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哲学”的困境毕业论文

2024-06-07

我国“现代哲学”的困境毕业论文(共8篇)

篇1:我国“现代哲学”的困境毕业论文

我国“现代哲学”的困境毕业论文

题名为“我国现代哲学史”一类的作品现已出书了好些种,这种标题自身便预设了“我国现代哲学”的客观存在。但实习上,“我国现代哲学”或许“现代我国哲学”这类短语的实习指称,仍是一个值得议论的疑问。其间最出色者,莫过于哲学疑问与文明疑问的牵扯不清,我称之为“现代我国哲学的文明羁绊”。 这种文明羁绊有其特定的内在,便是“中西文明好坏比照”。由于这种羁绊,到如今中止,咱们是不是现已具有了、或许在多大程度上具有了自个的“现代哲学”,真实仍是一个疑问。在我看来,在文明羁绊的作用下,所谓“我国现代哲学”,要么不是“哲学”,至多是“文明学”或“比照文明学”;要么不是“现代哲学”,而是我国古代哲学的现代汉语译著;要么不是“我国哲学”,而不过是西方哲学的汉译或许转述。前者根柢上是一种文明研讨,这是出于“显性的文明羁绊”;后者则是西方哲学的简略仿制,乃是出于一种“隐性的文明羁绊”。这便是为何咱们迄今中止依然不能在真实哲学的层面上跟西方哲学翻开对话的缘由之地址。

这篇文章的标题显着现已预设了这样一个观念:哲学跟文明是截然不相同的东西。所以,咱们有必要先对这个观念有所奉告,舍此,这篇文章的议论也就无法进行下去了。谁都晓得,“文明”正本便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而这些年咱们发现,它简直成了一个一应俱全的“大全”、“套子”,以至于令咱们从侈谈文明到怕谈文了解。

哲学与文明的区别是多方面的,而考虑到这篇文章的题旨,这儿我只想阐明这样一个观念:文明老是具有民族性的,而真实的哲学却没有、或许说不该该具有民族性。说文明“有”民族性,大概是没有争议的;但是说哲学“没有”民族性,这就能够引起争议。所以,咱们有必要对“哲学无民族性”这个出题加以阐明。

能够类推的一个比如便是科学。当然,我是敌视把哲学归结为科学的。不过,哲学尽管不是科学,但又与科学有许多相通的当地,其间之一便是:真实朴素的哲学与科学相同是没有国界的,不论西方哲学仍是我国哲学,都是“研讨人生切要疑问从根柢上考虑”的东西。咱们当然能够写出《我国科学史》、《西方科学史》这样的东西,但这并不标明科学自身是具有民族性的东西。我想,读者是会附和这个观念的。别的一个更为切近的能够类推的比如便是逻辑。我尽管也并不支持某些哲学的逻辑主义倾向,但我信任哲学也跟逻辑相同,是没有民族性之分的。能够有“我国逻辑史”、“西方逻辑史”,但无所谓“我国逻辑”、“西方逻辑”。真实的哲学自身既没有地域、也没有民族之分。至于“我国哲学”“西方哲学”这样的叫法,在我看来,它们所指称的也不过是作为“前史”存在的东西,而并不标明我国和西方有不相同的哲学思维,由于不论归纳、演绎、仍是直觉或许直观(intuition),在我国和在西方本质上都是相同的。这一点晓得是至关重要的,不然咱们必定一初步就堕入如今多见的一种隔膜心态:我是弄“西方哲学”的,你是弄“我国哲学”的。作用正如有人提出的一种对于现状的估计:搞中哲的不了解西哲,搞西哲的不了解中哲,两端自说自话,老死不相往来。所以,尽管咱们下文仍将运用“我国哲学”、“西方哲学”这样的说法,但它们所标明的仅仅在我国和在西方的哲学之思的前史作用之不相同,而不是说它们的哲学之思自身的不相同。

当然,以上仅仅一种朴素的类推,未必真能阐明疑问。对于“哲学无民族性”这个疑问,咱们还须加以本质的阐明。这首要触及到的便是对于“哲学”的界定疑问:何谓哲学?这当然也是一个很大、很杂乱的疑问,一百个哲学家,就会有一百个“哲学”界说。因此,假定我也在这儿给出一个界说,那就很能够使我自个一初步就堕入一种十分风险的境况。所以我不能下界说。但我又总得有所说。至于我之所说是不是为读者所认可,也是我所无法判定的。

我想说的是,哲学乃是一种特别的思维办法(更稳当地说是思维的“进路”,即approach):它与其它晓得办法区别,既不在目标上,也不在主体上,而是在思维办法自身上。哲学之思的特征在于:哲学所思恰是其它所思之所不思。任何一种晓得办法,作为一个思维进程,总有它的逻辑起点、言语布景或许语境,而这个起点恰恰是这个思维进程自身所不思的,是被作为不证自明的原则承受下来的观念条件。这个观念条件,正本便是现代语义学、语用学所谓的“预设”(presupposition)。所谓预设,作为任何言语的语用条件,便是“对于表达或言语的意义的一种不言自明的(宛转而不言明的)设定”,亦即“在外交进程中两端一起承受的实习或出题”。“咱们老是妄图在说话与考虑中证实咱们对于指号的指称的有关陈说是准确的”,所以“咱们预先假定了指称的存在。”但是哲学所思的恰是这个观念条件、这个预设自身。例如科学要思物,哲学相同要思物,但它们的思维进路是不相同的。悉数科学之思依据三大根柢预设:所思之物是客观真实的,是有规律性的,是能够晓得的;但是科学自身并不对这些预设进行查询,而是把它们作为所谓“自明的”(self-evident)东西事前承受下来了,不然,科学活动也就无从谈起。但哲学则不然,它恰恰要对这些个作为条件的观念预设自身加以查询。

这使我想起张东荪的一个譬喻:“我以为科学好像芭蕉相同,一层一层皮叶长大起来,天然一天一天肥厚了。而哲学则是对于已成的芭蕉来一层一层剥下来。所以科学是顺进的,而哲学是逆进的。科学是阅历的堆积与常识的开荒,而哲学则由开荒而逆探其初始,由堆积而返窥其起点”,“即以科学的假定而为向撤离的返省……这种剥蕉是愈剥愈赤裸,愈赤裸则愈直接”。[6] 在思维进路上,科学的“顺进”是走向“形而下”,哲学的“逆进”则走向“形而上”。所以哲学往往是从批判科学的“正义”初步的。康德说过:“当咱们看到一门科学经过长时刻极力往后得到长足发展而惊叹不已时,有人竟想到要提出象这样的一门科学毕竟是不是能够的以及是怎么能够的这样疑问,这正本是家常便饭的,由于人类理性十分喜爱创造,不只一次地把一座塔建成往后又拆掉,以便查询一下地基情况怎么。”康德列出了四大疑问:“1.朴素数学是怎么能够的?2.朴素天然科学是怎么能够的?3.通常形而上学是怎么能够的?4.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是怎么能够的?”[7] 这儿乃至包括着对哲学或形而上学自身的质疑。当然,哲学自身也是一个思维进程,因此也有自个的观念预设。哲学的魅力之一在于,它不只查询其它之思的观念预设,而且也查询自身之思的观念预设,例如康德的提问:“形而上学毕竟是能够的吗?”[vi] 我国哲学也是、或许也应当是选用这种思维进路的,此即胡適所说的“研讨人生切要疑问从根柢上考虑”。

篇2:我国“现代哲学”的困境毕业论文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元理论的困境及其出路

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对当前科学哲学中一些带有元理论性质的争论给以评价和分析,指出:如果采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是无法摆脱两极对立的囹圄,只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才有可望在对立的双方找到两者的统一

作 者:胡光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4刊 名: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00223(4)分类号:N02 B08关键词:唯物辩证法 科学哲学 对立的统一

篇3:我国“现代哲学”的困境毕业论文

一、哲学类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针对哲学类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相关信息反馈, 我们对其就业现象与可能原因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显示, 市场认知度低与就业市场小、对口行业和岗位缺失、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高、核心竞争力隐性等, 都是影响哲学类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一) 市场认知度低, 就业市场小

就业市场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率的最直接因素, 而就业市场的大小往往体现了市场对某一专业类别的认知度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说, 市场对专业的认同度往往可从招考招聘的专业要求上得以体现, 专业要求的需求量直接影响到了就业率的高低。

公务员招考和企事业招聘是每年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途径, 我们对2011-2013年国家公务员招考和广东省公务员招考岗位专业要求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收集 (见图1、图2) , 经统计得出:2011、2012、2013年国考招考哲学类学生的岗位仅有75、70、103个;2011、2012、2013年广东省省考招考哲学类学生的岗位仅有37、28、21个, 在全国、全广东省招考的总岗位中, 所占比例仅为0.5%左右。与其他文科类专业相比, 对哲学类各专业的招考人数相对较少, 如对汉语言文学和中文类的招考比例约占10%左右, 招考比例是哲学类的20倍。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据广州某大型人才市场对2011、2012、2013年企事业用人单位需求热度的前30排名数据显示, 仅仅以文史哲三类文科类专业进行对比, 2011、2012、2013届汉语言文学类的需求热度排名分别为第4、第7和第6;历史类的需求热度排名分别为第18、第28和第29;而哲学类专业的需求热度由于低于前30名故三年来均未能入榜。由此可见, 从就业市场来看, 无论是公务员招考还是企事业单位招聘需求, 哲学类专业的需求量和需求热度都较低, 与其他文科类专业相比均处于市场劣势。就业市场小、专业门槛的限制无疑提高了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求职难度, 因而要从整体上解决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就业市场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对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市场认知度也有待提高。

(二) 专业应用性弱, 缺乏对口行业和岗位

专业的有用性和应用性是获取市场认同感的重要标准之一, 市场需求的大小甚至可以说直接取决于专业的应用性。而哲学类专业看似无用实有大用, 哲学类专业提升的是学生的综合素养, 培养的是通用型人才。根据多所高校2011-2013届哲学类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反馈得知:哲学类毕业生的就业单位类型呈现多元化分布。其中, 党政机关、高等院校、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都是哲学类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流向;而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多集中于一般行政岗、秘书岗、公务岗和事务岗, 与同是冷门专业的历史、地质、考古等专业的岗位类别相比, 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并无明显的行业流向固定性, 即没有专业对口的相关行业, 其应用性也不及新闻学、中文、法学等文科专业明显。要求专业对口的市场需求注重的是有用性和应用的明显性, 而培养通用型人才的哲学类专业有用性和应用性显性不足, 在短时间的招聘过程中, 其价值很难充分得以体现, 因此在就业竞争中往往不占优势, 但因其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 其发展潜力通常能在时间的积淀中越发明显。

而另一方面, 市场对口行业和岗位的缺失的确会对高校教育和毕业生就业造成很大的影响。就哲学类专业而言, 可能一方面导致高校哲学类人才培养的市场目标不明确, 另一方面使得哲学类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对自我定位的把握不够清晰, 用人单位对哲学专业学生的认知也不够清晰, 这很大程度上对哲学类毕业生的就业率产生影响。

(三) 就业观念不科学, 就业期望值偏高

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除了受市场的客观因素影响外, 毕业生本人的主观因素也不容忽视。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 会经历“一个‘搜索——放弃——再搜索’的过程。应届大学毕业生由于缺乏实际经验, 往往对工作的工资、福利、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工作特征都预先设定了最低标准。这个预期标准越高, 找到工作的难度就越大, 搜寻的时间就越长”。【2】也就是说, 高校毕业生会由于心态不平和、就业期望值较高等因素而直接影响到其获职率。据2012年和2013年广东省公布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 (下简称《白皮书》) 和网上公布的相关数据分析可得出: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 这从就业起薪、出国率和职业吻合度三方面可见一斑。报告显示, 在2012年毕业本科生中, 哲学类毕业生的出国率最高, 为10.74%, 这表明哲学类毕业生的个人提升欲较强, 对自我发展的要求较高;从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起薪上看, 据2012年和2013年广东省公布的《白皮书》显示, 2012年哲学类本科生的平均就业薪酬最高, 达3649元/月, 获取4000元以上薪酬比例最大的也是哲学类专业毕业生, 占该学科已就业毕业生的53.19%;2013年哲学类本科生平均薪酬以高出平均水平45.93%的4245元/月再次夺魁。另外, 据麦可思的有关调研数据得知, 哲学类毕业生的职业吻合度也较高, 职业吻合度反映了就业质量和职业匹配度, 反映了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与期待的差距, 这也就是说, 就业吻合度较高的哲学类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 对就业的高期待与低需求的市场产生较大落差, 这就意味着需找到职业吻合度高的工作, 必然经历更长的求职时间和承受更多的求职挫折。

(四) 核心专业能力隐性, 就业竞争力不明显

据某985高校2011届至2013届哲学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统计数据显示, 哲学类毕业生普遍认为自身的专业核心竞争力为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 发展潜力足。人文素养是人才的基础素质, 而哲学教育作为每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缺的基本素质教育, 体现了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融合的最深邃智慧, 是对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和积淀。哲学与哲学活动本身就是人文关怀, 中国哲学的天理人性、外国哲学的型相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关怀、美学的审美意蕴、伦理学的德性思考、宗教学的生死超脱、科学技术哲学的科学反思、逻辑学的思维锻炼……哲学“不仅与知识和理智有关, 而且与生命密切相关;不仅锻炼理论思维, 而且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哲学教育不仅是专业教育, 更是一般性的生命教育, 是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3】但是, 从另一维度上看, 如此重要的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无论是就逻辑思维能力还是人文科学素养而言, 其主要还是内在的、基础性的, 它的体现需要较长的历时性, 并在时间的积淀中越发明显, 也就是说, 哲学类毕业生的发展后劲足, 发展潜力大。美国耶鲁大学谢利·卡根 (Shelly Kagan) 教授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他认为, “大学生被期待接受职业的或者前职业的训练。对许多学生来说, 职业训练似乎比人文科学 (哲学作为其中一员) 更具吸引力。然而, 也有一些职业技能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技能包括:精细的批判性思维;清晰并雄辩地进行写作和交流;创造性和原创性。尽管一开始就业时, 主修哲学的学生不怎么占优势, 但过十年二十年后再看, 主修哲学的学生一般发展得很好, 在就业市场上占有较高的等级。他强调说, 哲学不仅具有如上所说的工具性价值, 它还以一种更基础性的方式在人类知识整体中提供内在的价值和功能:促进对这个世界做真实的认知。”【4】我们搜集的相关数据正好为这一观点做出了例证:根据网上公布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商业智能 (BI) 实验室在2013年1月到5月对我国813所高校及其分部分院共92门专业回收的27万份有效调查问卷而形成的“2013年中国高校各专业就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哲学类毕业生的起薪为3988元/月, 在所有专业中排名第11, 超过了88%的专业, 而五年后平均收入为6264元/月, 超过了85%的专业。【5】 (见图3)

资料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商业智能 (BI) 实验室.哲学类2013年中国高校各专业就业状况调查报告[EB/OL].2013.http://bi.hit.edu.cn/bk_101.html.

由此可见, 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内在的、隐性的, 相比于应用性专业而言, 专业技能显性不足。而市场需求往往更注重应用性, 特别是在求职过程中, 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技能要求往往是显性的, 务实的, 这就使得专业技能明显的专业毕业生往往更占优势, 而哲学类专业毕业生的获职机会则相对较少, 就业率相对较低。

二、破解就业困境的对策

市场在就业工作中虽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市场认知和需求的形成和发展却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且受到市场政策、人才导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要实现市场认知的转向更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性任务。因此, 要从根本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除了要关注市场需求外, 更重要的是要回归到毕业生自身能力的培养上去, 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对于高校和教育者而言, 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贯穿高校招生、教育和培养的全过程。

(一) 加强招生宣传, 吸引优质生源

招生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源头, 招生工作进行得顺利与否, 直接影响到生源质量的优劣。因此, 提升哲学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首先要加强的就是招生宣传工作。在招生方面, 受市场偏见和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观念的影响, 有相当多的学生并非主动选择报考哲学专业, 而是由于成绩等多方面的原因最终被调剂到哲学系的, 因此在心理和认知上准备不足。很多学生在入学之前, 对哲学专业并不了解, 甚至有些学生, 在入学学习了将近一年以后, 仍然怀有抵触心理, 这就导致了其在专业学习上出现懈怠, 学习效能低下。基于此, 建议加强招生宣传, 丰富招生宣传形式, 提升宣传效果。如制作有针对性的招生宣传手册、开展如“让哲学走进高中”、“高中哲学名家讲坛”、“哲学教学开放日”、“哲学月”等活动, 让更多的高考生了解哲学的专业文化和发展潜力, 感受到哲学的魅力和有用性, 以消除偏见, 增进了解;从而提高报考热度, 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主动报考哲学专业, 提高生源质量和专业认同感, 为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大学的哲学学习中来、为人才培养和提升个人就业竞争力提供前提可能。

(二) 强化专业教育, 提升专业认同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本专业的热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在本专业的投入度和专注度, 从而促进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 加强专业教育, 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度非常重要。针对新生, 在入学之初, 应将专业认知作为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使学生对哲学学科有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明晰大学四年专业的学习体系和脉络, 培养学生在认知中接纳哲学甚至爱上哲学。在教学环节, 精心设计低年级课程, 选拔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担任授课老师, 提高课堂互动性和生动性;课下, 配备专业老师作为班主任或学业导师, 开展学业分类辅导, 对学生在学业上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指导, 减少学生学习中可能对专业产生的盲目感和倦怠感, 进一步提高专业认同感。另外, 对于在高考中失利或被调剂后发现专业学习不符合预期的学生, 应加强心理辅导, 减少其失落感和抵触感, 鼓励其探索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提高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三) 实行分类培养, 增强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 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发展, 就业形势却一直十分严峻, 市场需求的平稳发展与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在这样的情况下, 对于在校大学生, 尤其是被市场视为“无用之学”的哲学类大学生来说, 要从根本上提高就业竞争力, 就要尽早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及早明确发展方向, 努力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 即企业或个人相较于竞争对手而言所具备的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差异。就业和升学 (含出国深造) 是毕业生的两大毕业去向。升学, 核心竞争力是学术发展潜力;而对于就业, 核心竞争力则是专业应用能力。基于此, 高校在对哲学类学生进行培养时, 要兼顾到不同发展方向学生的差异化培养, 不仅要重视其学业水平的提高, 同时也要重视其专业应用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建议对高年级学生实行分类培养, 分别构建学术性人才和应用性人才的课程辅助体系:对学术性人才注重提升其专业发展潜力和学术科研能力, 鼓励学生多参与学术实践活动和科研活动, 增加论文写作和经典研读等训练, 扎实学生学术素养, 从而提高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成功率;而对应用性人才则着重提升其专业应用能力, 开展简历制作、公文写作、口头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等能力培训,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 提高就业竞争力。

(四) 挖掘优质资源, 拓宽就业市场

除主管就业的领导重视外, 还要多举措调动全员重视就业、支持就业, 挖掘校友、教师、家长和合作单位的优质资源, 搭建学生职场认知、实习和就业的平台, 拓展就业市场。一方面, 可举办校友就业论坛, 邀请校友回校对师弟师妹进行求职技能的辅导和帮扶, 分享求职和工作的经验与体会, 以提高在校生对职场的认知, 提前做好准备, 提高就业成功率;另一方面, 可依托各种优质资源, 搭建学生实习基地和就业平台, 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举行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场适应力, 进一步地提高成功就业的可能性。

(五) 调整期望值, 找准就业定位

近年来, 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长, 最难就业年份被不断刷新。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 就业期望值过高是哲学类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挑行业、挑地区、挑薪酬、挑待遇……一味追求热门行业、大城市、高薪和理想的生活, 既要找到工作, 又要找到好工作, 对于不符合既定期望值的工作, 即使在其他方面符合就业需求, 也绝不加以考虑。这显然是一种不科学的就业观念, 毕业生 (包括毕业生家长) 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就业市场的现状:大中型城市的工作职位日趋饱和, 特别是热门的行业、领域, 更需要的是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创新型人才。应届毕业生要想及时把握就业机会, 就必须要改变就业观念。首先要能够根据现实适时地调整心态,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就业期望值, 使其与国家整体的就业形势及就业政策相适应, 并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 积极、主动地参与应聘, 不要仅仅把眼光局限在北上深广等一线城市;【6】同时, 还应鼓励学生正确地自我认识和定位, 发挥自身的优势, 在对自身和职业有了正确认知的前提下, 找到满意的工作;另外, 鉴于哲学属于文史哲三大基础学科之一, 经过大学期间的学习和培养, 所掌握的多是一些基础性的能力, 因此, 在对就业期望值进行了适当调整的基础上, 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工作, 在顺应了国家政策的同时, 还能在基层和西部地区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并逐步提高实践方面的能力, 积累经验, 合理定位, 实现自身价值。

三、结语

哲学类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可谓任重而道远。让人欣慰的是,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 哲学类学生虽然优势显性不足, 可发展后劲很大, 在被市场接纳后, 往往能获得很高的认可度。这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们受到了启发:在就业环节中, 市场、高校和个人环环相扣, 因而提高市场认知度、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提升个人核心竞争力都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南方网.广东省201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EB/OL].[2014-03-31].http://gd.sina.com.cn/news/xy/2014-03-31/095690665.html?qq-pf-to=pcqq.c2c.

[2]王子蕲.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3 (16) :5.

[3][4]陈波, 赵震, 李晽.大学哲学教育如何回应当代社会的需求与挑战?——世界大学哲学系主任联席会议纪实[J].哲学分析, 2013 (1) :164, 166.

[5]哈尔滨工业大学商业智能 (BI) 实验室.哲学类2013年中国高校各专业就业状况调查报告[EB/OL]. (2013) .http://bi.hit.edu.cn/bk_101.html.

篇4:现代科技的哲学困境

[关键词]现代科技困境我国《后天》

一、引言

美国影片《后天》(The dav aftertomorrow)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人类末日的可怕景象:巨大的冰雹,狂暴的飓风,几乎毁灭人类的新冰河时代。当然,聪明的导演也不会忘记在里面加上一些大众化的佐料:家庭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还有年轻人的爱情。在两个小时的视觉冲击之余,这部给制片商带来巨大利润的科幻大作也给人们带来了思索:科技是天使,还是魔鬼?“后天”是制片人耸人听闻的想象还是真的有可能在某一天来到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

二、现代科技的哲学困境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科技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从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预见到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洞察,深刻地刻画出了理论随着时代不停前进的脉络。早在一百多年前,在现代科技的发展还处在萌芽阶段时期,马克思就提出了“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的论断。马克思的真知灼见已经被科技发展的历史所证明。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又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结论,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马克思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越来越大,就无可辩驳地论证了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性。科技发展具有加速度的这个内在特征,以及发展高科技对提高综合国力的巨大意义,使得当今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国家把发展高科技视为政府的重要职能。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基础产业,甚至可以说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产业。

借助于现代技术所提供的手段,人类不断地从微观、宏观和宇观三个方向拓展着对物质世界的认识。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入,现代科技所具有的改造世界的能动性越来越大。现代科技不但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结构,在很大的程度上科技还改造了人类的整个生存环境。可以说,地球上人类未曾涉足的处女地已经越来越少,甚至连外太空都留下了人类活动的足迹。但辩证唯物主义早就告诉我们,事物总是要一分为二的,从这点来讲,科技也不是完美的,不恰当的、无限制地利用科技成果在给人类到来幸福的同时,也会给人类带类后患,即使这些后患在眼前是看不到,但总有一天会暴露出来的。有些技术在发明时曾经给人类带来了福音,但当它露出狰狞的面孔时,人类已经为自己的盲目付出了巨大的、甚至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农药DDT的发明与推广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DDT发明于二十世纪中期。刚刚发明时,DDT作为一项伟大的技术成果马上显示出了其良好的应用前景,在农业、医药等方面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发明者也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但数十年以后,人们发现,DDT正是导致许多动物灭绝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滴滴涕在自然环境中非常难降解,长期使用势必会造成其在动物体内的累积,从而引发生态方面的问题。虽然DDT已经在全球绝大部分地区被禁用,但其负面影响是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消除的。可以说,人类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喝下了自己所酿的苦酒。《后天》中冰河时代之所以会提前到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类的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合物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导致了全球气候的突变。实际上,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迹象是十分明显的,气候变暖已经使一些高山的雪峰开始融化。科学家甚至预测,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上的积雪将在数十年内全部消失,到那时,现在这座终年积雪的雄伟的山峰将成为人们的记忆。同时,气候变暖还导致了干旱、水灾、飓风等异常天气的增多,如近年来的印尼、马尔代夫的海啸,科学家都认为与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反常有关。

除了气候反常外,盲目应用技术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个问题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明显。如在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可以说是和工业化相伴而生的。五十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五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现不断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时至如今,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在2005年第八届科博会中国循环经济发展高峰会上,国家环保总局科技司副司长罗毅透露,我国流经城市的河流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河段都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全国百分之七十五的湖泊出现了富营养化的问题,每年沿海地区的赤潮发生次数比上世纪八十年代超过了三倍以上,酸雨的影响面积已占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到三百五十六万平方公里,森林资源总量不足,生态系统退化。罗毅还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目前有三分之二是在透支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的,2003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GDP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因此,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环保工作正在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

科技的发展使人类陷入了一个由自己设置的困境:科技使人类享受到了由科技所带来的巨大的物质文明,再让人们远离这些成果已经是不可能了。设想一下让现代人生活在没有电、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环境中,会是怎样的一幅景象?这无异于是世界末日。显然。再让人们回到远离现代科技的石器时代是不可接受的。但另一方面,人类已经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了科技的种种弊端。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R,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以大量的科学事实论述了DDT等农药对空气、土壤、河流、海洋、动植物与人类本身的污染。警告人们要全面权衡和评价使用农药的利弊,正视由于人类自身的生产活动而导致的严重后果。1972年,在由米都斯等人提交的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学者们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对全球的人口增长、粮食产量、资源消耗、工业发展和环境污染等五种因素的变化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研究,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按指数增长。按照他们的计算结果,如果维持当时的人口增长和资源消耗

的速度不变,那么,全球性的粮食短缺、资源枯竭或环境严重污染等因素中的任何一个爆发都将可能导致现代社会的崩溃。从此以后,西方社会对科技的社会价值的激烈争论就一直没有停顿过。面对全球问题的严酷现实,人们又不得不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进行新的理性思考。自从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科学技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伴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化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善,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大大加强,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时人们把科技看成了一盏照亮整个世界的明灯,培根也因此而发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呼喊。科学技术在那个时代被看成了一位无所不能的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地发现这位神不是万能的,它给人们带来的不全部是幸福,还有恐怖甚至是巨大的灾难,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期末期,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造成了两个城市的毁灭和数十万民众死亡以后,现代科技更是在人们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阴影。

三、如何走出现代科技的困境

人类社会已经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如果以社会技术体系为尺度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三个阶段。(P293)信息社会最主要的特征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科技把整个世界联结成了一个“地球村”,科技进步已经成为了经济竞争前沿争夺的焦点。冷战结束以后,科技进步将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入了新一轮的全球竞争,这轮竞争的特点是以经济为核心,以科技为基础。离开了科技的快速进步,想要在未来的世界中站住脚跟是不可能的。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地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重心的今天,我们因为科技在其自身发展中出现的弊端而轻言放弃,则无异于是因噎废食,自毁前程。因此,想要走出现代科技给我们造成的困境,最重要的是从新认识现代科技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科技长远发展规划。以我国为例,就目前而言,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理智地认识现代科技的“双刃剑”效因。美国著名的技术史家Kranzberg认为,技术既不好也不坏,但也不是中性的,并将这一结论称为“Kranzberg第一定律”。(P544~566)显然,Kranzberg认为,对技术的评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它的目的和具体的社会环境,使用目的和环境改变了,对使用结果的评介可能就会太相径庭。爱恩斯坦也曾经形象地指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利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中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P56)的确,科学技术所反映的是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价值作为一个关系范畴,不能离开关系的主体来评介,离开了使用科学技术的人来谈论科学技术的价值是没有意义的。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们要承认现代科技在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所具有的重要作用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盲目无序地推广一些重污染,或者具有很大潜在危害性的科技成果的弊端,破除对“科学技术万能论”的迷信。

其次,是确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可持续发展观。我们现在讲到发展,往往仅仅把它理解为经济的发展,这种狭窄的观念很容易使人产生社会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的错觉。实际上,发展经济是发展的主要内容,但发展不单单指物质财富的增长,它还有更广泛的含义,它应该包括经济、科技、社会生活、人的素质以及生态环境等因素在内的多元的进步,是整个社会体系和生态环境的全面提高,它可以概括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但从当前我国的情况来看,有一些地方官员片面地把发展经济看成是发展的全部内容,而GDP则又是发展经济的全部。认为GDP上去了,整个社会就发展了。许多地方为了发展经济,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甚至提出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口号。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整体环境所遭到的前所未有的严重破坏与这种指导思想有莫大的关系。其结果是,从短时间内看,经济总量是上去了,人民生活条件也改善了,但从长远来看,由于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使得经济和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后劲被遏止了。因此,这种这顾眼前、不管将来的外延型发展模式是与现在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相违背的。

篇5:我国“现代哲学”的困境毕业论文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现代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继续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论文在分析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主要模式的基础上指出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作 者:杨娟娟 作者单位:广东茂名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广东,茂名,525000刊 名:学理论英文刊名:THEORY LEARNING年,卷(期):“”(12)分类号:G728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 困境 对策

篇6:哲学比较对话面临的困境

哲学比较对话面临的困境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对话中所面临的具体困境的分析,以推动哲学比较对话的自觉反思和深入发展,从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去创立与时俱进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作 者:王战牛 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政史系,陕西,渭南,714000刊 名:咸阳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YA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0318(3)分类号:B026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现代西方哲学 比较对话 困境

篇7:我国博士毕业生就业的困境与出路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重要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则进一步指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2015年4月27日国务院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发[2015]23号)中再次强调,“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由此可见,就业问题,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妥善处理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对于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然而,不容乐观的是,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其中,高校毕业生中的特殊群体———博士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则更是引起了社会的特别关注,也更应当从理论和现实的层面予以深入研究。这是因为,与本科、硕士毕业生相比,博士毕业生获得的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位,被认为是知识精英阶层,如果连博士毕业生都存在“就业难”的问题,这在一个被认为具有“对知识充满尊重和敬畏”历史传统的国家,是完全无法想象的,其对社会的影响和导向作用也是十分重大和深远的,因而更需要慎重对待。此外,如果说在前些年由于博士毕业生数量本身并不大,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仅属于“个例”,[1]不具有普遍性和社会性的话,那么,近些年博士毕业生“就业难”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据笔者的初步调查统计与实际调研,就在京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招聘岗位来看,往往每个就业岗位都有几十名甚至上百名的应聘竞争者。由此可见,博士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需要从经济和社会的层面进行分析并从法律的层面予以规范。

对于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可以从多个学科、角度和层面进行研究。例如,至少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法学等不同的学科领域,都可以运用不同的研究工具从不同的视角分别展开。然而,从就业的“经济性”这一基本属性来看,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博士毕业生“就业难”这一问题进行经济分析,更能揭示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本质和关键之所在,因而也更具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从问题解决的路径来看,除了博士毕业生本人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予以应对之外,在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双重背景下,运用法律的方法和手段破解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更能从社会的层面妥善应对。有鉴于此,本文拟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并从个人应对、相关政府部门促进与法律制度完善等三个层面对该问题的解决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

探寻解决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有效路径,很有必要对当前我国博士毕业生就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唯有如此,才能准确提炼和把握问题的关键之所在。研究博士毕业生就业现状,则需要对我国博士毕业生的相关数据和就业去向等基本问题进行分析。

(一)博士毕业生相关数据

关于博士毕业生的基本数据,主要包括毕业人数和当年招生人数两个指标。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2013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53139人,当年招生人数为70462人;[2]2012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51713人,当年招生人数为68370人;[3]2011年全国的博士毕业生人数为50289人,当年招生人数为65559人;[4]2010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48987人,当年招生人数为63762人;[5]2009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48658人,当年招生人数为61911人;[6]2008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43759人,当年招生人数为59764人;[7]2007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41464人,当年招生人数为58022人;[8]2006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36247人,当年招生人数为55955人;[9]2005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27677人,当年招生人数为54794人;[10]2004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23446人,当年招生人数为53284人。[11]

需要说明的是,国家统计局年鉴系列文献自2005年才开始对2004年的博士毕业生人数进行专门统计,之前是把博士毕业生人数与硕士研究生统一放到研究生这个项目下一并统计。这也侧面表明,大致在此之前的几年,我国博士毕业生人数开始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需要进行单独统计。因此,虽然2003年以及2003年之前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具体数字不详,但由以上2004年、2005年、2006年全国博士毕业生的人数来看,我们可以推测出,大致从2000年开始,全国博士招生人数开始增长,到200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数量又出现一个大的增长。例如,2004年全国博士毕业生人数为23446人,2005年博士毕业生人数为27677人,而2006年博士毕业生人数则为36247人,增加了近万人,按照当时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3年计算,2006年博士毕业生的增量应该是由于2003年博士研究生的扩招。

事实上,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包含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内统计的毕业和招生人数也可以看出博士研究生招生的基本情况。例如,由其统计数据表明,1995年全国研究生(含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仅为51053人,而在2000年至2013年招生人数则分别为128484人、165197人、202611人、268925人、326286人、364831人、397925人、418612人、446422人、510953人、538177人、560168人、589673人、611381人。[12]由此可见,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扩招应该在2000年左右,按照三年的基本年限,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的急剧扩张应该在2003年左右。

(二)博士毕业生就业的基本状况与趋势

与其他高校毕业生群体不同,博士毕业生的传统就业渠道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这是因为,从博士毕业生的角度来看,博士毕业生经受了多年的专业化教育,较为擅长研究工作,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更能发挥其特长和优势;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博士毕业生专业化程度更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需求较为一致。因此,长期以来,博士毕业生成为高校和科研院所补充新生力量的重要来源。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博士毕业生就业的渠道也在逐步拓宽,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正如有学者指出,近年来博士毕业生选择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攻读博士后的毕业生比例越来越低,毕业后选择进入国家机关和各级政府,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博士生越来越多,整个就业情况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13]

此外,与高校毕业生中的其他群体不同,博士毕业生就业在取向方面也存在明显的特点。有学者通过调研指出,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明显的区域聚集性、首选教学与科研工作、期望工资较高、对未来职业有较高定位。[14]之所以出现区域聚集性的特征,主要是因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一般都在大城市;之所以首选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还是考虑到专业对口和研究优势的原因;之所以期望工资较高和对未来职业有较高定位,主要是因为博士毕业生作为学习成绩的优秀者,一般都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

(三)简要分析

通过以上简要的数据分析大致可以看出,从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角度来看,2006年之前的博士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应当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而在之后则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就业难”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从供求关系的基本层面进行分析,实际上,影响博士毕业生就业的因素还有其他方面。例如,从宏观的层面来看,国家经济形势会对博士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微观的层面来看,博士毕业生各个方面的个体条件也会对其就业产生重要的影响。

此外,从博士毕业生就业的途径和取向来看,近些年来博士毕业生就业多元化是一大趋势。事实上,正是基于博士研究生的这种多元化就业的现实,为了舒缓当前博士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张力,就要及时调整培养方向,增加对应用型、专业型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也正是从这种意义上讲,我国当前的博士培养正在面临着重要的转型期。

三、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体现与成因分析

本部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具体表现

如前所述,博士毕业生与其他毕业生群体相比,在就业方向和取向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工作岗位的期望更高。因此,博士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说博士毕业生在“找到”工作方面存在很大的难度,而是指博士毕业生在找到与自己专业方向对口、薪资等方面的心理期望相匹配的工作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难度。具体来讲,常见的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难”。与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相比,博士毕业生的专业更加细化,其专业特长是其就业的优势,同时也有可能构成其就业的劣势。因为专业细化则意味着其专业特长发挥的领域十分有限,因而在就业选择方面空间较小。而且事实上,对应的高层次专业研究岗位在整个人力市场上并不多见,这就大大限制了博士毕业生可选择的余地。当然,如果不考虑专业对口因素,博士毕业生寻找工作可能并不是那么困难。但是,在付出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的情况下,博士毕业生放弃自己的专业特长显然并不是一个有利的选择。此外,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专业对口也是一名博士研究生在就业时应当考虑的重要方面。这就造成了博士毕业生寻找工作中在可选择范围方面大打折扣,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的难度。

二是符合薪资期望的工作“难”。从博士毕业生的角度来看,攻读博士学位付出了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成本,似乎应当得到更多的回报才对,这就导致了博士研究生在就业时对薪资的期望值较高。然而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成本最小化是其理性选择。因此,面对众多的毕业生求职者,多数用人单位会选择用工成本较低的本科毕业生或者硕士毕业生,而不是博士毕业生。这就使得博士毕业生在寻找符合薪资期望的工作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当然,如果博士毕业生愿意降低薪资预期,其就业恐怕也就相对较易。但问题在于,在已经付出了较多时间和金钱成本的情况下,又有多少博士毕业生能够坦然面对远远低于预期水平的薪资呢?

三是在一线城市寻找工作“难”。地域差异在整个博士毕业生就业中体现得特别明显。这与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一般坐落在一线城市(这一点与西方一些国家不同)这一现状有着直接的关系。大城市聚集了较多的学术资源,成为多数博士毕业生就业的首选地。此外,一线城市集聚了较多的公共资源,因而也成为博士毕业生竞争的焦点。近些年高校博士研究生的扩招更是加剧了这种竞争。相比而言,博士毕业生在三线、四线城市寻找工作则相对较为容易,在一些三线、四线城市,有些用人单位甚至通过提供较为优厚的待遇来吸引和留住人才。

四是大龄女性博士毕业生“就业难”。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年龄和性别对于博士毕业生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15]与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相比较而言,博士毕业生具有较为系统、专业的理论能力,但博士毕业生年龄一般也要远远大于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因此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也可能处于不利地位。在一些实务部门,用人单位更倾向于一些年龄较小,可塑性强的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在一些城市,还对应届毕业生落户问题上设定了年龄方面的限制。[16]和博士毕业生心理预期普遍过高也是导致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首先,近些年来高校大量扩招引发了人力资源市场上博士毕业生供大于求,这是导致出现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近些年来,高校大量扩招导致博士毕业生的人数年年创新高。博士毕业生人数的大量增加,远远超出了市场对博士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导致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关系严重不平衡,博士毕业生“就业难”也就在所难免。此外,高校博士扩招的另外一个重要后果就是博士毕业生的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也使得博士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优势大打折扣。

其次,当前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向在整体上与市场脱节,这也是导致出现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17]参考这些国家的相关应对措施,结合我国当前博士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应对。

一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合理规划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在招生环节就要充分评估就业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在于相关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供需不平衡、不匹配。这种供需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近些年来博士研究生的大幅度扩招。为解决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必须从源头上进行管控。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在博士研究生招生阶段就应当进行相关的就业评估。虽然这种事先评估只能是一种大致预测,未必能够完全精确测算,但至少不会出现大的供需失衡。

二是高校与科研机构等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合理规划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与方向。如前所述,博士毕业生的就业也需要遵从市场经济的规律。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博士毕业生的实际技能与市场需求之间一定程度的脱节。因此,增强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尽量缩小博士研究生培养方向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是解决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又一个重要路径。

三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要做好就业的服务与保障工作,促进博士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除了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以及需求匹配性等方面的问题,博士毕业生就业中的各种就业服务也是影响博士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就业服务与保障的工作水平,也是有效化解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

四是要完善博士毕业生就业的相关配套措施。当前,博士毕业生的落户政策与西部就业等相关优惠措施也是影响博士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妥善解决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博士毕业生就业的相关配套措施,减少影响博士毕业生就业的负面因素,有效促进博士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三)立法机关加强相关立法,保障博士毕业生充分就业

法治是促进就业的重要路径。在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相关立法,对于保障博士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更加具有特殊的意义。总体来看,应对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需要重点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立法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就业促进法》的立法完善。博士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特殊群体,需要立法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促进。我国当前的《就业促进法》并未对包括博士毕业生在内的毕业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促进进行专门规定。为了有效应对我国当前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很有必要对《就业促进法》进行立法完善,在其中增加对包括博士毕业生在内的特殊群体的就业促进问题进行特别规定。

二是要尽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如前所述,由于博士毕业生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学历教育,年龄要远远大于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因此在就业中更容易受到年龄歧视。同时,由于女博士毕业生普遍面临生儿育女的现实问题,因而也更容易受到性别歧视。此外,户籍歧视、相貌歧视、地域歧视、健康歧视等问题在博士毕业生就业中也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通过加强《反就业歧视法》相关立法,保障博士毕业生的公平就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仅从就业环节的法律保障进行了分析,如果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角度来看,《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与仲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也会对博士毕业生就业问题产生相应的影响,基于文章主旨所限,此处就不再进行详细分析。

五、小结

博士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市场上的特殊群体,其就业问题更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同时也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必须慎重对待。随着我国博士毕业生就业人数的增多,在当前经济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博士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有效化解博士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对于充分发挥高等人才的聪明才智、顺利完成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博士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其他类型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也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相应的对策也可以部分用于应对其他类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此外,对博士毕业生就业中的就业歧视等相关问题,也可以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摘要:通过对博士毕业生相关数据和就业状况的分析,认为博士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方面出现了多元化的现象。博士毕业生“就业难”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不平衡和教育与社会的脱节等方面。有效应对博士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需要通过博士毕业生个人认真准备、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措施和立法机关进行相关立法完善予以应对。

篇8:现代生活的哲学困境(上)

这个现代对我们当下生活的凸显和标榜,这个本人意味着一种理解,这种理解有一个潜台词,是我们当下的生活是人类古往今来没有出现过的,我们当下的生活是人类历史上的高峰,我们当下的生活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生活,从来没有这样的生活,而且这个生活能跟我们传统中流传的一切都斩断开来,可以和传统无关,形成这样一个现代生活的喻设,或者这样理解的前提是斩断我们和古代的关联和传统的关联,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现代这个概念才成立。

生活的实质变了吗?

但是事情是这样的吗?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人类历史上的高峰吗?从来没有过这样好的时代吗?的确人类有些东西从来没有到这个程度,所有的东西都围绕我们个人,所有的东西都是我们个人生活世界唾手可得的东西,我们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我们有的时候说孔子伟大,大家可以问一个问题,我们说孔子伟大什么?他坐过汽车吗?孔子上过网吗?孔子有网友吗?我们可以无限的置疑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古代世界没有的。但是,我要问的是当我们在说现代这个词的时候,当我们认为现代生活成立的时候,当我们认为现代生活是古往今来人类最好的生活,我们有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有没有意识到生命已经足够古老,文明已经足够古老?我们有没有意识到我们认为的传统与现代的断裂,传统与现代的不连续其实是一个假象。生活的实质变了吗?生活中那些基本的问题变了吗?我们还不是每天面对生老病死这样的问题,生老病死这样的问题变了吗?人性的问题变了吗?人的尊严的问题变了吗?良好的共同生活是如何可能的,这样的问题变了吗?当所有生命中、生活中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有改变的时候,我们怎么能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新的世界里?我们过着全新的生活?

与此同时,我们再看看我们是如何应对这样的生活的,我们真的比古人,比我们那些先辈们,比古往今来的那些伟大的灵魂,那些往圣先哲他应对生老病死、对人性、尊严,我们对待这样的问题我们有更高的心智吗,我们有更饱满的生活吗?这一连串的反问,希望大家能有点感觉。也就是我告诉各位的是,某些层面我们是现代的,但另一些层面,我们还处在传统之中。而且是更根源的层面,我们仍然处在传统的轨道上。

没有交流,只有交换

如何面对我们的生活?我们还没有学会,我们还没有那么高的心智,能够饱满、充满激情地度过我们每一分钟,我们仍然每天活在琐碎、乏味甚至灰暗的生活中。我有一个感慨,我前两天刚刚去新浪做客,聊国学和博客的问题,我当时在新浪直播的时候说了一段话,我觉得也很契合今天的场合,也就是说,在我们今天,我们会发现交换而非交流已经成为生活的实质,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交换,而有太少的交流。我在新浪中讲网络和国学的时候,我说我们在网下每天都在交换跟我们肉身存在有关的东西,我们有时间上网,我们到网上交换那些貌似跟我们心灵有关,但是其实跟我们心灵毫无关系的信息的交换,我们不断的做这种交换。但是交流在哪?倾听在哪?心灵在哪?我们找不到。为什么?

答案很清楚,答案也很简单,这个答案就是写在讲义提纲的第一行,是因为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数字理性统治的时代,什么叫数字理性统治?也就是说我们是理性的,但是这个理性的本质是数字化的,而数字化的同时就意味着纯粹的、绝对空洞的形式化,是不考虑内容和品质的,这是数字理性。所谓数字理性,翻译成更明白的话来说,也就是说一切都是可以用数字来衡量的,一切都是可以计算的,与一切可以计算相关联就是一切都可以交换,一切都可以买卖。

道德的契约化

我不知道在今天问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合适,我试一试问吧,也许不适合,大家一笑了之就好,我在很多的讲课场合都会这么讲。在今天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问题,面对着数字理性的拷问,这个数字理性问你你卖不卖,不管什么东西,你卖不卖?在有一个场合我问完这个问题之后,下面有同学回答说:你要说你不卖,那就是因为价钱没有给够,这个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实质。这个问题拷问我们每一个人,拷问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后底线和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后尊严,我们已经到了这个边界上,我们已经不再有回旋的余地上了。沿着这个思考,我们进一步的推展,我们发现另一个严肃的问题也提出来了,与这样的一切都可以计算的数字化倾向、数字理性统治相关的,我认为是道德的契约化。

什么是契约?契约就是合同,凡是合同都是通过谈判,通过妥协,通过商量得来的,合同没有一个绝对不变的根基、绝对不变的根据,也不需要一个绝对不变的根基和绝对不变的理由,你不需要一个终极的理由。当道德契约化的时候,就意味着道德没有一个终极根据,也没有一个终极理由。所谓道德和不道德的边界,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不道德?善与恶的区别?美与丑的区别、高贵与卑贱的区别?所有的区别的界限都是模糊的,甚至是没有界限的,甚至是颠倒的。我们今天去网络可以看到,多么无耻的语言我们都能看到,多么无耻的话我们都能看到振振有辞的在那说。这个就是道德契约化的最尖端的一个表现。一切都可以商量,一切都可以妥协,一切都可以买卖,一切都可以讨价还价。没有最终的道德底线,没有这个东西,与这个没有最终道德底线相关就意味着没有最终人的底线,人变成了没有底线的动物,人越来越像动物。

上一篇:四年级上第二单元下一篇:微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