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

2024-05-13

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通用8篇)

篇1: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

新媒体的特点

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对此,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周进指出,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同时,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如节目专业化越来越强,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等。郭炜华认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有研究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信息发布,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成本造成挑战。”张毓强还以“伦敦爆炸案”为个案提出了新媒体的多媒体整合态势。“市民威廉?达顿拍摄了手机照片,在朋友的博客上以近乎于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了灾难现场状况。这些照片很快进入各大电视网的新闻头条。在这次„报道‟中,手机、博客、互联网以及„播客‟密切配合,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权力牢牢抓在手中,新的媒体形式与媒体工具的结合,显示出了巨大威力”。隐蔽性 新媒体的许多形式隐身于日常环境的各种空间、物体中,它最低限度地减少了与受众之间的抵触性,使广告同娱乐结合得更为紧密。分众性 可以更有效地针对产品的消费群,加上一些新媒体属于主流媒体,信息传播率高,所以它能够很好地找到每个人单独的时间,通过这些零碎的时间,得到传统广告难以获取的好环境。高科性 使新媒体具有鲜明的时代个性与广泛的应用性,适合于不同场所,可以产生更好的视觉效果 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感,具备了较好地表现商品的各种特性 使商品的广告大大降低了整个环节的成本,又充分提高了广告的传达率。新媒体的优点 新媒体既拥有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优点:完全个性化的信息可以同时送达几乎无数的人;每个参与者,不论是出版者、传播者、还是消费者,对内容拥有对等的和相互的控制。又免除了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缺点:当传播者想向每个接受者个性化地交流独特的信息时,不再受一次只能针对一人的限制;当传播者想向大众同时交流时,不再不能针对每个接受者提供个性化内容。同时他指出新媒体完全依赖于技术,不是人类先天自然拥有的技能。没有数字化等技术,新媒体完全不可能。

什么叫新媒体?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不在于出现时间的先后,而在于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态的不同 曾几何时,互联网络的盛行,曾经使业内人士无不感叹,网络媒介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媒体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介。在一段时期内,网络媒介成了新媒体的代名词,似乎一提起新媒体,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就是网络媒介。但是,说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正确吗?答案是不正确。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变迁,具有越来越多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态的媒体形式不断涌现,如数字电视、车载电视、楼宇电梯广告、手机短信、手机电视等等。最后,可以明确地说,所谓新媒体,是指一切区别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具有多种传播形式与内容形态的不断更新、不断涌现的新型媒体。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 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 从岩画和巫会的模拟传播,到诗歌和戏剧的口语传播,到造纸术和印刷术发明之后的文字传播,到无线电发明之后的电子传播,回顾人类的大众传播史我们可以发现,传播的媒介形态日趋丰富,而传播行为日趋自由。印刷品传播和电子传播的形态、通道是固定的,其传播的专业要求和边际成本都很高,传播者具有较强的垄断性和控制权,而数字化必然带来的网络化,以及网络化必然导致的交互性,使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身份转换极其容易。如今,一个人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撰写博客日志、发起网络群聊,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对任何人”进行大众传播,突破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壁垒。“信息”与“意义”无关 尼格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说:“比特就是比特”。在数字语言里,所有的文本、声音和影像都只是0和1的组合。传播的信息从传播的意义中抽象出来,使“把关人”的能力大大削弱。因为意义是完整、单一而不能分割成片段来进行传播的,易于甄别,而信息是可以编码、分段、压缩,进行传播,再组合、复原、解码,进行读取的,很难在传播过程中判别每一片断的信息意味着什么。上海目前发展很快的楼宇视频和地铁视频系统是电视还是计算机?曾经发生一场定性之争,就是这种突破的生动案例。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 在传统传媒一统天下的鼎盛时期,传播的效果似乎是无坚不摧的,大众媒体对于公众有着“魔弹”般的效力。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信息和“噪音”越来越多,以一个人的接受能力,根本不可能全部进行接收和处理,同时,在技术上对信息进行筛选、复制和传递已经非常容易,因此,信息接收者按照什么样的标准,通过什么途径,如何选择和过滤信息,又如何屏蔽噪音,在最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传送者的传播意图能否实现。这意味着受众在接收信息时的主动性和消费偏好变得日益重要。大众传播的“小众化” 传播学研究中曾经有一个“沉默的螺旋”的发现,表明人们为了避免成为异类,陷入孤独,往往在大众媒体或舆论活跃分子发表了意见之后,不再表达自己与之不同的观点。而在数字加 网络的新媒体时代,任何一个人通过互联网、手机等,就可以随时进行信息沟通,甚至成为传统媒体的重要信息来源,人际传播的性质得到凸显和强化,传统的,倾向于无差异的普遍的广大受众,开始分割为气味相投的或者利害相关的“小众”,如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团体、户外旅游论坛、短信交友俱乐部等。在小众中,人们也许更容易找到声气相投的伙伴,以对抗大众传播所造成的“社会孤立 分类 手机媒体,开创媒体新时代 杨春兰在她的文章指出:“如今的手机已不再单单是通讯工具,它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手机版报纸内容图文并茂,只不过为了照顾读者的阅读习惯,编辑们要将报纸的新闻精编一遍后再搬上手机。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版报纸新闻时效性更强,很多新闻都能在报纸上报摊之前看到;简洁方便,可容纳一份内容丰富的报纸,从热点新闻、房产行情、彩票服务到生活信息等内容应有尽有;还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随时阅读。此外,手机版报纸不占用手机的存贮量,像电脑一样只是一种虚拟存贮状态。相比较以往的手机看新闻业务,“手机报”具有很大的优势。比如从订户体验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受众的阅读习惯和延伸需求。形式上,最大限度地展现报纸的全貌;使用上,瞬间接收,随看随翻,彻底摆脱了传统纸媒介的时空限制。而且订阅者还可将自己的感想意见及时发送到无线报纸平台,编读间再没有隔膜,实现直接交流互动。这改变了传统的传者传递信息,受者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实现了互动有效,人情味十足的沟通新局面。尤其是2006年下半年发放3G牌照以后,手机媒体可传送的信息量和信息形式越来越多,手机的媒体趋势越来越明显。IPTV,传受互动进行时 IPTV即交互网络电视,一般是指通过互联网络,特别是宽带互联网络传播视频节目的服务形式。互动性是IPTV的重要特征之一。有人指出,“IPTV用户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收视节目内容”。网络电视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制度上的弊端。业界人士提出,“网络电视不仅是电信运营商的一场盛宴,对节目制作商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然而,“在新媒体产业领域,广播电视已不再享有原先的政策保护和市场垄断优势,与市场接轨的企业制度安排至关重要”。数字交互电视是集合了电视传输影视节目的传统优势和网络交互传播优势的新型电视媒体,它的发展给电视传播方式带来了革新。有学者指出,数字交互电视“颠覆了电视观众的„受众‟定位与电视传媒的„传者‟定位”,“数字交互电视的互动传播,使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位臵不再是固定的或先在规定的,而是不断在互相共享的、移动的。”数字交互电视的

发展还使得“大众传播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信息使用者”身上。数字电视,产业链有望增长 数字电视是一个从节目采集、节目制作节目传输直到用户端都以数字方式处理信号的端到端的系统。基于DVB技术标准的广播式和“交互式”数字电视.采用先进用户管理技术能将节目内容的质量和数量做得尽善尽美并为用户带来更多的节目选择和更好的节目质量效果,与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具有图像质量高、节目容量大(是模拟电视传输通道节目容量的l0倍以上)和伴音效果好的特点。特点:(1)音画,细腻逼真。由于采用了数字编码、压缩和传输技术,大大降低了传输过程造成的信号损耗,基本消除了模拟电视中的“雪花和条纹”现象,收视效果接近DVD水平。(2)功能,种类繁多。除了数字电视基本频道、专业付费频道等视频节目以外,使用方便的节目收视导航、电视网站、实时股市行情、游戏、电视短信等新型服务形式也将出现在电视荧屏上。(3)频道,极大丰富。数字压缩技术的应用使一个频道传输4—8套节目成为可能,全方位拓展了收视空间,用户仿佛臵身“节目超市”,精彩节目随意挑选。(4)内容,个性十足。有线数字电视节目注重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真正成就“家庭电视台”的梦想。分类 数字电视可以按以下几种方式分类: 按信号传输方式分类

可以分为地面无线传输(地面数字电视DVB-T)、卫星传输(卫星数字电视DVB-S)、有线传输(有线数字电视DVB-C)三类。按产品类型分类 可以分为数字电视显示器、数字电视机顶盒、一体化数字电视接收机。按清晰度分类 可以分为低清晰度数字电视(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250线)、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500线)、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图像水平清晰度大于800线,即HDTV)。VCD的图像格式属于低清晰度数字电视(LDTV)水平,DVD的图像格式属于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SDTV)水平。按显示屏幕幅型分类 可以分为4:3幅型比和16:9幅型比两种类型。按扫描线数(显示格式)分类 可以分为HDTV扫描线数(大于1000线)和SDTV扫描线数(600~800线)等。移动电视,强制收视的是与非

1、基本定义 狭义上,移动电视是指在公共汽车等可移动物体内通过电视终端,移动地收看电视节目的一种技术或应用。广义上,只以一切可以以移动方式收看电视节目的技术或应用,这就包括了狭义的

篇2: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

1、它打破了常规喷绘广告的静态束缚,给人一个视觉感官,能更好的吸引人的眼球

2、它打破了常规喷绘广告的数量束缚,一般喷绘的就可以显示一张画面,而显示屏的视频你可以一天循环播放,数量和次数很多

3、它可以衬托一个企业的实力

4、它可以成为一个地标,知名度明显提高

在所有广告媒体中,户外广告是最古老的媒体形式。它和贸易同时诞生并根植于城市,它与城市人们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它是品牌和产品的传播媒介,它还是城市繁荣发达的亮丽标志。这些特性形成了户外媒体独特而无可替代的价值。

现代都市人每日都被来自四面八方的各式各样的信息所包围,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已经逐渐弱化。如何在信息时代突围?如何在信息接收趋近饱和的消费者中抢夺关注?这些是如今的商家和媒体倍感焦虑的问题。

来自媒体业内的共识是:传统的户外广告,如大牌、灯箱、单立柱等,可视距离有限,画面单一,这样的户外媒体显然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时下的市场需求。伴随新科技的应用,新的户外广告形式不断涌现,户外LED显示屏媒体应时而生。

LED全彩显示屏是上世纪90年代在全球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信息显示媒体,它结合了现代高新技术,具有节能、环保、色彩鲜艳、可显示动态画面和文字、可视范围广阔等一系列优势。户外LED屏广告画面面积大,视觉效果震撼,能充分吸引受众的眼球,是媒体与高科技的全新结合。

LED显示屏媒体同时具有有效到达率高的广告特性,与电视、报纸等媒体投放形式比较,价格相对较低。这些独特价值使得LED显示屏媒体顺理成章地成为户外媒体新贵。如美国纽约时代广场CBD核心区域和日本东京银座的鳞次栉比的LED屏不仅有广告宣传营销的功能,也是全球知名大企业身份的象征——在行业内有霸主地位的企业才能够在这里播出广告,同时在这里播出广告的企业已让人们感知到了它的品牌在全球的地位。

与传统户外媒体不同,LED显示屏并非只是单纯户外媒体,它同时兼具电视等媒体的特性和优势。然而,LED显示屏却并非只是单纯户外媒体和电视媒体的延伸,它拥有更大的创意空间和更广阔的与消费者时空互动和沟通的立体空间,可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具有数字时代的传播概念,是一种独特的屏幕形式。

篇3: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

从观念层面上讲, 要学习新媒体的不断创新。反观我们的报纸, 你拿一张十年前的报纸和今天的报纸对比一下, 除了纸张旧了以外, 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创新不是模仿, 有时需要另辟蹊径。湖南卫视七夕节玩起了新花样——话剧, 收视率居省级卫视第一。我们举一个极端的例子, 现在有一种电视类型叫慢电视, 挪威电视台曾经连续134小时直播邮轮五日航海的全过程, 邮轮上放了11架摄像机秘密拍摄, 创下了收视纪录, 全国500万人口有200万人观看了这档节目。今年又计划开辟一档节目, 直播一晚上的编织毛巾过程或者壁炉里柴火的燃烧过程。导演说这是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讲故事, 越是不对劲, 也就越对劲。中国网络电视台最近开设了一个熊猫频道, 就是在四川熊猫基地架一些摄像机向全世界进行网上直播, 目前平均每天在线3万人。

从编辑技巧上讲, 无论是门户网站还是新闻网站, 都没有采访权, 它吸引读者的一个重要元素是编辑技巧。有专家总结它的秘诀就是两条:一是以醒目的标题转载传统媒体的文章, 二是用更醒目的标题质疑传统媒体文章。我们叫它“标题党”, 但是它吸引眼球的技术值得借鉴。

谈到学习, 不是要去建新媒体。《精品购物指南》是个拥有超过千人团队的传统媒体, 如果为了做新媒体再重新打造一个庞大的团队几乎是不可能的。其思路是让所有人都“动”起来。该报社规定, 你没有微博不能上岗, 你没有在微博上关注《精品购物指南》不能上岗, 你没有与新媒体进行互动不能上岗。尽管这样的规定淘汰了一些人, 但结果却是让这张报纸在新媒体上营收过了千万元。

今年5月, 美联社颁布了《美联社员工社交媒体使用守则》, 其中规定:“鼓励美联社记者能够拥有社交网络的个人账号, 因为它们已经成为美联社记者收集信息、分享链接的重要工具”“鼓励美联社员工把自己的日常工作在个人网站或博客上进行分享”。

在向新媒体学习的过程中, 每个人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我们谈到向新媒体学习, 往往把它看成年轻人的事, 其实也不尽然。我们前面提到中国网络电视台的熊猫频道, 它的发起者和操盘手是这样两个人, 78岁的原央视台长杨伟光和64岁的原副台长张长明。该频道的办公室甚至挂着乔布斯的画像。

多屏时代传统媒体的机遇。近年来我们常常听到传统媒体即将消亡的论点, 奇怪的是, 传播这种观点的往往不是新媒体, 而是传统媒体。我们说传统媒体不会消亡, 重要的一点是, 我们传统媒体的管理者和从业者, 已经切实认识到了自己的处境, 并且把这种认识付诸到了行动中。我们看《人民日报》, 它办的人民网成功上市, 目前在世界报纸类新闻网站中排名第二, 仅次于纽约时报网站。《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已有超过1500万“粉丝”。中央电视台也是微博、微信、二维码统统上阵。

除此之外, 怎样利用多屏时代带来的机遇, 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据尼尔森的一项调查显示, 在美国, 42%的平板电脑用户每天看电视时会使用平板电脑, 40%的手机用户看电视时会使用手机。这种“一心多用”的情况在国内也同样存在。一些用户通过手机拍摄正在观看的电视并传到微博或人人网上进行分享或评论, 与好友互动。《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的热播引发了观众在社交媒体上的热烈讨论, 许多网友通过微博“晒”出自己亲手烹调的私房菜, 或者讲述家乡美食趣事。新浪微博“舌尖上的中国”话题量高达120余万条, “中国好声音”的“粉丝”也超过了150万。无数“粉丝”把台前幕后、明星趣闻搬到了社交媒体上, 大大扩大了电视的影响, 并反过来拉动了收视率。

新媒体的诞生, 并不意味着旧媒体一定会消亡。我们现在身处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有句话说得好——“虽然人人都会做饭, 但厨师还是个行当”, 重要的是学习各家做饭的本领。■

篇4: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

互联网的发展普及,已经使全球成为一个公共信息平台,而Web2.0带来的微博与博客又引发了一场新的媒体变革。在人民网日前举行的首期传媒沙龙中,腾讯网常务副总编辑李方提出,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SNS形态的出现,是人类自有媒体以来的一次决定性革命。它让人人都成为记者、人人都成为媒体成为可能,一个被称为自媒体的时代应运而生。

自媒体的产生依托于互联网技术,扎根于普通公众,区别于传统媒体,特别是在传播媒介、传播渠道、受众、反馈等各方面与传统媒体迥异。自媒体带来的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完全颠覆了以往的新闻生产流程和媒体价值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指出,当代中国的文化与传播正面临着跨平台的变化。原先的平台都是以纸媒、电视媒体、电子媒体为中心,而现在媒体议程的设置很大程度上是由新媒体互联网决定。因此像互联网引起议题,然后纸媒和电子媒体跟着跑的状况,如今已经越来越稳定化了。

在过去,有《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这样的权威媒体为人们指引方向,但是在自媒体时代,人们难以形成统一的声音。李方表示:“我们面对的是碎片化的,像盲人摸象一样的,甚至多棱镜一样的信息传播和信息的集成。你看到的这个微博和所有人看到的微博其实都不一样,我们就像看一个多棱镜,因为你关注的对象不同,所以你得到的信息是不同的。”这是自媒体给我们带来的改变。

新媒体从“玩事”到“玩人”

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上的优势突出,首先它在新闻“音视文一体”、“保鲜集纳”和获取便利性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次,新媒体降低了受众参与言论的门槛,大众可随意浏览海量信息,即时表达自己对时事热点、各种事件的言论。因此,在SNS、微博阶段,虽然信息整合能力依然是王冠上的明珠,但是它的重要性已经下降。从前以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为主导的媒体形态,在今天或者未来会变成一个以聚合人,特别是聚合意见领袖、高端人群的媒体形态。

“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SNS形态的出现,经历着从‘玩事’到‘玩人’的转变。”李方认为,到目前为止,国内新媒体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门户网站阶段,另一个是SNS或者微博阶段。门户网站阶段以信息为核心,它要求快速、海量、准确、便捷,尽量多地去占领用户的信息分发渠道,这是“玩事”。而在SNS、微博阶段,更多的是整合信息之外的整合读者、整合用户,这可以看做是“玩人”。

报网融合 平面媒体玩转新媒体

相较于新媒体的优点,其缺点同样明显。早在丹·吉尔默提出“自媒体”概念时,他就指出:“草根新闻的兴起伴随着严重的道德问题,包括真实性和公然欺骗。”新媒体的新闻生产者没有任何准入标准,个人道德素质无法甄别评价,特别是一些网络水军混迹其中,发布虚假信息兴风作浪,搅乱人们的视线。因此,准入门槛的消失使自媒体新闻的真实性失去了专业和道德的屏障。

正因如此,传统媒体目前不会被新媒体掠走江山,并且依靠新闻媒体的优势,将新媒体的技术手段为自身所用,扩大影响力。那么对于传统纸质媒体而言,有效的途径就是“报网融合”。《经济日报》副总编辑丁士介绍说,《经济日报》和中国经济网就一直积极探索做到报网互动、报网互补、报网一体,在机制建设、资源共享、渠道保障、平台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这其中,报网互动是报网融合的初级阶段,报网融合才是报纸和网络发展的大趋势,快速的市场变化使传统媒介和新媒介由最初的对立逐渐走向了竞合,最终寻求融合发展。例如中国经济网近年来注重使用新媒体推动报纸向全媒体转变,大力发展视频、移动互联网等新业务为报社从平面媒体向全媒体转型做积极探索。二是有效实现信息整合,促生出新的信息传播平台。

丁士认为,要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发展融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不断提高和创新传媒文化。对新媒体而言,要尽快确立责任意识,学习传统媒体信息严格把关的长处,借鉴其舆论引导的方法和技巧,在有效利用网络传播时,保障网络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传统媒体而言,应加大对网络的支撑力度,深化报网联动,将网络平台打造成自身的新平台和放大器。

篇5:相对于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

(1)库存管理的目的传统的库存管理是企业为了应付市场需求不确定

性,规避市场波动风险,缓解供需不衔接导致生产经营中断,以保证企业 活动顺利进行。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库存管理不再被当作维持生产和销

售的措施,而是一种供应链的平衡机制,是为了实现整个供应链目标—— 将流通各个阶段的库存控制在所需的最小限度,在平衡瓶颈环节的同时使 整条供应链上库存达到最低,减少库存资金占用,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实 现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最大化。

(2)库存管理的策略传统库存管理下,供应商和制造商都采用简单的库存策略,齐备各类物资并保持较高的库存,侧重于优化单一的库存成本,协调企业内部库存管理与采购、销售、运输管理之间的矛盾。制造商为了 实现规模经济,降低单位成本,总是倾向于保持较高库存,例如采购部门 以大批量采购获得高折扣、低单价;各相关节点的企业库存管理各自为政,从零售商到批发商到供应商,物流渠道的每个部门都设有自己的库存,策 略也各不相干,相互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和合作;为了应对需求和供应的不 确定性,防止缺货导致机会成本丧失,每个企业都会建立一定的安全库存,沿着供应链向上游依次累积越来越多的安全库存,滞留在各企业仓库,导 致“牛鞭效应”,占用了大量资金,降低了资金的流动性和盈利性,还面临 库存贬值、损毁的风险成本。

因此,为了避免需求与供给不确定性造成的“牛鞭效应”,应该改进传 统的库存策略。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有很大的局限 性,因而,人们立足于寻求切实可行的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方法。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中,供应链节点上各企业将结成战略关系,合作博

弈,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协议下,通过信息共享,使上游企业能及时、准确地获取下游的需求信息,包括订货量、需求预测、库存量和库存策略 等,从而更好地计划和组织自身的生产和供货;通过信息集成管理,下游 企业不需要保留太多库存,可以根据需要以适当价格,在适当时间和地点

第4章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方法

从上游企业获得产品。

(3)库存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传统库存管理针对单一企业,运用ABC分

篇6: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

作者:李铮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时间: 2013-05-23

分享到: 更多 0

□李铮

无论承认与否,新媒体跻身主流媒体行业已是大势所趋,有两个重要的指标可以佐证:广告收入和影响力。中国广告市场在2012年广告经营额3125亿元,同比增长33.54%,而新媒体已把份额分走了大半。与此同时,社交化媒体行为的深入、手机等移动互联的便捷都在为新媒体的发展助力。一个日益迫切且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传统媒体应该如何应对?

然而,新媒体的兴起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就要退出历史舞台。新媒体时代已然来临,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既是挑战,同样也是机遇。两者不可相互取代,却可相互借力,双方在内容与传播手段上优劣互补,才是两全之道。

内容为王是传统媒体生存的法宝。但换一个角度看,新媒体同样蕴藏着新闻富矿,传统媒体可以向新媒体借力。

首先从内容入手,对新媒体中的新闻事件予以关注,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如微博这类的新媒体使得“全民记者”的美好愿景提前实现,每个微博用户用手机随时随地发布新鲜事、有趣事、受人关注的事件,形成新闻热点。微博的上述特点暗合了新闻价值诸要素,蕴藏着丰富的新闻线索。但是其弊端在于,新媒体所聚合的信息源良莠不齐,其真实可信性实在有待考证。传统媒体可以参考新媒体中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核实信息准确真实可信性,甄选符合报道要求、有深度的内容源,再加以使用,从而做出正确引导。

从另一方面来看,新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提供了一个无障碍无界限的交互平台。网络是一个社会化社交平台,蕴含着丰富的人脉资源。以微博为例,轻松的一个“@”就能将信息的传播面扩大,既巧妙地联系了嘉宾与参与者,又增强了影响力。新媒体可以看作是多任务型定制媒体,可以多方面发挥作用。因此,新媒体十分适宜为传统媒体做活动的发布平台,征集活动的参与者,广泛传播。

品牌是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是媒体的软实力。新媒体非常注重巩固增加忠实受众,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媒体应借助新媒体渠道维护和拓展受众,提升品牌影响力。

新媒体掌握着大量客户群,传统媒体的内容经过重新剪辑,以碎片化的方式在新媒体多次传播,增加曝光率,增强品牌的认同感,增加网友的参与感,可以形成可持续的口碑效应。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走红就通过网络媒体的营销,获得了很大的推动力。许多名人“粉丝”,在微博上口口相传与转发,配合纪录片每天一集,每集一个主题的讨论,更是形成了网络的持续关注度;网友还纷纷自创“舌尖体”更是让片子人气大增。网友的再加工、再创作都会不断扩大同一信息的受众群体,从而引发“蝴蝶效应”,产生巨大的传播力量和惊人的影响力。

此外,新媒体的互动性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可以实现受传者之间的交互性。传统媒体单方面报道之后,难以检测报道效果及受众反馈,而如微博一类的新媒体可以轻易做到这一点。因而传统媒体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渠道优势,拓展品牌的特定受众和持续关注度。

新媒体具有到达便利、即时传播、图文并茂以及交互性强等特点,综合考虑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这些特点在传统媒体的直播类节目中可以借鉴并创新,比如热播的欧洲杯足球锦标赛,央视体育频道的《豪门盛宴》就做了很多尝试,如利用三维设置了一位虚拟球员与

主持人互动,背后的大屏幕及时发布最新现场画面,创意极为巧妙,非常符合大家使用新媒体的用户体验感,增加了新奇特元素。

此外,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手机及移动媒体将更大程度实现新闻到达的便利化。传统媒体也应争抢移动时代的“碎片时间”,以内容加技术的演进,不断革新。目前许多传统媒体品牌已经开始纷纷入驻新媒体的订阅平台,今年下半年全国各地最好的报纸和杂志在门户网站的新闻客户端中都会提供完整版的订阅。

传统媒体的专业性与精细化是新媒体不可取代的,没有谁比这些专业化的传统媒体人更知道哪里有故事,以及如何讲故事。因此,传统媒体仍要固守优势,力争提供一流产品,这也意味着传统媒体要留住一流的人才,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和优厚的薪酬待遇。

迅猛发展的新媒体用“前景”和“钱景”挖走了不少传统媒体骨干,以争夺人才资源的方式进行内容生产的升级换代。长此以往,传统媒体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些有经验的骨干,而是传统媒体存量的智慧和经验甚至是未来。因此,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的竞争,无不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才是核心竞争力。

未来的传统媒体必须走向跨媒体。正如传媒大亨鲁伯特·默多克所言:“权力正在发生转移,从拥有和管理媒体的人向正在变得日益挑剔的读者和观众那里转移。这些读者和观众年轻而富有朝气,对新技术极其敏感,不愿意被领导,并且知道在这个媒体充满竞争的世界里他们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用任何他们喜欢的方式获得任何他们想要得到的资讯。”

媒体融合已经将媒体生态带入到了从“媒介”到“终端”的阶段。这意味着,内容传播打破媒介形态的限制,受众可以选择任何终端设备获取某一媒介上的内容。跨媒体的核心不在于如何在不同的载体上展示同样的内容,而在于如何通过新的载体为目标受众提供新的、增量的价值。只有在这一点突破并转变,传统媒体才能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发展,是为了适应变化,新媒体已经成为经济驱动力,传统媒体应主动迎合新媒体发展趋势,借助与新媒体的完美联姻丰富产品内容,提升品牌影响力,赢得市场认可,从而在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之势。

篇7: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

如果你从现在出发,你一定在想自己有什么,如何改变、适应,才能到达明天。但如果你能看到明天的图景,你可能不会过多眷恋那些路上要扔掉的东西。

当下传统媒体讨论新媒体时,似乎主要是在讨论如何“表达”。是炫酷能吸引读者?还是简洁符合当今潮流?是原生程序好,还是 HTML5 更有前景?这个“表达”如何是好,真的那么重要吗?

表达很重要

不同的内容产品形态,只有匹配了合适的“表达”方式,才符合其“调性”和用户需要。FT 中文网的 App,重在更新机制,表达简洁有报纸风格;彭博商业周刊的 App,现代跨界,试图兼顾体验、设计感与快速发布;GQ中国 App 充满设计风尚,交互有巧思。他们各得其所,是当下 App 制作的几个代表作。它使人们看到了对变革的应对:既传承了“血统”,又站在数字产品视角,重新打包了原有的内容。

这比仅仅苦思如何把原有内容搬到新媒体平台,搞不清技术,舍不得投入,强了很多倍。

这里面的关键:一是老板有冒险精神,在不确定时,看清大势,勇于尝试;二是肯于请专业人员引导产品化;三是懂数字、互联网产品的专业人员掌握了话语权。

表达不重要

如果我们不从脚下铺开路线图,而由明天“媒体”的形态回望此刻呢?

用户产生的内容,已在总社会内容消费比例中猛增,“去中介”化,是基本大势。过去的权威、信源,摇身一变为优质的“自媒体”,每个人都可能在某时某刻生产出受欢迎的某个内容,被网络过滤机制过滤分发。拥有大平台的公司,能吸引到最优质的“自媒体”,拥有大数据的公司,更知道用户的癖好和需要——一句话,社会化媒体把精英型媒体边缘化了。

渠道变了,用户也在变。你了解八零、九零后一代吗?被你视为圭臬的东东。他们可能毫不在乎。他们也需要精美的设计、惊艳的图片,但他们中的大部分真的在乎原来的设计、风格吗?看图,Pinterest 就不错;排版,Flipboard 也可以。

反观现在的豪华 App 杂志,摄影、设计、视频,不惜工本,每个摄影大片,从用光、模特、服装、布景,都花费不菲。一期设计精良的富媒体杂志,能赶上一部小电影的成本。

现下,一方面,大部分传统媒体无力或不敢在 App、跨终端上做投入、畏手畏脚;另一方面,少数在传统媒体黄金时期成功地积累了财富的传媒集团,正大手笔地打造梦想中的豪华新媒体,

这里需要看清楚一个趋势:社会化媒体正利用其海量的用户数、有数据的广告效果,不断扩张的媒体使用时间,不断从传统媒体“吸金”。即便是过去很成功的传统媒体,也正不断”失血“。靠惯性维持的广告收入,能持续支持其内容“大制作”吗?

少数幸存的“奢侈品”媒体不讨论。大部分大众媒体,最终要和其他社会化媒体和新媒体形态,用数据比拼获得每个用户的内容制作成本,他们的购买力以及他们的关注效果。

所有的关注,都在变得可度量。这是传统媒体的最大危机。

用户数据、低成本的一流内容制作能力和创意,是传统媒体未来最要依仗的“三板斧”。

因此,从长期趋势看,“表达”虽是一个需要重视的操作问题,但在大趋势中塑造自己的核心能力及选择“站队”,才决定了媒体、从业者,在这场大变革中的总体“运势”。

路线图

媒体业的这场技术革命中,技术流的新媒体公司首先控制了信息传播渠道;继而这些渠道本身,利用用户产生的内容,不断充实其数据平台。每一个传统媒体和媒体业 者,都陆续成了他们的用户。谷歌、Facebook、苹果 App Store、腾讯、百度这样的平台,成为真正的数据和渠道巨无霸。

与他们相比,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都是“弱势群体”。传统媒体由渠道商变成了打工者,但难以转变的是“老大心态”。靠行政资源维系的话语权,能指望多久?

如是强者心态,此刻应勇于承认:我是弱者。

这是事实:资金弱,数据少,成本高企。更主要的,对于新的内容产品的认知和制作能力,尚处于“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阶段。所以更无从去争取这方面的人才。

对不指望行政保护的媒体而言,我的建议是,尽快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重新定位产品方向(特别注意缩小目标);积累“有价值”的内容数据和用户数据。创意产品可能是大多数传统媒体唯一有胜算的领域,壮大收集此类人才;裁员,尽快让非核心方向人员进入市场,避免机构惰性和个人惰性使其进一步丧失择业时机。

在别人的平台上一样可以成功。从苹果 App Store 走出的《愤怒的小鸟》一款游戏,就让其出品公司 Rovio 公司的品牌效应赶超了通讯巨人诺基亚。在芬兰,Rovio 公司 “愤怒的小鸟苏打水”甚至比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还要畅销。

创意是核心,整体产品能力则是路径。传统媒体所擅长的内容,仅仅是产品的一部分(甚至这部分,也已迭代)。微信火,靠的是产品功力。不懂产品,是传媒转型的 最大门槛,奉劝传统媒体的大老板们亲自动手,牵头做一两款新媒体产品,不成功不要紧,没几个互联网天才一上来就能做成好产品的。关键是“当家人”要从中树 立新媒体的产品观,弄清你真正需要的产品人、技术人长什么样。

篇8: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既有媒体传播信息、服务受众的一般属性,也日益呈现出高度交互性、社交性、服务型甚至交易窗口等独特属性。这种不断迭代创新的发展模式已经超出了传统媒体的既有概念。

新媒体是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电视、微信、微博、网络自媒体、桌面视窗、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由线性传播变成了非线性、实时性传播,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新媒体传播有以下四大特点。

数字化:数字化传媒改变了以往受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必须同步性的特点,而实现了异步性和非线性,使信息的传播流通更为自由,改变了以往媒体地域性传播的特点,使传播的范围扩大至全球,使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与其他任何人进行任何形态信息的沟通交流。

互动性:传统媒体的传者和受者定位非常明确,传者是信息的发布者,受者只能被动地接收,不管喜欢或讨厌,表达渠道无法实时而且狭窄。新媒体使传者和受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受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消费者,而具有了与传者交互信息的功能,甚至转变成传者的身份。

网络化:在新媒体时代,每一个用户、每一个个体都变成了网络时代当中的一个节点,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发布和传播的过程中。解构了专业信息生产者所垄断的信息传播权力,每个人都能轻易的接入全球的信息传播网络中,融入全球化的巨大的信息网络。

个人化:每个人都可以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根据自身需求、兴趣、爱好,针对特定的需求私人订制信息。

新媒体的特性,迎合了社会高速发展的信息需求,迎合了受众对于多样化、个性化信息流的消费转型,顺势而为即可迅速崛起。

新农民是社会与国家对新条件下农村主要活动者农民的一种良好期盼。早在2005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表彰会上,时任中组部部长刘云山就第一次指出,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那么,什么是新农民,新农民又具有哪些特性呢?

传统农民是全能农民,是小生产者:自己留种、耕地、播种、施肥、除草、植保、收割、售粮。特点:劳动生产率低,即使单产再高,农产品价格再提,也解决不了农民收入低的问题。

新农民他们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希望,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他们是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必将成为驾驭土地的主人。

相对农村广播这样的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是传播形式之变,新农民是服务需求之变。这意味着,眼下传统媒体面对的市场占有率的快速微缩,深层次的原因是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造就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对立和不匹配,只有与时俱进的调整自身定位,创新传播方式,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新闻产品,才能以更新颖、更迅捷的方式直达客户端,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媒体融合新媒体发展,就是一场媒体行业的供给侧改革。

2 传统媒体结合新媒体能够更好地帮助“新农民”跨越信息鸿沟

现代农牧业越来越倚重于第一时间获取供求信息,第一时间获得科技支撑。然而,对于尚处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和农村牧区而言,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和建设水平差别极大,这就形成了所谓的“数字鸿沟”。也就是在城市或者条件较好的农村牧区,一些人拥有社会提供的最好的信息技术,有最强大的计算机、最便捷的广播电视、最快的网络服务,也受到了这方面最好的教育;另外一部分农牧民,出于各种原因(大部分为偏远闭塞,广电和通讯成本太高)不能接入最新的或者最好的计算机、收看最新的广播电视和最快捷方便的网络服务。这两部分人之间所形成的信息不对称,就是信息鸿沟。

在中国,研究资料表明,数字鸿沟造成的差别正在成为中国继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三大差别”之后的“第四大差别”。显著的表现为:据2012年统计的数据,互联网用户虽然持续增长,但其普及和应用主要发生在城市,网络用户中只有0.3%是农牧民,城市普及率为农村普及的740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指出,信息鸿沟已经从“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变现为一种创造财富能力的差距。对于内蒙古的农牧民而言,信息鸿沟已经成为其持续增收致富必须解决的问题。

2014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投资600亿元,启动实施为期三年的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惠民工程。其中,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和通信,成为覆盖广电视听盲点,提升公共信息服务能力的重大举措。广播电视的接入,极大的缓解了偏远落后地区获取农牧业信息的难题,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也顺势而为,成立了专门的农牧电视频道,让政策、科技、致富实例与时俱进、有声有色的呈现给父老乡亲。

然而,作为“新农民”的主力军,受过更高层次教育、更年轻化、资本实力更强的“农二代”,甚至“农三代”,他们思想解放、视野开阔,获取信息的主渠道正在向网络转进,比如微信朋友圈、农技网站、农技APP等新媒体成为他们的新宠。农业部甚至专门发文:计划用3年时间,对农民开展手机应用技能和信息化能力培训,提升农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运用手机上网发展生产、便利生活和增收致富的能力。

“互联网+农业”的大势所趋,使得以农村牧区广播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必须紧密结合新媒体,才能更好的延伸服务触角,增加影响力。2014年底,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农村牧区广播绿野之声开通了官方微信公众平台——“麦穗儿”,为听众推送最新的农牧业相关政策、农牧业种养殖知识、频率大型采访报道活动、生活小窍门等延伸新闻产品,同时实现了节目的实时在线直播。截至2015年末,“麦穗儿”微信平台关注会员30 000余人,活跃用户近两万人,凸显了其强大的影响力。

笔者认为,“麦穗儿”作为绿野之声“嫁接”新媒体的实践,会员微信关注即可参与,门槛低,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环节就自己关心的问题提问互动,平台邀请专家解答,零成本解决农牧民会员遇到的难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绿野之声节目很得力的补充,既指导农牧民减少生产的盲目性,提高科技利用水平,缩小城乡间的信息鸿沟,实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3 新媒体能够有效提高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和服务力

2016年3月28日,绿野之声接到了呼和浩特市大棚种植户尹某的电话,今年已经70岁的他种植了两个大棚的草莓,由于没有销售渠道而滞销,眼睁睁看着草莓烂在地里无能为力。尹某是绿野之声官方微信“麦穗儿”的关注用户,通过公众平台找到了节目组电话,希望能帮他呼吁一下解决卖难问题。

当天下午,“麦穗儿”就发布了这则信息,很快就得到了关注粉丝的大量转发,呼和浩特市四区、甚至周边城市包头、乌兰察布等地的热心听众和粉丝,纷纷致电节目组和尹某本人,希望到他的地里进行采摘,帮助他联系销售渠道,消息发出后,每天他家的大棚也是人头攒动,短短一周时间,就销售了3000多斤滞销草莓,解决了尹某的燃眉之急。

这只是“麦穗儿”开头后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还有很多例如农牧民产品销售、急性疫病防治支招、大病爱心救助等良性互动的实践,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凸显了一家老牌农牧广播和新媒体结合的巨大影响力。

笔者认为,新媒体能够快速的找到目标受众,契合了“新农民”和潜在农牧业关注群体的媒体获知新习惯,平台用户自主转发,第一时间评论反馈,都进一步放大了新闻产品本身的价值,实现叠加传播的效应。只要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具有新闻价值,用户就会自发的做第二落点、甚至第三落点的再传播,延伸新闻产品的触角,延长“易碎”新闻产品的“寿命”。帮助传统媒体实现了“借船出海”的推广效果,更好的完成党和政府赋予的宣传职责。

4 新媒体为传统媒体开辟了新的运营阵地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中,传统媒体承受的市场压力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如果与新媒体很好的融合发展,也能开创出新的运营模式,获得新的内生动力。

众所周知,作为全国首个以服务“三农”为主题的传媒产业模式,湖北广播电视台和荆州市人民政府合作组建的长江垄上传媒集团公司,开创了以对农电视节目内容的研发、制作、发行,以自主生产视频内容为核心的衍生价值开发,农资产品下行以及农特产品上行渠道的建设与运营,现代农业、文化旅游项目的策划与投资开发等,践行“垄上行”对农传播与服务品牌为核心的全产业链的打造。2013年,线下产业链就实现创收4.2亿元。

特别是从2012年开始,垄上行开通了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大量的电视观众直接移植成为了其新媒体的受众,人数达50多万人,遍布全国各地。这进一步丰富了垄上“线上线下”的内涵,“线上”是精心策划的三农服务节目,全方位地满足三农需求;“线下”是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直接为客户端受众提供农资(农药、化肥、种子)销售、绿色农产品销售、农村信息咨询服务、农村金融保险等多项业务,整合现代传媒与现代农业的优势领域,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同样,垄上模式也可以为绿野之声和“麦穗儿”的融合发展提供借鉴。通过我们对公众平台“麦穗儿”的关注用户进行的抽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

1)广播微信用户的年轻化。超过八成的微信用户年龄集中在21~40岁,这个年龄段是广播微信公众账号的主要用户群体。其中,半数以上的用户年龄集中在21~30岁,这个群体能够接受新鲜事物,有长远眼光,有充足的购买力。

2)丰富的内容表现形式更受广播微信用户欢迎。比如,我们推出的“最美农技人”投票活动,通过大家转发、参与,20天时间粉丝增加5 000人。所以,只要内容具有足够的关注度,不断丰富节目内容,增强图片、语音、视频等多种手段,对于受众的吸引力就会不断增大。

3)广播微信用户对广告的排斥程度较低。在广告无孔不入的时代,“麦穗儿”的用户中缺有大概48%农牧业相关广告,一些用户甚至主动表示希望官方的公众账号能增加一些打折优惠等农牧业广告内容。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新媒体和农牧民之间的联接存在很大的挖掘空间。通过线上节目吸纳受众,网络新媒体线下提供全方位服务,把听众变成粉丝,把粉丝变成听众。通过新媒体客户端,建立自己的数据库,了解你的服务对象在哪里,他们的需求爱好是什么,这样就能进行精准的销售和服务。把传统媒体多年积累的公信力,转化成市场运营的影响力,变现为真金白银的经济效益,这样传统媒体产业链就能建起来。

尽管在实践中,绿野之声的麦穗儿公众号还存在着:广播受众与农牧业科技专家有效连接与转化,麦穗儿的传播内容如何与广播节目互相推动,线下服务如何交易支付等尚待解决的问题。但是,笔者认为,对于广播而言,对待新媒体的态度,比打造新媒体产品本身的影响力更重要。而二者融合的方向就是如何更好地打造服务型媒体,在不断的神话服务中寻找到传统媒体发展的内生动力。未来不是靠广告生存,而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高度整合,靠产业的跨界聚集来获得大发展。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农牧民获取信息主渠道的传统媒体,如何主动作为,利用自身的媒体产品制造能力“+”互联网的传播渠道贴近性、移动性之便利,为对信息质量要求持续增长的“新农民”建立起新的供给与需求利益共生关系,成为传统媒体面对生死考验的难题。本文以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农村牧区广播绿野之声为例,浅谈对农对牧广播如何借力新媒体,融合发展,更好地服务“三农三牧”。

上一篇:现实的勇猛前进随笔散文下一篇:机械制图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