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2024-09-01

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通用9篇)

篇1: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农村中学论文音乐教学中学习兴趣论文:浅谈农村中学音乐

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红岩二中的音乐教学工作。工作期间,发现当地音乐教学工作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针对问题提出一点如何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见解。

中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经,它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有重要的作用。”

在农村中学的我们应该看到当地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农村中学的学生音乐知识极其贫乏,学生识谱能力普遍较低。绝大多数学生根本不识谱,没有受到过系统的音乐知识教育,因为农村的大部分小学师资力量不足,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无法开设音乐课,有的学校即便开了,也只是课表上有,除此之外,音乐学科没有系统的考核方式来检测学生学习、掌握的情况,对学生产生不了评价、激励、促进作用。还有农村家长、学校和一些教师也对音乐课有偏见,认为学好语文、数学、英语就行了,学音乐那是不务正业,还会影响学习成绩,加上学校对音乐成绩比较漠视,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消极情绪。

其次,中学课业负担重,每班每周一节音乐课(40分钟)

课时不够,初三下学期就不开音乐课,文化科占了学生大多数时间,因此,教学任务就仅限于一周短短40分钟。教材又没有新颖性更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单

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内容也缺乏创新和活力,都是一个模式。即:“师生问好—发声练习—节奏练习--教授新歌—反复练习课堂小结”这种模式无法上出音乐课的特色,更谈不上音乐课的“美”和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这种学生基础本来就差的情况下,很难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作为农村音乐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教材、全面分析学生、精心设计教法,在培养学习兴趣上下功夫。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完善音乐课程体系、促进美育的发展,是广大农村音乐教学工作者值得商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中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非常活跃的因素,教师在教学时要选择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通过多渠道、多内容、多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1.参与情感体验 孕育兴趣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通过有组织的声音塑

造音乐形象,抒发情感,并以此感染听众、教育听众,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参与,强调感受和体验,在感受、体验中引起情感共鸣,孕育学习兴趣,以达到音乐教育“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

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急剧发生变化和学习压力日趋加重的时期,他们需要多彩的生活,需要情感交流,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他们喜欢的、贴近他们生活的通俗歌曲,如《爱的奉献》、《家乡》、《真心英雄》、《同桌的你》、《童年》等歌曲来演唱,引导他们从音响感知入手,通过聆听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让音乐点燃他们情感的火花,打开心灵之窗,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为孕育音乐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结合现实生活 诱发兴趣

音乐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代社会生活伴随着大量的音乐现象,如用于节日庆典的礼仪音乐;用于广告、舞蹈的实用音乐;用于休闲、影视的背景音乐等,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由此可见,音乐不仅能塑造形象、表达情感,还能点缀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的需求,它已走出供人们娱乐、欣赏的圈子而体现出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性。

有专家曾做过实验,给母鸡放音乐能提高产蛋量,给奶牛听音乐也能增加产奶量,看来我们需要另眼相看“对牛弹琴”了。再看音乐用于医疗的菜单:《春江花月夜》、《平湖

秋月》、《军港之夜》治疗心情不安症;《匈牙利狂想曲》、《喜洋洋》治疗精神抑郁症;《月光奏鸣曲》、《步步高》治疗烦躁、易怒症等等,结合生活中的这些音乐现象,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主动探究、思考音乐对人生的意义,诱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具体的、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3.丰富教学手段 巩固兴趣

随着中学学科的增加和分化,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会出现不稳定性,这就要求教师要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富有激情,讲授生动、唱奏优美,学生的兴趣会逐渐浓厚并得以巩固。如有位教师在讲授“音乐作品的时代风格”时,将音乐作品与学生熟知的历史事件相联系: “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松花江上》;“一二九运动”华北危机——《毕业歌》;“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太行山上》等,这样将音乐、历史相互融合,不仅掌握了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而且也理解了音乐的时代风格,使学生感到这种教学方法既生动活泼,又富有情趣性。

4.运用学科综合 稳定兴趣

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使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在教学时找出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使音乐教学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势,以稳定学生学习

音乐的兴趣。

4.1将音乐学科的不同内容综合。在歌唱教学、欣赏教学及基本乐理教学中,可将音乐的不同知识点相互融合、融会贯通。如歌唱与欣赏结合、音乐理论与欣赏结合,还可以将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与音乐的表现要素(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调试、和声等)相互综合、互相渗透,加深理解。

4.2将音乐与姊妹艺术结合。诗歌、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音乐的姊妹艺术大都有视觉的可感性或文字的语义性,这些恰好与音乐情感表达的概括性和艺术表现的非具象性相互补充,将其综合不仅丰富了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使绚丽多姿的综合艺术又满足了人的多方面的审美需求。

4.3将音乐与其他非艺术学科相综合。音乐与广泛的文化领域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如音乐与语文中的诗词;音值、节奏与数学中的数量概念;节奏与自然现象、人的生理现象;节奏与体育的广播操、韵律操;音乐的风格特点与其产生的民族、地理、环境、历史条件、语言特点、生活习俗等各不相同,在教学中将音乐与它们综合起来,不仅突出了音乐文化这条主线,而且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了音乐文化素质。

第四、营造音乐氛围 发展兴趣

除了利用音乐课堂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外,教师还可利

用形式繁多的课外活动营造、创建学习音乐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利用校园广播举办“每周一歌”、“每天一曲”的音乐节目;也可结合不同节日开展歌咏比赛、文艺汇演、音乐会等活动;还可组建合唱队、舞蹈队、组织音乐知识讲座等,使课内所学的知识在课外得以延伸、拓展,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音乐活动中发展兴趣。

篇2: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引言

在信息化和市场化高度发展的今天,英语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广泛的应用,英语学习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初中英语是整个英语教学的基础,学好中学英语对于学生整个英语学习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学习目的是为了使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以便更好地和他人交流。因而英语教学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中重视语言知识讲授,重译写和语法教学,轻语言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老师讲、学生听记的模式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对于老师而言授课是乏味的,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因而,课堂缺乏生气,学生缺乏活力,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长时间后学生便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对于目前中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问题,固然有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的原因,但对英语学习兴趣的丧失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方面。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学研究的永恒课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新教改,解决当前英语教学中部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本文从师生情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二、培养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活动的倾向。兴趣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主观意识活动”,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从事某种活动和追求真理的一种精神力量。兴趣受个体内部需要的驱动,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当个体对事物具有某种需求时,机体内部便处于一种驱动的状态,随之而成为一种行为的动力,即内驱力。在达到目的的过程中,内驱力不断变弱,而通向目标的行为则不断加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源自好奇心,源自人类最原始的本能。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婴儿在初学说话时是以兴趣作为向导的,即婴儿在呀呀学语的过程中主要倾向于掌握自己感兴趣的物品的名称,而不是讲话者认为重要的物品,而且都学得又快又好。初中英语是整个英语教学的基础,如何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学生英语成绩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力,而学生的热情又会促使教师不断改善和提高教学质量,形成良性循环。可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无论是对学生自身发展,还是教学质量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老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在教学这个实践过程中,要提高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实践观的角度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中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三、培养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在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教学的组织、教学的内容、课堂的气氛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心情及兴趣。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注重师生间情感的交流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尊心越来越强,情感体验也日渐丰富,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平等对待。只有让学生认识到教师的感情真挚,是平等地对待任何同学,他们才能自觉地刻苦学习,努力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练习任务,教师与学生才能获得情感的共鸣,在能得到别人特别是老师的尊重和理解的条件下,即便他的英语基本功较差,他也会努力去完成规定的任务。所以说,只有调动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行动与英语教学的内容产生共鸣,并接受其内容。因为坦诚的真挚情感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近感,所以就有了吸引力、影响力。师生之间坦诚的真挚情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循循善诱,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讲授英语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意识。其二,在教学过程之外,教师以深厚的情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这样的师生感情是使英语教学取得较好实效的基础,学生一旦理解了这种感情,必然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英语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着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着彼此的情感和体验,以求得共同发展。教师应重视师生人际交往中的情感因素,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以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间的情感会通过其交往活动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最终影响教学和教育的效果。因此,良好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过程。沟通和交流是维持师生情感的一条重要纽带,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剂良方。

(2)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教学是一项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因此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要善于观察学生,注意情感沟通,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教师应主动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尊重每一位学生,用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热爱。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精神饱满,表情轻松愉快,目光亲切,态度和蔼,语言纯正、地道、流利。讲课时面带微笑,对学生热情而有耐心,经常鼓励学生。课堂上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应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答对问题时,要说:“Very good.Thank you.”学生说错了,要说:“Try again.Don’t worry.”使学生有成就感,能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

(3)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间地保持同一姿态会使人产生厌倦。若让厌倦感无止境地蔓延发展,即使最优秀的人也会变得平庸。同样地,厌倦感对学生也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学生如发生厌倦感任其加深,那他上课时就会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就是最积极的学生上课期间有时也会跑神或心不在焉。为振奋学生的精神,让学生思路重入正轨,为保持学生高昂的学习激情,让学生思想集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采取新的教学方法。

课前进行生动的课前交流。每次课前请一位学生背诵一篇文章(可以讲一个故事、笑话等),要求声音响亮,发音准确,速度适中,力求使大家都能够理解。然后让他提几个和文章有关的问题,提问下面的学生。最后教师做简要的总结,可进一步扩展话题,也可鼓励表扬某些学生,或者针对文章内容教给学生一些课外知识,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就比较高了。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除此之外,也可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至三人,进行课前表演。内容可由教师规定和某篇课文有关,也可自编。表演完以后,让看的同学和表演的同学互相即兴提问和回答或辩论。这种方式趣味性强,形式活泼,能够大面积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同学们那活泼的争辩、淋漓的表达,就像是开课前的兴奋剂。

课程导入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如充分利用每篇课文的漫画、插图和与课文有关的具体实物等,开展听说活动,从而引出课文的主题;教师可根据文章的内容,提出有关切合学生实际又能体现课文内容的问题,使学生在体验自己的生活中进入新课学习;教师可要求学生在预习新课的基础上写一篇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演讲稿,使学生自觉地把演讲内容和课文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自觉钻研教材的积极性;教师给出课文标题,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然后可将自己的想象与课文内容相比较,这样既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又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如果课文是某个故事的简写或片断,那么介绍这个故事的文化背景,主要内容,或者作者生平就能使学生产生兴趣;游戏是英语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管什么年龄的学生,做游戏总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4)教学内容情景化

联系生活展现情境,把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通过创设情境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增进对文章的理解。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这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条规律,运用实物演示情境,正是从这一认识规律出发的,这最能体现情境教学法中的直观教学原理,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的知识,从形象的感知到抽象的理解,缩短了认识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绪和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活动变成自觉的活动,使学习能在某种感情的驱使下顺利进行。直观教具是创设情境最直接、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手段,它能使英语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最初接触英语时,都免不了用汉语为中介把英语和所表达的事物联系起来,这实际上还是用汉语进行思维;充分利用各种教具直接比照英语的词和句,则可以避免这种心译过程。在初级阶段,尤其是起始阶段,最需要的就是这种教学法,比如学习颜色、水果、各类衣物的单词,用实物就比较直观,容易接受。

(5)积极评价并鼓励学生的课堂互动

学生是有情感的,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思维才能更加活跃,这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我们应及时捕捉学生在会话、发音、写作、书写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积极一面,给予肯定性的评价,这是英语课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即所谓放大优点,忽视不足,紧紧抓住中学生爱听表扬的心理特点,不断地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挑战自我,再加上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在能力。经常鼓励学生,使其树立学英语的信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收到较好的效果。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多年来,中学英语教学大多采用板书教学手段,使英语课堂缺乏趣味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随着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教师应灵活运用各种电教手段,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使用示范,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让学生置身于以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中,体验英语的实际运用。其次,在现代化电教设备创设的情境下应让学生多看、多听,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学生从录像中能看到生动的画面,进而加深对某个句型、某个词汇的理解。学生从录音机里能听到纯正地道的英语口语,绘声绘色的故事描述和对话,这就在不知不觉的模仿中提高了他们的英语语感。

四、结束语

篇3: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农村音乐教育背景

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要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 着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是通往实现审美教育为目的的重要途径, 是其他教育方式不可取而代之的, 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更为突出。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视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在许多先进的小学和中学的实践证明:音乐学习对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敏捷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还提高了学生的日常交流能力;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 有很多知识和技能都需要我们的左右脑共同合作才能完成, 有助于开发大脑右半球的潜力, 提高学生的智力。教育部曾有人指出:“我们将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教师培训为重点;以农村艺术教育为突破口;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成果, 规划未来, 抓住机遇, 积极进取。这是国家教育部门对普及音乐教育做出的中的决策和主要目标, 也是处于新历史时期音乐工作者, 尤其是, 多年来在农村从事音乐教育工作者的理想和愿望。

二、音乐学习兴趣培养的必要性

没有兴趣, 就不会有记忆。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 在学习活动中, 要想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学习, 兴趣是最重要的因素。当然也离不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新奇、灵活多样的教学。学生主动积极的去学习, 我们可以通过多形式、多内容、多渠道等方面去配合他们的学习, 这样可以培养, 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便会更加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索音乐的奥妙, 在此同时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也得到了培养。只有达到超然物表, 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学生才能达到学习效果的自我创造, 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无疑是有利的。

三、如何培养农村教学中音乐学习的兴趣

(一) 加强目的性教育, 丰富情感体验孕育兴趣

现如今我国的农村音乐教育, 因为音乐课未被纳入升学范畴, 经常不被重视, 被教师们认为是副课, 课也经常被挤占, 移动。随着时代的进步, 中学生的压力也在日益加剧, 不仅在思想上, 在心理上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这样他们便更需要一些可以轻松的, 多姿多彩的学习环境, 使他们的压力得到缓解, 释放, 情感得到表达。我们可以结合他们现在所处的环境特点, 压力, 选择适当的方式得到解决。可以选择一些适合他们的, 他们喜欢的, 最能表达他们内心感受的歌曲、轻音乐如《感恩的心》、《最初的梦想》、《我爱北京天安门》、《听妈妈的话》、《卡门》、钢琴曲《童年》等类似的音乐, 使他们从中可以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音乐, 或者是音乐中的一个角色。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让音乐也融合到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 使其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形象。

1.在歌唱教学方面入手, 让学生用歌声去表达情感、抒发情感

在中学音乐教育教学中, 常用的教学手段是歌唱教学, 所以说嗓子是一个很好的乐器。用它不仅可以唱出优美动听的歌曲, 还可以通过歌声表达自己喜怒哀乐、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等, 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的让学生喜欢唱歌、爱上唱歌。

(1)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好学生比较喜欢的歌曲在上课之前让学生伴着欢快的音乐走进教室, 感受到置身于音乐的氛围中, 让学生先听到美好的旋律, 进而产生学习的欲望。

(2) 引导学生要有表现力地去歌唱。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正确的发音, 还要用声音来表达歌曲的情感, 以此来引导学生用“情”去歌唱、用“心”去歌唱, 只有这样才能与作品产生共鸣, 情操得以陶冶。初学阶段教师的范唱尤为重要, 教师饱含热情的去歌唱, 才能带动学生有感情的演唱。老师用生动的面部表情、形象的肢体语言, 以及真情实感地演绎, 引发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 确定歌曲风格, 分析所教歌曲的时代背景、民族风格、地区特点及采用的体裁, 在歌曲处理时, 提醒学生要注意歌曲的音高、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表现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简单的乐器, 让乐器走进课堂

把学生会唱的、耳熟能详的、喜欢的歌曲, 用乐器在课堂上演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再逐步的安排在课堂上进行教学。 (建议采用简单的, 同一个调的乐器, 以便学生容易掌握和统一教学。如竖笛, 口琴等。) 抓住学生对乐器的好奇心理, 我在实习期间曾积极主动组织课外音乐学习小组, 以少带多, 慢慢在整个校园中飘荡着学生自己的音乐。乐器走进课堂不仅使音乐教学内容丰富了, 更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自觉的要求欣赏与之相关的中外乐曲, 这又为我们的音乐欣赏课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3.通过动手创作, 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节奏的运用

在音乐中节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更是音乐的源泉, 音乐的生命, 音乐的骨架。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习节奏, 并培养学生的乐感。我们应该利用农村学生从小就生活在农村、贴近自然的优势, 让学生在生活的周围去发现节奏、学习节奏、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去运用节奏。

首先, 让学生就地取材, 制作各种各样的乐器, 如:家里的铃铛做成碰铃, 用两张纸叠在一起吹动, 作为下雨声, 用钥匙串成铃铛, 矿泉水瓶装上沙子做成沙锤等。然后上课时练习:×--|××××|×.×|×××|等节奏型, 并告知学生可以把“×--”节奏当做寺庙敲响大钟时发出的“当--”“当--”声;把“××××”比作手表的声音读成“咔嚓咔嚓”;把切分节奏“×××”可以比作马蹄声“哒哒哒”“哒哒哒”;附点“×.×”节奏型可以比喻成平时打招呼说的“你.好”或者喊妈妈的时候“妈.妈”的叫声。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些自己制造的乐器, 开始进行节奏类型的练习。教师可以先做一个示范, 然后让学生跟着做, 在初步的掌握了几个简单的节奏后, 大家一起来合奏一个乐曲中的节奏, 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 还可以使学生深刻的领会节奏的含义, 并掌握它。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制作乐器自编自演节奏型, 这样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乐趣, 通过很少时间的训练, 学生就会很快准确的掌握好节奏。

(二) 运用学科综合稳定兴趣1.不同音乐学科的内容相互结合

我们可以在基本理论教学、欣赏教学以及声乐教学中, 将它们彼此的知识融合进去。例如, 我们在学习音乐理论课的时候与音乐欣赏课相互结合, 这样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视唱练耳能力, 还可以将理论课中学习的知识更加巩固 (节拍、调式、旋律、速度) 等。

2.音乐与非艺术学科、其他姐妹艺术相结合

音乐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它是在人们的日常劳动生活中产生的, 所以音乐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密切相连的, 如古代的诗词歌赋。在音乐方面音值组合、节奏与数学中的数量概念都相联系、相结合;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 (两个八分节奏像青蛙的叫声) ;节奏在自然现象, 人的生理现象, 体育, 健美操, 广播操中也有所体现;音乐作品中的风格特点都与其产生的民族、环境、历史条件、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描述了各地的风土人情。例如:山西民歌《走西口》、陕北民歌《兰花花》、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歌曲。将他们融合到我们的音乐教学中, 不仅拓宽了学生学习的视野, 提高了他们音乐方面的能力, 也让他们通过音乐体会到当时的历史环境, 更强调了我们的学习是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

(三) 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 发展兴趣

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在校内播放优秀的世界名曲、校歌、中外儿童歌曲。合理的运用学校的多媒体, 给学生定期的进行有关音乐方面的讲座, 也可以举办歌咏比赛、文艺比赛, 也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校外的比赛。在这种充满艺术的氛围的环境中熏陶和潜移默化出来的学生, 对音乐的兴趣, 和感情是可想而知的。

结语

音乐教学在农村中学教学中是一个比较薄弱环节, 要想使其得到改善, 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是很重要的, 学生只有了解音乐、喜欢音乐, 学生才有可能享受音乐、从而想要发展音乐。在这些基础上, 才可以更好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想做到这一点, 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学习的一点一滴开始, 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 积跬步以致千里。在孕育兴趣, 激发兴趣, 稳定兴趣, 发展兴趣的基础上, 让学生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

参考文献

[1]孙国芳.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7.

[2]何笛.音乐新课标的改革与实施[D].辽宁师范大学, 2005.

[3]曾群, 曾洁.农村小学课堂中的“主动参与”——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例[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

[4]朱玉江.当前农村学校音乐教育研究反思[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1.

[5]何维刚.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0, 6.

篇4: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习兴趣 有效方法

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人格。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喜欢学习,学会如何学习。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必须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一、巧妙性地导入历史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巧妙性在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缩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导入语中产生疑问,形成一种渴求有关知识的心理。导入语设计的巧妙,会引发学生急切的求知心理,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教材,不同学生精心备课,认真设计导入语。“趣味历史”的故事也能点燃起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二、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决定学习兴趣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所谓赏识教育,即用欣赏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学生,对于学习差的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切不可冷漠他们。教师的冷漠,同学的白眼,往往会使差生丧失学习历史的信心,更谈不上对历史兴趣的培养了。反之,教师的关心和希望、同学的帮助,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热情,为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提供可能。应该怎样实施赏识教育呢?一是在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评价手段,对学习的激励功能是必要的。当特别注意课堂教学的即时评价时,其效果就会更加明显。另外,在历史教学中知识、技能、能力等诸方面的教学目标要定的合理适度。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可行性,要注意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二是教师在布置习题和设计试题时应依据大纲及课标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恰如其分。教师在批改作業、评定试卷和讲解试题时,应该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特别是作业的批改,教师除了对作业的正确与错误给出判断外,还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程度等给予评价。及时的鼓励和肯定,中肯的批评和希望能够更好的激励学生,往往比简单的给分效果好得多。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如新版历史教材增加的精美的图片、形象的地图、精当的史料、精彩的故事性导入等,而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情境创设是将这些形象的资料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现出来。

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逼真的动态画面,情感丰富的音响效果刺激学生的视听,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更易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如果没有多媒体教学来创设历史情境,教师用再丰富的语言也难以再现历史的场景,因而难与学生达成共识,进而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的直观性可视性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给学生以如临其境的感觉,变抽象的语言表述为形象的音像展示,易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一种参与的意向,因此是创设教学情境的一个有效方法,同样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力手段。多媒体创设情境在再现历史的真实性方面是其他手段难以企及的。

四、适当补充与课本有关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其中能收入课本中的只是极少部分。在讲课中,如能适当补充形象具体的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历史小常识等,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又可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因此我在教学中,有计划的补充一些历史资料。

中学生初涉浩瀚无际的历史海洋,由于视野开拓,见识增长,他们会由衷地感到学有所得,感受到精神上的愉快和满足。从而期待着从历史课上吸取更多精彩的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这种积极进取的情感有力地促进了他们知识的积累,推动了他们智力的发展。

五、鉴古知今、挖掘热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距现实太远往往被认为是历史学科的劣势,然而历史学本身就具有鉴古知今的本质功能,历史和人类生活古今相连的客观规律,赋予了历史学科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挖掘出这些“热点”,创设实用的历史情境无疑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历史学习的价值,同时也会激发学生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可以帮助理解当今世界发生的某些重大问题,以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价值感的认同。

六、开设活动,扮演角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古人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们要想深入了解和认识事物,最佳办法是亲身参与、体验。同样,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也需要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课外活动。历史活动的组织有多种形式,就课堂教学这一有限的时间空间而言,开展讨论、辩论、知识抢答、模拟角色都是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让学生成为历史角色的扮演者,实际上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积极性。不仅如此,学生在扮演历史角色的过程中,通过概括史实、设计方案、评价历史事件等活动,也使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讨论法也是经常采用的历史活动。讨论前教师应当先给学生创设一种能激发起兴趣的历史情景,使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思考,竟相发表各自的意见。当出现争执时,不要轻意否定任何一方,并鼓励求异思维,让各方面的观点都摆出来,然后和学生一起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尽情地发挥他们思维的潜力,广泛地进行交流。

面对历史,学生如果没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之感,就很难形成牢固的历史知识,更谈不上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应当借助一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打破时空界限,创设一系列可以参与的历史情境,这既可以使学生感知历史的真实、激发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协作的精神。

总之,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热爱历史的灯塔。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更好的学习历史,而兴趣的背后是教师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激发。在教学中,只要教师把握住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科学地处理教材,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不断创设新颖的历史历史情境,积极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愉悦中自主去实践、去创新,产生学习历史的动力,新课改的精神真正得到体现。才能使我们的历史课教学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篇5:浅谈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广西梧州市藤县藤州中学何德利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语文能力,一直都是语文教学的热门话题,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难题。传统的教材一直被片面地理解为“权威”或者“工具”,而老师和学生始终扮演着“教”和“学”的角色,双方得不到互动,教材也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因此,本文就试从语文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学习兴趣;语文能力;措施

【中图分类号】G233.18【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12-0095-01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学习班自觉性的起点,没有兴趣,就不会有智慧的灵感。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过程做到掌握知识、开发智力,提高素质有机结合,受到良好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与兴趣

积极、健康、愉悦的情感,能促进人的思维活动,因而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装“动之以情”,并能让激情为“晓之理”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创设愉快的兴趣教学氛围,恰当地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兴致盎然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为讲授新课做好铺垫。激发学生的情感的方法有多种:

1、精心设计导语。

可以说好的导入,是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在上课前,教师如果能够通过巧妙的导语设计,把学生的感情引入到课文情境中去,那就会为这堂课获得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李白的《将进酒》前,我首先介绍了杜甫在《饮酒八仙歌》中对李白的精彩描述,然后再举出李白的传世佳作中与酒有关的诗句,如“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等这些课前导语使同学们不仅对李白的个性、风格有一个直观的感受,而且在诗歌的诵读中唤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渐入诗境,形成一种鉴赏氛围,为教和学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心理情境。

2、借助音乐渲染。

创设语文情境,借助音乐是渲染情境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能把音乐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诗词的教学中,可以多加运用与之相对应的古典名曲来使学生沉醉于诗词的意境中。

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是格律尸“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代表作,韵律和谐、色彩绚丽、节奏感强,在朗读时可配上肖帮的《别离曲》,在轻柔优美又略带感伤的旋律中让学生细细去品味诗人那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3、辅助多媒体手段。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辅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凭借多媒体所展示的具体形象,感受、体验抽象文字、概念,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能力。

王维的诗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在教学《山居秋暝》一课时,我让学生想象这样一幅图景:一轮清朗的明月透过山间的松林,留下班驳的疏影;清冽的泉水欢快地跳过山涧,有如一条洁白无暇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茂密的竹林里传来一阵欢歌笑语,那是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完衣服正嬉戏打闹着回家;池塘里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的宁静……一幅雨后山村晚景图。我一边让学生概括一边用多媒体演示出相关画面,通过画面把学生带入情境,感受诗中的景象。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看着这远离世俗、世外桃源似的美景,学生无不流露出陶醉和神往。学生进入了声情并茂的美境,不仅可以活跃他们的思维,还可以使他们更好的理解诗句,教学效果自然得到提高。

二、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

在语文课里体现语文工具性特征的同时,强化语文的人文性特征,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语文课吸引力的一剂良方。

语文教材中审美的`内容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点:

1、意境美:自然美景是作家写作的一大内容。中学语文课本里有毛泽东笔下“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蓬勃,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的如诗如画,李太白诗中神仙世界的异彩纷呈,苏东坡词里“大江东去”的雄浑壮阔……这些自然美景无不浸透了作家丰富的情感。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读想法”,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美丽的艺术画面印入学生脑海,进而体会到作家抒发的浓浓深情。

2、形象美:美的形象指的是教材中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活图像。它主要指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美主要美在情操和人格上。美丽而忠于爱情的罗敷,英勇善战的巾帼英雄花木兰,《诗经》中温柔美好的年轻女子,献身科学的玛丽?居里……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人物形象可以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认识生活中不可能或很少可能遇到的人物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极大地丰富学生的阅历,同时激发学生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这样也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3、事理美:领悟事理美是指在审美感知基础上,对审美对象的意味、内容及象征意义的整体把握和全面占有,是探求审美对象内部联系的理性认识活动。教材中的许多作品,文情并茂,渗透着极其深刻的人生哲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读一读、议一议的手段,让学生从中发现、感受、体会、领悟。如鲁迅作品中包含的他对人生、社会的独特体验和认识,苏轼、王安石等古人散文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三、精心设计教学高潮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一个动态的流程。既是动态的,就应忌平铺直叙,就应有高潮。另外,从心理调节的角度看,高潮能激发兴趣,提高吸引力,更多地利用学生无意注意,消除疲劳感,有时甚至可以纯粹为了调节情绪与气氛也设计高潮。高潮常见的是课堂气氛炽烈昂奋、创造性思维火花撞击、迸发、跳跃。高质量的高潮设计,就是思维品质的提高。另外,有时学生心领神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静场,也是教学高潮的一种境界。

高潮的设计首先讲究内容的选择。教学高潮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难点、重点、思维点、兴奋点,是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对这些点展开讨论,感情朗读,既可以帮助学生立体地、血肉丰满地感知人物形象,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篇6: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诱发学习情绪最好的催化剂,是引导人们迈向成功的阶梯,因此,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帮助他们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了兴趣,其全身的动力和潜能都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这样,无论是思考还是探究,都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在地理学习的基础阶段,我们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能够真正地享受地理。

一、重视课堂导入艺术的运用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第一个环节,之所以要在课堂上设置导入环节,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导入环节的运用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讲授做铺垫。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要重视课堂导入艺术的运用。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常用的导入方式有很多,包括游戏导入法、复习式导入法、多媒体导入法、悬念导入法、生活实例导入法等等,但是无论哪种导入方法,都至少要符合一个条件,那就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导入的功能。例如,我在讲到”天气和气候”时,就在上课之前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一段中央电视台每天都会播出的天气预报栏目,当天气预报节目的音乐声一响起,学生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过来。这种天气预报节目每个学生都看过,然而,很少有学生去真正地注意它。而一旦我把它拿到了课堂之中,学生就会感到既熟悉又新鲜,从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候,我再要求学生注意听一下,在天气预报中,天气预报员通常会播报哪些信息,然后思考一下,这些信息的来源主要通过哪些途径?就这样,在多媒体的运用之下,在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之中,顺利地进入了今天的课题“天气与气候”。由于在上课的一开始就有了良好的铺垫,学生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始终显得兴致勃勃,这就是导入的魅力所在。

二、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

单调枯燥的学习氛围是学习兴趣的大敌,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不注意调节学习氛围,而只是采取平铺直入的讲授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倡导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开展教学活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境教学法。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相比,情境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不是把知识直接的“喂”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下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获得知识。由此可见,这种情境教学法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在这种主动探索中获取知识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作为教师,要注意在地理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些趣味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娱乐中习得知识,形成能力。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到“中东”这部分的内容时,依据以往的经验,这个“三洲五海”之地是全球最为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其中有很多着名的城市、港口、海峡等,而很多学生总是被这些复杂的地理状况扰乱头脑,因此,这部分也就成为了学生经常犯错误的“重灾区”。为此,在学到这部分的内容时,我就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利用游戏的方式把这些知识点编入游戏之中,游戏的主题是“去中东旅游”,旅游的线路是从中国海南省的琼州海峡出发,入南海以后经过马六甲海峡到中东地区,再进入黑海,经过土耳其海峡、地中海沿线回到旅游出发地。规定了线路以后,接下来,在黑板上挂上一幅亚洲地图,然后从班级中选出几个学生担任小导游的角色,按照前面所说的旅游线路去游览中东,把所经过的海洋、海峡、国家、港口、城市等名称报出来,最后比较一下哪位导游说得最准确,然后评出最佳导游。就这样,在“纸上谈兵”的旅游中,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并且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翻地图找答案,就这样,经过一趟中东之旅过后,学生对该区域的地理状况也了解得差不多了,原先繁杂的知识就在学生的游戏过程中被不知不觉地吸收了。

三、大力开展多彩的课外活动

课堂教学是我们开展地理教学活动最为主要的形式,而课外活动也是我们地理教学活动最为重要的补充形式。在课堂上,学生获得是间接的知识,而在课外活动中,学生则能够获得更加直观的感性经验。在课外活动中,学生能够亲自动手、亲身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来,这对于天性活泼好动的初中生而言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因此,教师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参与地理课外实验、举办地理知识竞赛,进行野外观察活动、参与访问和调查等等。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但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兴趣作为指引,学生自身所具有的潜能会得到更加有效的开发,可以说,在兴趣的浇灌之下,更有利于学生开出美丽的智慧花朵。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认识到兴趣在教学活动中重要性,在地理教学中把兴趣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孙尚福。初中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J].甘肃教育,2003(1)。

[2]王思源,林宪生。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J].地理教育,2011(2)。

篇7:英语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兴趣;英语教学;效果,教学策略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先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生命。只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向学好英语迈进,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本文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总结并提出了激发和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

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关于这一点,古今中外不少思想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也都有不少论述。我国的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十分重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他说:“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苏霍姆林斯基则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因此,英语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无疑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可是不少教师仍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兴趣索然,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极为不利。只有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向学好英语迈进,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1.学习兴趣的内涵

心理学告诉我们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表现为一个人渴望深入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这种倾向总是伴随着良好的情感体验。因此,它是一种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具体表现为对学习的好恶程度。具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通常会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地去学习,常常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一旦成功或取得了一定成绩,学生就会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感受愉悦的体验,从而促进学习兴趣的深化和丰富,产生新的学习需要,学生将采取更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成分,它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自觉、主动、愉快,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或内在动机。

我们都知道,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起来也就轻松、无负担。兴趣既然如此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呢 ?

1和谐、融洽师生关系。中学生因其所处特殊的年龄阶段,逆反心理相当严重,但“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 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因此,要使学生学好英语,必须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作为老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 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 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 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 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同时应当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尤其是差生,绝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每个学生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平等对待和公正评价,这样他才会对这位老师产

生好感,有兴趣,才能以正常的健康心理投入到学习中去。

2是建立轻松愉快的竞争性教学氛围,以满足中学生获取成功的心理需要,中学生具有进取心和荣誉感,尤其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熏陶下,学生的竞争意识更加激烈。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设计单词拼写比赛,课文朗读比赛等。表扬先进,鼓励进步,鼓励实践,通过这些活动,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积极理解运用知识,鼓励发挥,更鼓励创造,使学生获得英语学习的成功感,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用各种有趣口诀帮助记忆,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热情;表演自编短剧,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形象逼真的情景,正确标准的发言,生动有趣的练习游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利用实物。在教单词、句型的过程中,把新单词跟实物联系起来,增加学生的兴趣;利用简笔画自然呈现教学内容。

4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可以唱一些英语歌曲或开展有趣的复习知识型的游戏,活跃课前气氛,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存动力。英语学习,兴趣为先。学生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程度。很难想象失去了兴趣还能怎样培养交际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在学中乐,在乐中学。全面提高英语教与学的质量,努力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1]冯克诚.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C].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3]刘善循.快乐学习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李维.学习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5]邵瑞珍,张人杰.中学百科全书教育学心理学卷[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7]张正东.谈谈怎样教外语[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1

[8]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2

[9]周宏,高长梅,白昆荣.学校心理教育全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

[10]朱立峰.心智潜能的开发[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转贴

1朱曲平;论英语教学中学习动机与兴趣的培养[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李建华;中学英语教学中兴趣对中学生学习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孟应凡,李晨;利用情境教学,激发英语学习兴趣[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篇8:浅谈中学英语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我从事中专计算机教学工作十余年, 面对的是各式各样的中专学生, 今天, 我就在FLASH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新颖的导入

有效的导入新课, 引人主题, 开放自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 是引发学生直接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 可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比如, 我在上第一堂FLASH课的时候, 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FLASH课到底是学什么的, 我并没有着急讲解FLASH的功能和作用, 而是先问同学们:“咱们都喜欢上网吗?”这一问, 同学们立即来了兴致。我又问, 那咱们上网都干些什么呢?这下课堂立即热闹了起来, 有的说聊天的, 有的说玩游戏的, 有的说查资料的。紧接着我又说:那你们想做网页和那些漂亮的动画吗?这一问, 没有一个不想学的。进而也顺理成章的引入了本节课的重点———讲解FALSH的功能和特点。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对新课内容的巧妙导入, 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进而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从学生的爱好入手

现在的中职学生, 对上网聊天、玩电脑游戏都很感兴趣, 由于他们在中学的时候大多数是因为成绩不理想而选择中专的, 因此, 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都对学习有不同程度的厌倦。这时, 如果在课堂上你直接说:今天我们学习设置按钮动作的基本方法。绝大部分同学会本能的排斥这节课, 这样, 自然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教果。因此, 我在讲解设置按钮动作的基本方法时, 并没有直接进入主题。而是利用按钮作了一个具有交互性的小动画, 上课的时候, 利用局域网传送给每位同学。接着对同学们说:这节课, 咱们先玩一个小游戏。同学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 很惊奇的看着我, 提到玩游戏, 立刻都精神百倍, 当游戏发给他们时, 一个个都迫不及待的玩了起来。玩了几分钟以后, 有的同学能反应出来, 便问:老师, 这个好像是用按钮作的, 为什么我们的不能动呢, 这时我再进入正题, 对他们说:没错, 这就是按钮作的, 今天我们就让自己的按钮都动起来。

这样, 不仅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使整个课堂变得轻松、活泼, 自然也就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做到分层教学

每个人在各自的生活环境中都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 包括感知、思维、想象、情感、气质等方面独特品质和风格, 形成自己的特长。老师就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爱好特长因材施教, 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现自己某一方面的创新才能。

我从几年的FLASH教学工作中总结出了这样一条规律:学FLASH入门很容易, 但学精很难。因此, 我们不能对所有的学生实行统一的教学目标。我在讲解动作补间制作动画的时候, 我要求同学们能自己制作一个大风车的旋转动画, 这样做有两个目的, 一个练习的内容较全面, 包括了元件、绘图的基础知识;二是大风车这个动画许多同学在回家的时候都能见到, 这样容易比较优劣。但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作出良好的效果, 这时, 我给同学们制作了如下目标:要求每个学生都能作出类似的旋转效果, 有能力的同学要求达到与电视上类似的视觉效果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完善甚至依据自己的喜好完成动画。在课堂还剩余几分钟时, 我利用局域网展示了部分同学的作品, 让他们不但会自己制作, 并能从其他同学的动画中取长补短。

教师在教学上要分层次, 分层设计课堂提问和阶段性检测试题, 让他们都有展示自己, 获得成功的机会。要善于发现和充分利用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 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有助于他们重新获得学习的信心和勇气。

四、将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

将所学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是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间接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学以致用是任何一门学科所追求的目标, 由于计算机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性特点, 使计算机学科在现学现用方面独具优势。作为一种工具, 中职计算机的学习不是太强调系统性, 它的每一个应用模块都可以相对独立出来, 学一点就可以用一点。

现在是一个网络社会, 许多中职生在课余之外, 网络占了他们绝大部分时间, 于是, 在讲解FLASH动画时, 我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 利用网络动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 在讲解文字特效时, 我对他们说:今天咱们做一个网络动画。于是, 我给他们演示一个网络上常见的文字逐渐显示动画。同学们一听他们也能做网络动画, 注意力逐渐集中, 这样, 我讲起课来也就变得简单, 教学目标也能顺利的完成。

五、激励机制合理

计算机教学本来就是一个寓教于乐、上机实践的活动过程, 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是一个起点, 如何保持学生的兴趣, 是个漫长的过程。FLASH课都是在机房上课, 时间久了学生对于课堂上讲解的知识也会产生厌烦情绪, 不愿意练习, 常常是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完成, 而去看其它一些东西。针对这种情况, 我常常使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说好的作品大屏幕展示、完成任务的同学有优先玩游戏的权利 (有益的游戏) 、或者过一段时间, 同学之间分小组竞赛等。这样可以大大调动同学们的课堂学习积极性, 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篇9:浅谈英语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尽量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为了使学生的思维尽快地与英语联系起来,在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应尽可能使用英语,做到课堂教学英语化,可以烘托课堂气氛让学生感知英语,把学生放在一个英语环境里,用英语的语音语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设法创设英语情景和气氛,以排除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的干扰,并辅助以手势、动作、表情等,让学生边听边理解老师的意图,这样,学生就能自然而然地产生用英语表达思维感情的需要,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并在无意中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兴趣也油然而生,在日复一日的反复训练中使学生逐渐达到听懂记牢的水平。

二、采用不同课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在课堂教学中插入英语歌曲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充分利用录音机、电脑等电化教育学段,在课堂中适时插入歌曲的教学法,既可使紧张的学习得到舒缓,也可重新把学生的注意力凝聚起来,也排除了因为在单一的形式中学习英语单词或语法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课堂的教学中插入歌曲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又能学到知识,孩子们当然会对学习英语感兴趣了。

2.在课堂教学中及时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学生达到“乐学”,必然要使他们有成功感。在课堂上教师经常使用鼓励性语言,可以激发学习成功的动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教师精力充沛,情绪饱满.讲课时面带微笑,对学生热情而有耐心。学生答对时,教师常说:“Good.Yes.Ok.That's a good point.Thank you.”学生说错了,教师会说:“Try again.Don't worry. ”学生觉得很难表达而想放弃时,教师会鼓励说:“Try your best.”所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无后顾之忧,课堂发言会积极踊跃。 有时还可借助同学们的掌声进行鼓励。学生听到这些肯定和赞扬的声音,就会洋溢在欢乐之中,他们的大脑皮层就会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

3.课堂上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英语课上合作伙伴时常不同,需要用英语去问、去找。如你是vast, 那big, huge这一组同义词就是你们这个family的成员;如你是Beijing,那你就要找China;如你是Romeo, 那你就要找Juliet;为了讨论几组问题,也可通过小组活动。如有两个小组,其一组不动,另一组则依次移动。每个问题限时三分钟。这是一种快速交换partners的极好方法。教师也可以制作大转盘,上面写上供学生讨论的题目。每组都有一个骰子,抛到几,就回答第几题。

这种活动教学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感到学习英语不再是负担,重点而又全面地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兴趣也就会有效地激发出来。

三、利用实物,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语言训练中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学习它们的名称,描绘它们的形状、颜色、性质、用途等,能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因为这些实物,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会特别感兴趣。如高一下册第十六单元Franklin s famous kite experiment中,老师就可以借助风筝进行直观生动的教学。也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文章描述来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风筝,这样既让学生动了手也动了脑。这种做法,消除了学生开始学习英语时认为英语难学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的思维活跃,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能当堂记熟所学内容,教学效果良好。因此,利用实物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有效途径。

四、让学生自编短剧,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习要“学以致用”,而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了英语后,要会开口说英语。为此,每节课,我都花五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到讲台前表演他们自编的课本剧。具体做法如下:上课前,由当天的值日生(两个),先用英语作Duty Report.内容有:星期、日期、出席情况、天气等。然后由这两个值日生,或者他们再邀请别的两三个同学一起,表演他们课前已编排好的短剧,剧情可依照已学过的课文的情景,也可自己创设情景,但是台词必需要运用已学过的类型。之所以这样做,为了复习旧课,而这种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创造,是语言的活用,从而加深对新学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例如高中课本中的Necklace, First aid, The merchant of Venice都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改编改成课本剧。

五、幽默在教学中的应用

生活不能没有幽默,就像人离不开空气、水和阳光。恰当地运用英语幽默,学习者可以领略惊喜。

利于记忆单词。词汇是英语学习的第一只拦路虎。要学好英语必须具备一定的词汇量,但英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普遍,令人头疼。轻松愉快的英语幽默能加深印象,利于掌握各种词义及其具体用法。

利于掌握语法。语法是词的构造和变化的规则以及组词成句的规则的综合。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语法是不可或缺的环节。风趣的英语幽默其实已把纷繁复杂的语法概念化整为零,利于学习者“逐个击破”,加以掌握。

I phoned the zoo but the lion was busy.(我给动物园打过电话,但狮子正忙。)

此幽默之所以好笑,是因为套用了“The line is busy(电话占线)”表达法。

在语音教学中也可以利用幽默的作用。例如在记忆字母组合oo 的发音时,可以记这些有意思的话,room , oo 发长音,放在后面寻短见(classroom, bedroom)。羊毛(wool)短, 面条(noodle)长 。

让学生在笑声中复习,巩固旧知识,避免了让学生紧张地窒息的提问复习法,而收效却远远超过后者。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也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英语学习,兴趣为先。作为英语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并使他们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才能真正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落到实处。

上一篇:校园广播学习稿---理想篇下一篇:市场销售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