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2024-08-30

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精选8篇)

篇1: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信息与网络管理中心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办法

为加强信息化建设安全保密工作,维护集团安全和利益,结合信息化建设工作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信息安全与保密

1、建立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建立人员权限控制表,进行信息分级管理,不同级别的人员只能查看相应级别的数据;

2、发布任何信息必须经过合法的工作程序或主管领导的审批;

3、记录敏感数据的操作日志,并长期保存;

4、对数据中心的运行拓扑结构、服务器软硬件信息,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配置等信息应分级管理并严格保密;

5、在开发、运行、维护过程中,每位成员要有保密意识,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

6、禁止在自己管理的计算机(工作用机、服务器)上开设与工作无关的服务;

7、禁止在个人用机(笔记本电脑、台式 PC 机)上存放敏感数据;

8、系统管理员、数据库管理员、信息系统开发人员及相关人员不得对外宣扬本职工作所从事的具体内容;

9、所有上互联网的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10、如发生信息安全与保密事故,当事人立即向信息中心主任汇报,相关信息不得向无关人员透露。

二、数据安全

1、对存放敏感数据的运行服务器须严格管理。系统账号必须登记并定期检查;

2、严格控制对运行数据库和试运行库的直接访问。原则上只有运行服务室数据库管理人员、技术支持人员可以直接访问,其他人员访问数据库必须得到相关领导批准并备案;

3、建立数据备份制度,对数据进行定期备份,包括数据容灾备份;备份的数据应注意保密,不得随意存放;

4、运行数据库不得用于系统的开发调试;

5、测试数据库和开发数据库中不得存放敏感数据;

6、所有管理员(数据库系统、应用系统)应严格管理自己的帐号和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7、管理员登录系统应采用加密方式;

8、不得利用邮件、移动存储介质、笔记本电脑等将数据中心的涉密资源带出办公室。

三、网络和服务器安全

1、设立信息系统安全保密责任人,加强对信息安全工作的组织落实;

2、设立信息安全管理员岗位,并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

3、建立数据中心网络信息安全防范体系,保证服务器特别是关键服务器的安全;

4、凡用于对外提供服务的服务器必须保留至两年的日志。

四、数据中心机房安全

1、对存放服务器的数据中心机房建立机房管理制度和严密的保安措施,无关人员严禁入内,相关人员进出机房必须有相应登记;

2、对信息备份的介质要专人保管,定期检查,防止丢失或受损;

3、加强机房日常管理,制定数据中心机房值班制度;

4、对于进出数据中心机房的设备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和登记手续。

五、办公环境安全

1、对于新装的计算机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2、每位成员在其办公用机安装操作系统后,必须安装补丁程序、防病毒软件并进行安全检查。每位成员负责自己使用的办公用机的安全,及时更新补丁,升级相关软件及病毒库;

3、所有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保管好所使用的网络设施和计算机设备,非管理人员禁止随意更改设备配置,确保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

4、禁止未授权的其他人员接入中心的计算机网络以及访问网络中的资源;

5、IP 地址为计算机网络的重要资源,使用者应在管理员的规划下使用这些资源,不能擅自更改。某些系统服务对网络产生影响,使用者应在安全管理员的指导下使用,禁止随意开启计算机中的系统服务,保证计算机网络畅通运行;

6、计算机使用者应保管好分配给自己的用户账号和密码。禁止随意向他人泄露、借用自己的账号和密码,严禁不以真实身份登录系统。计算机使用者应定期更改密码、使用复杂密码。不得猜测他人的密码,不得使用黑客程序进行密码破解,不得窃取系统管理员的密码;

7、上网时必须将杀毒软件的实时监测功能打开;

8、接到可疑邮件时不要随意打开,以免感染病毒;

9、禁止利用扫描、监听、伪装等工具对网络和服务器进行恶意攻击,禁止非法侵入他人网络和服务器系统,禁止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干扰他人正常上课和工作的行为。

篇2: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国务院)》、《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公安部)》等规定,陕西秦韵医药有限公司将认真开展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明确安全责任,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落实技术防范措施,保证必要的经费和条件,对一切不良、有毒、违法等信息进行过滤、对用户信息进行保密,确保网络信息和用户信息的安全。

一、网站安全保障措施

1、网站服务器和其他计算机之间设置防火墙,拒绝外来恶意程序的攻击,保障网站正常运行。

2、在网站的服务器及工作站上安装相应的防病毒软件,对计算机病毒、有害电子邮件有效防范,防止有害信息对网站系统的干扰和破坏。

3、做好访问日志的留存。网站具有保存三个月以上的系统运行日志和用户使用日志记录功能,内容包括IP地址及使用情况,主页维护者、对应的IP地址情况等。

4、交互式栏目具备由IP地址、身份登记和识别确认功能,对非法帖子或留言做到及时删除并根据需要将重要信息向相关部门汇报。

5、网站信息服务系统建立多种备份机制,一旦主系统遇到故障或受到攻击导致不能正常运行,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替换主系统提供服务。

6、关闭网站系统中暂不使用的服务功能及相关端口,并及时修复系统漏洞,定期查杀病毒。

7、服务器平时处于锁定状态,并保管好登录密码;后台管理界面设置超级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并绑定IP,以防他人非法登录。

8、网站提供集中管理、多级审核的管理模式,针对不同的应用系统、终端、操作人员,由网站系统管理员设置共享数据库信息的访问权限,并设置相应的密码及口令。

9、不同的操作人员设定不同的用户名和操作口令,且定期更换操作口令,严禁操作人员泄露自己的口令;对操作人员的权限严格按照岗位职责设定,并由网站系统管理员定期检查操作人员的操作记录。

二、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1、充分发挥和有效利用陕西秦韵医药有限公司业务信息资源,保障企业门户网站的正常运行,对网络信息及时、有效、规范的管理。

2、再陕西秦韵医药有限公司门户网站服务器上提供的信息,不得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有害社会稳定、治安和有伤风化。

3、本院各部门及信息采集人员对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并承担发布信息英气的任何法律责任;

4、各部门制定专人担任信息管理员,负责本网站信息发布工作,不允许用户将其帐号、密码转让或借予他人使用;因密码泄露给本网站以及本单位带来的不利影响由泄密人承担全部责任,并追究该部门负责人的管理责任;

5、不得将任何内部资料、机密资料、涉及他人隐私资料或侵犯任何人的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或其他专属权利之内容加以上载、张贴。

6、所有信息及时备份,并按规定将系统运行日志和用户使用日志记录保存3月以上且未经审核不得删除;网站管理员不得随意篡改后台操作记录;

7、严格遵循部门负责制的原则,明确责任人的职责,细化工作流程,网站相关信息按照编辑上传→初审→终审通过的审核程序发布,切实保障网络信息的有效性、真实性、合法性;

8、遵守对网站服务信息监视、保存、清除和备份的制度,经常开展玩过有害信息的排查清理工作,对涉嫌违法犯罪的信息及时报告并协助公安机关查处。

三、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陕西秦韵医药有限公司网站为充分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保障用户信息安全,特制定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1、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网络信息安全培训并进行考核,使网站相关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2、尊重并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除了在与用户签署的隐私保护协议和网站服务条款以及其他公布的准则规定的情况下,未经用户授权不随意公布和泄露用户个人身份信息。

3、对用户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并承诺未经用户授权,不得编辑或透露其个人信息及保存再本网站中的非公开内容,但以下情况除外: 1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本网站服务协议规定;

2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有必要向相关法律部门提供备案的内容; 3因维护社会个体和公众的权利、财产或人身安全的需要; 4被侵害的第三人提出合法的权利主张;

5为维护用户及社会公共利益、本网站的合法权益的要求; 6事先获得用户的明确授权或其他符合需要公开的相关要求。

4、用户应当严格遵守网站用户帐号使用登记和操作权限管理制度,并对自己的用户帐号、密码妥善保管,定期或不定期修改登录密码,严格保密,严禁向他人泄露。

5、每个用户都要对其帐号中的所有活动和事件负全责。用户可随时改变用户的密码和图标,也可以结束旧的帐号而重新申请注册一个新帐号。用户同意若发现任何非法使用用户帐号或安全漏洞的情况,有义务立即通告本网站。

6、如用户不慎泄露登录帐号和密码,应当及时与网站管理员联系,请求管理员及时锁定用户的操作权限,防止他人非法操作;再用户提供的有效身份证明和有效凭据并审查核实后,重新设定密码恢复正常使用。

陕西秦韵医药有限公司将严格执行本规章制度,并形成规范化管理,并成立由单位负责人、其他部门负责人、信息管理主要技术人员组成的网络安全小组,并确定至少两名安全负责人作为突发事件处理的直接责任人。

单位(章):

篇3: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与信息管理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人们越来越习惯把日益繁多的事情托付给计算机来完成。网络化已经成为单位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大趋势, 信息资源也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但是, 紧随信息化及互联网发展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已成为影响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 危害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事件频繁发生, 对很多人造成了损失。如何保护数据不受破坏修改泄露, 维持各种业务系统连续可靠的运行, 已经成为全世界很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

2. 信息安全简介

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网络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 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 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 信息服务不中断。

在公司单位具体的事务中, 信息安全主要是指要保证业务系统能够稳定持续的运行, 以及各种业务数据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和防止未授权拷贝。

3. 详细说明

3.1 信息安全的目标

真实性:对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能对伪造来源的信息予以鉴别。

保密性:保证机密信息不被窃听, 或窃听者不能了解信息的真实含义。

完整性: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防止数据被非法用户篡改。

可用性:保证合法用户对信息和资源的使用不会被不正当地拒绝。

不可抵赖性: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 防止用户否认其行为, 这一点在电子商务中是极其重要的。

可控制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

可审查性:对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段

3.2 信息安全主要措施

信息安全的威胁来自方方面面, 不可一一罗列。但这些威胁根据其性质常被归纳为信息泄露、破坏信息的完整性、拒绝服务、非法使用 (非授权访问) 、窃听、业务流分析、假冒、旁路控制、授权侵犯、抵赖、病毒以及法律法规等几个方面, 下面将结合工作实际简要讲述一下预防这些风险的技术手段:

3.2.1 保障机房的物理安全与电气安全。

服务器或计算机是系统运行和数据存储的物理基础, 而机房作为放置这些设备的场所, 保证其安全性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中之重。一旦机房环境设备出现故障, 就会影响到计算机系统的运行, 对数据传输、存储以及整个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构成威胁, 若没有及时处理, 就可能损坏硬件设备, 造成严重后果。在所有造成数据丢失的原因中, 硬件损害对于数据恢复来说难度是最大的, 恢复的结果也经常不很理想。所以, 保障机房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础, 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 机房环境宽大、安全, 应有防火灾、防地震、防雷击的措施, 并要针对防盗、碰撞等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

(2) 保证机房的供电安全。随着设备的不断增加, 机房能耗问题日趋严重。由于电网供电质量不稳定, 有时会出现电源故障, 包括电压浪涌、电压过压、欠压、瞬时电流冲击和故障停电等各种情况, 而硬件故障往往由这些问题引起。良好的供电设计可以为机房安全提供保障, 并维持计算机系统持续稳定的运行。

3.2.2 计算机或服务器的管理

计算机及服务器是数据和系统的直接载体, 上面保存着业务系统和各种数据。要保障其安全性, 在管理上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根据其安全需求安装对应的操作系统, 并应对系统进行定期维护, 保证它的稳定性。如服务器必须安装特定的服务器版操作系统。

(2) 在系统中安装杀毒软件以及防火墙, 可以有效避免黑客的攻击以及病毒木马的入侵。

(3) 提高计算机或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等级, 避免未获得授权的人通过各种手段远程连接计算机获取数据。

3.2.3 保障计算机网络稳定安全地运行

网络安全是系统安全的核心。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的主要收集、存储、分配、传输和应用的载体, 其安全对信息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不稳定的网络会引成数据完整性破坏、拒绝服务等种种的问题, 让用户不能完整快速地获取数据;存在网络漏洞则常常会因为别人故意利用或误操作, 造成信息泄露、窃听等种种危害。保障计算机网络稳定安全, 应从以下几点出发:

(1) 保护网络关键设备, 制定严格的网络安全规章制度, 安装不间断电源 (UPS) , 避免网络意外中断。

(2) 在用户访问网络资源时对其权限进行严格的认证和控制。可以采取用户身份认证, 口令加密, 设置用户访问目录和文件的权限, 控制网络设备权限等种种手段。访问控制是系统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核心策略, 它的主要任务是保护系统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访问控制规定了主体对客体访问的限制, 并在身份识别的基础上, 根据身份对提出资源访问的请求加以控制。

(3) 使用网闸和防火墙等设备, 在不同网域之间设置屏障, 阻止对信息资源的非法访问, 也可以阻止重要信息从内部网络中非法输出。必要时还可以使用虚拟专用网 (VPN) 等技术, 在公共网络上创建安全的私有连接, 提高网络中通信的安全性。

(4) 采用信息过滤等手段来保护网络上信息传播安全, 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进行传播所产生的后果, 避免信息失控。

3.2.4 在业务系统中采取良好的设计

许多业务是通过网上业务系统来进行的, 用户通过业务系统存储以及查看数据, 所以业务系统的设计也与系统中的数据安全息息相关。在业务系统的设计实现中应该主要注意以下方面, 以提高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

(1) 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在业务系统中应该采取比较安全的数据传输方式。为了避免保密数据泄露, 在传输这类数据时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 而不是明文传输, 从而避免保密信息泄露。比如密码传输时采用md5等散列函数进行处理, 可以有效避免密码泄露。

(2) 应为系统设计良好的权限管理功能。权限管理, 一般指根据系统设置的安全规则或者安全策略, 用户可以访问而且只能访问自己被授权的资源。“用户认证”让系统知道用户“能不能用”, 而“权限管理”则通知系统用户“能用什么”。良好的权限管理设计能够避免用户使用不被授权的功能和数据, 从而降低了信息泄露、非法使用、授权侵犯的风险。

3.2.5 数据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对于互联网上信息安全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互联网上进行文件传输、电子邮件商务往来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 而且这种不安全性是不可避免的, 由互联网存在的基础——TCP/IP协议所引起。为了尽量降低信息泄露的风险, 采用技术手段对数据进行加密是一种通用的做法。现在一般采用非对称加密对数据进行处理 (如RSA算法) , 该方法的特点是存在两个密钥, 公共密钥由于加密, 面向外部公开;私人密钥用于解密, 内部保存。只要私人密钥不泄露, 就可以极大地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传输保密数据, 应该先对数据进行加密, 这样就算数据被别人恶意获取, 在没有私人密钥的情况下, 数据也不能使用, 进而避免因为数据泄露而造成的损失。

3.2.6 管理人员泄密风险

造成数据泄露还存在一种非技术的原因。由于管理员的松懈或者其它种种原因, 造成数据外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应该通过一些手段尽量减少风险:

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他们的安全保密意识。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 从规章制度上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3.2.7 数据恢复

上面所说种种措施都是用于预防风险, 而数据恢复技术主要用于减少损失。数据恢复是指通过技术手段, 将保存在各种介质上丢失的电子数据进行抢救和恢复的技术。一般造成数据损坏的原因有硬件故障和人为破坏两种。硬件故障是指由于硬件损坏造成数据全部或部分丢失, 如硬盘出现坏道等, 应注意在故障后尽快找专业公司进行修复, 不应勉强继续使用, 以免发生更大的损失。人为破坏是指由于误操作或者恶意操作, 对数据的完整性造成了破环, 甚至数据遭到删除。这种情况可以通过数据恢复软件对数据进行恢复, 但应注意在恢复之前尽量避免对数据所在硬盘进行写入操作, 以免删除数据在硬盘中的残余信息遭到破坏。

4. 结语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 它的普遍性、共享性、增值性、可处理性和多效用性, 使其对于人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信息安全的实质就是要保护信息系统或信息网络中的信息资源免受各种类型的威胁、干扰和破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抱着严谨负责的态度, 并熟练掌握各种防范手段和技术,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计算机及网络信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鲁立, 龚涛.《计算机网络安全》, ISBN:9787111335054,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年4月

[2]蔡立军, 《网络安全技术》, ISBN:9787810828758, 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年9月

[3]刘安定,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6月

篇4:内容管理与信息安全

反病毒传统手段面临尴尬

当每一种新的病毒出现时,会对Internet或企业网络造成相当的不安和骚动,一两天后,反病毒厂商对病毒进行描述,并随之发布一个升级的杀病毒版本。但这经常是事后的消极预防措施,难以挽回电脑用户已蒙受的损失。近年来反病毒技术越来越力不从心,主要是因为企业网络内容的激增,同时还与以下这些因素有关:病毒越来越复杂;内植Java和ActiveX渐成主流;成人Web站点、在线音乐和影像越来越多且易于访问和下载;企业忽视秘密和私有资料等等。

反病毒软件厂商也尝试着通过发布与内容相关的附加软件产品来尽可能弥补病毒软件的不足,但变化还是不明显。事实上,人们需要从底层开始重构企业安全模型,以应对越来越具威胁性的针对内容安全的挑战。

当然,反病毒软件在企业网络安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随着一浪接一浪的威胁(诸如CodeRed、Nimda及最近的“冲击波”等病毒),对反病毒软件的过分依赖越来越暴露出隐患。今天用户不需要打开任何附件就能完全暴露在网络中,甚至仅仅与网络相连就能发生病毒感染事件。更糟糕的是,当前的攻击通常是混合方式:病毒可以通过E-mail、下载文件、Web页单元、共享文件夹等各种形式传播。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光靠反病毒软件已不能应付针对内容安全的威胁,如混合性病毒攻击、垃圾邮件、访问成人站点、下载音频和视频、窃取企业秘密及ActiveX和Java之类的内容代码攻击。

企业也曾尝试在现有的反病毒和防火墙软件的顶端将各种防御措施拙劣地组合起来,以实现内容过滤、垃圾邮件和Web站点过滤,以及恶意代码检测等多种功能。但是这种做法也有问题:如何排列这些安全工具的优先级别?在安全投资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决定先解决哪个威胁?不仅如此,解决从各个不同的厂商处买来的各种安全工具的互操作性问题,就足以使人筋疲力尽。除了IT集成方面的问题,还有运行和维护成本,以及与厂商的各种交涉上的麻烦等系列问题。

安全内容管理

安全内容管理(Security Content Management,SCM)是一种多层面的企业安全解决方案,它既包含现有的反病毒技术,又能将企业安全带到更高的层次。安全内容管理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反病毒;E-mail和内容安全;Web安全;防止恶意代码攻击。

传统反病毒技术仅仅需要阻断病毒,而内容安全管理需要一种更加概念化的考虑,要同时满足商业和安全两方面的需求。安全内容管理需要更高的智能,既能过滤出商业威胁或与商业无关的内容,同时又要允许确实具有商业价值的信息畅通。

以E-mail为例,安全内容管理中的智能过滤技术使用了多个参数,将有价值的通信从垃圾邮件中区分开来。与此类似,采用了Web安全之后,系统会允许企业内部员工访问那些真正与工作相关的站点,而不允许访问娱乐站点。

安全内容管理通过完全解决基于内容的挑战来满足这些需求。要达到这一点,需要采用以下这些技术:双重反病毒保护,使用两个或更多的反病毒引擎来俘获全部的病毒威胁;事前鉴别以阻断恶意代码;智能过滤垃圾邮件和某些Web站点;关键字鉴别以防止通过E-mail传输私有信息;对各个层面进行集中管理以简化安全管理任务等等。

篇5: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办法

所有网络设备(包括光纤、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均归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所管辖,其安装、维护等操作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其他任何人不得破坏或擅自维修。

第二条

所有学校内计算机网络部分的扩展必须经过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施或批准实施,未经许可任何部门不得私自连接交换机、集线器等网络设备,不得私自接入网络。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有权拆除用户私自接入的网络线路并进行处罚措施。

第三条

各部门的联网工作必须事先报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做网络实施方案。

第四条

学校局域网的网络配置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统一规划管理,其他任何人不得私自更改网络配置。

第五条

接入学校局域网的客户端计算机的网络配置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部署的DHCP服务器统一管理分配,包括:用户计算机的IP地址、网关、DNS和WINS服务器地址等信息。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静态网络配置。

第六条

任何接入学校局域网的客户端计算机不得安装配置DHCP服务。一经发现,将给予通报并交有关部门严肃处理。

第七条

网络安全:严格执行国家《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对在学校局域网上从事任何有悖网络法规活动者,将视其情节轻重交有关部门或公安机关处理。

第八条

教职工具有信息保密的义务。任何人不得利用计算机网络泄漏公司机密、技术资料和其它保密资料。

第九条

任何人不得在局域网络和互联网上发布有损学校形象和教工声誉的信息。

第十条

任何人不得扫描、攻击学校计算机网络。

第十一条

任何人不得扫描、攻击他人计算机,不得盗用、窃取他人资料、信息等。

第十二条

为了避免或减少计算机病毒对系统、数据造成的影响,接入学校局域网的所有用户必须遵循以下规定:

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制作计算机病毒;不得故意传播计算机病毒,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不得向他人提供含有计算机病毒的文件、软件、媒体。

2.采取有效的计算机病毒安全技术防治措施。建议客户端计算机安装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部署发布的瑞星杀毒软件和360安全卫士对病毒和木马进行查杀。

3.定期或及时更新用更新后的新版本的杀病毒软件检测、清除计算机中的病毒。

第十三条

学校的互联网连接只允许教职工为了工作、学习和工余的休闲使用,使用时必须遵守有关的国家、企业的法律和规程,严禁传播淫秽、反动等违犯国家法律和中国道德与风俗的内容。学校有权撤消违法犯纪者互联网的使用。使用者必须严格遵循以下内容:

1.从中国境内向外传输技术性资料时必须符合中国有关法规。

2.遵守所有使用互联网的网络协议、规定和程序。

3.不能利用邮件服务作连锁邮件、垃圾邮件或分发给任何未经允许接收信件的人。

4.任何人不得在网上制作、查阅和传播宣扬反动、淫秽、封建迷信等违犯国家法律和中国道德与风俗的内容。

5.不得传输任何非法的、骚扰性的、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恐吓性的、伤害性的等信息资料。

6.不得传输任何教唆他人构成犯罪行为的资料,不能传输助长国内不利条件和涉国家安全的资料。

7.不能传输任何不符合当地法规、国家法律和国际法律的资料。

第十四条

各部门人员每日上班及时打开计算机,进入学校办公系统、浏览相关文件信息、学习有关文件资料。如有自己业务相关的工作信息,要及时处理,处理结果及时回馈有关责任人员。

第十五条

充分利用办公系统的优势信息处理平台,浏览的相关情况由办公系统后台数据库自动生成详细记录,以便领导检查相关登陆信息提供记录参考。

第十六条

各部门人员必须及时做好各种数据资料的录入、修改、备份和数据_工作,保证数据资料的完整准确和安全性。

第十七条

篇6:信息安全与保密管理

为了保护我院信息安全,为了保护患者信息,防止计算机失泄密问题的发生,为了加强医院信息系统的领导和管理,促进医院信息化工程的应用和发展,保障系统有序运行, 根据卫生部医管司修订《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管理规定

(1)为防止病毒造成严重后果,对外来光盘、软件要严格管理,原则上不允许外来光盘、软件在我院计算机上使用。确因工作需要使用的,事先必须进行防(杀)毒处理,证实无病毒感染后,方可使用。

(2)接入本院网络的计算机严禁将计算机设定为网络共享,严禁将文件设定为网络共享文件。

(3)为防止黑客攻击和网络病毒的侵袭,接入本院网络的计算机一律安装杀毒软件,并要定时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

(4)禁止将文件存放在网络共享硬盘上。(5)保密级别材料可通过本院内网OA软件,严禁院内材料通过电子信箱、QQ等网上传递和报送。

(6)计算机严禁直接或间接连接外网和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7)要坚持“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信息上网必须经过信息科及主管院长审查,并经主管院长批准。

(8)外网必须与涉密计算机系统实行物理隔离。

(9)在与外网相连的信息设备上不得存储、处理和传输任何涉密信息。(10)应加强对上网人员的保密意识教育,提高上网人员保密观念,增强防范意识,自觉执行保密规定。

二、计算机维修维护管理规定

(1)计算机和存储介质发生故障时,应当向信息科提出维修申请,经批准后到指定维修地点修理,一般应当由信息科人员实施,须由外部人员到现场维修时,整个过程应当有信息科人员全程旁站陪同,禁止外来维修人员读取和复制被维修设备中的信息,维修后应当进行检查。

(2)信息科应将本院所属科室设备的故障现象、故障原因记录在设备的维修档案记录本上。

(3)凡需外送修理的设备,必须经信息科和主管领导批准,并将文件进行不可恢复性删除处理后方可实施。

(4)如不能保证安全保密,应当办理审批手续,由专人负责送到信息科予以销毁。

(5)由信息科工作人员负责办公室计算机软件的安装和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严禁使用者私自安装计算机软件和擅自拆卸计算机设备。

(6)计算机的报废由信息科专人负责。

三、用户密码安全保密管理规定

(1)用户密码管理的范围是指办公室所有计算机所使用的密码。

(2)计算机的密码管理由信息科负责,计算机的密码管理由使用人负责。(3)用户密码使用规定

1)密码必须由数字、字符和特殊字符组成;

2)计算机设置的密码长度不能少于8个字符,密码更换周期不得多于30天;

3)计算机设置的密码长度不得少于10个字符,密码更换周期不得超过7天;

4)计算机需要分别设置BIOS、操作系统开机登录和屏幕保护三个密码。(4)密码的保存 1)计算机设置的用户密码由使用人自行保存,严禁将自用密码转告他人;若工作需要必须转告,应请示信息科工作人员认可;

2)计算机设置的用户密码须登记造册,并将密码本存放于文件柜内,由信息科管理。

四、涉密电子文件保密管理规定

(1)涉密电子文件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生成、存储、处理的机密、秘密和内部的文件、图纸、程序、数据、声像资料等。

(2)电子文件的密级按其所属项目的最高密级界定,其生成者应按密级界定要求标定其密级,并将文件存储在相应的目录下。

(3)各用户需在本人的计算机系统中创建“机密级文件”、“秘密级文件”、“内部文件”三个目录,将系统中的电子文件分别存储在相应的目录中。

(4)电子文件要有密级标识,电子文件的密级标识不能与文件的正文分离,一般标注于正文前面。

(5)电子文件必须定期、完整、真实、准确地存储到不可更改的介质上,并集中保存,然后从计算机上彻底删除。

(6)各院内科室自用信息资料由本部门管理员定期做好备份,备份介质必须标明备份日期、备份内容以及相应密级,严格控制知悉此备份的人数,做好登记后进保密柜保存。

(7)各部门要对备份电子文件进行规范的登记管理。每周做增量备份,每月做全量备份;备份可采用磁盘、光盘、移动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

(8)涉密文件和资料的备份应严加控制。未经许可严禁私自复制、转储和借阅。对存储涉密信息的磁介质应当根据有关规定确定密级及保密期限,并视同纸制文件,分密级管理,严格借阅、使用、保管及销毁制度。

(9)备份文件和资料保管地点应有防火、防热、防潮、防尘、防磁、防盗设施,并进行异地备份。

五、涉密计算机系统病毒防治管理规定

(1)涉密计算机必须安装经过信息科许可的查、杀病毒软件。(2)每周升级和查、杀计算机病毒软件的病毒样本。确保病毒样本始终处于最新版本,同时将升级记录登记备案。

(3)绝对禁止计算机在线升级防病毒软件病毒库,同时对离线升级包的来源进行登记。

(4)每周对计算机、服务器病毒进行一次查、杀检查,并将查、杀结果登记造册。

(5)计算机、服务器应限制信息入口,如软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的使用。

(6)对必须使用的外来介质(磁盘、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必须先进行计算机病毒的查、杀处理,然后才可使用。

(7)对于因未经许可而擅自使用外来介质导致严重后果的,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六、上网发布信息保密规定

(1)上网信息的保密管理坚持“谁发布谁负责”的原则。凡向外网站点提供或发布信息,必须经过信息科审查,报主管院长批准。提供信息的部门应当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健全信息审批制度。

篇7:信息网络安全与保密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局信息网络的安全运行,防止泄密和不合理使用,规范全局系统信息化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促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确保信息化网络、计算机设备安全、有效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信息安全和保密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局内信息安全和保密管理工作。组长由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副局长、纪检组长、总**师及分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各相关处室人员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信息安全和保密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由**同志任主任,**任副主任。**为信息安全和保密办公室成员,负责信息安全和保密工作日常运作与联络。

二、人员管理

(一)重要岗位信息安全和保密责任

1.对重要岗位指定专人负责接入网络的安全管理,并对上网信息进行保密检查,切实做好保密防范工作。

2.重要岗位中的涉密信息不得在与国际网络联网的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处理和传输,严格做到“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

3.重要岗位工作人员要加强网络监控,若发现计算机或网络遭到大规模的攻击,要及时向局领导汇报,并依据有关规定处理。如发现资料泄露的情况,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应及时将情况

4.拒绝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和光盘。凡需引入使用的软件,均须首先防止病毒传染。

(二)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管理规定

1.为防止病毒造成严重后果,对外来光盘、软件要严格管理,坚决不允许外来光盘、软件在**专网计算机上使用。

2.接入**专网的计算机严禁将计算机设定为网络共享,严禁将机内文件设定为网络共享文件。

3.为防止黑客攻击和网络病毒的侵袭,接入**专网的计算机一律安装杀毒软件,并定时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

4.禁止将保密文件存放在网络硬盘上。

5.禁止将涉密办公计算机擅自联接国际互联网。

6.保密级别在秘密以下的材料可通过电子信箱传递和报送,严禁保密级别在秘密以上的材料通过**外网传递和报送。

7.涉密计算机严禁直接或间接连接国际互联网和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必须实行物理隔离。

8.要坚持“谁上网,谁负责”的原则,信息上网必须经过处室领导严格审查,并经主管领导批准。

9.国际互联网必须与涉密计算机系统实行物理隔离。10.在与国际互联网相连的信息设备上不得存储、处理和传输任何涉密信息。

11.应加强对上网人员的保密意识教育,提高上网人员保密观念,增强防范意识,自觉执行保密规定。

5.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及国家、省市有关规定,严格遵守我局有关规章制度,不得利用网络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机密的犯罪活动。严禁访问不良站点,严禁制作、传播、复制、接收、浏览有碍社会治安、有伤风化的不良信息和垃圾信息。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得在网络上制作、发布、传播下列信息内容:

(1)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的;(2)反国家民族、宗教与教育政策的;

(3)宣扬封建迷信、邪教、黄色淫秽制品、违反社会公德、以及赌博和教唆犯罪等;

(4)煽动暴力;

(5)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鼓动聚众滋事;(6)泄露个人隐私和攻击他人与损害他人合法权益;(7)损害社会公共利益;(8)计算机病毒;

(9)法律和法规禁止的其他有害信息。

如发现上述有害信息内容,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其扩散。

6.严禁除网管外任何人获知有关端口设置、系统口令等核心机密数据及使用管理员密码上网。除网管外任何人不得接触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服务器运行区内设备。未经管理人员特许,谢绝参观,绝不允许闲杂人员进入并操作机器。

2.涉密计算机的密码管理由涉密处室负责人负责,涉密计算机的正常管理由使用人负责。

3.密码必须由数字、字符和特殊字符组成,涉密计算机设置的密码长度不能少于8个字符,密码更换周期不得超过60天。

4.涉密计算机需要设置操作系统开机登录和屏幕保护等多个密码保护方式。涉密计算机设置的用户密码由使用人自行保存,严禁将自用密码转告他人;若工作需要必须转告,应请示保密委员会负责人认可。

(五)涉密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管理

1.涉密移动存储设备由信息安全和保密办公室负责登记备案后,由处室负责人负责管理,做到专人专用。

2.严禁涉密移动存储设备在内、外网之间交叉使用。

3.移动存储设备在接入本部门计算机信息系统之前,应查杀病毒、木马等恶意代码。

4.严禁将涉密存储设备带到与工作无关的场所。

(六)数据复制操作管理规定

1.将互联网上的信息复制到内网时,应采取严格的技术防护措施,查杀病毒、木马等恶意代码,严防病毒等传播。

2.使用移动存储设备从内网向外网复制数据时,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防止泄密。

3.复制和传递密级电子文档,应当严格按照复制和传递同等密级纸质文件的有关规定办理。不得在外网传递、转发或抄送涉

落实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和职责。

2.凡以提供网上信息服务为目的而采集的信息,除在其它新闻媒体上已公开发表的,组织者在上网发布前,应当征得提供信息单位的同意。凡对网上信息进行扩充或更新,应当认真执行信息保密审核制度。

3.涉密人员在其它场所上国际互联网时,要提高保密意识,不得在聊天室、电子公告系统、网络新闻上发布、谈论和传播国家秘密信息。

4.使用电子函件或其他方式进行网上信息交流时,应当遵守国家保密规定,不得利用电子函件传递、转发或抄送国家秘密信息。

(九)笔记本电脑安全保密管理规定

1.笔记本电脑由本人负责管理,明确“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做好笔记本电脑的保密管理工作,防止笔记本电脑失控或丢失后被破译,必须采取开机状态身份鉴别。对于经常携带外出的笔记本电脑要采取保密措施。

2.笔记本电脑应严格遵守计算机操作规程,严禁在笔记本电脑中运行与工作无关的其他软件。为了防止病毒侵入,外来的文件资料必须先进行病毒检测方可使用,对重要的数据及其相关文件应进行备份。

3.遵守**信息保密制度。各处室要安排专人负责,保证国家秘密、**工作秘密和被**单位商业秘密的安全性。对重要文件要

的介质上,并集中保存,然后从计算机上彻底删除。

5.各处室自用信息资料应设专人定期做好备份,备份介质必须标明备份日期、备份内容以及相应密级,严格控制知悉此备份的人数,做好登记后由处室负责人负责保存。

6.各处室要对备份电子文件进行规范的登记管理,备份可采用磁盘、光盘、移动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

7.涉密文件和资料的备份应严加控制。未经许可严禁私自复制、转储和借阅。对存储涉密信息的磁介质应当根据有关规定确定密级及保密期限,并视同纸质文件,分密级管理,严格借阅、使用、保管及销毁制度。

8.备份文件和资料保管地点应有防火、防热、防潮、防尘、防磁、防盗设施,并进行异地备份。

(十一)计算机系统病毒防治管理规定

为加强计算机病毒防范工作,保护我局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保障各项业务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1.计算机必须安装经过国家安全保密部门许可的查、杀病毒软件。

2.每周升级和查、杀计算机病毒软件的病毒样本。确保病毒样本始终处于最新版本。

3.每周对计算机病毒进行一次查、杀检查。

篇8: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风险与管理

根据目前的情形, 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问题面临着很严重的挑战, 其安全问题方面不容乐观。信息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大系统, 一般由多种软件、接口、硬盘等等组件构成, 由于技术和设计上存在不完善性, 大量的漏洞和缺陷随之而来, 这些弱点构成了信息系统的脆弱性。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两大方面:首先是人们技术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局限性, 使得信息系统在网络上存在本身的弱点;其次是社会现实引起的争斗, 商业竞争、个人报复等等犯罪行为从信息系统的弱点进行入手, 来对信息系统网络进行攻击。

病毒是互联网中普遍的存在, 还有一种特殊的存在--黑客, 黑客作为拥有主观能动性的存在, 是信息空间中一种特殊文化现象的产生, 他伴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而存在, 并也随着信息系统的技术提高而提高, 黑客扮演着阴暗面的角色, 对全球信息系统的恶意攻击呈现着愈演愈烈的趋势。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病毒和黑客的攻击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 黑客的攻击方法也在发生变化, 不仅是黑客本身利用IP地址来欺骗, 利用程序代码、分析源代码或者发掘应用程序的缺陷来攻击, 而且还有黑客技术和病毒传播相结合的方式。如上所述, 信心系统网络安全的问题的现状一直都存在, 技术人员在不断的创新, 同时也在不断的与网络上的安全问题、阴暗面在做斗争, 修补脆弱的一面, 致力于提高信息系统网络安全。

2 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风险分析

2.1 盗取和截获信息系统网络中的信息

如果信息系统本身的防火墙和安全措施、加密措施的强度不够, 攻击者会通过互联网、电话线、电磁波辐射范围内所安装的装置、路由器上等可以利用的装置来截获传输中的数据信息;更有甚者通过对信息流量数据、通信次数的分析, 来套取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因此, 应运用加密技术对信息系统网络来进行加密处理以保证其机密性。

2.2 篡改和假冒信息系统网络中的信息

当攻击者破解了信息系统的程序, 熟悉了信息系统的网络信息内容格式后, 很有可能会利用技术和手段在信息系统传输信息的过程中, 入侵其中并篡改信息内容, 从而破坏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所以, 要预防信息系统网络中的随意修改、生成、删除情况。信息系统网络中还会出现假冒的信息, 攻击者摸索到信息系统网络中数据规律或解密了机密信息后, 可以假冒合法用户去发送假冒信息去欺骗用户, 在公司中也可假冒领导发号施令, 调阅机密文件等等。

2.3 信息有效性得不到保障

互联网应用的发展, 信息化社会随之到来, 电子设备的信息传递, 其有效性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由电子商务作为领军, 以电子化形式取代了纸张形式的信息传递方式, 其信息的有效性是开展业务的前提。信息系统中信息的有效性关系到企业、个人甚至国家, 因此, 对网络故障、应用程序代码、系统硬件、软件、病毒等潜在威胁加以预防和控制, 以保证信息系统网络传递的信息是有效的, 正确的。

以上三点是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的风险分析, 风险的存在不是一步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分析出了哪些方面存在风险, 才可以更好的预防和控制。

3 信息系统网络风险管理的目的

信息系统网络的安全是人类面临的新问题, 它普遍的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和安全问题的突发性、不确定性使得安全问题的解决面临困难, 没有完善的全面防范, 防范的重点难以确定, 具有高突发性的信息安全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和手段是进行治理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的务实选择。在寻求解决方法、有效对策时, 防范不足信息安全会失效;全面防范会造成财力、人力、物力的浪费, 或是信息系统网络的可用性下降。因此, 信息系统风险管理是要尽可能的安全却又不能太过于安全的, 要从经济、技术的可行性上来有效的进行管理。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 信息网络安全威胁不断增加, 也在不断的迫使人们重新考虑合适的安全模式, 信息系统网络安全观念是人们探索的新产物。信息安全问题也从过去单纯的应对威胁拓展到既要应对威胁, 又要面对挑战。在当今复杂的信息系统环境下, 风险总是存在的, 无论你采取多么完美的信息系统安全手段, 都难以彻底消除安全问题的威胁。对信息系统网络进行风险管理, 可以将攻击和破坏产生后果的程度限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风险管理是对信息系统的一个动态管理, 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即在特定的安全方案下将风险降到最低以致于可以接受的过程, 并非完全的消灭风险。

4 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方法

4.1 增强安全防护体系

每一项信息系统都会有相应的安全防护体系, 但是安全防护体系的脆弱性是网络攻击者的目标, 现在的网络安全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 它与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紧密相关, 例如对于企业信息系统网络安全而言, 安全问题涉及到多层数据信息, 几乎覆盖了企业信息的通信平台、网络平台、应用平台等系统单元, 是企业网络至关重要的核心部分。增强安全防护体系不仅仅是常人眼中的防火墙, 还需要更全面的防护体系, 来提供安全的服务。

4.2 树立信息安全管理意识

现今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的使用者还是以电子商务的银行、证券、电信等为主, 中小企业也随之使用, 对网络安全的问题也日益重视。信息系统网络根据互联网的特点, 是信息在人与人之间的支配, 在造成信息破坏的因素中, 认为失误的破坏率远远大于技术失误, 所以要提高信息安全的管理意识, 三分靠技术, 七分靠管理, 安全方面的技术和产品仅是为信息系统网络提供技术层次的手段, 然而, 能否利用好这些技术更大程度上取决人们对这些技术的应用。因此, 在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中, 必须加强用户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的培养。

5 结语

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加快了信息化社会的脚步, 随着信息系统与国家、企业、个人关系日趋密切, 也带来了信息安全的问题。信息系统网络安全是产业运营的基础, 是实现信息资源保值升值的重要途径。针对信息系统网络风险与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以保障信息资源产业的安全运营和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 我国互联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果信息系统受到破坏, 那么信息就会流失。这不仅对我国和企业造成伤害, 还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 加强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本文对目前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的现状以及风险进行分析, 并对风险进行提出相关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风险,问题,管理

参考文献

[1]李雅卓.企业信息网络安全管控系统的研究设计[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上一篇:必修三离骚知识点下一篇:实验室仪器报废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