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观后感600字

2024-08-26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观后感600字(共12篇)

篇1: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观后感600字

当前,我们要高度重视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挑战。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在全年剩余的时间内,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要坚决克服疫情影响。当前,要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前提下,建立疫情分析应对机制,组织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贫困户发展生产,组织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加快扶贫项目实施。

要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对未摘帽贫困县和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啃下最后的硬骨头。要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要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应保尽保。

要将巩固脱贫成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扶贫是一场持续的战斗。已经脱贫的群众可能会因灾、因病、因残、因产业失败和务工不稳等原因返贫,还有大量处于贫困边缘的人口也可能陷入贫困。因此,需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政策支持和工作力度不减,驻村工作队不撤,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扶上马送一程。需深化扶志扶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并建立起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

值得强调的是,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始终要加强和完善扶贫资金管理。中央财政要继续增加专项扶贫资金规模,各级财政也要满足脱贫攻坚的资金需求。要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强扶贫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用好扶贫的土地和金融政策。对已经实现稳定脱贫的地方,各地可以统筹安排专项扶贫资金,支持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脱贫。

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倒计时,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我们要紧绷这根弦,发扬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全力以赴、只争朝夕、决战决胜,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篇2: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观后感600字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会议、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20__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考核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汪洋副总理在脱贫攻坚考核约谈陕西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时的讲话,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陕西省20__年扶贫工作成效考核情况的通报”,我意识到了我们扶贫工作队在工作中与重要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通报中暴露出的问题我们也多多少少有现象发生,我们的扶贫工作还不够扎实到位。

习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离不开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参与是基础这五条经验。要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要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东西合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重点要加强交通、水利、金融、教育、健康等五个方面的扶贫。脱贫攻坚考核情况汇报时的讲话中强调脱贫攻坚要做到防止层层加码、防止形式主义;防止忽视贫困群众主体作用。在脱贫攻坚考核中要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坚决纠正问题;不断完善考核工作。汪洋副总理指出在查摆问题时做到一要切实把自己摆进去,不能“就人论人”;二要举一反三,不能“就地论地”;三要追根溯源,不能“就事论事”。这些讲话精神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将作为我们下一步扶贫工作的指示。

对照通报中我省普遍存在贫困人口退出不精准;扶贫资金使用管理问题突出;扶贫工作不扎实;健康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个别地方干扰考核评估。我们扶贫工作队要认真整改,将自己摆进去,查漏补缺。努力完成孙家村的扶贫帮扶工作任务,给党委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篇3: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观后感600字

脱贫摘帽绝非终点,只是通往民族复兴、人民幸福道路上的又一个“下一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的美好生活总是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的战略布局中,可以看到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逐渐完成,“十四五”时期远景目标已经成为了2035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重道远。今天,虽然实现了近一亿人的脱贫摘帽目标,但这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只是跨过了现行标准下的贫困线,有的甚至是“脚后跟就抵在贫困线上”,稍有不慎就会退回贫困线上。因此,必须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继续对脱贫县、脱贫村、脱贫人口开展监测,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提高贫困摘帽群众的劳动素质,拔起穷根,栽下“摇钱树”,确保有稳定的、长期的增收项目。

另,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任重道远。当前,我们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后疫情时代”如何应对重重困难?这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借鉴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不断创新,以求真务实作风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就一定能化危为机。试想,脱贫攻坚那么大的困难我们都克服过来了,又还有啥不能战胜的呢?

篇4: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观后感600字

带着烟火气,成为“知心人”,“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脱贫攻坚到了现在这个时候,难啃的都是“硬骨头”,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的考验,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变得更为迫切。要想解决问题,就得先发现和找准问题,从群众中取到“真经”,就要迈开腿、弯下腰,俯下身子深入到基层一线、群众家中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更加灵活、轻松、接地气的土言土语与群众交心谈心,拉长耳朵倾听群众声音。只有做到“进得了门,谈得上话,交得上心”,才能让群众把自己当作“知心人”和“自己人”,才能自觉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打拼在一起。党员干部只有到基层、到群众当中沾染了烟火气,才能于细微处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

带着真感情,搭好“连心桥”,“路遥知马力,日久知人心”。群众不是石头,大家的共同努力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思想上淡忘群众,感情上疏远群众,对群众疾苦缺乏深切感受,工作肯定难做,脱贫攻坚必然浮于表面,没有办法真正解决根源性的问题。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并不是将原则、政策、规定都抛在脑后,乱表态、乱承诺,而要既讲原则也讲感情,做到较真不冷漠,热情不失格。只有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心里始终装着群众,立足于“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的山芋”,才能真正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通过解决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真情,感受到政策的温暖。

带着硬功夫,树立“心风尚”,“知己知彼,将心比心”。群众反映每一件“小事”是构成国家、社会的“大事”,在解决群众反映的一些小事上不能“以事小而不为”。工作落实得好不好、能不能满意,群众心中有杆秤。每一名党员干部始终要牢记为老百姓服务,解决百姓的困难,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事情,也是党员干部的“心风尚”。对群众反映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容村貌整治不力等烦心事、急盼事要马上办、立刻办,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去想,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做好政策宣传,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政策、技术服务指导,拓宽就业渠道,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只有带着“烟火气”“将心比心”,把群众的小事当成我们的大事、把群众的难事当成我们的心事,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理解与支持。

篇5: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观后感600字

今天收看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非常激动,深刻感受着8年来全国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不易,这项伟大工程诠释了我们党的初心使命,凸显了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彰显了精准扶贫方略的巨大成功。作为一名曾参与扶贫相关工作的管理人员,从首个国家扶贫日组织开展了“扶贫你我同担当——云南乡镇卫生院长走进上海社区中心”活动,开始接触精准扶贫、定点扶贫、健康扶贫,认识许多从事扶贫相关工作的学校和附属医院的同事以及扶贫一线的干部群众,真切感受到脱贫攻坚的不易和解决问题的喜悦。暑期,还曾去过肿瘤医院对口帮扶的云南省宣威市第一人民医院。到医院工作以后,就特别希望让学生学员们能有机会了解精准扶贫工作和青年扶贫人的经历,让学校扶贫和医院援建资源成为“三全育人”资源,正好学校开展“百名驻村第一书记讲脱贫”活动,我们就结合医院特色和疫情要求,采用“驻村第一书记+援滇援藏医疗队长(员)”、青年思政论坛等方式进行在线分享扶贫故事,用线下线上访谈的方式记录了我院九批援滇医疗队的援建经历,并通过微信公众号,让更多学生学员们能够从青年扶贫人的经历中,认识到党和国家对于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决心,感悟到当代青年在国家重大攻坚战中的奉献精神和使命担当,学习到面对困难的态度、解决困难的思路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激励大家在各自的“战场”上敢于攻坚克难,不负青春韶华!特别是,我们邀请的驻村第一书记邓冬老师还获得了今天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这些一线扶贫人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舞台上,我们将继续不懈奋斗,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篇6:助力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讲话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经市委同意召开的,目的是总结交流专家人才助力脱贫攻坚的经验做法,鼓励表彰作用发挥突出的先进个人,找准当前工作短板和不足,明确下步努力方向,为专家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谋篇布局、动员部署。

刚才XX同志宣读了《XX市专家服务团服务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文件》,XX位专家人才代表结合工作谈了体会,大家讲的都很好,希望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提高。就做好下步工作,我有以下几点想法与大家交流共勉。

一、肯定成绩,以更高站位践行专家人才服务基层

第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主动作为。2020年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贫困地区最缺的是人才。”市委组织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及时印发了《关于选派专家服务团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实施“农业类专家服务团、科技类专家服务团、教育类专家服务团、文化类专家服务团、卫生类专家服务团、经营管理类专家服务团”等六大专家人才服务团为载体,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力量向基层集中、资源向基层汇聚,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第二,面对基层实际需求,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年初以来,市委组织部组织各县(市、区)基层党组织、驻村第一书记,根据各乡镇、村“软弱涣散、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乡村振兴发展方向不明等”实际困难,精准上报专家帮扶需求。同时,组织“六大类专家服务团”,根据各自从事工作领域专长,精准识别基层需求,梳理分类精准对接,建立了《市管专家服务团助力脱贫攻坚需求意向台帐》。今年以来,280名市管专家响应号召,根据行业类别组团、梳理工作时间分组,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肩负市管专家职责使命,投身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冲锋在一线,战斗在一线,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获得基层群众的一片赞誉。截至目前,市管专家服务团已深入各县(市、区)X个村,开展脱贫攻坚专场服务活动X次,参与专家X人次,为群众办实事X件,受益群众X人,收到基层热烈欢迎。在此,我代表市委组织部部务会,对每位专家服务团成员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向受表彰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祝贺。

第三,面对当前取得成绩,我们必须再接再厉。xx全会指出:“我国的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我想,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创造的,我们各位专家团成员以高度的责任感、优良的工作作风,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也作出了积极贡献。市委、市政府对各位专家人才的辛勤付出有目共睹,充分肯定。但是成绩代表过去,助力脱贫攻坚战任务的圆满完成仅仅是起点,但绝不是终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各位专家人才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如既往地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我们今天表彰专家服务团杰出代表,就是要树立引导专家人才进一步向基层流动、服务基层各项事业发展的鲜明导向,下一步将尽可能将人才重大培养项目向基层倾斜,建立在基层一线培养、选拔优秀人才,慰问专家人才等工作制度。对于响应党委政府号召,积极服务基层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专家人才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大家继续齐心协力、为推进乡村基层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总结经验,坚定专家人才服务基层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专家服务团各项工作开展来看,可以说我们的工作是赋有特点和成效的。

一是打通了专家人才与基层沟通渠道。市管专家可以说是我们XX本地评选的拔尖人才,在我市从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科技应用开发、企业经营管理、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是本行业领域的佼佼者。结合曾经在内黄的任职经历,我感觉基层农村正是因为人才缺乏,致使本地资源没有被科学合理利用,阻碍制约发展,造成贫困局面。所以,选派市管专家到基层服务的初衷和目的正在于此,专家人才走出办公室、实验室,深入基层、走进田间地头真正解决了农民群众技术缺乏、思想陈旧、观念落后的问题。市管专家示范引领,各类人才倾情服务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为广大农村带去了新思想、新技术、新作风,同时在基层锻炼了本领、磨炼了意志品质,在全市各个层面树立了人、财、物向农村基层倾斜服务的良好导向,打通了专家人才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我感觉基层农村缺少的就是你们这样的高素质人才,你们在推进基层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是搭建了专家人才施展本领的舞台。各位专家来自不同行业领域,在服务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农业团聚焦主责主业,发挥专业优势将基层需求细化到果蔬种植、田间管理、规划设计、畜牧养殖,按专业类别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高效服务、精准对接,通过理论实践促进群众增产增收;科技团专注于发挥科学技术优势,致力于基层群众在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集中研究解决,广泛宣传,将理论创新与生产实践充分结合,积极“传、帮、带”,指导帮扶了一批专业合作经营项目,培养带动了一批乡村致富能手和乡土人才;教育团以“扶贫先扶智”为主要输出点,将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与特色教育扶贫项目相结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职业体验进校园”“打造书香乡村”系列活动,积极转变贫困乡村教育工作局面;卫生团在团长带领下主动作为,市级做示范、县级做支撑,乡镇卫生院做抓手,各类医疗人才广泛参与,通过现场义诊活动、入户送医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健康宣教和用药指导,提高群众对常见疾病防范意识,积极解决基层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文化团积极送文化下乡,开展文物保护知识宣讲,通过主播带货、记者乡村振兴百村行、脱贫攻坚文艺作品创作等系列服务活动,做到志智双扶;产业团结合乡村自然生态,帮助群众打造特色农业种养殖品牌,促进网络营销,为贫困村引进产业项目、治理生态文明等方面出谋划策,提出了指导意见。可以说,大家在助力基层脱贫攻坚过程中,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生动实践将工作实绩和论文书写在田间地头和XX大地。

三是锤炼了专家人才服务基层工作新作风。各专家服务团在工作开展中“比、学、赶、帮”,展示了市管专家人才的良好形象和专业水平;结合专业实际,精准对接需求,充分发挥了专家人才技术优势;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各位专家人才不畏酷暑严寒、奔走基层一线,弘扬了专家人才“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各个专家团充分利用本领域研究和技术推广的优势,共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发扬了团结协作的奋斗精神。这些优秀的工作作风和精神品质,是我们全市党员干部和各级各类专家人才在今后工作当中需要继续传承弘扬的。

三、提高标杆,加力推进专家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再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会上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下一步,我们专家人才要聚集中心工作,在农村这片广阔舞台,大施拳脚。

一要强化组织保障,为专家人才服务基层搭建广阔舞台。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我们XX是一座600万人口的城市,其中城区人口只有近百万,500万人口还是是农村人口,我们各项工作开展主要还是在基层农村,在乡村这片热土我们大有可为。市县两级组织部门要继续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围绕乡村振兴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一定要做好“排兵布阵”,把人才资源作为“战略武器”,输送到基层。市管专家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各级各类专家人才广泛参与,形成各级各类专家人才助力基层的工作合力。同时,市委组织部将继续抓好市管专家的提升培训,提高专家人才服务基层的本领和意识,为每个专家服务团提供工作经费保障,做好专家服务乡村振兴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二要强化精准服务,找准专家服务团助力乡村振兴抓手。2019年我部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大胆实践,开展了以“有乡土人才进‘两委’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有返乡人才回归创业,有本土乡贤人才队伍,有各级各类人才发挥作用平台载体,有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明显成效”等“五有”为标准,的“乡村人才振兴示范点”创建活动,第一批评选出10个,并给予X万元资金支持,以点带面,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其中林州经验做法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入选全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下步我们各专家服务团要结合乡村人才振兴的相关经验,进一步整合力量,提高精准服务水平,以满足乡村发展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由乡、村“点单”,专家服务团“接单”,帮助基层村、农户和专家人才进行双向选择,按需“引、选、派、送”,努力做到基层需求与人才、技术形成无缝对接的良性互动,帮助基层重点解决农业技术难题、项目产业发展、本土人才培育、乡贤队伍建设等实际问题。

三要强化机制建设,持续发挥专家服务团示范带动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情农情的深邃思考、对历史节点的准确把握、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敏锐洞察。我们各级各类专家人才积极围绕中心大局,投身助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我们要坚持以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以市管专家为主体、示范带动各级各类人才,充分整合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创新方式方法,发挥好专家服务团的示范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出真招实策帮助基层,带动更多各级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一线,使专家人才成为活跃在基层一线的“智囊团”,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让农村基层群众享受到各级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红利,将专家服务团作为一项长效工作机制固定下来,为基层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专家服务团队。

篇7: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观后感600字

持之以恒做工作,不竭余力守成果。数年来,以解决贫困人口民生问题为目标的多项工作取得了可观的成效,但是,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而停滞不前,要追求“不仅要脱贫,而且要致富”的目标。做到及时巩固脱贫工作,扶贫政策不仅要长久落实,也要继续出台更具实效的新政策,勠力同心守住成之惟艰的成果。各基层单位要做到“四个不摘”“八个不减”,继续抓好贫困人口民生保障工作,继续抓好扶贫产业项目建设。对于贫困人口,坚持“扶上马再送一程”,要及时化解返贫风险,坚持做好“回头看”,基层干部定期回访,了解老乡的想法,解决老乡的困难,动员老乡干事创业。

多方联动做部署,同心同德抓落实。乡村振兴建设目标具体明确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基层单位要面面俱到地做好工作部署工作。因地制宜,找准市场,植根优势产业大力扩大产业生态覆盖面;创新文化传播形式,发掘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开展相关文化活动,让文明之风在乡村永驻;兴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生活设施短板,跟进后续管理服务;锤炼干部队伍,建立健全治理体系,推进规章制度落实。要做到乡村高质量、高效率发展,打造既有“丰年人乐业”,又有“绿树村百合”的社会主义新乡村。

篇8: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观后感600字

念好“起字经”,确保“起步稳”。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一道努力下,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地区的群众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绩喜人,但问题仍存,返贫致贫风险、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仍旧突出。站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过渡期,我们要理性看待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正视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脱贫摘帽作为乡村振兴的起点,将脱贫攻坚的成果运用到乡村振兴中去,以有力的行动、扎实的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起步稳、开局好。

打好“承接拳”,确保“过渡牢”。 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深化。相较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发展规划。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就要打好“承接拳”,既要避免“断崖式”差距,也要防止“跨越式”衔接。要深入总结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工作思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奠定基础,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少走弯路。要以摘帽“四不摘”等行之有效的脱贫攻坚体制机制为基础,因地制宜、因情施策,推动产业发展、政策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有效衔接。

出好“转变招”,确保“转换实”。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不仅面对着脱贫攻坚的决胜期,也面临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启动期。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转换,关系到“三农”工作的稳定,社会的发展。脱贫攻坚是我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而乡村振兴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虽联系紧密,但又大有不同。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过渡,要明晰两者的关系,找出两者的联系和区别,针对两者区别对症下药。乡村振兴讲求常态推进,要不断构建产业振兴体系,培育人才振兴队伍,推动文化振兴新发展,探索生态振兴新路径,聚智聚力为实现转变出实招、下实功。

篇9: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感悟

(一)脱贫攻坚的成就令人震撼。事实胜于雄辩。几组数字就能生动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成就。我国贫困人口从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至年,83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79元增加到11567元,年均增长9.7%。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幅30.2%。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

2019年,我有幸跟随领导分别到宁夏固原和云南墨江进行了扶贫调研,实地感受到了脱贫攻坚战取得的巨大成效。拿固原来说,昔日“西海固苦甲天下”,曾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列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千沟万壑,黄土漫天,十年九旱,颗粒不收,农村饮用水只能靠“母亲水窖”工程捐助修建水窖,蓄集雨水。如今,固原市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5%以上,昔日荒山已经变成满山的绿树和青草,地区生态环境大大改善。总书记当年任福建省委副书记时,负责对口支援宁夏工作,亲手打造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模式,对不适宜居住地区的农民进行搬迁移民。经过二十多年,如今一个全部由搬迁移民组成的闽宁镇,已经成为6万多人口的“江南小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的不足500元,增加到的11976元,增长了22.8倍。这样的扶贫奇迹只有在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发生。

(二)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信念。到20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是必须如期实现的,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非常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目前,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势必是严峻的挑战。疫情对贫困群众外出务工、产品销售、产业扶贫、扶贫项目、春耕生产等,都会造成很大的困难和影响。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各省区市都层层签了军令状。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6日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加强领导、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明确要求,指明了方向,也坚定了信心。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保障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三)扶贫脱贫永远在路上。年以后,随着我国现行标准以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绝对贫困将暂时消除,但相对贫困将长期存在,扶贫脱贫工作仍然不能停步。就相对贫困现象,至少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巨大。我国贫困地区和农村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农村,就必然受到城乡和区域两种差距的负面影响,再加上自然和历史条件的严重制约,突出了相对贫困问题的严峻性、复杂性。二是脱贫后重新返贫现象难以避免。有的脱贫户虽然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但稳定脱贫能力还没有形成,一旦遇上疫情、灾害、病故、意外等特殊情况,很容易重新回到绝对贫困状态。三是现行贫困标准会不断提高。我国目前现行贫困标准是定的人均纯收入3000元人民币,按每年6%的增长率调整测算,2020年约为4000元。此外,还有“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五个一批脱贫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贫困标准将会不断提高,也会出现低于贫困标准的贫苦户和贫困人口。

篇10: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观后感600字

脱贫日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观后感1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按现行标准下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也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共同的责任。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选什么样的党员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带领群众完成党赋予的艰巨任务,不但考验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也体现各级党组织能不能大胆任用善于打硬仗、善于吃亏、善于扎堆的“老实人”,让“老实人”在脱贫攻坚最需要的地方大显身手,在决战决胜任务中体现“老实人”才是群众最需要的实在人。

善于打硬仗的老实人,就能在群众中发出“跟我上”的信号。能不能把好钢放到刀刃上发挥应有作用,关键在于选人用人,能不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也关键在于能不能信任善于打硬仗的老实人。在一些单位,存在这样的老实人,不善于与领导套近乎,工作中任劳任怨,高质量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事情,但在提拔重用上往往又被“边缘化”。在脱贫攻坚任务中,也是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的重中之重的工作,能不能把领导眼中的“边缘”人放到脱贫攻坚任务中去大显身手,让这些只做实事不耍嘴皮子的老实人到群众中发出“跟我上”的强有力信息,增强群众在脱贫攻坚中的决战决胜信心。

善于吃亏的老实人,就能在群众中发出“功成有我”的信号。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上级机关下派的驻村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为了群众的脱贫攻坚需要,舍“小家”远赴异乡为“大家”,他们走千山万水、说千言万语、吃千辛万苦、想千方百计地干好脱贫攻坚工作,不仅是责任的体现,也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担当,只要能为贫困的群众多做一些实事,个人吃点亏也没什么。对于贫困群众来说,有所处的地理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就要发动群众向贫困“宣战”,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靠自己的努力也能战胜贫困,也能在如期脱贫中感受到战胜贫困“功成有我”的自豪感。

善于扎堆的老实人,就能在群众中发出“团结就是力量”的信号。善于在群众中扎堆的党员干部,他们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想得更多的是群众的疾苦和困难。今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时间只有9个月,他们会扎根到人民群众中间去,跟人民群众一起想办法、出点子、齐动手为脱贫而奋战。在党员干部带头干的影响下,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和贫困群众的共同努力,让群众在脱贫攻坚的任务中感受到团结就是力量的同时,也感受到脱贫攻坚是大家的共同责任。把群众想脱贫能脱贫的思想统一到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来,就能齐心协力为脱贫而战,定能完成决战决胜任务。

脱贫日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观后感2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正在奋力夺取全面胜利。“

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越到最后越要响鼓重锤,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锚定艰巨任务,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以必胜信念激起决胜决战之势,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关系。脱贫攻坚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要实现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就决不能松劲懈怠。疫情冲击之下,脱贫攻坚要寻找新的发力点,利用扶贫协作大数据平台实现帮扶对象、帮扶干部、帮扶措施、帮扶资金的智能管理,实现线上农业知识培训扶贫又扶智,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情况下,统筹推进生产生活秩序的加快恢复,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相信我们终将战胜疫情,我们也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把全国人民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带入全面小康。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快速脱贫与防止返贫的关系。在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脱贫的质量也同样需要保障,如何防止脱贫之后再返贫,同样是要解决的硬任务。有数据显示,全国已脱贫的9000多万人中,有一小部分存在返贫风险。一些贫困户有干劲,却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就需要我们除了强调社保兜底以外,特别强调要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持续抓好脱贫户的扶智和扶志引导工作。一方面,加强思想观念的改造提升,使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观念深入人心,激发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训的力度,增长他们劳动致富的本领和能力,实现产业脱贫和就业脱贫。同时,要精准稳妥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扎实做好春耕备耕,满足脱贫群众稳定就业增收,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处理好消除贫困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实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夺取脱贫攻坚战略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要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工作深度融合,多在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上下功夫,在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壮大区域经济和集体经济上下功夫,在培育新型农民、增强内生动力上下功夫。以系统化的思维、扎实务实的举措,以钉钉子精神推动“美丽乡村经济”的突破性发展,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促使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从而巩固脱贫攻坚。

脱贫日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观后感3

脱贫攻坚是关涉人民幸福、国家发展的大事,这项工作容不得半点瑕疵,各级领导干部是这项工作的牵头者、领路人,因此也就要求领导干部严守纪律、实事求是,切实把扶贫工作做细做实。对违纪的领导干部严肃处理,是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负责,也是向各级领导干部敲响警钟。

脱贫攻坚任务繁重,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扛起重担,狠抓实抓,一步一个脚印,苦干实干,而不是终日寻思投机取巧、抄近路。干部带头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让贫困户住上安居房,才能解决无住房保障贫困户的心头大事;干部带头做好扶贫产业,帮助贫困户增产增收,才能从根本上让贫困户脱贫致富。

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困,是党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关系老百姓实实在在利益的大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敷衍。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切实把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带领贫困群众迈向小康。

脱贫日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观后感4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胜阶段,为打好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迎接2020年实现同步小康顺利到来,各级党委部门上下齐心,攻坚克难。

但俗话说得好“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如何在当前攻营拔寨阶段,彻底根除穷根,杜绝“春风吹又生”上,笔者认为还需要做到心沉基层,不仅要在房前屋后、在街节后巷做好“宣、扫、拆”,更要在百姓心里面,思想上做好“宣、扫、拆”。

宣传党的政策,杜绝懒汉思想。一事一议的光伏路灯,是百姓脱贫方向的指引灯,“村村通”“组组通”的水泥硬化路是百姓奔小康的康庄大道,扶贫教育帮扶是逃离贫穷的的汽车,医疗帮扶更是防止“一病回到解放前”的安全员。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针一线、一分一角都是需要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所得。当懒汉只会让美好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远。宣传党的政策,不仅是让百姓懂政策感党恩,更是要让百姓明白富裕是靠劳动靠努力来的,绝不是不劳而获的。

扫好村前寨后环境,也要扫除百姓“等、靠、要”思想。从门前屋后到街前巷后再到村前寨后,卫生保洁员辛勤劳动,给大家换来了干净卫生的环境,让村寨新天换旧貌。但这扫,不仅要扫看的见“垃圾”,还要扫出看不见的“垃圾”,要扫到百姓的思想里、心坎上,要扫除“我是贫困户我光荣、我穷我光荣”、扫除“我领低保我光荣”的思想垃圾,更要扫除不愿劳动、一心“等、靠、要”的思想垃圾。只有扫除“等、靠、要”的错误思想,明白“等、靠、要”没出路,勤奋努力方是出路。

拆除老、破房屋,更要拆掉“懒”也能“得”的思想。当前拆除老、旧等一些不安全、不具备居住条件房屋的工作一直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拆除这些在生产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物,不仅降低农村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更加展现了新农村的风貌。但要认识到,仅拆除老、破房屋只是“拆”工作的一分部,另一部分还要“拆”掉“等、靠、要”、“我是贫困户我光荣”“懒能得”的“危险建筑物”。只有拆除这些“危险建筑物”,要让百姓明白等是靠不住的、等是要不到的、贫困不是光荣的、当懒汉更是什么都得不到的。从老百姓心底里、思想上拆掉这些“不安全的想法”,在思想的根基里扎紧勤劳才能脱贫的“钢筋”,浇灌跟党走方能致富的“水泥”,才能让脱贫奔小康的高楼拔地而起。

脱贫日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观后感5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当前剩余的脱贫攻坚任务都是些难啃的“硬骨头”,今年只剩9个多月时间,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各级要高度重视,选准脱贫攻坚的“尖兵”,将他们扶上马送一程,带领群众去决战决胜。

选准“尖兵”递好缰绳。脱贫攻坚的“尖兵”就是冲锋在第一线的党员干部。各级要在再部署、再动员的基础上,坚持高标准选人用人,切实把“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过得硬”的党员干部选派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在用人导向上要鲜明,既要满足德才兼备的基本要求,又要满足脱贫攻坚的特殊需要,大力营造争当脱贫“尖兵”的浓厚氛围。在识人观念上要更新,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干部的潜力,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干部的不足,坚决打破论资排辈的观念桎梏,切实把那些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年轻干部识别出来。在选人渠道上要拓宽,鼓励高层次人才、专业型人才、实干型人才充实到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中,不断优化脱贫攻坚干部队伍结构。对新补充的扶贫干部,要细致交待工作重点和难点,把优势讲清,把“短板”找准,切实把“缰绳”递好。

系牢“马鞍”扶正坐稳。战马若没有马鞍,战士就很容易在冲锋中“落马”,因为“马鞍”既是一种制约,更是一种保护。对脱贫攻坚的干部来说,这“马鞍”必不可少。为此,各级组织要高度重视扶贫干部作风建设,把“马鞍”系牢,坚决防止“群众富起来,干部掉下来”。要教育干部加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的学习,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以思想上的解放促进观念上的更新。要坚决反对扶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加大督查巡查力度,常念“紧箍咒”,及时“敲警钟”,及时纠正脱贫攻坚工作作风不扎实、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使用不规范等突出问题。要对不守纪、不驻村、不胜任的干部采取诫勉谈话等措施,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干部加大问责力度。要在工作、生活和个人成长进步上关心关爱,切实把脱贫攻坚干部“扶正坐稳”,让他们心无旁骛投入到工作中去。

扬起“马鞭”奋蹄疾驰。当前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已脱贫摘帽的还存在返贫致贫可能。“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因此,各级要加强培训力度,尽快把脱贫攻坚干部全部轮训一遍,进一步提升干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能力。要在生活上多关怀、工作上多关心、进步上多关爱,让脱贫攻坚干部时刻感受到组织温暖,焕发出攻坚克难的昂扬锐气。要给脱贫攻坚干部撑腰壮胆,主持公道,真正让敢于担当、勇于担责、乐于奉献的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激情满怀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扶贫干部积极性,使他们扬起“马鞭”奋蹄疾驰,去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篇11: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观后感

当然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宏伟目标已经定下,千万党员干部为了这个目标奋勇前行,志在必得,虽然整体推进有条不紊,脱贫成效明显,群众满意度极高,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数字脱贫、错评漏评,错脱漏脱,以及脱贫政策不持续导致的返贫等现象,甚至还有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恶意侵占贫困户的利益的情况。这些现象不容忽视,不加以整治,将直接影响脱贫成效,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全国一盘棋,不好的做法,不好的示范必将对别的区域个别别有用心的人造成错误的示范效应,其影响不言而喻。

我省是人口大省,截止目前全省仍有35万贫困人口尚未脱贫,脱贫任务异常繁重,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在最后的关头,越应该打起百分之二百的精神去战斗,越是在最关键的时候,越要小心谨慎不出纰漏。今年1月13日到15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中指出,要“强化对脱贫工作绩效、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以及脱贫摘帽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情况的监督检查”,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监督是最好的武器,要用纪检监督为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保驾护航。

监督可以让扶贫干部不断警醒,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因为监督是执纪的前奏,对不真正干事创业,脱贫工作弄虚作假,不能为群众谋发展的党员干部,纪律检查机关就要用纪律告诉他,用“板子”打疼他,促使对脱贫攻坚工作不够重视的人全心投入到脱贫工作中,从而对脱贫工作一丝不苟的对待,对贫困户从内心里关心关怀。

监督可以让党员干部红红脸,出出汗,时刻警醒自己。有些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随着脱贫工作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出现畏难情绪,推推动动,拨拨转转,对工作能拖就拖,不能积极开展工作,寻找方法,攻坚克难。监督可以为这些干部紧紧弦,上上劲儿,充分认识工作上的不足,反躬自省,查摆问题,然后以全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去,站好脱贫工作最后一班岗,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场仗。

监督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从而赢得时间,全力进行整改,让脱贫工作提质提效。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自查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也会无意中回避一些问题,造成工作上的瑕疵,一旦小问题不断积累,将对全面脱贫的完成埋下隐患。监督可以及时将这些问题暴露在阳光下,从而开展问题整改,将风险消化在萌芽状态,避免因小失大,给全面完成脱贫攻坚造成障碍。

监督可以促使扶贫干部工作从严从实,保证工作质量。面对个别有恃无恐的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不严不实,在帮扶贫困户的过程中弄虚作假,纪检监察机关应积极发挥监督作用,挺纪在前,对在扶贫领域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对扶贫工作不认真负责的的情况,发现一个,教育一批,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教育,从严从实开展工作,保证脱贫成效。

篇12: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观后感

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要深刻认识脱贫攻坚是党中央明确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作为监督执纪工作者,要立足职能职责,强化监督、全程监督,切实把监督抓到底、抓到位,坚持真抓实干、稳中求进,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各项工作,使精准扶贫的各个环节都实起来、严起来,为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监督实效,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坚持“及时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就地解决问题”的工作理念,通过进村入户走访座谈、查阅档案资料、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易地扶贫搬迁、农危改、农村饮水安全、群众满意度和吃不愁、穿不愁“两保障”以及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等目标任务,扎实开展迎接短板排查工作,全力聚焦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群众身边微腐败涉及的问题、群众关注的重难点问题、矛盾较多的重点贫困村突出问题,进一步推动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做到问题早发现、早研究、早施策、早解决,对于该暴露未暴露的问题、有意遮掩和漏报瞒报的问题,一律严肃追责。坚持一手抓推进、一手抓整改,做到在查找问题的同时,同步开展分析研判、并制定整改措施,将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纳入台账管理,逐一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具体责任人员、总体整改时限、分段整改计划、整改措施,抓紧时间推进整改,立说立行、即知即改,下足“绣花”功夫,集中精力补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短板,全面提高精准脱贫质量,确保按时按质按量整改到位,以最佳的精神面貌迎接国家普查。

跟踪整改落实,压实工作责任,督促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作为纪检工作人员,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职责定位、把握工作重心,在开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摘帽后“四不摘”、建立防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以及复工复产中劳动力输出等情况的常规监督检查工作中,还要重点加强在开展脱贫工作中办事不公、以权谋私、优亲厚友;作风漂浮,不作为、慢作为现象以及责任担当不够,执行力不强、工作效率不高的单位和个人的监督检查,对责任落实不力的,要严肃追责问责。同时,作为纪检干部,继续以专项纪律监督为抓手,带头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化、规范、提升脱贫攻坚监督工作,主动融入脱贫攻坚战中,深入基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带头弘扬真抓实干、“三严三实”作风,以精准的监督为脱贫攻坚战提供纪律保障。

上一篇:2010年下学期大班教学计划下一篇:西安交通大学书法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