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村社区调研报告

2024-04-30

普村社区调研报告(共7篇)

篇1:普村社区调研报告

普社区任职第一书记工作调研报告

2012年3月,我任职普村社区第一书记以来,深入社区调研,通过查阅资料、入社区走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形成了调研报告,现综述如下:

一、普村社区近年来在市、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普村社区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

一是抓班子强化基本队伍建设。依照相关法律和组织程序,选好配强了社区“两委”班子,一批素质好、文化高、能力强、社区居民拥护的优秀人才进入了班子。

二是抓好基本阵地建设。建立社区级组织活动中心1所,整修社区部楼和学校1所,建好远程教育站点1个,大多数社区都建立了管理规范、具有综合功能的党员活动室。

三是积极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社区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外出参观、技术培训、义务劳动和结对帮扶等活动,激发党员创先争优积极性,提升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度,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干部骨干带头作用得到增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社区工作和发展不平衡。班子执行力不强,思路不够清晰,工作欠大胆、欠灵活,有畏难情绪,工作重点不突出,难以促进社区的平衡发展。二是社区级集体经济发展十分缓慢。普村社区安排集体经济发展资金较少,社区里自主发展能力本身较弱,缺乏资金用于社区日常事务管理和为社区居民兴办实事。

三是负债较重,影响社区发展。目前社区集体年经营性收入666.54万元,负债1.2亿,严重的负债影响了社区的和谐安定和经济发展。

三、下步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是进一步深入调研,科学规划统筹发展。要认真选定调研课题。以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加快社区发展和维护社区和谐稳定为重点课题,提高抓好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针对性。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采取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深入调研,广泛倾听、了解移民群众的呼声和意愿,科学制定并组织实施好社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找准破解制约社区发展的切入点,统筹好引领移民科学发展的有力措施。

二是进一步明确任务,讲究方法突出亮点。社区第一书记到基层任职是加强党建工作、充实基层力量、锻炼青年干部的重要举措,选派干部要明确任务,扎实有效地促进工作。要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夯实基础,筑牢堡垒;充分发挥优势,带领社区致富、帮助加快发展;主动关心群众,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尽快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及时发现、化解各类矛盾,维护农社区稳定。要注重讲究工作方法。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及时、准确掌握民情,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勇于实践和开拓创新;处理社区重大事项,按照程序科学民主决策,并组织抓好实施;围绕社区经济发展多想办法、多创路子、多谋举措,推动各项工作的跟踪和落实。要突出工作特点和亮点。充分发挥各种有利资源和优势,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善于创造条件开展工作,凸显出各社区各自的工作特点和亮点。要严格遵守制度和纪律。社区第一书记要严格按照市委、区委的要求,在学习、工作、生活上执行好相关制度和纪律,确保驻社区时间,以务实的工作作风树立选派干部的良好形象。三是要狠抓稳定和谐建设,增强移民群众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要集中精力把广大社区民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困难放在工作的首位和突破口,确保人心安定,坚持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无重大民事纠纷和刑事犯罪发生,全力维护社区的和谐与稳定,为社区的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2:社区文化课程标准调研报告

关键词:社区文化,课程标准,调研

社区管理与服务是适应我国现代化社区管理与服务业发展变革的需要而诞生的全新的职业领域, 也是为满足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城市化建设对社区专业人才的急切需求而建立, 目前已在全国将近60所高职院校相继开设该专业。社区文化课程是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拓展课程, 为了更好地满足高职教育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向社会输送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我们对该课程进行调研。

一、调研目的和意义

1. 社区文化课程现行教学情况

目前社区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中没有社区文化这一课程。而社区文化课程旨在培养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的综合工作素养, 构建先进的工作理念, 树立正确的工作伦理观和健康的职业操守。

2. 社区文化课程标准调研的目的意义

该课程的开设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 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习能力。为使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凸显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先进性, 为了找准社区文化课程定位, 明确课程培养的目标, 了解该课程的工作任务, 为课程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并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提供充分的依据, 同时也是论证该课程如何去适应当前我国社会建设的需要, 特开设此课程。正确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设置符合实际的课程标准, 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调研方法、对象和主要内容

1.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方法主要有实地观察、问卷调查、文献查阅、个别面谈、座谈会、电话访谈等。调查的内容包括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相应行业的人才结构状态、岗位需求与从业层次、职业素养与专业课程安排与设置等方面。

2. 调研对象

调查的对象是在校学生、用人单位负责人和高职教师。

3. 调研数量

调研地点分布在长沙、深圳、上海等城市的社区和高校。其中高职院校10所, 基层社区13个, 街道10个, 社工服务中心12家, 志愿者联盟8家。

4. 调研内容

(1) 行业调研。笔者在对社区工作人员、专业机构调研中发现, 能坚持在社区基层工作靠的是“服务”理念, 从形式上看, 它代表的是政府的信念, 是激发工作人员的活力, 是行为规范。这种理念应从对组织环境的基本认识、熟悉入手, 即包括了解该社区的基本情况、社区居民的分布、社区民风民俗等。敬业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是本职业最基本的职业素质;其次, 要熟悉社区工作的业务知识、规章制度和条例。

(2) 学校调研。高职院校师生主要了解现行社区文化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选取和教学环境创设情况的依据以及教学实施、教学考核等, 学校该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对应的项目任务目标对接情况及建议。

三、调研结果分析

我国正进入复杂的、特殊的社会转型期, 即从人治型社会转变为法治型社会, 从乡村型转变为城镇型社会, 从社会管理的社会转变为社会治理的社会。社会原有的结构失衡, 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 这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社区工作人员担当重任。

在教学上, 社区文化课程要体现职业性、行业性、时代性、系统性的特点, 同时也应具有规范性和陶冶性。在建设时我们应该把握“三结合”原则, 即课堂内外相结合、校内外资源相结合、平时渗透和集中活动相结合。

笔者通过现场交流和问卷法发现, 社区工作人员 (城管爱卫岗、综治调解岗、计划生育岗、社会事务岗、低保岗、社保岗、文秘统计岗等) 学历不高, 专业知识不强, 服务意识低, 对组织文化不了解, 特别是对社区文化不了解。如何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中培养职业人才的专业价值、专业意识、专业气质, 从而奠定未来职业素质, 形成职业发展能力, 意义重大。

具体调研结果分析如下:

1.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

笔者经过调研认为,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旨在培养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学生的综合工作素养, 构建先进的工作理念, 树立正确的工作伦理观和健康的职业操守。

社区文化课程教学目标具体来说包括了三项, 即课程能力目标, 课程知识目标和课程素质目标。课程能力目标包括让学生具备文化感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资源链接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知识目标包括全面理解社区文化的四大方面基本内容:社区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社区物质文化、社区精神文化与社区制度文化。素质目标包括让学生重视以人为本理念、科学和谐发展价值观、典型的利他主义精神、社会公平正义观、强烈的社区责任感、强大的职业操守、浓厚的奉献与志愿精神等。

2.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

知识:社区文化的四大方面基本内容, 即社区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社区物质文化、社区精神文化与社区制度文化等。

技能:文化感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资源链接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

素质:爱心、宽容、务实、责任、人文、理性、诚信、亲和、自律、公正。

3.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过程分析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过程是使学生掌握有关社区文化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培养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方面的综合工作素养, 构建先进的工作理念, 树立正确的工作伦理观和健康的职业操守。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四个任务:

走进社区。初识社区概念, 了解社区服务, 探寻社区管理, 体验社区文化, 感受社区精神。

触摸社区物质文化。浏览社区视觉文化, 欣赏社区服饰文化, 领悟社区语言及文字表达文化, 体验社区环境文化。

把握社区制度文化。了解社区制度文化, 探索社区制度文化的起源, 分享社区公共制度, 探秘社区文化部。

感悟社区精神文化。内化价值取向, 践行道德操守。

笔者经调研发现, 现阶段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新颖而有效的教学设计, 完成既定教学内容, 实现与课程项目工作对接。

4.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环境和条件分析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环境和条件与其他课程很不一样:工作任务对象为社区居民;工作任务条件为社区文化资源、网络、社区机构、信息;工作任务环境为社区。

5.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考核分析

行业需要的社区文化课程项目工作任务考核以考查学生在真实社区情境中对社区文化的把握情况, 具备专业知识、素养和能力, 进行社区管理与服务。这种考核应该按照职业标准制定考核标准。

四、结论和建议

1. 结论

调查表明, 社区文化课程定位为一门认知性、提炼性课程, 旨在帮助从事社区工作的人员理解、内化社区文化, 受到社区文化熏陶, 培养美好的道德。课程总体目标是了解社区文化的内涵和内容。其中, 课程能力目标包括让学生具备文化感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资源链接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知识目标包括全面理解社区文化的四大方面基本内容:社区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社区物质文化、社区精神文化与社区制度文化;素质目标包括促使学生重视以人为本理念、科学和谐发展价值观、典型的利他主义精神、社会公平正义观、强烈的社区责任感、强大的职业操守、浓厚的奉献与志愿精神等。

综上所述, 该课程是符合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要求的, 它能满足未来从事社区工作人员掌握必备素质的需求。

2. 建议

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感比较重、课堂学习效率低下、课后学习行为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和持久性等特点, 结合现阶段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形势以及行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提出以下建议。

(1) 教学内容方面。该课程基本内容包括:①概述, 包括社区文化发展, 中外社区文化对比, 社区发展较好的国家的社区文化的介绍、先进、积极、健康的社区文化的厘定等几个方面。②社区精神文化。包括价值取向、道德操守、专业 (终极) 目标、专业工作哲学等几方面。③社区物质文化。通过对“中国社区”标识、社区建设标准的解读, 对社区服饰文化、社区语言和文字表达、社区环境文化等的了解, 理解社区物质文化内涵。④社区制度文化。通过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特殊制度、特殊风俗以及行为规范等制度形式分析理解先进、健康、积极的社区文化形成的制度根源及制度动力。

在进行教学时, 教师应注重结合实践和前沿发展趋势去组织教学, 同时, 要注重引入背景知识、相关典型案例等, 力求凸显中国特色, 突出重难点, 形成学科特色体系。

(2) 教学设计方面。教学设计要遵循适度原则, 过于繁杂的教学设计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兴趣点。建议课程设为16课时, 1学分。综合运用PBL、ISAS、作业、讨论、社会调查、体验式教学、听演讲等方法与手段, 并不断加以创新。社区文化课程的教材编写要选用最新的社区文化案例, 保证其时效性。针对各地区的差异性, 比例有所侧重, 大力推广全国先进经验。

(3) 教学条件与环境方面。加大对硬件设备的投资力度, 在校内课堂创造尽可能真实的模拟环境, 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加大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开拓力度, 提升学生对真实情境的感悟能力。

(4) 课程考核方面。教学考核应采用多元化考核法, 提高实践课成绩在考核中的比例, 引入实践机构督导、政府行政单位工作人员、志愿者、服务对象对学生实践部分的评分机制, 全面考查学生关于社区文化的掌握情况。

参考文献

[1]李华.本土化视角下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课程体系建构[J].学理论, 2012, (34) .

[2]刘晓欢, 向丽.高职课程标准基本问题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4) .

[3]刘洪宇.解构工作, 重构学习, 构建互联网空间资源课程[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报, 2011, (3) .

篇3:社区居民文化生活调研报告

一、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现状

社区是城市组织中的重要细胞,城市居民对社区的概念越来越深刻,对于社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当前社区越来越趋向大型化、多功能化,更注重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和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人们渴求的不仅是居住面积的增加和环境设施的配套,更重要的是生活质量,特别是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社区文化恰恰是提高社区居民精神生活、维系社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人居生活环境空间质量的最有效方式和途径。社区需要文化,同时,社区本身也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所谓社区的文化功能,反映的是社区对于提高公众的素质、培育公民意识、发展新型人际关系、凝聚社区个体、实践社区自治等作用。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作用力,对社区的每个成员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发展社区文化的目的正是要发挥社区的文化功能,以便影响社区人、塑造社区人、教育和完善社区人.

(一)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群众参与热情不断高涨

为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市、区各级党委、政府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据了解,市北区的主要文化节庆活动有:(1)欢乐青岛——广场周周演。(2)“欢乐大家庭”社区文化艺术。(3)“知识与学习”半月一讲。(4)萝卜会·元宵山会。各类文化节庆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

(二)文化设施日趋完善,居民文化生活得到改善

近年来,青岛市加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建设了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在社区文化体育设施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建成了众多文化活动的基础场所,逐步完善了城市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社区文化设施普及率较高。为了使居民拥有更大活动空间、更多的活动场所,近年来,街道、社区都建图书室和综合活动室,配置图书阅览室桌椅、文化活动电脑,电视、音响器材等娱乐活动设施配套齐全,健身馆、全民健身点等,基本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需求。

(三)设有简易健身器材等的户外锻炼场地备受群众欢迎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参加体育锻炼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中的“必修课”。设置了简易健身器材的全民健身场地“走”进小区,既给市民锻炼了身体,又给予居民相互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融洽了彼此间的关系。社区体育文化正一天天红火起来。在调研中了解到,对于体育健身场所及设施安置地点的要求,居民的选择集中在小区广场或小山头公园、露天健身场所设施这两项上。文化设施的健全,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强了城市的服务功能,改善了居民文化生活。

(四)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提高居民文明素质

街道、社区依托迎奥示范广场和社区文化中心,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科普画廊等社区宣传阵地,对广大社区党员、干部、群众及时正确地进行宣传引导,通过利用街道、社区基层党校、活动中心和市民文明学校等阵地,定期开展文明知识大课堂系列活动,利用社区课堂向居民宣传奥运礼仪知识,举办奥运安保知识讲座,礼仪、音乐、舞蹈等培训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讲座、授课、座谈、知识竞赛等形式,切实提高辖区居民的文明素质以及对奥运知识的知晓率。为了满足社区居民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街道积极探索创新活动载体,坚持以人文本,从社区实际出发,精心打造了特色楼道,创建了精品小区这一文化品牌,用先进的文化知识感染和熏陶社区居民,为构建和谐社区营造良好文化氛围。一是以奥运精神鼓舞人,街道结合迎奥主题活动,将一些奥运知识、奥运帆船知识、奥运冠军形象、奥运场馆、徽标等图片展出在楼道内,形成了一组迎奥文化楼,让居民在感受奥运氛围、了解奥运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居民的爱国热情;二是以书香文化熏陶人,将一些古代、现代的名人名言、名人简介、名人图像等内容展现在每楼的楼道内,使整个书香楼道书香四溢;三是用科普知识启发人,选取贴近居民生活需要的健康小知识、常见疾病的预防常识等张贴在楼道内,打造了养生楼,为居民的健康生活提供帮助,使居民在养生知识的启发下,热爱生活,科学养生。居民们看到焕然一新的楼道,高兴地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日子过得真是有滋味”。

二、目前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存在的問题

市、区政府长期以来非常重视社区文化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在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方面、在保存社区文物和民俗方面、在丰富基层文化生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基本上满足了居民的文化生活需要。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社区文化发展目前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约略说来,有如下几点:

(一)社区居民参与文化生活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社区文化的对象是社区成员,如果他们对社区文化的参与意识不强,甚至毫不关心,那么社区文化的开展就很困难。社区文化管理的主体是社区成员(包括居民和社区单位)。就居民而言,有以下情况值得注意:一是参与社区生活的面不够。二是社区文化活动好不容易组织起来,但参与者却总是一些“熟面孔”,这基本上是所有社区文化活动面临的难题。三是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下降。

(二)社区阅览室等文化设施开放率较高、利用率不高

在调研中发现,社区阅览室拥有率较高,开放率也较高。在调研中,“每周开放五次以上(包括五次)”的社区阅览室占总数的7.4%;“每周开放四次以上”的占22.4%;“每周开放两到三次”的占23.2%;“每周开放一次”的占15.1%;“每周一次也不开”的占31.9%。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许多社区图书馆(室)开放时间同居民上班、上学时间冲突,书籍数量有限、品种不多,内容相对陈旧等。

(三)现代家庭娱乐设备对社区公共文化的冲击

随着电视机、DVD、家庭影院等现代娱乐设施普及到家、家户户,使得社区公众对社区公共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有所下降。例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各大城市几乎每个街道有一个电影院,但现在许多电影院都不复存在,有的被改造掉了,有的被出租掉了,剩下的也艰难维持着。这些局面迫使人们重新反思公共文化的地位和作用问题。由于公共文化本身的衰退,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影响,许多人在思想上开始轻视社区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四)社区文化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居民对精神文化需要也呈现了增长趋势。根据调查,该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现状是时间偏少,双休日用以安排文化生活的时间半天以下的居多,绝大多数居民文化活动局限于市内;项目单一,半数以上的居民以影视娱乐为主。

(五)社区文化人才匮乏

从广义上说,社区文化人才伍应包括街道和居委会的相关人员及社区文化机构的工作人员;从狭义上说,则主要指街道社区文化职能部门及社区文化机构(文化站等)的工作人员。就文化站工作人员来说,许多社区存在青黄不接的状况。这主要是因为市场经济的影响,社区文化站效益不好工资低,无法留住现有的文化人才,更不可能吸引新的优秀人才近来。另一方面,即使留下来的人员大多数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虽工作勤恳,却很难纳入事业编制,评职称困难,参加专业培训的机会也不多。这些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制约了社区文化的发展。

以上情况表明,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和管理尚存在许多问题,亟需努力加以解决。

三、对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的思考

(一)急需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参与意识

为了提高社区成员的参与度应当努力做到:(1)加强社区文化服务,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切实解决社区成员最关注的问题。(2)针对社区成员的文化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3)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形成社区文化特色。社区内一般都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及文化人才等资源,对这些资源的挖掘、配置、利用可形成本社区的文化特色,提高社区文化含量,并激励社区成员的参与热情。

(二)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投入的力度,完善有关的文化管理政策

关于社区文化设施,有条件的社区应建立标志性文化设施,在建筑风格上应体现本社区文化的个性特征,在场地上应达到一定的规模,在功能上应具备综合性的项目。城市社区应当特别重视文化经费的投入问题。社区文化设施的建造及社区文化活动需要一大笔资金。一方面应建立政府、社会、个人等多渠道投入的机制。从社区的角度看,可建立社区文化事业发展基金,也可接受社会各方的资助,甚至可由独家企业资助,制定基金章程,通过一定的程序投入社区文化设施和社区文化活动。另一方面走产业化道路,引入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机制,由政府、企业、个人来共同投资、开发、运营。以“自立、自养、自兴”为发展策略,引入市场机制,走产业化道路,推进滚动发展。

(三)必须重视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注重抓好专业和业余两支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做到力量互补。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对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应实行“稳定队伍,提高素质”的方针。要不断提高街道、社区文化管理人员的素质。可采取“输血”的办法,向社会招聘有志于社区文化事业、年纪较轻的人员加盟文化队伍,同时,可安排大专院校有关专业毕业生到文化站工作。

(四)树立社区文化创新意识,实现教育社会化

篇4:社区矫正罪犯再犯罪调研报告

一、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的特征

通过浙江海盐县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的案例分析得出, 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的几个特征:一是从犯罪时间看, 重新犯罪的时间间隔短, 基本上在一年左右, 有的甚至不到半年。这个时间段对于刚接受社区矫正管理的缓刑犯而言, 时间比较短, 矫正的效果还不牢固, 是容易引发重新犯罪的高危期, 而对于曾在监狱长期服刑的罪犯而言, 虽然已经改造完成, 但监禁的监管与社区矫正是有区别的, 其在回归社会之后, 一旦无法适应社会, 无法被社会接受, 就容易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是从犯罪形式上看, 主要是以共同犯罪为主。在看守所、监狱等地的关押经历客观上增加了服刑人员之间相互结交与交叉感染的机会, 使其在重新犯罪时更乐于选择共同犯罪形式以提高犯罪成功和逃避制裁的系数。同时, 曾经有过共同犯罪经历的人员, 更愿意与原同案犯进行再次犯罪。

三是从犯罪类型上看, 重新犯罪的罪名跟之前的罪名一样, 且主要集中于盗窃、抢劫及敲诈勒索等财产型犯罪和赌博、吸毒等罪。财产型犯罪的原因主要是自己没有生活来源, 有一些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高消费, 还有一些是满足自己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少数暴力犯罪往往是冲动为之或是酒后为之。而赌博、吸毒等罪是因为已经养成了这样的恶习, 一回到社会没有了监管的制约, 加上原朋友圈的教唆, 就又会走上重新犯罪的道路。像徐某某之前因犯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8年, 从监狱出来没多久, 重新犯罪又因抢劫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二、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 恶习成瘾, 诱发重新犯罪

重新犯罪的这些社区服刑人员都有一定程度的恶习, 主要表现为好吃懒做, 贪图享乐, 喜欢赌博, 经常出入娱乐场所, 甚至有一些人染上了毒瘾。这些恶习虽在监狱里已被迫改掉, 但是一回归社会, 碰到一些诱因, 又会重新被激起, 从而走上了重新犯罪的道路。如赌博、吸毒、盗窃等罪的社区服刑人员是极易重新犯罪的。对于这些人员本身学历低, 又没有劳动的技能, 缺乏谋生的手段, 回归社会后又不愿意去做一些辛苦的工作, 整天游手好闲, 没有固定工作, 没有稳定收入。在个人的期望不能得到实现, 没有收入来支撑其生活, 没有金钱来满足其赌博、吸毒等瘾症时, 就会导致心理失衡, 从而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如再犯罪人员顾某某, 在假释期间, 抵挡不了毒品的诱惑, 重新染上了毒瘾, 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二) 不良社会交往, 产生“犯罪共鸣”[1]

一些假释人员出来之后因为受到社会歧视, 被贴上了“罪犯”的标签, 不管是求学还是就业都会受到排斥, 很难融入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 这时他们中的一些人就会回到原来的“朋友圈”, 或是新认识了一些同样受过刑罚的人, 因为相同的经历, 会让大家之间产生认同感。这些人在一起后, 很容易产生共同犯罪的意识, 从而导致他们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尤其是一些未成年人, 由于他们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很容易受到周围朋友的影响而走上再犯罪的道路。如再犯罪人员黄某, 从少教所假释出来以后, 没有去找工作, 也没有继续上学, 在酒吧认识了同样受过刑罚的吴某某后, 经常一起玩, 就因为一个女孩的关系, 叫了一帮人去打架, 最后酿成了被害人死亡的惨剧。

(三) 缺少家庭关爱, 家庭矛盾引发重新犯罪

一些社区服刑人员回归家庭之后, 家人对其接纳程度不高, 对其之前的犯罪经历耿耿于怀, 常常引发争吵, 从而造成了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伤害。社区服刑人员本来在社会上就受到一定的歧视, 回到家还不能得到家庭的关爱, 很容易对他们的心里造成伤害, 因为一个人遭受了社会的岐视, 回到家又缺乏了家庭的关爱, 很容易刺激人情感的脆弱面, 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就可能导致重新犯罪。而对于青少年来说, 因其本身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完全形成, 而又生长在一些单亲家庭或是留守儿童的家庭, 家庭结构缺陷的很容意直接导致青少年走向犯罪道路。如再犯罪人员顾某某, 假释回来后, 妻子要与其离婚, 天天争吵, 后来顾某某就跑到外面去了, 也没向当地司法所报告, 处于脱管状态。后来又因重新犯罪被司法机关关押。

(四) 社区矫正工作未完全开展, 没有达到矫正教育的目的, 继而引发重新犯罪

社区矫正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矫正使得社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 预防重新犯罪。矫正改造质量的高低对重新犯罪率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在现实情况中, 由于受场地、经费、人力资源的影响, 集中学习培训、心理咨询、参加公益劳动等活动没有完全的开展, 而且由于基层司法所人员少, 职能多的现状, 实际的矫正工作主要表现为报到、谈话及走访, 更多的是形式的一种矫正, 而没有实质上的矫正。且基层司法所的工作人员有一部分是合同工或临时工, 没有专门的法律知识和心理知识, 专业化程度不高, 因此难以实现较高水平的矫正, 而低质量的矫正效果也是引发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预防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的对策

(一) 发挥亲属的亲情作用

社区矫正不仅要做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工作, 同时也要做好社区服刑人员家属的工作。家属一方面能利用亲情起到感化作用, 另一方面也能起到监督的作用, 尤其是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 如果家长能够配合社区矫正的工作, 那么将对社区矫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社区矫正时首先也要做通家属的思想工作, 一方面要让其对社区矫正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明确社区矫正是为了他们的亲属能够早日回归社会, 希望他们去积极配合, 而不是抗拒社区矫正;另一方面也要家属接受社区矫正服刑人员, 不要对他们有偏见, 要通过亲情来感化社区服刑人员。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可与家属建立联系卡, 或是经常上门走访, 及时了解社区服刑人员的动态。作为社区矫正机关不可能时时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情况, 有了家属的配合就可以使社区矫正工作事半功倍。

(二) 各部门加强协调, 加大执法力度

社区矫正工作要公、检、法、司等各部门加强联合, 才能使社区矫正工作发挥最大的效果。现在社区矫正工作是设在基层的司法所, 但作为司法行政部门, 并没有刑事的处罚权, 所以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因此尽快解决司法行政部门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定位问题, 赋予刑事处罚的执行权力, 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 细化、强化、实用化一些具体的执行措施, 让社区矫正工作的基层人员得到法律的保障, 让社区服刑人员认识到刑事处罚的法律严肃性。[2]社区矫正工作同时也需要公、检、法等其他部门的配合, 共同加大执法的力度, 每季度组织一次公、检、法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检查, 同时在平时的社区矫正工作中要加强沟通和联系, 对于有潜在犯罪倾向的社区服刑人员要重点管教, 一旦有脱管或是违规的现象, 就一律收监执行刑罚, 真正发挥法律的威慑作用。

(三) 实施分类管理, 明确重点监管对象

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5种罪犯:被判处管制的人员、被判处缓刑的人员、被暂予监外执行的人员、被裁定假释的人员及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人员。这五类对象在主观恶性, 客观危害性等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被判处管制和缓刑的一般是犯罪行为较轻, 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人员;被裁定假释的罪犯是在监狱服过刑的人员, 其本身的犯罪社会危害性比较重, 但是通过监狱的改造, 已经改过自新, 但其潜在的危险性还是比较大的;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主要是因有严重疾病, 怀孕或是哺乳期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员, 在进行社区矫正时要充分考虑到其身体情况的特殊性;被剥夺政治权利而在社区内服刑的罪犯, 这是一种资格权利的剥夺, 相对于其他四种类型, 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每个社区服刑人员都有其特殊性, 如果社区矫正工作笼统地进行矫正的话, 很容易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社区矫正工作要根据每个社区服刑人员不同的犯罪性质、不同的性格特点, 来制定适合各个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方案。要对每一个新进来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一个综合的评估, 包括其心理状态、生活环境以及重新犯罪的可能性。根据评估的危险性指数, 再进行分级管理, 区分出重点的监管对象, 加强监管和教育, 这样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矫正教育, 从而达到社区矫正的真正目的, 实现矫正效果的最优化。

预防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 控制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的比例是构建和谐社会、平安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笔者认为预防和控制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 一方面要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教育改造, 帮助其疏导心理,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提高劳动技能;另一方面也要从社会层面来提高整个社会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接纳和帮助, 形成一个科学和谐的社会矫正系统, 为预防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营造良好的氛围。

摘要:社区矫正的目的就是帮助社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 预防重新犯罪, 实现社会稳定, 但是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在我国还是占有很大的比例。文章通过浙江海盐县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的案例进行分析, 发现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既有其自身的原因, 也有家庭、社会的原因, 因此预防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也要从社会各个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社区矫正,重新犯罪,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刘玲玲.略论重新犯罪原因[J].前沿, 2005 (6) .

篇5:社区理财调查报告

这仅仅包含了有数据可循的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以上的人群,而可投资金在1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的人群,更是高速增长。相较成熟市场,尽管在过去十年内快速发展,中国财富管理市场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财产品的同质化强,结构缺乏创新;理财服务机构缺乏独立性;业内“以产品为中心”的短期化思维严重等。纵观这些现象,究其根源,其实根本问题在于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机构对于高净值人群本身了解甚少,以至于无法针对性提供满足客户真实需求的服务,或是帮助客户发现并解决在财富管理过程中的潜在问题。

为了了解社区客户在现实生活中所碰到的问题以及其真实的理财需求,融义财富在其所在社区发起了理财问卷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调查社区客户在生活中可能碰到的困扰和问题,第二部分主要了解社区客户目前对于理财产品及选择的机构的偏好。

此次调查的被访者均为高端社区中的富裕人群,个人可投资资产在人民币100万元以上,其中融义社区理财中心客户平均可投资资产500万元以上。主要调研结果及分析如下:

(一)

超过八成的受访人群无法将其购买的理财产品和自身的理财目标相结合。进一步分析,可能的问题为:受访人群没有清晰的理财目标;抑或是受访人群在有目标的情况下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相关性的匹配。而在对于理财目标的调查中,78%的客户没有清晰的理财目标。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这个现象可能解释了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固定收益产品是客户的主要购买品种:由于理财者未将理财产品与自身的理财目标结合,所以客户倾向于购买他们最容易了解的产品,而固定收益产品是最容易被客户了解和接受的产品。二是为什么客户只关注产品的收益率:在没有其他可参照的标准的前提下,收益率成了客户唯一可以衡量的标准。这一点值得重视,因为清晰了解理财目标,是财富管理机构给客户制定理财规划方案的最基础的前提。

(二)

超过八成的受访人群无法从大量的财经资讯自主筛选出对自身有用的讯息。在根据自己的方式选择去了解的财经资讯中,超过八成的受访人群无法解读资讯与其理财行为的关系。随着理财产品资源和市场资讯的泛滥,客户接触到的信息量巨大。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资讯都是没有价值的,因为他们无法判别资讯是否对他有帮助。人们对于金融知识本身的了解程度不尽相同,但大多数的金融市场资讯都需要固有的背景作为基础,产品的资讯亦是如此。对大多数人来说,能够看懂的主要是收益率,而对于风险的未知和不安,使大多数的客户无法在大量的产品资讯中寻找到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

(三)

79%的受访人群无法甄别不同产品的类别和风险。这一结果与实际服务中碰到的情况吻合。例如基金类产品,大多数的人只知道其属于基金,但具体属于何种细分(比如货币型、平衡型还是股票型基金)没有基本概念,更不要说相关类别所对应的预期收益和风险了。对于固定收益类的产品,自身无法识别产品间项目质量,合同条款,发行平台等的差异,只能依赖产品推荐方的口头介绍。

(四)

大于76%的受访人群认为目前理财产品的信息来源太少,这是一个值得推敲的结果。通过经一步询问,大多数人不否认接收到的产品信息很多,但同时认为目前理财产品的信息来源太少,表面上看产生了矛盾。但深入探究即能发现:当人们觉得一些信息对他们来说不可用时,就会忽略,最终导致可用的或可信赖的信息来源仍然很少。

(五)

一半以上的受访人群表示没有时间理财。在这些表示没有时间理财的客户中,大多数表示忙于事业而没有时间理财。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类人群中,除了一部分人确实是事务繁忙的,还有一部分主要是因为认知问题,即认为本身从事的事业所获得收益才是可衡量的收益,其他的收入均作为额外的收益。这一点,与相关受访人没有经历量化比较有关。

(六)

nlc202309030055

理财产品的选择,受访人群偏好中短期及固定收益。八成受访人群对于产品的周期选择为小于等于两年。近六成受访人群选择固定收益产品,而对于收益较高风险可控的组合类产品有需求的客户也占到21%。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理财类产品的需求在客户调查中的比例约为五分之一,但在接受调查的客户中,大多数客户都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这是一个矛盾点,深入的沟通后总结,这可以被理解成,客户对于银行理财产品不满意的同时,找不到更值得信赖的理财工具。

(七)

对于金融产品发行方的选择,银行仍然是最受欢迎的发行方。可能由于样本的局限性,在进行调查的客户中,选择信托公司的客户也占了35%。对于富裕人群来说,虽然银行仍然是第一选择,但经过几年的市场开拓,很多其他类别金融机构的产品已经逐渐开始被接受。另一个方面,最近几年,信托公司主要发行固定收益产品的市场形象也被高净值人群广泛接受。

(八)

受访人群对于家庭财富管理中难点的把握与认同较为随机,差距并不显著。其中收益率无法达到长期所需目标,是受访人群最普遍担忧的。结合之前的调查问题,虽然受访人群不能找到具体的理财目标,并将之与其理财行为相结合,但他们仍然担忧收益无法达到长期所需目标。这样的未知隐忧可能是造成客户不易满意的原因之一。

展望

目前,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机构包括中资银行、外资银行、券商、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其中,中资银行凭借其庞大客户基础,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近年来,随着信托行业的快速发展,信托公司的财富管理业务也得到了较快扩张,同时客观上也带动了三方理财机构的发展。随着监管政策对券商、基金资产管理业务的进一步放松,预计未来财富管理行业的竞争将更趋激烈,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下降。

由于观察到的数据在目前样本量的条件下有一定局限性,我们仍会继续这份调查,以寻求更加实际的数据。相关问题的具体统计结果可能发生一定的偏差和变动。我们更看重的这个过程以及具体数值之外的客户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更专注的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并实实在在地针对客户所需,开发相关的产品与服务。这是摆在财富管理行业每一家公司面前的课题。仅以此次报告,抛砖引玉。期待不久后,财富管理行业服务时代的真正到来。

篇6:河北、河南两省社区商业调研报告

一、社区商业现状和特征

(一) 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已初见成效。

河北获得18个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和50个省级商业示范社区、河南34个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和150个省级商业示范社区, 这些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制定标准、加强交流、推广经验”起到了引领作用, 有效地促进了社区商业工作的开展。

(二) 扶持社区商业相关政策已成共识。

两省对贯彻商务部有关社区商业指导意见比较具体, 均采取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做法, 推进社区商业工作。如石家庄对社区商业晚20-21.30分时段用电全部由市财政补贴电价;河南安阳, 对菜市场升级改造市区两级财政给予150元/平方米的定额补贴, 对新建菜市场升级改造市区两级财政给予200元/平方米的定额补贴等。

(三) 连锁商家给力社区商业。

各地商务主管部门采取了切实可行措施, 通过资金、网点等一系列支持政策, 积极引导企业运用连锁经营方式, 到城市社区设立超市、便利店、标准化菜店、餐饮店、洗衣店等各类便民、利民的网点, 并逐步搭载便民服务功能, 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两省社区商业中均反映连锁商家进入社区效果明显。如郑州市重点支持5家骨干家政服务连锁企业建成100家连锁店, 很受社区居民信赖。

(四) 标准化菜市场建设推进深得民心。

河北省从2010年起, 力争用两到三年的时间, 在全省建设600家标准化城市菜市场, 推行蔬菜“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 构建从“田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机制和质量追溯体系, 保障蔬菜质量安全;河南省从600平方米以上的301个菜市场中选择了100家为培育和改造试点, 从中选择33家重点督查。

(五) 城市社区商业在街区夜经济中掘金。

河北商务部门进行实地调研, 测算不同业态、不同规模企业的补贴标准, 并依照各区商圈情况, 制定方案, “夜经济”建设推动商贸服务企业延时营业, 社区商业也得到规范提升;为市民夜间购物、休闲提供就近、方便、高品质的服务。郑州市夜市街区的经营业态, 由各区结合实际自行确定, 经营范围可涵盖服装、鞋帽、日用百货、餐饮服务、出版物及文化用品等多个领域。夜市街区建成小吃、跳蚤市场等多种形式, 突出各自街区的经营特色。对通过郑州市政府验收、核准开业的夜市街区一次性奖励50万元, 由郑州市、区两级共担。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瓶颈

(一) 缺乏比较完善的社区商业整体规划。

社区商业建设责任主体是各区县政府。目前, 尚缺乏较完善的整体规划, 两省均注重于局部数个点上的布局, 对业态结构形成的比例重视不够, 业内同质化明显。各街道之间的统筹协调、互补相容不够。不少地区既有社区商业配套不足, 也存在过度配套的问题。随着城市建设和旧区改造的不断推进, 一些人口导入区内居住人口迅速增加, 社区商业配套设施还跟不上, 但在部分较成熟的大型居住区域内, 以大型综合超市为代表的商业设施往往扎堆开设, 竞争激烈, 给社区交通、环境和中小商户带来不利影响。

(二) 改造提升传统社区商业较为困难。

传统居住区商业往往将公建配套商业网点和居民住宅设置在一起, 随着超市、便利店、快餐等新的零售业态不断出现, 客观上要求商业和居民区能够适当分离, 既方便购物消费, 又能还居民安静舒适的环境。但是, 这些社区受到建筑空间和周边环境的影响, 动迁成本较高, 难以将商业网点进行适度集中设置, 使得对这些社区商业进行改造和调整不易到位。

(三) 社区商业现状和居民消费需求有差距。

两省经济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已初步进入小康社会的消费水平, 居民对消费的需求已经不限于商品的品种和价格, 品牌消费、服务型消费和消费环境等因素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但是, 目前一些社区的购物环境、服务质量和业态配置, 尚不能完全满足居民对休闲、娱乐及生活服务等综合消费的需求。

(四) 政府对必备型业态配套缺乏调控手段。

20世纪90年代后期, 原有的住宅公建配套商业网点划拨政策按规定取消后, 由于对新建居住区网点配套不再刚性要求。开发商往往注重房产效益而忽视配套商业, 特别是菜市场、大众化餐饮、理发沐浴、维修等带有一定公共服务性质的必备型微利行业, 供需矛盾突出, 影响居民日常生活, 而目前政府商业主管部门还缺乏有效调控的手段。

(五) 政府是否需要调控尚存在认识上的困惑。

这里存在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发展社区商业应该企业主导运作。目前, 河南部分示范社区如鑫苑名社区和金城街农贸市场均由企业完成, 效果非常好;二是认为政府在保障基本生活消费的商业设施建设上, 应直接调控和发挥积极作用甚至不妨回购。目前, 河北部分社区如国际城社区和华夏菜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即社区商业设施总量过剩和结构性不足并存。从总体上社区商业设施并不缺乏, 但单单依靠市场调节, 新建社区商业等必备的设施由于效益底下仍然难以维持, 房地产开发商要求政府回购。

三、加快社区商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将社区商业基础部分纳入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 (国发14号) 文件第十四条明确:“要指导社区居委会为发展社区服务提供便利条件, 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利用闲置设施、房屋等资源兴办购物、餐饮、就业、医疗、废旧物资回收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网点, 并维护其合法权益”。第十八条明确:“要鼓励相关企业通过连锁经营提供购物、餐饮、家政服务、洗衣、维修、再生资源回收、中介等社区服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物流配送平台帮助社区内中小企业, 实现服务模式创新, 推动社区商业体系建设。”建议要加强与民政部门沟通和协调, 在各地制定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中, 要把鼓励社区商业发展作为重要的政策措施内容之一, 以支持社区商业发展。

(二) 运用财政政策推进社区商业的发展。

对社区商业中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商业和服务业, 建议参照《社区商业设置规范》的有关内容, 对菜市场、大众餐饮、大众理发、大众沐浴、维修、再生资源回收等, 给予支持和鼓励。政府要制定有关政策, 实行部分网点租金补贴、政府进行网点回购等措施, 为社区商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 要鼓励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进社区开展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服务业务。对从事经营菜市场、大众化餐饮、理发、沐浴、维修、废旧物资回收等, 在设置和招商时由区县政府和街道、乡镇给予租金或税收等方面的扶持。

(三) 发挥多方积极性落实网点资源。

政府部门要加强与街道、居委会的协调工作, 对社区中自有和可控的商业网点, 研究和落实优先满足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网点的配套, 已经用于其它商业用途的, 要逐步调整到位。要引导居委会将闲置的设施、房屋等资源, 兴办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服务业务。鼓励和支持区县政府和街道乡镇通过财政预算或多渠道筹建资金, 以成本价格向房地产开发商回购部分用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网点, 通过向开发商返回部分土地出让金, 弥补回购网点的成本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由政府掌控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网点的资源, 对部分社区商业网点的用途实施有效调控。

(四) 形成“消费合作社”促进社区商业发展。

“消费合作社”是国外商业活动中的一种常见的形式, 即由消费者自己投资建设一些为他们所服务的商业机构, 参与“消费合作社”的成员可在这样的商业机构中享受优惠的价格和特殊的服务。由于“消费合作社”是消费者自己的组织, 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可参与性, 所以在为消费者服务方面体现出了很高的质量。同时也可以弥补在社区商业开发中资金不足的缺陷。我国在商业发展中, 曾有“供销合作社”的组织形式, 该组织曾在联接城乡物资流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 “消费合作社”仍有适宜的发展空间, 可以考虑在社区商业的发展中, 通过试点, 恢复和建立“消费合作社”的形态, 使其成为社区商业发展的一种新的尝试。

(五) 吸纳社区居民或者第三方参与社区商业的检测、监督与管理。

社区居民是社区商业的主要消费群体, 他们应当有权对社区商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要求和建议。因此, 从事社区商业经营的企业, 应当主动吸纳社区居民的代表或政府委托第三方检测部门参与社区商业的检测、监督与管理, 不断调整经营模式, 改善服务, 使之与社区细分市场的需求更加吻合, 同时也能使得进入社区商业的企业同社区融为一体, 使得社区商业更具有亲和力。

(六) 出台一部《中国农产品市场标准化管理办法》。

两省的地方商务部门要求现在国家商务、农业、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 出台一部《中国农产品市场标准化管理办法》, 用标准化手段规范、指导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帮助企业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员工岗位标准, 建立农产品质量跟踪档案, 贯彻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质量等级、计量、包装等标准, 逐步在农产品运输、储存、包装、销售等环节推行标准化管理。

摘要:社区商业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是关系到“社会和谐”, “环境宜居”, “生活保障”的大事。为此, 北京联合大学社区建设与城市管理研究所一行8人先后对河北石家庄、河南郑州两地的社区商业进行了为期4天的调研, 并将调研结果进行了总结。

篇7:普村社区调研报告

一、各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了有益实践和探索。据初步统计,全省总体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8000个左右,到2015年,完成35%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到2020年,完成80%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目前,各市、县(市、区)已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2300个,500个左右基本建设成型,达到了设施齐全、服务完善、环境优美、制度健全的标准。已入住农民111.2万人,腾出建设用地22.78万亩。各地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政策引导。从调研情况看,各市县制定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召开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会,通过交流经验、完善措施,加快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滑县出台了《村庄合并奖励办法》,通过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信访听证会等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可。新乡市先后出台49项优惠政策,鼓励引导群众到社区建房入住,目前正在探索创新社区住房建设和旧宅拆迁利益补偿机制,盘活农村土地资产,节约土地所得到的收益返还农民,让农民自主建房尽可能少拿钱,调动群众积极性。

(二)尊重群众意愿。各地始终坚持把保障农民权益放在首要位置,充分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决策权,严禁违背群众意愿搞强拆强建。新乡市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全程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庄重建、迁建、合并、农民建房方案等,均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2/3以上的成员同意后才能施行,50%以上农户签订同意协议后方启动建设,并让群众代表参与监督工程建设全过程。在社区建设模式选择上,针对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类型的新型农村社区,探索形成了农民自建、集体统建、招商建设、社会援建等建设模式,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三)科学编制规划。目前,《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标准》基本编写完毕,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重要的实施标准。各地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新乡市将全市3571个行政村规划整合为1050个新型农村社区,形成了 “城中村改造型、旧村完善型、村庄合并型、服务共享型、整体搬迁型”五种建设模式。安阳市将城市规划理念引入乡村建设,着眼于推进土地利用、城乡发展、产业集聚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四规合一”,优化了产业发展和新型农村社区布局。

(四)加大资金支持。在破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难题方面,各地进行了积极尝试,多渠道筹措整合资金,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一是加大政府投入。新乡市从2009年开始,市县财政每年安排4.9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滑县从2010年起,设立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奖代补资金,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淇县设立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引导资金,县财政按照1∶1的比例,对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给予奖补。二是强化资金整合。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一规划、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平台,多层面多渠道整合项目资金,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2009年以来,新乡市共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3亿元,投入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淇县今年以来整合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社区配套服务项目建设。滑县整合中央、省财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小学危房改造、环境综合治理等各类资金1.4亿元,用于锦和新城社区建设。三是创新金融借贷。新乡市采取3—5户联保、公职人员担保、质押担保等形式,帮助群众协调3—5万元的建房贷款,并争取国家农总行在该市开展新居民建设贷款试点,对建房农户发放贷款1.1亿元。

(五)加强市场运作。各地注重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索建立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投入、上下联动的运作机制。一是积极搭建融资平台。新乡市通过组建强农投资有限公司,向农发行融资中长期政策性贷款19.74亿元,支持全市119个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淇县建立了政府控股的经投、城投、润淇、新城等4个投融资公司,目前已争取到国开行、农发行社区建设项目资金8亿多元,保障了社区建设顺利开展。二是综合运用土地、信贷和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房地产开发、工程设计、土建施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淇县阳光社区通过BT开发模式,引进房地产企业投资建设社区,政府根据社区建设验收情况,分阶段给开发商土地补偿。浚县王庄镇在中鹤新城建设中,充分利用企业优势,将企业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筹规划,借助中鹤集团的经济实力,由中鹤集团提供资金支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三是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捐资捐物、投工投劳,参与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新乡市通过组建农村公益基金管理中心,接受社会捐赠资金2.8亿元,鼓励和支持企业家等社会力量以捐资和垫资等形式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辉县市孟电集团捐资1.3亿元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南李庄社区),全村351户1200多位村民不用花自己的一分钱,入住社区内近300平方米的住房,由村民变成了社区居民。

(六)强化产业支撑。各地以产业为基、就业为本,通过发展产业集聚区、农民创业园、发展现代农业等途径,积极培育社区产业支撑,促进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舞钢市通过引导社区依托自身优势培育支柱产业,增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可持续性,形成了新型现代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商贸流通主导型、旅游服务主导型的支撑产业。辉县市南李庄社区利用节约的70亩土地,建设农贸市场,群众入市经营,人均增收5000元。

nlc202309030457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我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上呈现出好的趋势和态势。但资源要素在农业与非农产业、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配置仍不合理,城乡利益协调等机制仍不完善,资金、土地等问题仍是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瓶颈。

(一)建设资金匮乏是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繁重,投资巨大,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据测算,建成一个人口为5000人左右的新型农村社区,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就需投入2000万元左右。目前,全省各地已开工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共2300多个,从资金需求上看,存在着巨大缺口,主要表现在“五难”:一是启动资金筹集难。多数县、乡财政比较困难,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支持引导有限。同时,很多农村缺少有力的产业支撑,集体经济薄弱,群众收入不高,所需资金仅靠地方投入和村集体自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二是项目资金整合难。据了解,目前直接涉农的有24个部门,各类涉农项目资金80多项。在现行项目资金管理体制下,投资渠道不同,资金申报程序、批复时间不统一,需建立和完善涉农项目资金整合体制和机制。三是金融贷款难。目前,各金融部门缺乏农村信贷产品,农村贷款门槛高,农民缺乏有效抵押物进行贷款。同时,城镇建设中的信贷需求不符合金融部门的贷款选择,尤其是城镇建设起步阶段,存在着选择承贷单位难、担保难、还款来源受限等不利因素,使金融部门很难满足城镇建设中的信贷需求。四是“以地生财”难。由于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区的集体建设用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手续报批难,商业化运作规模受限,土地投放市场不足,“以地生财”融资平台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同时,土地净收益补助要么政策规定不明,要么须等到土地招拍挂之后才能支付,不能适时支用,土地补偿滞后,资金利用困难。五是吸引社会资本投入难。新型农村社区属社会公益性事业,其项目回报小、周期长。由于宣传不到位、对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的扶持和优惠措施不够等问题,不易于形成有利的社会氛围。社区建设多部门管理,程序复杂、协调难、遗留问题多,社会资本收益的制度成本投入大、机会成本高、边际效益低,难以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二)建设用地难是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问题。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尤其是搬迁新建的社区,所需土地大部分要占用耕地。在国家严格的土地政策面前,建设用地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最大难题之一。国家虽然有“增减挂钩”土地周转指标,但由于“增减挂钩”项目审批时间长、指标少,远不能满足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用地需求。同时,拆旧还耕工作难度大,进度慢,使“增减挂钩”政策难以适时充分发挥作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整理置换出来的土地指标,目前仅限在县(市)内交易,没有发挥土地指标的最大效益,影响群众拆迁的积极性。

(三)规划滞后、政策不配套是制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长远问题。一些地方对规划的重要性认识和重视不够,影响了社区规划编制工作。乡镇规划的管理,点多线长,缺乏专业技术人员,致使一些农村社区规划的起点和标准不高,与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乡镇总体规划、各项公益事业建设和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没有很好衔接,缺乏前瞻性、整体性、层次性。有关村庄拆并、搬迁、整治、扩建等涉及转换用地指标的政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标准、实施办法、补助标准,以及城市规划区内农村建设用地的规定不配套、不完善,在具体工作中无所遵循,操作困难。涉及办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关规划、用地、施工许可等相关审批手续环节多、周期长、收费高,加大了工作难度。农民户籍、房屋产权、资产要素流动、养老、低保、就业等方面的改革滞后,农村居民难以完全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待遇。

三、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财政政策思考

财政支持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坚持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积极稳妥、量力而行、统筹资金、集中支持、创新方式、强化监管”的原则,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资金统筹整合,突出支持重点,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导向功能和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吸引带动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投入,共同支持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多元就业、生活环境改善、公共服务健全,加快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增强新型农村社区的战略基点作用。

(一)加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一是积极争取中央支持。以国家实施中原经济区战略为契机,争取中央加大对我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力度,支持地方破解城乡二元体制难题。二是集中安排各类财政资金。统筹安排财政资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各市县财政部门要结合实际,统筹安排土地出让金等各类预算财力,结合当地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明确支持方向和重点,增加财政对社区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道路、供电、供气、生态等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提升社区硬件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社区的软件建设,逐步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就业、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的投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统筹使用各类建设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资金整合平台,打破行业、部门界限,形成协调配合、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有效统筹相关项目资金,集中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筹相关涉农资金,集中用于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社区配套服务能力;统筹各类城镇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中心城镇周边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统筹各类涉企专项资金,集中用于支持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发展,强化新型农村社区产业支撑。同时,要明确扶持标准,规范资金管理。

nlc202309030457

(二)突出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内容。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根据确定的阶段性和年度建设重点任务,按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不同模式和类型,因地制宜地制定财政资金投入方向和支持重点。一是支持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各级财政应支持当地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增强规划的引导作用。按照“全域规划”的理念,突出城乡规划统筹,加快城镇基础设施网络和服务功能向农村延伸,推动人口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产业向集聚区集中、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充分考虑资源配置、历史沿革和村民生活习惯等因素,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合理确定社区规模,注重完善社区功能,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合理性和统筹性。要加强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城镇规划与乡村规划、长期规划与近期规划的有机衔接,因地制宜地规划农村新型社区项目,对于规划之间产生冲突的要及时进行调整,坚持“统筹联动”,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实用性。如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百千万”工程建设规划、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规划、全省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紧密结合,充分考虑施工用地、管网铺设、用电等因素。要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杜绝乱占地、乱建房现象,切实做到“不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屋,不建没有经过设计的房屋”。二是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各级财政要统筹整合新农村建设、农村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土地整理、整村推进、异地搬迁、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村镇规划、村镇绿化、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农村沼气建设、电力入户、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资金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所涉及的各方面扶持资金,重点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集中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资金、校舍安全工程资金、农村教育布局调整资金等,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扩大新型农村社区学前教育资源,引导、鼓励利用闲置校舍改扩建幼儿园、增设附属幼儿园,扶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对社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的宽带接入、运行维护及开展文化宣传讲座等有关活动给予补助,支持农家书屋更新书报、举办读书活动等,并对社区的文艺演出、电影放映、体育活动给予补助;继续深入实施“舞台艺术送农民”工程,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的多样文化需求。统筹乡镇卫生院建设、村卫生室建设等资金,支持开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人口计生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推动政府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统筹使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农产品流通项目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等资金,鼓励和引导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开展百货供应、餐饮服务、农资供应、农机维修、邮政通讯、金融保险等服务项目,建立和完善市场化服务体系。四是强化产业支撑。统筹整合农业产业化发展、旅游产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等资金,支持培育特色经济,发展龙头企业。统筹使用“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资金,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引导和推动周边社区的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通过土地有序流转,加快土地规模经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人口集聚,实现产业与人口的有机融合,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持久动力和发展空间。

(三)创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融资机制。一是创新政府投融资体系与运作机制。通过以奖代补、财政补助、财政贴息等财政激励政策,鼓励银行类金融机构加强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合作和支持。以市县级投融资平台为主,对现有投融资平台重组、合并。发挥省级投融资平台优势,通过统贷统还方式,帮助市县解决新型社区建设资金缺口大、分散融资成本高的难题。推动市、县通过整合资源、盘活存量、收储土地、引入民间资本等方式,重点培育综合实力较强的城投公司,壮大平台资本实力,增加其信用等级,持续提升融资能力。继续支持地方综合运用BT、BOT、土地开发+BT、打捆成片式开发、资源置换式开发、委托贷款、社团贷款、间歇资金质押贷款等多种模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综合开发;逐步扩大农村“五权”担保抵押贷款试点,扩大有效担保物范围。二是创新鼓励金融资金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性银行、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参与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对年度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增长幅度超过一定比例,且贷款质量符合规定条件的县域金融机构,对余额超增的部分给予一定比例的奖励。进一步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的意见》,制定相关财税优惠政策,吸引境内外金融机构来豫设立区域性管理总部、区域性功能中心、后台服务机构和分支机构。建立财政性资金存放与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挂钩机制,促进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河南的信贷投放力度。三是创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资金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样化的建设资金筹措格局。通过土地、税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实现开发企业和农民的共建共赢。对民营企业或个人积极投入资金用于新型农村社区项目建设的,予以鼓励表彰。注重激发企业家回报社会、回报家乡的无私奉献精神,通过荣誉表彰等方式,鼓励更多的企业和企业家投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提高社会共同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积极性。

(四)完善增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内在动力的配套政策。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配套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推动和导向作用,增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内在动力。一是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在统筹考虑省辖市城市规划、产业布局的基础上,优先把区域发展较快、城镇化率高、县域中心承载能力强的县(市)纳入省直管县,既为省辖市城市新区和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预留足够空间,又通过扩大县级政府的经济发展权限,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和中小城镇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带动农民工就地转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中心镇设立独立的乡级国库,根据中心镇的经济状况,合理确定收入范围及分成比例,将收入增量逐步向中心镇倾斜,引导中心镇的财政收入有效用于当地城镇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延续对产业集聚区的财政激励政策,加大对产业集聚区内基础设施项目支持力度,加快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承载功能。二是支持建立全省统一的土地指标流转平台。借助建立中原经济区“先行先试”有利的改革和发展环境,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为平台,开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地挂钩政策试点,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城市化地区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外来人口进入城市定居规模挂钩,推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三化”协调发展提供用地保障。三是积极探索鼓励节约用地相关政策。通过对节约土地实行财政奖励、补助等支持政策,鼓励以最大程度地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置换节约土地,实现以地生财,借地发展。对腾空土地复垦后余出的建设用地,除统筹安排好农村社区及公益事业建设用地外,在符合统一控制规划的前提下,可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使用,并通过招拍挂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获取的土地级差收益主要用于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建设补助,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持续有力的资金支持。四是完善其他相关政策措施。进一步简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申报审批程序,减少、减免规划、国土、建设、人防等有关收费项目,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加快配套跟进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土地征用、农村林权、房屋产权、就业、养老、低保等改革,使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本文第一作者系河南省财政厅副厅长)

责任编辑:宗宇翔

上一篇:党与反腐倡廉下一篇:新沟小学2014年春季开学工作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