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讲话稿: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2024-08-21

高效课堂讲话稿: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共8篇)

篇1:高效课堂讲话稿: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深化课堂改革 打造高效课堂

作者姓名:刘淑怡作者单位:栾川县第一高级中学 通讯地址:栾川县第一高级中学

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471500

2013.04.0

5深化课堂改革 打造高效课堂

栾川县第一高级中学 刘淑怡

【摘要】新形势下的课堂模式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这就是高效课堂。

【关键词】课堂改革 高效课堂 关键作用

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模式。高效课堂,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作为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所以,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化课堂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一、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

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变。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作为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这样可以向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自己的建议。

二、高效课堂充分的准备

紧盯教学内容是教师准备的一方面。“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业。备好教学对象。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高效课堂活跃的课堂状态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们还应该端正一种认识――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

四、教师课堂结构、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

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是主线,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仅起主持人的作用,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争议的评价等都可能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途径。这个环节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并通过这种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此外,高效课堂当然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不同的层次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总之,高效

课堂无论是学习还是借鉴,都在于领会先行学校的精神,而不在于形式。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超越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全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

[2]《教育的智慧》林崇德开明出版社

[3]《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 张熊飞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

篇2:高效课堂讲话稿: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2011—2012学上学期小学科学教学教研建议

一、加强管理,稳定教师队伍。

《科学》学科的教学没有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所以,一些学校科学教师队伍很不稳定。有的学校安排马上就要退休的老教师、有的学校安排的是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的、年龄偏大一点的教师、有的学校是安排怀孕的女老师、还有的学校安排的是处在哺乳期的老师临时担任。每次检查时,学校都可以找到相应的今天没有能上课的理由。

我们在基层学校听课的时候,发现一位素质很好的科学教师,然后我们就会不惜一切来一遍遍地听课、评课、指导、培养,当他们一旦有一点名声,学校马上就安排去当班主任去,因为这样可以吸引家长的注意,达到扩大招生的目的。所以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科学教师队伍是当今亟待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有远见的校长应该重视科学课程的。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要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关于科学教学设备和教师的配备”中明确规定,“每所学校必须开设科学专用教室,并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乡镇中心以上小学要按照国家仪器配备目录一类标准配备,村级小学也要达到二类标准。学校应为教师自制教具和学具提供物力和财力保障,支持教师搞好教学工作。”《标准》中还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在原有的自然实验室的基础上。增设或改建为科学教室,其间设置科学参考书籍、图册、图片,各种常用工具和制作材料,学生收集来的各种废旧包装容器,小生物角、沙盘模型及学生制作的各种标本。此间科学教室即可以作实验室,有作为学生“动手做”的活动场所,也是工具库、材料库及成果展览室,是孩子们科学活动的天地。

在教学中,我们还有很多的科学老师,自己动手制造实验教具、收集实验材料,精心的设计准备,尽职尽责地开展实验教学工作。但是,就现在的实验教学的实际,还是有一些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

1.对实验活动的兴趣很高,但是实验的计划性、目的性不明确。

科学课的实验活动学生都是很感兴趣的,学生对科学的热情也均来源于此。课前总是有很多同学会向老师询问今天做不做实验的问题,当听到有实验活动,总会发出异口同声的欢呼。每当学生走进课堂,那怕是只看到一只烧杯、一盒普通的火柴,也会爱不释手,激动不已。实验教学的可操作性、实验现象的丰富多彩深深吸引了学生,学生的兴趣为教师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提供了条件。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却只是因好玩而引发,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时兴趣就减弱了。表现在开展实验时目的、计划不明确,对为什么做、怎样做的问题不感兴趣。有时课堂上看似热闹,人人在动手,但是最后竟还不清楚开展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玩得高兴但真正的收获甚少。在研究“一百毫升的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的活动中,虽然老师对研究问题和注意点进行了提醒,但学生不感兴趣,他们迫切要做的是

人人争着放盐,争着搅拌。实验忙的不亦乐乎,到了最后小组汇报时,有很多同学还不知道研究的问题,正确的操作步骤更是无法表达清楚,实验活动中这样的现象很普遍。所以,我们的老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不要急于去动手,一定要先让孩子们弄清楚他们动手的目的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又是什么,要有的放矢。

2.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与要求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存在矛盾。

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是教师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确定统一的研究课题,进行实验方法的指导(有些教师示范)后再让学生开展实验。评价实验的标准是能否正确操作实验,实验是否获得成功,在这样统一的指导下,一般学生实验方法的科学性能得到基本的保证。

新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实验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具体体现在要求学生自主选择研究问题,自己思考实验的方法和选择实验的材料,总的说来教和学的方式更为开放。在这样的情景下,就会使教师在实验的指导和材料的准备上产生困难,学生的研究课题的多样性造成方法的多样,需要材料的多样性。面对各种方法,如果不一一指导,学生在按照自我方法的操作中容易出现偏差甚至错误,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得不到保障。这种情况就要依靠老师的灵活掌握了,根据时间和实验材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小组合作学习存在形式上的倾向,合作实效性难凸现。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提出的一个新理念,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对未来人才在善于合作方面也提出了要求,所以我们要在科学课堂上创设合作学习的氛围,注意培养孩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科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实验是最多采用的学习方式。因为考虑到小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不强,小学阶段一般提倡组成4至6人的合作小组,合作的目的是在实验时互相交流,互补长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通过平时的观察,我发现学生在小组实验活动时很难做到人人参与、互相交流、有序操作。有的组突出的是个人中心主义,实验由班干部或某些外向型性格的同学包办;有的组学生都争着做,学生以“玩”为主要目的,而忘记了实验的目的,看似一派热闹的合作景象,实际收效甚微。我们的孩子缺少合作的意识,更缺乏与人合作的能力。所以,我们科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孩子理解合作的意义,要注意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4.课外探究不主动,延伸实验完成情况不理想。

科学探究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很多科学实验活动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得以解决,需要课外继续开展。同时,一些和课堂实验相关的探究活动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内容,需要在课外进行操作和实践,可用于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由于受到课堂是学习主阵地的传统意识的影响,学生总是把学习活动停留在课堂上,因此离开课堂主动开展实验的习惯很难养成。在学习了溶解的知识后,布置学生在课外再去做土块、石粉、面粉、酱油等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实验,虽然是人人能够开展的实验,但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实验。对于一些需要长期观察实验的项目,难度就更加高,如对气温的测量、观察一杯水的蒸发、探究植物根和茎的作用等,很多学生缺乏耐心和毅力而完成不了。

老师提供的实验,即使是很普通,也会让他们产生极大的探究欲望,可是要他们自己去做的实验,即使是人人能办到,也却不愿意完成,由此看出学生对实验活动存在有依赖思想。所以,这就依赖于老师的有效鼓励。老师必须要找时间让他们把课后探究的结果有机会汇报出来。让孩子们感觉到成功的喜悦。决不能不了了之,久而久之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篇3:加强情感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

心理学认为, 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互联系的, 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在数学学习中, 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乐趣感、成功感、焦虑感、厌倦感等, 伴随着学生学习数学的全过程, 它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催化剂.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 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产生好感效应, 学生喜欢老师了, 就会乐于接受、努力接受教师所教的知识.因此, 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 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实施情感教学的重要前提.平时与学生交往中, 要和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少一点“威严”, 多一点“亲切”, 通过与他们交流、沟通及和他们一起活动等形式, 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了解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心态和喜好,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生活上和情感上的问题;在教学中, 教师应始终保持积极饱满的情绪, 以渊博的知识、过硬的基本功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崇拜, 促进课堂学习心理气氛和良好人际关系的生成和发展.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数学教学中, 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时, 学生就能够产生和谐的共鸣, 就能够摆脱对数学“抽象、单调、枯燥、乏味”的印象, 投入到教师所提供的充满现实、乐趣、探索、创新、合作的实际情境中, 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 树立我要学好数学、我能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决心, 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变厌学为乐学,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创设数学学习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创设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 正是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每一个教学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和发展的, 一堂课的成败首先取决于学生听讲的情绪.为此必须创设出良好情境, 以引入课题, 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好的情境引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思维量充分发挥到最大值, 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1.运用“数学故事” 创设学习数学的情境

“数学故事”主要指“数学典故”、“数学趣味”、“数学谜语”、“数学名题”及来自学生的“巧思妙解”等.数学故事有时反映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有时反映了知识点的本质, 好的数学故事创设的人文型情境为学生学习新知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 既可激发学生的数学的兴趣,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 活跃思维, 还可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为新课程的学习创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条件.例如, 在讲“等差数列求和”时, 用“高斯求和的故事”引入;讲“等比数列求和”时, 以课本的章前引言中“古代印度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引入;在学习“概率”时举一些概率在数学史上的实例等等.应注意到:“数学故事”有很多, 只有运用恰当才有精彩呈现.充满情趣的导入, 为新课程的学习创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条件, 增加学习数学的愉悦性, 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2.通过数学实验创设学习数学的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结合新课知识, 创设活动情境, 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 亲手操作实践, 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自主探索, 尽情地展示自己, 不仅能使学生亲身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 而且能以实验为手段对有关知识作进一步探究, 激活学生的思维, 从而在活动中掌握知识.

例如, 在学习“椭圆”如下定义时, 可以这样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主动探究, 可创设学习情境:教师用多媒体演示, 同时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工具:纸板、细绳、图钉和铅笔, 按课本的要求自己动手画椭圆, 使他们亲身体验椭圆的画法, 品尝成功的喜悦, 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如下问题, 让学生思考讨论:

(1) 椭圆上的点有何特征?

(2) 当细线的长等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时, 其轨迹是什么?

(3) 当细线的长小于两定点之间的距离时, 其轨迹是什么?

(4) 根据以上作图实验回答: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 (由学生归纳椭圆的定义)

通过以上实验的操作与演示, 以及学生的讨论回答, 使学生对椭圆的概念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对后继学习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切实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

3.借助生活体验创设学习数学的情境

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 学生虽然天天与数学打交道, 但对生活中的数学却熟视无睹, 对数学缺少兴趣.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生活情境,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教师可以借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 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创设学习数学的情境, 化难为易, 化抽象为具体.如设计《函数的奇偶性》时, 我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美丽的蝴蝶、一些建筑物的外形、汽车的车标、人的五官……用多媒体演示,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进而提出数学中那些函数的图象具有对称性, 通过创设这样的数学情境, 不仅使学生容易理解,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培养他们的情感因素.这种创设生活情境的教学活动, 立足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 把身边的数学引入到课堂, 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悟了数学新知识, 也学会了用数学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生活中的各种事物, 不但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也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使学生能够关注生活, 形成良好的数学意识.

三、揭示数学本身的内在美, 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著名哲学家罗素曾说过:“数学, 如果正确看它, 不但拥有真理, 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的确, “哪里有数学, 哪里就有美”.数学的美主要体现在对称美、简洁美、和谐美和奇异美.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 爱美之心尤其强烈, 如能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美, 对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有良好的作用.

1.对称美、和谐美

数学的对称美、和谐美无时无刻不体现在数学的图形、概念、解题当中.

例如, 设x、y、z是全不为零的实数,

{x=by+czy=cz+axz=ax+by

.求a1+a+b1+b+c1+c的值.

分析:本题乍看下去, 好像很难, 但若注意到x、y、z及a、b、c在问题中的轮换对称性, 如果求出a1+a, 那么对字母进行相应的变动, 就可求出b1+bc1+c.

解:由方程组

{x=by+czy=cz+axz=ax+by

, 求得

a=y+z-x2x1+a=y+z+x2xa1+a=y+z-xx+y+z

b1+b=z+x-yx+y+z, c1+c=x+y-zx+y+za1+a+b1+b+c1+c=1.

2.简洁美、奇异美

数学很美!美在简洁、美在奇异.数学中一些解题方法的简洁和奇异也能表现数学的美.

例如, 化简方程x2+ (y+3) 2+x2+ (y-3) 2=10, 使结果不含根式.

分析:本例若我们按常规方法两边平方, 化简过程繁琐.若根据方程的特点, 借助于几何意义来化简就很简洁.即将方程整理得: (x-0) 2+ (y+3) 2+ (x-0) 2+ (y-3) 2=10, 该方程的几何意义是:平面上点M (x, y) 到点F1 (0, -3) 和到点F2 (0, 3) 的距离之和等于10.由椭圆的定义知, 点M的轨迹为椭圆, 且F1和F2为椭圆的焦点, c=3, a=5, 容易得出结果:y225+x216=1.

巧妙的解题思路, 简洁的解题方法让学生的眼睛闪烁着光芒, 惊异之情溢于言表, 这不正是强烈的美感体验吗?可见, 一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 学习便会变成充满快乐情绪的探索.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时机, 用数学中蕴含的内在美去感染学生, 引起精神升华, 产生情感共鸣, 把学生带入美妙的数学世界中去.

四、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学生都喜欢玩电脑, 特别是用电脑制作出的一些新奇的动画.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形象, 生动活泼, 具有较强的演示力与感染力, 能把平淡文字表述演化为生动直观的形象, 把抽象知识演化为动态的发生过程,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要点, 利用PowerPointFlash、几何画板等制作课件, 既能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得到享受, 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情绪, 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 诱发主动性, 把被动的学习变成像数学家探索数学奥秘那样的主动过程, 自己亲自去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同时提高数学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 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篇4:高效课堂讲话稿: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情感教学;教学方法;高效课堂

一、加强师生情感沟通,激发学习兴趣

专家讲道:师生关系是否融洽,时刻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效。师生情感是否和谐,是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指导下,师生相互合作交流共同完成的教学活动。它不仅是师生对知识学习上的交流合作活动,而且是师生心灵交流的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情感投入,建立课堂教学有效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和课堂教学氛围中,达到对教师的认同,产生对教师的信赖,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从而产生对教师教学的高度认同,实现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师的有效沟通。常言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严谨的教风,这样才能在师生情感交流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和良好的示范,更有利于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效性,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高度的热情参与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教师必须加强与学生积极的情感沟通,这样才会促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迫切需求,产生对教师的无限热爱,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二、创设富有情趣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教学需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需要根据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符合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事物、身边的实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宽松、有情趣的教学环境,如探究具有竞争性、富有故事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情境。通过创设这种情境,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有效率。

三、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做主,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控学生的情感,有效地组织活动,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敢于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与见解,主动进行知识的探究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应付。

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以快乐的心态、合作的精神,积极主动、自觉快乐、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点,正确面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知识差异,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课堂中有不同的声音,这样不但能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能够更好地将课堂教学融入学生的情感中。

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做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让每个学生都沉浸在主动学习的快乐中,自主学习、自主探求知识,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四、让学生体验成功,激发学生在学习上不断追求

通过听专家的讲解,我们更加明确地认识到,没有哪个学生是不渴求成功的,他们内心都充满了渴求成功的愿望,这是学生的天性,也是人的本性。渴求成为成功的学习者是每个学生的愿望,是他们心理发展的需求,也是他们自我价值的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要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需要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情感调控,准确运用情感调控的策略,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追求成功的意念和力量,实现学生追求成功的愿望。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时,要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思维障碍,不断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望,使学生在认知范围和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探求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在学习方面不断发展,不断追求。

篇5:高效课堂讲话稿: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开创新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在2009年教学工作会议暨教学工作论坛会上的报告

双辽市王奔镇中心校 闫景录 20090812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召开了2009年教学工作会议暨教学工作论坛,会议及论坛的主题是‚精细管理、推进改革、有效教学、和谐育人‛。我受中心校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的委托向大会作教学工作报告。

这里,我讲四点:

一、教学工作简要回顾

2008年是四平市教学质量年,2009年是四平市教学质量深化年。2008——2009学,我们在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相关科室的有力指导下,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注重教育本质发展、规律发展和内涵发展,发扬王奔人的勇于进取、不断创新的传统,和谐自信,勤奋创新,围绕教学这一中心,本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程改革为动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上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的教学理念,努力营造了和谐的教学氛围,创建了良好的校风、班风、教风和学风,圆满地完成了学年教学工作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教学管理日趋精细化。

按照两市教育局的要求,为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我们调整了学校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研制了教学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确立了教学工作理念、育人理念,征订下发了《四平市小学教学管理常规手册》,达到了人手一册,在中心校的统一要求下,我镇小学都以村小为单位认真学习了《四平市小学教学管理常规手册》,进一步明确了备、讲、批、辅、考或练的基本要求。为推进教学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我们研制印发了《教学质量深化年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将‚一评三考‛教学过程考核得备、讲、批用表发给每位教师,通过教师的自评和互评,进一步明确了质量深化年的工作要求和教师备、讲、批的基本标准,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有了具体的操作要求,使教师的教学工作有了明确的发展方向。依托‚一评三考‛,我们严格程序和标准,使得我们的教学管理日趋精细化。

2、教师教学能力不断加强。

我们所组织开展的教学开放、校本教科研、校本研修、校本培训、岗位练兵以及教案展评、优质课评选、听评课等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不断增强了我们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

(1)进一步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使绝大多数教师,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实验教师,比较牢固地树立起‚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新课程下的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

(2)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明显变化,进而促进了教师教学角色的转变,教师由过去的传授者逐渐转变为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的促进者、引导者、研究者,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起到了组织、引导、促进的作用,课堂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绝大多数教师都从不同层面上提高了业务水平,基本都能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内容,结合自身实际、学生发展实际,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和学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做到了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布臵和批改每一次作业,克服了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

后、教学形式封闭的倾向。

3、教科研活动逐步走向正轨。

课题引领、教科研紧密结合、研究领域拓宽、活动形式多样,使得我们的教科研活动逐步走向正轨。(1)教科研计划基本落实。从2009年6月份在教学过程考核过程中我们所开展的‚教学质量深化年专项督导评估‛上看,我们的教科研计划基本得到了落实,教研活动从单纯的听评课发展到专题讲座、到专题研讨、到成果推广,使得我们的教科研活动逐步走向了正规化、系列化的轨道。

(2)课题研究稳步推进。‚十一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农村小学和谐德育途径与方法体系研究》、省级重点课题《新课程小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研究》、省级重点(资助)课题子课题《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3项主攻课题和像李竞慧主持的《小学中高年级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等14项双辽市级课题研究稳步推进,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和研究计划基本落实,实验教师培训和课改课观摩、专题研讨、经验交流、阶段成果评选与申报等课题研究活动基本开展到位,预期各学段和谐德育途径与方法、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等研究成果基本凸现,形成了科研带教研、教研促提高的良好局面。(3)教科研成效显著。本学年,我镇小学的教科研成效显著,共有25项阶段研究报告和课题研究论文被评为国家级和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壹、贰、叁等奖,其中:获国家级优秀科研成果的有21项,获吉林省级优秀科研成果的有4项;同时有聂文华等9名教师设计主讲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9节课改课被双

辽市教育局评为优质课。

4、新课程改革扎实推进。

我们的教科研活动立足于新课程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科研活动的有效开展、阶段性成果的适时出台和及时推广、课改课观摩活动的广泛开展,增强了广大领导和教师的科研意识,调动了广大领导和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积极性,大多数教师都能自觉而深入地学习新课程理论、《课程标准》,能够结合学科课程和学生实际进行教学创新,按照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和学法、创新教学模式,扎实地推进了新课程改革,促进了基础教育事业的快速、健康、和谐的发展。

5、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我们王奔镇中心校的教学质量居双辽市农村组中上水平,在双辽全市仍然有很高声誉。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我们了注重了民主、平等、和谐课堂教学氛围的创建,把课堂主人的位臵还给了学生、把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还给了学生,课堂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和收集与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与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点拨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基本得到了落实,学生的综合素质

和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在双辽市2009年小学毕业年级149名学生的教学质量检验中,语、数、外三学科的平均成绩是77.15分,其中:语文学科平均成绩是84.38分、数学学科平均成绩是73.80分、英语学科平均成绩是73.27分;语、数、外三学科的及格率达到68.3%、语数双科及格率83.1%,其中:语文学科及格率是98.8%、数学学科及格率是84.3%、英语学科及格率是77.5%;语、数、外三学科的优秀率是3.2%,其中:语文学科优秀率是20.5%、数学学科优秀率是17.3%、英语学科优

秀率是16.5%。

二、教学质量分析

本学年末,全镇小学共有1220名学生参加教学质量检验,纵、横看,差距

都很大。

平均成绩:一至六年级语文平均成绩都比数学的高,差距最大的是六年级差了21.442分,其次是一年级相差12.616分。一至六年级语、数双科平均成绩是83.135分,语、数双科平均成绩全镇最低的学校是71.25分,比全镇语、数双科平均成绩83.135分低了近12分,与全镇语、数双科平均成绩最高学校的88.025差了近17分。语、数双科平均成绩差距最大的是六年级,最低学校的平均成绩是58.975分,比全镇六年级语、数双科总平均成绩77.74分低了18.765分,比最高班级的语、数双科平均成绩差了近31分,其次是一年级差距也不小,语、数双科平均成绩最低的班级比全镇一年级总平均分85.516低了14.11分,比最高班级语、数总平均分差了20分。数学科平均分差距最大的是一年级:最低班级的平均分是50.938分,比全镇一年级数学科总平均分79.18分低了28.242分,比最高的低了近40分;其次,差距大的是六年级:平均分最低的是39.8分,比全镇六年级数学总平均成绩67.019分低了27.219分,比最高的低了近48分。语文平均成绩差距最大的是四年级,最低的是61.55分,比全镇四年级语文总平均分77.833分低了16.283分,比最高的低了近23分。及格率:一至六年级:语、数双学科及格人数是1108人,及格率达到了90.82%;一至六年级语、数双科及格率最高的学校达到了100%,最低的只达到63.363%,相差近37个百分点。各年级语、数双学科及格率:最高的是二年级达到了98.895%;最低的是六年级,只达到了73.984%,六年级语、数双学科及格率最低的是10%、其次是27.273%、再其次是36.111%,分别比全镇六年级语、数双学科及格率73.984%分别低了近64个、47个和38个百分点。学科及格率:语文及格率是99.262%,高于数学91.393%近8个百分点;语、数双科及格率差距最大的是六年级,数学比语文低了近26个百分点,其次是四年级差了近7个百分点、一年级差了近6个百分点;数学科及格率最低的是67.273%,其次87.143%,比全镇一至六年级数学科总及格率91.393%分别低了近24个、4个百分点;数学科及格率最低的是六年级,只达到73.984%,比比全镇一至六年级数学科总及格率91.393%低了近17个百分点。

优秀率:一至六年级语、数双科优秀率最高班级的是25.833%,比最低0%的高出25个百分点。语、数双科优秀最好的年级是五年级达到了24.074%,其次是六年级,达到了10.569%,最低的是四年级优秀率是0。语文学科优秀率达到了34.672%高于数学12.623%近22个百分点。语、数双科优秀率五年级差距最大,最低的比最高的低近59个百分点,比全镇五年级语、数双科总优秀率24.074%低了近24个百分点;其次是六年级差距大,最低的比最高的低近46个百分点,比全镇六年级语、数双科总优秀率10.569%低了近11个百分点。

三、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成绩予以肯定,问题必须直击。我们只有正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地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了,教学工作才能顺利推进,教学质量才能稳步提高。

本学年,由于工作压力大、其它工作冲击严重、工作重心下沉到教学前沿不够以及个别人员工作敷衍塞责、存在冷漠的进取观,我们的教学工作还存在比较严重和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个别领导及其教师不是不知道我们应该做什么、也不是不会做,而且要做也能做得很好,也不是我们指导、要求不够,就是难落实或者说落实的不是很好、甚至说不落实,如:对于教学质量深化年的工作,中心校早已把非常详细的《2009年‚教学质量深化年‛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印发到每所学校,目的是要求各学校按照《指标体系》扎实推进‚教学质量深化年‛的工作,一些领导特别是个别村小校长就是迟迟不落实,甚至来到7月份学年末了,此项工作也没有落实到位。本学年我们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主

要有:

1、计划执行力不强。

一是课程计划执行不力,一些村小不能很好地贯彻教育方针,除语数外以外的科任课不能经常上,尤其要到期末的几周基本不上,班主任及英语教师意见很大;二是教学计划执行不力,中心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关于教学明确具体的要求,个别教师全然不知,村小教学工作计划开展的活动落实也不是很到位,甚至有的村小根本不落实,个别村小的教学计划或教研计划应付了事,没有活动日程安排表,缺乏可操作性,有的村小制定了计划也不执行;三是教学工作制度执行不力,个别村小没有按照要求并依据《四平市小学教学管理常规手册》、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的制度建设,没有把备、讲、批、辅、考或练以及听评课的要求落实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之中,导致教学行为跑偏、不规范。

2、教科研活动不实。

通过教学质量深化年专项督导评估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我们的领导、教师听评课和教案展评、优质课评选、专题研讨、课题课观摩等教科研活动不是没开展,就是落的不实、流于形式。听评课是教科研的主要内容与形式,重点放在‚评‛上,不但可以提高我们教师的业务素养,也可以推进我们基教课程改革,促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逐步达到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思想的课堂教学要求。

也正是由于我们忽视听评课活动的开展,中心校印发的《评课依据的理论及评课技巧》、《双辽市王奔镇中心小学校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没有真正运用到我们的听、评课活动中,使得我们的很多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不知道新课程条件下的课堂教学基本标准是什么样的,平时备课、讲课也不能很好地向着这方面标准要求努力、靠近,从而导致绝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脱标‛、‚三维目标‛落实不全面,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我们的数学成绩低或者叫作

‚差‛。

3、新课程改革不深。

课程改了、标准变了,教学观念没变、教学方法没变、教学模式不变,我们的教学怎么能适应新科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怎能不使我们的某些班级、某些学科教学质量低呢?这也是我们教学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校本培训、校本研修、岗位练内功活动的不深入,使得我们的教师新课程理论、现代教学理论贫乏,按照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的专业素养不不是很高、教育教学能力也不是很强,导致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改革不深入,备、讲、批、辅、考或练等过程性的教学工作不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是‚重大纲轻课标‛、‚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全体轻个体‛,没有把‚研究性学习‛引进课堂,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把课堂主人的位臵真正地还给学生,把自主发展的时空真正地还给学生,没有真正做到‚书让学生读、疑问让学生提、方法让学生说、道理让学生讲、结论让学生下‛。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程改革为动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上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的教学理念没有很有力地指导我们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

4、教学管理指导不力。

检查指导是推进工作的主要措施和重要途径,依托‚一评三考‛我们所做的教学过程考核和教学实绩考核,平时我们所要求的重心下沉深入教学前沿检查指导教学都是为了解决我们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都是为了促进我们的教学工作。在检查上我们做的都比较好,而在指导上我们做的都很不够,所以才有上述中的我们的‚教学行为跑偏、不规范‛,有哪位领导能真正在关于备课、作业布臵与批改、课堂教学的教学过程考核时,按考核评价标准把发现的缺点错误原原本本地向教师反馈,并坐下来和教师一起认真分析原因,帮助其进行整改呢。

我们的教学管理也是不力的,教学过程考核纯粹流于形式,教师的备课、作业布臵与批改、课堂教学实际上都有很大得差别,而在考核表上几乎根本没有差距,都介于94—95分之间。另外,关于备课、作业布臵与批改、课堂教学的教学过程考核‚自评‛没有落实好,导致很多教师备课、作业布臵与批改、课堂教学没标准,平时工作努力根本没方向,远离我们六年前制定的要求和标准,导致我们的备课远离课标、教学远离课标、作业布臵量小型单,忽视能力训练、潜能开发和培养,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听、说、读、写、算的能力不强。

5、责任感事业心不强。

个别的领导和教师,工作无目标、无思路、无突破、无声息,一天不知做什么,到了上级要检查或要求上报什么什么材料时才想起干活,不是不全面就是没有质量、不符合要求。个别领导和教师打胜不打败,过分夸大客观困难,遇到几个班的成绩不好或接个成绩落后的班级就放弃了,就持怎么抓、怎么努力也不行、没好结果的态度,对教师或对学生要求不严,埋怨学生笨,对教师、对学生放任自流,工作不思进取,学习不认真、钻研业务也不深入,没有正确地认识‚排序观‛,没有把教学或力量用在本位成绩提高上,导致一些班级、一些学生的成绩自我比较明显下滑且下滑的幅度很大,这是责任感、事业心不强的具体表现,是及其不负责任的做法。特别对于班主任这一做法影响个别学生的不是一年、六年,而是一生。对于这样的教师领导也有管理不善、放任自流的责任。这里不是批评某些领导和教师,而是把我们发现的问题摆到桌面上认真研究、分析、解决,谈谈自己的观点、态度。

四、新学年教学工作的打算

在新的学年里,我们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一如既往地坚持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质量第一的思想为指导,坚持‚放眼未来,面向全体,素质优良,个性鲜明‛的育人理念,围绕‚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程改革为动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上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的教学理念,着实做好各项教学工作,扎实推进新课

程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2009——2010学,我们要全力抓好下列工作:

1、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的组织制度建设。

各小学校要成立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按照《四平市小学教学管理常规手册》进一步完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教案检查和展评、课堂教学评估、作业批改检查、综合素质评价、教学反馈、学困生辅导、优质课评选制度(含备、讲、批、辅、考或练的基本要求)。组织、制度要上墙,同时要装档备案一份。

2、严格执行教学计划,确保落实无偏差。

严格执行《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2009——2010学新课程计划表》,切实做到开全科目、开足课时,备课和实际授课无课时偏差,以确保教育方针的贯彻与落实,《吉林省义务教育阶段2009——2010学新课程计划表》要一式两份,装挡备案一份、上墙的综合课程表旁张贴一份;严格执行中心校制定印发的《2009——2010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学校要按此计划并结合本校的实际研究制定本校的《2009——2010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必须附活动安排表),教师要按学校的《2009——2010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结合学科教学和新课程教材、按照新课程标准研究制定能体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具有可操作性的2009——2010学第一学期学科教学计划,计划正文前要明确体现出是哪学年、哪学期、哪年级班、哪学科的计划,要体现出是哪个单位、谁、什么时间制定的学科教学计划;严格执行计划中的活动安排,组织开展好每次活动,切实做到活动开展及时、记录翔实、指导有力。

3、抓实校本培训、校本研修,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我们要在严格执行中心校的校本培训、校本研修计划和组织教师届时参加上级校本培训、校本研修活动的同时突出‚校本‛,组织开展好以村小为主要基地、以岗位自学自练为主要形式、以学课标、钻教材、研学法、创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校本培训、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我们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我们所组织开展的校本培训、校本研修活动要做到‚四有‛,一是有强有力的组织,二是有切实可行的计划(必须附活动安排表),三是有翔实的活动记录(年月日必须全),四是有明显的效果,教师整体专业素养、教书育人能力明显增强。

4、深入开展教科研活动,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

我们要坚持‚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提高‛的理念,走教科研结合之路,深入开展好教科研活动。首先要按照中心校的科研工作计划、教研工作计划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科研工作计划、教研工作计划(均附活动安排表);其次要按科研工作计划、教研工作计划的活动安排表扎实开展‚集体研究教材、主题研讨、课改课观摩、听评课、教案展评、优质课评选‛等教科研活动,同时要把各项活动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最后要对我们所开展的各项教科研活动认真进行总结,既要总结优点又要查摆问题,更要制定出改进措施。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我们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各项活动归根到底都是为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开展的听评课活动更要以‚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为落脚点。

领导的听评课要重点落在 ‚导‛上,落到如何有效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上,通过认真细致的评课达到有效指导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目的;教师的听评课重点要落到‚评‛上、落到研究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上,通过深入的评课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这里强调一点:评课记录要翔实,每位领导、教师的评课都要记录,包括评课交流的具体时间、谁主持、领导和教师评课纪要、谁总结的都要详细记载。

5、落实教学专项督导,实施教学精细化管理。

继续落实教学工作专项督导评估制度,中心校将继续依托‚一评三考‛、运用《2009年‚教学质量深化年‛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对村小的教学工作进行专项督导评估,以促进我们教学管理的精细化、经常化。各村小要按照上级和学校自己制定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的精细化管理,要把精力放在教师备课、讲课、作业布臵和批改、学困生无常补习和学业成绩考核的全程管理上,要把教师的精力引领到认真学习新课标、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布臵和批改每一次作业、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同志们,在今天的全镇小学教学工作会议暨教学论坛活动上,我代表中心校对全镇小学2008——2009学的教学工作做了简要回顾总结,分析了教学质量,反思了近年来我们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学年教学工作的思路和一些管理策略。可能分析的不够全面、不够透彻、不够客观,不当之处请同志们

篇6:加强教研组建设打造和谐高效课堂

一、改革教研组机构设置,提高教研组工作实效。

过去,我校按照学科成立了品德、语文、数学、英语、体音美综合五大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时,常常因为涉及到的人员多(语、数教研组各20人),课程不好调整,时间只能放到下班以后。这样总是占用教师的休息时间,教研组长觉得不好意思,所以多数的教研活动都是只开展了半个小时左右,便草草收场。我们还发现,由于年级跨度大,各年段的教学目标差异大,教师对别的年段的教材内容不太熟悉,有些教研活动不好统一。例如:语文、数学教研组在开展评课、议课活动时,侃侃而谈的总是同年段的教师,而其他年段的教师要么缄默无语,要么评议得很肤浅。这种状况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教研组的设置应以有利于教学和开展教学研究为原则。于是,我们把语文、数学这两个大教研组都按年段划分成三个教研小组,选拔骨干教师担任小组长,发挥他们的学科带头作用。这样,教研小组的人数少了,教研活动的时间好统一了。各年段教研小组相对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基础,组员之间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使教研活动搞得更深、更细、更活、更有成效。遇到整体教研任务,各年段教研小组又可以很快的聚零为整,一起参加研究活动。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研组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改变许多教师既成定势的思维和已成习惯的行为,促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就需要一种强大的外力——制度来起作用。近几年来,我校在原有的《学习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听课、议课制度》等常规制度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和需要,又补充和完善了一些新的教研工作制度,有效规范了教研组管理。如:①、教研组组长例会制度。教研组长例会每月月初一次,由教导处召集,主要研究和部署教研组和学校教学工作。会上,教研组长首先汇报上个月工作的落实情况,然后就本月的教研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如有需要其他部门或是人员协助的情况则告知教导处,由教导处负责人出面协调。②、课后备课制度。《课后备课制度》是我校在检查教师的教学反思后形成的关于《集体备课制度》的延伸。过去,有些老师把教学反思当成一种负担,敷衍塞责,真是浪费了时间又没有效果。于是,我们拟定了《课后备课制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个人课后备课,一种是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课后备课。并明确备课要求:备成功之处,备不足之点,备创新发现。③、师徒结对制度。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每名教师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每个人的授课都有闪光点。有的教师长于动口,有的教师长于动手。老教师具有丰富的经验,年轻教师勇于开拓创新。我们摒弃了原来只有老教师才能担任年轻教师的师傅这个做法,树立了每个人的强项都是别人的师傅,每个人在弱项上要甘当他人徒弟的观念,出台了《师徒结对制度》。旨在要求教研组成员以谦虚、热情、进取的态度互相学习、互

相帮助,努力在教研组内形成你追我赶、共同提高的良好教风和学风。

三、打造过硬组长团队,保证教研组的专业引领。

一个优秀的教研组长可以带出一个优秀的教研组。我校选拔教研组长的条件是:思想品德好,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能团结群众的骨干教师。对每一名教研组长有明确的职责,概括起来为“六抓”:即抓本学科教师的业务学习,抓本学科教研活动的落实,抓本学科教师业务培训,抓本学科教师的业务评价,抓本学科教学过程的检查,抓本学科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工作总结。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教研组长,工作要积极主动,要创新工作方法,要有务实的工作作风,要不断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学术威信,要把目标聚焦在课堂上,要把高效课堂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来抓。同时,为了提高教研组长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学校教导处坚持每学期举行一次教研组长培训,让他们熟悉教学创新的前沿动态,掌握开展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的基本方法。学校还多次组织教研组长到宜昌宝塔河小学、武汉黄陂街小学、沙洋实验小学等名校参观学习或参加短训,让他们观摩教研活动,亲自参与教研活动,与那些优秀的教研组长交流,这一举措开阔了教研组长的视野,提升了教研组长的专业素质,造就了过硬的教研组长队伍,让教研组长真正成为了教研组内的引领者。

四、创新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我们学校,通常把教研组称为“研教组”。因为我们的老师并非科研人才,也不具备高素质的科研能力,我们就是研究教学过程,把教研活动搞扎实了,教师的素质就会提高,减少或消除课堂低效现象才有希望。因此,我们除了按常规的教研活动安排外,如:集中学习、“五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新教师达标课、外出学习教师汇报课、研讨反思课、比武课)的听评课活动等,坚持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教研活动,逐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①、“与书为友”的读书活动。为了提高教师学习理论的热情,逐步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在教师中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构建学习型教研组,提升组内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为创建高效课堂夯实基础。我校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开展了“与书为友”的读书活动。读书包括两类:一类是“杂书”,增加自己的人文底蕴;另一类是专业理论书籍,做好笔记和摘抄,积累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各教研组根据学校安排制定方案,并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好书推荐、交流读书心得、展示读书卡片等。②、“我讲我的课堂教学故事”活动。我校曾经成功地开展了“我讲我的教育故事”活动,其中,周会清老师的《一节失败的语文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我们如果把寻找课堂中的低效表现变成一个个故事讲述出来,是不是让老师们更能接受?于是衍生了“我讲我的课堂教学故事”活动。让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当一个有心人,寻找遗憾,把它汇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讲在教研组内讲述。这样就可以提高教师对教学案例的分析能力,让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不断寻找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低效表现,把它消除,使自己的课堂逐步走向高效。③、“全员推门听课”活动。一说到“推门听课”,大家马上就会联想到是学校领导为了督查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而不定时、不事先通知的听课活动。而我校的推门听课已不再是领导的特权,开展了“全员推门听课”活动,规定每名教师每学期听推门课要达到8节以上。这样,老师们就可以经常有机会亲临别人的课堂,了解到更真实的课堂教学活动,捕捉到原生态课堂的闪光点,也找到课堂教学中的低效表现。然后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扬长避短,这样不仅有利于减少或消除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低效现象,而且达到了教师共同成长的目的。

五、构建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教师全员发展。

为了激励教研组长务实求真、开拓创新,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我校建立了《教研组长考核细则》,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考核内容:

1、学期初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期末有工作总结。

2、认真组织教师做好各项教研工作的检查、督导、反馈与考核。

3、组织开展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指导开展教学观摩活动。

4、组织开展每周(或间周)一次的教研活动。

5、、出色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临时性工作。

6、整理教研组资料并且及时归档。

7、按要求做好组内的课题申报及资料收集等课题日常管理工作。

8、教研活动有创新、有实效。

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都是教学活动和教育科研的直接参与者,我校对教研组的评价为整体捆绑式评价。教研组的考评,将从工作计划、总结,教研活动、教研成果和常规教学落实情况等四个方面进行。考评的内容还设有教研组“一票否决”。能否被评为优秀教研组并非教研组长一个人的事,而是组内成员人人有责。这种考核评价机制,有效激励了教师全员参与,全员发展。

篇7:加强二次备课__打造高效课堂

凤凰镇中心校

在既定的教学水平、学生基础和教材内容条件下,教师是否备好课,是能否教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认真备课和善于备课,是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为此我今天在这里交流如何通过二次备课,提高课堂效率。

一、什么叫二次备课?

我们把课前的准备活动性质的备课统称为第一次备课,我今天说的“二次备课”一方面是指:在常规备课的基础上,依照本人及本班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加成功地进行课堂教学,在授课前通过再学习,通过再翻阅教参和课辅材料等,对已有的教案进行适度调整。另外还有在上课之后进行二次备课,如果把通常说的备课看作课前的准备工作的话,这种准备工作一般是经验的乃至主观的,其实际效果只有通过上课的实践才能检验,同时,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在教学实践基础上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认识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完课后抽出一定的时间再备课,即对课上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行思考总结,克服缺点及经验不足,通过再认识,明确改进的方向和方法,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做准备。二、二次备课的方法:

总体要求是做到“标、增、改、删、调”,具体做法如下:

标:标记原教案中的重点环节、重点问题、主要知识点以及有比较

性、典型性、易错性的内容,以便在教学进程中引起注意。增:增加自己认为必要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对原教案中过简的环节补充具体说明。

改:改正原教案中的一些错误,根据实际修改原教案中不适应本班教学的教法和学法。

删:删除原教案中自己认为不必要的教学内容环节。

调:根据需要调换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的呈现形式,调整原教案中过程设计的先后顺序。

三、第二次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一)课前二次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1.备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以班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解读教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难点,看其是否与本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与修改。

2、备教学设计

(1)看课前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是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近,能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本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看新课的教学环节设计是否与本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否具体一定的层次性与开放性,是否能启发、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否能促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本质特征,领

悟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3)看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言是否能让自己驾驭课堂时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其实就是要充分估计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应对措施等等,也就是预设与生成的问题。

(4)看教案中设计的教学环节是否做到了重点突出,突破了难点?

(5)看教学设计中的每一步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尤其看此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困生?

3、备练习设计

一节课的练习设计是让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加以融会贯通、灵活运用的重要环节。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哪些知识点是本班学生最容易混淆或出错误的,都要在二次备课时精心去构思。练习设计包括当堂练习与课外练习

4、备教学效果

分析一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课时后的二次备课就是要分析教学的效果,检查教学中的得与失,并进一步分析原因,明确改进的方向和方法,也就是我们写的小结或反思。

5、备课堂教学模式

高效的教学模式的实质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课堂资源,特别是发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课

堂教学。我们不能搞形式主义,而要重实质。采用什么模式上课,我们不做统一要求,教无定法嘛,但是我们所采用的办法一定要是受学生欢迎的方法,是教师能轻松上课,学生能愉快学习的方法。因此二次备课要特别注重备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后二次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第二次备课并不是第一次备课的简单重复,也不是实际教学实践的包罗万象的投影。它充当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必然有其自身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1.课时后备课

课时后备课就是要分析教学的效果,检查教学中的得与失,并进一步分析原因,明确改进的方向和方法。许多优秀教师都很注意课后的检查小结,在教案中记下“课后记”,写下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及时修改教案或讲稿,为以后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创造了条件。这种“课后记”就体现了课果后备课的基本内容。

课时后备课应着重备好以下主要内容:

(1)备好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切性程度和目标落实情况。通过每一课时的课堂教学,应检查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大纲规定的要求;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是否做到了教学目标具体化,并让学生了解;最后要检查目标是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等。

(2)备好教情:这是对教师教的效果的检查和总结。其中主要包括所传授的教学内容是否突出了“双基”,教材的重点是否突出,难

点是否准确,处理的方法是否得当;知识的传授是否注意了系统性、整体性以及知识网络间的联系;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具有启发性、运用得有效程度如何等。另外,还包括教师驾驭控制课堂教学的情况,如各教学环节处理的是否得当,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教学组织的是否紧凑、科学以及教师的教学艺术发挥得如何等。总之,备教情,就是要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发挥的效果,其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3)备好学情:这是对学生学的效果的检查和总结。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备好学情,首先应备好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教学的程度,“所有的教学效果,都是以为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一切教育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才能使学生获得成长和发展,其次应备好一般学情和个别学情。教师研究一般学情,就是要考查分析班级学生的群体特点,掌握大家的思维特点、学习状况、能力水平和心理特征,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又要注重分析个别学情,兼顾好、中、差不同水平的学生,注意观察他们的课堂反映情况,并分析其各自的“背景”原因,在课堂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就应在课后的备课中及时制定补救学习的措施。这里的补救学习既包括对差生的补救(比如适当补课),也包括对优生的补救(比如超前学习),其目的是为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学习水平的基础上达到大的发展。

2.单元后备课

各科教材都是根据本科教学内容的特点由若干个单元所组成,教

师通过第一次备课,在单元教学之前,已认真做好了单元备课,本单元结束,教师应在其中的各个课时后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单元后备课。

其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1)检查本单元教学计划和目标的落实情况,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的方法措施。

(2)考查本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活动的序列是否符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确立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分析单元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知识联系,并合理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结构。

(3)确立本单元在整个教材中的比重,分析本单元与其他各章节、各单元的知识联系,考虑知识和方法迁移、同化、顺应的合理途径。

(4)总结本单元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取效果,检查在教学各章节知识内容过程中的组织管理经验,进一步探讨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

(5)考查分析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发展水平和个性心理特征,总结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的困难、分析其原因,考察好、中、差学生的发展情况,以便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教学。

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普遍存在着忽视第二次备课的现象,这是制约我国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教师第二次备课观念淡薄甚至缺乏,认为一堂课讲完便完成了任务,课后很少考虑课堂效果的好坏,更不去分析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单元过后,也缺乏对本单元教学效果的具体分析,在搞不清前后单元知识联系及如何采取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活动序列的情况下,便直接转入下一单元的学习,既便是想到进行所谓的单元测验,也是为测验而测验,对测验的结果及原因不做认真的检查、总结和分析;学期终了,便来个大考,以图对学生按分数排名次、分等级。

篇8:加强实验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1.研练教材实验, 明确教学思路

新课标突出了实验教学的地位, 强化了实验的引领、研究、获取结论、应用结论的作用。 要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规划, 统筹安排, 使之既与化学知识的教学密切配合, 为讲解新知识提供鲜明、生动的感性认识, 又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教学《镁的提取及其应用》时, 我首先重点剖析了教学内容和教材中的相关实验, 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我补充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

(1) 提供两种镁离子浓度不同的溶液, 0.05mol·L-1 ( 模拟海水) 、2.5mol·L-1的Mg Cl2溶液 (卤水) 、1mol·L-1Na OH溶液。 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 感受到海水中Mg2+的浓度小的特点, 如果直接加入沉淀剂, 镁离子的沉淀效果不佳, 而且沉淀剂的用量非常大, 生产成本就非常高。 根据Mg2+在海水中总量很大, 但是浓度很低, 需要进行富集。 (利用海水晒盐得到的卤水)

(2) 提供2.5mol·L-1的Mg Cl2溶液 (卤水) 、 澄清石灰水、1mol·L-1Na OH溶液, 通过对比实验, 意在解决从卤水中将镁离子沉淀出来用什么样的沉淀剂更合适? 从经济效益和充分利用海洋化学资源角度考虑问题 (选用Ca (OH) 2最合适———价廉、易得, 贝壳和珊瑚的主要成分为Ca CO3) 。 从OH-浓度角度考虑二者的差别, 引出学生的疑惑, 激发学生解决问题。 在实际生产中使用Ca (OH) 2的悬浊液———石灰乳。

(3) 提供除去氧化膜的镁条和没有除去氧化膜的镁条, 通过对比两种不同镁条与水的反应, 让学生进一步增强Mg容易和O2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具有抗腐蚀能力, 通过对产物Mg (OH) 2和H2的检验, 解决了前面涉及的从卤水中沉淀出来的Mg (OH) 2不能直接用H2还原得到金属镁。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是外来的信息与学生原有知识的思维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 学生的能力是通过活动作为中介形成的;在活动中进行思考, 在思考中进行活动是青少年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 为了实现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化学能力这一目标, 就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环境, 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动态活动方式, 努力揭示知识发生的过程和学生思维展开的层次, 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学生主动参与, 创造活跃氛围

在教学中, 对于课堂中所涉及的几乎所有实验, 我都把时间尽可能地交给学生, 让学生去摸索、发现、获得新知识。 例如实验基本操作 “萃取” 的教学作为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方法之一, 如何让学生理解、接受这一陌生的概念? 俄国心理学家谢切诺夫说:“比较是人类最珍贵的宝藏。 ”为了增强实验效果, 便于学生观察与思考, 我们把教师演示实验设计为学生探究性对比实验。 例如在萃取实验中, 为了让学生自己得出萃取的概念, 我们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①在小试管中加入2-3m L水, 再加入1m LCCl4, 振荡

②在小试管中加入2-3m L碘水, 再加入1m LCCl4, 振荡

③在小试管中加入2-3m L水, 再加入1m L酒精, 振荡

④在小试管中加入2-3m L碘水, 再加入1m L酒精, 振荡

教师提供给学生信息: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 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讨论:1.说说你心目中的萃取? 2.萃取是什么引起的? 3.萃取剂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交流讨论是对探究活动的提升, 让学生猜想萃取, 问题的开放性较强, 但教师预先给学生提供了信息从而降低了难度, 同时暗示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解决问题。 学生积极思考, 相互补充, 完全能得出完整结论, 这样的探究方案设计, 从表面上看好像学生花费的时间多, 但通过四个实验的对比, 学生无论是在知识的理解上, 还是在课后的反馈上效果都很好。

3.实验理论升华, 培养创新能力

实验并不只是培养使用仪器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更加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分析、研究, 概括成化学知识, 提高化学素养。 在教学中设计并利用好学生实验, 多角度地发挥学生实验的创新功能, 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充分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 是实现化学科学教育功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如Fe2+、Fe3+性质的教学, 也可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

设问:从化合价分析Fe2+、Fe3+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引导分析并板书:

提供药品:氯化铁、氯化亚铁、氯水、溴水、过氧化氢、硝酸、高锰酸钾、锌、铁、铜、碘化钾、氢硫酸、维生素C、KSCN、淀粉

学生设计方案并实验, 完成下表:

再提问:如何设计实验比较Fe2+、I-、Vc的还原性强弱?

新问题情境下, 再设计、再实验、再得出结论。

这种利用所学知识推测Fe2+、Fe3+性质的过程, 真正实现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 从课堂反馈看学生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实验依据的原理、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结果的预测分析, 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综上所述, 化学课堂中的探究实验教学, 其核心是学生围绕化学问题展开探究, 通过在课堂中巧妙地运用实验, 创造良好的课堂活动环境, 使学生能够在“读实验、做实验、想实验、练实验”的活动氛围中, 激发积极的思维和学习的热情, 更好地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打造高效课堂。

摘要:化学实验不仅是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手段, 更是科学探究的主要途径。实验及科学探究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努力实现的目标, 也是近几年高考“化学”命题引领的目标。加强实验教学, 打造高效课堂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效课堂,实验教学,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上一篇:工程施工管理汇报下一篇:毕业生档案,你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