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工作汇报

2024-08-28

援藏工作汇报(精选8篇)

篇1:援藏工作汇报

援藏工作汇报

2010年至今在开展援藏工作以来,成都大学附嘱医院、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省人民医院、彭州市人民医院等医院先后派驻20余名援藏工作人员到我院工作。援藏队工作人叫克服高寒缺氧、感染地方病等种种困难。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抓好分管工作,讲原则顾大局,自觉遵守各项规定,虽然10余位援藏干部来自不同的地市和单位,但大家十分注意团结协作,提倡“讲谦让、重互助、多沟通”,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照顾,决策上共同商议,真正做到了“讲团结、顾大局”,形成了较强的团队精神,为医院发展积极建议献策,努力规范医院管理,提高医院医疗质量,为我院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主要开展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规范设置医院科室

根椐我院实际情况规范设置医院行政科室、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

二、开展病历、处方等医疗文书书写的讲座,并通过质量检查进一步规范了医院的医疗文书书写,提高了病历及处方质量。

三、创造性开展工作,主动打开局面

药房规范化建设,从软硬件方面规范化建设药房、医疗库房,得到省州专家肯定;增设针灸理疗科,加强外科(指导医院开展“胆囊切除术”“复杂疝修补”等新手术、积极

开展骨科工作,填补该院骨科方面空白。先后完成了手外伤清创术,神经、肌腱探查吻合术,截肢术,股骨内侧髁内异物取出术,肩、肘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各种骨折手法复位外固定术等操作);五官科(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开展了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功能科室(CT,DR等大型设备得到了充分使用)等科室能力建设。

四、为民医院开展健康体检等业务提出合理化建议。

五、进一步规范医院管理,不断提高医院医疗质量。

1、建立并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2、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

3、建立医疗安全管理机制

4、建立完善医疗工作流程

六、指导医院开展创等达标的各项工作,顺利创建二乙医院

七、加强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八、做好培训带教工作,举行病历书写规范讲座,参与组织并对石渠县乡镇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二次,对全县23个乡58名医护人员进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与预防接种事故的防范及处置》培训。培训会上还将金牛区一些做得好的社区服务中心规范管理经验和他们进行交流。

九、积极参与公共卫生与疾控工作支援

十、医疗物资与技术保障并行

石渠县人民医院 2014年4 月3日

篇2:援藏工作汇报

——上海市首批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核心组专题学习汇报

2016年6月19日,上海市首批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队核心组4名队员随上海市第八批援藏干部大部队入藏,2016年8月7日,工作队36名专任教师即将入藏。全男同志,平均年龄36.8,60后2为、90后2位,70后17位,80后19位。作为首批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队,在没有先前经验的情况,40人规模的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如何开展呢?这是摆在工作队面前的首要问题。

2016年7月14日,根据联络组的指示,结合工作队当前的工作中心和面临的问题,核心组成员专题学习了教育部印发的《“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和韩正同志、戴晶斌同志、倪俊男同志等领导的相关重要讲话,重点讨论了“组团式教育援藏为什么”、“组团式教育援藏干什么”、“组团式教育援藏留什么”三个问题,形成了上海市组团式教育援藏要“牢记使命

精心谋划

助飞雪域高原教育内涵发展之梦”的工作共识。

一、要牢记使命,坚持“五个为”,不断探索组团式教育援藏为什么的问题

核心组学习了西藏自治区的发展里程,特别是1959年和平解放和1995年援藏工作启动这两件大事对西藏自治区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全方位发展的重要意义。我们认识到,援藏是中央建设西藏的战略决策,是为了促进边境安全、促进民族团结、促进边疆稳定、促

进地区发展。习总书记曾说过,西藏要发展,根本在教育。工作队队长傅欣在发言中指出,组团式教育援藏要紧扣一个宗旨——为西藏的长久治安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爱党、爱国、维护民族团结、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具体来讲,我们要牢记党中央和上海人民托付的光荣使命,坚持“五个为”,即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是为了贯彻实施党中央的西藏建设方略,为了增进汉藏人民的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为了促进沪藏两地的人才交流和资源共享、为了服务当地师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为了培养和锻炼一批党的优秀干部。核心组认识到,要实现这四个为,每一位援藏干部都要担当起四个角色,即党的优秀干部角色、文化使者角色、桥梁纽带角色、播种桃李的园丁角色和援藏大学堂中的学习者角色。

二、要精心谋划,追求“五个型”,不断探索组团式教育援藏干什么的问题

通过学习,核心组认识到,近年来,日喀则地区开展了“走出低谷,重塑形象”的综合性教育事业提升工程,通过“薄弱学科建设”、“传统文化三进等重点工作项目,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经验,使日喀则地区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工作队副队长陈前在发言中指出,在日喀则地区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组团式教育人才援助要坚持服务师生、丰富内涵、精准援藏的原则,综合考虑工作队团队建设、工作队的援藏着力点、工作队队员的成长等问题,精心谋划工作队的组织建设和功能建设。核心组根据联络组提出的“开心援藏、幸福成长、建工高原”援藏理念,结合教育援藏的工作特点,提出了五

个方面的团队建设目标,即要把上海市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队建设为平安型团队、亮丽型团队、学习型团队、快乐型团队和特战型团队,在这个“五个型”中,“特战型”是最终落脚点,即特别能在艰苦岗位、重要岗位上勤奋努力、开拓创新、建功立业。

三、要脚踏实地,争做“五个星”,不断探索组团式教育援藏留什么的问题

在学习讨论中,大家认识到,组团式教育援藏要根据日喀则市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发挥工作队的优势,从具体的项目和岗位入手,脚踏实地地做一些事情,坚持找准一个点,干一成一件事、留下一片光的原则。经过讨论,大家进一步明确了组团式教育援藏的工作思路,概括为“五星”行动:一是发挥管理之星的作用,优化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规划和管理机制,搭建沪藏教育交流和共享机制;二是发挥育德之星的作用,与学校德育工作者一起,着力提升学校德育水平;三是发挥教学之星的作用,与当地教师一起,提升学科教学水平,帮扶学困学生;四是发挥科研之星的作用,和当地教师一起,协同开展教育教学科研项目,共同提升专业水平;五是发挥才艺之星的作用,与当地艺术、体育、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教师一起,携手培育学校特色课程。工作队核心组成员门唯

一、朱炯在讨论中补充到,我们要根据“五星”行动方案,工作队将进一步明确40名援藏干部的工作岗位、主体任务和工作目标,制定人事安排方案,使每一位工作队队员都有合适的发力点。例如,在帮扶学困生方面,我们要凝聚力帮助来自福利院的近200名孤儿的生活自理、树立自信和学业发展。在艺体方面,我们要帮助建设唐卡艺术教育中心、司马卓舞学生艺术团等西藏优秀传统教育项目。

经过这次学习,核心组更加坚定了信心,将在沪藏两地人民的大力支持和各级领导的指导下,以饱满的精神开创上海市首批“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事业,使其雪域高原深深扎根,绽放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篇3:广东推动援藏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根据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广东于1995年开始对口支援西藏林芝地区。20年来,广东严格按照中央对援藏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部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始终”[1]的要求,紧紧抓住林芝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群众急需解决的困难和实际问题,不断加大援藏力度、拓宽援藏领域、创新援藏方式、深化援藏内涵,推动援藏工作向纵深发展,逐步形成“一个龙头,两翼齐飞”的援藏工作新格局,成为全国援藏重视程度最高、工作力度最大、干部表现最好、援藏效果最显著的省份之一。

广东援藏工作受到中央及粤藏两省区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林芝地区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对广东援藏工作作出了“广东援藏堪称楷模”的评价。广东援藏工作为发达地区对口支援欠发达地区工作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援藏工作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以干部援藏为引领,不断加大投入夯实发展基础。

自1995年开展援藏工作以来,广东始终站在战略全局和民族团结的高度,按照中央的总体部署,以干部、资金援助为引领,从干部、人才、资金、技术等各方面支援林芝地区发展。到第七批援藏时,援藏干部人数增至第一批的2.5倍,援藏资金增至第一批的11倍,援藏项目增至第一批的2.3倍。

从前期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到近年来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新格局,广东援藏20年来坚持不懈的大力投入,成效显著。2013年,林芝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83亿元、财政收入6.6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0.0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8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612元,分别是1994年的33倍、26倍、55倍、21倍和8倍,林芝地区基础设施得以大幅改善,广东援藏工作促进当地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以民生援藏为龙头,倾心为林芝农牧民群众谋福祉。

根据援藏形势的变化发展,按照朱小丹省长提出的“坚持富民优先,民生为重”原则,第六、七批援藏工作把改善和保障民生放在核心位置,资金重点投放于改善农牧区基础设施和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民生项目建设。如第六批援藏队将80%以上的援藏资金投向农牧区,完成1019户解困安居工程,建成25个小康示范村,建设林芝地区疾控中心重点实验室、养老院、中学体育场馆等,开展卫生医疗援助,提升城乡居民养老水平和就业水平。第七批援藏队计划重点投入开展民生援藏项目,集中力量实现偏远村“六通”、农房改造、农用桥梁修建及建设小康示范镇村、孤儿院、幼儿园、妇幼保健院等。民生援藏工作的积极推进,实实在在改善了民生,争取了民心。

三、以产业造血为抓手,逐步培育林芝经济内生动力。

根据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指示及林芝地委、行署“把林芝建成绿色生态地区,藏东南的经济、旅游中心”的发展定位,援藏队紧密结合实际,依托当地独特的气候、地理资源、区位特点和产业发展基础,着重帮扶林芝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和特色农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产业造血能力。

通过在一些重大项目上实现突破,对整个林芝经济发展形成辐射带动效应,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如以打造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实施建设福清河景观带、鲁朗国际旅游小镇、波密县木镇和察隅县小城镇,形成“四点一线”精品旅游布局,全面盘活林芝东线旅游资源;积极发展工布、门巴、僜人等民俗文化特色旅游,大力推动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在察隅农场打造现代养殖业,建设藏东第一个农牧产业园区——波密产业园区,建设林芝县优质水果带、墨脱县万亩高山有机茶种植基地和易贡茶场茶田改扩建等项目,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牧业,扶持林芝逐步建立特色产业体系,强势推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农牧民收入加速增长。

四、以智力援藏为支撑,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软实力。

结合林芝发展实际,科学布局智援项目,以人才培训工程为主要抓手,为林芝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一是加大“请进来”力度。前六批援藏队先后组织59批400多名专家赴林芝开展短期技术援藏。第七批援藏队先后组织4批医疗援藏队和15名教师赴林芝义诊和支教,计划三年内再引进108名中高层急需技术人才,培训800名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

二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实施“培优带富”行动计划,选送当地优秀教师、医生、基层干部到对口援建市跟班学习,组织急需的农牧技术人员和农牧民致富带头人到广东发达地市实践培训,力争达到“培训一人,收益一片”的效果。

三是打造“带不走”平台。援藏队长期在教育、医疗、工程、农牧等多个领域开展送教带训、技术交流和互联互动活动,帮助建立便民服务中心,为林芝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智援队伍。

五、以社会力量为补充,促进援建工作广泛参与。

广东省委、省政府和援藏工作队积极牵线搭桥,多领域、多形式、多渠道地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援藏工作中,积极鼓励和引导实力强、信誉好的企业到林芝地区寻求合作、投资兴业。如以鲁朗国际旅游小镇为平台,引进恒大、保利、广药集团等17亿元项目投资。广泛宣传发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企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实施多项捐赠和支持,重点帮扶边远落后地区和贫困农牧区,将广东人民的深情厚谊送到当地百姓的心坎上。如广东省直40多家单位和企业向波密县农牧民捐赠价值500多万元的物资,东莞市一类镇街援助820万元结对帮扶建设4个小康示范村,虎门商会爱心企业家捐赠650万元援建林芝妇幼保健院住院楼等。

援藏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思想认识到位。

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是援藏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石。广东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把援藏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原广东省委书记、现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现任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省长朱小丹、省人大主任黄龙云、省委组织部部长李玉妹、常务副省长徐少华等各级领导均高度重视援藏工作,经常过问或亲赴建设现场检查指导。如:胡春华书记对第七批援藏队给予亲切指导,要求他们“充分认识西藏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朱小丹省长明确提出“要贯彻‘两个大局’战略思想,当好援藏排头兵”,一年两次亲赴鲁朗国际旅游小镇等建设现场实地考察。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悉心指导极大鼓舞了援藏队伍的士气,深化了队员们对于援藏工作的思想认识,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二、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到位。

不断拓宽援藏思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是提升援藏工作效率,促进各项工作高效优质完成的助推器。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推动下,援藏队立足实际工作,逐步实现“五个转变”:

一是把“民生为重,富民优先”作为新时期援藏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从注重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向民生领域特别是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转变,着力提高农牧民生活的文明程度和幸福指数;

二是“把林芝最佳经济增长点作为广东产业援藏最佳工作切入点”,从单纯的项目建设向扶持产业、增强“造血”功能转变,着力培育林芝经济内生动力;

三是鉴于林芝技术性人才紧缺的现实情况,从单一的干部援助向综合性人才、技术援助转变,增强林芝地区的智力支撑;

四是把援助的领域和范围不断向基层延展,从干部援地县向干部援基层乡镇转变,确保应援必援、应援尽援;

五是从无偿援助向促进粤藏两地交流合作转变,着力激发当地“造血”功能,引导广东企业赴林芝投资兴业,实现资源互补、互惠双赢。

三、科学编制规划方案,项目资金管理到位。

援藏项目是援藏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支撑,项目选定实施及资金的落实情况直接决定了援藏工作的效益和成绩。广东援藏队历来重视科学合理编制规划方案,并用以援藏项目的制定和实施。如第七批援藏队入藏后即展开深入细致的调研,走乡访户进站,行程近3万公里,完成《广东省对口支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修订方案》、制订《广东省2014-2016年援藏项目计划表》、《广东省对口支援西藏林芝地区2014年援藏项目年度计划表》,确保项目按时开工建设和资金及时投入使用。

在创新援藏模式方面,实施干部、资金、项目“三统筹”,有效防止“项目跟着干部走,资金围着人情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创新性采取“交钥匙”与“交支票”相结合、以“交支票”为主的方式,“交支票”不交责任,确保所有项目计划全面落实,项目建设规范管理,质量效益让群众满意。探索援受双方“双审、双签、双管、双覆盖”的项目资金管理新模式,加大援藏资金监管力度,确保所有资金专款专用,援藏项目符合林芝地区实际需要。

四、树立援藏模范标杆,干部队伍建设到位。

一名援藏干部就是一面旗帜!高标准选拔援藏干部和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援藏工作的重要保证。20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严格做好援藏干部选派工作,严格把关、层层选拔,把政治素质高、工作作风实、行政能力强、业务技术过硬的干部选进援藏工作队。经常组织援藏干部学习中央和粤藏两省区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水平;定期开展廉政教育和纪律教育,严格执行干部管理规章制度,不断加强援藏队日常监督管理和干部自我约束能力,打造出一支支精神饱满、踏实肯干的援藏干部队伍,出色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充分展现新时期广东精神,屡屡荣获林芝地区、粤藏两省区乃至全国先进奖章,树立起全国援藏标兵的良好形象。

援藏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随着近年援藏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原有的对口支援工作体制机制对项目进度造成一些影响,需要进行改革创新,以增强援建工作的灵活性;

二是针对林芝地区一直紧缺教育、医疗、旅游、司法、科技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迫切需要有计划地引入相对应的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提高援藏干部中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

三是由于林芝地处欠发达地区,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建立、要素流通不顺畅,以及交通、能源、资金、人才、信息化等发展瓶颈限制,要在当地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彻底改变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将林芝品牌推向全国仍需作出巨大努力。

进一步做好援藏工作的思路与建议

一、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改革完善援藏工作体制机制。

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总结推广广东20年援藏工作所形成的好的做法和经验,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不断加大援藏投入,为林芝地区在西藏自治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改革完善对口支援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援藏项目的长效工作机制,对中、长期项目与短期项目建设管理加以区分,探索项目实施规划年限与工作队派驻年限分离、交叉,规划由粤藏共同制订,各批工作队负责严格执行规划实施,加强项目衔接和资金、物资等的对接工作。

明确对口援建市与派出干部在同一对口现场,发挥好援藏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完善援藏干部考核评价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进一步调整援藏干部的专业结构。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大援藏干部中旅游、医疗、教育、农牧业等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采取灵活多样的援藏方式弥补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状况,如多渠道、多范围地组织省内的专家和志愿者团队赴林芝开展短期支教、培训、义诊等援助活动。

二、打造软、硬件并驾齐驱的援藏格局,推动林芝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突出“民生为重、富民优先”主题,坚持智力“软援藏”与产业“硬援藏”并举,推动林芝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援藏资金、项目重点向基层和农牧区倾斜,集中精力搞好偏远村“六通”、搬迁群众安置房改造、小康示范镇村等基础设施改善项目,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基础设施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

着重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支撑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激活产业“造血”功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推进鲁朗国际旅游小镇等旅游产业项目建设,深入挖掘开发林芝特色旅游资源,发展自然生态游、民族风情游、乡村文化游等绿色生态旅游,推动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促进生态旅游产业链不断完善。大力促进能够带动农牧民就业增收的绿色生态农牧业发展,支持发展特色加工业,结合城镇化进程建设产业示范园区,形成“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互动发展模式。

三、更加重视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大力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援藏项目建设。

结合林芝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广东的市场优势,发挥“四县两场”援藏工作组内引外联的桥梁纽带作用,动员社会资金参与援藏项目建设,鼓励和引导广东信誉好、实力强的企业来林芝寻求合作、投资兴业。学习和借鉴鲁朗国际旅游小镇项目平台引进投资的成功经验,探索推广以资金引进、技术帮扶、项目开发、人才就业等合作为重点,促进广东的人才、技术、管理和资金、市场优势与林芝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特色农产品、藏药材资源禀赋优势有机结合的合作型援藏模式。

援藏队重点做好牵线搭桥和提供服务的工作,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到援藏项目建设和林芝特色产业发展中,逐步将项目建设和管理及特色资源产品的生产、推广、销售等交给市场和企业,进一步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把林芝潜在的资源优势变为现实的发展优势,实现“资源互补,互惠共赢”。

四、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宣传营销,将林芝的品牌形象推向世界。

篇4:援藏工作汇报

活动期间,工作组先后参观考察了正在改扩建的日喀则地区农牧局办公楼、日喀则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日喀则地区脱毒马铃薯研究中心,并与日喀则地区农牧局召开了农业技术援藏工作座谈会。活动促进了交流,增进了了解,对进一步加深双方农业技术方面合作达成了共識,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在9月20日举行的援藏工作对接会上,于强副主任首先介绍了我省自然情况和近5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他说,日喀则地区农牧业占西藏农牧业比重很大,吉林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省份,双方拥有农业发展的共同优势。通过几年来的农业援藏工作交流与合作,双方拥有共同合作的基础,随着援助工作深入开展,双方拥有援助与受援的愿望与需求。同时,伴随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长足发展,吉林省与日喀则地区拥有共同促进发展的目标,因此,双方都有信心、有决心做好在农业技术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工作,共同努力促进日喀则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足发展,农牧民的增产增收。

对接会后,双方就脱毒马铃薯、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的农业技术援助与合作进行了坦诚的交流与沟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并就技术培训方面达成了共识。

篇5:援藏工作汇报

许晓珠同志学习活动的情况汇报

根据县委组织部《关于转发〈向授藏干部的模范许晓珠同志学习〉的通知》精神,我局在学习活动中坚持做到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部署;畅谈学习体会,紧密联系实际,迅速掀起学习许晓东同志先进事迹的热潮,收到了明显实效。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和特点综述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部署

我局领导对组织党员干部向授藏干部的模范许晓珠同志学习工作非常重视,把这次学习活动作为一项重要议事日程来抓紧抓好。1月22日下午,我局组织党员干部职工16人认真学习许晓东同志先进事迹。事迹中充分体现了两年半的时间里,为帮助当地各族群众实现修通公路、摆脱贫困的夙愿,许晓珠同志冒着生命危险翻雪山、穿密林,忍受蚂蟥叮咬、毒蛇袭击,先后14次穿越被称为“生死路”的艰险山路进出墨脱,50多趟奔走于拉萨、北京、广东之间,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

通过学习活动,使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立党

1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以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畅谈学习体会,紧密联系实际

集中学习后,我们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讨论交流活动。在畅谈体会中,局领导都先后作了发言,使党员干部普遍受到一次深刻的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牢记“两个务必”的教育。大家一致认为许晓东同志的事迹寓教于艺,生动感人。通过学习交流,大家感性,催人泪下。直观的体会到了普通的共产党员默默无私奉献精神,熠熠生辉的为人民服务精神。纷纷表示,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根本宗旨,处处以人为本,以让人民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败得失的重要标准,用自己廉洁勤政的实践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这次学习活动是发改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教育引导党员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习许晓东同志活动为契机,深入推进党员“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以及“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工作,突出创新性,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把此二项基础性工作抓好抓实,为建设实力惠东,打造和谐家园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篇6:援藏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在西藏昌都职业技术学校工作,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学生的认真学习让我无比欣慰,昌都职校教师的热情也感动着我。今后假如西藏还需要我,我会义不容辞的再来这里。现就本学期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教学方面

本学期虽然没有做过什么高水平深层次的教学活动探究,但是我的教学工作每走一步都是脚踏实地的,从没有丝毫的放松过,深刻谨记自己是来这里给孩子们带来新理念的。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西藏的学生们由于基础知识较差,许多学生甚至没有上过小学及初中,所以我的备课工作必须非常认真,寻找课本中最简单易懂的部分进行讲解,力求让尽量多的学生理解到书本中的重点。

2、让学生在课堂上尽量都动起来——动口、动手、动脑。藏区的学生非常活跃,这点与内地学生存在差异。但是他们有时候过于躁动,所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他们,同时保证课堂的纪律是我一直探讨的。我组织过他们小组讨论、情景模拟、实训室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取得成效。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培养学生独自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积极参加校内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向职校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了解适合藏族学生教学方法。这些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知道了课堂上该怎么教和怎么讲。

4、认真及时批改学生的课内外作业,力求做到全批面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此外通过作业让学生进行课后复习,提高知识点的掌握。

5、组织了招投标的技能大赛,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每个小组作为一家企业,指导学生制作投标文件,并模拟了开标现场。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懂得了招投标的基础知识,了解了招投标的工作,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锻炼了胆量。

二、思想方面

由于藏区是我国一个自治区,有着自己的文化底蕴,在来这之前是我不大了解藏区的风俗习惯的。当我走进昌都职业技术学校后,我深刻意识到自己不只是一名教师,而且还承担着维护祖国和谐的任务。所以在学校工作期间,我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思想教育讲座,了解自己在这里应该跟学生们说什么,应该怎么跟学生进行沟通,努力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人他们接受我,认可我。

三、自我完善

利用课余时间查看学校有关教育教学刊物,以便及时了解藏区的教育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进一步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拓宽自己的视野。课余时间也走进学生宿舍,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丰富自己的教学教育理念。

总之,只要我们心中真诚地为了学生,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一切以提升学生的生命状态为出发点,我相信,我的教育生涯能在不断的磨练中得到提升。

汇报人:

篇7:援藏工作心得精选

八宿县位于藏东南部,地处高山峡谷地带,自然资源十分匮乏,农牧业基础薄弱,人均纯收入处于全区中下水平。武汉钢铁公司自承担对口援藏西藏八宿县任务以来,累计投入援藏资金5625万元,建设援藏项目32个,为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8月,武钢第二轮和第三轮援藏干部交接,第三轮援藏工作顺利启动。同年11月,武钢与八宿县签署了“十二五”期间对口支援协议,五年协议援助资金5000万元。

当前,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全面部署武钢新一轮援藏任务,加快推进援藏工作向前迈进,更加自觉的地做好援藏任务,是摆在武钢第三批援藏干部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结合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和八宿县实际,按照县委、县府“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

要求,武钢援藏干部在深入分析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以“五个始终”为新一轮援藏工作指导思想,以“两个立足,四个结合”为新一轮援藏工作思路,以“抓住重点、关注热点、突破难点、培育亮点”为新一轮援藏工作要求,不断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

“两个立足”。即新一轮援藏项目要立足向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上倾斜,向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倾斜,通过项目建设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四个结合”,一是干部援藏与经济援藏相结合。新一轮援藏干部在“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和能力素质培养,为更好的履行职责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要统筹援藏资金,确保协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保证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二是“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新一轮援藏在提供必要经济支持的同时,更多在增强八宿自我发展能力上下工夫,根据当地的资源特点、产业特征和基础情况,提出了“一产保温饱、强基提本、农牧结合,二产突特色、发掘优势、创先强优,三产大发展、多路经营、多路进发”的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挖掘“一江(怒江)一湖(然乌湖)一带(然乌至同卡公路沿线)一点(邦达机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河谷农业、邦达草原畜牧业、高原特色旅游业,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既要帮助完善硬件建设,夯实社会发展的基础,又要把更多工夫下到软件建设

上,统筹技术援助和本土人才培养,形成经济援藏、干部援藏、技术援藏和本土人才培养协同推进的支援模式;四是近期援藏与远期援藏相结合。新一轮援藏干部要立足当前,抓紧编制好对口援建规划,尽快明确三年援藏任务和年度安排,把急需干、群众迫切盼望的、现在就能干的事情先干起来。同时着眼长远,充分考虑八宿未来发展需求,本着先急后缓、远近结合的原则,有序推进远期援藏各类规划编制。

按照“两个立足,四个结合”援藏思路,武钢第三批两名援藏干部以发展八宿、建设八宿、稳定八宿为己任,深入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谋划援藏思路,创新援藏方式,拓展援藏领域,不断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一是创造性地开展援藏工作。面对八宿宣传实际,我们创办了《八宿报》,在昌都十一县属首创,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人大主任向巴平措同志还亲自为《八宿报》题名。为提升城市品味,美化环境,我们与武汉东湖荷花园沟通协调,在八宿县武钢广场人工湖引种荷花,荷花种植在全区尚属首次。二是加强技术援藏。在我们沟通协调下,促成了武钢设计院与八宿战略合作,今年四月份,武钢设计院选派技术人员到八宿对然乌镇等7个乡镇中心小学校舍和县城地下管网进行设计,并对本土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培训指导。三是制定中长期援藏规划。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订了《十二五经济援藏规划(草案)》

和《-三年援藏项目规划》等中长期援藏工作指导性文件。三是加紧援藏项目实施。今年4月武钢第三轮首批援藏资金480万元拨付到位,用于县人民医院基础建设,同时我们选定四个改善民生项目,即邦达镇小城镇建设(三角广场)和邦达村、日吉村、乃然村村容村貌整治项目,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篇8:援藏工作汇报

为推动帮扶地区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 2013年总站组织有关专家、畜牧技术推广人员编写出版了畜禽养殖主推技术丛书, 向新疆、西藏等地区赠送了近2 000册。书中配置了大量照片、示图和简洁的文字说明, 让广大牧民一看就会, 一用就行。

新疆、西藏是我国特色畜禽遗传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 为将资源优势尽快转变为经济优势, 总站积极帮助新疆、西藏保护、开发利用畜禽遗传资源。2013年指导帮助新疆开展伊利鹅、和田羊、哈萨克牛的保种工作, 帮助西藏申请了50万元的保种费, 对藏猪、帕里牦牛进行种质资源保护。

上一篇:2006年上半年司法所工作汇报下一篇: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情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