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鱼跃前滚翻教案

2024-08-31

体育鱼跃前滚翻教案(精选8篇)

篇1:体育鱼跃前滚翻教案

初中体育《鱼跃前滚翻》教案

水平

(四)课型:新授

课时:共4节课 第3课时

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体操类项目是初中生必修学习中的项目之一。初中生可根据条件和爱好,从体操类运动中选择某项内容学习,以满足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采用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体育与健康》教材《体操》章节《鱼跃前滚翻》单元。教材从课的性质上看;“鱼跃前滚翻”属于滚翻类教材,从课的类型看,本课是一堂单一课。“鱼跃前滚翻”教材在七年级《体操》章节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难易度较适中,学会容易,学好难。因此学会动作可以加强学生的灵敏素质和协调能力,学好动作可以为体操类项目打下好的基础(尤其是基本姿态)。“鱼跃前滚翻”在本学期安排4课时,本课是第三课次。鱼跃前滚翻是在学习前滚翻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为以后技巧联合动作教学服务。“鱼跃前滚翻”的蹬、跃、撑、滚等各技术环节,同其他滚翻类动作技术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学好“鱼跃前滚翻”对以后的滚翻类教材的学习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鱼跃前滚翻”动作要点概括讲四个字:蹬、跃、撑、滚;经常参加“鱼跃前滚翻练习:可提高身体柔韧、灵敏、协调素质,培养学生动作灵活,反应敏捷,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践指导作用。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针对本校七年级学生。结合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学、兴趣广泛、模仿能力强特点,因此,在教案的总体设计上,本着求实、拓宽、探索、创新的思路来展开,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既强调教师 “教”的重要性,又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七年级学生特别喜欢体育活动,经过大半学年的学习,身体素质有所提高,班级纪律好,集体荣誉感强,学生接触新事物时兴趣较浓厚。在鱼跃前滚翻前两次课次后,大多数学生的前滚翻动作已经掌握较熟练,对“鱼跃前滚翻”基本技术动作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本课次授课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在前两次课后已经有几个体育尖子生较好的掌握了技术动作,在课上他们能起到小老师的作用.。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鱼跃前滚翻的动作技术结构,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陈述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懂得身体跃起腾空是区别于前滚翻的关键

技能目标:6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鱼跃前滚翻动作,20%的学生完成动作圆滑优美,具有明显的腾空过程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集体的环境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自我评价能力,提高审美和鉴赏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蹬、摆、越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衔接,动作的连贯性

教学难点:蹬越的高度、远度,远撑后团身滚翻的技术动作

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讲解示范法、预防和纠正错误发、积极性评价法、分层次递进法

学练法:观察法、模仿练习法、小团体练习法、小团体评价法、自我评价法、保护帮助法、体育游戏法

教学流程1。常规准备活2.专项准备活3.复习前滚翻4.新授鱼跃

前滚翻5.学生展示教师点评6.集合放松

教学步骤

(一)常规准备活动

1、围绕操场跑一圈热身

目的:充分热身,尽快进入状态,深呼吸时为了让学生尽快恢复。预计时间:3分钟

(二)专项准备活动

1、行进间扩胸运动

2、头部运动2/8拍

3、上肢韧带:腹背运动2/8拍

4、全身活动:双手举平蹲下抱膝 2/8拍

目的:为本节课做好准备,尽量避免伤害事故发生。预计时间:3分钟

(三)前滚翻练习

过程:学生分小组练习前滚翻5-6次,教师小组间进行指导,具体由体育尖子生负责本小组的练习,并进行帮扶

分组:按水平男女生各分成2个小组(课前已经分好),水平高的组提醒学生保证动作的质量和身体姿态(一般指导),水平一般的组重点放在动作完成的连贯性,完成程度,让学生能较熟练的完成动作(重点指导)

学完教师总结过渡到本节课内容《鱼跃前滚翻》

目的:回顾前面学的内容,巩固提高技术动作,为本节课做准备预计时间:5分钟

(四)鱼跃前滚翻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播放视屏《鱼跃前滚翻》

(1)蹬摆协调、充分,保证有足够的高度和远度

(2)空中保持含胸,低头眼看后下方,展髋,整个身体在空中保持一个弧形

(3)远撑后,快速曲肘、低头、含胸、收髋、团身,向前滚翻

(4)并腿从蹲立过度到站立,双手侧平举,动作完成

(5)教师进行示范

(6)时间:约2分钟

2、组织学生进行尝试性练习,帮扶学生立即到位,立于体操垫一侧

(1)练习次数:2-3次(2)时间:约3分钟

3、集合学生进行交流、谈体会

(1)时间:约2分钟

4、教师进行小结,特别点出易犯错误,及其造成的原因

原因1.蹬地摆臂不够充分、不协调,导致蹬摆高度不够、远度不够,这是整个动作的基础

原因2.空中动作不舒展,没有成一个弧形,展髋不充分,收髋过早

原因3.远撑后,没有及时低头团身,或后背直接着地

原因4.滚翻时团身不紧,过早的放腿时间约2分钟

时间:约2分钟

(六)拓展练习

时间:约12分钟

(七)学生展示

选择部分同学进行汇报展示,展示好的同学,同学们给予掌声,教师进行点评

时间:约5分钟

(八)集合放松

1、整队集合,播放音乐《高山流水》,进行放松,放松内容《太极推手》。

2、教师进行小结,同时布置器材的回收

3、师生再见宣布下课

4、时间:约4分钟

篇2:体育鱼跃前滚翻教案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授课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结合初中阶段学生好动、好学、兴趣广泛、模仿能力强特点,因此,在教案的总体设计上,本着求实、拓宽、探索、创新的思路来展开,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既强调教师“教”的重要性,又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更要关注其运动的快乐感,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并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其个性发展,力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成,重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好体育游戏这一非常好的教育手段,通过游戏规则要求,教师言语激励,评价反馈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实事求是,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和优秀体育道德作风。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体现体育的教育性原则。

二、教材分析:

本次课的教材主要内容是鱼跃前滚翻。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全一册教材内容。本教材它既在技能教学、身体锻炼及身体素质评价上提供具体的指导,同时又有丰富的生理健康、体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鱼跃前滚翻”属于滚翻类教材,鱼跃前滚翻是在学习前滚翻和远撑前滚翻的基础上学习的,难度较大,所以定为新授课。它的蹬、跃、撑、滚等各技术环节,同其他滚翻类动作技术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在初中滚翻类教材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学好“鱼跃前滚翻”对以后的滚翻类教材的学习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同时也是为以后技巧联合动作教学服务。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同济附中七年级学生,共40人,男女比例协调。他们的年龄为13岁左右,正处于青春初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和挑战,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但由于他们的神经系统兴奋占优势,并极易扩散,所以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该班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比较好,同学间团结互助,集体荣誉感初步形成,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但运动技术较差。

四、教学目标:

根据上面的分析,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鱼跃前滚翻的动作技术结构,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陈述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懂得身体跃起腾空是区别于前滚翻的关键。能清楚地知道如何进行保护与帮助。

2、技能目标:9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鱼跃前滚翻动作,20%的学生完成动作优美,具有明显的腾空过程。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集体的环境中团结协作并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以及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自我评价能力。教学重点: 蹬和跃的动作 教学难点:前跃和撑腰动作的结合 教法与学法:

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纠正错误法、积极性评价法; 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小团体练习法、小团体评价法。

五、教学过程:

根据认知事物的规律和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将本课分为三个部分:

(一)准备部分包括两个内容:(10分)一是教学常规:包括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的内容及要求,安排见习生(进行帮助与保护)

二是准备活动,包括热身操(①头部;②扩胸;③转体;④全身;⑤手腕脚踝)和游戏(喊数抱团)。这样安排一是使学生的生理机能活动能力从相对较低水平逐渐调动起来,为人体进入活动状态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并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二是旨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平时枯燥的跑步活动寓于游戏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学习动机。

(二)基本部分:安排时间30分

第一个内容是复习前滚翻技术动作,进一步巩固在滚翻技术动作中 “撑”和“滚”的衔接。时间安排5分钟。

第二个内容是学习“鱼跃前滚翻”。时间安排25分

第一步:教师进行技术动作的讲解和示范(注意队列队形和示范面:采取正面示范和侧面示范)。

第二步:由个别学生进行示范。在学生示范的同时,教师从旁进行保护与帮助,同时向其他学生讲解保护与帮助的要领及注意事项。

第三步:学生4人一小组,进行分组练习。个别学生练习的时候,其他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教师检查学生练习情况,及时纠正指导。

第四步:召集学生,指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较多错误的地方。并再次重点讲解前跃和撑腰动作衔接。(教师可以提问:如何使鱼跃前滚翻动作做得舒展优美?学生讨论)

第五步:学生再次练习。学生小组互评、选出动作优秀学生进行表演示范。

(三)放松部分: 配用轻音乐进行放松(时间安排5分)组织:学生站成四列横队。要求学生在教师提示下对颈、肩、腰、臂等部位进行放松。让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得到放松。使学生体验到上体育课的乐趣。之后,教师作出课堂小结,指出本次课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达到鼓励学生和继续提高的目的。然后布置器材回收。最后师生道别,再次拉近师生距离,养成文明礼貌习惯。

六、预计效果: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90%左右的学生能基本掌握动作要领。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35%左右,最高心率为150—160次/分,平均心率达120—130次/分。课堂效果较好。

篇3:体育鱼跃前滚翻教案

关键词:鱼跃前滚翻,恐惧心理,教学技巧

一、引言

鱼跃前滚翻是技巧教材中的单个较有难度性的一个动作,经多年体操课堂教学观察,约90%的学生在初学鱼跃前滚翻动作时,对身体从地面蹬跃后的腾空高位向垫子低位俯冲撑地快速前滚翻,存在本能的恐惧心理,表现为不敢用力蹬地,不敢向前摆臂,不敢做动作,即使蹬地跃起后,也往往因恐惧而扒在垫子上,或用面部撞地,或撑地时两臂僵硬,造成腕关节挫伤和撑地后没依次前滚过早屈髋,两腿向下落压屈膝撞击面部导致面部挫伤和鼻骨骨折的现象。此种状况,不仅给受创伤的学生造成了心理上压力和障碍,而且影响了其他学生,使教学过程和学习气氛趋于紧张,从而较大程度地阻碍了教学进度。所以消除学生的上述不良行为和心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提高鱼跃前滚翻教学的关键。

二、分析学生存在心理恐惧的原因

1. 身体素质、协调性差,动作具有一定的难度。

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与协调能力是学生完成技巧练习的基本条件,当动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而自身条件又不能满足或无法达到自己对安全的心理需要时,学生就会产生焦虑或恐惧等心理,这些心理障碍的存在影响了学生正常地学习动作的技术。在鱼跃前滚翻的教学中,若学生具有一定的滚动基础,在滚动过程中手能控制滚动的节奏、团身圆滑,那么学习鱼跃前滚翻的动作技术就容易形成,否则教学就存在一定的难度,若教学没有针对性或是进度太快就容易造成部分学生心理恐惧,不利于动作技术的形成。

2. 学生意志品质较差,缺乏自信。

学生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因对自身素质认识不足、对动作难度过于夸大而造成缺乏信心,不敢迎难而进的情况,也会出现学习中因为失败动作的再现或看到其他学生做了危险动作而产生心理恐惧,严重地影响动作技术的正常学习。鱼跃前滚翻的动作由于要求腾空要高,撑臂要远,因此部分学生在练习时一开始就缺乏信心,再加上看到其他同学或自己做了叠腰或跌背的危险动作,于是就更加害怕练习了。这都是因为学生缺乏勇敢顽强、知难而进的意志品质。

3. 教师的片面要求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有的体育教师会对学生不分层次地按同一标准片面要求,对学得好的学生逐步提高要求,而差的学生可能会逐渐被忽视,于是部分学困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心理负担越来越重,从而产生心理恐惧。鱼跃前滚翻教学在教师的片面要求下,最容易造成许多基础差的学生不能很好地衔接动作的各个环节,简单的练习还未完全掌握就过渡到要求更高的练习中去,这样学生就会产生焦虑的心理,随着教师要求的提高,动作难度的增加,产生恐惧心理。

4.缺缺乏乏有有力力的的保保护护与与帮帮助助措措施施。。

保护与帮助是技巧练习中十分必要的手段,有力的保护与帮助措施有助于学生尽快地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同时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身体负担,消除顾虑,增强信心。在鱼跃前滚翻的教学中由于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两手托大腿的时机、前送的力度难以把握,因此教师有可能自己承担全班学生保护与帮助的任务,这样教师可能会太辛苦而疏于保护。当然教师也可能让一些学生参与保护与帮助,但又不注意培养学生保护与帮助的能力。保护与帮助措施不足,容易造成学生在练习时缺乏安全感,从而害怕练习,产生恐惧心理。

三、避免或克服学生恐惧心理的方法

1. 熟练掌握动作技术形成的理论知识。

对于鱼跃前滚翻的教学,教师应熟练掌握鱼跃前滚翻动作形成的基本理论。应该把握好动作从易到难、腾空从低到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完成鱼跃前滚翻的教学方法。具体教学步骤应是:(1)前滚翻;(2)远撑前滚翻;(3)保护帮助下做鱼跃前滚翻;(4)跃过一定障碍物做鱼跃前滚翻;(5)独立完成动作。教学重点是:蹬地有力,鱼跃有高度和远度,团身滚动圆滑。教学难点是:屈肘团身的时机。易犯错误的动作及纠正方法主要是:(1)腾空不够,应多加做一定高度障碍的鱼跃前滚翻;(2)撑手距离太近或太远,造成叠腰或跌背,应规定距离做远撑前滚翻(画标记);(3)没有支撑、缓冲不好,应帮助体会支撑动作及屈臂缓冲动作;(4)团身不紧、滚动不好,应多做团身滚动练习。保护帮助的方法:帮助者站在练习者侧前方,在其落地时两手托大腿顺势前送。

2. 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在体育教学中,轻松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更快更主动地掌握各种技术、技能,而且能增加体育运动的兴趣,体会学习的乐趣,享受成功的愉悦。当然,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具有一定难度或者有一定危险性的动作时难免会有心理障碍,但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关怀、鼓励、表扬等积极的心理暗示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因此,在鱼跃前滚翻的教学中,体育教师除了认真安排练习教授技术动作外,还应该努力营造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一种学生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团结互助的和谐气氛。对有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对练习失败产生自卑情绪的学生应该给予及时的鼓励,以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对自己动作认识不足而没有信心的学生应在他们完成动作后给予表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完成的动作是有一定质量的,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动机;对缺乏安全感的学生应强调保护的力度和安全的措施,同时加以鼓励,等等。

3.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组织教学。

鱼跃前滚翻是体操中的技巧项目,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基础不一样,教师若采用针对性不强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很容易造成少部分心理素质差或是身体协调不好的学生产生恐惧心理,致使教学效果不佳。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即根据学生前滚翻动作质量进行分层,特别是看学生在进行前滚翻时手的控制能力与团身的好坏来进行分层。可分为好、中、差三层,然后按各层人数的多少进行分组,若人数差不多可各分一组,若好的少差的多可好、中分为一组,差的分两组,根据分组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练习。好的一层在前滚翻及远撑前滚翻的练习中过渡应快一些,重点练习放在跃过障碍做鱼跃前滚翻,强调腾空的高度及手撑垫子后屈臂缓冲团身滚动的协调一致的动作,同时可在这一层的学生中进行保护与帮助的学习,培养保护与帮助的骨干,以便协助教师进行保护与帮助;中间的一层在远撑前滚翻的练习中要加强体会直臂支撑后屈臂缓冲动作以增强手的控制能力,然后才逐步过渡到跃过障碍做鱼跃前滚翻的练习,同时要加强保护与帮助;差的一层应先强化前滚翻练习,特别加强团身滚动练习,强调手的直臂支撑过程与屈臂缓冲的时机,增强手的控制能力后,再过渡到远撑前滚翻及保护帮助下做鱼跃前滚翻。

另外,由于学生的学习进度不同,在结束课前可重新进行分层,分层的方法一是参照练习结束时学生的学习进度;二是参照学生练习中的表现特别是对学生心理的把握,有恐惧心理的可分在差的一组或专门分成一组。再次分组的目的是便于复习课中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魏润俊.体育课中学生恐惧心理的成因及其克服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 1999, (3) :18-19.

[2]陈志山, 陈铁炎.如何消除恐惧心理[J].中国学校体育, 1999, (3) :19.

[3]王农, 杨朝霞.跳箱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 1999, (4) :33.

[4]体操教材编写组.体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5]体育心理学教材编写组.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6]秦婕, 高小爱.助跳板在鱼跃前滚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 2003, 25 (5) :425.

篇4:体育鱼跃前滚翻教案

【关键词】体育教学 ; 前滚翻 ; 体育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176-02

初中体育《前滚翻》教学内容为远撑前滚翻,在义务教育的体育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小学体育前滚翻教学的拓展,为后面的鱼跃前滚翻教学奠定基础。这一动作技巧能锻炼学生的胆量,增强学生肢体柔韧性和协调性,让初中生感受到身体失去平衡时滚翻技术对人的保护功能,下面以本人教学实录展开案例分析及反思。

一、《前滚翻》案例设计要求

前滚翻是体育基础技能之一,其被列入初中体育教学中,体现了该技能对于学生强身健体,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重要指导价值。在本案例设计时,务必做到以下几点,方可能够辅助达到预设的体育教学目标。

1.树立科学的课堂教学理念

体育教学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设计并执行体育课堂教学,必须首先树立科学的体育教学理念[1]。课堂设计,必须遵循“学生为主体,健康为主题”的价值指向,要以互动教学为课堂内容学习及交流的主要渠道,积极利用教师的主导角色,尽可能让学生在自由、民主、活泼、有趣的学习氛围中,达到课堂预设目标。

2.确立适当的课堂教学目标

在设计教学案例时,科学、层次化、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保证学生学而有趣、学而有惑的前提条件。要坚持以“团结、竞争、有趣、高效”为课堂教学主旋律,保证学生在竞赛中激进、激进中成长。

3.明晰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前滚翻》课堂内容设计时,我首先将前滚翻的技术动作分解开来,确定这些分解动作的学习与完成,可以辅助整体课堂内容的完成。这些分解动作分别为:低头、蹬腿、屈臂、提臀等,并将此作为本课中学习的重点。

在执行这些分解动作时,关键是对于分解动作的理解要到位,动作幅度与标准度要符合预定要求,故确定本课教学的难点为:低头幅度的切当;蹬地力度的达标;着地部位把控;身体紧缩程度。

二、教情学情的充分把握

虽然从某种程度来看,本节授课内容难度不大,但是如果不注重課前对于文本内容的深刻研读,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学习能力的把控,必然会降低课堂授课的整体效率。因此,通过论证,确定以下情况为课前关注点。

1.文本内容把握

在体育课标中,前滚翻技术动作是目标设置基础动作。新课标要求在活动设计时,要贴近中学生实际,既要做到层次分明,又要做到活泼有趣,更要达到课堂有效。《前滚翻》活动设计既要尊重个体发展规律,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更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升。与此同时,教师须注重体育课的特殊性质,做好保健工作,避免学生出现运动伤害。

2.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年龄层次相对集中14岁到16岁之间。可以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青春期转折带来了身体的迅速发育,从心理上来看:喜欢刺激、挑战,对于新鲜的事物充满兴趣,有强烈表现欲望;他们渴望得到认可又十分敏感,害怕失败,有时自卑。而从授课基础上来看,学生具备一定的前滚翻根基,基础性的动作要求学生已经熟悉,但是尚不熟练。他们对于课堂的新颖度期待值很高,不喜欢枯燥无聊的课堂。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必须新颖多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

三、采取情境化教学模式突破重难点

1.导入阶段

教师首先利用游戏来与学生达成互动,激发学生对本节课授课内容的兴趣度。教师用多媒体或音乐相配合,模拟动物园情境。引导学生在音乐中,积极利用肢体模仿各种动物的不同动作,以使得学生能够充分热身,并调动、活跃课堂气氛。

2.演示阶段

教师在多媒体打出不同运动中的前滚翻图片,抽取个别同学进行体验式模仿,教师要在跟前做好保护性工作。其后,教师通过讲授动作分解,并演示前滚翻基本动作要领,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同时出示口诀,要求学生背诵并深入体会。尤其要把握好关键点的规范性,如重点:蹬地时用力,团身紧;难点:撑蹬有机统一,曲臂缓冲。

3.演练阶段

教师播放“我是特种兵”音乐,演示画面,或者播放我是特种兵视频片段,营造特殊的、有浓烈趣味的演练氛围。设定特定简易任务,让学生模拟特种兵训练和执行任务,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品质,培养学生“不抛弃、不放弃”的优秀精神。

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体质差异,按需求将学生分为“四人战斗小组”;要求学生在背诵口诀的前提下,进行自主体验,体验形式可以分为个体体验形式、二人合作体验形式、小组合作体验形式。不过教师可以提倡至少两人以上的合作体验,设定一人或多人体验,另指定一名学生为安全负责人员。小组成员相互协作保护和帮助,单跪垫旁,一手扶背,一手托臀,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发挥“学-练-思”结合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不断锻炼其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2]。然后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动作技巧,学生自我评价,亦可进行多人相互评价。教师巡视进行个别化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强调安全问题和动作技巧。

4.展示阶段

要求小组将具有代表性的,或进步较大的伙伴作为代表进行小组训练成果展示。邀请其他小组或组内成员进行激励性评价,教师则负责综合性评价、点拨和纠错,对于在训练中遇到的问题可重点演练,或者在反复示范前提下,解决学习重点和疑难点。

5.竞赛检验

教师通过组织小组竞赛来达到检验学生训练成果、激励其素质提升的双重目标。规则要求——通过小组展示,各组选拔出1-2名优秀代表进行小组间评比,可以邀请校内领导或者其他权威人士进行现场点评,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互评。教师要通过竞赛能够提高学生体育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挖掘初中生体育潜力,进一步巩固教学效果检验。

四、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作为体育活动的中心,运用分组展示成果和教师及时评价的方式,有效突破了前滚翻的教学重难点,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互助精神,学生通过观看同伴与教师的动作,提高了观察能力和自我纠错能力,竞赛法开发了体育特长生的潜质。不足是受课时限制,对存在运动障碍和恐惧心理的学生关注不够,却让偏胖和胆小的学生失去参赛的信心,今后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将分层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毛振明,赖天德.体师女生双杠分腿坐前滚翻成分腿坐动作的教学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1(10)28-31.

[2]体育保健学编写组.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90:194-198.

篇5:体育鱼跃前滚翻教案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体育《鱼跃前滚翻》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

1.集合整队;2.师生问好,报告人数;3.检查服装;4.宣布本节课内容;5.安排见习生。(二)准备部分 1.一般性准备活动(1)徒手操;(2)听数抱团游戏。2.专门性准备活动(1)蹬地摆臂的徒手练习;(2)兔跳练习。(三)基本部分 1.温故知新导入 2.教师侧面示范

教法组织:两列横队,分列垫子两侧,保持安全距离,教师侧面示范。3.学生练习

(1)学生蹬地摆臂徒手练习。

(2)教师首先组织进行手远撑的前滚翻,进而在垫子上做标记(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做跃起两手撑垫上标记的前滚翻。

(3)越过障碍物的前滚翻(根据情况设置适宜高度的皮筋、小垫子等)。要求:蹬地有力,两手远撑。

(4)越过海绵砖、小垫子等障碍物的鱼跃前滚翻。要求:蹬地用力,有腾空;两手远撑、滚翻圆滑。4.在教师的保护帮助下做鱼跃前滚翻

方法:站在练习者的前侧方,腾空时,一手扶肩,另一手托大腿顺势前送,助其缓冲,前滚。

5.学生分组练习,每一组轮流有学生当帮助者,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易犯错误

(1)蹬地、摆臂配合不协调。纠正方法:徒手练习——原地的蹬地、摆臂;兔跳练习。

(2)屈臂、低头过早。纠正方法:兔跳练习;用信号(击掌或语言)提示屈臂时机。(3)团身不紧、未能一次滚动。纠正方法:前滚翻或手远撑的前滚翻;利用标志物(四)结束部分 1.放松游戏:音乐拉伸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2.教师小结

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提出希望。3.宣布下课

师生再见,收拾器材。答辩题目解析

1.后滚翻的技术要点是什?【专业知识类】 【参考答案】

背向滚翻方向蹲撑,两脚提踵,上体略前倾,两手同时用力推垫,向后倒体团身滚动,同时迅速屈肘两手于肩上使臀、腰、背、肩、颈、头依次着垫,当肩部着垫时,用力推垫翻转成蹲撑,站立。2.在活动中怎么保护自己?【专业知识类】 【参考答案】

篇6:说课稿(体操鱼跃前滚翻)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贯彻健康为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发挥学生的认识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为目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愉快、轻松、活泼的进行教学。

二、教材分析

鱼跃前滚翻是在初中《体育与保健》课的教学基础上,提高动作质量,为以后学习联合动作作准备,通过学习“鱼跃前滚翻”,能有效地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接受美的教育。

三、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对于体操类项目接触的较少,兴趣不高,因此,在教学中,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跃起远撑。难点:屈臂团身的时机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本课内容的动作概念和技术结构。

2、技能目标:学会鱼跃前滚翻,发展滚翻的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具有开拓创新、勇敢果断、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六、教法学法

1、教法:

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讲解法、示范法、提问法、对比法,以及分组练习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突破难点。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观察发现,自主体验,相互讨论、合作交流,所以学生采用的主要学法是模仿、尝试、展示、评价法等。

七、教学流程

1、引情入境阶段 ①课堂常规(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处理见习生)

②宣布课的内容及目标

2、激发兴趣阶段

①热身:绕篮球场慢跑2圈。

②听数抱团(1、2、3,1+2,2+5增加难度)

③做操)

3、实践学习探究阶段

(1)教师讲解示范法

首先进行完整讲解示范(使学生建立简单的动作过程),然后分阶段教学(逐个掌握各个技术动作)。蹬、跃、撑、滚

1)前滚翻(在练习过程中两腿有伸直过程)

2)远撑前滚翻(手撑标志线做远撑前滚翻练习3--4次)

3)鱼跃前滚翻(两个人为一组,一个人负责保护)

4)通过一定的障碍物前滚翻(教师在旁指导)

5)独立完成前滚翻

6)学生自我展示(教师总结)

4、身心调整阶段

篇7:行进间鱼跃前滚翻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遵循水平四学生认知与动作发展规律,结合初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体操类技能“行进间鱼跃前滚翻”为教学内容,旨在体现“以人为本”,提高人对滚翻的运用能力。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朝气蓬勃,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他们处于青春发育中期,其肌肉力量在这一时期得到较快发展;同时,随着神经系统反应的潜伏期缩短,学生分化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他们已具有丰富的用于“鱼跃前滚翻”的运动经验

三、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出自人教社《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属于初中技巧滚翻类教学内容。体操是初中体育课教学的基本教材,内容较为丰富,动作简单易学,有较好的实用价值。而技巧,是体操运动中的基本动作,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本次课是本单元的第二次课,内容是行进间鱼跃前滚翻。将这一内容安排在鱼跃前滚翻的学习内容之前,出于以下三种因素。一是源于初二学生已有运动经验是由蹲撑开始的前滚翻,且这些经验仅仅局限在规则化的竞技体育中的滚翻动作;二是源于滚翻本身就是人体的基本活动形式,又是一项自我保护的实用性技能,如人在自然行进时失去重心可利用滚翻进行自我保护;三是源于技术动作本身学习本身的需要。因为在行进中进行鱼跃前滚翻,即可借助向前行进的顺势动力,降低因蹬地力量不足而造成的身体无法腾起的动作难度,又有利于消除学生因动力来源的增大而产生的紧张、恐惧心理,易于学生做出“鱼跃”动作。同时,行进间的鱼跃前滚翻,是多种情境下的滚翻形式的一种,通过学练体验,对发展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有积极作用,可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滚翻动作经验,为鱼跃前滚翻的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设计思路

1、在准备部分,首先安排了“找朋友”游戏,目的让学生在游戏之余进行热身,并且完成分组。

2、在基本部分,主要安排六个方面的练习。①复习前滚翻,目的是巩固已学内容,让老师了解学生已有基础。②上步远撑前滚翻,目的是帮助学生增加滚翻动力,体会先蹬后撑。③示范讲解鱼跃前滚翻,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鱼跃前滚翻动作,理解其实用价值。④进行间越障碍鱼跃前滚翻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越过障碍体会跃起向前滚翻的动作。⑤根据自己能力自选场地与内容的练习与展示,目的是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位学生得到发展。⑥体能练习,目的是通过发展腰腹力量,进一步提高学生滚翻时的身体控制能力

3、在结束部分,在音乐伴奏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身心放松;回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将课内学习向课外延续

五、教学特色

1、从“学生的已知”展开教学。层层递进,由易到难帮助学生逐步达成本课学习目标

篇8:体育鱼跃前滚翻教案

1.设计思路

观看《鱼跃前滚翻》一课时,笔者发现本课设计了大量的组合练习。在对组合练习进行整理与思考后,可以得知本课的设计思路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精心设计的。

从“鱼跃前滚翻接体操兔跳+鸭子步”到“收腹抱膝跳接鱼跃前滚翻+鸭子步(后换成弓箭步走)”,再到“跳过小垫子接鱼跃前滚翻+弓箭步(后换成蹲跳)”,最后到“收腹抱膝跳接跳过小垫子再接鱼跃前滚翻”。其中,从鸭子步、弓箭步走、蹲跳均为练习后空闲的时间里进行练习,可以看出本课能充分利用好“空隙”时间,体现出“体能的补偿性练习”、增加练习密度、有效运用上课时间的设计思路。

从与鱼跃前滚翻有关的组合练习中可以看出组合练习动作是由简单到复杂的,所需要的体能是逐渐加大的,体现了循序渐进、完整锻炼身体的设计思路;从垫子上的“三条横线”可以看出本课对学生的练习要求也是逐渐加大的,足以体现出既面向全体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思路。同时,学生在组合练习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目标,以目标引领着动作的发展变化的,体现出“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这些都是本课组合练习的优点,值得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借鉴与运用。

2.存在问题

然而,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明确设计思路和本课的优点的同时,笔者认为本节课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本课依旧关注单个技术教学,难以体现出组合练习的整体性。体育教师将若干个体育技术组合起来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关注的依旧是单个技术,未能抓住组合练习的“链接点”。从组合练习是一个完整的练习的角度进行剖析,只关注单个技术动作的练习往往会破坏组合练习的整体性,也违背了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如,本节课并没有讲清楚每一个动作之间是怎样的衔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进行串联,需要注意什么问题等等。其实,这些“链接点”才是组合练习的关键,其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所有组合练习的整体上。当然,在一节课或者一个单元中,教师的设计也可以以某一个技术为主,其他的技术为辅,但是必需从整体的视角进行设计。如,本单元中,教师可以在前面两个课时中设计以单个技术学习为主的教学;当单个动作熟练掌握之后,设计几个课时着重以组合动作的练习为主;最后的1~2个课时以组合动作的运用为主。这样细化到本节课中,可以以鱼跃前滚翻的技术学习为主,体操兔跳、收腹抱膝跳为辅。

第二,教学组织形式较为单一,难以感受到组合练习的趣味性。本节课虽然能根据浙江省“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和实施单元教学的理念进行教学,技术教学的效果较好,但是教师的组织形式较为单一,学生的练习形式也显得单调(纵观本课,始终是教师讲解与示范后,学生分小组练习),这就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和无趣。

第三,过于注重体育技术教学,难以体验到组合练习的教育性。纵观本课,教师在教技术,学生在学技术,而在教与学的同时,教师并没有组织学生就练习要求和练习目标进行思考,以判断是否达到要求或者达到目标;没有引导学生就自身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也没有就自己和同伴的练习提出自评与互评等等。其实,体育教学需要有效引导学生感受自己的身体练习,发现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最好能深度挖掘体育技术的内涵,懂得与他人交往、合作、探讨等等,以激活学生的体育思维,学会体育学习,最终在身体练习中体验出的组合练习的教育性。

二、提高“组合练习”有效性的途径与策略

1.提出明确的目标,以目标引领着技术练习

在组合练习前,教师设计了单个动作的练习,一是复习鱼跃前滚翻,二是学习体操兔跳。这两个练习教师并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表明执教教师没有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练习目标:要做到什么样的程度。这就使得少数学生在组合练习中未能完成鱼跃前滚翻而影响了整个组合练习的效果。因此,在单个练习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目标:所有学生都能做出鱼跃前滚翻和基本做出体操兔跳。这样在组合练习时就不会还停留在单个动作的复习与巩固上。总体上说,在组合练习时,能力较强的学生要设置撑到第三条线的目标,而能力较弱的学生只需要明确在原地做或者靠近第一条线完成鱼跃前滚翻动作(笔者在视频中看到倪老师有这样的教学)。教师要提出“单个动作与单个动作之间”衔接与串联的问题,注重整体组合练习目标的设置。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在难度、美观等方面要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而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其分到一组进行个别辅导。

同时,笔者认为组合练习的时间、速度、难度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很大,全班学生完全可以进行不同的组合练习。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分层次、分内容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组合练习。一方面可以多设计一些学生已经掌握的技术动作,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发展与较难技术动作相关的体能,为较难技术动作的学习提供体能储备和良好的自信心,这样学生会逐渐提高练习的兴趣,对较难的技术自然而然不再担心、害怕与生疏了。另一方面,教师在设计组合练习时可以多安排一些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较难的动作,让同样的动作重复地出现,学生就会在反复地练习中,加快了体育学习的效率,降低了动作遗忘的比率,最终能掌握相应的技能。

2.创设有效的问题,将问题融合到组合练习

基于整体视角下的体育教学,其核心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与技术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在具体问题中体验并运用技术,也就是通过有意义、有意思的问题来激活有意义、有意思的技术练习。一旦有了有效的问题情境,学生在感知技术练习的进程中,就能够意会到所学体育技术的动作方法、练习要义、运用途径以及功能等等。比如,本节课可以设计:当在走路中,突然看到前脚下有个石头(小垫子),此时怎么才能不摔倒、获得安全呢?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可以采用之前学过的鱼跃前滚翻动作来躲避危险。当鱼跃前滚翻做完后不能立刻站起来,怎么办呢?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相应的方法,可以接一个前滚翻或者侧滚翻,还可以接一个兔跳。怎么才能撑到前面第三条线呢?那就得用力蹬地与摆臂。相关的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需要教师去挖掘。当创设的问题增多后,其组合练习的方式必定会随之增多。这样学生在身体练习中会体验到技术动作的方法和技术动作的运用,自然而然地发展了体能。同时,在问题的解决中也提高了组合练习的趣味性。

3.建构完整的任务,将评价贯穿于组合练习

本课设计了4人一组的小组学习形式,主要学习过程为:A进行相关的组合练习,B观看,C抵住大体操垫,D组合练习完后做补偿性练习,依次循环练习。在视频中,学生每人练习了5次,每次均各自独自完成,对别人的动作漠不关心,同伴之间缺乏对话、沟通与交流。基于整体的视角,教师完全可以将评价贯穿于组合练习之中,学生明确了在练习过程中和练习后需要对自己和同伴的动作、表现等方面作出评价,那么学生必定要主动去观察、思考、分析、感悟和判断,最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由此,针对视频中的学生活动,体育教师要让学生弄清楚练习过程中的学习任务(修改后的学生活动)(见下表)。学生明确了在每个位置或者环节中的任务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有序的进行练习,并且给予适时的指导、帮助,使得4个人一个小组形成团结向上、积极学习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家庭经济生活状况下一篇:美丽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