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样帮助孩子面对挫折

2024-09-07

父母怎样帮助孩子面对挫折(精选10篇)

篇1:父母怎样帮助孩子面对挫折

父母怎样帮助孩子面对挫折

当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遇到挫折,失去自信心的时候,常有冲动想帮他消除所有的困难,但是我们应该提醒自己,人生成长的过程中是会遇到挫折和失败的。俗语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那些能够去克服困难的孩子,远比那些从来没有遇到困难的孩子有安全感和自信心。

在孩子们的生活中,会时常感到自己不如别人,缺乏自信。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成长,却发现成长中所带给学生在性格上的帮助,要比其它任何阶段来的多。我很肯定地向你保证,孩子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是需要有些挫折和失败的,身为父母的责任,不是让孩子免去一切的困难,而是成为一个支持他的朋友。在他感到沮丧、挫败的时候,在旁边安慰、鼓励他,让他有足够的力量,学习克服一切的逆境和挫折。

一、认识孩子的受挫举动

孩子不能面对挫折,表现为稍遇困难就退却,甚至发脾气,通过一些破坏行为“发泄”怨气,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生性懦弱。这类孩子在遭受挫折时,由于经验有限,意志薄弱,往往容易产生焦虑、自卑、对自己丧失信心。2.娇生惯养。父母一味赞扬孩子,有时对孩子的缺点也津津乐道,生活上包办代替一切,孩子受到过多的保护,自以为是,产生“自我优越”心理,养成坐享其成的习惯,稍不称心就发脾气或畏缩逃避,且听不得批评,甚至称赞别人他也受不了。

3.期望不当。成人的压力大、要求高,孩子遭受的失败和责备多,成功的体验少,因此做事往往有始无终,稍遇挫折就放弃。

二、帮助孩子面对挫折

怎么办?要探究原因,只有“对症下药”。

1.树立孩子的自信,给予其克服困难的勇气:

生活不是理想中的世界,生活中充满失败与挫折,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这一点,并培养他们在失败与挫折中奋进的勇气。父母可以通过古今中外许多历史人物或现代成功名人的例子,让孩子知道“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和永远地放弃自我。要让他们从小知道,失败并不可耻,只要肯努力,总会成功的。

2.教育孩子坦然面对挫折 :

有道是“人间没有不凋谢的花,世上没有不曲折的路”。父母要教育孩子坦然地面对挫折,把挫折看做是前进道路上必经的关口,从而增强心理的韧性。同时父母还要指导孩子调整努力的目标,扬长避短,努力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3.有意设臵障碍,培养抗挫折能力:

任何人的成长都要经历无数的挫折。如果孩子总是一帆风顺,那么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情绪紧张,束手无策。因此,父母在平时应有意识为孩子创设挫折情境,为孩子打下勇于面对困难的预防针,让他获得应对挫折的适应能力。比如父母可以让孩子负责去做某件事情等,但要注意,障碍设臵难度要适中,否则屡次失败,容易引起孩子的自卑。

4.及时疏导,正确应对挫折:

当孩子真的遇到挫折时,父母不能臵之不理,采取“无视”态度或者指责、谩骂孩子,而应帮助孩子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采取正确的方法战胜挫折。同时还应让孩子认识到挫折本身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敢于面对挫折。因此,父母在孩子遇到挫折时,适时地扶他一把,给予鼓励,才能帮助孩子学会忍受暂时的焦虑与不安,加强对困境和压力的容忍力,并且有信心和方法去克服困难。

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接受它,就是接受成长。所以,父母要认识到,孩子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要想让孩子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开手脚,留给孩子一个生活自理的空间,让他在摔倒中逐渐增强抗挫的能力;使孩子能始终保持积极心态,形成执著的品性。经过在逆境中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更具生存竞争力,这也是父母应为孩子尽到的义务和责任。

马斯洛说:“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的确,生活中的挫折叫人难受,但也是一种礼物。挫折可以磨炼孩子的意志,使其奋发向上,也可以使其消极,甚至一蹶不振。在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该做什么呢?是陪伴、是鼓励、是引导,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愈挫愈奋,茁壮成长。

篇2:父母怎样帮助孩子面对挫折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认识你自己”,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认识自己?对于0到6岁的孩子来讲,更多的是通过他们的父母,换句话说,他们透过父母的眼睛看自己——“我的父母认为我很好,我应该不错”;对更大一点儿的孩子来讲,老师、同伴的看法则越来越重要——“我能做什么?”、“他们喜欢我吗?”

《火鞋与风鞋》中的迪姆就处于这个阶段。虽然他有一个非常温暖幸福的家庭和十分爱他的父母,但他还是从同伴的嘲讽中认识自己,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又胖又矮的孩子,这让他感到非常沮丧。

在心理教学与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遇到过许多这样的孩子,他们或许与迪姆一样,对自己的外貌、家庭状况不满意,但更多的是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满意。在对北京等六省市60所中小学2400名学生进行的一项名为《中国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现状与期望》的调查问卷中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作业时间超标、58%的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苦恼、76%的学生因考试而心情不好……学习成绩不理想成为孩子们产生自卑心理的重要因素。

不论是故事中的德国男孩迪姆,还是现实中的我国中小学学生,他们共同的苦恼是——对自己不满意,不接纳自己。就像书中描写的,迪姆说:“我只是不想再当迪姆了,我就是不想当我了,我要做另外一个男孩子!”许多孩子都有过这样的期望,他们想成为别人,他们羡慕别人的相貌、体型、才干、成绩……他们不接纳自己,而一个不能接纳自己的人也很难接纳别人,通常他的人际关系是破碎的。

一个对自己外貌不满意的孩子,通常会努力地追求“表现”,试图通过好的表现来赢得自尊。就像书中描写的迪姆:“大清早,他时常到学校前面的市场上去帮助售货员卸货。他把甜橙垒成宝塔,把红萝卜和白萝卜摆成图案,这些是他拿手的活儿。他时常得到一个苹果、一个香蕉或者一串挺不错的葡萄,有时摊主会给他一个10芬尼的硬币作为报酬……他把挣来的钱拿去买水果糖,分送给学校的那些孩子们。他盘算,这样一来他们就不会再嘲笑他了。”

我接触过的许多孩子甚至是成年人,他们心中都有这样一个公式,即“我的价值=我的表现”。如果我再漂亮一点儿、如果我的成绩再好一点儿、如果我能拥有权力和金钱,我就可以让别人对我的看法有所改变,我就会更接纳我自己一些。他们认为必须要向别人证明自身的价值,他们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活在不安的状况里,这也是我前面提到的那项调查问卷中“76%的学生因考试而心情不好”的原因。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成就动机过高的时候,会导致效率下降。当这些孩子越想通过好成绩证明自己的时候,他们的成绩就越不理想,形成恶性循环。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接纳自己,轻松地展现自我,成为自信自尊的人呢?《火鞋与风鞋》中的风鞋爸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迪。

风鞋爸爸对孩子完全接纳。当迪姆向他倾诉内心的痛苦“想成为另外一个男孩子”时,他边说边笑:“我从来不曾想过要一个另外的迪姆,你是世界上所有的孩子中最让我们称心如意的一个。”被接纳的孩子才能接纳他自己,但特别要强调的是,这种接纳是无条件的接纳,这是基于孩子本身——因为你就是你,所以我爱你、接纳你;有条件的接纳基于孩子的行为——如果你达到要求了、表现好了,我就爱你。我曾经听到一个孩子这样说:“这次期末考试我给你考多少分你会高兴呀?”很多孩子在经历这种“因为所以”而非“无论如何”的接纳与爱。

风鞋爸爸对孩子非常了解。在孩子面临极大痛苦的时候,他送给孩子一份特别的礼物——暂时离开“伤心”之地,穿上新鞋,背上背囊跟着父亲走进大山。在与儿子的漫游中,他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孩子用自己的能力战胜一个个困难,体验成就感。

风鞋爸爸善于用故事启迪孩子。书中共讲了8个故事,个个精彩,让我感叹好的故事可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如此重大的作用。他所讲的每一个故事都那么恰到好处,特别是当迪姆因为胖又一次被人嘲笑时,他给迪姆讲了“伤心的小黑羊”的故事,然后对迪姆说:“你本来就该懂得,如果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那这个世界不是太单调太无聊了吗?”他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独特、自己的独一无二,帮助迪姆接纳自己,走出自卑。

篇3:帮助孩子正确面对挫折

2. 告诉孩子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给孩子找出学习的榜样, 同时让孩子明白, 付出的努力和用功的时间长短、跟成绩有正比关系。

3.让孩子懂得学习中遇到失败和挫折很正常。家长和老师需要告诉孩子的是, 错误在学习进步中是不可避免的, 不必感到羞耻和难堪。错误可以带来有用的信息, 它告诉你:某个知识还没掌握或某个演算还不清楚, 从而给你指出下一个学习目标。

4.补上学习方法和技巧一课。难道每个学生都知道在家如何复习吗?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不懂得如何安排时间、复习的要点在哪里、从哪里开始。这些就是“学习方法和技巧”。如果他们不能及时补上这关键一课, 那么他们的学习效率就会阻碍他们的学习进步。

5.追赶他人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原因是你在追赶, 别人也在往前走;而且别人的前进速度比你快!所以落后的学生付出的努力如果仅仅跟他人相等是不够的, 他的努力还必须超出常人。

6.要对学生的成功充满信心。最成功的老师通常是对所有的学生都用高标准严要求, 对每个学生都充满了期待和爱心。

篇4:帮助孩子从容面对挫折

【关键词】挫折;态度;教育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失败或挫折,尤其是求学时期的学生。有些挫折在所难免。失败带来的不仅是计划的不能实现,更重要的是打击了学生尝试的热情和信心,带来情绪上的波动、烦躁,是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考验。

挫折是什么?依赖的人说:挫折是高不可攀的山峰;懦弱的人说:挫折是无法跳出的黑暗;而我要说:挫折是令你振奋的强心剂;挫折是能激发你潜能的法宝。

小学三年级以来,写作文成了孩子学习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自从上了三年级,语文老师就要求每周写一篇日记或作文,孩子一提到写日记或是作文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这下可愁坏了他。写什么呢?怎么写?真是有点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他惧怕过双休,因为过了周六、周日,周一就要交日记或作文。他总不能因为不会就不交吧?可他真的不会写,连标点符号我都不会用。这些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就是写个日记嘛,有那么难吗,“想当初,你妈写作文的时候顶多只扣三分,怎么到你了,你就不会写了?”他听我说这些也不吱声,硬是愣愣地坐在那里。我又平心静气地说:“你先写,写好了,妈妈帮你修改吧,你总不能坐在那里让我给你写吧”。就这样,他就写了起来,前两次写完都是晚上十点左右,虽然我也不停的唠叨:“你才小学三年级,做个作业都要做到十点,明儿个上初中你还要做到凌晨一点吗”?我的心里也是着急呀,但是看到他能自己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我的心里还是有一些欣慰的。

在我的鼓励和帮助下,他不在惧怕写作文了。一直到小学六年级,虽然他的作文算不上最好的,但是每当我给他讲哪篇文章的不足时,他的领悟力还是相当高的,他能意识到并能改正。这也让我明白在遇到困难时千万不要逃避,要想方设法去克服它、解决它,要勇敢的去面对。

人生在世,谁都会遇到挫折,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同时,挫折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问题的关键是,当挫折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对这个问题每个人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当家长的,做到以上几点:

一、遵循孩子的个别差异

抗压性差、挫折容忍力低又输不起,是现代孩子的通病。如果您的孩子,属于“不能赢就不玩”的不妥协型,也就是坚持度高,非赢不可的,父母千万别再煽风点火、顺势要求“好,还要更好”,更不能让孩子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他们更需要有一些输的惨痛经验,才能体会“赢”是怎么回事。若您家孩子属于既期待又害怕受伤害的怕输型,坚持度低的孩子,父母则应多鼓励,最好的办法是先把标准降低一些,在遇到困难时,要温和地坚持,鼓励孩子完成任务,循序渐进,一旦有了成功的经验,他们会更愿意做出努力,并渐渐体会不轻言放弃的美好感受。

二、给予孩子面对挫折的勇气

父母总认为让年幼的孩子经历挫折还太早,因此,当孩子遭遇挫败时,父母先心疼不已,他们要么为孩子的挫败找理由,要么尽力帮孩子弥补或过分哄骗,并小心呵护避免孩子再次遭受失败。这样做,不能让孩子了解到真正成功的意义与失败的价值,也不能帮助孩子学习面对失败及成功,而这些却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功课。给予孩子面对失败的勇气,让他跌倒了能够再爬起来,在成功时,也会对自己更加有信心。

三、反思成功与失败的定义

孩子输不起,或不能面对失败结果的反应,也许出自于成人对失败、成功所赋予的定义。成功是否一定要赢过别人才算呢?父母要将成功的含义,以浅显的语言告诉孩子:成功是把一件事情尽心尽力地完成,而非把别人打败。让孩子明白,事情的完成本身就是对自己的奖赏,而不一定需要外在的肯定。同时,也让孩子明白,失败可能仅仅是未能达成预设的目标,但是,失败有时会让我们获得更多。经常和孩子分享父母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让他们知道即使是父母也有失败的时候。不要总是觉得孩子小,和孩子讨论自己处理失败的方式及心路历程,会让孩子更了解父母,也更能思考成功与失败的意义。

以上三点就是针对孩子的个性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挫折性教育的观点。

人的一生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想得到成功和欢乐,就必须能够承受痛苦和挫折。这是对人的磨练,也是一个人成长必经的过程。学习,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大家都知道“态度决定一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的孩子从来都没说不喜欢哪门功课,但是为什么他的成绩老是忽高忽低呢?我有时就在思索,是遗传还是智力还是上学早了?这些都是我在给他考不上去找理由,想想这些可笑的“理由”,我还是有些后怕,我自己都不能面对挫折,凭什么让孩子面对挫折?后来我尝试一段时间给他施加一些压力,并不停地的给他说服教育,让他端正态度。这样一来,他的态度好了,成绩自然就上去了。

我们可以想一想,假如人类自诞生到地球上那一天开始就事事顺心,处处如意,感受不到任何挫折和失败,人类还会像今天这样有智慧、有成就吗?

事实证明,古今中外很多名人的成功,都是克服种种困难和挫折后取得的。因治水名垂千古的大禹,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秦始皇,忍辱发奋著成《史记》的司马迁,振兴中华结束帝制的孙中山,推翻三座大山缔造新中国的毛泽东,经历万次失败终于发明出电灯的爱迪生……为了成功,他们无不付出艰辛的劳动,无不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与挫折,甚至经历过生与死的较量。

这些成功的事例告诉我们,人生中的挫折并不可怕,就看我们怎样去对待他。就像路在脚下,就看自己怎么走一样。找到正确对待挫折的方法,我们便会从挫折中获得启示,使我们的人生走得一帆风顺。

我们做为一名即将步入初中的小学生,首先,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我们应该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要知道挫折是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对待挫折要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要认识到正是挫折和教训才使我们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和挫折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

其次,我们要有一颗平常心,平静的看待挫折。遇到了挫折不应该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感叹命运对自己不公,更不能自暴自弃。我们应该认识到,挫折不仅能给我们的成长带来困苦和磨练,更有助于我们今后的成长。

在生活和学习当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挫折,但我们要在坎坷中磨练自己,应当正确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困境,让挫折成为我们迈向成功的“磨刀石”。

作为一名学生家长,让我们一同振作起来,用正确、科学的态度对待挫折吧!

作者简介:

篇5:父母怎样帮助孩子面对挫折

建议一:指导孩子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学习方法

每个孩子的具体学习情况不一样,因此父母需要指导孩子根据自身的特点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多感官学习法是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她认为孩子在动手实践时,充分调动他们全身感官的参与,学习的效果将会更好。多感官学习法要求父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孩子调动各种感官,如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等,让孩子的各种感官充分活跃起来。

如果孩子非常讨厌学习,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父母可以鼓励孩子使用多重感官来学习,集中他们学习的注意力,提高学习自主性。

建议二:让孩子明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父母要指导孩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首先就应该告诉他们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对学习的重要意义。

高效的学习方法就像一把锋利的斧子,能帮助孩子又快又好地在相同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纵然有满腔的学习热情、十足的自觉主动的学习精神,也只会蛮学苦学,陷入题海战术,难以取得很好的成绩。

建议三:让孩子学会正确的预习方法

正确的预习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在课堂学习时能很好地抓住重点、难点知识,使课堂学习更有效率。因此,父母应该指导孩子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

绍辉今年11岁,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他从来不预习功课,这让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次妈妈让他预习功课,他总会说:“我每天要做那么多作业,哪里有时间预习呢?而且预习有什么用啊,反正老师都会讲的嘛。”

妈妈便告诉他:“老师讲课是针对全体学生的,但是你们每个人的知识水平不一样,你得事先预习,清楚自己需要重点听哪些内容啊,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知识要点。”

父母应该指导孩子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习,例如:先把教科书看一遍,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书本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都要做上标记;另外父母还可以鼓励孩子试做一下课后习题,以此来检验一下预习效果。

建议四:教会孩子正确的听课方法

一个孩子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听课方法与他们的学习成绩直接相关。如果孩子不懂得正确的听课方法,那么他们就难以在课堂上学习到最主要的知识,自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相反,如果孩子掌握了正确的听课方法,学起来就会非常轻松。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在课前准备好课堂需要用到的学习用品,避免上课时花费太多时间来寻找学习用品;听课时应该专心致志,重点听那些自己在预习时有疑问的知识点,学会记笔记,对自己没有弄明白的知识点,应该及时地向老师提问。

建议五:教会孩子正确的复习方法

正确的复习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巩固新学的知识,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一个不懂得复习的孩子,学习成绩必然会大打折扣;而掌握了复习方法的孩子,则会学得轻松、愉快,而且学习效果也会很好。

杨晓叶学习成绩不太好,因为她从来不复习。每天放学后,她总是急急忙忙地写完作业,便开始看电视或者玩游戏。

妈妈经常对她说:“你把今天学习的知识复习一下啊,巩固一下学习效果。”杨晓叶怏怏不乐地回到书房,没精打采地看了两下就开始发呆,然后冲着妈妈喊道:“怎么复习啊?”妈妈便告诉她:“应该有计划,而且最好跟着老师讲课的进度来。每天回到家后应该把笔记再看一遍,回忆老师讲的内容,然后适当做几道题巩固一下。每周、每个月都应该有一个大的复习回顾。”

父母应该告诉孩子正确的复习方法,指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老师的教学进度制订一个科学的复习计划。

建议六:教会孩子正确的考试方法

许多孩子平时学习状态都非常好,但是考试成绩却常常不如人意,让父母跌破眼镜。其实很多是由于孩子没有懂得正确的考试方法造成的。

因此,父母应该指导孩子掌握正确的考试方法:考试前鼓励孩子与朋友或者亲人聊天,以缓解考试的压力;考试时应该专注于做题,不要太计较分数;动笔前应该先把试卷通看一遍,先做那些自己有把握的题目,然后再去攻克难题;答完题后应该及时进行检查。

篇6:怎样正确面对挫折与成长

成长的快乐总是伴随着痛苦,世事艰辛,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有的人以为挫折是人生不可承受的灾难,可能会因此颓废下去,而有的人以为挫折不过是人生的一个小坎儿,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找到一条迈过去的路,多迈几个小坎儿就会不怕大坎儿,就能成就大事,也能获得成长的经验.之所以面对挫折会有截然不同的方式,主要是青少年时期接受抗挫折教育,使其懂得生活的道路不都是坦途,困难和挫折是必然的经历.重要的是如何面对挫折,有效的战胜困难.这也是当前我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口.现代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们得到过多的关注,造成过多的依赖性,糖罐里泡大的孩子很多都具有争强好胜、个性十足,却又经不起任何挫折和干扰的脆弱的“蛋壳心理”。因此,一旦遇到挫折的环境,或受到批评,往往会采取过激的行为;或攻击,或自责,或冷漠退让,或放弃追求,甚至出现轻生行为。因此,接受挫折教育,提高耐挫能力,对中学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对青少年心理特点的研究,我总结出挫折与成长的教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意识到挫折的存在性。

人生的道路和自然界环境很相似,人生路途也像春夏秋冬,既有阳光明媚的春天,又有酷暑严寒的季节,既有风和日丽,又有雷鸣电闪.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人生考验.有位哲学家说过:成熟是一个人蜕去幼稚浅薄的蛹衣,生长出美丽自由的蝶翼,蜕化是痛苦的,是成长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现实,是每个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也就是说教育中学生应该意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人生并非处处美好、舒适,从而在心理上做好迎接困难和挫折的准备。如读书、社会生活、与人交往等活动中可能出现挫折。关于这方面的培养要从家庭做起,从小给孩子创造锻炼的机会,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学校教育也要纳入课程.比如完成一些有难度的实验,或组织学生参加劳动等等.让学生从小树立战胜困难的意识和勇气.2,意识到挫折的两重性。

教育的中心是告诉学生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最美好最难忘的事情也许是最困难的.爱默生说过:“真正的快乐不见得是愉悦的,它多半是一种胜利,而快乐来自于战胜困难后的一种成就感,一种超越的胜利!”困难是可怕的,但困难也许是美丽的,如果你正处在极端与自怨之中,您不妨试着换一种思维方式看你面临的问题,你会豁然开朗.在格里米战役一次战事中,一颗炮弹把战区的一座美丽的花坛炸毁.但是在那被炮火炸开的泥缝中,却奇迹的发现了一道泉水在喷射,从此以后,这儿就成了一个永久不息的喷泉.成为这个城市一道美丽的风景.在那炸开的裂缝中,有战争的伤痛.有丰盛的经验.同样也有新鲜的欢愉不息地喷射出来!

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许多人之所以伟大,来自于他们所经历的大困难.” 精良的斧头,其锋利的斧刃是从炉火的锻炼与磨砺中得来的.可以说困难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恩人,因为困难可以锻炼我们克服困难的种种能力.就像森林中的大树,经历了无数狂风暴雨的洗礼,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一样,人生如果不遭受种种阻碍,他的品格.本领.也不会长的结实.所以一切挫折.忧苦与悲哀,都是足以助我们成长的恩师.挫折的结果一般带有两种意义:一方面可能使人产生心理的痛苦,行为失措;另一方面它又可给人以教益与磨练。有句话说的好:以压力为友,以失败为师.这是许许多多成功人士从实践中总结出的道理.所以我们应该看到挫折的两重性,不应只见其消极面,而应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挫折。一次考试失利,只能告戒我们要怎样努力超越自己,一次受骗屈辱只能让我们搽亮眼睛.3.保持适中的自我期望水平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就大业.自我期望决定我们对未来的选择,鞭策着我们当下努力的方向.中学生正值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的青春年华,生活充满了希望和憧憬.对学习和生活难免抱有较高期望和较高要求,但由于对生活中所遇坎坷估计不足,对自身能力、知识水平缺乏全面认识,所以一旦遇到不顺利的事就容易产生挫折感。所以要保持适当的自我期望水平,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可行的目标,保持中等期望水平,合理的期望水平应该是略高于现有的实力,以便我们为之奋斗,期望值过高,一时难以达到,会让我们品尝失败感,有时会挫伤自己的自信心;期望值过低,会造成惰性心理,感觉胜利垂手可及,丧失斗志.所以适当的自我期望水平对后天发展有益处.4.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态度决定一切,所谓态度也就是我们的思想观念,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可以让人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气馁.知难而上,永不言败.一个能够在一切事情与他相背时微笑的人,表明他是胜利的后选人.因为这样的举动是普通人做不到的.许多人往往在他们能力范围以内也不能实现目的.取得成功,就因为他们忧郁.颓废.消沉.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挫折,用糟糕的情绪破坏、阻碍自己的生命游戏.反之,你能够面队困难时刻,拒绝坏情绪,敞开自己的心扉,不让黑暗闯入,努力养成一种愉快的修养,你会看到发生在你身上的奇迹.有一个神经科专家告诉人家,他发明了一个治疗忧郁病的新方法.就是让患者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微笑.无论心中喜不喜欢都要笑,笑吧,连续笑吧,不要停止你们的笑!最低限度,试着把你们的嘴角上翘,这样不停地笑时,你感觉到奇迹的出现.他用这种方法治愈了他的病人.这个故事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乐观是一种在逆境中崛起的动力.能力是抗拒困难的结果,而挫折可以成为弱者巨大的精神压力,也可成为强者勇往直前的动力。要意识到坚强的性格需要个人有意识的磨练,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歌德曾说过:“不是就眼泪吃过面包的人是不懂人生之味的”。所以,树立坚定的目标,培养乐观精神是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武器.5.培养逆商指数

为什么有的人无论道路如何艰难崎岖,仍能奋斗不息,而另外一些人则会被所遭遇到的小小挫折而折断了梦想的翅膀呢?为什么在相同的智力、资本和机遇的条件下,有的人能够克服困难,把握机会,获得成功,而有的人却一无所成?是天生的禀赋造就的,还是后天环境所致呢?所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都是一个答案,就是逆商指数决定成功的结果.所谓逆商就是人们面对逆境,在逆境中的成长能力的商数,用来测量每个人面对逆境时的应变和适应能力的大小。逆商高的人在面对困难时往往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毅力,锲而不舍地将自己塑造成一个立体的人;相反,那些逆商低的人则常常畏畏缩缩、半途而废、最终一败涂地。

可口可乐的总裁古滋·维塔就是一个高逆商的人。这位著名的古巴人40年前随全家人匆匆逃离古巴,来到美国,身上只带了40美金和100张可口可乐的股票。同样是这个古巴人,40年后竟然能够领导可口可乐公司,让这家公司在他退休时股票增长了7倍!整个可口可乐价值增长了30倍!他在总结自己的成功历程时讲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即使走到了绝境,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念,抱着必胜的决心,你仍然还有成功的可能。”古滋·维塔是高逆商的代表,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但都一次又一次地被他超越了。也许有人会说:因为他成功,所以就说他逆商高。的确,人们对成功者的评价往往是“马后炮”,在他们成功以后再总结其成功的要素,而不能有“先见之明”。同样的,以往人们常常凭借直观感觉来看待一个人对困难的态度,认为这个人持之以恒、坚忍不拔,亦或意志力薄弱、缺乏耐心等等,这种观察是模糊不清的,对个人的培养锻炼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现代心理学可以通过心理测量来验证你的逆商指数,对我们很好的掌握一个人逆商水平提供了可*的指标.因此,青少年逆商培养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家庭,学校要面临的问题,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更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高素质的复合人才,所谓真正的人才需要高智商+高情商+高逆商,只有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才能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成功走向人生的颠峰.6.创设条件,改变环境

情绪反映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中产生。因此改变挫折引起的环境,转移注意力,就可以达到消除消极情绪的效果。其实,生活的情调要*自己去创造,与其苦苦抱怨现实,不如细心体会眼前实在的快乐.我们往往在山间海屋追寻青鸟,却不知青鸟就在眼前.有一个中国旅游团到美国观光,导游说西雅图有个很特殊的鱼市场,在那里买鱼是一种享受.同行的朋友听了都觉得好奇.于是大家前去看个究竟.那天,天气不是很好,市场上鱼腥味刺鼻,可是迎面而来的是鱼贩们欢快的笑声.他们面带笑容,像合作无间的棒球队员,让冰冻的鱼像棒球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大家互唱着:啊,5条鲫鱼飞往明尼苏达去了.8只螃蟹飞到堪萨斯.这是多么和谐的生活,充满了乐趣和欢笑.问及当地的鱼贩:这种环境工作,为什么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呢?鱼贩告诉我,几年前这个鱼市场是没有生气的地方,大家整天抱怨.后来,大家认为与其每天抱怨生活的本身,不如改变工作的品质.于是,一个又一个好的创意出台了,一串笑声接着一串,他们成了鱼市场的奇迹.大家练久了人人身手不凡,可以和马戏团演员相媲美.有时候,鱼贩还邀请游客参加接鱼游戏,感受快乐的心情,每个愁眉不展的人进入这个鱼市场都会笑逐言开的离开,手中还提满情不自禁买下的鱼,心里似乎也会悟出一些道理.那就是:快乐在我们手中,快乐的条件是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快乐的环境在我们心理!

7.合理的宣泄

情绪就好比一个水库,理智是水库的堤坝,水长船高,水位到了一定时期就要开闸放水,避免大水决堤.人们在遭受挫折时产生的紧张和消极的情绪也像水库里的水,囤积只能给堤坝造成潜在的危险.所以必须经过某种形式得到发泄,听音乐,找朋友倾诉,运动,散步等等,大笑或哭泣也是宣泄情绪很好的办法.否则负性情绪积累过多,容易导致行为偏激甚至精神失常。那种故意压制自己的人是非常危险的。他们不会发牢骚,总是面带微笑。对人和善,为他人着想,工作认真,经常为帮助他人而留下来加班。当别人问他体力是否可以时,他总是以笑脸回答“不用担心”。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这种人就像热水壶盖上没有孔一样。一旦积蓄太深会引发爆发性的问题,导致生理或心理方面的疾病.任何人都有其任性的一面,都有想说、想表达的事情,而那种故意压制自己的人却会对于自己是否吃亏一点都没有注意到,但实际上却是在意识中不断累积。这种“实在人”不懂得发泄不满的方法,不良情绪一旦爆发就可能做出令人无法置信的事。因此,在出现这种事态之前,最好能够适时地将它宣泄出来。不断隐忍只会引起严重爆发,而不断地宣泄才能防止这种情形出现。这与火山爆发喷火的原理是相同的。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压力在不断累积,那就试着将不满、牢骚发泄出来吧。

给自己的不良情绪开一个闸门,让身心更健康。

8.寻求心理咨询

篇7:怎样面对挫折作文(写写帮整理)

在我6年的学习生涯中,我遇到过许多挫折。但是这些挫折没有一个能打败我,其中有一次挫折最让我刻骨铭心。

那年我正在读五年级,过一天就要期末考试了,这使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恐慌。我一整天都呆在家里,很快就进入了状态,我把书本上该复习的知识点全都看了一遍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时间过得飞快,考试已经如期进行了。上午考语文、英语,下午考数学。语文书该看的都复习了所以考得很轻松,英语也考得不错,这使我有点得意忘形了。下午考数学时我因为粗心把几道原本很简单的应用题给错了,那时我不停地安慰自己说:“不用怕,只错几道应用题扣也只扣个十几分,大不了我考个80多分。”那时我还在自我安慰,可谁曾想到我数学只考了70分,语文90.5分,英语也才77分。当我看到那些成绩,顿时傻了眼,让我真是欲哭无泪,怪也只能怪自己骄傲自满,还以为自己考得不错,到头来考得一塌糊涂。

我拿着试卷走在回家的路上,苍天也似乎要和我做对似的,下起了倾盆大雨。冷风呼呼地吹着,雨沙沙地落着,雷轰隆隆地响着,在我听来这仿佛是一首悲伤的歌,听得我心里发酸。好不容易才走到了家却又不敢进去,一直在门口徘徊,迟迟不进。我仿佛看到爸爸在看到我的分数时大发雷霆,不停地骂我打我。最后我一咬牙按了门铃,看到的却不是一张生气的脸而是一张和蔼可亲的脸。我实在觉得不好意思看下去才说:“妈,我考得„„。”到后面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小得像蚊子发出的“嗡嗡”声。“不用说了,我们都知道。”妈妈平静地说。我惊奇道:“你们怎么知道?难道你不失望嘛?”妈妈说:“我看你回来得晚,就打电话给了你们老师,老师把你的成绩说了,并叫我们别打你,老师还叫你跟他通话。”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老师救我一命,我赶紧去接电话说:“谢谢你,老师。”“不用谢,我只想跟你说些话。”老师说。“说吧。”我爽快地答应了。“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会有彩虹?如果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就不会害怕今天这样的事了。”说完老师就挂了电话。

篇8:如何帮助大学生面对挫折

关键词:大学生,挫折

大学生阶段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段, 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 大学生正处于从青年向成年的转变过渡期。这一发展特点决定了大学生活将是大学生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独立的重要历程。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面临着一系列的人生重大课题。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 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 加上环境变化难以适应, 因此在处理学习、工作、社交、友谊、爱情等复杂的问题时, 内心往往容易出现矛盾和冲突, 造成挫折心理的产生。如挫折心理长期积累得不到缓解, 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轻则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重则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甚至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耐挫力, 使他们保持健康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成为一个课题。

一、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心理原因

归纳起来, 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能力和期望的矛盾

有的大学生在制定目标或计划时。往往容易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 给自己提出不切合买际的要求, 制定过高的甚至是无法达到的目标或计划。一旦目标或计划无法实现, 而自己又未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2、不善于与他人交往

大学生能否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也是导致挫折心理产生的一个非常重要原因。如果大学生善于与他人交往, 并与周围的同学维持一种正常的情感交流, 就能获得一种安全感, 并且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使情感得以宣泄、压力得以缓解、郁闷得以排解, 从而保持健康的心理。反之, 就会经常处于一种不安的状态中, 经常体验到一种孤独感和无助感, 并会引起各种挫折心理反应。

3、对大学学习和生活的不适应

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新生到了大学后, 学习上由于对大学教学方法的不适应以及对大学学习特点的不了解, 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可能会赶不上教学进度, 在心理上产生压力和不平衡感。生活上, 远离了家乡, 缺少了亲人的关心和照顾, 一切都要靠自己安排, 难免手忙脚乱, 从而产生孤独感和寂寞感。

4、情感上的创伤

随着生理的发展成熟。大学生的性心理也逐渐发展成熟, 表现在情感上就是对异性的倾慕之情越来越强烈, 渴望与异性发展恋爱关系。近年来, 大学生谈恋爱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随之产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 如失恋、单相思、与恋人闹矛盾等等。

二、大学生中常见的挫折心理反应

同一挫折源对于不同的个体往往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反应, 也就是说, 对于同样的挫折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的大学生遭受到挫折和失败后, 就会把挫折看作是不可逆转和改变的, 认为无论自己怎样努力都永远不可能再获得成功。把一次的失败等同于次次的失败, 因此只要遭受挫折就会体验到非常强烈的挫折感, 并失去了进取的勇气和信心。有的大学生遭受到挫折和失败后, 为了避免再遭受挫折和失败, 干脆采取保守的态度, 即没有绝对成功把握的事情决不去做, 减少面临挫折和失败的可能性, 但也失去了更多的机遇, 失去了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也有不少的大学生遭受到挫折和失败后则能够理智地看待挫折和失败, 把挫折和失败看作是通往成功道路上必然要经历的一关, 表现出动机受挫时的理智对抗行为。可见, 大学生面对挫折的第三种心理反应才是正确的心理反应, 才不会导致挫折心理的产生;而大学生面对挫折的第一、第二种心理反应则很容易导致挫折心理的产生。

三、让大学生学会进行自我应对挫折的心理调节方法

当大学生出现挫折心理时, 如果不能及时地加以调节, 久而久之则很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 大学生要保持健康的心理, 就必须要掌握一些应对挫折的心理对策。一般来说, 应对挫折的心理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会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当大学生出现了挫折心理时, 可以通过运用以下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来克服挫折感和失败感:首先, 要冷静分析自己是在什么问题、什么事情上遭到了挫折和失败;接着仔细考虑自己所遭受的挫折和失败可能带来的种种后果, 并从这些后果中找出自己认为最坏的后果;然后设法让自己从心理上接受这个最坏的后果;最后, 冷静地把时间和精力用来试着改善自己在心理上已经接受的这个最坏后果。

2、学会合理地制定目标

大学生之所以会经常体验到挫折感和失败感, 主要是因为他们往往不能合理地制定目标。大学生在制定目标时, 常常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能正确把握预期值。有些学生之所以把目标定得过高, 有的是因为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有的则是为了避免面对挫折时所带来的挫折感, 故意把目标定得很高, 一旦实现不了, 就可以自我安慰。此外, 有的大学生为了避免遭到挫折和失败, 也很可能把目标定得很低, 让自己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到, 这不利于个体的发展。

四、教师从外部引导大学生对待挫折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塑造学生心理及其性格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大学生出现挫折心理时, 老师可以及时地帮助其加以外部调节, 采用以下几条应对措施:

1、使其正确认识挫折

人生不可能万事坦途, 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面对它, 我们不能因为畏惧、害怕而悲观和焦虑, 而应该积极地去克服它, 战胜它。学生在生活中, 遇到这样的挫折总是难免的, 作为教师, 要及时了解受挫学生的心理, 通过各种途径, 用集体的力量影响他们。引导他们学会用挫折来激发意志, 促使自己改进方法, 提高能力, 合理的认识挫折, 正确的对待挫折, 经受住实践的考验。

2、帮助学生培养战胜挫折的信念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才能正确认识和冷静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处乱不惊, 保持乐观情绪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必须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加强理想教育、信念教育, 要时常告诫他们, 人的一生要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 但必须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3、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与应对问题的能力

阅读过程的也是开拓学生视野、扩展心胸的一个有效办法。阅读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表面看不见, 而在学生内在的思维变化中, 却有着质的飞跃。与此同时也可以培养大学生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 能恰当地表达情绪, 当他们遇到挫折时, 就不会下意识里把责任推给各种外界因素。

4、建立完善心理咨询服务系统

学校应开展一些心理健康课程或是心理讲座, 帮助他们看清现状, 保持冷静的头脑, 清晰的思路, 正确客观地评价自我, 树立适合自己的目标。学生可以学习一些心理知识,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 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在产生挫折感的时候客观地评价自己, 在充分自我认识中悦纳自我, 通过完善各种咨询服务, 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调节, 学会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同时还可以在同学、老乡等前来寻求帮助时给予适应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篇9:浅谈怎样帮助学生认识和对待挫折

作 者: 联系电话: 单 位: 邮

编:

内容摘要:一帆风顺是人们的美好希望,然而挫折是避免不了的。教育者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挫折观,增强他们战胜挫折的能力,给予他们直面生活的勇气和力量,为灿烂的明天导航。

关 键 词:挫折观 战胜挫折 合理期待 意志

近年来,在快乐教育、赏识教育展示着它们美好一面的时候,我们发现,新时期校园独生子女数目日渐增多,他们多数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相互之间越来越疏远,稍有不顺就萎靡不振,甚至走极端。中小学生因心理品质差、抗挫折能力弱而导致的诸多问题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什么我们呕心沥血教育出来的学生,在些许的挫折面前竟然如此的脆弱,如此的不堪一击呢?看来,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其具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依然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转变观念,正确看待挫折。

漫长人生,我们渴望一帆风顺,需要成功,别人的赏识和肯定可以给人以激励和鼓舞,让人扬起生活的风帆,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有意想不到的奇效。然而,挫折也是我们避免不了的。所谓“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只是人们的良好希冀而已。有人专门研究过国外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发现有127人在生活中遭遇过重大的逆境。逆境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认识它和对待它。如果有了正确的挫折观,敢于正视、挑战挫折,就能把挫折当作进步的阶石,从而走向成功。

而我们身边却有这样一些事例:

某初中学生因沉迷电子游戏,父母规劝几句就跳楼自杀。某学生因上课作业屡次不做,老师训斥几句就离校出走。今年开学初,我班上一学生连续几天上课打瞌睡,我询问原因,他收拾书包拔腿就往教室外跑。

还有一些调查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自杀率呈上升趋势。在回答“遇到困难怎么办”时,中、小学生多想到的是找家长或教师,而不是自己想办法解决。在生活中,青少年学生已经历过挫折,并伴随着不愉快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因而形成了对挫折的态度:心生胆怯而消极回避。

针对于这些成长在社会主义的小康生活蜜罐之中的孩子们,如果不给他们足够的风雨,实在不能想象如何期待他们成长为参天大树。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因此,首先要端正对挫折的态度,要改变学生内心对挫折的“害怕”认知,可以通过讲解、典型示范、生活体悟等方式使学生明白:挫折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客观地对待它;挫折是成功的基石,要善待它;对挫折应该持从容面对、积极应变的态度。端正了学生对挫折的态度,然后就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挫折情境,让学生在“挫折”中成长。法国拿破仑说:“人生之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能屡扑屡起。”我常想,现在的社会竞争就如此之烈,将来的社会竞争会更加的惨烈。到了社会这个大熔炉里,谁会去让着你、哄着你、赏识你,我不敢想像将来这些孩子们怎样的生活。无论从教育者的角度还是从家长的角度来讲,“挫折教育”不应该成为我们遗忘的角落。

二、提升能力战胜挫折

人都说独生子女毛病多,应对挫折能力差,但有没有想过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呢?孩子是一张白纸,问题出在拿画笔的人身上。正是家长和老师的有意无意的过度关注和保护,导致了今天的局面。那么如何使学生们在挫折面前从容面对呢?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站在生命教育的高度培养学生耐挫力 关于远大理想,妇孺皆知的当属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同样著名的还有汉朝韩信,他出身贫寒,但却胸怀鸿鹄之志。当他面对纨绔子弟的羞辱时,能够忍气吞声,坦然接受“胯下之辱”,而不图一时之快。这个真实的历史故事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用于教育下一代。回头看看我们的历史英雄人物,“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勾践,“同志仍需努力的”孙中山,“风流人物”毛泽东,“三起三落”的邓小平,“苦战能过关”的陈景润等等,他们无不是遇到过大挫折的人,正是因为胸怀远大的理想,所以他们面对大苦大累的考验不屈服,不仅为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成就了他们的旷世英名。

(二)家长、老师对学生要形成合理的期待

现今的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为了“望子成龙”,除了安排他们夜以继日的学习,还要孩子们课外承担沉重的补习负担。赏识教育家周弘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许多家长口上整天说着爱孩子,其实爱的是自己的面子。孩子学习不好了,成绩下降了,名次下滑了,轻者恶言相向,重者棍棒交加。面对许多“不听话”的孩子,家长常常抱怨自己命运不济,摊上了这么一个费心伤神的主。我们有没有想过,当我们对他们忆过去、讲现在、谈未来、论工作压力、摆生存风险的时候,其实是将一些生活压力过早地强加给孩子,无形中用不合理的期望涂灰了孩子们多彩的童年。

我们不妨将心态归零到孩子刚出生时的状态。那时,幼小的孩子在我们身上拉屎撒尿,我们毫无怨言甚至兴高采烈;孩子学走路跌跌撞撞,经常摔跤,我们不仅没有打骂,反而一直加以鼓励;孩子学说话,口齿含混不清,我们耐心启发、循循善诱、亲自示范,从不会怒目而视、破口大骂。想想那时,我们的期望值不高,每当孩子出现一点微小的进步时,我们都会欣喜若狂。那时的我们能理智地认同孩子身上存在的差异,可是,从孩子踏入校门的那一天起,我们发现有那么多的孩子比我们成绩好,美丽梦想被打碎了,怎么办?于是家长们行动起来,对孩子旁敲侧击、当头棒喝,甚至拳脚相加。不久前,看到《中国青年报》有篇文章,由于未能准确读出“菠萝”的拼音,一位母亲竟将自己的3岁女儿活活地打死了!是孩子真的不行,还是我们自己的期望值过高?

总之,不合理的期望,会阻碍孩子对自我进行客观的评价,使原本不应引发挫折感,给成长中的孩子造成过多的困扰。家长、教师的合理期望可以引导学生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判断,对自己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挫折能有适当的预期,当面对挫折时也就会客观、冷静的应对,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获得战胜挫折、困难的成功感。

(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心理 首先,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有一些中学生说:“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能干,很聪明。但有时候我又会觉得自己很笨,连一件小事都做不好。我究竟是聪明的还是笨的呢?”发出这种感慨的学生,实际上是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认识自我。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已的价值,就会对自我失去信心,产生自卑感,失去了生活的力量,一旦遇到失败和挫折就会一蹶不振。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就会盲目自信,夸大自我,目空一切。因此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保证一个人的个性健全良好地发展。

其次,帮助学生保持开朗的心境,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我们有的学生,只是分数的机器,而不是一个能面对风雨的人。陶行之先生曾明确指出,学生的学习光靠智力不行,光有学习的热情也不够,还得有坚持到底的意志,才能克服大的困难,使学习取得成功。

我在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力的时候是这样做的:

1、有意创设挫折环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目的。如利用考试、体育、劳动、班会、课外活动等,经常给学生设置一些顺境下的“障碍”、“陷阱”,故意制造一些使他们失误的机会,让学生在攀越教师有意设置的障碍中,既能获得成功的感受,也能够体验到失败和不如意,磨练意志以提高受挫能力;其次,应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创设挫折情景。学校和教师应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参与一些稍有难度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从单纯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在活动中经受锻炼,增加阅历,开阔视野,加深对社会的了解,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2、克服赏识教育的片面性,对待出错的学生该严格一定不要宽容。最近听了几节公开课,只见每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总会充满激情甚至煽情地说:“你真行”“很聪明”“很了不起”。溢美之词,不绝如耳。与老师们一交谈,原来他们认为实施新课程了,就不能批评学生了,于是这种所谓的“赏识教育”便大行其道。这样未免也太绝对了,孩子本不完美,赏识并非万能。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待打破玻璃的学生的做法是:让犯错误的学生独自呆在房中,让其体验寒冷、体验孤独,使其发现自己的错误,继而改正。

第三,培养学生对受挫的恢复力

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不仅要给他提供受挫的机会,让孩子体验受挫,而且还要培养孩子对受挫的恢复力,让他从挫折的痛苦中解脱、振作起来,有信心重新开始。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理解孩子,要有进入孩子内心世界的能力。其次才是寻求解决的办法。和孩子交谈时,认真、耐心地听取,千万不能漠不关心,更不能一味埋怨、批评。要让孩子感到你对他的理解和支持。如果用老师的权威,以咄咄逼人的架势堵住孩子的嘴,孩子就会把委屈和痛苦憋在肚子里,这样每一次挫折都会增加他的自卑感。无论对错,我们都不要急于指手画脚地评头论足,否则孩子会因为担心受到批评和攻击而中止谈话,把自己封闭起来。理解是爱的语言,老师的爱会温暖孩子受挫的心,给予他战胜挫折的信心和力量。

突然感到挫折是可爱的,因为挫折的来临更像是机遇的来临,翻过他,就可以见到成功的大海。挫折也像是海中的礁石,不遇见他,永远激不起成功的浪花。记住,昨天的挫折会为今天的顺利铺路,为明天的灿烂导航!

参考文献:

篇10: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挫折的作文

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挫折

夏令营颁奖仪式结束后,我的大儿子两眼泪汪汪,他弟弟一组几乎囊括了夏令营的所有奖项,而他所在的组只获得了一个小奖。

就在其他获奖者欢呼庆祝的时候,我的大儿子坐在那儿眼睛盯着地面。我和天下所有希望自己孩子幸福的母亲一样,搂着他悄声说:“那些愚蠢的奖没有任何意义。”

我的用意是好的,但效果不佳。布郎大学心理学教授莱普塞特认为:“用说‘没关系’来试图安慰失望的孩子很少奏效,有时还会让孩子的感觉更坏,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挫折。”

而如何面对挫折是父母所能教会孩子最重要的一项技能,它可以决定孩子以后在逆境中的成败。

事实上,家长可以做很多事情来强化孩子身上的这种能力。以下就是来自专家的一些建议:

提醒孩子坏事是可以改变的

这一句话听起来很简单,但如何把这一信息传递给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在坏事情发生时常常显得手足无措,比如输了一项比赛或者最要好的朋友冷落了他,这时要告诉孩子这不是世界末日。而孩子习惯认为自己一败涂地,他们很难迅速地走出情绪的低谷,这种消极的想法会抑制孩子的思想动力。如果一个孩子认为他痛苦的因素是难以改变的,那他就不会尝试着去改变。不管何时父母都应该让孩子明白:一切困难都是短暂的(你今天输了,但你明天可以再来),都是可以改变的。一个人的看法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比如,那是其他人的看法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因此你要给孩子希望和鼓励。

我女儿8岁时,美术是她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后来来厂一位新美术老师,他对班上的一个学生大加赞赏而很少注意其他的人。女儿准备放弃美术,而我告诉她:“不要以为某一个人没有肯定你就放弃自己的喜好。”我还常常重复这一劝告,结果我的女儿接受了这一信息。今年她已经12岁,美术依然是她最具实力的课程之一。

鼓励孩子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研究显示,应付挫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技能是密切相关的。原因很简单:行动是排解沮丧的最好办法。一个孩子因为落选乐队而很伤心,如果他能想些办法提高技艺,比如邀请某个朋友和他一起练习,他肯定能较快地恢复信心。

只要可能,应尽量鼓励孩子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事实卜上大多数父母都不想让孩子受委屈。一旦孩子遇到麻烦,他们会迅速介入,总想自己替孩子把问题解决掉,不给孩子一个认识自已有能力解决问题的机会。

我们从北卡罗来那州搬到俄亥俄州不久,一天,我发现儿子在哭泣,说是想念以前的朋友。我告诉他:“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你不能做点什么让自己感觉好点吗?”他想了一会儿,问我他能不能给最要好的朋友打个长途电话。电话打过5分钟后,儿子的情绪马上变得好多了。(如果父母不给孩子一个机会而自己尽力为孩子解除烦恼,只能是事倍功半或者就根本无济于事?)

选择适当的时候介入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像上面所说的那样容易解决。在有些情况下,你不得不像本斯夫人一样引导孩子,“当我的大女儿莎拉11岁时,她的女伴们开始对男孩子感兴趣,而她只想好好学习。她们嘲笑她,她感到伤心、困惑。她经常告诉我她的朋友们对她说了些什么,问我她们说的话是否有道理。”

开始本斯夫人只听不答,后来她意识到她的女儿需要从现在的朋友圈里退出来。“我鼓励她重新结交一些喜欢学习的女孩子,并和她一起探讨结识这些女孩子的策略。”结果莎拉很快结交了新朋友。父母想要和孩子关系融洽,最好的方法就是当孩子提出问题时要表示支持。有时一句简单的表示支持的话,比如“我像你这么大时,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我当叫就是这么处理的”。这可能正是启动孩子成功欲望的一把钥匙。

对孩子提出合理要求

如何约束孩子,对孩子应付挫折也是有影响的。研究显示,如果家长对孩子要求合理,而J=L始终如一,他们的孩子长大会比那些家长疏于管理或家长过分专制的孩子志向更高,自信心更足,社会适应能力更强。

孩子需要成年人的指导,但如果你事事包揽,孩子就没法学会如何在逆境中生活。给孩子布置一些家务活,诸如打扫房间、收拾桌子或倒垃圾等,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竞争意识、生活自信心。

让孩子看到自己的长处

成功的孩子经常会得到很多表扬,这些表扬会让他们产生如下的一些乐观的想法:“我数学考试没有得A,但我是棒球队最好的选手”或“如果我能登台用小提琴拉一曲,我肯定能竞选上班长”……如果了解自己的长处,所有的孩子都会产生这样的思考方式。积极地参加课外活动、体育运动以及学校的集体活动都有助于孩子充分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从而能客观地认识自己。

鼓励孩子努力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让孩子知道只有通过努力,才能感到成功的喜悦。当一个孩子练习打棒球、学一门乐器或参加计算机培训并最终掌握了要领,他的成就感是不可思议的。同时,他也会明白“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

现在用一个故事来结束我的论述吧!

加利福尼亚有一位母亲告诉我:“我的孩子发现自己是篮球队里最差的一名队员时,他想退出篮球队,我和他的父亲都让他把那个赛季坚持下来再说。教练也让他别放弃,为了鼓励他,教练每场比赛都让他参加,在一次比赛中他终于投进了一个球。你应该知道孩子这时候有多么兴奋和自豪。他的父亲说:‘他现在应该意识到如果当初他放弃比赛,他就不会有今天成功的喜悦。’”

我们怎么克服生活中的抑郁情绪

我以前是一个抑郁症患者,现在我治愈了。我突然发现这个世界是多么的美好,我怎么能离开他呢?你有可能很好奇我是怎么治愈的呢,其实药物的资料是次要的,自己的心理战胜自己此时这个病根治的关键,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克服生活中抑郁情绪的方法。

1以前呢,在面对父母的唠叨的时候,我总是很反感。他们老是挑剔我,那我跟别人比,这就引起了我的负面情绪。后来我发现,在这个时候,我就假装没听见,自己想我混的也不差啊。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2来自工作上的抑郁情绪,上司的劈头痛骂、同事的冷嘲热讽和咄咄逼人。这些都会引起我的负面情绪,开始发现我快崩溃了。可是后来想一下,有什么大不了的,我做我自己,活得开心就要。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

3在这个世上活着,没有钱万万不能。所以金钱的压力,有时会让我产生抑郁的情绪。往往我都很悲观,将来该怎么办?我自杀算了。后来仔细想一下,抱怨有什么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付出努力改变现状。

生活中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适当的施压。转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也许活得更精彩

挫折教育改变孩子的未来

层出不穷的自杀事件反映了青少年心理素质比较差,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而言,太过顺利的成长环境并非好事,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的孩子,其抗挫折的能力往往堪忧。

孩子总归是要走进社会的,父母并不能呵护着孩子一辈子。在父母的荫蔽下,孩子抗挫折能力低下也没关系,但一旦孩子脱离父母的怀抱,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缺乏挫折教育的恶果就显现出来了。

挫折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很有必要,它对孩子的改变是明显的、有益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挫折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激发孩子抗挫折的潜能

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人的一生中有很多的潜能都没有被激发出来。潜能的激发只有在特殊的情况才会实现,人的抗挫折能力也是这样。如果孩子小时候没有经历过生活的挫折,从中汲取经验教训,那么长大后面对挫折时就会不知所措,甚至灰心绝望,从此一蹶不振。而在小时候就经历过失败打击的孩子,长大后面对失败时,他更能够以健康的心态去对待,并利用以前积累的正确做法和经验去积极寻求转败为胜之路。

2、克制自满情绪

在经济和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孩子的成长环境比过去好了很多,孩子的很多天赋也早早被父母挖掘了出来,这也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很多的表扬。过多的表扬容易让孩子骄傲自满。在这种情况下,人为地设置一些挫折让其遭受打击很有必要,这能让孩子排除骄傲自满的情绪,重新审视和正确认识自己的特长和能力,戒骄戒躁、继续进取,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大的进步。

3、让孩子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悦

由于父母的溺爱,现在的孩子很多事都是父母包办的,孩子几乎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无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如果让孩子经历挫折,在挫折中总结失败的教训,开动脑筋寻找成功的方法,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解决难题,这比父母代替完成或从老师、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更有意义。而且这种快乐体验的增多,也能够提升孩子的成就感,让孩子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习惯。

4、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

社会是复杂的,充满着各种困难与挫折,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孩子终究要进入社会中去,需要单独面对未来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如果孩子没有应对挫折的能力,一旦在社会中遭遇挫折,结果可想而知会有多么糟糕。而如果孩子从小接受了挫折教育,经受了各种挫折的考验,那么孩子在应对未来的挫折时就不会那么被动,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具备一定的抗挫折能力很重要。孩子只有从小接受挫折的洗礼,提高抗挫折能力,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与挑战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成就一个美好的未来。

仅有挫折还不够

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中,挫折教育与赏识教育是两条不同的路线,现在很多家长往往更注重于赏识教育,对孩子夸奖多头,忽略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其实,对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是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都不偏废,两者相辅相成。

赏识教育过度容易导致孩子盲目自信,缺乏抗挫折能力,对孩子未来走入社会非常不利。但若只有挫折教育,孩子的成长又未免缺少乐趣,违背了孩子成长的规律。教育应是十八般武艺,欣赏、激励、批评、惩罚等等,缺一不可。世界上没有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面对知识、能力、性格、经历、家庭都不一样,而且思想不断变化着的中小学生,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都需采用。

外国有位作家,在很小的时候写了首儿童诗,母亲看后认为精彩极了,不吝赞美之辞;而父亲看后却说糟糕透了,这使他感到很委屈。在以后成长的岁月中,他一有点进步,哪怕是点滴成绩,都会被母亲捕捉住,然后给予不遗余力的赞扬,这位作者从母亲身上得到的是信心、勇气与希望。

而父亲却一直对他要求很严厉,对其缺点、失误从来都是不留情面地指出来,有时甚至还大声斥责,这位作者从父亲身上获得的则是清醒、理智与谦逊。再后来,作者成为知名作家,完全明白了父母教育的用意,他深感自己很庆幸,既有一个懂得欣赏自己的母亲,又有一个十分严厉的父亲,不然自己很难成才。

现在国内的很多孩子普遍心理承受能力差,这与家长没有把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很大的关系。该赏识的时候不去赏识或赏识不到位,该批评的时候批评缺失或者把挫折教育等同于做做思想工作甚至体罚学生。这两种观点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不可取的。

孩子的成长,适度的挫折教育很有必要。未来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种挑战与困难,从小对孩子实施挫折教育,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以应对未来的竞争与挫折,而适度的赏识教育,有助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适当地让孩子吃点苦

某日,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我看到了这样一幕: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吃力地抓着扶栏摇摇晃晃地站着,而她身边坐着的是一位十一二岁的少年,他正津津有味地嚼着口香糖。我实在忍不住,就对那少年说:“同学,把座位让给老人坐,好吗?”少年还没来得及回答,老太太就已经抢着说:“没关系,让他坐着,我是他姥姥。”

这使我想起媒体经常报道的,好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吃苦受累,经常去帮孩子提书包、做值日等不该做的事,把孩子宠着、惯着,什么事都不让他们做,什么事都由着他们的性子,就连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活动,家长们也不放心,千方百计地跟着。有些家长,孩子都读大学了,还担心孩子离开家后,在新的环境里生活会有难处,于是尽量想办法就近上学,以方便自己照顾。由于家长们如此的溺爱、庇护和包揽,滋长了孩子任性、自私、刁蛮、懒散等不良习性,处处唯我独尊,凡事先想到自己,不管别人。

前段时间看了“康熙大帝”的电视剧,感触甚深。康熙年幼时,其祖母就对他的言谈举止立下了种种规矩,稍有逾越,即严加批评。康熙五岁时,祖母便叫他站班当差,每日黎明即起……在祖母近于苛刻的调教下,康熙自幼习射,勤奋学习到了咯血的地步。

当然,我们并不提倡长辈们也用康熙祖母那样的方法去教育自己的下一代。但严要求,严管教,适当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使他们能适应各种生活环境,并能在逆境中克服种种困难,独当一面,这绝对没错。因为,我们抚养孩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脱离父母的怀抱,成功地去走自己的人生之路。我们应该利用一切条件和机会让孩子从中接受锻炼,以增强其责任感。比如,从小就有意识地让孩子整理自己的玩具、床铺;大人做事时,让孩子一起帮忙;待人处事方面让孩子尊重别人、谦虚礼让等。

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遇到困难和挫折,所以,家长非但不应一味地包办代替,还要人为地给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设置一些“路障”,鼓励他们想方设法去解决。不能让孩子习惯于靠撒娇、索要或哀求等手段达到目的。小树不剪难成才啊。

争强好胜追求完美者要会减压

对于生活中那些争强好胜追求完美者要会减压,《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言谈犀利、精明能干、争强好胜,管理贾府上上下下,是有名的“凤辣子”,也是典型的A型性格者。

这种性格的人一般追求完美、时间观念和上进心很强、脾气暴躁、有闯劲,但往往不善克制、好斗、爱显示才华、抱负太高等。A型性格的人通常事业成 功,多处于领导地位,但因压力较大,容易紧张、冲动。这些负性情绪作为心理应激,极易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研究发现,A型性格者患 高血压的风险是普通人的2~3倍。心脏病患者中,A型性格者高达98%。早在1977年的国际心肺血液病学会上,A型性格就已被确认为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 素之一。

上一篇:花卉市场调研报告下一篇:研究生毕业个人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