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2024-08-20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共8篇)

篇1: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现状分析

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对价值追求、评价、选择、认同的一个倾向性态度,也就是指一个人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做出相应的选择。就现代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在中学及以前的教育过程中,学习与升学的压力,生活上对家庭的过多依赖等,使得他们在心理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协调,个体需要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使他们进入大学后有较多的不适感、失落感和彷徨感。同时,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剧烈变化,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东西文化的交融与对抗,使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社会价值观念,个体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家庭经济、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无不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带来巨大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意识增强。改革开放后,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逐渐增强,对自我需要的尊重,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关注与追求,对自我价值主体地位的确认等,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尽管从主流看,当代大学生并没有忘却社会主体,他们追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追求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认同个人的发展、幸福、未来,与社会发展进步和国家繁荣富强是分不开的。但自我意识的增强,在少数人身上极化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已不容忽视。

2、竞争意识和效益意识增强。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他们的生活中无处不体现着竞争二字。例如,学生干部要竞选,奖学金和各种表彰要竞争,就业岗位要竞争。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他们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不再 “知足常乐”而趋于保守。他们通过竞争,得到锻炼,也得到回报。但竞争是严酷的,有成功就有失败,因而,不正当竞争或者说竞争目的与手段的非同一性现象也时有出现。

在我们做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大学生中不文明行为不能接受的占 47.3%,持无所谓态度的占 31%。这说明新生对于大学和大学生这个文明层次比较高的社会和群体认识不足,他们在文明向上的境界要求上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社会群体,因此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意识到应有的、较高的文明规范程度。

在个人诚信方面,有 47.6% 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毕业后不按时还贷不应该,21.6% 的学生认为不按时还贷可以理解。这反映了部分新生还没意识到仅仅在大学里被动地接受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地主动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必备的品质之一就是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人的第二身份,也是更重要的社会身份特征。这部分同学是需要我们积极引导和特别重视的。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现况

所谓的心理是指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心理是物质高度的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心理包括心理现象和个性心理特征。心理现象是指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们在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上的特征。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是家庭、生活、学习和就业等等各方面都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这一压力不仅对步入社会的人造成影响,也对我们在校的大学生造成了影响。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有 58% 的大学生承认自己常常出现心理障碍问题,偶尔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也达到 30%。这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多数人的心理都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作了以下几方面对比:第一,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男生;第二、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城市学生;第三、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高年级学生;第四、独身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非独身子女。从整体上看,大学生在心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

当同学们进入大学后,交往的范围比以前有所扩大,有 60% 的人都认为会感到不知如何与人交往,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即使他们很想与别人交流,但却不善于表露自己的感情,导致最终达不到沟通的目的。由此可见,许多大学生都存在交际困难的问题,这是造成他们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因素。

2.学习与生活的压力

大学生刚进入大学,对新的环境、教学模式不适应,在大学中又很少开一些有关心理健康的讲座。由于未能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而导致许多人考试不及格,学习的自信心下降,有的还得了考试恐惧症,或产生其他一些问题,造成心理失调。另外,一些大学生以前在高中是学校的佼佼者,而在大学则是普通的一员,这种落差感会使他们感到失落、自卑,从而导致心理失衡。

3.就业压力大

传统专业学生、一般院校学生和无特长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而作为大学生,都期待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近几年来就目前社会就业情况和大学生自身情况来看,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不景气,失业率极高,许多大学生都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危险。而且调查显示 50% 以上的大学生都认为就业带给他们很大压力。这无不造成大学生过重的精神负担,使他们焦虑、担忧,而失去安全感和优越感,许多心理问题便随之产生。

4.对网络的依赖性很强

一些大学生由于交际困难,不善言辞、性格过于内向等原因而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求心理满足感。另一方面也被网络本身的精彩深深吸引。所以,有些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染上网瘾,每天花大量时间泡在网上,沉迷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这种对网络的沉迷,久而久之,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识,交往,情感和心理,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性格的塑造和健康人生观的培养。

5.难以排解情感危机和其他困难

如今大学生谈恋爱已相当普遍,但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而且根据调查显示多数人并不反对大学生谈恋爱,他们认为这是个人的自由和正常的人际交往需求,有利也有弊,只要把握好度就不会有太大的负面影响。许多人没有正确的恋爱观,不能正确对待恋爱问题,因此恋爱失败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失衡,有的甚至走向极端,造成悲剧。总之,情感危机也会造成心理不健康状况。

三、引起大学生价值观转变及心理不健康的原因综合分析

是奉献还是索取?学问、金钱、官职、舒适、悠闲、享乐、刺激、冒险,利人还是利己,是信奉集体主义还是信奉个人主义?等诸方面因子,作为一种价值取向,都在大学生眼前眩耀、闪动,供大学生挑选和确定。大学生处于多重选择和诱惑之间,并且因不可兼得,甚至无从选择而焦灼迷茫。

”,“人生的价值在于拥有金钱、地位和权力”,“为赚钱可以不择手段”,“遇到危险情景,不必多管闲事”。也有些同学依然留恋过去那种“轻松、悠闲”的缺乏竞争的环境,把与世无争、难得糊涂、活得潇洒看做是人生价值的最佳选择。他们并不执著为什么活着,而在乎怎样活着。学业不思精勤,生活倾向享乐。吸烟、酗酒、不得体的两性交往等现象都折射出这些大学生缺乏竞争意识、害怕艰苦、感情欲求膨胀的价值取向。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

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我的综合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采取相应的价值导向教育,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价值。

四、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要从根本流转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首先必须将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形象性和指导性。对于高校来说,应该抓好校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校风具有潜在的教育功能,它的核心是学风,是全体教职员工与学生一起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是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学校各部门应和学生一道营造一个宁静而又力争上游的学习环境。重视图书馆、教室、机房和校园环境的建设;充分发挥各类讲座、社团在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充分利用多种学习途径和学校较丰富的学习资源;大力培养和宣传具有科学的创新精神,敢于实践、善于实践的教师和学生;大力培养和宣传学校涌现的具有健康人格、社会主义荣辱观,具备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精神的教师和学生。使学生在奋发向上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在刻苦学习、创新发展中培养自身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为有文化、有思想、全面发展的人。

其次,社会实践是校园学习的有机延伸,是大学生充分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检验自身,适应环境的重要机会和手段。通过实践,充分地发现自我、展现自我,对大学生的情感陶冶具有良好的作用。通过实践,能够培养诚实守信的意志品质,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团队精神,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将这一活动有效落实,使之能在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活动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篇2: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我们正处在价值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人们社会行为的多样性和社会选择的不确定性。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当代大学生,其价值取向自然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并由此必将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真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特征以及其身心发展规律、正确德育的客观规律,建立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和充满活力的教育方法,引领当代大学生形成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社会主导价值观,促使他们身心协调发展、健康成长,在当前十分具有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一)大学生价值取向现状分析

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对价值追求、评价、选择、认同的一个倾向性态度,也就是指一个人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做出相应的选择。就现代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在中学及以前的教育过程中,学习与升学的压力,生活上对家庭的过多依赖等,使得他们在心理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协调,个体需要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使他们进入大学后有较多的不适感、失落感和彷徨感。同时,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剧烈变化,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东西文化的交融与对抗,使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社会价值观念,个体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家庭经济、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无不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带来巨大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意识增强。改革开放后,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逐渐增强,对自我需要的尊重,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关注与追求,对自我价值主体地位的确认等,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

2.竞争意识和效益意识增强。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他们的生活中无处不体现着竞争二字。比如,他们认为当上学生干部能够锻炼能力,培养管理素质;争取到奖学金和各类奖励证书,既能表现知识和能力水平,又可以缓解经济上的压力,同时还能充分展示自身价值。

3.民主法制意识增强。他们了解自己的有关权利,并积极维护。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是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积极的表现,但往往也有不少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和处理民主与法制、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4.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注重个性发展,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显出很高的自信心,有自己独特的观点,有自己明确的人生目标,但是由于自身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不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看待问题有一定的片面性。

5.理想信仰趋向多元化,当代大学生由于改革开放,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他们的理想信仰逐渐趋向多元化。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一部分学生受社会上错误思想和不良倾向的影响,产生了一些消极甚至错误的思想和行为。

根据我们在网上发布的调查表得到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大学生中不文明行为不能接受的占47.3%,不到一半,持无所谓态度的占31%。这说明大学生对于大学和大学生这个文明层次比较高的社会和群体认识不足,他们在文明向上的境界要求上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社会群体,因此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意识到应有的、较高的文明规范程度。

在个人诚信方面,有47.6%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毕业后不按时还贷不应该,21.6%的学生认为不按时还贷可以理解。这反映了部分学生还没意识到仅仅在大学里被动地接受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地主动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必备的品质之一就是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人的第二身份,也是更重要的社会身份特征。没有诚实守信就不会有集体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只有具备多方面的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这部分同学是需要我们积极引导和特别重视的。

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当代大学生主流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导价值观的部分背离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功利观念。一方面,传统文化倡导,青年人应该具有无私奉献、重义轻利的道德风尚,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承认经济杠杆的作用,认同个人利益的合理地位,由此带来人们对功利的追逐。因而传统价值观受到功利主义的强烈冲撞。

2.信仰危机。当代大学生越来越关切现实和自身利益,在理想和信仰的选择上,更多的是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就业时往高收入单位挤,一段时间,“孔雀东南飞”成为当代大学生择业时价值取向的集中表现。

3.诚信和爱心的缺失。当代大学生在诚信和爱心方面的缺失,表现也是另人担忧的,考试抄袭之风在校园蔓延,假文凭、假证书屡见不鲜,对同学、对社会的冷漠,所有这些,暴露出的深度的问题是他们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失。

4.责任意识淡薄。责任意识淡薄反映在部分大学生身上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一些人我行我素,唯我独尊,今朝有酒今朝醉。在生活上,不珍惜父母的辛勤劳动、超现实消费,贪图享受;胸无大志,得过且过,不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的发展,没有社会责任;在个人感情问题上,缺乏对自己对他人的道义责任等,由此,也是引发了大学生心理素质危机的源泉。

(二)大学生价值取向转变的原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变化是其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内在因素,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是引起价值观转变的主要原因。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它要求人们的观念从依赖向独立创新转化,从重崇拜和感情向重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转化。许多大学生在这种转化中,增强了主体意识。他们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把个人成才融合在社会发展的潮流中,追求自主、自立、自信、自强,关切合法的正当的个人利益,讲究平等、竞争、互利和创新。这些观念的形成其本质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是积极向上的,这是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人生价值选择上的积极影响,也是大学生经过探索中的困惑产生的一种理性追求,是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主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特别需要建立新时代的价值观体系。

(三)从根本流转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方法的探讨

思想道德及人格的形成和完善,是通过思想道德教育与自我道德锤炼共同建设实现的。道德教育活动不仅仅是思想道德课上的事,应持之以恒,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如帮助和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实际,制订个人发展计划,明确发展目标,把自己的发展成才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坚持度。帮助和引导学生发展公民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帮助和引导学生完善生命结构,在自尊自爱中追求自强自立等。

另一方面高校应该完善、加强心理辅导机构高校应大力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咨询,除了学生工作人员经常性深入学生当中,要善于及时了解、发现学生中的心理问题,还应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辅导讲座、开展团体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等,防患于未然,积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工作。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现况分析 心理包括心理现象和个性心理特征。心理现象是指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们在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上的特征。心理对物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主观性的社会性,其客观性是指心理活动是物质世界的“复写、摄影、模写”。

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竞争越来越激烈,无论是家庭、生活、学习和就业等等各方面都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这一压力不仅对步入社会的人造成影响,也对我们在校的大学生造成了影响。大学生在大学生活和学习中,一些事情一旦处理欠妥,就会出现心理问题,产生不可忽视的危害。特别是现在一部分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受到家长的溺爱,就读大学对于他们而言是第一次独立地生活,在人际交往上可能过于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与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不够,出现交际困难。同时害怕遇到挫折,虚荣心又强烈,对一些细小问题无法进行冷静处理等,所以容易在心理上走向偏激。考虑到这些,就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等一系列不良状况,出现心理障碍。

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有58%的大学生承认自己常常出现心理障碍问题,偶尔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也达到30%。这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多数人的心理都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调查从整体上看,大学生在心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就业压力大

首先是大学生择业的竞争意识增强,各种证书及等级考试;其次是大学生择业的自我意识突出。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有利于自我发展是当代大学生择业考虑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大学生择业的功利色彩凸显;最后是择业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2.人际关系不适造成心理压力

因为当同学们进入大学后,交往的范围比以前有所扩大,有60%的人都认为会感到不知如何与人交往,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即使他们很想与别人交流,但却不善于表露自己的感情,导致最终达不到沟通的目的。还有大部分的大学生性格都属于内向型的,他们非常的胆小害羞,不敢于别人交往。

3.学习与生活上的压力大,缺乏意志力

根据调查统计,在大学学习中出现考试不及格的概率为32%。缺乏自信心的同学达到36%,还有一些就出现考试恐惧症等现象。特别是那些成绩高的学生始

终关注自己的学业水平,目标较高,自己总感到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成绩不够理想,易产生紧张与焦虑的心理体验。这说明学习的压力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大的。

4.情感困惑,情绪波动较大

如今大学生谈恋爱已相当普遍,调查中60%的学生都认为失恋带来的伤害很大。许多人没有正确的恋爱观,不能正确对待恋爱问题,因此恋爱失败往往导致大学生心理失衡,有的甚至走向极端,造成悲剧。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不仅与他们自身心理发展状况有关,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分不开。我们认为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频频出现的具体因素有:

1.对许多来自于农村的大学生,自己有较强的自卑感和害羞感,不敢也不愿与他人交往,害怕遭到别人的歧视和拒绝。这种交际困难的存在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因素。

2.一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缺乏锻炼,加上家长对他们过分溺爱和过度保护,使他们养成了自私任性的性格,缺乏集体感与合作精神,导致他们在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方面的能力比较差。

3.多数大学生都不能真正地理解恋爱,更没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一旦出现情感危机,就会采取一些不正确或偏激的方式解决,由此引发心理障碍。

(三)解决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危害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

篇3: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所谓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对价值追求、评价、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也就是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做出选择与追求。它是当代大学生的内心向导,对当代大学生承担新世纪赋予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影响。而价值观是支撑人们生活的精神支柱,它决定着人们行为的取向,决定着人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开创自己的生活,对人们的生活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代表性,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价值取向对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趋势有重要影响。

当今时代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手段迅猛发展的时代,是经济、政治、文化趋于全球化的时代,更是对大学生人身价值观提出更高要求的时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面临着学习、生活、就业等各方面的挑战,同以往相比,当代大学生知识更加丰富了,视野更加开阔了,但严重缺少社会经验和奋斗的动力。在这里针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做一些调研,希望对大学生价值观念重建有所帮助。

此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发放问卷共300份,收回295份,有效为290份。调查对象涉及陕西理工学院各院系各年级,20多个专业的学生参与调查,结果广泛真实。调查问卷中设有客观选择题21道,主观题1道。客观题主要涉及大学生人生目标明确度,当代大学生学习状况,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以及大学生在生活等不同方面的理想追求等各类相关问题,客观题即大学生就自己的感受谈谈学校和社会对其人生价值改变的影响。以下主要针对各大类型的题目进行分析,希望得出的结论对有关部门有所帮助。

2 问卷结果分析及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2.1 大学生人生目标的明确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人们安居乐业,这反而使得部分大学生感受不到任何危机感,进而导致其不能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又何谈其价值的实现呢?例如调查中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目的趋于现实化。在“你的学习目的是什么?A兴趣理想B生存”一题上,有27%的同学选A, 63%的同学选B(见图1);进而导致在“你认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趋于?A实用化B功利化C前面两者D崇美尚真”一题上,有42.2%的同学选A或B, 11.9%的同学则选D;还有在“你的目标状况如何?”一题上,83%的同学表明其已经树立了人生目标,然而其中有36.1%的同学表明其虽有目标,但仍未付诸行动,63.9%的同学表明其已经为之奋斗,并抱着乐观的态度,坚信只要好好努力,就会到达自己梦想中的港湾(见图2);相对的,还有46%的同学明知道未来形势严峻,但仍很迷茫,不知该如何努力(见图3)。

2.2 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状况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当代学子已欣然接受:随着科技的发展, 学习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发展, 提升个人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已成为大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学习的主要动力。在大学资源向深广维度配置的背景下, 大学生拥有广阔的学习发展空间, 并呈现出具有时代风格的学习特点。调查显示82%的同学把“学习,了解更多知识,提升个人修养”作为自己大学四年的奋斗目标,18%的同学表明上大学志在取得文凭,方便以后工作(见图4)。可见大学生自主学习观念提高, 学习欲望强烈, 学习已经成为其发自内心的渴望和需要。其次,还有56.4%的同学把“出来工作,尽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作为自己努力奋斗的目标,45.7%的同学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激励自己奋斗的原因(见图5),可见当代大学生学习的目的主要集中在“充分提升个人修养,学习更多文化知识和技能,实现自我价值”,这与以往“上大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寻觅一种良好的社会职业”相比,当代大学生受教育的现实性依然很强,但功利性相对减弱,“报答父母”也成为其学习的主要目的之一,这表明大学生深受传统观念和教育的影响,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特点。

2.3 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转变,大学毕业生实现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使他们面临更多的竞争的机会。面对择业取向的多重选择,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更趋于实际化。调查显示,34%的同学希望自己毕业后找到的工作既具有挑战性又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渴望通过大学的学习来丰富和完善自己,占领就业上的制高点,赢得事业发展的主动权。然而35.8%的同学希望将来所找的工作更能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性大,不受约束,且有很好的福利,收入高,但这太理想化,还有30.1%的同学更希望自己有机会晋升出国等(见图6)。

2.4 大学生在不同方面的价值取向

家庭生活理想方面:68.6%的同学把“拥有美满幸福的家庭,一家人相亲相爱,健健康康,无忧无虑”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8.8%的同学认为“赚很多钱,拥有名牌车、高档别墅等物质财富”就是自己一生的奋斗目标(见图7);

社会事业理想方面:7.8%的同学妄作“位高权重,叱咤政坛,人上之人”(见图7), 30.8%的同学还是相对比较实际,只愿自己能找份可以发挥自己才能,把知识和技能学以致用的工作;道德人格方面:14.7%的同学表明愿意做一个“助人无数,积德行善,赢得他人尊重的人”,89.4%同学认为“尊严”和“金钱”两者都很重要, 但承诺绝不以尊严去换金钱,这值得称赞(见图8)。

调查也显示,当代大学生既注重社会事业理想, 道德人格理想,也强调家庭生活理想,相对以前那种把理想与个人发展相对立,相脱离来说,这是一种进步,毕竟, 理想信念不是游离于个人发展的异己力量。他们愿意为社会、为人民贡献力量,但同时也要求索取应该得到的报酬。调查还发现,有33.3%的同学主张把“对社会的贡献大小”作为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而18.2%的同学则把“社会地位的高低,金钱的多少”作为衡量自己人生价值的标准(见图9)。一方面,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趋于实用化和功利化;当代大学生过分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 (即自我观念太重) ,希望未来所找的工作既能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又能发挥自己的才能,福利好收入又高,有美满的家庭且无忧无虑,未免有些太完美在最后一道主观题“你感觉学校和社会对你自身的人生价值观改变有什么影响?”,大多数同学认为学校为其在社会上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平台,在这里不仅可以学习专业知识,还可以培养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进而可以更加确定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社会使他们重新定位了金钱,权利,感情,人格在其心中的地位,想要在复杂的社会中生存,就要懂得如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就是所谓的适者生存。总而言之,大学是一个理想化的学习场所,而社会是现实化了的实习基地,在学校可以培养高标准的人生价值观,而在社会中则可以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两者互相补充,互相促进。鉴于以上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太不实际了。

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考虑事情过于理想化和现实夸大化;学校是一个学知识学技能的和谐之园,它大不同于社会,在这里看不到社会人心险恶的黑暗,也看不到社会上尔虞我诈激烈的竞技,所以大多数人把未来童话化,把创业简单化。假如说社会上的人也多一分这样的纯洁的话,那么创造和谐社会也就不在话下,但毕竟社会是纷繁芜杂的,一切都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所谓现实夸大化,就是一些人把社会想的过于险恶化,看到社会的黑暗,感觉自己的前途一片渺茫,何去何留,不得而知,进而不知如何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未免也有点太悲观了。

3 针对以上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3.1 大学生自身应尽早树立明确的人生目标,从各方面去努力,尽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首先,今天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要在这样的社会中立足和成才,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是起决定作用的,只有自己才能把握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次,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时时刻刻把祖国的繁荣富强谨记在心,时时刻刻想着为社会,为国家贡献一己之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正确树立大学生价值观,学校和社会只能起一些引导和促进工作,其最终决定力量还要靠大学生自身去奋斗。当然,认真学习文化知识是当代学子永不变更的主题,但是还要重视培养自己走上社会,生存于社会的技能,做事方法等。偶尔利用课余时间到社会上做做兼职,亲身实践并体验一下现实中的社会,及时发现自己所学及能力上的不足,并适时进行调整和完善,这样就不至于造成脱离现实而造成学习空洞和能力的残缺。

3.2 学校加强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工作,引导其尽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毕竟是一个读书育人的地方,在这里实施教育工作既合理又方便,大学生又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我国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息息相关,所以大力推行,加强对其的教育工作,从根本上转变大学生价值观势在必行。价值观教育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把劳动和个人利益联系起来本来无可厚非, 但是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来看劳动价值应该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 指向集体最长远的共同利益,只有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的事业才是成功的事业, 才可能获得个人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学校还要经常性地邀请先进个人、优秀校友来校作报告,让大学生以身边的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通过学习来克服自己在人生价值取向上的错误观念。

3.3 家庭努力配合学校,站在孩子第一任老师的角度给孩子灌输早日实现自身价值的观念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同时也是孩子个体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对孩子的发展无疑具有最大、最直接的影响。由于父母的教育易于被孩子接受和服从,所以父母要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并怀着共同理及时地跟孩子多做沟通。总之,作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

3.4 社会抓好治安工作,尽快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为大学生早日成才,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

当今社会是一个科技高速运转的社会,有些社会现象给大学生的心理过早蒙上了阴影,他们身处于安静和谐的校园,想着相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却正发生着一些令人出乎意料的事件,试问谁还有心思去读太平书,进而去幻想自己将来在社会上所获得的美好的一切呢?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有着密不可分的作用,所以,尽快创造一个和谐的法制社会,给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一个积极的动力,让他们相信只要自己肯动手去创造,将来的一切都不再是梦。

4 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应该具有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在不同的人生价值支配下,成就自己的人生。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趋之若鹜,止步不前,更不可满足现状,得过且过,而应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才能,提升自己的社会综合能力。勇气,能力,社交圈,思想和身心都应该时时向上走,时时更新。把握潮流和最新资讯,敢于突破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社会, 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摘要:大学生价值观作为大学生思想素质的一个重要层面, 如何加强对其的教育和引导, 是目前社会和各高校关注的一个热点。虽然许多高校已经做了有关这方面的探索和尝试来推进这一层面的教育进程, 但结果仍差强人意。此次问卷从大学生自身特点, 学校、社会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教育状况, 以及传统、现代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 然后针对调查结果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取向,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关于社会资本双重嵌入大学生就业有关问题的研究.青年研究, 2004, 9.

[2]高校毕业生就业应聘的心理准备.人才开发, 2004, 5.

[3]王绍玉.跨越转折——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报告.企业管理出版社.

[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5]戴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若干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3.

[6]杨建国.“三个代表”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7]关成华.绚丽的青春——中国青年80年的奋斗与思考[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8]思华.改革教学方法提高两课教学实效[J].中国高等教育, 2000 (17) .

篇4: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蓬勃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处于“三观”形成时期的当代大学生在外部因素的冲击下,其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以便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价值取向 心理素质

一、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现状分析

“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物质贡献价值和精神贡献价值的统一,现有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统一。”但是,如今的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面对各种升学压力,使得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后,产生许多的不适应,同时,随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剧烈变化,社会价值观念、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无一不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带来巨大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竞争意识增强。许多大学生受其冲击,生活中到处体现着“竞争”二字,大学班级学生班干部的担任必须经过竞选,期末各种奖学金和荣誉称号的获得要经过成绩和综合量化分的竞争,校学生会干部的担任要竞争,党员的申请要竞选,将来毕业走上社会,工作岗位要竞争等等。(2)学习观和职业观意识增强。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转变,使得许多大学生开始学会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努力提高知识技能、提高综合素质,面向新世纪,把自己打造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奋斗目标。当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当代大学生存在着一些价值观背离现象,受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的行为表现与主流价值观发生了冲突。(1)责任意识淡薄。由于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渐渐形成了我行我素、为我独尊的个性,在生活中,这类大学生往往不懂得珍惜所有,在学习中,这类学生往往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毅力不够顽强,(2)诚信和互助精神缺乏。如今大学校园里考试抄袭现象越来越严重,代考行为屡见不鲜,朝夕相处的同学情谊在大学里显得并不怎么重要,大家好像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奋斗着。

二、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分析

我国大学生年龄普遍存在于18到25岁之间,在个性特征方面,具有外向、开放、爱挑战、富于幻想等特点,但也存在责任心淡薄、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的问题。

1. 恋爱与性心理发生问题。大学校园谈恋爱如今已经相当常见,有些学校甚至提倡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应该谈一场恋爱,但也不排除存在单相思、恋爱受挫、恋爱与学业关系等等问题的存在,大学生的心理年龄尚未成熟,青春期特别容易冲动,许多学生往往因为处理不好恋爱与学业的关系,身心疲惫,更有甚者,因为情感受挫,为了报复,走上了一条犯罪的不归路。

2. 就业压力大。新形势下就业相当严峻,不少大四的毕业生由于对就业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一心向往大城市高档的工作,未能从自身出发做出正确的评估,导致理想与现实落差太大,由此引发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为焦虑、暴躁、悲观和抑郁等。近期调查研究发现:47%的应届毕业生对就业前景感到一片茫然。

3. 贫困生的自卑心理。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相聚在同一个大学校园里,其中来自偏远农村的大学生人数占到很大的比例,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因此来自农村的学生普遍比较贫穷,在一个大的集体中相处,这些孩子往往容易产生自卑、胆怯和嫉妒的不良心理,在各种攀比下更有甚者会有自杀的念头。

三、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的有效途径

1.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例如志愿者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2. 优化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教育对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加上父母与孩子往往朝夕相处,对孩子的内心世界非常了解,所以父母应该随时关注孩子的思想,言传身教,用正确的方式来培养孩子

3.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传播正能量。尤其是各类网站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把握好正确的导向,杜绝网络中的落后文化以及腐朽文化,宣传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倡导绿色上网、安全上网、健康上网。

四、引导当代大学生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1. 要培养良好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索兴趣。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是不一样的,进入大学之后首先要学会努力去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尽快找到自己的方法,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对自己所学专业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涉猎一些其他领域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2. 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大学生应该对自己形成一个合理的分析、正确的定位,我们不能骄傲自满,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唯我独尊,同时也不可以妄自菲薄,看不起自己,要学会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认识,科学地看待自我。

3. 要有坚强的品质,勇于面对挫折。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挫折与困难总是在所难免,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努力培养顽强的毅力,不能被困难所打倒,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加强自身素质培养,努力做个充满正能量的社会青年。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编写. 思想道德修养[D].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中国教育网. 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因素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因素分析. http://www.eol.cn/.

篇5: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12级应用外语系商务英语二班 刘建

我国经济建设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逐渐趋于功利、注重实际,而冷落了理想信念,丢掉了奉献精神,所以本次调查我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相结合的分析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现象的分析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从而达到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与时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取向的目的。

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研究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核心,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本次调查着重研究大学阶段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及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而达到以思想政治和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为突破点,帮助大学生端正态度、坚定信仰,树立与时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2、调查方法:对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全部学生进行分层

3、资料收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向所取得的样本中的个体发放《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关于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基本情况。

三、调查内容:(调查问卷附在最后一页)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他们多数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人数列第一,平淡次之,只有占3.47%个别女同学和他人相处紧张,而男生这项为零,这可能与女生较男生在包容方面不够有关。

1、从各年级学生情况看,二年级学生有明显心理问题人数比例均为各年级最高,三年级学生可能有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包括需要关注群体)高达72﹪,一年级学生有明显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人数比例相同。从具体数据统计,7﹪学生曾

经有轻生的念头,38﹪学生自认为心理有问题,大三年级学生心理状况不如低年级学生,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男生。

(二)、他们多数有较稳定的情绪:遇事多数学生能冷静处理,其次主动求助他人。有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保持与周围环境动态平衡的能力,是当今大学生趋于成熟的表现。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还不知如何应对挫折。

1、从选择人数上看,大学生感到最困扰的事项是:“人生发展与职业选择上有困难”(69﹪),其次是“思想上有困惑”(52﹪),选择人数比例排序为3—6位的分别是:“课程学习有困难”(45﹪),“自我管理能力不强”(40﹪),“经济困难”(35﹪),“人际关系与沟通上有困难”(30﹪)。

(三)、大多数学生意志健全、人格完整: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前途的态度是:尽力争取明天的幸福人数占第一;对自己的学习有计划性人数占第一。意志是人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是人的重要精神支柱。意志健全是指大学生应有坚强的意志品质: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能果断地作出决定;自制力好,既有实现目标的计划和坚定性又有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且大学生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地支配自己的心理行为。男生无计划占24.19%,女生无计划占28.16%;男生过一天是一天占5.19%,女生过一天是一天占3.38%,这少数学生需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1、根据调查数据统计,有38﹪的一年级学生需要心理辅导,有53﹪的二年级学生需要心理辅导,有的45﹪三年级学生需要心理辅导,显示还表明,一年级学生不需要心理辅导的人数比例是各年级最高的,可见低年级对心理辅导方面的信心不足。

五、调查结果总结

通过上述的调查报告,说明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面对社会转型的困惑和由此而造成的浮躁心态,也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大学生的这种困惑不仅有对正面宣传教育与消极社会现实反差的不理解,也有对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关系尺度把握上的不明晰;既有深层次的价值判断标准的困惑,也有浅层次的个人期望值过高与自身能力不足之间的痛苦。这些浮躁的心态表现在政治上是信念不够坚定、理想主义的缺丧和游移,表现在个人价值的实现上是急功近利,表现在学习上是不愿意下苦功夫练好基本功。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关键的一代,他们朝气蓬勃,奋发有为。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群体是好的,是值得养育他们的人民信任的,尽管他们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大学生这个随着中国高教改革而日益壮大的青年群体依然保持着强烈的独特性,他们以其出色的知识背景和极具魅力的年龄优势吸引着人们的视线,他们也以其追求不同凡响的冲动和多梦的青春参与社会的脉动。

附录: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调查问卷

(请在选项后面打勾做以标记)

1、你的性别

2、现在就读几年级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3、你认为大学四年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取得文凭以后好找工作

学习了解更多知识

提高个人修养

实现理想抱负

4、你觉得你是哪类学生

有理想有抱负,积极为自己的目标努力

知道未来形势严峻,现在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努力

无所追求随遇而安,过一天算一天

对自己的将来很悲观

5、当你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你最先想到的是

父母等长辈,向他们求助

向自己的朋友求助

向老师求助

自己想办法解决

6、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效率低下的情况,你会觉得心烦气躁么

经常

有事

偶尔

从来不会

7、你会采取什么方式应对压力

转移(心情不好时娱乐、游戏、读书)

发泄(哭、倾诉、写日记)

压抑(喝酒、睡觉、假装高兴)

顺其自然

8、你认为紧张情绪会给你的考试带来影响吗

总是

有事

偶尔

从不

9、你认为自己在人和人的沟通交往上是否存在障碍

有很大的障碍

有时有障碍

很少有

10、你是否曾经为如何谈恋爱与其他关系而产生不快的情绪

经常

有时

较少

11、毕业后,你找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高薪水、高职位

不要求更高的收入,但求更舒服的工作

有利于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的价值

有工作就行

12、你认为幸福的人生中必不可少的是什么

充分的经济和物质保障

美满的家庭

较高的社会地位

辉煌的事业成就

13、你对当今社会的看法

和谐美好

既有黑暗又有光明

黑暗腐败

无想法

14、判断人生价值的标准

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社会地位的高低

金钱的多少

说不清

15、谁对你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最大

父母、家人

同学、朋友

老师

篇6: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调查的背景和目的:我国经济建设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的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影响到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逐渐趋于功利、注重实际,而冷落了理想信念,丢掉了奉献精神。本次调查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相结合的分析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现象的分析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从而达到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与时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取向的目的。

本次调查的研究旨在贯彻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配合教育体制改革,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核心,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以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本科题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大学阶段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及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而达到以思想政治和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为突破点,帮助大学生端正态度、坚定信仰,树立与时代、社会相适应的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

以价值观与心理素质相结合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是本次调查特色之一。

调查的基本方式:

本次调查主要在原有资料(石家庄经济学院第一届学生科研基金项目《大学生素质拓展教育的再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突出课题的研究特点及实际意义。

本次调查资料主要来源过于石家庄市及周边城市的高等院校,并通过网络检索获取更加全面、科学的调查资料。

本次调查共分为三部分:

1、资料收集:整理原有材料,查阅相关文献,收集相关信息。

2、调查走访:问卷调查、追踪调查、走访。

3、资料的整理、分析研究、在分析思考研究的基础上成文。

二: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经历了世纪转换、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观念转变之后,有着许多新的特征,尤其是在价值观上。那么,何为价值观呢?目前,大多数学者主张狭义的“价值观”,即“价值观念”,它包括人们的社会信念、人生信仰、政治理想、道德、生活原则等,是人们的一种价值信念。具体地说,是人们心中关于某类事物的价值的基本看法,总的观念。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也极其广泛,在此,我们总括为政治观、道德观、择业观、消费观及人际交际五大方面。

2、道德观取向

3.在思想人品的认定上,“孝顺”、“正直”、“自信”、“责任心”被河北高校大学本科生列为最可贵的品质,但是“谦虚”、“冒险”、“俭朴”、“守纪律”等趋向于传统的道德却倍受冷落。

品质是一个人的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和品性等本质,大学生对重要品质的认定可以反映他们对传统美德和现代品质的认可程度。

5.懂得孝顺父母,却不知如何尊师

1.在赚钱与学业这两者的关系上,力求鱼与熊掌两者兼顾。消费行为和知识水平力求统一。

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始终是家庭中的享用者,这种传统观念使得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仍由家庭提供。保证基本生活消费的基础上,河北高校大学本科生中有73.99%会选择用打工赚钱这一方式提高生活品质,并且赚钱与学业尽可能的统一起来。

我们认为,在赚钱与学业上选择两者兼顾是积极的,可取的。对家庭过大的依赖不仅会给家庭造成很大的负担,也容易让我们因此学会了养尊处优,体会不到社会竞争的残酷。作为一个大学生,如何使自己的消费行为和知识水平相符并非难事。我们可以尝试用自己的双手去赚取“第一桶金”,因为体验生活才能更好的生活。

2.崇尚“适度消费”,“兼顾实惠和高标准”及“以经济实惠为主”的消费观念占据绝对主流地位。

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便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再加之市场经济对消费需求的启动,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紧缩消费转变为适度消费。

从调查结果来看,本科生在衣食住行方面的标准都有了较大方面的提高。在饮食上,他们会追求营养结构的平衡调理;在衣着上,他们会注意舒适感,会追求品牌;在居住条件上,他们会讲究室内装饰。消费层次上也有较大提高,看电影、影碟,听CD,音乐会,读书,上网,健身、跳舞、旅游,交友等均成为当代河北高校大学本科生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他们是否又走向了奢华的“超前消费”呢?

为此,我们这个课题小组特设计了一道问题,即“在衣食住行方面,您的主要标准是什么?”有52.02%的河北高校大学本科生选择“兼顾实惠和高标准”,有42.93%的“以经济实惠为主”,只有0.58%的同学“尽量追求高标准”(即崇尚超前消费)说明河北高校大学本科生对于消费,大多数人都拥有一种较理性的态度,并未呈现出不太成熟的消费心理。

[调查的总体分析]: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将在不久的将来承担起中国发展与振兴的历史重任。当代大学生的发展状况如何?他们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优点和不足各是什么?大学和社会为他们的成长创造了怎样的条件?他们能否承担起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这是每一个关心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人都迫切希望了解的问题。

把大学生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也缘于人们了解这一群体的迫切需要和种种困惑。人们总是有一个感觉,这一代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大学生有着许多新的特征,这包括许多新的优势,也包括一些新的缺点和毛病。但究竟是什么特征?什么优势和什么缺点?人们难以一下子说得很清楚。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为国家、社会、家庭认识当代大学生提供科学依据。

(一)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新环境

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特征,可以用“四转四大四个多样化”来描述。“四转”是指世纪转换、社会转型、体制转轨、观念转变;“四大”是指国际人才大竞争、世界经济大开放、科学技术大发展、多元文化大汇合;“四个多样化”是指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这些时代特征无不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对当代大学生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有:

世纪转换: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把关注社会转型的目光主要集中在新旧千年的转换上,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时刻,既有特殊的时间意义,也有独特的历史意蕴。世纪转换给中国大学生和中国青年带来全新的感受,回首饱经沧桑的20世纪的中国,面向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大业,每位有志青年都会产生一种催人奋进的豪情和力量。

观念转变:社会转型总要伴随着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整个社会的观念适应新机制的需要。而转变观念往往自青年人始,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知识分子,对于新观念具有较强的吸收和倡导能力,他们往往成为新观念的推动者和身体力行者。

国际人才大竞争:描述当今时代背景,对当代大学生影响最为直接的是国际人才大竞争。由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国际间人才的流动更加灵活,机构虚拟化完全成为可能,并逐步走进现实生活中;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效益化,造成“只有专家才能生存”的现实表象,因为人们在使用专家时发现,相对而言,选择最好的专家意味着用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好的效益,这就使得社会财富开始由权力型结构向专家型结构转移,使那些真正的人才名利双收。通过纵向的比较研究和梳理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变化中突出的表现出由重地位名声——重实惠——既重名声也重实惠的发展过程,他们给理想工作的定位是最好能够名利双收。当然,国际人才大竞争给当代大学生的压力和挑战也是巨大的,这种挑战和压力我们可以从近些年来大学生持久的学习热、考研热、考证热等现象中直接观察出来。无论如何,人才即意味着事业的发展、声望的扩大和财富的积累的观念已逐步为全社会所接受,成为人才则意味着拥有无数的机会和光明的前途已成为所有大学生的共识,这是研究当代大

(二)当代大学生的新特征

1、价值取向方面

(1)精英意识转向平民意识。当代大学生平民意识的凸现,既反映在他们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重新定位的价值取向上,也表现在他们关心政治的态度越发趋于实际。

(2)单一选择转向多元选择。既要顾全大家,也要快乐自己;既要国家发展,又要个体幸福的并存选择,成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推崇的价值取向。

(3)封闭学习转向社会实践。改革开放不仅打开了国门,也打开了校门,当代大学生迫切希望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寻找定位,这也是社会的需求。

(4)积累知识转向培养能力。资格社会向能力社会的转变,特别是就业市场的现实压力,使当代大学生越来越重视对自我实际能力的培养。

在价值取向方面,当代大学生在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上还表现出几个特点——即更多地采用生产力的标准而不是意识形态的标准;更多地采用市场经济的标准而不是传统道德的标准;更多地采用世界标准而不仅仅是中国标准;更多地采用具体利益的标准而不是抽象的政治标准。从调研结果看,这些特点有一定的普遍性。

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面对社会转型的困惑和由此而造成的浮躁心态,也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大学生的这种困惑不仅有对正面宣传教育与消极社会现实反差的不理解,也有对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关系尺度把握上的不明晰;既有深层次的价值判断标准的困惑,也有浅层次的个人期望值过高与自身能力不足之间的痛苦。这些浮躁的心态

表现在政治上是信念不够坚定、理想主义的缺丧和游移,表现在个人价值的实现上是急功近利,表现在学习上是不愿意下苦功夫练好基本功。

同时,当代大学生由于对中国历史了解的不够深入以及对中国现实问题理解的不够透彻,往往在观察问题时喜欢采用批判的而不是建设的标准,这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2、学习与教育方面

(1)增长才干是大学生的第一需要。调查显示,“努力学习、增长才干”这一选项的选中率远远高于其他。

(2)最愿学习和掌握实用技能。不仅本次调查,在对大学生进行的多项调查中,学习掌握实用技能都是热点,其中英语、计算机等尤甚。

(3)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途径大大拓宽。最为明显的是互联网在高校中的普及。网络成为大学生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另外,创业学习也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既有就业压力的原因,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4)当代大学生具有独立的个性特征,并且通过大学学习得到了强化。70%以上的大学生认识事物有“自己的判断标准”,统计数据显示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即年级越高的学生越能坚持自己的标准。这说明经过大学学习,大学生的独立的个性特征得到了强化。

但在部分大学生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与实用技术主义的盛行也是不争的事实。在这部分大学生眼中,上大学就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大学成了“职业养成所”,什么对找工作有用就学什么,“技术至上主义”滋长。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上的重实用技能与轻人文精神的培养,必然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人际关系甚至以后的工作中,产生诸如“有知识没修养”之类的现代悖论。

3、人际交往方面

在越来越重视合作的时代,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越来越表现出开放性、实用性和多样性等特征。

(1)交往心理日益主动、开放。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交往心理日益主动和开放,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识到提高人际交往技能对自己成功的重要性,这与社会的倡导不无关系。

(2)同学关系呈现亲情化趋势和相当的“圈子”状态。亲情化趋势是离家求学的学子们的普遍心理需求,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这更加剧了他们对兄弟姐妹这些充满亲情字眼的渴求;调研发现,大学生的交际小圈子,主要的有学习圈、娱乐圈、生活圈、社团圈和老乡圈等几种形态。

(3)师生关系期待平等互动。调研发现,大学生普遍做到了尊敬老师并敢于向老师的权威提出挑战,但师生之间的交往不多,关系不太密切。

(4)当代大学生热衷社会实践。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是能力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大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选择,也是大学内外社团活动、“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热火朝天的根本原因。

(5)网络正在强烈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体现出很多新的特征:虚拟性、平等性、隐密性等。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在“成全”新人类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有趣的发现是,大学生最愿意结交的网友是“谈吐有思想的人”和

“异性”。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过程,也是建立社会信用的过程。在发达国家,信用就是生命,是立身之本。但是,部分大学生对诚信的轻看成为他们人际交往乃至人生发展的直接障碍。有消息称,大学生助学贷款还贷情况不理想,这一现象令人忧虑。

(三)结语

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关键的一代,他们朝气蓬勃,奋发有为。从总体上来看,大学生群体是好的,是值得养育他们的人民信任的,尽管他们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大学生这个随着中国高教改革而日益壮大的青年群体依然保持着强烈的独特性,他们以其出色的知识背景和极具魅力的年龄优势吸引着人们的视线,他们也以其追求不同凡响的冲动和多梦的青春参与社会的脉动。

篇7: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

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

2011年10月27日星期四晴

今天我们组内进行了一个小的会议,我们组的成员有尹文博,余永明,詹涛和庞尙诚。在这个小型的会议上我们这对实践活动的题目和组员之间的具体分工进行了讨论,并列出了具体的作业完成时间表。

考虑到我们自己的兴趣,以及课题的可行性,实际作用和其他组题目的选择,经过我们组的讨论,最终选取了“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这个题目,我们认为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人生和价值观有着最要的决定性作用,并且对以后的发展和就业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选取这个题目,并希望通过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和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想出一些可行的改进,引导措施。给当代大学生一个反省和反思的途径和警示。

经过初步分析和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发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所以我们将会从多元化的角度对大学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题,调查,然后在统计记过进行分析。

会议也进行了一些具体的分工:

尹文博写前期的策划,然后经过小组开会讨论,修改和完善。庞尙诚准备具体的调查问卷。

詹涛负责论文,论文初稿完成后由小组提出修改意见,从新修改完善后定稿。

全组一起到食堂门口做现场的问卷调查。对问卷进行了整理和统计,并进行了分析。

马克思基本原理实践作业

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

2011年10月27日星期四

今天我们组的成员都来了东区第一食堂的门口,进行问卷调查。今天的天气很好,大家的心情也挺好,所以同学们也很乐意接受调查。我们在食堂门口随机的选取了几十位同学填写问卷。

下午的时候我们在食堂对问卷进行了整理,并对各项数据和选项进行了统计。

我们发现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大致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当代大学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深感自豪,并感到自我责任重大,自觉勤奋学习。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重利原则的影响下,社会上“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道德观念淡化,转为注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受其影响,部分学生在生活中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时时讲享受,事事讲实惠,从过去的“言不及利”变为现在的“言必及利”。有的大学生为物欲所蒙蔽,厌恶读书,想方设法地经商赚钱,甚至置法律于不顾,使用违法手段谋取钱财,走上犯罪的道路。还有些大学生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面前焦躁不安,内心充满困惑、苦恼,为逃避苦恼陷入享乐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误区。此外,消费主义价值观在大学生中也大有市场,不少学生简单地把经济收入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理想主义热情减退,急功近利,生活情趣趋于庸俗化、非理性化。

以上是我们通过选项统计得到的初步结果。

马克思基本原理实践作业

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查

2011年10月27日星期四

我们在今天进行了一次会议,我们组的成员在下午的时候一起到食堂,对这次的<<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实践作业进行总结和分析。

我们首先对詹涛同学负责写的关于“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实践论文进行讨论和分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之后,我们都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在大家思考和讨论之后,我们主要对论文内容的两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然后我们对这次实践作业的过程进行了总结,从一开始的组队,然后到分配每个组员的任务,在到大家一起发问卷,一起进行数据统计,在到最后的分析和讨论。我发现我们组的每一个成员都非常认真的,积极的,同时也是快乐的做自己的任务,并主动的帮助其他的同学。在大家一起做问卷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主动的向同学法问卷,认真仔细的向不懂的同学解释。

通过这次的<<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实践作业,我们不仅初步了解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分析了这些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原因,而且也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学会和很多与人交际的礼貌和技巧。

在这次的实践作业的分析中,我们发达了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取向方面确实存在很多的问题和疑问,甚至还能多的大学生有错误的价值取向,这一点反应出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的是心理和道德方面的建设,当代大学在抓成绩和科研的同时却忽略了更重要的道德和心理文化的培养。

马克思基本原理实践作业

篇8: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现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潮不断涌入, 与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发生着激烈的碰撞,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取向特点与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国际大环境的冲击, 也有当今社会转型时期的困惑与焦虑, 同时不乏教育及家庭等因素的影响。调查发现, 当代大学生总体是努力进取、积极向上的, 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新形势下, 他们对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有明显的紧迫感, 这一点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还不成熟, 还不能用理想的价值观来指导实践活动, 当受到社会上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 一部分大学生在思考人生价值时产生困惑, 个别学生甚至出现了错误的人生观, 价值观, 这将严重影响他们的人格和心理健康, 甚至给社会和国家带来损失。近年来, 随着大学校园里突发事件和恶性案件的增加,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纵观当前大学校园里的各种案件和事端, 不难发现两个新情况, 一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所呈现出的心理问题比例高、范围广;二是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容易演化成为恶性案件, 危及人身安全。这些新特点, 促使高校必须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心理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予以解决。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 应认真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特征及其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树立与时俱进的全新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 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促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二、培育大学生正确价值取向与良好心理素质的对策

(一) 坚持立德树人, 深化素质教育

高校应将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把加强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作为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具体行动,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一是在全面分析、主动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 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总体实施方案, 不断增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引导大学生树立“人无信不立”的信用道德观念, 建立起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 建立科学完备的监督制约机制, 用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 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诚信品质。三是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培树典型, 引导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保持青年应有的蓬勃朝气, 培养一批信念坚定、品德优良、知识丰富和本领过硬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 培育积极心态, 塑造健康人格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阐述有关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内容中强调, 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培育大学生的积极心态, 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对大学生个人而言, 积极心态就是面对工作、问题、困难、挫折、挑战, 积极采取行动, 努力去做。大学生有了积极的心态才能不断超越自己, 更好地运用知识服务他人, 奉献社会。高校通过心态培育, 增强大学生对自己、对家庭、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 使他们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营造和谐温馨的环境。为此, 高校应将培育大学生的积极心态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形成有特色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育人环境, 培育大学生自信的心态、宽容的心态、合作的心态、空杯的心态、学习的心态, 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 促进大学生的个体健康成长。

(三) 创新教育理念, 培育人文精神

任何教育的根本任务都是启迪人的心智, 其终极指向是促进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普遍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养。”这一决定, 明确地将人文素质教育与科技素质教育并重, 改变了重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学习而轻视甚至漠视“做人”的学习的传统教育观念, 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都作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 高校必须重视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关注学生心灵成长及个人价值的实现, 强调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统一。在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同时,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践行能力, 激发他们自爱、利他、同情、悦纳等正向情绪体验, 不断促进大学生人性的完满和人格境界的提升。

(四) 强化实践育人, 提升综合素养

实践既是大学生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发现新知、运用真知的重要途径, 也是培育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源头活水”和最终归宿。强化实践教育, 充分发挥实践的育人功能, 可以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科学理论的真理性, 将科学理论和道德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最终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德育教育、心理教育及专业教育的效果,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体现出来。一是加强德育实践, 开展以“感恩励志”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增强大学生的内心体验。二是加强专业实践, 通过课程实训、认知见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技能竞赛、毕业设计 (论文) 等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三是组织社会实践, 组织大学生走向社会, 通过志愿服务、参观体验和考察调研等活动, 使大学生在体验中增强自我效能感, 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 为毕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贾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现状与合理化研究[J].科技资讯, 2012 (3)

[2]孟庆研.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

上一篇:增值税卷子解析下一篇:概括分析小说情节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