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中看客形象分析

2024-08-26

鲁迅作品中看客形象分析(共8篇)

篇1:鲁迅作品中看客形象分析

鲁迅作品中看客形象分析

鲁迅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有骨气的作家,以笔为武器,以新文化运动为战场,做出了不可磨没的贡献。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更是一面旗帜,一座高峰。1937年,毛主席在陕北公学上作演讲,称鲁迅在中国的价值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1946年,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说:“鲁迅是中国文化主论,更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更是革命家。”鲁迅精神的作用自然是不言而喻,鲁迅的作品更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索和研究。

鲁迅早期的看客思想是出现在他弃医从文的那段时间。晚晴末年,正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因为鲁迅的父亲死于庸医之手,所以他萌生学医念头,想要通过医治国人的身体来强壮国人,在赴日留学学医期间,日本正处于国力强盛,欲独霸东亚的膨胀时期,鲁迅在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轻蔑和中国人的自我麻木中度过了两年的学医生活。但在一次意外的看电影的过程中,鲁迅看到一个中国人因为给外国人当间谍被日本人杀头,而围观的中国同胞却神情漠然,目光呆滞,有点还竟以此为热闹,起哄,这些无知漠然的看客眼睛里没有丝毫的怜悯同情之情。这件事情使鲁迅产生了弃医从文的想法,使他认识到要使国家强大,不能仅仅通过强健国人的身体,更要改变国人麻木愚昧的思想观念。鲁迅曾在他的作品中感慨道:“我终于见到了久违的中国人,一样的强壮,不一样的麻木神情„„”鲁迅在《呐喊自序》中也说道:“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自此,鲁迅决定用文艺这一利器来改变国民脑子中那根深蒂固的看客思想。

我们可以发现在鲁迅的作品中塑造的那些看客的艺术形象,他们存在于《孔乙己》中的那些取笑孔乙己的酒店里的酒客,是《狂人日记》里“一路上的人”,是《祝福》中听祥林嫂讲阿毛被狼吃了的悲惨故事的人,是《药》中那些麻木不仁的看杀的老百姓„„他们善于凑热闹,善于分享别人的痛苦从而来宣泄自己的痛苦,他们看似精明,实际上却是最愚笨,卑怯的,是名副其实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

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是看客的骨子里特有的东西,这些传统观念是冷漠,麻木,无聊,喜欢凑热闹,看笑话,委曲求全„„曾有一段话大概这样写道,在一个没窗没门的屋子里,你要在墙上开一个窗子,中国人肯定不都赞同,但你说要把房顶去掉,他们肯定来和你协商在墙上开个窗子。他们就是这样的懦弱。《祝福》中祥林嫂的命运可谓是中国封建女性命运的真实写照,没有丝毫命运主人地位,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却不得的困苦窘境。而围绕在祥林嫂周围的那些看客们,认为祥林嫂是 “不干净”的女人,建议她去捐门槛后地位仍对她的看法没有任何改变的冷漠看客,还有从四面八方来听祥林嫂讲述自己的阿毛是如何被狼吃了的悲惨故事的看客,当看客们“看到她说到呜咽,他们也就一齐留下了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地去了,一面还纷纷评论着”随后留给祥林嫂的只是那星星零零的冷漠的话语和祥林嫂失去阿毛后的无尽的悲伤„„这些内心愚昧无知的看客才是最终杀死祥林嫂的真正的罪魁祸首。《孔乙己》中的短袖帮看客是衬托孔乙己形象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随“哄笑”声而来,随“哄笑”声而走,竭尽所能的讽刺和挖苦孔乙己的落魄,残忍的掀开孔乙己脆弱的伤疤,当孔乙己因为偷东西被人打断了腿的时候,大家对他更是冷漠和鄙夷,对孔乙己没有半点同情反而以孔乙己的不幸遭遇作为乐趣,孔乙己的痛苦,穷苦甚至是到最后不确定的死亡都是他们茶余饭后娱乐的材料。殊不知,其实咸亨酒店的这些短袖帮看客,也不过是悲剧的看客,他们也是和孔乙己一样的被压迫和被剥削的悲剧人物。在《药》里,夏瑜为革命英勇的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刑场即将被杀头的时候,那些无知麻木的看客急急忙忙将刑场围的水泄不通,看夏瑜被杀,他们不会问夏瑜为什么会被杀头,而是像鸭子一样伸长脖子向里看,好像里面有一个吸铁石把这些看客往里吸,等到看杀结束了,他们便熙熙攘攘不知足的散了。而茶馆的茶客更把夏瑜的被杀作为闲谈的话题,夏瑜的流血的牺牲变为了毫无意义的看客的观看对象和人们闲谈的材料。这种精神空虚,无情的看客心理,使得国人的心灵愈加麻木不仁。

中国人的看客心理由来已久,是中国人性格中劣根性的集中体现。看客们的存在不可怕,可怕的是看客们内心的那种冷漠、卑怯、自私、无知、愚昧、喜欢看热闹„„鲁迅先生在作品中将这些看客的行为表现出来就是要唤醒国人沉睡的思想,只有思想真正清醒了,才有利于整个民族国家的进步。但不幸的是,在当今社会中看客心理依旧存在,而且就在我们身边。2011年10月13日的“小悦悦事件”中小悦悦被两辆车碾压,在七分钟之内,18名过路人对这个可怜的小孩视而不见,没有伸出援助之手。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宝贵,何况是一个天真的小孩。而“南京徐老太太事件”让路人害怕相救,面对老人的求助,路人无动于衷。无奈老人只得发出:“是我自己跌的,和你们没有关系,你们不用担心!”这不免使我们深思我们的国民到底怎么了。虽然媒体一再曝光这些事件,立法部门也出台一些条例,为的只是能唤起国民冷漠的内心,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充满温暖和爱心。

鲁迅先生已经离我们远去,可是他的作品中的看客形象却永远的留了下来,我们应该深刻挖掘其深刻性,透彻地了解鲁迅先生作品所要传达出来的深刻内涵。

篇2:鲁迅作品中看客形象分析

鲁迅写小说时常常有浓重的寂寞和悲哀感。通过看客的行为轨迹,透视他们病态的灵魂,以此来解读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核。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作品有好几篇入选。陈建忠先生将《药》《孔乙己》《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作品中的“看客”们集中到一起,旁征博引,条分缕析,精辟论及,异彩纷呈,成一家之言。基于此,我向读者朋友推荐这篇文章。

在鲁迅小说的人物画廊中,看客形象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鲁迅收入《呐喊》《彷徨》的25篇小说中几乎三分之二的小说都不同程度地勾勒、描绘了看客形象,其描写的看客人物众多,层次繁杂,组成了一个看客群体,具有 深广的揭示意义。他们是一群病态而特殊的国民:一面受到别人的欺凌和毒害,与受害者有着类似的命运;一面又自觉不自觉地甚至很有兴致地从精神上摧残那些受害更深的底层弱民,他们是“吃人”和“被吃”两面性的复合体,是那个时代的不幸者和可卑者。鲁迅通过揭示这类人的精神病态,来揭露出社会的病态,由此开掘出封建社会吃人的主题:封建社会不仅对人的肉体摧残,更是“对人的灵魂的咀嚼”。因此鲁迅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来关注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苦,采取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灵魂病态无止境的开掘,达到对中国人灵魂拷问的目的,使鲁迅小说具有—种内在的震撼力和灵魂揭示的深刻性,显示了他小说的现代性。

下面通过看客的行为轨迹,透视他们病态的灵魂,以此来解读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核。

一.透视看客的行为表现,解读鲁迅对民族处境和命运的深沉思考

所谓看客,重点就一个“看”字。这些人没有相貌,不管男女老少,只有一个动作,那就是“看”,以观看“无事”为人生乐事。“看”是他们给人印象最深、最有代表性的外部行为特征。然而他们一面看别人,一面又被别人看。“看与被看”构成了无聊看客们的生活本质。这种“看与被看”的关系发生在以下两个方面:

(1)发生在看客与底层弱民之间。

《祝福》中祥林嫂因阿毛不幸被狼吃了,在向人们倾诉痛苦的时候,鲁迅写到人们的反应:“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起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地评论着。”这些乡村老女人们(看客们)正是在“看(听)”祥林嫂的痛苦时,也使自己原本的不幸与痛苦得到宣泄、转移以至遗忘。而祥林嫂的不幸并没有引起真正的理解与同情,仅成为可供消遣的“故事”。这类行为上的冷漠表面上看是麻木、混沌的,实际上显示了看客们人性的扭曲与病态。作者正是用悲悯的眼光,嘲讽了看客的麻木与可鄙,从而一针见血地揭示出这个时代、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病根,使国民救治问题广泛地征服和警示着众人的心。

(2)发生在看客与先驱者之间。

鲁迅作品多次写到了先驱者牺牲后,鲜血和心肝被吃的事件。小说《药》里革命志士夏瑜惨死于敌人的屠刀下,而与他生活在一个城市的乡亲华老栓夫妇却迷信邪说,用开茶馆辛辛苦苦攒起来的一包洋钱,买了用夏瑜的血制成的人血馒头,为生了痨病的儿子小栓治病,但最终小栓还是命丧黄泉,先驱的血不仅白流了,而且白吃了,这是双重的悲哀。因此看客们不仅鉴赏着先驱者的牺牲,而且还从精神和肉体上“吃”掉先驱者,这才是古往今来一切先驱者和革命者最深层的悲剧。

正如鲁迅所说:“看客们对先驱的死基本上是无动于衷的,充其量只是获得更多的餐桌旁闲聊的素材罢了,先驱的血恰好可以给这些过着灰色、平庸生活的闲人们着一层红色,增加一点刺激,充当他们无聊人生的调味品。”鲁迅为民众不能唤醒而深感悲哀。

总之,鲁迅的小说善于抓住看客们病态的行为来剖析其扭曲的灵魂,以促使人们痛感提高人民觉悟的迫切性。所以从《呐喊》到《彷徨》,鲁迅绝望的精神状态的加深,灰色状态的浓烈,体现了鲁迅对民族处境和命运的深沉思考,要求国人具有精神解放、精神独立的愿望,要求国人具有完整、完善的自我意识的思想。

二.透视看客的灵魂实质,解读鲁迅批判民族劣根性的苦心和特色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们,在把别人痛苦当作笑料,把革命者鲜血当成治病良药,把杀人当成看戏,拿残酷当作取乐,拿他人痛苦当作赏玩时,暴

露出看客们是那么的愚昧、麻木、无知,对周围一切是那么冷漠的病态灵魂。作者正是从心灵角度切入看客的内心世界和灵魂深处,鲜明地表现了批判国民性的苦心和特色。

首先,看客们赏鉴的实质——灵魂病态。

如《药》中看客们围观、鉴赏夏瑜被杀时情景:“……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这就是鲁迅笔下愚昧、冷酷的民众——看客们。他们生活空虚无聊,爱热闹,充满好奇,但是精神愚昧麻木,缺乏同情,没有人格观念,丧失正义感和道德观,甚至连民族意识都可以抛弃掉,仿佛是一群要被屠宰的猪,死到临头还觉得眼前的事好笑呢。

这正是他们精神受到极大压抑和毒害的病态心理。以鉴赏别人的不幸为幸事,像赶集那样热热闹闹地去看杀人,神情专注、情绪激动地去看要救他们脱离受压迫境遇的`革命者被处决,而眼中却流露出漠然的神色。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出作者“疗救病苦”的苦心:民众们处在一种愚昧混沌的状态中,已被“捏了脖子”而不自知,不知自己在赏鉴别人、评头品足的同时,也即将被放上砧板的处境。

其次,看客们的精神实质——“帮闲”心态。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不过是一群任人驱使、宰割、奴役的奴隶,甚至是连奴隶也不如的牲口。然而这种人的本领就在主人有急之时能够出来帮忙解急,充当着“帮闲”的角色。

《孔乙己》中的人物核心是孔乙己与酒客的关系,而酒店“小伙计”作为一个旁观的看客,他先是“附和着笑”,后又冷酷地拒绝了孔教自己识字的好意,从而成了一个被看客同化、滑入“帮闲者”行列的看客。

《药》在描写刽子手康大叔讲夏瑜在牢中鼓动牢头造反时,茶馆中看客们“帮闲”的心态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二十多岁的人”很气愤,“驼背五少爷”也很气愤;“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驼背五少爷”接二连三地大叫夏瑜是“疯了”。这就是“帮闲者”的悲哀:当惯了奴隶的民众,对先驱的“造反理论”根本不接受,却以“疯子”的恶名来评判先驱者死的价值。而他们只是为了帮茶馆中的“闲主子”增加一点谈资罢了。

再看看大名人阿Q。他是劳苦大众的典型代表,也是一名“出名”的看客。他看到过革命党人被杀,看到过白举人的秘密等。但他又不是一名普通的看客,他虽然看到的是很大的秘密,然而他并不会采取明智的措施,只想帮主子增长点见识,顺便提升一下自己的地位,最后反而被赵太爷之流所警惕、所陷害,落得个“被看”的下场。他和鲁迅笔下众多看客们有所不同,但结果却比他们还惨。“帮闲者”出于“好奇”,结果却是无奈的任人宰割。这就是无知的中国人,一群爱看热闹、没有自尊和骨气的中国人的下场。

再次,看客们的行为实质——帮凶角色。

在鲁迅的小说中,先觉者、改革者受迫害是较常见的主题。《药》《孤独者》等小说都写到强大的社会势力对孤独的改革者的迫害。而《狂人日记》也可以看作是一篇记录先觉者“狂人”被社会整体势力(看客们)迫害的作品。在“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被狂人“踹了一脚,使得古久先生很不高兴”时,导致了整个社会对狂人的仇视。虽然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娘被债主逼死的”,但却不觉悟,自觉不自觉地成了统治者的帮凶和对狂人围攻、迫害的庸众。

《长明灯》中的疯子向群众启蒙的结果却是招致群众的迫害。《阿Q正传》中阿Q被押赴刑场示众的场面,都彻底暴露了民众残忍无比的野兽本性。

因而鲁迅写这些小说时常常有浓重的寂寞和悲哀感:“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

篇3:鲁迅作品中看客形象解读

一.《呐喊》、《彷徨》中的“看客”与“闲人”

二十世纪最初的二十五年是一个充满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的时期, 辛亥革命没有从根本上结束封建势力在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统治。鲁迅先生的《呐喊》与《彷徨》正展示了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的灰色图景。鲁迅看客和闲人, 写出严酷的现实, 揭示了当时普遍存在的国民劣根性。

《药》中看杀头的人们, 看客们的脖子象鸭子一般伸长;《祝福》中, 祥林嫂向人们哭诉儿子阿毛的不幸, 而“鲁镇的人们”终于听得生厌, “甚至拿她的不幸遭遇来取乐, 拿她的伤疤调笑;《明天》中的单四嫂子, 儿子病危, 无人关心, 埋葬宝儿后, “凡是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饭”, “吃过饭的人终于都回了家”, 没有一个人留下来安慰一下这个丧夫丧子的女人;《风波》中撑船的七斤, 因为剪了辫子, 在张勋复辟的风波中, 一家人遭到赵七爷的威胁和恐吓, 村里群众对赵七爷的复辟气焰没有丝毫反抗, 除八一嫂外, 很少有人对七斤表示同情, 反而幸灾乐祸;《狂人日记》中的看客们“他们中有的给知县打过枷的, 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 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 也有老子娘给债主逼死的”, 这些不觉悟的人和统治者有着尖锐的矛盾, 更是在自觉不自觉中吃人和被人吃。《示众》也是一篇集中描写看客的作品, 写群众前呼后拥观看杀人的场面, 如同过节, 更形象地描写了看客们“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鲈鱼”。对他们来说, 人道、同情等丧失殆尽, 已经丧失了正常人的思想感情, 他们已经变成了一群麻木不仁的行尸走肉。鲁迅先生用传神之笔将这些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凝聚成巨大的艺术结晶, 并使其具有了巨大的时空延展性。

从对看客的描写中我们也可以看出, 鲁迅和“五四”前后许多前驱者不同, 他对现实、对未来不乐观, 不激进, 甚至有些消沉, 但却是更冷静, 更清醒, 更有深入的体察和思考。鲁迅先生就是要通过看客的形象, 让读者发现和体悟那“一切的永久的悲哀”, 以此达到他“揭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这一改造国民性的目的。

二.“看客”心理形成的原因

鲁迅先生个人的经历、真实的现实生活和民族的历史积习是看客这一群体形象艺术建构的重要素材来源, 看客促使鲁迅先生的人生发生了重大的转折。早在仙台求学时, 课间放映了时事片子, 讲的是日本和俄国打仗, 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面:给俄国人作间谍, 被日本人捕获, 要枪毙了, 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万岁!”教室里发出了欢呼声。鲁迅先生受到了极大的震动, 他深刻地认识到“凡是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民族的忧患与人个责任感的强烈碰撞使他毅然弃医从文, 去探索国民病根的源头, 站在“立人”的启蒙文学立场上, 医治国民劣根性的灵魂。

对于形成看客心理的原因, 鲁迅先生也通过其小说, 艺术地作出了回答, 那就是自然经济的长期束缚、封建思想的长期禁锢和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

(一) 自然经济的长期束缚

作为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自然经济, 造成了长期的封闭环境, 自供自养、自给自足的生活, 养成了小国寡民的偏狭观念。各人自扫门前雪, 莫管他人房上霜, 事不关已, 高高挂起。只要阿Q、祥林嫂的悲剧一天没有落到自己头上, 就可以心安理得, 并从鉴赏别人的苦难中, 得到一点可怜的“快活”和“满足”, 目光短浅, 使他们不可能自发地团结起来, 寻找出路。

(二) 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

统治阶级的残酷镇压是形成看客心理的政治原因。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是一部皇权至上的历史。这种皇权、特权对百姓私权的长久压迫, 造成老百姓对个体权利的麻木, 对皇权和特权的畏惧。他们处在长期的封建统治和外族的侵扰下, 从来没有争到过做人的权利, 始终是做奴隶。处在乱世, 那是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处在太平盛世, 也不过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 虽然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迫使农民多次举行起义, 但由于当时没有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没有新的阶级力量, 没有正确的思想作指导, 这样, 就使历代的农民革命总是陷入失败;一次次的造反失败使得他们得出造反没有出路的结论, 于是只求做稳奴隶, 向自己身受的苦难认命, 并对别人的苦难冷眼旁观而麻木不仁。人们在被压迫的地位下“所蕴蓄的怨愤”不是“向强者反抗, 而反在弱者身上”发泄, 直到怨愤已消, “天下也就成为太平的盛世”。欺弱怕强之类的奴性思想和苟活心理就是由此产生的。鲁迅挖掘了中国人身上专制主义与奴隶主义劣根性的制度根源和文化根源。

(三) 封建思想的长期禁锢

封建思想的毒害是形成看客心理的又一重要因素。作为封建社会精神支柱的封建思想道德, 渗透到各个阶层, 自然会使被统治的人民受到感染, 如瘟疫一般蔓延。《呐喊》与《彷徨》中, 封建思想是一个整体性和渗透性极其强大的统治思想, 它不仅个性化为《狂人日记》中的大哥, 《祝福》中的鲁四老爷, 《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风波》中的赵七爷等, 而且作为一种统治意识和传统势力, 渗透到社会各阶级、各阶层, 成为一股无影无形, 而又随处可见, 以无形之网笼罩在全民族之上的超自然力量。正是这种力量造就了大批愚昧麻木的看客, 使他们不能理解夏瑜的“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呼喊, 使他们认为阿Q坏, 不坏何至于被枪毙呢?他们用封建腐朽的思想来批判革命者, 使他们在自觉不自觉中吃人和被吃, 使柳妈们不自觉地做了封建伦常的帮凶, 用封建的道德观念和迷信观念, 把可怜的祥林嫂推到了连死也不敢死的境地。看客们不仅是封建制度的支持者, 而且是统治阶级杀人的参与者。看客把别人的不幸当作热闹, 在别人的不幸中寻找自己的高人一等。

可以说, 鲁迅对看客的描写, 根源于他对旧社会封建势力吃人本质的深刻理解, 根源于他对国民性痼疾的清醒认识和改变民族精神的使命感, 根源于他强国必先立人, 立人必先改变落后国民性的思想倾向。通过对看客的描写, 强烈地表现出鲁迅先生对封建思想所作的整体性的批判与否定, 同时也更深刻地揭示出时代特征, 批判辛亥革命的脱离群众和不彻底性。

三.“看客”的审美价值

看客这一边缘形象之所以有这样大的艺术魅力, 除了鲁迅先生站在启蒙文学的立场上, 改良不幸的人生和社会, 揭露病苦和劣根性, 还在于他运用以喜审悲的多元创作手法唤起了读者痛苦的、辛酸的笑声。

在《阿Q正传》中, 小说展示了一幕幕喜剧———阿Q及未庄人种种可笑的行为, 尤其是阿Q临刑前的游街示众, 更是将这喜剧性推向高潮。当我们被小说中的喜剧性场面引的发笑的同时, 又总有一种无情的力量把这笑变成了含泪的笑。喜剧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悲剧性。鲁迅先生通过看客形象的塑造, 以丑审美, 通过对丑的揭露和批判, 表达了对美的呼唤。这种形喜实悲的悲喜剧交融, 也正是作品能够产生巨大艺术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鲁迅先生借助他的小说, 勾勒了一大批浑浑噩噩、不辨是非、麻木不仁的看客和闲人, 从而更深刻更形象地表现了愚弱的国民性和他对国民不觉悟状态的焦虑。至今, 中国社会经历了政治上的风云变幻, 经济上的天翻地覆, 在我们正昂首行进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 毋庸讳言, 由于封建意识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 看客意识和看客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之中, 影响着时代的脚步。因此, 研究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现象, 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 仍然有着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摘要:至今, 中国社会经历了政治上的风云变幻, 经济上的天翻地覆, 在我们正昂首行进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 毋庸讳言, 由于封建意识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 看客意识和看客现象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之中, 影响着时代的脚步。因此, 研究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现象, 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 仍然有着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新疆人民出版社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

[2].《鲁迅概论》苏州大学出版社朱晓进唐纪如主编

[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温儒敏赵祖谟主编

篇4:鲁迅作品中的看客现象

在鲁迅小说的人物画廊中,看客形象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鲁迅收入《呐喊》《彷徨》的25篇小说中几乎三分之二的小说都不同程度地勾勒、描绘了看客形象,其描写的看客人物众多,层次繁杂,组成了一个看客群体,具有深广的揭示意义。他们是一群病态而特殊的国民:一面受到别人的欺凌和毒害,与受害者有着类似的命运;一面又自觉不自觉地甚至很有兴致地从精神上摧残那些受害更深的底层弱民,他们是“吃人”和“被吃”两面性的复合体,是那个时代的不幸者和可卑者。鲁迅通过揭示这类人的精神病态,来揭露出社会的病态,由此开掘出封建社会吃人的主题:封建社会不仅对人的肉体摧残,更是“对人的灵魂的咀嚼”。因此鲁迅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来关注病态社会里人的精神病苦,采取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灵魂病态无止境的开掘,达到对中国人灵魂拷问的目的,使鲁迅小说具有—种内在的震撼力和灵魂揭示的深刻性,显示了他小说的现代性。

下面通过看客的行为轨迹,透视他们病态的灵魂,以此来解读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核。

一.透视看客的行为表现,解读鲁迅对民族处境和命运的深沉思考

所谓看客,重点就一个“看”字。这些人没有相貌,不管男女老少,只有一个动作,那就是“看”,以观看“无事”为人生乐事。“看”是他们给人印象最深、最有代表性的外部行为特征。然而他们一面看别人,一面又被别人看。“看与被看”构成了无聊看客们的生活本质。这种“看与被看”的关系发生在以下两个方面:

(1)发生在看客与底层弱民之间。

《祝福》中祥林嫂因阿毛不幸被狼吃了,在向人们倾诉痛苦的时候,鲁迅写到人们的反应:“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起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地评论着。”这些乡村老女人们(看客们)正是在“看(听)”祥林嫂的痛苦时,也使自己原本的不幸与痛苦得到宣泄、转移以至遗忘。而祥林嫂的不幸并没有引起真正的理解与同情,仅成为可供消遣的“故事”。这类行为上的冷漠表面上看是麻木、混沌的,实际上显示了看客们人性的扭曲与病态。作者正是用悲悯的眼光,嘲讽了看客的麻木与可鄙,从而一针见血地揭示出这个时代、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病根,使国民救治问题广泛地征服和警示着众人的心。

(2)发生在看客与先驱者之间。

鲁迅作品多次写到了先驱者牺牲后,鲜血和心肝被吃的事件。小说《药》里革命志士夏瑜惨死于敌人的屠刀下,而与他生活在一个城市的乡亲华老栓夫妇却迷信邪说,用开茶馆辛辛苦苦攒起来的一包洋钱,买了用夏瑜的血制成的人血馒头,为生了痨病的儿子小栓治病,但最终小栓还是命丧黄泉,先驱的血不仅白流了,而且白吃了,这是双重的悲哀。因此看客们不仅鉴赏着先驱者的牺牲,而且还从精神和肉体上“吃”掉先驱者,这才是古往今来一切先驱者和革命者最深层的悲剧。

正如鲁迅所说:“看客们对先驱的死基本上是无动于衷的,充其量只是获得更多的餐桌旁闲聊的素材罢了,先驱的血恰好可以给这些过着灰色、平庸生活的闲人们着一层红色,增加一点刺激,充当他们无聊人生的调味品。”鲁迅为民众不能唤醒而深感悲哀。

总之,鲁迅的小说善于抓住看客们病态的行为来剖析其扭曲的灵魂,以促使人们痛感提高人民觉悟的迫切性。所以从《呐喊》到《彷徨》,鲁迅绝望的精神状态的加深,灰色状态的浓烈,体现了鲁迅对民族处境和命运的深沉思考,要求国人具有精神解放、精神独立的愿望,要求国人具有完整、完善的自我意识的思想。

二.透视看客的灵魂实质,解读鲁迅批判民族劣根性的苦心和特色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们,在把别人痛苦当作笑料,把革命者鲜血当成治病良药,把杀人当成看戏,拿残酷当作取乐,拿他人痛苦当作赏玩时,暴露出看客们是那么的愚昧、麻木、无知,对周围一切是那么冷漠的病态灵魂。作者正是从心灵角度切入看客的内心世界和灵魂深处,鲜明地表现了批判国民性的苦心和特色。

首先,看客们赏鉴的实质——灵魂病态。

如《药》中看客们围观、鉴赏夏瑜被杀时情景:“……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这就是鲁迅笔下愚昧、冷酷的民众——看客们。他们生活空虚无聊,爱热闹,充满好奇,但是精神愚昧麻木,缺乏同情,没有人格观念,丧失正义感和道德观,甚至连民族意识都可以抛弃掉,仿佛是一群要被屠宰的猪,死到临头还觉得眼前的事好笑呢。

这正是他们精神受到极大压抑和毒害的病态心理。以鉴赏别人的不幸为幸事,像赶集那样热热闹闹地去看杀人,神情专注、情绪激动地去看要救他们脱离受压迫境遇的革命者被处决,而眼中却流露出漠然的神色。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出作者“疗救病苦”的苦心:民众们处在一种愚昧混沌的状态中,已被“捏了脖子”而不自知,不知自己在赏鉴别人、评头品足的同时,也即将被放上砧板的处境。

其次,看客们的精神实质——“帮闲”心态。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不过是一群任人驱使、宰割、奴役的奴隶,甚至是连奴隶也不如的牲口。然而这种人的本领就在主人有急之时能够出来帮忙解急,充当着“帮闲”的角色。

《孔乙己》中的人物核心是孔乙己与酒客的关系,而酒店“小伙计”作为一个旁观的看客,他先是“附和着笑”,后又冷酷地拒绝了孔教自己识字的好意,从而成了一个被看客同化、滑入“帮闲者”行列的看客。

《药》在描写刽子手康大叔讲夏瑜在牢中鼓动牢头造反时,茶馆中看客们“帮闲”的心态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二十多岁的人”很气愤,“驼背五少爷”也很气愤;“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驼背五少爷”接二连三地大叫夏瑜是“疯了”。这就是“帮闲者”的悲哀:当惯了奴隶的民众,对先驱的“造反理论”根本不接受,却以“疯子”的恶名来评判先驱者死的价值。而他们只是为了帮茶馆中的“闲主子”增加一点谈资罢了。

再看看大名人阿Q。他是劳苦大众的典型代表,也是一名“出名”的看客。他看到过革命党人被杀,看到过白举人的秘密等。但他又不是一名普通的看客,他虽然看到的是很大的秘密,然而他并不会采取明智的措施,只想帮主子增长点见识,顺便提升一下自己的地位,最后反而被赵太爷之流所警惕、所陷害,落得个“被看”的下场。他和鲁迅笔下众多看客们有所不同,但结果却比他们还惨。“帮闲者”出于“好奇”,结果却是无奈的任人宰割。这就是无知的中国人,一群爱看热闹、没有自尊和骨气的中国人的下场。

再次,看客们的行为实质——帮凶角色。

在鲁迅的小说中,先觉者、改革者受迫害是较常见的主题。《药》《孤独者》等小说都写到强大的社会势力对孤独的改革者的迫害。而《狂人日记》也可以看作是一篇记录先觉者“狂人”被社会整体势力(看客们)迫害的作品。在“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被狂人“踹了一脚,使得古久先生很不高兴”时,导致了整个社会对狂人的仇视。虽然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娘被债主逼死的”,但却不觉悟,自觉不自觉地成了统治者的帮凶和对狂人围攻、迫害的庸众。

《长明灯》中的疯子向群众启蒙的结果却是招致群众的迫害。《阿Q正传》中阿Q被押赴刑场示众的场面,都彻底暴露了民众残忍无比的野兽本性。

因而鲁迅写这些小说时常常有浓重的寂寞和悲哀感:“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

总之,鲁迅对“看客”的艺术表现和意象群的苦心经营,对民众鉴赏受难者所表现出的冷漠的批判,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极大的震动,展示出他“忧愤深广”的小说意蕴和“精神界战士”的人格魅力。他的忧、他的愤,都与深受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所毒害、所束缚的国民病苦有关,和对民族命运的思考与焦虑有关。而他把根除奴性、扫荡封建文化和思想毒流视为改造国民精神之根本任务,他的“理想人性”就是彻底摆脱奴性、恢复原属于人的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这种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正是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的原因所在,也使《呐喊》《彷徨》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和成熟的标志。

篇5:鲁迅作品中看客形象分析

AS0601112李杰华 摘要:“看客”这一形象经常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出现,它包含了丰富的意蕴,鲁迅先生常常借“看客”形象来揭开中国人灵魂深处的东西。本文通过分析“看客”在鲁迅小说的表现,分析“看客”成其为“看客”的最主要的原因,希望可以引起大家思考。

关键词:鲁迅看客原因启示

毛泽东主席曾经这样评价鲁迅先生:“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何其高,林贤治先生在《人间鲁迅》一书中也对鲁迅先生下了断言:“真正的巨人活在时间的深度里。应当相信,历史终会把最有分量的东西保留下来。”确实,经过历史的考验,鲁迅这位“民族战士”终于成为了不朽。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通过分析鲁迅先生笔下“看客”形象得出一个道理。

一.看客形象在鲁迅小说中的体现及其形象,在我看来,鲁迅先生从来都是一名伟大的医生,先是一名“肉体医生”,后来弃医从文,于是便成为了一名“精神医生”。在他的手术刀下面,“看客”是一大焦点。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并且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这就使看客有了普通性,广泛地反映了中国民众的真实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具有辛辣的批判意味。《祝福》中祥林嫂周围的那些人,都可以成为看客,祥林嫂和他们之间存在着“看”与“被看”的关系。祥林嫂身边的看客身份不一,但却充当着同样的角色。柳妈和卫老婆子是下层看客的典型代表,她们身份低微,其实她们和祥林嫂没有什么区别,同样是受压迫的劳动妇女,都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罢了。可悲的是,她们这一类看客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可悲之处,这也是她们最让人觉得可悲的地方:被压迫却浑然不知,自己将自己蒙在鼓里。“‘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异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干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王只好把你

(第—页))据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1]124125“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

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做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

(第页)(第页)得死了去受苦。”[2]125这是“只吃素,不杀生,只肯洗器具”[3]124的“善女人”

[4](第124页)———柳妈的话。每一句每一顿都像针一样刺向祥林嫂的心,向祥林嫂疲惫不堪的心狠狠地撒了一把盐,但是柳妈并没有丝毫地觉悟和同情,她仍然把谈论祥林嫂当做是一种生活的乐趣,可谓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从这些下层的看客可以看出,当时的国民是何等的麻木和愚钝,在看客的话语和表情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极大的可悲以及国民的劣根性!鲁四老爷和鲁四奶奶在《祝福》中是作为上层人物兼“看客”而出现的。在对待祥林嫂的态度中,他们似乎没有什么表情,既没有同情,对祥林嫂的遭遇也没有感到特别的惊讶。在他们看来,发生在祥林嫂的事情都是再自然不过的,被婆婆劫走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足以见其冷漠和麻木不仁。一定程度上,他们就是封建礼教的维护者,他们对下层劳动者表现出来的除了冷漠还是冷漠。这种上层看客何其残酷、冷血、可恶、可悲、可恨!

在《阿Q正传》中,阿Q是看客,同时也是被看的对象。“‘你们可看见过杀头么?’

阿Q说‘咳,好看。杀革命党。哎,好看好看。。。’他摇摇头,将唾沫飞在正对面的赵司晨的脸上。这一节,听的人都凛然了。但阿Q又四面一看,忽然扬起右手,照着

[5](第72——73页)伸长脖子听得出神的王胡的后颈直劈下去道‘嚓’。。。”充当看客的身份,阿Q是兴高采烈的,觉得“好看”,说的时候也是饶有兴致的,而听者也是“听得出神”,这是何等的悲哀与无奈呀!也是因为阿Q看过杀人,所以“阿Q这时在未庄人眼睛里

(第页)的地位,虽不敢说超过赵太爷,但谓之差不多,大约也没有什么语病的了。”[6]73

何等辛辣的讽刺和可悲!民众麻木的程度和可笑可悲的程度可想而知!最后,阿Q被推上了断头台,成为了被看的对象。“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7](第86页)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跑一趟。”这样的结尾不禁使人拍案称绝,鲁迅以“无

异议”的舆论来结束《阿Q正传》,结束阿Q悲剧的一生,这样的方式最能引导读者进行思考,把文章推向了更深的一个层次。通过鲁迅先生的文章,我们常常可以轻易地对看客进行想像,想像他们的嘴脸,想像他们愚昧的心灵,想象冷漠、麻木、可悲的社会。通过《示众》,鲁迅先生对看客进行了全方位的刻画,写得透彻极致,把各式各样的看客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鲁迅先生在为我们展现看客时,就像为我们展现一幅精彩的画,画里面人物丰富,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尽显生活百态:“刹那间,也就围满了大半圈的看客。待到增加了秃头的老头子之后,空缺已经不多,而立刻又被一个赤膊的后鼻子胖大汉补满了。这胖子过于横阔,占了两人的地位,所以续到的便只能屈在第二层,(第页)从前面的两个脖子之间伸进脑袋去。”[8]161接下来,鲁迅细致而详细地描写了看客

看热闹的过程,还描写了他们为了看好戏而互相挤压的情景,在无聊之中凸显出国民的愚昧无知。在《示众》中,各式各样的庸众一览无遗地展示在读者的面前,这里有各种各样的面孔,各个阶层的嘴脸,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阶层,他们尽管拥有不同的身份,然而他们却因为拥有共同的兴趣而凑到一起:做看客、谈论被看者!看客并没有丝毫的兴趣去了解“被看者”为何处于“被看”的位置,看客们只要自己处于安全地带就足以使自己感到满足和愉悦。看客的眼睛充满饥饿,既愚钝又锋利,他们处于被压迫的地位但是却以看与自己一样受压迫的人们的好戏而满足、快乐,他们的眼睛可以吃掉人的肉体,同时也可以吃掉人们的灵魂!《祝福》就经典地为我们上演了这样一幕:祥林嫂备受压迫,始终处于被看的位置,看客不仅没有表示丝毫同情,相反地,柳妈等把她推向了地狱,使她彻底崩溃,走向死亡的深渊。

二.成其为看客的原因

什么样的人会成为看客呢?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又是怎么样的一种形象呢?而又是什么导致了人们成为了看客呢?如果把我们放置在被看的位置上,我们又会怎样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在思考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得出看客文化的现代意义。首先,成其为看客必须建立在有时间、有精力的前提条件下。封建文化的专制统治压抑了国民的情感,封建礼教的条条框框使他们思想封闭,精神麻木,从而进一步导致了民众心灵的空虚和空洞,于是只要生活中稍微出现了可以观看的事情,他们就会一拥而上,以此来为自己的生活增添点乐趣和刺激。但是看客的快乐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他们通过对被看者的无聊的谈论和嘲讽,来满足自己的抑制了的情感的需要。这是一种麻木、冷漠的庸众心理,同时也是一种病态心理。假如这种病态心理只是反映了社会少数人的精神状态的,那么它就不足为奇,鲁迅先生也就不会把笔锋落在上面。值得注意的是,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祝福》、《阿Q正传》、《药》以及《示众》等作品中看客充斥着整个社会。看客数量之多,看客范围之广,这就使看客变成了一种像镜子之类的工具,它照出了社会丑态,照出了社会的病态!

其次,中国人从众心理一直都是根深蒂固的。从众不一定是不好的行为,但是盲目的从众就会造成不良后果。在鲁迅的笔下,社会盲目从众已经成为一种恶习,这种恶习仿佛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倘使一个人,在路旁吐一口唾沫,自己蹲下去,看着,不久准可以围满一堆人;又假使又有一个人,无端地大叫一声,拔步便跑,同时准可以大家都逃散”。这其实也就是民众愚昧,不能自主思考的结果。所以鲁迅主张“在乌合之前想一想,在云散之前想一想。”遇到什么事情,看客并没有加以任何的思考,他们谈论同类时并没有兴趣去了解他们为何处于被看的位置,自己是否和被看的人有类似之处,如果自己处于被看的位置那会怎样。。。。这些问题的思考对于看客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滑稽的笑话,他们谈论被看的人不需要动脑,他们不需要做任何假设,仿佛思考被视为奢侈和荒诞的行为,看客只需要进行无聊的谈话和议论就会觉得很刺激,心里很满足。人多的地方就想凑过去看看热闹,不怕挤,只怕没有得看!人家看,仿佛你没有跟着去挤反而会变成落伍的人。人家说,我也要参一脚,仿佛不说,就会成为异类。为了跟上时代的“潮流”,看客的从众心里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看客将会吞噬掉被看者,自己也将被吞噬!

三.看客们带给我们的启示

看客代表着冷漠、麻木的庸民,他们心灵受到压抑,他们心灵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了一种病态。在鲁迅一针见血的揭露中,他们暴露了丑陋的面目,鲁迅对他们是抱着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但是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物欲纵流的现代社会中,这样的看客难道就没有吗?这样的看客难道就少而少之吗?我们已经从劣根性摆脱出来吗?不!看客文化仍没有消失!鲁迅曾经说过“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这句话对于现在的国民仍然适用。中国人似乎一直都处于“看”与“被看”的位置,封建的风气并没有完全从我们的心里清除掉。其实,对于现代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我们没有充裕的时间让自己去做一名合格的百无聊赖的看客,这是由我们的经济带来的益处。但是,单单经济发展还是不行的。那么我们怎样做才能让国民走出看客的圈子呢?我认为,在追求物质之余,我们更应该为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修养,精神不空虚是最起码的要求。再次,保持一颗不被污染的纯净的心。这于我们新一代是尤其重要的。在心灵保存一个纯净的自我,不要因为生活的外在而失去自我,保持独立,保持一份珍贵的自我!

参考文献:

[1][2][3][4][5][6][7][8] 鲁迅著傅光明主编 《狂人日记》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感悟名家经典小说)

阅读书目:

彭定安《走向鲁迅世界》1992年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钱理群《与鲁迅相遇》2003年8月北京第一版北大演讲录之二

篇6:鲁迅与赵树理作品的农民形象比较

文学院 200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2班姓名:李伟学号:200902010036

内容摘要:鲁迅和赵树理都是我国现当代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位作家,两位作家都善于对农民形象进行塑造,并取得了文学界的高度认可。本文通过对鲁迅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分析和赵树理作品中的农民形象分析,分析了鲁迅与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特点,并进而对其进行比较,浅谈了鲁迅与赵树理笔下农民形象的异同点。

关键字:批判精神传统观念现实主义农民形象

在现当代文学中描写农民形象的作品很多,其中以鲁迅和赵树理的作品中描写农民形象最为典型。同时,鲁迅和赵树理也是描写农民形象最成功的两位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出了他们共有的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描写出了以土地为依托的农民的命运,对落后农民的旧思想、心理、文化、习俗和麻木的神经进行批判。两位作家都从了农民的精神层面、心理变化的视角观察了农民形象和农村社会。董大中认为赵树理继承和发扬了鲁迅的批判精神和现实主义传统。但赵树理有别于鲁迅的一点,是时代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鲁迅被誉为是中国现代为学史上第一个自觉描写普通农民并取得伟大成就的作家。鲁迅出生于封建地主大家庭,家道衰落后的他,开始对社会进行反思,发现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文化对农民的毒害,对农民身上的无知、落后、中庸和精神上的麻木进行了有力的批判。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体现出了愚昧、麻木、落后、不觉悟等特点。例如:《阿Q正传》中的阿Q就是鲁迅笔下的一个典型农民形象。作为一个处于封建时代,失去了土地的农民阿Q,在被王胡子打后,用“精神胜利法”对自己进行自我安慰,体现出了落后的农民意识和愚昧思想。小说《故乡》中的闰土,从一个儿时活泼的孩子变成了一位沉默不语的大人,《祝福》中的祥林嫂,为了赎罪,去庙里捐门槛儿,《**》中的九斤老太等,这些人物都是鲁迅笔下具有代表性的落后农民形象。

鲁迅认为“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2][1]鲁迅通过其笔下的农民形象,批判了农民的劣根性,揭露了农民的精神创伤,唤醒了沉睡中的农民大众。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和批判。

虽然赵树理延续了鲁迅的批判精神,但赵树理与鲁迅作品中的农民形象有所不同,具有着独特的赵树理特点。由于政治时代和出身的不同,赵树理作为解放区作家,主要表现农民的新形象,将农民的新一代形象塑造在小说中,着力去描述新生的农民干部形象。与鲁迅笔下农民形象有所不同之处是赵树理笔下打造出了一批积极进取的农民形象。在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的主人公小二黑和小芹,积极争取婚姻自主。通过新型农民小二黑和小芹与落后农民典型二诸葛、三仙姑等封建势力进行之间的对立,体现出了农村新生一代与旧的传统观念进行搏击的勇敢,昭示着新的思想的出现。

赵树理出身与农村,了解农村风俗,对农村有着自己的感情。在他的笔下的农民形象,1

是他以农民的直觉进行创作的。他的《李有才板话》、《三里湾》、《登记》、《锻炼锻炼》等描写农民形象的乡土文学作品,都是借助新型农民形象来抨击旧事物和封建文化思想,对农村旧的风俗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无论是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还是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都是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农民形象。鲁迅与赵树理都有着对封建文化、封建社会和落后的风俗习惯的批判,但二者笔下的农民形象各有特点,都带有各自的时代性。鲁迅与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将成为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两座典型的“农民形象”丰碑。

注释:

【1】 见董大中在1982年第3期的《山西文学》发表的《赵树理与鲁迅》

【2】 牡丹江教育学院校报2005年第六期林铭 《解读农民意识——鲁迅、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型相比较》

参考文献:

①《鲁迅作品十五讲》钱理群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②《赵树理研究资料》黄修己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1月

③《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乡土小说研究》张志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09月第一版

④《小二黑结婚》赵树理著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

⑤《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精选》严家炎、孙玉石、温儒敏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篇7:鲁迅作品中看客形象分析

摘要:《故事新编》是鲁迅的最后一本小说集,它的创作时间长达13年,几乎横跨了鲁迅全部的文学生涯。在这本小说集中包含了作者对历史人物认识方式的转变,从“五四”前后塑造的以女娲形象为代表的“超人”式英雄,到“五四”退潮期《奔月》中后羿式的“彷徨”式英雄,直至30年代塑造的《采薇》中伯夷、叔齐一类小人物,其发展过程深刻地揭示了鲁迅对人在历史中地位认识的发展过程,即从开天辟地式的英雄,逐渐向世俗沉落,最终发展为被生活所牵制,充满世俗烟火气的庸人。这一过程也暗示了鲁迅某种世界观的转变。关键词:鲁迅 故事新编 历史人物 补天 奔月 采薇 英雄 庸人

1935年12月,已经接近写作生涯与个人生命双重终点的鲁迅,完成了他创作时间长达十三年,几乎贯穿其整个文学生涯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在这部据他自己称为“速写居多”,而“有一点旧书上的痕迹,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的“油滑”之作中[①],鲁迅选取了自女娲补天后几百年发生在华夏土地上的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并借尸还魂,希望以此来表达自己生于当前、处于乱世的种种独特生存境遇与思想感受。这本小说集内涵,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与鲁迅各个时期的世界观互为映衬的,它用具象的历史图解了作者抽象的哲学思考,在探讨世界的荒诞性的同时,也对人(尤其是文人)及其创造物文化在乱世之中的地位问题有着深入的思考,在辛辣的笔调下透出了哲学思辨的幽深。

鲁迅在选择历史神话故事的时候有他自己的取舍标准。宏观上看来《故事新编》仿佛是一部专门探讨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文化流变的长篇论文,作者以女娲“造人”、“补天”作为开篇,以女娲这一巨人的形象象征新历史纪元的到来;而后的《奔月》、《理水》、《铸剑》分别以后羿、禹和眉间尺的故事作为典型,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蔓延于原始社会的英雄主义情结;小说集最后几篇重写了老子、庄子和墨子等生于封建时代初期思想家的故事,企图通过他们的经历来揭示文化对原始时代野性生存方式的规训以及知识精英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了达到完整表述古代文化史的目的,《故事新编》中的小说大多数以历史人

物为主线生发的。这其中包含着作者的写作策略,即以当时代表性的精神为切入点,将这一精神注入到某一闻名的人物之中,使他成为这一精神的代名词,通过他的遭遇暗示该精神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处境与地位。而经过深入观察,我们会发现所谓的当时社会生活,也不过是鲁迅生活的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的缩影,二者在“乱世”的层面上找到了契合点,因此《故事新编》实际上用8篇小说完成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把原始时代与民国时代对应,将古代精神带入到现代社会,进而探讨这些传统精神在现代语境下的生命力问题。因此整体上小说集的立意就超越了“新编”,而走向了对整个民国“大文化”的思考层面。

然而这8篇小说的创作横亘13年,这期间由于种种经历,作者的世界观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小说集在勾勒文化史过程中所持的文化立场,很难达到从一而终。事实上,如果我们纵观整本集子,会发现作者的思想大致以创作时间为界,分为三个阶段,即20年代早期的“补天”阶段,“五四”退潮期的“奔月”阶段,以及30年代的“采薇”阶段。作者在这三个阶段中有着不同的文化立场,而这种立场的变化又是通过对历史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下面本文将分别讨论在这三个阶段的创作中,鲁迅对小说主人公所持的文化态度,进而探讨鲁迅终其一生文化观的转变。

一、“补天”时期:“大胆创造”的超人

《补天》写作于1922年11月,据鲁迅回忆该小说原先以《不周山》为名收录于小说集《呐喊》,后来由于与成仿吾论争的原因,“《呐喊》印行第二版时,即将这一篇删除”[②]。说到写作动机,“也不过是取了弗罗特(今译弗洛伊德,编者注)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的缘起”[③]。小说借助中国古典神话传说中女娲造人,补天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巨人化的女娲形象。小说的开篇,她从睡梦中惊醒,感到“从来没有这样的无聊过”,很显然在这里女娲的形象有了作者自况的成分,鲁迅曾以在铁屋子里面“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④]来象征在“五四”浪潮下最先呐喊的先觉者,他们面对着国家物质上,精神上的废墟,感到了无尽的痛苦与寂寥,因此必须发愤图强,创造国家美好的前途。无聊中的女娲便是这样的“创造者”,她“伸手掬起带水的软泥来,同时又揉捏几回”,因此便有了人类的产生,这里的人类是与前代所不同的一种存在,它是经过造物者创造而产生的,寄寓着某种希望,又或者可以理解为是现代思想革命之后由先觉者创造出的新人的象征。女娲的造人活动不曾停止,她“几乎吹完了呼吸,流完了汗”,而“还是照旧的不歇手,不自觉的只是做”,这是多么强大而又富有执着精神的创造者!小说中的女娲形象一方面是作者作为新文化先驱者的自况,另一方面也受到了尼采哲学中“超人”观念的影响。尼采认为“人应是被超越的某种东西”,是“连接在动物与超人之间的一根绳索”,是“过渡和没落”[⑤]。当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必须要达到对自我的超越,因此才能不断向前进化,而这种进化一经产生,“超人”便产生了。这时候人类便分化为超人与庸人,尼采借助查拉图斯特拉之口,痛斥那些“为权力而做的肮脏交易和讨价还价”而奔走的庸人,称其为“贱民”。[⑥]而在《补天》中也明显可以见到这种超人与庸人的判然分别,与大胆创造,巨人化的女娲相比,那些渺小的“身上包着铁片”的兵士,“脸的下半截长着雪白毛毛”的智者,或者“顶着长方板”拿着笏板的朝臣,正是与超人般的女娲对立的庸人们。小说有一个讽刺性的结尾,一队禁军在女娲补天之后,看到危险已经消除,杀到女娲尸体旁边,选取了她肚皮上最膏腴之处安营扎寨,并声称“唯有他们是女娲的嫡派”。这一情节暗示着愚昧、懦弱而自命不凡的民族性格最终取代了超人,民族的生命力没有得到保持,反而走向败坏与衰退。因此,《补天》为我们展现的女娲,是一个具有查拉图斯特拉式超人气质的巨人形象。她觉醒于混沌之中,缔造万物;在世界陷入崩溃之时力挽狂澜,挽救众生,直至耗尽自己。她孤独而强大,不羁而偏执,以万物安危为己任,以世界存亡为天职,是作者心中完美的文化比征物。另一方面,这一形象又带有作者的自况意味,她象征了最先从几千年天朝上国迷蒙中觉醒的中国知识分子,他们有女娲一样的济世之心,感受着女娲一样“无聊”的痛楚,甚至他们在女娲身上看到了自己为后人所捧杀的悲剧命运,念及鲁迅思想在当代社会中被人误解,被人任意解释的现实,作者这种先见之明真可谓沉重至极。

“补天”时期是作者文化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这一时期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总体是乐观向上的。他们没有作者后来小说主人公身上发散出的那种忧郁彷徨气息,也没有安特来夫式阴冷的调子,人物主导色调趋于浓艳,明快。可以说《补天》创作于鲁迅历史文化观的“呐喊”时期,它的风格与《故事新编》后来的小说是截然二致的。

二、“奔月”时期:“彷徨”中的英雄

如果说《补天》深受“五四”精神影响,有强烈刺目的光芒,是《故事新编》中的“呐喊”,那么创作于“五四”退潮期的两篇小说《奔月》与《铸剑》则染上了浓烈的忧郁颓废色彩,是小说集中“彷徨” 的部分。

《奔月》化用了古代传说中嫦娥奔月的故事,而将主人公设定为古代英雄后羿。嫦娥奔月最早见于《淮南子》,情节非常简单:“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⑦]鲁迅在此基础上将故事加以生发,加入了嫦娥由于羿无法打到猎物而愤恼,以及羿的弟子逢蒙的背叛等情节,将一个失意英雄所能遇到的一切窘迫悉数托出,使人读后感慨不禁。

与女娲不同的是,后羿生活在一个英雄贬值的时代。如果说女娲的伟大体现在于“四极废,九州裂”之际,挽狂澜于既倒,那么后羿的悲剧在于他虽有英雄之质,却不逢成就英雄之时。他有自己光鲜亮丽的过去,曾经只身射杀“封豕长蛇”,但当不觉之中发现由于自己“箭法太巧妙了”,以致周围的野兽“竟射得精光”时,他竟陷入了无敌可对的窘态。射杀“封豕长蛇”的强弓,如今只能用来捕杀乌鸦麻雀。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如今就这样被现实拽回到了生活琐碎之中,况且还要整天面对妻子的不屑与弟子的背叛。逢蒙在射杀后羿未果而离开时的那句“你打了丧钟”准确地概括了此时后羿沉重的心态。后羿的不幸又不仅仅体现在由于庸俗环境而造成的敌手的缺失,还显现为亲人与学生的背叛。逢蒙是后羿的学生,但恰恰是曾经的弟子却秉持着“以其人之道,反诸其人之身”的信条,竟至对自己的恩师下手。在这里鲁迅与羿再在背叛这一点上感同身受,按照鲁迅自己的说法,逢蒙的背叛实际是暗讽了现实中沉钟社的高长虹,[⑧]而他也借后羿之口油滑地批评了现实中自己的弟子。总的来说此番过后,羿希冀在现世之中建功立业的“英雄梦”,由于环境的不理想,彻底地宣告破灭了。

而妻子嫦娥的奔月则终于彻底让这样一个高高在上的英雄沉降到了庸俗的现实之中。之前即使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即使是学生的背叛,后羿最终还有一条升天的退路。但是当他发现妻子在他之前已经吃掉了唯一的灵药奔月之后,他信仰中那种超然而高贵的意识终于完全地失落了,“他似乎觉得,自己一个人被留在地上了”,最终被甩在尘世平庸之中的,终归是自己本人。因此他将自己先前英雄的强烈自我认同转化为愤怒,对妻子奔向的月亮,进行了疯狂的报复。这里与其说后羿的利箭是射向月亮里背叛他的嫦娥,倒不如说是射向那月亮一般不可把握的英雄功名的自许。

后羿就是这样彷徨中的英雄,他怀着在现世功成名就的决心,有着取得功利的勇气,怎奈庸俗的现实无法承受他英雄的行为。他冀望与强者搏斗,但周围缺少真正的强者;渴望影响他人,改变他人,换回的却只是他人的背叛;甚至于超越现实的渴望也无法在现实中得到实现。这正是20年代后半期“荷戟独彷徨”的鲁迅真实的心理写照。在这里,前一时期“超人”一般的人消失了,剩下的只是挣扎于尘世之网中无奈的人,他们有所追求,却终无所赖,只得在徘徊之中耗干自己的生命力。

这种超人般的精神追求一旦落空,作者就有了复仇的冲动,因此《铸剑》中眉间尺的复仇故事与其说是向弑父仇人进行报复,倒不如说报复一个把人庸俗化的世界。眉间尺的父亲因为铸剑娴熟被杀,恐怕内里暗示的是现实对杰出者的吞噬。而复仇行动被加上了这样的痕迹,最终仇杀的快感也就被作者放大了,这就有了眉间尺,国王与侠客宴之敖三人的头在金鼎中互相咬噬的剧烈场面。

总的来说,“奔月”时期鲁迅的历史文化观与前一时期相比产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之前秉承的“进化论”理想被现实无情的击碎了,这导致了这时期小说中的人物,往往在具有英雄强健身躯与不屈性格的同时,还带有深厚的自我阴影。这就决定了生于乱世的他们既有对不安现实反抗的一面,又有屈服于强大客观力量的延宕一面。他们在彷徨之中,苦于自己与他人的平庸,而最终依然无法摆脱自己深刻的精神危机。延宕的人物性格也导致了小说书写沉郁迟缓的叙事风格。另外,小说的人物虽然依然拥有超自然的神力,但是他们却无法独自用神性去实现自己的价值。[⑨]如果鲁迅早期的创作的取道是将知识精英以神话英雄为喻的话,写作《奔月》时暴露的英雄失落可能源于这一时期作者对文化精英看法的变化,“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⑩]。鲁迅逐渐抛弃了之前信奉的“超人”学说,将“超人-庸人”由之前的对立姿态转变为互相依存的状态。因此正如后羿虽然有着强健的体魄和超自然的神力,却依然不能在人间实现自己的价值,知识精英脱离了群众,也无法得到自我的实现。总而言之,《故事新编》写到了“奔月”时期,作者如同思考出走的“娜拉”一样,对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进行了重新的审视。

三、“采薇”时期:似是实非的凡人

鲁迅经历了人生的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先后创作了《补天》、《奔月》和《铸剑》三篇指向各异的小说之后,进入到30年代,创作又有了不同于前的变化。此时的鲁迅已经从彷徨中走出,加入了“左联”,投入到火热的社会斗争之中。因此这一时期是他的杂文时代,创作中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力度加大了。从另一个方面说,30年代中期的鲁迅生活在身体的病痛之中,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危机也促进了他对文化,对人生的思考,因此这一阶段的小说创作方面,能够寄托个人对世界人生思考的历史小说成了唯一的实绩。这体现在他的小说之中,就产生了以《采薇》为代表的《故事新编》第三阶段创作。

综观鲁迅在1934-1935年之间创作的五篇历史小说,会发现他选择表现的历史人物逐渐地从神话走向了现实。这五篇作品全部取材于历史上实际存在的人或事,鲁迅希望通过这样的手法,来探究现实中民族问题的历史根源。另一特点是小说主人公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增加了,小说希望通过这些“新编”的历史故事,探讨知识分子在历史和当前社会中的作用,以他们的命运问题来反思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精英阶级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

小说中的人物从神话走向现实,这一点对人物塑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应该说之前的小说人物,无论是女娲,或是后羿,他们虽然境遇各异,但毕竟是神话中的英雄人物,作者从主观上都给与了他们健全的体态与性格,可以说是较完美的英雄形象。可是在后期这些小说里,这种英雄的完美形态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有缺陷的英雄形象,甚至于将这些历史人物还原为软弱的凡人。《理水》中的大禹是鲁迅塑造的最后一个历史英雄,但他的缺陷透过作品已一览无余。他接近草莽,生活简朴,与人民同吃同住;因地制宜,不墨守先人的治水方法,灵活机动,终于治退大水,保卫了百姓。大体上看上去这是一个具有现代气质的英雄人物,但小说在讲述其丰功伟绩的同时,也像《奔月》一样,将主人公放入尘世之网,将他还原为有烟火气的凡人,这就有了禹太太在禹回家时追至局里,谴责他“过自家门口,看也不进来看一下”。在他治退大水凯旋后,舜爷念其能力,“托他管理国家大事”,并下令“叫老百姓学禹的行为”。这时禹作为凡人虚伪庸俗的一面就逐渐显现出来,他表面坚持治水时期勤苦朴素的生活方式,以禁欲式的节制敷衍人的耳目,但本质里也努力迎合上流社会的奢靡风气,努力做到有限度的体面。“吃喝不考究,但做起祭祀和法事来,是阔绰的;衣服很随便,但上朝和拜客时候的穿着,是要漂亮的”。自我的虚荣心与社会风气的影响,使得他也融入了这个虚伪且华而不实的社会;从另一个角度上讲,禹作为凡人虚伪的一面也由小说中这一刻画向我们展示出来。

如果说禹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治水英雄,有他的英雄事迹,那么鲁迅笔下的那些古代知识分子则大多被塑造成了现实中反复挣扎的庸人。在对这些先哲进行“新编”的时候,小说对他们的思想大都给予了冷静客观的评价。《非攻》里面的墨子可能是小说集中唯一正面的知识分子形象,鲁迅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辉,这就是中国的脊梁”[11]。作者透过墨子使楚,智退楚军的事迹,希望向我们证实,在先贤文化的理想之中,依旧存在着应当为我们继承发扬的“中国的脊梁”成分,墨子身上散发出的那种仁爱,悲悯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是在30年代大环境下作者所欣赏的精神追求,也是作为“精神界战士”的鲁迅自我的象征性比附。但小说的结尾却安排了墨子在使楚归途中在宋国的遭遇“比来时更晦气”:被搜检,被“募去了破包袱”,又遭着大雨被巡兵驱逐。这一方面暗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生活中庸人生存方式的不满,也含蓄地揭示了作为文化英雄的知识分子在乱世之中荒诞的生存地位。

与《非攻》中墨子形象塑造不同的是,其余几部小说中那些古代的思想家们虽然都有着济世的理想,但作者都对他们做了低调的评价。他们那些理想虽然或高尚、或超越,但无不在混乱的现实世界冲击下漏洞百出、丢怪露丑。这恐怕与鲁迅推崇的尼采哲学思考方式有着深切联系[12],也蕴含着他对智识阶级在“美好生活”建设中合法地位的怀疑。《理水》里描写“文化山”上学者的生活,堪称是写尽了30年代上海文化界知识分子的众生相;《起死》中的庄子救活了500年前的骷髅,希望以“无为”的方式解决他的生存问题,怎知却被救活者所纠缠,摊上大麻烦,最后还是依靠自己的名望与巡士的解围才得以脱身。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在当时的中国,民族传统中那些非实用主义的、超越的思想因素,每当遇到现实就会露出其巨大的滞后力,最终危害到民族生命力的形成。作者还有意将中国的知识分子还原为现实中软弱的凡人,去除他们身上被文化修饰的那高贵的部分。小说《采薇》的主人公,“孤竹君之二子”,伯夷和叔齐,小说通过交代他们之前“让帝位”的经历,将两个传统文化熏陶出来的遗老形象勾画出来。他们谨遵儒家的“先王之道”,有着强烈的兼济之心,又兼有道家出世的理想,希望在乱世之中远离是非,退隐山林。可动荡的现实使得他们必须面对当时的混乱环境,并对自己的行为加以选择。因此,他们在看穿了武王战争“不义”的实质之后,努力劝驾,希望阻止武王出兵,但当他们的干谒行为失败,并且听闻了战事的消息后,道家出世思想又制约了他们的行为,他们愤而离开周国,隐逸首阳山,声称一生“不食周粟”。应当说,与民国时候战乱中的文人心理一样,儒家入世的与道家出世的思想矛盾,是制约他们行为与命运的最大张力。

可是这种“出世”并没有得到世俗的承认。在他们逃亡过程中,无论是半路遇到的“躬行天搜”的强盗小穷奇,还是来到首阳山后围观他们的山民,这些人都不理解他们的行为。人们或者玩笑他们所秉持的理想主义,或者以“他者”的眼光看待这两位价值观与人向左的“异类”,他们也并没有像古时出世者一样放浪形骸,不顾他人感受,“倘使略不小心,皱一皱眉,就难免有人说是‘发脾气’”,因此他们需要分外小心他人的看法。从这里可以看出传统的出世理想恐怕只是他们为自身行为开托的借口,并非是其信念所至。事实上,探究导致他们行为的原因,我们要摒除文化上的因素,而沉落到人的角度,从人的存在方面去看。生于乱世之中的人们往往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人们此时往往会有趋利避害的意识。退隐山林对于伯夷叔齐来说与其是为了表达对周王的不满,倒不如说是一种“自由选择”,其目的在于在荒诞的世界之中,通过一种不同于常人的姿态来实现自身存在下去的价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因此自觉地将自己边缘化,幻想以这种理想化的生存方式来存活于世界。但当阿金姐用一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粉碎了他们“不食周粟”这一让自己能够存活借口时候,他们认识到了,自己无论如何无法脱离纷乱的世界,因此死亡就成了灵魂上自我实现的唯一选择。从这一点来说,小说实际上透露出了一丝无奈,即在荒诞的世界上,人无论如何逃离都无法摆脱生活的引力,而最终只能宿命般地回到现实之网。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时期创作中无论是作者文化理想中的英雄形象墨子,还是挣扎在选择之中的孤竹君之二子,甚至似是实非的神话英雄大禹,在他们身上作者先前创作中那种英雄化的神性被消解了,人物不再具有先前创作中出现的那种超自然能力,取而代之的是普通人形象刻画。一方面作者毫不客气地揭破历史讲述中赋予他们的光鲜文化外表,探求其背后所携带的人性庸俗方面,另一方面也把他们置于平庸的社会环境中,使得他们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改变大环境。这恐怕是由于鲁迅晚年受到“左翼”的历史观影响,以及早年进化论理想破灭交互影响的结果。

从以上对《故事新编》人物形象进行的再解读,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在小说中显现出的自己历史人物观的变异。在“五四”时期的鲁迅,强烈地秉持进化论的理想,幻想在中国出现如同女娲一样开天辟地的英雄;而随着“五四”的退潮,他像一般中国知识分子一样陷入苦闷,后羿那样孤独者的苦闷代替了他们身上溢出的英雄气质;而到了人生的晚年,他不再奢望出现力挽狂澜的英雄,历史人物也被他还原为了有缺陷而不完美的庸人。这是一个对文化认识上由超人逐渐向庸人滑落的心路历程,经历了13年的灵魂斗争,鲁迅借自己的小说完成了一段由理想沉入现实的漫漫长路,而《故事新编》也以它巨大的时间跨度,最好的展现了这位“精神界战士”精神幻灭的发展历程。

[①]鲁迅:《故事新编·序言》,《鲁迅全集》第2卷,第451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②]鲁迅:《故事新编·序言》,《鲁迅全集》第2卷,第450页

[③]同上文,第449页。

[④]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274页。[⑤]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第7页,第9页。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12月第一版。钱春绮译。[⑥] 同上书,第104-108页。

[⑦] 《淮南子》,第105页。(北京:华龄出版社2002年版。)[⑧]按照鲁迅后来的说法:“由沉钟社里听来,长虹拼命攻击我是为了一个女性,《狂飙》上有一首诗,太阳是自比,我是夜,月是她(许广平——编者注)……我这才明白长虹原来在害‘单相思病’,以及川流不息的到我这里来的原因,他并不是为《莽原》,却在等月亮。但对我竟毫不表示一些敌对的态度,直待我到了厦门,才从背后骂得我一个莫名其妙,真是卑怯得可以……那时就做了一篇小说,和他开了一些小玩笑”(鲁迅:《两地书(一一二)》《鲁迅全集》第7卷,第321页)。

[⑨]《奔月》中的后羿虽然曾经“上射九日而下杀猰貐”,但由于缺乏世人的理解和终极目标,没有实现自己的价值,而《铸剑》中宴之敖虽然帮助眉间尺实现了报仇的目的,但壮举依然是在眉间尺的配合与信任下完成的。

[⑩] 鲁迅:《坟·未有天才之前》,《鲁迅全集》第1卷,第152-153页

[11] 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全集》第6卷,118页

[12]鲁迅在其早期所著的《摩罗诗力说》中曾经以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思想为指导,介绍了多位西方社会的“摩罗诗人”,实际上尼采的思想在对待知识分子方面对鲁迅启发极大。

篇8:浅析鲁迅作品中的老者形象

一.淳朴乡民———六一公公

六一公公是小说《社戏》中着墨不多的人物, 但他是淳朴乡民的代表。六一公公对于孩子们偷豆, 并没有大声呵责, 而只是说“不肯好好的摘, 踏坏了不少”, 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 马上说“这是应该的”, 可以看出他并不是吝啬之人。后来他又亲自送豆, 表现了他的热情好客。“我”夸了他一句, “竟非常感激起来”, 体现了他老实厚道的农民本色。长年生活在偏僻海边小村上像他一样的农民, 十有八九都不识字, 不懂得那么多的经史子集。小朋友们在一起玩乐, 虽然年纪相仿, “但论起行辈至少来, 却至少是叔子, 有几个还是太公, 一村老老小小, 也绝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村里的农民们, 都是热情好客, 慷慨友爱, 一家有客人, 都是大家的, 尤其是看戏回来的航程中偷罗汉豆吃, “阿发兴奋地说:‘偷我们的吧, 我们的大得多呢’”。这样淳朴、厚道的思想, 在麻木等待拯救中的旧中国, 像一粒炬星星之火, 使人心明眼亮, 看到生活的希望。当然也有观点认为六一公公虽是个朴实好客的好人, 但是囿于农民的局限性, 他夸“我”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 “乡下人不识好歹”“小小年纪便有见识, 将来一定要中状元”之类的话, 表明他意识深处受封建礼教的影响, 这在当时也是难免的。淳朴乡民的代表———六一公公, 给人的形象是那么地闪亮。

二.木讷农民———中年闰土

《故乡》中的“我”, 是个受过民主主义思想洗礼的革命知识分子, 虽然长年辗转异地谋生, 但依然萦绕着过去的时光。他和闰土的友谊, 一直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 久别重逢, 许多离情别绪, 自然涌上心头。作品中对他们相见的场面, 作了震动人心的描写:“我这时很兴奋, 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只是叫了声‘闰土哥’”, 而他表现得“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动着嘴唇”,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叫了声“老爷”。闰土是个朴实憨厚的农民, 邂逅阔别的童年玩伴, 也是百感交集。他心头撞击着复杂的矛盾, “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自然有许多话要奔涌而出, 但也只是“动着嘴唇, 却没有作声”, 最后还是选择了身份和社会需要的“老爷”的称呼, 接着便是拉水生给“老爷”磕头。当“我”的母亲要闰土还是“哥弟”相称时, 他几乎是吃惊地说:“阿呀, 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 不懂事……”这“规矩”不但扭曲了闰土的性格, 而且也毁灭了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平等的友谊。

三.科举制度的毒害者———孔乙己

孔乙己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苦读半生、热衷科举, 沉醉读书幻境。在“四书”、“五经”中耗尽了年华, 落到求乞还不肯脱下象征读书人身份的长衫。说起话满口“之乎者也”, 时刻表明自己是读书人, 甚至被别人戏弄, 还自命清高、孤芳自赏。孔乙己被封建科举制度扼杀心智, 遭到了丁举人等封建统治势力的凶残压迫, 以读书求仕途的幻想使他走上偷书之路, 遭到别人殴打, 被丁举人致残, 但他始终不知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当然孔乙己善良、诚实, 有慈爱心, 还保存着善良诚实的一面。如教人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不拖欠酒钱等。当别人问他“当真识字么”, 竟然分辨不出此中的嘲讽意味, 依然恳切地教他“回”字的四样写法。除却朝代造成的迂腐外, 剩下的便是难能可贵的单纯和热情。他多排出几文大钱换来一碟下酒的茴香豆, 又“一人一颗”地发给孩子们吃。这是多么善良, 多么富有人情味啊!可人情世故涂抹了他心理的单纯, 世态的凉薄冷却了他心灵的热情, 人性的凶恶和残酷磨钝了他的善良, 最后走向了人生的末路———被这个非人的社会所完全吞噬之后, 孔乙己便从人生的末路步入人生最后的坟墓。

上一篇:读《故事经济学》有感:会讲故事才能做好营销下一篇:茶艺师基本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