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作纪律制度

2024-05-08

教师工作纪律制度(通用14篇)

篇1:教师工作纪律制度

武阳中学教师工作纪律制度

一、敬岗爱业

1.严格遵守到、离岗时间。宿舍管理员做到每周日下午5时前到岗,教师每天上午签到:7:35以前,上午签退11:30以后(11:30---12:20),下午签到14:30以前(13:50---14:30),下午签退17: 10以后(17:10---18:00)

2.严格遵守学校作息制度。做到按时起床,准时跟班,上课不迟到或无故不上课;严禁上课期间出出进进,抽烟或接打手机;空课或办公期间要认真办公,严禁随便出入校园、串办公室、说闲话或做与办公无关的事。

3.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顾全大局,做到尽量少请假或无特殊事情不请假。若确需请假,要严格按请假程序履行好请假手续方可离校。

4.对承担的工作不敷衍、不拖拉,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二、严谨治学

5.积极开展学习。通过向书本、向名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执教能力。

6.积极组织开展教学工作。做到对早读认真指导,对课堂精心设计,对作业认真批阅。严禁不备课进入课堂上课。

7.积极开展教研工作。做到参加教研活动准备充分、交流积极,善于总结教学的得失,积极撰写教研成果。

三、热爱学生 8.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

9.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耐心指导。严禁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10.关爱后进学生。要善于发现后进学生的闪光点,对后进学生的教导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严禁辱骂、体罚后进生。

四、团结协作

11.同志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积极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家长中的威信。

12.关心集体,树立“校兴我荣”的思想,积极维护学校荣誉。13.严禁同志间搞团团伙伙、说长道短、议论是非。

五、尊重家长

14.对来访的家长要热情接待,倾心交谈,认真听取意见或建议,严禁训斥、指责家长。

六、为人师表

15.严禁在师生声中造谣、传播或散发不健康言论,进行非法言论,污染校园。

16.严禁在学生上课或集会时三五人成群高谈阔论,影响学生学习和行动。

17.严禁彻夜不眠,通宵达旦下棋、打扑克、说闲话等。18.严禁衣衫不整出入校园、走进课堂;严禁被褥不整,宿舍脏乱。19.严禁须发、须胡、染发,奇装异服进校园。20.严禁参与赌博等违法活动,影响教师形象。

篇2:教师工作纪律制度

一、敬岗爱业

1、严格遵守学校作息制度。严格遵守到、离岗时间。到、离岗时要签名。

2、严禁课堂上离开教室,抽烟或接打手机;空课或办公期间要认真办公,严禁随便出入校园或做与办公无关的事。

3、处理好工作与生活的关系,顾全大局,做到尽量少请假或无特殊事情不请假。若确需请假,要严格按请假程序履行好请假手续方可离校。

4、对承担的工作不敷衍、不拖拉,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二、严谨治学

5、积极开展学习。通过向书本、向名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执教能力。

6、积极组织开展教学工作。做到对早读认真指导,对课堂精心设计,对作业认真批阅。严禁不备课进入课堂上课。

7、积极开展教研工作。做到参加教研活动准备充分、交流积极,善于总结教学的得失,积极撰写教研成果。

三、热爱学生

8、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

9、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耐心指导。严禁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10、关爱后进学生。要善于发现后进学生的闪光点,对后进学生的教导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严禁辱骂、体罚后进生。

四、团结协作

11、同志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积极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家长中的威信。

12、关心集体,积极维护学校荣誉。

13、严禁同志间搞团团伙伙、说长道短、议论是非。

五、尊重家长

14、对来访的家长要热情接待,倾心交谈,认真听取意见或建议,严禁训斥、指责家长。

六、为人师表

15、严禁在师生声中造谣、传播或散发不健康言论,进行非法言论,污染校园。

16、严禁在学生上课或集会时三五人成群高谈阔论,影响学生学习和行动。

17、严禁衣衫不整出入校园、走进课堂;

篇3:教师工作纪律制度

关键词:体育教师,激励,学校体育工作

一、引言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体育教师是促进学校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力量, 是学校体育教学与管理最核心、最关键、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因此, 建立体育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从而更快、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二、体育教师的地位以及被忽视的原因

1.体育教师的地位。

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 轻视体育教师, 忽视体育教学的社会偏见依然存在, 从而严重地影响和干扰了我国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学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随着体育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 全民健身计划的具体落实, 学校体育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学校体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严重问题, 在实践工作中, 学校体育并没用得到应有的重视, 可以随意被取消和挤占。

2.体育教师被忽视的原因分析

(1) 学校体育经费短缺情况非常普遍, 同时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上涨的速度超过学校经费的增长速度, 能配齐体育器材的学校寥寥无几, 从而严重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发展。

(2) 学校重文轻体的现象普遍存在, 体育教学工作往往被轻视, 部分学生、家长乃至其他任课老师不重视体育教学。

(3) 由于学校体育设施的不完善, 使体育教师很难正常开展工作, 加上物质待遇、经济利益的差异, 社会上的一些偏见等诸多因素导致体育教师的严重流失, 从而影响体育教师队伍的稳定, 严重地影响着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和时代特点

1.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

(1)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一方面, 体育教师教学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年龄不同的、个性特点各异的青年学生, 要使他们每一个人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体育教师必须因人而异, 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恰当的组织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 体育教师工作的主要环境还是在运动场上进行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业余训练等活动, 同时还要参与学校的许多工作。体育教师工作方式的独特性使教师有较强的成就需要。

(2) 育体与育德、育智、育美的有机统一。

体育教师在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增强学生体质过程中, 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发展学生的智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3) 示范与启智的统一性。

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除了要用自己的知识、仪表等来感染学生外, 还要传授给学生健身的知识、理论、方法和技能。

(4) 艺术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体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交互活动过程, 体育教师首先要进行教学设计, 要考虑学科的特点, 考虑学生的智力水平和身体素质、健康水平, 从而确定教学目标。体育教学设计过程常常是与艺术设计和创造型教学相结合的过程, 需要精心的安排和考虑。体育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和复杂性特点使教师有较强的发展需要。

2.体育教师的时代特点

(1) 教育实践不断变革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师有追求新知识的需要。时代发展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也自然地使教师产生不断接受新知识、追求自身发展的需要。

(2) 市场竞争态势使体育教师有追求公平的需要。面对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外部大环境, 广大教师深刻感受到, 必须把客观的绩效评价和合理的报酬奖励结合起来, 才能符合公平的准则。

(3) 体育教师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 使教师有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正当需要。

四、针对体育教师的需要, 完善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体育教师的需要是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关键因素, 是学校在管理工作中实行激励机制的基础和条件。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激励, 以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1.将学校体育发展与体育教师自身的发展有机统一

学校管理者应通过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 使体育教师将自身发展与学校体育发展有机统一, 使体育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体育发展目标同步实现。学校管理者通过满足体育教师的自尊、自我实现需要, 激发其工作成就感、事业心, 能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撇开低级需要的满足, 更自觉、更长久地投身于体育教育工作, 最终使学校体育走上顺应体育教师发展并促进学校不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完善学校内部的竞争机制

在学校内部, 必须建立完善的竞争机制, 打破“铁饭碗”, 将工作收入与工作实效挂起钩来, 引导体育教师建立协作和竞争并行的工作同事关系。而要确立完善的教育竞争机制, 必须有科学的聘任制、考评制和筛选制等措施。当这些措施充分发挥作用的时候, 教师的优胜劣汰便成为可能, 从而促使体育教师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 并将其转化为奋发向上的强大而又持久的行为动力。

3.创造条件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

学校管理者应积极创造条件, 满足体育教师不断追求新知识、谋求自身发展与提高的需要, 满足体育教师在业务培训、脱产学习、提高学历层次等方面的需要, 可以鼓励体育教师参加各种进修, 可以开展校际协作和组织相互听课、观摩教学, 也可以举办各种专题报告会、学术讨论会等。对于体育教师的进修、培训, 学校管理者应采取鼓励态度, 并辅之以必要的激励措施。

4.根据体育教师需要的差异性, 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和策略

体育教师的需要除了具有共性的一面, 同时亦有其个性, 即体育教师个体的需要存在着差异, 这是由教师个体的经历、地位、环境、人格、情感、兴趣、认识水平、价值观念、社会关系等诸多因素的不尽相同造成的。学校管理者应根据激励对象的特点, 合理地运用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等不同方法, 满足体育教师的不同需要。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不同工作环境的教师、不同学历层次的教师、不同性别的教师, 应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 满足其不同的主导需要。目前, 体育教师生活需要满足总体水平仍然偏低。所以, 提高薪水、福利待遇等激励方法仍是必不可少的。在激发教师积极性的过程中, 学校管理者应坚持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兼顾, 但以内部激励为主;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兼顾, 但以精神激励为主。

五、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力量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发展的主要力量。体育教师在做完自己的本职工作后, 如能精益求精, 在质量上下足功夫, 将体育课、课外活动、课后训练等工作更好地开展起来, 使每个学生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 使其他任课老师认识到体育的魅力所在, 使学校形成一种良好的体育氛围, 最终使学生形成“终生体育”的意识, 从而也推动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使体育在学校中建立新的地位和形象。

在当今时代, 体育教师的需要呈现出新的特点。只有建立适应体育教师需要的激励机制, 才能够极大地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 才能唤起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 实现学校发展与教师自身发展的统一, 达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米青.谈谈学校的激励机制[J].中国教师, 2006, (6) :56-57.

[2]康日奇.学校体育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地位及作用[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2008, (2) :38-40.

[3]吴红撤, 胡茵, 罗玲红.体育教师地位现状的思考[J].台州师专学报, 2000, (6) :93-94.

篇4:教师工作纪律制度

记者从省人社厅了解到,《实施办法》适用范围主要包括全省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及各级教育科研机构、电化教育机构、青少年宫等校外教育机构中的在职教师和教研人员。民办中小学校可参照《实施方案》,参加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评审。

《实施办法》明确,在职称体系建立上,将原来相互独立的中学教师职称系列与小学教师职称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在职称等级设置上,改变原来中学教师最高等级为副高级,小学教师最高等级为中级的规定,统一将中小学教师职称设置为五个等级,资格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员级)、二级教师(助理级)、一级教师(中级)、高级教师(副高)和正高级教师(正高),与原中小学教师职称的对应关系是:三级教师对应原中学三级教师和小学二、三级教师、二级教师对应原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一级教师对应原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高级教师对应原中学高级教师。也就是说,中学教师在原中学高级教师(副高级)的基础上,可申报评审正高级教师;小学教师在原小学高级教师(中级)的基础上,可申报评审高级教师(副高级)和正高级教师(正高级)。

此外,《实施办法》还包括按照突出师德素养、教育教学业绩的导向要求,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切实改变过分强调学历和论文的倾向;按照社会和业内认可的要求,建立健全同行专家评价为主的业内评价机制两方面的内容。

据了解,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工作将于2016年年底前完成首次评聘,初步实现制度入轨,具体步骤为:6月底前完成资格过渡,8月底前完成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的评审和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的申报推荐工作,10月底前完成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评审工作;2017年全省转入常态化评聘。

双江县多种措施抓实教育精准扶贫

《云南日报》消息 双江县围绕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把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来谋划,把群众素质提升工程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8个重点之一来抓,着力解决贫困群众子女入学难,实施贫困村、直过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

自2014年起,双江开始实行高中阶段免学费入学,统一由县财政拨款支付。去年全县财政收入达48 356万元,教育投入达到25 666万元。从2014年至今共免除高中学费416.72万元。“2017年要实现全县贫困村幼儿园全覆盖,学龄前儿童入园(班)率达到90%以上,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确保无因贫辍学学生;继续实施高中免学费教育,农村贫困户幼儿入园每生每年补助300元,2018年起实施14年免费教育。”县委书记黄光富介绍。

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双江县全面落实少数民族教育优惠政策,深入实施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工程,每年面向全县招收品学兼优的4种主体民族学生各15名,县级财政给予每人每年补助1 000元,并实行动态管理、重点培养。

同时,该县积极争取云南民族大学、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每年面向全县定向招录30名贫困村学生,力争用10年时间,为每个贫困村至少培育5名大学生;发挥好职业中学的作用,并积极协调联系中等职业学校每年培养100名不同类别的乡土人才;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1+1”城乡结对帮扶共建计划和“百企帮百校”行动计划。

篇5:教师工作制度

一、教师要注重仪表端庄,服饰整洁。男教师不得留长发,女教师不得佩戴华丽首饰,上课时不得穿背心、短裤、超短裙、拖鞋。

二、按时上、下课。上课前教师提前三分钟在教室门口等候,督促学员做好上课准备。

三、教师上课时带好教案、教具,避免中途耽误教学。

四、讲课时,教师在讲台前,环视全体学员,注意教学语态,讲究教学方法。

五、教师应注意创造良好的课堂纪律,积极引导学员思维,善于激励学习兴趣。

六、实操教师要作好示范,耐心指导,注意安全。

七、教师若因病因事不能按时到岗时,必须提前跟领导请假,以便提前调整,避免耽误课程。

八、教师应尊重学员、关心学员,虚心听取学员意见,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

篇6:教师工作制度

一、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上班期间,因公因私外出者,应向学校有关领导说明情况,报以方位,特殊情况可事后补假或续假。

二、办公期间不串岗、不闲聊、不干私活、不大声喧哗、不看与教学无关的书报,认真备课和批改作业。

三、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穿戴整洁、举止端庄、谈吐文明、相互尊重,每周一准时参加每周的升旗仪式。

四、严格执行三表,按时上下课、不拖堂、不随意调课,移动电话不得带进课堂,在授课中途不出课堂(因病除外)。

五、预备铃响,及时到达教室门口,目视学生;上课铃响后,师生互致问候。在教学活动中,态度和蔼,亲切大方、精神饱满,不坐着上课、不接电话、不接待客人,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六、保持校内清洁卫生,不乱抛杂物,不随地吐痰,办公桌上的簿本要堆放整齐。

七、通讯工具不带进课堂,开会时,通讯工具一律设为振动。

八、组织好每一节课的教学,保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良好秩序,尤其是需要变换上课地点的课,教师要提前组织学生到位。

九、加强学生的卫生教育和管理,任课老师保证上课期间的教室卫生。

篇7:中学教师工作制度

二、执行学校的各项规定,尽力按有关要求去实践,积极关心学校,参与学校管理。

三、遵守作息制度,不旷课,不无故迟到或早退,认真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四、努力做好“五认真”工作,着力提高教学质量,要重视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完成好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

五、热情爱护和严格要求学生,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和身心健康,坚持耐心指导、具体帮助、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歧视、放弃学生。

六、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注意锻炼身体,按要求认真做好值日工作。

七、准时参加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教研活动、校会等。

篇8:教师工作纪律制度

关键词:义务教育,中学,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体育教师

经国务院协商并最后通过《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 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 在全国范围内的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政策。此政策一这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义务教育阶段的高度重视与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苏州市义务教育学校目前已逐步实行了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和教学活动过程的复杂性, 在实行了这一政策过程中, 也难免出现了一些问题, 而研究分析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贯彻情况及出现的问题, 有利于更好地贯彻实施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达到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目。为此,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 对苏州市义务教育中学70名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和分析这项政策实施的现状, 从而对苏州市义务教育中学体育教师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更好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1 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分配的内涵及构成

绩效中的“绩”, 在汉语中有“业绩”的意思, “效”有“功效, 效果, 效率, 效益”的意思。《牛津现代高级英汉词典》对英文“Performance”的解释是“执行、履行、表现、成绩”。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工资和奖励性工资两个部分, 基础性工资占70℅, 由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和岗位职责等要素决定, 奖励性工资占30℅, 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

2 苏州市义务教育中学体育教师收入现状

近年来, 随着苏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财政收入增长逐年上台阶,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加, 投入水平多年来一直名列全省首位。苏州市随着国家发布“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陆续在各个义务教育中学贯彻实施绩效分配, 这一措施有力地促进了苏州义务教育的高水平发展。苏州市的经济逐年增长, 2009年苏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40.20亿元, 中国大陆排名第五, 按户籍人口计算GDP已经成为全国人均产出最高的城市。学校体育教育事业也发展相当快, 但从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实行后, 苏州市义务教育中学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并没有提高很多, 低于其它学科的教师, 并远低于公务员薪金水平,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3 绩效工资对苏州市义务教育中学体育教师的影响

美国学者艾利森认为:在达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 (政策) 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 而其余的90%则取决于有效地实施。我国义务教育绩效制度于2009年实行的, 起步较晚, 发展得不太完善。对中学体育教师来说意义也十分重要, 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 对体育教师们是机遇也是挑战。通过对苏州市义务教育中学70名体育教师的柚样调查, 对实行这一政策的情况如图1所示, 在苏州市义务教育中学体育教师有66%认为实行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持比较满意的态度, 20%的体育教师认为满意, 而仅有14%的体育教师对现行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不满意。可见大部分中学体育教师处于基本满意状态。

3.1 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对体育教师工资收入的影响

n=70

自苏州市各个中学实施教师绩效工资政策以来, 教师工资有所增加。根据调查结果分析, 如表1显示:60%的苏州市义务教育中学体育教师认为他们的工资有少量的增加, 23%认为有大幅增加, 14%认为没有增加, 说明这一制度的实行对体育教师工资有所影响, 并且可以看出他们的工资也普遍的有所增长, 但增幅不大, 这也表明绩效工资制度是维护广大体育教师的待遇利益。

3.2 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对体育教师工作的影响

n=70

绩效工资制度能形成积极上进、争创佳绩、岗位建功的氛围, 使得教师们形成一个竞争的团体, 不断的创新, 不断的钻研, 促使学校的内环境处于一个不断更新的状态, 以利于老师们的状态也发挥到最佳。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对苏州市义务教育中学体育教师的影响方面见表2, 大多数中学体育教师认为一般。其中有57.1%的中学体育教师认为推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般;有65.7%的中学体育教师认为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一般;有62.9%的中学体育教师认为学校形成积极上进、争创佳绩、岗位建功的氛围一般。由此看来, 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对苏州市义务教育中学体育教师能产生的激励性不大。

4 影响绩效工资在苏州市中学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n=70

考核指标对考核结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是取得什么样的考核结果的落脚点, 指标的全面性和量化程度反映考核结果的真实程度, 同时绩效考核指标设置要具有可操作性。根据调查, 有80%的体育教师认为现在实行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只有20%的体育教师认为现在实行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实行情况还可以。从表3调查显示, 有60%的体育教师认为绩效工资分配制度需要改进, 并根据图2显示, 目前存在着这些问题:

4.1 工作量的不合理

大强度的工作量是影响苏州体育教师实行绩效工资的主要原因。体育教师超量的工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 工作时间长。很多体育教师从早操到下午课外活动结束, 每天的工作时间均超过9个小时, 明显超过其他教师, 但带早操和指导课外活动时间都不计算为工作量;课余运动队训练工作量打对折或不计算工作量。 (2) 上课时数多。各级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教学班级大量增加, 而体育教师的编制不相应增加, 使得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 (3) 教学强度大。由于班级众多, 人数基数大, 体育教师无论是备课, 还是教学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4) 工作头绪多。体育教师除了担任着体育课课、“两操”管理、课余训练以外, 还负责组织学校群众体育活动, 有的还担任学生管理工作, 繁重的工作量使体育教师疲惫不堪。工作量大而绩效工资待遇低是其中最大的问题, 也是广大中学体育教师认为最不合理的一个方面, 而合理安排工作量及充分落实绩效工资待遇是解决这一问题之关键。

4.2 工资结构不合理

义务教育中学体育教师的工资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固定工资, 由财政拨款;二是绩效工资, 由学校自筹。2006年的统计显示, 比2002年初中教师增长了63.2%。但这一工资制度却逐渐走入了死胡同。义务教育中学绩效工资总量的70%作为基础性部分, 一般按月发放, 而绩效工资是收入中“活的部分”, 它作为发挥激励导向作用的重要手段, 占30%, 由学校按照规范的程序和办法自主分配, 一般按学期或学年发放。但教师的工资水平仍然低于国家公务员、医生和律师等, 而体育教师的待遇与其他课程教师比较相对较低, 他们之间待遇的悬殊较大。

4.3 工作类别处于弱势

从工作类别论, 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仍属低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由专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职业声望等几方面组成。近几年, 虽然教师整体地位有所提高, 但体育教学仍没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 体育教师的经济地位处于弱势, 缺少校外创收的机会, 总体经济收入水平不高。体育教师在社会政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较低, 学校内干部的选拔和任用基本与体育教师无缘。在“官本位”等传统思想影响下, 体育教师职业声望较低。学校领导对体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轻视体育教师的工作, 与体育教师交流沟通少。学校对教师的任用、评价、培养、晋升使得而教师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而体育教师常处于弱势。

4.4 工作能力提高慢

在图2中, 虽然只有29%的认为工作能力提高慢, 但是也表明是存在问题的。体育教师的工作能力素养表现为: (1)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及广博的相关学科的理论实践知识。 (2) 先进的教育理念。 (3) 较强的创新和科研能力。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和教师能力提高要求给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们造成了明显的压力, 尤其体育教师。在科研方面, 体育教师较其他课程教师在科研能力上明显欠佳, 其原因, 工作量大而缺少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及撰写论文。绩效工资属于一种鼓励机制, 体育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等, 才能全面完成与达到绩效工资的目标及其要求。

4.5 学校阳光式的绩效工资机制不完善

“阳光式”的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有三项原则。首先就是公开原则。其次是公平原则。最后是透明的原则。经对苏州市义务教育中学实行绩效工资制度的调查, 很多学校对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做得并不好, 70%的体育教师认为, 学校并没有贯彻三公原则。绩效工资制度的建设模式仍不明确, 考核等配套制度还不规范, 考核过程中监督机制不健全。绩效考核是实施绩效工资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考核体系。落实绩效工资制度的关键在于建立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绩效工资考核体系。一个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 在具体设计的时候要根据每个地区和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绩效工资的考核指标, 而在具体考核过程中缺乏民主监督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使得绩效工资制度实施的目的难以达到。

5 结论

1.苏州市义务教育中学体育教师大部分认为实行绩效工资分配制后收入稍有增加, 并持比较满意的态度, 并对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形成积极上进、争创佳绩、岗位建功的氛围等方面都有正面影响。

2.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对苏州市义务教育中学体育教师的发展是机遇也很挑战。绩效工资制度实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体育教师的工作地位偏低、工作量计算方法不合理和没有充分落实绩效工资待遇、绩效工资制度贯彻三公原则乏力, 是影响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的主因。

6 建议

1.要从制度上确保义务教育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地位, 承认其各种工作, 并合理计算其工作量并全面落实绩效工资制度, 以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全面贯彻与加强宣传实行“按劳分配, 优绩优酬”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 使机制更加透明, 维护广大中学体育教师的利益。确立绩效工资制的阳光模式, 让绩效工资制改革的政策及法律的不断推进中, 建立一整套公开、公平、公正的法律体系。

3.不断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教育素质、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等, 不断优化教师结构, 以努力提高师资队伍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大磊.美国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及其对我国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明.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9 (4) :41.

[2]陈时见, 郝栋峰.美国公立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 2009 (12) :3-4.

[3]李晓莉.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实施现状、问题与建议[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3) .

[4]师玉生, 安桂花.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制的学校管理学思考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 (10) :28.

[5]王永华.教师绩效考核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09 (3) :3.

[6]荆强.体育教师职业压力源探析.今日科苑, 2008, (7) ;137-137.

[8]付亚和, 许玉林.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 (4) .

篇9:教师工作纪律制度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围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为核心,通过中小学教师定期注册制度,健全教师管理机制,推进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养,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升云南省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目标任务

通过中小学教师资格的定期注册,全面评价教师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情况,客观公正记录教师履行岗位职责以及参加培训学习等情况,促进教师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健全教师资格管理机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三、主要原则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应与教师人事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将严格教师考核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应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范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客观体现教师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情况。

四、工作要求

根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要求,云南省的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实施工作采取先试点再在全省推广的方式进行,经与曲靖市教育局和富源县教育局协商,决定选择曲靖市富源县作为云南省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地区,2016年开始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工作。现将云南省教师定期注册试点工作安排如下:

(一)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省教育厅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省教育厅相关处室、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负责人,试点市、县教育局分管领导任领导小组成员;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由云南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曲靖市教育局分管副局长任办公室副主任。

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省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工作的领导、组织和政策制定,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定期注册业务指导和相关工作协调。曲靖市教育局和富源县教育局成立相应的定期注册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做好本地区定期注册试点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具体工作要求

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的对象、注册条件、申办程序以及结果的运用详见《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实施细则》。

(三)加强保障

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工作关系到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要求提交的材料多,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定期注册不允许收费,因此试点地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提供相应的人员和经费保障,确保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顺利开展。

(四)工作时间安排(参见本页表格4)

篇10:值日教师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规范化、细节化、制度化管理,保障校园安全和谐,特制定此制度。

1、值日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保质保量完成值日工作。

2、值日起讫时间,从当天上班时间开始,到下班结束。

3、按时到岗,忠于职守,课间不得在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要在自己所管辖的区域内管理好学生的课间活动。

4、值日教师在值日期间要佩戴值日标签,负责各班级的卫生、纪律和两操的检查管理,并做好检查记录。

5、值日教师是每天各班德育量化评比的负责人,责任重大,关系到各班的切身利益,因此,检查时必须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要求”严格执行“值日教师工作制度”和“可见检查打分表”。

6、参与监督全校学生佩戴校牌、穿着校服、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和违纪行为要及时向班主任和政教处反馈。

7、协助处理学校内学生发生的突发事件(校外人员滋事、学生打架、意外受伤、生病等。)遇到重大事件和安全隐患等问题时要及时与班主任和带班领导联系。

8、值日教师要指导好学生会对各班进行公平、公正的检查,并及时把情况反馈给班主任,检查学生会同学的上岗情况。

9、值日教师对各班的纪律、卫生和备品摆放要勤于检查,勤于记载,勤于处理,坚决克服值日工作的懒惰性和随意性。

10各值日教师应密切配合,加强对全校学生的日常行为的督促和检查。对学生中的违纪行为,不能以扣分了事,必须严肃批评教育,督促其纠正错误,并将情况反馈给班主任。

11、值日教师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值日,应及时向政教处打招呼,并自行安排好其他教师替岗,杜绝漏岗、溜号等现象的发生,如有出现,算工作失职一次记入考核档案。

12、值日教师迟到、早退、到岗不尽责,没有按要求及时检查、记载、统计、交接等工作,算工作失职一次记入考核档案。

13、值日工作中,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理,检查记录出现空白现象,2次以上者,算工作失职一次,记入考核档案。

14、值日教师因失职或对事件处理不当而造成事故,则视情节轻重、责任大小,追究当事人责任,并算工作失职一次,记入考核档案。

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全体教师的职责,全体教师都有责任对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进行制止,值日教师要树立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对学生管理工作高度重视,确保校园平安、畅通,教育教学秩序正常。值日教师的工作将纳入《全校教职工量化考核》当中。

值日教师课间检查记录

篇11:教师工作常规管理制度

(试    用)    根据八百弓联校教师工作常规管理制度,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制定八百弓中心小学教师工作常规管理制度。一、教师实行坐班制,每天记教师考勤。教师应按时上、下班,坐班,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有病有事需请假办好手续。半天病事假要事先调好课,经教导处同意;半天以上病事假要向学校提出申请,经校长批准并办好请假或续假手续,并按规定扣请假者每天花板0元(病假视情况而定)。迟到、早退每次扣3元;旷工半天扣10元一天扣20元。坐班时间上午8:20――11:00,下午第一节课开始至第二节课下课结束为止。二、全体教师必须按时参加学校每次例会,按时参加联校、学校、党政、工会等召开的各种会议,按时参加每次的.政治业务学习,做到不迟到、早退,无故缺席、迟到、早退每次扣3元,请假扣5元(公差、函授、婚丧假除外),旷会扣10元。开会时,组织者要事先认真准备,紧凑有序;听会者要尊重他人劳动,不做其他事情,认真听会,必要时做好笔记,自觉端正会风,原则上不准带小孩入会,期末学校组织检查会议记录和政治业务学习记录。三、每周星期天晚上至星期四晚上不准超过晚上11:00点娱乐,发现一次,每人罚款20元,校长罚款50元。更不准打牌赌钱。四、各科教师必须熟悉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熟悉并掌握所教年级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并根据教学班的实际,在开学前制定全期教学计划。各科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书写教案。不准抄袭教案,不准用原有教案代替。教案规范,应有“目的要求”、“教具准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部分。能随时接受行政抽查和定期检查。五、坚决杜绝不备课进课堂,不严格执教的现象。不准随意出教室,不准坐着讲课(只有考试除外),不准上课做私事。升旗仪式,全校性集合全体教师必须参加,课间操班主任必须到位督查,一日两次眼保健操由任课教师进堂组织。六、作业份量要适当,克服重复性和机械性。注意灵活性和创造性。教完新课及时练习巩固,及时讲评,订正错误。更不准私自为学生订购资料,增加学生负担。各科教师应在期末考试前一周结束新课,认真搞好总复习,组织迎考。七、强化德育工作,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各科教师要配合班主任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向全体学生,关心、爱护后进生,严禁一切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八、实行家访制。每学期班主任进行普访,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以便配合教育。提倡各科老师配合班主任做家访工作。九、教师

[1] [2]

篇12:教师安全工作考核奖惩制度.

安全工作考核奖惩制度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全校教职员工的安全责任,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学校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办发《中小学校安全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结合我校《安全工作实施意见》和《石家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制定以下学校安全工作考核、奖惩制度。

一、奖惩范围: 本在编在册教职工及外聘人员。

二、考核奖惩规定:

1、学校对安全管理工作实行月考核制,在编在册教职工考核情况纳入学校月考核指标中(100元/人/月,并作为学期考核和考核的依据之一。外聘人员以学期末综合考核形式记录考核并兑现奖惩(400元/人/学期。

2、对在安全和消防安全全年工作中成绩突出,获得市、区级肯定或奖项的个人或集体可以根据级别再进行一次性奖励,奖励幅度由校务会讨论而定。

3、对在校严重违反安全制度和职责且造成伤害事故的教职工要按照事故追究其责任。

三、考核流程:

1、在编在册教职员工由学校安全保卫部及保安队进行月考核。具体考核办法详见《月安全考核办法》

2、外聘人员由学校安全保卫部进行学期考核。

四、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和责任追究

1、学校实行以校长为学校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全员安全工作岗位责任制,明确各责任部门、责任人职责,落实工作措施,加强校园安全防范,消除隐患,确保校园不出安全事故。

2、根据“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忽视安全工作和发生较大事故或多次发生安全事故的个人,进行责任追究,给予处理。

五、责任追究范围

1.因违反相关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造成学校安全事故的;2.因工作失职、渎职、玩忽职守造成学校安全责任事故的;3.因组织师生大型活动,未按照《石家小学大型活动申报制度》执行,并未采取有效安全防范措施而发生较严重安全责任事故的;4.因不按照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及有关规定,造成学校安全责任事故;5.发现隐患或事故发生后,未采取有效措施以造成更大损失和影响,并未按照相关规定及时上报,或谎报、瞒报、漏报的;6.虽未造成安全事故,但安全意识薄弱,检查过程中发现不履行安全职责,或记录不全,安全管理存在隐患的。

7.其它需要追究的责任事故。

六、学校安全考核奖励及事故责任追究标准 1.无安全责任事故、检查无不合格项 发当月全额安全奖100元。2.四级安全责任事故

检查过程中发现不履行安全职责,或记录不全,安全管理存在隐患的。第一次发现口头警告提示,发现第二次扣发当月安全考核奖金的50%。

3.三级安全责任事故

因违反以上<责任追究范围>而发生安全突发事故,造成学生显见伤害但还不需要赴医院处理的,除需及时和家长联络,取得家长的理解和原谅外,扣发当月全额安全考核奖金。

4、二级安全责任事故

因违反以上<责任追究范围>而发生安全突发事故,造成师生伤害赴医院处理,造成家长不满的;或造成学校1000元以下经济损失的。除需及时进行善后处理外,扣发当月安全考核奖金的150%。

5.一级安全责任事故

因违反以上<责任追究范围>而发生安全突发事故,造成师生较严重伤害,需要住院治疗,造成家长强烈不满,对学校造成一定恶劣影响(如取消文明单位、家长投诉、信访等的;或造成学校10000元以下经济损失的。除扣发当月全部月考核奖金的200%---500%外,在学校内通报批评;学校视情节轻重酌情向相关责任人追偿经济损失。

6、重大安全事故

因违反以上<责任追究范围>而发生安全突发事故,造成学校重伤、或重度中毒1人及以上,或财产损失1万元以上的安全责任事故。学校除扣发直接责任人全年安全考核奖金外,并及时向县教委上报;由县教委视情节轻重对学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相关责任人做出处罚。受处理人员,当年不得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称。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情节恶劣的,依据相关政策法规从重处理。

七、责任追究办法

1.三级以下责任事故,由学校保卫部根据事发实际情况进行检查与核定。2.二级以上责任事故,由保卫部牵头,组织安全领导小组检查审核确定,并向县教委做相应报送。

八、特别奖励:如果全年学校未出现任何大小安全事故,教师安全工作交办任务完成得很好,受到县级以上部门及领导表彰,在绩效奖励外嘉奖200元/人/年;学校开展安全征文竞赛,班级学生在县级及以上单位评选获奖,奖励100 元/次/人;开展班级安全知识黑板报评选一等奖奖励100元,二等奖奖励80元,三等奖60元,其余班级鼓励奖奖励50元;安全论文及安全优质课获奖按教科室奖励办法奖励。

九、本制度自校委会通过发文之日起执行。(奖金来源:30%绩效奖,嘉奖资金由学校其它资金支付,外聘人员奖励金额由学校平时所发奖金之积累;奖金兑现时间:年终

说明:本制度班上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考核,上课时间谁上课谁负责,课间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考核比例为6:4。

二零一二年二月七日

篇13:教师职业准入制度研究

关键词:教师职业,教师准入,教师注册制

一、中国教师准入的现状

改革开放前1949—1976年, 新中国教育规模扩大, 教育扩张带来对师资的大量需求。教师短缺时, 草根文人特别是政治立场有问题的、或者家庭出身不好的草根文人, 中小学教师是很好的选择, 这一时期教师门槛是相当低的[1]。改革开放后, 深化师范教育体制改革, 重组教师教育资源, 打破独立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 综合多元化的教师格局日渐形成。1986年9月, 教育委员会提出:“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应挖掘潜力, 积极主动地承担培训中小学师资的任务”, 确定了师范院校为教师职业发展主体的思路。1986年, 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国制定教师资格考试制度, 对通过考核的人员颁发教师资格证书, 这是首次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教师资格证书制度。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第15条规定:“国家鼓励非师范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中小学或者职业学校任教”[2]。这让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吸纳非师范生作为教师职业的后备力量。2001年5月, 国务院提出, “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 以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 从此, 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只要获得教师资格都是未来教师的中坚力量[3]。

自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之后, 对希望从事教师职业或教育教学活动的申请者只要通过法定的职业许可制度, 就具备教师身份。接受师范教育的师范生, 只需要完成学校规定的相关课程, 递交学历证书等材料直接申请, 经鉴定合格, 毕业时就能直接获得教师职业资格许可。对于非师范类的学生通过教师资格考试便获得教师职业准入许可。考试的流程分为笔试和面试。笔试考试科目一般是教育学、心理学。经过为期几天的面试培训后, 通过试讲、说课等教学能力的面试后就可以获得教师从业资格证。这种方式的弊端也日益凸显, 教师职业准入机制也受到了质疑。

二、教师职业资格许可制度存在的问题

1. 职业资格许可缺乏完善的管理。

健全的职业资格许可制度, 能够有效地促进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加快转变职能, 强化市场监管。政府合理的规范职业秩序, 对关系重大的岗位实行准入控制, 能够促进人才能力的爆发和技术人才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社会就业和再就业, 并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职业资格制度体系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 只有各个部分相互协调, 才会让职业资格许可制度效益发挥最大。但随着职业资格许可制度的深化发展, 职业许可向系统化深入, 如政府行政部门负责的职业资格有劳动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师、电子商务师;人事部统一规划出台的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通过人大立法出台的执业资格:执业医师。各行各业主管部门负责的职业资格如报关员[4]。就整体上而言, 没有一个统筹职业资格管理体系的总舵手, 造成职业资格规划与管理上的混乱, 更没有设定一个合理有序的法律框架让执业资格健康发展。

2. 教师职业准入门槛低, 缺乏退出机制。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教师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师质量, 要从教师准入的源头抓起。然而, 现实状态下, 教师准入标准是相当低的。在教育学科领域, 缺少一个统一的教师标准, 各师范院校在培养教师时, 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定都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师范类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也仅限于1—2个月的实习。对于毕业生的评估也没有清晰的衡量标准, 似乎只要是师范院校毕业, 就可以从事教师职业。教师教育机构对教育质量把控尺度不一, 导致各类学校培养的学生质量差异颇大, 流入到讲台上的教师资源也就良莠不齐。教师资格证制度打开了非师范生进入教师队伍的大门。但教师是一种专门化的职业需要教师素养, 而非师范生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 对教育素质、教育本质的理解难免存在偏颇, 可教育理念是教师区分于其他职业重要、隐形、宝贵的特质。对于知识结构体系, 教师资格认定只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进行考核, 仅仅学习这几门课程基本的教师理论水平略显不足, 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教师资格专家测试申请者的基本教育教学素质和能力, 测试的方法包括面试和试讲。教育教学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 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慢慢积累的, 而非师范生几乎没有任何的经验, 所以谈不上经验的积累。约为20分钟的面试也很难看准申请者是否具有真实的教学能力。市场经济是追求师资的配置效率的, 但教师不适应教师行业时, 是被动怠工但仍占据一个教师职业岗位, 还是直接跳出教育体系, 目前缺乏一个退出的规范。

3. 教师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程序不完善。

中国职业资格许可制度的实施程序是“培训—考试—颁证—注册—监督—再培训”。在中国现行的教师资格证实施程序中只具备前三个流程。意味着教师资格证一经取得, 就可终身使用, 教师自身几乎不受任何的监督机制制约, 这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是一份与时俱进的事业, 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应贯彻教师事业的始终, 但申请者获得教师资格证后没有再培训的继续教育, 部分老师不能满足新时期受教育者多元化的需求。职业资格实施程序当中考试和注册是最重要的两个环节, 考试是资格控制的有效手段, 注册是职业管理的手段, 在教师资格证的实施程序中, 几乎没有注册程序, 各项考试合格、体检达标后, 有关部门就会颁发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证, 但注册管理等配套严重滞后, 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 培训流于形式也极大影响了教师资格制度作用的发挥。

三、美国教师资格制度经验启示

1. 提高教师资格证的获得门槛, 提高教师队伍质量。

实行注册教师制度, 是为了不断地完善教师资格证制度, 提高教师质量。中国教师质量不高体现在学历低和教学技能不足。美国非常注重教学实践。教师教育学科毕业的大学生通过专业课后, 必须参加由专业机构组织的二次考试, 合格后才获得初任教师资格证, 再去中小学实习一二年, 实习结束后参加专业实践能力测试, 成绩达标才可获得正式的教师资格证。直接向教育机构申请者, 通过严格的考试后, 经历一段长时间教育教学实习, 并由上级部门对整个实习活动进行考评, 合格后, 才可以获得证书。在美国, 随着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拥有大学学历是教师资格的前提条件, 中小学教师申请者需要学士学位, 有些地方初等教育教师要有教育硕士学位。部分州要求高中教学者有双学位。中国应提高教师准入的门槛, 加强申请者教学技能的考量, 师范院校积极为学生创造实习场所, 教育机构也应落实教师技能培训。在编教师加强自我学习, 提升学历, 实现自我价值。有一定学历并具有教育实践经历的人, 更有利于发展为合格的教师。

2. 严肃注册结果, 优化退出机制。

美国教师资格证书需要不断地更新来维持证书的有效性。美国教师资格证有二种更新方式:同级更新和升级更新。同级更新:符合更新要求的, 所持有证书期满, 延长证书的有效性。更新升级有二种方式。一是强制性升级:如威斯康星州, 教师资格证分为初始教师资格证、职业教师资格证、专家教师资格证。初始教师资格证书五年不可以更新, 三年之后五年之前出具证明书, 证明达到职业发展计划要求的新老师必须在初始教师证期满之前更换高一级证书才可任教。二是自愿性换证。在州获得最高资格证书后可参加全国教师资格认证, 认证成功可以获得全国教师资格, 不成功也不影响任教[5]。注册作为一种监督手段对教师入职后从教资格定期核查, 定期注册不合格或逾期不注册的人员, 不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在实际操作中要统一注册合格口径, 对于不合格的注册结果要严肃处理, 不能让注册制流于形式。注册制的实行也需优化退出机制以辅助。在中国, 教师是稳定性极强的职业, 只有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经查实为使用假资格证书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 影响恶劣的情况才会撤销教师资格, 撤销资格而脱离教师队伍, 是一种被动的退出机制。市场经济追求的是资源的优化配置, 当个人觉得能力达不到教师要求想要退出教师行业, 需要有关部门主管主动退出事宜, 给教师行业一个有序的环境。需要完善主动与被动的退出机制,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3. 完善职业资格程序, 继续教育落到实处。

纵观职业技能许可程序, 在实施注册制后, 也应该把握职业技能许可的最后一个环节:再培训。美国的教师资格证有时间长短的区别和五年一更新的限制, 为了继续任教美国教师必须进修, 加强继续教育培训获得更长的教师资格[6]。培训的效果是考量教师证能否更新的一个判别标准。在中国教师职业社会化是教师掌握从事教师职业的知识和技能, 以及从事职业后进行知识更新、技能更新再训练的过程。继续教育是注册的主要内容。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不因局限在根据学科分类也要根据教师所处的职业发展阶段避免让再培训成为过场, 触动教师职业发展规划的动力, 达到更新教师的知识储备、提高教育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若建.荆棘大道:改革开放前社会流动视角下中小学教师研究[J].开放时代, 2014, (3) .

[2]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要览 (1949—1996) [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6:77.

[3]林群, 余桥, 吴节义.对非师范生热衷报考教师资格证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11, (8) :79-82.

[4]周光明.职业资格许可制度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 2006, (2) :59-60.

[5]梁桂莲.美国教师定期更新制度的启示——以中国实施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为视角[J].比较与借鉴, 2014, (1) :65-68.

篇14:教师工作纪律制度

教师资格制度是当前我国教师任用制度改革的关键,从教师教育发展的大局上看,它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启动了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将为我国教师的培养、考核、任用、评聘等提供制度保障,为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提高提供原动力,从而带动教师队伍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由于它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特别是与现行的教师教育制度的衔接还有许多不顺畅的地方,有待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在完善我国教师资格制度过程中,应该摆脱狭义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概念,尽快建立师范教育机构的认证系统、教师资格认证系统和教师培育课程认证系统,将教师资格制度扩展为一个师资培育的根本性制度,并予以有效的实施”。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和完善与我国教师教育制度相适应的教师资格制度,共同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发展。

一、推行教师资格制度对促进教师教育发展的意义

教师教育制度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国家对教师培养和培训体系、结构模式的基本规定。主要包括对教师教育的内涵、性质、功能、结构,教师教育的基本内容、课程设置、考核方式,教师教育的模式、过程,教师教育的机构等的规定。教师教育制度是提高教师素质和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现在世界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教师教育制度,旨在通过教师教育制度,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素质和水平,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以达到保证教育质量的目的。

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教育制度都是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为主旨。因此,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教育制度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教师资格作为从事教师职业的准入条件和标准,决定着教师教育的内容、过程、方式、模式、考核等,对教师教育具有导向和制约作用,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准的不断提高,教师资格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或变化。所以说,推行教师资格制度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

1.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实施教师资格证制度是国家依法治教,使教师的管理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律化轨道的前提,是依法管理教师队伍,保障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法律手段。教师资格制度作为一种职业准入制度,它通过严格的考核与认定程序,严把教师进入的关口。通过对申请从教者的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评鉴,向那些具备教师资格条件者发放教师资格证书,挑选出合格的人员从事教学工作,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

2.有利于体现教师职业的特点,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发展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强,对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职业。其性质决定了只有通过专门培养、严格选拔的人才能担任教师职务。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用立法的形式规定教师的任职资格,将明确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进一步确立教师职业的法定地位。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发展。

3.促进教师来源多元化,形成高质量的教师储备队伍

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实行开放式教师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和制度保障。教师资格制度构筑了教师入门的关隘,既是严格的,也是开放的。这对于改变教师队伍专业结构或学科结构的单一性局面、丰富教师队伍专业结构的类型、优化教师队伍专业结构的组成必将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也为学校实施教师聘任制、形成竞争激励机制创造了条件,使教师素质、教师质量形成良性循環。

二、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教育制度间衔接不顺畅的表现

教师资格制度作为国家法定的职业准入制度,与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密切相关。我国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仅有三年多的时间,在法规建设、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教师资格制度规定和实施来看,也存在一些不利于教师教育制度实施的因素,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范院校的毕业证书等于教师资格证书。现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第16条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可以持毕业证书,向任教学校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申请直接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这种规定显然与教师教育制度存在矛盾之处,不符合教师教育发展趋势,不仅在实践上受到质疑,而且在理论上也缺少说服力。教师职业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所掌握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知识离教师是“专业人员”所应具备的素质相去甚远。学历合格不等于能力和水平的合格,师范院校的毕业证书并不等于教师资格证书。

2.教师任职的资格等于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的考试合格。《教师资格条例》规定,只要符合所申请教师资格类别的学历要求且志愿加入教师职业的社会人员,通过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这几门课程的考试和认定考核,即可获得教师任职的资格。只要通过这几门考试考核就可以成为一个专业的人员吗?教师资格制度对推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3.由上而下的教师覆盖制度。这涉及到教师资格的融通性问题,我国的教师资格共有七级,《教师资格条例》第五条规定“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的等级的种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这是完全由上而下的教师覆盖制度。事实上,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对象有不同的智力、情感、意志和能力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这方面的界定过于模糊,会为实际操作带来许多不便之处,不利于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4.教师资格的终身有效性。我国教师资格没有期限的规定,具有终身证书的性质。教师一旦获得资格证书,就意味着终身具有执教的权利。而终身制意味着教师一旦获得教师资格后,教师资格制度对教师便没有任何约束力。而教师专业化理论认为:从本质上讲,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

三、改革和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加强与教师教育制度的衔接,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发展

1.提高教师资格准入标准,推动教师教育制度的改革。教师资格标准主要是指教师资格的学历标准、课程标准以及教育实践的标准。其一提高教师资格学历要求。我国《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中对于教师资格的学历标准和课程标准特别是教育专业课程标准的规定偏低,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需要。从世界教师教育发展趋势来看,许多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已经实现了大学化,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标准要求以学士学位为基础,并开始延伸到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教师资格的学历标准提高,教师教育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其二提高教师资格专业课及实践要求。教师培养的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的“老三样”即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材教法,比较单一和薄弱,也不适应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必须开设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技能等培养教师专业内涵和实践能力的课程,突出教师职业的专业特点,并加大实践训练的力度、增加实习、见习的时间。无论是教师资格的学历标准,还是课程标准,它们的提高必然要求教师教育机构开发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培养模式等,因为教师资格的标准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教师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而“培养目标集中反映了社会和教育变革对教师教育的要求,是教师教育变迁的最根本的动因。培养目标的变化必然引起教师教育模式的整体性变革。”

2.清晰界定教师资格融通性,取消完全自上而下的覆盖式制度。我国的教师资格有七种,它们间在一些教育原理上有相通之处,但它们的学科性、专业性都有不同的特点.而申请各类型教师资格时,仅对一般的教育原理做了规定,对它们学科性、专业性规定却缺乏明确的规定。教师资格的分类细化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如日本的教師资格分的比较细,且不能上下融通,在职教师中,有76%的初中教师拥有高中资格证书;有55.5%高中教师拥有初中教师资格证书;有63%的小学教师拥有初中教师资格证书;有28%的初中教师拥有小学资格证书。教师资格类别的细化及不融通性要求教师教育机构充分考虑到中小学教学对师资的实际需求,能提供与各种类别的教师资格相适应的课程与教学,从而培养出合格的教师,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

3.规定教师资格的有效期,促进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由于制度的限制,不可能从实质上解决教师培养和教育的质量问题。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很强,教师资格终身有效,不利于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从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考虑,应对教师资格有效期作出年限规定。在美国一些地方如田纳西州、加州等出现了一种期限五年的证书,期满必须更换新证,才有资格继续任教。教师资格有效期的规定,从制度上规定了所有教师必须定期地进修培训,保证了教师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可能。

4.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和多次认定的制度。提高教师资格学历标准虽然具有促使教师教育水平提升的功用,但不能为教师教育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在认定教师资格以后,学历的作用就随之消失了。而教师教育是终身教育,这种终身教育既需要教师教育制度提供保证,也需要教师资格制度予以强化。因此,建立教师考核和资格二次认定制度就非常必要。在教师考核方面,需要根据《教师法》的相关规定,制定教师考核实施的有关规章制度,使考核制度能够按照客观、公正的原则来进行,并建立以考核结果为依据的教师受聘任教、收入分配或者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等制度。在教师资格再认定方面,可把同一种类的教师资格分为2个等级:初级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教师资格证书。初级教师资格证书是对符合教师资格学历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公民颁发的证书,它的对象是教育教学成绩合格刚毕业的新教师。初级教师资格证书有效期可规定为5年。由于大多数新教师适应教师岗位的工作并达到比较熟练程度,大约需要5年时间。通过5年的教学实践,经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考察合格,并且完成了规定的进修课程的学分,可进行教师资格的二次认定,颁发专业教师资格证书。教师获得专业教师资格证书,意味着他在教育教学方面已经接近成熟,具备了合格教师标准。如果经过考察不合格者,要取消其初级教师资格证书。对于获得专业教师资格证书的教师,每隔5年进行一次考核,考核不合格,取消其教师资格。

上一篇:最是亲情让人忆散文下一篇:住宅改商用证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