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酝酿国家绿色建筑行动计划

2024-06-02

住建部酝酿国家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共5篇)

篇1:住建部酝酿国家绿色建筑行动计划

住建部酝酿国家绿色建筑行动计划

   字号

欢迎发表评论2011年11月15日03:0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1年11月12日,主题为“绿色人居·创意城市”的第八届“中外绿色人居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江苏镇江举行。

本届“论坛”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建筑促进会(UNEP-SBCI)等主办,由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2004年4月18日,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为主题,在深圳举办了首届中外绿色人居论坛,至2010年,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以“绿色社区·和谐家园”、“绿色建筑·循环经济”、“绿色实践·城市再生”、“绿色开发·城市更新”、“绿色新城·低碳发展”、“绿色经济·和谐人居”为主题共成功举办了七届论坛。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中外绿色人居论坛从主办单位级别、参会嘉宾规模、会议成果质量、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年胜一年,不断提升,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

从各方反应来看,中外绿色人居论坛已经成为境内外生态社区开发和绿色建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以及媒体的盛会,也是目前中国绿色开发领域学术水平最高的公益性国际会议之一。

“绿色经济的发展,是当前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年进出口也可能要成为第一大国时,我们仍然靠拼自然消耗,拼低成本的劳动力,已经难以为继。”出席论坛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表示,论坛把绿色人居、绿色经济、绿色发展作为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切入口,将是功不可没的。

聚焦绿色建筑产业链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一直致力于探索和营造“与自然相融一体、与社会和谐共处”的人居环境。

2010年,为适应论坛内容的扩展和人文理念的推广,论坛更名为“中外绿色人居论坛”。

据招商地产(000024,股吧)表示,结合城市生态环境,运用节能减排技术和创意智慧,建设创意城市是招商地产追求的目标。而“绿色人居·创意城市”是以“绿色产业+生态宜居”为开发模式,建设以新兴产业为主,复合业态、城市综合型的国际化生态科技新城,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空间发展、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内涵品质。

第八届论坛主论坛下设四个分论坛,从国家政策、生态城市、绿色建筑和低碳产业等四个方面分别设立“低碳政策与公众参与”、“生态城市与创意产业”、“绿色技术集成与实践”、“绿色产业链总工论坛”四个主题。

“本届论坛更加注重实际应用,贴近行业产业链的生态发展。所以本届论坛增设了“绿色产业链分论坛”,邀请了国内领先的地产同行、设计院、施工单位、设备厂商的技术专家,从研发、生产、设计运用、施工安装、后期运营管理全流程探讨绿色产品的应用推广技术。同时,增加了绿色产品的展示环节,让与会嘉宾更好地了解和切身体会各类绿色产品在项目应用中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招商地产副总经理胡建新表示,绿色,已经不局限于地产开发,还包括整个产业链以及人们的绿色生活理念。

深圳市嘉普通太阳能有限公司是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大型骨干企业和中国最大的太阳能热利用设备和部品、部件专业制造商之一。该公司受邀参加了本届论坛的绿色建筑产业链的产品展。

应邀参加“绿色产业链总工论坛”的该公司总经理刘学真介绍,该公司设计的“外壁挂和阳台壁挂”等多种创新安装方式适应深圳以及大城市楼层高、屋顶面积小的特点,已经在和招商地产等开发商合作开发绿色建筑。

据了解,该公司设计、制造并安装的深圳龙岗体育新城安置的小区太阳能中央供热系统作为2011年深圳大运会配套安置项目,成为2007“世界最大的全承压二次换热太阳能供热住宅小区”、“国内最大的集中取热分户供热免计量太阳能供热住宅小区”,同时,也是国家住建部认定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项目”。

“绿色建筑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一起努力。”刘学真表示,作为绿色建筑产业链的一环,通过本届论坛,嘉普通公司在得到绿色建筑行业信息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对绿色经济发展方向的坚定。

招商地产则表示,招商地产已经把绿色开发和“绿居行动”相结合,希望通过论坛以及类似的活动,普及绿色人居理念和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研讨生态城市的建设,并研究和探索当代绿色人居和创意城市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把“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运用到生活中。

除了产业链,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2006年,我们建立了可持续建筑与气候倡议组织,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全球可持续建筑政策和实践方面的工作,我们和全球主要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合作,招商集团也是我们一个特别大的支持单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建筑促进会(UNEP-SBCI)总协调召集人、美国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市原市长Curt Garrigan在论坛做主旨演讲时表示,建立组织的目的就是让利益相关者参与,共同推动最佳实践,进而共同分享最佳实践,从而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网络。

“十二五”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更高

南非德班全球气候大会在即,低碳发展成为全球共识势不可挡。

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会议明确了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的目标落实各项任务。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球的房地产及相关领域造成了70%的温室效应。全球4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自于建筑物。低碳生态建筑在气候变化中的地位堪称举足轻重。

但在“低碳经济”和“低碳建筑”来临之前,中国的建筑还处于一个绝对“高碳建筑”的发展阶段。

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建筑耗能已占到我国总能耗的40%,建筑节能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对象。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已经奠定了绿色建筑发展的良好基础。通过住建部“三百”绿色示范工程,在绿色建筑方面的示范超过了300平方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杨榕在出席论坛时介绍,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建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率超过了95%,有近三万多亩的大型公共建筑进行了能耗的检测,有700多幢进行了实时的检测,其中还有一批公共建筑进行了节能改造,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十二五”期间,建筑节能工作将走向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杨榕表示,首先,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向着更高的节能标准发展。在北方地区,比如在北京、天津,正在研究并准备实施75%的节能标准。在夏热冬冷的大城市,目前正在研究推广实施95%的节能标准。

“我们还要提高设计、施工节能的达标率,提高建筑的能效;通过已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来进行建筑能耗的节约。”杨榕补充,我国还将从建筑本体节能向广泛的新能源应用发展,从单体建筑向区域(小区)发展,从城镇的建筑节能向农村的建筑节能发展,以及从节能建筑向绿色建筑全面发展。

标准体系厘定6大方面

绿色建筑共识达成、实践已行。但如何大规模推广节能建筑,并附之财政支持,那么建立中国的节能建筑的评价体系,颇为紧迫。

我国的家电已有了完整的节能评价标准体系,但在绿色建筑领域,缺乏完善的评价标准体系以及激励措施,已经在拖地产企业大力进行绿色地产开发的后腿。

“2006年,我国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第一次给了我国绿色建筑的概念。”杨榕介绍,从2008年开始,我国制订了绿色建筑评审的程序和评价的基本要求,把绿色建筑的星级评定分成了运行和设计两个阶段。

“从2008年开始,我们评审了第一批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截止到10月底,一共评出了268项的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有86项获得了三星级的认证,106项获

得了二星级的认证,67项获得一星级的认证。”杨榕介绍。

绿色建筑评价的基础性工作,也正在开展过程当中;一批标准、细则正在研究和制定过程中,包括已经发布的绿色工程的施工,绿色施工的评价标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等。”杨榕表示,下一步完善绿色评价的标准体系,将突出6个方面的技术体系——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和运营管理。

杨榕详细介绍了上述六方面技术体系的要求。

即节能,就强调更加高的建筑节能标准设计,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方面,就强调了被动式节能技术的优先应用,主动节能技术在被动基础上的一些优化;在节水方面,更加强调了可再生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强调雨水的收集利用等等;在节地方面,强调了土地的高效利用,强调了保护好生态环境;在建筑过程当中,要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在节材方面,强调使用节能材料,以及全装修的使用;在运营上,强调了智能化的管理等。

酝酿国家绿色建筑行动计划

“在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在住房以及城乡建设领域,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耗持续增长,土地资源水资源短缺,更将制约我们的发展。”杨榕介绍,所以,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第一次把绿色建筑纳入,要求建筑业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同时改造建筑业的固有发展模式。

“国务院领导也非常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温家宝总理就做出批示,要求我们发展绿色建筑,从法规、规划、技术标准设计等方面全面推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杨榕介绍,正是在这样的要求下,住建部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国家的绿色建筑行动计划。

“在两周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已经把国家绿色建筑行动计划的征求意见稿发到各部委各省市征求意见。”杨榕介绍,征求意见稿里面确定了一些基本原则。

“现在提出的目标是,首先,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向着更高的标准,比如65%、75%的标准去发展,旧建筑的建筑节能改造要在“十二五”期间完成4亿平方米的改造。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要在区域形成连片和产业示范。在建筑运行节能方面,要实现能耗定额来引导建筑运行节能的相关工作。同时从城镇扩大到农村的建筑节能的发展。再有就是全面地实施国家的绿色建筑行动计划。”杨榕表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建筑节能也会向纵深的方向发展。

杨榕还介绍了我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的基本路线图。

“十二五期间,国家可能要推广发展十亿平方米或者更多的绿色建筑。目前的想法是通过突出重点,比如政府办公建筑,比如结合生态城市的建筑、结合国家财政补贴的项目,结合国家、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来强制性推行绿色建筑标准的实施。同时,通过财政、税收、土地政策等各个方面来引导绿色建筑的发展。

“我们曾经设想,在目前每年完成一二百项的绿色标识认证基础上,经过两三年的时间,完成三五百项绿色标识的认证,同时有一大批项目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要求。在那之后,我国每年再有一千项的项目能够达到国家三星级的项目认证。”杨榕表示。

绿动力:将获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

当绿色开发依旧是增量成本的增加时,除了社会责任,开发商进行星级开发的原动力在哪里?

“由一星到三星,绿色建筑会增加增量成本。但是从绿色建筑最后实现的技术要求和目标看,这些增量成本完全可以在后来建筑的运行过程中得到回收,回收期有4、5年,7、8年等,也说明绿色建筑的长期回报率还是非常可观的。”杨榕表示。

与此同时,国家也正在研究对绿色建筑进行按星级补贴。

在11月8日召开的“中国大型公共建筑绿色节能减排高峰论坛”上,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中国的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一旦执行,一是可以享受地方政府的优惠;二是可以享受中央财政补贴;三是将来如果开征物业税,对三星级绿色建筑可以考虑减免。

“从现在开始,大型公共建筑就应该走上这条道路。”仇保兴说。

据仇保兴透露,国家正在考虑对绿色建筑进行专项补贴,其中对三星级绿色建筑,每平方给予75元补助;对新建绿色建筑达到30%以上的小城镇命名为“绿色小城镇”并一次性给予1000万元-2000万元补助。

在此次论坛上,仇保兴还介绍,地方政府对绿色建筑的优惠政策日益明确,凡是绿色建筑一星容积率返还1%,二星返还2%,三星返还3%。

据了解,关于绿色建筑发展以及相关政策支持,或将在明年北京绿色建筑大会前后出台。住建部酝酿国家绿色建筑行动计划

2011年11月15日 03:32 来源: 证券日报 【字体:大 中 小】

2011年11月12日,主题为“绿色人居·创意城市”的第八届“中外绿色人居论坛”在江苏镇江举行。

本届“论坛”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建筑促进会(UNEP-SBCI)等主办,由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2004年4月18日,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为主题,在深圳举办了首届中外绿色人居论坛,至2010年,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以“绿色社区·和谐家园”、“绿色建筑·循环经济”、“绿色实践·城市再生”、“绿色开发·城市更新”、“绿色新城·低碳发展”、“绿色经济·和谐人居”为主题共成功举办了七届论坛。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中外绿色人居论坛从主办单位级别、参会嘉宾规模、会议成果质量、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年胜一年,不断提升,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

从各方反应来看,中外绿色人居论坛已经成为境内外生态社区开发和绿色建筑领域内的专家、学者以及媒体的盛会,也是目前中国绿色开发领域学术水平最高的公益性国际会议之一。

“绿色经济的发展,是当前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年进出口也可能要成为第一大国时,我们仍然靠拼自然消耗,拼低成本的劳动力,已经难以为继。”出席论坛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表示,论坛把绿色人居、绿色经济、绿色发展作为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切入口,将是功不可没的。

聚焦绿色建筑产业链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一直致力于探索和营造“与自然相融一体、与社会和谐共处”的人居环境。

2010年,为适应论坛内容的扩展和人文理念的推广,论坛更名为“中外绿色人居论坛”。

据招商地产(000024)表示,结合城市生态环境,运用节能减排技术和创意智慧,建设创意城市是招商地产追求的目标。而“绿色人居·创意城市”是以“绿色产业+生态宜居”为开发模式,建设以新兴产业为主,复合业态、城市综合型的国际化生态科技新城,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空间发展、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内涵品质。

第八届论坛主论坛下设四个分论坛,从国家政策、生态城市、绿色建筑和低碳产业等四个方面分别设立“低碳政策与公众参与”、“生态城市与创意产业”、“绿色技术集成与实践”、“绿色产业链总工论坛”四个主题。

“本届论坛更加注重实际应用,贴近行业产业链的生态发展。所以本届论坛增设了„绿色产业链分论坛‟,邀请了国内领先的地产同行、设计院、施工单位、设备厂商的技术专家,从研发、生产、设计运用、施工安装、后期运营管理全流程探讨绿色产品的应用推广技术。同时,增加了绿色产品的展示环节,让与会嘉宾更好地了解和切身体会各类绿色产品在项目应用中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招商地产副总经理胡建新表示,绿色,已经不局限于地产开发,还包括整个产业链以及人们的绿色生活理念。

深圳市嘉普通太阳能有限公司是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大型骨干企业和中国最大的太阳能热利用设备和部品、部件专业制造商之一。该公司受邀参加了本届论坛的绿色建筑产业链的产品展。

应邀参加“绿色产业链总工论坛”的该公司总经理刘学真介绍,该公司设计的“外壁挂和阳台壁挂”等多种创新安装方式适应深圳以及大城市楼层高、屋顶面积小的特点,已经在和招商地产等开发商合作开发绿色建筑。

据了解,该公司设计、制造并安装的深圳龙岗体育新城安置的小区太阳能中央供热系统作为2011年深圳大运会配套安置项目,成为2007“世界最大的全承压二次换热太阳能供热住宅小区”、“国内最大的集中取热分户供热免计量太阳能供热住宅小区”,同时,也是国家住建部认定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项目”。

“绿色建筑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一起努力。”刘学真表示,作为绿色建筑产业链的一环,通过本届论坛,嘉普通公司在得到绿色建筑行业信息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对绿色经济发展方向的坚定。

招商地产则表示,招商地产已经把绿色开发和“绿居行动”相结合,希望通过论坛以及类似的活动,普及绿色人居理念和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研讨生态城市的建设,并研究和探索当代绿色人居和创意城市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把“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运用到生活中。

除了产业链,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我国参与国际合作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2006年,我们建立了可持续建筑与气候倡议组织,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全球可持续建筑政策和实践方面的工作,我们和全球主要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合作,招商集团也是我们一个特别大的支持单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可持续建筑促进会(UNEP-SBCI)总协调召集人、美国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市原市长Curt Garrigan在论坛做主旨演讲时表示,建立组织的目的就是让利益相关者参与,共同推动最佳实践,进而共同分享最佳实践,从而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网络。

“十二五”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更高

南非德班全球气候大会在即,低碳发展成为全球共识势不可挡。

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会议明确了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的目标落实各项任务。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全球的房地产及相关领域造成了70%的温室效应。全球4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自于建筑物。低碳生态建筑在气候变化中的地位堪称举足轻重。

但在“低碳经济”和“低碳建筑”来临之前,中国的建筑还处于一个绝对“高碳建筑”的发展阶段。

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建筑耗能已占到我国总能耗的40%,建筑节能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对象。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已经奠定了绿色建筑发展的良好基础。通过住建部„三百‟绿色示范工程,在绿色建筑方面的示范超过了300平方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杨榕在出席论坛时介绍,在“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建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率超过了95%,有近三万多亩的大型公共建筑进行了能耗的检测,有700多幢进行了实时的检测,其中还有一批公共建筑进行了节能改造,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十二五‟期间,建筑节能工作将走向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杨榕表示,首先,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向着更高的节能标准发展。在北方地区,比如在北京、天津,正在研究并准备实施75%的节能标准。在夏热冬冷的大城市,目前正在研究推广实施95%的节能标准。

“我们还要提高设计、施工节能的达标率,提高建筑的能效;通过已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来进行建筑能耗的节约。”杨榕补充,我国还将从建筑本体节能向广泛的新能源应用发展,从单体建筑向区域(小区)发展,从城镇的建筑节能向农村的建筑节能发展,以及从节能建筑向绿色建筑全面发展。

标准体系厘定6大方面

绿色建筑共识达成、实践已行。但如何大规模推广节能建筑,并附之财政支持,那么建立中国的节能建筑的评价体系,颇为紧迫。

我国的家电已有了完整的节能评价标准体系,但在绿色建筑领域,缺乏完善的评价标准体系以及激励措施,已经在拖地产企业大力进行绿色地产开发的后腿。

“2006年,我国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第一次给了我国绿色建筑的概念。”杨榕介绍,从2008年开始,我国制订了绿色建筑评审的程序和评价的基本要求,把绿色建筑的星级评定分成了运行和设计两个阶段。

“从2008年开始,我们评审了第一批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截止到10月底,一共评出了268项的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有86项获得了三星级的认证,106项获

得了二星级的认证,67项获得一星级的认证。”杨榕介绍。

绿色建筑评价的基础性工作,也正在开展过程当中;一批标准、细则正在研究和制定过程中,包括已经发布的绿色工程的施工,绿色施工的评价标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绿色工业建筑评价导则,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等。”杨榕表示,下一步完善绿色评价的标准体系,将突出6个方面的技术体系——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和运营管理。

杨榕详细介绍了上述六方面技术体系的要求。

即节能,就强调更加高的建筑节能标准设计,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方面,就强调了被动式节能技术的优先应用,主动节能技术在被动基础上的一些优化;在节水方面,更加强调了可再生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强调雨水的收集利用等等;在节地方面,强调了土地的高效利用,强调了保护好生态环境;在建筑过程当中,要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在节材方面,强调使用节能材料,以及全装修的使用;在运营上,强调了智能化的管理等。

酝酿国家绿色建筑行动计划

“在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在住房以及城乡建设领域,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耗持续增长,土地资源水资源短缺,更将制约我们的发展。”杨榕介绍,所以,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第一次把绿色建筑纳入,要求建筑业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同时改造建筑业的固有发展模式。

“国务院领导也非常重视绿色建筑的发展。温家宝总理就做出批示,要求我们发展绿色建筑,从法规、规划、技术标准设计等方面全面推进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杨榕介绍,正是在这样的要求下,住建部配合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国家的绿色建筑行动计划。

“在两周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已经把国家绿色建筑行动计划的征求意见稿发到各部委各省市征求意见。”杨榕介绍,征求意见稿里面确定了一些基本原则。

“现在提出的目标是,首先,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向着更高的标准,比如65%、75%的标准去发展,旧建筑的建筑节能改造要在„十二五‟期间完成4亿平方米的改造。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要在区域形成连片和产业示范。在建筑运行节能方面,要实现能耗定额来引导建筑运行节能的相关工作。同时从城镇扩大到农村的建筑节能的发展。再有就是全面地实施国家的绿色建筑行动计划。”杨榕表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建筑节能也会向纵深的方向发展。

杨榕还介绍了我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的基本路线图。

“十二五期间,国家可能要推广发展十亿平方米或者更多的绿色建筑。目前的想法是通过突出重点,比如政府办公建筑,比如结合生态城市的建筑、结合国家财政补贴的项目,结合国家、政府投资的工程项目,来强制性推行绿色建筑标准的实施。同时,通过财政、税收、土地政策等各个方面来引导绿色建筑的发展。

“我们曾经设想,在目前每年完成一二百项的绿色标识认证基础上,经过两三年的时间,完成三五百项绿色标识的认证,同时有一大批项目达到绿色建筑的标准要求。在那之后,我国每年再有一千项的项目能够达到国家三星级的项目认证。”杨榕表示。

绿动力:将获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

当绿色开发依旧是增量成本的增加时,除了社会责任,开发商进行星级开发的原动力在哪里?

“由一星到三星,绿色建筑会增加增量成本。但是从绿色建筑最后实现的技术要求和目标看,这些增量成本完全可以在后来建筑的运行过程中得到回收,回收期有4、5年,7、8年等,也说明绿色建筑的长期回报率还是非常可观的。”杨榕表示。

与此同时,国家也正在研究对绿色建筑进行按星级补贴。

在11月8日召开的“中国大型公共建筑绿色节能减排高峰论坛”上,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中国的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一旦执行,一是可以享受地方政府的优惠;二是可以享受中央财政补贴;三是将来如果开征物业税,对三星级绿色建筑可以考虑减免。

“从现在开始,大型公共建筑就应该走上这条道路。”仇保兴说。

据仇保兴透露,国家正在考虑对绿色建筑进行专项补贴,其中对三星级绿色建筑,每平方给予75元补助;对新建绿色建筑达到30%以上的小城镇命名为“绿色小城镇”并一次性给予1000万元-2000万元补助。

在此次论坛上,仇保兴还介绍,地方政府对绿色建筑的优惠政策日益明确,凡是绿色建筑一星容积率返还1%,二星返还2%,三星返还3%。

据了解,关于绿色建筑发展以及相关政策支持,或将在明年北京绿色建筑大会前后出台。

【作者: 方一水】(责任编辑:刘少雄)

篇2:住建部酝酿国家绿色建筑行动计划

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巡视员武涌19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将重点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引导房地产开发类项目自愿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开发商建设绿色住宅小区。

此前住建部明确,金融机构对购买绿色住宅的消费者可在购房贷款利率上给予适当优惠。武涌表示,将创新绿色建筑的监管机制。首先,地方政府要在城镇新区建设、旧城更新、棚户区改造等规划中,严格落实绿色建筑指标体系要求。加强规划审查,对达不到要求的不予审批;其次,对应按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的项目,要加强立项审查,未达到要求的就不予审批、核准和备案。加强土地出让监管,不符合土地出让规划许可条件要求的不予出让;第三,将在施工图设计审查中增加绿色建筑内容,不通过审查就不能开工建设,并加强施工监管,确保按图施工,未达到绿色建筑认证标识的不得投入运行使用。

武涌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立包括绿色建筑应用比例、生态环保、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再生水利用、废弃物回用等内容的指标体系,作为约束性条件纳入区域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绿色化,并通过土地出让转让等多个环节实现绿色指标体系的落地。

篇3:住建部酝酿国家绿色建筑行动计划

《行动方案》指出,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以及今后长时期内人类共同面临的巨大挑战, 城市人口密度大、经济集中度高, 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尤为严重。气候变化导致高温热浪、暴雨、雾霾等灾害增多, 北方和西南干旱化趋势加强, 登陆台风强度增大, 加剧沿海地区咸潮入侵风险, 已经并将持续影响城市生命线系统运行、人居环境质量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行动方案》强调, 积极适应气候变化,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城市适应气候变化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事关城市持续健康发展, 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行动方案》确定了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目标愿景。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维护城市安全宜居为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科技支撑, 牢固树立适应理念, 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规划统筹、标准规范、建设管理等方面全面推进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努力创建气候适应型城市, 全面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基本原则是:一是统筹兼顾。统筹考虑极端气候事件风险和气候变化对城市的持续性影响, 将适应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各个环节, 加强城市建筑、能源、交通、水资源和生态等关键领域的高质量建设、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二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城市的气候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实施分类指导的适应方案, 明确安全、宜居、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和控制要求, 坚持“一城一策”, 分区施策、分步实施, 采取合理措施, 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应行动。三是协同推进。落实中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责任, 明确任务分工, 加强联动协调, 创新体制机制。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 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四是广泛参与。加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社会组织培育和科普宣传, 加强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 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建立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共识, 积极主动参与适应行动。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目标愿景是:到2020年, 普遍实现将适应气候变化相关指标纳入城乡规划体系、建设标准和产业发展规划, 建设30个适应气候变化试点城市, 典型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绿色建筑推广比例达到50%。到2030年, 适应气候变化科学知识广泛普及, 城市应对内涝、干旱缺水、高温热浪、强风、冰冻灾害等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全面提升。

《行动方案》在部署城市适应气候变化主要行动时, 强调要提高城市建筑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指出:做好前瞻性布局。在建筑设计、建造以及运行过程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 在新建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未来气候条件。积极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 通过采用高效高性能外墙保温系统和门窗, 提高建筑气密性, 鼓励屋顶花园、垂直绿化等方式增强建筑集水、隔热性能, 保障高温热浪、低温冰雪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室内环境质量。

实施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在执行现行标准的基础上, 各地城市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适度提升城市建筑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提高既有建筑节能、节水改造标准, 加快更换老旧小区落后用水器具, 推进建筑中水回用, 合理增加小区绿地、植被数量, 设置遮阴设施。

加快装配式建筑的产业化推广。推广钢结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及混合结构, 在地震多发地区积极发展钢结构和木结构建筑。鼓励大型公共建筑采用钢结构, 大跨度工业厂房全面采用钢结构, 政府投资的学校、幼托、敬老院、园林景观等新建低层公共建筑采用木结构。

篇4:住建部酝酿国家绿色建筑行动计划

工信部联原[2015]30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和《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 推动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 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和绿色建筑发展, 我们制定了《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现印发你们, 请结合实际, 认真贯彻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

2015年8月31日

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

绿色建材是指在全生命期内减少对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影响, 具有“节能、减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我国建材工业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总量大、产能严重过剩、经济效益下滑, 绿色建材发展滞后、生产占比低、应用范围小。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 是拉动绿色消费、引导绿色发展、促进结构优化、加快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是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产业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 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为加快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 制定本行动方案。

总体要求: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和《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等要求, 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等需求为牵引, 以促进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为主要目的, 以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突出问题为导向, 明确重点任务, 开展专项行动, 实现建材工业和建筑业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和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城市建设。

行动目标:到2018年, 绿色建材生产比重明显提升, 发展质量明显改善。绿色建材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提高到20%, 品种质量较好满足绿色建筑需要, 与2015年相比, 建材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 氮氧化物和粉尘排放总量削减8%;绿色建材应用占比稳步提高。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30%, 绿色建筑应用比例达到50%, 试点示范工程应用比例达到70%, 既有建筑改造应用比例提高到80%。

一、建材工业绿色制造行动

(一)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支持现有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提高绿色制造水平。推广应用建材窑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煤洁净气化以及建材智能制造、资源综合利用等共性技术, 优先支持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平板玻璃行业限制高硫石油焦燃料。引导北方采暖区水泥企业在冬季供暖期开展错峰生产, 节能减排, 减少雾霾。

推广新型耐火材料。全面推广无铬耐火材料, 从源头消减重金属污染。开发推广结构功能一体化、长寿命及施工便利的新型耐火材料和微孔结构高效隔热材料。

(二) 强化综合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支持利用城市周边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污泥、危险废物等。支持利用尾矿、产业固体废弃物, 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机制砂石等。以建筑垃圾处理和再利用为重点, 加强再生建材生产技术和工艺研发, 提高固体废弃物消纳量和产品质量。

(三) 推进两化融合, 发展智能制造。引导建材生产企业提高信息化、自动化水平, 重点在水泥、建筑卫生陶瓷等行业推进智能制造并提升水平。深化电子商务应用, 利用二维码、云计算等技术建立绿色建材可追溯信息系统, 提高绿色建材物流信息化和供应链协同水平。开发推广工业机器人, 在建筑陶瓷、玻璃、玻纤等行业开展“机器代人”试点。

二、绿色建材评价标识行动

(四) 开展绿色建材评价。按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 建立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制度。抓紧出台实施细则和各类建材产品的绿色评价技术要求。开展绿色建材星级评价, 发布绿色建材产品目录。指导建筑业和消费者选材, 促进建设全国统一、开放有序的绿色建材市场。

(五) 构建绿色建材信息系统。建立绿色建材数据库和信息采集、共享制度。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绿色建材公共服务系统, 发布绿色建材评价标识、试点示范等信息, 普及绿色建材知识。构建绿色建材选用机制, 疏通建筑工程绿色建材选用通道, 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研究建立绿色建材第三方信息发布平台。

(六) 扩大绿色建材的应用范围。围绕绿色建筑需求和建材工业发展方向, 重点开展通用建筑材料、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建筑室内外环境保护等方面材料和产品的绿色评价工作。在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和开展绿色建筑评价工作中强化对绿色建材应用的相关要求。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各类试点示范工程和推广项目中, 进一步明确对绿色建材使用的规定。

三、水泥与制品性能提升行动

(七) 发展高品质和专用水泥。制修订水泥产品标准, 完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鼓励生产和使用高标号水泥、纯熟料水泥。优先发展并规范使用海工、核电、道路等工程专用水泥。支持延伸产业链, 完善混凝土掺合料标准, 加快机制砂石工业化、标准化和绿色化。

(八) 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鼓励使用C35及以上强度等级预拌混凝土, 推广大掺量掺合料及再生骨料应用技术, 提升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水平。研究开发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和评价技术, 延长工程寿命。

(九) 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及构配件。积极推广成熟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 优化完善现有预制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等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完善混凝土预制构配件的通用体系, 推进叠合楼板、内外墙板、楼梯阳台、厨卫装饰等工厂化生产, 引导构配件产业系列化开发、规模化生产、配套化供应。

四、钢结构和木结构建筑推广行动

(十) 发展钢结构建筑和金属建材。在文化体育、教育医疗、交通枢纽、商业仓储等公共建筑中积极采用钢结构, 发展钢结构住宅。工业建筑和基础设施大量采用钢结构。在大跨度工业厂房中全面采用钢结构。推进轻钢结构农房建设。鼓励生产和使用轻型铝合金模板和彩铝板。

(十一) 发展木结构建筑。促进城镇木结构建筑应用, 推动木结构建筑在政府投资的学校、幼托、敬老院、园林景观等低层新建公共建筑, 以及城镇平改坡中使用。推进多层木-钢、木-混凝土混合结构建筑, 在以木结构建筑为特色的地区、旅游度假区重点推广木结构建筑。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自建住宅、新农村居民点建设中重点推进木结构农房建设。

(十二) 大力发展生物质建材。促进木材加工和保护产业发展, 支持利用农作物秸秆、竹纤维、木屑等发展生物质建材, 优先发展和使用生物质纤维增强的木塑、新型镁质建材等围护用和装饰装修用产品。鼓励在竹资源丰富地区, 发展竹制建材和竹结构建筑。

五、平板玻璃和节能门窗推广行动

(十三) 大力推广节能门窗。实施建筑能效提升工程, 建设高星级绿色建筑, 发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新建公共建筑、绿色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应使用低辐射镀膜玻璃、真 (中) 空玻璃、断桥铝合金等节能门窗, 带动平板玻璃和铝型材生产线升级改造。

(十四) 严格使用安全玻璃。加强安全玻璃生产和使用监督检查, 适时修订《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 切实规范建筑安全玻璃生产、流通、设计、使用和安装管理, 防止以次充好, 消除玻璃门窗和幕墙安全隐患。

(十五) 发展新型和深加工玻璃产品。鼓励太阳能光热、光伏与建筑装配一体化, 带动光热光伏玻璃产业发展。支持发展电子信息用屏显玻璃基板、防火玻璃、汽车和高铁等用风挡玻璃基板等新产品, 提高深加工水平和产品附加值。

六、新型墙体和节能保温材料革新行动

(十六) 新型墙体材料革新。重点发展本质安全和节能环保、轻质高强的墙体和屋面材料, 引导利用可再生资源制备新型墙体材料。推广预拌砂浆, 研发推广钢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应用的配套墙体材料。

(十七) 发展高效节能保温材料。鼓励发展保温、隔热及防火性能良好、施工便利、使用寿命长的外墙保温材料, 开发推广结构与保温装饰一体化外墙板。

七、陶瓷和化学建材消费升级行动

(十八) 推广陶瓷薄砖和节水洁具。推广使用大型化、薄型化的陶瓷砖, 节水、轻量的座便器 (小便器) 。开发新型水龙头、马桶盖等智能卫浴用品, 促进卫生陶瓷人性化、智能化生产, 更好满足个性化消费。发展透水砖等城镇道路建设材料及集水系统, 支撑海绵城市建设。

(十九) 提升管材和型材品质。大力推广应用耐腐蚀、密封性好、保温节能的新型管材和型材, 提高使用寿命和耐久性。支持生产和推广使用大口径、耐腐蚀、长寿命、低渗漏、免维护的高分子材料或复合材料管材、管件, 支撑地下管廊建设。

(二十) 推广环境友好型涂料、防水和密封材料。支持发展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Cs) 的水性建筑涂料、建筑胶黏剂, 推广应用耐腐蚀、耐老化、使用寿命长、施工方便快捷的高分子防水材料、密封材料和热反射膜。

八、绿色建材下乡行动

(二十一) 支持绿色农房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绿色农房建设需要, 落实《关于开展绿色农房建设的通知》, 引导各地因地制宜生产和使用绿色建材, 编制绿色农房用绿色建材产品目录, 重点推广应用节能门窗、轻型保温砌块、预制部品部件等绿色建材产品, 提高绿色农房防灾减灾能力。

(二十二) 支持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围绕现代设施农业, 积极发展和推广安全性好、性价比高、使用便利的玻璃、岩棉等产品。

九、试点示范引领行动

(二十三) 工程应用示范。制定绿色建材应用试点示范申报、评审和验收等办法。结合绿色建筑、保障房建设、绿色生态城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绿色农房、建筑产业现代化等工作, 明确绿色建材应用的相关要求。选择典型城市和工程项目, 开展钢结构、木结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等建筑应用绿色建材试点示范。

(二十四) 产业园区示范。在绿色建材发展基础好的地区, 依托优势企业, 整合要素资源, 完善研发设计、检测验证、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公共服务体系, 支持建设以绿色建材为特色的产业园区。

(二十五) 协同处置示范。按照《关于促进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和产业废弃物工作的意见》, 持续开展好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试点示范。开展固体废弃物再生建材综合利用示范, 建立再生建材工程应用长期监测机制, 积累再生建材应用安全性技术资料。

十、强化组织实施行动

(二十六)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牵头, 相关部门参加的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协调机制。加强绿色建材生产应用与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城市建设的内在联系, 统筹绿色建材生产、使用、标准、评价等环节, 加强政策衔接, 强化部门联动, 组织实施相关行动, 督促落实重点任务, 协调完善推进措施。

(二十七) 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利用现有渠道, 引导社会资本, 加大对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 支持企业开展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技术改造。研究制定财税、价格等相关政策, 激励水泥窑协同处置、节能玻璃门窗、节水洁具、陶瓷薄砖、新型墙材等绿色建材生产和消费。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设立绿色建材发展专项资金, 对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企业给予贷款贴息。将绿色建材评价标识信息纳入政府采购、招投标、融资授信等环节的采信系统。研究制定建材下乡专项财政补贴和钢结构部品生产企业增值税优惠政策。

(二十八) 完善标准规范。进一步修改完善行业规范和准入标准, 公告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和生产线名单。强化环保、能耗、质量和安全标准约束, 构建强制性标准和自愿采用性标准相结合的标准体系。加强建筑工程设计规范与绿色建材产品标准的联动。取消复合水泥32.5等级标准, 大力推进特种和专用水泥应用。

(二十九) 搭建创新平台。依托大型企业集团、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 构建完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发展创新体系。创建一批以绿色建材为特色的技术中心、工程中心或重点实验室, 完善产业发展所需公共研发、技术转化、检验认证等平台。加强建材生产与建筑设计、工程建造等上下游企业互动, 组建绿色建材产业发展联盟。依托尾矿、建筑废弃物等资源建设新型墙体材料、机制砂石生产基地。

(三十) 开展宣传教育和检查。加大培训力度, 开展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的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绿色建材宣传活动, 强化公众绿色生产和消费理念, 提高对绿色建材政策的理解与参与, 使绿色建材的生产与应用成为全行业和社会各界的自觉行动。开展绿色建材行动检查, 对不执行绿色建材生产和使用有关规定的, 要加强舆论监督和通报批评。

各地要结合本地建材工业和建筑业发展实际, 尽快制定本地区绿色建材发展实施方案, 明确主体责任, 扎实推进本地区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各项工作。

篇5:住建部酝酿国家绿色建筑行动计划

当前, 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制定超低能耗建筑发展目标和技术政策, 建立适合本国特点的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及相应技术体系, 超低能耗建筑正在成为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为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及标准体系, 并与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战略相结合, 更好地指导我国超低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推广, 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 中国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联盟组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开展了《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 (以下简称《导则》) 的编制工作。

近日, 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导则》。《导则》借鉴了国外被动房和近零能耗建筑的经验, 结合我国已有工程实践, 明确了我国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定义以及不同气候区技术指标及设计、施工、运行和评价技术要点, 为全国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建设提供指导。

上一篇:试论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下一篇:科学六下实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