全考核考评机制。区考评组抽调6名同志,集中办公。整合我区原有的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年度考核办法,起草我区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考核办法。

(二)抓文件对接。一是制定确保文件落地的措施。我区在学习调研阶段制定“1+6+1”文件,之后对照市“1+15”文件涉及XX的34项内容,出台《关于确保市“1+15”政策文件落地的实施意见》,由区一级班子领导牵头,迅速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要求和时间节点,确保工作落实。二是梳理15个配套文件年度工作要点。制定15个配套文件工作方案,提出2013年度工作要点,共有工作大项288项,小项506项,其中当年完成的311项。三是确定区2013年80项重点督办项目。在市2013年100项重点督办工作涉及我区的38项基础上,结合区2013年

工作要点,梳理出琶洲会展、XX生态城、环岛路、环岛轻轨、XX湿地二期等80项工作为区2013年重点督办工作。

(三)抓督查督办。对照市的16个文件,区一级班子35名领导按照分管和联系工作,分别牵头督办1至3个文件。多次组织“一办四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落实工作。加强动态督查工作,实行周报制度,印发5期《XX督查专刊》,在全区形成抓落实、比实效的良好氛围。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组织保障。建立“一办四组”和区各有关部门的工作网络,加强沟通联系。划拨专项工作经费,提供财力保障。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议,研究部署难点工作,推进各项重点工作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二)强化督促检查。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印发实施我区贯彻市15个政策文件的2013年工作要点和80项重点督办工作,逐条立项跟踪督办,明确责任人及完成时限,做到“年初定任务、年中查进度、年底交成果”。通过会议督查、明查暗访、回访复核等方式开展监督检查,切实推动政策文件落地结果。

(三)强化考核考评。继续完善区考核办法与有关指标体系,广泛征求意见,确保考核办法和实施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更具有操作性。

篇5:领导在市项目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

会议上的汇报发言

(2005年3月16日)

各位领导:

2004年以来,我们以“现代化推进年”活动为总抓手,紧扣重点,力解难点,大力开展“工业、招商和重点项目服务年”活动,在深入推进“六个**”和“平安**”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年初,市委提出开展“工业服务年”、“项目推进年”活动的决策部署,这既是对我区进一步建设“六个**”和“平安**”战略举措的具体化、明确化,又是对我区打造工贸互动的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现代商贸中心战略目标的再一次促进。自市里部署“两年”活动以来,我们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积极响应,迅速行动,主要完成了下面几项工作,并将下阶段工作打算一并汇报如下:

一、前阶段工作情况

1、建立机构,组织到位。全市干部大会后,我们立即召开区委常委(扩大)会,进行专题研究,马上成立了由区委主要领导为第一组长、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区级机关相关单位负责人任组员的“两年”活动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全区“两年”活动的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工业服务年”办公室和“项目推进年”办公室,为便于工作开展,办公室就设在相关部门内部。建立区级领导联系制度、办公室例会制度、工作半月报制度、督查月通报制度、重要事项专报制度和各领导小组信息员制度,明确了责任分工,强化了办公室的组织指挥、综合协调和监督检查功能。同时,区级各有关部门、各镇(街道)以及各重点建设项目实施单位都相应成立由一把手负总责的“两年”活动领导机构,为扎实开展“两年”活动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2、动员部署,制定方案。为扎实推进“两年”活动,确保“两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我们于2月28日召开了“两年”活动的动员大会,全体机关人员、镇(街道)中层以上人员、规模上工业企业以及各涉工服务单位负责人等2400人出席,对全区“两年”活动作了全面动员部署。我们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区“工业服务年”“项目推进年”活动实施方案》、《**区2005年重点新建项目预安排方案》等文件,编排出今年重点建设项目109项,总投资517.3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 65.07亿元,其中新建项目44项,续建项目33项,前期项目32项。明确提出要确保完成工业性投入、工业用地和落实指标、实际利用外资和企业人才培训等10个指标任务。在方案中,明确资金来源和形象进度,落实建设单位和责任人,促使各镇(街道)和相关各单位在积极接受领导小组分配任务的同时,更主动在“两年”活动中找位置、定目标,以求“人人肩上又担子、个个身上有责任”。

3、全面排查,确定重点。一是对工业性投资项目进行全面排查。我们专门设计工业性投资项目调查表,深入基层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的项目情况,建立工业性投资项目库,然后对项目库中137家企业计划总投资为75.42亿元的186个项目筛选出区领导联系的工业性投资项目100个,计划总投资为35.43亿元,其中装备投入为18.96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53.53%。在所有的联系项目中市五大主导行业的有70个,计划总投资27.13亿元,占全部计划总投资的76.57%;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和外资项目5个(吉奥、中能、金龙、本科和安露),计划总投资8.03亿元。二是确定重点企业。我们对2004销售在2000万元以上、入库税金在100万元以上或今年有重大技改投资项目且具有很大发展势头的企业,作为全区重点扶持和服务的重点企业,目前已排定全区100家重点企业。

4、联系走访,排忧解难。一是建立领导联系项目和重点骨干企业制度。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联系我区重大工程和特色工程,其他领导参与联系分管线重点项目;有工程专项组织机构的由专项组织机构领导联系,项目涉及一个或多个乡镇(街道)的,由所在镇(街道)的主要领导联系该项目。目前,区四套班子领导和相关部门均有重点联系项目和企业。二是走访企业。由一名区领导带领一个部门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全区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的发展情况,了解企业在项目实施和经营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三是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召开了政府性投资项目业主与各金融机构参加的协调会议,商讨年内到期的贷款展期和定额转贷,缓解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筹措困难,推动政府性投资项目顺利实施。

二、下阶段工作打算

1、反馈意见,制订政策。继续落实好全面走访工作,摸清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全面掌握企业当前急需政府层面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召开重点ㄉ柘钅俊⒅卮笄捌谙钅恳抵髯富幔惴禾「鞣揭饧徒ㄒ椋芙岽嬖诘奈侍猓笆狈蠢 >】斐鎏ㄈ钫撸础?*区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建设若干意见》、《重点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先进特色制造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全力引导企业发展。

2、突出重点,形成合力。一是实施大企业培育工程。制定部分“1212”培育企业战略规划,今年全区列入规模上统计的企业数在去年369家的基础上再新增50家以上,上亿元企业增加10家以上,二是加大引资力度。秉承量质并举,争取在引进一批大项目,特别是在全国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标志性项目、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投资项目、集聚带动效应强的投资项目上有所突破,今年确保全区实际利用外资6500万美元以上。三是实施“项目塑造城市”策略。抓好世纪大厦等一批城市高楼项目,抓好疏港大道、中心大道、路泽太一级公路北延等区域交通干线以及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垃圾填埋场三期工程建设、铁路货运场站建设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抓紧完成10多个拆迁安置小区和一批高档次小区建设,等等。

3、破解要素,缓解制约。对土地指标问题,要抓好项目沟通、衔接工作,重点争取**生产资料市场迁建工程、台州市恩泽医疗中心、**污水处理扩建工程、中国民营经济论坛和104国道西复线等项目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解决规划调整和“农转用”指标,争取顺利启动。对已被确认为国家第一批重点急需建设项目的台州日泉蔬菜深加工项目和台州水厂二期工程,以及已被列入省重点A类的“三山涂”项目和吉奥、中能等5个省重点产业项目,要积极做好与省国土资源厅的汇报、沟通与衔接,获取土地指标,加快前期工作进度,促使早日开工建设。继续抓好标准厂房建设,新建标准厂房15万平方米以上。加大滩涂围垦和土地整理力度,工业用地供地和落实用地2000亩;启动滨海工业新城**区块建设,做好黄琅废弃盐田招商工作,年内安排工业企业进场施工。对资金问题,努力帮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召开银企合作项目推介会,加强银企合作,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积极引导各金融部门对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上市融资,今年确保全区新增2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5家工业企业完成规范化股份制改造。同时要继续做好水、电等资源的配置计划,缓解水、电短缺问题

4、强化督查,全力推进。召开每季一次的“两年”活动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专题听取重大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定期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开展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两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重大项目的引进、建设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督查,建立重点建设项目的月报制度,及时掌握动态,不定期地刊发重点建设项目的进度督察通报;建立派驻重点工程纪检监察员制度,防范工程建设过程腐败现象的发生;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以抓大项目的情况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把抓大项目的业绩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通过抓大项目培养、发现、重用一批干部。

篇6:领导在市项目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尊敬的各位企业家朋友: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项目建设推进大会,大石桥经济开发区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一、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2021年,开发区计划开复工项目15个,总投资2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个,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2%。我们将牢固树立项目意识,当好“项目管家”,主动服务,确保项目尽早投产达产,释放产能,支撑发展。

重点推进总投资5.4亿元的辽宁北方陆港智慧物流园项目,打造全球镁质材料的汇聚地,实现行业发展的新业态;总投资3.5亿元的辽宁普科精细化工项目,实现化工产业的新突破;总投资2.57亿元的营口宝耐高端镁制品项目,打造行业智能制造新标杆。

二、凝心聚力强化招商引资

作为招商引资主战场,一是要深耕主导产业,细作招商规划,补短板,强链条,外招内引提质增量。二是创新招商方式,跟紧园区企业,瞄准重点区域,抓住产业转移机遇,盘活企业存量资产,用好招商中介,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成果。三是强化招商力量,跟踪推进洽谈项目签约落地。成立了开发区重点项目推进工作组,推进总投资40亿元的盛海科技40万吨铜冶炼项目、总投资35亿元广西碳歌循环产业园和投资4.5亿元营口宁泰科技污油泥综合利用等重大项目落地,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这些重点项目的落地,必将对完善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集聚,推动大石桥市主导产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三、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我们将对标先进找差距,强管理、优服务,打通服务企业和项目“最后一公里”,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一是继续落实“四个一”帮扶,专人专班“保姆式”服务,支持鼓励现有企业做优、做强,上市提升;抓好项目规划联审、手续办理、开工建设等关键节点,全力解决遗留涉法涉诉问题,确保计划开工项目如期开工,重点储备项目尽早落地。二是集中全力完善要素保障。积极协调推进土地整理等工作,加快建设循环路、应急池、电力设施等基础设施工程,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们将借此次大会的东风,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大力弘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己任,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以加快全区经济发展为目标,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努力在“四个新镁都”建设中展现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牛年大吉!

篇7:以项目推进提高校本课程领导力

一、以项目推进学校课程的发展

结合学校实际,我们确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项目,形成了一套知识面广、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深受学生喜爱且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校本课程,同时,我校将其科学地安排于各年级之中,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诸多方面的发展。

我校校本课程研究部组织富有经验的教师完善已形成的校本课程,并开发新校本课程,如“繁华的陆家嘴”“上海自贸区的认识”“安全意识与行为”“智慧英语”“智慧数学”等。我校还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校本课程加以论证、修改、完善,突出有效性和科学性;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科学整合,突出课程内容安排的智慧。

二、以科学的管理促进课程的有效落实

我校以高效、务实、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课程特色化建设的全面、有效落实,不断构建能让学生健康成长的智慧课程体系。

1. 校本课程教学管理团队的组建

我校将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了细分,建立了学校事务管理团队和课程管理指导团队,并以课程管理指导团队为主力军,成立了校本课程研究部,组建了一支踏实勤勉的课程建设骨干队伍。在这支队伍中,学校管理系统模块清晰、分工明确、岗位职责要点清楚、重点突出,推动了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与完善。

2. 校本课程管理的规范化

首先,校本课程实施规范化。课程实施期初,由我校校本课程研究部统一给相关教师下发教材电子档,建立校园资源库,便于课堂教学的开展及学生资料的查阅。期中,由校本课程研究部组织分别抽取一定样本的学生和教师参与问卷调查,以掌握第一手的课堂教学反馈资料,为后续的课程完善作准备。期末,由校本课程研究部统一策划,根据各年级的教学情况开展评价活动,让任课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客观评价。

其次,校本课程内容安排规范化。我校校本课程分为限选性课程和任选性课程,限选性课程每学期期初由学校统一下发课程内容。

第三,校本课程课时安排规范化。我校将所有校本课程教学纳入学校课程表的安排之中,使之在时间和地点上有了坚实的保障。

3. 校本课程管理的精细化

首先,加强校本课程教师的培训,努力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将校本课程的教学放在与基础型课程同等重要的地位。为提高教师的理论与技术水平,我校对课程小组成员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的培训。一方面,由学校骨干教师对课程小组成员进行业务培训,如演示文稿制作、文字排版、网页设计等内容;另一方面邀请校外专家进行前沿教育理念培训,并派出骨干教师参加各种会议,交流研究成果,吸收兄弟学校的优秀经验,不断修正自身的研究进程。

其次,校本课程研究部分管领导深入教研组活动,深入课堂听课,不断完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的管理机制,认真落实教学五环节,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

4. 校本课程评价的常规化

为将校本课程评价常规化,我校提出了如下几点校本课程教学成员所要承担的责任,并将其纳入常规考核的范畴:严格按课程表上课;按要求备课;收集并整理好每次作业;每学期上一节校本互观课;每学期写一篇教学反思;按要求修改原有包件并做好新包件(含教学资料、学生资料等);按时参加校本培训。

篇8:领导在市项目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

同志们:

光阴似箭,岁月匆匆,不知不觉就到了和同志们说一声再见的时候了。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都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人生最是离别难,难舍999平方公里的港城大地、难舍热情睿智的港城人民、难舍并肩作战的广大干部们,在这里,我想诚挚地向大家道一声珍重,感谢大家!

从2018年秋天到2021年春天,不过一年半时间。这500多个日夜,放到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碧浪飞花;

放在职业的生涯中,也只是时光流转的回眸一瞥。然而时间的意义,不是靠时钟的刻度来衡量的,也不是靠日历的翻篇去计量的,而是在倾注心血、播撒汗水中积淀而成的,奋斗的人生每一天都没有遗憾!

时间的意义,不在于亘古久远,而在于只争朝夕、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执着与坚守。没有比拼搏更美的画卷,没有比争先更靓的底色。到了张家港,就是港城人,一年多来,张家港精神的争先特质鼓舞着我,整座城市的奋斗基因激荡着我。奋进的本能告诉我,一时都不能懈怠、一刻都不能松劲。无论是打造“港城发展升级版”的共同愿景,还是重启“火红年代”的铮铮誓言,所有这些都敦促我,必须拿出“拼”的意识、必须保持“进”的姿态。所以,我带领同志们,以张家港精神为强大激励,明确新时代“三超一争”的奋斗指向,提出“最具魄力、最富挑战、最有压力”的目标设定,大兴狠抓落实的实干之风,向“比较高峰”发起冲锋、向“最极限”发起攻坚。一年多来,张家港精神已经深深镌刻进了我的心里,成为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始终高擎张家港精神“火炬”,点燃心中的那团火,照亮人生的每段路!

时间的意义,不在于厚积薄发,而在于不负韶华、一天当成两天干的激情与担当。奋斗的岁月最值得铭记。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面对港城人民的期许,我们不怕挑战、不怕艰难,怕的是庸碌、怕的是无为。还记得,我们北上京津、南下广深、东临浙沪、西至边疆,为了这座城市的发展日夜兼程、各处奔走,“港城声音”在一次次推介中名满四方,“源头活水”在一次次汇聚中奔涌港城。还记得,我们在“招商突破”中克难奋进,在“项目提速”中砥砺前行,重点领域改革更加聚焦,沿江经济转型蹄疾步稳,智能制造开启“高光时刻”,高铁新城、快速环路拉开框架……很多这样的大事要事,正在一点一滴地塑造着一个更加美好的城市。还记得,我们近150次深入基层、下沉一线,用脚步丈量张家港的每一寸土地,寻发展良策、破瓶颈制约、解民需民盼,脚下沾染的是泥土,心中沉淀的是真情。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时间不会忘记,我们在张家港99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了共同奋斗的印记,书写了属于我们的奋进之笔!

时间的意义,不在于朝朝暮暮,而在于志同道合、握指成拳合力干的情结与情怀。风雨同舟是一种情结,更是一种情怀。和大家朝夕相处的一年多时间,我有幸遇到了这支最“合拍”的团队,收获了这段最“珍贵”的情谊。对于我个人来说,能够与大家并肩战斗,是难得的缘分,更是莫大的荣幸。临别之际,虽有千言万语,但最想说的还是感谢,感谢省委、苏州市委特别是蓝书记的信任和指导,给了我干事创业的大好机遇;

感谢张家港的老领导,特别是老秦书记一直以来的关心和厚爱,让我充满了奋进的动力;

感谢市“四套班子”、广大干部群众和企业家的支持和帮助,你们是最棒的同事、最铁的战友,在此向大家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愿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临别之际,尚有一丝惆怅,毕竟很多节点刚刚起步、毕竟很多工作方兴未艾,如果时节可以流转,我仍愿义无反顾、轰轰烈烈地干它一场!当然,以往工作中,还有一些考虑不周、关心不到的地方,借此机会也向大家表示最真诚的歉意!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时间的脚步在接续奋斗中永远向前,时间的意义在继往开来中不断书写。来了张家港,一生都是张家港人。今后不论何时、身在何处,我都会永远牵挂张家港、关注张家港、支持张家港,为张家港的发展进步加油喝彩。衷心祝愿张家港的事业,每一天都欣欣向荣、每一年都蒸蒸日上;

篇9:领导在市项目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X县“放管服”改革工作开展情况做如下发言,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放管服”改革工作进展情况

我县加快落实“放管服”改革工作,新设民政大厅和医疗保障窗口,民政窗口在原有的婚姻登记事项基础上新增了城乡低保、临时救助、收养登记、低收入核对、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五个窗口;医疗保障覆盖城镇居民医保业务、城乡居民社保卡办理、职工社保卡办理、救助结算、职工社保业务五个窗口。上半年,政务服务办事大厅各窗口共受理咨询解答和办理事项X件,其中受理咨询解答X人次;办理事项X件,办结X件,办结率为100%。

进一步精简行政权力,减少市场干预。按照“多取消、审一次、真备案”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了行政审批事项精简力度,动态调整权责清单。同时,规范实施流程,优化服务水平,以清理部门、乡镇、村(社区)出具的证明和手续为切入点,严格筛选整理证明和手续事项。

二、“只进一扇门”和应进必进工作落实情况

(一)规范事项、实施“只进一扇门”行动。年初以来,县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会同县编办和相关单位积极开展了行政审批项目清理规范工作,统一规范事项名称,梳理了事项类别,并编制行政职权目录。保留行政许可审批项目X项,取消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共X项,暂缓行政许可审批项目共X项。完善了“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办事程序,为群众提供透明、便捷、高效的服务,对有关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形成“最多跑一次”的办事指南。

(二)围绕突出问题解决,定规范、建机制。针对入驻部门窗口力量不强、体外循环、前店后厂等现象,我县通过制定规范、建立机制等措施,着力解决“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存在的突出问题。由窗口部门负责人作为窗口首席代表,综合办公室成立监督小组,整顿优化营商环境。针对“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工作推进各种阻力和主要矛盾,制定了授权委托书和相关条例,进一步明确政务服务受理审批权限、工作人员奖惩办法、政务服务操作规范等内容,科学指导政务服务工作开展,为推进“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围绕工作关键环节,确职责、造流程。以办事群众办理事项涉及到部门为依据,跨部门组建综合窗口,民政窗口、税务窗口、城乡医保窗口、市场监督管理窗口、卫生窗口、残联窗口、出入境窗口、司法窗口、公安窗口实施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一个窗口出件。对年度内受件较少,单独设立窗口造成资源浪费,在办事大厅组建多部门合并窗口,探索受件与审批相分离模式,做到政务服务事项的受理、审核、决定、制证、送达等环节集中在办事大厅实施。

(四)巩固工作成效成果,抓宣传、强监督。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县政务服务办事大厅窗口部门,在县政府政务公开网站公布了“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办事流程和受件资料标准,拉近办事部门和办事群众间的距离,有力推进机关作风整顿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同时通过县政务网站和手机微信平台,扩大宣传面,推进网上申报审批服务,有效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开展。

三、调整编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的工作情况

按照一体化平台事项管理标准规范,在去年已完成编制三级四同的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基础上,结合党政机构改革和国家政务服务事项对接工作新标准,进一步调整编制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实施清单,召开政务服务平台统一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数据对接工作,对我县各个单位负责系统录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积极实现同国家政务服务事项名称、编码、依据、类型等基本要素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统一。

根据省级政务服务事项对接工作进度要求,已完成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行政许可、行政给付、行政奖励、行政确认、行政裁决及其他行政权力)实施清单编制工作。正在进行处罚类、征收类、强制类、检查类、公共服务类实施清单编制工作,及基本目录认领工作,修改完善实施清单要素,调整编制实施清单,上报审核实施清单。

四、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县仍存在集中受理、集中审批执行不严格、不到位,个别行政审批单位对“一站式服务”重视不够,部分审批事项至今仍未按要求入驻政务服务大厅,已进入的仍在原单位办理等问题。

下一步,我县将进一步强化职能,统一集中办理。对全部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再清理再规范,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和送达,并集中到政务服务大厅办公,实行统一受理、统一送达、并联审批、限时结办的运作模式。认真落实“谁审批谁负责”规定;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不定期巡逻查岗,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要求,立整立改。加强社会监督,办事群众可通过客户评价管理体系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评价监督。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移动客户端等媒体平台,全方位、多层次地对政务服务“放管服”改革进展情况进行宣传报道。

上一篇:热处理工艺在汽车金属部件加工中的应用下一篇:三年级数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