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关于开展建设村庄绿化的工作总结

2024-08-27

社区关于开展建设村庄绿化的工作总结(精选9篇)

篇1:社区关于开展建设村庄绿化的工作总结

东氿社区关于开展村庄绿化建设的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根据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府关于开展绿色生态村建设活动的总体要求,结合本村实际,着重开展了市级绿色生态村创建,现将创建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创建村的基本情况:

东氿社区地处本市东部,位于东氿边上,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宜官公路穿村而过,水陆交通方便,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优越,是投资兴业的黄金宝地。经行政村合并后,现有村民小组24个,面积3824亩,人口2775人,总户数865户,社区工农业经济稳步增长,人均收入不断提高,村容村貌明显改观,社会事业不断完善。

二、创建工作及成效:

自从创建绿色生态村以来,村主要领导注重生态环境意识,从保护环境入手,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并进行深入讨论,研究制定村庄总体规划和专项绿化规划,并由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同时落实具体实施方案,成立由村党支部及村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全面部署、规划。并落实专职专管人员12人,做好配套工作,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整个创建过程中,全村干部同心协力,步调一致,效益明显,受到村民的好评。为此,对照县绿色生态村建设标准,将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1、行政区域内道路、河道、林地段绿化长度为3500多米,绿化率96%。

2、农户庄院绿化率为51%。

3、绿化苗木品种以乔木草本相映配套,如花坛、草坪、道路两旁以乔木为主,如香樟树、桂花、茶花、红榉木等覆盖率95%。

4、今年社区又组织植树5000多株,先后投入资金6万多元。

5、目前全村已全部完成改水改厕工作。在主要道路硬化的基础上,实行绿化家园,美化环境,通过近年来的工作投入,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变化,群众满意度较高。

三、今后工作打算

我们认为绿色生态村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它是一项长期的建设任务,尤其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绿化生态建设也将深入开展。况且我村的绿化生态建设还存在不少不足之处,如老建成区绿化标准还不够高,由于年代较长,出现了苗木较少的现象,又如新建成区绿化虽好,但按现在要求,小苗木比例似乎偏少等等。因此,我们要以这次创建市级绿色生态村为动力,认真总结经验,对照标准对照先进找差距,进一步加强领导、加强管护,巩固绿化成果,不断修正完善绿化工程,使我村的绿化生态村建设质量更上一层楼,向市级绿化生态村努力。

新庄街道东氿社区居委会

2011年7月

篇2:社区关于开展建设村庄绿化的工作总结

(信息时间:2011-1-27 阅读次数:

建村〔2011〕28号

591)

各市住房和城乡建委(城乡建委):

近年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结合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积极推进各地开展村庄整治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有益经验和成效。但从整体上看,我省村庄建设水平不高,特色不鲜明,农村人居环境面貌不容乐观,缺乏成片、连线的示范村庄带动。为深入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有关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农村危房改造和清洁工程在美好家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现就开展村庄整治促美好家园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美好家园为目标,以村庄规划为引领,以农房改造和农村清洁工程为抓手,加快推进村庄整治工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培育一批规划有序、风格统一、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美好乡村、清洁乡村。

二、目标任务

从今年开始,以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人居环境为切入点,在全省开展村庄整治促美好家园建设工作,用5年时间,在全省培育1000个左右美丽乡村、清洁乡村,改变我省农村环境面貌,引领和带动全省新农村建设发展。

三、基本原则

1、尊重民意,量力而行。要尊重群众意愿,将农民群众自力更生建设美好家园热情引导好、发挥好;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确定农房改造和农村清洁工程的标准与时序,确保取得实效。

2、政府主导,城乡互动。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按照点面结合、城乡互动、区域一体的思路,整合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清洁工程项目,捆绑使用涉农资金,积极稳妥地推进连线成片的美好家园建设。

3、科学规划,突出特色。科学编制村庄整治规划,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有序推进农民建房由分散向中心村集中。强化建筑设计,突出建筑风格和乡村特色,提升美好家园的品位。

4、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设美好家园要结合农村自然条件和传统习俗,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与“农家乐”、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相结合,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收,带动农民致富。

四、工作要求

1、规划引领。按照城乡统筹要求,科学合理布局农村居民点,积极引导农村人口向规划居民点集中,努力实现布局优化、要素集聚、用地节约,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共享程度。通过规划的引领和实施,促进农民依法依规建房、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科学配置、农村危房改造和清洁工程有效开展,使农村美好家园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切实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改善农民群众居住条件、展现我省新农村新形象。

2、体现特色。推进美好家园建设要注重保护传统的建筑风格,突出地方建筑特色,利用传统工艺和地方建材,依靠本地工匠,精心塑造特色鲜明、自然和谐的农民住宅。要积极推广《安徽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康图集》、《安徽省农村建房设计图集》和各地编制的农房建设通用图集的应用。同时,要采用多种形式,广泛组织和发动规划设计人员,深入农村实际研究,设计节能环保、经济适用,功能完善、安全卫生,舒适美观、特点鲜明的农房建筑方案,按照抗震、节能等强制性标准要求,做好施工图设计,发布农村住宅建设通用图集,免费提供给农民选用。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逐步建成一批设计精巧、风格统一、特色鲜明、群众满意的农村美好家园。

3、系统推进。要处理好新建和整治的关系,要以危房改造和农村清洁工程带动村庄整治,以村庄整治提升美好家园建设水平,推动我省农村环境面貌有效改善。村庄整治工作的重点是加大村庄道路、供水、供电、垃圾清理、改水改厕改圈、绿化及房屋等整治力度,消除“脏乱差”现象,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条件较好的村庄要加大村庄亮化及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及科教文卫体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面改善村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

五、2011年工作重点

今年重点在省内主要交通干线、旅游景区内选择一些村庄,开展以基础设施建设、清洁工程、危旧房改造和房屋建筑风貌整治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工作,促进美好家园建设。我厅按每个县(市、区)3-5个、全省着力培育200个美好家园试点村。土地整理各类项目、千村百镇示范村不再列入美好家园试点村范围。为积极探索经验,各市、县(市、区)也要抓一批美好家园试点村,进行重点支持、重点培育,扩大美好家园建设的范围,发挥试点村的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

各地要根据农村的实际和发展需要,制定农村美好家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合理确定工作目标、任务和时序,合理制定标准。要按照“统一规划、城乡互动、区域协调”的要求,采取联点成片、连片串线、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交通干线、旅游景区、河道沿线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统筹推进村庄整治工作,努力打造美好家园新风貌。

美好家园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及安徽省美好家园试点村名单请于2月26日前报我厅。

六、保障措施

1、明确任务,强化责任。开展村庄整治促美好家园建设是今年重点工作,我厅将把此项工作列为考核各级建设部门的重要内容,年底前进行全面总结。各地要强化领导,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动员、部署和落实,确保抓出成效。要及时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各级城乡建设、规划等部门,同时强化乡镇人民政府的责任,真正形成齐抓共管、共促美好家园建设工作发展的良好局面。

2、加大投入,完善设施。积极争取国家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支持,并优先安排美好家园试点村。各市、县(市、区)要将美好家园试点村所在乡镇纳入今年清洁工程范围,并在资金使用上予以支持。各地要采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村庄整治促美好家园建设;要加强和金融系统的协调配合,扩大对农村道路、供水、排水、环卫设施的投入,探索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逐步改变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状况。

3、加强管理,提高水平。认真贯彻《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落实乡镇人民政府村镇规划管理职责,逐步规范农民建房管理;组织开展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和农村个体建筑工匠培训,为美好家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免费开展技术咨询和服务,提高美好家园建设特色和品质;适度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步伐。加强农村垃圾处理的适用技术研究,推广各地的先进经验;完善农村危房改造和清洁工程的激励机制,促进美好家园发展。

4、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各地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建设美好家园重要意义,认真总结好典型、好做法、好经验,引导广大农村群众参与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危房改造和农村清洁工程,为促进美好家园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篇3:关于山区村庄绿化的思考

1、村庄绿化基本情况

1.1 村庄基本情况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 面积1950平方公里, 其中山地占88.42%, 耕地占5.52%, 溪流、道路、村庄等占6.06%, 境内崇山峻岭, 重峦叠嶂, 山多地少, 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和“浙南林海”之称, 是浙江省的重点林区县之一, 森林覆盖率77.9%, 是浙江省的重要生态屏障。下辖五镇十六乡一个管理区, 2 5 4个行政村、4个城市社区, 总人口17.6万。因景宁是个山区县, 山多地少, 大多数村庄都是依山而建, 傍水而立, 林村相错, 大部分村庄建设没有整体规划, 除少数重点村庄外, 村庄绿化与现代人居环境要求存在较大距离。

1.2 村庄绿化现状

“千村示范, 万村整治”的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配合省委省政府“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 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也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 开展了“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建设。省绿化委、省林业厅开展了“绿化示范村”创建活动, 为在全省“村庄整治”中推动村庄绿化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景宁县根据省林业厅要求, 配合全县的“十村示范, 百村整治”工作要求, 从2005年起景宁县把村庄绿化作为村庄整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加强宣传发动, 精心组织, 加强组织领, 于2005年开始“省级绿化示范村”创建工作, 当年东坑镇东坑村“省级绿化示范村”的创建通过省林业厅验收, 到目前全县已有省级绿化示范村3个, 市级绿化示范村3个, 今年再创建市级以下“绿化示范村”20个。

2、村庄绿化存在的问题

全县村庄绿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与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的要求相比, 还有很大差距, 任务还相当艰巨。

2.1 绿化意识仍比较薄弱质

一些地方的干部群众热衷于建房盖楼, 专注于浇路清淤, 而忽视绿化成分。随意破坏绿化设施、种了树放任不管的情况还较普遍;局部地方还存在绿化“盲点”。

2.2 村庄绿化工作相对滞后

全县大部分村庄没有整治, 这些村庄绿化率普遍低下;已整治村庄的绿化大部分绿化质量不足、质量不高。

2.3 没有村庄绿化整体规划

全县没有村庄绿化整体规划, 虽然有村庄整治整体规划, 在村庄整治规划中缺少村庄绿化规划, 因此村庄绿化工作缺少整体性和可操作性, 村庄绿化已成为全县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一个主要薄弱环节。

2.4 缺乏科学性

许多村庄的绿化标准低、档次低, 成了点缀品和摆设, 没有从改善村庄生态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角度来科学规划和认真实施。在树种选择和配置上存在随意性, 脱离乡村实际, 缺少地方特色;苗木规格也片面强求大规格, 使得成活率不高;过度的下位截干植树, 造成高大乔木矮冠化。

2.5 投入不足

农村环境绿化是一项公益事业, 主要应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而目前仅有林业部门的一些投入, 在村庄整治中的绿化经费还被其他项目挤用, 村庄绿化的投入远远低于其它基础设施的投入。

3、对策建议

要搞好农村绿化, 必须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按照城乡绿化一体化的要求, 从政策、体制、投资、科技等多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切实把村庄绿化作为一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来抓。

3.1 提高认识, 把村庄绿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农村环境整治中除了道路硬化、河道洁化、路灯亮化等以外, 村庄绿化应该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而且它是农村基础设施中唯一“有生命”的, 一旦形成, 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效益会越来越好。县林业主管部门要建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 有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县委县政府要加大村庄绿化的领导, 把绿化村建设列入乡镇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同时, 加大创建活动的宣传力度, 组织发动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村庄绿化创建活动。

3.2 加强规划, 注重村庄绿化的地域性特色

一是规划先行。县政府要把村庄绿化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组织人员对全县村庄进行规划设计, 有序推进村庄绿化工作台。在村庄总体规划的前提下, 按照“绿化示范村”建设标准, 因地制宜编制好绿化规划。在具体规划中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原则, 贯穿生态理念, 体现文化内涵, 反映山区特色, 做到实用性与前瞻性的统一。要将农村外围的自然田园风光和新鲜空气引入村庄, 构建立体化、多元化、开放式的空间绿色系统。二是坚持分类实施, 提倡“一村一品”。提倡原生态景观, 尽可能保留原有树木, 尤其要保护好古树名木、大树和“风水林”等代表村庄历史的宝贵财富, 挖掘森林文化内涵, 构建乡村绿化景观;避免误入高投入、高标准、高档次、大景观的村庄绿化歧途。村主干道路两侧要全面绿化;对一些空杂边角荒芜地块, 要见缝插绿, 发展小果园、小竹园等。在树种选择上, 要以乡土、特色树种为主, 多用大苗, 不移栽大树。

3.3多方投入, 以项目带动村庄绿化

通过建设一批规划到位、特色鲜明、群众欢迎的绿化特色村, 支持和引导村庄绿化向“易种好管投入低, 生态增色有效益”的方向努力。同时, 鼓励充分利用政策优势, 采取政府引导、农民参与、企业捐助等方式, 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地筹措村庄绿化建设资金。如开展“生态农家乐”、“林家铺子”等形式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生态休闲建设;利用县级机关联系村制度, 开展绿化示范村创建的结对帮扶活动;开展青年、妇女、企业等团体、单位兴建“青年林”、“三八林”和“企业林”。

3.4加强管护, 确保绿化成果

对已创建的“绿化示范村”要落实好后续管理工作, 确保创建一个保持一个。加强对整治村绿化成果巩固改造工作, 对绿化基础好的村开展质量和绿量的改造提高, 纳入创建后备村。

3.5全民发动, 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篇4:社区关于开展建设村庄绿化的工作总结

摘 要: 农业型村庄人、财、物流向城市的趋势不逆转,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衰败将愈加严重。新型农村社区以改善居住环境和均等化公共服务为遏制村庄空心化的逻辑起点,增强了农民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让社区再次成为农民的安居之地。然而,商品化社区生活所推动的离农化和陌生化人际交往所产生的离心力使得新型农村社区存在着演变为“空心化社区”的风险。因此,有必要让新型社区农民重新聚拢起来和互动起来,具体措施包括:利用农业型村庄土地优势发展农业现代化,结成外出农民和留村农民社区经济利益共同体;壮大村集体经济,使其有能力和积极性开展社区公共文化生活,再造熟人社会。

关键词:农业型村庄;空心化;新型农村社区;空心社区;利益共同体;乡村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6-0022-06

一、农业型村庄的“终结宿命”与“空心化”趋势

随着现代化国家的建构,金融资本、科技力量、市场观念等外部性因素逐渐向乡村社会渗透,乡村社会不再处于过去以家庭农业生产来满足自身消费需求的自然状态,而是在工业现代性与农业传统性、城市先进性与乡村落后性的矛盾与冲突中,表现出传统乡村社会逐渐脱离分散、孤立、封闭的小农社会模式,日益呈现出开放性、流动性、变化性、异质性等特征。20世纪6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孟德拉斯提出“农民的终结”命题,认为小农生产方式最终会让位于资本主义式的雇工农场、农民成为产业工人[1]。事实上,无论是从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实际效率(超过一定规模,效率低于小农经营方式),还是从农民家庭尚不足以完全脱离土地进入城市获得更理想的生活[2],维持小农生产结构的村庄依然是我国乡村社会的主要形态。然而,固守农业本位的村庄不可避免走向衰落,“村落终结”就是它们未来的宿命。根据国家统计数据,2000年中国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0年自然村减少到270万个,10年里有90万个村子消失,平均每天有将近250个自然村落消失[3]。同样受工业化和市场化力量影响,村庄人、财、物的流向不同,村落终结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一种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带来人口集聚和土地增值,形成新城镇或扩建原来城镇,本质上属于村庄的现代化,是村庄的再造,常见于城中村、城郊村及乡镇企业发达村;一种是作为农村家庭人口和劳动力再生产场所,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村庄在过疏化、老龄化背景下因穷困和饥饿而日渐消亡[4],是真正意义上的村落终结,常见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型村庄,目前这种状况占了中国农村的大多数。

事实上,农业型村庄并非骤然走向终结,而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下上演着一幕幕“乡村大逃亡”场景,超过26亿的农民工进入到城市,村庄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基层民主乃至社会心理等出现迟滞、弱化与退化现象,导致人口空心化、农业生产空心化、公共服务空心化、基层民主空心化以及社会心理空虚化等一系列问题[5],综合作用起来就是乡村地域系统功能退化,农村型村庄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逐渐被边缘化。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国家以规划干预的形式提出了新型农村社区,意图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消除城乡二元对立,遏制村庄空心化趋势,实现传统农村社区向新型农村社区转型。然而,国家简单化行动逻辑与农村本身非均衡状况之间的冲突一再提醒我们,不能想当然地期待村庄新生。多数农业型村庄缺乏村集体经济,甚至还有村级债务,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兴起又削弱了宗族组织、基层行政组织的社会整合力量,在这样的经济基础和组织基础之上进行农村社区化建设,村庄可能会在外来压力下分崩离析,沦为散沙似的里弄,受外界势力摆布[6],结果不仅不能顺利实现转变,而且也无法继续保持一个以农为主的乡村社会,进入到传统性社会与现代性社会之间的真空地带,即孙立平所说的形成一个断裂的社会[7],反而加速农业型村庄的空心化。

二、新型农村社区的制度背景与遏制农业型村庄空心化的逻辑起点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两大推手:新型城镇化与土地增减挂钩

根据社科院测算(平均值),农民变市民,政府一次性支付26万元,农民个人首年支付118万元[8],绝大多数农民还没有能力承担城市生活高成本,城市更多意味着依靠务工来改变家庭经济命运的暂居之地。无论从粮食安全、文化多样性、政治治理需求考虑,还是从激活农村消费市场、培育拉动内需经济增长点考虑,都需要国家开展乡村建设,打破城乡发展不均衡状态,改变农业型村庄作为城市附属品和资源供给地的边缘地位。十六届六中全会讨论通过的《关于构建杜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首次完整地提出“农村社区建设”概念,同年国务院召开的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进一步提出要“努力建设富裕、文明、民主、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自此新型农村社区以国家制度化形式在全国范围铺开来,各地都把其作为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战略。正确理解新型农村社区,需要认识其背后两大制度推手。

新型城镇化决定了新型农村社区聚居的基本型态。新型城镇化不是要“去农村化”,而是走与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四化”共生同步发展道路,它否定了以往“以牺牲农业、发展城市的传统城镇化道路”,提倡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来促进农村经济振兴、农村社会繁荣。从城镇化“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城乡空间社区结构、城镇观念意识”的核心内涵来看,新型农村社区是一种介于传统村落和现代城镇的“中间型态”,它不是简单的合村并组、赶农民上楼,而是在农村地域范围内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为适合农民生产生活的美丽家园。它吸收了城市社区建设成功经验,人口在横向空间和纵向空间上适当集中,景观设计“拟城市社区”;它不发生远距离人口迁移,方便农民耕种土地,属于农村社区就地整体重建;它着重改善农村供水、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就业等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民享有同城镇居民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水平。

土地增减挂钩为农民减负、增收,为在经济上启动社区化建设提供了可能。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建设需要巨大资金投入,资金筹集渠道主要包括财政转移支付、村集体、农户自筹。税费改革后地方财政成为“空壳财政”、“吃饭财政”,GDP偏好又让地方政府把发展经济作为第一要务,想法设法汲取农村资源发展工业和城镇;农业型村庄村集体经济不发达,有些包产到户比较彻底的村庄甚至不存在集体经济,村委会日常运转完全依赖上级财政支持;农民家庭依赖土地“温饱有余,没有闲钱”。如何破解“资金瓶颈”,让社区化成本最小化是新型农村社区顺利推进的关键环节。200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提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简称“拆旧补新”,通过整理出来的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地块)进行复垦,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建新地块)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土地指标转移过程中土地级差收入的一部分返还农村支持农村建设。“自然散居”、“分家立户”、“房屋财产继承”、“盖房面子竞争”等因素使得宅基地审批一户多宅、宅基地超标、宅基地闲置等现象普遍,村庄存在着巨大的土地整理潜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保护耕地,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为出发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政策出发点,多地政府出台文件中规定增减挂的补偿标准约为10万元/亩,成为农村社区化建设的“第一桶金”。

(二) 新型农村社区遏制村庄空心化逻辑起点:城乡均等化公共服务

新型农村社区是中央、地方政府、基层行政组织、农民共同努力进行乡村建设,重塑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国家的关系,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首先,不是基于资源等级差别,而是基于人口需求差别,形成了“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人口梯度空间分布格局,农村居民可以进入城市寻找发展机遇,也可以留在新型农村社区成为现代农民,城市居民亦可以到农村投资、居住,人口迁移不再是单向流动,解决人口空心化问题。其次,自人民公社解体以来,尤其取消农业税后,农民与国家处于分离状态,新型农村社区重新把农民纳入国家行政管理范围,通过政策、资金倾斜帮助农民发展乡村经济、培育社区自治组织,解决农村生产空心化和基层民主空心化问题。

乡村建设的路径多样,农村基础设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乡村文化与教育等都可以成为切入点,新型农村社区试图通过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来构建一个全新的农村生产生活共同体。拟城市社区建设使得居住格局从“散居”变“聚居”、从土木、砖木结构平房变框架结构楼房,改善了农民住房条件;水、电、路、信、气、热、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彻底改变了原来“脏、乱、差”的居住环境;配套幼儿园、中小学、医疗室、警务室、农家超市、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职业技术培训室、就业指导中心、户外健身活动场所等完善了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很多地方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或公共服务站点,实行“一站式”服务。新型农村社区以城乡均等化公共服务为遏制村庄空心化的逻辑起点,通过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农民居住、教育、医疗、消费、文化娱乐、就业等方面需求,增强人们对社区和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对新型社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来对抗村庄空心化趋势。

三、新型农村社区的离农化、陌生化与“空心化社区”风险

(一) 商品化社区生活与“离农化”

不容置疑,新型农村社区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使得村庄再次成为留村农民和外出农民的安居之地。调研时发现,社区化后农民的主流声音是“与外出务工相比,同等收入或相对少一点收入条件下,农民更倾向于留在社区或附近城镇就业,以便于能够享受社区生活”。新型农村社区符合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实际需求,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社区生活的经济压力,倘若不能很好的化解,就会转化成为新型农村社区的离心力。

相比传统村庄自给自足特性,新型农村社区更多体现为消费单位,社区化后居住成本大大提高,大量消费需求被制造出来,概括起来就是“两增一变一消失”。首先是庭院经济消失,传统农村的宅院、村边、地头都是农民创造收入的场所,甚至大部分的日常生活消费(禽蛋、肉、蔬菜等)都来自于此[9];其次是日常生活成本增加,除了以往的电费、通讯费外,新增水费、燃气(料)费、垃圾费、取暖费、垃圾处理费、物业费等方面开支,且都属于刚性支出;第三是农村公共产品支出增加,我国实行城乡二元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维护以及村庄公共管理费用主要由村集体承担,农业型村庄村集体不发达,这些成本最终会被转嫁到农民身上;最后是由广告和时尚所引导的消费文化刺激消费欲望和改变消费习惯,节俭型消费观念开始让位于超前消费,尤其是年轻人,衣食住行从必需消费向炫耀性及竞争性消费转变,农民面临的消费压力空前增长[10]10。我们再看家庭收入变动情况,土地复垦增加了家庭土地承包面积,户均增加可达2~4亩,这是家庭收入明显可增加部分,但因传统农业经济效益低而增幅有限。例如一季水稻一季麦或者一季水稻一季油菜,一亩地的收入大概是700多元钱,如果是北方一季麦一季玉米,土地产值会低一些,而且宅基地复垦多采用表面覆土的方法,土壤的修复、熟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土地产值又会再打折扣。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农民工月人均工资收入是2 290元,新增土地面积的农业收入大体相当外出打工一个月,却需要占用一个劳动力一整年的时间[11]。

新型农村社区推动了农民从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转变,作为新的拉动内需的消费者,农民进入到了商品化的世界,衣食住行等通过市场交换以商品的形式获得,家庭支出大幅增长和家庭收入小幅增长让农民明显感受到新型社区生活的经济压力。为应付这种状况通常采取的策略就是调整家庭劳动力分配:一方面农民种田积极性降低从而减少农业劳动力投入,土地多采取粗放式经营或直接撂荒,有些地方增减挂钩复垦出来的土地根本无人愿意承包;另一方面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增加,女性劳动力、中年劳动力的比例明显上升,使得原来的“空心村”演变为“空心社区”,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更加突出。

(二)集中居住生活与“陌生化”

人口空心化进一步削弱了社区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经济人”色彩浓厚的外出务工人员不再重视与留村人员的往来和交流,不再关心村庄公共事务,只是期望通过打工来改善自身家庭的经济命运。经济收入上的差距造成了农民阶层分化,导致社区内部不同阶层农民人际交往上的隔阂。另外,集中居住格局虽然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但却增加了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和社会距离。不管是“一村一社区”还是“大混居、小聚居”的“多村一社区”,搬迁过程也是村组、家庭打乱重新分配的过程,原来聚族而居(多为小亲族)的习惯被打破,原来“准亲属关系”的邻里关系遭到破坏,日常生活中多了许多陌生的面孔,变为半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院落式平房中的院落及主屋中的堂屋具有公共空间的开放性质,方便人们的交往,而多层或高层公寓式设计使得住宅成为家庭生活的私密性空间,人们不愿或不敢轻易上楼去叩开防盗门,“楼梯常常体现为一种实际上和心理上的障碍,人们往往不假思索地在同一层的房间之间走动,却不愿到楼上或楼下的房间去[12]”。从表面上看,农民实现了居住的集中化,但实际上被 “分散化”、“原子化”了。集中居住格局让家庭生活越来越独立化、封闭化,农民间的关系渐趋生疏、冷漠,结果就是新型农村社区向城市“陌生化”社区演变。由此来看,新型农村社区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因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改善提升农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又可能因商品化社区生活加速了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出现“离农化”趋势,还可能因社区人际交往的陌生化造成共同体安全感、确定性和归属感的流失。

四、农业型村庄如何避免由“空心村”向“空心社区”演变

新型农村社区已具备了相对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解决“空心社区”问题的根本措施就是利用某种机制重新让农民聚拢起来,保持社区共同体稳定的人口结构和数量,然后再利用某种机制重新让农民互动起来,培养共同的社区认同意识。

(一)让社区农民聚拢起来:经济利益共同体与农业现代化

1.新型农村社区利益共同体及其路径选择。新型农村社区的密集性、开放性、异质性、流动性等打破了社区共同体构建的基础,使得那些企图通过重建血缘关系、亲缘关系、地缘关系、宗族关系、礼俗信仰的活动都难以真正实现社区整合。我们可以借鉴工业村、城中村、城郊村发展转型的经验,那就是把原来躲藏在物与物的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显现化,通过向村庄公司制形式转变来结成社区利益共同体。公司制形式的社区利益共同体注重经济效益,具有利益内聚性,根据村籍、地籍、户籍设置不同层次的共同体成员资格,建立起相对封闭的利益分配单位,村集体有经济能力提供社区福利,形成了社区成员对集体组织的依附性[13,14]。农业型村庄遵从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强调行动的道德性,行动者会隐藏自己的自利性,新型农村社区并非要打破传统,而是承认农村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利益关系,认识到现有利益关系的家庭化和个体化倾向,然后在社区成员之间寻找广泛的“共同经济利益”,依靠利益关系把社区成员聚拢在一起。那么农业型村庄能否复制农村工业化道路,存在三大风险:第一,农业型村庄多数处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水平低,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弱,有些地方强行建设工业园区,企业入驻率低、经营状况差,“跑马圈地”浪费土地资源;第二,工业化发展未必会实现“涓滴效应”,农业型村庄农民人力资本水平偏低,在开放性的劳动力就业市场里缺乏竞争力,出现“家门口守着工厂外出打工”的现象;第三,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连增”,但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可控性还不高,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一旦变为道路、厂房等混凝土就不再可逆。

农业型村庄的优势是相对富裕的土地,走工业化道路风险高,弱质性的传统农业又不能给农民带来高收益。过去,小农为应付维持生计所带来的压力时通常会冒风险种植经济价值比较高的作物,提高农作物中商品化种植的比例[6]。今天,在农业内部寻找保持或提高农业劳动力边际生产效率的途径就是走农业现代化之路,利用规模化、科技化、机械化、市场化、社会化经营来增加农业收益。

2.富裕中农借助土地流转搭建社区利益共同体。农业现代化不是要让农民固守土地,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就业的影响相比,农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具有更强地排斥农业劳动力的效应。新型农村社区的劳动力配置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借助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良好发展态势和用工需求,积极转移农村劳动力,为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在留村人员中培养中农阶层,相比外出务工人员,中农阶层有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和积极性,土地规模化和市场化经营使他们获得与外出打工大体相当的收入,收入增加又吸引了青壮年劳动力或高素质劳动力投身农业生产,改变农业劳动力结构性失衡。农业现代化不仅能够催生富裕中农阶层,解决新型农村社区主体缺位问题,还能够有效地将外出务工人员和留村人员连接起来。土地所具备的收入功能、社会保障功能、资产升值功能使外出务工农民宁愿抛荒也不会轻易放弃土地,他们关心土地制度改革,当遭遇土地征用时,外出农民与留村农民很快就会形成“抗征保地”的集体行动。农业现代化以土地规模化经营为基础,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来承租外出务工人员的土地,既避免了外出务工农民抛荒的无奈,又可以获得土地租金。农业现代化摒弃传统小农生产方式,通过雇耕的形式将留村农民变为农业工人,土地租金收入和农业工人收入使得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增强了留村农民的自我认同感。

在传统社会里,世代农民都有一种“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情节,土地的分配、调整清晰界定了村庄共同体成员资格,为维持生计在土地耕作之上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系、道义经济。在农业现代化中,土地承包确权唤醒了农民作为社区共同体成员资格的意识,而土地资产属性越来越显现化,土地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效益使得新型经营主体、外出务工农民与留村农民的联系日益频繁。可以这样说,在发展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土地再次成为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媒介,通过土地利益共享将外出农民与留村农民重新拉入到互动的村落场域中。

(二)让社区农民互动起来:再造熟人社会与公共文化生活

如果说农业现代化以土地经济利益将人们联系起来,存在人际关系“金钱化”风险,那么积极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和开展社区公共文化活动,可以满足农民的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从传统农村到新型社区的剧变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人际交往,商品化生活和陌生化社区让习惯了熟人社会的农民充满了焦虑和恐慌,他们迫切希望加入到社区组织中来,寻求群体力量的支持。农村社区化建设在增加农业型村庄现代性的同时,并不是要与乡村传统性对立、决裂,使新型农村社区形成隔绝的社区环境,“千里来相会,对面不相识”的陌生化邻里人际关系也是城市社区所极力避免的。很多地方鼓吹新型农村社区中的农民生活方式已经市民化,实际上人际交往趋于孤立化、理性化、金钱化,缺乏乡土社会的人情味儿。新型农村社区应当通过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再造熟人社会。具体来说,就是开展社区公共文化活动、形成社区公共交往空间,为农民彼此间的社会互动提供媒介,达到重建农民人际关系的目的。

新型农村社区基本上配置了健身广场及器材、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这些为农民日常人际交往提供了公共场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民日常文化休闲生活多限于自己家庭内部,以看电视、喝茶、聊天、打牌、打麻将为主,社区公共场所和设施成为一种摆设,很多公共设施因年久失修已经损毁。既然农村文化建设的效益最高[10]115,那为何开展不起来。通过调查发现,只有少数经济实力强的村集体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说明了抛弃社区经济建设、组织建设抽象地谈社区文化建设,根本无法落到实处。新型农村社区虽然实现了社区化,但社区公共产品主要靠社区内部提供,如果村集体的经济实力不强、组织性不高,就很难调配资源为农民提供社区福利。因此,国家除了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外,还应提高增减挂钩的收益返还比例和配置农村建设用地指标,为实现“富裕村集体”创造发展的机遇和环境。例如,根据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兴办标准化养殖小区、设施农业、农副产品加工、储藏、销售和农技服务场所等,或者建设厂房对外出租或自主经营,将功能虚化、弱化的村集体逐步发展、壮大成为经济实体,新型农村社区就真正具备开展社区公共文化活动的经济能力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M].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

[2] 贺雪峰.为什么要维持小农生产结构[J].贵州社会科学,2009(9):49.

[3]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854.

[4] 王振威.另一类“村落的终结”[J].民主与科学,2008(2):7172.

[5] 陈家喜.我国农村空心化的生成形态与治理路径[J]中州学刊,2012(5):103106.

[6]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6:193212.

[7] 孙立平.“新二元结构”正在出现[J].经济研究资料,2002(7):3435.

[8]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报告[R].中国经济周刊,2014.

[9] 陈锡文.农村改革三大问题[J].中国改革,2010(10):4954.

[10] 贺雪峰.乡村的前途[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11] 陈锡文.粮食不安全 城镇化就难推进[N].解放日报,20131228(7).

[12] 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46.

[13]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4352.

篇5:社区关于开展建设村庄绿化的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推动社区建设工作的落实,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汕市发[2006]5号)的有关精神,我街道近期认真开展了对列入创建2009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的四个社区(福明社区、志成社区、联韩社区、桂馥社区)的自查工作。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街道领导十分重视此项检查工作,迅速布置,组织城管办相关工作人员和四个社区一同开展自查工作,并亲自督促指导,确保了自查工作顺利完成。

(二)严格检查,力求实效。社区严格对照《汕头市社区建设工作量化考评表》的内容及标准进行量化评分,对社区的档案材料仔细进行整理分类入档,并对社区实地有关情况进行自我考评,做到不走过场、不漏环节、不留死角,确保检查质量,提高检查实效。

(三)边整边改,堵塞漏洞。我们坚持将检查和整改结合起来,在检查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根据各个社区的实际提出整改的措施,并及时落实相关措施,堵塞漏洞,切实提高我街道的社区建设水平。

二、自查结果

1.机构完整、计划完善。街道成立了“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各个社区的实际情况按要求制订了创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的实施方案和创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的工作计划,确保了创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的工作有章可循。

2.组织领导:列入创建2009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的四个社区也各自成立了工作小组,在街道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展开创建工作,创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工作资料立卷归档。并定期召开会议进行研究,广泛社区居民的意见建议,对一些自查中发现的不足制订出整改措施,并及时落实。在党建方面,社区居委认真接受纳入社区管理的党员,定时开展组织生活,不断提高社区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社区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

3.自治好:社区居委按期召开居民代表会议,经讨论制定社区居民代表联系居民制度、《居民自治章程》、《居民公约》等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社区居务、财务和社区重大事务公开制度。社区居委还不定时开展民主评议活动,不断改善管理中的不足。

4.管理好:社区居委按要求配备社区工作者,分片区专人进行管理;规范社区内各社会组织管理,统一管理和监督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为社区社会环境创造一个和谐氛围。

5.服务好:社区居委设有多项服务和活动场所,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开展“一站式”服务。为加强社区服务水平,社区建立了一支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经常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居民满意度高。

6.治安好:社区居委成立治保委员会、调解委员会、群防群治队伍,积极投入综治维稳工作,尽力将矛盾解决在基层。制定安全检查制度,及时公布社区治安、安全状况,给社区居民营造一个安定和谐的生活环境。此外,还通过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开展公共安全宣传,增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

7.环境好:社区居委成立环保志愿者队伍,协助社区保洁员对社区的卫生死角进行清理,并对一些违章搭建建筑进行清理,维护社区良好的卫生环境。社区还经常开展宣传、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大家的环保意思。

8.风尚好:社区居委经常组织多方面的文娱活动,丰富居民的日常生活。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促进居民间的沟通交流,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邻里关系和谐。

篇6:社区开展春季绿化工作

阳春三月,春回大地,正是绿化好时节。近日,社区抓住春季绿化有利时机,早准备、早安排、早行动,在社区全面开展春季绿化工作,为辖区居民创建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大家更加注重健康、环保,绿化面积、绿化质量成为广大居民选择住宅区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小区的绿化工作尤为重要。社区居委会主任康立广抓住三月春季绿化的有利时机,早早动员物业管理处工作人员共同做好社区的绿化工作。物业工作人员们分工合作:有给树木刷石灰水,为树木杀虫、杀菌的;有给花草树木进行灌溉的;有给花草树木进行修剪的;还有专门对草坪展开复壮工作的等。通过社区春季绿色工作的开展及志愿者们的辛勤劳动,为辖区花草树木的生长及草坪的及时返绿打下坚实的基础。

葱绿的绿色环境,不仅能给我们带来清新的空气,还能让我们有更好的心情迎接每一天的生活,为社区居民创造了更加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

篇7:关于加快村庄绿化的意见

0政办〔2005〕5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精神,加快我市村庄绿化步伐,提高村庄绿化水平和档次,促进林业发展和AA生态市建设,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精神,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广泛发动,精心实施,不断改善我市农村地区的生态质量和绿化面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大力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加快AA奋力崛起,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把改善村庄的生态环境作为首要目标,以绿为主,建设结构合理、乔灌花草科学配置的村庄绿化体系。结合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鼓励和支持发展庭院林业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二)坚持科学规划。认真编制村庄绿化规划,力求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并与其他专业规划相衔接。树立和落实生态理念,体现村庄绿化特色。

(三)坚持分类指导。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村庄绿化总体目标,分解年度任务,突出工作重点,精心组织落实。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不同村庄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本着先易后难、先绿化后提高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全面推动,务求实效。

(四)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结合各地的特点,采用合理的绿化布局和灵活多样的绿化形式,充分利用村庄现有的绿化成果,做到发展与保护并重、改造与建设并举,在加快村庄绿化的同时,加强对村庄森林资源、古树名木和绿化成果的保护。

(五)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的意愿,维护农民的利益,实现绿起来与富起来、美起来相结合。围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和绿化制度,并大力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农民的义务植树意识、绿化意识和环保意识。

三、总体目标和建设标准

总体目标:2006年—2010年,用5年的时间,对全市所有行政村进行绿化美化。各地要结合各村庄的自然、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村庄绿化工作。开展创建“绿化示范村”活动,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全市建设100个左右的市级“绿化示范村”。各县、市、区每年要对20%以上的行政村进行绿化,同时建设2—4个县级“绿化示范村”。“绿化示范村”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一)村庄绿化分丘陵区、平原区村庄(以行政村划分)两种类型,其中丘陵区村庄(自然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平原区村庄绿化覆盖率50%以上。

(二)行政村区域内宜林荒山绿化率达到95%以上;道路、河道宜绿化地段绿化率95%以上;农田林网控制率90%以上,网格面积不大于300亩。

(三)大力开展庭院绿化,80%以上的农户庭院要实现绿化。

(四)森林资源和绿化成果得到有效保护;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和管理,建立档案,设立标志,划定管护范围,落实管护措施。

“绿化示范村”的具体标准另行制定。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对村庄绿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快村庄绿化步伐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的一个具体行动,是建设生态AA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将其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要成立村庄绿化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开展村庄绿化以及“绿化示范村”的创建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分片包干,分工负责,推动村庄绿化工作顺利开展。

(二)科学编制村庄绿化规划。市林业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精心编制AA市村庄绿化总体规划,并因地制宜地制定各种类型的村庄绿化目标和具体任务。各地要结合农民的意愿和不同村庄的特点,编制具体村庄绿化规划。村庄绿化规划应组织专家论证后,报当地党委、政府批准。规划确定后,要严格按规划实施。

(三)充分发挥“绿化示范村”的引导作用。村庄绿化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各地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主攻难点,并通过树立典型,加强引导,整体推进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确定联系点,积极创建“绿化示范村”,并高起点规划和实施,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在村庄绿化过程中,各地要注意总结经验,解决存在问题,多办实事,确保村庄绿化不断取得实际成果。

(四)多渠道筹措村庄绿化资金。各地要调动多方面村庄绿化的积极性,加大对村庄绿化的投入。要把村庄绿化与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万里绿色通道、生态公益林、平原绿化、花卉苗木等建设工程有机结合起来,每年从工程建设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村庄绿化。市财政每年将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村庄绿化和“绿化示范村”创建工作,并实行“以奖代补”。各县、市、区财政以及有条件的乡镇也要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村庄绿化。此外,要拓宽村庄绿化的筹资思路,在群众自愿的原则下,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对村庄周围的集体隙地、林地,通过承包、租赁、合作等形式进行合作开发。

(五)加强对村庄绿化工作的检查评比。各地要对村庄绿化工作和“绿化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进行检查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每年要对村庄绿化工作和“绿化示范村”创建活动进行考核评比,并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内容。市政府每年将对各地的村庄绿化工作进行检查评比,对“绿化示范村”进行核查验收,检查结果作为兑现“以奖代补”的依据。

(六)认真做好林木管护工作。要依据《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落实“树随田走、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及时发放林权证,切实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和造林绿化的积极性。要建立健全林木管护责任制,落实林木管护制度。要严格执法,依法打击各种毁林毁绿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制止乱砍滥伐林木和乱占乱垦林地、绿地行为,切实巩固绿化成果。

(七)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村庄绿化工作。农业、水利、交通等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参与、支持村庄绿化工作。共青团、妇联要动员广大团员青年和妇女,积极兴建“青年林”和“三八林”。教育部门要把村庄绿化与开展“我与小树同成长”活动结合起来,动员广大中小学生参与绿化家园、美化环境活动。广大农民是村庄绿化的主力军。要动员广大农民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美化自己的家园。通过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不断开创全市村庄绿化工作的新局面。

AA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篇8:社区关于开展建设村庄绿化的工作总结

成龙路街道工作委员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深化和巩固创先争优活动成果,我社区党委高度重视,通过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结合社区工作和队伍建设实际对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现将基层组织建设年的亮点工作和特色做法汇报如下:

一、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党组织的工作重心和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定位,建立了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委会负责、社会组织协同、居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好了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统一了社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的思想认识,要求党员干部要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创新观念,树立责任意识,廉洁自律,在思想上要有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勤于学习,务实工作,今年社区党组织加强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做好了预备党员的转正工作,社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二、坚持重学习,突出队伍素质提升

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社区党委将党员学习教育贯穿于服务为民的全过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着力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一是加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学习,定期组织党员群众收看党史、党课、典型人物、科普知识等节目,充分发挥他们在社区建设、为民服务、维护稳定、倡导文明新风等方面的作用。今年我社区党委共向辖区65名党员干部发放了远程教育学习卡,组织党员远程教育学习学时达3500学时,组织党员集体学习培训100余次。二是开展干部作风教育实践活动,社区党委通过召开作风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制作宣传动员标语,制定干部作风教育实践活动方案,共组织了辖区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共产党宣言》、《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等四次专题学习培训,开展以支部为单位的大讨论活动四次,开展党纪党风教育讲评活动一次,开展学习交流座谈会一次,并制定了粮丰社区关于开展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主题的干部作风教育实践活动的常态化学习措施。三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通过网络平台,利用党员远程教育,定期组织党员参加学习,开展集体活动,对党员进行经常性的党员意识和党的方针政策、反腐倡廉教育,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三、分类定级、定位升级,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为激发广大党员加快建设“国内一流的国际性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积极性和主动性,我社区党委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个别访谈、案例剖析、群众测评等方式对社区党组织和远程教育站点进行了现状大调查,对党组织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和战斗力情况;领导班子成员精神状态、能力素质、作用发挥情况;公推直选配套制度落实情况;新型社区治理机制推进情况;党员队伍思想状况、素质结构、教育培训、管理服务、作用发挥以及党员发展、社区服务设施和活动场所情况;社区群众工作薄弱环节;区域化党建工作推进情况;居民群众和驻区单位对社区党组织满意度评价情况等进行了分类整理和定级,并制定了党组织和远程教育站点升级方案。

四、坚持重实效,突出服务履践承诺

在广大党员中推行党员承诺制,党员结合自身能力、特长等实际情况及个人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着“能做到什么就承诺什么”的原则,通过党员个人承诺、党委审诺、签名定诺、张榜示诺的方式,对经过党组织审定的党员承诺事项,分条列项地填写到《党员承诺书》中,做出书面承诺,引领社区党员在社区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来投身创先争优活动。其为民服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区组织辖区年满55周岁的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掌握辖区老年居民的健康状况,增强老年居民健康意识,强化 “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服务理念,发扬“敬老、爱老、助老”优良传统,从而更好的为老年居民服务。二是开展老年居民文体活动,社区组织辖区年满60周岁的老年居民开展老年居民文体活动,为我社区征地拆迁后在外分散过渡居住的居民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为我社区构建和谐社区打下基础。三是为辖区年满60周岁的特困老人和年满70周岁的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卷,全年共为459名老年人发放了养老服务卷184000元。四是成立老年协会,搭建活动平台,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五是组织残疾人开展活动,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他们的身体健康,提高了他们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六是帮助残疾人就业,通过党委向用工单位协调和党员干部的各种社会关系,为辖区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促进个体社会化,推动残疾人权益保障,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七是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为居民提供便捷、全面的服务。

五、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区

社区协助成龙路街道办事处及兴城投资集团公司做好了成都东村拆迁腾地工作,尤其是做好了绿地集团超高层项目的腾地用地工作,确保了该项目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加强了依法治社区和法制宣传工作,认真做好了防邪工作,确保了“三零”目标。切实加强了群防群治和治保巡逻工作,维护了良好社会秩序。今年5月和10月,社区协助上级部门做好了鑫苑名家因其2号楼商业开门和小区停电引发的群体性骚乱事件。针对辖区因拆迁后引起的不稳定因素,社区两委认真做好了信访维稳工作,确保了十八大会议期间辖区无一例群体性上访及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篇9:社区关于开展建设村庄绿化的工作总结

(2007-2010年)

为了加快绿色生态东海建设进程,切实搞好社会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工作,根据《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造林绿化建设标准》并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东海县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规划方案。

一、村庄绿化现状

近年来,我县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快农民奔小康步伐为目标,以绿色生态东海建设为主线,大力实施速生丰产林建设、绿色通道建设、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丘陵岗地植被恢复建设等重点工程,在造林绿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58.8万亩,森林覆盖率17.1%。全县24个乡镇(场)、1个开发区,378个行政村、1038个自然村,村庄总户数25.2万户,总人口102.21万人。现有村庄总面积25.8万亩,绿化总面积10.6万亩,绿化覆盖率40.2%,其中东部湖荡村118个,平均绿化覆盖率50.2%;中部平原村133个,平均绿化覆盖率36.8%;西部岗岭村127个,平均绿化覆盖率33.6%,全县低于35%绿化率、不达标的村庄 1

共有117个。全县现有村庄公共绿地153.3万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公共绿地1.49平方米。

总体而言,我县村庄绿化率比以前有了显著提高,但是,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绿化的质量和档次不高,造林树种单一,树种搭配和布局不科学,常绿及花果类树种偏少等问题,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绿色生态东海的建设要求还不相适应。

二、村庄绿化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为准绳,深入贯彻县政府绿色东海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生态与经济双赢和保护与建设并举的绿化方针,大力开展村庄道路、河道的绿色廊道建设,庭院和围庄林建设以及农民公园等公共绿地的建设,完善村庄绿地系统,推进村庄绿化美化进程,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生态保障。

(二)基本原则。

1、整体协调,统一规划

村庄绿化要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充分体现整体协调和统筹城乡一体化绿化的观念。要把村庄绿化规划纳入 2

县域的城镇体系规划、村庄布局规划、乡镇的村庄布局规划等各层次的规划,村庄绿化的布局、绿化用地安排等要与各部门的专项规划进行整体协调。在编制村庄规划时,要对道路、居住区等各种绿地类型进行总体布局,统一规划。

2、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要根据各地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对村庄划分类型,在规划时对绿化提出相应的要求。同时,道路、河道、庭院等也要根据其不同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规划。在规划时,要立足实际,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选择重点地段作为突破口先行绿化美化,再向一般地段推进。

3、生态优先,兼顾双赢

要以改善村庄的生态环境作为规划第一目标,优先考虑绿化的生态效益,树种选择要以乔木为主,营造村庄森林生态系统。在确保生态目标的同时,合理配置树种,创造景观效益,把生态园林理念融入到村庄绿化规划中,发挥绿化的美化作用;要充分利用房前屋后隙地规划发展小果园、小花园、小药园、小竹园、小桑园等,发挥绿化的经济效益。

4、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规划要与当地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人文景观相协调,针对不同村庄的气候、地形、建筑特点,采用多样化的绿地布局,决不千村同面;对路旁、宅旁、水旁和高地、凹地、平地等采取灵活多样绿化形式,不千篇一律。规划要自觉保护、发掘、继承和发展各地村庄的特色,充分展示乡村风貌。

5、合理分布,节约用地

绿化在村庄内的生产、生活区要合理分布,布置于整个村庄,形成布局均衡、富有层次的绿地系统。我县人多地少,因此,绿化建设用地要统一规划,节约用地。一些不适宜建筑和道路交通的较复杂的、破碎的地段要尽量利用,见缝插绿。

6、保护为先,改建结合

在村庄绿化规划过程中,要严格保护好风景林、古树名木、围村林、村边森林等原有绿化,在规划中要将其融入村庄绿化规划中。在绿化实施过程中,要改造与新建结合,充分利用原有绿地。在基础设施建设时,要做到绿化与建筑施工同步,避免绿化滞后的被动局面。

(三)总体目标

到2010年,全县村庄平均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6%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平方米,村域主要路、堤、渠绿化率95%以上,农田林网控制率98%以上,宜林荒山、荒地绿化率95%以上,全县所有行政村绿化要全部达标(绿化覆盖率35%以上),20%的村庄依照村庄周边的高地、河流等自然地形兴建各具特色的农民公园,初步形成“点上绿化成园、线上绿化成荫、面上绿化成林、村周绿化成环”的景观效果。

1、村庄建成区(1)绿化覆盖率

西部丘陵区村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中东部平原区村庄中心村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包括公共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及其他绿地。

(2)公共绿地

村庄中心村建成区范围内至少有一处不小于300m供居民休闲的公共绿地,村庄中心村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

2、村域范围(1)沟渠路堤绿化 5

村域范围的主要路、河、渠、堤的绿化率达到95%以上。其中大型河堤绿化率100%,水库堤岸绿化率95%,一般沟渠绿化率90%以上。

(2)农田林网

村域范围的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8%以上,其中东部地区一、二级林网90%以上,中部平原地区80%以上,西部丘陵岗地70%以上。

(3)宜林地绿化

村域范围的宜林荒山荒地、荒滩造林绿化率达到95%以上,坡度大于6度、二级以上提水,生态区位特别重要,生态环境特别脆弱的丘陵岗地必须恢复森林植被,造林绿化率95%以上。

(四)目标:

2007年:全县新增村庄绿化面积0.26万亩,村庄绿化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新增农民公共绿地21.46万平方米,农村人均公共绿地提高到1.7平方米,全县新增绿化达标村25个,有15个村兴建农民公园。

2008年:全县新增村庄绿化面积0.39万亩,村庄绿化覆盖率提高1.5个百分点,新增农民公共绿地40.88万平方

米,农村人均公共绿地提高到2.1平方米,全县新增绿达标村35个,有 20个村兴建农民公园。

2009年:全县新增村庄绿化面积0.442万亩,村庄绿化覆盖率提高1.7个百分点,新增农民公共绿地51.1万平方米,农村人均公共绿地提高到2.6平方米,全县新增绿达标村32个,有25个村兴建农民公园。

2010年:全县新增村庄绿化面积0.416万亩,村庄绿化覆盖率提高1.6个百分点,新增农民公共绿地40.8万平方米,农村人均公共绿地提高到3平方米,全县新增绿达标村25个,有15个村兴建农民公园。

三、规划内容及要求

(一)类型划分。

1、村庄类型

根据村庄所在地形地势的不同,村庄类型分为西部丘陵区村庄、中部平原区村庄、东部湖荡洼地村庄三种。位于不同区域的村庄在规划绿地的比例上有不同的要求。

2、绿地与绿化类型

村庄绿化的绿地类型,一般参照城市绿地的分类方法。在中心村庄建成区范围内,根据绿地的主要功能分类,绿地类型有:

(1)公共绿地: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的绿地。在村庄绿化中,主要是指村庄建成区内为全村居民服务的小公园、小游园绿地、休闲绿地、广场绿地等。

(2)生产绿地:指村庄建成区内,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3)防护绿地:指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村庄绿化中主要指建成区范围的围村林、河渠堤绿地等。

(4)附属绿地:在村庄绿化中,主要指庭院绿地、工业绿地(工厂内的绿地)、道路绿地等。

(5)其他绿地:指除以上绿地类型外,在村庄建成区内对环境改善和居民生产生活有直接影响的其它绿地。包括风景林地、生产果品的经济林等。

在村庄的建成区外,村域范围内,还有下列绿化类型:(1)沟渠路堤绿化:指村域范围内,村庄建成区外的道路、河流、大型沟渠、海堤的绿化。

(2)农田林网:指村域范围内,村庄建成区外农田的绿化。

(3)宜林地绿化:村域范围内所有宜林地荒山、荒地、荒滩以及坡度大于6度二级以上提水的生态环境特别重要的宜林地。

(二)村庄绿化规划。

1、村庄绿化设计(1)丘陵区绿化

丘陵区村要充分利用地形起伏的条件,依山就势布置造绿,形成多层次的绿化空间,力求自然。村庄周围原有的自然景观林要严格加以保护,在规划时要充分利用好岭地林业资源这一背景,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在布局上可采用不规则的分布,绿地类型主要选择庭院绿地、道路绿化和自然景观绿化等。

(2)平原村绿化

平原村要与广阔的田野这一基本地形特征结合起来,在布局上可以规则式为主,可采用网状、环状、放射状、散点状、大块集中等多种绿地布局方式。绿化类型选择要多样化,不仅要设计公共绿地、庭院绿地、生产绿地、道路绿化,而

且要对河渠堤绿化、农田林网等进行配置,形成以村庄建成区绿地系统为基础,道路绿化、农田林网为辐射的村庄森林植被生态系统。

(3)湖荡村绿化

湖荡低洼地带的村要将村庄绿化置于整个防护林体系之中,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绿化树种选择要按照防护要求,选择抗风、耐盐碱、耐水湿的品种;绿地类型选择主要侧重于庭院绿化、道路绿化和林带林网。

2、村庄绿化规划的内容

(1)公共绿地

村庄中的公共绿地以为广大村民提供休闲游玩场所为主要目标,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在功能上,以儿童游戏、青少年文化娱乐、老年游憩为主。园林建设应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率大于70%。村庄中建设多个公园时,应尽量均匀分布。

(2)庭院绿地

庭院绿地是附属绿地中的一类。庭院绿地的范围主要是房前、屋后、宅旁。庭院绿化可分为以下几种模式:

①观赏型

此类型适宜于面积特别狭小的庭院。以栽种花卉为主,间种几株乔木,花卉可选取高、中、矮种类搭配。

②休闲型

此类型适合绿化用地面积较大的庭院。选择的树种应主要考虑景观生态效益,兼顾经济效益。此类型以选择高大乔木为主,灌木为辅。

③经济型

绿化用地面积较大的庭院还可结合绿化栽植果树,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经济型既可是多种果树混种的混杂型,又可采用单种一种果树的单一型。

以上是庭院绿化的基本模式,在绿化过程中,可对上述基本模式进行组合,形成新的混合模式。

(3)生产绿地

生产绿地要根据各种圃地建设要求和苗木需求进行建设,做好规划,保证整齐美观。

(4)工业绿地

工业绿地建设既要满足生态功能,又要注重景观效果,创造美丽的工作环境。

在生态功能方面应根据厂区的不同性质,对绿化有不同的要求:

①有害气体较多的工厂内外的树木种植应以疏为主,或用矮灌木、草坪等进行绿化,以利于有害气体迅速扩散和稀释。

②在容易发生火灾的工厂内,为满足安全和消防要求,宜选择有防火作用的乔灌木,避免选用含油脂和易燃树木。

③噪声较大的工厂周围宜选用树冠矮、分枝低、树叶茂密的灌木与乔木,形成疏松的树群或数行狭窄的林带,以减少噪声的强度。

④对防尘要求比较高的工厂,要发挥绿化减少灰尘的优势,选择枝叶稠密、叶面粗糙、生长健壮、吸尘能力强的树种。

(5)道路绿化 ①配置模式

根据道路的宽度以及村庄的经济条件,道路绿化可采用以下三种模式:

一板二带型 该类型是最基本的道路绿化模式,适合宽度较小的道路。在一条车行道的两侧栽植行道树,每侧可栽一行或两行。为节约用地,栽植两行时,建议采用“品”字形布置。

二板三带型 即在道路中间栽植中间分车绿带,在两侧分别栽植两行行道树。

三板四带型 适合于设非机动车道的道路,在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设置两侧分车绿地,在道路外缘设行道树。

②树种选择

道路绿地的树种配置应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结合,以求更完美的生态功能。行道树应选择干型好、生长快、耐瘠薄、抗污性强、病虫害少的树种,如杂交马褂木、落羽杉、榉树等。在宽阔的道路上可选用树干挺拔、冠大的树种,如35、351杨、895杨;在较窄的道路则应选用冠小的树种;在高压线下选用干矮、树枝展开的树种,如国槐、黄金柳等;在交*口和道路转变处,在10m以上的空隙内不宜种植乔木或高度超过0.7m的灌木。(详见附件一绿化参考树种)

(6)农田林网

农田林网应以自然走向的路、河、渠两侧绿化为骨架,在此基础上,根据网格面积的要求,考虑是否新营造林带。新造林带应与主要害风方向垂直。主林带应在两行以上,副林带可根据用地情况确定,尽量多行。用作果园、种植园的防护林,应采用紧密结构,一般林带可采用疏透或通风结构。

农田林网的树种应选择树体高大、树干通直、分枝少、适应性强为原则,树种要多样性,一个村庄内同一个主栽树木品种数量一般不超过50%。树种配置的模式主要有:

①单一乔木型 林带以单一的抗风力强的乔木构成。②多乔混交型 林带以抗风能力强的乔木为骨干树种,再配以其他树种。可有针阔混交、常绿与阔叶混交等多种形式。

③乔灌草组合型 该型即乔、灌、草之间有机结合,组成复合林带。该类型中最理想的是乔灌草复合型,上层以常绿树种与落叶或针叶树种形成混交林,中层点缀观赏灌木,下层种植具观赏、改土功能的草本植物,形成多功能复层防护林群落。

(7)河、渠、堤绿化

河、渠、堤绿化应根据绿化地段的水位高低、水质情况选择陆生、湿生、水生的植物。植物的配置模式与农田林网的模式相同,为提高生态和景观效果,村庄建成区河、渠、堤提倡采用乔灌草组合式的绿化,建成区外河、渠、堤绿化多以乔木为主,易干旱缺水的西部岗岭地区河渠坡面上应选择耐干旱、乃瘠薄树种。

四、村庄绿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协调机制。为加强对村庄绿化工作的领导,县里将成立村庄绿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同时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确保村庄绿化工作顺利开展,针对村庄绿化工作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协调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形成各方齐抓共管、整体有序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制定考核细则,落实目标责任。一是制定考核细则,把村庄绿化工程列入三农考核内容,并成立由县农办、县林业局、县文明办等部门联合组成的督导小组,具体来抓工程协调与督导,明确乡镇和村庄主要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二是实行领导包工程责任制,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各乡镇政府与绿化村庄负责人,层层签订责任状,细化、量化工程任务,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机制。

(三)整合各类资源,确保资金投入。本着打造样板、树立典型、增强辐射带动力的目标,始终坚持以不增加农民负担为原则。一是积极争取中央、省市支农项目、资金和政策支持。二是县财政预算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四是对适合市场化运作的项目,制定优惠政策,通过市场筹措建设资金。五是创新绿化方式,采取县直部门与绿化村庄结对帮扶搞绿化的方式,投入一部分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调动了绿化村庄群众的绿化热情,提高了村庄绿化工程的质量和水平。

(五)强化科技支撑,加强技术指导。特别是要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种苗质量技术标准的行业管理、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管、森林重大病虫害的监控和防治等。加快推进全县百里苗木花卉长廊建设,力争每年引进8-10个花卉苗木新品种,改良2-4个本地乡土树种,为村庄绿化创造有利条件;适时开展村庄绿化讲座及造林培训班,组织林业技术干部集中培训,县和乡镇林业技术人员包干到小班,实行从规划、整地、苗木、栽植到检查验收一包到底,积极做好村庄绿化技术的服务工作和绿化质量的监督工作。

(五)建立激励机制,加大督查力度。在村庄绿化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将实行季排名、年底评比等多项督导制度,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工程进度快、质量好的乡镇和

上一篇:高考语法填空词类转换总表.资料下一篇:生产车间废料日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