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2024-08-28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精选8篇)

篇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0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09/03/2004]

第一条 为加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和审批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的适用范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审批。

第三条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是实施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作的法律依据,是各级人民政府指导、管理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作的基本手段。

第四条 编制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必须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促进文物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使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第五条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应当纳入所在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应当与相关的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土地利用等各类专门性规划相衔接。

第六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应当在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指导下,由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由国家文物局指定或协调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编制;跨地、市、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由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指定或协调有关政府机构组织编制。

第七条 承担编制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单位,必须具有国家文物局认定的相应资质。

第八条 国家鼓励文物保护规划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创新与运用,提倡多学科结合,提高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水平。

第九条 编制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应当满足下列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尽可能减少对文物本体的干预,保存文物本体的真实性,注重文物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保护文物本体及其环境的完整性;

(二)做好前期调研和评估工作充分考虑文物本体的组成要素及其环境的历史格局,提高保护措施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三)坚持科学、适度、持续、合理地利用,统筹协调文物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十条 编制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应当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沿革、现存状况、保护和管理状况、考古工作状况以及研究的历史和成果等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对文物所在地的自然与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等进行普遍的了解,取得准确的、充分的基础资料。

编制组织单位应配合提供编制文物保护规划所需要的基础资料。第十一条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可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分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规模特大、情况复杂的文物保护单位应首先进行可行性研究并编制总体保护规划纲要。

第十二条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一般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评估文物保护单位的价值、重要性及其环境影响、社会与人文影响;

(二)评估文物本体及其环境的保存、保护、管理和利用现状,分析主要破坏因素;

(三)明确规划原则、性质、目标、重点和保护对象等;

(四)划分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提出管理规定;

(五)制定保护措施,包括保护工程和保护技术要求;

(六)制定相关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措施;

(七)提出其他相关领域规划的要求;

(八)划定功能分区,限定利用功能;

(九)制定开放计划,核定游客容量控制指标,确定展示项目、路线组织和必要的服务设施;

(十)说明规划范围内拟建项目的必要性,编制选址策划,提出建筑功能设定、规模测算和建筑设计的规划要求;

(十一)提出管理建议,确定日常养护和监测内容,考虑社区参与计划;

(十二)编制规划分期、实施重点与投资估算,提出实施保障。第十三条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中保护目标、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分与管理规定、文物本体的主要保护措施、利用功能限定和游客容量控制指标等内容,应当作为保护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第十四条 保护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

规划期内可根据要求分为近期、中期、远期。近期规划一般不超过5年,应优先解决文物保护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安排亟待实施的保护项目。

第十五条 保护规划成果一般由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说明和基础材料汇编组成。

总体保护规划纲要包括文字说明和必要的示意性图纸。

第十六条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深度应满足保护的有效性和实施的可操作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作为本办法附件与本办法一同发布并施行。

第十七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后,应当由规划编制组织单位报省级文物行政部门会同建设规划等部门组织评审,并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省级人民政府在批准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前,应征得国家文物局同意。

第十八条 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内容进行调整或修改,应当按照原报批程序进行。

第十九条 省级和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审批办法,由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参照本办法另行制订。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国家文物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篇2: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统一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技术文件的内容和深度,依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制定本要求。

第二条 本要求是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配套的具体规定,编制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除遵守本要求外,尚应符合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三条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设计成果的各组成部分要求如下:

(一)规划文本:表达规划的意图、目标和对规划的有关内容提出的规定性要求,文字表达应当规范、准确、肯定、含义清楚。

(二)规划图纸:用图像表达现状和规划内容。要求清晰准确,图例统一,图纸表达内容应与规划文本一致。规划图纸应绘制在近期测绘的现状地形图上,规划图上应显示出现状和地形。图纸上应标注图名、比例尺、图例、绘制时间、规划设计单位名称。

(三)规划说明:内容包括文物保护单位的价值与重要性、现状、管理等各项评估的详细内容,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

(四)基础资料汇编:内容包括有关文物保护单位的各类基础资料与规划依据等。第二章 规划文本

第四条 规划文本基本内容:

规划文本内容一般应包括各类专项评估、规划原则与目标、保护区划与措施、若干专项规划、分期与估算五部分基本内容;规模特大、情况复杂的文物保护单位规划文本还应包括土地利用协调、居民社会调控、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规划文本的体例一般为:

(一)总则;

(二)专项评估;

(三)规划框架;

(四)保护区划;

(五)保护措施;

(六)环境规划;

(七)展示规划;

(八)管理规划;

(九)规划分期;

(十)投资估算;

(十一)附则。第五条 总则编制内容:

表述规划对象的概况(含行政区划、类型、保护级别与公布时间)和规划性质、编制依据、规划范围、规划期限等。第六条 专项评估编制内容:

明确保护对象,提出价值评估(含文物价值与社会价值)、现状评估、管理评估、利用评估的结论和主要破坏因素或现存主要问题。第七条 规划框架:

提出规划原则与目标、基本对策、规划重点、总体布局等内容。第八条 保护区划编制内容:

(一)保护区划:

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应根据确保文物保护单位安全性、完整性的要求划定或调整保护范围,根据保证相关环境的完整性、和谐性的要求划定或调整建设控制地带。

在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尚未全面展开的情况下,编制保护规划应当分析文物分布的密集区、可能分布密集区和可能分布区,以此确定文物保护单位的分布范围、重点保护对象和不同的区划等级或类别。

各类保护区划必须明确四至边界,注明占地规模,制定管理规定。

(二)区划等级:

保护范围可根据文物价值和分布状况进一步划分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建设控制地带可根据控制力度和内容分类。

(三)制定管理规定:

各类保护区划的管理规定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文物保护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

涉及城镇建设用地的建设控制地带应提出详细的建设控制要求,包括建筑物的体量、高度、色彩、造型等,必要时应提出建筑密度、适建项目等要求。

第九条 保护措施编制内容:

(一)制定保护措施:

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价值与现状评估,针对破坏因素,结合保护目标,制定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的制定要以各项评估为依据,区分保护力度,划分措施等级。保护措施既包括技术层面的各种具体措施(化学的、生物的、工程的),也包括各类管理控制要求。

一般保护措施应满足文物的保存、管理、安防和日常维护要求。特殊保护措施必须经由专业技术论证,要考虑可逆性。

涉及防火、防洪、防震等急性灾变的保护措施应制定应急措施预案。

(二)制定专项保护工程及其他工程规划:

涉及古建筑群修缮、岩(土)体加固、防灾工程等专项保护工程时,应提出具体规划要求、技术路线、实施方案计划等,注明其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的干扰程度,测算工程量,制定分期实施计划。

(三)说明保护范围内规划建造项目的必要性,编制选址策划,提出建筑功能设定、规模测算和建筑设计的规划要求。

第十条 环境规划编制内容:

(一)提出环境治理与保护要求:

环境治理内容包括禁止开山采石、保持视线通廊、空间景观整治、道路修建改建、居民搬迁调控、不协调建造物的拆除或整饬要求等。

环境保护内容包括编制环境质量标准、垃圾处理方式和污染治理等要求。

(二)提出生态保护要求:

生态保护内容包括维护地形地貌、防止水土流失、策划水系疏浚、防治风蚀沙化、农业综合治理等。

(三)编制景观保护规划:

参考历史环境资料,提出与文物保护单位环境相和谐的景观保护设计要求,包括环境风貌、视通廊、空间景观等内容;同时结合生态保护要求,确定植被类型与品种要求,编制绿化景观规划。

第十一条 展示规划编制内容:

(一)制定展示原则、目标和方式等;

(二)划分功能分区,提出展示和使用要求;

(三)规划展示主题、布局等内容;

(四)组织展示路线;

(五)策划展示设施;

(六)设置游客服务设施;

(七)测算开放容量(包括最大控制容量/日、控制容量/年等);

(八)其他内容。

第十二条 管理规划编制内容:

(一)提出管理机构、经费与人员编制要求;

(二)提出管理办法制订要求;

(三)提出管理机构的责权范围与日常工作内容;

(四)提出培训计划和宣传、教育计划。第十三条 分期规划编制内容:

提出分期依据,列出各期规划实施重点和措施。第十四条 投资估算编制内容:

(一)列出估算依据,核算有关数据;

(二)对规划各项内容进行分期、分类的资金投入估算;

(三)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或资金筹措及有关政策建议;

(四)可评估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第十五条 附则:

(一)文本的法律效力;

(二)规划解释权;

(三)执行时间。

第十六条 规划文本可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类别、规模和复杂程度,增补下列相关的专项规划章节。编制深度参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涉及专门性规划的内容以建议方式表述。

(一)道路交通调整规划;

(二)人口调控或社会居民调控规划;

(三)土地利用调整规划;

(四)基础设施调整规划;

(五)建筑保护与更新模式规划;

(六)利用功能调整规划等。第三章 规划图纸

第十七条 保护规划基本图纸与内容:

(一)区位图:标明文物保护单位在行政辖区的位置。

(二)环境图:标明文物保护单位与相关地理形貌及其周围地区的关系。

(三)现状图:标明文物保护单位分布范围及其相关环境因素,注明相关经济技术指标。本体面积单位:平方米(m2),占地面积单位:公顷(hm2)。

(四)评估图:标明文物保护单位的价值等级、完好程度、病害类别、破坏速度、主要破坏因素以及历代建造或修缮记录、功能利用现状等评估内容。

(五)保护规划总图:综合性标明保护范围内的主要规划内容。

(六)保护区划图:标明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等保护区划的边界、占地面积和分级分类内容,注明相关经济技术指标;标注保护对象。

(七)保护措施图:标明各种保护措施、保护工程的实施范围和相关经济技术指标。涉及历史文化保护区性质的文物保护单位(古村镇、坞堡等)应参照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编制要求补充绘制相关的规划图。

(八)环境规划图:标明环境规划涉及的各项内容实施范围与相关经济技术指标。

(九)展示规划图:标明展示目标位置与名称、说明标牌位置、参观路线、停车场、游客服务设施或陈列馆室等,注明相关经济技术指标。

(十)管理规划图:标明围栏、门卫、监控及其他安防设施的位置,巡查管理分片范围等。

(十一)基础设施图:包括道路交通、排水沟渠和工程管网。其中:道路交通图应规定交通出入口方位,确定保护范围内路网系统及其与外围道路的联系,主要道路的断面;工程管网图应确定消防设施、给排水管线、电力电讯等各单项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等,制定相应的规划实施要求(环境和谐要求);必要时配竖向规划图。

(十二)分期规划图:标明规划各期实施内容的范围与经济技术指标。

(十三)工程方案图:各类保护、展示、管理工程的主要设计方案图。第十八条 保护规划说明图纸与内容:

(一)测绘图:即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的标准测绘图(古建筑测绘图、石窟测绘图、考古发掘平、剖面图等)。

(二)历史沿革图:相关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图、方志图和文献中的相关图形资料。

(三)相关示意图:标示文物保护单位的结构格局、文化谱系区划、地理气候区划等相关信息的示意图。

第十九条 保护规划补充性图纸与内容:

(一)用地功能分区图:适用于规划范围较大、非单一功能规划用地的文物保护单位,应标明用地分类、用地性质、各类用地规模等。

(二)地形地貌分析图:适用于地形地貌复杂的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

(三)环境整治规划图:适用于规划范围较大、环境整治内容复杂的文物保护单位。

(四)道路交通调整规划图:适用于涉及城镇体系交通关系调整的文物保护单位。标明保护范围内道路系统及与外部道路系统的联系,标明各级道路的红线位置、道路横断面、路口转弯半径等,表示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的分流和衔接、停车场的位置和出入口。大型文物保护单位可简化制图。

(五)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图:适用于涉及土地利用性质调整的文物保护单位,应分类标绘土地利用现状,深度以《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的中类为主,小类为辅;必要时应配“土地利用现状图”。

(六)社会居民调控规划图:适用于人口调整规模跨乡镇行政区划的文物保护单位,应绘制搬迁型、缩小型、控制型居民点和定向安置选址等内容;必要时配“人口分布密度现状图”和“人口分布密度规划图”。

(七)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规划图:适用于涉及城乡建设发展方向的文物保护单位。

(八)生态环境保护图:适用于涉及大面积生态保护的文物保护单位。

(九)保护规划补充性图纸的绘制内容可分别参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199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村镇规划等技术文件的对应条款。第二十条 规划图纸绘制要求:

第二十一条 规划图纸绘制要求说明:

(一)基本图纸可根据实际情况,表现内容简单的可绘制综合图;表现内容复杂的可在综合图的基础上拆分单项内容、独立成图。

(二)分图一般应在总图的比例上酌情加大。

(三)用于规划实施阶段的图纸深度与比例应参照建筑设计总平面图要求绘制。

第四章 规划说明与基础资料

第二十二条 规划说明用于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

编制格式可以由保护对象说明、专项评估报告、专项规划说明、规划实施保障建议等内容组成。

第二十三条 保护对象说明:

收集与整理文物保护单位的所有图、文档案,明确说明规划的保护对象,包括文物保护单位的构成内容及其相关历史环境因素,编制概括、准确的《文物清单》,配置必要的分析示意图。

考古基础资料不能满足确定保护对象的规划需求时,可在补充探查与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专项调查报告,分析、确定保护对象的分布情况,为规划确定保护对象提供依据。

第二十四条 专项评估报告:

(一)价值评估:评估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对社会、文化、经济的影响作用)。

(二)现状评估:评估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现存状况的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真实性评估主要内容为现存各类工程干扰情况;完整性评估主要内容为保护区划状况、文物残损状况以及病害类型;延续性评估主要内容为破坏速度与破坏因素等。

(三)管理评估:评估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状况,包括“四有”建档情况、管理措施现状(保护级别公布、政府文件、管理机构、管理规章)、管理设备、技能与人才队伍以及历年保护工作的重要事件等相关工作评价。

(四)利用评估:评估文物保护单位的利用状况,包括社会教育效益、旅游经济效益、开放容量情况、交通与服务设施的配置与使用情况、展示设施的使用情况等。

(五)上述4项为保护规划的基本专项评估,评估结论最终应进行综合归纳,提炼出现存主要问题或主要破坏因素。

(六)价值突出、规模特大、情况复杂的文物保护单位还可以酌情增加档案建设、保护措施、监测体系、游客管理、学术研究、宣传教育等评估内容。

第二十五条 专项规划说明:

专项规划说明主要用于解释和说明规划文本中各专项规划的条款与编制依据。

有关工程的策划说明应包括选址、功能、规模的论证,说明有关建筑设计的各项规划要求。

开放容量的计算应包括详细的计算依据与过程,列出算式。

投资估算的计算应说明计算依据、计算过程,以及投资项目的不同类别、不同规划实施期限的计算数额;提出资金筹措渠道或来源。

第二十六条 规划实施保障建议:

规划实施保障建议主要援引我国有关文物保护的现行法律法规,结合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具体条件,根据规划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提出规划实施方式与支撑保障的建议,供规划实施者参考。

第二十七条 编制保护规划需搜集、研究的基础资料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一)符合国家勘察、测量规定的测绘图(包括各个时期的航拍、地形地貌图等)。

(二)历史文献资料和相关的地理、地震、气候、环境、水文等资料;必要时,应由专业部门提供专项评估报告。

(三)文物调查、勘探、发掘的相关资料和报告。

(四)历年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与监测记录。

(五)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边环境的现状图文资料。

(六)文物保护单位所在地当前的社会、文化、经济、交通、人口、地理、气候、水文、地质等基础资料和城乡建设发展的相关规划文件。

(七)文物展示、服务设施情况,历年游客人数与收费统计等。

(八)机构、经费、人员编制、政府管理文件等。

篇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李干杰指出, 土壤环境保护事关广大人民群众“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 事关农产品质量、人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生态安全, 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和战略问题。要根据我国土壤环境面临的形势, 精心谋划, 科学安排, 突出“保护优先”, 坚持“风险管控”, 明确“十二五”时期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思路、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一要把握总体思路。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人居环境健康为目标, 以土壤环境风险管控为主线, 以农用土壤优先保护、受污染土壤风险管控和重点区域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示范为重点, 不断夯实工作基础, 逐步提升监管能力, 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土壤环境问题。二要明确重点任务:一是对农用土壤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实行优先保护;二是对土壤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实行源头控制, 落实好重金属污染防治等相关规划;三是对受污染土壤的使用进行风险评估与管控;四是开展污染土壤治理修复试点示范;五是夯实土壤环境监管基础。

李干杰强调, 《全国土壤环境保护规划 (2011—2015) 》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首次开展的土壤环境保护综合性规划, 是未来五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蓝图和重要指针, 涵盖内容多、编制时间紧、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为顺利推进规划编制工作, 确保如期圆满和高质量完成规划任务, 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科学确定规划的定位。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 紧密结合国家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重要基础, 突出保护优先和风险管控, 以改善质量、保障安全、维护健康为主要目标, 夯实基础、强化监管、探索示范, 合理确定规划指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二要切实形成规划编制的合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有关司局要加强沟通, 协调解决规划编制中的关键问题, 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三要建立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的机制。

篇4: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关键词】林地;保护利用;监测;规划编制

林地是林业和生态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目前,林地的保护与利用普遍存在着保护重视不够、管理相对滞后、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流转不规范、林地生产力不高等问题。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编制,保障了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空间,为实现林地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和手段。宾县林地保护利用与经济发展矛盾逐渐突显,如何编制科学可行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值得思考。通过全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及图斑落界工作,实现我省森林资源监管手段的重大变革,促进森林资源监测、规划等工作的有效开展。

1.规划编制工作情况

为了落实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及在新时期下社会经济发展对林地管理工作的新要求,落实好森林保有量、征占用林地定额等约束性指标,落实好林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等预期性指标,形成宾县政府和政府职能部门共同维护的职责,适应新时期下的林地保护利用调控与管理,宾县正式开展了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编制工作。

1.1基础资料收集

规划编制技术人员深入到各职能部门和各乡镇收集与规划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等现状资料,包括各职能部门的现状及相关专业规划资料和各乡镇现状及相关规划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源进行整理与核实,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提供完善,详实的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形成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基础资料汇编,建立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基础资料平台。

1.2专题研究

对节约、集约利用林地和分区、分类、分级、分等管理林地对策和措施进行研究。对可能影响规划范围内林地保护利用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区域林地生产潜力分析、林地保护利用战略选择、经济社会发展对林地保护利用的影响和提高林地生产率措施等有关问题的研究。

2.林地保护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在林地保护利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社会对土地的需求与林地保护依然是主要矛盾,林地资源分布不均、利用不合理、质量不高、生产力低等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

2.1基础工程建设加快,土地供求关系紧张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以及社会基础条件的改善,各项工程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增加。相对于发达地区,我县社会基础条件薄弱,工程建设速度慢。特别是交通、城市等基础性建设对土地潜在需求量大,在耕地保有量不变的前提下,大量的项目用地将向林地转移,加之毁林开垦、吞食林地和非法占用林地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与林地保护依然是主要矛盾。

2.2林地保护利与地方经济发展不协调

长期以来,林业投入资金不足,社会地位较低,宾县的历史经验说明,当地方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发生冲突时多以前者利益为主,林地保护利用效果不佳,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后,如何才能更好地落实规划的各项保护利用措施,更科学地管理林地,也是规划编制的一项重要内容。

2.3林业投入资金不足,林地保护利用效果有待提高

由于林资源培育生产周期长、短期经济效益比较差,林地保护和利用水平低下,林业建设投资不足,吸引社会资金能力差,森林资源管理政策不活,社会投资积极性不高等,严重制约全县林业建设。商品林建设水平不高,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商品林建设投入和产出体系尚未形成。

3.规划编制必要性

3.1保障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编制实施五常市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加强林地保护,提高林地利用效率,对于发展现代林业、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五常县又是林业大县,森林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水土流失、保障粮食安全、固碳减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绿色生态空间和生态产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对环境与资源的压力不断加大。我县的森林资源质量不高、生态功能不强、抗灾害能力弱等问题已经开始显现。在此形势下,要实现方正县林地、森林面积“双增目标”,迫切需要统筹谋划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用地需求,保障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3.2加强节能减排,提升林业地位的需要

森林是陆地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间接减排方面具有重要地位。除了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工程减排和结构减排力度外,还应充分发挥森林在间接减排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森林固碳和净化大气的能力,这就需要通过科学规划,从根本上增加林地和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为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我县地处黑龙江省中部,位于哈尔滨市的中心地带,按现有森林面积计算,林业每年可固碳约40万吨,在全省碳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3提升资源监管水平,建设现代林业的需要

长期以来,林业基础工作相对薄弱,森林资源管理技术手段落后,森林资源管理还停留在“数字”上,林地的位置、界线尚无统一的图面资料,林地与非林地的界线难以确定,资源管理无据可查,给森林资源监管带来诸多困难。林地资源的管理已经跟不上时代要求,通过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全县“一张图”的建立,明确了林地位置和界线,为森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加快了现代林业进程。

4.提出的建议

4.1科学规划合理制定编制方案

规划占用林地限额在制定时,要考虑国民经济对各行业的要求,以及宾县相关部门提供的各类建设用地对林地的需求预测,测算规划期内建设用地对林地的需求规模,在各部门预测自身行业用地需求的基础上,考虑历年林地征占用相关统计数据和今后林地保护利用的政策导向,进行综合平衡分析后,征求多方意见及协调后确定。

4.2要节约使用林地

要以少占或不占林地为原则,控制城乡建设使用林地,加强城市森林、绿网、义务植树等工程建设和造林绿化。限制独立的工业、矿产资源开发项目使用公益林地、天然林和重点商品林地。规范旅游经营设施等用地,适度保障符合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规划的生态旅游用地,减少优质林地改变用途。

4.3广泛征求意见

篇5: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文物督发〔2014〕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

为加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程(安防、消防、防雷工程)申报审批与管理工作,根据《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和文物保护工程申报审批与管理的相关规定,现通知如下:

一、立项申报和审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需实施安全防护工程项目的,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编制立项报告,经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初审后报国家文物局审批,国家文物局组织立项审核并出具批复意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应根据安防、消防或者防雷等不同安全防护工程类型,分别编制立项报告,分别申报立项审批。工程规模较大需要分期实施的,应在立项报告中予以说明。

立项报告文本要按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立项报告》规范文本编制,并重点明确以下内容:

(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概况,实施安全防护的对象和具体范围;

(二)根据文物类型、特点以及人防、物防和所处环境条件等,对可能存在的被盗、遭受破坏、发生火灾和雷击等安全隐患进行风险评估;

(三)针对防护对象的特点和风险,按照适度适用的原则,确定工程主要内容、技术手段和防护措施。属于升级改造工程的,要对原有设施设备运行状况、使用功能和覆盖范围等进行全面详细勘察评估;

(四)项目实施和运行维护的组织机构、人员、措施和投入等保障条件;

(五)根据工程规模和实际需求,据实合理编制工程估算,并列出测算依据和标准。

(六)附有防护对象的平面图、分布图、主要文物的现状照片、风险评估报告和原有设施设备评估报告等。

二、方案核准

(一)设计方案编制。批复同意立项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程,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管理机构根据立项批复意见,组织具有相应资质和条件的设计单位,按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际面临的安全风险,依据相应的标准规范合理编制设计方案。设计方案编制要坚持适度防护和最小干预,避免过度防护和设备堆砌。安防、消防、防雷设计方案应分别编制。设计方案应包括:1.立项批复文件副本;2.设计委托书;3.设计任务书;4.现场勘察报告和现状照片;5.设计说明;6.设计图纸;7.主要设备材料清单;8.工程概算书;9.主要设备材料的检验报告或者认证证书;10.人员培训细则、售后服务承诺和工程验收细则;11.设计单位的资质证明文件;12.其他需要说明的有关材料。

(二)设计方案申报、评审与核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程设计方案应报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核准,立项批复中明确需由国家文物局核准的,经省文物行政部门报国家文物局核准。设计方案擅自扩大经批复同意的立项报告中确定的防护范围和防护要求,过度设防,虚报工程预算的,国家文物局或者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将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核准。

国家文物局或者省级文物行政部门在核准设计方案前,应将受理核准的设计方案送交文物安全防护工程咨询评估机构进行评审。咨询评估机构对设计方案组织评审后,应出具通过或者不通过的评审结论,提出明确的修改完善意见,并提供评审意见书。未通过评审的设计方案不得核准,应修改完善后送交咨询评估机构再次组织评审。文物安全防护工程咨询评估机构由国家文物局按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项目咨询评估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确定并公告。评审经费由国家文物局保障。

国家文物局或者省文物局核准同意的设计方案,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管理保护机构按照工程内容,依据相应主管部门规定履行程序。

(三)设计方案备案。设计方案经核准同意,并按规定履行程序后,应根据相关意见形成实施方案(施工图设计),并由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报国家文物局备案。备案文本中有修改完善内容的,应附详细说明。

三、工程实施与验收

安全防护工程实施要严格按照报国家文物局备案后的设计方案进行;确需变更设计方案内容的,应重新履行核准、审批和备案程序。工程实施要避免对文物本体及其环境风貌造成影响或者破坏。工程实施完成并试运行正常后,应依据有关规定组织工程验收。工程实施中,应加强设计、施工、调试等环节的衔接协调,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工程监理和审计,确保工程质量。

四、设计施工单位要求

从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防、消防、防雷工程方案设计、工程施工的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设计、施工或者设计施工一体化的甲级(或者一级)资质,且具有一定的文物安全防护工程设计、施工经验。对于设计施工单位相关资质或者设计施工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的情形,国家文物局将向社会公告并通报相应主管部门。

五、工程监管与检查

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由负责文物安全监管职能的内设处(科、室)承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程相关工作,避免多头管理。要切实加强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程的指导、检查和监管工作,及时组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程施工和竣工检查。施工和竣工检查可组织专家或者委托咨询评估机构进行。对在施工和竣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整改完毕。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程不得峻工,情节严重的,要予以通报并向上一级文物行政部门报告;涉及违法、违规的,要依法依纪追究相关责任:

(一)破坏文物本体或者对文物周边环境风貌造成较大影响的;

(二)未严格履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程申报审批程序的;

(三)未按照报国家文物局备案后的设计方案实施,擅自变更设计方案内容或者擅自更换设计方案中的主要设施设备的;

(四)施工质量存在严重问题的;

(五)未按照文物行政部门施工和竣工检查提出的整改意见整改到位或者拒不整改的;

(六)工程决算与概预算存在较大出入的;

(七)工程实施单位不符合资质要求和条件,或者资质要求和条件存在问题的;

(八)其他不得竣工的情形。

自印发之日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护工程申报审批与管理工作均按本通知内容执行;此前国家文物局已受理申报的立项报告和设计方案,仍由国家文物局负责审批和核准。

特此通知。

国家文物局

篇6: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0年06月30日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已经第55次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 姜伟新

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五日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审批,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是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实施城乡规划管理,合理配置省域空间资源,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统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的基本依据,是落实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引导本省、自治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指导下层次规划编制的公共政策。

第四条 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规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能源,保护自然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

第五条 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并与有关规划相协调。

第六条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应当纳入省级财政预算。

第七条 经依法批准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除外。

第二章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制定和修改

第八条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组织编制的具体工作。

第九条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委托具有城乡规划甲级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

第十条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一般分为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和编制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成果(以下简称规划成果)两个阶段。

第十一条 编制规划纲要的目的是综合评价省、自治区城镇化发展条件及对城乡空间布局的基本要求,分析研究省域相关规划和重大项目布局对城乡空间的影响,明确规划编制的原则和重点,研究提出城镇化目标和拟采取的对策和措施,为编制规划成果提供基础。

编制规划纲要时,应当对影响本省、自治区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第十二条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对规划纲要和规划成果进行充分论证,并征求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的意见。

第十三条 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

在规划纲要编制和规划成果编制阶段,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分别组织对规划纲要和规划成果进行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

第十四条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向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交审查规划纲要和规划成果时,应当附专题研究报告、规划协调论证的说明和对各方面意见的采纳情况。

第十五条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

第十六条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报送审批前,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将规划成果予以公告,并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公告时间不得少于三十日。

第十七条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报国务院审批前,应当将规划成果提请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

第十八条 上报国务院的规划成果应当附具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说明书、规划编制工作的说明、征求意见和意见采纳的情况、人大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和根据审议意见修改规划的情况等。

第十九条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纸,以书面和电子文件两种形式表达。

规划成果的表达应当清晰、规范,符合城乡规划有关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二十条 修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规定。

修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向国务院报告前,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结合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提出规划修改的必要性、修改规划的基本思路和重点,经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后,向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一条 修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审批程序。

第二十二条 根据实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需要,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依据经批准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省域范围内的区域性专项规划和跨下一级行政单元的规划,落实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

第二十三条 省域范围内的区域性专项规划和跨下一级行政单元的规划,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第三章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和成果要求

第二十四条 规划纲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分析评价现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情况,明确规划编制原则、重点和应当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按照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要求,提出本省、自治区在国家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综合评价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等城镇发展支撑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城镇化进程中重要资源、能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的要求。

(四)综合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产业发展趋势、城乡人口流动和人口分布趋势、省域内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区域差异等影响本省、自治区城镇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及要求。

(五)按照城乡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条件,提出优化城乡空间格局的规划要求,包括省域城乡空间布局,城乡居民点体系和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的要求;提出省域综合交通和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布局的建议;提出需要从省域层面重点协调、引导的地区,以及需要与相邻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同协调解决的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等相关问题。

(六)按照保护资源、生态环境和优化省域城乡空间布局的综合要求,研究提出适宜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的划定原则和划定依据,明确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的基本类型。

第二十五条 规划成果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明确全省、自治区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包括城镇化目标和战略,城镇化发展质量目标及相关指标,城镇化途径和相应的城镇协调发展政策和策略;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城乡结构变化趋势和规划策略;根据省、自治区内的区域差异提出分类指导的城镇化政策。

(二)明确资源利用与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要求和措施。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等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地域传统文化特色的体现,生态环境保护。

(三)明确省域城乡空间和规模控制要求。包括中心城市等级体系和空间布局;需要从省域层面重点协调、引导地区的定位及协调、引导措施;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的目标、原则和规划要求。

(四)明确与城乡空间布局相协调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包括省域综合交通发展目标、策略及综合交通设施与城乡空间布局协调的原则,省域综合交通网络和重要交通设施布局,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及其规划要求。

(五)明确城乡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包括统筹城乡的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布局原则和规划要求,中心镇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设施的配置要求;农村居民点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的总体要求;综合防灾与重大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的规划要求等。

(六)明确空间开发管制要求。包括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的区位和范围,提出管制要求和实现空间管制的措施,为省域内各市(县)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四线”等规划控制线提供依据。

(七)明确对下层次城乡规划编制的要求。结合本省、自治区的实际情况,综合提出对各地区在城镇协调发展、城乡空间布局、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交通和基础设施布局、空间开发管制等方面的规划要求。

(八)明确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包括城乡统筹和城镇协调发展的政策;需要进一步深化落实的规划内容;规划实施的制度保障,规划实施的方法。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本省、自治区实际,可以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与相邻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协调事项,近期行动计划等规划内容。必要时可以将本省、自治区分成若干区,深化和细化规划要求。

第二十六条 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的管制要求,重要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省域内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等,应当作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第二十七条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二十年,还可以对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城乡空间布局等重大问题作出更长远的预测性安排。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省域范围内的区域性专项规划和跨下一级行政单元规划内容和编制审批的具体要求,由各地参照本办法确定。

篇7: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法制日报——法制网 2016-11-02 原标题:城市规划动态维护机制拟建立 核心指标实施情况向社会公布

法制网北京10月31日讯 记者王开广 国务院法制办今天发布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提出促进规划有效实施的建议和措施,建立城市规划动态维护机制。各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对城市总体规划评估报告进行汇总,并将核心指标实施情况等重点内容向社会公布。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除外。

征求意见稿提出,上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认为城市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存在违反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变相修改城市总体规划等情形的,应当及时告知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并要求其责令有关机关改正。

根据征求意见稿,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采用卫星遥感、信息化等技术手段,通过规划督察员、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形式,对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等强制性内容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制止和纠正违反城市总体规划的行为。

此外,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分为评估和阶段评估。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评估情况应当纳入城市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报上一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阶段评估应当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相结合,一般每五年开展一次。阶段评估报告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题报告,同时报原审批机关和上一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提高城市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批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规划地位)城市总体规划是全局性、综合性规划,在城市发展中具有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是合理配置城乡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指导城乡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应当严格执行,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

第四条(规划原则)制定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应当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区域协调、城乡统筹、集约节约、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公共安全。

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推进两图合一。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依据。

编制近期建设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不得违反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第五条(管理体制)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和实施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省、自治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报批管理等具体工作。

第二章 规划编制组织

第六条(组织编制主体)城市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实施和修改,城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具体承办。

第七条(编制单位资质)承担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单位,应当取得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证书,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第八条(前期工作)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开展规划实施评估、战略研究等前期工作,明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思路和重点。

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应当至少在现行规划到期前两年开始。

第九条(专题研究和技术论证)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对涉及城市发展建设和空间资源保护利用等重大事项开展专题研究,对规划草案进行技术论证。

第十条(公众参与)对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可以向社会公众征询解决方案。

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在报送审批前提交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依法予以公告,并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网络等多种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公告时间不得少于30日。公告的时间、地点以及公众提交意见的期限、方式,应当在政府信息网站以及当地主要新闻媒体上公布。第十一条(协调机制)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建立协调机制,征求相关部门、驻地军事机关和上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二条(编制的一般要求)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对编制经费、基础资料收集等方面的规定,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十三条(规划修改)在规划期内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未按法定程序修改的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方案经依法批准前,不具有法律效力,原城市总体规划继续有效。

第三章 规划内容

第十四条(规划期限)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一般为二十年。对涉及城市更长远的发展,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做出预测性安排。

第十五条(规划内容)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目标与战略。包括城市性质、功能定位;城市发展近远期目标,城市总体规划核心指标;人口预测和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等。

(二)空间布局。包括市域、城市规划区、城镇集中建设区等不同空间层次的规划布局。各城市根据自身特点和规划管理需要,可将不同空间层次进行适当合并。

(三)专项规划。包括综合交通、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城市整体风貌、公共服务、城市安全等。

(四)规划实施。包括规划实施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分期实施要求和近期建设重点;需要在分区层面规划、详细规划、单独编制的专项规划中深化落实的规划要求等。

(五)城市总体规划审批机关和城市人民政府认为需要增加的其他内容。

第十六条(不同空间层次规划要求)不同层次空间布局的规划重点为:

(一)市域层次。包括:区域协调;城镇化目标和策略,城镇结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的规模、布局和管理;特色小城镇和乡村发展建设要求等。

(二)规划区层次。包括:综合划定城镇开发边界,区分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和城镇空间;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的规模、布局和管理;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和生态保护红线;提出各类空间的规划建设管控要求;明确城市集中建设区范围。

(三)城市集中建设区。包括:空间结构、形态和总体布局;规划期内城市、镇建设用地和发展备用地;建设用地结构;城市更新;城市新区等特殊功能区的定位、规模和建设要求。

其中,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城市空间布局可采用空间结构、分区指引和底线控制的形式表达。

第十七条(专项规划的重点)城市总体规划中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为:

(一)历史文化保护。包括:保护目标和原则;各层次保护名录、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古城格局、风貌和高度控制、城市紫线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核心内容。

(二)城市特色风貌。包括:山水林田湖整体形态格局;城市风貌特色和景观框架;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城市设计重点地区和总体控制要求。

(三)生态环境。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目标、原则;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绿地规划,划定城市绿线;水系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划定城市蓝线。

(四)公共服务。包括:保障性住房需求预测和布局原则;公共服务体系和建设标准;社区综合服务指标和规划要求。

(五)综合交通。包括:发展目标、指标与政策;对外交通设施、市级交通枢纽布局;机场净空控制;城市道路网布局和轨道线网走向;城市仓储物流设施布局;社会停车;划定城市黄线。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应当同步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还应同步编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六)市政公用设施。包括:各类市政公用设施、规模和建设要求;敏感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预留与控制;划定城市黄线。

(七)城市安全。包括:防灾减灾类型和建设标准;城市生命线系统、应急避难场所、安全防护距离等有关设施、用地和防控标准等。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机关可以根据城市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增加地下空间、旅游、产业等专项规划内容。

第十八条(强制性内容)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

(一)城市、镇开发边界及管控要求,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线、生态保护红线。

(二)城市绿线、城市蓝线、城市紫线、城市黄线、城市主干路及以上道路红线,以及管控要求。

(三)城市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要求和分级配置标准。

(四)涉及城市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标准;关系城市安全的重要设施、通道,危险品生产和仓储用地的防护范围。

(五)城市总体规划核心指标中的约束性指标。

(六)其他对城市发展影响重大的事项。

其中,城市绿线、城市蓝线、城市黄线、道路红线和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等可分为在总体规划文本、图纸中明确表达的内容和需要在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中落实的内容。需下位规划落实的,总体规划文本应对总量、结构、布局等提出可落实、可监管的要求。

第十九条(规划落实)组织编制近期建设规划、详细规划以及单独编制的专项规划,应当依据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细化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措施。

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可以根据城市内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发展建设需要,编制分区层面规划,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和要求。

第二十条(规划成果形式与内容)城市总体规划成果以纸质和电子文件两种形式表达,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规划文本及其条文说明;

(二)规划图纸;

(三)附件:主要包括规划编制情况说明,征求意见情况,专题研究和技术论证情况,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意见的采纳情况,其他需要向审批机关呈报的文件和情况说明。

其中,规划文本和规划图纸是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文件。

第四章 规划审批和监督

第二十一条(规划成果报批)城市总体规划成果应当于原城市总体规划有效期届满前一年,报城市总体规划审批机关。

第二十二条(规划成果审查)有关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收到审批机关转来的城市总体规划后,应当按照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时限和程序,及时提出审查意见。

第二十三条(规划审批主体)直辖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的总体规划,在城市人民政府报经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后,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国务院审批。

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第二十四条(规划备案)省、自治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自城市总体规划经依法批准后的10个工作日内,将城市总体规划文本和图纸的电子文档报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五条(规划公开)城市总体规划经批准后,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公布。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除外。第二十六条(规划信息技术平台)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逐步建立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全市一张图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平台。

第二十七条(实施评估要求)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提出促进规划有效实施的建议和措施,建立城市规划动态维护机制。

第二十八条(评估和阶段评估)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分为评估和阶段评估。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评估情况应当纳入城市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报上一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阶段评估应当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相结合,一般每五年开展一次。阶段评估报告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题报告,同时报原审批机关和上一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

第二十九条(评估内容公开)各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对城市总体规划评估报告进行汇总,并将核心指标实施情况等重点内容向社会公布。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内容除外。

第三十条(层级监督)上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认为城市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存在违反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变相修改城市总体规划等情形的,应当及时告知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并要求其责令有关机关改正。

第三十一条(规划督察)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采用卫星遥感、信息化等技术手段,通过规划督察员、专项检查、随机抽查等形式,对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等强制性内容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制止和纠正违反城市总体规划的行为。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二条(名词解释)本办法所称生态保护红线,是指生态空间范围内划定的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包括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需要严格保护的地域和其它具有重要生态保育、涵养、防护功能且必须实施严格保护的地域。

本办法所称城镇开发边界,是城镇集中开发建设不得突破的空间边界。城镇开发边界内,是以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为主体功能的城镇空间,包括规划城镇集中建设区、城乡结合部地区和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需要长远预留和进行规划控制的地区。

本办法所称城市集中建设区,指具有城市形态,用于城市发展和集中建设的区域,包括已建城区、规划城市中心城区和规划中确定的新城、新区及各类开发区,组团式城市的主城和副城,不包括外围独立发展的县城、县级市及镇区。

第三十三条(参照执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以及现状镇区常住人口超过20万人口的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查审批工作,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篇8: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工业遗产地段是指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建设的为工业、仓储、交通运输及市政公用事业等服务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所在的地区。

在我国,工业遗产地段的界定尚无统一的标准。在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开展较早的上海等地区对此的标准是:建成30年以上,上述工业建筑所在的地段,且地段内仍保留较为完整的或标志性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工业景观;由于近代工业在上海的发展具有其特殊性,例如大多数民营工厂、里弄工厂并没有单独形成完整的产业生产区域,而是扎根在里弄生活区中,与生活、服务有机结合在一个综合地块里。在北方地区,工业遗产的分布常常是具有明确产权的工厂,但由于以工厂为中心的布局常常会对周边一定范围内产生功能、空间分布上的影响,因此,通常规划中对工业遗产地段的界定不仅仅指工厂区、仓储区等单纯的产业区域,还将其涵义扩展到包括工厂配套居住区、服务区,甚至周边密切相关区域在内的整体地段,从而方便对产业类历史地段进行完整、全面的研究、剖析。

2 工业遗产地段的类型

王建国等学者将工业遗产地段按照空间规模尺度,大致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带有地区复兴和社会转型意义的大规模产业更新改造及其适应性再利用地段,如城市规划中明确的工业片区、区域性资源型工厂区,这一类以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为代表。

第二种是依托于特定资源和生产运输条件的产业建筑地段,如滨水工业仓储区和水陆转运码头区等,这一类以伦敦码头区、鹿特丹港区、苏黎世工业区、上海苏州河沿岸滨水区、唐山南湖煤矿塌陷区为代表。

第三种是一些具有特定价值或建筑学意义的工业类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周边地段,这一类历史地段原有的产业往往以非资源型工业为主。以首都钢铁厂、北京焦化厂、江南造船厂等为代表。

第四种是城市零散工业地段,位于城市中心区或边缘地带,也可能散落在郊区或农村,区位多样化,占地面积规模从几百平米到几公顷,一般是城市中小型企业。

对这四种类型的工业遗产地段进行规划时,在研究空间规模尺度、研究涉及内容、规划发展定位、规划复杂程度上都有很大的差别,需要不同的编制思路,文中对于工业遗产地段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以第三种类型为主,即非资源型工业遗产地段。

3 工业遗产地段成为保护与改造热点的原因

工业遗产地段因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等成为目前文化遗产保护的热点和重点。具体原因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1)城市急剧扩张,引起对用地需求的增加。我国城市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城市中心区工业的退化并没有引起土地的闲置,相反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建设用地。城市建设要解决不断膨胀所引起的居住问题,要加强公共设施建设、道路建设、绿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城市建设用地。另一方面,城市建设用地非常紧张。城市建设用地的获得一般通过新征土地的方式,而新征土地往往位于城市的边缘或新城地区,交通不方便、服务配套设施不足。因此实现城市工业地段的再开发及土地的集约利用,成为目前中国城市工业地段更新的主要特征。2)文化保护与应用的多样化,是工业遗产地段保护的推动力。工业遗产地段是城市和产业在特定历史时期建设和发展的见证,其厂房、构筑物、工业景观等承载着珍贵的历史和工业文化信息。随着人们对文化内涵认识的多样化,对工业遗产看法不再等同于以往“脏、乱、差”的观念。而是把它和历史街区等一起认为是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产,应给予相应的保护和利用。

4 工业遗产地段保护性再利用规划的特点

工业遗产地段的保护性再利用规划作为一种专项城市规划,与其他城市规划在编制思路、原则、技术路线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分析工业遗产地段的保护性再利用规划的特点,对认真编好工业遗产地段的保护工作尤为重要。

4.1 现状调查阶段的要求

现状调查阶段的要求大大高于一般规划,工业遗产地段保护性再利用规划,必须要对基地的区位、上级规划对此地段的定位、基地内作为物质性文化遗产的建筑物、构筑物、空间结构、景观特色情况以及地段所代表的工业文化、最有重要价值的生产工艺和流程等非物质性文化要素进行细致的调查、做出分析,进而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措施和再利用构想。工业遗产地段保护性再利用规划现状调查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调查的深度要求也非常高,而且这些调查涉及相关的学科,需要多学科工程技术人员的协助。

4.2 规划范围划分方式

工业遗产地段保护性再利用规划的目的之一在于确立保护性要素,必要时划定合理的保护范围,确定保护区的功能定位,明确区分保护区物质保护、原貌保护、环境风貌特征保护的界限和确定再利用的方向和目标。由于工业遗产地段的非均质性,这些要素的分布并不集中,所以必须挑选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工业要素,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所确定的保护对象予以保护。基地内地块的划分应根据不同的用地性质、不同的建设方式、不同的保护范围及建筑风貌区、再建建筑高度、风格、色彩控制要求,且地块划分应有利于保护和再利用的实施、方便管理。

4.3 规划的重点内容

工业遗产地段保护性再利用规划主要着眼于保护地段内重点文物及风貌特征的保护和地段空间和建筑物的再利用。其专项规划如交通、给排水、通讯、供电、防火、绿化等都要服务和服从于这一主要内容。同时,还要兼顾合理发展旅游业,保持和提高区域经济活力,扩大当地居民参与保护的程度等。

4.4 与一般城市建设规范的衔接

城市工业遗产地段的肌理往往由于历史演变的形式独特而出现一定的特殊性,若按照现行的城市建设管理规定来衡量,则这些地区的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及建筑间距均难以符合规范要求,必须进行改造。为了维护和发展工业遗产地段的肌理特征,对于工业遗产地段,应允许其建筑间距、机动车停车位设置、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和绿地率等突破一般城市地区的建设规范要求,创造有别于城市其他地区的鲜明特色。

4.5 对规划设计人员的构成和水平要求

工业遗产地段的保护性再利用规划要求、规划设计人员的构成复杂。不仅需要传统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学设计人员,还要配备相应的了解工业生产流程的专门技术性人员,对工业遗产的价值进行认定。此外,如果原工厂生产产生一定环境污染,还需一定的环境评价和检测技术人员的支撑。在城市规划设计人员方面,必须具有较高的综合技术素质,不仅需要具有全面、扎实的城市规划专业理论基础,还需要具有全面广泛的相关专业知识与技术,如通晓工业建筑史、建筑修缮技术等,更需要具有丰富的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经验(历)和较高的综合技术协调能力。

4.6 规划的编制组织

工业遗产地段的保护性再利用规划是一项具有极强政策性和技术性的综合工作,需要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工业遗产地段产权部门、设计部门和开发商的通力合作与配合。显然,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能力的单位为主和当地有关部门(包括建筑规划设计单位、政府相关部门)联合编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在有关专家的指导监督和当地政府的协助下,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工业遗产地段的保护性再利用规划的编制任务。此外,在编制的过程中还应重视公众参与,尤其是地段周边单位、群众的参与,从而促进规划编制的科学化。

4.7 后继管理内容与体制

为了保证规划的有效性,防止因管理不善造成新的破坏,必须制定相应的规划建设保护管理规定,而且要列出分期实施的计划、公众参与的方式和保护的责任、过失追究制度等,以保证规划实施方式和技术的持续性。

4.8 规划编制的步骤和成果形式

保护性再利用规划分为保护规划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再利用规划两个有机联系的部分。保护规划是在对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和判别的基础上直接产生的,进而提出保护和改进措施。这部分在很大的程度上立足于客观存在的现状情况,正是由于现状情况的客观性,决定了保护方式有着较为固定的、客观的、科学的标准,也可以说是唯一的。在保护策略确定的前提下再利用规划是对地段的功能、空间、环境进行进一步的调整。编制内容和步骤上的差异决定成果上的特殊性。与普通城市规划相比,保护性再利用规划除了固定的文本、说明书,在图件上还应标明对现状保护要素和对再建建筑的控制和引导等要求。

5 工业遗产地段保护性再利用规划的编制框架初探

工业遗产地段保护性再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目标原则定位、保护内容方法和实施保障计划三大部分,现分述如下:

1)原则、目标定位:基础调查分析;保护与再利用原则、目标及方向确定:根据上一层次规划的构想,从总体上提出保护和再利用的原则和目标。对地段进行相继的基础调查和分析,确立保护的目标、方向、原则、方法和风格特色要求;保护要素的确定:重要的建筑物、构筑物、体现特色的工业景观、重要的生产工艺和流程……必要时划定核心保护区的范围。

2)保护内容方法:建筑保护更新规划、环境整治规划、遗产地段的发展规划等,分别对遗产地段内重要的景观要素进行系统、全面、精确的保护,并提出地段在今后的改造利用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3)实施保障计划:a.保护管理条例:根据工业遗产地段保护性再利用规划的内容,制定遗产地段的保护管理,经由遗产地段的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上报,由市人大和法律部门审议批准后,颁布实行;b.近期实施计划:一般以年度为限,提出1年或2年内财务资金计划。

工业遗产地段的历史价值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财富,随着历史的推进,这种财富将会不断增值,历史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比经济价值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规划编制应最终将历史资源优势的发挥结合到改造活动中,在提升工业遗产地段经济价值的同时,深化其文化和历史内涵。在这方面,工业遗产地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所包含的内容应比一般城市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向深层次有所拓展。

摘要:介绍了工业遗产地段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分析了工业遗产地段成为保护与改造热点的原因,初步探讨了工业遗产地段保护性再利用规划的特点,并列举了编制的一般框架。

关键词:工业遗产地段,保护性再利用规划,编制方法

参考文献

[1]刘伯英.城市工业地段更新的实施类型[J].建筑学报,2006(8):21-23.

[2]叶瀛舟,厉双燕.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经验及其借鉴[J].上海城市规划,2007(3):50-53.

上一篇:出纳交接明细下一篇:国立中正大学政治学系二年级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