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2024-08-25

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精选6篇)

篇1: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坠床与跌倒报告制度及防范措施

(一)对于有意识不清并躁动不安的患者,应加床档,并有家属陪伴。

(二)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三)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四)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不做体位突然变化的动作,以免引起血压快速变化,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五)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六)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七)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八)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九)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处理程序】

做好安全防范→发生坠床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做好交接班

【上报程序】

发生坠床/跌倒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上报护士长→护士长根据情况逐级上报 1.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使用信号灯告诉医护职员,给夺必要的从事办法。

2.共同大夫对患者进行查抄,依照伤情采取必要的抢救办法,并实时上报护士长。

3.增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外缜密观察病情变迁,发现病情变迁,实时向大夫报告叨教。

跌倒(坠床)报告制度与防范措施

1、加强护理人员教育和培训,增强对高危患者评估及预防策略的意识。

2、建立患者跌倒(坠床)预防及处理流程。

3、加强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包括跌倒危险、最大伤害及安全活动注意事项方面的教育。指导高危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

4、入院指导明确,让患者熟悉床单位和病房的设置,知道如何得到援助。

5、通过示范确定患者及家属能正确使用呼叫系统。

6、指导家属将床周围的用品整理好,保持走道畅通无障碍。

7、提供光线良好的活动环境。夜晚巡视高危患者时,不要让病房太暗,打开夜灯或卫生间的灯。

8、将常用物品置放于病人视野内且易于拿取的范围内。便器应倒空并置于适当位置。

9、责任护士或夜班护士对高危情况(有跌倒史、意识障碍、65岁以上老年人、服用镇静剂、降压药等)的患者进行评估,在床头卡上挂防跌倒、坠床标志。

10、将评估情况告知家属,留陪护监管,做好相关指导。

11、注意环境安全,走廊和洗手间设防滑标记。

12、教会患者轮椅、助行器的使用方式,使用轮椅时或上下床注意脚轮的固定,患者下床应搀扶。

13、对于有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要认真做好健康教育,告诉患者体位不宜突然改变,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造成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等症状,易于发生危险。

14、教会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最好先不要活动,应用信号灯告诉医护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理措施。

15、在床上活动的患者,嘱其活动时要小心,如有需要可以让护士帮助。

16、对于有意识不清、麻醉后未清醒及年老者等,应拉起两侧床档且固定好。对于极度躁动的患者,可应用约束带实施保护性约束,但要注意动作轻柔,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17、一旦患者不慎坠床或跌倒时,护士应立即到患者身边,通知医生迅速查看全身状况和局部受伤情况,初步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症状、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等情况。

18、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根据伤情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上报护士长。

19、加强巡视至病情稳定。巡视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20、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认真做好交接班。

【处理程序】

做好安全防范→发生坠床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做好交接班

【上报程序】

发生坠床/跌倒时→护士立即赶到→通知医生→查看受伤情况→判断病情→采取急救措施→上报护士长→护士长根据情况逐级上报

压疮的防范措施

一、评估:积极评估是预防压疮的关键。评估内容包括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患者病情、意识状态、营养状况、肢体活动能力、自理能力、排泄情况及合作程度等)和易患部位。

1、新病人在入院时进行评估。15-18分提示轻度危险,需一周评估一次;13-14分提示中度危险,需一周评估两次;10-12分提示高度危险,需1天评估一次;9分以下提示极度危险,需每班评估一次;当病人病情变化时随时评估。

2、经评估确定危险程度:15-18分提示轻度危险,13-14分提示中度危险,10-12分提示高度危险,9分以下提示极度危险。评分≤18分应采取预防压疮的措施。

3、根据危险程度制定预防计划并组织实施:得分在15-18分的病人采取制定定时翻身计划,帮助病人进行最大程度的身体移动、保护病人的足跟部、为卧床或坐轮椅病人提供能降低局部压力的床垫或轮椅垫,同时注意处理病人潮湿、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压疮中度危险者除采取以上措施外,还应注意侧卧位时使用海绵垫或软枕使病人倾斜30°;高度危险者还应增加翻身次数;极度危险者除采取以上全部措施外,对于有难处理的疼痛和有翻身引起严重疼痛的病人应使用特殊的能降低局部压力的床垫

4、对于难免性压疮及时申报:经评估后由科室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填写高危人群压疮评估表上报护理部,护理部组织相关科室护士长会诊核实后,确定为难免性压疮并登记在册。对批准的病例经会诊后制定预防措施,科室护士长根据具体情况组织实施,会诊小组定期对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价,及时纠正、调整预防措施。

二、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1、经常变换体位,间歇性解除局部组织承受的压力: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每30分钟翻身一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并根据力学原理合理摆放体位。对受压部位的皮肤,适当给予按摩。建立翻身记录卡,记录翻身时间、卧位变化及皮肤情况。长期坐轮椅的患者至少每小时更换姿势一次,或至少每15分钟改变重力支撑点,以缓解坐骨结节处压力。

2、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可采用软枕或支撑性产品(泡沫垫、凝胶垫、水垫等)垫于身体空隙处,保护骨隆突处皮肤。

3、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衬垫应平整、柔软;夹板应松紧适度,随时观察颜色、温度及血运情况。

4、应用减压辅料:根据情况选择减压敷料(如泡沫类敷料或水胶体类敷料)敷于压疮好发部位以局部减压。

5、应用减压床垫: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减压床垫的适用范围,及时恰当的使用气垫床、水床等全身减压设备以分散压力,预防压疮发生。

6、避免和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半卧位时,如无特殊禁忌,床头抬高≤30°.长期坐轮椅的患者,尽量坐直并紧靠椅背,必要时垫软枕,双膝关节屈曲90°,适当约束防止下滑。使用便器时,抬高臀部,不可硬塞、硬拉,必要时在便器边缘垫软纸、布垫或撒滑石粉,房子擦伤皮肤。保持床单被褥清洁、平整、无渣屑。

7、保护患者皮肤,避免局部不良刺激:加强基础护理,用清水或中性溶液清洁皮肤。擦洗动作应轻柔,防止损伤皮肤。易出汗的部位应及时擦洗汗液。对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及时擦洗皮肤和更换床单、衣物,局部使用皮肤保护剂,避免局部皮肤受刺激。

8、促进皮肤血液循环:长期卧床患者,每日做主动或被动的关节运动,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改变体位后对受压部位进行适当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9、改善机体营养状况:病情允许情况下,给予压疮高位患者高热量、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饮食。

10、鼓励患者活动:病情允许情况下,协助患者进行肢体训练,鼓励患者尽早离床活动,预防压疮发生。

11、实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和家属掌握预防压疮的知识和技能,有效参与和独立采取预防压疮的措施。

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

1、管路滑脱主要是指胃管、尿管、引流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中心静脉导管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等管路的脱落。、2、置管后,在体外用胶布做一标记,经常巡视,防止管道脱出。各班应床头交接管道的位置及通畅情况。护士对患者安置的各种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防止脱落。

3、告之患者及家属保持管道的功能位置,避免导管受压,翻身时注意勿牵拉。

4、患者躁动时,设专人看护或进行肢体约束,以免患者自行拔出。

5、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避免导管牵拉脱出。

6、对外出做检查或下床活动的患者,应认真检查导管接口处是否衔接牢固,并告之患者及家属注意避免牵拉。

7、护理人员应认真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管路滑脱的危险。

8、对存在管路滑脱危险的患者,应告知本人及家属,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路滑脱的重要性,取得配合。

9、制定防范措施,必要时在家属同意情况下采取适当的约束,并做好交接班。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10、护士应按分级护理及时巡视病房,仔细观察导管接口处是否固定良好及检查约束部位,并做好护理记录,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11、一旦发生导管接口处脱管,应立即将导管反折,对导管接口两端彻底消毒后,再进行连接,并做妥善固定。如胃管不慎脱出,应及时检查患者有无因胃管内容物流出造成呛咳或窒息。

12、护士长要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保证安全。

管路滑脱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

一、医务人员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

二、将各种导管按照风险等级分类评分,根据患者意识状态进行评分,将导管风险等级分及患者意识状态评分分值相加,评估患者累积分值≥5分者确定为重点护理、监控对象,责任护士填写管路滑脱风险评估表,报告护士长,在患者床头挂“防导管滑脱”标识牌,实施护理措施。

三、管路滑脱风险动态评估:评估累积分值≥5分建立评估表,并每周至少评估一次,有管路数和管路风险相关因素变化做好动态评估。

四、如发现管道脱落,或存在危险因素,要及时制定防范计划与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五、对患者及家属及时进行宣教,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路滑脱的重要意义。

六、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记好护理记录,对存在管路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七、护士要熟练掌握管路脱落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管路滑脱时,要本着患者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

八、当事人要立即向护士长汇报,并将发生经过、患者状况及后果及时报护理部;按规定填写患者意外登记表,24小时内报护理部。

九、护士长组织科室工作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

十、发生管路滑脱的个人,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十一、护理部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制定防范措施,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制度。

用药差错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用药差错是指药物应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可发生在药物选择、处方、配方、标签、包装、发药、服用和监测过程中。用药差错是客观存在的,发生原因有操作者个人因素,也存在管理体系的漏洞。发生用药差错与医生医嘱、处方书写、药品调配、药品应

[1]用这三个主要环节有关。现就用药差错的原因及防范介绍如下。

发生差错的主要原因

用药是一项非独立的治疗性操作,是实践中重要的一环,是医、药、护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用药过程的参与者有医师、药师、患者及其监护人、护士与相关的医务人员。

[2]1.医师开方差错

1.1书写差错,如将药名、剂量、剂型、用量、给药途径及次数写错或出现笔误。

1.2对所用药品不熟,如同一药物的不同商品名,同类药物的不同品种,造成重复用药。

1.3对药物剂型不熟悉造成用法错误,如肠溶片、缓释片掰开服。1.4不熟悉药物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等。1.5医师对用药政策不了解如医疗保险患者超范围用药等。

[3]2.药师调配差错

2.1责任心不强,不按照操作规程、核对制度配方,纪律松散,劳动态度不严肃造成的,疲劳上班、注意力不集中,受周围环境影响等都可能配错药。

2.1.1调配虽有核对,核对药师流于形式而造成发药错误,甚至配发过期变质的药品。

2.1.2核对与交代不清 如每次5mg易使患者及家属误为每次5片等;又如地高辛每天服1次,每次半片,药师在药袋上误写成每天3次,每次1片,易出现用药错误。

2.1.3专业技术水平不高 专业知识薄弱求学阶段没有认真学习,对各种药品的名称、药性、作用甚至外包装等了解不多,掌握不全面,以致在给患者药物时发生错误。

2.2药品名称混乱:药品的名称、包装、颜色、字迹相近,同药异名、异药同名、一药多名或多剂型等,极易造成视觉差而出现发错药。

2.3组织管理不力,分工不明确,药品摆放位置混乱调剂者粗心未核对而忙中出现差错。2.4药品质量 药品出现过期变质在配发时并未查对发现,引起患者投诉。

3.护士给药差错

[4]发错药、打错针、漏发药、漏注射居护理差错的首位。主要表现:

3.1各种护理工作制度和措施如“三查七对” 执行不到位,患者用药张冠李戴或看错药名、剂量等。

3.2交接班不清,特殊药物治疗没仔细的交班,接班后没及时检查是否还有其他的治疗。特别是夜班注意力不集中易出差错。如漏发药、漏注射的时间多发生在14时、2O时、24时。

3.3处理医嘱错误居护理差错的第二位,常见有药名相混、时间剂量错误,早停或晚停,漏抄错抄医嘱。主要是执行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查对不严所致。

3.4配药不规范,粉针溶解不完全,抽吸残余药量较多,多次穿刺输液瓶塞增加微粒污染。

3.5多数护士只注意本组药物间的配伍而忽略相邻两组药物的配伍禁忌。

4.患者用药错误

患者依从性差,不遵医嘱,不按时按规定服药致用药差错。发到患者手中的药品,患者是否能正确使用,是医药工作者值得关注[5]的问题。

4.1误解为“用前摇晕”。结果每次服药前皆先把自己摇晃至头晕目眩才服药。

4.2出内容物服用;将高锰酸钾粉误为内服药口服;把含漱液咽下等。

4.31g,有的患者误为1次用1包。

4.4干燥剂的事情仍时有发生。

4.5药品用法上标注mg、g等,令不少患者不知所措,只好不辞劳苦返回讨教换算问题。

4.6慢性病用药问题,尤其老年人长期服药,因记忆力差常出现漏服、错服、多服药品现象。

防范措施 防止用药差错首先要有医师开出正确规范的处方或医嘱,防止药师和护士误解。药师除必须正确调配外还具有责无旁贷的防止患者用错药的职责,护士承担着临床用药和药效监控的责任。

1.医师开方差错防范

医师应全面收集应该资料,注意厂商和医药杂志广告宣传的真实性,防止误导错误用药。

1.1应全面掌握药物治疗新动态,多与药师沟通;用药要考虑患者生理、病理情况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1.2处方、医嘱书写应规范、完整,字迹应清晰易辨,以避免辨认不清出现调配差错。

1.3处方医师多与患者交流,说明服药应注意的事项及需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观测方法。

2.药师调配差错防范

2.1药品的正确调配 要求药师应熟悉调配规程、用药程序和安全配发,认真执行“四查十对”制度。

2.1.2药品摆放有序,包装相似、读音相似等应分开摆放,是减少取药差错的重要防范措施。

2.1.2配齐一张处方的药品后再取下一张处方,遇字迹潦草的处方应与医师联系确认后再配发防差错。

2.1.3严格执行审方制度,发药前应重复检查原始取药凭证,确保药名、标签、包装、数量、剂量无误。

2.1.4采取柜台式发药,面对患者叫名发药,对照处方逐一向交代用法并交药到手,杜绝发错药。

2.1.5开设咨询窗口,提供用药咨询服务如用药注意事项、最佳用药时间与方法、储存等,防止用错药。

2.2药师应为临床提供新的药物治疗学信息;定期开展合理用药

[6]评估工作,发现并纠正不合理用药。

2.4贯彻预防为主、持续性改正的质量管理方针,加强事前教育,事中督查与事后点评,做到赏罚分明。

3.护士给药差错防范

护士是住院患者用药的直接操作者,又是用药的最后把关人。

[7,8]护士在减少用药差错中起重要作用。

3.1认真核查用药医嘱和配伍变化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加强与医师或药师的沟通,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3.2药品使用前要认真核对该医嘱剂量等是否正确,并核实患者的身分是否属实。3.3加强交流、耐心听取和解答患者的问题,告知注意事项,了解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病情变化等。

3.4护士不能满足于“执行医嘱”,要熟悉药品名称、作用、用法、配伍、不良反应的防范等等。

3.5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对责任教育,定期进行“三基三严”考核。

4.患者用药错误防范

加强患者的用药教育,为患者把好关。医、护、药应重视与保证患者正确用药问题,教会患者正确用药。

4.1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最重要的是发药详细交代用法等,尤其老年及农民患者。

4.2药师注意搜集研究患者用药错误问题,做好提前预防即发药交代,把工作落到实处。

4.3规范药品说明书用词,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干燥剂可印上简单易懂的图案,使人看后一目了然。

篇2: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1.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护理缺陷安全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2.认真执行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3.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均需履行告知程序。对新技术、新业务、自费项目、创伤性操作等,需履行签字手续。

4.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加强医、护、患沟通。

5.按护理级别要求巡视患者,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规范准确的书写护理记录,抢救病人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6.进行各项技术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三查七对”制度。7.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

8.加强病房药品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严格执行药疗原则,注意药物配伍禁忌,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9.抢救药品、物品、设备要做到“四定”,定期检查,保证处于良好备用状态。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0.按规定认真交接班,对危重患者、新人院、年老体弱、小儿、手术、特殊检查及突然发生病情变化等的患者,要床头交接班。

11.按医院规定使用一次性医疗物品,并定期检查,防止过期、包装破损、潮湿、污染等现象发生。

12.按规定处理医疗垃圾,防止再次污染及交叉感染。13.住院期间要保证患者安全,防止一切意外发生。

14.对专科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应及时制定护理常规,并使护理人员能够遵照执行。15.当出现护理差错或护理投诉时,要按规定及时上报,不得隐瞒,并及时封存好病历。

预防患者跌倒/坠床的护理措施

①当患者入院后应及时对患者做出评估评估有无医学上相关因素。如有医学上相关的危险因素时应进行有关预防跌倒的评估。②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a、一览表与床头挂“预防跌倒”与“预防坠床”的警示标识。b、病历上有记录提示患者有跌倒的危险性。c、每班评估患者的认知、感觉及活动能力。d、向患者交代如需要协助可使用呼叫仪求助确保患者可以随手触到呼叫器。e、病床高度要适中床、椅的轮子要固定床两边要加床栏。r、增添必要的设备使用坐式马桶在楼梯、浴室等处装置扶手并将扶手调整至适当的高度。g、将环境中的危险源移除室内家具的摆设定位放置尽量设置无障碍空间需要用的物品尽量放置在手能拿及位置。h、指导患者选择适当的鞋子购买合脚的鞋子或拖鞋鞋底要粗糙、防滑且鞋内不要垫太厚的鞋垫以免影响脚底感觉。i、给予跌倒高危患者安全的辅助器材如拐杖、助步器及轮椅等并将其放置于靠床边。j、楼梯的收边处须有止滑条处理浴室、洗手间地面应保持干燥地板应有止滑设备如防滑砖、具吸水及底面有防滑功能的垫子。k、指导老年人如何在跌倒后爬起老年人跌倒勿用手撑避免手腕骨折一旦查觉疼痛就应该找医师做详细检查。l、协助生活护理及移动协助。m、让家属陪护患者并交代有关注意事项。

预防压疮防范措施

1、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

2、压疮的预防:患者住院期间积极消除诱发因素,护士工作中做到“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每班切实落实防范措施,并对皮肤情况严格交接班。(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①有褥疮危险的患者建立翻身卡,定时翻身;②保护骨隆突出和支持身体空隙处;③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2)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3)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4)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①对长期卧床患者,每日进行全范围关节运动,维持关节的活动性和肌肉紧张,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减少压疮的发生;②经常检查、按摩受压部位,定期为患者温水擦浴、全身按摩。(5)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在病情允许情况下,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不能进食的患者,就考虑由静脉补充。(6)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压疮发生、发展及预防、治疗护理的一般知识。

3、建立申报制度:入院时已发生压疮或估计压疮难以避免时,填写“压疮发生”登记表或“难免压疮”申报表。报护士长,护士长审核后上报护理部。

管路滑脱的防范措施

1、管路滑脱主要是指胃管、尿管、引流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中心静脉导管和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等管路的脱落。、2、置管后,在管外有标识,注明管道名称、置管时间。各种引流管应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各班应床头交接管道的位置及通畅情况,经常巡视,防止管道脱出。

3、告之患者及家属保持管道的功能位置,避免导管受压、扭曲,翻身时注意勿牵拉。

4、患者躁动时,应有专人看护或进行肢体约束,以免患者自行拔出。

5、对外出检查或下床活动的患者,应认真检查导管接口处是否衔接牢固;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注意避免牵拉。

7、护理人员应认真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管路滑脱的危险。

8、对存在管路滑脱危险的患者,应告知本人及家属,使其充分了解预防管路滑脱的重要性,取得配合。

9、制定防范措施,必要时在家属同意情况下采取适当的约束,并做好交接班。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10、一旦发生管道滑脱,应立即启动管道滑脱应急预案。

11、护士长要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整改;提高警惕,不断改进工作,保证护理安全。

用药错误的预防措施

1、护士必须严格根据医嘱给药,不得擅自更改。

2、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目的,熟悉各种常用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向患者进行药物知识的介绍。

3、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4、用药时要检查药物有效期及有无变质。静脉输液时要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体有无裂缝、液体有无沉淀及絮状物等。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需要时做过敏试验)并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用药后有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师。

6、安全正确用药,合理掌握给药时间、方法,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

7、如发现给药错误,护士应及时报告(主管医生及护士长)、处理,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并向患者或家属做好解释工作;按流程逐级上报。

腕带标识管理有关规定

腕带标识管理旨在有效帮助医务人员确认急诊抢救、手术、转科、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等重症病人及沟通有障碍病人的正确身份,提高识别准确度,降低因识别错误造成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根据医院标识相关规定,护理部下发《腕带标识管理有关规定》。

一、“腕带”使用目的 帮助医务人员确认住院病人及急诊观察病人的正确身份,提高识别准确度。

二、“腕带”使用对象

1全院所有住院病人。

2急诊科抢救室及急诊留观的病人。

三、“腕带”使用规定

1颜色:使用的“腕带”有两种颜色:蓝色和粉色。其中蓝色用于男性病人,粉色用于女性病人。包括新生儿

2“腕带”信息内容包括:科室、床号、住院号门诊自费病人用就诊卡号,参保病人用医保卡号、姓名、年龄、血型、过敏史等。护理人员应用蓝色圆珠笔按要求逐项清晰填写各项内容。

3病人从急诊室入院或转科,接收科室应及时完善“腕带”上的信息,必要时更换。

4“腕带”佩带部位:腕带常规佩戴在病人右腕。如病人右腕无法佩戴时,按右腕—右脚踝—左腕—左脚踝的顺序依次佩戴。“腕带”佩戴时注意字体方向,便于查对。

5“腕带”佩戴时松紧度以一指为宜。佩戴部位皮肤保持完整、无擦伤肢体末梢血运良好。

四、“腕带”管理要求

1病人入院后由办公班护士或值班护士填写“腕带”上的信息,需由双人核对,护士——患者、护士——家属、护士——护士、护士——医生,无误签名后,由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为病人佩戴。

2责任护士应经常检查“腕带”的信息是否清晰。一旦发现“腕带”损坏、丢失及“腕带”上信息无法辨认时,应立即更换,更换时同样需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为病人佩戴。

3“腕带”不得重复使用。

4.病人出院时由责任护士摘除腕带。

5.每班检查患者“腕带”皮肤情况一次,保证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血运情况良好。

6.将科室使用识别“腕带”的工作纳入护理质控检查项目中。

五、“腕带”使用要求

篇3:眼科护理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该院眼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年间眼科住院患者共33 006例, 其中男性18 105例, 女性14 901例。患者年龄从1~85岁不等, 其中<5岁者例, 5~18岁者例, 18~50岁者例, 50岁以上者例。患者以老年人为主, 其次是婴幼儿。 (2009年出院人数6943人、2010年出院人数8 230人、2011年出院人数8 808人、2012年出院人数9 025人) 。

1.2 资料分析

回顾性分析近4年眼科住院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 对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和统计。其中, 2009—2010年为未开展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时间, 2011—2012年为强调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时间。比较两段时间的眼科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有无区别。

1.3 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2010年开始强调护理安全防范, 主要措施有:①强化护理安全管理。由于眼科患者多为婴幼儿和老年人, 他们没有或有很弱的自我防护意识, 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对其的安全管理。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加强质量控制。如, 保持地面干燥, 物品摆放有秩序, 防止跌倒或撞伤;根据患者需要合理安置床头按铃的位置方便患者呼叫护理人员。②规范眼科护理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实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贯彻改善因制度不完善引起的护理缺陷;严格用药前“三查七对”, 防止差错的发生。③加强继续教育和专业知识学习, 提高业务水平;定期组织护理查房,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 对典型问题和病例集中进行讨论, 解决各种的护理问题。④加强对眼科手术室的护理监管。严格术前清点物品和查对制度, 防止遗漏、弄错或用药错误;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预防院内感染。手术时禁止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 保持术室的安静。⑤根据治疗需要正确安置患者体位, 加强“舒适护理”[2], 防止治疗性的强迫卧位等引起眼压升高和其他局部感染等。治疗时应保证床铺平整、柔软, 受压部位予以软垫垫底, 指导患者正确放松肢体, 同时给予患者想听的音乐以转移注意力, 保证配合。⑥针对有疼痛的患者, 了解其疼痛的原因、性质、时间、程度, 以便针对性的进行处理。对青光眼急性发作的患者应给予20%甘露酵30 min内静滴, 及时给予缩瞳剂等综合措施进行对症处理。⑦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 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病案护理文书的书写。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分类资料采用率进行描述, 用χ2检验进行比较。检验水准为0.05。

2 结果

2009—2012年护理安全问题见表1。

2009—2010年为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以前, 眼科患者共15 173例, 眼科护理问题27例, 护理问题发生率为2.9%。2011—2012年为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之后。眼科患者共1 307例, 眼科护理问题10例, 护理问题发生率为0.8%。对比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控制前后护理问题发生率, χ2=15.07, P<0.001。

主要的眼科护理问题有跌倒、坠床、撞伤、碰伤、部位识别出错、心率慢、晕倒、视物模糊、手术感染、外出发生意外、晶体度数错误等。其中, 2011年实行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之后, 发生视物模糊、跌倒、坠床、撞伤、碰伤等护理问题的例数明显下降, 手术感染、外出发生意外、晶体度数错误等没有发生。

3 讨论

眼科疾病和手术涉及到心灵的窗户, 稍有不慎便会导致失明。护理的好坏与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有很大的关系, 了解眼科护理存在的问题和风险, 便于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防范对策, 减少或避免问题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3]。

首先, 眼科患者多为婴幼儿和老年人, 同时多为不同程度的视力损伤, 如复视、视力障碍、视野缺损等症状, 患者由于视力问题会容易发生跌倒、坠床、撞伤、碰伤等安全问题[4]。因此, 眼科安全护理非常关键。该研究分析资料发现, 2009—2010年期间, 共发生跌倒、坠床7例, 撞伤、碰伤8例。通过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加强质量控制, 采取保持地面干燥, 物品摆放有秩序, 防止跌倒或撞伤;根据患者需要合理安置床头按铃的位置方便患者呼叫护理人员等护理措施, 2011—2012年间跌倒、坠床、撞伤、碰伤的安全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 仅4例。

此外, 由于眼科患者绝大部分需要点眼药水进行治疗, 而同一患者双眼由于不同症状表现需要滴药理作用完全相反的眼药水, 如一眼用散瞳剂, 一眼用缩瞳剂。若护理时没有核对检查清楚, 弄错眼睛, 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严重的可能会出现暴盲[5]。2009—2010年期间, 共发生点眼差错2例。通过规范眼科护理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以及对护理人员的质控管理, 2011—2012年间没有发生点眼差错。

此外, 在系统开展安全防范措施之前, 该院共发生护理安全问题27例, 护理安全问题发生率为2.9%;通过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 强化护理安全管理、规范眼科护理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加强继续教育和专业知识学习, 提高业务水平、定期组织护理查房,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对眼科手术室的护理监管,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根据治疗需要正确安置患者体位, 加强“舒适护理”, 针对有疼痛的患者, 了解其疼痛的原因、性质、时间、程度, 以便针对性的进行处理, 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 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病案护理文书的书写等, 患者护理安全发生数明显下降, 至2011—2012年间共发生护理问题10例, 护理问题发生率为0.8%。后者明显低于前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可见, 眼科护理存在较多风险, 若不加强眼科日常护理, 会对患者带来极大的不良影响。加强眼科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对改善护理效果, 降低护理风险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宋维艳, 蒋文仁, 陈世娟.眼科护理存在的风险及防范对策的探讨[J].求医问药, 2012, 10 (5下半月刊) :613.

[2]杨勇.护理安全在眼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 2009, 25 (4) :617-618.

[3]孟娣娟, 绳宇.病人安全文化及其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 (21) :942-945.

[4]丁体英, 纪丽萍, 杨慧丽, 等, 眼科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6) :454-455.

篇4: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外科护理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743-01

作为外科的护士,如何防范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保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实际上说要保证外科护理的安全性就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把潜在的危险扼杀在摇篮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外科医疗环境。护理人员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护理,隔离药物、环境、细菌对患者的身体的伤害。护理人员应该在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详细的记录,尽量减少医疗的纠纷,保障患者和自身的安全。

1、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

1.1术前准备不充分

因为护理人员在外科护理上的疏忽,没有按照外科护理的规章进行操作。医护人员在手术前并没有对患者的病例进行仔细的确认核对,也没有与有关的部门进行沟通,产生了接错病人或者开错手术部位的危险,对病人造成了很大伤害,延误患者的治疗;在手术前没有对手术中需要用到的药品进行详细的准备,导致了手术没有办法顺利的进行;护理人员在手术前没有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介绍手术的成功率等等,造成了患者心理紧张,影响了整个手术的进行[1]。

1.2用药、输血等差错事故

外科护理人员对药物的病理状况和不良反应没有进行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就对病人进行用药,导致了用错药或者药量掌握不好,加重了患者的病情;没有及时的为患者调整输液的速度,可能导致输入过快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引起一些其他的并发症;在对患者进行输血时没有进行双人核对,导致违规输血,可能出现输错血的情况,严重更可能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1.3护理记录不完整、对所用物品核对不仔细

外科护理人员对手术过程中的及时、完善病例记录的主动性不高,记录意识不强导致后期手术护理的不严谨,比如对患者深部组织中的填入物品没有及时的去除;在手术前没有对伤口的绷带进行及时的处理。手术关闭体腔前,没有核对医疗用具的数目,造成了部分用具可能在患者的体内。

1.4 缺乏有效地沟通

虽然对外科护理的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的外科护理中,很多护理人员对护理的知识掌握的不扎实。这些护理人员在比较繁忙的时候,没有时间精力去安抚病人和家属,容易让病人和家人产生误解,对护士的工作产生误解。一方面手术前,对患者和家属的风险告知并不明确,使患者和家属产生误解;另一方面是由于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并不顺畅,导致了患者的消极心理暗示[2]。

1.5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

有些护理人员的工作意识不强、责任心不够,严重影响了护理工作的质量。手术中对病人的状况观察不仔细,对处于危险中的病人不能及时的汇报病情。在换班的情况下,不能坚守好自己的岗位,对手术后患者的病情变化没有做及时的观察和记录。手术中没有认真收集标本,造成了医疗资料的混乱和丢失;对于自己不能解决的任务也不向有经验人讨教,严重延误了患者的病情。

1.6 忽视管理工作

管理者没有把握工作中的重点及薄弱环节,对护理风险程度把握不足,监控措施不得力。比如护士长每日工作重点不明确,忙于做治疗而忽视管理工作;对院内感染防范监管不力,如空气消毒、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医疗垃圾的处理不当等,导致病人院内交叉感染增加,这些对护理安全都有直接影响[3]。

2、外科护理潜在护理风险的防范对策

2.1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制度,保证护理的安全性

严格按照各项护理制度执行各项护理工作,杜绝血型输错、用药错误、手术开口位置出错、手术物品遗留患者腹腔、手术标本丢失等失误的发生。规范化护理全程,对手术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

2.2加强护理人员操作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及护理质量

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不断适应现代外科护理的发展。外科护士必须全面掌握业务知识,熟练掌握各种常用药物的用药剂量、浓度、时间、配制方法等,熟悉各类手术的全过程,更好地配合医生高质量地完成手术。

2.3加强法律及思想教育,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及责任心

定期对临床护士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对临床工作中出现的差错进行总结分析,对医疗纠纷案例,分析存在风险及提出整改措施,以杜绝类似现象再次发生;强化护患共担护理风险的意识,进行侵入性操作前必须履行护理告知义务,详细讲解其目的、配合的注意事项、作用及副反应等,严格履行病人或家属签字认可制[4]。此外,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护士的职业素,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减少护理差错事故,提高护理技能和理念,对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减少医疗事故与纠纷的发生。

2.4注重对护士长培训学习,提高护士长的管理能力

护士长作为护理管理者应协调护患关系,要懂得调动护士积极性、发挥护理骨干带头作用的重要性;要熟悉护理相关法律知识,掌握处理问题的尺度与技巧;要熟知病区内的高危人群、环节、区域。不过,基层医院的临床护士长接受省、市级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因此护士长应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以更新观念,提高业务水平。

3、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外科护理潜在风险的介绍,提出了加强外科护理管理的对策。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外科护理的管理有了很大改革。外科管理的主体是外科护理的人员。所以提高外科护理人员的整理素质才是提高外科护理水平的关键。在对外科护理中,必须要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制度,保证护理的安全性;加强护理人员操作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及护理质量;加强法律及思想教育,提高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及责任心注重对护士长培训学习,提高护士长的管理能力。这有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的治療环境,给患者一个健康的身体,提高我国整体的理疗水平。

参考文献

[1] 郑晓范.外科护理中常见的护理风险研究[J].求医问药,2011,9(12):351-352.

[2] 何霖芳.脑外科护理的潜在风险与防范措施[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 98-99

[3]陈翠屏. 外科三级护理查房的实行与管理[J]. 护士进修杂志. 2010(09)258-259

篇5:脑外科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

关键词:脑外科潜在、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前言〗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件》的实施,病人就医时自我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对医疗质量、服务质量、医疗护理水平、医疗护理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如果在工作中稍有粗心大意或违反常规操作就会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造成病人的不满和投诉而引发医疗纠纷。脑外科存在病人病情危急,患者常有意识障碍,患者身上管道较多等等诸多特点,这给脑外科护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潜在的风险。如何化解风险,防范医疗护理差错,保证医疗安全,已成为临床不容忽视的问题。脑外科患者多数病情重、病程长、手术创伤大、突发意外事件多,对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容易引发的问题,医疗纠纷事件越变越多。

1.脑外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

1.1.与侵犯病人合法权益有关的潜在风险。脑外科病人大多数是需要手术的病人,病情危重,意识不清,各种治疗及护理高,在护理工作中忽略病人享有知情同意权就会引发纠纷,如进行留置针穿刺时未告知病人或家属留置针的目的、用途,必要时就予以穿刺。

1.2.与护理操作有关的潜在风险。给气管切开的病人吸痰未严格无菌操作,给昏迷病人口腔护理不到位,未按常规给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病人使用约束带引发了非计划拔管等等。

1.3.与急救药品、物品有关的潜在风险。急救人员不熟悉仪器的操作,应变能力差,对急救药品的知识掌握不全面。各种急救仪器、设备日常检测、维修不到位。易招发医疗纠纷。

1.4.与执行医嘱有关的潜在的风险。医嘱是护士对病人进行治疗的唯一依据,护士随意更改或无故不执行医嘱均属违法行为。抢救病人时执行的口头医嘱未按要求复诵一遍,执行不到位,或未督促抢救医生及时补写医嘱,或未按要求保留用过的空瓶等等,与执行医嘱有关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

1.5.与护理记录有关的潜在风险。护理记录直接反映了病人的病情与治疗的过程。如记录不全面、不详细就易引发医疗纠纷。当病人病情突然有变化,应精确到几点几分,通知了哪位医生,医生到场时间,抢救过程所用药物等,如记录不详或不一致就容易引发法律纠纷。

1.6.与健康宣教有关的潜在风险。健康宣教应从病人入院开始,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住院

过程。每一位床位分管护士应对病人心中有数,指导病人用药、生活。我们的健康宣教缺乏系统性、及时性,个别护士健康宣教缺乏主动性。如长期卧床病人未告知预防褥疮的重要性,长期带有留置导尿管的病人未告知夹管的目的和意义,脑出血病人未告知面对卧床休息的原因等,都易引发护患纠纷。

2.应对措施:

2.1.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风险防范的意识。通过学习,护士能明确自己的责、权、利。在为病人操作时,应考虑病人的知情同意权,明确告知各项操作的意义;对创伤性操作有执行签字制度。护士正确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院的正当权利。

2.2.加强护士业务知识的培训,熟悉各项抢救技术,操作技能。医院组织护士定期学习新的业务知识,新技能培训,让临床有经验、有资质的主管护师、主任护师担任讲课。科室组织护士不断学习来充实、拓展知识面以提高护士自身的业务水平,并定期开展操作理论考试,不定期选派骨干外出学习和进修,竞聘择选的护士方给予重要的岗位职责担当。

2.3.加强急救药品、物品的管理。科室指定专人负责各种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定期检

测,设备保养有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与设备科取得联系。急救物品专人管理,不定期抽查,随用随补,定点定量放置,标签清楚,内用、外用分开,危险药物标签醒目。

2.4.做好防范措施,加强风险监控。科室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主管护师、护师、护士为

成员的质量管理小组,对病人每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和风险监控。重点检查医嘱查对制度、急救药品、物品管理情况,基础护理落实到位情况,操作是否按规程进行,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对安全的防范措施是否到位,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缺陷,提出整改措施,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2.5.加强病历书写质量,规范护理记录,护理记录单应真实、准确、客观。护士观察病情

应认真、仔细,要随时观察,如实记录,严格按照《江西省病历书写规范》书写。科室指定专人监控在架病历,对病历实行不定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护士长每周不定期进行查看护理记录本、交班报告本,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责令相关人员改正。

2.6.认真观察并详实记录病情。严格床头交接班制度,每班交接时都要有记录可查。术后

带管病人每根管道具都要有标识清楚、醒目。护士长参与医师查房,参与晨晚间护理。严格三查八对制度。严格各项操作规程。特护单如实记录病情,注射单执行人记录时间精确到几分几秒。

2.7.加强护患间的沟通交流,做好病人的健康宣教。让每一位护士做到“深入病房”,做

到真正关心、尊重每一位病人。对病人除了做好入院宣教也要请家人在告知书上签字。对病人提出的疑问,要耐心细致地回答。

参考文献:

唐玉民、熊爱民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护理研究200620(6)1473

胡中梅、刘喜梅、房小慧ICU护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与防范措施现代护理200511(9)734。

刘明溱、孙光研加强防范措施减少医疗纠纷中国医院管理200220(5)40。王丽娟护理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研究进展现代护理2004 10(3)258-259。

作者地址:江西省瑞昌市人民医院外二(脑外科)7楼

姓名:何霖芳

篇6:新生儿科护理风险以及防范措施

摘要: 从感染、损伤、胃食管反流、护理记录不周、交接班不完善等方面分析新生儿科病房存在的护理风险, 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新生儿;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新生儿科是一个高风险学科, 且无家属陪护, 患儿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所有操作均由护理人员进行, 但在护理工作每个环节都潜伏风险。现分析新生儿科病房存在的护理风险, 提出相应防范措施。护理风险

1.1 感染 新生儿科危重病人多, 加上新生儿自身免疫力低下, 早产儿气管插管、反复吸痰、建立静脉通道等增加了皮肤黏膜损伤的机会。病房结构和设置不合理、通风不良、消毒不到位、床位之间距离较小、不同疾病患儿混住造成易感人群的高度密集。另外医务人员的手在传播病原体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医疗用品消毒不严, 各种医疗器械, 如暖箱、光疗箱、喉镜、奶具、衣物消毒不严, 造成获得性感染的发生。

1.2 损伤 由于早产儿皮肤薄嫩, 易发生皮肤压伤性红臀。输液时高浓度液体对血管及周围组织有一定的刺激以及外渗致使局部皮肤坏死。洗胃、洗肠、洗澡时水温过高引起烫伤、使用热水袋烫伤、坠床等各类损伤及意外。足月儿指甲过长自行抓伤,蓝光照射时眼罩脱落。吸氧不当造成的失明、氧中毒、肺不张呼吸抑制, 因称重、沐浴、摄片、吸痰等使患儿脱离氧环境导致难以逆转的低氧, 严重可引起脑损害。辐射床应用不规范引起烫伤或复温效果不佳。

1.3 胃食管反流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主要症状是呕吐 , 但是大部分患儿(特别是早产儿)可无临床呕吐症状, 表现为反射性呼吸暂停、心动过缓, 甚至猝死, 临床上对这种/ 寂静型0 的潜在危险性应给予高度重视。

1.4 护理记录不周 护理记录不及时、漏记、记错、用词不严谨。1.5 交接班不完善 交接内容不全, 重点不明确。

1.6 其他 调换床位、输错液体、新生儿被偷窃。新生儿肢体小、外貌特征非常相似、手条及脚条及易脱落, 在晨起沐浴、外出检查、入出院时调错婴儿, 入院时写错手条, 出院时抱错婴儿等。防范对策

2.1 增强患儿的抵抗力, 实行保护性隔离 做好病区的清洁卫生工作, 做好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与监测, 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 确保各项生物学指标符合要求。工作人员必做好新生儿室的物品管理, 床单布类天天更换, 奶具每次使用后及时清洗、高压消毒, 患儿的用物要求一人一用并要求经过消毒后使用, 尤其应留意对暖箱、蓝光箱、呼吸气囊、呼吸机管路等的消毒, 每周更换暖箱 1 次, 使用后终末消毒。各种穿刺、置管、吸痰应遵守无菌原则。医务人员应自觉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凡是进入新生儿室的人员一律要洗手、更衣、换鞋、戴口罩和帽子, 工作人员应定期健康体检, 必须无传染、感染性疾病。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配备足够的手消毒设施,以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2.2 新生儿意外损伤的防范 静脉外渗: 输液时加强巡视,静脉注射部位尽量选择在四肢 , 尽量选择使用留置较长的导管,避免反复穿刺造成损伤或感染, 要求护士严格无菌操作。若外渗应停止输液, 拔掉留置针, 局部用 50% 硫酸镁纱布湿敷。各种仪器探头应定时更换部位, 避免局部受压过久。新生儿置远红外线抢救台, 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避免烫伤。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特别留意耳后、皮肤皱褶处及臀部的清洁卫生。勤换尿布, 对已发生尿布性皮炎的患儿, 应暴露出臀部, 保持干燥, 局部可涂红臀软膏。在照蓝光前套好小手套, 以防婴儿指甲抓破皮肤, 眼睛用黑眼罩遮挡, 并妥善固定。确保眼罩不会脱落, 完全遮住眼睛, 又不会堵住鼻孔。睾丸受损尽可能选用小号一次性尿裤遮盖会阴部防止睾丸受损 , 但也要注意充分暴露皮肤, 以免影响光疗效果。

2.3 勤巡视, 勤观察 胃食管反流出现以喂奶后 1 h 居多, 也可发生于睡眠仰卧位及空腹。体位疗法: 可用 30b倾斜的床上俯卧位或 50 b仰卧。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呼吸、心率变化, 及早发现呼吸暂停, 必要时予心电、氧饱和度监护, 床旁备好吸引器、氧源和复苏囊。一旦发生呼吸暂停, 立即取头低侧卧、拍背刺激后在大流量氧气冲吸口鼻下, 迅速用吸引器吸净呕吐物和分泌物, 同时予持续氧饱和度监测, 吸引后无好转则予复苏囊加压呼吸, 必要时配合胸外心脏按压或行气管插管。吸引时动作要轻快, 以免刺激迷走神经再次诱发恶心呕吐。胃食管反流早期暂时禁食外, 根据病情及早采取合适的喂养方法, 进行耐心细致的喂养。不适宜奶瓶喂养的早产儿和重症患儿可采用经口胃管或经口十二指肠管喂养。

2.4 护理记录要真实及时完整 护理书写应实事求是地反映新生儿情况, 防止忙于各种常规治疗,使关键内容漏记。还有为了病历记录完整,将没有观察到的内容做了记录,记录的不完整、护理记录缺乏完整性、部分记录缺失, 尤其是关键的护理行为未做记录,很可能被认为护理过失。记录要有连续性。护理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患儿病情、护理措施和效果,但是护理记录中常发生有病情变化的记录而没有处理措施的记录。护士必须遵守科学性、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 与医疗记录同步性为原则, 遵照医嘱、护理常规认真及时、客观正确地在规定时间内做好各项记录, 禁止错记、漏记、涂改及主观臆造、随意更改等。

2.5 交接班程序标准化规范化 明确各班的责任, 避免工作中的遗漏, 可有效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从而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新生儿没有表达能力, 护士既是患儿的监护人, 又是其治疗护理的实施者, 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导致护理缺陷及医疗纠纷的发生。在新生儿床旁交接尤为重要, 每天晨晚交接班时逐步对每个新生儿开包进行全身检查,有无脱落, 信息是否准确, 交班的内容全面, 包括病情、治疗、特殊检查及特殊药物的治疗等及仪器的使用情况。

上一篇:小学六年级英语短文下一篇:住宅小区道路施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