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鹊桥仙赏析的内容

2024-08-25

秦观鹊桥仙赏析的内容(共11篇)

篇1:秦观鹊桥仙赏析的内容

鹊桥仙 秦观 赏析

《鹊桥仙》

年代:宋 作者: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作品赏析

【注释】:

①纤云弄巧:是说纤薄的云彩,变化多端,呈现出许多细巧的花样。

②金风:秋风,秋天在五行中属金。 玉露:秋露。这句是说他们七夕相会。

③忍顾:怎么忍心回顾。

【评解】

《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

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神话。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

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集评】

张燕瑾《唐宋词选析》:秦观的这首《鹊桥仙》独具丰彩,是富有创造精神的好作品。它既没有慨叹会少离多,也没有抒发脉脉的相思。 却自出机抒,歌颂坚贞不渝、诚挚不欺的爱情。

沈祖棻《宋词赏析》:这首词上、下片的结句,都表现了词人对于爱情的不同一般的看法。他否定了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了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文史知识》(1982.12):秦观的这首《鹊桥仙》上片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发抒感慨,下片词人将意思翻进一层,道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真谛。这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声的警策之语,正是这首词流传久远,历久而不衰的关键所在。

--引自惠淇源《婉约词》

此词熔写景、抒情与议论于一炉,叙写牵牛、织女二星相爱的神话故事,赋予这对仙侣浓郁的人情味,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词中明写天上双星,暗写人间情侣;其抒情,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读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 ,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在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在飞驰长空。

关于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一水间 ,近在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在目。

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 ,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接下来词人宕开笔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 ,在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 。“金风玉露 ”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柔情似水”,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 ,就象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 。“柔情似水”,“似水 ”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梦”,除言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爱侣相会时的复杂心情。“忍顾鹊桥归路” ,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这首词的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 ,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此词的结尾两句,是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

篇2:秦观鹊桥仙赏析的内容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少游,号淮海居士。高邮人。北宋文学家。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徏郴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来号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秦观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溢于文词。20岁,作《浮山堰赋》。24 岁,作《单骑见虏赋》,为世人所重。其散文长于议论,《宋史》评为“文丽而思深”。其诗长于抒情,敖陶孙《诗评》说:“秦少游如时女游春,终伤婉弱。”他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为《鹊桥仙》(纤云弄巧)、《望海潮》(梅英疏淡)、《满庭芳》(山抹微云)等。《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被誉为“化臭腐为神奇”的名句(见《蓼园词选》)。《满庭芳》中的“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被称做“天生的好言语”(《能改斋漫录》引晁补之语)。张炎《词源》说:“秦少游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咀嚼无滓,久而知味。”生平详见《宋史》卷四四四。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劝善录》、《逆旅集》。又辑《扬州诗》、《高邮诗》。其《蚕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蚕桑专著。又善书法,小楷学钟、王,姿媚遒劲可爱,草书有东晋风味,真、行学颜真卿。建炎四年(1130),南宋朝廷追赠秦观为“直龙图阁学士”。高邮文游台、秦观读书台、《秦邮帖》石刻、扬州云山图、“淮东第一观”石刻,保存至今。

篇3:秦观鹊桥仙赏析的内容

秦观与朱淑真的《鹊桥仙·七夕》都是以牛郎和织女的爱情为题材, 借以抒发自身情感的词作。两者作品如下:

秦观《鹊桥仙·七夕》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朱淑真《鹊桥仙·七夕》

巧云妆晚, 西风罢暑, 小雨翻空月坠。

牵牛织女几经秋, 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 幽欢生座, 天上人间满意。

何如暮暮与朝朝, 更改却、年年岁岁。

首先, 两者的作品的相同之处, 两者共同用“鹊桥仙”这一词牌, 表达了两者对牛郎织女悲惨爱情的同情和对自身感情的抒发。

从内容上讲, 两词的上阕都是由景入情, 先写景渲染气氛, 然后升华至感情。例如, 秦观词中对“纤云弄巧”的描写, 朱淑真词中“巧云妆晚, 西风罢暑”这些都是对当时的景物的描写。但是两者在景物描写的同时又将感情融入其中。秦观的词中“飞星传恨”, 一个“恨”字, 是作者代“牛郎与织女”表达的控诉, 更是作者内心之恨的流露;“银汉迢迢暗渡”一句中, “迢迢”体现了牛郎与织女相聚之难;“暗度”回扣前面的“恨”字, 表达牛郎与织女的相见之难和相思之苦。朱淑真的《鹊桥仙·七夕》中的“离肠恨泪”直接点明了牛郎织女所饱受的离别相思之苦。

其次, 两者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 两者在表达了对牛郎和织女悲惨爱情同情的同时, 也表达出了他们不同的爱情观。

秦观的词中, 彩云乖巧, 飞星传递着牛女之间的离愁别恨, 银汉遥挂空中, 宽阔平坦, 连接着牛郎与织女。鹊桥上这一对“金风”与“玉露”的相逢, 胜却了人间多少的凡俗情。那是一年一度的爱情盛宴, 那是一年一度的相思债的了清, 那是在心底积蓄了一年的爱的释放。脉脉的情, 如梦幻泡影般的相遇, 相聚的短暂让他们在分离时都不敢回头张望, 怕这一回首, 便再也不能走下去。最后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升华了全词的感情, 使一种关于美好爱情, 坚贞不渝的情感在读者心中回荡。虽然秦观的词中“传恨”表达的是一种“离愁别恨”, “忍顾鹊桥归路”是一种依依惜别的酸楚, 但是我们还是能从秦观词的字里行间感受到秦观对爱情的乐观积极。诚然, 有人认为, 秦观的乐观背后是表达了“他因多次遭贬谪而抛妻舍子的离恨和对旧友人的怀念与歌颂。”但是在本文作者看来, 虽然秦观屡遭贬谪, 但是将仕途不顺与爱情的描写联系在一起未免太过牵强, 有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 但是将本词的感情理解为将对妻离子散的忧愁与对朋友的怀念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 在朱淑真的词中读者们却看不见乐观的影子。在朱淑真的七夕日里, 小雨带走了月亮, 带来了消解暑意的种种凉意, 不免让读者们怀疑, 这到底是天气在作怪还是朱淑真的心里真的寒了。“牵牛织女几经秋, 多少离愁恨泪”, 这是多么直接的控诉, 这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 背后那不为人知的痛苦与煎熬有谁能体会?想必朱淑真是深有体会的。在朱淑真的生平记载中就有证据:“朱淑真生于官宦家庭, 相传因对婚嫁不满, 抑郁而终。”可见, 朱淑真在这首词中道出了她美好爱情理想的破灭和对遇人不淑悲惨境遇的控诉。词的下阕中“微凉入袂, 幽欢生座”, 牛郎和织女是一年一度相逢的盛会, 怎么能是“幽欢”呢?这不免让读者们想到“幽欢者”其实是朱淑真, 这是朱淑真与心目中的如意郎君的约会。这些多半是出于想象, 朱淑真想象自己拥有这样幽会, 在七夕这个美好的时节, 真可谓“天上人间满意”。这句话中表达了朱淑真的爱情理想的同时也流露出了朱淑真无限的忧伤。“何如朝朝暮暮, 更改却年年岁岁”这是朱淑真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最为一位感情细腻, 又略带忧伤特质的女性, 她深知相思不得之苦, 在她心目中爱情的模样应该是朝夕相处的相濡以沫, 而不是年年岁岁的守候。

由此可见, 秦观的词歌颂的是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 时间在相思中黯淡了光芒, 爱情永恒了。但是在朱淑真的词中, 我们看到的是作者美好爱情幻想的破灭和对当下所嫁非人的不幸婚姻的控诉。

二、悲剧美学分析

从审美的角度入手分析两者的《鹊桥仙·七夕》不免让人联想到中国式的悲剧美。虽然在秦观的词中我们看到了他对美好爱情的乐观心态, 但是离愁别恨仍旧是他词的主题。朱淑真的全词中都流露出了她的悲伤心境, 虽然这两首词中都蕴含了强烈的悲剧美, 但是仔细分析两者的悲剧美有不同之处也有相同之处。

首先, 悲剧美中蕴含着两层情感:“恐惧”与“怜悯”。秦观与朱淑真的《鹊桥仙·七夕》中分别包含有这两层情感, 各有侧重。“怜悯是由别人的感觉、情绪或感情唤起的……恐惧则是悲剧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1秦观的“不忍鹊桥归路”表达的是作者秦观对牛郎织女的怜悯而朱淑真的“离肠恨泪”则是对曾经经历过的和将要到来的分离的恐惧。

其次, 秦观虽用乐景写乐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了悲伤的感觉有了悲壮的美感;而朱淑真用悲凉的场景表达悲伤的情绪, 使悲情更加鲜明从而成就了一种阴柔的美感。秦观最后的呐喊:“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体现了悲剧的崇高感, 纵使爱的深切, 不能抵挡命运的安排, 那就将爱永存于心间。秦观的男子气概在此刻凸显。虽然秦观的词多为“花间词”, 他的风流韵事也多被后人所诟病, 但是此词中的在悲剧的情境下化悲情为爱的动力, 也带给了后人一种崇高的美感。相反, 朱淑真则没有秦观的豪气, 她是一位女子, 她的这首词也处处流露出女子的阴柔美。“何如暮暮与朝朝, 更改却、年年岁岁”, 作为女子, 能与爱的人相守才是最重要的, 她没有秦观那样的大度, 她低吟浅唱的是控诉命运的不公以及对与爱的人生活的向往。

最后, 悲剧的美感是一种对无法抗拒的命运的力量的普遍情感。秦观与朱淑真的词在这一点上是相通的。两者的词表面上是对牛郎与织女的同情, 但是仔细分析, 无不包含着对自己悲剧命运的声声叹息。悲剧的美感源于对命运之力无情的叹息也源于屈从于命运之力无法做出改变的遗憾。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是流传千古的爱情佳句, 被无数表达爱意的人所引用。这句话表面上看上去是一种乐观积极的爱情宣言, 讲这句话的人看似只是追求爱的深切, 无所谓有没有朝夕的相处, 但是真正爱过的人“一日不见”便“如隔三秋”了, 又怎么能忍受一年只有一次的相会呢?作者面对牛郎织女的悲惨爱情, 只能屈从于命运的安排, 虽然看似很乐观积极地道出了自己的爱情宣言, 但是带给读者的却是一种壮烈的爱情悲剧。朱淑真不满于命运的安排, 直接的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 “何如暮暮与朝朝, 更改却、年年岁岁”这一句词表达了朱淑真对爱情热烈而执着的追求。朱淑真的命中注定她与如意郎君不能走到一起, 但是她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 她看到七夕之时牛郎织女的相见让她想到了自己与所爱人之人的幽欢。如果真能如她所愿, 那就是人间与天界都能感受到爱意的美好。但是命运的手掌翻云覆雨, 痴情的爱人日复一日的等候, 朱淑真终不能与所爱之人相伴终老。悲剧的美在这一刻升华了, 命运不能更改, 委曲求全中透露出了对爱的叹息。

参考文献

[1]美学原理.叶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年.

篇4:试评秦观《鹊桥仙》的两种英译

关键词:典籍外译;美学;方法;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191-03

一、引言

唐诗宋词浩如星海,久负盛名,咏叹着诗人和词人的灵魂,折射着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不仅是中国古典文明的一座巅峰,更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灿烂瑰宝。一个多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翻译家一直坚持不懈地翻译研究古诗词,使中国古诗词在迥异于中国文化历史的西方国家有比较广泛的传播,产生了持续的影响,经久不衰。诗词翻译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门类,既与文学创作相似,又有其独特的审美原则。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传达意境,更要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到和原文一样美得感受。中国古典诗词语言含蓄隽永,高度凝练,意境丰富,因而增加了其难度。因此,译者需克服源语和译语在各个方面的差异,准确把握译文和原作的和谐关系,力求再现原作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来哀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的诗词不仅其数,但秦观的这首《鹊桥仙》却独出机抒,立意高远。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下片写依依惜别之情。在这首词中,词人否定了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其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其既没有感叹会少离多,也没有抒发脉脉的相思,其独具风采,是富有创造精神的好作品。《文史知识》评曰:“这字字珠玑、落地若金石声的警策之语,正是这首词流传久远,历久而不衰的关键所在”。

二、译作比较研究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Immortal at the Magpie Bridge

Clouds float like works of art;

Stars shoot with grief at heart.

Across the Milky Way the Cowherd meets the Maid

When Autumns Golden wind embraces Dew of Jades,

All the love scenes on earth,however many,fade

Their tender love flows like a stream;

This happy date seems but a dream.

Can they bear a separate homeward way?

If love between both sides can last for aye,

Why need they stay together night and day?

(许渊冲 译)

The Magpie Bridge Rendezvous

Slender Clouds gather into natures fine needle works;

Love Stars message their sorrows for long separation.

Once the Cowherd and the Girl Weaver acrossed the Milky Way,

They embrace in gentle breeze, wet with dew of tears!

How can the date in the human world be compared?

A tender heart grows a tender love, but lasting all.

A good date is but a good dream, once a year. Alas!

Never look back at the Magpie Bridge where you meet!

People acclaim: “Its a better couple to miss and meet

Than to simply stay together from morn to night.” (王宏印 譯)

要将这样一首委婉含蓄,清丽秀雅的词翻译成英文,并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文的意境和美学价值并非易事。而秦观《鹊桥仙》的英译本并不少,在这里仅仅列举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许渊冲和王宏印都可谓是中国翻译界的泰山北斗级人物,但他们对这首词的翻译却有一定的差别。下面笔者将从分别从诗学、翻译学和修辞学视角关照、对比这两个英译本以探讨其美学价值。

(一)格律层面

原词分为上下两阙,每一阙词数、节奏一一对应,且三、五句押韵。许渊冲译本(下称“许译”)和王宏印译本(下称“王译”)都译为10句,上阕、下阕分别5句。

从词数层面看,“许译”词数相对较少,着眼一看,颇有英诗的面目;而“王译”字数较多,且没有层次感和节奏感。相较于中文原文的字数分布情况,“许译”略胜一筹。

从节奏层面看,“许译”两个诗节各行的音节数目分别为6、6、12、12、12;8、8、10、10、10,从整体层面上看可能不够整齐,有变格的趋势,但若从上、下阕两部分和中文的对比分析来看,“许译”是相对整齐的,翻译出了原文的层次感和节奏感。而“王译”两个诗节各行的音节数目分别为12、12、15、12、12;12、12、12、14、12,不管从整体层面还是从两阙这两部分来看,都缺乏节奏感和整体性。虽然英诗中存在变格,且变格能够避免诗歌的单调增加节奏感,但是其变格的选择是要根据整体效果和诗歌意境选择的。明显的是,“王译”中的变格现象并未能表达原文的节奏和意境,有待商榷。但还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这两个译本的基本结构都采用了抑扬格,读起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给人一种节奏美得的感觉。

从押韵层面上看,“许译”的押韵格式为aabbbccddd,属于英诗的五行体,读起来铿锵有力、忠实得体,在结构上、格律上都使人达到“化境”层面了。而“王译”采用的是无韵体,尽管下阕的后三句在形式上有押韵的节奏,但从整体上来说,其译本没有押韵。且不论这两个译本在押韵層面上的优劣,这两种技巧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和译者本身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技巧有关。许渊冲认为“译诗歌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在谈原则时,他认为“意美”应该摆在“三美”首位,但在阐述问题时,却一再强调三美均不可少。他说:“押韵的‘音美和整齐的‘形美是必要条件,而‘意美既是必须条件,又是充分条件”而且,“宁愿保存节奏和韵律的‘信,否则诗歌就不伦不类了”。在许渊冲先生看来,音美指的是要求诗词节调押韵、顺口、好听。具体来说,要传达音美,可以借鉴英美诗人喜见乐用的格律,选择和原文音似的韵脚,还可以借助于双声,叠韵,重复等方法来表达原文的音美。矛盾先生在《译诗的一些意见》一文中指出:“神韵的保留是可能的,韵律的保留是不可能的”。然而,许先生却认为:“汉诗词英译即使百分之百地传达了原诗的意美,如果没有押韵也不可能保存原诗的风格和情趣”。甚至说“如果丢掉了音韵,翻译出来的东西还能算是诗词吗?”总之,许渊冲在诗词翻译过程中一直尊崇其“三美”原则,这在本首英译词中也清晰可见。

(二)意境层面

本词的内容旨在咏叹牛郎织女相会之事。词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将此神话映射到人间,将抒情、写景和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的自然流畅而又委婉含蓄,跨越时空之交点,映射人间的悲欢离合,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此意境在翻译传达的过程中是不易的,笔者试对比“许译”和“王译”在意境传达方面的不同。

1.“鹊桥仙”

鹊桥仙,词牌名。指的是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与词的题材和意境密切相关。“许译”的immortal的英文解释是famous forever or will be remembered forever就是永垂不朽的意思,指的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永垂不朽,暗含一种悲壮美,传达除了这首词想要表达的依依惜别之情。但鉴于外国人对于“七夕”这个节日和文化的不了解,immortal在读者接受方面并不如“王译”的rendezvous翻译的好。Rendezvous一词源出法语,不仅指男女幽会也有盛大聚会的意思,用来表示天上人间一年一度的相聚,应该是很有特色和很容易被西方读者接受的。而“鹊桥”在中国的文化中,是个很有意境的画面,但由于文化的差异,要用一两个简单的词来传达其意境是不易的。“许译”和“王译”在这里都采用的是直译法,翻译为magpie bridge。Magpie(喜鹊)在中国是喜庆、吉祥和好运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是搬弄是非,爱嚼舌头的代名词,它不仅不报喜反而是报凶的。所以,这两种鹊桥的英译在意境和美感的传达过程中有点欠缺。

2.“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词一开篇即写初秋夜空美景:“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精巧无比的手艺。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却与自己的爱人相互分离。“飞星传恨”那些闪亮亮的星星仿佛都在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在飞驰长空,不作停留。“银汉迢迢暗渡”不仅将牛郎织女相聚的场景描写的真实动人,而且也充满了中国神话传说的气息。这两句写云和星星,都充满了人的情谊。那“纤云”着意“弄巧”,似乎为这对爱侣的团聚而高兴;而“飞星”也在为他们传递情谊而奔忙。“许译”clouds float like works of art采用明喻的手法用艺术作品的美来表达云的轻柔多姿,在这里并没有传递出织女的神话意义。相对而言,“王译”的Slender Clouds gather into natures fine needle works借助天工异彩巧妙地暗示女性的针线活,这就含有一定的神话意义了。而在“飞星传恨”一句中,“传”一字许先生译为shoot,表达了星星为这一对爱侣传递信息的迫切心情。王先生译为message,表达了女郎织女的绵绵情意,笔者认为,两人在这里虽然表达的是不同的心绪,但都准确的表达出了其情意。“银汉迢迢暗渡”一句中,“许译”中的meet一次不如“王译”中的weaver一次用的精妙。Meet只是强调两人的见面,而weaver一次却准确的表达出了他们长久不见的相思之苦,将两人此刻要传递的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3.“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两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了这样一种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相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互诉衷肠,互吐心声,是那样的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金风玉露”在这里不单指秋天的风露,也象征着这对情侣此刻的美好时光和他们高贵、纯洁的爱情。许先生在这一句中将“金风”和“玉露”直译为“golden wind”和“dew of jade”,有所欠缺,没有传递出他们此刻美好时光的得来不易。而王先生将这一句译为“They embrace in gentle breeze, wet with dew of tears!”,采用了接近联想的翻译方法,变通为微风和泪珠化入情景作实在的描写,收到了意外的艺术效果。

4.“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寄情于物,将牛郎织女的万般柔情比作天河中的悠悠流水,微波荡漾、长流不断。“佳期如梦”既点出了相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这次短暂的相见又是写一次别离的开始。此情此景,不禁催人泪下。“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这两句,许先生采用明喻和对仗的手法很好的传达出了此刻的依依惜别之情,但“date”是美语中的一种非正规用法,在表达蕴藉隽永的境界层面上有所欠缺。而王先生的这两句却更似一筹,“but lasting all”和 “once a year . Alas!”的插入更是点睛之笔,表达了他们永无尽期的爱情和难得一聚的相见。“忍顾鹊桥归路”一句,许先生 “homeward way”貌似更胜一筹。正如前面词牌名所解释,“鹊桥”在中国是一种很美的意境,虽然在此词中含有一种悲愤之情,但却和magpie在西方所传达的意思不同。所以“许译”中转译的“homeward way”在这里更能够表达出此刻相见别离的痛苦之情。

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最后这两句才是真正评论性的描述和哲理上的升华,对牛郎织女的爱情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许译”中的“last for aye”很好的表达了这一对情侣长久的爱情,不必贪恋现在。而为了突出效果,王先生在这里采用了仿拟的手法进行大胆的场面调度。其翻译的要点一方面是天上宏大的叙事场面,一方面是地上万众欢腾的赞美,将天上人间的爱情推向最高潮、从而实现了“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断言,也充实了rendezvous的语义。

三、总结

汉语诗词英译本就是一项浩瀚且费力的工程,虽然笔者认为诗词是不可外译的,诗词的美就在于其不可言传,只可意会之理。但诗词的外译却是很常见的,甚至有些学者一生都以此为业。当然,诗词外译的多个版本都有其优劣之处。本文以秦观的《鹊桥仙》为例对许渊冲和王宏印的两个英译版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各自的可取之处,从中也得到了一些借鉴:第一,每个译者都有各自的原则和风格。许渊冲先生的翻译原则可分为“三论”,即包括“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三化论”(深化、等化、浅化)和“三之论”(知之、好之、乐之)。许渊冲在翻译秦观的《鹊桥仙》时就是以此“三论”为基础进行英译的。而王宏印先生翻译的特点是分析问题入木三分,立论时高瞻远瞩。在秦观《鹊桥仙》的英译中,他不拘泥于韵律格式,而是抓取关键的意象重构事件和意义,实现了中国古典诗词向现代英文诗歌的翻译过度,采用和翻译和仿作相结合的翻译策略。第二,兼顾到中英两种文化和语言差异以及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的特点,译者在理解原作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和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前提下,需要对译入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对比研究,以便其读者更易接受且不会出现偏差。

参考文献:

〔1〕李岩.文史知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王宏印.中国文化典籍英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篇5:鹊桥仙 秦观赏析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 ,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在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在飞驰长空。

关于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一水间 ,近在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在目。

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接下来词人宕开笔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在金风玉露之夜,在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金风玉露 ”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柔情似水”,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就象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 。“柔情似水”,“似水 ”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象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梦”,除言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爱侣相会时的复杂心情。“忍顾鹊桥归路” ,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篇6:鹊桥仙 秦观赏析

秦观作为最受苏轼爱重的门生,他的词艺术成就很高,当时即负盛名。他也是北宋以后几百年被视为词坛第一流的正宗婉约作家。秦词以描写男女恋情和哀叹本人不幸身世为主,感伤色彩较为浓重。他极善于把男女的思恋怀想、悲欢离合之情,同个人的坎坷际遇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运用含蓄的手法、淡雅的语言,通过柔婉的乐律、幽冷的场景、鲜明新颖的形象,抒发出来,达到情韵兼胜,回味无穷。

《鹊桥仙》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把相聚时二人的喜悦放在一个轻柔迷离的特定环境中来抒写,以点概面地勾勒景物,绘出了一幅精巧工致、情韵兼胜的相会画图。“金风玉露”二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 “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 。“

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两人的爱温柔缠绵,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似水 ”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此时此刻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虚实结合,引人遐思。

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篇7:鹊桥仙秦观古诗赏析

整体赏析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张先、柳永、苏轼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词一开始即写“纤云弄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可是,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同过美好的生活。“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仿佛都传递着他们的离愁别恨,正飞驰长空。接着写织女渡银河。《古诗十九首》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盈盈一水间,近咫尺,似乎连对方的神情语态都宛然目。这里,秦观却写道:”银汉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这样一改,感情深沉了,突出了相思之苦。迢迢银河水,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开,相见多么不容易!”暗渡“二字既点”七夕“题意,同时紧扣一个”恨“字,他们踽踽宵行,千里迢迢来相会。

接下来词人宕开笔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议论赞叹道:“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对久别的情侣金风玉露之夜,碧落银河之畔相会了,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词人热情歌颂了一种理想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金风玉露”化用李商隐《辛未七夕》诗句,用以描写七夕相会的时节风光,同时还另有深意,词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映衬于金风玉露、冰清玉洁的背景之下,显示出这种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柔情似水”,那两情相会的情意啊,就像悠悠无声的流水,是那样的温柔缠绵。“柔情似水”,“似水”照应“银汉迢迢”,即景设喻,十分自然。一夕佳期竟然像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梦”,除言相会时间之短,还写出爱侣相会时的复杂心情。“忍顾鹊桥归路”,转写分离,刚刚借以相会的鹊桥,转瞬间又成了和爱人分别的归路。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回顾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及至鹊桥言别,恋恋之情,已至于极。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爆发出高亢的音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这两句词揭示了爱情的真谛: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两句感情色彩很浓的议论,成为爱情颂歌当中的千古绝唱。它们与上片的议论遥相呼应,这样上、下片同样结构,叙事和议论相间,从而形成全篇连绵起伏的情致。这种正确的恋爱观,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远远超过了古代同类作品,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总观全词,每片前三句皆为写景抒情,后两句均作议论。这些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一是因为有前三句作精彩的铺垫,令后两句的议论自然流出,尤觉深沉真挚。二是立意高妙,既能收得住前句,又能宕开,融汇情、理,醒明本旨。作者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散文句法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跃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鹊桥仙⑴

纤云弄巧⑵,飞星传恨⑶,银汉迢迢暗度⑷。金风玉露一相逢⑸,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⑹。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⑺。

词句注释

⑴鹊桥仙:词牌名,又名“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一韵到底。上下片首两句要求对仗。

⑵纤云:轻盈的云彩。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

⑶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⑷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

⑸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李商隐《辛未七夕》:“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⑹忍顾:怎忍回头看。

篇8:鹊桥仙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诗词包点评

我们所熟悉的陆游 的诗作 ,一般都是爱国主题的,其实他的渔舟樵径之作也是颇值得玩味的。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是对渔父居住环境的细腻刻画。“一竿风月,一蓑烟雨”所使用的量词,值得体味,“一竿”与“一蓑”,明显带有渔父的痕迹,准确、生动而形象。“风月”“烟雨”这样的意象,既是具体的现实之景,也是词人心中渔父的生活之景。“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作为一个卖鱼的渔父,为什么反倒害怕走近城门呢?渔父此时是矛盾的,自己原本应该生活在远离尘嚣的深山溪畔,但迫不得已要以卖鱼营生,一边是淡泊名利的渔父生活,一边却是通往争利市场的城门。渔父还是不近城门的,还是不愿意跻身于利益的争夺场,怎敢往红尘深处再迈一步?渔父此处的悄然自问,是否就是诗人现实生活中的心理活动呢?这种微妙的情感寄寓方式,给人留下了细细品悟的空间。

与上阕相比,下阕中渔父的生活场景刻画得更为细致具体、生动可感。“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不正是渔父的日常生活吗?这种平常琐碎且习以为常的事情,却在诗人笔端充溢着浓厚的生活情趣。从“潮生”“潮平”到“潮落”,这既是自然规律,也是渔父对返璞归真的生活状 态的追求 。接着抒 怀“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宋 人咏汉代 严光的诗 ,“一着羊裘便有心,虚名留得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多少有点嘲讽的意味。诗人在此处用典故,无非是要称赞“无名渔父”的清高,这既是对自己不慕俗世功名利禄的自况,也是对世上那些利令智昏之人的微言讽刺。这句并不激昂的言辞,却熔铸了诗人内心所有要表达的感情。

篇9:秦观的诗鹊桥仙原文及赏析

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织云弄巧”二句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用墨经济,笔触轻盈。“银汉”句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推进情节。

“金风玉露”二句由叙述转为议论,表达作者的爱情理想: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

“柔情似水”,就眼前取景,形容牛郎织女缠绵此情,犹如天河中的悠悠流水。“佳期如梦”,既点出了欢会的短暂,又真实地揭示了他们久别重逢后那种如梦似幻的心境。

“忍顾鹊桥归路”,写牛郎织女临别前的依恋与怅惘。不说“忍踏”而说“忍顾”,意思更为深曲:看犹未忍,遑论其他?“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这一惊世骇俗、震聋发聩之笔,使全词升华到新的思想高度。

显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的是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化为闪光的笔墨,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从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这首词将抒情、写景、议论融为一体。意境新颖,设想奇巧,独辟蹊径。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秦观的诗鹊桥仙集评:

张燕瑾《唐宋词选析》:秦观的《鹊桥仙》独具丰彩,是富有创造精神的好作品。它既没有慨叹会少离多,也没有抒发脉脉的相思。却自出机抒,歌颂坚贞不渝、诚挚不欺的爱情。

沈祖棻《宋词赏析》:这首词上、下片的结句,都表现了词人对于爱情的不同一般的看法。他否定了朝欢暮乐的庸俗生活,歌颂了天长地久的忠贞爱情。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文史知识》(1982.12):秦观的这首《鹊桥仙》上片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发抒感慨,下片词人将意思翻进一层,道出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爱情真谛。

篇10: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注释

(1)鹊桥仙:此调专咏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事。始见欧阳修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故名。又名《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双调,五十六字,仄韵。

(2)纤云:轻盈的云彩。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巧妙的花样。

(3)飞星:流星。一说指牵牛、织女二星。

(4)银汉:银河。迢迢:遥远的样子。暗度:悄悄渡过。

(5)金风玉露:指秋风白露。李商隐《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6)忍顾:怎忍回视。

(7)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语出宋玉《高唐赋》。

译文

秋云多变,流星传恨,牛郎织女在七夕渡天河相会。

秋风白露在秋天相遇,胜过了人间无数的儿女情长。

温柔情感如水,美好时光如梦,不忍回顾各回鹊桥两头的路。

如果双方的感情是坚贞不渝的,又何必执著于朝夕相守。

篇11:秦观《鹊桥仙》课件

秦观《鹊桥仙》课件篇1:

一、 学习需要分析

(一)、内部参照需要分析

1、《鹊桥仙》是高中古诗词七首其中之一,具有其独特的风格!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人们常常会因为聚少离多而心生忧愁。这就需要通过《鹊桥仙》的教学来调整学习者的情感,为因离别难聚而心生忧愁学生排解忧愁,让他们学会淡然处之,同时陶冶学习者的性情。

2、学习者在初中对诗歌的学习中,大多注重十分理性的分析,甚至是单纯的为考试而学习、记忆。这就需要我们去站在诗人的角度去感性体验诗歌内在的浪漫、魅力,致力于提高学习者的诗歌品评鉴赏能力。

(二)、外部参照需要分析

1、在现代教学中,过分注重对诗歌理性的分析结构,缺少对诗歌感性的体会以及对其所表现的人生观的把握。

2、在现代社会中,物欲横流,人们大多注重物质上的追求,缺少精神上的享受。所以我们要学习诗歌,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学会去热爱生活,热爱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

(三)、分析结果过去的诗歌学习过分注重对诗歌理性的解构分析,缺乏感性的理解与把握!因此在今后学习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去感性的接受生活中的美好或是不美好的东西,并在此过程中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二、 学习内容分析

《鹊桥仙》原是为咏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创作的乐曲。本词的内容也正是咏此神话。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以超人间的方式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欧阳修、柳永、苏轼、张先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都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观此词堪称独出机杼,立意高远。

层级分析:

三、 学习者分析

(一)学习者初始能力分析

学习者已非初学古诗词,在之前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感受鉴赏能力。而且都正当十六十七岁,遇事甚少,住校必须与家人分离,并且感情萌发,心中多忧愁。而秦观这首《鹊桥仙》一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安抚了多少少年的愁绪。并且学习者在之前的诗歌学习中对语言节奏、韵味以及意象的体会较少,学习者大多为应付考试只看重理性分析,对某一字的用法好处可以一一道来,但对其立意却说不明白。

(二)学习者风格分析

由于现代社会的浮躁以致学生学习,学校教学功利性过强!一切都以高考为参照物,以升学为最终目标。因而学生学习更加缺乏耐心与求知欲,只要把要考的掌握了就不再关心其他的。语文这本生鲜活、生动的科目无奈的变得枯燥无味!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改变学生的这种心态,以诗歌陶冶他们的性情,让他们明白考上大学并不是终结,而只是他们人生中的另一个起点。

四、 学习目标阐明

(一)、认知

1、朗读流利而顺畅并且富有感情;

2、能够理解词中的语言魅力尤其是个别字词的独到之处;

3、能够明白诗歌中所描绘的各种意象;

4、背诵《鹊桥仙》。

(二)、技能

1、可以在以后写作中自然运用词中名句;

2、在诵读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诗词的鉴赏能力

3、学会从意境角度鉴赏诗歌

上一篇:加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推诿扯皮下一篇:红包礼金专项整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