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努力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2024-09-02

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努力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共4篇)

篇1: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努力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伟大的中华民族已经走过了5000多年的文明历程,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幅员辽阔的国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部厚重的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国各民族诞生、发展、交融,并共同缔造统一的国家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民族人民为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而奋斗。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以崭新的雄姿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可是近几年,极少数不法分子与境内外敌对势力勾结,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分裂,企图破坏民族团结,给我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我们正常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给各族人民的情感造成极大伤害。

近期通过学习民族团结相关内容,我更加清晰地认识了我国的民族问题,更加清醒地认识了民族团结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共产党员,我更加清晰地认识了自己肩上所肩负的民族重任。我们知道,国家统一、领土完整,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任何分裂祖国的行经,都会遭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反对,任何分裂国家的活动,都使中华民族更加紧密团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准确把握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深刻分析新时期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对做好民族工作、处理好民族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新精神、体现时代特征的重要观点和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新发展,是指导新时期民族工作、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思想指针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让民族团结之花开得更加鲜艳。

一、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思想自觉和政治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民族工作,在90多年奋斗历程中谱写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辉煌篇章。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内外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民族关系出现不少新情况新特点,民族工作面临更多新问题新挑战,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我们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拥有更全面的辨别能力和是非观念,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和文化观。

(二)坚决服从组织,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坚决维护祖国统一。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社会稳定,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和促进者。

(三)自觉加强学习,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深化对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认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不断提高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坚持原则,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地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我们要坚决捍卫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

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必将有力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人类历史上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民族关系的伟大创举,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作出了深刻阐述,提出了“八个坚持”的重要部署,明确了做好民族工作的政治方向、制度设计、工作主题、精神纽带和目标任务,这是尊重历史、符合国情、顺应人心的正确选择,体现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反映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只有始终沿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走下去,进一步完善我们党关于民族工作的具体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不断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才能更好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织就民族团结和谐的绚丽壮锦

团结和谐,才能汇磅礴之力;

安定有序,方可收长远之功。内蒙古是我国最早成立民族自治区的地方,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付诸实施的地方。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内连八省,外接俄蒙,是祖国的“北大门”,首都的“护城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做好民族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始终把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来坚守,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今天的内蒙古,已成为多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美好家园。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全区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谱写了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小康、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壮丽篇章。70多年的生动实践,积累了许多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宝贵经验,这是我们十分重要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接下来我们应该进一步做好总结和研究工作,以更好地把握规律、立足本职工作,推动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行稳致远。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当下、开创未来。我们要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牢牢把握“两个共同”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内蒙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得更好,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篇2: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努力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在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总书记就带领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到嘉兴南湖瞻仰红船,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追寻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跨世纪的伟大航程。

处在我们党的诞生地和红船精神发祥地的嘉兴市信访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时刻以红船精神为引领,保持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铭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殷殷嘱托,牢记宗旨勤奉献,努力做好新时代的信访工作。嘉兴市来信来访总量已连续5年保持下降态势,没有发生重大群体性越级上访等,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市和所辖7个县(市、区)全部实现浙江省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优秀,在全省率先实现平安市、平安县(市、区)创建“十二连冠”,夺金鼎“满堂红”,率先从北京捧回“长安杯”。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红船精神的引领,从中汲取信念的力量、首创的力量、奋斗的力量和奉献的力量。从实践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我们始终践行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推动信访工作机制创新。

做好新常态下的信访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一是创新完善信访工作制度。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率先制定了《嘉兴市信访事项办理“三到位”工作规程(试行)》《嘉兴市行政机关信访事项程序终结认定暂行办法》《关于依法处理违法上访行为的意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信访工作责任制,出台了相应的实施办法,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工作流程和扁平化信息沟通机制等。同时,结合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针对不同类型的信访特点,建立完善配套的措施,强化部门协作联动、综合施策,推动信访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二是创新完善“阳光信访”。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立足源头治理,积极推行信访改革措施,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提高信访工作信息化水平,建立的“网上信访”,逐渐成为“阳光信访”的标签,实现网上与网下融合,努力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让信访工作触手可及成为新常态。同时,“网上信访”的全程留痕以及全程可监督、可评价,尊重和保障了信访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与监督权,让信访流程和办理结果“看得见”,让来访群众“信得过”。全面实施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建设工作,整合“三来一投”(来信、来访、来电、网上投诉),确保信访渠道畅通,目前信访件承办效率提高约70%以上,努力实现市民信访“最多跑一次”目标。三是创新完善12345平台建设。应整尽整了市级部门30条非应急类政务热线,实行全天候受理模式,做到时刻服务群众。对于政务咨询、投诉、举报事项,实现统一接入、统一判重、统一流转、统一回访、统一监督、统一考核的工作机制,展示了一条创新发展、服务民生的信访路径,建立的领导值班制度、数理统计分析制度、与通信公司合作共建服务平台等“嘉兴模式”,在全国12345中得到广泛推广。努力建好党委、政府服务民生“最后一公里”的绿色通道,确保市民来电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先后荣获市、省、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浙江省三八红旗集体;市、省工人先锋号和青年文明号等荣誉,12345已成为嘉兴群众最喜爱的政务热线。

我们始终践行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发挥信访工作保障作用。

信访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注重突出重点。在经济建设、接轨上海、“五水共治”、浙商回归、保障世界互联网大会、护航十九大等重大活动中,以只争朝夕、率先垂范的工作作风,通过多维度、立体化、全时空的精准信访,提前谋划,率先制定措施,优化各类方案。建立了属地为主、条线配合、双向比对、剔重增新的信访工作方式,紧盯薄弱环节进行滚动排查,做到落细落小、到边到底,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以最佳的战绩圆满完成了最艰巨的任务,确保社会安定有序、群众安居乐业、城市长治久安,谱写了一曲曲信访为民的社会稳定乐章,被评为浙江省G20杭州峰会工作先进集体、市保障服务重大国际峰会先进集体等。二是注重上下联动。坚持和发扬“全市一盘棋”思想,全方位落实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积极推动全市上下党政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包案调处等常态化,市委书记专题例会研究信访突出问题,党政领导带头督查和协调处理疑难复杂信访事项。每逢重大活动,各级信访部门天天主动开门接访、领导参与值班和接待,较好地构建了与群众零距离、面对面沟通交流及调处矛盾纠纷的良好机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格化、全覆盖的信访工作大格局。狠抓信访“三无”县(市、区)创建活动,稳步提高信访工作整体水平,全市进京信访批次、人次始终处于全省最低位。三是注重实干苦干。班子强,则团队强。全市信访干部始终保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精神状态,做好日常信访事项,突出重大维稳安保工作,发扬“5+2”、“白加黑”连续作战和能打胜仗的工作作风,尽心尽责,撸起袖子加油干,圆满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维稳安保任务,信访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主要领导被授予全国信访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接访处处长吴斌被评为浙江省“最美信访干部”、“最美公务员”,还有5人荣获二、三等功及嘉奖等。

我们始终践行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夯实信访工作基层基础。

篇3: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努力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关键性五年。实践证明,深化改革是打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大门的一把金钥匙。补上农村这个“短板”需要我们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机制活力,挖掘市场潜力、增强改革动力、释放制度红利。我们要扎实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几项重点工作。

一、谋划落实好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

2016年,我们将启动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而广泛。

就其意义来讲,农村集体所有制是治国安邦的基本制度,需要巩固发展。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在农村,公有制为主体最主要的体现形式就是集体所有制,具体形式就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加家庭承包经营。习总书记指出,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农村最大的制度。但我们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都能看到,现在很多农村地区,集体经济组织虚化、空壳化和服务功能弱化现象严重,再不着手去加强、去巩固,以后花数倍于现在的力量也难以挽回。我们现在要做的,不仅要巩固,还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一定历史时期,“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更多注重的是“分”的功能,激发出了“分”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也就是说,到了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农业“第二次飞跃” 阶段,即“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如果集体经济不发展,就难以实现农村的新飞跃,也不能做好“分”之后如何再“统”的文章。要通过增强“统”的功能,去推动土地股份合作和适度规模经营,再把第一产业打造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全链条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增利的共同发展。

就其作用来讲,农村集体经济具有巨大的制度优势,需要激活发挥出来。在土地集体所有基础上建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与村民自治组织制度相交织,构成了我国农村治理的基本框架。农村治理的这两个支撑,一个是经济基础层面的,另一个是上层建筑层面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优势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手里有“一把米”,农村的很多事情就好办。尤其在村里的公益性事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条件改善、村里的大事小情和扶贫助困等方面,都是村集体发挥重要作用的地方,比政府直接管更有优势,效果也更显著。在完善村级治理、农村文明建设、融洽干群关系、树立和谐村风等方面,村集体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到农村我们就能感受到,凡是集体经济实力强的地方,往往能够凝聚人心,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力也强,农村社会管理也会更加有序。前段时间,我到浙江作了一次调研,看到有的村,在历任村党支书的带领下,统一规划,一张蓝图干到底,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实现了村强、民富、景新、人美,美美与共,其乐融融。我们与八一村一位76岁的老人董兆根聊天,他掰着指头给我们数起了村里的变化,农民钱袋子鼓了,生产生活环境跟城里一个样,邻里关系融洽,农民幸福指数高。老人很高兴,还不停地说“感谢毛主席、党的政策好”。那么,如何把集体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激活、释放出来,让它发挥更大作用呢?那就要扶持它、支持它,各地也都做了一些有益探索。我们要总结地方的经验,结合大家的成功做法,开展试点,不断推动、推广这件事。

前段时间,财政部印发了《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开展试点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具体措施和配套政策,下一步要做的关键是抓好落实、抓好试点,开好头、起好步。

一是要明确扶持重点和发展路径。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不是走人民公社时期“一大二公”的老路子,不能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命令去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能干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决策。要让农民认识到、体会到集体带来的好处,要让农民感受到发展集体经济是自己的事,不是要我发展,而是我要发展。试点的重点,应与农业转型升级相结合、与新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新型组织管理模式相结合,重点在土地股份合作、农业生产经营合作上实现突破。

当然,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一定要保护好生态环境,避免曾经乡镇企业发展时期出现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现象。各地可以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市场条件,因地制宜选择集体经济发展类型和经营模式,将农民组织起来,创新增收赢利方式,建立好集体经济积累和组织成员利益分配机制。

二是要注重引入民主决策机制。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要坚守不改变村集体产权性质、不损害村集体利益、不损害农民利益“三条底线”,确保农民能够共享发展成果。实践证明,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听民意、汇民智,才能有效化解试点中的各种矛盾,才能把事办成、把好事办好,试点项目才能收到聚民心、解民忧、受民赞的效果。一事一议民主决策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好机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们要将它融入到试点当中。怎样发展集体经济,怎样监督管理,未来收益怎样分配等都要由村民民主议事决定。这样有利于充分保障群众的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培养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让村民更加珍惜发展成果,有利于保障财政资金的使用安全,确保扶持政策能见成效。

三是要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地方在选择试点村时,要重点考虑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的能力水平、村级资源资产情况、村级财务管理情况、村集体成员对项目发展意愿、项目的投资盈利模式及未来收益水平等因素,注重培植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能因为财政支持资金的结束而停滞发展。在选择试点项目上,各地一定要慎重,不能不顾实际大干快上,建了不该建的项目,花了不该花的钱,要切实把钱花在刀刃上。

nlc202309021834

四是要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有完善的配套措施,才能确保试点顺利推进。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引导现有性质类似的农村产业发展扶持资金投向试点村,积极探索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转交集体持有、管护和作为村集体股权的政策措施。建立管用有效的治理结构,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内部激励约束机制。要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盘清农村“三资”家底,加强对“三资”的管理和利用。防止急功近利大规模举债发展,避免形成新的不良债务。

此外,各地试点中也要注重创新财政扶持方式,通过强村带弱村、村企联手共建、政府定点帮扶、扶贫开发等多种途径,不断丰富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要加强资金管理和监督检查,防止虚报项目、套取资金、侵害村集体利益。

二、充分发挥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平台作用

经过多年的实践,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已成为综改系统的金字招牌,成为近年来我们工作的一大亮点,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衷心拥护。我每次到农村调研,所到之处,老百姓都反映,一事一议好。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各地在具体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比如,有的地方农民民主议事流于形式,政府和村干部包办代替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地方存在地方财政资金、农民筹资筹劳不到位等问题;有的地方项目建设规划不合理、重点不突出,存在图省事平均分配现象;有的地方资金分配不够合理,热衷于搞“特惠”,违背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普遍受益的初衷等,需引起高度重视。

(一)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放在突出位置。近年来,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有了很大进展,但农村历史欠账多、城乡差距大,相当一部分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还比较差,农民要求改善的愿望十分强烈。我到地方调研,大家反映最多的是资金不足问题。经济新常态下财政中低速增长成为新趋势,财政支农和农村综合改革资金增幅可能会有所放缓。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为农村综改工作的重心,力争投入总量不减少、支持力度不减弱,确保扎实有序推进。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也要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投入力度,坚持以农民普遍受益为目标,以村内道路、村级活动场所、小型水利设施、垃圾污水处理、村庄绿化亮化等为重点,规划先行,循序渐进,丰富建设内容,提高奖补成效,确保到“十三五”末农村公益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二)积极引导农民做好民主议事。做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要坚持“守住灵魂,扫除盲点,突出重点,规范操作”。“守住灵魂”,就是要守住农民民主议事这个“灵魂”。但守住这个灵魂,也并不容易,不少村人少事难议、走过场不真议、利益不同不好议,需加强引导,创新议事形式。目前,有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材料做得规范好看,但实地到农户一了解,既没有民主议事,也没有真正筹资筹劳。如果没有民主议事,没有老百姓筹一点,和其他支农项目比,就体现不出一事一议项目的特色和优势。所以,在办好农村各项事务中,要主动引导基层和农民“议字当先”,真议事,能议事,议成事,不走过场,不大包大揽。农民该筹的资、该出的工,要多少有一点,不搞一刀切,这样能够让农民重视自己的事,爱惜自己的钱,珍惜自己的成果。

(三)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要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扩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覆盖面,因地制宜解决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等问题。今后各地要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扶贫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大贫困地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支持力度,提前实现现有贫困地区行政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全覆盖。

(四)把一事一议机制应用到财政支农相关方面。一事一议机制与其他支农政策相比,好在哪里?我觉得,好就好在为农民办自己的事找到了好办法。让农民自己去决策、去管理,体现了民本思想,尊重了农民主体意愿,所以政府支持的涉农涉村事项才能办好、才能办出成果。我们要继续发挥好、利用好这一机制的优势,把资源配置的决策与农民的实际需求和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村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效率,为乡村治理达到能治善治的水平夯实基础、创造条件。要在更大范围上发挥一事一议的作用,就是要在我们自己用得好、完善好的基础上,把经验、机制、做法推广到其他涉农资金分配、涉村项目安排之中。只要是涉及到农民自身利益的事项,都可以采取一事一议机制开展。并以此为平台,积极推进各类性质相近、目标相似、使用趋同的支农资金整合利用,合力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同时,要积极推动政府部门下放项目审批权,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申请承接扶持项目,调动农民群众“想自己的事、办村里的事、管集体的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探索建立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新机制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实现一体化发展,就要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双轮驱动”,充分发挥好乡镇的集聚和辐射作用。我们要以建制镇示范试点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推动建立城乡协调发展新机制,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流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丰富试点内容,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质量。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我们自2013年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为打好这个基础探索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但因各地条件的差异,试点中还存在着内容单一、机制不活、质量不高等问题,需要改进和完善。重点把握好以下几点:

1.充实建设内容。《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已经发布,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框架性、方向性的技术指导,使得美丽乡村建设有标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考。同时,标准对乡村个性化发展预留了自由发挥空间,鼓励各地根据乡村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创新发展。各地要结合国家标准,积极充实美丽乡村建设内容。第一,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实现农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充实产业发展支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内容。第二,在管理建设方面,要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充实完善乡村治理的内容。第三,在文化建设方面,要注重保护和传承农业文明,充实发展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内容。第四,在生态建设方面,要走当地资源禀赋与环境相适宜的绿色发展之路,充实农村生态保护的内容。第五,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在注重发展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注重倡导邻居和谐、乡风文明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挖掘充实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

nlc202309021834

2.注重提升质量。各地在试点探索中,形成了人文特色型、自然生态型、现代社区型、传统村落型、整治改善型等各种模式的美丽乡村。不管什么类型,今后美丽乡村建设要着重提质创优。第一,要有一个好的规划。要结合村庄布局、人口规模、功能定位、发展方向等做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并确保规划得到切实执行。第二,要有一个好的策略。要结合省委、省政府的“三农”工作重点,创造性地贯彻落实,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有好的效果。第三,要有一个好的机制。要建立美丽乡村项目长效管护机制,项目建得好,更要用得好、管得好、用得长,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才能真正体现出来。第四,要有一个好的制度。要发挥村两委班子主导作用,完善民主决策制度,加强村务公开,健全村规民约,提升村民素质,实现物美人更美。

3.注重绩效评价。建立美丽乡村建设成效考核评价和创优推介机制,不断提高试点项目管理水平和建成村的品牌价值与知名度。第一,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发挥财政奖补资金激励作用,调动各地试点乡村积极性,提高试点工作管理水平。第二,建立创优争先评比制度,定期开展全国美丽乡村评比活动,树品牌立典型,总结推广成功做法,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第三,加强品牌宣传推介,提升美丽乡村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拓展市场,增强品牌和产业竞争力。

4.注重多元化投入。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超越现实发展条件而急于求成。靠大量财政资金打造的美丽乡村,是不可持续的。财政资金的注入,更多的是要做政府该做的事情,更多的用于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保等方面,让绝大多数农民受益。要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政府与金融合作等模式,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创新机制,合力推进。

(二)抓好组织实施,扎实推进建制镇示范试点。目前,各地试点实施方案已经上报,试点工作已进入组织实施阶段。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各地对这项工作的理解还不是很清晰。比如,有的地方还是从项目建设的角度考虑试点工作,对体制机制创新重视不够;有的地方试点内容重点不突出,资金投向存在明显偏差等等。

1.探索试点务求有所突破。建制镇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是城乡一体的重要载体。开展建制镇示范试点,是希望能够探索出以镇带村的发展路径,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一体发展,让农民能够就地就近城镇化。“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要做到这些,各地要对建制镇发展目标有清晰的定位,综合考虑人口规模、经济总量、产业特色、建设能力等因素,做好科学合理的安排布局。通过3年的试点,围绕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急需的事情,在农民市民化长效机制、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产业发展体制机制等主要方面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为建立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积累经验。

2.镇村联动务求找到新途径。按照“镇村同治”的思路,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建制镇示范试点和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相结合,形成“1+N”的格局。在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较好、集聚带动能力较强的建制镇及所辖村,集中力量,以点带面,连片推进。在镇村基础设施、生活环境、主导产业、就近创业就业等方面,找到对接点、连接处,实现乡村联动和一体化发展。

3.花钱买机制务求可推广。中央财政对一个镇每年支持2000万元,三年就是6000万元,要单去修修镇上的路、盖盖街上的楼、整整基础设施,还是微不足道的。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建制镇持续发展方面构建一个好机制。当然,搞建设容易、建机制难。之所以难,我们才花这么大的投入,来探索、搞试点,总结出来好经验、探索出来好机制,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学习推广。2016年,我们将开展中期评估,对好的经验做法加以总结推广,对发现的问题加以改进完善。

篇4: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努力做好民族团结工作

【关键字】三平精神 教育教学 实践 敬业

“三平”精神这三个“平”,我认为体现在我们教师的身上尤为重要,体现在每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身上更当贴切,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及其教师队伍是有着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虽然我们地处省会、校居繁华、身处高校,虽然我们都曾志向远大,历经坎坷,然而我们身边却有不少的教师用自己持久弥坚的精力毅力、无私辛勤朴实无华的工作实效体现并诠释着这种精神。

想想我院公共教学部的数学辅导教师们敢为孺子牛,使得学院派出的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7支代表队全部获奖;社科体育部的体育教师们,多年来点滴积累,在去年的全省高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各项学生竞赛中捷报连连。再看看我们思想政治教研室身边默默无闻的“三平”教师,他们有的年过半百、鬓发染雪,如诲人不倦严于律己的陆绳武老师、默默奉献和蔼可亲的孔祥敏老师、关注时弊善于思考的王彦明老师,他们虽资历深厚却那样平凡、平静、平常而让人感动;还有的老师默默积淀热情不减,如侃侃而谈达观自信的郭淑敏老师、与生为友微博交流的王萍老师、鼓励发言积极引导的徐伟琴老师和亲切可人、笑对烦忧的孙瑞老师,虽致远人生却那样敬业、上进、虚心和有爱心让人羡慕……再有温艳红、夏令海、温茹、王萍、武强、陈冬丽老师等历练不懈,首次参加全省、全院的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就榜上有名,赢得荣誉,实力不凡;退休不退岗的张环英老师,继续以饱满谨严的工作作风耕耘在教学第一线,不甘清闲,育人不辍,平而不凡。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温暖着青年学子。他们很平凡,他们做的事也很平常,但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何尝不是一种伟大呢!

我不再感到孤单,耕耘在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环顾四周,还有这么多志同道合者奋力同行,因为“三平精神”照亮温暖了我心。新的一年我们应该为这种精神能在我院的践行和弘扬而感动,我们也应该为体现这种精神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而加油和骄傲。桃李芬芳怀伟志,英才荟萃兴中华。自1990年踏上三尺讲台从教二十年,我曾经感到过疲倦,也曾经踌躇满志,也许只能永远默默无闻,但我坚信只要把平凡的人生献给这壮丽的事业,用心血与汗水去筑造祖国的未来栋梁,那么,我们就会在这壮丽的事业中谱写出生命的赞歌!弘扬“三平精神”,就是要坚持以务实的精神、务实的品格和务实的作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激情投入,点滴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道理简单,却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作为一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工作者,作为一名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作为教师的一员,首先应当明确为实现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伟大追求,就必须从眼前着手,从细节做起;明确为实现毕生奉献的教育事业,必须保持一颗平常心,淡泊明志;明确为履行“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崇高职责,必须在平常中追求乐教敬业的境界。我们大部分人或许生而平凡,但平凡并不等于平庸,只要在平凡之中追求伟大,在平静之中怀有满腔热血,在平常之中保持强烈责任感,普通人也能实现对生命价值的创造和体现,对人生境界的期盼和提升。

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许多工夫是要下在课外的。首先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关系到实现中原崛起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时时处处是学生的榜样,时时处处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发挥“德育”教学在高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通过集体备课,听评说课,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针对教学中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深入研讨,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吸引力和感召力。在教学上突出教学主线,狠抓教学质量,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增强教学实力。

再者“学高为师”,正如特级教师张思明所说:“要给学生一杯水,不止要有一桶水,因为桶里的水是死的,所以我们应该准备一眼泉”。时代的不断变迁,知识的不停创新,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師的知识储备应该像一眼永不枯竭的泉水,这种力量来自于自觉地、持续地、深入地对专业知识的探求与研究。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才能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此外,我还认为大家应该从思想上确立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思路,倡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兴趣和接受情况;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平等地与教师探讨和交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教学实践中打破传统授课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改革传统考核办法,建立综合考评体系。传统考核以书面理论知识的考核为主,没有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内化程度做出公正的评价,把考核功能与行为导向功能相分离。在学习先进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我认为课程应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考核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的最后评定,应是平时和期末、理论和实践、主观和客观、作业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评价;重视教学全过程的考核,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考核改革把对学生的考核由传统的平时授课、期末考核,并且由老师单方面考核转变为全程考核及学生自评与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

上一篇:大学生跟踪教育记录表下一篇:党代会心得体会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