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景物

2024-05-11

初中作文景物(精选14篇)

篇1:初中作文景物

门源,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是海北藏族自治州的所属县。

记得小时候,每到夏天,我和小伙伴们争先恐后地离开暖烘烘的热炕向田野里奔跑。草滩上一片翠绿,四处都是欢快蹦跳的小羊羔,小牛犊,小马驹,于是清脆悦耳的铃声洒满天地。

淡淡的晨雾消散以后,蔚蓝的天空像是刚抹过的一面大镜子。微风吹来,油菜花的清香令人陶醉,极目远望,大地发黄,山坡发黄,仿佛到处铺上了金色的毯子。白茫茫的青稞穗与之相间,迎风摇曳,宛如湖面荡起的阵阵涟漪。

小伙伴们乐不可支,爬山坡,淌小河,钻树林,或者在一望无垠的大草滩上追逐嬉闹。小姑娘们别有情趣,她们迷恋清粼粼的小溪,那儿繁花似锦,水晶晶铺红了小溪旁,麻莲花开满了大路边,还有满头花,铃铛花……恰是天女撒下的花。撒欢的小伙伴不知累,只有母亲把大家唤回,我们面对炕桌上糊敦敦的奶茶,黄葱葱的锅盔,长苏苏的搓鱼儿时,才稍稍收回了拥抱家乡天然乐园的心。

如果说这是对家园的初恋,那么我们又从父母、老师的口里,从乡土教材中真正看到了她的富饶和雄姿。

门源是一块狭长的地带,西高东低,中间开阔平坦。北有祁连山,群峰耸立,气势磅礴。在那海拔五千多米的山顶上,长年冰封雪锁,景色十分壮观。南临的大板山,悬崖峭壁,沟谷相间。日夜奔腾的浩

门河的上游是水草肥美的大牧场,中游是发展农业的粮油川,下游是峰岭错落、山峦叠嶂的仙米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夏天旅游的好地方。山上树木枝大叶茂,山下苍松圆柏盘根错节,望远方苍苍茫茫,到处郁郁葱葱,头顶白云缭绕;看脚下清水碧浪,无处不惊人,无处不奇观。

大森林的深处有豹子、獐子、马鹿等珍奇野生动物,茂密的草丛中,遍地有党参、黄芪、虫草等珍贵药材,高高的山峰埋藏着金、银、铜、铁,埋藏着锡、铝、锌、煤,到处都是丰富的矿产资源。

不仅如此,祁连山下多古迹,浩门河畔景可观。

大梁鸾鸟城,这里石壁千仞,山峰奇险,让人感受到古代战场的烽火和硝烟。盘坡以南,山泉密布,水中山影晃动,鸳鸯相嬉,又是一块供人游览观光的好地方。

浩门镇以南的照壁山,与古城南门相对,如同院门前的一座照壁,山上长满高大挺拔的青松,每当山风吹来,阵阵松涛惊心动魄,平日里彩霞与翠色相映,古树与奇石比美,高出白云朵朵,低处水波闪闪,常常使人流连忘返。

这就是我可爱的家园————门源!

篇2:初中作文景物

每当夕阳西下,和父母去管溪畈散步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因为那里有一道独特的风景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蓝天夕阳下,一丛丛竹林、一排排玉兰树上,有很多鸟儿在引吭高歌,简直就是“百鸟朝凤”。满眼碧绿的稻田间,一阵凉风吹过,霎时“白浪”翻起,成千上万只白鹭时而齐飞,时而齐停,时而在空中波浪似的翻飞,像晶莹洁白的雪花纷飞、飘落,那景象是多么的壮观。爸爸连忙用相机摄下了这奇特的镜头,说是要带回家好好享受。

依山傍水的“白鹭家”

管溪畈是我们家乡的良田基地。这里一块块稻田纵横交错,清澈见底的管溪水分成小股灌溉着庄稼,其中间隔着的一片片“拔地而起”的竹林、玉兰树林就成了白鹭的家。白鹭们只只都是捕鱼高手,细长的双脚往稻田里一插,一低头,鱼儿虫儿就到嘴了。它们体态优美,浑身洁白。不少吃饱的白鹭,扑扑翅膀翩翩起舞,运动运动有助消化。有的估计吃太饱了,站在水里一动不动,偶尔梳理一下自己的羽毛,欣赏一下自己的水中倩影。偶尔你有幸还会看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那是数不胜数的白鹭聚集在玉兰树上呢!

与牛“结伴”的白鹭

瞧,管溪边,几只水牛悠闲地吃着青草,顽皮的白鹭一会儿跳上牛背,用那又细又长的红嘴啄着什么,一会儿又跳下牛背,紧跟在牛屁股下。我真担心水牛一脚会把它踩死。爸爸说:“你根本不用担心,白鹭正为牛除掉身上的牛虱,驱赶蚊蝇呢!它们在互相帮忙!”噢,我明白了,怪不得水牛在耕田时,周围有这么多白鹭陪着呢!

我想与白鹭做朋友

碧绿的田野,潺潺的流水,茂密的竹林,白鹭喜欢这样的生活。可我喜欢翻飞的白鹭。据资料上介绍:白鹭天生丽质,身体修长,它们有很细长的腿及脖子,嘴也很长,脚趾也是如此,它们全身披着洁白如雪的羽毛,犹如一位高贵的白雪公主。我多么想亲手抚摸抚摸。但每当我想近距离地接触时,白鹭总是在我离它们十几步时一刹高飞,我甚至有时卧地悄悄爬行,但就在我离它们一二步时还是被他们发现而惊飞而起。我非常难过地向爸爸请教:“为什么白鹭喜欢水牛却不喜欢我们人类?”爸爸安慰我说:“天乐,别泄气!我们家的小狗不也和你成了好朋友了吗?小兔听到你的脚步就会从窝里探出头来,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篇3:初中作文景物

关键词:景物描写,情感,方法,探究

自然景物能给读者美的印象,将作者特定的情感融入其中,更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与感悟。如何采用恰当方法进行景物描写,不断提升学生景物描写的能力,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一、调动感官,多角度感知特征

自然界中景物都有其独特性,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外在表象,通过人的不同感觉器官能产生不同的感应效果。所以在观察景物特征时一方面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观察,同时也要充分利用人自身的多种感觉器官,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全方面地接触景物,从中把握住景物的相关特性,更好运用这些特性进行情感的抒发,提升文章的特殊感染力。

如在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百草园一节中的景物描写非常值得学生推敲学习。“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

这一节中作者充分调动了人体的多种感官,有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将百草园中的景物特征比较全面地描绘出来,作者之所以对景物描写得如此仔细,是由于其中渗透着对百草园的喜爱,表达了作者难忘快乐童年时光的情感。此时及时拓展,指出感觉器官还有嗅觉,就是通过人的鼻孔感觉事物的气味,让学生归纳运用感官描写景物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综合运用,全方位抒发情怀

做任何事情掌握好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对景物进行描写时,可能用到一种或两种写景方法,还可能要将多种写景方法同时使用,如将从远到近、由点到面、虚实结合等手法综合起来,更好地突出景物的特征,更好地表达特定场景中蕴含的不同感情,尽显文章的独特魅力。

如学习《沁园春·雪》一文时,首先指导学生重点朗读上阙,体会景物描写综合手法的运用。“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读后思考,上阙中运用了哪些景物描写的方法,请举例说明。”

学生思考后展示:“有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开头前几句就是例证。”

学生可能回答不完整,教师及时补充。

师:“本节还运用了动静结合手法,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将静的山、高原看成了舞动的银蛇,奔跑的大象,非常有动感。”

师:“还有虚实结合的写法,如‘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作者展开想想,由茫茫的白雪,想到晴天后的景象会显得更加娇艳美丽。”

师:作者在写景中还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魅力?

生:“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

教师补充:“同学们说得对,但其中还有对偶、互文手法,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让景物描绘得格外靓丽,极好地突出了北方雪景的魅力,表达出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

词中运用了大手笔写法,从面到点,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再加上恰当修辞进行润色,展示了北方独特的雪景及磅礴气势,强烈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美河山的喜爱与赞美,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伟大胸怀及远大抱负,极具感染力,这是成为经典之作的原因之一。

三、勤于练笔,大面积提升能力

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光看不如训练”。这里强调的是,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写作方法,提升自身写作水平,就要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实践,通过具体的实践训练,更好地掌握景物观察的方法,在景物描写中适时渗透自身独特感受,在情景交融中进行感悟与体会,做到以景动人,以情感人,更好地实现自主写作的目的。

在学习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中,恰当指导学生把握文中的要义,并及时进行训练,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有较好促进作用。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本文写于作者小弟身患绝症时,心情异常悲痛,徘徊于院中,忽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想到树由开花到结果再到衰败的过程,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永恒的自然规律。

文中景与情的融合描写非常深刻:“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教师:“文章开头作者为什么停住了脚步,结尾又加快了脚步?”学生分析讨论回答:“作者因弟弟得绝症而烦恼,看到茂盛的紫藤萝花,感到命运对弟弟的不公,所以会停住了脚步,后来又想到花也很快衰败,结出果实,并逐渐消亡这一自然规律,心情豁然开朗,于是又‘加快’脚步。”

教师补充:“文中将花的精彩一生与人的生命历程融为一体,从花中体会到人生的精彩,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指导学生结合自身练笔。

一位同学在《领悟》中写道:“这次考试糟透了,明明可以争第一,因为一个马虎失去进入决赛的机会,一切都是灰色的。一阵大风让我打了寒噤,赶紧找了个避风处躲闪,不经意间我看到一只叫不出名的小鸟在大风中努力同风抗争着,有时眼看要被吹到地面了,还不停地扇动翅膀顽强支撑着,心中猛然有一种顿悟,小小的生灵也能不屈不挠,而我因小失误就灰心丧气,太不应该了,我要振作起来!”

小作者在小鸟与大风抗争中领悟到要积极面对挫折,与宗璞从藤萝花感悟出人生自然规律有异曲同工之妙,学与练的结合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提升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篇4:作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浅析

一、注意景物的整体和局部

无论是自然界的景物,还是图片画面,学生的观察往往不能全面。只注意了鲜艳的色彩,尖锐的矛盾冲突,而忽视景物的背景和细节。例如在写雨景时,既要写远处迷蒙的雨幕,又要写芭蕉叶上滴落的串串珍珠。这样写景就注意了点面结合。

二、注意写景的动静结合

活动的画面比静止的画面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

我怀念从故乡的后山流下来,流过榕树旁的清澈的小溪,溪水中彩色的鹅卵石,到溪畔洗衣和汲水的少女,在水面嘎嘎嘎地追逐欢笑的鸭子;我怀念榕树下洁白的石桥,桥头兀立的刻字的石碑,桥栏干上被人抚摸光滑了的小石狮子。那汩汩的溪水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那古老的石桥镌刻着我深深的记忆,记忆中的故事有榕树的叶子一样多……

這是作者回忆故乡的榕树,枝叶婆娑,流水潺潺,鸭群嬉戏,又加以活动的人群,使画面动静结合,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的作文《春天的早晨》,葱郁的树木,袅袅的炊烟,田间的老农,一切沐浴在金色的朝霞里,这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同时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三、 用五觉描写景物

综合运用各种感觉描写景物,可以使景物描写更加细腻。例如:

细细的雨丝密密地斜织着如烟似雾;润湿的泥土散发的清新和芳香沁人心脾;雨点滴入口中,甜甜的,令人回味无穷;春风把雨丝送上你的脸颊如少女的手儿温柔细腻;俯身静听草长得声音如一望无际的旷野上悠扬的笛声在耳畔回响。啊,潇潇春雨,春雨潇潇。 (学生习作《春雨》)

这段作文综合运用了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五种感觉写春雨,细腻传神,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写作方法。

四、注意描写景物的色彩

彩色的电影比黑白的电影前进了一大步,彩色的画面比黑白的画面对视觉更具有冲击力。例如:

蓝天衬着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

特别诱人的是牧野的黄昏,落日映红周围的雪峰,像云霞那么灿烂。雪峰的红光映射到这辽阔的牧场上,形成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蒙古包、牧群和牧女们,都镀上了一色的玫瑰红。当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褪,银灰色的暮霭笼罩着草原的时候,你就会看见无数点红火光,那是牧民们在烧起铜壶准备晚餐。

这两段文字中,蓝天、白云、银灰色的暗花,夕阳的红火连锁映衬着蒙古包,牧女笼罩在金碧辉煌的世界中。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景物五光十色,准确的使用色彩词语会使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当然,这离不开细致的观察。

五、写景的最高境界——情景交融

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话说出了景和情的关系。你高兴时,小鸟为你唱歌;你悲痛时,乌云为你哭泣。一切景物都承载人的思想感情。

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写到了槐树的落蕊、牵牛花的蓝朵、农民的青衣、廿四桥的明月诸多景物,这些景物呈现处蓝白黑灰的冷色调,非常吻合作者当时苦闷的心情;当时北平有香山的红叶色彩绚丽,颐和园游人如织,这些暖色调不吻合作者心情。作者的心情孤独、苦闷、悲凉,笔下的景物自然就清、静、悲凉。此文写景,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篇5:自然景物作文初中

冬天,万物沉睡,连路旁的草木都在渐渐衰落中。难道不是吗?路边,只见一颗颗干巴巴的树枝,不再有行人在下面乘凉、嬉闹,也不再好像以往那样枝繁叶茂,蝉儿齐鸣。公园里,花儿也不再拥有蓬勃的生机,一个个无力的垂下头,折断了漂亮的腰肢,只有那“凌寒独自开”的雪梅正傲然挺立。

冬天的景色属于风。它起初好像一缕轻烟,从地平线上升起,轻轻的拍打着雪的窗纸,想在有节奏的唱歌。它轻轻的摇曳着纤细的树枝,帮忙摘下最后一片树叶。

冬天的景色属于霜。清晨,玻璃窗上结满了霜花。他们形状各异千姿百态,勾画出一幅幅巧夺天工的图案。看,上面的是什么?是个种树木苍翠挺拔,地上开满了“野花”。不,唔,又觉得更好像海底世界,一团团“海藻”在摇曳。

冬天的景色属于雪。朵朵雪花漫天飞舞,不一会儿整个世界变得银装素裹了。雪花挂满了树枝,光秃秃的树枝变成了银条。雪花飞进小河,河面蒙上了白纱,盖满雪花的小河就好像是给大地妈妈盖到肩上一条围巾。雪花落到田野,给小麦盖上了厚厚的雪毯。让麦苗暖暖的过冬。“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冬天啊,你撒下满天瑞雪,裹着春天睡,可是到头来,你去情愿让冰清玉洁的肌体化作万里春水,无私的、慷慨的去浇灌,去滋润大地。在充满对新春的赞誉的时候,你却悄悄的消失了,被那些幼嫩、稚小的青苗吮吸、利用。你,孕育春而不发春,可谓是“留取丹心照汗青”啊!

篇6:初中作文景物600字

几年前,我家多了这盆吊兰。它那么茂盛,那么富有活力,好像刚出生的婴儿。中间冒出几根新叶,略微比周围的绿叶要淡一些,好像长辈们围这孩子在谈谈笑笑,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和谐。

但好景不长,吊兰的嫩叶慢慢变成土黄色,像是一个饥饿的人,面如土色。我慌了神,连忙给它浇水,连续几天,一点变化也没有,吊兰依旧无精打采。我的心被失望笼罩着:当初那么耀眼的生命就这样不堪一击吗?吊兰不该再努力一把吗?“把它扔了吧?”妈妈拍着我的肩膀,安慰说。我望了望妈妈,又看了看吊兰,眼神变得异常坚定:“它会再长起来的!”

是的,有努力才有希望。果然,几个星期后,吊兰原本枯黄的叶片已经脱落,长出几簇新叶。“我在生长!”它们在笑。“我要生长!”它们再嚷。它们更加努力,把根深埋泥土,甚至还从盆底的漏水孔里出来。它们比原来更绿了,那种绿色,好像你一不留神就会流下来似的。它们笔直地挺立着,一株小吊兰藏在大叶片下面,跃跃欲试,好像明天就能挤出其它叶片精神抖擞地立起来。

我们的人生也像这株吊兰——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凭借自己的汗水才能换来一点点成就。但只要你握紧命运,毫不松懈,小成就终究会变成大成功的。即使路途再漫长,即使过程再辛苦,别忘了吊兰的精神和勇气。

篇7:初中作文景物描写训练

1.学会观察描写外形。

鸟兽虫鱼,从外形上来说,一般都有头部、躯体、脚或翅膀,但又是千差万别的。同样是躯体,有的有羽毛,有的却是光溜溜的;有的有翅膀,有脚,有的却没有翅膀但有脚。而脚呢,有两只的,有四只的,有六只的,也有八只脚的,还有“千足虫”,脚多得很呢!鸟兽虫鱼的外形这样千差万别,要描绘出它们的样子来,必须通过仔细观察抓住它们外形的特征。看看下列例段是怎样抓特征描写外形的。

小白兔周身的毛雪一样白,两只又细又长的耳朵竖着,仿佛在时时侧耳倾听;一双又圆又红、水晶似的.眼睛一闪一闪,仿佛在警惕地察看周围的动静;三瓣嘴抿得紧紧的,好像要笑,但又没笑出来;那条又小又短的尾巴稍稍向上翘起,显得有些调皮。

咪咪的四个爪子雪白雪白的,沾上水便在地上踩出一个个美丽的梅花印来。小爪子里藏着 16把“银钩”,平时缩在肉垫里,捉老鼠时,“银钩”才伸出来,显示出它的威力。咪咪还有一条挺帅气的长尾巴,镶着黑、黄、白三色茸毛环,尾巴尖尖是黑的。

在草坪中央几方丈的地面上,聚集着数以万计的美丽的蝴蝶,仿佛是密密地丛生着一片奇怪的植物似的,好像一座美丽的花坛。这些蝴蝶大多数是属于一个种族的。它们的翅膀的背面是嫩绿的,上面还有美丽的花纹,正面是金黄色的,翅膀扇动时,像是朵朵金色的小花在微风中抖动。也有少数翅膀是黑底带红花的,在绿草中飞起来特别显眼。

上述三个例段基本上是动物静态时的外形特点的描写。例段一是抓住小白兔全身各部分的外形特点来描写的。写了“又细又长的耳朵”,“又圆又红的眼睛”,“要笑未笑的三瓣嘴”,“又小又短的尾巴”;例段二则抓住小猫一个突出的外形特点--四只有肉垫、藏着“银钩”的爪子进行细致的描写;例三重点写蝴蝶翅膀的颜色和花纹。

上述三例告诉我们,观察描写鸟兽虫鱼的外形,除了抓住它们各自的特点外,还要注意一定的顺序。如例一,就是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的。先写周身(整体)的毛是什么样的,再按耳、眼、嘴、尾巴(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写。这样,外形特征就非常形象了。

2.学会观察和描写动态。

鸟兽虫鱼由于躯体结构、生理特点不同,因而动作也是千差万别、灵巧多变的。有的在天上飞;有的在地面跑;有的在水里游;有的在树上爬;还有的“能歌善舞”……,要写好鸟兽虫鱼的动态,就要注意仔细观察,抓住它们的动作特点,掌握它们的活动规律。描写的时候,要注意选用恰当的动词。如下面例段:

只见发起一阵狂风。一阵过去了,只听得乱树背后噗的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老虎)来。……那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前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往上一扑,从半空里窜将下来。……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下来。……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雷,震得那山岗也动,把这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这个例段描写的是一场与老虎的搏斗。作者用了跳、按、扑、窜、搭、掀、吼、竖、剪、兜十个动词,把老虎搏斗时一连串的凶猛动作写得活灵活现。

那只狮子大得吓人,形状狰狞可怕。它原是躺在笼里睡觉,这时翻过身,撑起一只爪子,伸了一个懒腰,接着又张开嘴,从容打了一个呵欠,吐出足有两手掌长的舌头,来回舔眼圈上的尘土,干干净净洗了个脸;然后把脑袋伸出笼外,睁着一对火炭似的眼睛四面观看,那副神气,可以使大勇士也会吓得筋酥骨软。

这一段描写的是一只睡狮醒来后的动态,作者恰当地用翻、撑、伸、张、打、吐、舔、洗、伸、睁、看等11个动词,把狮子醒后的动作和神态写得栩栩如生。

篇8:作文景物描写例谈

一、色彩的描写

一篇好的作文,离不开色彩描写。 色彩描写在文章中可起很大的作用,如果缺乏色彩描写,语言就会显得干巴巴的,文章就不会感染人。学生们在作文时,一般有如下几个方面色彩描写:1. 自然环境的描写,大自然本身就是五光十色的,抓住它们的色彩特点,准确地勾画,可以使人如见其景,如临其境;2. 具体事物的描写,世界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物,它们都有自身特定的颜色, 应该引导学生在相关的作文时,写进文章中的事物的色彩,就应该具备它的独特色彩:3.对动物的描写,不同的动物外形各有自己的颜色特点,在习作时抓住它们的特点,加以准确地描绘,可以使人如见其物;4.对植物的描写,不同植物的外形各有自己的颜色特点,抓住它们的特点,选择准确的色彩词语,就可以把植物描绘得有光彩,使人更加喜爱。老师在作文教学时,应该让每个学生学会认真观察,作好色彩描写,使文章更生动,更感人。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中:“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 梨儿!”这段文字作者集中笔墨只描写了一种景物———春花,通过色彩对比, 写出了春花竞放的特点。

二、芳香的描写

芳香的描写,也就是通过嗅觉这个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如果对其独有的芳香进行精妙的用笔,就会起到怡神悦态的效果。如《紫藤萝瀑布》中说芳香是“浅紫色”的, 这里作者要写的是花香,是嗅觉,却用视觉的浅紫色来形容,这就使作者所描写的紫藤萝花更加具体可感,使读者对紫藤萝花有一个更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使其语言更加的清晰灵动。如鲁迅的《社戏》 中的第一段景物描写:“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里就有嗅觉的描写,其中一个角度就是,从芳香落笔的,整段话文笔优美,情景交融,充满了梦幻朦胧的味道。作者充分调动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表现了自己看社戏途中的愉悦感受。

三、声音的描写

声音描写是写作的一项重要方面, 世上许多事物既有形态、色彩,也有味道和声音。人们在感知客观事物时,主要是依靠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器官,所以老师在教授学生在描写客观事物时,就不能只限于一个方面,而要发挥各个器官的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去描写,其中也包括声音的描写。同样在 《春》:“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其中,“闹”就是从声音方面,描写春天的, 和文章前面的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一起,为我们勾勒出一幅五彩缤纷、 立体感极强的优美画面。《木兰诗》中描写黄河流水声和胡骑的鸣叫声,写木兰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急迫、心境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斗气氛。

四、形体的描写

形体是指物体的外在表现,它是一门艺术。如人体只有在四肢、躯干、头部及头部五官的合理配合下才能显示出姿态美、体态美、线条美和外部形态与内部情感的和谐统一美。

描写物体,就要抓住其形体特征, 如此写下的文章,才会生动传神,惟妙惟肖。抓事物的形体,这是笔者要求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写作手法。学生运用这种手法创作出的作文,可以使文章 “言之有物”、“言而有味”。

总之,初中生既不同于小学生,也不同于高中生,在作文教学时,必须要求掌握一定的基本方法,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训练他们写出写好景物,写好了景物,就具备了写好作文的基础。当然, 仅仅抓住景物的特点还不够,发现了景物的特点并不等于能把这些景物的特点描绘出来,因此,老师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的同时,还应引导他们通过大量反复的阅读、积累,不断提高他们的语言素养,丰富词汇,炼字炼句,学会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只有整体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再让他们写出一篇篇质量上乘而优秀的作文,就水到渠成了。

篇9:浅谈作文中的景物描写

学生的作文如何写具体呢?新大纲的阶段教学目标中提到,要“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描写”作为记叙文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表达方式,显然是不可忽视的。

那么应如何训练学生的描写能力呢?

一、运用“五觉法”描写景物

“万事开头难”,学生初练描写,最困难的莫过于不知道应该写什么?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应该交给他们一些描写的套路。

“五觉法”就是通过人的各种感官充分接受外界的信息,从而表达出对事物的多重感知的方法。如果能够在描写过程中,视、听、嗅、味、触等“五觉”并用,将会产生更加细腻、逼真的描写效果。这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写作方法。

学完朱自清先生的《春》,我曾给学生留过一个作文题目《秋天的校园》,开始很多学生反映不会写。于是我给他们提示了一些古诗,让他们思考分别从哪种感觉写的:于是他们从“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懂得了应用眼睛去观察秋天的色彩;从“八月秋高风怒号”懂得了用耳朵去聆听秋天的声音;从“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懂得了用鼻子去嗅取秋天的味道;从“天阶夜色凉如水”懂得了用身体去感受秋天的温度……很多学生觉得开窍了,写作一发不可收。

其实初一教材中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二段和第七段关于春夏秋冬的百草园的描写;《社戏》中关于“夏夜行船”和“月夜归航”的描写都是练习“五觉法”的很好的范例。

二、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格

掌握了“五觉法”,只是让学生有了可写的内容,要想增加文章的文采,必须指导学生有意识的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

练习运用修辞,可以有意识的做一些修改训练。比如把“天空,更加蓝;云,更加洁白;水,更加清澈;大地,更加广阔。我,更加美丽。”加上修辞修改成“小鸟,因天空而更加轻捷;微风,因轻云而更加温柔;鱼儿,因湖水而更加可爱;树木,因大地而更加茂盛。我,因初中生活而更加美丽。”

三、抓住事物的特征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它需要老师的强迫和激发。我曾经搞过一次关于“寒冷”的小组对抗,让学生去寻找寒冷时人和动植物的反应,却不允许出现寒、冷等字眼,说不上来或重复的组淘汰,来决出优胜组。结果原本要进行一节课的活动整整延续了两节课,同学们连冷的时候摸到暖气时感觉很热还是没感觉都讨论到了,这一篇“寒冷”的作文写得极其成功。

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去写一个季节,却不允许他们在文中直接点明季节,让学生有意识的去寻找能体现四季特征的细节,如春季融化的冰雪,待放的花蕾;夏季盛开的鲜花,如茵的树木;秋季累累的硕果,金黄的麦浪;冬季皑皑的白雪……

四、情景交融

会景物描写了,学生往往陷入另外一个误区。有的同学在作文中写道“考试没考好,见到蓝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欢唱的小鸟也无心欣赏。”还振振有词的说当时天气确实很好,可如果你真的心情不好,明媚的阳光只会让你觉得刺眼;歌唱的小鸟也会让你觉得吵人才对。

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一切景语皆情语”。你高兴时,小鸟为你唱歌;你悲痛时,乌云为你哭泣。同样面对寒冷的冬天,毛泽东感受到的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豪迈;岑参看到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妩媚;孔子则体会到了“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哲理。

篇10:景物描写初中作文600字

下了车,阳光像暖炉一样,照在我的身上,暖洋洋的。我抬头看天空万里无云,蔚蓝蔚蓝的。我们向南面看发现了一个“目标”--“一号洞”,旁边的树郁郁葱葱,风儿吹过,一片“沙沙”声,好像在对我们说“欢迎!欢迎!”。层峦叠嶂的山,像绿色的波浪似的。我低下头,一片奇花异草,一片片草丛中映着几朵色彩艳丽的花,格外美丽。

往前走,出现了一股清泉,我刚想去接水,只觉得后面痒痒的。噢,原来是小苍耳在和我玩游戏呢!旁边的同学们摘下来一个又一个的苍耳,开始了“苍耳战”。正在我们玩得起兴之时,老师带我们回去坐车了。我们像被逮捕的犯人,无精打采地上了车。

车正在开,忽然,车又停了。正在我疑惑之际,同学们都下车了。原来是别了洼呀。这里四面青山,山环水绕,山清水秀,近前道旁成排的大杨树郁郁葱葱,伟岸挺拔。山间的沃野是一片片的农田,地里种着各种蔬菜,有茄子、豆角、黄瓜、辣椒等。再看那边油菜花,叶子硕大,一片蓝色,近看看,还有许多银白色的蝴蝶哩,像雪花在田间飞舞!这片田野就像带有蝴蝶图案蝴蝶的蓝花布,美丽极了。在水池边,一阵风吹到水面上,溅起了一道道波纹,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碎银子一样。水面上还有蜻蜓在一点一点的,在青山、白云、蓝天的映托下,这鱼池更美丽了。

篇11:描写景物的初中作文600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七月的长江正值洪汛期间。原本清澈碧绿的江水变成了浑浊的土黄色,水面上还漂浮着从山上冲下来的枯枝烂叶。听导游说,这几天水位直线上升了十米左右呢!

我静静地坐在船头的平台上。水,拍打着船身,随即又“大珠小珠落玉盘”,形成一朵朵漂亮的水花,几片叶子打了个旋儿,又停住不动了。风,凄厉地从耳边穿过,忽而又迎面袭来,我感觉整张脸都仿佛将要被撕扯下来。这里的山峦十分奇特,是由岩石构成的,植被也都扎根在岩石上,多么顽强、甚至不可思议的生命力啊!两岸青山,或突兀嶙峋,或绵延柔美,许多都被人们形象地比喻成了各种事物。你瞧,那座山峰的轮廓多么像一位女孩熟睡时的脸庞,从额头到下颌,多么温柔恬静,她还有个名字——“睡美人”。左边,一座光洁的石峰高大突出。从这边看,犹如伟大领袖毛主席端坐着,微微抬起头,严肃宏伟;从那边看,好像一只正在饮水的动物,非常安详。在一面平整的石壁上,亮绿色一道一道错杂的排列着,形成了“网”的图案,被称为“天罗地网”。在这样的深山中,还隐藏着几处住房呢!它们相隔甚远,基本没有联系。广播介绍说,当年修建三峡大坝时,有相当一部分居民迁往了城市,而少数人们还是留在了大山里。这样“与世隔绝”的生活,我还真有些羡慕呢!

我静静地坐在船头的平台上,听风,看景,仿佛也融入了这般无限的美好……

篇12:景物初中七年级作文600字

这里最多的不是高楼,不是服装城,不是超市,而是现代城市中没有的一个地方——乡村,山中的乡村。

我喜欢这个地方,这虽不是我记忆中那个充满乐趣的生态园,但这却是比生态园还要精彩的地方。这里有山,每天清晨,伴随着第一缕阳光,耳畔会响起欢快的牛羊的叫声。

放羊,在村中无疑是最累的活了,而我这个“办事只办一半”的人却对放羊有着莫名的兴趣,姥爷也经常说我前生是只羊呢。我喜欢看着羊吃草,它们的嘴左一下,右一下,草就咽进肚子里去了,它们的生活习性还十分特别,而且别有一番研究,我已经从它们的生活习性中,探出了一些奥秘。

我不仅喜欢放羊,还喜欢与姥姥一起下田里做农活。

做农活不需要像放羊一样东追西赶,只需要坐在田里就行了,但这却是一项技术活。坐在田中,腿不用动,用手拔掉杂草就行,可是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项技术活,还是脑力活,要凭着强大的记忆,清楚哪些菜种在哪些地方,有什吗特点,因为一些菜会和杂草长得很像。我第一次干活时,不认识菜与杂草,于是将它们全部拔掉,辛亏姥姥及时发现,“拯救”了剩下的菜苗。

篇13:初中作文景物

关键词:景物描写,点缀,语言表达

如果把语言表达比作文章的外衣, 那么恰当的景物描写就是衣服上别致的点缀, 不仅可以将衣服装点得更美, 也可以表现出主人的品味和气质。行文中的景物描写, 尽管也许只有几句话, 写得好却可能妙笔生辉, 在文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么, 如何进行行文中的景物描写呢?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就没有了灵魂, 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 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写景首先要赋予人物的情感, 做到情因景生, 景因情美。因此, 写景的时候一定要选取触动内心的典型的景物。如八下语文中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里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 含羞树的花朵在阳光下飞舞, 开满花朵的树枝几乎垂到青草上。那些美丽的花儿, 只要轻轻一碰就会纷纷掉落。我穿过落英缤纷的花瓣, 走近大树……”海伦·凯勒的眼睛是看不见的, 她却能描绘出如仙境一般的画面, 含羞树的花朵的美是她是用心感到的, 而这样触动内心的美更能激起读者美丽的联想。可见, 只有你自己的内心受到了感动, 才能激起读者的共鸣。

选取景物时还要结合全文的内容。文章中的景物描写片段是和整篇文章密不可分的。成功的景物描写片段, 不仅可以使文章的语言表达锦上添花, 而且对突出中心、推动情节发展等都有重要的作用。如七下语文中鲁迅的《风筝》第二自然段:“故乡的风筝时节, 是春二月, 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 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 没有风轮, 又放得很低, 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 早的山桃也多吐蕾, 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 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在这一段中, 鲁迅选取了风筝、杨柳和山桃来表现故乡的春天。而这篇文章是以风筝为线索的, 由风筝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细写“寂寞的瓦片风筝”, 和下文中弟弟做的风筝相照应。发芽的杨柳和吐蕾的山桃是故乡早春特有的景物, 作者把对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 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温和”互相映衬, 增添了往事回忆哀伤动人的力量。

九上语文中鲁迅的《故乡》, “时候既然是深冬, 渐近故乡时, 天气又阴晦了, 冷风吹进船舱中, 呜呜的响, 从蓬隙向外一望, 苍黄的天底下, 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当作者终于回到了二十多年未归的家乡后, 首先描述的是几个萧索的荒村, 没有一丝活气, 可以看出故乡二十多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种悲凉之感隐隐而出。下文作者描绘了他记忆中的温馨瑰丽的故乡风景画, 两幅反差极大的图画更加突出“我”回到故乡时的心情。心理上的故乡是值得缱绻留恋的, 它在作者笔下是那么美丽而温情, 作者尽情徜徉其间, 几乎流连忘返;而他构筑的现实中的故乡则是写满苦难。所以, 从开头对故乡环境的刻画就可以知道, 这篇小说的情感基调是悲哀阴灰的。

同时, 行文中的景物描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景衬情。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问题就是缺乏真挚的情感, 中规中矩地去写一个人一件事, 情感不充分, 自然不能打动人。那么怎样使情感表现得更充沛呢?在关键处以景衬情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老舍先生的小说《月牙儿》, 写了女主人公在不同景物的不同感受:“那第一次, 带着寒气的月牙儿确是带着寒气。它第一次在我的云中是酸苦, 它那一点点微弱的浅金光儿照着我的泪。”“我敢在院中走了, 一个春天的月牙儿在天上挂着。我看出它的美来。天是暗蓝的, 没有一点云。那个月牙清亮而温柔, 把一些软光儿轻轻送到柳枝上……月牙下边, 柳梢上面, 有一对星儿好像微笑的仙女的眼, 逗着那歪歪的月牙和那轻摆的柳枝。墙那边有棵什么树, 开满了白花, 月的微光把这团雪照成一半儿白亮, 一半儿略带点灰影, 显出难以想到的纯净。这个月牙是希望的开始, 我心里说。”这些景物描写的片段以景衬情, 其实就是暗示着女主人公的不同境遇下的心境, 既含蓄, 又富有感染力, 这就是借助景物描写去含蓄地表现人物的心情。

作者把情感寄托在具体的景物之中, 常常会采用一些写作技巧。

七下语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第二自然段, 是对百草园景物的生动描绘:“不必说碧绿的菜畦, 光滑的石井栏, 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 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轻捷的叫天子 (云雀) 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 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 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 便会拍的一声, 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 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 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 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 吃了便可以成仙, 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 牵连不断地拔起来, 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 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 还可以摘到覆盆子, 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又酸又甜, 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采取由远及近、由高到低、从静到动、先夏后冬的顺序, 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粗线条的景物, 如菜畦、皂荚树, 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 如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 如石井栏, 再写动态的, 如叫天子;先写生机勃勃的夏季, 再写别有情趣的冬季。作者还抓住景物特点, 围绕一个“乐”字, 对百草园作了细致的描写。这段文字井然有序地着重描绘了百草园在春夏季节的景色, 写得精彩生动而富有情趣。在抓景物特点时, 作者调动自己的全部感官, 使百草园的景物有形有色, 有声有味。

情因景生, 景因情美;渲染气氛, 推波助澜;既有听觉, 又有视觉, 真是绘声绘色;有远有近, 有高有低, 真是疏密有致;既有动景, 又有静景, 真是动静相生。一个接一个精巧的比喻, 美不胜收;让人感到赏心悦目, 春意盎然。这就是恰当的景物描写给语言化妆的效果。

篇14:初中作文景物

【关键词】小学语文;景物描写;作文教学;分析

有一定阅读量的人们都会发现,一段好的景物描写能够良好地展现出一个画面,有效地烘托出当时的气氛,让人们很容易接收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朱自清在《春》中这样写道:“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段对春的描写,选取了春天最吸引人的特征,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但是,在小学作文中,我们几乎不会发现这样的描写,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在启发学生的同时,把一些有助于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传授给学生。

一、训练学生的感受观察能力

景物描写中,无论是对所写事物粗略地描绘,还是细致地刻画,都要抓住事物特征,这是关键。如果没有真实、准确的把握住所写对象的特点,那么写出来的东西往往是空洞甚至是错误的。小学生是一群活泼好动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喜欢跑跑跳跳,往往没有耐心停下来好好观察、感受什么。所以,在课堂上训练学生们的观察感受能力是很好的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们得到了训练,一旦学生养成了善于发现、勤于观察的好品质,这样在生活中他们就会不自觉地进行训练,是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人们对于事物的感知往往来源于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而景物描写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升华。

二、鼓励学生说出感受

“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最终表达的都是感情,没有感情的景物描写是没有血肉的。所以,对于事物的观察,都要落脚到情感上。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有很多想法,这时就要利用这种天性加强训练。课堂上,老师可以准备一幅风景画或者一段文字作为材料,让同学们在观察和阅读过后发表自己的感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同一事物的感受不会完全相同,应该请不同同学发表感想,这时的感想不要求文字优美,只要能正确反映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这种训练应该和观察事物联系起来,这样能让学生在观察过后就能立即说出自己的想法,一举两得。

三、加强阅读,模仿写作

有的学生观察到位,想法丰富,但是到动笔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自己丰富的想法反映不到纸上,这说明对于写作的方法还没有掌握。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多加阅读,才能慢慢体会到别人是如何把感情通过一支笔描绘出来,如何让读者切身感受到自己的想法。这是个长期的过程,短时间内很难看出效果,但是依然要持之以恒地坚持。

读书也要求读好书,只有读有益的书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素质。这就要求老师做好推荐书目的工作,在语文课本之外,老师应该给学生留阅读作业,将对学生景物描写写作有益的文章或者图书推荐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后根据某一段进行模仿写作,这项工作也可以偶尔放到课堂中进行。在进行长期训练后,学生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语感,能用一段景物描写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或者烘托出某个气氛,这就达到了目的,而学生的内在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四、综合训练

前面一些训练都是基础工作,属于准备材料,只有前面一些是不够的。有的学生会观察、有想法、能写出一段不错的景物描写,但是全文结构混乱,条理不清,这也是不行的。

第一,老师应该教授文章的条理顺序。无论是文章还是观察事物,顺序都是重要的,有序的观察和结构能让文章表达清楚,让读者清楚明了。所以,在进行观察训练时,老师要加入对观察顺序的引导,在进行写作训练时,老师也要时刻提醒描写事物的顺序,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写作习惯。

第二,老师应该教授修饰方法。没有修饰的文章写的好叫朴实,写的不好叫平淡。而小学生几乎达不到朴实的效果。在进行模仿写作时,学生往往会不经意地掌握几种修辞手法,但这对于他们是模糊的。在对修辞手法进行系统地讲解和专项练习过后,学生们才会在理论上有所领悟,对于修辞手法的运用也会更加熟练,这样会对文章增色不少。

第三,在小学作文中,景物描写往往服务于记叙文,老师在给学生布置作文题目时,应该多加强调景物描写的运用。在作文批改时,对于用的好的景物描写要给予鼓励,不恰当的景物描写给出修改意见,这样对于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五、小结

小学作文对学生以后的写作起到奠基作用,不能忽视,所以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巧妙的方法来指导小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当学生把景物描写成功的运用到文章中时,说明他对写作已有了初步的感觉,对于以后的写作很有帮助。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努力会成功,老师努力一样会成功。

参考文献:

[1]王秀丽.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学周刊,2012(23)

上一篇:经典的暖心春节短信祝福语下一篇:抗战电影《南口1937》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