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邶风·日月

2024-08-20

诗经·国风·邶风·日月(共11篇)

篇1:诗经·国风·邶风·日月

国风邶风日月注释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题解】

一位妇女怨恨丈夫遗弃自己。

【注释】

(1)居、诸:语气词,犹“乎”。

(2)乃:竟然。

(3)逝:何。古处:故处。

(4)宁:从来。不我顾:不顾我。在《诗经》中这种句法很多。

(5)冒:覆盖。

(6)德音无良:有好话却无好心。

(7)俾:使。

(8)抱:同“报”。述:遵循常情。

【参考译文】

天边太阳和月亮,光辉普照大地上。竟然还有这种人,不念旧情变心肠。心里怎么能安定,为啥不把我来想?

太阳月亮挂九霄,大地普遍得照耀。竟然还有这种人,不跟继续和我好?心里怎么能安定,为啥不把音讯捎?

天边太阳和月亮,光辉出来自东方。竟然还有这种人,言语甜蜜心不良。心里怎么能安定,叫我忧念怎能忘?

天边太阳和月亮,出自东方照大地。叫声爹爹叫声娘,丈夫爱我不到底。心里怎么能安定?对我蛮横不讲理。

篇2:诗经·国风·邶风·日月

跟随统领孙子仲,联合盟国陈与宋。不愿让我回卫国,致使我心忧忡忡。

何处可歇何处停?跑了战马何处寻?一路追踪何处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别时握住你的手,白头到老此生休。

篇3:诗经·国风·邶风·日月

关键词:世俗权力,人性,《诗经》,对立统一

世俗的权力与人性的斗争在《诗经》里已经被彰显了。

世俗权力与人性是一对相互对立统一的概念。社会经济发展及其所产生的阶级和阶级利益通常会借助世俗政权来压制人性, 使得社会有理有序、稳定。而其手段则是“法”与“德”两个。“法”表现为权力的强制, “德”表现为伦理的禁锢和道德的感化。两者在相互制约中维系, 当两者的对立和依靠处在一定范围之时, 社会往往趋于和谐;当两者对立尖锐到不可调和的程度时, 要么权力超负荷的压制人性, 要么是人性的主体——个人, 去绝对的反抗权力。可以说, 从国家产生起, 世俗权力与人性的斗争便没有停止过, 这种现象在中国表现得尤为明显。几千年里, 世俗政权始终决定着一切, 中国是一个伦理制的国家, 是一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国家, 而不像古印度、西方精神层面上的宗教信仰从很大程度上支配着社会生活。中国缺少的是信仰和自由。

从《邶风?击鼓》中我们可以窥见“王权”与“个性自由”斗争的状况, 及个人最终服从于王权、爱情理想幻灭的事实。

击鼓其镗, 踊跃用兵。土国城漕, 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 平陈与宋。不我以归, 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 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 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 不我活兮。于嗟洵兮, 不我信兮。

“死生契阔, 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描绘的那种爱的执着和纯洁是我们每个人在经历爱情时的共吟之语。爱情, 大胆的说是人原始欲望的外延, 本与人的自然属性有着天然的固有联系。我们先不管诗歌在内容上是“从正面描写了天子、诸侯的武功, 表现了自豪感, 充满乐观精神”, 还是“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向往”, 而是仅从第一感官上来把握它、欣赏它, 诗里面扑面而来的“爱”足以深刻在我们心里。毕竟, 在每个人的心中, 对“人性”的追求是永恒的。

然而, 事实并非这样。“击鼓其镗, 踊跃用兵。土国城漕, 我独南行”, 有了战争就意味着有了国界, 有了国界就意味着有了国家, 而有了国家就意味其背后的世俗权力。最终, 权力就决定了在一个不平等的阶级社会里, 人是不自由的。“我”被拉到了千里之外的边疆上为一个高高在上的王进行战争, “我”在一个不知名的地方丢了自己的归途战马, “我”寻不到它, 无奈来到丛林下。诗人回不了家了!而结果呢?“于嗟阔兮, 不我活兮。于嗟洵兮, 不我信兮”, 你我生离死别, 使“我”的誓约转成空!美美的爱情, 一生的相守之约, 就在这种强制的执行之下幻灭了。这是强权对爱情的戕害, 是王权对自由的专制, 是世俗的权力对人性最初的胜利!《诗经》的战争诗从开始对战争的乐观和颂扬 (《大雅 ·江汉》) 到后来对战争的厌倦和忧伤 (《小雅 ·采薇》) , 反映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矛盾的暴露也在逐渐加深。至此, 国家对个人利益的满足越来越少, 而却对个人人身及思想自由的控制越来越严。理性的分析, 《邶风 ·击鼓》绝不是单单的在说“我有多爱你”, 而是对爱情的“呐喊”, 是对自由的呼唤和追求, 是在为人性的离去做最初的挽歌。诗人也许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一点, 只是他却代表着历史, 将千百年后的“蓦然回首”在无意中做过了。

“娶妻如之何, 必告父母”, “娶妻如之何, 匪媒不得。”在世俗王权与伦理道德决定着一切社会生活的传统社会里, 伦理道德配备着强制王权为“专制”架起通向“光明”的桥梁, 在“法”与“德”的相互协调之中, 行使着对人性专制的职责, 以求得人性的绝对服从。《邶风·击鼓》表现的主要是“强制”对爱情的阻碍, 在它的那个时代, 虽然礼教对爱情的牵制不太明显, 可已经在慢慢显露了, 如《齐风·南山》、《鄘风·柏舟》里“髧彼两髦, 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但是, “德”对人性自由的压制束缚在那时毕竟是有限的, 只是一种大规模“杀戮”的开端, 真正进入绝对控制还应当从儒家思想一统中国的汉朝算起。其后, 中国古人对人性的歌颂便渐渐隐没, 只有在国家分裂、社会动荡、礼教衰微或礼教鞭长莫及、权力难以企及的地方才如疏星般时而隐现, 如《古诗十九首》。

世俗权力与人性的斗争从来都没有结束过, 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这样一种事实:几千年的权利与教化专制最终战胜了人性的集体反抗, 形成了中国独有的世俗王权决定人性、伦理道德胜过精神自由和精神信仰的文化传统。其实这样的事实在《诗经·国风·邶风·击鼓》等一系列的诗篇中已经有所预言了。

参考文献

[1]郑玄, 礼记正义 (十三经注疏)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1997年

[2]郑玄, 周礼注疏 (十三经注疏) [M].北京:中华书局, 1979年

[3]孔颖达, 毛诗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 1979年

[4]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年

[5]赵沛霖, 诗经研究反思[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1989年

[6]廖群, 诗经与中国文化[M].香港:东方红书社, 1997年

篇4:凯风 《诗经·邶风》

凯风自南a,吹彼棘心b。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c。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d。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e,在浚之下f。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g,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诗经·邶风》)

注释:

a凯风:和风。这里比喻母爱。

b棘心:酸枣树初发的嫩芽。这里比喻孩子。

c劬(qú)劳:劳苦。

d棘薪:酸枣树已经长大,可以当柴烧。这里比喻孩子已经长大。

e爰(yuán):句首语气词。 寒泉:卫地水名,冬夏常冷。

f浚:卫国地名。

g睍睆(xiàn huǎn):清和婉转的鸟叫声。

大意:

和风煦煦自南方,吹在枣树嫩芽上。

枣树芽心嫩又壮,母亲养儿辛苦忙。

和风煦煦自南方,枣树成柴风吹長。

母亲明理又善良,儿子不好不怨娘。

寒泉之水透骨凉,源头就在浚县旁。

母亲养育儿七个,儿子长成累坏娘。

黄雀婉转在歌唱,悦耳动听真嘹亮。

母亲养育儿七个,难慰母心不应当。

【点评】

邶国原是商纣王之子武庚的封国,在今河南淇县一带,后来并入卫国。邶风即邶国的风土之音。这首《凯风》是一首儿子歌颂母亲并自责的诗,也有人说是悼念亡母的诗,总之是歌颂母爱的伟大。诗人在夏日感受到温暖的南风吹拂,看到枣树在吹拂中发芽并茁壮成长,便联想到母亲养育儿女的辛劳,于是触景生情,写下了如此优美生动的诗句。又想到黄雀在枝头发出婉转的叫声使人愉悦,而自己却没有做出使母亲感到欣慰的事情,因此惭愧而自责。诗中虽然没有实写母亲辛劳的状态,但其劳苦的形象还是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凯风”后来便具有了人子思母的特定含义。古乐府《长歌行》:“远游使心思,游子恋所生。……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苏轼的“凯风吹尽棘成薪”,都是受了这首诗的影响和启发,也都是歌颂母亲养育之恩的。母爱是人的天性,是无法磨灭和改变的亲情。歌颂、赞美母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篇5:诗经国风之邶风

诗经国风之邶风:第五篇

終風 zhong feng

終風且暴、顧我則笑。

謔浪笑敖、中心是悼。

終風且霾、惠然肯來。

莫往莫來、悠悠我思。

終風且曀、不日有曀。

寤言不寐、願言則嚏。

曀曀其陰、虺虺其雷。

寤言不寐、願言則懷。

the wind blows and is fierce ,

he looks at me and smiles ,

with scornful words and dissolute , -- the smile of pride .

to the center of my heart i am grieved .

the wind blows , with clouds of dust .

kindly he seems to be willing to come to me ;

[but] he neither goes nor comes .

long , long , do i think of him .

the wind blew , and the sky was cloudy ;

before a day elapses , it is cloudy again .

i awake , and cannot sleep ;

i think of him , and gasp .

all cloudy is the darkness ,

and the thunder keeps muttering .

i awake and cannot sleep ;

篇6:诗经《国风·邶风·柏舟》赏析

流:中流,水中间。

耿耿:鲁诗作“炯炯”,指眼睛明亮;一说形容心中不安。

隐忧:深忧。隐:痛

微:非,不是。

鉴:铜镜。

茹(rú如):度,或容纳。

据:依靠。

薄言:语助词。愬(sù诉):同“诉”,告诉。

棣棣:雍容娴雅貌;一说丰富盛多得样子。

选:同“巽”,屈挠退让貌。

悄悄:忧貌。

愠(yùn运):恼怒,怨恨。

觏(gòu够):同“遘”,遭逢。闵(mǐn敏):痛,指患难。

寤:交互。辟(pì屁):通“擗”,捶胸。摽(biào鳔):捶,打。

居、诸:语助词。

迭:更动。微:指隐微无光。

篇7:诗经《国风·邶风·柏舟》赏析

流:中流,水中间。

耿耿:鲁诗作“炯炯”,指眼睛明亮;一说形容心中不安。

隐忧:深忧。隐:痛

微:非,不是。

鉴:铜镜。

茹(rú如):度,或容纳。

据:依靠。

薄言:语助词。愬(sù诉):同“诉”,告诉。

棣棣:雍容娴雅貌;一说丰富盛多得样子。

选:同“巽”,屈挠退让貌。

悄悄:忧貌。

愠(yùn运):恼怒,怨恨。

觏(gòu够):同“遘”,遭逢。闵(mǐn敏):痛,指患难。

寤:交互。辟(pì屁):通“擗”,捶胸。摽(biào鳔):捶,打。

居、诸:语助词。

迭:更动。微:指隐微无光。

篇8:国风·邶风·北门诗经鉴赏

这是没有多少道理可说的。可说的是,虽然命运的安排难以抗拒,虽然个人很难有机会驾驭自己的命运 ,但是,是否甘愿在命运面前就范,是否会被命运消磨得没有了冲动、激情、不满、反抗精神,则可以当作一个人是实际上作为人活着还是作为物存在的重要标志。

《北门》中的小公务员,尽管背负沉重的压力,身不由己,但显然还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反抗精神,显然对命运的安排不甘就范。他抱怨的声音也许是微弱的,无力的,而敢于抱怨却体现了他的尊严。仅仅是这一点,就足以说他是伟大的。

抱怨和反抗是小人物表明自己存在的重要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反抗的效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是否具有这样的意识。在另外一方面,也许可以说,意识是灵魂痛苦的根源。完全没有自我意识,完全像个物件一样任支配、肢解、宰割,对于支配和被支配、肢解和被肢解、宰割和被宰割的双方来说,都会是一种满足。完全麻木的人可能是幸福的,因为他没有意识带来的痛苦;而他也是不幸的,国为他无法体验意识带来的自豪与欢乐,他只不过形同行尸走向。

人就是这样生活在无法摆脱的矛盾之中。他不愿被奴役,被支配,被当作物件,却又不得不被奴役,被支配,被当作物件。当他觉得幸犯的时候,可能是最不幸的;当他在感叹不幸的时候,也许是幸福的的。

篇9:诗经·国风·邶风·日月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题解】

这诗以男子口吻写幽期密约的乐趣。大意是:那位性情和容貌都可爱的姑娘应约在城楼等他。也许为了逗着玩,她把自己隐藏起来。他来时不曾立刻发现她,急得“搔首踟蹰”。等到他发觉那姑娘不但依约来到,而且还情意深长地带给他两件礼物时,便大喜过望。那礼物不过是一支涂红的管和几根茅草,但在他看来却是出奇的美丽。他自己也知道,正因为送礼的人是可爱的,这些东西才这么令人喜爱。

【注释】

(1)静:安详。姝(shū):美好貌。

(2)俟(sì):等待。城隅:城上的角楼。

(3)爱:通“薆”,《方言》引作“薆”,隐蔽。薆而:犹“薆然”。那女子躲在暗角落里,使她的爱人一下子找不着她,所以他觉得薆然不见。

(4)搔首踟蹰:用手挠头,同时犹豫不进,这是焦急和惶惑的`表现。

(5)娈:与“姝”同义。

(6)贻:赠送。彤(同tóng):红色。彤管:涂红的管子,未详何物,或许就是管笛的管。一说,彤管是红色管状的初生之草。郭璞《游仙诗》:“陵冈掇丹荑”,丹荑就是彤管。依此说,此章的“彤管”和下章的“荑”同指一物。

(7)炜(伟wěi):鲜明貌。

(8)说怿(yuèyì):心喜。女:通“汝”。这里指彤管。

(9)牧:野外放牧牛羊的地方。归(kuì):通“馈”,赠贻。荑(题tí):初生的茅。彼女从野外采来作为赠品,和彤管同是结恩情的表记。

(10)洵(xún):诚然,确实。洵美且异:确实是好看而且出奇。

(11)“匪女”两句是说并非这柔荑本身有何好处,因为是美人所赠,所以才觉得它美丽。“汝”指荑,但意思兼包彤管在内。

【余冠英今译】

娴静的姑娘撩人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暗里躲着逗人找,还我抓耳又挠腮。

娴静的姑娘长得俏,送我一把红管草。我爱你红草颜色鲜,我爱你红草颜色好。

牧场嫩草为我采,我爱草儿美得怪。不是你草儿美得怪,打从美人手里来。

【参考译文】

姑娘文静又漂亮,等待我在城楼上。心里爱他看不见,手抓头皮心发慌。

姑娘文静真美丽,送我红色管一支。红色管子多鲜明,我爱红管更爱你。

篇10:国风·邶风·式微

其一,一章“微君之故”和二章“微君之躬”。上下章只变换“故”“躬”两字,却使诗歌语义饱满、押韵和谐。“微君之故”,朱熹《诗集传》释为:“我若非以君之故”;“微君之躬”,“躬”是“躳”的异体,《尔雅·释言》:“躬,身也。”躬、身二字互训,故“躬”即自身也,也即“君”。“微君之躬”即“我若无君”。上章言“我若非以君之故”,下章言“我若无君”。上下章表达相同的意思却运用不同的字眼,把作者委婉含蓄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其二,一章“胡为乎中露”和二章“胡为乎泥中”。“露”为“路”的假借字。《尔雅·释名》:“路,露也。言人所践蹈而露见也。”方玉润《诗经原始》:“‘泥中’犹言泥涂也。”按:“中露”也即今俗语所谓心里沉沉的,像被什么东西堵得慌;“泥中”犹今所谓陷入泥中而不能自拔。因此“中露”、“泥中”是虚写而非实写,上下章可互相补充理解。

同时,作者字数的变换中,始终不忘记押韵的和谐。一章“故”、“露”为阴声“鱼”韵和入声“铎”韵同用;二章“躬”、“中”押阴声“侵”部韵。此两句在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同时,又能押韵和谐字数整齐,有一箭双雕之功效。短短二章,寥寥几句,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由是,重章换字,押韵和谐。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体现了《诗经》精巧凝练的语言,兼有长短的句式,节奏感强。《式微》诗短短32个字,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相整合,参差错落,能极力地表达女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而其句式的选择又是随着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而灵活变化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总之,《式微》运用语言的艺术,非但韵律和谐优美,而且用词精巧。

在艺术上,这首诗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正是因为这些修辞手法的巧妙使用,才使《式微》一诗“境界具于词语之外,愈反复看去,愈觉其含义无穷。”

创作背景

篇11:国风·邶风·旄丘原文及赏析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车不东。叔兮伯兮,靡所与同。

琐兮尾兮,流离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旄丘上的葛藤啊,为何蔓延那么长!卫国诸臣叔伯啊,为何许久不相帮?

为何安处在家中?必定等人一起行。为何等待这么久?其中必定又原因。

身穿狐裘毛茸茸,乘车出行不向东。卫国诸臣叔伯啊,你们不与我心同。

我们卑微又渺小,流离失所无依靠。卫国诸臣叔伯啊,充耳装作不知道。

注释

邶(bèi):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地在今河南省汤阴县东南。

旄(máo)丘:卫国地名,在澶州临河东(今河南濮阳西南)。一说指前高后低的土山。

诞(yán):通“延”,延长。节:指葛藤的枝节。

叔伯:本为兄弟间的排行。此处称高层统治者君臣。

多日:指拖延时日。

处:安居,留居,指安居不动。

与:盟国;一说同“以”,原因。

何其:为什么那样。

以:同“与”。一说作“原因”“缘故”解。

蒙戎:毛篷松貌。此处点出季节,已到冬季。

匪:非。东:此处作动词,指向东。

靡:没有。所与:与自己在一起同处的人。同:同心。

琐:细小。尾:通“微”,低微,卑下。

流离:转徙离散,飘散流亡。一说鸟名,即枭或黄鹂。

褎(yòu):聋;一说多笑貌。充耳:塞耳。古代挂在冠冕两旁的玉饰,用丝带下垂到耳门旁。

赏析:

此诗脉络清晰,递进有序,《诗经传说汇纂》引朱公迁所谓“一章怪之,二章疑之,三章微讽之,四章直责之”,将其篇章结构说得清清楚楚。

诗一开头,借物起兴,既交代了地点和季节,也写了等待救援时间之长。黎臣迫切渴望救援,常常登上旄丘,翘首等待援兵,但时序变迁,援兵迟迟不至,不免暗自奇怪。不过由于要借卫国救援收复祖国,心存奢望故而尚未产生怨恨之意。

第二章紧承上章“何多日兮”而来,用宽笔稍加顿挫,“何其处也,必有与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黎臣设身处地地去考虑卫国出兵缓慢的原因:或者是等待盟军一同前往,或者是有其他缘故,暂时不能发兵;用赋法代为解说,曲尽人情。

第三章“狐裘蒙戎”一句紧扣上两章,说明自己客居已久而“匪车不东”。黎臣已经有所觉悟,“我有亡国之状,而彼无悯恤之意,我有恢复之念,而彼无拯救之心”(《诗经传说汇纂》引邹泉语),知道卫国无意救援,并非是在等盟军,或者有其他缘故。因幻想破灭,救援无望,故稍加讽谕。

第四章用赋法着意对比,黎臣丧亡流离,衣衫破弊,寄居他国,凄凉萧索,而卫国群臣非但毫无同情心,而且袖手旁观,趾高气扬。诗人有些出离愤怒了,他批评卫国群臣装聋作哑,见死不救。诗人通过双方服饰、神情、心态的比较,黎臣彻底痛悟,不禁深感心寒,于是便直斥卫国君臣。

上一篇:解析太极拳十大要论下一篇:银行外汇交易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