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不能漠视

2024-05-31

孩子的教育不能漠视(精选5篇)

篇1:孩子的教育不能漠视

随笔随笔:教育最大的失败是漠视孩子的天性

作者 |  阶上苔痕

细心的读者,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个题目是《教育最大的失败是释放孩子的天性》一文的翻版。这个题目看上去有挑衅的味道,其实没有。之所以拟这个题目,其主要目的只是为了博得眼球。

在这里,我只想和持不同观点的朋友商榷一些问题。之所说这样说,理由有三。一是因为我本学识浅薄,根本不具备挑衅他人的资本和能力。二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争强好胜鏖战群雄的那股劲没有了。

三是因为正如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非白即黑的一样,在两个相左的观点里面,都各有其合理的成分存在。这决定了交流的目的,不再是为了争个输赢,比个高下,而是达成共识,获得认同。

好了,不��嗦了,还是费话少说,言归正传吧。

我们知道,处理问题的惯用手法是化大为小,今天也照旧,把教育最大的失败是不是天性这个大问题,化为以下的三个小问题。一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二是教育成败的标准是什么?三是天性到底是什么?

由于篇幅原因,今天,在这儿只想浅谈一下什么是天性?及教育最大的失败的元凶到底是不是因为释放了孩子的天性?前面的两个问题以后再谈。

百度百科上说,天性有两个意思,一是人先天具有的固有属性。二是一个人出生就具有的秉性,具有一个外界难以改变的却可以引导善恶的趋向,亦称本性。由上可知,天性是与生俱来,无法习得的,天赋的本性。

正是一个人的天性,成就了一个人的个性。一个人的个性让他成为了异于他人的`独立个体。惟其如此,我们的生活才有力地避免了千篇 一律的单调化一,而因个性的差异变得丰富多彩和多彩多姿。

天性有许多种,其中之一是每个孩子都会对美的东西心生欢喜。正因为这一点,所以,人具有了因生儿爱之,而心而往之的特点。

如果说喜欢是爱的源泉,那么,我们便可以说爱是兴趣的源头。尽管我们常说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但这世上还是少有对自己所讨厌的东西感兴趣的人。

谈及教育,离不开的话题是学习。提到学习,绕不来的是兴趣。因此,许多人谈学习时,特别强调的是要培养学习兴趣。

我不认同培养学习兴趣这种观点,我一直固执的认为兴趣是无法培养的。因为在我看来它是由天赋予的,即天赋的天性。

育人者,无论你是老师还是家长,之于兴趣,你只能用你对世界、生活和教育的认知、理解和态度,外在地帮助孩子,或发现,或激发,或保护,或强化其兴趣的位置和强度。

除此之外,无能为力。泛泛的空谈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无益的,培养不出来的。因为在正常语境下无中生有是有悖常理的。

在这点上,我认同柏拉图的知识回忆说,即学习就是回忆那些被遗忘的知识。你之所以因为能学会某些东西是因为你脑子里早已有之,学习只是帮助我们去回忆它而已。

孩子的天性之二是每个孩子生而便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我们知道,恰恰是想象力激发了一个孩子的思考力,赋予了一门学科的发展方向。

如果爱因斯坦没有小时候骑着光去旅行的想象,恐怕相对论的出现时间得晚些时候,且相对论的首先发现权也就花开别人家了。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比对美的事物心生欢喜更重要,没有什么比天马行空的想象更重要。

关于这一点,凡看过西方哲学史或物理发展史的人,都会明白,物理学这座大厦是由伽利略所提炼出来的三大思想――数学思想、逻辑思想和实验思想支撑起来的。

其中的实验思想,更多的意指思想实验,而不是实体实验。

物理学上的每一次质的飞跃,无一不是来源于突破思想藩篱的思想实验。如我们熟知的芝诺悖论、自由落体定律、牛顿第一定律、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等。

试想,如果人类没有想象力的翅膀,思想何以飞翔?思想无力飞翔,何以突破思想藩篱的层层桎梏,到达脚步无论如何也无力抵达的远方?

如果您同意上述观点,请问释放孩子的天性,是不是教育最大的失败?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许多人认为教育最大的失败是释放孩子的天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功利思想在作祟。在应试教育体系中,释放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学习成绩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升学。

然而,让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是,应试教育培养出了相当数量的厌学者,厌学把一些孩子过早地隔离在了学习的高墙之外。这或许就是教育部三番五次地倡导教学改革的初衷所在吧。

同时,事实也表明,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小时候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天资,然而,当天性一旦被伯乐激发出来,却表现出了远远异乎常人的力量,个人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好饭不怕晚。真正可怕的是时候晚了却没饭吃。不要轻信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辞。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是起跑线,学习这东西,只要想学,永远不晚,没有早晚之说。

由上可和,作为育人者,无论您的身份是家长是老师抑或是专家,目光都要放得远些,再远些。我们不但要释放,而且要尽情地释放孩子的天性,不要给孩子过早的贴标签,要给孩子留足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

不管你是什么身份,如果你无力发现和激发孩子的兴趣,不轻易地给孩子贴上一个不合时宜的标签,就是对孩子的天性最好的保护,就是为他日后的发展预留充足的空间。

作者简介

阶上苔痕  千年茶马古道上的一撮苔痕,枝短株微,位卑言轻。无叶之肥厚,花之娇艳,果之丰硕。余生,只求独居一隅,做一个在檐下听雨,窗下煮茶,寒江独钓,月下听禅的闲人。

篇2:孩子的教育不能漠视

有一个女孩与自己的妈妈吵架了,她离家出走了。当她感到饥饿难耐时,一个老婆婆免费请她吃了一碗

馄饨,她突然领悟到:自己因为老婆婆给自己买了一碗馄饨就感激不已,而自己的妈妈却为自己做了几十年的

饭,自己还与她争吵・・・・

文中的`小女孩其实也挺懂得感恩,她最后在感激老婆婆的同时,也明白了妈妈的爱~~~

有时,我们对别人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至爱亲人的付出视而不见!十月怀胎的艰辛,从小到大的

操劳,这是儿女们永远报答不了的父母恩情!!!

篇3:群众的利益诉求不能漠视

2011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时评文章《“乌坎转机”提示我们什么》,充分肯定了广东省委关于处理乌坎事件的做法。文章称:“把握了群众利益的诉求点,也就把握了问题解决的关键点。”

以广东省委副书记朱明国为组长、包括数名厅级干部的省工作组进驻陆丰。工作组的“民意为重、群众为先、以人为本、阳光透明、法律为上”五项原则,让一度情绪激动的当地村民趋于平和。这被认为是“乌坎事件”的转机。“乌坎事件”始于2011年9月下旬,在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东海镇乌坎村,因404亩土地的征地赔偿、村财务、村干部换届等问题引发村民上访。在三个月内,和平游行之后出现部分冲突,并最终导致事态进一步发展。目前事件被定性为“村内利益纷争”。“乌坎事件”因广东省委工作组的介入而终止。

土地利益博弈越演越烈

《人民日报》的时评称:“村民的诉求点在利益,转折点也在利益。”“如果能及时抓住利益诉求点,事发前认真倾听、公正评判、果断解决,就不会小事拖大、层层升级,演变成群体性冲突,乌坎事件也就会呈现不同走向。”

事件的最终解决,正是源自广东省工作组充分肯定“群众的主要诉求是合理的”。学者马立诚近日从广东省参加完财政改革会议回来,他说,作为中国改革先行地,目前广东省1.1亿人中大概三四千万是外来人口,社会转型比较快,出现这样的矛盾也是自然的。

但问题是,出现矛盾之后,应该用什么样的思维来解决。马立诚说,工作组提出的“以人为本”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工作组肯定了这是利益问题。“工作组说村民上访事出有因,大部分诉求合理,是牵扯到群众的利益问题。”

这个利益是什么?中国的农村土地目前是集体所有制,土地的利益最终也反映在村集体上。就乌坎村而言,村民的主要利益纠结点在于被征用土地的赔偿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上引发的村级财政的公开化和透明化问题。

事实上,随着城市化,土地纠纷已经成为中国目前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乌坎事件并非孤例。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任剑涛认为,乌坎事件就是圈地运动中,地方的土地财政和基层的土地财政,导致的和村民之间的利益纠葛。

在任剑涛看来,这正是中国今天遭遇的主流问题,即发展中的问题。首先是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出了严重问题;其次是公民权利的诉求已经明确化了,也就是群众的利益明晰化。但“乌坎事件”最初的发展态势,说明权力发展上权力主导型意识也出现了问题。

任剑涛说,党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但是这个代表过程和人民群众自己愿望表达之间,“我们必须承认是有距离的。”当群众自发地表示自己的诉求时,必须从基层政权到高层政权逐级认识,形成社会问题暴露的比较性共识。

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基层政权的为政者却并没有形成这样的意识。一位专家透露说,他曾听过地方官员面对农村土地纠纷时的态度——“集体的就是国家的”。这位专家认为,基层政府官员有这样的意识是可怕的,是漠视村民利益的。

正是这种认识,让基层官员在面对类似乌坎这样的群体性事件时,将政府和群众的利益对立起来,并且很容易将经济问题政治化。

朱明国:

群众被激怒了你才知道什么叫力量

作为“乌坎事件”处理工作组的组长,中纪委委员、省委副书记朱明国深入陆丰乌坎村,走访看望乌坎村群众。他与村民代表坦诚交流,并走进村里的老人活动中心和部分村民的家中了解情况,与村民们共饮功夫茶。

朱明国认为,在处理此类事件上,不应该动不动就抓人,沿用以前村出事,镇保护村、县保护镇、市保护县的方法,最后与老百姓站成了对立面,而应该先搞清楚老百姓的诉求。

朱明国具体讲到,有的干部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对群众利益麻木不仁,甚至见利忘义,以权谋私;有的干部做群众工作方法简单,习惯于发号施令,居高临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有的群众工作不扎实,见困难就拖,见问题就推,见矛盾就躲,敷衍塞责,应付了事。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解决,甚至放任不管,以致酿成严重后果。

结合“乌坎事件”,朱明国分析,“村民提了两个诉求,一是土地问题,人家提得也有道理,省里处理事件时,五项承诺中第一项就是群众的主要诉求是合理的。我们的工作在有些方面是有失误的,乌坎村13000多人,7个自然村,78个姓,这种情况下,他们都团结在一起,可见我们的工作有多大失误啊!”

“乌坎村有9000亩土地,现在卖了6700多亩了,剩下2000多一点,既没把村民变成市民,又没解决城市的低保,1万多村民吃什么?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朱明国批评道,“现在一些国家干部哪有想过农民没地吃什么,没地我照吃好粮,不种地照吃好粮,不养猪照吃好肉。哪里想到老百姓之艰难。”

朱明国继续说:“村民第二个反映,村务不公开,反映村干部贪污受贿、卖地不跟他们商量的情况。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种地不交税还有补贴,上学不交钱,共产党很好!我们就反对村里卖地不告诉我们,村里的党支部腐败。”

在具体的群众工作的理念上,朱明国表示,“要变‘为民做主’为‘由民做主’。我们现在有的地方干了好事,群众也并不这么认为,这里就需要改变工作方法,让群众自己去商量去做主。”

舆情:三成多网友望事件能更透明

广东“乌坎事件”舆情自发生到正面妥善应对经历了三个月的时间。在此时间段内,信息实现了由曲解、过度解读到公开透明的过程。

朱明国说,当今网络时代,人人面前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新闻发言人,人人都有话语权,人人都是新闻记者,网络维权已经成为群众维权最便利、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正在处置的汕尾乌坎事件,最高峰时有近百家境外媒体在村里面,与境外通讯。

nlc202309030647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主任分析师庞胡瑞说,事件虽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造成负面影响。但是,地方党政部门在处理此事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勇气和政治智慧很值得学习与总结。在此次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乌坎事件带来的舆论影响远超一般群体性事件,在未来将会对地方舆情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乌坎事件”由于西方媒体的介入迅速升级为“敏感事件”。在政治化该事件的过程中,乌坎村民敏锐把握了这一危险的趋势,喊出了“拥护中央”、“维护权益”的口号,实现了“乌坎事件”的“去标签化”。这说明广大民众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已经逐渐趋向理性,开始学会把握舆论的走向。在此环境下则要求党政部门顺应“市民社会”、“法治社会”的发展趋势,善对民意、顺应民意、润滑矛盾,促进事件的解决。

复杂的环境要求党政部门巧对舆论。“乌坎事件”作为2011年年底又一重大舆情事件,综合了微博这一新媒体蓬勃发展一年来的种种舆情特点。在解决群众问题中的一些“常规套路”已经无法面对新形势,无法解决新问题。面对复杂的舆论环境,应该巧用新闻媒体、打通“两个舆论场”,在舆情应对过程中保持话语的权威性。省市两级政府的开明态度和良好的方法技巧,让事件朝好的方向发展。

根据人民网的调查,有35%的网友希望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报道更透明、更及时。

庞胡瑞说,在利益日益多元化、群众诉求日益复杂化的时代,社会上出现利益冲突在所难免,重要的是党政部门对此要有高度的政治意识和清醒的判断。

广东省委、省政府对“乌坎事件”的处理手法,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赞许。“当今时代,交通通讯手段越来越发达,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都不能代替领导干部亲力亲为的调查研究。”对此,汪洋一连用了四个“没有人能代替”进行解释:一是在调查中与群众之间的感情交流,没有人能代替;二是对实际情况的切身体验,没有人能代替;三是与群众直接触引发的思考,没有人能代替;四是调研中形成的决策思路和具体意见,没有人能代替。

汪洋提出,主要领导要带头转变作风,不预告、不踩点、不扰民、不搞层层陪同,直接到基层一线去,到群众中去,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要善于运用蹲点调查、现场访问、专家调查、网络调查等各种调查方式,提高调研的实效性和科学性;要鼓励基层讲真话、讲实话,少讲成绩多谈问题。对正视问题、敢于直言者应该表彰奖励,对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者应严厉惩处。

篇4:防生源大战不能漠视学生权益

防生源大战不能漠视学生权益

作者:魏新娜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2年第03期

近日,有关部门提出:鼓励省级招办自主选拔录取考生,并将入选考生填报高校志愿时间安排在高考之前。推出这项新政最大的效用,就是为了解决考后相关高校对自主招生候选考生的争夺。

这种让考生“一锤定音”的做法,实际上是在避免考生择校中的“三心二意”。由此,再配合不同高校同时进行自主招生测试,考生就只能二选一、三选一,不能“一马双跨”,这就保证了只要考生获得某所高校自主招生资格,就确定了不再选择其他高校。这样做也避免了高校间恶性竞争或自降身份满足考生的各种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生源大战,高校形象得以维护、尊严得以体现,实为一举两得。

但这里却有疑问:高校皆大欢喜的背后,学生的权益又何以体现?只有一条路意味着别无它选,考生对高校的选择权在这样的过程中被严重漠视了。繁重的学习考试之后,学生总算能够有更充足的时间来进行高考意愿的重新衡量和调整,现在却只能“指腹为婚”且不得反悔。这对于考生来说公平吗?自主招生政策的设计初衷,本来是要给考生提供多种选择机会的,却在执行政策的时候搞成一条“牛角尖”式的窄路,而置考生本人的意愿于不顾,这不应当成为自主招生的走向。

前些年媒体报道:中国一些学生收到海外数所名校的录取通知,但这些学生也只能选择其一而就读,也不见其他名校就丢了面子、失了身份。难道我们国内的高校就这般脆弱?如果连这些有资格进行自主招生的重点院校都放不下架子、没有良好的心态来面对考生的选择,所谓的自主招生岂不是成了他们的“特权”和“名校俱乐部”?

作为考生来说,最有利的是能在多所高校间进行比较选择,就像那些申请国外高校的学子一样,待收到多份录取通知书之后,再进行比较选择和考察,依据个人志向和特点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就读。为此,笔者建议,自主招生的关口后移到高考结束,在学生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绩后,再根据招生院校的优惠条件有目的、定位更准地报考相应高校。

篇5:父亲不能缺席孩子教育

核心提示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深沉而厚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父亲在他们的成长中总是扮演着沉默少语的领航者形象。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男孩子却因为父亲在成长教育中的缺失出现了女性化、叛逆强等特点。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中,记者调查发现,很多父亲“忘记”了这难得的亲子沟通时刻,即使有陪着孩子过节的父亲,他们也在更多时候充当了“后勤部长”,忽视了他们也应当是一名家庭教育者的责任。

爸爸咋成了“后勤部长”

爸爸拿着衣服、提着水,大包小包地坐在一旁悠闲地看着妈妈追着孩子跑……这样的场景出现在长假里很多旅游景点之中。到了吃饭的时候,妈妈负责问孩子想吃些什么,而爸爸就负责到处找饭店,与孩子沟通基本都是妈妈的职责。而在孩子们玩耍时,只有碰到妈妈难以处理的问题时,爸爸才会走到孩子身边,话依旧不多。

“平时都是他妈管孩子,我就做好后勤工作,让他们娘儿俩玩得高兴就行。”家长赵先生长假时和爱人带着孩子到威海去玩,当初选择去威海就是爱人和孩子商量的,前期准备的物品以及行程安排赵先生都没管,他只负责准备钱。到了威海游玩时,赵先生虽陪着娘儿俩,但他直接与孩子玩耍、交流的时间很有限,基本上都是爱人与孩子商量好了,他就是一个“陪客”。

“当爸爸的话多了不好,我们只负责把握大方向,生活中的小事还是妈妈做比较好。”赵先生说,在他的`记忆中,他的父亲也是话不多,更多的时候父亲是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教育孩子,他觉得这种方式很好,“男人婆婆妈妈的不太好”。

记者在长假外出时发现,像赵先生这样充当“后勤部长”的爸爸还真是不少,有的爸爸干脆连“陪客”都不做,很多孩子都是跟着老人或妈妈外出游玩。还有一部分爸爸长假时一直在忙自己的应酬,在孩子难得放假的时段,想见见爸爸的身影依旧很难,更别提亲子交流了。“我爸爸这几天就忙着出去喝酒了,回来时一身酒味,我才懒得理他。”12岁的宋佳嘟着嘴说。

父教缺失埋下成长隐患

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父亲究竟应当发挥怎样的作用呢?17世纪的英国诗人乔治・贝格尔曾说过:“1个父亲胜于100个教师。”教育专家孙云晓在济南的一次讲座中曾说,中国是一个父教缺位的国家,甚至有小孩子质问“要个爸爸有啥用”?这实质上是家庭教育的隐患。

孙云晓认为,中国的家庭教育正由传统的“严父慈母”向“严母慈父”转变,更多的家庭是父亲不管不问,母亲一手包办。很多男人忙于工作,认为挣钱养家是自己最大的功劳。有一次,孙云晓在外讲完课打出租车回家,司机问他做什么职业,他说自己是研究儿童教育的。司机笑言:“一个大男人,研究什么儿童呀?那还不是女人的事儿?”而在孙云晓眼中,作为一名父亲,挣钱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重要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爱有其特殊的价值。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父亲对孩子关注最多的是学习成绩,而对孩子其他良好品质和良好习惯关注较少。大多数被采访的孩子表示,和父亲缺少沟通是他们和父亲之间存在的最大问题。而由于缺少来自父亲的教育,部分男孩子已经出现了性格女性化或者严重叛逆不服管教的不良倾向。

女孩小雨(化名)今年15岁,她的父亲是一名单位负责人。“爸爸经常居高临下,以教训人的口气说话,我一和爸爸说话就感觉不自在。”因此,小雨很少主动找爸爸谈心,缺少了父亲的关爱和教育,小雨性格变得越发孤僻、冷漠。等到小雨开始在外交朋友,父母再想和她沟通时,为时已晚。

14岁的家明(化名)现在整天沉溺于电脑游戏,性格叛逆。他有什么想法,从不和父亲沟通,因为在他心中,父亲没听过他的心里话。他觉得父亲不理解他的内心世界,不知道他到底需要什么,不会挤时间陪他,更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爱。“爸爸忙应酬,经常喝醉了才回家,我们的时间很少有交集。”缺少了父亲的管教,本就缺少自制力的家明对游戏几乎到了上瘾的地步,而且不求上进,少言寡语。

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帖求教:“我儿子小天今年10岁了,一点男孩样也没有,比女孩子还文静,让他跟生人说句话都要扭捏半天,他妈妈还说这样好,听话、省心。可是我总觉得男孩子这样不好。请问他这样正常吗?我应该怎么训练他?我想让儿子有点男孩样,哪怕淘气点都行。”经过交流,记者得知这位网友和孩子交流较少,平时孩子都是由妻子带,等他发现孩子这些女性化特征时,孩子已经不怎么愿意听他这位父亲的管教了。

在由“中国调查网”组织的“父亲和孩子关系”调查中,612位参与调查的父亲中约三分之一不了解孩子,也从不陪孩子出去玩,这说明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父亲和孩子之间越来越疏远。记者在我市部分学校及幼儿园也了解到,在与校方或园方的交流中,父亲出现的频率较少,特别是在家长会上,总是母亲更多地出现并与老师进行关于孩子成长的细致交流。“很多家庭都对孩子教育有着特意或不经意间的明确分工。从我们幼儿园来看,成长中父亲‘缺席’的孩子会表现出各种负面特征。”济南市直机关幼儿园园长宗桂萍说,长期缺乏父亲教育的孩子经常表现出自信心缺乏、做事瞻前顾后、没有锐气、女性化特点较强等特点,这样的孩子在幼年时总让人感觉他们好像缺乏“靠山”,胆子比较小。从目前的一些研究中发现,来自父亲的教育从孩子胎儿时期就非常重要,经常有父亲陪伴的孩子成长得会更加阳光和健康。

宗桂萍说,孩子在成长中不仅需要来自母亲或女性的细心照料和陪伴,更需要父亲具有男性特点的教育,特别是父亲活动性强,能带孩子参与户外活动,让孩子自然学会面对挫折,同时开阔孩子的视野和心胸。另外,孩子在面对困难时更需要来自父亲的支持,作为父亲,要让孩子感觉到,父亲很勇敢,能给他撑起一片天空,是自己的榜样。“很多父亲总觉得自己忙,挣钱也是为了孩子,但是孩子的成长过程父亲的教育是不能缺失的,一旦在孩子成长期缺失了这些积极的教育,家长就是花再多钱也买不回孩子这些积极的品格。”宗桂萍说。

上一篇:银行客户经理工作述职报告下一篇:早恋公开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