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数学第四单元复习

2024-08-27

五下数学第四单元复习(精选6篇)

篇1:五下数学第四单元复习

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班级姓名学号

14《再见了,亲人》

A节选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B课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C大娘:洗补衣服,三天没合眼;送食物,累得昏倒;救伤员,失去唯一的亲人。小金花:为救侦察员老王,失去妈妈。

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失去双腿。

志愿军:浴血奋战,帮助朝鲜人民赶起侵略者。

D反问句

E这篇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

答:首先都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然后把现实的情景和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最后从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

15《金色的鱼钩》A写出了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他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金子般的思想光辉。

B课文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C“金色的鱼钩” 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16《桥》:文中的老汉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舍己为人的精神保护了村民,老汉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就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他在人们心中目中的地位很高,是人们获得生的希望的“靠山“。

A这篇课文的句子和段落与我们平常读的文章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这篇课文的句子和段落都比较简短,这样写的好处是渲染紧张气氛。B老汉: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

C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

17《梦想的力量》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篇2:五下数学第四单元复习

复习

1、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其中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 图都要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

2、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但可以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 情况;

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百分比,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 关系。

3、在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的和等于1,整个圆用来表示总数。

4、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但容易受到极端数据的影响。

中位数是把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当数据是奇数时,取正中的一个数;当数据是偶数 时,取正中两个数的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特别是出现比较极端数据时用中位数好。

众数是出现最多的那个数据,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一组数据中可以没有众数,也可以有很多众数。

拓展练习

1、要表示小王感冒期间的体温变化情况,应绘制成()统计图;

2、要表示小柯家上半年各项开支与总支出之间的关系,应绘制成()统计图;

3、要表示水加热过程中水温的变化情况,应绘制成()统计图;

4、要表示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应绘制成()统计图;

5、要表示富贵鸟鞋厂2005~2010年制鞋总量,应绘制成()统计图;

6、要表示实验小学一至六年级各年级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百分比,应绘制成()统计图;

7、甲组同学投飞镖练习的成绩(单位:环):8,8,0,9,8,8,1,8,8,8

⑴在这组数据中,众数是(),平均数是()。

⑵你认为众数、平均数哪一个能更好地代表甲组的成绩?()

8、一年级有60人,共有图书360本;二年级有64人,平均每人有图书4本。

⑴平均每班有图书多少本?⑵两个班平均每人有图书多少本?

9、下图是小红家5月份支出情况统计图。⑴这是一幅()统计图;

⑵你从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至少写3条)

⑶如果小红家食品支出540元,那么小红家5月份总共支出多少元?

⑷把表格填完整。

10、别人的什么行为最让你抓狂?是乱扔垃圾还是说粗话?美国《读者文摘》就这一问 题分别对韩国和新加坡各4000人中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⑴这两个国家对()行为都很反感,对()的态度差别较大。⑵哪个国家的居民很反感乱扔垃圾和随地吐痰?()

⑶韩国4000个被调查者中有()人反感吸烟。

11、右图是某工厂1-4月产值情况统计图: ⑴平均每月产值()万元。⑵3月比1月增产()%。

12、右图是五年级学生喜欢的电视节目统计图。⑴喜欢《走近科学》的同学人数占全班人数的()%。⑵喜欢《新闻联播》的同学人数相当于喜欢《大风车》人数的。

篇3:五下数学第四单元复习

写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写完后认真修改。

[教学难点]

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写具体, 写得打动人心。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说、写、导整合

1. 同学们, 口语交际课上大家都说了令自己感动的事, 我这儿也有一件, 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想不想知道?那就请大家仔细听, 一边听, 一边放大脑电视。

按事情发展顺序播放一组声像, 教师适时串引, 启发想象。

第一幕:

师:下午放学, 不一会儿, 天色便开始暗了下来 (播放:“值日生快做值日了!值日生快做值日了!”以及排放桌凳声、扫地声) , 忽听楼梯口…… (播放:脸盆摔地声、痛苦的呻吟声)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第二幕:

师:值日组长扶王艳进了教室。 (播放对话:“郭晖, 王艳摔伤了, 你去打水。”“郭晖, 王艳摔伤了, 你去打水呀!”“我是倒垃圾的, 凭什么叫我打水?”“真懒!”“不做值日做作业, 真自私。”“嗯, 我懒, 我自私, 学习委员也在那装死呢!你们怎么不去说她?”) 哦?大家的目光都投向学习委员许文, 这时你注意到了什么?你又怎么想的?

师:让我们继续往下听。 (播放对话:“算了, 算了, 还是我去吧。”“我……孙莉, 我去吧, 你还要扫好几层楼道呢!”) 许文想说啥?为何欲言又止?她有什么委屈吗?又是如何承担这本不属于她的值日任务的呢? (播放呼哧呼哧声, 端水洗抹布声, 排放桌凳声) 这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第三幕:

师:不知不觉, 夜幕降临。班主任王老师和许文妈一起来到教室, 只见王老师来到许文面前。 (播放人物语言:“许文, 你发烧, 呕吐, 昨晚还在打吊针, 怎么也不跟老师说一声呢?快回家, 妈妈接你来了。”“呀!好烫!许文妈, 快带孩子去医院。”)

2. 谁能说说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1) 真好, 你们不仅说了自己听到的, 还说了自己仿佛看到的, 要是能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 把事情说清楚, 就更好了。

现在就请大家按这样的顺序 (出示:王艳做值日摔倒, 水洒、人伤—郭晖与其他值日生间发生矛盾冲突, 指责声中学习委员许文默默地承担了提水、抹桌子的重任—得知许文生病、受屈, 大家都惊呆了) , 把刚才的事连起来说说, 请各自先轻声地准备一下。

(2) 谁来说说? (教师据学生口述, 随机点拨哪是事情的起因, 哪是事情的经过和结果)

(3) 同学们, 一件事情无论大小, 要写清楚 (板书:写清楚) , 就必须写清它的起因、经过、结果, 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现在就请大家按这样的顺序, 把你刚才说的快速写下来 (学生习作) 。

二、评、改、赏交融, 领悟写法

1. 先看这位同学写的 (投影一学生习作) , 注意

他是否写清楚 (学生读习作, 教师随机点拨, 并将习作的起因、经过、结果各部分用“”标出) 。看, 起因一段, 经过一段, 结果一段, 分段写, 很清楚。你们分开了吗?没分的同学请用“‖”在自己的习作中做个记号。

2. 再看字数, 起因几行?经过呢?结果呢?

其实文章最好是凤头, 虽然小, 却很美。猪肚, 不仅写清楚, 还要写具体 (板书:写具体) 。豹尾, 别看我小, 可我很有力。

3. 怎么改呢?

(1) 先看起因:这场“风波”是由什么引起的? (教师用波浪线画出该习作中有关写起因的内容) 只要把这个交代清楚就行了, 其余的都可去掉。

(2) 再看结果怎样? (教师用波浪线画出该习作中有关写结果的内容) 把这写清楚就好了。

(3) 而“猪肚”部分, 怎么写具体, 写得打动人呢?

◆先看这件事中哪儿最让你感动?

(根据学生回答用作文修改符号标出该习作中相关内容) 这可是文章的重点内容, 此处必须重点写 (随机板书:感动处重点写) , 咋就简单了结了呢, 我们要像吹泡泡似的把它吹到猪八戒的肚子那么大。看看, 许文是怎么承担提水、抹桌子的重任的?这时你注意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 多向互动补充, 教师引导学生特别注意那些细小的环节和情节, 哪怕一句话, 一个动作, 一个眼神, 甚至脸色的不同, 都别放过。并随机在学生习作上用作文修改符号进行修改示范)

◆再看, 这件事中哪个人物最让你感动?

这可是文章的重点人物, 也要具体写。当郭晖说:“嗯, 我懒, 我自私, 学习委员也在那装死呢!你们怎么不去说她?”这时, 大家的目光都投向许文, 你注意到了什么?当值日组长孙莉说:“算了, 算了, 还是我去吧!”许文怎么说的?又有什么表现? (针对学生习作情况, 评改交融, 同时用作文修改符号进行修改示范)

这就是抓细节具体写的方法。 (随机板书:抓细节具体写)

4.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修改后的习作, 感觉如何?

(出示对比习作“风波”, 范文略。文中部分内容与大家修改的一样, 多处内容还是大家修改的好) 其中的妙法就是——— (指板书, 集体小结) 。

三、拓宽思路, 引导拟题

1. 其实, 在我们的身边令人感动的事可多了。

家里的、学校的、社会上的, 可以是自己经历的事, 也可以是别人做过的。虽然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就像刚才的“风波”照样感人。我这有个“事件”超市, 咱们进去看看,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或类似的经历呢? (课件播放图片, 教师配乐解说)

“事件”超市

关爱类:

爸爸又给奶奶盖被子了。他说:“奶奶辛苦了一辈子, 需要孩子的关爱啊!”我的心忽然觉得十分湿润, 这小小的细节不就是对父母最生动的疼惜吗?

看, 很晚了, 老师还在给同学补课, 不时用手敲敲腰。老师啊, 您的孩子正生病在家等着您呢!

瞧, 爱心捐助, 同学们有的悄悄捐了自己买心爱玩具的钱;有的砸了自己存了多年的储蓄罐。这期间又有多少个动人的故事呀!

挫折类

我错了!”不知是羞愧还是感激, 老师的理解、同学的宽容, 那一刻, 我泪流满面。

意志类:

加油!加油!”他们拼着命往后拉。手麻了, 坚持着……腿软了, 坚持……直到累得摔倒在地……

看, 又是一个感人的情景:蚂蚁大军精诚合作, 锲而不舍。小小的身躯奋力扛起比自己大几十倍的东西。我不禁为之惊叹!

2. 同学们, 这些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一桩桩, 一件件, 司空见惯, 你留心过吗?

你还想到了哪些感人的事?其中哪一件最让你感动、难忘呢?把题目写下来。

3. 引导拟题。全体立正, 先报题目。要求:

(1) 认真听, 哪个题目最吸引人?选你最想听的一个; (2) 听到和自己题目一样时, 就坐下, 不重复报。 (学生报题目, 教师视具体情况适时点拨)

最想听谁的?哈!还没写就被人缠上喽!好题一半文, 题目出得好啊, 吸引人。

四、多元选材, 个性表达

时间没了, 今天咱们回去完成两个作业:

1. 把自己的题目改一下。

2. 想想怎样把这件感人的事写清楚、写具体, 写得打动人心。

你可以用刚学过的方法写 (指板书) , 也可回忆课文中或其他地方看来的一些表达方法, 写令你感动的事, 还可以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一封信, 介绍这件令你感动的事, 写法自定, 内容自定, 题目也自定。写好后再用今天学过的方法修改。

篇4:五下数学第四单元复习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选择题

1.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草案》。这说明( )

A.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

B.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

C.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

D.全国人大行使最高任免权

2.2006年3月5~14日召开的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参加会议的人大代表,通过认真审议,分别对温家宝总理的报告以及其他报告提出了意见,国务院及其他机关认真做了修改。这说明( )

A、人民代表的权利来自人民 B.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C.人民代表充分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D.人民代表享有提案权

3.近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能,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较大的司法不公案件进行个案监督,纠正了一批冤假错案,得到人民群众的肯定和赞扬。这说明( )

A.人大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B.人大可以代替司法机关的职权

C.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D.我国司法机关受人大监督,对人民负责

4.下列对我国政党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②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组织上独立,法律地位平等 ③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 ④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0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庆红在加强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中强调:进行以“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容的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据此回答5~6题。

5.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

A.关键 B.本质要求 C.核心 D.基础

6.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原因在于( )

①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③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④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于2006年3月在北京召开。据此回答7~9题。

7.“两会”的联袂召开是为了便于( )

A.人大和政协两个国家机构共同决定国家大事

B.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人大和政协的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

C.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

D.发挥政协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实现国家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8.从本质上看,“两会”的共同之处在于( )

A.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机关

B.成员都是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C.都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

D.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9.“两会”的主要区别在于( )

A.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政协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全国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C.全国人大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国政协实行民主协商原则

D.全国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全国政协委员由民主协商产生

10.在民族自治地方,要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 )

A、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B.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

C.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D.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

11.我国是一个多宗教共存的国家,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万多处,全国性和地方性宗教团体3000多个,各教都出版经典、书刊。这表明( )

A.我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 B.宗教组织可以向社会宣传有神论

C.国家鼓励群众信仰宗教 D.宗教的消极作用已经消失

12.我们之所以要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因为( )

①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②正常的宗教活动有系统化的理论指导

③正常的宗教活动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④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在法律范围内进行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指( )

①广大宗教信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 ②要求教徒把爱党、爱国、爱教有机结合起来 ③使宗教活动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④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取代封建迷信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其核心内容是( )

A.保障少数民族行使自决权 B.保障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

C.保障少数民族行使自主权 D.保障少数民族行使独立权

15.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社会和政治基础是( )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③ 我国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④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与特别行政区的共同点是( )

①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②都以国家统一为前提 ③都享有高度自治权,但不具有独立主权实体性质 ④都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已经进行三轮。此前,美国的强硬立场受到强烈批评,并且在会谈中受到严重孤立。韩国总统就曾说,美国和其它一些持强硬立场的国家仍希望朝鲜政府崩溃,这使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变得很困难。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17.在构成主权国家的四要素中,作为国家的生命和灵魂的要素是( )

A.人口 B.领土 C.政权 D.主权

18.美国这一强硬立场对朝鲜的主权构成了严重威胁。作为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享有的基本权利主要有( )

①独立权与平等权 ②自卫权与管辖权 ③不侵犯别国 ④不干涉他国内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我们之所以要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早日使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从当前国际形势看,这是因为( )

A.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B.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C.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D.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20.中国坚持要“和平崛起”,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今后中国发达了,也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坚持和平崛起,是因为( )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②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的国家 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21.安理会就世界重大问题进行表决时,我国有投赞成票、弃权票和反对票三种选择。这种选择的根据是( )

①我国的国家利益 ②大国统一的原则 ③友好国家的意愿 ④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22.2004年9月15日,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做出决定,不将乍得等极少数国家提出的所谓“2300万台湾人民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提案列入本届联大议程。台湾当局“加入联合国”的图谋之所以一直遭到失败,根本原因是( )

A.提案未获得三分之二以上会员国通过

B.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

C.台湾当局于20世纪70年代初就退出了联合国

D.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深刻分析了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据此回答23-25题。

23.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①是我国的执政党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坚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④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 )

A.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C.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D.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25.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世纪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成为新形势下我们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这表明( )

①中共中央在履行政府职能 ②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实行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 ③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26.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根据所学的政治常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2)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7.材料一:在全国政协当中,各民族不分大小,都有自己的政协委员。

材料二:1994年中央和其他省市无偿援助西藏建设62项工程。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1997年与1991年相比,西藏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6%,适龄儿童入学率提高32%。

(1)上述材料体现出我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基本原则?

(2)材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了这些原则的哪些具体内容?

28.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访中亚国家乌兹别克斯坦时发表讲话,再次强调指出:“中国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致力于睦邻、安邻、富邻。中国政府将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包括中亚在内的周边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愿同各方一道开创互利、互补、互惠的新格局。中国的发展将给中国人民带来越来越多的福祉,也必将对中亚地区加快发展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结合政治常识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致力于睦邻、安邻、富邻”?

29.2005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实施国务院颁布的依法行政纲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1)为什么要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2)应该怎样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C 3. D 4. C 5. B 6. D 7. D 8. D 9. B 10. A 11. A 12. D 13. B 14. B 15. C 16. C 17. D 18. A 19. D 20. C 21. C 22. D 23. D 24. C 25. B

二、非选择题

26.(1)科学执政,就是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按照科学的办法掌握和运用国家政权;民主执政,就是让广大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执政就是遵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使法律成为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权威。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伟大转变,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坚持科学执政,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可以保证国家和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避免倒退或失误;其次,坚持民主执政,可以真正做到执政为民,使国家政权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三,坚持依法执政能够保证国家稳定、健康、有序地发展,保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27.(1)上述材料体现出我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原则、民族繁荣原则。

(2)材料一说明我国各民族在政治地位上的平等关系。

材料二说明我国各民族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团结合作关系。

材料三说明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采取了积极扶持的政策,以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28.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消除了对外侵犯的根源。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平国际环境。“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致力于“睦邻、安邻、富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它有利于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14分)

29.(1)①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②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篇5:五下第四组单元整组教学反思

丽岙二小

王和秋

在语文教学相关杂志上,已能看到这样的标题:单元整组教学,开启语文教学新时代。本人认为,所为一个新时代,往往是符合学生喜好的,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教学应该是有巨大收益的。尤其是和以往的一课一课式的教学方式相比。但是,从本人和吴献安老师的捆绑式教学研究中,却未深刻地感受到这点。

一、学生兴趣缺失

经过一番设计之后,我们决定由吴献安老师上一节导读课。旨在导情,导学,导法。但是学生在上后,有点二愣子摸不清头脑,不知今天上了什么课。课如,我们以汶川地震为背景,通过朗诵诗歌,谈论知道的人物来激起对像谭千秋这样的人的感激之情。但是由于诗歌有点难,学生不能快速进入情境。

第二个环节是导学,教师要求学生在一口气读完四篇课文之后,说说每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但是学生的水平不一,一些学生早就读好了,一些学生过了15分钟,还没读完。这样,课堂上就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吃不饱的状况。

第三个环节是导法。导语中,虽然已经点明了各篇文章应如何学习,但是这样的说词十分具有理论性,一些中等生和差生更觉深奥,对学生兴趣也大减。

几个环节下来,学生的兴趣都不是很浓。语文教学中有一句话,兴趣是学习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不高的情况下,我们的导读课郊果也只能大打折扣了。

二、教师处理教材欠火侯

单元整组教材提倡将作文教学和听说训练纳入到阅读课文中进行教学,换句话,在课堂中进行一种语言能力方法的渗透。但是,这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内容。在分组教学中,本人和吴老师都无法做到这点。

虽然,我们把这个单元上完了,但是也在我们心中留下许多问号,我相信,经过大家智慧的结晶,单元整组教学一定会突显出它的优势来。

篇6:二年级数学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43-44页复习第1-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及连加的笔算方法,对千以内的加法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2、使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自觉进行估计,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口算、笔算、估算以及三位数的连加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准确进行笔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及连加。

教学过程:

一.揭题: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今天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好。(课题)

二.计算练习

1.复习第1题。1)出示口算题。

60+9080-4050+6070+8040+7090+3060+7050+90

2)生独立计算。3)汇报核对。4)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复习第2题。

1)指名读题,弄清题意。

独立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指名板演)

2)指名汇报,集体核对。

3)指名说自己是怎样验算的?要检查些什么?

(检查时要看验算的结果与竖式的结果是否一致,还要看数字有没有抄错。)

3.复习第3题

1)先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连一连。

2)独立计算,然后同桌互说。

3)汇报。说说要注意什么?

4)小结:在估算时,我们要把这些加数看作是与它接近的整百数,再将它们相加,结果不是一个具体的数。

4.复习第4题

1)指名说图意。

2)生独立计算。汇报。

5.复习第5题

1)指名说图意。

2)问:“三年级去的人数与一年级同样多”是什么意思?。

3)生独立完成,要求:先估计一下,三个年级一共去了多少人,再算一算你估计得对不对。

三.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43-44页复习第6-10题

教学要求:

1.在分析和解答“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运算的意义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

2.使学生养成检查的习惯,自觉进行估计,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分析和解答“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准确找出“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千以内数的加法的有关知识。(板书课题)

6.复习第6题1)出示:算一算,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346+113552+175

346+213452+275

346+313352+375

2)指名学生说一说。

师引导问:第一组中的第二个加数是怎样变化的?第二组中的第一个加数第二个加数呢?你推算它们的结果会不会有什么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3)学生计算验证自己的猜想。4)学生汇报结果,验证。

5)小结。

第一组:第一个加数不变,第二个加数每题分别比上一题增加100,和也相应地增加100.

第二组:第一个加数每题分别比上一题减少100,第二个加数每题分别比上一题增加100,结果和不变.

三.解决问题练习

1.复习第7题

1)学生自读题目。2)问:要求“下午用电缆多少米?”怎么想?

3)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生独立计算。

2.复习第8题

1)说图意。2)独立计算。汇报。

3.复习第9题

1)说图意。2)独立计算。3)汇报。说说这两个问题分别用了哪些条件。

4.复习第10题

1)小组里说说:下面每组数中,你认为哪一个数最特别?为什么?

2)指名说。

上一篇:矿井供电交流材料下一篇:员工学习劳模精神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