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新闻调查

2024-08-21

汶川地震新闻调查(共10篇)

篇1:汶川地震新闻调查

汶川地震新闻观后感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县发生了特大级地震,死伤人数惨重,地震过后国家立即派了许多救援人员,建筑师,医护人员前往汶川。其中有一名建筑工人王洪发对记者说:“当时去时,有15个建筑师,包括我的儿子,我们总共救了8名学生,现在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在北川中学的操场上学生齐聚,学生代表发表讲话:“我们要努力学习,因为我们还要重建我们的家园„„”当时我听了他的话,心里隐约有一丝触动,是呀,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比他们要好得多,但他们却还在努力读书。试从心底问问自己:“我有像他们一样努力吗?”还有安徽,江西,江苏等地的人民都举起了蜡烛,成千上万汇聚一起。蜡烛代表希望,真是人民希望汶川人民能够在救援人员的努力下一个个救出,并祝愿他们平安.

看到这里,我想起了那首专为灾区人民及所有中国人民谱写的一首歌:“爱在这里拯救,不分夜昼,要让天地都为我们加油!看中国人危难里昂起了头,有一线希望决不放手„„”接着,我又看到了一则更令人惊讶的消息:5月19日下午4:30分,有一位汶川人民被困179小时终于获救,当时,我连忙拿出计算器计算这个人被压天数,尽然超过了7天,记得爸爸对我说过人不吃不喝最大极限只有7天,可是这个人竟凭着超强的毅力超过了7天,我想这就是不轻生的举动吧!

在抢救过程中,还救了9个婴儿,但是救援地没有足够的奶水给他们喝,焦急万分,就在这时,一名叫蒋小娟的人民警察放下自己6个月大的孩子,去喂那9个婴儿,这才使婴儿停止了哭泣。

据记者报道,在地震发生后有10万多人下落不明,直至5月20日,有40075人死亡,247645人受伤,生还者6375人,这是多么震撼人心的数字呀!如果没有救援人员,也许死的人更多。

此时,我耳边又会想起那首歌:“我们有我千年的魂,面对危难凝成一股绳。是爱让奇迹诞生,我们都是彼此的家人,风雨时候万众一心,这就是中国人!”

篇2:汶川地震新闻调查

经管系纪念汶川地震四周年

时值汶川地震四周年纪念日和我国第四个防震减灾日,5月12日晚,经管系青协在第四放映室举办了“5〃12汶川地震”四周年纪念活动,广大学生纷纷参与表达哀悼之情。

纪念活动以电影《唐山大地震》切入主题,内容包括默哀、点蜡烛纪念、诗歌《地震》《重建家园》朗诵、“签字512 祝福汶川”签字仪式、观看抗震救灾视频、播放安全教育视频等,再现了四年前地震给我们带来的创伤。

篇3:汶川地震新闻调查

“融合新闻”又称“多样化新闻”, 意指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 (1)

2003年, Lori Demo等美国学者在题为《融合连续统一体:媒介新闻编辑部合作研究的一种模式》的论文中, 界定了“融合新闻”的五种模式:交互推广、克隆、合竞、内容分享和融合。这五种模式都以媒介之间的合作方式为分类标准, 五种模式的新闻融合程度依次由弱到强、由简单到复杂。由此可见, “融合新闻”的产生基于媒介间的合作与互动。

在抗震救灾的新闻报道中, 一方面出于紧急情况下新闻报道的需要, 另一方面来自媒介良知的驱动,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以前所未有的合作姿态投入新闻报道, 催生出了“融合新闻”这一新的传播模式。

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传播活动, “融合新闻”有哪些变化和突破?从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来看,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人人都是信源, 人人都是记者———新闻信源和传播者的变化

在传统大众媒介垄断新闻传播的时代, 印刷品传播和电子传播的形态、通道是固定的, 其传播的专业要求和边际成本都很高, 新闻信源主要是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团体, 具有较强的垄断性和控制权;新闻传播主体是专业的新闻工作者。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传播媒介形态日趋丰富。如今, 普通公民通过手机、博客、播客、BBS等, 就可以发布新闻, 表达观点。新闻传播的主体由职业新闻工作者独家垄断变为职业人员与社会公众共同分享。如2005年初东南亚发生海啸, 英国BBS、美国CNN的网站都专门设有栏目发布来自现场普通公民的新闻报道。在汶川地震中, 亲身经历这场巨灾的人, 用带有摄像功能的手机记录了地震的发生, 在第一时间用手机拍下现场的恐怖画面, 写博客对地震进行了实况转播。这场灾难让我们再一次经历多媒体时代带给我们的信息震撼:几乎人人都是记者。

同时, 新闻信源也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据统计, 截至2008年5月22日晚上10点, 仅腾讯、新浪、网易、搜狐四家网站共发布博客文章233万篇, 点击量达23.6亿次。这一巨大的信息源已经成为传统媒体开发利用的对象, 如《南方周末》就专门设栏目转载博文。2006年伦敦发生地铁爆炸事件, 第一时间发出的现场新闻照片出自普通公民手机自拍而非职业记者。在抗震救灾的新闻报道中, 腾讯安妮日记、赵磊快讯及很多媒体记者“亲历灾区”的前线博客, 通过文字、图像、视频等各种方式报道灾区动向, 现场感强, 引起网友的广泛关注。现如今, 博客、手机已越来越多地由个人化媒介跨入大众化媒介。

互动立体的媒体网络———新闻业务整合化

在我国, 传媒集团跨地区、跨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因行政区划、行业分割而起的困扰。新闻业务整合范围有限, 报网联动、台网互动是主要特色。在抗震救灾的新闻报道中, 新闻业务整合有所深入, 媒介间的业务整合与媒体对自身传播形式的整合相结合, 形成互动立体的媒体网络, 保证了大灾之后信息渠道的畅通无阻。

如央视、央视网、央视手机电视的业务整合。作为主流传统媒体, 中央电视台凭借电视媒体大众覆盖、信息传达权威和中央媒体对专家、资源的整合力强等优势, 从2008年5月12日至18日, 用综合频道、新闻频道和中文国际频道等频道的资源, 对抗震救灾进行直播报道, 吸引了超过9亿电视观众的关注。同时, 央视网推出“中国汶川抗震救灾网”, 汇集各个电视频道关于地震的视频资源以及部分原创, 在编辑们精心剪辑制作、整理归类之后, 全天候呈现给上亿网民, 以最全面的内容、最丰富的视角来直播报道抗灾状况。而开通央视的手机电视业务后, 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看电视, 了解抗震救灾的最新进展。

新华网推出“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专题网站, 整合文字、图片、视频、直播、访谈、论坛、博客、短信、手机报、flash等20多种网络传播形式, 通过网上寻亲、心理救助、爱心赈灾、向遇难者志哀、为抗震救灾支招等互动栏目, 为广大网民提供参与抗震救灾、支援灾后重建、奉献智慧力量的渠道。

数字化、交互性———新闻载体的变化

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得媒体的边界逐渐模糊, 传播终端呈现数字化特点, 电信服务商和互联网服务商纷纷介入到传播终端的领域中, 与传统媒体融合在一起, 推出各种数字移动终端, 作为新闻内容的载体, 进入到人们的信息生活中。所以, 媒介融合的结果, 就是除了报纸、广播和电视外, 电脑、手机、PDA、ipod、电子报、电子杂志等数字载体也能让人们随时随地以不同的方式接收到所需要的信息。

与报纸、广播、电视这些传统的大众媒介相比, 数字载体实现了载体性能的根本改变。数字化必然带来的网络化, 以及网络化必然导致的交互性, 使传播者和接收者的身份转换极其容易。如今, 一个人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撰写博客日志、发起网络群聊, 就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 对任何人”进行大众传播, 突破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权壁垒。

受制于行业壁垒和体制限制, 在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中, 媒介融合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跨媒介的“融合新闻”还没有真正展开。但即使是媒介小范围乃至无意识的配合, 已显示出巨大的传播优势, 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在抗震救灾中迸发出石破天惊的力量。实践证明, 融合新闻将会成为新闻传播的主流。

参考文献

篇4:汶川地震新闻调查

一、演变:从救灾报道到受灾报道

灾害性事件的传播,是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对灾害性事件本身及其引发的社会反应做的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传播。因此,灾害性事件的传播,应当也必须接受政府适当的新闻管制。

新闻管制的主要对象是媒介报道内容及其产生过程。在报道内容上,新闻管制部门对各类新闻材料采取两种处理方法,即“疏导与淘汰,疏导即放行、突出、放大;淘汰即组织或暂时搁置、弱化、删减等。”过去,救灾新闻被疏导、突出、放大,而受灾新闻,在一定程度上被淘汰。在内容生产过程的管制上,新闻主管部门替换媒体成为新闻把关人,对内容生产过程把关。

如果新闻管制尺度过窄,管制不当,易出现“泛政治化”的倾向,将自然灾害视为需要严格控制的类政治事件,这会大大增加媒体发布灾情信息的政治机会成本,出现瞒报、不报的情况。结果,报灾不见灾,正如王中教授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灾害不是新闻,抗灾救灾才是新闻”。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夺走了24万人的生命,但此后很多年里,这个数字一直被遮遮掩掩。2002年~2003年非典(SARS)期间,患病人数的报告一直未有明确,一直到后来某个阶段,政府才被迫承认当时的统计数字有问题。

以往灾害性事件报道中,抗灾救灾的新闻,被突出放大,成为媒体报道的唯一重点。但是近年来,灾情信息逐渐被重视,受灾报道也逐渐增多起来。“过去有些突发性事件一定要等到性质完全清楚后才见报,以及灾害性事件很少见报的情况,现在都在改变”。

笔者对2008年1月26日至2月13日《羊城晚报》及在1月25日至2月12日《南方日报》头版有关冰雪灾害的新闻进行统计,《南方日报》头版各类新闻中,关于天气、交通与灾民精神、物质生活状况等灾情的新闻占总新闻条数的1/2强,而《羊城晚报》这一比例攀升到7/10左右。但这次冰雪灾害报道时效性不够强,透明度也不是很高。

但汶川地震报道,实现了由救灾报道到受灾报道的演变。这次灾害报道,特别是受灾报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信息发布快、透明度高和立体传播。

首先是信息发布快。汶川大地震发生32分钟后,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第一条与灾情相关的新闻;四川电视台地面频道在震情发生一小时后就开始直播,当晚12时,在8个频道分频直播。地震后5分钟,腾讯网通过QQ弹出窗口发出第一条地震消息,15分钟内,迅即推出第一个地震专题,并立即成立汶川地震网络报道指挥部,24小时不间断发布灾情信息。

其次是信息传播透明度高。地震发生后,电视台以连线直播的形式,将前线记者目击的灾难现场的声像,未做任何掩饰、夸张地传递给观众。不仅仅是对国内透明,对国外同样如此。地震发生后,美联社、英国金融时报等一大批外国媒体记者陆续赶赴灾区,对地震及社会各界的救援行动进行了报道。

再次是信息立体传播。汶川地震报道,打破了以往灾害性报道“一个渠道”、“一个声音”的模式,真正实现了报道的立体化。纵向上,各大媒体多采用连续报道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事件发生、发展进行全程跟踪。横向上,各类媒体协同作战。通讯社、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根据各自的传播特性,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用独特的报道方式,从不同的维度立体报道汶川地震。特别是央视全天候不间断直播,腾讯、网易等门户网站整合新闻门户、即时通信工具消息提示、社区、手机等,向受众展现了地震灾害立体化全景。

二、灾害:政府有为,报道有力

近年来,国家对媒体机构的新闻管制的尺度逐渐放宽,管制策略也逐渐成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及实施,保障信息,特别是灾害信息公开、透明传播。二是政府新闻管制的方式,实现了由被动的“堵”、“瞒”到主动发布信息的转变。

2003年5月,非典过后,国务院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但是《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一审稿曾经规定:新闻媒体违反规定擅自发布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或报道虚假情况,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但2007年二审稿删除了此项规定,媒体欣喜地称赞为“解禁”。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被媒体解读为“阳光政府”的重大举措。

另外,新闻管制尺度的放宽,还表现在对国外媒体记者入境采访的态度上。地震后,基本的安全问题解决后,新闻管制部门迅即允许国外媒体记者深入地震灾区采访报道,几乎不做任何限制。美联社、路透社等新闻媒介机构的大批记者深入灾区采访,对地震进行全方位的报道。外国记者在前往灾区的途中顺利通过安全检查站,并获得了数据资料、信息材料和采访中国政府官员的机会。

在新闻管制的策略上,也一改过去被动地“围追堵截”灾害信息的做法,逐渐建立起主动提供灾害信息的新闻发布制度。

新闻发布制度的建立,使新闻管制由直接变为间接、由被动变为主动、由显性变为隐性,使政府成为新闻媒介的重要信源、“代理社会瞭望者”和强有力的合作者。发布的信息,被纳入新闻媒体的报道议程,进而服务于政府利益。在汶川地震中,政府相关部门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灾情、党和政府指挥抗震救灾以及社会守望相助的信息;针对社会上出现的谣言和疑惑,政府迅速调查,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粉碎谣言,解疑释惑,掌握了信息发布的主动权。

政府新闻管制的尺度放宽后,汶川地震的报道力度得到加强,报道范围得到拓宽,时效大大加快。从总体上来看,新闻媒介及时做好了预警报道、重点做好了抗震救灾报道,并适时做好了反思报道。地震发生后,各个新闻媒体雷厉风行,派出大批记者深入地震灾区,报道灾区紧缺生活物资(如救灾帐篷、医药用品等)以及大量灾民精神错乱等情况,及时进行预警报道。在抗震救灾报道方面,地震发生后52分钟,中央一套与新闻频道推出无间断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接着,央视又推出专题报道《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全方位展现出党和政府指挥抗震救灾、武警官兵奋战一线抢救生命、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的图景。在反思报道方面,对各种问题,如学校建筑质量、社会捐款及慈善基金用途、抗灾物资的使用等,媒体做了大量的报道。

三、效果:国内外舆论一致好评

国内,政府新闻管制的进步,带来了信息公开透明传播,得到了很高的社会认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于5月18日开展了“5·12抗震救援大型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5.13%的人认为政府在此次灾害发生前后的相关信息公开透明程度较高,满意度较高。

国外,国际社会对中国媒体的地震报道高度认可,对中国政府向世界媒体敞开大门的做法大加赞赏。地震发生后,中国媒体,特别是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媒体,及时、透明、公开地发布地震信息,获得了国际媒体同行的认可,增强了国际传播力,掌握了新闻报道的优先权和主导权,获得了世界舆论的引导权。国外主要媒体,如CNN、BBC、纽约时报等,纷纷转载新华社等国内媒体的报道。目前已有113个国家和地区的298家电视机构转播或部分使用了央视的直播信号。香港《亚洲周刊》编辑邱立本(音译)说,中国政府允许媒体对灾难进行公开报道的做法,将赢得全世界的尊重。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中国研究院执行主任姜闻然对中国政府允许外国媒体进入地震灾区报道表示赞赏。他说,“就在几周前中国还在与西方媒体就某些报道问题打舆论战,而现在发生的一切是多大的转折啊。”

结语:政府新闻管制尺度的适度放宽,管制策略的转变,促进了灾害性信息的公开透明传播,赢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认可。当然,不可避免地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中央电视台地震报道的垄断强势和仍然浓厚的宣传味等。但瑕不掩瑜,新闻管制毕竟正在进步,我们期望,这种进步会一直持续下去。

参考文献:

1.邵培仁:《政治传播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李良荣:《新闻改革的初探——李良荣自选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中华传媒学术网》,《5·12大地震抗震救援满意度调查报告》,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5700.

4.《中国记协网》,《央视24小时不间断报道灾情揭秘直播幕后的故事》,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8/05/l6/content8184651.htm.

(作者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7级研究生)

篇5:汶川地震新闻调查

灾难新闻中电视播音主持的人文关怀体现-以汶川地震为个案

本文以汶川地震为个案,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对灾难新闻中电视播音主持的人文关怀体现做了具体的分析和阐述.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明确“灾难新闻”和“人文关怀”的定义.第二部分以汶川地震为个案举事例说明灾难新闻中电视播音主持的人文关怀的体现:(一)源于“善良”的`真实情感是电视播音主持人文关怀体现的内在基础;(二)准确及时的信息播报、得体的语言和尊重的态度是电视播音主持人文关怀体现的外在形式;(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弘扬人间大爱是电视播音主持人文关怀体现的职业使命.第三部分通过个案分析提出了自己对灾难新闻中电视播音主持的人文关怀体现的几点想法.

作 者:王树兴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广播电视局,河北,唐山,064000 刊 名:东南传播 英文刊名:SOUTHEAST COMMUNICATION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22 关键词:人文关怀体现   电视播音主持   灾难新闻  

篇6:汶川地震新闻调查

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龙门山脉的南北走向在这一段产生了多米诺骨牌式的灾难后果。时隔一年半,同样的不幸降临在加勒比海的岛国。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点53分,海地共和国首都太子港地区发生了7.3级强烈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面对艰巨而严峻的抗震救灾任务,中国和海地对各自危机的应对及处理结果大相径庭。在汶川地震和海地地震危机管理中,通过新闻媒体传递的各种信息,全世界共同见证了这两场灾难给人类带来的重大考验。而在两次地震震后20天的媒介呈现中,展现给我们的不仅是中国政府与海地政府的不同作为,也凸显出媒体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作用在不同体制下所发挥的迥异效果。

一、两次地震灾难中媒体危机传播效果分析

大众传播的巨大影响力对社会管理来说是一柄双刃剑。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和墨顿在早期研究中提出大众传播的正负功能学说,认为大众传媒既可以实现赋予社会地位和强化社会规范的正面功能,也具有麻醉大众、忽视重要社会问题的负面功能。危机事件发生时,大众传播的影响力呈放大趋势,不同的传播立场与态度启动了不同的传播功能,这将导致截然不同的传播效果。

通过对比两次地震的媒体报道可以发现,地震发生后的20天里,新闻媒体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能动地“创造”了历史。两次灾难报道中媒体的不同表现,对抗震救灾过程中建构国家形象、动员民众力量、表达人文关怀、凝聚民族精神等方面产生了正负两面的效果差异,其中优秀的媒体表现将沉淀为媒介发展的制度经验和精神财富,指引今后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规律。

1.舆论引导影响民众力量。“在汶川地震报道当中,中国媒体不仅向人们及时报告灾情,传播信息,宣传典型,而且结合抗震救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人民群众中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及时主动提出议题,发表各种评论,有力地配合了抗震救灾斗争”[1],将团结群众、凝聚力量、鼓舞斗志的巨大作用演绎得淋漓尽致。

首先,及时将灾情、险情传播出去,将严峻的事实摆到每个人眼前,促使人们认识到形势的险恶严峻,必须团结一心才能渡过难关。全国人民焦急万分,在政府的组织与领导下积极行动起来,迅速整合成一支强大的抗灾大军。媒体对社会的整合效应在此时得到了最佳的发挥。前有一线军民的英勇奋战,后有全国人民乃至世界各国的支援,一组组前方的硝烟弥漫与后方的鼎力协助电视画面大大鼓舞了救灾士气。与此同时,一组组大型专题报道,充分运用议程设置的效果对抗震救灾中涌现的英雄事迹进行了深度挖掘,浓墨重彩地连续聚焦和报道,为抗震救灾有序进行并不断向纵深推进营造了强势的舆论氛围。其次,用权威的信息来源强化信息的可信度和传播力度。“中央及地方媒体时刻把握社会动态,捕捉信息,设置议程,引导公众,运用权威意见来引导舆论,廓清弥漫四起的谣言,化解了社会压力,满足了民众的知情权,消除了民众的焦虑感,增强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最大限度保持了社会稳定”[2]。抗震救灾的举国动员,再次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的优越性,证实了中国媒体承担着新闻拯救生命、新闻传递力量的重大责任。

海地的强烈地震使当地政府和媒体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在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手,向灾民提供帮助的同时,相关的灾情报道也几乎被外国媒体所垄断。海地地震后,前来报道的各国媒体关注灾情,向全世界呼吁救援,而部分西方媒体则无视灾民们的痛苦和无助,再次对灾民进行了妖魔化的报道,将镜头对准一些偶发事件,将灾区形容成犯罪不断的动荡之地,这对鼓励海地灾民坚强勇敢地渡过难关起到了极为负面的影响。

从上述对比中显而易见,媒体正确的引导舆论,利于危机事件向积极方面发展,而歪曲错误的报道则会影响危机事件的处理结果。衡量一个社会或民族面对困境挑战的态度如何,与新闻媒体密切相关。在汶川地震中,媒体始终围绕着众志成城、夺取抗震救灾胜利、重建家园这一目标,用积极的事例做引导,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怀,凝聚民族精神,营造温暖、和谐的舆论氛围。公众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感受到来自政府和集体的支持与关爱,在危机困难中变得冷静、理性和坚强,增强共渡难关的信心与决心。

2.新闻报道建构国家形象。中国社会的透明度,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汶川地震前11天的正式生效实施,更加让国人惊叹,令世界瞩目。汶川地震发生后不到半小时,震情得到公开报道。国内新闻工作者用第一时间刷新了中国传媒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模式。几小时内,国家和地方数次召开新闻发布会披露最新震情统计数据,地震伤亡人数在互联网上实时更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四川省政府的新闻发布会天天如期举行。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取消原有节目,直播《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各大主流报纸不惜版面,整版整张宣传报道汶川抗震救灾实况。电视、广播、报纸、刊物、网络、手机,一时间所有传媒一起开动,全程进行“实况直播”。巨幅照片、现场特写、前沿报道、在线访谈,全面真实地报道了最新的现场、最新的感动。在这样的媒体迅速反应下,政府和军队的迅速行动通过各种媒体尤其是电视和网络的传播第一时间展现在了全世界的眼前。

这次抗震救灾,中国政府首次邀请外国记者到一线采访报道,对西方媒体的宽松政策使他们体会到我们友好、开放、自信的态度,全球各大传媒机构第一时间援引央视报道,这是首次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央电视台始终成为欧美等西方媒体的主要信息源。使我们真正赢得了话语主导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理解,为国家形象的提升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海地全国现有37家电视台, 188家广播电台。主要报纸有《消息报》(Nouvelleste)和《晨报》(Le Matin),均为私营,官方通讯社为海地通讯社。在此次地震中,当地媒体在对外传播上的直接表现就是在国际传播舞台上的严重“失语”,关于救灾的各方面信息完全被西方媒体主导,致使外国媒体有机会按照它们自己的观点抢先做出报道,从而丧失自身的话语权。海地媒体的集体失语和功能缺位,使海地展现给世界的是一个国力衰微、政府无能的弱小国家形象。没有做好与传媒、公众的沟通工作,使危机处理缺乏一个公正、有利的舆论环境。

在以上汶川地震和海地地震媒体表现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媒体主动、公开与及时地报道突发性公共事件对整个国际良好舆论的营造以及对正面建构国家形象和媒体形象所带来的巨大作用和积极影响。新闻渠道的畅通,对稳定国内情绪以及民众后续的行动导向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正是由于政府的迅速行动和媒体公开及时的连续报道,使这次震动大半个中国的强烈地震没有引起民众的大范围恐慌[3]。

3.危机应对塑造民族精神。强有力的政府势必要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和发动来组织人民共渡难关。然而面对着贫穷和战乱,面对着饱经痛苦和磨难的灾民,海地政府和媒体一筹莫展,无计可施,而西方媒体呈现出的更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和悲哀的社会画面。这是让海地人民失去信心和耐心、绝望情绪蔓延的重要原因。

4.价值选择决定情感表达。在灾难报道中,“生命财产”常常作为一个并列结构的关键词出现,即“生命(人)”与“财产(物)”具有同等重要性。然而,在此次汶川地震这场巨大灾难的报道中,“生命”是贯穿始终的最核心要素,个体的命运、家庭的悲剧、群体的情绪是关注的重点,每天受众们都能从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上看到对生命的关怀和救助。大量的现场采访、真实纪录和深入挖掘的感人细节,于灾难报道中闪耀出坚韧顽强、热爱生命的人性光辉。通过故事化、过程化、人性化的叙事和现场真实的细节特写以及人物个性语言的展示,将一个个抗震救灾英雄塑造成普通而伟大、血肉丰满的人物典型,充分彰显了中国媒体独到的人文关怀。

在海地灾难报道中,部分西方媒体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地震中黑帮头目越狱逃跑”、“慈善机构贩卖孤儿”、“灾民涉嫌抢劫被击毙”、“海地商人趁火打劫牟取暴利”等负面新闻上,这对救灾工作的开展和社会秩序的维持无疑是雪上加霜。此外,部分西方媒体以近乎零度的情感报道海地的天灾和人祸,一些血淋淋的、极其悲惨甚至非常不人道的场面和不堪回首的细节经历被反复播放和描述,不时地刺痛被访对象和受众的敏感神经,有意无意地给海地灾民带来二次心理和人格上的伤害。

部分西方媒体认为灾难报道应该保持“客观的无动于衷”,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危机事件中的人们心理非常脆弱。这时,媒体的报道要在情感上给受众以关怀、心理上进行特别的安抚和疏导,体现一种特殊时期的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体贴人。任何客观的新闻报道都处在一个价值参照体系中,那些片面追求“看点”而不加节制的采访,忽视了受害者的情感,暴露出的是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淡漠。特别在危机事件发生时,一个称职的传播者首先应该成为一名道德的践行者、新闻良知的坚守者,在其职业操守和社会的公共道德发生冲突时,绝不能无视人性道德来换取所谓的传播价值。

二、从对比中看中国特色新闻传播体制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在对汶川地震的报道中,中国主流媒体“勇敢地正视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迅速抵达灾害发生的现场,准确描述灾害的真实情态,及时跟踪灾害的变化过程,全力沟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联系,鼓舞人民抵御灾害的信心和勇气”[4],担当起了新闻拯救生命、传递力量、记录历史、捍卫良知的社会责任,为抗震救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很好地诠释了危机传播中新闻媒体的中国经验。

“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我国的新闻体制与西方社会标榜独立却受利益集团操控、维护少数人利益的“新闻自由”的本质区别所在。在此次汶川地震的危机传播中,从人民利益出发是新闻传播成功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中国媒体真诚地和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与人民血肉相连、息息相关,新闻报道从始至终贯穿、融合了社会主义新闻党性“,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等原则在充分尊重和体现新闻传播规律的同时,对灾难报道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1.“服务大局”解读社会协调的传播功能。

汶川地震的危机传播在当下重新解读了20世纪著名传播学者拉斯韦尔“三功能说”中协调关系、统一思想的社会功能。社会是一个建立在不同分工基础上的有机体,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发展才是保证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而媒体所执行的正是联络、沟通、协调社会各组成部分的功能。面对流动性大、分散性强的次级群体,宣传是一种能“将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的人融合成一具有共同的意志和希望的集合体”[5]。

在危机传播中,新闻媒体必须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不盲目追求轰动效应,在满足公众信息需求的基础上引导公众正确看待和应对灾难危机。审时度势、顾全大局、弘扬主旋律是危机传播中重要的新闻原则。重大突发性灾难事件的危机传播需要多个部门的相互配合与协作,这些部门应当积极协调立场,达成共识,用同一个声音对外发布信息,形成合力。事实证明在大灾大难面前,我国新闻媒体将长期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政治热情、爱国激情、主体意识和奉献精神,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过程中,能够发挥协同效应,形成了“几乎一致的正面声音”。全国各大媒体在党中央抗震救灾思想的领导下,对汶川地震进行了全方位、全天候、不间断的播报,以客观的视角、及时的报道、深入的宣传,向人民群众传递着党和政府的声音,向全社会发布抗震救灾的最新进展,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坚持为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新闻报道方针经过汶川地震的实践检验,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体制的优势。

2.“引导舆论”诠释议程设置的实践意义。

“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职责,既反映了新闻工作的客观规律与本质要求,又体现了新闻工作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努力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方向。新闻党性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政府和媒介的紧密联系,而这种紧密联系恰恰有利于危机传播中责任主体(政府)和传播主体(媒介)间的相互配合,以有效地促进危机的解决,这也是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目标所在。为了避免因危机传播失误而引发新的社会风险或次生危机事件,在现实危机的解决过程中,要求危机的责任主体在信息开放、媒体开放、社会开放的基础上加以“必要”且适当的引导和控制。“而传播主体在非常时期,也应服务于危机事件的妥善解决,接受责任主体的必要控制,这并非是要回到过去刻意回避灾难、报喜不报忧的传播模式,而是要求信息发布与媒体传播做到最大限度地有序化”。[6]

从此次汶川地震报道中的专业行动路线来看,中国主流媒体危机传播的“阶段意识”已经形成,“在迅速报道灾情之后,随着伤亡人数的上升,将下一步的媒介工作重心转移到如何抚慰公众的心灵,同时还要想到第三步、第四步,以便主动、灵活地协助抗震救灾的诸多工作。在不同的阶段突出不同的信息,同时又自觉地控制某些信息”[5],对各方面的信息内容进行了报道程度和力度的慎重把握。这样的议程设置过程,在开放与控制的有机统一上取得了相当扎实的成就与经验,在组织舆论、引导舆论方面坚持了一贯正确的政治导向,及时而系统、全面而正面地报道,安定民心,防止流言,迅速团结起各方力量,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和抗震救灾的顺利进行。

3.“以人为本”体现宣导抚慰的媒体责任。

传媒宣导抚慰功能的提出,是建立在受众尤其是处于公共危机中的受众产生普遍焦虑情绪的基础上的,受众在进行媒介接触时受危机传播的信息影响而产生的情绪和态度更可能因受到动感情的呼吁而改变。有情感的传播较之逻辑的信息传递更可能给受众传递有效讯息,让受众认同并接受[7]。因此在灾难危机传播中,媒介情感的表达应更加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原则,改变了抗震救灾的面貌,也升华了整个报道的主题。在汶川地震中,党、政府、人民军队和广大群众血肉相连的无数感人事迹及其相关报道,最生动地体现了关切生命本身、尊重生命尊严、突出人民主体性的新闻原则。

此次汶川地震报道中,宣导抚慰功能的有效发挥,最大限度地实现和构造了“媒介所期望的环境”[8]———唤起、宣泄、抚慰受众的悲伤、哀痛、感动、义愤等诸多灾难新闻情绪,又较好地实现了情绪的节制和转换,充分体现了我国新闻媒体以人为本的崇高理念和亲民爱民的深厚情怀。这也正是“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新闻战线的最深入实践。

4.“与时俱进”要求媒介体制的不断创新。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本质属性与发展要求,是社会主义新闻长期实践和不断探索的宝贵成果。坚持“与时俱进”的新闻党性必须以极大的胸怀、敏锐的眼光看待世界,在不断的开创进取中增强自身的活力。

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对传统媒体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而中国的新闻媒体在地震发生后,以“多种类媒体整合传播”为最高策略,纷纷建立了以新闻中心为主,博客、播客、论坛、wap等多个频道和部门参与的报道团队,快速形成了多元化一体式的报道机制。不少网站还与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合作,通过优势互补进一步扩大了传播的作用。地震中的中国媒体,打破了以往陈旧的突发事件报道形式和沉闷无力的宣传格局,冲破了新闻披露“单一化”、“单渠道”、“单音讯”的僵化模式,重新树立了中国媒体独立开放、勇于创新的新闻理念。

三、结 语

重大突发性危机事件无论对国家政府还是新闻媒体,都是一种挑战和机遇。它以突如其来的方式、创巨痛深的影响,集中而尖锐地考验着政府和媒体的决策与应变能力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危机传播,不仅能够反映出一个新闻媒体的职业水准,也能折射出它所在国家社会制度的先进与开明程度。在汶川与海地地震震后20天的危机传播管理比较分析中,中国经验告诉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理念和审时度势顾全大局的责任意识,在信息及时公开的前提下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努力使消除和解决危机的观点和事实信息形成传播强势,营造化解危机和风险的舆论环境,是在危机传播管理中取得成功的硬道理。我国媒体更应从争取国际话语主导权,提高舆论引导力的高度,坚持新闻党性原则,从对重大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的理性思考中,梳理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规律和传播策略,使中国特色的媒体理念及其运作机制在新形势下彰显出更加先进成熟的面貌和独特优势。

参考文献:

[1]邱沛篁.充分发挥新闻传媒在战胜重大自然灾害斗争中的重要作用[Z]∥抗震救灾与媒体责任, 2009-06.[2]何冰.危机环境下的媒体责任与应急反应[Z]∥抗震救灾与媒体责任, 2009.[3]林如鹏,吴非,冯韶文.突发性公共事件报道中国家形象的再次塑造[C]∥震撼———媒体回想.北京:中国民主与法制出版社, 2008.[4]高钢.四川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的精神解读[C]∥2009.[5]哈罗德?D?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M].张洁,田青,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6]董天策.在开放与控制之间:危机传播的基本准则与尺度———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的经验与启示[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8.[7]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4: 228.[8]蔡雯.理智与情感间的困惑———从“五胞胎”新闻看媒介的舆论引导[J].新闻记者, 2002,(5).基金项目:四川大学社科重大专项计划“汶川与海地震后20天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晓黎(1956-),女,湖北孝感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董子铭(1983-),女,吉林吉林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雷力(1986-),女,贵州金沙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篇7:汶川地震与地震灾害

摘要: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震级(Ms)8.0级大地震,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在我国大陆内部地区的灾害最为严重的地震之一.作 者:王宝善 陈J 王伟涛 作者单位:王宝善,陈J(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

王伟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230026)

篇8:汶川地震电视新闻报道分析

汶川地震对于中国电视新闻报道历史是一次重大的考验, 这次重大事件不仅考验着电视新闻报道的装备水平、报道人员素养、组织结构框架, 还考验着中国新闻记者的良心, 考验着中国电视新闻能否肩负起这样重大的历史使命。汶川地震发生后, 电视新闻媒体第一时间进行了全方位、24小时报道的安排, 敏锐的新闻媒体发现这次事件将会影响全世界, 也将是一次对自身报道能力的重大考验, 电视新闻媒体与武警战士、解放军官兵一起进入灾区, 几乎同时进行了新闻直播, 报道了灾区的情况, 让全世界都看到了地震带来的巨大破坏作用, 新闻媒体的报道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撼。

中央电视台更是拿出了全部的报道力量来关注汶川地震, 不仅仅是收视率, 还有媒体的责任。中央电视台打破传统的报道方式, 新闻中心24小时全班倒, 能派到一线的记者全部出动, 还要自备食品和救灾物资, 在报道空闲, 还要加入到抗震救灾当中。中央电视台破天荒采用了“速报———更正”的直播方式, 该种报道方式以时效性为第一前提, 要求电视新闻报道抢占舆论高地, 掌握舆论的主动权, 避免舆论被动, 为了增加报道的真实性, 能够直播的全部采用直播的方式, 中央电视台对卫星、通信等进行了专项设定, 凡是来自于灾区的都是第一时间进行报道。

卫视频道及省市电视台也纷纷派出记者, 加入到直播报道的队伍中来, 地震发生初期, 四川电视台是最快进入报道现场的, 在进入震区后, 记者一路拍摄, 并在当天下午就进行了全况播报。中央台和其他兄弟台共享四川台的新闻素材带, 四川电视台距离震区最近, 也是第一个奔赴现场的电视台, 该电视台派出了全部的力量奔赴地震灾区, 但是由于地形复杂, 四川电视台记者没有能力进入核心区, 但是记者通过对沿途的采访和记录, 让全世界看到这次地震的巨大破坏力, 他们冒着危险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报道。

二、透明、公开的报道方式

汶川地震报道的价值不仅在于信息公开, 更重要的是信息公开的主动性, 这次地震灾害信息的迅速公开发布是继非典之后新闻媒体公开、透明报道的又一次提升, 电视新闻报道的公开、透明逐渐常态化、规范化。

在汶川震区采访过程中, 国内记者和外国记者采访没有受到限制, 任何形式的采访在不影响正常救援的前提下都可以进行报道, 成都市委宣传部、绵阳市委宣传部都设立专门部门接待记者, 为他们颁发证件, 提供采访便利, 记者们在报道之余, 也投身到抗震救灾当中, 他们当中很多人都自备食品, 不给灾区救援添负担。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第二天, 国务院新闻办以及四川省政府就立即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公布了灾区的最新进展, 并且每天举行一场新闻发布会, 对抗震救灾最新进展以及伤亡情况进行发布, 为了更加详细地公布地震救灾进展, 发布会聘请了专家对地震进行分析, 并最大限度告知广大人民群众救灾还在进行, 汶川需要全世界的帮助, 对那些自发救灾的人员给予最大限度的信息通报, 确保他们的安全。最大限度满足新闻记者对震区信息的需求, 并通过电视新闻直播向全世界支持抗震救灾的行动表示肯定和感谢, 电视新闻报道高效、真实再现了抗震救灾的场面, 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国政府抗震救灾的决心和人民的万众一心, 电视新闻报道通过画面和声音缩短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鼓舞了抗震救灾行动。

汶川地震彰显了中国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地震灾区, 对地震灾区的情况进行报道, 避免了谣言的产生, 也避免了外部扭曲的新闻报道, 汶川地震通过中国电视台向全世界进行了及时的新闻报道, 很多世界同行也第一时间赶到中国, 对中国汶川地震进行了报道, 中国政府、四川政府对他们的热情给予了最大限度的理解, 让他们加入汶川新闻报道行列中来, 对他们报道中国汶川地震给予感谢, 外国新闻记者不辱使命, 大量有分量的新闻报道在世界范围传播, 那些扭曲的新闻报道逐渐消失, 世界范围内的抗震救灾行动也开始掀起, 国外慈善机构向中国汶川援助的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

三、电视新闻的社会功能

汶川抗震救灾新闻报道对我国电视新闻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提高了电视新闻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能力, 从新闻报道的组织结构到报道程序上进行了全新的尝试;提高了电视新闻报道进程中新闻记者的报道水平, 汶川地震彰显了新闻记者的人道主义精神, 把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作为报道的主旋律, 记者不顾个人安危积极采访报道, 并投入到抗震救灾中;提升了电视新闻报道的透明性, 汶川地震又一次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电视新闻报道的公开、透明, 保证了地震灾区的情况第一时间向全世界通报。■

参考文献

[1]沈正赋, 顾娅.危机事件报道中的媒体功能——以5·12汶川大地震报道为例[J].东南传播.2008 (08) [1]沈正赋, 顾娅.危机事件报道中的媒体功能——以5·12汶川大地震报道为例[J].东南传播.2008 (08)

[2]余欢欢, 邓年生.危机事件中新闻报道要以人为本——汶川地震报道的分析与解读[J].新闻知识.2008 (09) [2]余欢欢, 邓年生.危机事件中新闻报道要以人为本——汶川地震报道的分析与解读[J].新闻知识.2008 (09)

篇9:汶川地震三周年:涅槃重生的汶川

三年前的5月12日,汶川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强震,三周年,汶川在坚强中重生,創造着“凤凰涅槃”的奇迹。新城镇拔地而起,新校园投入使用,新生命呱呱坠地。汶川,正用勃发的生机诠释着中国式的“崛起”。

2008年5月22日15时40分,深圳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飞机准时将38名四川灾区伤员运抵南宁国际机场。

2008年5月22日15时40分,深圳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飞机准时将38名四川灾区伤员运抵南宁国际机场。

2008年5月14日,空中拍摄的汶川县城一角。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四架直升机满载帐篷、矿泉水等灾区急需物资抵达四川大地震震中汶川县,并在返回时将第一批40名重伤员随机送抵成都的医院救治。

2008年5月20日,四川省平武县南坝镇垭头坪村,解放军某装甲师炮兵团在这里建立的“托起明天的太阳”灾区战地小学正式开课。图为士官胡风清给孩子们上音乐课。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将一座大山崩塌,堵塞河道形成危险的堰塞湖。九天来水位上涨情况危急,如果溃堤将淹没北川全县和绵阳灾区,后果不堪设想。

11岁的女童黄永思,2008年5月21日下午在四川省广汉市高坪镇中心医院“地震棚重症病房”内抱着可爱的小熊凝视着外面的世界。

四川汶川县七一绵虒小学坐落在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的“西羌第一村”的绵虒镇。震后,该校与原玉龙中心校、原绵虒中心校(包括绵虒镇14所村小)合并,并在“特殊党费”以及广东珠海市的援建下重建。图为正在上课的学生们。

这家人含悲扶老携幼,沉痛怀念铭心刻骨的巨大悲剧人物——因为三年前的今天,老者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女孩的爸爸都还是活生生的人。

篇10:汶川地震作文素材

可最后,我们却总是用力的铭记再用力的忘却。我总是怀疑我们是否真的能够忘却悲伤,所以我总是找不到美好的开端。

我看到那些学会了忘却的孩子们,抹掉了伤害的记忆他们却仍在哭泣。那些受伤的细节如同一个个黑洞在记忆的世界里搅乱我们的灵魂,于是只好忘却,狠狠的挖去被那些悲伤腐化的记忆黑洞。或许因为悲伤的时光太久神经习惯了被悲伤牵动着哭泣,可现在哭泣又神经质的开始,却找不到悲伤的理由,原本牵动眼泪的理由全变成虚空的深洞,于是不敢再找寻回忆,生怕在记忆的世界里前行的时候不小心就坠入深洞,从此生命变成虚空。所以只好把满是深洞还来不及愈合的记忆同悲伤一同掩埋。强迫我们向前看却再也不敢回头。

伤害又来了,我们眼睁睁的看着死亡和伤痛,耳朵里满是呼喊和哭泣的声音,就连呼吸的时候都有浓重的尘土的味道。我们该如何是好。记忆,还是逃避。

终于我们还是选择纪念。纪念哀伤,感动,死亡。近乎残酷的让我们记得疼痛的感觉,可当疼痛感觉过后竟然能看到生的希望。穿越伤害以后的我们更加努力的生活。

上一篇:浅谈幸福人生下一篇:光伏发电村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