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2024-05-24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精选6篇)

篇1: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教学目标

(1)古埃及象形文字是字母文字的基础,象形文字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2)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宗教信仰,宗教情感,以及同这种信仰和情感相适应的宗教仪式和宗教组织。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

(3)认识商博良等人为解读古文字做出的贡献,培养执著追求、不断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埃及的象形文字 佛教的产生

教学难点 的产生、性质的演变与传播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介绍:

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古代埃及:象形文字

时间:公元前30左右

创造者:古埃及人

影响: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象形文字:是用符号把客观物体的形象描摹下来的一种文字,即所谓“画成其物”,所以我们习惯上把它称为象形文字。它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教师介绍:文字的发展

表意符号(象形) 表音符号 字母符号 音字节

新课介绍:象形文字

埃及象形文字

古代埃及象形文字约有700个。后来,象形文字进一步发展,除了像图画那样表示具体的事物形态外,同时也可以表示某些新的抽象概念。象形文字的进一步发展,则不仅表示一定的概念,而且还具有表音的作用,并出现了音节字。音节字中有一小部分简化为字母符号,共有24个。

埃及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最初是刻在或写在石头、木头或纸草上,通常是由右向左书写,但也可以由左向右书写。埃及神庙的墙壁、陵墓、石柱、石碑、悬崖岩石上至今还保留着象形文字。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神的语言”)

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古代埃及:象形文字

2、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时间:公元前3000年左右

创造者:苏美尔人

影响: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楔形文字: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用削尖的芦苇做笔,把文字刻写在泥坯上,然后把泥坯烘干,成为泥版。这种刻在泥版上的文字因它的形状成尖劈形,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

图片展示古代西亚的楔形文字

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代东方的拉丁语”)

投影展示:楔形文字泥版

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1、古代埃及:象形文字

2、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3、腓尼基人:字母文字

影响:为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字母文字的发展

古埃及文字、西亚文字 腓尼基人腓尼基字母文字

(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 )

古希腊人:希腊字母

拉丁人:拉丁字母(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

二、世界三大宗教:

教师介绍:世界三大宗教简况

名称 产生 时间 诞生地 创造人 经典 教义 主要节日

佛教 伊斯兰教

“众生平等”、因果轮回、忍耐服从

乔达摩·悉达多 前6世纪

浴佛节《大藏经》古印度

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liuxue86.com

圣诞节 复活节 1世纪

《圣经》耶稣 巴勒斯坦 7世纪

开斋节 宰牲节《古兰经》

信仰真主安拉 阿拉伯半岛

什么是“四谛”

苦谛:人生所经历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皆苦

集谛:一切苦的原因在于欲望,有欲望就有 行动,有行动就会造业,造业就不免受轮回之苦

灭谛:必须消灭一切欲望,达到不生不灭的“涅磐”境界,才能消灭苦因,断绝苦果

道谛:要达到“涅磐”必须修道

大乘教:尊如来佛为最高神,“普渡众生”印度北部、中亚、中国、日本、朝鲜和韩国。

小乘教:不拜偶像,自我超度印度南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地

浴佛节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我国佛教徒纪念教主释迦牟尼佛诞辰的一个重要节日。

节前,佛教徒将寺院打扫一新,殿堂佛像搽拭一净。一般在四月初七日,许多善男信女即已云集佛寺准备参加于次日清晨举行的纪念法会。香花丛中的几案上安放着一个铜盆,盆中注满了用麝香、丁香等配制成的香汤,汤中立着一尊铜像。沐浴开始前,寺院住持率领全寺僧众礼赞诵经,随后持香跪拜、唱浴佛偈或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僧众和居士们一边念一边依次拿小勺舀汤浴佛。浴完佛像后再用一点香汤点浴自己,表示洗心革面,消灾除难。

节日:涅槃节(农历二月十五)

浴佛节(农历四月初八)

传播路线:向北、向南两条路线

图片展示:浴佛节

地下教堂

经典《圣经》

会的分裂:

东派:又称东正教,以希腊语为中心。

西派:又称天主教,以拉丁语为中心。

新教:十六世纪在欧洲宗教改革中产生。

复活节

复活节是纪念耶稣复活的节日。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复活升天。每年在教堂庆祝的复活节指的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如果月圆那天刚好是星期天,复活节则推迟一星期。因而复活节可能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间的任何一天。

典型的复活节礼物跟春天和再生有关系:鸡蛋、小鸡、小兔子、鲜花,特别是百合花是这一季节的象征。

开斋节

传说古时候,人们为了躲避异族统治者的侵犯,藏在深山里,白天不敢生火做饭,到月亮出来时才做饭吃。后人为了纪念祖先创业的艰难,规定穆斯林每年要守斋一个月。在这期间,人们在日出前都要吃饱喝足。日出后整个白天,不论怎样饥饿都不许吃喝。但是,老人和小孩可以例外。这样经过整整一个月的“封斋”,人们终于盼来了开斋节。这天清晨,穆斯林们沐浴更衣,到清真寺礼拜,走亲访友。三十天庄严神圣的守斋活动就这样结束了。

宰牲节(古尔邦节)

它与开斋节、圣纪日同称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而且是最大的节日。因袭传统的宗教习俗,在过宰牲节时,凡有条件和能力的穆斯林家庭都要买来活羊宰杀。即使买不起活羊的穷人家也得想办法弄点儿肉来打打“牙祭”。

圣城——耶路撒冷

合作探究:你知道哪些是宗教活动,哪些是迷信活动?

宗教与迷信

迷信泛指对人或事物的盲目信仰或崇拜。在我国历史上长期活动的占卜、相术、风水、算命、拆字、召魂、圆梦等大多产生或流行于封建社会。习惯上称为封建迷信。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客观规律。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 ,宗教有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依法进行管理,开展规范的宗教活动。

宗教信仰与迷信从认识论上进的确有共同之处,它们都相信和崇拜神灵或超自然力量。但是迷信不属于宗教范畴,迷信职业者不过是利用这些活动骗人钱财,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

2.猜一猜

下列建筑分别与哪一种宗教有关

伊斯兰教

麦加大清真寺

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

六合塔

寒山寺

佛教

灵山大佛

课后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两个内容:1、古代文字的起源、发展、演进的过程。2、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背景音乐、原因、影响及其作用。文明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充实了我们自身。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更多的收获。

课后习题

1、世界三大宗教在全球产生了广 泛而深远的影响,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A、佛教 B、基 督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2、每年的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西方许多国家的重要节日,与这一节日直接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C、伊 斯兰教 D、印度教

练习册第8课

板书

古代神秘 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

的文字 腓尼基人创造的文字为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创立

佛教 教义:“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传播:东亚、东南亚地区

世界三大宗教 1世纪,耶稣创立

教义:“救世主”,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

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

伊斯 兰教 教义:信仰唯一的神“真主”

作用: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篇2: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二、文学的基石——文学与戏剧之星

三、凝固的音乐——建筑艺术之星

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习了世界古代世界科技、文学与戏剧和著名建筑的成就。根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本节课进行了整合分为三部分:一、无穷的力量——科学之星;二、文学的基石——文学与戏剧之星;三、凝固的音乐——建筑艺术之星。文化课的学习,要适当收集历史图片、名言、人物作品等来使课堂丰富多彩,例如学习著名建筑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就结合《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的图片来了解这两大建筑的特点和异同。

篇3: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知道诸子百家,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2)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3)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4)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 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3) 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4)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说明其艺术成就。

【高考导向】

1.从考查力度看, 本专题一直是高考考查重点, 历年高考不论是全国卷还是各自主命题省份的试卷, 都频频涉及本专题考点。试题分值一直居高不下, 近三年对“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四大发明、书画艺术的考查力度有所加大。

2.从考查角度看, 对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查角度主要有两个, 一是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不断发展变化的历程及其阶段特征, 说明儒家思想吐故纳新的特点;二是将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综合起来, 分析儒家思想发展变化的背景和原因。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将重点考查四大发明的基础性知识, 或将其与近代西方科技进行比较, 突出我国古代科技重实用性、缺乏理论分析的特点。书法、绘画方面, 主要考查不同风格艺术作品的特点。对文学、戏剧等, 则重点突出它们与时代政治、经济发展变化之间的关系, 理解艺术形式的社会背景, 认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3.从试题呈现形式看, 近三年本专题知识的考查主要以选择题为主, 兼有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阐释历史事物等能力。如2011年全国文综卷考查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山东文综卷考查了黄宗羲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及其评价;江苏历史卷则以顾炎武关于教化与儒学的三段言论为切入点, 提供三则材料, 设计了四个问题, 综合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又如2010年四川文综卷考查了孔子对用俑随葬的态度、理由及其反映的思想;安徽文综卷考查了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 农业科技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北京文综卷考查了张仲景从医的社会背景、医学著作的名称及成就;广东文综卷考查了社会群体的兴衰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的问题等。

4.2012年本专题仍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备考复习中, 学生必须将特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加以思考, 探究特定时期思想文化的政治、经济根源;在继续关注主干知识及把握历史概念的同时, 要注意儒家思想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以德治国、以人为本等热点问题的联系, 理解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儒家思想的形成与演变, 明末清初的反封建民主思想, 古代科技等, 仍是备考复习的重中之重。

【整合解读】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含义

“百家”意指思想流派多, 主要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争鸣”是指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存在各种不同见解;“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奇斗艳的局面。

2.社会背景

(1) 经济上, 井田制崩溃。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 政治上, 周王室衰微, 士大夫崛起。

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 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 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这样, 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

(3) 阶级关系上, “士”阶层活跃并受到重用。

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 兼并他国, 取代周天子的地位, 因而都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4) 思想文化上, 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私学的兴起, 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文士, 为学术繁荣提供了人才储备和舆论阵地。

3.道家、法家、墨家代表人物及观点

4.意义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春秋时期, 孔子开创早期儒学

(1) 理想追求:

传承礼乐文化。

(2) 政治思想:

开创儒家思想。

①观点:提出“仁”、“礼”、“中庸”学说。

②途径:道德自觉, “克己复礼”。

③目标:建立礼乐文明社会。

④对人与自然的观点:注重政治与人事, 对鬼神敬而远之。

⑤主张“为政以德”, 反对苛政。

(3) 意义: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渗入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孔子思想在古代就传播到国外, 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2.战国时期, 孟子、荀子发展孔子思想

(1) 孟子:

①提出道德四规范:“仁”、“义”、“礼”、“智”。

②提出大丈夫的标准: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③提倡“仁政”学说。

④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2) 荀子:

①在天人关系上, 强调“天行有常”,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②对儒家“礼”进行深入讨论, 提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3.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

(1) 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 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主张。

(2) 针对加强君权的需要, 宣扬“君权神授”, 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

(3) 针对土地兼并的现实, 发挥“仁政”思想, 提出“薄赋敛, 省徭役, 以宽民力”。

(4) 针对为人处世的标准, 提出“三纲五常”。

4.宋明时期, 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理学形成

(1) 北宋“五子”创立理学:

北宋五子 (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 将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 创立理学, 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体系, 又称新儒学。

(2) 南宋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

①理气关系:认为理比气更根本, 气有变化的能动性。万物各有其理, 而万物之理终归为一, 这就是“太极”。

②修养论:教育分“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 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强调“存天理, 灭人欲”。

③社会政治理论:认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秦汉以来的所有帝王都是无道之君。认为儒家拥有干预政治的天人权利, 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设法“正君心”。

④朱熹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集为《四书》, 加以注解, 使之成为理学经典。

5.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1) 南宋陆九渊开创心学:

①核心命题:“心即理也”。

②主张“本心体悟”, 提出“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便是宇宙”。

③批判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 主张于人生日用处直接体悟, “发明本心”, 以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准则。

④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 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

(2) 明朝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建立系统的心学理论:

①提出“灵明”就是天理、本心、良知。认为“心外无物, 心外无事, 心外无理”。

②人人都有良知, 学以致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

③强调“知行合一”。

6.明代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1) 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 对正统思想发出了大胆挑战。

(2) 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 反对礼教的虚伪和官场的欺诈。

(3) 批判封建礼教, 提出男女平等的思想。

(4) 诗文写作风格方面, 主张“真心”, 反对摹古之风。

7.明末清初活跃的儒家思想

(1) 代表人物: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①黄宗羲:反君主专制, 倡君臣平等, 倡“法治”;主张学校决定是非, 限制君权;倡工商皆本。

②顾炎武:反君主专制, 倡“众治”;认为“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主张“经世致用”。

③王夫之:主张“循天下之公”, “趋时更新”;主张“天下唯器”的唯物观点;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 共同的思想主张:

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提出限制君权, 倡导言论自由。

②经济上:重视发展工商业, 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

③思想上:批判程朱理学脱离实际, 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 主张为学应求务实, 关乎国计民生。

三、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1.四大发明

2.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 造纸术、印刷术, 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

(2) 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 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使封建统治阶级日趋衰落, 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3) 指南针的使用, 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保证, 欧洲用殖民征服方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

四、中国古代的文学

1.成就

(1) 《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绝大部分是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 楚辞:

它是战国时屈原采用楚国方言, 利用民歌的形式, 开创的一种诗歌新体裁。代表作是《离骚》。

(3) 汉赋:

赋是两汉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 著名代表人物有西汉的司马相如等。

(4) 唐诗:

代表人物:盛唐李白、杜甫, 前者称为“诗仙”, 后者称为“诗圣”。中唐是白居易。

(5) 宋词:

主要流派:婉约派和豪放派。北宋的柳永和两宋之际的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北宋的苏轼和南宋的辛弃疾、陆游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

(6) 元曲:

包括散曲和元杂剧。

(7) 明清小说:

代表作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1) 先秦时期:

诗歌是主要文学形式。春秋时期的《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特色;战国时期楚辞的代表作《离骚》, 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2) 两汉时期:

赋成为典型的文学形式。汉赋辞藻华丽, 手法夸张, 内容丰富, 表现出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都是汉赋中的佳作。汉代乐府诗和东汉末年的建安文学, 都具有现实主义色彩。

(3) 魏晋时期:

南方的田园诗和北方的民歌比较典型。

(4) 唐诗的发展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诗人有王勃和陈子昂, 其作品反映现实, 具有崇尚雄健刚劲的语言风格。盛唐诗人名家迭出, 流派纷呈, 高适、岑参的边塞诗, 孟浩然和王维的山水诗, 盛唐诗坛最具光彩的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中唐诗人白居易, 具有现实主义精神。晚唐诗人杜牧、李商隐, 多伤时感世之作, 艺术上更趋精致。

(5) 宋词:

婉约派代表有柳永和李清照;豪放派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作品以豪放为主, 部分作品也具有婉约的特色。

(6) 元曲散曲:

代表作有关汉卿的《别情》和马致远的《秋思》, 其作品大多通俗生动, 豪放飘逸。

(7) 明清小说:

明清小说的突出成就首先表现为数量繁多。长篇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等白话小说为代表, 短篇以白话“三言” (即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和“二拍” (即《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以及文言《聊斋志异》为代表。其次, 明清小说体裁多样, 表现手法丰富:有历史小说 (如《三国演义》) 、神魔小说 (如《西游记》) 、世情小说 (如《红楼梦》) 、讽刺小说 (如《儒林外史》) 、侠义公案小说 (如《水浒传》) 等。再次, 从思想内容方面看, 明清小说反映的社会生活极为宽广, 对封建社会的黑暗政治和伦理道德进行了相当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五、中国古代的艺术

1.书法艺术

(1) 字体演变:

甲骨文 (商朝) →金文→小篆 (秦朝开始) →隶书 (秦朝开始) →草书→楷书→行书。

(2) 著名书法家:

东晋王羲之;唐朝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董其昌等。

2.绘画艺术

(1) 题材:

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

(2) 表现技法:

有工笔与写意, 勾勒与没骨, 设色与墨笔等区别。

(3) 艺术风格:

分错彩镂金的工笔重彩画与讲究笔墨韵味、自然清新的水墨淡彩画两类。

(4) 文人画:

①鼻祖:唐代王维。

②地位: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③特点:追求抒情写意风格。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 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 体现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注重诗意, “画中有诗”。

3.京剧艺术

(1) 起源:

清乾隆五十五年 (1790年) , “三庆”、“四喜”、“和春”、“春台”诸班, 合称“四大徽班”。

(2) 形成:

道光二十年 (1840年) 以后, 京剧的各种唱腔板式已初步具备, 京剧的艺术特点已经形成。

(3) 特点:

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 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 逐渐演变而成。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4) 地位:

京剧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国粹”之一。

【复习方法】

1.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应注意的问题

(1) “百家争鸣”的形成是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需要对必修三个模块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 提升横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抓住儒家思想的演变这一主线, 理清儒学思想演变四个阶段的基本史实。如春秋战国时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汉代董仲舒改造儒学, 宋明理学的形成与儒学的成熟, 明末清初对儒学的批判继承及对传统儒学地位的挑战等。

(3) 重点掌握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和王阳明等六位儒学大师的思想, 并将其思想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加以理解, 概括主流思想演变的阶段特征, 认识和评价其深远的影响。

(4) 明清之际对传统儒学的反思, 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体现着近代的曙光, 要注意综合分析明清之际反封建民主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 从而加深对明清时期社会转型表现的把握和理解。

(5) 从关注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角度, 综合认识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可从当前我国倡导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构建,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等角度, 充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可从儒家思想中的某些成分对现代社会的消极影响角度, 明确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态度。

2.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1) 把握两条主线:一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二是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发展历程及其反映的时代特征。

(2) 树立三种意识:一是“一定的社会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意识。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浓缩着历史的精华, 反映着历史的脉动和时代的风貌。二是对相关文艺作品的欣赏要抓住其所反映的时代特征的意识。三是结合文学、美术等相关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意识。

(3) 对古代科技的复习, 要抓住其实用性的特点, 即主要适应农耕经济的需要, 理解教材基础知识, 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4) 运用图表法整理相关的学科主干知识。如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切入点, 利用图表法进行整理, 形成古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网络结构, 归纳其科技发展的多方面成就;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包括先秦时期的《诗经》和楚辞, 两汉时期的赋, 唐朝的诗歌, 两宋的词, 元曲, 明清的小说等方面的成就;古代艺术主要包括书法艺术、绘画艺术, 也可以采用图表法勾勒出基本脉络, 形成知识结构。

【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 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 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 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 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中国文化概论》) 上述材料认为, “百家争鸣”体现的文化觉醒, 最基本的原因是

A.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

B.士阶层地位的上升

C.重文轻武的社会氛围

D.剧烈的社会转型

2.读下图, 该机构的建立使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它标志着儒学教育的

①制度化 ②统一化 ③官方化 ④系统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元杂剧是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促成元杂剧昌盛的直接原因是

A.城市经济的繁荣发达

B.蒙古贵族的欣赏口味

C.知识分子地位的变化

D.市民阶层的扩大

4.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 300多年前被烧成两卷。前段《剩山图》存于浙江省博物馆, 后段《无用师卷》1948年年底被运到台湾后, 一直馆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6月1日, 《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富春山居图》属于

①山水画 ②花鸟画 ③文人画 ④写意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二程提出“进学则在致知”, “穷理格物”;顾炎武曾说过:“君子之为学也, 以明道也, 以救世也”。他们思想的共同点是

A.求真求实, 认识世界

B.维护封建统治

C.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D.实用主义思想

6.明清时期, 苏州的出版业出现了两个持续百年的高潮。其兴盛的背景因素包括

①重商主义, 商品经济繁荣 ②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发展 ③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 ④工商业市镇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态智慧:走进书画艺术的境界》一文认为, 由于艺术创造主体的痴狂风格, 就决定了艺术形式的痴狂性质。……达不到这个境界, 那就沦为匠人、匠气。中国古典书画艺术中, 体现痴狂风格的是

①真书 ②草书 ③山水画 ④文人画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8.中国古代文化构成中包括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有

A.王羲之所擅长的行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

B.苏轼的“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反映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的特点

C.“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是对元曲浪漫主义风格的表述

D.京剧于乾隆年间正式形成, 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实际上他 (汉武帝) 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 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 待人之宽厚, 人本主义之精神, 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儒教在韩国社会中也占有绝对的比重……事实上, 儒教不仅仅改变了人的思想和性格, 而且使社会构造、习惯、制度也发生了大的变动。

——《韩国民俗大观》

材料三 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 与人奋斗, 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劲有力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 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 从容应对, 让经济稳步复兴。

——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髓》

材料四 韩国文化中确实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因子, 但这些传统因子已和韩国人的现代生活, 以及他们从西方吸收来的现代思想观念糅合在一起, 因而不仅这些传统因子被激活了, 而且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汉流”要走向世界, 也必须走融合东西方文化、融合现当代生活的路。

——孙逊《“韩流”与“汉流”的内涵解读》

请回答:

(1) 孔子思想中“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主要思想有哪些?

(2)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是如何将“儒术”扩展为“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的?

(3) 根据材料二、三, 分析儒学对韩国产生的影响。

(4) 根据材料四, 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D 政治地位变化、思想活跃的根源, 在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剧烈变化。故正确答案为D项。

2.B 汉武帝设立太学, 通过制度设计确保儒家的独尊地位, 唯有儒学属于官方的意识形态, 所以说太学的建立标志着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故正确答案为B项。

3.D 元代, 随着城市经济的复苏而后繁荣, 市民阶层壮大, 他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强烈, 促使元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起来。故选D项。

4.C 根据所学中国画的有关知识可知, ①③④与《富春山居图》相符合, 而花鸟画说法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5.D 二程强调的是为学的方法, 认为只有将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 才能掌握天下之理, 达到对普通天理的认识。顾炎武强调的是为学的目的, 主张“经世致用”, 通过为学明道, 从而救世。因此, 二者都属于实用主义思想。故选D项。

6.B 明清时期, 经济上重农抑商, 政治上君主专制, ①③与史实不相符合。故选B项。

7.C 草书变化丰富, 奔放跃动, 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 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文人画, 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 追求抒情写意。所以, 草书和文人画都体现了痴狂风格。

8.B 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了极致的是草书, A项错误。“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描述元曲的艺术风格是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C项错误。京剧正式形成是在道光帝时期, D项说法错误。根据所学知识, B项说法正确。

二、非选择题

9. (1) 仁、礼。

(2)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建议, 将儒学定为官学, 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3) 丰富了韩国民族精神;推动韩国社会构造、习俗、制度变化;推动了韩国现代化建设, 促进其经济稳步复兴。

(4) 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结合现代社会生活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 使其符合时代潮流与世界潮流。

篇4:如何复习古代中国的思想科技文化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034.tif>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 道家。①老子:世界本原是“道”、朴素辩证法、“无为而治”。②庄子:“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

(2) 儒家。①孔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提出“正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②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说”。③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仁义”、“王道”。

(3) 法家。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4) 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 代表人物:董仲舒。

(2) 思想来源:以儒家思想为主,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3) 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

(4) 主要内容:①天人感应。②君权神授。③三纲五常。④大一统。

3. 宋明理学

(1) 程朱理学:“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存天理,灭人欲”;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

(2) 陆王心学: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知行合一”认为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4.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1) 李贽:否定孔孟学说;批判程朱理学;倡导个性自由;否定“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2) 顾、王、黄:反对君主专制;提倡“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

儒学发展历程总结:创立(孔子:仁、礼)→发展(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施)→完善独尊(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改造、成就(儒道合一,理学、心学)→批判、新生(经世致用、工商皆本、反专制)。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034.tif>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1. 四大发明

(1) 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用便宜易得的原料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

(2) 印刷术:①隋唐之际,中国出现雕版印刷术。②北宋时,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3) 火药:①唐代发明了火药。②唐末,火药已用于战争。③传入欧洲加速了其封建制度的解体。

(4) 指南针:①战国时期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②北宋时发明了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③13世纪传入西欧,为西欧开辟新航路、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

2. 天文学成就

(1) 《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2) 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3) 元代郭守敬制成了新型浑仪——“简仪”。

3. 三项数学成就

(1)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出现九九乘法口诀。

(2) 三国的刘徽、南北朝的祖冲之都对圆周率的精确数值作出了贡献。

(3) 《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4. 四部农书

(1) 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

(2) 北魏贾思勰编写了《齐民要术》。

(3) 元代王祯编写了《农书》。

(4) 明代徐光启编写了《农政全书》。

5. 三部医学名著

(1)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2) 张仲景撰写了集大成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医家称为“万世宝典”。

(3) 明代李时珍编写了“东方药物巨典”《本草纲目》。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034.tif>三、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

1. 文学

(1) 先秦:《诗经》和楚辞是先秦文学最高水平的代表,分别开创现实主义、浪漫主义风格流派。

(2) 汉朝: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特点是铺陈词藻、文采华丽。

(3) 唐朝:唐诗是唐朝文学的代表,代表人物有边塞诗人王昌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4) 宋代:宋代的文学以词为代表,豪放派词人有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词人有李清照。

(5) 元代:散曲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体,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

(6) 明清:章回体小说成为明清文学的主流,出现了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 汉字、书法

(1) 汉字发展脉络:图画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秦朝)→隶书(始于秦,流行于汉)→楷书、草书、行书。

(2) 书法发展脉络:楷书——始于东汉,魏晋完善,唐代步入盛世;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行书——东汉至西晋书体完全成熟。

3. 绘画艺术

(1) 魏晋以前:绘画艺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调,画风质朴。

(2) 魏晋:士人群体的艺术追求体现在绘画上,出现了文人画,代表人物有顾恺之。

(3) 唐代:体现盛唐画风的代表是吴道子,被誉为“吴带当风”。

(4) 宋代:宫廷画院最为活跃阶段;风俗画是最大亮点。

(5) 明清: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突出,最终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

4. 京剧

(1) 清朝乾隆年间徽班进京。

(2) 形成:道光年间,徽剧和汉剧融合,兼收昆曲、秦腔等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

(3) 发展: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

(4) 走向世界:民国年间,京剧走向世界,成为国粹。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034.tif>四、 2012年高考好题选析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335.tif>例1 (2012年北京卷,第14题)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

A.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

B. 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 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

D. 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013.tif>【解析】 本题以“同一世纪”这一时间限制为切入点,考查同学们对中外若干文化成就的掌握,涉及的考点较多,考的内容也很细。但由B、C、D三项中涉及的历史人物生活的年代差距较大,容易排除。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245.tif>【参考答案】 A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335.tif>例2 (2012年山东卷,第9题)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013.tif>【解析】 本题直接引用战国时期某学派的观点,考查同学们对解读材料并据此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考点为百家争鸣,解题关键是把握这一学派观点中的几个特点:注重实践、反对贵族、轻视商人和学者,符合这几个特点的学派是法家。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245.tif>【参考答案】 D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335.tif>例3 (2012年江苏卷,第1题)“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

A. 《诗经》 B. 楚辞

C. 汉赋 D. 唐诗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013.tif>【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风》、《雅》、《颂》。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而且“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因此它充分体现了“民间性情之响”,符合题意。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245.tif>【参考答案】 A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335.tif>例4 (2012年浙江卷,第12题)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

① 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 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 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 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013.tif>【解析】 墨子针对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局面,提出“兼爱”“非攻”“尚贤”,表达了小手工业者反对战争、提高社会地位的诉求。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人们越来越多地参与政治生活,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①③都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智者学派主张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针对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宣扬理性和科学,反对迷信和专制。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体现了哲理思辨的倾向。

篇5: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1、象形文字—古埃及; 2、楔形文字—苏美尔人;

3、腓尼基字母è希腊字母è拉丁字母(罗马)

二、世界三大宗教

1、佛教

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地点: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2、基督教

创立时间:公元1世纪;地点:巴勒斯坦;创始人:耶稣

3、伊斯兰教

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地点:麦加;创始人:穆罕默德

▲共同特点:三大宗教均产生于亚洲,教义中均宣扬“忍耐顺从”。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一、杰出的科学家

1、阿基米德

①品质:阿基米德从小善于思考,喜欢辩论;

②重大发现及发明:杠杆定律、浮力定律、螺旋式水车

2、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二、文学与戏剧

1、《荷马史诗》

①国家及作者:古希腊的荷马;

②价值: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2、《俄底浦斯王》

①国家及作者:古希腊的索福克勒斯;

②“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3、《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三、著名建筑

1、阿拉伯式建筑代表:麦加大清真寺(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

篇6: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1.(2015·河北邢台调研)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哲理化的阶段。程颐、程颢是著名的理学大师,下列各项与其主张相符的是 A.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B.知善知恶便是良知

C.心即理也,此心此理,不容有二

D.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知

解析 A项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B项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C项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三者都属于陆王心学家的观点,故A、B、C项错误;D项主张“格物致知”,符合程朱理学家的主张,故D项正确。答案 D 2.(2015·山东泰安模拟)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解析 “科学”即主张通过实验或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理论,与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理念相似,故B项正确;“仁”“三纲五常”和“正君心”的理念均与“科学”的含义无关,故A、C、D项错误。答案 B 3.(2015·江西景德镇调研)欧阳修注意到地方政府中的腐败风气,“枉直乖错”;张载在本乡“以礼化俗”;吕大钧兄弟在蓝田建立“乡约”;范仲淹创立“义庄”等等。这些举措体现了儒家传统思想所追求的 A.通过道德自觉建立和谐的人间秩序 B.通过克服私欲、回复良知成为圣贤

()

()

()C.进行内心反省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 D.注重气节以理统情凸显人性的庄严

解析 无论是“以礼化俗”还是“乡约”,侧重于通过外在的约束,而非侧重于内在的道德自觉,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私欲、良知等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未强调内心反省、理想人格,故C项错误;无论“以礼化俗”还是“乡约”,强调用普遍的规则(理)来约束人,“义庄”体现了人性关怀,故D项正确。答案 D 4.(2015·河南开封模拟)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材料说明宋代理学

A.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 B.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C.实现世俗化、生活化 D.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说明理学已经为普通民众所接受,成为老百姓的生活准则,说明宋代理学实现了世俗化、生活化,故C项正确。A、B、D项观点在材料中都不能体现,故A、B、D项错误。答案 C 5.(2015·湖北黄冈模拟)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认为“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下列诗词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B.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心之所发便是意”“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可知该哲学家强调理在心中、心外无物,B项最符合要求。A项主要描写自然环境清幽,C项主要表达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D项主要表达诗人夜雨候客的闲定心理,都与材料观点不符。答案 B 6.(2012·课标全国,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解析 题干中的故事具有世俗化的特征,这与“宋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相关,D项正确;A、B、C项都无法从题干中反映。答案 D 7.(2015·河南豫北联考)苏轼对右图评价:“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稍纵则逝矣。”由此可见该作品 A.追求布局严整 B.富于色彩美感 C.受印象派影响 D.注重诗情画意

解析 苏轼强调胸中先有竹意(有人认为这是灵感),再起笔描画。图中则体现出画中有诗,以诗画委婉表意的特点。两个材料都强调画家心中之意,体现了传统文人画注重诗意、画中有诗的特点。故选D项。答案 D 8.(2012·山东文综,12)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

()●国家官僚队伍迅速扩大,文人阶层膨胀●经济管理机构明显增多

●印刷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分割职权使军事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解析 本题考查宋朝历史,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国家官僚队伍迅速扩大,文人阶层膨胀”“经济管理机构明显增多”“分割职权使军事将领们失去了主动性”等特征是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加强专制和集权的结果,也是宋朝“以文制武”治国策略的体现;“印刷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说明宋朝印刷术革新对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综上分析,C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材料呈现的特征。故选C项。答案 C 9.(2015·江苏南京盐城联考)(节选)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以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四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请回答: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

(3)据材料三,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4)据材料四,概括宋代的文化特征,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解析 第(2)问,据材料二“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及宋代四大发明的史实回答。第(3)问,据材料三“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及理学影响的史实概括回答。第(4)问,据材料四“通俗艺术较盛„„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及宋代艺术成就的史实回答。答案(2)观点: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

表现: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和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上。(3)原因: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

历史影响:维系专制统治,压抑人的自然欲求;升华抽象思辨,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人格建树、民族气节、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等)。

上一篇:消防疏散演练标语下一篇:骆驼祥子观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