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的小故事

2024-05-28

理想信念的小故事(共6篇)

篇1:理想信念的小故事

名人坚持信念追求理想的故事

1.法国科幻说家儒勒〃凡尔纳,为了写作《月球探险记》,就认真阅读了500多种图书资料。他一生之中共创作了104部科幻小说。读书笔记达二万五千本。

2.司马迁遵从父亲遗嘱,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就在他着手写这部史书的第七年,发生了李陵案。贰师将军李陵同匈奴一次战争中,因寡不敌众,战败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白,触怒汉武帝,被捕入狱,遭受残酷的“腐刑”。

受刑之后,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杀,可想到自己写史书的理想尚未完成。于是忍辱奋起,前后共历时18年,终于写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共526500字。开创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史料丰富而翔实,历来受人们推崇。鲁迅曾以极概括的语言高度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张海迪身患高位截瘫,而她在病床上,用镜子反射来看书,最后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4国外语,并成功的翻译了16本海外著作。

4.贝多芬双耳失聪后,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而是坚持他的音乐创作,耳朵聋了又听不见,就用筷子插进钢琴的发声器,以震动来辨别音调,最终创作出了著名的《第九交响曲》。

5.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里,不论是窗帘上、衣架上、橱柜上、床头上、镜子上,到处都挂着一串串小纸片,走近一看,原来纸片上都写着美妙的词语、生动的比喻,有用的资料。他把纸片挂在房间的各个部位,是为了在睡觉、穿衣、刮脸、踱步时,随时随地都能看到,都能记诵。外出时他也在衣袋里装着不少纸片。他这样刻苦学习,积累资料,终于写出了《热爱生命》《铁蹄》《海浪》等引人入胜的作品。

6.诺贝尔决心把烈性炸药改造成安全炸药。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的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

7.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力图雪耻,激励自己,在屋内悬一苦胆,出入、坐卧都要尝尝,使自己不忘受辱之苦。睡觉时不用床铺和被褥,睡在木柴上面,使自己不忘亡国之痛。经过这样多年的磨砺,终于使越国强盛起来,打败了吴王。

篇2:理想信念的小故事

目录

一、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新思想新理念(一)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干部敢于担当作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的重要思想。

(二)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

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思想。

(三)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对干部最大的激励是正确用人导向”的重要思想

(四)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增强干事创业敢担当的本领”的重要思想。

(五)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重要思想。

(六)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保障干部合理待遇”的重要思想。

(七)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鼓励创新、宽容失误” “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的重要思想。

二、客观分析全市干部队伍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精神懈怠不想为。

(二)安于现状不愿为。

(三)能力不济不会为。

(四)创新不足不善为。

(五)担当不足不敢为。

三、紧扣初心使命持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一)从理想信念上教育干部愿担当。

(二)从选拔任用上引导干部争担当。

(三)从素质培养上促使干部善担当。

(四)从管理方式上推动干部敢担当。

(五)从工作氛围上激励干部乐担当。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这次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干事创业敢担当”,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坚决摒弃一切明哲保身、得过且过、敷衍塞责、懒政怠政等消极行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党的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1938 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必须善于识别干部,善于使用干部,善于爱护干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告诫全党,“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更广泛更有效地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性”。纵观历史,从建立中国共产

党,到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党团结带领群众战胜一切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高度重视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高度重视激发干部的内生动力,高度重视激励干部勇往直前、担当作为。

下面,我围绕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持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同大家交流三个方面的认识和思考。

一、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新思想新理念

无论是在担任正定县委书记,还是在浙江任省委书记,直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都高度重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先后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文章,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在调动干部积极性、为干部松绑减压、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方面,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

(一)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干部敢于担当作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的重要思想。2013 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对领导干部担当干事作了生动阐释。他指出,“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总书记在 2015 年出版的《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一书中强调“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干部就要有担当,不能只想当官不

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在 2019 年春季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总书记强调“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这些重要论述,充分说明了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既是党员干部的党性要求、政治品质,也是立身之本、应尽之责。

(二)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思想。2015 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今年 1 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的改革发展正处在克难攻坚、闯关夺隘的重要阶段,迫切需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关键时顶得住的干部”。今年 3 月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总书记又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等等,都需要担当。”这些重要论述,立足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立足人民群众的热情期盼,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必须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具体要求。

(三)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对干部最大的激励是正确用人导向”的重要思想。总书记在河北、福建、浙江等地任职期间,多次对用人导向作出过明确要求,特别是任浙江省委书记后,他连续 4 年坚持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短论 232 篇。这些短论中,他指出“特别要注意选拔那些原则性强、对群众感情深、一身正气、敢抓善管和工作中有思路、有激情、有韧劲、贡献大的干部”,“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注重选拔长期在条件艰苦、情况复杂、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优秀干部”。在 2018 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2018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中国历史上的吏治时,总书记强调,“要在选人用人上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组织和群众认不认可作为选拔干部的根本依据,选拔任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这些重要论述,不仅为我们阐明了选人用人导向的重要性,也为我们选什么人用什么人明确了标准,同时为我们以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提供了理论遵循。

(四)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增强干事创业敢担当的本领”的重要思想。总书记历来重视干部的培养锻炼,在 2013 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他强调“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越是条件艰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锤炼人。”在党的十九大

报告中,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 ;同时,对领导干部又提出了要增强“八个本领”的要求,即: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在 2018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让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 2019 年秋季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强调,“领导干部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的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尤其要通过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

(五)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重要思想。在 2013 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要“对干部经常开展同志式的谈心谈话,既指出缺点不足,又给予鞭策鼓励,这是个好传统,要注意保持和发扬。”2016 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总书记指出“要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既要求干部自觉履行组织赋予的各项职责,严格按照党的原则、纪律、规矩办事,不滥用权力、违纪违法,又对干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让广大干部安心、安身、安业,推动广大干部心情舒畅、充满信心,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在 2018 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严管就是厚爱,是对干部真正负责。”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严管与厚爱都是调动干部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手段,两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六)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保障干部合理待遇”的重要思想。在2013 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对广大基层干部要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格外关心、格外爱护,多为他们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2015 年在贵州调研时,总书记强调“要关心和爱护广大基层干部,为他们创造良好工作和成长条件,保障他们的合理待遇。”2018 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对基层干部特别是困难艰苦地区和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要给予更多理解和支持,在政策、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广大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不仅仅只要求大家干事情、讲奉献,而是真真切切关心干部的工作生活情况,让干部肩上有责任、心头有暖意,一心干事而无后顾之忧。

(七)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鼓励创新、宽容失误” “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的重要思想。2016 年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提出了“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在 2018 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指出“当干部因敢抓敢管、敢闯敢试而遭遇挫折失误、受到非议时,当干部埋头苦干、业绩突出却因风气不正长期受到冷落和不公平对待时,当干部因不实举报受到委屈、被人误解时,组织上要为他们说公道话,为

他们加油鼓劲、撑腰壮胆。”在 2018 年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指出“探索就有可能失误,做事就有可能出错,洗碗越多摔碗的几率就会越大。我们要正确把握失误的性质和影响,坚持我讲的‘三个区分开来’,切实保护干部的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讲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 ;检查考核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文山会海’有所反弹。这些问题既占用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又助长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过去常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现在基层干部说‘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 ‘上面千把刀、下面一颗头’。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这些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了解基层情况、特别体谅干部艰辛,旗帜鲜明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支持敢闯敢干、锐意进取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二、客观分析全市干部队伍担当作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 2000 年撤地建市以来,资阳的发展不可谓不快,资阳的变化不可谓不大。有今天这样的发展基础和良好态势,毫无疑问凝聚着广大党员干部的辛勤付出和责任担当。当前,资阳又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总体看,全市干部队伍的状态是应当肯定的,但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新要求和资阳改革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看,全市干部队伍在担当作为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

(一)精神懈怠不想为。精神懈怠主要是指精神滑坡、理想信念缺失。2013 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总书记点出了精神懈怠的几种

突出表现,他指出,“有的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认为那是虚无缥缈、难以企及的幻想;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有的甚至向往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总书记点的这些现象,在我市也有一些地方、一些干部有具体表现。比如,有的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处于不熟悉、顾不上、不感兴趣的“三不”状态,很少或不愿参加组织生活;有的放松思想改造,忘记了自己的党员身份,忘记了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忘记了自己是人民公仆,搞不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有的追求个人功名利禄,在利益与奉献面前奉行利益优先,在享乐与吃苦之间选择享乐在前,一旦升迁无望,就热衷于及时行乐,忘记了作为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使命。这次省委巡视反馈也指出:有的党员干部政治信仰不坚定,政治敏锐性不够,对党不忠诚不老实;有的政绩观不正确,“新官不理旧账” ;有的领导干部政治变质、信仰缺失、贪婪腐化,六项纪律样样违反。这些现象在个别干部身上发生,实质就是信仰危机,人生观、价值观偏差,心理颓废、斗志丧失。这不仅严重危害党的事业,而且有损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信。

(二)安于现状不愿为。安于现状是一种碌碌无为的价值取向,也是干事创业的大敌。总书记强调,“我们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中、赞扬声中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逐渐陷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状态。”总书记指出的这些问题,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还不同程度存在。比如:有的干部“佛系”思想严重,厚的看薄、薄的看穿,“淡定”麻木、无动于衷,看似“云淡风轻”,实则混天过日、无所事事,甘

作“局外人” “旁观者” ;有的干部工作不积极不主动,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有的干部认为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可以了,只想“守摊子” “占位子”,年年都是老样子;有的干部自认为年龄大、资历老,“船到码头车到站”,可以“喘口气、歇歇脚”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有的连钟都不撞,即使撞也不撞响。这些表现实际上是事业心缺失、进取心减弱,浑浑噩噩、敷衍塞责。其消极心态不仅让这些干部自己在领导岗位上无所作为、贻误工作,也影响了一大批干部的积极性,成为资阳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

(三)能力不济不会为。这里讲的能力是指领导干部履职的基本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干部队伍能力不足、‘本领恐慌’问题是比较突出的。”我市干部能力不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缺乏专业能力。全市领导干部中具有专业知识的总量偏少,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现象比较普遍,干而不学的也还存在,以致于搞经济的看不懂统计报表、搞项目的不会算账、搞规划建设的不会审美、搞党建的不熟悉党务的情况还不乏其人。由于专业知识不足、能力不济,造成参谋不到位、决策失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其次是缺乏专业精神。有的干部没有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恒心毅力,对自己分管工作必需的业务知识,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有时难免说外行话、办外行事;同时,工作作风漂浮、蜻蜓点水,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甘于平庸。三是缺乏科学方法。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理不清头绪,“牛啃南瓜不知从何下口”,找不到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路径。开了不少会、讲了不少话、发了不少文、跑了不少路、加了不少班,但问题始

终未解决。看似忙忙碌碌、勤勤恳恳,实则劳而无功、收效甚微,甚至贻误时机、耽误事业,是辛辛苦苦的事务主义者。

(四)创新不足不善为。总书记强调“面对新问题,只有坚持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才能增强领导和决策中的科学性和预见性。”这告诫我们,在激烈的竞争中,实际上就是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从创新不足看,我们有的干部存在这些问题:思想不够解放,视野不够开阔,不能跳出“小圈子”看问题,不能站位全局谋思路;有的对中央精神和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学习领会不深入、不全面,生搬硬套、机械执行,落地落实效果不佳;有的面对实际困难和问题拿不出新办法新举措,凡事找依据、等上面、看外边,文件没说的不敢说、外地没干的不敢干;有的习惯于按部就班,打“人海战” “消耗战”,一有工作任务首先考虑的是“要钱” “要人” “要机构”,而不是从思路机制上求突破,用新的理念整合资源、聚合资源。我们说对标对表成都,但有的干部只看到成都的经费保障,而没有认真学习成都先进的理念、创新的勇气和攻坚克难的韧劲。我们许多工作停滞不前,打不开局面,与干部的创新能力不足是有很大关系的。

(五)担当不足不敢为。习近平总书记曾一针见血点出干部担当不足的具体表现,他指出,“现在,一些干部中好人主义盛行,不敢负责、不愿负责的现象相当普遍……有的为人圆滑世故,处事精明透顶,工作拈轻怕重,岗位挑肥拣瘦,遇事明哲保身,有功劳抢得快,出了问题上推下卸……这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圆滑官’ ‘老好人’ ‘推拉门’‘墙头草’多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还怎么向前发展啊?这些问题危害极

大,必须下大气力解决。”总书记指出的这些不担当、不作为的现象,在我们资阳一些干部身上突出表现为“怕”字当头。比如,有的干部“怕失误”,本来自己能够单独拍板的事,非要层层请示汇报,非要召开会议集体研究,看似讲规矩、讲民主,实则推卸责任、不敢担当;有的干部“怕犯错”,认为“当官风险系数高”,主动要求到所谓的“清水衙门”工作,宁愿改“虚职”不愿任实职,一些棘手的事情,当甩手掌柜,要么交给上级、要么推给同级、要么甩给下级,抱着“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的心态,当“太平官” “圆滑官” ;还有的干部“怕追责”,不愿面对问题、触及矛盾,不愿迎难而上、挺身而出,有风险的事不干,有难度的事不干,能躲则躲、能推则推、能绕则绕。这些“怕”字当头的干部,实际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在作祟,是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的表现,根子是政绩观出了问题。

三、紧扣初心使命持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近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矢志奋斗、忘我奉献,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初心和使命的深刻内涵,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政治担当和责任担当。使命呼唤担当,担当成就未来。我们要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艰苦奋斗、担当前行。

(一)从理想信念上教育干部愿担当。革命理想高于天,有坚定的信念才会有坚毅的执着。革命时期,信念坚定是冲锋在前、舍身忘

我;建设时期,信念坚定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新时代新征程,信念坚定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第一,担当作为必须坚定信仰信念。谈到长征胜利的经验时,总书记这样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总书记的论述说明,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和担当作为的基石。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磨砺信仰的风骨、笃定信仰的选择,让嘉兴南湖的小小红船,发展成为承载着亿万人民希望的巍巍巨轮;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信念,催生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不朽传奇。革命烈士夏明翰面对屠刀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千古绝句,正是共产党人追求崇高理想而不畏任何艰难险阻、敢于使命担当的典范。“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中国进入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不负使命、担当作为,最根本的还是要有坚定的信仰信念。精神不缺“钙”,肩膀才坚实。我们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头脑,把坚定信仰信念转化为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的坚持坚守、对艰难险阻的勇于担当,在思想上做到笃定执着,行动上做到担当作为。

第二,担当作为必须增强发展信心。作为世界最大的政党,之所以能够在 98 年的风雨中意气风发、朝气蓬勃,成立 70 年的新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砥砺奋进中乘风破浪、一往无前,正是因为无数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新中国未来发展目标的笃定,激发出闯关夺隘的勇气、敢啃硬骨头的担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干劲。建国初期修建青藏公路,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数千名筑路士兵和工人,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穿越荒无人烟的世界屋脊,仅用 7 个月零 4 天,修通了格尔木至拉萨的“雪域天路”,创造了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凭借的就是对事业的执着、对发展的信心。今天,经历了 20 年发展的资阳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实现省委给资阳确定的“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的发展目标定位,关键在于全市党员干部信心是否坚定。市委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主题教育中,加强调查研究,目的就是进一步审视市情、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坚定广大干部群众的信心和决心,进而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坚守“资阳明天会更好”的信念,把个人价值追求与资阳跨越前行联系在一起、融合在一起,涵养家国情怀、永葆奋斗激情。

第三,担当作为必须厚植为民深情。在十八届一中全会后的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今年 3 月,意大利众议长菲科问习近平总书记“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总书记回应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总书记的这些话,反复说明一个道理,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人民谋利益;只有为人民谋福利,我们才会全力以赴、义无反顾。正如回馈养育我们的父母一样,感恩人民、反哺人民、服务人民,就是所有党员、干部天经地义应该做的事。也只有对人民始终充满深情厚意,我们才会不惧艰难困苦、勇于担当作为。因此,我们应当教育引导干部厚植为民深情,把群众所盼所想作为立身之本、履职之基、尽责之要,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确保做的工作、制定的政策有温度、暖人心,赢得群众真心拥护。

(二)从选拔任用上引导干部争担当。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用什么人、不用什么人,是对干部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和鞭策,大胆启用担当作为者,敢于担当作为就会蔚然成风。

一要着力形成有为有位的导向。总书记多次强调,“对干部最大的激励是正确用人导向,用好一个人能激励一大片”,这也是各级选人用人工作的根本遵循。古时周公吐哺、倒履相迎的典故告诉我们,当求贤若渴、选用贤能时,其他贤才也会纷至沓来。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推进社会主义伟大工程,必须把选好人、用对人摆在重要位置,识人察人看担当、选人用人重作为,鲜明亮出干部优与劣的标尺、“上”与“下”的准绳,把政治过硬、勇于担当、真抓实干、激情创业、善作善成、群众信赖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为干部树起干事创业的风向标。尤其是对那些在关键时刻、重大任务面前豁得出来、冲得上去的干部,应当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切实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氛围。

二要健全精准识别担当作为的机制。“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在核真”,这就告诉我们,识别干部是否是真担当、真作为,就是要考准考实,避免雾里看花。《吕氏春秋》用人“八观”提出要“观其所

行”,《庄子》看人“八验”提出要“观其能”,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识别干部的德行和才能。毛泽东同志指出,“不但要看干部的一时一事,而且要看干部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这是识别干部的主要方法。”我理解,精准识别就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重点考察干部干了哪些真事、大事,干了哪些群众点赞的实事、好事,解决了哪些过去遗留的烂事、难事,在干事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显示出什么才干,群众怎么评价,等等,力求在更宽领域、更大范围发现和选拔改革攻坚的促进派、实干家,让担当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脱颖而出、得到重用。

三要有敢于任用担当作为干部的决心魄力。组织敢于担当,干部才有底气。随着对领导机构、领导职数日趋从严的规范要求,领导岗位愈加成为稀缺行政资源,这就要求各级党委要把最优秀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把最担当的干部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上。我们身边可能有这样一些干部,政治可靠、能扛重担,但不见得都要大家“待见”。他们有的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但容易“得罪人” ;有的敢破常规、推陈出新,但可能会有些失误,会被认为“不成熟”…这些干部在考察座谈时可能评价不是最好,在考察推荐时可能得票不是最高,但组织一定要客观公正对待他们,为他们加油打气、撑腰鼓劲。多考虑该用谁,而不是谁该用,坚持事业为上、唯德唯才,下决心把敢于担当的干部放到重要岗位,让更多的干部担当作为,为资阳发展培养更多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的骨干力量。

(三)从素质培养上促使干部善担当。总书记指出,成长为好干

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善作善成的本领不是天生的,除了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更离不开组织上有计划、成系统的培养。

一要坚持教育培训提升专业素养。专业素养是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的统一。当前,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步入深水区,形势任务、趋势衍变对各级班子整体功能,对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无论是分析形势、作出决策,还是突破瓶颈、化解难题,过去那种拍脑袋决策、简单靠行政命令办事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需要干部提升专业素养,既当好领导、又成为专家,既会管理、又精业务。从组织培训的角度来看,干部培训要突出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系统性就是要围绕发展和工作需要制订长中短期培训规划计划。比如,当前应当聚焦临空经济、口腔医药、轨道交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与资阳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针对性就是要从干部个人特点、岗位需要、未来需求出发,制订个性化计划,弥补干部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推动干部专业素养与事业整体发展步调一致。实效性就是要因事因人采取不同培训方式和培训重点,宜高校则高校、宜党校则党校,即可灌输式、亦可开放式,等等。

二要突出实践历练助力成长成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越是在吃劲岗位中锻炼磨砺的干部,应对复杂局面的经验越是丰富。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三大攻坚战”等重大战略任务中,不可避免会碰到各类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更需要干部多经历几次“热锅上的蚂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基层一线、项目前沿、重点领域是干部了解实情、向

实践学习的好课堂,也是干部磨练作风、提高本领的大考场,把干部放到这些地方磨砺锻炼,既能积累丰厚的实践经验,更能锤炼出担当的德行品质。因此,我们应当把培养干部的眼光放得更远一些,创造条件让有发展潜力的干部到急难险重、环境艰苦的地方经风雨、长本领,促进干部在实践锻炼中丰富阅历、历练成才。当前,尤其要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历练。

三要注重分类培养优化成长路径。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干部工作的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我真切感到:组织工作是一门时代科学,干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有自身的规律性,又有鲜明的时代性,要善于用辩证思维看待和分析,不断提高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培养干部尤其应当如此。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干部,历练环境、成长路径、岗位需求不尽相同,组织的培养也应当因人施策、分类进行。对于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应当侧重提升政治能力和统筹驾驭能力,进一步坚定信念、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对于班子副职和专业化干部,以集中性的短期集训和系统性的业务深造为主,进一步提升专业素质;对于发展潜力较大的年轻干部,应当从班子队伍中长期建设需要出发,加强系统的理论教育和严格的党性锻炼,保持干部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

(四)从管理方式上推动干部敢担当。2017 年新年贺词中,总书记号召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随后,有关机构作过这样一个社会调查,“为了使干部能够真正撸起袖子加油干,需要进一步提高或改善的是什么?”74%的受访者认为是“敢干事的勇气”。这个调查结果说明,干部不是不想干事,而是害怕干事!这就需要我们搞清楚干部为什么会害怕?应该如何从管理方式和制度机制上进行改进完善?我认为:

第一,干部敢担当,需要慎用追责问责。一度时期,一些部门追责问责用得过多过滥,基层干部反映工作起来没有安全感,干起事来心中没有底、不踏实。有基层干部这样说,“身体的苦不是我们最苦的,精神压力和身心疲惫才是压垮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基层干部的这些反映提醒我们,要注意两个方面:一要慎用追责问责,如果滥用追责问责,甚至扩大化,就会让被问责的干部心里有疙瘩,也会让其他干部感到不公平而留下阴影;二要精准追责问责,干部出了问题,要认认真真做分析,搞清楚该不该问责、怎样问责、问到什么程度,把板子打到关键处,让干部心服口服,起到“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效果。

第二,干部敢担当,需要为干事者撑腰。想干事、敢干事,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勇气,我们既要倡导也要呵护。干部在工作中,难免会得罪人,会触及到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可能导致对干部的不实举报、恶意中伤,如果组织上不能及时为他们澄清事实、关心帮助、排忧解难、加油鼓劲,就会让他们在工作时畏手畏脚、不敢抓不敢管,明哲保身。为了给干部撑腰壮胆,2018 年 12 月浙江省部署开展了“及时澄清问题,支持干部干事创业”活动,对涉及 10 名省管干部不属实的举报予以通报澄清,对存在恶意举报或者诬告陷害的坚决处理,极大地营造了鼓励干部勇于担当、大胆实干的良好氛围。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做法,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着力构建上

级为下级担当、组织为干部担当、干部为事业担当的新格局。

第三,干部敢担当,需要大力容错纠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难免出现瑕疵和失误,如果一味求全责备,干部的积极性就会遭到伤害。现在我们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上坎的关键时期,越是有闯劲干劲的干部、越是敢于担当作为的干部,越有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勤快的娃儿打烂的碗多”。如果干部出现了失败失误,不分情况、不分性质,“一刀切”严肃处理,就会挫伤干部的积极性。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决落实好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细化容错纠错具体举措,从操作层面进一步解决好容什么、怎么容、谁来容、结果如何运用等问题,让敢想敢干、敢闯敢拼的干部吃下“定心丸”。

(五)从工作氛围上激励干部乐担当。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五个层次需求”理论表明,人的需求一旦得到满足,将会迸发巨大的动力和潜能。干部也是人,也有基本需求,尤其是归属需求和尊重需求,组织上应当体谅大家的苦与乐、荣与辱、悲与欢,让干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有荣誉感、归属感、成就感,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工作。

一要重视干部的身心健康。现在各方面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干部“亚健康”现象比较普遍,甚至有个别干部心理上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干部反映,长期失眠、睡不好觉,感到疲惫不堪;有的情绪难以控制,容易发脾气,易怒易暴;还有的干部,工作上、家庭中遇到特殊困难,个人无法应对,心里长期压抑。这些问题,如果组织上不出面,单靠干部个人根本难以解决。我们要用好

谈心谈话这个方式,多与干部做面对面的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做好心理疏导,释放心理压力。要落实健康体检、带薪休假、体育锻炼制度,分层设立关爱党员干部专项救助资金,帮助党员干部渡过难关,让干部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工作状态、身体状态。

二要推进基层松绑减负。基层工作很具体、很辛苦。近几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总书记先后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解决一些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去年以来,市委坚决有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少基层干部反映会议和文件明显减少了。但据了解,整改效果离中省市的要求和干部的期望还有不小差距,还要进一步规范考核督查,整合考核项目,防止多头检查、扎堆检查、重复检查;要厘清不同层级、部门、岗位之间的职责边界,建立责任清单,坚决纠正简单以“属地管理”名义把责任层层下移等问题。特别要提醒的是,有的上级部门,能够利用现有数据材料的就不要让基层反复提供,不能为了图自己方便,同样的材料反复要、反复报,不要什么人都向基层要材料。

三要保障干部合理待遇。去年以来,中央、省委和市委先后出台关心关爱干部一系列政策措施,最近中组部也印发了进一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有关具体措施,为保障干部合理待遇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依据。但我们了解到,全市各个地方执行落实情况参差不齐,有的地方在落实上还有较大差距。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要求,保证干部的合理津贴、补贴应发尽发,该有的休假、体检等权益应享尽享。要科学配置工作力量,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减少干部节假日加班,对

确因工作原因不能安排年休假的,按规定给予补助。对乡镇干部,要清理并落实已有政策规定,根据所在乡镇条件、在乡镇工作年限等情况,设置乡镇工作补贴的不同档次,精准落实到人,确保乡镇机关工作人员收入高于县直机关同职级人员。对在乡镇机关工作的事业编制干部,根据实际情况参照乡镇公务员标准发放交通补贴,为干部扎根基层、安心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今天就与大家交流这些,谢谢大家。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主题教育党课红色故事 8 28 例

1.周恩来总理几套服装一穿就是几十年,缝了又缝、补了又补,有时还穿着织补过的衣服接见外宾。身边工作人员提醒他礼服早该换了,他笑着说:“穿补丁衣服照样可以接见外宾,织补的那块有点痕迹不要紧,别人看着也没关系,丢掉艰苦奋斗的传统才难看呢。”如今,物质生活条件大为改善,衣服可以不用缝缝补补了,但勤俭朴素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能丢。

2.1961年隆冬时节,63岁的彭德怀回到湖南老家开展农村调查,历时 50 多天,先后接触了 2000 多名群众和干部,调查了 7 个公社和10 多个大队的情况。5 份调研报告形成后,彭德怀的侄儿劝他不要向上级反映。“我吃了人民的饭,就要为人民做事,替人民说话。”面对侄儿的再三劝阻,他毅然决然,“有话我还要说!”

3.陈云同志曾说:“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 90%以上的时间做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做决定用不到 10%的时间就够了。”1961 年,陈云在上海青浦县小蒸人民公社蹲点 15 天,写了 3 个调查报告,得出了母猪也应该下放给农民私养、种双季稻不如种单季稻、种小麦不如种蚕豆的结论。这样细致深入的调查,没有“一竿子插到底”“出水才见两腿泥”的精神是做不到的。

4.1927 年 1 月,毛泽东回到了家乡,身着蓝布长衫,脚穿草鞋,手拿雨伞,考察了湘潭、湘乡等 5 个县,历时 32 天,行程 700 公里,撰写了两万多字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报告一发表,便引起了轰动。瞿秋白钦佩地称赞:“毛泽东是农民运动的王!”。

5.1942 年初,359 旅旅长王震率部开进南泥湾,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积极开展边区大生产运动。荒无人烟的南泥湾,一下子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为抗日根据地树立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典范。

6.罗荣桓元帅多次被毛主席誉为“老实人”。宁都会议后,毛主席“靠边站”了。罗荣桓因多次支持毛主席的主张,也被撤了职。但他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念,仍旧老老实实地为党工作。

7.任弼时堪称“人民的骆驼”。1947 年 1 月,他知道刘胡兰慷慨就义的事迹后,深受感动,认为刘胡兰是个好典型,当即表态“我要向毛主席报告,要大力宣传”。第二天,他就赶往王家坪向毛主席汇报。任弼时就是这样,说到做到,一心扑在工作上,根本不考虑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8.黄克诚是一座“忠诚的丰碑”。1959 年庐山会议上,身为总参谋长的黄克诚明知彭德怀受到批判,仍然指出“大跃进”的错误,后来被打成“彭德怀反党集团”成员。毛主席去世后,当有人贬损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时,又是黄克诚,不计前嫌,挺身而出,捍卫毛主席的形象和毛泽东思想这面旗帜。

9.董必武与何连芝 1937 年在延安结婚,育有三名子女:董良羽、董良翚、董良翮。三个名字之所以都带“羽”字,是因为董必武深感旧中国的“落后就要挨打”,希望中国自己制造的飞机早日飞上蓝天,期待他们兄妹志存高远,为国家建设作贡献。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愿望,他对孩子们的要求很严格,1963 年 1 月 28 日还专门写了首《字三子》诗:“蓄势如鹰隼,奋飞健翼张”“武能御外侮,斯文亦在兹”“如鹏飞有意,标指向天津”。

10.有一次,周总理到上海出差,听说有一些领导同志带着夫人、孩子到地方去,食宿费用都向地方开支后,他非常生气。回到北京后,他在全国第三次接待会议上向各省市代表提出:“今后无论哪个领导到省里去,吃住行等所有开支,地方一概不要负担,都要给客人开具账单,由本人自付。这要形成一种制度。”

11.刘伯承元帅不抽烟、不喝酒、不喜娱乐,“一生只研究打仗这一件事”,“自打从军时起,就做好了准备。路死路埋,沟死沟埋,狗吃了得个肉棺材”,在战斗和工作间隙,翻译大量的苏联军事教材下发指导部队作战,被誉为“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

12.毛泽东同志 1938 年 4 月 9 日出席抗大第四期开学典礼时对学员说,你们若想在抗大站住,首先要下定三个牺牲的决心,“第一个决心是要牺牲升官,第二个决心是要牺牲发财,第三更要下一个牺牲自己生命的最后的决心”“没有最后的决心是不够的,更要有为四万万五千万同胞牺牲自己贡献生命的决心”。牺牲升官、牺牲发财、牺牲生命,是毛泽东同志给共产党人和革命军人标定的精神高地。这“三个牺牲”,非但没有吓跑抗大学员,反而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进步青年,形成“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还有颗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要爬到延安城去抗大”“抗大抗大越抗越大”的滚滚洪流。

13.抗日战争胜利后,迫于国际舆论压力和国内民众希望和平的意愿,蒋介石不得不作出姿态,电邀毛泽东到重庆举行会谈。蒋介石开始不把共产党和毛泽东放在眼里,但一经与毛泽东见面,就改变了看法。蒋介石对其秘书陈布雷说:“毛泽东嗜烟如命,但他知道我不吸烟后,在同我谈话期间,竟能做到数小时不抽一支烟。他所表现出的决心和精神,说明此人绝对不可轻视!”历史已经证明,蒋介石在这一点上是看得很准的。

14.毛泽东同志当年曾引用一首咏泥神的诗来给官僚主义者画像: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正,六亲无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久坐不动,十分无用。他尖锐地把官僚主义称作“反人民的作风”,大声疾呼“要把官僚主义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因为没有一个同志喜欢它”。

15.红军长征中,吴起镇一仗,我军大获全胜,毛泽东十分高兴,赋诗赞扬彭德怀:“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看后深感不安,将诗中的“唯我彭大将军”改为“唯我英勇红军”。朝鲜战场上,巴金写下了《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一文,彭德怀看后,提出修改意见:“巴金同志,‘像长者对子弟讲话’一句改为‘像和睦家庭中亲人谈话似的’。我很希望这样改一下,不知允许否?其实,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把我写得太大了,使我有些害怕!”

16.陈云曾讲,工作作出成绩时,头一个是人民的力量,第二个是党的领导,第三才轮到个人。他强调,这样的次序是不能颠倒的。只有这样认识问题,才能深谙“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真谛,真正在感情上思想上和工作上信赖、依靠党和人民,始终做到“俯首甘为孺子牛”。

17.1927 年夏秋,正是大革命失败后的血雨腥风之际,年届五十的徐特立面对大批共产党人被杀害的白色恐怖,在最危险的时候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7 年 1 月 30 日,徐特立六十大寿时,毛泽东写信祝贺徐老生日提到此事时说:“当革命失败的时候,许多共产党员离开了共产党,有些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你却在 1927 年秋天加入共产党。”徐特立的入党,给今天的我们以深刻启示,这就是:矢志不渝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对党绝对忠诚,矢志不渝为民工作。

18.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来者一律住招待所;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无工作者总理付伙食费;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场,不准用招待券;不允许请客送礼;不允许动用公家汽车;凡个人生活,能自己做的事,不要别人来办;生活要艰苦朴素;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这十条家规,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廉洁奉公的高风亮节,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令人敬仰。

19.在长征时期,曾经有过一个“半条棉被”的故事。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 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将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20.抗战时期,毛泽东经常到延安的一些高校讲党课。有一次,毛泽东等领导同志走进教室时,大家站起来热烈鼓掌。毛泽东微笑着摆摆手,让学员们坐下。他先介绍了跟随他来的几位领导同志,然后说:“我今天帮你们请来几位教员,有洋的,也有土的,我就是土的一个。”当介绍到徐特立时,他说:“他不仅是你们的老师,也是我的老师。”1937 年 4 月至 8 月,毛泽东又在“抗大”开设了“辩证唯物论”课程。每周二、四上午上课,每次 4 学时,下午参加学员讨论,总共达到 110 多学时。

21.在语言运用上,毛泽东既是高超的理论家,更是卓越的实践者。1926 年 5 月,毛泽东在广州举办第六期农民运动讲习所时,在讲课中十分注重根据学员特点来说明问题。据当时的学员回忆,有一次毛

泽东讲课,在黑板上画了一座宝塔,一边画、一边讲,说:“你们看,最下层是塔基,有工人、农民,还有小资产阶级,人数最多,受压迫和剥削最深,生活最苦;压在他们上面的一层,是地主阶级、买办阶级,人数不多;再上一层是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人数更少;更高一层是军阀;塔顶是帝国主义。”毛泽东接着说:“压迫、剥削阶级虽然很凶,但人数很少。只要大家齐心,团结紧,劳苦大众起来斗争,压在工农身上的几座大山都可推翻。百姓齐,泰山移,何愁塔之不倒乎!”这种形象化的教学方法,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22.1942 年 2 月 1 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作《整顿党的作风》的讲话,在谈到党内存在的“学风”“党风”“文风”有些不正时,说:“这些作风不正,并不像冬天刮的北风那样,满天都是。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现在已不是占统治地位的作风了,这不过是一股逆风,一股歪风,是从防空洞里跑出来的。但是我们党内还有这样的一种风,是不好的。我们要把产生这种歪风的洞塞死。我们全党都要来做这个塞洞工作,我们党校也要做这个工作。”从而形象地说明了“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必要性。

23.1936 年 11 月,赵尚志率领抗联第三军主力部队西征。在这次征程中,部队在半年多的时间里,仅在屋里住过 10 天。无论战斗或休息,都处于冰天雪地之中。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中,赵尚志带领战士高歌欢唱《四季游击歌》:“雪地游击,不比夏日间。朔风吹,大雪飞,雪地又冰天。风刺骨,雪打面,手足冻开裂。爱国男儿不怕死,哪怕

篇3:现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但是,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各种文化思潮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 有些大学生理想信念也呈现出偏向性特征。其主要表现有:一是“物本信仰”倾向。“物本信仰”就是崇尚和追求物质为根本, 以追求金钱为目的;其人格特征是功利、享乐性的。“物本信仰”的实质是人的物质化, 是人的内在精神的缺失与主体性消解。二是“器本信仰”倾向。“器本信仰”就是崇尚技术和手段, 以拥有业务、智能、专长为根本目的;人格特征显示为功用、表现得狭隘。“器本信仰”的实质, 是人的工具化, 在社会信息化条件下, 表现为人的数字化、形式化, 人内在的人文精神、价值目标的缺失, 导致技术性思维强化, 精神动力不足, 社会责任感不强。

二、理想信念偏差的原因探究

(一) 社会因素

第一, 市场体制与竞争压力的因素。市场体制的竞争性与激励性, 社会主体与个体之间的直接比较, 社会各行各业竞争激烈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人们为了适应这种竞争, 重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数字工程, 轻战略工程、灵魂工程。这一重一轻的价值取向, 使物质的、科技的因素具有价值优位;而思想、道德、政治等因素容易忽视而陷于物本倾向。这种重物质轻精神、重科技轻人文的价值取向, 往往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形成产生直接影响。

第二, 流动强化与风险压力因素。社会各个方面流动易变虽然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机遇, 但风险也不期而至。如果遇到一些非自己所能控制的因素, 就容易使一些学生形成即时性思维, 即“当下即是”。这种即时性思维, 只认定社会偶然性、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 不愿去探索必然性与规律性, 因而也会对揭示社会与人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理论产生排斥, 使具有理性特征的理想信念难以形成。

(二) 大学生自身原因

第一, 自主性与依赖性并存。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择业中, 独立性、自主性逐步增强, 越来越多的学生自身修养, 自主选择自己的发展目标和确立理想信念。但青年学生缺乏生活经验, 三观正处在形成、稳定的过程中, 因而在形成价值目标时, 或过分相信自己在特定情况下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而拒绝思想政治教育, 或过分依赖环境而缺乏价值观确立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前者是对特定环境因素、理论知识不经自己全面、深刻思考的一种依赖, 后者是对变化了的环境依赖, 诸如盲目相信某种片面、错误的思想观点, 盲目追逐所谓时尚的社会思潮, 盲目崇拜某些明星人物等。

第二, 曲折性与反复性较大。处于青年早、中期的大学生, 社会生活经历、思维方式相对单一, 敏感但缺乏深度, 有激情但难以持久。当今社会不确定因素、偶发性因素日益增多, 使许多学生产生迷惘困惑和发展焦虑。这正是一些大学生理想信念尚未完全形成、价值判断标准尚未完全确立的主观表达。在这种状况下, 自主比较和选择往往犹豫不决、变动不居, 表现为反复性、曲折性。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一)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大学生视野开阔, 见多识广, 形成了在比较中认识自己、判断得失、形成观念、选择行为的特点。理想信念的确定不能只依赖外部的灌输, 更要重视自主内化的过程。学校德育只是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外部条件之一, 主要要靠学生自主确立。所以在德育过程中, 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特有特点, 给予积极引导, 不能急功近利。大学生由于理想信念尚未形成或稳定, 他们在比较选择中会出现不知所向、不知所选的苦难, 或以不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行不合理、不规范选择, 因而要针对偏差, 通过综合性教育、比较性教育、引导学生有主体意识, 不产生依赖心理或者逆反心理, 在比较中学会选择。同时让学生感觉到学校德育不是一种灌输课, 而是为自己解决疑惑、排除困扰的指导课。

(二) 理想信念教育体现层次性。

理想信念教育体现层次性, 必须做到三个“贴近”, 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从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心、关怀入手,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 寓教于服务中, 针对学生内心深处存在的问题, 找准症结, 真正把道理讲清楚, 把是非搞明白。重视青年的实际体验和情感教育, 以情感人, 以情育人。把解决理想信念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又有助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实际相脱节的弊病, 能够大大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 一定要进一步重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 进一步重视信仰教育规律, 进一步创新和完善社会主义价值理念, 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真正使当代大学生爱他人、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爱世界和平, 并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命运。在此基础上, 把深厚的情感进一步上升为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信、挚爱和执着追求。这是理想信念教育的一般规律, 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体系和方法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 , 人民出版社, 1979年。

篇4:信念,理想的根基

信念,是理想的根基,是行动的支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志愿者、义工、环保主义者、NGO成员。他们乐于为急需血的人挽起袖子,他们不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他们带着铺盖卷去穷乡僻壤教贫困孩子,他们为大坝、高尔夫球场、豪华别墅鲸吞的河流、土地、乡村奔走呼号,他们会在暗夜里感动、愤怒、流泪、失眠。本质上他们是一群快乐的人,健康、开朗、崇尚行动。他们又确是杜甫的后人,“生年不足百,常怀千岁忧”。现在,他们将这一切用纸和笔延续……

——曾经荒原

庸碌日子之外

图书《可可西里10年——志愿者讲述》

撰文/杨欣

荒原岁月是骨头上的烙印,新鲜而疼痛;可可西里是内心深处的情结,生命因之而动听。

他们,不同年龄、不同职业,来自不同的都市,选择在可可西里无人区相逢。徒手建造中国第一座民间保护站;深情守望青藏高原旷野上的野生动物;韧性抗争藏羚羊生存的权利;甚至牺牲年轻的生命……

这是一片不大适合生命存活的土地,却有两类具代表性的生命韧性地坚守:一类要本能地活下去,另一类要捍卫前一类活下去的权利。于是,藏羚羊和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的人们,在可可西里相逢。蒙语中可可西里是“美丽的少女”之意,它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无人区之一,也是青藏高原野生大型兽类动物聚集最多的地区之一。

可可西里,他是雄性的,高远冷峻,像裸露臂膀的高原汉子;她又是母爱的,博大不言,默默哺育怀抱里的一切生灵。但在荒原的静夜里,有心人能听到她深深的叹息。生命本是奇迹,却在这片土地上的20和21世纪交接处,屡遭悲剧。

20世纪80年代这里发现金矿,数以万计的淘金者蜂拥而入,狂采乱挖,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际市场流行羚羊绒制品,偷猎者又进入这一地区对藏羚羊进行毁灭性的捕杀,致使这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十年间数量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

高原上种种生命的归宿,地球村人类的归宿,人类心灵的归宿,三者之间或许存有一种函数关系。尊重他人,便是端庄自己。人,只是一辈过客,偶来一趟,借宿地球,一些人去了,另一些人又来,驿站依然,继续为后来者标注远方。人没有独裁大地所有版面的权力,去发布舆论一统、惟我独尊的社论。

1994年1月治多县委副书记杰桑·索南达杰为保护这里的藏羚羊,在一次与偷猎者的搏斗中,一人同18名偷猎者进行枪战英勇牺牲。1997年9月10日,可可西里东部昆仑山脚下,以索南达杰名字命名的中国民间第一座自然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在12名志愿者和治多县西部工委的共同努力下落成,可可西里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

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成立后的10年间,陆陆续续有300多名志愿者分批赴可可西里。他们大多数是都市里的普通人,在环境极其恶劣的无人区从事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的相关工作。这些环保主义者匍匐在零落的阵地上坚守。或许得之于知识的提醒,苦难的记忆,同道的共鸣,心灵的指引,他们的旗帜五颜六色,却隐约透现出相同的旗语,那是四个大字:悲天悯人。他们在感念苍生中感念自己,在助人中发现自己受助。天演平衡,所欲随心。

野性贯穿血脉,他们感知了文明;痛楚嵌入记忆,他们真切热爱生活;遭遇过许多非正常死亡,他们尤为敬畏生命。

本书选出10年里20人的荒原片断,它们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的意义远远超出了环保或是野生动物保护这样的主题。

可可西里只是一个壮阔的背景,在这背景前这些志愿者向我们展示了普通人平凡日子中不平凡的契机,这契机引导他们寻找庸碌生活外可能的精彩,并从此改变他们的命运。在这里,他们发现人之渺小因而需要崇高精神赋予生命价值;他们品尝倾尽所有之后的甜美从而领会施比受更快乐的道理;他们在生死与共的进退中重温人与人无间的亲密;最后,他们在荡气回肠的经历中改写自己的人生。

你朝九晚五,感觉生命在巨大的磨盘中渐渐消磨。也许你不需要进入可可西里,也许聪明如你进入这本小书这便是改变的契机……

户外探险提示

一本书和一个保护站

可可西里、藏羚羊至今已经为人们耳熟能详。可可西里的藏羚羊保护已经成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的一面旗帜。

10年前,民间环保组织绿色江河走进可可西里,开始为可可西里的藏羚羊保护进行呼吁。依靠《长江魂》这本书的义卖筹款,依靠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在可可西里建立了中国民间第一个自然保护站—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推动了可可西里乃至整个长江源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使可可西里藏羚羊的保护得到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关注。

如今这本《亲历可可西里10年—志愿者讲述》是绿色江河志愿者在可可西里的亲身经历、真情实感铸成的文字,他们的讲述让读者能触摸到可可西里的真实,让读者感慨康巴汉子真枪实弹血性男儿的顽强与坚韧;同时,300多名志愿者在可可西里脚踏实地的无私奉献,又让身在城市里的人找到了一个精神上的绿色支点。通过《亲历可可西里10年》的义卖筹款,绿色江河将在长江上游建立中国民间第二个自然保护站。

在你拥有这本书的同时,你已经为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保护献上了一份爱心。本书的义卖收入将全部用于中国民间第二个自然保护站的建设。

慷慨义举,长江铭记。这也许是一项中国式的自然生态保护之举。

大地的梦想

图书《绿镜头》

撰文/徐刚

我一边读一边想:本书的作者汪永晨走了多少路?生而为人的天命之一就是走路,呀呀学语时摇摇晃晃迈出的第一步,便意味着生命的道路已经开始,从此后是奔波行走,感觉和体验虽然不尽相同,但作为个体生命的一生大体上都是在行走中完成的。由此,我们应该为行走而感激而赞美,多么好啊,我们还能走路!

大地有梦,也只有大地之上的梦想才能印证我们每个人心头的梦想。比如长江源,那些不意高大自己的小草,那些总是警惕着远离人类的野牦牛和藏羚羊,野牦牛行走时的八面威风,藏羚羊疾奔时的四蹄生烟,它们所思为何?奔行为何?还有各拉川东冰川,消消滴滴的融水是一条大江的初始流出,如果进而追问青藏高原的抬升,大陆板块的碰撞,在一定的高度上潇洒源头的确立,是谁?又是以怎样的伟力,在人类出现之前作出了如此神奇的安排?然后才有逐水草而居,才有行行复行行的人类创建家园的历史。历史的过程不可能再现,但,会留下若干细节,诸如长江源的雪山、冰川,那种庄严肃穆到冰冷的岿然屹立,告诉我们:这就是神圣!你只能仰视,你根本无法深入其中的古老和原始,而本书作者则以她的行走和细腻的笔触告诉了我们这一切:大地之上一个无比伟大梦想的源头的若干片断。人们称之为江河,奔流其间的是水,或清或浊的水,水是什么?今人只以“水利”、“水害”取之斥之,老子告诉我们“水几于道”,“天下之柔驰骋天下之圣坚”。汪永晨在长江源的感受之深,可以从她的一系列行为中得到解读:呼吁请停杨柳湖水库保护都江堰,乃至对怒江、金沙江上高坝大库的痛陈弊端,可以说无一不亲历之、亲为之。至于她在本书中发出的喜马拉雅山冰川正在后退、可能消失的警告,以及其中所包有的水危机的环境灾难的内涵,我相信,即使在眼下已为源区的荒涣化所证明。问题只是:我们远远没有把这一切真正关乎家园存亡的事件当成事件,而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急功近利的“发展”中。

书中处处流露出一个女性的细腻及慈爱——从人到山川草木到长江源的野狼和北极熊。她告诉我们:“人类所有的行为几乎都可以在动物世界中找到模式。”其实,人首先是动物然后才是人。人只能与万类万物共存才是人,然后便有了生命的广大和美丽。这广大和美丽中自然也包括北极的900多种开花植物,120多种鸟类,这些极地之花和极地翅膀,有着更加深重浓重的来自天国的意味,它们绝对不会诉说严寒的冷酷,它们只是开花、飞翔而已,人不知其详,人要连根带叶地理解了北极的一根小草,人就能知道何为上帝何为人了。但,人至少可以体会到华滋华斯的诗句所言:“最卑微的花也能给人以/深沉得不能用眼泪表达的情绪。”

荒野、冰川、小草和北极花、北极熊,当我们随着汪永晨的笔触看到这一切、想到这一切,掩盖以后又思念这一切时,我想告诉读者诸君:我们已经和汪永晨一起看见大地的梦想了。

这本书吸引我的还有她笔下的风景描写,用白描手法,读来更为真切感人。实际上,我们已经很难在当下的文学作品中,读到细致的、动人的、情景交融的景物描写了。从客观来说,我们的小溪小河都是外公外婆的清洌洌的小溪小河了,就是在大城市的郊外农村,你也很难得看见一条清澈的河流,无物可状便无景可写又有何情可护呢?以主观言之,文坛浮躁日甚一日,谁还愿意去长江源走风沙线?汪永晨从不以作家自许,只是以眼见为实的一切经过思考而真实地表露,那景致、那风格、那所见所思却得到了非同凡响的收获。其实,风景这一字眼丰富而厚重,她是带有神秘性的,指向神圣,大地上的风景都是从土地里长出来的,是天工造化而非人力所为,人可以破坏,人不能再造。而极而言之,假如没有大地之上的风景,又怎么会有天启神通呢?那是一种无言的启示,那是一种永远沉默的人所未能的真正的艺术,我曾称之为大地书。

我和汪永晨只在一起喝过一杯咖啡,大约是志趣相近吧,我为她的绿家园精神所感动却是真的,同样让我感动的是她奔波之余的笔耕不辍,以及从笔端流露出来的对生命、家园的思考,由此会想起远在彼岸的台湾作家张晓风的话:“有没有一种山水是可以和我辗转相互注称的?有没有一种山水是可以和我相互印证的?”

我们都在路上,慢慢走啊,记住那些风景。

我们随着汪永晨与长江源和北极相遇而相对时,对大自然充满敬畏。

篇5:树立远大理想的小故事

爱迪生 1847 年生于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米兰小市镇。父亲是荷兰人的后裔,母亲曾当过小学教师,是苏格兰人的后裔。

爱迪生从小就特别爱问“为什么”,喜欢对一个问题追根究底问个明白。有一次老师讲一位数的加法,同学们都认真听讲,爱迪生突然举手问老师:“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老师被问得张口结舌,一时难以回答他的问题。父亲也常常被他问得无言以对,只好拍拍儿子的脑袋瓜说:“去,问你妈去!”只有妈妈能够回答他那些奇怪的问题。

有一天,妈妈正在厨房忙着,爱迪生好像有了个惊人发现似的跑来,睁大眼睛问:“妈妈,咱们家的那只母鸡真奇怪,它把鸡蛋放在屁股底下坐着,为什么? ” 妈妈呵呵笑了,她放下手里的活,认真地对爱迪生说:“鸡妈妈那是在孵小宝贝呢!她把那些蛋暖热后,就会有小鸡从里面爬出来。你看咱家那些毛茸茸的小鸡,它们都是被鸡妈妈这样暖出来的。”小爱迪生听了,觉得真神奇。他认真想了一会儿,抬头问道: “难道把蛋放在屁股底下暖和暖和小鸡就能出来? ”“ 对啊,就是这么回事! ”妈妈微笑着点头。等到饭做好了,妈妈忽然发现小爱迪生不见了,哪儿都找不到,妈妈急了,大声喊儿子的名字。这时,听到从库房里传来他的答应声。妈妈觉得很奇怪,过去一看,原来爱迪生在那儿做了个“窝”,里面放了好多鸡蛋,他正一本正经地蹲在上面。妈妈更奇怪了,问道: “ 你在干什么啊? ” 爱迪生说: “ 妈妈,你不知道吗?我在孵小鸡啊! ”

在学校,爱问问题的爱迪生经 常让 老师很恼火,因此老师有时候训他,甚至打他。爱迪生心里不高兴,成绩总是没有提高。老师把爱迪生的妈妈找来,当面数落她的儿子:“他脑子太笨了,成绩差得一塌糊涂,总是爱问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我们真教不好你这样的儿子。”爱迪生的妈妈听了,觉得是老师不理解儿子,问题多是因为孩子爱思考,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她相信儿子的智力没有问题,而且比别人的孩子还要聪明很多。于是,她毅然对老师说:“既然这样,我就把我儿子带回家吧,我自己来教他。”老师听得愣住了,他实在不能理解这个“奇怪”的孩子,还有他的“奇怪”的母亲。

从此,爱迪生的母亲就当起儿子的家庭教师。对于儿子的稀奇古怪的问题,只要她知道的,她就努力回答;不知道的,她就让儿子去看书。当她发现儿子对物理化学很感兴趣后,就给儿子买了本《派克科学读本》,她还劝丈夫把家里的小阁楼改造成儿子的小小实验室。

就这样,在这个不怕被问“为什么”的母亲的教育下,爱迪生虽然没有在学校读过几年书,却搞出许多伟大的发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爱迪生的文化程度极低,对人类的贡献却这么巨大,因为他有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和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

篇6: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心得体会

理想信念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党员能否从内心深处认真地审视自己的理想信念,自觉对标和学习优秀党员把共产党的精神之根基打牢,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核心所在,也是新形势下党员加强自身建设的首要任务。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是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明白的基本常识。今天,我信党之所以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下许多党员在信仰方面与我们的前辈相比、与我们身边的先进来比,有着不少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将会影响和制约着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步伐,必须着力解决好党员信仰这个关键的问题,这是因为:

信仰就是我们生存的本源。纵观古今,理想信念都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或一个政党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生生不息、延绵至今,一个很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是历经几千年的岁月砥砺,融入于国人的血脉中共同的精神信仰,而这种信仰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就被吸收和包涵于我们共产党人的信仰之中,成为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这一点上讲,我们共产党人,无论是作为中华民族儿女,还是作为共产党员,自觉的坚守好我们的信仰信念,都是理所应该的本份,都是实现“中国梦”最坚实的基石。

信仰就是我们前进的明灯。信仰如灯,指引航程。回顾的党的历史,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开天辟地的建立起一个历史上从末有过的一个崭新中国;之所以能够不断走向成熟、走向胜利,带领人民一道把中国建设的越来越美丽,就是因为有信仰的指引。只要信仰坚定,我们党、我们每个党员在任何时候,都能清楚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而奋斗、如何去拼搏。《信仰的味道》这篇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并给予充分肯定。

文章中列举了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的一个小插曲,故事生动而感人,虽然至今已经过去96年了,但今天读起来,依然让人觉得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感人。信仰的味道是什么?就是精神之甘甜,是一种让无数的革命先辈甘愿吃苦受难而趋之向往的味道。如果当下党员在这次学习教育中能够真正把信仰立起树牢,那么,个人前进的道路将是一片笔直光明,既不用担心走错路,也不用忧心崴了脚;既不会为工作而叫苦,也不再为待遇而抱怨,那些所谓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等问题,自然而然地就会让信仰的光照蒸发的无影无踪。

信仰就是我们行动的力量。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发挥内在的巨大驱动作用。可以说,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够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可以指引党员自觉地为目标而奋斗不懈,即使再苦再累,党员为了心中的目标也会一往直前、义无反顾,最终将会战胜一切困难并取得最后胜利。

这一点在“信仰的力量”一文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在文章中,从敬爱的邓小平同志身上清晰而深刻感受到这种信仰的精神所产生巨大能量,所带来的巨大力量。小平同志一生可以说是信仰如炬,理想如帜,用实践演绎和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追求的真谛和内涵,是我们每个党员学习的楷模。广大党员,就是要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把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深学透,进一步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让共产党人的信仰之光照亮未来前行的道路,为党的伟大事业做出我们党员应有的贡献。

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心得体会600字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也是特区建立35周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习近平总书记对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提出了总体要求,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学要带着问题学,学就是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牢记入党誓词,牢记党的宗旨,树立行为规范。做就要围绕专题学习讨论,找自身存在的差距,针对问题改,自我净化、自我提高,防止大而化之,力戒形式主义。

经过这几年从严管党治党的实践,党员干部整体素养和作风都得到了加强,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但一些问题依然存在:有的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精神空虚,甚至热衷于封建迷信活动;有的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看齐意识不强,不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有的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精神不振,利己主义严重,工作消极懈怠;有的党员道德行为不端,不注意个人品德,贪图享受、奢侈浪费。因此,在新形势下,社区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要不断增强自身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四种意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理想信念的小故事】相关文章:

励志故事:理想与信念05-15

理想信念状况05-24

燃亮理想信念04-19

理想信念分析05-08

理想信念意义06-03

理想与信念05-05

职业理想信念06-11

理想信念论文题目05-08

传统理想信念范文05-24

坚定理想信念范文05-28

上一篇:赵庄工区党支部工作总结发言稿下一篇:过年日记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