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统计学复习大纲

2024-05-03

社会统计学复习大纲(精选7篇)

篇1:社会统计学复习大纲

1、四种测量尺度:

(1)定类尺度:按现象性质差异进行的辨别与区分。测量结果形成定类变量或指标。定类变量或指标确切的值是以文字表述的,可用数值标识,但仅起标签作用。各类别间是平等的,没有高低、大小、优劣之分。

分类的原则:穷尽性或无遗性;互不重叠或互斥性 属性:对称性;传递性

(2)定序尺度:按现象顺序差异进行的辨别与区分。测量结果形成定序变量或指标。定类变量或指标确切的值是以文字表述的,可用数值标识,但仅起标签作用。定序变量或指标各类别间有高低优劣之分,不能随意排列。

(3)定距尺度:按现象绝对数量差异进行的辨别与区分。测量结果形成定距变量或指标。定居变量或指标的值以数字表述,有计量单位可进行加减运算,不能进行乘除运算。各类别间有大小之分,但没有绝对零点。

(4)定比尺度:按现象绝对差异与相对差异进行的辨别与区分。测量结果形成定比变量或指标。定比变量或指标确切的值以数字表述,有计量单位,可加减。有绝对意义上的零点,可乘除。

2、测量尺度的作用:(1)决定数据的整理、显示方法。(2)决定数据的分析方法。(3)决定计算机的处理方法。

3、对测量尺度的判断:测量精度、计算方法、信息数量

4、条形图和直方图的区别:

条形图:是以长方形的长度(宽度相同)来表示次数或百分率的多少,为求清楚长方形之间可以分开(当然也可以不分),宽度没有意义。

直方图:又称矩形图,以一个矩形的面积(长宽)表示每组数值的次数或百分率的多少。与条形图的不同。条形图的宽度没有意义,直方图的长度与宽度均有意义;直方图各个矩形要相连排列,条形图可以分开。

5、累加次数:累加次数就是把次数逐级相加起来,分为两种;一种是向上累加(cf↑),一种是向下累加(cf↓),其作用是使我们容易知道某值以下(或以上)之次数总和。向上累积表示由低层向高层累加。向下累积表示由高层向低层累加。

6、众值:众值(Mo)就是次数最多之值。对于定类变项,以众值作预测所犯的错误是最小的。众值适合于分析定类变项,也可以用来分析定序、定距变项的资料。

7、中位值:中位值(Md)就是在一个序列的中央位置之值,即高于此值的有50%的研究个案,低于此值的也有50%。即:按大小次序排列的N个数值的中间值。

注意:(1)如果N是奇数,中位数个案就是第(N+1)/2个个案。

(2)如果N是偶数,中位数就是第N/2个个案和N/2+1个个案之间的数值;如果两个中间的个案碰巧都是一样的数,那么中位数也就是那个数本身。

(3)可以利用累加次数寻找中位值

(4)根据分组资料计算中位值

Ncf2f)W

公式:Md=L+(L:中位值组的真实下限

f:中位值组的频数

CF:低于中位值组真实下限的累积次数

W:中位值组的组距

N:全部个案数目

8、均值:分数之和除以个案的总数目。习惯上用X来代表均值。

均值具有以下代数性质:(1)每一个记分数对均值的偏差的总和为0,即:(xi-x)=0(2)各数值对均值的偏差平方和小于任何其他数的偏差平方和,换句话说,就是:(xi-x)2=极小值

xx

根据原始资料求均值:

N

iix

根据频数分布求均值:fxffxf

x

根据分株数据求均值:

im

xm 为组中心值

二种情况一般不用均值:(1)开放间距

(2)存在极端个案

9、众值、中位值和均值比较

三值设计的目的是共同的,都是希望通过一个数值来描述整体特征,以便简化资料。它们都是反映了变量的集中趋势。一般说来:众值:适用于定类、定序和定距变量。中位值:适用于定序和定距变量。均值:适用于定距变量。

众值仅使用了资料中最大频次这一信息,因此,资料使用是不完全的。中位值:由于考虑了变量的顺序和居中位置,它和总体的频次分布有关。均值:由于它既考虑到频次,又考虑变量值的大小,因此它是最灵敏的。虽然均值对资料的信息利用最充分,但对严重偏态的分布,会失去它应有的代表性。

(1)均值受极端值的变化影响;中位值则不受影响,除非中位值本身变化。

(2)均值随样本变化较少,与中位数相比,一般是比较稳定的量度;往往不同的样本之间,中位数 比均值有更大的差异。

(3)均值比较容易进行算术运算。

(4)计算均值以定距尺度为前提,中位数既可用于定序的,也可以用于定距的尺度。

对于对称的图形,众值、中位值和均值三者位置重叠,当图形正偏或负偏时,均值变化最快,中位值次之,众值不变。

10、集中趋势测量法:找出一个数值来代表变项的资料分布,以反映资料的集中情况。集中趋势测量法有一个特殊意义,就是可以根据这个代表值来估计或预测每个研究对象(即个案)的数值。这样的估计或预测,由于所根据的数值最有代表性,故所发生错误的总和是最小的。

11、离散趋势测量法:指求出一个值来表示一个变项上的个案与个案之间的差异情况。

12、四分位差:检验中位数代表性高低;是定序及以上变量度量分散程度的一种方法。

注意:中位值两旁的Q1和Q3之间,共有50%的个案,其分布愈远离中位值,中位值代表性就愈小,以之作估计的标准所犯错误就愈大。

计算方法:将个案由低至高排列,然后分为四个等分(即每个等分包括25%的个案),则第一个四分位置的值(Q1)与第三个四分位置的(Q3)的差异,就是四分位差(简写Q),公式是Q=Q3-Q1。

(一)未分组数据:首先求出Q1与Q3的位置,公式是:Q1位置=(N+1)/4 Q3位置=3/4(N+1)(其中N是全部个案数目),然后求出相应的Q1和 Q3的值;最后

Q=Q3-Q1。

(二)根据分组资料求四分位差:第一步:计算累加次数(Cf↑);第二步:求出Q1和Q3位置,Q1位置=1/4N

Q3位置=3/4N;第三步:参考累加次数分布,决定Q1和Q3的位置应属于哪一组;第四步:从所属的组中,计算Q1位置和Q3位置的数值。

N3cf1Ncf344f1)W1

Q3=L3+(f3Q1=L1+()W3 L1=Q1属组之真实下限 L3=Q3属组之真实下限 f1=Q1属组之次数

f3=Q3属组之次数

Cf1=低于Q1属组下限之累加次数 Cf3=低于Q3属组下限之累加次数 W1=Q1属组之组

W3=Q3属组之组距 N=全部个案数目 例题:生产队的育龄妇女节育情况如下表,求四分位差。

13、定距变量离散程度测量:

极差(全距:R):最高与最低的记分数之差。优点:计算简单,一目了然,特别是对外行来说,极差是唯一可理解的离差量度。缺点:仅仅以两个个案为依据,而且是两个极端个案;随着样本变化而变化很大,一般来说大样本的极差比小样本更大一些。因此,极差难以真正反映资料全体的分散程度。

XX平均差:各记分数偏离均值的绝对差的算术平均数。

A.D=

N

严重缺点:(1)用绝对值不容易进行代数运算;(2)平均偏差既不容易做理论

上的阐释,又会导致较复杂的数学结论。

(XX)标准差:对均值的偏差平方的算术平均值的平方根。S=

2N 或者1S=NNX2(X)2

计算方法:取每个记分数对于均值的偏差,取每个差的平方,再相加取和,除以个案数目,然后取平方根。

明显的性质:(1)数据在均值周围的散布范围越大,标准差越大。(2)对于均值的极端偏差在决定标准差的数值方面具有最大的加权作用。如果分布中有很少极端个案而且数值可能非常大,标准差就会导致错误的结论。这种情况下可用中位数作为集中趋势的量度,用四分位差作为离差的量度。

对于分组资料,用组中值来代表变量值,标准差计算公式与上述相同。方差:标准差的平方。

14、标准分:它是以均值为基点,以标准差为度量单位,因此,各总体之间可以通过标准分进行合理的比z较和相加。xx

为标准差

标准分的意义:它是以均值为基点,以标准差为度量单位,因此,各总体之间可以通过标准分进行合理的比较和相加。

15、相关:是指一个变项的值与另一个变项的值具有连带性。即:如果一个变项的值发生变化,另一个变项的值也有变化,则两个变项就是相关了。

相关测量种类:

1、从变量或现象多少看,单项关和负相关

2、从变量变化的形式看,直线相关和曲线相关

3、从测量层次上看,定类——定类 定序——定序 定距——定距

定类——定序

定类——定距

定序——定距

16、交互分类:同时依据两个变项的值,将所研究的个案分类。

17、条件次数:表示在自变项的每个值(条件)的情况下依变项的各个值的个案数目(次数)。

18、边缘次数:表中表示总和的次数

19、条件次数表有大小之分。计算方法:依变项值数目乘上自变项值数目。

20、如果将依变项放于表的旁边,自变项放于表的上端,则表的大小就是横行数目(r)乘上纵列数目(c),即表的大小为R×C。

21、条件次数表的缺点:难于比较不同条件下的次数分布,因为作为基数的边缘次数各有不同。

22、条件百分表–––结论表制定原则:①每个表的顶端要有表号和标题。②绘表所用的线条要尽可能简洁。③在表的上层(即自变项的每个值之下)写上%符号,表示下列的数值都是百分率。④在下端的括孤内的数值,表示在计算百分率时所根据的个案总数。⑤表内百分率数值的小数位保留多少视研究需要,但要有一致性。

23、条件百分表里有自变项和依变相两类数据,常用的规则是:根据自变项的方向(即纵向百分比或列百分比)。但是,如果依变项在样本内的分布不能代表其在总体内的分布,则百分率的计算要根据依变项的方向,不在等比情况下抽样。

24、消减误差比例(PRE):表示用一种现象(x)来解释另一种现象(y)时,减少百分之几的误差。

E1E2E

1E1:表示在不知道X的情况下,预测Y值所产生的全部误差;E2:表示在知道X的PRE=情况下,可以根据X的每个值来预测Y值时产生的误差;E1-E2:表示在知道X的情况下用X预测Y,和在不知道X的情况下预测Y时相比所减少的误差。

25、如果E2=0,即标示以X预测Y不会产生任何误差,则PRE=1,反映X与Y是全相关;

如果E2=E1,即意味着以X预测Y所产生的误差等于不以X预测Y所产生的误差,则PRE=0,反映X与Y是无相关。

如:PRE=0.80,表示用X预测Y可减少80%的误差,反映两者相关程度很高。又如:PRE=0.08,就表示只能消减8%的误差,即X对Y的影响很小。(例题)

26、对于r×c表,有两类讨论方法。一类是以

值为基础来讨论变量的相关性。一类是以减少误差比例(PRE)为准则来讨论变量间的相关性。

27、Lambda相关测量法

基本逻辑是计算以一个定类变项的值来预测另一个定类变项的值时,如果以众值为预测的准则,可以减少多少误差。消减的误差在全部误差中所占的比例愈大,就表示这两个变项的相关愈强。

yx myMy=PRE

My=Y变项的众值次数;my=X变项的每个值之下y变项的众值次数;NMyN=全部个案数目。若以Y为自变量,X为依变量,则

xymxMxNMx

其中:Mx为x变项的众值次数;mx为y变项的每个值之x变项的众值次数;N为全部个案数目

如果是对称的情况,即:x与y可相互预测,不分自变项与依变项,则:

mmxy(MxMy)2N(MxMy)

Lambda 相关测量的性质:(1)系数的取值范围0<=λ,=1;(2)具有PRE意义;(3)对称与不对称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公式;(4)具有以众数作为预测的特点,不理会众数以外的分布;(5)当众数集中在一行或一列时,会使得λ=0,这是λ的灵敏度有问题。

28、Gamma等级相关(两个定序变量分析)

Gamma等级相关系数允许数据具有相同的等级。它的使用不受样本容量的限制。

同序对(NS):设单元A变量的X和Y具有等级(xi,yi),单元B变量的X和Y具有等级(xj,yj)。如果xi>xj,则yi>yj,则称A和B为同序对。同序对只要求X变化方向与Y变化方向相同,但并不要求A与B中X的变化量(xi-xj)与Y的变化量(yi-yi)相等。

异序对(Nd):设单元A的变量X和Y具有等级(xi,yi),单元B的变量X和Y具有等级(xj,yj),如果xi>xj,yi

同分对TX:如果单元A与单元B中,变量X具有相同的等级,则称X同分对。同分对Ty:如果单元A与单元B中,变量Y具有相同的等级,则称Y同分对。

同分对Txy:如果单元A与单元B中,变量X与变量Y等级都相同,则称X、Y同分对。

GG系数:NsNdNsNd

Ns为同序对的数目。Nd为异序对的数目。

G系数不考虑同分对。如果在单元对中是以同序对为主,则变量x和变量Y正相关,反之为负相关。同序对和异序对数量之差,则反映了等级相关的程度。

G系数的特征:

1、G系数的取值范围:-1G1。

G=1,则Nd=0,即均为同序对。

G=0,则Ns=Nd,即同序对和异序对相等。

G=-1,则Ns=0,即均为异序对。

2、分母表示预测时可能犯的最大错误。分子表示的是可以减少的误差。

因此G具有PRE性质。

3、G属于对称相关测量法。

4、G系数不考虑同分对。

G

5、当定序变量只有两种等级时,则G系数有:

f11f22f12f21f11f22f12f21

可见,当G系数不计及符号(或方向)时,与2*2列联表中的Q系数相同,所以Q系数可看作G系数的特例。

dyx相关测量法——萨默斯(Somers)dyx系数:Gamma系数是属于对称相关测量法。如果我们认为某定序变项是自变项(X),另一个变项是依变项(Y),最好是采用适宜于简化不对称关系的dyx系数。

dyx= NsNdNsNdTy(x是自变量、y为依变量)

NsNdNNdTx(y为自变量、x为依变量)dxy=sNs是同序对数,Nd是异序对数,Ty是只在依变项y上同分的对数。

①dyx 是非对称的测量:X→Y;②-1<=dyx<=1;③具有PRE意义。

29、回归(两个定距变量分析)

回归研究的是定距变量与定距变量之间的非确定关系。

回归分析法的目的,是要找出一个通过定距变量来预测另一个定距变量犯错误最小的方法。相关关系可以归结为两点:变量间存在着关系;这种关系是非确定的,或者说只存在着统计规律性。相关系数的描述:设有两个变量X和Y,当X变化时会引起Y相应的变化,但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是不确定的。如果当X取得任何一可能值Xi时,Y相应地服从一定的概率分布,则称随机变量Y和变量X之间存在着相关。

回归方程:由于确定的X=Xi,Y的均值也是确定的,因此X和均值Y之间就形成了确定的函数关系Y=f(x)。Y=f(x)称作Y对X的回归方程,可见,回归方程是研究自变量X不同取值的,因变量Y平均值的变化。

当因变量Y的平均值与自变量X呈现线性规律时,称作线性回归方程。

只有一个自变量时,称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记作:Y=bx+a。其中b称作回归系数、a称作回归常数。回归常数a表示回归直线的截距,即回归线与Y轴的交割点;回归系数b表示回归直线的斜率。

每一个真实Yi与回归线的关系是:yi=bxi+a+ei

其中yi是随机变量,ei是随机误差,由于ei的值是非固定的,从而使X和Y呈现非确定的关系。

如果所研究的变项都是属于定距测量层次,可以用简单直线回归分析法来以自变项的数值预测或估计依变项的值。30、积矩相关测量法(皮尔逊Pearson的积矩相关系数r)(xix)(yiy)cov(x,y)协方差:平均偏差。

n表示X和Y两变量观测值相对其各自均值所选成的共同

(xx)(yy)r(xx)(yy)相关系数(即标准化的协方差)Nxy(x)(y)rNx(x)Ny(y)简化公式:

ii2ii22222

积矩相关系数r具有以下性质:

1、r系数假定x与y的关系是对称关系,即是对称测量,ryx=rxy。

2、适用定距测量层次。

3、取值范围[-1,+1] 注意:r<=0.2,社会学中一般认为不呈直线相关(经济学中为0.3);0.20.8,高度相关。

4、相关系数受变量取值范围的影响很大。

5、相关系数不因坐标原点的改变或单位的变化而变化。

6、相关系数R的平方具有PRE的意义。R2称为决定系数(或制定系数)

31、相关与回归的比较

相关和回归研究的都是变量间的非确定性关系,而且研究的都是其中的线性关系。但是两者研究的角度是不同的。

1.从研究关系性质看:回归是研究变量间的因果关系的,要建立模型Y=a+bX;相关关系则不一定具有因果关系,它们往往是伴随、共存的关系,当然也不排斥一方为主的情况。

2.从对称来看:相关关系是双向对称的,即X对Y的相关和Y对X的相关是一样的,即ryx=rxy。回归是不对称的:byx不等于bxy。

3.从两者的数量关系来看:回归直线中Y的变化,反映的是真实Y值平均值的变化(即B是集中趋势),而真实数据与回归直线分散的情况在Y=a+bX中是不反映的,相关系数R则正是表现了真实数据与回归直线靠拢程度,因此,R是离散趋势。通过回归方程,X可以预测Y,但无法回答预测的能力(或效果);R反映了预测效果的好坏;0<=R2<=1越大,效果越好。

R与b的区别:R对称测量, b非对称测量;R不受单位影响, b受单位影响;b反映回归强度,R反映预测效果,且R受取值范围影响很大;b反映集中趋势,R反映离散趋势,;-1<=R<=1,b没有区间限制;b反映因果关系,R反映相关关系。

R=标准化的回归系数。

32、统计推论分为两大类:1.参数估计,即通过样本对总体的未知参数进行估计。2.假设检验,即通过样本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

33、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的逻辑区别:参数估计,通俗的讲,就是根据抽样结果来合理地、科学地猜一猜总体的参数大概是多少?或者在什么范围?参数估计的逻辑是先看样本的情况,再问总体的情况。假设检验:先假设总体的情况,再以一个随机样本的统计值来检验这个假设是否正确。换言之,要先构思总体情况,才进行抽样和分析样本的资料。

34、参数估计有两种做法:点值估计(或称点估计);间距估计(或称区间估计)。二者都要求样本是以随机方法抽取的。

35、估计值的衡量标准: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36、区间估计:就是以两个数值之间的间距来估计参数值。

37、置信区间(可信间距):两个数值之间的间距,称为置信区间。例:我们用作为未知参数Q的估计值,-e,+e]或[-eQ+e]

那么区间为[QQQQ38、区间大小反映了估计值的准确性

39、置信度(可信度)或称作置信概率或置信系数,它表示用置信区间估计的可靠性,即置信区间内包含参数Q的概率。即:P(Q-eQQ+e)=1-

40、置信性水平(α),它表示用置信区间估计不可靠的概率。置信度与显著性水平之和为1。

41、置信区间与置信度之间的关系:在样本容量一定情况下,置信区间和置信度是相互制约的。置信度愈大(即估计的可行性愈大),则相应的置信区间也愈宽(估计的值愈不精确),精确度越高,置信度愈小,置信区间愈窄。

42、方差分析内涵、基本原理、假定条件,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统计量、多重比较

篇2:社会统计学复习大纲

1.一、题型:

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

1.二、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概率论基本公式(如:加、减、求逆公式)、古典概型、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第三章:边缘分布、条件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第四章: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与相关系数;

第五章:切比雪夫不等式、中心极限定理;

第六章:统计量;

第七章:点估计、估计量评价标准(如:有效性);

第八章:T检验。

1.三、参考题型:

教材:P9:例1.4;P19:例1.18;P20:例1.19、例1.20;P28:

4、6;P32:57;

P45:例2.10;P47:例2.11;P51:2.13;P57:15;P58:

24、25;P66:例3.4;P68:例3.6;P69:例3.7;P73:例3.12;P75例3.14;P84:8、9、10、11;P86:21;

P111:

6、7;P112:18;P114:34;P121:例5.4;P122:例5.5;P125:5 P139:例7.1、7.2;P142:例7.5;P144例7.8

练习册:P2:1;P3:2、3、4;P6:6;P8:

1、2;P11:2;P13:

2、3;P15:2(1)、(2);P16:三(2);P18:4;P19:1;P20:3;P23:1;P24:

2、3;P29:3。

篇3:社会统计学复习大纲

根据大纲考试要求的说明,考前该如何复习英语呢?

一、听力

要求考生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生应能: (1) 理解主旨和要义; (2) 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 (3) 对所听内容做出简单推断; (4) 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提高听力,关键在于平时多听多读,且精听与泛听相结合。考生应找一些信息量大、信息交叉点多的听力材料坚持每天不间断地进行听力训练。

平时要养成有效的听力习惯,就要采用正确的听力策略:1.树立信心,沉着冷静,全神贯注,积极思考。2.利用听录音前的时间及对话之间的十秒钟的停顿,迅速捕捉信息浏览问题,预测可能涉及的内容。3.对有把握的试题应快速作答;对无把握的试题要在所听信息的基础上排除错误选项,优化处理;不会作答的立即暂时搁置,准备听新的题目。4.重在听懂每句话的意思和内涵,注意捕捉文中所涉及的人物 (who) 、事件 (what) 、时间 (when) 、地点 (where) 、原因 (why) 、方式 (how) 、程度 (how long, how soon, how much) 、数字 (how many/how much) 、选择 (which等,边听边记下要点。5.注意听短文的首句和首段。6.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整体内容的理解及关键词即实词上,千万不能只停留在个别单词或单句上。7.根据平时积累的英美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知识、逻辑、常识,以及文章的题材结构和主题思想,来猜测没有听懂或漏听的意思,或者通过推断、排除来选出正确答案。8.录音结束时选择也应该结束,即使吃不准也不要想它,马上看下一个题的选项。9.正式考试前在家听英语磁带十分钟“热身”,再进考场考听力。

二、单项选择

内容覆盖面广,考查范围均为大纲中所列的所有语法项目———包括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形式、情态动词、名词、冠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数词、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倒装、省略、主谓一致、构词法、习惯表达法和交际用语等;重点突出、强调动词的考查;突出语境的作用,提供语境间接考查语言知识的运用。

因此,考生必须对语法部分进行全面、细致的复习,增强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单选题的复习不能靠简单地死记硬背,要做到先理解语境再考虑语法,语境是选择判断的最重要依据。在单选题上,不宜采用题海战术,但要把做过的一些题,特别是错题,反复地看,同时简单的题要总结规律,不要在难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要重视语境题、时态题、动词短语相关的单选题。

三、完型填空

要求考生:1.根据上下文提供的语境来确定选项的能力。2. 具有较强的快速阅读和语篇的整体理解能力,能根据上下文线索通篇考虑。3.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理解文章主题思想的能力和推理判断的能力。4.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词汇、短语的能力。

提高完型填空能力要做到:1.不断积累并熟练掌握词汇(包括词性的转化、多义词、同义词的区别、词义程度的深浅、所表示范围的大小或感情色彩的不同等)、短语搭配、惯用法及一些重要句型、语法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把零星的、分散的知识加以总结概括。2.加强训练,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真正培养出较强的语感。每日做两篇完型文章,同时要注意内容的多样性,难度由适中到偏高,逐步过渡。3.重视短文的关键句、主题句,从而尽快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态度和观点。4.注意分析错题,总结出错的原因,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逐步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熟练的解题技巧。

良好的完型填空解题习惯和解题技巧是:1.细读首句。2通读全文,掌握大意,粗选答案。3.仔细斟酌,上下文连贯,精选答案。深入分析空格前后句,确定空格意思。语法问题,考虑时态、语态,以及整个词法、句法;语义问题,依据短文自身完整的语言环境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但应注意:决不能停留在局部死抠,应以整体的大致把握为原则。选择答案时既要把对语境的理解和词的用法结合起来,又要考虑句子结构是否完整、正确,还要注意句子意义上的连接和照应关系,有时还应在段与段之间、情节与情节之间或更大的范围内关照上下文。同时还应注意行文逻辑、生活常识及事物发展的规律。4.复读全文,消除疏漏,验证答案。在复核过程中,看全文是否连贯畅通,内容清晰,主题突出。凡遇不通之处必是有待推敲的疑点。对平时易犯的错误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个别拿不准的答案,应当根据自己的语感,尊重第一次选择的答案,若无充分依据,切勿轻易改动。

四、阅读

要求考生读懂熟悉的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公告、说明、广告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考生应能: (1) 理解主旨和要义; (2) 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 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4) 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 (5)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 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提高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默读习惯,使注意力集中在文字符号上,纠正唇读、心读、喉读等做法,克服指读、回视、重读等不良习惯。其次要善于抓住句子中的核心词,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连贯性理解。养成每天阅读英语的习惯,注意要大量阅读,精泛结合,广泛猎奇;要快速阅读,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要整体理解,重视文章的题目和主题句,学习掌握作者的逻辑推理的方法技巧及整篇文章的框架结构;要积累词语,反复记忆。考前最好每天做3—5篇阅读理解题,培养熟练的阅读技巧,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坚持不懈。

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技巧与策略:1.先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文章。2.速读全文,了解大意,明白主题。考生必须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运用略读、扫读、跳读等技巧快速阅读,搜寻关键词、主题句,捕捉时空、顺序、情节、人物、观点,并且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语篇实质。3.详读细节,理顺思路与文章脉络。记叙文多以人物为中心,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展开故事;论述文则包含论点、论据、结论三大要素,通过解释、举例来阐述观点。可根据文章的特点,详读细节,以动词、时间、地点、事件、因果等为线索,找出关键词语,运用“画图列表法”,勾画出一幅完整清晰的文章主题和细节的认知图。4.逻辑推理,做好深层理解题。深层理解主要包括归纳概括题(中心思想、加标题等)和推理判断题,是阅读理解中的难点。深层理解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必须忠实于原文,要以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为依据,立足已知推断未知,不能凭空想象,随意揣测;它要求读者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和逻辑推理,不能以偏概全。只有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推理才有前提和基础。推理题在提问中常用的词有:infer, imply, suggest, indicate等。5.猜词悟义,扫除阅读拦路虎。猜词是应用英语的重要能力,也是高考中常用的题型。它不但需要准确无误地理解上下文,而且要有较大的泛读量,掌握或认识较多的课外词汇。考生要学会“顺藤摸瓜”,通过构词、语法、定义、同位、对比、因果、常识、上下文等线索确定词义。6.养成良好解题习惯,保持好的心态。

五、对话填空

要求考生掌握所给对话大意,并根据所给首字母的提示,在标有题号的右边横线上写出一个英语单词的完整、正确形式,使对话通顺。

做好这一题,有必要提醒考生把2009年高考英语词汇表反复背熟。还应充分利用听力材料,大声朗读、复说,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并注意在特定的、实际生活中存在的语境里接受、掌握词汇,还应重点注意常用词的实际运用。

六、写作

要求考生根据情景用英语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基本书面表达能力的具体要求:内容表达清楚,体现活跃的思维和清晰的逻辑,句式和词汇丰富,语法和用词准确,语篇连贯,交际得体。

写作是考生容易丢分的部分,越是到最后越要重视写作,要多看一些范文,熟练掌握30多个连接词语,非常流利地背出100多个句型,这样在写作当中才能表现出比较好的水平。另外还要用一些常用动词和句式,做一些汉译英的练习。

写作步骤:1.仔细阅读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审好题。2.确定格式、题材及基本要点。3.丰富、扩展要点,将句子补充完整。4.把写好的句子联成短文,打好草稿。5.检查草稿,修改拼写、标点符号错误,修改人称、时态、语态错误,修改句子结构和逻辑错误。考虑语篇结构、考虑句式的变化和词汇的丰富。6. 规范书写。

七、综合模拟训练

高考冲刺这一阶段时间里,考生还应结合外地的信息和资料,精心地挑选十几套长度、难度和高考试卷基本相同的试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提高自己的临场发挥的能力和应试的心理素质,提高解题技巧和熟练程度,合理地把握分配在各题上的时间,从而提高解题速度,进一步查漏补缺。

篇4:关注考试大纲,提高复习实效

一、2015年高考考试内容梳理

2015年历史考试大纲中“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必修课程内容具体见下表,选修课程(略)。

二、典型考题解剖

例1.(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下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2012年历史考试大纲将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中的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与“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合并后改写,与教材相比综合性更强,意在强调这个时段的阶段特征。复习时要归纳分析两条主线贯穿这个阶段:一条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具体表现为列强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另一条是中国社会开始向近代化迈进,具有表现为中国各阶级、各阶层由无意到有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学习西方。

本题是紧扣考试大纲的变化设计的,形式新颖、视野开阔、综合性强、开放度高、思维力度大、能力要求高,典型地体现了考试大纲中的四个考核目标与要求。本题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具体表现为历史阅读能力,即读懂历史材料,正确理解题意,并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具体表现为知识迁移能力,即运用已有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以认识和理解新的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描述和阐释事物”具体表现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即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归纳、综合等方法对“冲击——反应”模式进行解释、总结,作出合理的分析和正确的评价。

例2.(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 的价值

2013年历史考试大纲将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中的“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拆分为“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与“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与教材相比考试大纲细化了知识要点。本题就是依照考试大纲拆分出的京剧为切入点,通过京剧脸谱突出对基本文史知识的考查。

例3.(2014年高考天津文综卷)5.达尔文《物种起源》一出版,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马上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这种观点( )

A.正确。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B.错误。社会科学不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C.正确。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D.错误。自然科学理论不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2014年历史考试大纲将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的“探索生命起源之谜”改写为“进化论”。考试大纲与教材相比更为具体,针对性更强,对考生复习的指导作用更为明显。本题就是以“进化论”为主题,引伸出“社会达尔文主义”,考查考生灵活运用平时掌握的理论、知识、技能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例4.(2014年高考北京文综卷)(节选)37.(3)世界是联系的,也是多样的。结合“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的有识之士是如何立足国情、学习外来文化的?中国取得了哪些具有自身特色的成果?

2014年历史考试大纲将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中的“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写为“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并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本题以联系的世界和多样的世界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考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和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复习备考启示

考试大纲是备考复习所需的重要素材和依据,其中蕴涵与高考命题的相关信息、资源和动向,考试大纲中提到试题“有一定的覆盖面”,“问答题的设计,将在考查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考查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备考中我们需要研究考试大纲有关知识和能力这两方面的变化,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关注考试大纲中考试内容的变化。2015年新课标历史考试内容(必考部分)与教材内容相比,变化的方式有合并、拆分、改写和补充四种。合并的部分强调历史阶段特征,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复习过程中要把握知识线索,宜粗不宜细;拆分的部分强调教材中重要的历史概念、史实,复习过程中应细化这些部分;改写的部分强调知识要点,突显主干知识,复习过程中要举一反三深化知识要点;补充的部分是将教材中重要历史事件加以补充和完善,复习时注意补充部分与教材内容的联系,通过补充内容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综上所述,我们要结合考试大纲,将教材作为复习资源,灵活运用教材,对考试大纲规定的学科知知识和能力要求,由浅入深、由点到线再到面,构建历史学科的知识网络。

2.关注考试大纲中题型示例的变化。

篇5:社区社会工作期末复习大纲

2.社区类型按发挥的主要功能划分

3.在英国慈善事业影响下产生的两种社会救助和社会服务体制各是什么

4.社区工作的目标

5.美国的社会工作教育课程委员会正式将“社区工作”列入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的具体时间

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代表的社会福利主张

7.Community一词的翻译作者

8.“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代表的社会福利主张

9.社区工作的六大模式

10.“社区”的提出及其概念

11.社区社会工作

12.任务目标

13.社区睦邻运动

14.社区行动

15.社区工作的群众参与可以起到哪些积极方面的作用

16.台湾社区工作的特点

17.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18.爱尔伯福制的特点

19.现阶段我国社区工作的目标

20.社区的基本功能

21.我国开展社区社会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篇6:社会统计学复习大纲

考试复习大纲(公共基础)第六章 统计基础

四、简答题

119.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有何作用? 119.统计分组是根据现象总体内在的特点和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将总体中各单位按照一定的标志 分为若干个性质不同的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

统计分组的作用:划分现象的类型;研究总体内部的结构;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120.简述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

120.指标和标志的区别:指标反映总体特征,标志反映总体单位特征;指标必须可度量,而品质标志不 度量。-指标和标志的联系:多数指标数值是由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汇总而来;指标和数量标志可以转化。

121.什么是分配数列?分配数列的组成要素有哪些? 121.分配数列是在统计分组基础上形成的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配状况,由分组名称和各组单位数构E

122.简述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

122.时期指标数值是连续统计的,时点指标数值是间断统计的;时期指标不同时期的数值可以相加,点指标不同时点的数值不能相加;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间隔长 无直接关系。

123.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应遵守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23.运用相对指标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比较、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坚持可比性原则;正确选

对比的基础;相对指标与总量指标相结合;多种相对指标结合运用。

124.什么是权数?它对平均数起什么作用? 124.权数即各组单位数,权数对平均数起权衡轻重的作用。

125.由组距数列计算的平均数为什么仅仅是平均数的近似值? 125.组中值的假定条件是各组内变量值呈均匀分布,据此计算出的平均数仅仅是平均数的近似值。

126.简述标志变异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126.变异指标又称标志变动度,它是综合反映总体各个单位标志值差异程度的指标。变异指标可以 明平均数的代表性和现象变动的均匀性或稳定性程度。

127.什么是变异系数?计算它有何意义? 127.变异系数是指消除平均数影响后的变异指标,其形式为相对数,因此,也称为标志变异相对数指在 可用于对计算单位不同、平均数不同的变量数列的标志变异程度进行对比。

128.动态数列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编制动态数列有哪些作用? 128.动态数列由现象所属的时间和指标数值两个要素构成。编制动态数列的作用主要有:可以计算各 种分析指标,反映现象的发展变化和历史状况;揭示现象的数量变化趋势和波动规律;可以对现象的未来进 行预测。

129.编制动态数列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129.坚持可比性原则,包括时间、总体范围、计算方法、计量单位等方面的可比性。

130.序时平均数和一般平均数有何异同? 130.相同点:两者都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不同点:序时平均数反映同一指标在不同时间的一般水平,依据动态数列计算;一般平均数反映同一标志在不同单位的一般水平,依据变量数列计算。

131.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水平法和累计法有什么不同?二者各自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131.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侧重于考察中长期计划期末发展水平。其计算要求是:在期初水平的基 础上,按平均发展速度发展所达到的期末水平与实际期末水平相等。累计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侧重于考察 中长期计划各期水平的总和。其计算要求是:在期初水平的基础上,按平均发展速度发展达到的各期水平的 和,与实际各期水平之和相等。132.什么叫统计指数,他有哪些作用? 132.统计指数是一种特殊的相对数,是用来表明不能直接相加的多要素所构成的现象总体数量综合变 动的相对数。指数的作用:综合反映多要素所构成的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方向和程度;分析受多因素影响的 现象的总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反映现象在较长时间条件下的变动趋势;综合评价现象的发 展状况。

133.什么叫综合指数,其编制原理的要点是什么? 133.综合指数是对不能直接加总的指数化指标引进同度量因素进行综合,并进行不同时间上的对比来 编制总指数的一种方法。综合指数是编制总指数的基本形式。综合指数的特点:引进同度量因素对复杂总体进行综合;将同度量因素所属时期加以固定,消除同度量 因素变动的影响,单独反映指数化指标的综合变动程度。

134.什么是相关关系,它和函数关系有什么区别? 134.相关关系是指两个变量或者若干变量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完全确定的关系,它是一种非严格的确定 性的关系;函数关系是指变量之间存在的一种完全确定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它是一种严格的确定性的关系。

篇7:统计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统计学课程号:120588

一、开设系(部):统计学系

二、教学对象:全校经济类、管理类本科生

三、教学目的让学生熟悉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社会经济问题。

四、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54其中:授课:52总复习:2

五、教学要求

该门课程的特点是不着重于统计方法数学原理的推导,而是侧重于阐明统计方法背后隐含的统计思想,以及这些方法在实际各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

1.能系统地掌握各种统计方法,并理解各种统计方法中所包含的统计思想;

2.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不同特点、应用条件及适用场合;

3.能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能够熟练应用常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算和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讲清楚统计方法所隐含的统计思想,以及各种统计方法的特点、应用条件及适用场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最好是结合实际案例,运用计算机进行分析。

六、考核:

考核形式:期末考试(80%),平时考核(20%);

试卷结构:填空题:15分,10题

单选题:10分,10题

多选题(5题)或判断题(10题):10分

简答题:15分,3题

计算题:50分,5题

七、教材:《统计学》

余华银主编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6.2出版

八、主要参考书目

1.《统计学》 贾俊平等编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统计学概论》杨锁柱等主编 中国统计出版社

3.《统计学》袁卫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4.《统计学》徐建邦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5.《统计教育》、《统计研究》等杂志

6.《统计学原理》黄良文主编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3.12再版

九、讲授提纲

第一章总论(4课时)

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从整体上明确统计学的一般问题,通过本章学习,要了解统计学的涵义、研究对象、特征及研究方法,深入理解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第一节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统计的涵义

二、统计的特征

三、统计工作的职能

第二节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

二、统计学的分支

三、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统计学的基本范畴

一、总体与总体单位

二、标志与统计指标

三、变异与变量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和显示(6课时)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了解统计调查的涵义与分类;了解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的特点与适用场合;掌握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与统计表的设计;要明确统计整理的意义,了解统计分组的作用,掌握统计数据的分组方法,能够对原始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并编制次数分布数列,绘制次数分布的直方图与茎叶图。

第一节统计调查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

二、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

1.确定调查的任务与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

3.拟定调查项目与制定调查表

4.确定调查时间

5.确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

1.普查

2.统计报表

3.重点调查

4.典型调查

5.抽样调查

第二节数据整理

一、数据整理的意义

二、数据整理的内容与程序

三、统计分组

第三节分配数列

一、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

二、变量数列的编制

三、次数分布的类型与特征

四、汇总的组织形式与方法

第四节数据显示

一、统计表的概念

二、统计表的构成

三、统计表的种类

四、统计图的制作

第三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4课时)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理解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的概念、作用和特点,了解单位总量与标志总量、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熟练掌握六种常用相对指标的计算方法。

第一节 总量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第二节 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意义

二、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三、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

第四章统计分布的数据特征(8课时)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正确理解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的概念、意义、作用;明确其种类及其区别;掌握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的计算方法、应用条件、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的关系。

第一节平均指标的概念与作用

一、平均指标的概念

二、平均指标的作用

三、平均指标的分类

第二节算术平均数

一、基本公式

二、简单算术平均数

三、加权算术平均数

第三节 调和平均数

一、概念

二、简单调和平均数

三、加权调和平均数

第四节几何平均数

一、概念

二、简单几何平均数

三、加权几何平均数

第五节 中位数与众数(位置平均数)

一、中位数

1.概念

2.中位数的计算

二、众数

1.概念

2.众数的计算

第六节变异指标

一、变异指标的意义与作用

二、变异指标的种类及计算

1.全距

2.平均差

3.标准差

4.标志变异系数

第五章 时间数列(8课时)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时间数列的概念、作用、种类及编制原则;重点掌握时间数列的各种水平指标、速度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与应用条件;掌握时间数列趋势变动与季节变动的分析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时间数列的概念与分类

一、时间数列的概念

二、时间数列的分类

三、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

第二节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

一、发展水平

二、平均发展水平

三、增长量

四、平均增长量

第三节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

一、发展速度

三、增长速度

四、平均增长速度

五、时间数列水平指标与速度指标的结合应用——每增长1%的绝对值

第四节长期趋势的测定

一、长期趋势测定的意义

二、长期趋势测定的方法

1.时距扩大法

2.移动平均法

3.数学方程法

第五节季节变动的测定

一、季节变动测定的意义

二、季节变动测定的方法

第六章统计指数(8课时)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统计指数的概念、作用与种类;掌握加权综合指数的计算形式与方法;理解加权平均指数与综合指数的关系,掌握指数体系分析的原理;了解我国几种主要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

第一节统计指数的概念与种类

一、统计指数的概念

二、统计指数的分类

三、统计指数的作用

第二节综合指数

一、综合指数的概念

二、综合指数的计算

1.数量指标指数

2.质量指标指数

第三节平均数指数

一、平均数指数的概念

二、平均数指数的计算

1.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2.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三、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物价指数的编制

第四节平均指标指数

一、平均指标指数的概念

二、平均指标指数的三种形式

1.可变构成指数

2.固定构成指数

3.结构影响指数

第五节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一、指数体系

二、两因素分析

1.综合指数体系

2.平均数指数体系

3.平均指标指数体系

第七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6课时)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概念、特点;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重点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方法,对回归方程拟合精度的测定与评价方法。

第一节 相关关系的概念与种类

一、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

第二节直线相关关系分析

一、直线相关分析的特点

二、直线相关分析的方法

1.直观分析法——相关图表法

2.数量分析法——简单相关系数r

第三节 直线回归分析

一、直线回归分析的特点

二、直线回归方程

三、回归与相关的关系

四、估计标准误差

第八章 抽样推断(8课时)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明确抽样调查的概念、特点、作用;理解抽样误差的影响因素;掌握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方法,掌握抽样估计方法与样本容量确定的方法;理解类型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的含义、特点与适用场合。

第一节抽样推断的一般问题

一、抽样推断的概念

二、抽样推断的特征

三、抽样推断中的基本概念

1.全及总体与样本总体

2.参数与统计量

3.样本容量与样本的可能数目

4.概率与概率度

四、抽样的方法

第二节抽样误差

一、抽样误差

二、抽样平均误差

1.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2.成数的抽样平均误差

三、抽样极限误差

第三节参数估计

一、抽样估计的一般方法

二、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

三、抽样估计的方法

四、必要抽样数目的确定

第四节抽样的组织方式

一、简单随机抽样

1.概念

2.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

二、类型抽样

1.概念

2.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

三、等距抽样

1.概念

2.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

四、整群抽样

1.概念

上一篇:期末业务工作检查总结范文下一篇:充电桩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