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计划在康复科患者中的应用

2024-08-20

出院计划在康复科患者中的应用(精选10篇)

篇1:出院计划在康复科患者中的应用

出院计划在康复科患者中的应用

井永敏 曹志坤 郭玉红 李秀荣

摘要 目的 探索对康复科患者制定实施出院计划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康复科2004.1.1-2005.9.30患者出院前制定并实施出院计划 结果 患者缩短了住院天数;增加了患者与家属的满意程度 结论 制定实施出院计划,制定完整而统一的出院计划规格,加强了医院与社区支援的互动与沟通,使患者得到了继续护理、康复指导以及其他的健康支持,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1]。

关键词:康复患者 出院计划 制定 实施

为出院患者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出院计划的重要意义已经得到医学护理工作者和政府主管部门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重视。对康复科患者出院后制定实施出院计划是保证连续护理的基础。通过对康复科2004.1.1-2005.9.30住院的94例患者制定详细的出院计划,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增加了患者家属与患者的满意程度;加强了医院与社区支援的互动与沟通,使患者得到了继续护理、康复指导以及其他的健康支持。对象

对2004.1.1-2005.9.30康复科住院的94例患者制定并实施出院计划,其中,男64例,女30例;农民55例,市民39例;年龄14-72岁,平均47±5.6岁。脊髓损伤18例,手外伤34例,脑卒中16例,四肢骨折25例,其他1例。方法

制定出院计划

评估 在患者住院期间内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家属、社区支援情况进行评估,在制定出院计划时护士、医生、理疗师、患者及家属要参与其中。

内容 按照康复科制定的完整而统一的出院计划填写。出院计划内容包括:患者一般状况:姓名、年龄、体形、过敏史、生命体征、意识情况;躯体功能状态:四肢活动等;精神状态;出院后可能的护理要求:饮食、排泄、清洁、活动及翻身、排痰、药物治疗及用药方法等;家庭及社区的支持情况;居室的布局如家具、起居室、厨厕、日常生活用品等能否满足需求;康复功能锻炼方法;随访及复查时间;联系方式;再次就医等内容。

实施出院计划 在患者出院前2天由护士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让患者及其家属掌握出院计划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回答正确的答案,以及完整的、清晰的传递出出院计划上的讯息。设立医、护人员值班,回答及解决出院患者提出的问题。结果

住院时间 2003年,康复科平均每位患者住院时间41.2天,2004年我科实行出院计划后,患者住院时间为34.8天,缩短6.4天。

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对康复患者实施出院计划后,在医院每月测评的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中,98%的患者对我们实施出院计划满意。讨论

出院计划是促使患者从一个环境顺利转入另一个环境(包括社区医院、老年院、患者家中)的护理过程,其核心是评估和明确健康需求,接洽相关部门,制定并实施出院计划。康复科患者病程长,患者对康复护理需求较高。患者出院 作者单位:050051 河北医科大学的三医院 康复科

作者简介:(1975-),女 主管护师 护士长 护理本科

后需要长时间的护理,出院计划成为护士提高护理质量的必要手段之一。护士通过对患者的评估,并结合医生、康复师的健康指导,制定因人而异的出院计划,在患者出院前将准备好的内容向患者详细、自然的讲述并了解其掌握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使患者得到了继续护理、康复指导以及其他的健康支持[2]。

在康复科的日常工作中,护士制定出院计划的文档简洁清晰,并广泛的征求医生、理疗师、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和日常照顾者的建议。因人而异及时制定相应的计划,缩短了患者的出院时间,保证了出院计划的实施。在患者入院初期,护士即开始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制定出院计划,例如截瘫的患者,护士应对其居室情况如家具摆放是否影响患者日常在居室内活动,灯光是否明亮,卫生间的布局等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使患者在出院后即能适应新的环境。

通过制定实施出院计划,增强了康复科护士工作的责任感,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护理工作得到了患者的认可,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同时,通过实施出院计划,护士能够为患者因人施教,准确评估患者的出院需求,使康复科患者在出院时较好的掌握出院后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处理办法,使患者住院天数减少,减少了住院开支,减轻了患者及社会的经济负担。这与杰克逊建议的高品质的出院计划的标准相一致

[3]。

总之,为出院患者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出院计划能够保证患者得到必要的护理,由护士主导的经过精心设计的、得到多方支持的出院计划已被证明能够促进患者的护理质量及预后,对康复科患者制定并实施出院计划,能够为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岳.护士在实施出院计划中的角色.Tianjin Journal of Nursing.June 2005Vol.13,No.3

[2].张建荣等.实行出院随访服务 实现医院营销战略.护理管理,2005,vol.11,No4

[3].李丽传.护理行政与病室管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307-308.

篇2:出院计划在康复科患者中的应用

【康复科收治病种及收住范围】

康复科收治对象是骨科疾病、神经功能障碍及其肢体功能障碍者,主要注重功能障碍的评定及处理,也注意病理变化的消除;强调提高人的整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提高身体的、精神心理和社会各方面的能力。康复科为急性患者及住院病人提供早期康复、恢复期康复。收治范围如下:

骨科:各种颈肩腰腿痛、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骨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侧弯、腰椎滑脱、退行性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症等;各种运动功能障碍:手外伤、运动损伤(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软骨损伤)、扭挫伤、上下肢及关节骨折后运动功能障碍、关节脱位后及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肢体功能障碍、截肢、截瘫等;

神经科:脑出血、脑栓塞、脑梗死、珠网膜下腔出血、颅脑外伤后、脑瘤术后的偏瘫、失语、认知功能障碍、平衡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周围性面瘫、臂丛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各种神经痛及神经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脊髓炎、多发性神经根炎(格林巴利综合症)、多发性硬化症、小儿脑瘫、失眠等;

内科: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肥胖症等;

外科:各种感染、急慢性炎症:甲沟炎、丹毒、疖肿、皮肤伤口感染;乳腺良性增生、乳腺炎、注射后硬结,烧伤后及术后瘢痕及功能受限、下肢静脉曲张、外科术后刀口愈合不良、疤痕粘连、肠粘连等;

泌尿外科:前列腺炎、膀胱炎;

妇产科:盆腔炎;

口腔科:颞额关节功紊乱等;

耳鼻喉科:耳、鼻、喉部各种急慢性炎症,面颈部淋巴结炎、耳软骨膜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等;

皮肤科:玫瑰糠疹、带状疱疹、皮肤感染及溃疡、疤痕疙瘩等;

眼科:麦粒肿、眼肌麻痹等;

肿瘤科:配合放疗和化疗进行加温治癌,以各种浅表肿瘤为主(目前北京医院康复科暂未开展此治疗)。化疗药渗漏后的组织坏死。

其他: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言语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步态不稳、平衡困难等。【康复治疗的出院标准】

篇3:出院计划在康复科患者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 01 3年1 1月1 4日后在我科治疗的癌症出院患者,自愿成为肿瘤康复之家会员,且能自己或在家属帮助下关注我科微信公众号——温附一放化疗。

1.2康复之家活动基本情况康复之家活动小组由放化疗科主任、护士长,放化疗知识丰富、工作认真负责的主治医生1名和主管护师1名组成。患者出院时由负责肿瘤康复之家活动的主管护师对其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放化疗知识掌握程度、疾病严重程度、治疗信心、家庭经济状况、家属配合度等,做好出院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肿瘤康复之家的服务宗旨、活动内容,在征得同意后让其成为肿瘤康复之家会员,并发放肿瘤康复之家宣传册,出院时填写会员登记表,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联系电话,微信号、家庭住址、主要家庭照顾者等。

1.3 活动方式

①时间安排:康复之家活动每月举行1次,通常安排在月末。②参加活动的会员选择:由于会员人数众多而场地有限,特将会员按序编号分批次参加,每次参加人数暂定60人,其中30人为患者,30人为该患者的主要家庭照顾者。③微信公告及电话邀请:活动前10天由负责肿瘤康复之家工作的主管护师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此次活动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等,并电话联系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此次活动的相关内容并诚邀参加,活动前3天再次与患者或家属进行电话沟通以确定参加人员。

1.4活动内容①健康讲座:每次活动均组织知名肿瘤专家开展肿瘤科普知识讲座,内容涉及肿瘤治疗的最新进展,癌症患者的心理保健、饮食起居及用药指导,放化疗常见副作用,放化疗注意事项等,同时予发放放化疗健康指导手册。②答疑解惑:患者就癌症治疗及放化疗期间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专家咨询,同时负责活动的人员就患者的咨询、专家的解答、专家的健康讲座在微信群里予以发布,供其他会员患者分享取经。③分享经验:每次活动均组织2~3名抗癌较为成功的会员介绍抗癌经历和体会,同时鼓励病患及家属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大家互相打气,共同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④便利会员:为肿瘤康复之家会员提供免费义诊,复查预约挂号及讲解慈善用药问题等。⑤填写活动意见反馈表:活动结束前每位会员填写一张活动意见反馈表,内容自行设计,包括活动安排是否合理,知识讲座内容是否易于接受,咨询解答情况是否满意(满意度为每次活动满意度之和/活动次数),希望活动新增哪些内容等。

2 结果

2013年11月至2015年8月我放化疗科共举办肿瘤康复之家活动22次,每次活动患者及家属的参与均在55人以上,共邀请专家讲座32场次,患者及家属咨询问题420个,解决实际问题406个(96.7%),上台分享抗癌经历48人,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达97%(21.3/22)。

3 讨论

癌症患者本身对疾病充满了恐惧,特别是在放化疗后因各种不适更加据了心理上的负担,有些患者甚至不愿意接受进一步治疗。患者及家属在参加肿瘤康复之家活动后,及时了解到肿瘤治疗的最新进展、放化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常见副作用及应对技巧,尤其是抗癌成功患者现身说法,介绍自己的治疗经历,犹如给大家打了强心剂,使患者及家属有足够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现阶段的优质护理仅仅局限在住院期间,而短期的住院阶段患者无法准确掌握自我护理技巧,患者出院时对护士的出院指导只能记住60%[1]。肿瘤康复之家的运行,使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服务延伸到出院后的继续追踪治疗和康复活动中去,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患者和家属对肿瘤治疗知识的需求,体现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篇4:出院计划在康复科患者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通过出院指导,加强对患者保健知识的宣教,实现护理工作从医院到家庭的延伸?方法:选取330例创伤骨科出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出院后按照出院指导及时复诊和进行正确的康复锻炼,预后较好的240例,一般的66例,预后较差的24倒?结论:做好出院指导,让患者明确增进健康知识的重要性,从而使自身行为向着有益于健康方向发展?

【关键词】骨科患者;出院指导;康复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2011年2月-2011年12月出院的330例患者,其

中男性277例,女性53例,年龄12-78岁,平均年龄43.5岁,单

纯一侧肢体骨折185例,两个或两个以上肢体或一肢多段骨折97例,合并其他脏器损伤者48例?

1.2 方法与内容:对330例患者出院后康复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

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医疗费用支付情况?居住地及

患肢功能恢复情况?骨科患者出院后及时复诊和加强功能锻炼的

依从性与其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地理环境等因素进

行相关分析,发现患者对疾病康复知识掌握情况与文化程度呈正

相关性?

2 讨论

2.1 从影响患者康复的原因分析:骨科患者康复知识受年龄?性

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地区因素等影响,在偏远贫穷地区的老

年患者,文化程度较低,因交通不方便,理解与沟通能力相对较

差,患者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手术成功就标志着疾病的

治愈,不理解术后康复的目的?治疗的长期性使部分患者产生思

想负担或缺乏家庭支持和督促,这些都可导致康复效果欠佳?

2.2 出院指导的意义:骨科患者术后及时复诊和正确功能锻炼能

确保患肢一期正常愈合,是防止近期并发症和远期预后的重要环

节之一?术后复诊可及时发现影响愈合的因素,采取措施加快和

促进患肢愈合,防止延期愈合?畸形愈合或继发感染?有效减少术

后近期并发症或远期后遗症,及时的功能锻炼可预防和减少因功

能锻炼过早或延迟?过度或不足而导致功能恢复不良?

2.3 出院指导的内容

2.3.1 定期复诊:向患者講清术后复查的时间和必要性?一般于术

后2周拆线,复查X线片,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如手术部

位,手术名称,内置物材料,复查的内容和时间等,在出院时填好

出院患者记录单,写清并留取患者详细信息,叮嘱妥善保存,以便

于定期了解其康复情况,督促患者定期复查,同时患者也可通过

电话进行咨询?

2.3.2 生活指导: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且易消化吸收

的食物,爱好烟酒者戒烟戒酒?卧床者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勤

翻身?拍背,有效咳嗽,多饮水,防止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或压疮

的发生?外出时有家属陪伴,不去人多的或危险因素高的地方,不

做超患肢负荷的运动?

2.3.3 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正确有效的功能锻炼,病情允许者术后

早期下床活动,针对不同的骨折部位进行个体指导,如指导神经

损伤患者做肌肉和关节的被动运动,教会家属被动运动的方法,

循序渐进,逐渐过度到主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四肢骨折患者指

导各个关节的屈伸?内收外旋等活动,并与正常关节对比,防止关

节僵直,有效地避免软组织粘连,达到有效促进患者全身或局部

血液循环,有效维护和恢复关节劝能,做到运动时能够拥有协调

性,有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日?功能锻炼是一个持久的循序渐进的

过程,要有恒心和耐心,因此,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更为重要?

3 小结

从骨科患者的特点出发,强调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和出

院时的保健指导相结合,让患者明确增进健康知识,从而使自身

的行为向着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有效解决骨科护理中预见的

问题,实现自我健康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凯,张鸣.骨科患者术后及时复诊在治疗中的作用分析[J].交

通医学,2008,22(6):699-700.

[2] 房华,日清日高管理模式在护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中华现代

护理杂志,2008,14(25)2665-2666.

篇5:精神科患者出院通知书

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

患者出院通知书

患者姓名性,年龄岁 病区床号住院号

尊敬的患者及其监护人:

患者您属于依照我国《精神卫生法》第三十条第二款之规定实施住院治疗的情形,入院诊断:于年月日住院治疗至今,现经过经治医师定期检查评估的结果表明,患者目前已经符合《精神卫生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出院条件,不需要继续住院治疗。

特此通知患方在接到本通知的7天内,持本通知书来我院办理出院手续。对于监护人没有正当理由而拒绝为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医院将保留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或将于本通知日的7天之后,将患者送回家中。

对于患者本人具有办理出院手续能力的,将根据《精神卫生法》的有关规定,让其自己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后的医学建议:

1、遵照医生的出院医嘱和处方;

2、坚持定期门诊。首次复诊一般在出院的两周之内,并与门诊医生协商确定继续复诊的有关事宜;

3、积极参与功能训练和康复活动,努力恢复和保持生活、工作和社会功能;

4、如病情有波动或复发先兆,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

5、近亲属、监护人应尊重、理解并妥善看护患者,督促和帮助患者维持治疗和功能康复、及时就诊。

6、其他:

医师签字:20年月日

篇6:癌症患者出院后该如何康复

1、改正不良习惯。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下决心戒掉饮酒抽烟的嗜好,不吃盐腌、烟熏火烤以及发霉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测量体重。

2、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在家养病期间,坚持锻炼是癌症病人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适当参加健身活动,不仅增加机体免疫,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还可消除抑郁的情绪,松弛紧张的精神。但运动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3、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癌症的治疗和康复都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正确制定一个完整系统的方案。患者应坚持执行,并客观地了解对待病情,既不能麻痹大意,也不要心急乱投医,瞎吃药。

4、定期复查。癌症是一个需要长期观察治疗的疾病,应长期与经治医生保持联系,在第一、二年内,每三个月复查一次;第三至五年内,要每半年复查一次;第五年以后每年复查一次,以便能及时发现是否有复发或转移。

5、正视现实,主宰自己,树立信心。患了癌症是很不幸的,凡是得了癌症的病人,不管你是否意识到,事实上你已经处在和癌症做斗争的第一线,恐惧、焦虑、绝望等极其痛苦的心理情绪会接踵而来。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看到在同样的医疗条件下,一些病人“想得开”,正视现实,往往比那些被癌症吓得不知所措的病人治疗效果要好得多。如果一个人精神被摧垮,即使有再好的治疗和护理也是徒劳。

6、平衡心理,重新调整生活。许多病人习惯了紧张的上班生活,患病后一下子放慢了生活节奏,心理上感到无所适从,产生失重感。这时患者应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日常起居,所接受的治疗都做到规律化,还要从多方面培养生活兴趣和爱好,寻求新的精神寄托,这样才有利于体内环境的调节与稳定,对病情的康复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7、加强营养,修复机体。恶性肿瘤生长过程所需要的能量要比机体正常组织所消耗的多,再加上手术,放化疗对机体的损伤,所以每个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保证足够的热量和充足的维生素及无机盐,特别是维生素C、A和E,另外,要多食蔬菜和水果。饮食宜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易于吸收消化的食物,对于无食欲者,可用灰树花D阻分改善。

篇7:出院计划在康复科患者中的应用

在2014年7月21日上午十一点,新肝行动第五批全免救助的患者王友兵康复出院了。

昨日上午九点多我们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将自己的行囊打理好了。王友兵在临走之前特意找到医院的负责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他说,刚来到这里时唯一的想法就是赶快治好病,早点出院。现在要走了却舍不得了。他说,在医院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感触最深的就是,医生高超的医术,护士周到的服务,以及医院整个和谐温暖的氛围。这一切都是他恋恋不舍的原因。他已经把医院都当做了自己的家。他还说,出院后,会好好生活,珍惜生命,尽自己的力量来回馈那些帮助他的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传递自己的一份爱心。

提到女儿的时候,他掩不住的开心,王友兵说,女儿晶晶是个很孝顺的孩子,听说他要康复出院回家了,非常高兴,想要从张家口过来到医院来接父亲回家。王友兵说,现在天气很炎热,不想让女儿来回奔波,自己回去就好了。

在王友兵出院之前,主治大夫董亚娟嘱咐他了回家之后需要注意的事项,不建议他做重体力的活,也建议他定期回来复查,好好保重身体。

篇8:出院计划在康复科患者中的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病诊断标准中脑卒中的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1确诊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年龄60~85岁;2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头痛眩晕、饮水呛咳以及情感障碍等;3患者洼田吞咽能力评分< 3分,语言以及咀嚼、吞咽功能障碍,咽喉肌、咬肌等吞咽肌组织运动障碍,但未发现萎缩和束颤;4意识清楚,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稳定;5病历资料完整,具有一般的认知能力,能理解、执行简单指令,且具有良好的依从性,知情受试。 排除标准:1脑卒中发病2次以上,因重症肌无力、脑干空洞症、桥延部肿瘤、帕金森病等其他原因导致的吞咽障碍;2咽喉感染、局部咽喉病变、甲状腺疾病等;3严重心脏疾病以及影响其生存的其他疾病, 如严重心功能不全、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肿瘤、脑外伤、脑寄生虫病等;4既往有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导致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5病历资料不全或者术后随访不配合。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实施CNP护理模式的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干预组, 男42例,女18例;年龄57~82岁,平均(67.8±10.2)岁; 病程3~20 d,平均(15.2±5.8)d。 选取2012年9月~ 2013年8月接受常规护理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58~80岁, 平均(66.6±11.4)岁;病程4~20 d,平均(12.7±5.9)d。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和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在患者及其家属签字同意的情况下进行。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根据腹腔镜脾切除术(LS) 术后护理经验进行常规健康教育,遵医嘱服药,协助患者进行术后功能训练,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和指标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联系主治医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干预组实施CNP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1护理路径实施团队组建由医生、有经验的高年资护士CNP管理团队任命一名全科医生为队长,协调各项工作。 CNP团队组成后,分别制订工作岗位和具体职责及制订详细的团队工作计划。 明确本职工作后,针对CNP如何在科室正常运转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对影响护理目标达成的因素进行预防[3]。

1.2.2标准诊疗项目确定结合临床实践 , 按照CNP单中的服务项目进行护理,项目完成后,逐项填写CNP单 ,并在相应的签名栏签全名 ,未执行的项目在变异栏内说明原因。 实施小组根据临床实际情况,每周组织科内人员讨论分析, 对CNP路径中不合理的内容及时修改,将修订意见提交指导小组。

1.2.3 CNP实施吞咽康复训练:1针对与吞咽相关器官的功能训练,包括面颜、口唇、舌、咽、喉、声带、呼吸等的训练;2学习吞咽技术,如空吞咽与交互吞咽、侧方吞咽、点头样吞咽、声门上吞咽等。

1.2.4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卫生, 每天早晚刷牙2次, 并采用有效的口腔护理产品,对于有口腔溃疡的患者要在患处涂抹碘甘油,对于唇部易干燥的患者可以涂抹石蜡油[4,5]。

1.2.5摄食护理依据患者病情及吞咽困难的严重程度选择摄食的体位、食物形态和食物在口中的位置。 对于能直立坐姿的患者可采取躯干垂直、头正中位、颈部前驱体位,最大程度地保护气道。 不能直立的患者要保持躯干30°仰卧位[6],喂食者位于患者的健侧,可减少食物逆流和误吸。 进食结束后保持仰卧位(30°~ 45°)0.5 h以上,防止食物回流。 控制食物性质、种类、 味道等,由护士或者家属进行汤匙喂食,调节每一勺的量。 食物主要选择半流质类的黏性食物(如酸奶)、 半固态的成形食物(如米粥)、流质类食物等,也可在吞咽时饮用少量的水,以刺激吞咽反射,并去除咽部残留的食物;指导患者下颌左右转,行侧放吞咽可减少其隐窝部位的食物残留;指导行点头吞咽,通过颈部后屈,并行空吞咽动作,挤出会厌谷的食物残留。

1.2.6基础训练颈部肌肉训练:患者合理往复活动颈部,提升颈部肌肉功能,从而促进其咽下反射。 吸指训练:患者食指置于口腔内,闭合嘴唇,行吸吮运动。 咽部冷刺激训练:使用冰冻的干净棉棒蘸水,刺激患者咽后壁、软腭、舌根等组织,并指导其行空吞咽。 口唇闭合训练:护理人员、家属或病情较轻的患者自己使用指尖以及冰块规律有序地、 轻柔地叩打其口唇周围,叩打方向为由外侧逐渐到中间。 舌肌训练:舌头伸出行不同方向运动,同时舌头抵向颊后部,并行有力推颊运动;对舌头无法自行灵活活动的患者,可以采用干净纱布裹住患者的舌头,以手指拉住,轻柔行不同方向运动。 屏气及发声训练:患者坐于椅子上面,双手支撑椅面,行推压运动,屏气训练时,声门紧闭,后猛然松手,打开声门,呼气、发声依次进行。 呼吸训练: 指导其努力咳嗽,从而排出气道异物[7,8,9]。

1.2.7综合训练确定患者的病情程度,轻者主要进行摄食训练以及其他综合训练; 重者先行基础训练,待吞咽能力有所恢复后行摄食训练,2~3次/d,20~ 30 min/次。 其他训练包括肌力训练、排痰训练、食物调配、口腔卫生护理以及防感染护理等[10,11],加强患者与医护工作人员的交流配合。 肺部感染预防:尽量采取经口喂养,餐后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为防止误咽,在进食时,憋住气,声带闭合后再吞咽,吞咽后通过咳嗽将肺中气体以及食物残留排出, 若进食时发生呛咳, 让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适当前屈,并根据严重程度采取应急措施。 必须行鼻饲养时,注意规范操作和无菌环境,并积极应对突发事故。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洼田吞咽能力评分、口腔期评分、咽期评分及护理效果。

1.4评定标准

洼田吞咽能力评分:让患者取坐位,饮温水30 m L, 然后观察全部饮完的各种表现。 1次在5 s之内将水顺利咽下,且无呛咳、停顿,表示5分;2次以上饮用完毕,且无呛咳,表示4分;1次在5 s之内饮完,有呛咳,表示3分;2次以上饮完,有呛咳,表示2分;无法全部饮完,呛咳频繁,表示1分。 其中1~3分表示异常。

口腔期及咽期评分:根据患者的进食情况进行评分。 正常进食,表示5分;需临床指导,经口进食,表示4分;无需静脉营养,3种食物可经口进食,表示3分; 需部分静脉营养,食物可经口进食,表示2分;无法经口进食,只能行基础的吞咽训练,表示1分。

护理效果:吞咽困难症状消失,洼田吞咽能力评价5分,表示显效;吞咽困难症状改善,洼田吞咽能力评价4分,表示有效;吞咽困难症状无明显改善,洼田吞咽能力评价1~3分, 表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 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洼田吞咽能力、口腔期及咽期评分比较

护理后,干预组洼田吞咽能力、口腔期及咽期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 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2。

3讨论

吞咽障碍可以通过各方面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在生理方面可造成误吸、气管或肺部感染、气管阻塞窒息而危及生命、脱水、低蛋白血症和营养不良;在心理方面使脑卒中患者出现进食恐惧、社会隔绝、抑郁等负性心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目前,吞咽障碍的现代医学治疗主要有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和外科治疗[3,12,13,14]。 其中,物理治疗包括对脑部病灶采用的碘离子导入法、超声波疗法、低频电脉冲治疗以及对舌咽部肌群采用的理疗。

CNP是根据患者病情和需求由富有经验的专家共同为患者制订的新型护理方式。 与护理指南或者护理规范不同的是,CNP的典型特点是使复杂的案头文件在使用和发展过程中具体化,在患者病情进展的过程中作为一个指示器来指导患者的全程护理工作。 为各实践小组提供相互协作完成任务的机会,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学科专业知识[15]。 颈部肌肉训练能有效提高患者咽下反射能力,避免误咽食物或者其他异物;舌肌训练能促进舌肌活动;呼吸训练能练习患者的咳嗽能力,并进一步防止误咽,及时排出气道异物[16,17]。 应尽早对患者行吞咽功能训练以及摄食训练, 对重度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停用鼻饲养,行经口喂养, 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摄食体位,以利于食物不易掉落,且能有效运送至患者舌根,防止食物经鼻腔逆流或者误咽。 另外,食物形态对患者的吞咽进行影响较大, 需遵循由易到难的进食原则,同时摄食入口量也要把握恰当,入口量多会致使食物漏出以及咽部残留,甚至加大误咽风险,摄入量少则又不能达到所需的刺激强度,也不能引起正常的吞咽反射[18]。 患者行吞咽训练,需进行空吞咽和交互吞咽、点头吞咽以及侧放吞咽各种练习, 从而有效送入食物, 减少食物死角残留。CNP的实施使护理人员遵循路径所预定的标准程序进行护理工作, 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19,20,21],避免了由于个人能力不同而造成的遗漏和疏忽,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 本研究中,实施CNP后,患者吞咽功能(包括洼田吞咽能力评分、口腔期评分、咽期评分等)较常规护理改善更为显著,分析原因主要为CNP护理对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起了重要作用。 摄食-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作为吞咽障碍经典的治疗手段,其治疗效果在国际上已得到认可。 本研究着重强调了患者的吞咽康复训练,主要由口面肌群的运动训练、感觉刺激训练来改善吞咽障碍,机制为:根据神经促通技术和神经元再塑原理,口唇、面颊部、舌部的主动和被动运动可促进吞咽及构音器官的血液循环[22,23],改善眼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此外,摄食干预也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营养保证,增强了其免疫力,更好地对抗病魔。

综上所述,CNP护理模式的实施能有效改善康复科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康复科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实施CNP护理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0例作为干预组,选取2012年9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常规护理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洼田吞咽能力评分、口腔期评分、咽期评分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干预组洼田吞咽能力评分、口腔期评分、咽期评分分别为(4.3±1.2)、(2.5±0.7)、(2.4±0.6)分,对照组为(3.4±0.8)、(1.7±0.4)、(1.8±0.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8.3%(53/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4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NP护理模式的实施能有效改善康复科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篇9:出院计划在康复科患者中的应用

关键词:延续护理,跟腱断裂,出院,康复

许多护理专家意识到患者在出院返回家庭后,仍需一定程度的护理保健工作,称为延续护理模式。跟腱断裂术后康复中部分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恢复效果不理想。笔者采用延续护理模式促进跟腱断裂术后患者的康复,减少再断裂,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笔者工作单位为宁波市第六医院骨科,选取我科2013年3月至2014年9月入院确诊为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患者84例,男61例,女23例;年龄20~41岁,平均31岁;语言交流正常,小学以上文化,能够使用电话、QQ、微信进行交流;行改良Krackow技术实施手术治疗[1];患者配合并签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男35例,女7例,平均年龄28岁;已婚28例(66.7%),未婚14例(33.3%)。对照组男36例,女6例,平均年龄27岁;已婚29例(69.0%),未婚13例(31.0%)。两组一般资料接近。

1.2 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宣教,出院时发放康复计划表,嘱其按时服药、勤于康复,定期门诊复查,如有特殊情况随时复查。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1.2.1 基本情况

成立延续护理模式小组,由经过专业规范化培训的4名护理人员和1名医生组成。护士长任组长,负责具体工作的安排与分配,如排班、指派随访等;医生负责评估踝-后足功能及并发症情况;其他组员负责建立档案、与患者沟通等具体工作的执行。安排与计划:术后第1周,指导患者康复锻炼,此时患肢短腿石膏固定,踝关节轻度跖屈位。训练内容包括患肢直腿抬高训练、足趾分开及屈伸运动、床上双足模拟骑车运动,每日4次,每次4组,每组20次。患者术后1周内出院,出院前一天,收集患者信息并建立微信、QQ群。出院前向患者发放康复计划表并解释目的;将患者就医资料装于塑料档案袋里,嘱其妥善保管以便复查及随访时使用。于术后第2、4、6、8周的周五发起群聊1小时,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教与康复指导及回答问题,对未参加的患者行单独电话随访。随后每月1次,直至术后第6个月结束。预约患者出院后第1、3、6月到门诊复查。经济困难或独居的患者实施一次家庭访视。

1.2.2 心理护理

患者均为青年,伤后社交局限,焦虑心理油然而生。采用AIDET沟通模式实施心理护理:A为A ck nowl ed ge,即问候;I为I ntr od u ce,即自我介绍;D为Du r at io n,即过程;E为Ex p l an at io n,即解释;T为Thank you,即感谢。通过此种模式,使患者从焦虑中解脱出来。

1.2.3 功能锻炼指导

护理人员要强调康复的重要性,督促患者充分利用时间进行康复。①术后第2~3周患肢依旧短腿石膏固定跖屈位,继续之前的康复运动,但次数增加至每日5次,每组50个动作;同时指导其每日去除石膏3次,轻柔的做踝泵运动,每次5个;并指导其进行跟腱按摩。向患者详细讲解拐杖的正确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项,预防损伤臂丛神经及意外摔倒。②术后第4~6周,此时石膏固定中立位1周,指导患者内旋、外旋活动踝关节,频次同上;用毛巾或绷带进行被动跖屈踝关节,每次5分钟,每日4次。指导患者使用矫形鞋,使踝关节跖屈10~15°。③术后第7~12周,指导患者踝关节放置米袋进行抗阻力训练,轻轻练习提踵动作及短距离步行运动,循序渐进。④12周后指导其单足提踵练习、上下台阶练习,跟腱牵拉运动并开始适当慢节奏跑步运动。

1.2.4 药物护理

出院带药一般为活血化瘀、促进肌腱愈合的口服药,嘱其遵医嘱,并于饭后30分钟服药,以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伤害。

1.2.5 饮食护理

进食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戒烟限酒,多饮温开水促进药物代谢,降低肝肾功能损害。

1.3效果评价两组于出院1个月及半年进行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价功能锻炼依从性情况。踝-后足功能评分:90~1 00分为优,7 5~89分为良,5 0~7 4分为可,<5 0分为差。功能锻炼依从性:主动进行康复锻炼,记10分,为完全依从;嘱咐时才进行功能锻炼,记5分,为部分依从;从不进行锻炼,记0分,为不依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踝-后足功能及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比较(表1)

两组踝-后足功能及功能锻炼依从性评分出院后6个月较出院1个月时均有增长,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仅发生关节僵硬1例(2.4%),活动后效果良好。对照组发生跟腱再断裂3例(7.1%),其中1例因过早恢复工作,活动量频繁而摔倒;2例患足过早着地致跟腱再断裂,再次行跟腱修补术后恢复良好;因康复缺乏出现关节僵硬5例(11.9%),3个月复查时医生指导其关节活动后僵硬改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 8,P<0.05)。

3 讨论

本文结果表明延续护理模式提高了患者跟腱术后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再次断裂的发生,对促进跟腱断裂术后的康复有积极作用。通过网络交流群,护理人员与患者、患者与病友间沟通加强,患者得到来自护士及病友多方面的鼓励和康复指导。对特殊患者进行家庭随访,患者感觉被关爱,激发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依从性。高依从性有助于患者进行疾病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2]。

参考文献

[1]朱彦昭,申成春,蒋丽娜,等.改良Krackow技术治疗跟腱缺血区断裂[J].中医正骨2015,27(5):52.

篇10:出院计划在康复科患者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8年9月-12月之间, 本病区出院的患者共200例。已婚144例, 未婚56例, 平均年龄38岁, 工人20例, 干部10例, 农民120例, 其他50例。

1.2 具体方法

入院时将每位患者的基本资料, 如姓名、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住址、入院诊断、主治医师、出院日期、电话号码、手机号码等分别记录在入、出院登记本上, 如有特殊情况需详细记载。指定一名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高年资护师承担此项工作。于患者出院前提供本病区宣传卡片, 上面印有科主任、护士长及全科人员姓名、职称、手机号码、医院急救电话、科室电话, 并在主管医生及护士的姓名下面做特殊标记, 以便提供电话回访服务。自患者出院1周起由分管此项工作的护士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登记本顺序逐个访问, 有问题的详细记录。对于通过电话咨询不能解决的健康问题重新进行整理, 分轻重缓急按需要进行归类, 如查实验室检查结果、服药后副作用、药量增减等问题。

2 结果

本组200例患者共电话访问426次, 发放信件24封, 回收率75%, 失访率25%, 本组200例患者有120例存在健康问题, 需要得到护理人员的帮助, 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需求率达60%, 见表1。

3 讨论

随着信息手段的发展, 护理工作范围的扩大,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今天, 不论是在城市或农村, 护士都能为患者提供咨询与服务, 使患者在康复的过程中也能得到正确的健康教育指导。护士能通过电话了解患者的健康情况, 可再一次评估患者出院后的身体状况, 社会支持系统, 有没有担心的问题, 并根据病情的轻重, 或劝告他们立即复诊, 或使焦虑的患者平静, 使患者从住院到出院适应角色的转变, 缓解症状和体征, 培养自我护理能力。

出院后借助信息手段对患者提供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组成部分。绝大部分患者反馈护士的宣教已做得很好, 但出院后更需要电话或其他信息手段继续进行巩固。Kleinpell等人[1]在对急救后患者的电话随访中表明73%的患者由于出院时心情激动, 又要办理出院手续, 很多事情等着处理, 对于护士的出院指导只有30%能记住。与本组患者出院后7 d~10 d调查结果相符。因此, 通过信息手段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 能补充出院指导。从结果资料表明, 60%的患者对出院后出现的饮食、活动、发热、便秘等无法处理产生焦虑, 非常担心有什么后果, 频频要求上医院复诊。通过借用信息手段对出院患者进行护理, 使患者对一些常见症状能正确判断及处理, 降低了复诊率。

此项工作的开展, 密切了护患关系, 95%的患者愿意接受电话随访及健康指导。这种对出院随访的认识反映出护患之间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意愿, 不仅有利于患者对医学知识的了解, 也为康复提供了重要的心理支持[2]。对护士来说拓宽了我们的工作范围, 提高了自我价值并从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随着全民医保制度的推行, 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今后医院的竞争主要是医疗护理质量、服务态度、收费等方面的竞争, 服务态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患者出院后还能听到护士的问候与关心, 让他们感觉到护士像在身边一样关心着他们, 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这种简单易行的服务举措给医院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摘要:目的给出院患者提供咨询与服务, 使他们更好地进行自我护理, 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我科200例患者的资料登记入册, 指定有经验的护师专人负责, 于出院后1周和1个月时通过电话、信件、手机逐个访问。结果200例中有120例存在健康问题, 需要得到护理人员的帮助, 并给予正确指导, 需要率达60%。结论通过信息手段对出院患者传递健康信息, 培养患者自理能力, 解决健康问题, 降低就诊率, 密切了护患关系, 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体现了护士的自我价值。

关键词:信息手段,内科出院患者,护理

参考文献

[1]Kleinpell RM.Improving telephone follow-up after ambulatory surgery[J].J Periansth Nurs, 1997, 12 (5) :336~340

上一篇:气象局“世界气象日”宣传活动总结下一篇:感谢您亲爱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