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四年级下册学校

2024-06-09

作文四年级下册学校(通用14篇)

篇1:作文四年级下册学校

官墩九年制学校(小学部)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期末试卷5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由主持修建的铁路。

2.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清明节、、中秋节等。

3.中国第一张供儿童阅读的报纸是《中国报》。

4.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我们小学生要争做绿色小卫士。

5.交通运输设施包括交通,如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以及交

通,如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

6.有人称过度看电视者为“”不良的收视行为会导致近视、等疾病。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里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2分)

7.集体项目中,拼搏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是取胜的关键。()

8.学校要开展“校园文化节”活动,小芳认为跟她没关系,她不参加。()

9.面巾纸既方便又卫生,应大力推广和使用。()

10.残疾人和我们一样,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我们应该尊重他们。()

11.小欣是我的好朋友,我可以先拆开她的信看看。()

12.铺天盖地的广告看了让人头晕,所以我们的生活中不需要广告。()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2分)

13.中国的助残日是()

A.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B.每年10月15日

C.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D.每年12月13日

14.奶奶的心脏病突然发作了,需要呼叫救护车,最好()

A.拍电报B.发短信C.打电话D.发电子邮件

15.去动物园参观,我会()

A.准备好多吃食物喂动物B.用眼睛欣赏

C.惊吓动物D.拿石子砸动物

四.简答题(6分)

16.生活中我们可以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做哪些事情?(共6分)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詹天佑 京张铁路2.春节端午节3.儿童4.垃圾

5.工具设施6.沙发里的土豆肥胖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里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12分)

7.√8.×9.×

10.√11.×12.×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12分)

13.A14.C15.B

四.简答题(6分)

16.循环用水;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乱吐口香糖;垃

圾分类或袋装等。(要答出3点,共6分)

篇2:作文四年级下册学校

一、填空。

⑴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或其他残疾的人。

⑵常见的环境问题有资源浪费、(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我们要树立(环保)意识,保护环境。

⑶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

⑷中国第一张供儿童阅读的报纸是《 中国儿童报》。办小报要做到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健康),形式活泼。

⑸通信分为(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

二、选择。

1、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C)。

A.国际聋人节 B.国际肓人节C.中国助残日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试卷

2、以下哪种垃圾埋入地下后不能被分解?(C)

A.剩饭 B.报纸 C.普通塑料袋 D.果皮

3、有“蒸蒸日上”寓意的食物是(D)。

A.饺子 B.中国结 C.面条 D.馒头

4、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由(D)主持修建的。

A.袁隆平B.张衡 C.李春 D.詹天佑

5、近代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中文报纸是(D)。

A.《江南时报》 B.《蜜蜂华报》 C.《羊城晚报》 D.《中外新报》

6、正确的办报程序是(A)。

A.采访→组稿→编辑→发排→出样→校对→制版→印刷;

B.采访→组稿→编辑→出样→校对→发排→制版→印刷;

C.采访→组稿→编辑→校对→发排→出样→制版→印刷;

三、判断。下列说法或做法你赞成的打“ √ ”,不赞成的打“ × ”。

1、小虎和妈妈去餐厅吃自助餐,他一下子盛了两大盘的食品。(×)

2、邻居家小朋友腿残疾,小刚却经常学他走路的样子。(×)

3、学校要开展“手拉手”活动,小芳认为跟她没关系,她不参加。(×)

4、这次广播操比赛我们班没有得到名次,我们都互相埋怨。(×)

5、饭后用化学洗涤剂洗碗比较干净,对环境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6、利用互联网可以收发电子邮件。(√)

7、“沙发里的土豆”是指过度看电视者。(√)

8、寄信这种方式是邮政通信。(√)

四、归类

南京新街口正洪街市民广场摆放着几个很漂亮的垃圾箱,你觉得以下垃圾该如何分类投入垃圾箱内?

① 塑料袋 ②易拉罐 ③报纸 ④环卫工人打扫的尘土 ⑤ 电池

⑥烟蒂 ⑦果皮 ⑧过期药品 ⑨旧皮鞋 ⑩吃剩的食物

第一类,可回收的:①②③⑤⑧⑨ 第二类,不可回收的:④⑥⑦⑩ 第三类,有毒有害的:⑤⑥⑧

五、连线。

根据下列内容,选择相应的交通工具。

将广东的鲜花、鲜活海产品运往北京。火车

将东北大批的木材运往新疆。飞机

将上海食品厂的糕点运往该市各食品商店。轮船

将连云港的100吨海鱼运往上海。汽车

六、简答。

1、在你参加的集体活动中,你觉得成功离不开哪些因素?团结合作 互相帮助 互相谦让

2、如果你是环保小分队的一员,遇到下面问题时,你会怎么做?⑴冬天到了,学校里的小树苗快要冻死了。

给小树苗刷石灰水或绑上草给小树保暖

⑵市场上有小贩在卖青蛙。

篇3:作文四年级下册学校

一、说本册教材

1. 教学知识的整合

我将本套教材从中年级到高年级按生活教育、思想教育、科普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进行了整合。生活教育有“安全地生活”“生活中的消费”“生活中的习俗”“生活中讲规则”“健康的生活”“交通连着你我他”等主题;思想教育有“在集体中成长”“心中有祖国”“屈辱与抗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等主题;科普教育有“一山一水一圣人”“天涯若比邻”“科技改变生活”和“建设民主富强国家”;地理环境教育有“我们生活的地方”“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放眼世界”和“只有一个地球”等主题。

2. 内容结构

本册教材每个单元下设的三个学习主题里面生成许多的小话题,那些内容在问题的设计、话题的选择、版式的设计等方面都能够让学生感到新颖有趣。如小博士卡通形象贯通教材,反映实际生活的照片,精美生动的图画都是学生喜欢的。整套教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设计了从国家、世界着眼,从自我、家庭、学校、家乡着手,利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活动,体验或感悟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对教学、评价以及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1. 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鉴于此我有了以下几点建议:

(1)重视课前材料的准备,充实教学内容:作为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的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点多,专业性强,学生缺少一定的基础,这对于上课的老师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课前可以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搜集,这个搜集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比如,在学习《生活中的习俗》这个单元时,我会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调查访问等多种形式,搜集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形成自己的调查报告。通过课堂上展示交流,教师补充资料,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

(2)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拓展教学空间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充分利用好课堂和社会两大阵地,或是创造相关情境,或是安排学生深入社会进行实践,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受去进行体验。在教学《生活中的消费》时,我会引导学生到不同的消费场所调查访问、实际购物、研究购物的技巧,充实购物知识,真正做一名聪明的消费者。

(3)要突出品德教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品德与社会本身是一门教育学生能够在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课程,但是有个别老师把品德与社会上成了历史、地理,抄吧,背吧,严重地违背了新课标的要求,所以,建议课堂上老师尽量挖掘教材的情理因素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整个课堂充盈着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色彩,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道德冲突、感悟道德选择。品德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灌输,而是让学生在各种社会活动和生活实践中,做到行动和思想是统一的,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过程。例如,有一次我们班学生给一位同学过生日的同时我加入了教学内容,让同学们进行购物交流,活动结束之后,大家都自觉地将教室打扫干净了。

2. 评价建议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为此,我在教学中全方位地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星级评价模式。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包括:鼓励为主,分层评价;方式多样,综合评价;呵护学生,宽容评价;共同参与,多向评价;体验成功,多次评价。这是我县根据新《课标》为学生量身定做的评价手册。实行星级评价:内容包括生活行为习惯、学习行为习惯、安全行为习惯、文明礼仪习惯等方面。采取学生自评、小组内同学互评、老师评价,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进行详细的评价记录作为依据,然后两周一小评,每月一大评,评出来星级学生荣登教室内的光荣榜。这也是我们评选年度全面发展学生的一个依据。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的评价,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建议

《课程标准》中指出:充分地开发并有效地利用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既是扩展和深化课程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我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这方面有了以下几点建议:

(1)不容忽视的教师和学生资源。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基本条件资源。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人。

(2)有效使用多媒体资源。我们虽然是农村小学,但是早在四年前每个学校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并且教室和办公室都安装了教育网,每个老师人手一台笔记本,所以,我们的课堂有了这些资源将更加鲜活起来。如,在建党90周年时,播放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利用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

(3)充分开发和利用好社区资源和自然资源。教师要充分认识学校周围环境的价值。如,农村学校的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民俗资源,引领学生利用这些资源去亲身体验、感悟。

品德与社会就是要本着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培育新世纪的合格人才去进行教学。相信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以上就是我要说的全部内容,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篇4: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设计

所教年级:四年级

所教册次、单元: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设计主题:Unit 2: What Time Is It ? A—Lets talk

一.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本課为对话教学,主要教授句型:What time is it ?Ittime for...句型。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以对话内容为线索,以活动为中心。在教学中我从本班实际出发,合理安排了一系列的听、说、演、唱、玩等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各种活动来培养学生语言交流情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灵活运用、使他们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本课学习的目的。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注:含本课时在本单元的教学定位分析)

本课教学的句型what time is it ?It is time …句型是本单元的重点句子。它将贯穿本单元,通过对句子的掌握,使学生能够了解和运用这个句子。进而为以下教学内容打下基础。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2人,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很浓,知识储备很好,但有四分之一的学生素质较差,语言运用能力也较差,学习比较被动。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我班的学情,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1.能听懂、会说句型:What time is it?It is….Its time for….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运用。

2.能理解并运用Just a minute.Lets run!和go home三个短语和句子。

3.教育学生要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按时作息。

4.熟练掌握问句What time is it?和相应的问答以及句型Its time for….的用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熟练掌握问句:What time is it?和相应的回答。

2.Its time for…的用法。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中一些习惯表达法的理解和发音,比如:Just a minute. shool is over .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中文为主 + 所教学科目标语言)

1) warm-up

设计意图:播放英语歌曲,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复习第一课时学过的句型,在问候中提到了Kids 这个单词,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这个单词的意思,为“Go home ,kids “ 这个句子的学习打下铺垫。

1.Sing a song

2. 出示上一节课的图片,复习学过的单词组。通过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lets do的内容.

3.问候学生:Good morning kids , .what time is it ? 让学生用Its … 、Its time for…句式来回答问题,对于回答不正确的学生,给予指导。

2) Revision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既练习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复习了所学知识,并且为新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游戏:“听句子,拨表针”

老师说出Its time for music class 等句子,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将自己的表针迅速拨到相应的位置上。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对又快,并给予鼓励。

2.教师出示课件中的作息时间表。找学生到前边来向全班同学用所学的句子进行表述。比如“Its …oclock .Its time for…

3) Presentation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借助图片,和教师形象的肢体语言,以及游戏等环节,利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灰太狼,喜羊羊的形象,将“大灰狼,几点钟了?”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没有学习压力的状态下,自然地接受语言信息,体会语言在情境中的运用

1.教师设计导语并且出示“下课”的图片,说: school is over ,让孩子理解句子的意思。教师出示已经准备好的钟表并向其他同学提问:What time is it? 引导学生回答 ,练习几次后教师示意学校的放学时间,待其他学生做出回答后, 教师自然引出Oh,its 4 oclock now.School is over. 教师领读School is over.然后将School is over.Lets go to the playground.合起来分男女生练读,并引导学生回答:OK. 反复进行练习。

2.教学Just a minute.

教师说:School is over. But I want to know Where do you want to go?教师出示课件,出示(Let.s go to the playgroud , Lets go home Lets run)句子,通过肢体语言告诉学生这几个句子的含义 。并且通过不同方法读句子。But Where do they want to go?教师故意设下疑问,然后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录音。教师假装没倒好磁带,边说Just a minute,边摆弄录音机,让学生在这个情景中领会Just a minute的含义。提问学生回答,对于回答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接着教师领读Just a minute。

3.教师用英语说:我累了,让我们做个游戏吧!学生戴上头饰扮演灰太狼的角色,老师扮演喜羊羊,看课件的钟表,做“wolf ,wolf what time is it ?的游戏。根据回答的时间说出Its time for( lunch/breakfast/dinner/English class/school) , 让学生来判断喜羊羊回答的对不对。教师多找几个学生做这个游戏。

4.小组分角色扮演来模仿刚才的游戏来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找最好的小组到前边进行表演。

5. Lisen to the tape .

(1)出示对话的图片的课件,让学生拿出课前老师发给的问题卡片边听边看边思考:

Picture 1:Where do they want to go?

Picture 2:Where are they now?What time is it now?

Picture 3:Whos the man?What does he say?What time is it now?

听完录音,每听完一幅图的内容就请学生回答问题,以检查对对话的理解程度。听完录音后让学生完成课件上的填空。

(2)Listen and repeat. 学生再次听录音后,完成课件上的填空内容。

六.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首先,在课堂上。我运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充分调动起了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首先我利用教师评价对在进行角色表演中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加五分的鼓励,同学们的热情都很高,都想积极参与,效果很好。其次,在进行Lets play 的环节时,我利用小组之间的互评,结合教师的评价,对表演好的小组进行加分,并且通过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评出本节课最佳明星和最佳小组。

评价方法:

篇5:四年级下册作文

那是一鲜为人知的地方。没有高耸大厦;没有美丽的花园;没有城市的繁华,但我还是很爱自己的家乡——上畔

春天,我家后山桃园里的桃花开了。真像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似乎在说:“欢迎来到这儿,欢迎来到这儿。”小草们还懒洋洋的,只吐出一点嫩芽儿;害羞的花姑娘似乎还舍不得把自己的美丽让人欣赏,怕别人嘲笑自己似的 ;柳树姐姐甩着长长的秀发,抽出绿绿的芽儿;来,让我想起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诗。

到了夏天,村子中间那条马路旁树木茂盛。一棵棵水杉像一把把巨伞,知了在树上欢快地唱歌。我家屋后有一条小溪,鱼和虾在水中欢快、自由地游来游去。它们无忧无虑的,什么事也不要担心,要是我能变成鱼和虾,那该多好呀„„

一晃到了秋天。邻居家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五颜六色的 果子,挂在碧绿的果树上,多美啊!金黄的梨;红彤彤的苹果;菊黄色的桔子。不管是谁来到了他们的果园,都会迫不及待地去摘果子。家乡真美啊!如此美丽的家乡,我能不喜爱吗?

美丽的校园

我爱行知小学。我们的校园虽然比较小,但它非常的精致,被称为小巷里的明珠。

当你一走进校门,就可以看见小操场。操场的左边,是陶行知爷爷的塑像,我们学校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塑像的下面写着我们学校的校训: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每天,陶爷爷戴着眼镜慈祥地看着我们上学和放学。

小操场的右边是我们的大操场。周围到处是植物,有广玉兰、紫藤花等,特别让人喜欢的是香樟树。香樟树上长着茂密的绿叶,嫩绿嫩绿的,一阵微风吹来,香樟树的叶子纷纷飘落,像一只只绿蝴蝶在翩翩起舞。真是一个小小的“植物园”。

穿过小操场,一片茂密的竹林映入眼帘。这就是我们学校的竹园。竹园里的竹子一根根傲然挺立、翠色欲滴。每当一阵清风吹来,竹子的清香迎面扑鼻,让人心旷神怡,留恋往返!林子的中前方,还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陶行知爷爷提写的“行”字。这块竹林虽然面积不大,但是给我们美丽的校园更加增添了一份宁静和秀丽!欣赏完竹林,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我们的教学楼。展现在你眼前的是青绿色的柱子,粉白色的墙壁,上面是一种淡淡的美。在教学楼正对面的墙壁上,悬挂着几只大花盆,里面种着翠绿的迎春花,嫩黄色的花朵点缀其中,虽然还只有一点点大。但已经散发出了淡淡的清香,有几朵正在含苞待放,好象只要一会儿功夫,就会全部绽放开

来。在教学楼前,高大的桂花树竖立着,像站岗的哨兵一样整齐地排

列着,像门口的保安一样注视着每一个人。每当凉爽的秋风吹来,桂

树抖着身子,把小小的桂花成片抖下来,人在底下,会弄得满身桂花,一身的香。桂花可以泡茶,很多同学在秋天捡桂花,看来桂树还可以

为我们增添乐趣呢!

你看,我们的校园像一个仙境,美丽极了。欢迎来我们的校园参

观。

老师,我想对您说

张老师,您在我的眼中,是一位和颜悦色、知识渊博、循循善

诱的老师。

开学时,我看到张老师一直在带领我们搞卫生,带我们报到,我就知道张老师又将继续带我们,我高兴极了!

记得二年级时,我所在的福源巷小学要拆迁,没办法,只好转到

铜铺街小学读书。因为有些同学离家比较远了,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条

大马路,不安全,所以,张老师就千叮万嘱的对我们说:“过马路时

要注意安全。”同学们听了,都体会到了张老师对我们深深的爱。

记得有一次,张老师上课时检查昨天古诗背得怎么样。我这时却

很害怕,因为,我背得还不是很熟,害怕老师点我。可不巧,老师却

偏偏点了我。我哆嗦地站起来,“游子身上衣,慈母手中线„„”还

没背完,同学们就“哄”地笑了起来,“不许笑!我相信她能背出

来。”张老师用她那洪亮的声音制止了同学的哄笑,又鼓励了我,看

着张老师那慈祥的面孔,我下了决心,终于一字不漏地背完了古诗。

张老师,您是这样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把您渊博的知识传授给

我们,您真是值得我们爱戴和尊敬的一位好老师。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谢谢你们对我的爱,记得小时候,是你们用自己的双手教会了我写字、画画,让我懂得了人生的许多道理。在我生病的时候,是你们

不顾一切,冒着风雪带我去医院诊病。你们对我的爱,实在是多得数

也数不清了。

记得那时我上幼儿园,你们俩好像变了许多,被子要我叠,还有

一次我不给邻居小妹妹小火车玩具,她哭了起来,你们俩看见了,就

大声的责备我、骂我,还把我手中的玩具夺走了送给她,当时,我心

里真是非常生气,心想:我难道不是你们亲生的吗?而她才是。因为

这个小火车玩具是我的,我不想给她玩就不给她玩。你们应该要帮我夺取这个小火车呀。而不是这么白白的送给她,当时我心里是这么想。

还记得一件事,那天,天色已经很晚了,可我还在看电视,你们俩走

了过来,亲切的对我说:”天色已经这么晚了,你可以早点睡了,要

不然明天又要迟到了。这时,我又很不服气,心想:我是不是投错胎

了,连看电视都不能。

爸爸妈妈请你们原谅,因为当时我真的不知道,你们是为了我好,你们为了让我上学不迟到,才让我这么早睡,我真是太不应该了,把

你们的好心当成了驴肝肺。看,我在客厅里津津有味地一边吃东西,一边看电视,而你们却在厨房里忙来忙去。而现在我已经懂得了其实

你们这样做,都是在教育我,希望我以后长大了能够踏踏实实地走上

好的道路。爸爸妈妈,你们仔细看看头发上的头发,都有几根白头发

了,其实这都为我而长出来的。等我长大了,我一定会来回报你们的,因为是你们把我抚养这么大,是多么辛苦呀!在这里,我想对你们说:

“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祝:

工作顺利,天天开心!

篇6:四年级下册作文

我荡起了秋千,随着秋千越荡越高,有一种飞翔的`感觉。那一刻,我发现了快乐的秘密就是永葆一颗童心。

我背着书包来到学校,聆听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课,当老师提出疑难问题时,我举起了右手,并作出了精彩的解答,赢得了老师和同学鼓励的掌声。那一刻,我发现了快乐的秘密就是掌握丰富的知识。

在回家的路上,我把刚买的《宠物小精灵》借给同学看,当发现同学也喜欢小精灵时,我兴奋得跳起来了。那一刻,我发现快乐的秘密就是和朋友分享快乐。

妈妈下班回来了,我看妈妈满头大汗,递给妈妈毛巾擦汗,又给妈妈倒了一杯凉开水,妈妈一口气喝干了,舒心地笑了。那一刻,我发现了快乐的秘密就是要孝敬父母。

篇7:四年级下册作文

我想到了小鸟,它没有欢叫着迎接我的回来,我不敢去看,但我知道会发生什么。姥姥告诉姥爷:“告诉她那个不幸的事吧!” 我更确定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是什么,我虽然给自己打了预防针,但当姥爷说:“小鸟没了。”,亲耳听到这个消息的我大哭起来。看到小鸟的第一眼时,我看到它眼睛睁的大大的,里面饱含了不解:为什么我会死。还饱含了不舍、埋怨、愤怒、悲伤,还有对我的思念……

我哭得更厉害了,看到它这个样子我想说什么,但又什么也说不出来,最后只有三个字:它死了。

我突然想到我再也无法喂它食物,再也无法听到它的歌声,再也无法……我试着

用眼泪把它唤醒,可是它身上已经湿了,还是没有把它唤醒。这时我才明白,它真的死了……

篇8:作文四年级下册学校

记得有一位作家在一篇文章上说:“台湾的鸟不语, 花不香。”我相信这位作家一定是住在台北市。在台北市, 看到的是高耸的洋楼, 蛛网般的电线, 根本看不到鸟, 自然听不到鸟语。台北市早已是寸土寸金, 即使有豆腐干大的一片院子, 一般都铺上了水泥, 偶尔在阳台上种一盆花, 过多的二氧化碳使花朵变暗, 叶子发黑, 连新鲜都谈不上, 自然不会散发香气。只有住在郊外的人, 才知道位于亚热带的台湾, 一年四季都有鲜花吐香, 一天到晚都有鸟语不休。

我爱乡间的清晨, 早上从屋子的后窗里望出去, 是竹梢树影, 农夫荷锄, 从河堤上走过, 把黑色的剪影投在窗上, 窗棂 (línɡ) 截取了远山的一角, 作为背景。在背景的树梢修竹, 蓝天白云之间, 点缀 (zhuì) 着人物, 构成了一幅生动逼真的画。

我爱乡间的黄昏, 晚霞染红了田野, 微风吹过, 秧苗摇曳 (yè) , 田埂上有牛在默默地啃着草, 偶然抬头, 长鸣一声, 是那么幽扬悦耳, 这是一幅大自然的动人图画。

太阳下山了, 带着孩子, 沿着野草高过小腿的小道散步, 让晚风轻拂着发丝, 让蝴蝶绕身飞舞, 从缀满野花的山坡上回来, 满身都是花香。

我爱乡居, 因为在乡间无需购画, 有大自然的杰作供我自由欣赏。不必种花, 却有四季闻不尽的花香。虽不养鸟, 但每天有盈耳的鸟鸣。

篇9: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

一、借助拼音拐杖

1.前面是谁?按拼音写词,再邀他一起走吧!

qín láo()的大爷dǎlāo( )着随fàn làn()的洪水jūnyún()piāo fú()在河面上的shū cài()叶。

2.朋友还有其他叫法呢,按拼音组词进行区别。

系xì()鲜xiān()

jì( )xiǎn()

二、感知祖国文字

1.为加下划线的字选择合适的意思。

(A.第一位;B.帽子;C.像帽子的东西)

茅庐(A.照管;B.拜访;C.看)

2.上车可别坐错了位置哟,用“怜”组不同的词,再帮它们找个合适的座位。

①这个穷苦的小孩真()!

②我们决不能()那些恶人。

三、积累运用词语

1.朋友丢了东西,帮他补上。

循()蹈() ()砍()伐

身先()()慕名()()

惊()骇()()山()岭

2.车上来了几位拳击手,帮这几位朋友找相反的训练对手。

①我们要自觉()各项制度,决不能违犯

②过去,张虎不爱卫生,同学们都讨厌他;现在改了,大家都()他了。

四、句子集会演练

1.趁乘车的空闲玩个“变相”魔术吧,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格罗培斯设计出最佳路径。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

②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为句子减肥: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会模仿吗?来一个模仿秀吧!

①虽然我一直没有学到公冶长的本领,但是跟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践拓展

1.我知道《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______等。我最佩服的人是_____________,因为他_____________。

2.班级活动遇到难题,我要求大家一起想办法,就用格言“_____________”来说服大家。

3. 从6月1日起,我国限制使用塑料方便袋。你怎样看待这一决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上树掏鸟蛋,你看见了,会怎样和他对话?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评价

1.本学期,我们欣赏了竺可桢爷爷关注的________、格罗培斯设计的________;认识了《三顾茅庐》的________、孙中山的秘书及夫人________;通过《特殊的葬礼》明白了________的重要,从《苹果里的“五角星”》知道了________……收获可真不少!

2.《江南春》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最能引起人们遐 想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天鹅的故事》完成阅读理解。

这时,别的天鹅似乎被这一举动惊住了。它们呆呆地站在那里,瞧着这位“破冰勇士”。只听得“嚓——嚓——”,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迅速地扩大着。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兄弟们哪,加油!齐心干哪,加油!”

①“呆呆地”写出了什么情景?

②冰面变化的过程是:裂开一条小缝→_______ →_______→_______,从侧面写出了老天鹅是在_______。

③参加破冰的天鹅越来越多,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把天鹅的声音比做_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破冰场面_________。⑤为什么把老天鹅称为“破冰勇士”?

七、课外欣赏

华佗的“五禽戏”

华佗是我国东汉末年的大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为充实和丰富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作出了重大贡献。

华佗不仅精通医术,而且非常重视体育锻炼对人的健康作用。有一次,华佗正在书房里读书,见一小孩把住门闩来回晃荡,他立即想到古书上“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话,人为什么不也这样天天运动,让气血流通呢?后来,华佗参考了“导引术”(全面锻炼身体的方法),编出了一套锻炼身体的拳法,名叫“五禽戏”。这种体育运动就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运动姿态的体操,可以使周身关节、脊背、腰部、四肢都得到舒展。

华佗的弟子吴普,由于几十年坚持做“五禽戏”,活到九十多岁,仍然步履轻捷,耳聪目明,牙齿坚固。可见“五禽戏”是行之有效的健身体操。

1. “枢”指门上的转轴;“蠹”是蛀。结合上下文理解“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

2. 华佗由门闩晃荡联想到了什么?

3. “五禽戏”是华佗观察了哪些动物的运动姿态后发明并编出的拳法?

4.从哪里可以看出“五禽戏”有益身体健康?

篇10:四年级下册作文

那是寒假的一天早上,我早早地就起了床,妈妈让我看书,我在《我爱科学》这本书里见到了吹泡泡的实验,我也想做一做。

我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瓶子、吸管、洗衣膏、水。我马上实验。

我首先把一块米粒大的洗衣膏放进瓶子里,然后倒一些水,搅拌几下,用吸管吸了一下,一点泡泡都没有。

我想:失败是成功之母。先找找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吧。对了,肯定是洗衣膏太少了,我又把一块玻璃球大的洗衣膏挤进瓶子里,让它在水里溶化后,我又开始实验,这回倒是有泡泡,但是又小又吹不起来。这一次,我又失败了,但是我并不灰心。

我心想:到底是哪儿出了错?是不是没有搅拌开?不,我已经用力了。是不是洗衣膏用的少?不对,我使的也够多的了......那会是怎么回事呢?对了,是水太多了,我又把水倒出一些,这回在去吸,哈哈,我吹出泡泡了,我成功了。

篇11:四年级下册作文

我设计了一种潜水艇房屋。房屋是黑色的,里面有一大块吊床,是供船长-----我使用的。里面还有一块超大夜晶屏,可以看电视、收听广播、搜索GPS定位仪,真是太酷了!

我还设计 了一种式房屋,舰上有191门大炮,962门机关,还有上百架舰载飞机、核反应堆等。最高科技的便是一台夜晶电视了。电视旁有密密麻麻的按纽,只要按一下红色按纽,电视里就会出现立体的侏罗纪公园,里面的恐龙到处跑动,仿佛身临其境。再按一下绿色按纽,就会出现神奇的百慕大群岛。海上有数不清的旋涡、海鸟,真是美丽极了!

当发生世界大战时,我就设计了一种战斗式房屋,房子是机器人形的,机器人左手拿着加特林机关枪,右手拿着尼伯尔军刀,高大无比,力量惊人,速度超快,威力惊人。而玻璃是隔音式的,我坐在里面,透过超大的玻璃,能看见外面打仗的一切。如果有敌人攻破了机器人,你一定会想:那你不会被抓了吗?哈哈,没事!机器人肚子里有机关。嘭的一声,地雷爆炸了,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而我的机器人房屋呢?哈,安然无恙!这么凶猛的机器人,敌人肯定会全军覆没或投降喽!

篇12:四年级下册作文

观察照片,联系照片中的人和景,以及社会背景,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通过照片想象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日本侵华的历史,记下这段难忘的历史。

10

写生命的故事

——哦!生命

记录感人的生命故事,抒发独特的生命感受,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择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

关键是选材,找到哪些是感受最深的;恰当运用描写手法,对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进行生动描述。

12

写乡村生活和田园风光

——广阔的天地

突破点是学生有没有乡村田园生活体验,如果没有,可以向家长打听、听同学介绍、从资料图片上

了解等。

14

写一个自己最敬佩的人

——执著的追求

写一个自己最敬佩的人,展现人物风貌,突出其蓬勃向上、执著追求的精神。

重点是抓住人物执著的特点,紧扣某件具体事例,用事实说明主人公是怎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克服困难的。

16

自由习作

——超越自我

不定内容,自由习作。要突出习作创新:写以前写过的,要超越自己;选以前没写过的,要敢于挑战自我;写自己喜欢写的,要张扬个性;写自己怕写的或不太会写的,要提高自己。

篇13:作文四年级下册学校

游戏规则:随机请一学生 (女生) 上前, 让她请上自己要好的男生, 上来手拉手。再由该男生请上要好的女生, 继续拉手。以此类推, 请上自己要好的异性同学。最后全班同学绕着桌椅外围, 拉手围成一个大圆。

2. 师生问好后, 请学生说说玩游戏的感受

生:有点不好意思, 不过大家团结一致。

师:讲得非常好。

生:这个游戏让人玩得很害羞。 (生笑)

师:第一次玩嘛, 总有点害羞的。

生:我觉得不好意思, 因为和男的手拉手, 这样不太好。

师:没拉到过, 下次多拉拉。

生:有点恶心, 但为了玩游戏豁出去了。

师:豁出去就好了。

生:我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 看到了大家的害羞。

师:这个游戏会有很多的启发, 但是现在大家还没想到, 学了今天这篇课文之后, 我再请你们说一说, 你们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3. 直接入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 (师出示课题:大自然的启示)

师:一起读。 (生齐读课题)

师:谁来说一说“启示”是什么意思?

生:它的近义词是“启发”。

师:对。

生:通过某个事物使人们发明、创造些什么东西。

师:想到些什么东西, 对不对?非常好。

师:再增加点难度, “启”是什么?

生:启发的意思。

师:“启”就是“启发”的意思?猜吧, 我估计你们都不知道, 那就猜吧。

生:“开始”的意思。

师:为什么这么说? (该生接不上) 你是从哪个词语当中想到的?

生:启动。

师:“启动”就是开始的意思。

生:道理。

师:道理?不对。

生:事故。

师:不对。所以很多时候, 一个词语的意思我们是知道的, 但要去想一个字的意思就不知道了。“启”的意思, 你们知道吗?

生:发现。

师:也不对。老师告诉你们, “启”的意思就是“打开”。喝酒的时候有一个“启瓶器”。“启示”连起来就是“启发”的意思。

4. 明确学习要求

师:怎么来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来看要求, 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呈现略读提示语, 请一生读要求)

师:学习这篇 课文有两 个要求, 第1个要求是——

生:说一说其中的每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 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师:对, 这是第1个要求。第2个呢—— (标画两个要求)

生:画出自己感受深的语句, 如果有兴趣, 还可以把它们抄下来。

师:你有一个字读错了。“画”, 我们南方人都读“划出划出”, 其实是错的, 应该是——

生:画出。 (生齐读)

5. 感知内容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要求, 在屏幕上。

(生先自学, 然后教师引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略)

6. 认读新词

师:了解了主要内容, 再来看一看生字和词语。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师:这里有个词语“遭殃”, “殃”是什么意思?又靠猜了。 (生猜)

师:破坏, 猜错了。

生:灾难。

师:猜对了。今后要多预习, 特别关注每一个字是什么意思。

7. 理解课文

师:森林遭了什么殃?请同学们再次打开课本, 把森林遭殃的这段话用笔画出来。你到前面来画。 (呈现《“打扫”森林》的课文, 请一位学生在白板上画, 利于后面校对)

师:对不对? (该生画出了第3段)

生 (齐答) :对。

师:我们一齐来读一读。 (生齐读所画段落)

师:老师有两个问题, 第1个问题, 这段话中把什么比作扫帚?

生:把干枯的橡树和菩提树比作扫帚。

师:讲得非常好。谁再来讲讲?

生:把干枯的橡树和菩提树比作扫帚。

师:第2个问题, 为什么要把它们比作扫帚? (稍等待) 来, 这位同学。

生:因为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了。

师:所以——

生:所以把橡树和菩提树比作光秃秃的扫帚。

生:这样更表现了森林遭了殃, 菩提树和橡树的叶子越来越少了。

师:你是这样理解的。还有没有不同的理解?

生:我觉得这样才能体现害虫的破坏力大。

师:才能够体现出来, 是这个意思对吗?还有没有?你说。

生:因为森林里没有了那些脏东西, 像枯枝烂叶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 现在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 所以作者把它们比作一把把扫帚。

师:好。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课题, “打扫”森林, “打扫”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生:它代表反义词。

师:反义词什么意思, 就是不打扫?

生:破坏的意思。

师:你觉得是破坏森林。好的。

生:“打扫”有特殊含义, 它不是真正的“打扫”森林。

生:加双引号含有贬义的意思。

师:就是不好的意思。现在再来想一想, 为什么把它们比作“扫帚”?

生:因为林务官一打扫, 那些树一片叶子也没有了, 所以把光秃秃的树比作扫帚。

生:因为林务官已经破坏了生态平衡。

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再次打开课本, 快速浏览第5、6自然段, 找出这两段当中的一个总起句, 把它画出来。 (师出示要求)

师 (巡视, 指点) :总起句, 不要拿起笔就画, 想一想。画出一句。

师:请一个同学读出来。

生:原来, 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 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师:对不对?

生:对。

师:有些同学画到最后去了, 老师提醒了之后就画对了。“总起句”是在前面的 (白板中红线慢慢标出总起句) , 开始的时候写的这句话叫“总起句”。有的同学画到第6自然段去了, 那个不叫“总起句”。今后一定要听清楚老师的问题。

师:我们来看这句话, “原来” (白板上红笔圈词) , 这个词语是针对哪句话来说的?联系上下文来思考一下。

生:第4自然段中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师:对, “原来”是针对上文的。

师:“互相联系” (红笔圈词) 针对哪里?

生:针对下文。

师:很好。现在请同学们4人小组合作。合作要求, 请看大屏幕。

师:比如说“枯枝败叶”, 它和“土壤”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师边讲解边示范画法、写法) 它是“土壤”的“肥力”。“枯枝败叶”还与什么有联系呢?“土壤”又与什么有联系呢?老师给大家发了一张纸, 4人小组一起完成这个作业。写得越多越快越准确, 越好。你们有5分钟的时间。开始。这条线 (白板时间线) 没了, 就结束了。画好了, 可以贴到黑板上。 (生小组合作。组长张贴合作单)

师:我们叫下面的老师也来参与一下我们的学习, 好不好?选一个老师上来, 选一个小组汇报。 (一位教师主动上台选了一张小组合作单)

师:来介绍一下你们的成果。

生1 :我们小组认为“枯枝败叶”对“土壤”有肥力作用, 它们也是有些动物的食物, 动物也会为森林提供生态平衡。 (学生对着思维导图讲解)

师:你们觉得这组怎么样?

生:很好。

师:鼓掌。请你选一组。

生2 :我们组认为枯枝败叶可以让土壤增加肥力, 土壤为大树提供养料, 大树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排出氧气, 供养人类, 又为小鸟、动物提供栖息地, 小鸟为大树捉害虫。 (学生对着思维导图讲解)

师:好不好? (生主动一齐鼓掌) 再选一组。

师: (对生2) 你觉得比较好的选一组。放投影上。

生3 :我们组从灌木联想到害虫, 从害虫联想到天敌, 由害虫又联想到鸟类, 由鸟类联想到树木, 从树木联想到土壤, 从枯枝败叶联想到肥力, 从兽类联想到栖息的地方, 从兽类还联想到隐蔽的场所, 从栖息的地方联想到昆虫。

师:这个同学的表述有个问题, 没有讲清楚, 对不对?你们组有没有人能讲得更清楚?他就讲了一个词“联想”, 关系没有讲清楚。你来, 能不能讲清楚?

生4 :由兽类联想到灌木。

师:又“联想”了。

生4 :兽类在灌木丛里有隐蔽的场所, 有栖息的地方。灌木丛里有害虫, 就有鸟类来制服害虫, 还给树木捕捉害虫。树木吸收土壤的肥力, 给人类提供氧气, 枯枝烂叶提供肥力给土壤。

师:先回去吧。这张图主要的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什么两个上来的同学都讲不清楚?

生:没写清楚。

师:对, 他们把作用也写进去了, “鸟类”“昆虫”“栖息地”, “栖息地”应该写在横线上就非常清楚了。这张图虽然看起来很漂亮, 但还需要修改。下课以后可以修改。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句话, 一起读一遍。

师:明白了这个道理, 我们再来学习下一篇课文《人类的老师》。你自己先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 然后找最要好的同伴交流, 这次不限男女。时间是3分钟。

(学生自学, 找同伴交流。教师巡视、倾听, 发现一个没有同伴的孩子)

师:你们一起好不好?

师:时间都去哪儿了?都花在学习上了。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 要求是说说你的同伴怎么说的。 (引导互相倾听)

生:啊? (略显意外)

生:我的同伴是这么说的, “如果没有这些动物启示我们人类发明这些、创造这些, 我们的生活不会这么多姿多彩”。 (师示意自由传话筒)

生:我的同伴说:“人类要从大自然中学习, 从大自然中发现。”

生:我的同伴说:“大自然中的奥秘是很多的, 所以, 我们要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

师:同学们都有很多的感受, 很好。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生齐读)

师:你自己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以后得到了哪些启发, 结合课前的游戏, 重新思考一下有哪些启发。

生:我知道了不能破坏生态平衡。

生:我们必须团结友爱。

生:我们认为的枯枝烂叶也有用处, 不能随意清理。

师:我记得你刚才说“有点恶心”, 现在觉得刚才的游戏有没有意思?

生:还是有点。

师:会不会比刚才好一点?

生:好一小点。

生:我知道了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是互相联系的, 我们人类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发明一些东西。

师: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互相联系, 我们同学之间是不是互相联系的呢?我们同学是不是应该联系在一起呢?

篇14: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自测题

1.两个数分别是15.36和1.035,它们的和是( ),差是( )。

2.一个数由6个百、4个一、5个十分之一和9个百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读作( ),精确到十分位是()。

3.把5.036、5.306、5.603、5.063、5.630这五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4.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后约是2.4,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5.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746.把60-40=20,705=2,20=40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7.把0.3缩小到它的是(),把0.3扩大到它的100倍是()。

8.9800克=()千克( )克=( )吨

9.一根木料长15米,把它锯成3米长一段,每锯一段要5分钟,锯完共用了( )分钟。

10.在边长是12米的正方形花坛四周放花盆,每隔3米放一盆,每边可放( )盆,四周共要放( )盆。

二、我会判断(1分=5分)

1.0.45扩大到它的10倍等于450缩小到它的 。 ( )

2.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这个小数就扩大了100倍。( )

3.明明量得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65€啊?5€啊?5€啊? ( )

4.三角形的任意一边一定小于其它两边的和。 ( )

5.从折线统计图中一定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

三、我会选(1分=5分)

1.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A.大于B.等于 C.小于 D.无法确定

2.一个西瓜重4.25千克,与它大小相等的数是( )。

A.4千克25克 B.425克

C.4250克D.4千克250克

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不能拼成( )。

A.长方形B.正方形C.平行四边形D.梯形

4.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长5cm和6cm,另一条边不可能长( )。

A.9cm B.10cmC.11cmD.12cm

5.把1.008米改写成以“分米”作单位的数是( )。

A.0.1008B.1.008C.10.08D.100.8

四、我会计算(32分)

1.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8分)

6.94+1.78 15.13-13.6280636423

2.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3分=24分)

0.485+0.64+3.36 5.76+2.43+0.24+10.57

72.51-9.34-12.6610.75-1.86-2.75-3.16

14.02-4.5+0.989.5+4.85-6.13

429-4293+14.50 182+9982

五、我会画三角形底边上的高。(9分)

六、我会应用(25分)

1.在一条长3千米的公路两旁栽树(两端都要栽),每隔8米栽一棵。一共栽树多少棵?

2.四(1)班学生进行广播操比赛,排了4路纵队,队伍长度22米,前后两排相距2米,四(1)班有学生多少人?

3.小东身高1.43米,小亮比小东高5厘米,小强比小亮矮0.02米,小强身高多少米?

4.修一条长1920米的公路,甲队每天修96米,这条路如果由乙队修可以提前4天完成,乙队每天修多少米?

5.王叔叔要到天宇大厦的十六楼送文件,因停电使电梯停开,王叔叔只能走楼梯。他从一楼走到第五楼用了72秒,照这样计算,他从五楼走到十六楼,还需要多少秒?

七、我会推理(4分)

上一篇:教师招考面试常见问题汇总下一篇:办公部门英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