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2024-08-26

中医基础理论讲稿(共6篇)

篇1: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中医基础理论―――讲义

以中医的故事引出今日的课题 课题大纲:

一、中医的发展历程

二、整体观的建立

三、阴阳虚实理论 四、五行与脏腑学说、八纲辨证

五、气血津液

六、经络 七、六淫邪气八、四诊

皇帝内经讲:

上医治末病,下医治已病。

因此中医提倡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就要做好平时的养生调理及预防工作。

预防胜于治疗,调理优于保健。

二整体观

1、人与自然(天人合一)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长寿与自然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人体必须 要顺应季节气候变化而调适饮食、起居、情绪、劳作等。

如:春季多肝病 秋季多肺病

2、人体本身

中医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皮脉肉等结构是根据脏腑的表里关系通过经络相互联系并相互影响。整体观念: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例:一脏、一腑、一体、一窍构成一个系统。

人与环境有密切的联系

例:自然(季节、昼夜、地区)与人的关系

社会与人的关系。辨证论治

病: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

证: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的原因、病的部位、病的性质、邪正关系。

•八纲辨证:运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对疾病的病位外内、病势浅深、虚实属性,以及致病因素与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对比状态等进行分析辨别的辨证方法。

辨证:是中医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方法(案例)

是将临床收集的资料、症状、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等,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论治:又称施治,是治疗疾病的过程 根椐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辨证与论治互为因果

–“证”──证候,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病因、病机、病位、病性以及疾病发展趋势)包含该阶段的各种临床表现。又称病证、证型或辨证,简称为“证”。

•“症”──症状表现 •“病”----疾病病名

如:

“ 症状 ” “证候” “疾病” 治疗 发热、恶风、咽痛

咳嗽、舌苔薄黄 风热 感冒 辛凉

脉浮数。犯表证 解表----银翘散 八纲辨证

•表里:表里寒热、表里虚实、半表半里、表里夹杂 •寒热:寒证、热证、寒热虚实、寒热真假 •虚实:阴阳虚、气血虚、实证 •阴阳:阴证、阳证、亡阴亡阳 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的区分并不是单纯的、彼此孤立的、静止不变的,而是错综复杂、互相联系、互相转化的。中医辨证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1、八纲辨证——辨证纲领

2、脏腑辨证——辨证基础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结合八纲、病因、气血等理论,对四诊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探求病因病机,判断疾病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

•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是概括性的辨证纲领,它是根据病人整体证候表现的总和概括出来的规律。任何一种疾病从:

类别————阴证、阳证 部位————里证、表证 性质————寒证、热证 邪正盛衰——虚证、实证 第一节 表里

表里辨别病变部位深浅、病情轻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表证:皮毛、肌腠、经络在外 外邪犯表,初起,病轻。里证:五脏六腑在内脏腑受病,深入,较重。

1、表证 表证是体表受邪甩引起病证的概括。

原因:六淫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机体所致病位浅在肌肤。治则:发汗解表。

[证候] 恶寒(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为主证。

——表寒证: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口不渴,无汗或有汗。舌苔薄白,脉浮。

——表热证:恶寒(风)轻,发热重,头痛,咽喉痛,咳嗽,口渴。舌尖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则] 发汗解表

——表寒证:辛温发汗(解表)麻黄汤 ——表热证:辛凉发汗(解表)银翘散

2、里证 里证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由脏腑、气血、骨髓受病所反映的证候。原因:病邪由表入里;外邪直犯脏腑;情志内伤、劳倦过度、饮食不节等因 素,直接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失调。

[证候] 里证主要是脏腑的证候,分别在脏腑辨证等。如: ——心血虚证

心血虚—是由心血不足,心失濡养所表现的病证

证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面白无华,眩晕,唇舌色淡,脉细。治疗:补血养心(四物汤合归脾汤 养心)

肝胆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肝胆所表现的证候。

证候: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大便不调,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或身目发黄,发热或见阴囊湿疹,或睾丸肿大,外阴搔痒,多见于肝炎、胆囊炎、皮肤病、妇科炎症—龙胆泻肝汤。治疗:清利肝胆湿热(茵陈蒿汤、大柴胡汤)

肺热咳喘证:是指热邪夹痰内壅于肺所出现的实热证候。

证候:咳喘、呼吸气促、甚则鼻翼煽动、咳痰、黄稠甚痰中带血或脓血腥臭、高热、烦渴、胸痛、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清热宣肺平喘(麻杏石甘汤、千金苇茎汤)

脾胃气虚证:是脂脾气虚弱,运化失健,精微物质吸收不足所表现的证候。证候:食少纳呆、口淡,无味,腹胀,便溏消瘦,四肢倦怠、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弱。治疗: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 四君子汤)肾阴虚证:是肾阴不足阴虚阳亢的临床证候。

•证候: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无力,低热,五心烦热,潮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滋阴补肾(六味地黄汤)

二、寒热

•寒与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寒热是阴阳偏盛偏衰的具体表现。

•阳偏盛 实热证-----寒凉药

阴不足 虚热证----清补药

•阴偏盛 实寒证----温热药

阳不足 虚寒证----温补药

(一)寒证 [原因] 多因机体受到寒邪的侵袭,或由于人体阳气不足所引起。

[证候] 不发热,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口不渴,喜热饮,小便清长,或 大便稀薄。舌质淡,苔白而润,脉迟等。

(二)热证

[原因] 多因人体受到热邪的侵袭,或由于人体阴不足而虚火内生所致。[证候] 发热,面红,口渴而喜冷饮,烦躁,小便短赤,或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数等。

寒证与热证,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例如:初感寒邪,恶寒重,发热轻,若寒郁化热,即出现身热,不畏寒,口渴思冷饮等,已转化为热证了。

•又如热证患者,由于大汗,或吐泻,引起津、气损耗,可出现四肢发凉,面色苍白,脉微细等,已转化为寒证。

三、虚实

虚与实,是指人体正气与病邪进行交争的过程中,双方力量消长变化关系的反映。

邪气盛则实,病邪强盛而正气不虚的病证多为实证----实则泻之 精气夺则虚,正气衰弱的情况下生病多为虚证----虚则补之

(一)虚证

虚证则不论病邪强盛与否,关键是机体正气处于衰弱的情况下,临床表现出一些不足的症状。

[证候] 临床表现:精神萎靡,肢体倦怠无力,语声低微,心悸气短,自汗或盗汗,胸腹胀满时减,疼痛喜按。舌质胖嫩,少苔,脉细弱无力等。

1、血虚证

[证候] 面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爪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多梦,手足麻木,舌淡,脉细无力。[治疗] 养血补心(四物汤)

2、脾胃气虚证

证候:食少纳呆,口淡无味,腹胀,便溏,消瘦,四肢倦怠,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弱。治疗: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

3、阴虚证

[证候] 形体消瘦,午后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小便黄短,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 滋阴补肾(六味地黄汤)肝肾阴虚

证候:头晕目眩,视物模糊,耳鸣,腰膝酸软,肢体麻木,五心烦热,潮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滋补肝肾(杞菊地黄汤)

4、阳虚证

[原因] 失血、耗血;血液的生化来源不足;慢性病影响等等[证候] 畏寒肢冷,身倦乏力,气短,口淡不渴,或喜热饮,面白,精神萎糜,小便清长,大便溏烂,舌淡,脉沉迟无力。[治疗] 温阳补气(肾气汤)

(二)实证

实证不仅病邪强盛,而且正气未衰(尤其初病阶段),能积极抵抗病邪,表现出一些亢奋的症状。

例如高热,胸腹胀满疼痛拒按,脉有力等,是正邪相互交争比较激烈的反映。临床表现:精神烦躁,肢体躁动,声高气粗,胸腹胀满疼痛拒按,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苍老,舌苔厚,脉有力等。实则泻之如肺热咳喘证

证候:咳喘、呼吸气促、甚则鼻翼煽咳痰黄稠、甚痰中带血或脓血腥臭高热、烦渴、胸痛、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疗:清热宣肺平喘(麻杏石甘汤 千金苇茎汤)在临床上虚实夹杂证。

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形体消瘦,呼吸气短,自汗,脉弱无力,是虚证的表现。偶感外邪,则出现发热、咳喘气急、咯痰粘稠而色黄,苔腻等,出现了虚实夹杂的病证。

要求分清虚实的主次与缓急,采用先攻邪后补虚,或攻邪与补虚兼施的治法。

四、阳阴

阴与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

因表与里,寒与热,虚与实都是疾病发生的过程中,临床上表现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现象。这些矛盾现象,中医就用阴阳属性加以概括。表证、热证和实证都可划为阳证的范畴; 里证、寒证和虚证都可归属于阴证的范畴。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切病证可归纳为阴证和阳证两大类。

(一)阴证与阳证

1、阴证 指虚寒证而言。病机:是阳气虚衰所致。

证候:面色皝白或暗淡,畏寒肢冷,倦怠无力,腹痛喜按,小便频数,大便溏薄。舌质胖嫩,苔薄白,脉迟无力等。治宜:温补阳气为主。

2、阳证 指实热证而言。病机:是热邪炽盛所致。

证候:面色红赤,壮热,口渴喜冷饮,腹胀满痛拒按,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苔黄,脉洪数有力等。治宜:清热泻火、解毒为主。(二)亡阴与亡阳

•阴液不足为阴虚,阴液暴脱为亡阴; •阳气不足为阳虚,阳气暴脱为亡阳。

1.亡阴证 症见汗多而粘,口干喜冷饮,烦躁,身热。舌质红而干,脉细数无力。

是阴液将亡的表现,法当益气增液敛阴。

2.亡阳证

症见汗出身冷,四肢厥逆,神情淡漠,甚至昏迷。口不渴或渴而喜热饮。舌质淡,脉微欲绝。是阳气将亡的表现,法当回阳救逆。精气学说

气:一切无形的,不断运动的物质。

“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 精气:气中之精粹,是生命产生的本原。

“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管子》 气机:气的运动(升降出入)气化:气的变化(永不休止)

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例,磁石,潮汐)“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 精气是人体生命的动力

先天之精气,天之清气,水谷之精气 人体气的运动必须协调而通畅

升降出入(气逆、气陷、气脱、气闭、气滞)精气神的关系 精:肾中所藏之精 气:三气合一

神:人体内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

精可化气,气可化精。精气生神,精气养神,神统驭精与气。阴阳学说

阴阳是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晦暗、沉静、抑制、向下、寒凉、内向、凝聚、闭合(凝聚、滋润、抑制)阳:明亮、活动、兴奋、向上、温热、向外、扩散、开放(推动、温煦、兴奋)人体:上为阳,下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背为阳,腹为阴。人体生理功能:阳主升,阴主降;阳主出,阴主入; 人体病理变化: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学说基本内容

阴阳交感—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和)

阴阳对立制约—“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阴阳互根互用—“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阴阳消长平衡—“此长彼消,此消彼长,此长彼亦长,此消彼亦消” 阴阳相互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阳胜的形成:

多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虽感受阴寒之邪,但入里从阳而化热,或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临床多见壮热、烦渴、面红、尿赤、便干、苔黄、脉数。若阳热亢盛过久,则必耗阴液,故阳盛实热病证,易于煎灼人体阴液,久之亦可导致人体津液不足,阴精亏损,转化为实热伤阴的病证。此即是¡°阳胜则阴病¡±。

阴胜的形成:

多由外感阴寒之邪,或过食生冷,阴寒内盛,遏抑机体的阳气,或由素体阳虚,阳不制阴,而致阴寒内盛。前者属实,后者则为虚实夹杂。此外,阴寒之邪壅盛,日久必伤阳气,故阴盛实寒病证,常可导致虚衰,出现机体生理功能活动减退情况,此即“阴胜则阳病”。

阴虚则热 :

是指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气,阳气相对亢盛,从而形成阴虚内热、阴虚火旺以及阴虚阳亢等病理表现。阴虚内热多有全身性虚热,五心烦热,骨蒸潮热,消瘦,盗汗,口干,舌红,脉细数;阴虚火旺多有咽干疼痛,牙龈肿痛,颧红升火,咳血或痰中带血等症;阴虚阳亢多见眩晕耳鸣,肢麻,肌肉颤动等症。阳虚则寒 :

临床可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舌淡脉迟等寒象,亦可见到倦卧神疲,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虚象,以及由于阳虚气化无力,阳不化阴,水液代谢功能减退或障碍而导致的水湿停滞等病变。

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阴阳亡失 五行学说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木: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火:温热、向上 •土:生化、承载、受纳 •金:沉降、肃杀、收敛 •水: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相生

母病及子:“水不涵木” 子病及母:心肝血虚,心肝火旺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相克

相乘:“木旺乘土” 相侮:“木火刑金” 抑强扶弱

中医理论中的人体结构: 气 血 津液 脏腑 经络 气的概念

•气的主要来源:

先天之精气

后天之精气(天气,谷气)

•气与脏腑的关系

肺为气之主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肾为生气之源 气的生理功能: 推动作用 温煦作用 防御作用 固摄作用 气化作用 营养作用 气的分类

•元气(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走息道而司呼吸,贯心脉而行气血,与视听言动有关)•营气(化生血液,营养全身)•卫气(温养、调节、防御)

血的概念

•血的来源

水谷精微是生成血液的最基本的物质。

•血与脏腑的关系: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 心主血脉 肺朝百脉 脾统血

肝藏血

血的生理功能

•濡养滋润全身脏腑组织。

°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神智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心血虚,肝血虚易惊悸,失眠,多梦。失血者可见恍惚,昏迷。气血的关系:

•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津液的概念

•津液的来源

水谷精微是生成津液的最基本的物质。

•津液与脏腑的关系

小肠主液 大肠主津 肺主行水 肾主津液

津液的生理功能 滋润和濡养 化生血液

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排泄代谢产物 运载全身之气

1、定义:风 寒 暑 湿 燥 火

一年四季的六种气候称为六气,当人体正气(抵抗力)不足,或气候恶劣时侵犯人体太过时,称之为六淫邪气

因此六淫邪气也是人体重要的一个致病因素 2、六淫邪气的产生

①外在天气因素

②内在脏腑病变

③生活习惯 风

1、定义:为春季的主气。因很多其他的外邪也常常借助风邪的活动性侵犯人体,所以古人又称风邪为“百病之长”。2、风的特性:变幻多样、游走不定 3、导致风邪的因素:季节更替、饮食习性 4、易受影响的部位:皮肤、胸背、头面部 5、受风邪的特征:

痛无定处、如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头目眩晕、头痛、口眼歪斜。

1、定义:为冬季的主气

2、寒的特性:使物质收缩,分子运动变慢、凝滞 3、导致寒邪的因素:

季节更替、饮食习性、阳气不足者 4、易受影响的部位:

寒在哪个部位就会引起该部位的问题

(令血液循环变慢)

5、寒邪的特征:疼痛、面色青白、口唇青紫、痛经血块。

湿

1、为长夏的主气

2、湿的特性:黏腻不爽、缠绵难愈

4、导致湿邪的因素:梅雨季节、居住环境潮湿、脾胃虚弱

5、受湿邪的特征:面色晦暗、发黄、水肿、胸闷、困倦、嗜睡、周身酸重乏力、长水疱、鼻炎、胸闷、大便不爽、白带增多、小腹凸挺。

1、为秋的主气

2、燥邪的特性:干燥伤津 3、导致燥邪的因素:季节、饮食

4、受燥邪的特征:毛发枯干、眼睛干涩、口鼻干燥、咽干舌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

导致上火的因素:饮食 熬夜

火的特征:长痘、红血丝、口腔溃疡、心烦失眠、多食易饿 易出血 易引起一系列干燥的症状。藏象学说脏腑 脏腑的概念

脏: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内脏 腑: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内脏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 1.脏腑: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五脏(心,肺,脾,肝,肾),为实质性脏器。–五脏的生理功能——化生和贮藏精气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中空有腔 –六腑的生理功能——受纳和传化水谷 奇恒之腑(胆,脉,骨,髓,脑,女子胞)–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类似脏的贮藏精气的作用

2、经络: 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构成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3、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最

基本物质,是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肾,在体合骨,开窍于耳和二阴,其华在发,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藏精,主生育

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天癸)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 肾主水 肾主纳气

脾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志为思。主运化 主统血

主升清(脾升胃降,脾胃为人体气机的枢纽)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悲,在液为涕。主气,司呼吸 通调水道 宣散卫气 朝百脉,主治节。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在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藏血 •肝主疏泄

对气机的影响 对脾胃运化功能的影响 对情志的影响 对胆的影响

对男子排精、女子月经的影响

心,在体合脉,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心主血脉 心藏神 六腑:

胆:贮存胆汁,排泄胆汁,主决断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 小肠:主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 大肠:主传化糟粕 膀胱:贮尿和排尿 三焦:通行元气,运行水液 胆

胆附于肝,肝和胆有经络相互络属,二者互为表里。生理功能

贮存和排泄胆汁。

•胆汁,味苦,呈黄绿色,生成于肝,贮存于胆,在消化食物过程中向小肠排泄,以助脾胃运化。胆汁的生成和排泄有赖于肝的疏泄功能控制和调节。

主决断:决断指人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意识和动作,恰如其分,不偏不倚。

胃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又称胃脘。胃与脾相为表里。生理功能

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是接受和容纳的意思;腐熟是指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变成食糜。

主通降,以降为和。

•饮食入胃,经胃的腐熟后,必须下行入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胃的通降作用还包括协助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大肠及协助大肠 传化糟粕。小肠

•小肠位于腹中,上接胃,下通大肠。小肠与心互为表里。•生理功能

主受盛和化物。受盛,即接受,以器盛物之意;化物,即彻底消化食物,将之化生成精微。受盛和化物是指小肠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将其进一步消化,将水谷化为精微。

泌别清浊:泌指分泌;别指分别;清指水谷精微;浊指食物糟粕。小肠的泌清别浊功能是指小肠将经过消化后的饮食物分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部分。将水谷精微吸收,再经脾运化输送至全身,把食物残渣下送大肠。

大肠

•大肠位于腹中,上接小肠,下接肛门。大肠与肺互为表里。•生理功能

–传化糟粕:指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膀胱

膀胱位于小腹中央,与肾互为表里。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

–尿液为津液所化生,在肾的气化功能作用下生成尿液,下输于膀胱,在膀胱内潴留至一定程度时,可及时自主的排出体外。膀胱的贮尿和排尿功能与肾的气化功能密切相关。三焦

(一)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为六腑之一。三焦是脏腑之外,躯体之内的整个体腔。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部分,总称三焦。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实质器官。生理功能

通行原气

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它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到达和作用于全身

运行水液

体内的水液代谢是由肺、脾和肾的协同作用而完成的,但必须以三焦为通道才能正常的升降出入。三焦

(二)三焦分部和各自的生理功能:

上焦:膈以上的胸部,包括心,肺,和头面部。

•主要功能:宣发卫气,敷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发挥营养和滋润全身的作用。

中焦:膈以下脐以上的腹部,包括脾胃,肝胆。

•主要功能:消化、吸收、输布水谷精微和津液,化生气血的功能。

下焦:脐以下的腹部,包括大肠,小肠,肾,膀胱,女子胞,阴部等。

•主要功能:泌清别浊,排泄糟粕。

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本节重点讨论脑与女子胞。脑

脑居颅内,由髓汇集而成。

•生理功能:

–主精神活动 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维意识和情志活动等都与脑有关。–主感觉功能。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和一般感觉。女子胞

女子胞又称胞宫,子宫。位于小腹,是女子发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

•生理功能

主月经

月经来潮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与肾中精气,冲、任二脉及心肝脾三脏密切相关。

主孕育胎儿

主生理性的带下,分泌阴液,润泽阴部

经络的概念(简述)

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肺经 心包经 心经 大肠经 三焦经 小肠经 脾经 肝经 肾经 胃经 胆经 膀胱经 任脉 督脉

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三里

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胃的下合穴。强壮身心的大穴。

•取穴: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

•功效: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足太阴脾经 血海

取穴:以对侧的手掌按其膝盖,手指向上,拇指偏向大腿内侧,当拇指端所止处

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功能性子宫出血、带下,产后恶露不尽,贫血;睾丸炎,小便淋涩;风疹,瘾疹,湿疹、皮肤瘙痒、神经性皮炎,丹毒。三阴交

“妇科三阴交”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穴 •取穴: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功效: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女性健康:保养子宫和卵巢;紧致脸部肌肉;调月经,去斑,去皱,祛痘;改善性冷淡;调治肌肤过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次髎

防治和诊断妇科病的重要穴位

•取穴: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适对第2骶后孔中。•功效:补益下焦,强腰利湿。

•主治:腰骶神经痛、腰骶关节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性功能障碍、泌尿系感染等。配三阴交主治月经不调、痛经。足少阴肾经 涌泉

人体长寿大穴

•取穴: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主治: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高血压、晕眩、焦躁、糖尿病、过敏性鼻炎、更年期障碍、怕冷症、肾脏病等。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太冲 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原穴。“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 •取穴:足背侧,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主治:脑血管病、高血压、青光眼、面神经麻痹、癫痫、肋间神经痛、月经不调、下肢瘫痪等。任脉 气海

•取穴:位于体前正中线,脐下1.5寸

•主治:虚脱、形体赢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腑病证;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关元

•取穴: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主治: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遗尿、尿血、尿频、尿潴留、尿道痛、痛经、闭经、遗精、阳痿;此外,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荨麻疹、生理不顺、精力减退、太胖(减肥)、太瘦(增肥)等也很有疗效。督脉 百会

•取穴:头顶正中心,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

•主治:头痛、心悸、失眠、健忘,头重脚轻、痔疮、脱肛、泄泻、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竣痛取阿是,急救刺水沟。望、闻、问、切

四诊

•四诊,是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

•医者通过目察、耳闻、鼻嗅、口问和手的触摸按压等“以外测内”的诊察方法,可以了解到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及其内在联系,从而为辩证论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望诊

•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以及分泌物和排泄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辩证资料的一种诊察方法。

•主要内容:望神、望色、望形态、望头颈五官、望舌、望分泌物及排泄物、望小儿食指络脉。

望神 •什么是神?

–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其突出表现是眼神,“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神;

–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神是以精气为物质基础,通过望神可以了解病人的精气盛衰,判断病情的轻重,推测疾病的发展、转归及预后。神的三种表现

•有神:精气充足,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正常,病轻浅,预后好 •无神:精气大伤或邪重正衰,病情较重,多预后不良

•假神:灯灭前的最后一闪,“残灯复明”“回光返照”,多为临终前的预兆

•少神:慢性病人常见的一种神志。表明脏腑功能较弱

望色

•望色,是指望皮肤的颜色和光泽。是脏腑气血的外荣。•皮肤的颜色分为五种: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 •正常的面色:红黄隐隐,荣潤光泽 五色主病

1.青色 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 2.赤色 主热证

3.黄色 主虚证、湿证(黄疸)4.白色 主虚证、寒证、失血证

5.黑色 主肾虚证、寒证、水饮证、瘀血证 望形态

•望形体:观察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等情况

•望姿态:是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及肢体的异常动作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望头与五官

•望头部

–头部的形态 –头发的色泽

•望五官(略)•望皮肤(略)

望舌

•望舌,即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舌与脏腑的关系

1、舌尖属于心肺 –

2、舌中属于脾胃 –

3、舌根属于肾 –

4、舌边属于肝胆

舌诊脏腑部位分属图

舌 诊

¡°舌诊¡±的含义:Δ是通过观察舌象(包括舌体与舌苔的变化)以了解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诊察方法。

脏腑经络与舌象形成的关系 1、舌与脏腑经络之间的密切联系

(1)舌为心之苗,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

(2)舌为脾之外候,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

(3)肾藏精,足少阴肾经挟舌本。

(4)肝藏血,主筋,其经脉络于舌本。(5)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2.脏腑在舌面上的分布规律:Δ 舌尖反映心肺病变;舌中反映脾胃病变;舌根反映肾与膀眺病变;舌边反映肝胆病变。

3.结合临床舌象,理解脏腑病变在舌象变化上的规律。

舌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全面诊舌的方法。以望诊为主,结合闻诊、问诊和揩刮等。

(一)诊舌的体位和伸舌姿势

1、舌诊的体位Δ: 坐位或仰卧位。2.伸舌姿势:Δ 自然伸舌于口外,舌体放松,尽量张口使舌体充分暴露。

(二)诊舌的方法

1、诊舌的一般顺序:Δ 先看舌尖,再舌中、舌侧,最后看舌根部;先看舌质,再看舌苔。

2、刮舌揩舌的方法和意义: 可用于鉴别舌苔有根无根,以及是否属于染苔。

(三)诊舌的注意事项

1、光线对诊舌的影响 光线要求:①正对光源;②以充足的自然光线为佳。2、饮食或药物对舌诊的影响Δ 饮食和某些药物可以使舌象发生变化。3、“染苔”的概念:Δ 饮服某些食物或药物,可使舌苔着色,称为染苔。4、染苔常见的一些情况:

5、染苔的特征:Δ短暂出现;不均匀分布;可经揩舌除去;与病情不相符。6、口腔情况对舌象的影响: 如缺牙侧舌苔偏厚;镶牙侧舌边见齿痕;张口呼吸舌苔变干等等。

三、舌诊的内容和正常舌象

(一)舌诊的内容

1、诊舌的内容Δ 观舌主要观察舌体和舌苔两方面的变化。

31(1)诊舌体:舌体的色、形、态、神。

(2)诊舌苔:苔质、苔色。

2、舌体和舌苔综合分析的意义:舌质主要是反映机体脏腑虚实,气血盛衰;舌苔可以分析病邪的深浅,邪正的消长。舌苔和舌质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说明疾病的本质,故能互为补充。

舌诊的内容 望舌主要是望舌质与舌苔的变化。

正常的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上铺有一层薄而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统称淡红舌、薄白苔。望舌质 望舌色

–淡白舌:虚证、寒证或气血两虚 –红舌:主热证(有实热和虚热之分)–绛舌:主热重邪已入营或阴虚火旺 –紫舌:主瘀血、寒证、热证

望舌形

–老嫩、胖大、瘦薄、裂纹、齿痕、芒刺

望舌态

–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

望舌苔

望苔色

–白色:主表证、寒证 –黄色:主里证、热证 望苔质

–厚薄、潤燥、腐腻、剥落 舌诊的意义 判断正气的盛衰 分辨病位的深浅 区别病邪性质 推断病情进退

望舌体

正常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

图解: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裂纹舌。

•裂纹舌主病:

(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

(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治宜滋补阴精,益气生津;补脾渗湿;补阴泻火;清热润燥。

另外,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辩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辨,若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热严重。若苔上有津而裂,多为

气虚所致。

图解:胖大舌舌体虚浮胖大,或边有齿痕,色淡而嫩的称胖大舌。胖大舌主病

(1)脾虚,证见舌体胖大而嫩,色淡。舌边有齿痕,舌苔薄白,面白形寒,少气懒言,倦怠食少,腹满便溏,脉虚缓或迟弱。多由于水饮痰湿阻滞,水湿潴留舌体致舌体胖大。若谈白胖嫩,舌面水滑,属脾肾阳虚,气不化津,水湿上泛所致,治宜健脾益气,方宜八理中汤,补中益气汤类。

临床多见于肥胖症、甲状腺功能低下、贫血等病人的舌象。

常用的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藿香正气丸、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加味保和丸等。

(2)肾虚水泛,证见舌大胖嫩,色淡,边有齿痕,腰以下肿甚,小便少,形寒神疲,四肢厥冷,面色晦暗或晃白,脉沉迟或沉细,治直温阳利水,用金匮肾气丸、真武扬之类,另外若见舌淡红而胖大,伴黄腻苔,多是脾胃湿热与痰浊相搏,湿热痰饮上溢所致。治宜化湿逐痰。宜茵陈、木通、滑石、石膏、栀子以清热利湿。

临床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病人的舌象。

常用的中成药有: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补腰健肾膏、肾炎温阳片、肾炎消肿片等。

图解:齿痕舌舌体的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即为齿痕舌。气虚与阳虚两型:

(1)气虚型:脾气虚弱,主证:舌质浅谈,舌苔薄白,舌体胖嫩,舌边齿痕,面色恍白或痿黄,气短懒言,头重身肿,倦怠乏力,自汗,饮食减少,食后腹胀,泛恶欲吐,大便溏泻,脉细弱无力。治则:补中益气。

(2)阳虚型:主怔:舌质谈白,舌面湿润多津,或舌面水滑,舌体圆大胖嫩,边有齿痕。面色苍白或青黑,神疲乏力,倦怠喜卧,口淡不渴,纳呆食少,腹中冷痛,得温方舒,胃寒肢冷,尿清便塘,或见浮肿,脉沉微。治则:辛温补阳。

常用的中成药有:人参健脾丸、藿香正气丸、参苓白术丸、附子理中丸、加味保和丸等。

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主虚证。若舌质淡白而湿润,所为脾虚而寒湿壅盛。

齿痕舌的成因,多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阻于舌而古体胖大,受齿列挤压而形成因痕,故齿痕常与胖嫩舌同见,一方面由于舌体水肿,属脾之阳虚而湿盛,另一方面由于舌体肌肉松弛,张口不足,属脾之气虚。

齿痕舌主病:

——淡白湿润而有齿印,属寒湿壅盛;

——淡红而有齿痕,属脾虚或气虚;

——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 图解:薄白苔铺于舌面,颗粒均匀。干润适中。主病及相关研究:

薄白干苔由于肺脏津气两伤,气虚则无以化津,津少则无以润舌。苔势因失濡养而干燥。

主病多为风温入肺,邪气伤肺,或为阳虚不能化津上润,肺之气津两伤;前者当清润化燥,可用银翘散加养阴清热生津之法;而后者当益气生津,宜宣肺益气汤。升阳益气之法。

上述薄白干苔如伴有感冒、咳嗽、白泡末痰等症状可参考用药。常用的中成药有:清热养阴类——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冲剂、银黄口服液、芎菊上清丸、清热解毒口服液、养阴清肺丸、养阴清肺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宣肺益气类——通宣理肺丸、通宣理肺口服液、急支糖浆、止咳橘红口服液。

图解:厚白腻苔舌象为苔色白而厚,颗粒坚紧或疏松,可布满全舌,亦可边尖较薄,中、根部较厚。厚白腻苔主病:主湿、主痰、主寒。

由外感寒湿之舌苔白腻,为感受寒湿之邪。寒则令色白,湿则主腻苔;因寒湿在表,故舌苦可呈薄白而腻,治当温散寒湿,方选羌活胜湿汤。

由湿阻膜原之舌苔白腻,为感受湿热病毒所致,亦可因湿浊内蕴又复感外邪引发;湿热由表入里,蕴伏于膜原之间。阳气被郁,湿浊上泛而见白厚腻而干之舌苔,或白如积粉。治宣化湿辟浊兼清热,方用达原饮。

由寒饮内停之舌苔白腻,为脾阳不振,水饮内停所致舌苔白而厚腻,或水滑。治宜温阳醒脾行水,方用温脾汤。

值得往意的是,热因饮郁,水饮湿浊之邪盛于外而上溢于舌,使舌苔白而厚腻,并不现黄苔;然毕竟中郁有热邪,故可见心烦干呕,时欲饮水,当辨这种病变不同于湿热郁蒸之现黄苔。临床多见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衰等重症病人的舌象。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也可按证试用部分中成药。常用的此类中成药有:小青龙合剂、苏子降气丸、止嗽定喘口服液、玉屏风口服液、洋参保肺口服液、蛤蚧定喘丸、生脉散口服液、冠心生脉口服液、活心丸、血府逐瘀口服液益心口服液、安神养心丸等。

白苔燥裂舌象为苔色白,可薄可厚,颗粒粗糙而疏松,干燥且质硬,望之如砂石,扪之糙手,即为白糙苔,若颗粒较细,质地板硬,巳布有纵横裂纹,称白苔燥裂。

•白苔燥裂主病,主暴热伤津;治宜生津泻热;主暑热伤气,内夹湿浊,治宜清暑益气。

•临床多见于外感热病和急性传染性疾病人的舌象。常用的中成药有:紫雪散、羚翘解毒丸、板蓝根冲剂等。

黄腻苔舌象为苔色黄而粘腻,颗粒紧密胶粘,加黄色粉末调涂舌面

黄腻苔由邪热与痰涎湿浊交结而形成。苔黄为热,苔腻为湿,为痰,为食滞。

黄腻苔主病:主湿热积滞,痰饮化热或食滞化热等证;亦主外感暑热,湿温等证。治宣清热,化湿,祛痰。

另外,辨黄腻苔;尚应注意结合舌质合参。

——若淡红舌,黄苔满布舌面,苔色润泽不燥;边尖兼少许白苔,因外邪传里化热,进入阳明胃腑而生。主病,热入阳明证,气分湿热症,肝胆疾患及尿路感染,多种发热疾病。治宜清热解毒,疏通表里。

——若红舌,黄腻苔,中厚而边薄,紧密细腻,根部尤甚,则多因热痰互结,或湿邪入里化热,或温热之邪结于胃肠,尚未至阳明燥实。

——若舌色深红发绎,则又为营热深重之候;主病;热痰互结。中焦湿热;胃肠宿食。治宜清热化湿,涤淡导滞。

——若紫舌,灰黄厚苔,苔润而不燥,即为寒热错杂,热从寒化,或寒从热化之危重之候,多因为热病不愈,心阳暴衰,停痰厌饮久久不愈,兼感外邪,入里化热;盛夏炎热,恣食生冷而发中寒霍乱;阴盛于内,逼热上浮;素体内

有瘀血。又感邪化热;故主病为真寒假热,心肾阳衰,霍乱吐泻,哮喘诸证。治宜温通心肾,回阳救迎;清热化池;活血化瘀。

——若紫暗舌,黄腻苔,舌体胖,舌面满布黄苔。夹有白苔,中根较厚,其色黄而厚腻,其形成可因阴证央食,可因痰湿内郁,可因寒邪凝滞,可因湿食阻滞中焦,气血郁阻,亦有湿热与胃肠糟粕搏结之证。治宜温阳健脾,活血消积。

临床多见于急慢性胃肠炎。胆囊炎,尿毒症等病人的舌象。

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黄燥苔舌象为苔色黄干而少津(津液),属邪热伤津之病变。(1)苔薄黄而干,为病初外邪化热入里,邪热伤津;(2)苔黄而干燥,为气分热盛,津液已伤;(3)舌苔干色黄,满舌厚积,为实热里证;

(4)若苔色老黄焦燥起刺,或中有裂纹,为表邪已解邪气内传。结聚脏腑。(5)若病后期苔由厚而薄,色由深而浅,干而少津,则为邪热虽退,津犹未生之候。

黄燥苔主病:邪热传里,治直泻热清里。气分热盛津伤,宜辛寒清气,泄热保津。实热里证,邪热结脏腑。宜苦寒攻下以泄热救阴。热退津伤,治宜甘寒生津。

因黄燥苔多合并有复杂的主病,所以用药也要根据病情来定。常用的清热去火药中成药有:清热解毒丸、新清宁片、紫雪散、安宫牛黄丸等。黄苔是常见的病理舌苔,在部分健康人中也可见到黄苔。

黄苔正常人中所见的苔主要为薄黄苔,薄黄腻苔。厚黄腻苔发生随年龄而增长。黄苔颜色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多分布于舌根及正中间部分,亦可满

布全舌,同时,如前所述,黄苔也可与其他苔色如白苔兼见,而各种黄苔中又有厚薄、润燥、腐腻不同。

黄苔主病,主脾胃病、主里证、主热证。《百鉴辨正。黄苔总论》认为黄苔,表里实热症有之,表里虚寒证则无。邪热熏灼令苔现黄色,淡黄为热轻;深黄为热重;焦黄为热结。外感病舌苔由白转黄为表邪入里而化热,在伤寒则属阳明;在温病则属气分。而表证、虚寒证亦可见黄苔:若薄白带淡黄苔,为风热表证或风寒在表化热,若淡黄厚苔,为胸腔湿热,气滞不宣;若舌谈胖嫩,苔黄滑润。为阳虚水混下化、因此说,黄苔主里是基本的,但不足绝对的。黄苔形成机制的现代研究:(1)黄苔形成与体温升高有关(2)黄苔与炎症感染有关(3)黄苔与消化道功能紊乱有关(4)黄苔与古苔微生物有关。总之,研究者们认为,黄苔与感染炎症及发热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关系最大,由干舌局部丝状乳头的增殖,口腔唾液腺体分泌减少。加上局部着色作用,舌的局灶性炎症渗出,以及产色微生物作用,共同形成黄苔。

由于黄苔兼证较多,在临床疾病的病种中也很多见,具体可参考各兼证。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舌上苔呈黄色薄黄苔薄白中带有浅黄苔,色淡黄

主病及相关研究:薄黄苔:黄苔是常见的病理舌苔,在部分健康人中也可见到黄苔。常见的黄苔主要为薄黄苔,薄黄腻苔。厚黄腻苔发生随年龄而增长。薄黄苔多由白苔转来,示病变已由寒(六淫中的寒)化热。由表入里(病情加重或病期延长)。

《伤寒论本旨》中说:“凡现黄苔浮薄色谈者,其热在肺,尚未入胃。”其中,言肺,指肺气所主之卫分(中医按卫、气、营、血由浅入深划分病情深重的四个层次,卫分为最轻的层次。)即病犹在表(表浅);言胃,指里(深层)证。

——若薄黄而润苔,多由表邪初入里,里热不甚(不严重),津液未伤;治当清热透表(把病邪从表浅的卫分通过发汗驱逐出去);

——若薄黄而干苔,则当辨(分辨)病人不恶不怕)寒反恶热(反而怕热),为伤寒外邪初入(刚刚进入)阳明(胃)之里,或温热之邪欲入(要进入)气分,为胃家热而未实(胃中有热但并不太重)),热邪伤津之证。宜甘寒轻剂以濡养津液;

——若薄白而带浅黄苔,为风热在表或风寒化热,当辛凉解表。上述薄黄苔有伴有:

(1)发热头痛、咽干乏力、咳吐黄痰等可试用清热透表类药。

常用的中成药有:银翘解毒丸、银翘解毒冲剂、银黄口服液、芎菊上清丸、清热解毒口服液、养阴清肺丸、养阴清肺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等。

(2)发热重恶寒轻、咽痛、咳吐黄痰等可试用甘寒轻剂类药。

常用的中成药有:抗病毒口服液、金莲清热冲剂、银翘解毒冲剂等。(3)上述症状较重者除可适用上述药外,还可试用清肺抑火丸、竹沥化痰丸等药

黑苔较灰苔色深,多由灰苔或焦黄苔发展而来。主病及相关研究:黑苔:常出现于疾病严重阶段。

《舌鉴辨正。黑舌总论》认为:“凡舌苔见黑色,病必不轻,寒热虚实各证皆有之,均属里证,无表证也。”但当辨吸烟染黑之苦。《中医舌诊。诊察苔色》辨黑苔,灰黑色为黑中带紫;乃邪热在三明经,淡黑色为黑中带白,属寒湿在里;若苔薄而黑如烟煤之色,属中焦阴寒。若中黑而边白质润,为虚寒央湿,多见脾阳不振,或水饮内停。若白苔中满生干黑芒刺,当分润燥;如湿润不碍手,剥之即净,属真寒假热,如干糙而刺手,为寒邪化热,为十二经皆热

极;若黄边黑腻苔,为湿热内蕴之征,嗜酒之人尤多见,治当燥湿清热。

黑苔主病:主里、上热极,主寒盛。

若黑灰滑腻苔,为寒湿浊邪停于胃肠之象,主寒饮痰湿。湿痰郁热,治宜温中燥湿,芳香清化;

若黑苔分布于舌之左右,中为白苔,舌色正,干、润适中,为寒实证,为中焦虚弱,外袭之寒邪入于胃腑,致饮食停积不运;主病:中焦寒况;脾胃实热,当温中散寒。

临床多见于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胃癌等病人的舌象。

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暗紫舌舌色暗紫,晦暗不润泽,紫中略带灰色。主病及相关研究:暗紫舌成因有三:

(1)热邪深重,津枯血燥,血行瘀滞。主病:热邪入血,治宜凉血散血。

(2)素有瘀血,又感温热之邪热入于营分,血热瘀蕴,经脉阻滞,可伴腹内结块,胀痛,痛以刺痛为主,痛处不定,肌肤甲错,黑黯消瘦,主病:营热夹瘀,治宜清营破瘀。

(3)温热夹湿兼瘀,湿与热并,瘀蕴不解,主病:血瘀湿热,治宜化瘀利湿。

由于暗紫舌兼证较多,在临床疾病的病种中也很多见,具体可参考各兼证。

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舌上津液不足,甚至没有津液 主病及相关研究

淡白少津舌多因阳气虚损,不能生化津液,或阳虚水停,津液敷布不利,不能上承舌体所致。舌色淡白少津,津液由水谷精微经过阳气温煦而化生,复

经阳气运行而输布全身,若中、上焦脾肺阳气虚弱,则脾阳不能生津,肺气无以布津。如腹中停水患者,口舌反而干燥,即是一证。阳虚,则既不能化水成津,荣润诸窍,又不能散布津液而致舌淡白少津。

淡白少津舌主病:阳气虚损,津液不足。治宜扶阳益气,生津润燥。

临床多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轻度贫血等病人的舌象。上述舌象如伴有:

脾胃不和——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肢体沉重,舌苔白厚而腻,脉缓者可试用健脾燥湿类药;

脾胃虚寒——胃脘隐痛,泛吐清水,喜暖喜按,饮食减少,神疲乏力,舌质淡,脉软弱者可试用健脾开胃,行气消痞类药;

常用的中成药有:平胃丸、香砂枳术丸、香砂养胃丸、理中丸、黄芪建中丸、香砂六君子丸等。舌苔薄白舌质淡白,有瘀斑

主病及相关研究:淡白夹瘀舌:前人关于淡白含文献中,较少论及淡白夹瘀(斑、点)舌象,临床确有此类舌象,分析其形成原因,当与血虚兼瘀有关。现代舌微循环研究发现,淡白白舌之凿状乳头内微血管充盈不足,且血流缓慢,血管口径变细,而导致局部血流瘀滞,红细胞聚集,引起局部血瘀而即见淡白舌,边尖可见瘀斑、瘀点。主病:气虚血瘀。血虚血瘀。临床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各类重度贫血病人的舌象。治宜:养血益气活血。常用的中成药有: ——气血两亏:归芪茸血晶、八珍丸等。

——脾肾阳虚:血速升冲剂、再障生血片、生血丸等。

舌色淡白舌面苔全部脱光,颗粒全无,平滑如镜,舌质似新剥皮之鸡肉 主病及相关研究:淡白光莹舌由于脾胃损伤,气血两虚,久久不能恢复,造成

营养不良,舌质的不到足够的营养,使舌苔逐渐脱落,又无新苔续生,使全舌淡白而光莹。

另外当辨淡白光莹舌与纯熟白舌和淡白透明苔舌之区别。《伤寒舌鉴。白苔舌总论》:¡舌见白苔如熟之色,厚厚裹舌者,¡±可见亦有白苔厚积之象,为阳微不能蒸化水谷,致气血双亏。有淡白透明首舌,为全舌明净,被覆一层极薄的透明苔,好似浮胖,淡白湿亮,《舌鉴辨证》:¡°淡白透明舌,不论老幼,见此者即是虚寒,宜补中益气汤加姜、桂、附¡­¡­。¡±即认为此舌由于中阳不振,水湿之气反而上显,出现骤视无苔的透明薄苔,当温补脾肾之阳。当予鉴别。

在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和水肿的病人多见此舌。

治宜养胃健脾,补气生血。常用的中成药有:人参归脾丸、人参健脾丸、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丸等。舌色淡白舌上润,或湿润多津

主病及相关研究:前者淡白舌为气血两虚,其舌体大小正常或略小,气虚则不能生血,或血虚而后又气虚,最终气血两虚。不能上荣舌面,多由于疾病久延,失血过多所致,治宜气血双补,以十全大补汤之类,缓缓图功。

后者湿润舌为脾虚寒湿淡白舌,其舌体胖嫩,舌边有齿印,多因脾阳亏损,脾虚化源匮之,脏腑经络无以滋荣,则舌淡白无华,脾虚无以制水,水湿失于运化,浸润于舌,则舌体湿润胖嫩。治宜温脾助阳,祛寒逐湿。

临床多见于虚证、妇科大失血后气血两虚证病人的舌象。

常用的补气养血类中成药有:金匮肾气丸、苁蓉补肾丸、全鹿丸、乌鸡白凤丸、人参养荣丸、安坤赞育丸等。舌色鲜红舌中有裂纹,如人字形等状

鲜红裂纹舌属心火播灼,热毒熏蒸;若舌色深红,苔白而分布不均或无苔,舌

面有很多裂纹如刀切状深沟,多见明虚火旺,不济火,或真阴耗竭。若舌中碎裂,属血枯液涸。如裂纹呈¡°人¡±、¡°川¡±字,或如直槽者,为热盛伤津,胃液灼伤,或肾水攻心所致。

鲜红裂纹舌主病:阴虚发热,邪入营血,胃阴不足,痰热凝结。治宜清心泻热,滋阴养液。

临床多见于发热、脱水致电解质紊乱,糖尿病,慢性肠炎,肝硬变等病人的舌象。

由于鲜红裂纹舌兼证较多,具体可参考各兼证。

有此类舌象的病人一般病情较复杂,治疗宜按辨证施药。闻诊

闻诊是通过听声音和闻气味来诊断疾病的方法。听声音

–语言:语声强弱,语言错乱 –呼吸:频率、粗细、哮喘 –咳嗽:特征 –呃逆嗳气

嗅气味

–口气:口臭,多属消化不良,或有烂牙,或口腔不洁,或有胃热,或有内痈 –排泄物与分泌物。

问诊:

是通过询问病人或陪诊者,以了解病情、诊察疾病的方法。

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及治疗经过、患者的自觉症状、既往病史、生活习惯、饮食嗜好等,是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这些资料只有通

过问诊才能获得。问诊的内容: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哑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在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问诊的方法

1、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选择安静适宜环境,以免受到干扰。询问病情,宜直接向病员本人询问有关病情资料,若年幼或病重意识不清而不能自述者,可向陪属询问,但当病人能陈述时,应及时核实或补充,以使资料尽量准确、可靠。

(2)对病人的态度,既严肃认真又和蔼可亲,细心询问和耐心听取病人叙述病情。如遇疑难病证切忌有悲观、惊讶之言情,以免使病人产生不良精神刺激,而使病情加重。

(3)询问病情语言要通俗易懂,忌用医学术语。

(4)要重视病人主诉,并围绕主诉深入询问,收集病情资料。

(5)当病人叙述不清楚时,可适当提示,但切忌暗示套间,以避免资料失真。

(6)对危重病人应抓住主症扼要询问,不必面面俱到,以防延误抢救时机。一、一般情况

1、一般情况¡±的内容: 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等。

2、询问:一般情况¡±的意义:便于与病人联系、随访;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资

料。

3、问:一般情况:对哪些疾病的诊断最有意义:地方病、职业病、传染病、老年病、妇科病。

二、主诉

1、主诉的含义Δ:就诊时病人最痛苦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2、主诉的诊断价值 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对疾病的范畴、类别、病势的轻重缓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3、怎样抓准¡°主诉¡±进行深入询问 主诉是病人最痛苦的症状,在就诊时往往是最先向医生叙述的内容,医生应注意倾听。当初步确认了主诉症状或体证后,进一步了解清楚其病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治疗经过等有关内容,不得笼统、含糊。

二、主诉

1、“ 主诉” 的含义Δ: 就诊时病人最痛苦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2、“主诉”的诊断价值: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对疾病的范畴、类别、病势的轻重缓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3、怎样抓准“主诉”进行深入询问:主诉是病人最痛苦的症状,在就诊时往往是最先向医生叙述的内容,医生应注意倾听。当初步确认了主诉症状或体证后,进一步了解清楚其病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治疗经过等有关内容,不得笼统、含糊。

(一)发病情况

1、问“发病情况”的内容:Δ 问发病时间的新久;发病原因或诱因;最初症状及其性质、部位;当时曾做过何处理等。

2、问“发病情况”的意义:Δ 是辨别病因、病位、病性的重要依据。如起

病急,时间短者多为外感病、实证,患病已久,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多为内伤病、虚证或虚实夹杂证。

(二)病变过程

1、问病变过程的方法:一般按疾病时间先后顺序询问出现的症状、性质、程度、变化情况、有否规律等。

2、问病变过程的意义:了解疾病邪正斗争情况以及病情发展趋势等。

(三)诊治经过

1、“诊治经过”应询问的内容Δ 作过何种检查和检查的结果;作过何种诊断和有关诊断依据;经过哪些治疗;治疗的药物或疗法名称;治疗效果及反应。

2、“诊治经过”的意义 作为当前诊断与治疗的参考。

四、既往史

既往史的内容:包括平素身体健康状况及过去曾患疾病情况。

(一)既往健康状况

询问“既往健康状况”对诊断病情的意义。

(1)素体健壮——现患疾病多为实证。

(2)素体衰弱——现患疾病多为虚证。

(3)素体阴虚——易感温燥之邪,多为热证。

(4)素体阳虚——易受寒湿之袭,多为寒证。

(二)既往患病情况

1、问“既往患病情况”的意义:了解既往所患疾病与现患疾病的关系。2、问“既往患病情况”应询问的内容 病人过去曾患过何种其他疾病,尤其是传染病,是否预防接种,有无对药物或其他物品过敏,是否作过何种手术治

疗等。

五、个人生活史

“个人生活史”应注意询问的内容:生活经历、精神情志、生活起居、饮食嗜好、婚姻生育等。

(一)生活经历

问“生活经历”的内容和意义: 应问病人的出生地、居住地及经历地。以排除某些地方病或传染病。

(二)精神情志

问“精神情志”的意义:分析精神情志变化对患病的影响,医生对受情志影响的疾病辅以思想开导。

(三)饮食起居

问“饮食起居”的意义:对分析判断病性有一定参考价值。如素嗜肥甘者多病痰湿;偏食辛燥者易患热证等。

(四)婚姻生育

1、问婚姻生育的意义 对诊断男性疾病和妇科病证有重要意义。

2、问婚姻生育的内容 结婚否、结婚年龄、爱人健康状况、有无传染病或遗传病。育龄妇女应询问月经初潮年龄、月经周期、行经天数,带下的量、色、质等变化。

六、家族史

1、问“家族史”的意义

对诊断传染病和遗传病有重要意义。

2、问“家族史”的内容 询问父母、爱人、子女、兄弟 姐妹及接触密切的人的健康状况和患病情况,直系亲属的死亡原因等。

第三节 问现在症

1、“ 问现在症”的含义Δ 对病人就诊时感到的病痛及与病情相关的全身情况的详细询问。

2、“ 问现在症”的意义 可了解到唯有病人自我能感觉到的症状,是问诊的主要内容。

3、背诵经后人修改而成的明代医家张景岳的“ 十问歌”。Δ

4、“ 问现在症”的方法 首先问主症特征(包括部位、性质、程度、诱因、发作时间等);其次问兼症;再次问全身其他情况。根据不同病情灵活而有主次地询问。此为本节难点。

三、现病史

“现病史”的含义和内容:

Δ从起病到此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以及治疗的经过。包括发病情况、病变过程、治疗经过等。第二节 问诊的内容 问诊的主要内容Δ

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问寒热

恶寒:身感寒冷,虽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寒意不减者 畏寒:身体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寒意缓 解者 壮热: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 潮热:发热发有定时,或发热定时加重者

低热:发热较低,稍微超过正常体温,且发热 时间较长 寒热的表现形式

恶寒发热:通过恶寒发热的轻重,区分风热风寒 但寒不热:实寒或虚寒证 但热不寒:实热或虚热

寒热往来:恶寒发热交替出现,属半表半里证

问汗:

•表证辩汗

–有汗:外感风邪或风热或表阳不足证 –无汗:外感寒邪

•局部辩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

里证辩汗

自汗:日间汗出不已,动则加重者,属阳虚卫阳不固 盗汗:睡则汗出,醒后汗止者,属阴虚证

大汗: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者为实热证;大汗淋漓,面白肢冷,脉微欲绝者,属亡阳证,为重证、危证。

战汗:先有寒战,继而汗出者,是正与邪相争剧烈,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2、各种“特殊汗出”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1)自汗经常日间汗出不止,活动更甚。多见于气虚证、阳虚证。

篇2: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同学们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我们上一个单元讲述了中医学和中医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这一节我们接着讲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是与现代医学相比较而言的,那么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七、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

(一)中医学的整体医学模式

第一个优势和特色表现为中医学的整体医学模式,我们昨天讲了,中医学的医学模式是整体医学模式,这个整体医学模式反映了中医学对生命、健康、疾病问题的基本观点。其

一、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特征,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中医学的医学模式是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文化背景的,与以欧洲文化为中心的,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现代医学有着显著的区别,这是第一点。其

二、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方式是朴素的、系统的整体思维方式。它从整体、矛盾、运动、联系的观点去看待问题,来认识生命的运动过程,认识疾病和健康之间的关系,这种科学思维方式与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式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仅仅它是朴素的而已。这个科学思维方式也比现代医学的思维方式要科学,这个科学思维方式代表着现代科学科学思维方式的发展方向。其

三、表现为天地人三才一体的认识论。就是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在认识生命、认识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把人同自然、同社会放在一起来考察,把天地人三者作为一个系统来考察,人是这个系统之中一个子系统,放到这样一个大的系统从整体上来认识问题,认识生命的运动过程,认识健康和疾病的问题,来处理疾病的问题。这是第一个优势和特色,与现代西医学相比较而言表现在中医学的一个整体医学模式。

(二)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第二个优势和特色,中医学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也是同西医学相比较而言的。其

一、表现为这个理论体系将哲学和医学融为一体。我们在上一节中讲到,中医理论体系以中国古代哲学气、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哲学基础,作为构建中医理论体系的科学方法论。应用气、阴阳、五行等中国古代哲学一些基本范畴和概念来阐述生命、健康和疾病的问题,将哲学的概念转化为医学自身的概念,使气、阴阳、五行这些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和医学融为一体,构成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现代医学所没有的。这是第一点。

其二、中医学表现为它是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为一体这样一种医学。既承认人的生物学属性,又承认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在生命过程中与自然环境特别是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考察生命、健康、疾病问题的时候,从自然、社会这个整体来考察人的生命运动过程,这和单纯的生物医学有本质的区别。这一点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生物科学的发展,中医学这种优势显得越来越突出。当今世界现代医学已经认识到人的精神状态、情感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那么,近几年现代医学提出了心身医学的概念。就咱们国内现在翻译过来的几本著名的心身医学的著作而言,这些医学家按照他们现在的观点,用西医的观点来看,现在西医所有的疾病都和人的精神因素有关,无一例能除外的。那么西医现在认识到社会环境、人的精神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这样一种认识我们中医学从构建理论体系开始就已经认识得很清楚。几千年来中医学在治疗疾病的时候,从不把治疗疾病的手段限于唯一的药物和针灸,每个实施治疗过程中都把调整人的情绪、调节七情作为一项重要手段,医生在施诊过程中同患者进行交流的同时进行感情的交流,实际上就是在进行人的精神状态的调节,咱们中医的古书叫人事疗法,活套疗法。中医生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实际上在进行着情志的治疗,这一点是现代医学所不及的,尤其是在当今世界,生活行为方式、精神因素在疾病过程中对人的健康所产生的作用越来越重,所以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特色优势显得越来越明显。所以,二十一世纪在国家制定中医药发展纲要里面有一个重大的命题就是中医对情志疾病的干预,用西医的话说就是心身疾病的干预,这是咱们中医学的重大特点。其

三、从功能状态来考察生命、健康和疾病。咱们中医学认识生命的运动、认识健康、认识疾病不是源于解剖学。我们在上一单元讲过,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是有形态学基础的,特别是古代的解剖学,但是中国的思维方式决定了考察生命健康的问题不是仅仅取决于解剖学,而是从生命运动过程当中,从生命的现象,无论是正常的现象还是异常的现象,从这些现象入手来考察生命、健康和疾病的问题。对于正常的生命过程主要是从功能状态,从生命现象来考察,不是追究于它的解剖形态结构发生哪些改变,由内而外,由形态来决定它的生理功能,这个思考方法由中医学这个朴素的、系统的、整体的科学思维方式所决定,我们现在所建立的这些概念都是从外至内,从功能状态来进行考察的,这一点也是区别于现代医学的。现代医学是以解剖学为基础,随着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等多个学科的发展而形成现代医学的医学体系,它是以解剖形态学为基础的,结构和功能是个线性关系。而中医学在认识问题的时候,考察生命、健康和疾病问题的时候,恰恰与这个思维方式相反,也正是这一点恰恰反映了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是符合现代科学的系统科学思维方式。系统科学思维方式考察问题的立足点是从功能状态来考察系统的结构,来考察系统的功能,而不是先从系统的结构来说明系统的功能,上面所讲的表现为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的独特的理论体系。

(三)诊疗体系

第三个优势和特色,它的诊疗体系也有自己的特点,那叫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我们前面讲了,中医学考察问题是从功能状态入手,不是仅仅从解剖形态的变化来考察生命、健康和疾病的问题,因此在四诊过程中强调四诊合参,内外相袭。中医学建立任何一个概念,特别是考察生命、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以后,它采用的思维方法《内经》已经给我们说得非常清楚了,我们今天把它总结成为“内外相袭”,由内至外,由外至内,那么既有解剖学基础,又不完全囿于解剖,而重在由外及内。那么“四诊合参,内外相袭”这种诊疗思想就体现出全面、系统、整体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所以中医在看病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这个系统、整体的科学思维方式,一定要坚持四诊合参。望、闻、问、切这四者是互补的,任何一个诊疗过程,望、闻、问、切任何一个都不能全面地来对疾病的现象得出一个全面的结果,所以从古至今非常强调“四诊合参”。“四诊合参,内外相袭”这个诊疗思想也反映了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方式。在治疗过程中强调“辨证论治”。那么“辨证论治”这四个字集中体现了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方式是系统整体的科学思维方式,在实施治疗过程中体现出来。但是中医学在强调系统整体地来调节人的疾病状态的同时并不仅仅是如此,而且更重视因人而治,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叫个体化治疗,强调个体的差异性。那么把这两者结合起来,中医既从宏观注意系统整体的变化,同时又注意局部的变化,把局部和整体统一起来。这就是中医理解系统的、整体的科学思维方法表现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特色。

(四)治疗体系

第四个优势和特色,在中医学的治疗体系上,它的特点表现为整体的综合调节。具体可表现为:其

一、中医学治疗疾病采取的是内治和外治相结合。那么内治和外治有多种手段,基本思想是内外结合,这是从古至今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其

二、药物和非药物结合。尽管我们中医学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是药物,但是常常是还并不忽视非药物的治疗手段,比如针灸、按摩、心身的调节,以及不仅是学术界而且老百姓都知道的养生各种手段,都属于非药物治疗措施。常常是非药物治疗措施在保障人的健康、预防疾病过程中起的作用要比药物作用更大,这也是中医学一个特点。其

三、方剂的综合调节。尽管方剂有大小、奇偶,有单方,有复方,针灸的处方也好,药的方剂也好,它是由若干个药物、若干个穴位所构成的,那么它构成的思想是建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之上。几个穴位,或者是几味药物形成这个方剂的结构,体现了辨证论治这样一种思想,那么辨证论治的思想体现了中医学整体的治疗思想。所以这个“方”是中医学治疗疾病采取的具体措施,方剂的构成上反映为整体的综合调节。它的思想基础是中医学系统整体的思维方式,或者说是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在方剂上、在选用治疗措施、治疗手段、方法上的集中体现,这也是现代医学所不及的。我们研究中医学治疗手段,为什么我们国家特别重视复方的研究?方虽有大小奇偶,有单有复,我们强调复方,因为复方更能够集中体现中医学的学术思想。

(五)养生保健体系 第五个优势和特色,它有自己独特的养生保健体系,这也是与西方医学相比较而言的。在养生保健上一个基本观点强调天人合一、动静互涵、形神合一。特别是天人合一、形神合一、这是中医养生的最基本的观点。至于动静,那是具体措施,也是西方医学所不及的。那么养生其中也强调把人放在天地之间来考察,放在环境之中来考察,强调在不同的环境之下,人养生的时候采取不同的措施,人的机体的阴阳平衡要和环境的阴阳相一致,叫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样人才能够健康长寿,这是其一。其

二、具体的保健方法丰富多彩,这是全世界所有传统医学都所不及的。印度医学在世界传统医学当中仅次于咱们中医,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治疗方法也丰富多彩。中医学在养生保健上丰富多彩的方法是目前世界著名的几大传统医学所不及的,又是现代医学所不及的。

上述这些就是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总之,在思想方法上,中医学是系统整体的科学思维方式,这个思想方法决定了中医学来考察生命、健康、疾病的时候它的基本观点,贯穿在中医学对健康、疾病的认识和预防保健整个过程当中。这些特点和优势表现为和现代医学它们之间有显著的差别,这也是我们现在积极地要继承中医,要发展中医,要促进中医现代化的原因。实际上就是要进一步弘扬中医的优势和特色。

八、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内容

下面讲最后一个问题,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内容。前面我们讲了中医理论体系,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具体表现为中医学的医学模式,这个医学模式体现了中医学的优势和特色。那么本门课程是什么样的课程呢?它有哪些内容呢?怎么来学习呢?下面介绍一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内容。

第一、它的性质

(一)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各个学科当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二)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各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无论是基础学科或者临床学科,所有的学科的理论基础都是依据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的。

第二、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特点。我们把它归纳出来以下几个特点:

一、哲理性。我们刚才讲中医的特色已经讲到了,讲到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时也讲到了,它以中国古代哲学气、阴阳、五行学说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医学观和方法论,体现为在中医理论里面哲学和医学融为一体。中医基础理论里面一些概念和术语有的是从哲学移植来的,比如后面我们讲的气、阴阳、五行、气化、气机都是哲学的概念,但是这个哲学概念移植到医学里来以后,用它来论述生命、健康、疾病等基本的医学问题,又转化为中医学自身的科学术语。这个特点告诉我们: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要有较为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具体说来至少要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常识。

二、全面性。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把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全面地、概要地介绍出来,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哲学、生理、解剖、病理、天文、数学等。

三、系统性。这门课程表现为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和层次性。整体从气、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精津液、病因病机、预防和治疗,整个体系每个部分都是非常系统全面的,而每个系统知识当中下面还有不同的层次。比如脏象学说还有五脏,有六腑,有奇恒之腑,有脏腑之间的关系,它表现为层次性,就是它的结构非常清晰。

四、表现为它的逻辑性。中医学的逻辑是按照气、阴阳、五行中国古代哲学所构建起来的逻辑思维方式,它按照这个逻辑层次来论述自己的体系,说明医学的基本问题,这个结构层次也是非常清晰的。但是有个特点,中国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的汉字是多义字,就是义项是多的,也就是说每个汉字里面它的内涵有若干个内涵,用语言学的术语来说叫多义性。中医学的术语是用汉字这个符号来表述的,可以是单字,单音字,也可是多音字,也可以是一个词组,最基本的是一个单的汉字。因此汉字的多义性决定了中医学的概念的多义性,这是在概念上、在内涵和外延上和西方以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为基础来进行表述概念定义的方法是截然相反的。汉字的多义性表现为医学的时候,每个概念也是多义的。它有若干含义,每个含义又都是独立的。但是中医学历代的书里都说得很清楚,这个含义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立,舍此条件这个含义就是不存在的。比如说,将来讲到气的时候,大家可能提出的问题最多了。“气”,它可以表述功能,在特定条件下,在一定条件下它也可以表示为物质,是有条件的。按照西方形式逻辑来说,每个概念用定义的时候,概念的内涵、意思、义项是唯一的,是线性的,不可以是多义的。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它截然不同,这一点并不是中医学不科学,是中医学的概念有若干个义项,是中国的文化所决定的。这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过程中必须过好这一关,否则得出结论中医不科学,怎么说怎么有理。所以讲到这里也希望同学们认真地学习一点逻辑学,基础是西方的形式逻辑,现在叫做传统逻辑,就是亚里士多德建立起来的那个线性思维方式,西方欧洲文化为中心的自然科学就是建在这样的一个逻辑基础上的。它的思维方式就是如此,西医学尤其是近代的西医学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思维方式,直到今天在临床医疗中人们仍然这样进行操纵。那么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叫做现代逻辑学,从形式逻辑到辨证逻辑到数理逻辑、符号逻辑,从线性思维进入到非线性思维,由清晰到模糊,现在提出叫模糊学,从现代科学看,它的逻辑思维也不仅仅停留到形式逻辑思维方式。而中医学,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逻辑基础是非线性的思维,那么表现为中医汉字的多义性,中医术语的多义性。所以这既是它的长处,思维的长处,又是非常难学的一点。讲到这里,讲到它的逻辑性,所以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大家就严格地遵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讲到每个术语,它有几个义项,在什么条件下它有这个含义,在另外条件下它又是什么含义,把它搞清楚,这样才能够把中医基础理论学好,也就是说才能够把中医学好。克服把中医的多义性,把中医术语的多义性误认为中医不科学。要想克服这一点就是要加强逻辑学的学习,要遵循中医的思维方式去学好,一个概念一个概念地把它学好。

篇3: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混合式学习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现代学习方式(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是任何形式的教学技术与基于面对面的教师教学培训方式的结合,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或工作效果。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要达到最佳效果,只能是将传统学习方式和现代化学习方式结合起来,既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才是最佳的教学模式。

二、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

现代职业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创业就业,这就要求学校在教育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促进就业创业。混合式学习的教育理念是新时代的需求,特别是高职高专中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盏明灯。

三、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所需要的基础设施

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建设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是保证混合式学习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成功运用的重要条件,主要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网络题库、多媒体教学设施、电子邮件、校园论坛等的建设,全面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此外,学校的教室、图书馆、学生宿舍等要实现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

学校要创设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网站。学校在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学活动。例如,自习课上组织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发挥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业余时间,教师、学生通过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网站,查询相关知识并获取需要的资料,掌握总结知识,重构知识,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此外,在业余时间,学生也可以做练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学校也可以创设制出中医诊疗、中药等相关学科网站,供学生随时查阅有关知识。

四、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步骤

(一)教师确定学习任务

教师根据课程大纲确定学习任务,学生要根据老师设定的问题和布置的学习任务,登录学习网站,明确学习目标,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经络这一章,教师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网站上,列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脉的规律,奇经八脉的主要生理机能,引导学生自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思考记住十二经脉的规律,怎么能够更好地记忆;别的同学是怎么记忆的,哪种方法更好;经络的名称规律等。

(二)教师指导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

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建议,把不同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指导学生制订有效的学习计划。如,第四章经络,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找搭档,两两结合,在自己搭档身上找穴位。也可以找模特,比如,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在模特身上用笔画线,这样知识可以转化为真真切切的内容,学生很容易记住。同时,一个班可以分设若干小组,小组成员中学习好并且负责任的组员可以设为组长,组员如果有疑问随时可以找组长解答。

(三)教师课堂指导学生学习

老师在课堂上要及时指导学生学习,对学生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个小组的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此步骤,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真人模拟法等教学方法。

1. 课堂讨论法

老师根据这节课的内容,提出1~2个有关知识点的问题给学生准备。这些问题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积极查阅资料,先由学生自己来回答问题,老师最后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如,第四章经络,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结合十二时辰养生法,十二时辰该如何养生,才能达到治未病?几点睡觉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午休对五脏的哪一脏有好处?

2. 组织自讲法

根据课程内容,教师在做教学计划时,可以组织1~3次自讲活动,每次1学时。如,第四章经络,第一节“经络”部分,由学生按自讲的方式来完成,事先将学生分组,每组演示十二经脉名称、分布规律、表里规律、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气血循环流注规律。各组再派代表走上讲台“演讲”,每组发言后,最后由老师做总结,解答所有疑问,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细致的点评。

(四)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

老师总结这次课的重要内容,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进行监督和检查。这里可以应用一些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真人模拟法等。如第六章病因的“七情内伤”部分,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几个临床案例,让学生看看,然后让学生自己写一份学习报告,判断该案例对应的是哪一种病因,怎样来治疗。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写某次课的重点内容。再如,考试一次穴位的定位、主治及操作,教师可以安排小组组长当模特,然后让组员在模特身上找穴位,教师来考核。

五、结语

目前,高职高专医学专业承担着为基础医药卫生机构培养专门人才的任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医学专业不同于一般的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基础医药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所以高职高专医学专业教育更应该建立高效的教学模式。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等,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把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医务人员。

参考文献

[1]麻尔光.混合学习在中等卫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9).

[2]彭艳妮,刘清堂,李世强,等.混合式学习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1,(4).

[3]刘焕兰.内经网络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试验之研究[J].中医教育,2005,(1).

篇4: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摘要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高职高专中医专业《中医基础理论》也面临着教学方法的改革。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可以进一步提高。结合混合式学习的含义、在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应用混合式学习的基础条件,笔者对在高职高专中医专业《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高专;中医基础理论课;混合式学习

一、混合式学习的概述

混合式学习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现代学习方式(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是任何形式的教学技术与基于面对面的教师教学培训方式的结合,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或工作效果。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要达到最佳效果,只能是将传统学习方式和现代化学习方式结合起来,既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才是最佳的教学模式。

二、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

现代职业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创业就业,这就要求学校在教育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促进就业创业。混合式学习的教育理念是新时代的需求,特别是高职高专中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盏明灯。

三、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所需要的基础设施

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建设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是保证混合式学习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成功运用的重要条件,主要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网络题库、多媒体教学设施、电子邮件、校园论坛等的建设,全面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此外,学校的教室、图书馆、学生宿舍等要实现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

学校要创设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网站。学校在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学活动。例如,自习课上组织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发挥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业余时间,教师、学生通过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网站,查询相关知识并获取需要的资料,掌握总结知识,重构知识,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此外,在业余时间,学生也可以做练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学校也可以创设制出中医诊疗、中药等相关学科网站,供学生随时查阅有关知识。

四、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步骤

(一)教师确定学习任务

教师根据课程大纲确定学习任务,学生要根据老师设定的问题和布置的学习任务,登录学习网站,明确学习目标,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经络这一章,教师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网站上,列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脉的规律,奇经八脉的主要生理机能,引导学生自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思考记住十二经脉的规律,怎么能够更好地记忆;别的同学是怎么记忆的,哪种方法更好;经络的名称规律等。

(二)教师指导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

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建议,把不同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指导学生制订有效的学习计划。如,第四章经络,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找搭档,两两结合,在自己搭档身上找穴位。也可以找模特,比如,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在模特身上用笔画线,这样知识可以转化为真真切切的内容,学生很容易记住。同时,一个班可以分设若干小组,小组成员中学习好并且负责任的组员可以设为组长,组员如果有疑问随时可以找组长解答。

(三)教师课堂指导学生学习

老师在课堂上要及时指导学生学习,对学生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个小组的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此步骤,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真人模拟法等教学方法。

1.课堂讨论法

老师根据这节课的内容,提出1~2个有关知识点的问题给学生准备。这些问题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积极查阅资料,先由学生自己来回答问题,老师最后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如,第四章经络,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结合十二时辰养生法,十二时辰该如何养生,才能达到治未病?几点睡觉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午休对五脏的哪一脏有好处?

2.组织自讲法

根据课程内容,教师在做教学计划时,可以组织1~3次自讲活动,每次1学时。如,第四章经络,第一节“经络”部分,由学生按自讲的方式来完成,事先将学生分组,每组演示十二经脉名称、分布规律、表里规律、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气血循环流注规律。各组再派代表走上讲台“演讲”,每组发言后,最后由老师做总结,解答所有疑问,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细致的点评。

(四)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

老师总结这次课的重要内容,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进行监督和检查。这里可以应用一些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真人模拟法等。如第六章病因的“七情内伤”部分,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几个临床案例,让学生看看,然后让学生自己写一份学习报告,判断该案例对应的是哪一种病因,怎样来治疗。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写某次课的重点内容。再如,考试一次穴位的定位、主治及操作,教师可以安排小组组长当模特,然后让组员在模特身上找穴位,教师来考核。

五、结语

篇5: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一)我们现在开始上课了。上一节我们讲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肇始于《黄帝内经》,它构建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历代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实践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补充、丰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其中以金元四大家为代表,对中医学理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明清时期,王清任是一个伟大的创新家,对中医学的理论做出了突出贡献,敢于超越前人。到了近代时期,由于西学东进,西方以欧州文化的中心,西方的文化东进以后,在咱们国家思想界、文化界、科学界出现了中学和西学之争,人们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思想文化界这种学术的争论,在探索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和西方文化进行交流,这种思想影响了中医界。在近代时期,中医学术界提出了“中西汇通”和“中医科学化”的概念,试图用西方的西医学来解释中医学,或者是把两者混到一起。尽管最终这两种思潮都没能够为中医学理论在近、现代时期的发展提出明确的思路、方法,(没能够)推动中医理论发展,但是对我们今天实现中医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它)使我们认真思索如何实现中医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直到今天,随着党和国家对中医事业的重视,促进了中医学术界不断地去探索怎样发展中医学术,怎样实现中医现代化。那么如何实现中医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包括思想界、文化界,尤其是我们中医学术界,在二十一世纪所面临的,或者正在探索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五、中医学的医学模式

我们这一节讲中医学的医学模式。第一个问题讲讲什么叫做医学模式。首先说一说什么叫模式。模式,从现代意义讲,是指范本、模本、样本的样式,也就是说,模式是一种样式。模式作为学术的术语,在不同学科有不同学科的涵义。它既是思想体系,又是一个思维方法。那么模式在医学领域里就叫医学模式。什么叫医学模式呢?医学模式又称医学观念,是人们考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健康和疾病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反映着一定历史阶段医学发展的特征、水平、趋向和目标。这个定义简单地记,医学模式指观点和方法,是人们在观察、处理、分析健康和疾病问题的观点和方法。第二、讲一下医学模式的类型。按照医学发展的历程,人们对人类健康、疾病的分析、观察、处理过程中,所持的观点方法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古代时期,一种是神灵医学模式。所谓神灵医学模式,认为疾病是由神灵在作祟,那么解决疾病的问题必须祈求神灵。在中国,也同样经历(过)这个时期,祈求神灵来治病。那么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也有,治病不找医生,不去看医生,像那些跳神、请巫婆、巫师,还有旧的、古代的神灵医学模式的痕迹。除了神灵医学模式之外,进一步发展,随着人们对世界本质认识(的)提高,认为世界不是上帝、不是神灵创造的,人(的疾病)也不是神灵所为叫自然医学模式。自然医学模式在世界医学范畴之内,有古希腊的医学、印度的医学,包括中国的医学。那就是说,这个时期,古代科学发展时期,叫自然哲学时期,人们所持的医学模式叫自然医学模式。它的基本特点,就是自然、社会和人是一个整体。因为疾病是有原因的,不是神灵在作祟,它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关。虽然中医学就医学模式的发展过程(来说),属于自然医学的模式,但是中医学的医学模式,是整体医学模式,它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最完美的医学模式。在当今世界,中医的医学模式,代表着医学发展的趋向,体现了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当然中医学的医学模式,有它历史的局限,但是(其)本质和现代的医学模式(一致),代表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方向。近代时期,这个大家要熟悉,就是以欧州文化为中心的西医学。简单地说就是生物医学模式,它把人作为一个生物学的人,不把人看成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人,那么治病就是治这个人的病,抛开这个人的思想、历史、感情等社会属性,单纯(地)从生物学属性来对他进行治疗,这种医学模式叫生物学模式。直到今天虽然已经提出了新的医学模式,但是在人们的思维当中是根深蒂固了。在咱们的医疗行为当中,一旦你用西医思考这个疾病的时候,想判定疾病的诊断、治疗的时候,大概大家想的就是生物学模式吧。看它的解剖学基础是什么,病理过程是什么,生理生化发生哪些改变,按照你现在掌握的西医的这个水平,很难把这个人作为社会属性的病人来考虑。尽管如此,毕竟是生物医学模式为医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直到今天,它还往前发展,只是人们的认识又提高了,进入到下一个阶段了。你就记住,西医医学,分析还原的医学,它为医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后医学科学的发展,仍然是要进行高度分析,高度还原的,问题是还原分析以后,如用什么思维方式来组装(综合)这些。而不是今天简单的一加一就等于二了,那是西医的观点,而中医的观点那一加一可能就等于三了。讲到这里,希望我们学习中医的人要对西医医学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它是一门科学,它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它有它的哲学体系(、)科学体系。作为我们来说,要善于学习它的长处来补充它(中医)的短处,遵循我们自身的规律来完善自己,而不是排斥另一个来固守我们这个。这是现代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该有的科学胸怀。到了现代,随着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的转变,近代时期的西医学,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难以回答现实当中、医疗当中所提出的问题,在这种条件下,才提出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那么突出表现为现代医学——西医学也注重心理因素、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这个问题,中医学从《内经》开始早就说的很清楚了,而西医学今天刚刚认识到。今天,作为现代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就是把这个病人既承认生物心理有形和神,又承认自然和社会的统一。这样一个医学模式,和我们讲中医的医学模式天地人三才一体,何其相似乃尔。只是现代医学整体的医学模式是在二十世纪初以后才逐渐建立起来,而中医学从《内经》开始就提出。但是不同的历史发展水平,那么我们从我们中医来看,我们尽管从宏观上,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但是微观的细节我们把握的不是很清楚,比较模糊。那么现代医学,它是先在微观上把握清楚,然后上升到宏观来认识。两种不同的思维路线得出同样的结果,从这里看,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具备现代医学模式的特征。这个话不要讲,说你现代医学是跟着中医走的。那么它是西医学发展的规律所决定的,它必然最后提出这个概念来。而中医学提出的早,也在不断地发展,不存在谁优谁劣。按照科学规律运动的结果,我想这样来认识,我们就能正确处理中医和西医的关系。这里面包括学术纷争和人际关系,因为掌握医学必须通过人实现。那么究竟中医和西医如何来认识才符合科学发展规律? 第二、我们讲中医学的整体医学模式。什么样的医学模式叫中医学的整体医学模式?这个医学模式就是反映了中医学在观察、分析、处理生命、健康、疾病过程中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一、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健康观。也就是说,中医学如何来认识健康?什么叫健康?

一、一个观点就是天人合一、强调人和自然、社会和环境——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条件下,这三者处于和谐的状态,意味着健康。这是指,一是指人、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和谐。

二、就机体本身形体和神灵又合一。天人合一、形神合一都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基本范畴。在我们医学领域,把“形”定作是形体,“神”定作是生命的过程、功能,或者再简单点说,就是结构和生理的功能,处于一个统一状态,科学状态,意味着人是健康的。那么这里面的要素,人、环境、自然,人本身形和神,就这个形体和生理功能处于一个和谐状态,意味着健康,是用这样观点来看待健康的。这是一。

二、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的疾病观。疾病发生除了自身的因素之外,正气意味着天地人三才一体,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在这种条件下,人是健康的,反映出来是正气。那么致病因素的邪气作用机体以后,形成了邪正交争的局面,邪正交争的结果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控维持健康;也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控,达不到形神合一、天人合一、三才一体这样的一个状态,这个时候,就认为他是出现了疾病。邪正交争是中医学发病学的基本原理,没有邪气构不成疾病,就是说这一对矛盾如果是分离的话,那么不会出现疾病的概念。那么什么条件下呢?只有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正不胜邪的条件下,会怎样呢?会打乱了我们前面所讲的形神合一、天人合一。而用中医学本身的术语讲,说生命的运动过程,是气化的过程,是阴气和阳气的运动过程。“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阴阳,是生命运动的基本规律,一旦邪正交争的结果使阴阳的运动发生了异常,就会出现疾病。那么用阴阳来表达健康,《内经》叫“阴阳匀平”,后世医家叫“阴阳和合,或者叫“阴平阳秘”,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阴阳的动态平衡,这个词还得仔细去琢磨,我总觉得叫“和合”含义要比那个“平衡”更深刻一些。那么健康状态叫“阴阳和合”、“阴阳匀平”,而阴阳不合和变成阴阳失衡,这是中医病理学一个最大的概念,就是用邪正交争和阴阳失调这样一种观点来分析、来认识、来处理疾病,都用这样的观点来处理疾病。所以我们讲《内经》说,看病的时候,“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说“治病求本,本于阴阳”。第三、治病求本,防重于治的防治观。在预防和治疗上,中医学强调治病求本,治病求本是中医学最基本的治疗观念。至于“本”,从历史到今天,对“本”有不同的解释。从气、阴阳、五行学说来说,特别是阴阳学说来说,那阴阳学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失调,阴阳乖戾,疾病乃起。用这样一个观点来说,那么治病求本,本于什么?实际是本于阴阳。说“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是指)找出疾病发生的根本机制——阴阳失调,在这个条件下,治和防如何来处理呢?中医强调治未病。这和西医学治疗观是截然不同的。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强调既病以后,要防止疾病的传变,制止疾病向不良方向发展。这是中医整体医学模式一些基本观点,也是中医学的基本的医疗观点。根据这样一个医学模式,中医学看待生命运动,讲生命本源于气,气的运动,根本原因是阴阳的某种运动,阴阳的某种运动贯穿生命过程的始终,它可以表现为正常的生命过程,也可以表现为异常的生命过程。它符合正常的规律,始终处于阴阳和合斗争的结果,运动的结果,表现为正常的生命过程,健康状态。一旦在病因的作用下,阴阳的和合发生改变,那就打破了正常的生命秩序,由正常转为异常的生命过程,就表现为各种病理变化,用中医的术语讲,就是阴阳失调。一旦出现了疾病,中医强调的叫上工治未病,防重于治。这些观点,综合起来,就(是)中医学整体医学模式的一个基本观点,把它再抽象出来:

一、中医学看人,一定是在自然、社会环境当中来考察这个人是否健康、是否有病?

二、看待生命、健康和疾病,都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三、在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时候仍然是用动态的观点来处理健康、疾病的问题,体现了中医学系统整体辨证的科学思维方式。这就是中医学的整体医学模式。这样一个医学模式,体现了中医学的哲学观、医学观、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方式。也正因为这样,才说它代表了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的趋势,体现了现代医学模式基本特征,它具有无穷的生命力。也正因为这样,中医学才引起世界各国医学家,不仅仅如此,而且还引起了许多思想家、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的重视。现在国外学习中医的人,不仅仅就是为了学习扎针、按摩(以)赚钱,许多哲学家、社会科学家、自然科学家都在念中医的《黄帝内经》,他们在研究东方人的思维模式,研究中国人的思维方法,而他们认为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科学思维方式,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特征,浓缩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的著作就是《黄帝内经》。所以许多科学家虽然他不是学医的,他们(也)在研究《黄帝内经》。我们大家都在学外文,能够读英文的同学将来可以读读英文的原著,看看外国的科学家他们怎么来念这个《黄帝内经》,怎么来认识咱们中国人的文化特征,怎么来认识中医学它的医学模式。下面我们讲中医学的基本特点。那么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指根据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方式所决定的它具有哪些区别于西医的属性,把这个就称之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六、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第一个我们讲一讲整体观念。

一、什么叫整体观念。这里面,掌握两个概念,一是整体,一个是整体观念。整体是由其组成部分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的,任何事物都是由各种要素以一定方式构成的统一整体。整体性就是统一性、完整性和联系性。掌握整体的概念基本上要掌握整体性。什么叫整体性,整体性即指统一、完整和联系,它具体的内涵是表现为整体联系的统一性,也就是说整体和部分、部分与部分、整体与环境的统一性。这是系统学的基本观点,也是中医学看待事物的基本观念。那么我们用现代的语言表述中医学整体观念它的内涵:

一、什么叫整体,二、什么叫做整体性。什么叫整体观念呢?观念就是一种思想,那么整体观念是关于事物和现象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的一种认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完整性、统一性和联系性的认识。第二讲讲整体观念的内容。整体观念的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一、就人体自身,人体整体联系的统一性,就是人体自身的统一性。换句话说,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也就是说人体整体的统一性。

一、表现为形态结构的统一性。具体地说,就是人体内的脏腑经络,人体的形体而言,人体是由脏腑经络所组成的,这些脏腑的器官和经络他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是从形态结构来说。

二、从生命物质的统一性来看,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要靠气血精津液给提供生命物质,而气血精津液,它们都统一于气。气是生命物质当中最大的本源型概念,它也反映出来,生命物质的统一性,反映出来人体整体联系统一性。

三、功能活动的统一性。人体在生命过程中通过脏腑经络所反映出来各种各样的生理功能活动,它都是一个统一的活动。换句话说,从中医学来看,在生命过程任何一个生命的功能,任何一个生命现象,都是整体运动变化的结果,也就是说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统一变化的结果。比如我们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当提出这样一个原理命题的时候,强调心在神志活动当中的重要地位,可是呢,中医又强调五脏皆藏神。那么第二个命题和第一个命题联合起来,把它(们)结合起来,在对待神志活动这样一个生理活动过程中,中医怎么认识它的呢?既强调心在神志活动当中特殊作用,同时又强调神志活动是五脏系统脏腑经络共同活动的结果,这是中医学考察生命过程,体现整体思维模式的一个重要的标志。那么从形态结构到生命物质,到功能活动,它们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说中医学不仅在生理上,任何一个生理现象,(而且)在病理上,任何一个病理现象,任何一个疾病,虽然它可以定位在某脏某腑,某经某络,可是中医在认识上说,既承认它是某一脏系统,某一络某一经有病,同时又强调和其它脏腑经络都有密切关系。所以中医治疗这个观点,决定中医治疗疾病一个基本观点,从整体把握,又不忽视局部的定位的认识,把整体和局部统一起来,体现出中医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第二个我们讲人与环境的统一性。我们教科书常常叫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第一个问题讲了人自身的各个系统是统一的,那么第二呢,表现为人和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环境的统一性,它的这个观点的提出,它的基础在什么地方呢?依据什么呢?就(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认识上,说天人本于一气,说自然界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世界是由气所构成的,人是世界的一部分,人也是气构成的。说天人一气,说天是由气构成的,气是天的本源,也是人的本源,天和人一个本源——气,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一个最基本的范畴。在这个范畴、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中医学的天人合一。那么具体(地)说,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人和环境的关系。这里面主要讲的是:第一、讲的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那么它的核心思想,是用气、阴阳、五行学说来认识天和地,说气是世界的本源,说阴阳是天地之道也,是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而五行呢,用五行的生克制化来说明五彩缤纷世界各种事物的多样性与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个气、阴阳、五行,形成了中医学的科学的系统的、整体的科学思维方式,形成了中医学的逻辑思维的结构体系。用这样一种思想来考察人,一、人一定要和环境的阴阳变化发生关系,那么一年的四季,一天的昼夜,阴阳的变化是不一样的,五运六气的运动变化是不一样的,人必须和它们相适应。教科书举了许多例子,说人要和春夏秋冬季节的变化,和昼夜晨昏的变化要相适应。在讲外界的气和外界环境,气候、大气的变化,寒热温凉阴阳更替的变化,人和它取得统一。

二、人要居住在一定的地理条件下,要和所处的地质环境、地理环境所表现出的特征、阴阳属性、气化特征相一致,形成了人的地域的差异,形成了体质的差异。所以提出来地域方宜、昼夜晨昏这些观点。集中在一起,讲的一个最基本思想,就是人一定要和自然环境各个要素的阴阳消长变化取得一致。也就是说,自然环境中,各种要素,阴阳变化,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人体的阴阳变化,要与这些要素的阴阳消长变化取得统一、人意味着健康。用这些观点来论证人与环境的统一性,那么这个理论就决定了当我们考察疾病状态的时候,必须注意人和环境的关系。咱们中医讲异法方宜哪来的呢?就这样来的。讲养生,要“法于阴阳”,法于什么阴阳?法于环境的阴阳,“和于术数”,都体现了这个理论。(它)决定我们在实践上如何来运用这个理论去保证人和环境的统一、来保证人的健康。第二、讲人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中医学关于人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性,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包括社会人类学、体质人类学,包括许多重要的内容,特别是人类学说。那么环境一个是社会特征,一个是人群特征,还有一个生活行为方式。那么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政治、经济、文化,它们的特征对人的健康和疾病都有一定的影响。从《内经》开始,历代的医学著作当中都有所记载。《伤寒论序》里讲东汉时期战争连年,《温疫论》里面讲当时的瘟疫流行,社会条件、环境发生改变,决定了产生什么疾病。那么社会生产水平、生活条件也决定了人们的健康和疾病。在历代的书里面,特别是临床学的著作里面,在“绪言”里都讲,贫富的差距、营养状态如体何,特别是生产水平的高低,经济条件贫富的悬殊,决定了人们易于得哪些病,不易于得哪些病。这就讲到社会特征。为什么今天大家都得现代病?说李老师,检查说我什么都检查不出来,就是打不起精神来,疲劳。今天为什么酒精性肝炎和高脂血症这么多呢?过去怎么没有?现在糖尿病怎么这么多呀?说现代一些少壮派,年青人经营意识强、风险意识大、精神压力大,中医所说那个七情病多呢?过去怎么没这么多呢?那么这(是)社会特征。第二是人群特征。中医非常强调老幼性别的差异,像小孩还讲稚阳之气,对吧?讲男的以气为先天,以气为本,女子以血为本,所讲男的以肾为先天,女的以肝为先天。为什么呢?体现出人群的特征。风俗习惯也对人的疾病、健康有影响,体质特征影响。湖南人吃辣的,东北人吃咸的,那四川人又麻又辣,他要和这些人群表现的风俗习惯要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统一、才能够健康。最后一个,生活行为方式。中医学在病因学里面,非常强调生活行为方式。现代医学直到今天,心身医学发展了以后,才认识到说生活行为方式也可能引起疾病。酗酒、吸烟,这是最典型的吧?不能自身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这些都属于不良生活方式。那么咱中医学都把它放在病因学里面去了,强调饮食要有节,劳逸要适度,特别是注意七情。西医今天才认识到,中医从有中医那天开始(就)意识到这一点,强调这些属于社会行为方式,它都是环境的一个要素。从政治经济到地理环境,到风俗习惯,到生活特征,通过这些要素,说明这些要素对人的健康疾病的影响,来论证说明人与环境的统一性。那么总之,中医既强调人自身的统一、同时更重要的强调,人和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这两者都具备,都处于和谐状态,意味着生命过程是正常的,意味着健康。失此,意味着由正常的生命过程转化为异常的生命过程,由健康转化为疾病。这就是中医学的整体医学观,整体观念的基本思想观点。下面讲一讲整体观念的意义。这个简单地了解一下。那么中医学的这个整体的观点,从总体上来说,用它来认识健康,认识生命过程,认识疾病。那具体可以表现为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各个方面。我们这仅举几个例子。在生理上一个核心思想,中医学以脏腑经络为核心内容,它强调什么呢?以五脏系统为中心的生理功能的整体性。大家注意,虽然是以脏腑经络为核心,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可脏腑经络这两者,它把以脏腑为主,而脏腑又以五脏为主,所以我们今天提出来说,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功能的统一性。这个思想观点体现了中医学的生理上的整体观。

二、在病理状态下,一个基本思想,疾病是天地人三才一体平衡失调的整体反映,就是人自身,人和环境的和谐遭到破坏,那么这个整体反映就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病理现象。

三、在诊断上,也是用整体的观点。

一、表现为中医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

篇6: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同学们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上一节我们讲了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讲了两个问题,第一、讲阴阳对立;

二、阴阳互根。阴阳对立是指阴与阳之间的相互斗争和相互排斥,而阴阳互根是指阴阳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根据。阴阳对立它的意义在于使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都能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认识事物。阴阳互根在于让我们去认识分析事物的时候,能够从普遍联系的观点去分析事物。两者统一起来,体现了一分为

二、合二而

一、对立又统一这样一个最基本的观点。

接下来我们讲阴阳学说基本内容的第三点,叫阴阳消长。消长是指增减、盛衰、进退的意思。所谓阴阳消长,是指阴阳之间的增减、盛衰、进退的变化。阴阳消长的规律是什么呢?是阳消阴长,阴消阳长,就是阴与阳之间彼此消长。比如,在自然界,一年四季有阴阳变化的节律。冬至,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到了夏至,阴气微上,阳气微下。春夏期间,阳多而阴少。秋冬,阴多而阳少。这四季的更迭、变化就反映出来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就是阴与阳之间在不断地进行增进、进退和发生盛衰的变化。阴阳消长反映了事物的数量的变化。自然界是如此,不仅是四季,那么昼夜也是如此。比如子时和午时,从子时到午时是阴消阳长;从午时到子时是阳消阴长。那么就是一天,一昼一夜,二十四小时体现了阴阳,昼为阳,夜为阴,它们不断地进行着阴阳消长的变化。就人体而言,也符合这样一个规律,人体阴阳消长的节律,有四时的阴阳,有昼夜的阴阳,它的阴阳变化要与昼夜四时的阴阳相一致。也就是说,阴阳消长这样一个规律,自然界事物之间、阴阳之间存在着彼此消长这样一个规律,那么人体也存在着这样一个消长的规律。中医的阴阳学说,就是用阴阳消长的观点来阐述人与天地之间阴阳消长的规律,来阐明生命运动的变化。

接下来我们讲一讲阴阳消长的意义。

一、中医学用阴阳消长的观点来说明生命的运动,说明健康和疾病的问题。阴阳的消和长体现了中医学这个动态的观点,阴和阳它不是绝对的,它是运动的,出现了消和长这种规律。阴和阳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处于一个匀平状态。在哲学上称之为

一、也称之为均,也称之为匀。在阴阳消长过程中,处于这种状态下,对事物,意味着处于正常状态;对人体,意味着处于健康状态,所以中医才讲“阴阳匀平,命曰平人”,张景岳说,“阴阳合和,命曰平人”。这个

一、匀、均,是属于常态,属于生理状态,属于健康状态。中医所说的健康,用阴阳学说来解释,是指人机体内部通过阴阳的消长变化,达到阴阳匀平的状态,机体与环境之间,通过消长的变化达到匀平状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处于阴阳匀平的状态,意味着健康,属于正常的生命过程。

二、用阴阳消长的观点,来阐述疾病的运动规律。阴阳匀平属于常,而阴阳不匀平我们称之为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有盛衰的变化,通常称之为偏、异、变,变、偏意味着阴阳消长的结果不能够使机体处于匀平状态,于是从健康状态转化为疾病状态。这就是阴阳消长这个原理在我们医学上它的重要意义。一言以蔽之,中医学用阴阳消长这个原理建立起通过动态量变这样一个观点去看待阴阳的运动,来看待事物和生命的运动变化。

第四、阴阳转化。

一、讲阴阳转化的含义。转化是指转换和变化,是指事物矛盾的双方经过斗争以后在一定的条件下,走向自己的反面,而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就是互相转变,互相变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如果说阴阳消长属于阴阳之间量的变化的话,那么阴阳转化(就)属于阴阳之间的质变。如果说阴阳消长属于阴阳之间变化之渐变的话,那么阴阳转化就属于阴阳之间的突变。

二、讲讲阴阳转化的条件。我们前面讲阴阳转化是强调阴阳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方可以互相转化,舍此条件,阴阳不能够互相转化。在咱们中医学里面也好,中国古代哲学也好,这个转化条件用两个字来表达,就是“重”或者“极”。“重”和“极”,大家都知道咱们成语里有一个物极必反。物极必反(强调)那个“极”。咱们中医学里面还有个“重”,《内经》里提出“重”作为一个条件。《内经》提出了,“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用“重”和“极”作为阴阳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阴阳之间是不能够互相转化的。用阴阳转化的观点,来说明自然界和人体的运动变化。比如,春夏秋冬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那么春夏秋冬在二至的时候,就是阴阳在二至这样的条件下,阴阳互相转化的。到夏至,阳之极,阳极一阴生,由阳转化为阴;冬至阴极而转化为阳,阴极一阳生,冬至一阳生。昼夜也是如此,中午,日中称之为重阳,而夜半称之为重阴,由夜半再往前走,时间就进入昼,那么日中再往下走就进入到夜,这个时间范畴,也表现为阴阳在这两个点上,日中这个点、夜半这个点是阴阳相互转化的条件,在这个条件下就开始转化。作为人体来说,比如,正常状态下的气化过程,化气成形这对矛盾,由形到气,由有形到无形,要互相转化。因为阴阳具有转化这样一个条件,这样一个原理,用阴阳来解释。那么阳化气,阴成形,体现化气与成形之间的相互转化,用它来解释阴阳的转化这个原理,来解释气化的过程。至于说气化过程有物质,有功能,有物质和功能之间相互转化,后面在具体的章节中再具体讲。

这里面,我们从阴阳学说的角度,从气化的基本形式,形、气之间和形、气的转化,用阴阳学说,用阴阳转化的观点来阐述这样一个基本原理。比如,在异常生命过程中的疾病过程,病性的转化,寒和热之间的转化,机体受病因的作用以后,通过邪正交争,以病理变化的形式反映出来,那么这些病理变化用阴阳学说来分析,它有寒性的病理变化,也有热性的病理变化。中医学认为,在病理状态下这个寒性的病理变化和热性的病理变化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地运动变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寒性可转化为热性,热性也可以转化为寒性。这样一个观点,病理性质的寒热的不断变化,用动态的观点看它是不断地变化的,这一个观点和西医学是不同的。比如说,西医大叶性肺炎,中医看大叶性肺炎整个病理过程,疾病的性质,寒和热可以不断地发生变化的,初期可以是始于热证,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有的人他就表现为寒证。有的人初期表现为寒证,那么在一定条件下他又会表现为热证。这是中医认识疾病过程中,用阴阳转化的观点看待疾病性质的变化,体现出来辨证论治的思想。它和西医不同,西医一旦这个疾病定下来以后,那么病因找出来,治疗从开始一直到最后,基本治疗方针是不变的。这就是用阴阳转化的观点来看待疾病过程,看疾病病变性质的变化。证候是中医病理学的一个特有的概念,中医认识疾病的过程以证候为中心,来认识、考察疾病的运动状态。那么证候的性质也在一定的条件下,阳证和阴证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在疾病过程中,中医学用阴阳转化的观点来说明疾病属性的改变,证候属性的改变。也就是说用动态的观点,变化的观点来看待异常的生命过程与疾病过程病性的变(化)和证候的变化。

三、我们讲一讲阴阳转化的意义。中医的阴阳学说里面,阴阳转化这样一个原理,它有什么意义呢?在中医学里面它有什么意义呢?其

一、它奠定了中医学看待事物始终是用变化的观点来看待,不是用静止的观点,而是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认识自然,认识生命,来处理健康、疾病的各种问题。

二、这种变化是质变和突变,也就是说,一旦阴阳发生转化的时候,事物的性质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比如,病性原来是寒,那么现在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热,那么寒和热之间两者有质的区别,热可以转化为寒。不仅是运用变化的观点来认识寒和热之间的关系,而且一旦两者发生转化,两者的属性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总之,阴阳转化的意义在于,使中医学建立起用阴阳动态变化的观点来把握事物,把握生命的运动过程,来把握异常生命过程,来认识复杂的生理、病理现象。

到此为止,我们把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讲完了。它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其中,阴阳对立、互根是最基本的内容。如果阴阳对立、互根,我们用现代术语表达,那就是阴阳的矛盾统一。阴阳对立强调是阴阳的一分为

二、相互对待,而阴阳互根强调的是阴阳之间的不可分离性,也就是它的统一性。正因为事物的阴阳在对立、互根的运动状态下,它具体表现的形式,表现为量的变化,称之为阴阳消长。在一定的条件下,由量的变化转化为质的变化,称之为阴阳转化。实际上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它的根本原因就是阴阳对立、互根的结果。

第三个问题,我们讲讲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讲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一、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讲,分为科学观和方法论。

二、论述中医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教科书所举的一些具体问题,那都是举例,用阴阳学说如何阐述医学的具体问题。

其一、阴阳学说为中医学确立了正确的科学观。这个科学观包括三个方面,一、普遍联系的观点。中国古代哲学强调,“阴阳之道,同气相感”,这句话表述了阴阳之间的普遍联系。那么天、地、人三才一体,阴阳交感,强调的是整体的普遍联系。中医学就是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建立起天、地、人三才一体,阴阳交感这样一个普遍联系的观点。

二、运动变化的观点。通过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表达了事物的阴阳是不断地运动变化的。用中医的术语说,这种运动变化称之为阴阳相错,或者叫上下相临,或者叫动静相召。动静也是阴阳的代名词,动为阳,静为阴,动静相召,就是阴阳相召。上为阳,下为阴,上下相邻实际上就是阴阳相临,阴阳相错。它们都是同义语。阴阳相错,上下相临,动静相召,运动变化的结果,“而变由生”。这样的运动变化的结果,事物才能够发生、发展和变化。第三、朴素的辩证观。阴阳学说的核心思想就是一分为

二、合二而一。阴阳对立强调的是一分为

二、阴阳互根叫合二而一。对立与统一用中国的哲学术语叫一分为

二、合二而

一、也就是一两

一、古代哲学叫

一、两。大写的两,斤两的两,或者是大写的那个二。一、二、一、这样一个关系,用这几个字来表述阴阳这个朴素的辩证观点。既要对立,又要统一、又要运动,又要变化,又要联系,这就是辩证的观点。那么阴阳学说为中医学建立了联系的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这个观点就构成了中医学的医学观。中医学就是用联系的,变化的,运动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去看待生命的运动。第二、确立了中医学的科学方法论,也就是说建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一、奠定了中医学的朴素辩证的思维方式,科学思维方式。我们说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朴素的、系统的、辩证的思维方式,用阴阳学说来确立自己的思维方式,突出地表现为辩证的思维方式,一分为

二、合二而

一、运动变化,普遍联系。它突出的贡献在于使中医学建立起朴素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强调是辩证地看,辩证要联系,要运动,要变化,突出强调一分为

二、合二而

一、用矛盾、运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称之为辩证的科学思维方式,这在阴阳学说表现得最为突出。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鲜明特征,也构成了中医学科学思维最鲜明的特征。

二、为中医学建立了阴阳二分的分类方法。中医学,一、强调所有的事物和事物的属性,事物运动的趋向和状态,它们是属阴还是属阳,是相比较而言的,是要有条件的,所以说,所指无定在。

二、这种划分的标准随着时间的变化,随着条件的转移,它是可以变化的,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标准,就是划分事物阴阳不是一次划分结束,这一相互联系的一对事物,第一(次)划分属阳属阴以后,它这个性质永远如此,不是这样的。划分的标准可变,表现为阴阳的相对性,体现(了)阴阳划分的无限可分性。就物质和功能而言,我们规定物质属阴,功能属阳,但并不意味着物质永远属阴,唯有属阴,功能永远属阳,唯有属阳,不是的。那么由于这个划分标准是可变的,同样是物质,物质还可以分为阴阳,功能还可以分为阴阳,它体现了中医的辩证思维方式,在运动变化中考察。就是阴阳分类,不是这一次用阴阳这个分类方法,所有的事物一分到底,但是每个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不变的,它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是发生变化的。

三、论证中医学的基本问题,医学问题。第一、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讲他的形体。比如,一、用它来说明人体的物质性。我们前面讲阴阳的时候,阴阳的定义,一是指气的一分为

二、指阴气阳气而言,中医讲“生之本,本于阴阳”,这个阴阳是指阴气和阳气,气是生命的本源,气一分为

二、分为阴气和阳气,阴气和阳气的对立统一斗争,结果,构成了生命和人体,所以人体就是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体。就这个意义讲,生之本,本于阴阳,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它旨在从阴阳学说,从阴阳二气之间的关系来说明人的物质性。生命的本源,本源于物质,人体是物质的。

二、用它来划分人体的组织结构,按照人体的部位不同,大致规定它的属性,属阴属阳。这就是我们前面讲那个两分法,阴阳的两分法。比如,把人体以腰为界分为上部下部,我们就规定它上为阳,下为阴;从表里来看呢,是体表和体内,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而体内有背腹和四肢,那么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内外,外为阳,内为阴;体内有脏腑,脏腑有(五脏六腑),六腑为阳,五脏为阴;而五脏当中还可以继续分为阴阳,那么我们说,规定它心肺属阳,肝脾肾属阴;经络分阳经和阴经,就十二经而言,循行于四肢外侧的我们规定它属阳,而循行于四肢内侧的规定它属阴;生命的两大物质系统,气血,我们规定气属阳,血属阴。用它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的物质性,何者属阴?何者属阳?它体现了阴阳学说分析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第二、用它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一、用它来定义健康。阴阳匀平,命曰平人。就是阴阳处于两者之间,通过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这样运动变化的结果,达到阴阳匀平。就是阴与阳之间处于一个和谐状态,这个状态中医学定义为平人,我们今天解释就是健康人。《内经》讲,不病谓之平人,不病就是健康,不病就是没有阴阳失调,没有阴阳失调另外的含义就是指阴阳匀平。第二、用阴阳学说来说明生命的运动过程,就是气化运动过程。

一、用它来解释形神的关系,强调形神合一、形气统一。在中医学里面,形神这个概念它包括三层意思,一是从哲学上讲物质和运动的一般规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讲形和神的关系。那么物质和运动,运动谓之神,物质谓之形。从这一般意义上来讲,是讲包括了物质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二、具体说来,还包括机体和功能的关系,就是形和神,就是机体的形态结构,形体和形体所反映出来的生理功能,这两者的关系称为形神关系。

三、最狭义的是指肉体和精神的关系。在中医学里面,肉体谓之形,精神谓之神。包括这种从物质运动最一般的概念,逐渐地外延缩小,那么机体和功能的关系,就是物质和运动下(位)的概念,而肉体和精神的关系,它的层次又比机体功能外延又缩小。这三层意思,表达了中医学的形神关系。用阴阳学说来看,说形为阴,神为阳。“阴阳匀平,命曰平人”。阴阳和谐谓之健康。那么形神合一、用阴阳学说来说,健康意味着形和神的匀平。用形气来表示,形气合一、形气统一。用形属阴,气属阳,那么阴阳统一、阴阳合一、意味着阴阳匀平。用阴阳学说来表达形和神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形神合一、形气统一。用阴阳学说来说,就是阴阳匀平。

二、说明生命物质和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叫质和能的关系。那么生命物质和生理功能,物质为阴,功能为阳,两者既对立又互根,在消长转化的过程中达到匀平,意味着生命过程是正常的。一旦失去了匀平,意味着发生了异常的生命过程。

三、用阴阳的观点来解释运动的状态。运动的状态分为动和静,动为阳,静为阴,动静互涵,动静统一、动和静达到和谐状态,用阴阳学说来表达,就是阴阳匀平。那么通过气化运动的结果,使机体达到形神合一、形气统一。用阴阳学说来阐述形神、质能、运动的关系,论证了人体气化过程的正常状态,健康状态。最后归结为,用《内经》的话说,叫“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在中医学里面,用阴阳学说这些基本原理来论述生命,论述健康,从不同角度来论证健康,论述人体的生理状态。

第三、用阴阳学说来论述人体病理变化。用中医学阐述人体的病理变化,无非,一、病因,二、发病,三、病机,从这三个方面来论述的。那么第一个,病因,中医学将病因分为阴和阳。《内经》里面有外感和内伤,规定外感为阳邪,内伤为阴邪,就是外感病邪和内伤病邪相比较而言,规定一方属阳,一方属阴。那么六淫和内伤相比较而言,它应该属于阳的范畴。但是六淫还可以分阴阳,比如,风、暑、燥、热,我们规定它属阳邪,而寒、湿属阴邪。第二、病理上的阴阳失调。在这一章里面仅仅介绍阴阳失调的基本规律,一般的规律,而具体的规律和变化,在病机一章作专门论述。阴阳失调,就是阴阳匀平在一定的条件下失去了和谐的状态,通称为阴阳失调。阴阳失调表现形式可以是阴阳偏盛,也可以是阴阳偏衰。

一、阴阳偏盛。阴阳偏盛包括阴盛和阳盛。阴盛表现出的病理变化,阴盛则寒,所以它表现出的证候的属性叫寒实证。而阳盛,阳盛则热,它表现的病理变化,证候的属性叫实热证。那么再用一分为

二、用阴阳对立的观点,用阴阳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判定,说阴偏盛,阳偏盛。那么阴盛和阳盛,阴和阳之间,它们是互根的,是有联系的,所以阴盛的同时,说阴盛则阳病,它必然要损伤人体的阳气。那么机体在阴盛的同时,还会表现出某些类似阳虚的改变。仅仅是以寒实为主,还是以阳虚为主的问题。称之为实寒,称之为阴盛,意味着病理变化的主要矛盾是阴寒内盛。虽然寒盛则伤阳,但是没有达到阳虚的程度,也没构成阳虚和阴盛平分秋色,没达到那个程度。在这种条件下,这个病理状态定为实寒。同理,阳盛的状态下,阳盛则阴病,阳盛必损阴。这个结论是根据阴阳互根,阴阳之间的相互联系,不可分离性所决定的。只要阳盛,那必然要损伤阴气,那损伤阴气的结果,必然要伤及人体的阴(液),就会出现类似阴虚的病理改变,但没达到阴虚的程度,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规定它属于阳盛则热那个实热证的属性。虽然它兼有阴虚,没有达到阳盛阴虚并在,乃至阴虚的程度。这样一个观点,这些思想,是用阴阳学说解释病理变化这些基本观点,它既体现了阴阳对立,也体现了阴阳互根,也体现出来了阴阳消长这样一个思想。集中起来,阴阳既要对立,要互根,要互相联系。再简单地说,体现了阴阳的对立性,阴阳的不可分离性,这两者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有一个消长变化的过程。说“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这两个原理体现了阴阳消长的思想,它们既不可分离,互相制约,那么又表现了量的改变。说它是实寒,它是实热,虽然(兼)伤阳,虽然(兼)伤阴,但是并没有达到阴虚和阳虚的程度。那体现了这个量的变化还没达到质变的程度,但它也是在运动变化过程中。第二、阴阳偏衰。阴阳偏衰,阴衰和阳衰。阴衰,阴虚,叫阴虚则热,它表现出的证候属性叫虚热证。

二、阳衰,阳衰就是阳虚,那么阳虚则寒,它表现出证候属性叫虚寒证。但是根据阴阳之间的不可分离性,特别是阴阳互根的理论,具体病理变化里有个阴阳互损。根据这样一个原理,阴阳互根在病理状态下的阴阳互损,那么阴虚的时候,阴损可以引起阳虚,可以损阳;那么阳损也可以及阴,损及阴,引起阴虚。就是单纯的阴虚,有单纯的阳虚,那么阴虚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必然要损伤阳,导致阳损及阴,就是由阴虚不能生阳而引起阳虚;阳虚不能制阴,不能生阴,也会引起阴虚,出现了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这样两种病理结果。那就是说,阴阳偏衰包括四种表现形式,一、单纯的阴虚,二、单纯的阳虚,三、由阴损及阳,四、由阳损及阴,这样不同的病理表现形式。这个示意图自己看一看就可以了,用这个示意图来表达我们上述讲述的阴阳学说在病理上的应用。在这一章只要求同学们掌握用阴阳学说来说明病理变化,来初步理解什么是阴阳失调?阴阳失调包括哪些内容?就是阴阳偏盛和偏衰。偏盛要求掌握阴盛和阳盛,偏衰要求掌握阴虚和阳虚,这是最基本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掌握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就是说,阴盛的时候,必然损伤人体的阳气,而阳盛的时候,也必然要损伤人体的阴气,那么又派生出两种类型、表现形式。结论是,在阴盛和阳盛的时候,它必然损伤人体的阳气或者阴气。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也要想到,要人体的阴气和阳气要受到损伤,仅仅是没有达到偏衰的程度。偏衰要求掌握最基本的是阴衰和阳衰,就是阴虚和阳虚。在此基础上,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掌握阴衰和阳衰的时候两者可以互损,表现为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这样一种病理状态。

上一篇:我家的小狗叫哈哩作文下一篇:微笑民警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