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实习意向的协议书

2024-09-04

毕业生就业实习意向的协议书(精选10篇)

篇1:毕业生就业实习意向的协议书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约定:

毕业生签字

年 月 日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约定:

用人单位签字

年 月 日

学 校审核意见学校联系人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学校通讯地址 网 址 电子邮箱 院(系)审核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学校毕业生就业部门审核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

编号: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

毕业生姓名:

用人单位:

学校名称:

国家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制表

签约须知

根据国家的规定,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为维护国家就业方案的严肃性,规范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 特制定本协议书:

一、签约各方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坚 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守信原则。

二、毕业生应按国家和省毕业生就业政策规定就业,向用人单位如实 介绍自己的情况,了解单位的用工意图,表明自己的就业意向,对用人单位的要求,可在“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约定”一栏注明。

三、用人单位要如实介绍本单位的情况,明确对毕业生的要求及使用意图,做好各项接收工作。凡取得毕业资格的毕业生,用人单位不得以学习成绩为由提出违约,未取得毕业资格的结业生若与用人单位签定本协议,用 人单位应同时出具同意接收结业生的证明。用人单位如对毕业生有其他要求可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约定” 一栏注明。

四、学校要如实向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的情况,做好推荐工作,用人单 位签定协议后,由学校审核汇总并报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鉴证或国家教育部批准,列入就业方案下达执行,学校负责到省毕业生就业就业主管部门办理派遣手续。

五、学校应在学生毕业前安排体检,不合格者不派遣,本协议自行取 消,由学校通知用人单位。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原则上应在签订协议前进行单独体检,否则,以学校体检为准。

六、本协议经各方签字、盖章后生效。三方都应严格履行本协议,若有 一方提出变更协议,须征得另两方同意,由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档案户口党团关系接:

收档案接收单位名称:

邮编 :

档案转寄详细地址:

户口接收地址(单位):

党.团组织关系接收单位:

用人单位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

用人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意见:

(有用人自主权的单位此栏可略)

签章 年 月 日用人单位所在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意见:

签 章 年 月 日

篇2:毕业生就业实习意向的协议书

九、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有权调整或变更乙方的实习岗位和实习单位。

1、因生存状况或调整劳动组织需要。

2、根据乙方的工作能力及表现;。

3、根据天灾人祸等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

十、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甲方的员工手册等相关管理办法、规章制度、规定及《实习承诺书》作为本协议的附件,不可分割、不可分开解释、并具有同等法律约束力。

十一、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因本协议而引起的纠纷,经协商或调解不能解决的,甲乙任何一方均有权提起诉讼。

十二、本协议一式二份,甲方、乙方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 _______________乙方(签字):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年_____ 月_____ 日 __________年_____ 月 _____日

相关阅读:

就业协议主要内容

就业协议书的基本内容:

(1)高校毕业生基本情况,应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专业、学制、毕业时间、学历、联系方式等。

(2)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应包括: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单位性质、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档案接收地等。

(3)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约定的有关内容,可包括:工作地点及工作岗位;户口迁入地;违约责任;协议自动失效条款、协议终止条款;双方约定的其他事宜。

(4)各方应严格履行协议,任何一方若违反协议,应承担违约责任。

(5)其他补充协议。

协议包括

由甲方(用人单位)和乙方(高校毕业生),同意签订如下协议:

(1) 甲方应如实向乙方介绍情况,经了解,同意接受乙方,并负责有关接受手续。

(2) 乙方应如实向甲方介绍情况,同意到甲方工作,服从甲方的工作安排。

(4)甲乙双方如有其他约定,应在备注栏明确,并视为本协议书的一部分。

(5)双方中有一方要变动协议,须提前一个月征得对方的同意,否则按违约处理。

(6)本协议一式三份,分别由甲方、乙方和学校就业工作部门留存,复印件无效。

篇3:动漫类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 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 涉及动画专业的二维、三维、漫画插画、动漫衍生产品、动画数字娱乐、转本六个方向,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数字影视特效、媒体包装、网络多媒体、数字娱乐四个方向, 回收问卷351份, 有效问卷342份 (男女比为150:192) , 问卷有效率为97.44%。

2 调查结果分析

该调查主要从学生的择业态度、就业意向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

2.1 毕业生的择业态度

(1) 关于就业形势的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 认为就业形势持“形势较好, 容易就业”的比重占3.22%;持“形势正常”的比重为26.61%;认为“形势严峻, 就业困难”的比重占41.23%;对此“不了解”的比重为28.95%。由此可见, 学生面对就业现状存在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

(2) 对于自身就业状况的态度, 调查表明, 对自身就业状况持“很乐观”心态的比重是18.13%, 持“有难度但能克服”的比重是63.16%, 两者总比重是81.29%。从中不难发现, 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状况的心态是基本稳定的, 且是积极向上的。但持“很悲观, 不知如何是好”和“其他”心态的毕业生仍然占有不小的比重, 为18.71%。

(3) 关于择业观念, 调查表明, 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的占40.94%, 选择“先择业后就业”的占40.35%, 选择“继续深造”的占7.60%, 选择自主创业的占7.89%, 还有一部分同学选择“其他”的占3.22%, 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其实对就业和择业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基本都抱持积极的就业态度, 还是比较理智地面对毕业就业环节。

(4) 对于毕业生自己目前所处就业状况, 调查表明, “已就业”的学生占2.92%, “意向就业”的占24.56%, “正在寻找中”的占48.54%, “拟出国”的占7.31%, “拟考研”的占7.60%, “准备自主创业”的占5.56%, 由此可见, 学生们面对就业, 主动出击的学生占大部分, 且目标基本明确;但是仍然存在不想就业的学生, “暂无就业意向”的占3.51%。

(5) 对于创业的态度, 调查显示, “在创业准备中”的占0.88%, “正在考虑”的占7.60%, “对创业不清楚”的占21.05%, “不创业”的占70.47%。这表明, 随着国家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帮扶, 学生已不在局限于择业就业的模式中, 毕业生存在创业意向的数量正在逐步增大。

2.2 毕业生的就业意向

(1) 对于优先考虑的就业区域, 调查表明, 希望到“江浙沪地区大中城市”的学生比重最大, 占70.47%, 其他依次为“广州、深圳等沿海开放城市”占8.48%, “京津地区”占6.43%, “江浙沪地区县以下小城市”占6.14%, 到“中部大城市”、“东北三省大中城市”、“西部大中城市”的学生比重都比较小, 分别仅为4.97%、2.05%和1.46%。可能由于学校处在南京, 再加上生源的分布, 绝大部分学生愿意留在江浙沪区域, 选择去中部、西部等中小城市的学生较少。

(2) 对于意向行业和行业性质的选择, 调查表明, 毕业后32.75%的选择“IT与通讯业”, 11.11%的选择“金融、证券、保险业”, 33.92%的选择“商贸业”, 55.85%的选择“新闻出版业”, 15.20%的选择“政府机关”, 6.73%的选择“房地产业”, 9.94%的选择“旅游交通民航业”, 3.22%的选择“制造业”, 3.51%的选择“医药食品业”, 2.63%的选择“电力、石化等能源业”;对于行业的性质, 选择“民营企业”的学生比重为15.50%, 选择“国营企业”的比重为38.60%, 选择“外资企业”的比重为36.55%, 选择“私营企业”的比重为16.67%, 选择“合资企业”的比重为12.57%, 选择“政府机关”的比重为15.79%, 选择“自主创业”的比重为23.98%。由此可见, 当代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 对于行业的选择已不再只要求专业对口, 已开始面向多种行业, 更加多元化的去就业, 符合国家倡导“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整体就业政策。

(3) 对于就业岗位初始月薪最低要求, 调查数据表明, 对单位提供的初始月薪最低要求在“2001-3000元”的毕业生占42.11%, “3001-4000元”的占36.26%, “4001-5000元”的占9.36%, 绝大多数毕业生关注单位提供的工资待遇, 并且对初始月薪的期望值越来越高。

2.3 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1) 对于择业前考虑的首要因素, 调查表明, 考虑“个人发展机会”的学生占38.60%, 考虑“经济收入”的占23.98%, 考虑“工作稳定性”的占11.70%, 考虑“个人兴趣”的占11.99%, 考虑“专业知识的应用”占7.02%, 考虑“生活环境”的占4.09%, 考虑“找到一份工作就好”的占1.46%, “由家长决定”的占0.58%, “其他”的占0.58%。大多数学生在选择工作时, 最看重个人的发展空间和经济收入等与自己利益相关的因素。

(2) 对于影响毕业生择业决定的因素方面, 调查表明, 毕业生在做择业决定时, 主要从“个人发展空间”、“薪金福利”、“地理位置”、“符合个人性格、兴趣爱好”、“行业发展空间”这几个方面考虑, 分别占的比重为53.51%、53.22%、46.20%、46.20%和31.87%。从中不难看出, 学生对于与个人切身利益相关的因素的重视性。

(3) 对于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方面, 调查表明, 随着媒体的发展, 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 其中网络的作用越来越大, 绝大部分信息都是通过网络承载和传达。通过“老师、亲戚朋友”的比重为30.70%, 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比重为13.16%。

(4) 对于自己在求职过程中最缺乏的素质, 调查表明, 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缺少“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此, 在校期间, 增加学生的实习实践十分有必要。另外, 有26.61%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欠缺“沟通协调能力”, 缺少“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占16.37%。因此, 学生在校期间, 还需要增加交流沟通以及抗挫折方面的能力训练。

(5) 为促进毕业生的求职就业, 学生希望学校能从多渠道去帮助大家获取信息和机会, 以及能力的提升。“为同学多提供实践机会”占比最大, 达78.36%, “多联系用人单位”占47.66%, “加大就业信息发布密度”占46.20%, “多开设创业指导”占29.53%, “召开校友座谈会”占10.82%。

(6) 对于学校的就业指导, 最希望获得的信息, 调查表明, 希望获得“用人单位信息”的比重占48.54%, 希望获得“应聘技巧”的比重占40.06%, 希望获得“专业出路”的占39.77%, 希望获得“职业规划辅导”的占25.15%, 希望获得“创业指导”的占17.25%, 希望获得“求职心理辅导”的占11.40%, 由此可见, 学生获取信息的需求是最大的, 同时缺少应聘技巧的练习。

3 思考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 大多数学生在面临毕业时的就业心态比较理性和稳重, 基本的就业期望与自身状体符合, 能够注意到自己的就业状况和相关影响因素, 并且能够主动利用多种资源来帮助自己就业。但是仍然有少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就业定位, 求职主动性较差, 认为没有适合自身的工作机会和岗位, 或者不愿意到西部等地区工作。这就要求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意识和观念。

3.1 加强就业教育与指导, 促进毕业生求职能力

学校在开展课程设置时, 应适当增加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开展相应的就业与职业生涯辅导。在开展课程学习的同时, 应适时开展介绍社会现实状况, 注意引导大学生将自身兴趣、职业理想、职业能力等结合起来形成职业意向, 给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就业服务活动。

3.2 加大信息的收集和发布, 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学生对信息资源利用的不高, 是影响学生顺利就业的一项重要因素。因此, 学校需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收集需求信息, 并发布给学生;同时建立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基本信息数据库, 给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 促进他们的双选, 从而促进学生的就业。

3.3 加强基础文化课程与社会实践课程的衔接, 拓展学生实践技能, 提高就业竞争力

学生所学为艺术类专业, 如能真正做到专业对口, 学以致用, 是大家共同期盼的, 但艺术类岗位的短缺, 若要求专业对口, 那必将导致大部分学生无法就业。因此, 扩大学生的就业领域和就业空间是必须要去实现的。庆幸, 学校与学生都已经在做尝试, 学校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 更多的提供就业渠道;学生打开了思路, 将自己在校内所学和在校外所学结合起来, 扩大就业领域。

3.4 转变就业观念, 加强大学生择业观念的自我调试

大学生在就业地区、期望的职业和薪酬方面都有趋同的现象。都愿意选择经济发达地区、都倾向于工作待遇好、发展好的工作。这个就业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自身间的竞争, 造成了同学之间的就业困难, 而且对整个资源的利用上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 大学生应该将自身的发展需求与国家、社会的需求进行融合, 转变不恰当的观念, 正确定位自己的求职意向, 放开眼界到更大的地域范围、行业范围和单位性质范围去寻找自己的位置。求职就业本就是大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的一个适应过程, 因此, 在求职就业过程中, 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正确评价自己, 科学确定目标, 用于面对各种竞争。毕业生应该面对现实调整就业预期, 就业第一份工作并不能判定一生, 可能经过三到四次的职业调整, 才能做好匹配。

3.5 增强大学生创业指导, 提高毕业生创业能力

篇4:毕业生就业实习意向的协议书

关键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意向

高职高专院校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提高大学生整体就业率的最大潜力所在,也可能成为制约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全局性问题。因此,加强对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和任务。

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本文采用的研究数据均来自“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2006年在江苏部分高校中开展的大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调查对象为某高校2007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共发出调查问卷480份,回收424份,回收率为88%,其中有效问卷390份。

调查内容采用自编的《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设计的问题由样本基本情况和就业意向考察两部分构成。调查以问卷与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分析方法调查问卷用spss10.0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百分比分析与卡方显著性分析方法。

结果分析

择业观念的调查笔者设计的问题分别涉及就业目的、择业标准、职业定位等几个方面。经过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1.就业目的有明显的功利价值取向。毕业生对就业有明确的判断和意愿,而不是茫然不知所措。毕业生对于就业目的的选择依次是:生计需要(32.6%)、实现自身价值(27.7%)、享受物质生活(11.0%)等。这表明现代社会中讲求利益导向、效率优先等观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专业水平的发挥。值得注意的是,以“为社会做贡献”为就业目的的仅占4.6%,这表明目前高职高专毕业生择业具有较强的利己性和功利性。女生在就业目的中选择“生计需要”的高达40.0%,而男生则把“实现自身价值”作为就业目的的首选因素。经卡方检验,X2=45.156,df=7,P=0.00<0.05,性别在就业目的的差異上呈显著性。

2.择业标准呈现多重性趋势。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依次是:工作稳定性(19.7%)、经济收入与福利待遇(19.5%)、行业发展前景(16.7%)。而选择“适合兴趣爱好”、“发挥能力”、“专业对口”等因素的只占很小的比例。这表明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更加注重实惠、注重稳定、注重发展,说明毕业生在择业标准上呈现出明显的多重性。

3.职业定位的多变性与不确定性。虽然有45.1%的学生在刚上大学时就确定了未来的职业,但仅有14.4%的毕业生表示对自己将来的择业目标具有清晰的定位,31.8%的学生进大学时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还不确定,在毕业前对今后的职业选择仍然不太明确或根本没有定位的学生分别占29%和3.6%。个别访谈结果显示,多数大学生的择业目标曾经发生过变化。因此,必须加强就业指导,特别是面向低年级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指导,促使毕业生尽早明确自己的择业目标。

择业心态的调查为了解毕业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心态有哪些变化,本研究针对就业压力、专业对口、就业期望等问题设计了问卷,统计结果如下。

1.就业压力的调查。毕业生普遍感受到巨大的就业压力,93.3%的毕业生觉得就业压力较大或很大;61%的学生看到校友毕业时找工作的情形后十分着急;88.5%的学生担心自己毕业时找不到好工作;62%的学生对就业前景感到不太乐观或者不乐观,这表明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认识比较清楚,并表现出复杂而矛盾的心理,有平静、乐观、兴奋,更多的是紧张、无奈、烦躁、焦虑。

2.专业对口的调查。有53.6%的毕业生希望以后从事的工作能够专业对口,只有16.7%的学生不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有36.4%的毕业生明确表示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有46.9%的毕业生主张“先接受,再调整”。在竞争面前,毕业生理智地选择了“先就业,后择业”。女生希望以后从事的工作能够专业对口的占57.2%,男生只占42.9%,经卡方检验,X2=6.088,df=2,P=0.048<0.05,性别在专业对口方面呈显著性差异。

3.就业期望的调查。77.9%的毕业生表示如果求职状况不尽如人意,会降低就业标准。只有2.1%的毕业生表示不接受与期望值不一致的工作。而在选择接受与期望值不一致的工作的毕业生中,只有23.8%愿意努力适应工作,有高达74.2%的毕业生则准备“跳槽”或继续深造。如此高比例的毕业生选择就业后再调整,意味着他们在初次就业后流动的可能性和比例都较大,这会给用人单位带来不良影响。有25.9%的毕业生希望直接就业,有71%的毕业生打算继续深造或在参加工作后继续深造,这说明高职高专毕业生对学历的看重,相当多的学生并没有把“高职高专毕业”与“就业”直接联系起来,这将直接表现为求职行为的被动与消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有待提高。男生选择“参加工作后继续深造”的占47.0%,而女生则高达66.1%。经卡方检验,X2=16.707,df=3,P=0.001<0.05,性别在毕业去向上呈显著性差异。

就业去向的调查在问卷中,用“择业地区”、“择业单位”、“择业行业”、“薪酬期望”四个关于职业的显性特征的变量测量毕业生具体的就业意向偏好,统计结果如下。

1.择业地区的选择重自我利益。51%的毕业生首选城市就业,愿意去县级及以下地区就业的只占3.3%,愿意去西部地区就业的只占5.6%。这说明毕业生在择业选择中更加看重自我利益,忽略了社会责任。尽管学校大力宣传并采取了许多鼓励措施,但仍然收效甚微,这不能不引起重视。有36.4%的毕业生选择回生源地,其中一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有这样的要求;另一部分则是希望借助亲朋好友的社会关系获得理想的工作。女生选择回生源地的高达39.7%,男生只有26.5%;而愿意去西部边远地区就业的男生占10.2%,而女生只有4.1%。经卡方检验,X2=21.413,df=6,P=0.002<0.05,性别在择业地区上呈显著性差异。

2.择业单位的选择呈多元化趋势。学生的理想就业单位依次是:学校及科研单位(占52.8%)、国家机关(占21.5%)、自主创业(占8.5%)、外资企业(占7.4%)、国有企业(占4.9%)、中小及私营企业(占2.1%),其他(占2.8%)。虽然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有了更为广泛的选择,但由于国家机关、各类学校等事业单位工作比较稳定,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等方面占有优势,仍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只有8.5%的毕业生有自主创业的想法,虽然所占的比例不高,但应该是今后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选择的趋势。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大学生创业的有效扶持体系,学校在就业指导中应进一步加大创业教育的宣传,以此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热情。男生选择自主创业的占14.3%,而女生只有6.5%,经卡方检验,X2=37.072,df=6,P=0.00<0.05,性别在择业单位上呈显著性差异。

3.择业行业的选择期望值较高。毕业生希望从事的职业排序在前三位的是:教师(占36.9%)、公务员(占30.0%)、管理人员(占13.3%)。毕业生不切实际地抱着过高的期望值,必然会导致就业难。过高的期望值是大学生为自己顺利择业设置的一道障碍,这就需要高校及早进行就业观的指导和教育。

4.薪酬期望的选择趋于理性化。有73.3%的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为1000~2000元,只有6.7%的学生月薪的期望值在3000元以上,这说明大部分毕业生薪酬期望趋向理性化,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较为健康,就业心态日趋成熟。男生对月薪的期望值在1000~2000元之间的占61.2%,女生则高达77.4%,月薪期望值在2000~3000元之间的男生占23.5%,女生则只占11.7%,经卡方检验,X2=14.129,df=3,P=0.003<0.05,性别在薪酬期望上呈显著性差异。

择业渠道的调查在就业渠道的问题上,有36.9%的学生选择家长和亲友介绍,17.7%的学生选择校外招聘会,16.4%的学生选择校内招聘会。这表明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视野开阔,希望多渠道、多途径地收集信息。亲友介绍工作不但可靠,而且有良好的发展预期,因而受到毕业生的普遍关注。互联网和大众传媒可使信息传递更加迅捷,使毕业生的选择面大大拓宽,降低了择业成本,但许多毕业生面对大量的信息无从下手,不知所措而错失良机。主动联系用人单位的占13.8%,反映了学生主动就业意识的增强。毕业生选择学校提供的信息的较少,这说明学校提供的大量信息没有被充分利用,或者学校需要考虑提供给学生的信息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影响择业因素的调查在影响择业的因素的调查中,学生对“用人单位看重毕业生的哪些条件”进行排序,排在前三位的是:学历(占23.3%)、职业能力与特长(占22.3%)、所学专业(占16.9%);对于影响择业的不利因素,毕业生的选择是:学历层次偏低(占25.1%)、社会关系不足(占16.4%)、自身竞争力有限(占13.3%)、缺少实践经验(占13.3%);对于影响择业的主要问题,毕业生的选择是:人才供大于求(占37.2%)、就业市场不规范及凭关系走后门现象严重(占13.6%)、毕业生就业思想不端正,期望值过高(占8.5%)。以上调查结果说明:(1)毕业生已经认识到用人单位首先看重的已不是学习成绩,而是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2)高职高专毕业生对自己的学历与就业竞争力信心不足。(3)多数毕业生认为社会关系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这表明目前我国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程度与公平性较低,大学生在择业时仍然存在依赖心理。(4)毕业生认为现在的人才市场是供大于求,这反映了毕业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忧虑。

对学校工作滿意度的调查笔者的问题涉及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与学校教学工作两部分。

1.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调查。有66.2%的毕业生表示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对于“学校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排在前三位的是:与毕业生的沟通和个别咨询指导不够(占23.6%),就业指导工作未得到充分重视(占21.5),就业指导工作者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不足(占13.8%);对于“你希望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提供哪些服务”的回答是:为就业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搭桥(占32.6%),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占16.4%),宣传国家有关就业政策(占13.6%)。在访谈中,有的毕业生提出应提高校内招聘会的针对性,只有专业对口率较高的招聘会才能提高签约成功率。部分学生还提出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了解就业市场行情,然后把信息提供给学生。有的学生对就业指导的效果表示不满,认为针对不同的专业,就业指导应有所区别,特别是对就业相对比较困难的专业更应该加强针对性的指导。校内的学习和求职招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如果要在比较短的时间里提高就业率,就业指导就显得特别重要,但从目前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与完善。

2.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调查。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不高,认为合理的只占2.6%。当问及如何改进课程设置时,有48.7%的毕业生要求“多开实用性课程”,有32.3%的毕业生要求“增加社会实践课程”。在访谈中,很多学生反映在学校所学的课程到社会上用处不大,究其原因,有的是内容陈旧,与实际脱节;有的是只学理论,不讲操作,等到实习的时候还要从头学起。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策建议

高职高专毕业生在对待择业的问题上存在就业期望值较高、择业功利性较强、竞争自信心不足、缺乏职业规划、创业意识不足等问题。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学生对高校教育教学及就业服务工作的满意度不高,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学生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大学生在择业时,要正确地认识自我,给自己一个客观正确的定位。在正确评估自己的同时,要充分地了解社会需求,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结合起来,给自己确定一个适当的位置,树立合理的就业期望,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要鼓励学生从基层做起,自觉服从社会需要,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要注意培养学生面临挫折与不利处境时的心理耐受能力,同时要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中明确指出:有首创精神和学会创业,应当是高等教育主要的关注点,目的是使毕业生更容易就业。高等院校培养的未来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还应该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就业岗位创造者。因此,学校要多渠道地对大学生进行创业知识与创业技能的培养训练,多渠道地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使学生拓宽就业思路,从被动就业转向积极创业。

学校教学:加快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根本上说,大学生就业取决于社会需要与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归根到底取决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只有增强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才能有效地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难题。这就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必须从社会对人才的近期和长远需要出发,进行教学体系的改革,在进行专业调整、课程设置、学科建设以及调整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的时候,一定要以学生的就业作为重要衡量依据,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全面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更多地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养,关注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不断积累社会工作经验,为成功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就业服务:完善机制,创新方法,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设对毕业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能够使其准确定位求职目标,避免在求职过程中因非能力因素而影响就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就业效率。因此,应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在就业指导中,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帮助毕业生客观分析就业形势,全面了解就业现状及前景,加大分析和开拓就业市场的力度。要将提供有效信息作为就业服务的重点,积极、主动地与用人单位联系,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要加强政策宣传,收集就业信息,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另外,还要加强对毕业生情况的调查分析,及时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及就业意向,抓重点专业、重点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咨询。要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指导。在学生入学后就要有计划地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向大学生系统地传授求职择业的方法与技巧,帮助大学生从心理上、方法上全面做好择业的准备。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王国宇,曾宪皆,何艺辉,黄劲.关于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意向的调查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4,(12).

[3]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4]王永珍,苏煜.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作者简介:

篇5:毕业生实习或提前离校就业协议书

甲方: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乙方: 专业 班学生 学号

为给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根据用人单位要求,在学生本人和家长请求下,经研究决定,本着对学生负责的原则,就学生实习或提前离校参加用人单位的就业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一、甲方责任

1、甲方同意乙方提前参加实习或者就业;

2、甲方在乙方毕业之前对其有监督和管理的责任;

3、在乙方按照甲方规定时间范围内完成所有课程学习、考核、实习报告、毕业设计及答辩的前提下,甲方有责任按照程序办理毕业手续。

二、乙方责任

1、乙方在参加实习或提前离校就业前,必须出具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证明,方可申请提前离校就业或实习;

2、乙方必须按学院离校程序完清所有手续,方可参加实习或提前离校就业;

3、乙方必须认真填写《实习鉴定》或《用人单位用工鉴定表》,并将原件送学院就业指导处存档备案;

4、乙方实习或提前离校就业后,在校外的工作、生活、安全保障全部由乙方负责,与甲方无关;

5、乙方实习或提前离校就业期间(2012年7月1日前)应服从学院和用人单位的双重管理,保证按时返校参加考试,完成毕业设计并按时参加答辩;必须确保学习质量,定期向辅导员汇报个人学习、实习或就业情况,保持个人、家庭与辅导员、系部通讯联系的畅通,必须保证按时返校参加毕业生信息采集,填写毕业生登记表及完成学院要求的各项离校工作,方能颁发毕业证书。如不能按时完成上级教育部门及我院、系规定的各项毕业生工作,影响毕业证书发放,一切责任由乙方负责;

6、乙方必须按照与用人单位的协议按期履行实习或就业任务,遵守用人单位的相关规章制度,若因学生个人原因违约,学院将按规定给予处理,并且不予再次推荐工作;

7、乙方保证提交证明和所有签字的真实性,若因乙方伪造或找人代签产生遗留问题一律由乙方自行负责。

本协议一式二份,系部和本人分别保存一份。

附件:

1、家长身份证复印件(背面签“同意子女参加实习或提前就业”并留下电话和签名、手印);

2、实习或就业单位接收证明及接收单位简介。

实习或提前就业单位名称、地址、负责人及电话:

身份证号码: 乙方电话: 乙方家长电话:

甲方盖章: 乙方签字: 乙方家长意见及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辅导员审核(学费等)意见:

系部审核意见:

篇6:毕业生就业实习意向的协议书

甲方:北华大学

地址: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华山路3999号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0432-46080310432-4608885网址:http://youth.beihua.edu.cn/

乙方:

地址: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网址:

为了更好地实现供需对接,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提高毕业生就业效率,甲、乙双方就共同建立“大学生实习与见习基地”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的主要任务:

1、甲方负责向毕业生宣传乙方的概况,并做好将乙方网站与北华大学就业信息网的链接工作;

2、甲方每年应及时将本校的毕业生的生源情况提供给乙方,优先向乙方推荐其紧缺专业的毕业生和优秀毕业生,对到乙方就业的毕业生予以支持和奖励;

3、甲方定期对乙方进行走访,认真做好毕业生信息反馈工作,并应根据乙方反馈意见及时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4、甲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按照乙方的要求特殊培养毕业生,也可为乙方提供职工培训帮助和科研协助;

5、甲方根据乙方要求,如实向乙方提供本校每名毕业生的基本情况。

二、乙方的主要任务:

1、乙方应将本单位的需求信息及本单位的发展情况定期提供给甲方;

2、乙方根据单位需求情况优先为甲方毕业生提供安排实习见习岗位;

3、乙方通过实习、见习可择优录用适合本单位发展的合格人才,在实习、见习期全面考察实习人员的综合素质,经双向选择可优先录用合格人员;

4、乙方负责接收、办理签约毕业生的人事和户口关系等手续,党团组织关系;

5、乙方定期到甲方举办招聘说明会,开展其它多种形式的回访和考察活动;

6、乙方积极宣传北华大学的办学优势和特色,鼓励和号召本校学生积极报考,为北华大学输送优秀的生源,把本校建成北华大学主要生源基地。

三、相关事宜:

1、合作双方各指定一人全面负责,并定期进行沟通,保证服务,做到及时、有效、到位;

2、本协议自签定之日期开始生效,双方自觉遵守执行,如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3、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4、本协议长期有效。

甲方:北华大学乙方:

签字:签字:

篇7:就业意向协议书

甲方: ____有限公司

乙方: ________

甲、乙双方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经双方自愿、平等协商,达成如下就业意向协议:

一、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甲方安排乙方在____部门____岗位工作,乙方须根据甲方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履行职责。

2.甲方根据需要应对乙方进行相关的培训,如乙方培训不合格,甲方有权对乙方做出相关的经济处罚、职务调整直至辞退。

3.甲方应依照国家《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同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为乙方提供相应的福利保障。

4.若乙方违反此协议的相关规定,甲方有权单方面解除协议。

甲方应依照国家《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同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为乙方提供相应的福利保障,如办理社会保险。

二、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乙方应在本就业协议终止日前,带上本人的毕业证书、学位证等相关证书,和学校发放的正式“大学生就业推荐表” “就业协议书”前往甲方公司所在地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及办理相关手续。

2.乙方保证报到时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史。

3.如甲方违约,乙方有权单方终止该协议。

三、违约责任:

鉴于甲方在招聘过程中的招聘成本支出、人力资源计划未能按期落实导致的管理成本增加和生产经营损失,同时也考虑到乙方在选择就业单位的机会成本风险,双方签订本协议后,出现以下情况视为违约,并向对方支付违约金____元:

1、乙方在离校前要求与甲方解除已签订的就业协议;

2、乙方未按协议约定在报到证规定期限内到甲方报到并签订劳动合同;

第九条交易和服务费用的支付,视不同情况,一般应采取月末、季末或年末结算一次的方法,一些特别的项目,也可以即时结清。

3、甲方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符合条件的乙方就业。

四、协议效力

1.本协议自双方签订之日起立即生效。

甲方愿意将拥有完整所有权及处分权的坐落于____________________面积约为______平方米的房屋租赁给乙方使用。乙方愿意承租上述房屋,保证在约定范围内使用房屋,并不得进行违法活动及超经营范围从事活动。

2.有效期:____年___月___日至____年___月___日止。

3.甲乙双方如需对本协议进行补充,均须以书面形式作出,并经双方签字方可生效。

五、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乙方(手印):

(盖章)身份照号码:

租期内房租每月人民币元整。由乙方按付给甲方。不得拖欠。乙方不得转租。如转租必须提前通知甲方,甲方同意方可转租。如不同意,乙方无权转租。租期内。如乙方拖欠房租过期< >天不交。甲方有权终止合同收回出租房。后果乙方自负。

日期:___年___月___日日期:___年___月___日

篇8:毕业生就业实习意向的协议书

关键词:淄博职业学院 毕业生 就业意向 就业指导 调查

1 问题的提出

高职高专院校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各个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招生数量以及办学前景。毕业生不能如期就业或用人单位不能如愿招聘,常常使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和人员处于尴尬局面。这样的现象往往是由学校和学生双向造成的。学校作为人才产品的生产者,可以通过调整专业方向和提高教学质量来解决,而一个大学毕业生如何对就业地区、行业、企业和职位进行选择,是需要理性思考的问题。虽然个人选择就业问题,最终能通过实现就业而得到解决,但往往是以毕业生错失最佳就业时机和离校后独自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代价的,同时也影响着学校的“一次就业率”。因此,高职院校如何做好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工作,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体系,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和任务。作为全国一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淄博职业学院一直把就业指导与服务作为学院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进一步摸清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我们在全院09届毕业生中进行了此次就业意向调查。

2 调查研究的实施

2.1 调查范围与对象。本次调查范围覆盖了淄博职业学院所设的工商管理系、会计系、电子电气系、信息工程系、生物制药系、建筑工程系等14个系部约5000名毕业生。我们从各系具有代表性的专业中按毕业生人数12.0%的比例选取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600份。

2.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并以个别访谈为补充。整个调查活动由5名指导教师和10名学生参与合作完成。教师的工作主要是进行问卷设计、样本抽选、调查过程的组织与指导、调查结果的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和个别访谈;学生的工作主要是进行问卷的发放和回收、调查数据的统计与整理,并归纳得出初步报告。

2.3 调查内容与问卷设计。本次调查内容主要从“职业定位”、“就业观念”、“就业心态”、“就业薪酬期望值”、“就业去向”、“就业准备”、“影响就业因素”、“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等八个方面展开,设计了20个封闭式单项选择题。为保证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形成正式问卷之前,调查组对《淄博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表》在工商管理系的部分毕业生进行了试测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筛选了问卷题项,调整了问卷结构,以提高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2.4 问卷发放与回收。本次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工作从2008年12月25日至2009年2月30日进行,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62份,回收率为93.7%。在回收的问卷中,剔除无效问卷14份,有效问卷共548份,有效率为91.4%,从有效率和回收率看,本次问卷的调查结果真实可信。调查分析以有效问卷的数据为基础。

3 调查结果的检验

为了检验抽样统计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随机抽取了淄博职业学院学生(共50人)关于第10题的回答做统计检验。大样本为本次调查全部的548份有效问卷,小样本为50份问卷。第10题的问题是:您是什么时间开始关注就业的?A.大一B.大二C.大三D从未关注过。为检验小样本结果的准确性,以大样本为标准进行统计检验,有关数据如表1。

抽取其中的A与C两项做检验,有统计检验公式:

Z=│p-PO│/〔p(1-p)/n〕1/2pA=0.34 POA=0.343 n=50

代入公式求得:ZA=0.04 查正态分布表得Z11-A/2=1.96 ∴│Z│=0.04∠1.96 同理求出ZC=0.16 查正态分布表得Z1-C/2=1.96 │Z│=0.16∠1.96

以上说明,抽样结果与检查结果基本一致,统计结果应该是准确的。

4 结果统计与分析

4.1 职业定位 在职业定位方面,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在上大学时或毕业时对自己将来准备从事的职业已有清晰的定位的学生分别占56%和16%;而选择在毕业时对今后的职业选择仍然不太明确或根本没有定位的学生分别占22%和6%。这说明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大部分学生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已有了战略意识和长期规划。个别访谈结果表明,少数职业定位不太明确或在毕业时对今后的职业选择仍然不太明确或根本没有定位的学生,一是打工的学生;二是谈恋爱的学生;三是家庭较富裕的学生;四是贪玩的学生。因此,学校有必要针对这部分学生加强就业指导,特别是面向低年级的学生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指导,促使学生尽早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在决定学生职业定位因素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依次是:自身的兴趣爱好(50%)、社会需求(30%)、家庭要求(16%)、学校指导(4%)。这表明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能力日益增强,在选择职业时更加注重发展、稳定、实惠,但也从侧面说明了部分学生对家庭仍然存在着较强的依赖思想,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4.2 就业观念 在就业目的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就业有明确的判断和意愿,而不是茫然不知所措。选择实现自身价值的学生(占46%)少于选择生计需要和享受物质生活的学生(占52%),这表明现代社会中讲求利益导向、效率优先等观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就业行为,限制着他们专业水平的发挥。值得注意的是,以“为社会做贡献”为就业目的的仅占2%,这表明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具有较强的利己性和功利性。在人才的评价标准方面,选择企业最关心应聘者的素质为综合能力的学生竟高达58%,这说明在清纯、听话、考试高分等对人才的评价标准的长期影响下,形成了大学生理想化、缺乏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而随着以各种尖端技术产业、信息产业和高技能服务业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既要有创新意识和专业知识,又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则被42%的学生所忽视。

4.3 就业心态 在对当前高职学生就业形势的认识上,认为形势好、就业没有压力的为0%;认为形势较好、就业压力不大的为6%;认为形势较严峻、就业比较困难的为52%;认为形势严峻、就业非常困难的为42%。这说明,面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在专业对口方面,58%的学生选择了愿意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有36%的学生主张“先就业,再择业”;有6%的学生选择了愿意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其中,选择专业对口的比例最高,说明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学以致用”的工作认识。这启发我们:在今后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自身专业的优势与劣势,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取长补短。另外,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学生能理智地选择“先就业,再择业”的工作,但也表现出复杂而矛盾的心理,有平静、乐观、兴奋,更多的是紧张、无奈、烦躁、焦虑。

4.4 就业薪酬期望值 对于将来就业薪的期望值,1000元以内的学生占8%;1000~1500元的占68%;1500~2000元的占14%;2000元以上的占10%。这说明学生对于薪金的要求主要集中在1000~1500元。这与淄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是比较相符的,说明大部分学生的薪金要求已趋于理性化,能开始对自身进行正确的定位,以提高应聘工作的成功率。个别访谈结果表明,在选择接受与期望值不一致的工作的学生中,只有23.8%的学生愿意努力适应工作,有高达76.2%的毕业生则准备“跳槽”或继续深造。如此高比例的学生选择就业后再“转业”,意味着他们在初次就业后流动的可能性和比例都较大,这会给用人单位带来不良影响,同时也说明高职学生对学历的看重,相当多的学生并没有把“高职高专毕业”与“就业”直接联系起来,这将直接表现为求职行为的被动与消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学生的就业积极性有待提高。

4.5 就业去向 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70%的学生首选城市就业;选择回生源地就业的占22%;愿意去县级及以下地区和西部地区就业的各占2%和6%。这符合地方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办学目标。当然,也反映了学生在就业选择中更加看重自我利益,忽略了社会责任。尽管学校大力宣传并采取了许多鼓励措施,但仍然收效甚微,这不能不引起重视。个别访谈表明,学生选择回生源地的原因,一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有这样的要求;另一部分则是希望借助亲朋好友的社会关系获得理想的工作。在就业单位的选择方面,选择自主创业的为30%;选择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为26%;选择中外合资企业的为26%;选择机关事业单位的为18%。可见,学生基本能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选择,就业行业意向相对分散,已明显呈多元化趋势。在面对全球经济危机严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学生就业趋于理性化,自主创业成了学生就业的第一选择,这是一个巨大的观念变化。政府部门应建立大学生创业扶持体系,学校在就业指导中应进一步加大创业教育的宣传,以此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热情。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工作比较稳定,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等方面占有优势,仍是不少学生就业的选择,而人才相对缺乏的乡镇集体企业仍然不为绝大多数学生(占0%)看好。

4.6 就业准备 在关注就业时间方面,调查结果显示,从大一开始关注就业资讯的占34%;从大二开始关注的占52%;从大三开始关注的占10%;从未关注过的占4%。可见,在就业准备上大部分学生具有主动意识,但还有部分学生未关注或关注时间相对滞后,这不得不引起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重视。在就业渠道的选择上,选择家长和亲友介绍、学校推荐、校内招聘会和网络招聘的分别占46%、24%、16%和14%。上述数据显示家长亲友介绍的比例仍然较高,其它各种求职方式比例相差并不悬殊,表明学生能开拓多种渠道求职,另网上求职的方式也开始为学生所接受。在访谈中,有的学生提出应提高校内招聘会的针对性,只有专业对口率较高的招聘会才能提高就业的成功率。

4.7 就业因素 在影响就业因素的调查中,学生对用人单位看重毕业生的哪些条件的选择依次是:职业能力与特长(占54%)、所学专业(占34%)、相貌(占8%)、学历(占4%);对于影响就业的不利因素,学生的选择依次是:缺少实践经验(占46%)、自身竞争力有限(占28%)、学历层次偏低(占14%)、社会关系不足(占12%);对于影响就业的主要问题,毕业生的选择依次是:人才供大于求(占44%)、毕业生就业思想不端正,期望值过高(占24%)、就业市场不规范(占18%)、凭关系走后门现象严重(占14%)。以上调查结果说明:①学生已经认识到用人单位首先看重的已不是学习成绩,而是专业能力与实践经验;②高职学生对自己的学历与就业竞争力信心不足;③部分学生认为社会关系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这表明目前我国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程度与公平性较低,大学生在就业时仍然存在依赖心理;④学生认为现在的人才市场是供大于求,这反映了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的忧虑。

4.8 学校就业指导工作 在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满意度的调查方面,有76%的毕业生表示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对于学校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选择与毕业生的沟通和个别咨询指导不够的占68%;选择就业指导工作未得到充分重视和就业指导工作者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不足的各占16%。对于希望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提供哪些服务的回答中,选择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比例高达74%,选择为就业单位和毕业生双向选择搭桥、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及培训和宣传国家有关就业政策分别占16%、6%和4%。这说明,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该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了解就业市场行情,然后把信息提供给学生,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特别是对就业相对比较困难的专业更应该加强针对性的指导,从目前所反映的情况来看,我院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还得不到广大学生的认可,需要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及其培训的作用,认为对将来就业意义重大和有影响的高达90%(各占32%和58%);仅有8%的认为可有可无和2%的认为不必要。而对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应从何时开始,64%的学生认为应从大一开始,18%的认为应从大二开始,14%的认为应从大三开始;认为毕业后才开始的仅占4%。对于学校开设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42%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50%的认为有必要,6%的认为不太必要,2%的认为没必要。可见,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对将来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但对开始相关培训的时间,只有64%的学生认为应从大一开始,说明在就业准备的认识和实践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滞后的情况。

5 总结与建议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我院08届毕业生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自我定位较准确,就业态度务实,就业选择趋于理性,但也发现少部分学生存在对就业形势过分悲观,就业态度相对被动,或者就业准备不足等问题。对于学院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绝大部分学生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一些意见。结合此次调查,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5.1 加快专职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近年来,我院就业服务机构虽建立了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服务就业网站,以及相应的毕业生信息管理系统,但其人员队伍建设不健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无法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因此,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更应尽快配齐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争取实现就业指导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以提高就业指导教育的有效性。

5.2 完善就业指导教育体系。就业指导不能只停留在为学生提供有限的需求信息、讲解简单求职技巧等方面,而是要结合地方院校实际,明确办学目的,按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有选择地向学生传递价值观念和职业知识,建立并规范具有学院自身特色的就业指导课程,有目的、有规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等教育,切实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过程,实现全程就业指导。

5.3 加强学科建设,重视理论研究。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就业指导工作也一样。但从我院就业指导的实践来看,这一部分的理论研究尚处在初始阶段。在学院内部也没有一支有组织、有领导的专门研究力量。

5.4 规范就业指导的工作内容。大学生就业指导就是对择业人员进行职业设计、职业培训和职业实践咨询与指导活动。包括职业规划、职业设计、职业培训、信息采集与处理、素质测评、帮助实施六个技能模块。具体措施包括:①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讲授就业形势与择业观点、就业政策与择业程序、就业市场求职向导、择业方法与求职技巧;②发放《大学生就业指南》;③邀请专家、校友等举办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题系列讲座;④召开各种类型的学生座谈会,及时了解毕业生就业意向、价值倾向等信息,并加以分析和正确引导;⑤广泛邀请用人单位,举办校内供需洽谈会和招聘会。洽谈会和招聘会不要求“大而全”,而是要“精益求精”,便于学生参加,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⑥收集、发布用人单位需求信息;⑦开展职业素质测评。运用科学的测评软件和工具,为毕业生提供职业能力、职业性格的素质测评服务,并对测评结果加以科学的解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科学定位,避免盲目求职;⑧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帮助学生正确分折自己的职业取向,指导学生确立科学合理的未来职业取向,指导学生科学分析和认识自己的职业素质(包括身体和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等)。

5.5 加强大学生的成才观、就业观教育。加强大学生的成才观、就业观教育,其落脚点还是在于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就业意向形成、自我定位与评价、对就业时社会因素的看法以及就业观念的确定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其就业观念需要转变。如有些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形成较晚,直接影响到他们顺利地择业和就业;有些学生在面向落后地区、支援西部等欠发达地区的态度和认识上仍较淡薄等。这就提醒我们,要在今后加大对学生就业观念的教育力度,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参考文献:

[1]岳昌君.大学生就业选择的行业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

[2]谢维和.高等教育内部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4(6).

[3]傅方正,阮啸.高校大学生群体新特点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3).

[4]杜文忠,吴贺珍.试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与推动[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篇9:就业意向协议书

就业推荐表的管理

第一条 就业推荐表由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统一印制。就业推荐表是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证明持有者属于国家计划内应届毕业生的书面材料。

第二条 就业推荐表由学院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于每年10月份根据各系毕业生资格审查通过后的人数发放,国家统招非定向应届毕业生每生限发一份。

第三条 毕业生应认真、如实填写就业推荐表中的相关内容。 第四条 各系负责审查就业推荐表中的相关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出具院系推荐意见并加盖本系公章后,统一交学院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统一出具学校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

第五条 毕业生必须慎重使用就业推荐表。就业推荐表可以复印,复印件不具有法律效力。毕业生求职时,可以将复印件交给用人单位,当双方达成求职意向后,方可将原件交给用人单位。

第六条 毕业生不得涂改已经盖有公章的就业推荐表。

第七条 毕业生应妥善保管就业推荐表,如发生遗失,要及时向所在系主管就业工作的领导报告,经确认属实后由系主管领导签署补发意见,到学院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登记,经就业网公示一周后,方可办理补发手续,每名毕业生只允许补办一次。

就业协议书的管理

第八条 就业协议书由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统一印制。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就业之前规范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保障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相关利益的书面材料,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经学院鉴证有效的就业协议书将作为编制就业方案的依据。

第九条 我院毕业生就业时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必须使用学院统一发放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

第十条 就业协议书采取条形码管理的形式。每份就业协议书配备一份条形码,条形码由学院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印制,条形码中包括学生的姓名、专业、学号。

第十一条 就业协议书由各系负责就业工作老师保存,毕业生使用时方可发放。

第十二条 为维护就业协议书的严肃性,每个毕业生只能持有一份就业协议书。复印、自制协议书无效,姓名栏涂改无效,用人单位签章栏涂改无效。

第十三条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经双向选择达成就业意向后方可领取就业协议书,各系在毕业生领取就业协议书时需登记《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签领表》,并将该毕业生的条形码粘贴到协议书左上角或右上角。未粘贴条形码或条形码信息与协议书信息不一致的就业协议书,学院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不予以鉴证。

第十四条 就业协议书中的个人信息由学生本人填写。

第十五条 就业协议书必须填写清晰,单位名称必须与单位的公章一致,不要简写、误写或写别名。

第十六条 用人单位用人指标须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的,则应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在就业协议书相关签章栏中加盖公章。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珠海、宁波、青岛、大连等地的单位还需所在市人事局加盖公章或填写单独的审批表或接收函。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必须在就业协议书中注明档案寄送地址。 第十八条 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后,协议书即时生效。 第十九条 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书之后的10个工作日内,登陆学院就业网,根据网上的相关提示录入就业信息,并将就业协议书送至所在系主管就业工作领导鉴证盖章,之后将就业协议书送到学院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鉴证盖章。

第二十条 就业协议书经过学院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鉴证盖章后方可编入我院就业方案上报广东省教育厅。

第二十一条 就业协议书一式三联。其中第一联由用人单位持有,第二联由毕业生本人持有,第三联由学院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保存。

第二十二条 毕业生领取就业协议书后应妥善保管,如发生遗失,应及时办理补发手续。

第二十三条 毕业生遗失就业协议书后,需由达成意向用人单位出具书面声明,毕业生凭用人单位的声明向所在系主管就业工作的领导书面报告,所在系主管领导确认声明单位为毕业生领取就业协议书时登记的意向单位后,签署同意补发意见,毕业生到学院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登记,经学院就业网在线公示一周后,方可办理补发手续,每名毕业生只允许补办一次。

第二十四条 维护毕业生和学院声誉,以实现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学院严格控制毕业生违约的行为。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慎重选择,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后正视个人诚信,维护学院声誉。

篇10:就业意向协议书

乙方:

身份证号码:

所在学校、院系:

为保证就业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保护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的合法权益,甲乙丙三方本着自愿合作的原则,经慎重协商,甲乙丙三方承认《_________大学大学生就业实习管理规定》对三方均有的约束力,并达成如下就业实习协议:

联系电话:

十甲乙双方因履行本协议发生争议,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或提请备案、登记部门协调解决,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紧急联系人:

鉴于乙方已进入实习期但尚未毕业,乙方作为实习生在甲方处实习,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学校应在学生毕业前安排体检,不合格者不派遣,本协议自行取消,由学校通知用人单位。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原则上应在签订协议前进行单独体检,否则,以学校体检为准。

一、实习岗位

1、甲方为乙方提供实习岗位,并根据实习进程安排对乙方进行培训。

2、乙方应服从甲方安排,按照实习岗位要求进行培训。实习生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在培训部接受培训和实习工作

目标:融入公司文化,掌握培训部全面运营流程,从学校人转变为职业人。提高产品专业技能,熟悉客户心理,熟知部门业务流程。

目标:具备独立完成项目工作的能力,具备培训部门所要求的工作技能。

3、乙方实习期间应遵守甲方规章制度。

二、实习期限、实习期间工资

学校要如实向用人单位介绍毕业生的情况,做好推荐工作,用人单位同意录用后,经学校审核列人建议就业计划,报教育厅批准,学校负责办理派遣手续。

1、甲乙双方约定的实习期限为: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终止。

就业协议书里面的章是怎么盖的?要找谁盖的?盖章又有什么要求?

2、乙方在甲方实习期间,甲方将按照 工作报酬标准发放给乙方,报酬将按月发放。

3、在实习期间,如乙方通过甲方的实习考核,甲方将从XXXX年7月1日(乙方正式毕业)起与乙方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类型一:就业协议书仅需公司盖章,海峡人才林老师可以帮忙盖章人才市场章的情形类别一的情形有任何问题可以咨询钟老师

4、乙方保证按上述实习期限完成实习任务。

三、实习终止及提前终止

1、本协议期满即为终止。

2、本协议期间,如乙方不能通过甲方的阶段性考核,本协议将自动解除,乙方不再作为甲方实习生在甲方实习。

3、如乙方违反甲方规章制度,或无正当理由脱离实习岗位,甲方有权解除本协议,且不需要提前通知。

四、其他未尽事宜及补充条款

就业协议书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和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权利和义务的书面表现形式。其一般由国家教育部或各省、市、自治区就业主管部门统一制表。就业协议书是作为学校列入派遣计划的重要依据,由学校发给、毕业生签字,用人单位盖章,毕业生本人保存一份作为办理报到、接转行政和户口关系的依据。

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订立补充条款解决。

试用期:主要针对劳动合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劳动合同的时间应在试用前,而不是试用合格后。过去一些单位为了逃避责任,在试用期内,往往不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一旦试用期满,就找种种借口辞退。根据有关规定,试用期与劳动合同的期限应一致。

五、协议生效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字/盖章): 乙方(签字/盖章):

上一篇:中国思想史教案(简要)下一篇:发展党员常用文书的写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