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24-09-06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精选8篇)

篇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现状自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原则和基本内容作出明确规定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快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已基本建立,在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管理体制等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1)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采取现收现付制社会统筹办法,养老保险费全部由国家和企业承担,个人不缴费。1991年6月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的提出,改变养老保险由国家和企业包下来的办法,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即职工个人也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同时规定,企业和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转入“养老保险基金账户”。1995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原则,规定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1997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各地现行的多种养老保险制度向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到1998年底,全国除个别地区外,都已按统一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运行。

(2)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建立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失业问题一直是有争论的问题,为避免冲突,1986年国务院第一次制定《国有企业失业保险暂行规定》时,采用了“待业保险”的概念。1993年国务院颁发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和《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初步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1999年1月国务院颁发了《失业保险条例》,对失业保险制度起到了规范作用。这标志着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针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增多,许多职工生活发生困难的情况,1998年6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就业机制,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2000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出要实现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制度的过渡。目前失业保险正处于不断改革和完善之中。

(3)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针对我国传统劳保医疗、公费医疗制度的弊端,自1994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在镇江和九江市进行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许多大城市也积极开展医疗改革试点。在总结医疗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于1998年11月召开了全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同年12月颁发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自1999年起全国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基本医疗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鉴于我国各地基金发展水平、财政和企业承受能力差别较大,《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在对重要政策作出原则规定的基础上,要求各地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实施方案,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改革办法,逐步把医疗保险改革推向深入。’·1998年以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同时,医疗机构、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改革也进入到整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中。

(4)改革完善社会救助,逐步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我国各地城市出现了由于失业、下岗而导致的新的贫困群体。面对这一社会问题,国务院于1997年9月颁发了《关于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并要求在1999年年底以前全国所有城市都要建立这一制度。目前,这一制度基本上已在各城市建立和实施,它对于帮助社会成员抵御生存危机、防止贫困、维

护社会安定,已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一些地区还进行了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试点工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对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目前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还存在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的问题,如保障对象和保障标准如何确定、如何开拓保障资金渠道以及如何使保障制度法制化和规范化,等等。

(5)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工作,尤其是社会保险工作由多部门管理,相互扯皮,办事效率低下。由于管理体制不顺,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进程和改革绩效,也给实际工作造成许多矛盾和困难。1998年3月,国务院通过了机构改革方案,新组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责是全面制定、组织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包括基本方针、政策及总体改革方案的拟订,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的编制、组织和实施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建立和运作,使社会保险由劳动部、人事部、全国总工会、民政部、卫生部等分头主管的局面得到改变,形成了社会保险的统一管理体制,为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创造了条件。

(6)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建设有了较大发展。1994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实施,对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规范商业保险活动,保护保险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督管理,促进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颁布实施。

在对特殊人群的社会保障方面,1995年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在社会保险各险种的立法方面,20世纪90年代先后颁布了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条例,2003年颁布了《工伤保险条例》。同时关于社会保险基金的专门立法也相应颁布。有关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

2.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从保障方式到管理体制都进行了彻底的变革,新的制度和保障体系已初步形成。不可否认,在变革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从目前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险,以实现社会公平为目标的基本社会保险在客观上要求全社会覆盖,或者说,全社会覆盖是社会保险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和条件。但从目前来看,现行的社会保险离全社会覆盖还有较大距离。截至2002年第3季度,我国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分别占全体居民的18.3%、10.7%和13%,基本保障的覆盖面还达不到1952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中规’定的20%的覆盖率,其主要原因是农村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

(2)近年来政府陆续制定了一些社会保险制度和条例,起到了一定的社会保险事业制度保证和法律规范作用。但从社会保险制度的实际运行情况看,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养老保险方面,新老职工的养老保险实施方案有所不同。一些企业由于经营情况较差,无力承担养老保险费用,老职工的养老金来源得不到解决,因此,出现了企业挪用职工个人账户资金来支付老职工养老金,造成职工个人账户空账的问题。在失业保险方面,失业保险并没有覆盖全体失业者和下岗者,失业保险金支付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失业者的基本需求。按规定,失业保险基金的来源应是财政、社会、企业各占1/3,但从目前来看,失业保险资金的来源存在缺口,尤其‘是企业由于资金缺乏,无法支付失业保险基金的1/3,因而也将得不到来自财政和社会的另外2/3的资金。在医疗保险方面,各地虽在实行医疗保险改革,但原体制所遗留下来的弊病仍然存在,如不合理的医疗行为导致医疗资源严重浪费、医疗费用大幅度增长、医疗服务质量效果不能令人满意等。在基本社

会保险制度建立的同时,补充层次的保险制度发展滞后。如养老保险体系中,实行企业年金的职工不到全部职工的5%,补充医疗保险发展缓慢。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建设还十分艰难。

(3)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法律体系尚有待建设。目前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央与地方社会保障权责划分不够清晰,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与管理机制不健全。在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建设方面,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滞后的问题日益暴露。同时在法律条文制定方面,仅由国务院有关部委制定法规或由地方出台改革方案,这与社会保障法应有的地位不相称,有时还会产生部门规章之间不衔接、地方标准差距过大等问题。

(4)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还有待完善。从资金短缺、服务设施老化等问题,社区社会福利服务也正在建设中。如何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更多的关注,是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关键所在。从社会救助方面看,虽然国务院要求尽快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目前仍有部分城市未建立起这项保障居民最基本生存需要的制度。不过,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中国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改革的基本构架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能够逐渐克服上述问题,在完善和发展中实现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目标。

三、我国“十一五”计划时期(2006--2010年)社会保障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之一。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六届三中全会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心任务。这两次重要会议通过的文件都把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战略任务,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观念上的一个重大转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体现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

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①完善企业基本养老制度,将城镇就业人员全部纳入该体系,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同时将基本养老金统筹到省级水平,部分条件成熟的统筹到全国水平;

②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将企业下岗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并人失业保险体系;

③在基本医疗保险上完成“三同步改革”(即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系统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同步改革),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医疗保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来保护弱势群体的生活权益,并积极推进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但因各种因素的影响,仍然面临许多问题与困难。1.社会保障责任划分模糊目前影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最大问题,是社会保障责任划分不清晰。在现行框架下,社会保障的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混淆在一起,这种状态既不利于有计划、有步骤地化解历史责任,1也使社会保障的现实责任难以准确估量;政府责任边界不清,既影响了政府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决心,也妨碍了民间或社会乃至市场发挥相应的作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缺乏必要的职责分工,社会保障财权与事权相分离,这不仅加重了中央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造成了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改革中的消极被动状态。社会保障体系尚待完善传统的社会保障体系已被完全打破,而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全面确立,中国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事实上还有很多漏洞。在社会救助制度方面,还未能充分考虑到贫困人口的住房、疾病医疗、子女教育需求等,多数农村地区仍未真正建立制度化的贫困救助制度。在社会保险制度方面,还有大量城市劳动者未被基本养老保险所覆盖,因病致贫的现象并不罕见;参加工伤保险的劳动者占非农劳动者总数的比例过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难以适应非正规就业群体的需要而扩大覆盖面;因生育保险制度的缺乏,妇女与男子的就业地位并不平等,进而影响到育龄妇女的收入与生活。在福利制度方面,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的老年人护理体系还未提到福利制度的建设日程;残疾人需要的康复服务非常欠缺。此外,面向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比较薄弱,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大量流动人口还未被纳入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中。3.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还面临诸多困难首先,巨额的历史债务需要消化。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从单位保险转向社会保险、从现收现付模式转向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自然形成了巨额历史债务,因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中老年职工并无任何养老基金积累,而现在的一代人在承担上一代人养老金的同时还要为自己积累部分养老金。其次,地区发展不平衡阻碍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形成。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状况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在这一背景下,很难迅速有效地确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将这一制度推行到全国。再次,资金供应体系尚未形成。在社会保险费征缴方面,由于立法欠缺和监管不力,大多数非国有单位并未参与,部分国有企业拖欠社会保险费的现象屡禁不绝,面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资金需求,当前的筹资措施显得乏力。最后,一些认识误区阻碍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这些认识误区主要包括:对社会保障的功能与作用认识不清,仅仅将其作为一项配套措施而不是一项基本的社会制度来建设;在减轻政府责任的同时忽视了社会保障制度追求社会公平的本质取向,存在着将社会保障视为经济政策或经济政策补充措施的倾向;对商业保险与保险公司寄予了超越现实的期望;在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时仍然将社会保障视为城镇居民的专利;在强调社会保障水平过高带来不良后果的同时,亦存在着对社会保障水平过低或不足带来不良后果的忽视;对社会保障立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认识不足。上述认识误区必定会影响政府的社会保障政策选择,进而影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化。4.政府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当前,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有一部分社会成员未能摆脱贫困,他们在新的利益分配中被弱势化。面对规模巨大且存在不同需求的社会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需要有相应的财力支撑,政府财政所面临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篇2: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浅析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金彦

论文关键词:养老保障制度 社会统筹 个人账户 补充养老保险 基金

论文摘要:文章从世界及我国即将面临的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入手,提出应在我国建立起一种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养老保障制度的观点。通过分析我国现阶段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为主的养老保障制度,提出关系到养老保障制度生存及改革中巫待解决的四个问题,并分别就这四个问题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人口老龄化现象自19世纪后期在发达国家出现以来,已引起各国的关注。在发展中国家,随着人口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人口结构也开始向老龄化方向发展。据专家预计,到2030年,全球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由目前的9%上升至16%.西方人口专家将本世纪称为“世界性人口老龄化的时代”.面对即将到来的全球性的银色浪潮,世界各国一直在探索如何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至今已产生了各具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

在我国,由于20世纪50-60年代的人口高速增长,以及70年代以后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不久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因此,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必须能够承受-2030年左右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并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目前,我国基本养老金计划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社会统筹部分实行现收现付制,其基本特征是退休保障成本在代际间转移,这个部分主要解决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来源问题;个人账户部分实行长期积累,是基金制,这个部分主要是老年人按照所尽的缴费义务多少的不同收取不等的养老金。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实行的是个人账户的方式,也就是基金制,它使实力雄厚企业的退休员工将有更多养老金收人,它是一条增强企业吸引力、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有效措施。

由于我国养老金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具体操作执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能否合理地解决对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生存与改革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前的阳体制所带来的遗留问题

近几年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对旧体制遗留的问题不做处理,新体制就根本不可能顺利运行。要想完成向新体制的过渡和改革,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即正视旧体制的遗留责任问题,并认真地加以解决。

旧体制的遗留责任包括两个不同的部分:一是已退休职工(“老人”)的养老金来源问题;二是改革前参加工作的在职职工(“中人”)个人账户中积欠的“空账”如何补齐的问题。这两部分都需要一种特殊的解决办法。

笔者认为应另外成立一个过渡机构,把已退休职工的养老金筹集、发放及管理责任全部交给这个过渡机构负责。“中人”随新职工一起全部进人新体制,即分别加人社会统筹系统和个人账户系统。“中人”个人账户中“空账”的充实责任,也交给上述过渡机构,以承债方式落实。由这个过渡机构与新制度体系中的个人账户管理机构签署明确的债务协议,制定一个稳妥的债务及利息偿还计划。另外,将部分国有资产变现,所得用于充实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空账”,这也是现阶段可采取的方法之一。

简而言之,新制度中的社会统筹体系与个人账户体系要严格分开;转轨期间旧体制遗留责任的`处理和新制度的建设,在机构设置、人员管理、资金筹集及债务责任上也要严格分开。

二、社会统筹养老保险的费用缴纳是采取“费”还是“税”的形式

鉴于目前社会保障费常因征缴力度不足,缺乏法律基础等原因而面临拒缴问题,不少人建议实施“费”改“税”.无疑征税有征税的优点,例如具有强制性、管理成本低等,因此,可以开征社会保障税,以保证社会统筹部分能够得到有效的征收。当然,社会统筹养老金也可以由税务部门代征,所征收资金全部进人社会统筹养老基金或社会统筹养老金财政专户。

三、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在养老保险制度中应处的地位

我国目前虽已建立了三个层次的养老金制度模式,但现阶段养老保险改革的重点仍停留在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上,而类似于国外职业养老金计划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目前只处于一种零星发展的状态。这主要是由于人们长期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功能定位于辅助性地位,担当着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角色。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深人,笔者认为大力发展类似西方职业养老金计划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也应担当重要角色,而不仅仅是一种辅助性地位。这可从养老金工资替代率上体现出来。我国目前实行“统账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职工退休后从统筹账户中取得的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总的替代率,相当于职工退休时工资的45%-55%左右,这样水平的替代率只能满足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需要,而国际公认的退休职工保持正常生活水平的替代率为75% .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企业层次的养老金计划,使其提供的替代率在20%-30%左右,从而使总的替代率达到75%,以保持退休职工的正常生活。

四、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

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关系到整个制度的成败,尤其实行部分积累的统账结合制度,基金的保值增值是最为重要的问题。

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尚未走出一条规范化运作的可以抵御风险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据有关部门测算,基金平均回报率扣除通涨率后,实际收益率为负值。养老基金不能实现投资增值,对抵御人口老龄化和减轻国家、企业负担都很不利,特别是个人账户积累基金的增值直接影响到职工退休后的保障生活水平,收益率远低于工资增长率时,工资替代率就难以保持合理水平。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基金不由政府机构直接经营,而是以委托、授权方式交由具有诚信和能力的民间机构投资运营,并且应形成多家竞争机制。可以在目前大致具备经营条件并在全国各地均有一定业务基础的商业金融、保险等机构中进行选择,以承担基金经营任务。

篇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国家, 粗略估计, 在城镇人口中大约有15%~20%的人群属于低收入人群范围。要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单纯依靠市场化体制调动“市场无形之手”配置资源是远远不够的, 这个时候更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发挥主观能动性。在2007年8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出台后, 一系列住房保障政策陆续跟进, 表明政府实现“居者有其屋”的决心, 其充分实现途径就是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

自1998年实现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至今, 我国基本上已经建立起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组成的住房保障体系, 为解决广大群众的住房问题, 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由于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启动较晚, 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当前住房保障体系存在的几点问题

1. 住房公积金制度执行中存在公平缺失

住房公积金制度自建立以来, 覆盖面不断扩大, 归集额和缴存额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对中等收入者购买房屋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作用。但是, 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公平缺失, 偏离了制度设立的初衷。

一方面, 住房公积金制度尚未实现全面覆盖。截至2008年末, 全国住房公积金实际缴存人数为7745.09万人, 比2007年增长了7.75%, 但与《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覆盖城镇在职职工的要求相比, 全国住房公积金的覆盖率平均只有70%左右, 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其中还不包括城镇个体工商户、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民工等尚未明确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范围的群体。

另一方面, 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规定不利于满足中低收入阶层的购房要求。我国职工收入水平和住房需求状况差距较大, 住房公积金存款人和贷款人往往不能很好地匹配。由于首付等条件限制, 真正需要解决和改善住房条件的低收入家庭不会提出贷款申请。在公积金的净储户中, 还有一批下岗和失业的职工, 他们不仅根本不可能向公积金申请贷款, 而且其公积金储户只能封存不能提取。这时, 会出现低收入者用自己的储蓄为少数中高收入者购房提供补贴的扭曲局面。

2. 廉租房制度建设缓慢, 覆盖范围小

目前, 在廉租房房源供应方面, 仍存在诸多难点:没有旧的公房可以腾退用于廉租;政府和单位兴建廉租住房的资金难以筹集;房地产开发公司不愿意承建廉租住房;即使是承担社会福利工作的单位, 由于其财政受制于政府, 其本身没有太多的经济来源, 因而没有经济能力兴建或是购置廉租住房。全国土地出让收支基本情况显示, 2009年全国用于廉租住房支出仅为187.1亿元, 仅占当年土地出让支出总额的1.5%。《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办法》中规定, 土地出让净收益资金中将有不低于10%的比例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而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支结余达1912.6亿元。据此计算, 我国廉租住房支持明显低于土地出让净收益的10%。这意味着全国多数地区并未按规定完成廉租住房的建设任务。

此外, 我国廉租房的保障对象只面向具有城镇户口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或是具有城镇户口的双困户家庭。一些收入和住房面积标准高于廉租房申请条件但又买不起经济适用房的家庭无力通过市场租赁或购买住房的问题比较突出。同时, 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 新职工的阶段性住房支付能力不足矛盾日益显现, 外来务工人员群体未被体纳入廉租房政策的保障范围内, 但他们的居住条件也亟须得到改善。

3.保障房监管和退出机制亟待完善

由于我国大部分城市尚未建立起保障房的科学监管与退出机制, 可能导致保障性住房供给结构失衡, 从而进一步加剧了保障性住房的供需矛盾。我国城镇居民一旦购买到经济适用房或享受到实物配租形式的廉租房, 便将长期拥有, 形成了福利固化。据有关部门调查, 1998年第一批经济适用房的购买者中部分已购买了商品房, 他们在享受了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 又通过将经济适用房出售或出租获得了额外的收益;廉租房市场同样存在类似问题:一些城市的低收入群体虽然已经摆脱了贫困, 但依然占有廉租房的情况屡见不鲜。其后果, 一方面影响了保障性住房的有效流动, 限制了这一稀缺资源效益最大化的配置;另一方面造成了保障性住房资源未能真正供给于最需要的低收入家庭, 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

对于完善我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快立法建设, 以法律形式保障公民的基本住房需求

明确各级政府在住房保障方面的法定职责和地位, 住房保障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 需要有效的法律支持。目前, 我国还缺乏符合我国国情的统一的住房保障法律法规, 从法律角度明确住房保障对象、保障标准、保障水平、保障资金的来源以及建立专门管理机构, 以实现对各级政府履行住房保障职责的最大约束力和强制力, 为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提供法律基础和保障。各地方也应当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的实际, 制定出地方性的住房保障法规, 并针对住房保障的不同对象, 提供多种不同方式的住房保障。2009年6月, 全国第一部社会保障性住房地方法规———《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正式施行, 它根据厦门市实际情况, 对社会保障性住房的规划与建设、申请与分配、售价与租金、退出、使用管理、法律责任等进行了规范, 并首次以地方法规的形式, 明确了社会保障性住房坚持小户型原则, 明确了住房保障范围为住房困难家庭。它的颁布实施意味着我国地方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开始步入法制化轨道。

2. 明确政府职能, 加大公共财政支持力度

保障房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之一, 为中央财政资金的划拨及地方财政资金的配套。由于保障房的公益性质, 财政资金毫无疑问须承担起主要责任。政府应通过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支持住房保障, 运用多种政策手段给予低收入群体不同的保障支持力度, 帮助低收入群体获得基本的住房。要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政对住房保障资金的支持制度, 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住房保障上的事权和财权;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 确保地方住房保障建设资金落实到位, 专款专用;完善符合住房保障制度要求的财政体制, 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住房保障的事权并给予相应的财权, 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住房保障上的职责划分与分工配合关系;通过政策工具和金融创新, 引导拉动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

3. 加强住房金融体系建设, 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

保障住房制度建设需要一套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实现对于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政策性金融支持, 一方面要求金融机构在加强商业性信贷风险管理的同时, 要加快调整房地产信贷结构, 优先支持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 优先满足具有偿还能力的家庭购买自住房的贷款需求;另一方面, 还要求金融机构积极配合国家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切实改进对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建设的金融服务。

作为我国政策性住房金融的核心及主要内容, 住房公积金制度尚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首先, 要扩大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 让更多的城镇职工享受优惠的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其次, 对公积金贷款的规定要更加灵活, 保证中低收入人群的有效贷款额度, 更加切合中低收入阶层的实际需要;再次, 建立健全我国用工制度改革, 流动人员的登记管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匹配等相关制度, 最终目的是公积金制度真正实现全面覆盖低收入阶层。

4. 扩大住房保障范围, 建立多层次保障性住房体系

篇4: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污染物总量控制方面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实施改变了单纯超标收费不利于污染物总量的控制的局面。有些排污单位虽然排放的污水浓度达到或低于国家排放标准,但是其排放污染的总量却远远大于一些超标排污单位。对于一个地域而言,其环境容量是一定的,这些排污单位实质是侵占了大量的环境容量,对环境造成的损害远远大于一些超标排污单位。甚至一些排污单位为了达到达标排放的目的,不惜采用稀释的办法,这种达标排放对环境质量的改变不仅没有任何好处,而且还造成了大量自然资源的浪费。

2.污染物的治理方面

对一定区域的环境质量而言,排放其中的污染物的毒性有叠加作用,因此实行单因子收费是不尽科学的。实施总量收费后,特别是排污单位在治理污染物的时候,改变了排污单位只对原收费的因子进行治理的观念。最具有代表的例子是火力发电行业的废气处理,该行业的烟尘、SO2、NOX为主要污染因子,排污者原只注重对烟尘的治理,从而做到烟尘不超标而不缴费,自《条例》执行后,该行业认识到了SO2、NOX的排污费额将会大大加大其生产成本,便纷纷安装脱硫即低氧燃烧的设备,加大了治理的面和力度,从而改善了环境质量。

3.排污者的环境意识方面

对于部分行业而言,现行收费标准已接近或略等于治理成本,这就使排污者打消了“缴排污费、买排污权”的宁可缴费,不合理的念頭。特别一提的是备有燃煤锅炉,且单炉月耗煤在500吨以上的企业。一台多管旋风除尘器的价格在2—3万元,能使用6—10年,每年运行费用2—2。5万元,这样算下来每年运行费用、折旧费用及所缴纳排污费大概是3.5万元左右。而不治理直接交排污费每年大概是3—4万元。从而有利于企业自觉地进行治理。

《条例》的贯彻以来,明显的感受到它给环保工作带来的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基层环境监察机构感受最深。无论是从企业自我认识方面,还是企业对环保人员工作的配合程度方面,都可以看到《条例》的实施是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道路上有力的法律武器。

但在贯彻实施《条例》的具体工作上,特别是具体投入到申报一审核一核定工作中去的基层环境监察人员是最有体会的,《条例》的配套政策与所使用的相关工具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3.1《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与申报表不够人性化,内容的重复性太严重

排污申报是最基础的工作,也是环境监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目前所使用配套工具,即《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和申报表,它们的操作和填报使得环境监察人员和排污者都感到工作繁重,且是年年如此。由于《申报表》的复杂,再加上企业环保人员水平受限,环境监察人员代劳的事频频发生。

现行《申报表》分为上、下两年度的内容,而且上年信息占大半篇幅,不宜年年这样搞,只适宜企业第一年的申报,以后无此必要。具体的说,完整细致的做完一年申报后,以后再做申报其上一年度情况中的除基本信息经常变化的部分外,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其排放介质已被环境监察部门所掌握。因此,就不必要求排污者填写,避免了环境监察部门逐厂核查、检验对错,浪费时间。《申报表》中下一年度情况为预报情况,先填总表,再填年表,最后填月表,这样加大排污者工作量,前后仅是简单的乘、加关系,重复性较严重。尽管如此,对于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来说,错误率仍然较高。

3.2核定或复核核定数据与真实的排污量存在着不一致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环境保护工作中重要问题之一。此问题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环境监察机构的排污费收缴;会导致新建项目污染指标下达受到影响;会导致污染治理的方向有误;而且会直接影响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决策有误。这一问题的存在大致有二个因素。

3.2.1核定或复核核定数据的来源不明

《关于排污费征收核定有关工作的通知》现定的几种核定方法中,首先具备自动监控仪器的企业在数量上很少,其次环境监测部门能够提供监督性监测报告的少之又少,甚至常年没有一份报告。因此,核定数据的来源只能寄托于物料测算,《通知》中规定“不具备监测条件的。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定的物料测算所得物料测算数据”(这里且不讨论具不具备监测条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定的物料测算方法在哪里,基层监察机构不知道。

在具体的核定或复核核定工作中,基层监察机构采用五花八门的系数手册,有的行业的排污系数在不同的手册,甚至在同一本手册中不同章节中有着天壤之别。企业状况基本雷同的由不同地区的环境监察机构核定,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果也有较大差别。

3.2.2核定和复核核定工作受干预

《条例》的实施,使排污收费的征收力度有了很大的保证,从而使以往的协商收费向总量收费在很大的程度上有了改变。但是地方环保部门在执行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事先协商费用,然后倒推污染量,再加上操作员的水平受限,在推倒过程中不计较污染物的种类、数量、介质等问题,只要能推倒出定额的污染量来即可。

环境监察机构的核定及复核核定受到地方的干预也是比较严重的。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有时核定工作不得不作出让步,从而使得那些重排污单位在核定结果上是少排污或不排污。这又是影响核定与真实量不一致的重要因素。

3.3上级部门督查的项目不清,下级顾此失彼

在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申报核定督查的工作中,由于没有一个固定格式(即检查内容),下级部门在迎检工作中很的被动。如在督查一家造纸厂的申报情况中,由于下级部门拿不出该厂的新鲜用水量的数据来源(即用水发票),那么下面的工作予以否定。在督查水泥厂时,拿不出用煤发票,则予以否定。这样的做法不尽公平、合理。县级环保部门管辖的大多是乡镇企业或私营企业,其用水大多采用自卑水井,水费则是协商而定。由于是私营企业,其财务制度不完备,所以让每个企业拿出水费缴费的单据是很难办到。造纸行业主要控制指标为COD,如生产10000吨瓦楞纸(非化学制浆),则用水量为100万吨左右,回用20%,排放45—65万吨,如水处理去除率效在80%左右,那么排放COD就在120吨左右。水泥行业主要控制指标为工业粉尘,年产量10万吨水泥,如全线无除尘设备则排放水泥产量的10—15%左右,即排放1—1.5万吨工业粉尘。如除尘器的去除率在95%,则排放0.05—0.075万吨。用上述方法检查某一企业的申报情况及核定情况,难道不比死板在查看发票要准确快捷的多吗?当然原始资料也不容忽视,如生产工艺流程、监测报告、监察记录等。仅仅因为一种票据没有而否定全盘是要不得的。

3.4“三表合一”的制度推行不力

篇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经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物流业已初具规模,但相应的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制定有一定的滞后,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的、统一的物流法,我国现行的调整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都散见于关于物流各个环节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国际条约、国际惯例以及各种技术规范、技术法规中,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物流法律制度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有规范不协调从总体结构上来看,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而系统地调整物流法律关系的部门法。现行的物流立法涉及众多部门,中交通、铁道、航空、内贸、外贸等等,而这些法律法规过于分散,缺乏系统性,甚至各个法律法规之间还存在着不协调和冲突现现象,这就使得物流法律法规的指导和规范作用难以落到实处。

2、现有规范不完整从完整性上来看,不少物流关系没有法律法规加以调整和规范,物流业仍有不少法律真空地带。物流业发展迅速,现代物流业务已经远远超出最初的仓储运输,而对于出现的新业务和新问题,原有的物流法律法规没有对其进行调整和规范。比如对于物流标准化问题,我国目前只颁布了《国家物流术语标准化规定》,而对于其他各个方面的标准则无规定。

3、法律规范效力层次低从法律效力上来看,我国现行的物流法律法规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强。现行很多物流法律法规多是由中央各部委、地方制定和颁布的,大多是一些条例、办法、规定和通知等,规范性不强,在具体运用中缺乏操作性,难以产生法律效力,多数只适合作为法庭审判的参照性依据,不利于调整各物流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4、物流立法相对滞后从时效性来看,我国物流法律法规相对滞后。随着经济体制、管理体制以及市场环境等的变化,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已大为不同,但由于现行的一些物流法规还是从原计划经济体制中延续下来的,所以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物流的发展,更难适应我国加入wto 以后物流国家化发展的需要。

二、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框架构建

完善物流法律制度,建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物流法体系,是促进我国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物流法体系是以物流法为基础、以物流主体和行为法律规范为主体的各种法律规范按照一定规律所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我国物流法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流主体法,即确立物流主体资格、明确物流主体权利义务和物流产业进入和退出机制的法律规范。物流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物流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二是物流行为法,即调整物流主体从事物流活动行为的法律规范,它是各种物流交易行为、惯例法律化的产物。物流活动涉及采购、仓储、运输、流通加工、包装、配送、装卸、搬运、信息处理等方面;三是物流市场管理法,即调整国家与物流主体之间以及物流主体之间市场关系的法律规范。通过法律手段加强对物流的组织管理,创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四是物流标准法,即确定物流行业相关技术性标准的法律规范。

篇6: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摘 要: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构的调整,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本文从社会保障制度当前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完善当今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关键词:社会保障 存在问题 完善措施

所谓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的情况下,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设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保障事业全面、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是值得我们认真思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50年来,实现宪法规定的社会保障权利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目前在我国,社会保障的功能和作用已经逐渐深入人心,新型的社会保障的整体框架基本形成,主要表现为:初步完成了从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到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确立了以养老、医疗与失业保险制度为骨干的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创立了力求把公平与效率结合起来,把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结合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如今,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人口老龄化高峰对社会保障造成巨大压力,养老保险基金不能满足人口老龄化的要求;经济体制转轨伴随的高失业、两极分化等问题对社会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特有的宏观经济波动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难以适应。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2、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缺陷

自建国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建立了一套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显现出来,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了。概括的来说,我国传统社会保障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 2.1.社会保障法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是以社会保险费征缴和发放为基础、以部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居民生活救济为辅助而形成的一套制度。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法制化建设滞后,现行的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管理与使用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所制订的只是一些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这种立法的低层次状况不仅导致我国社会保障法律规范的强制力低,而且也导致现行法律往往更多注重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造成各部门之间立法的矛盾和各地方立法的不协调,最终导致各地社会保障的做法难以统一。2.2.统筹层次低,覆盖面窄

目前我国社会保险费的统筹层次很低,虽然国家也要求各地区尽快实现省级统筹,但大部分地区落实到地市级统筹,还存在不少的县级统筹。我国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天然环境各不相同,经济基础也不一样,管理水平和人才条件也存在着一定差异,这些都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也决定着一个地区的资金筹措能力。目前,我国过低的社会保障资金的统筹层次直接影响了社会保障的良好运行,表现为:条件好的地方,较低的收费率即可满足当地的社会保障支出,条件差的地方,较高的收费率也无法满足当地的社会保障支出。

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覆盖全体公民,目前参加城镇社会保险的单位绝大多数仍为原来的国有、集体企业。从人员构成看,个体、私营经济组织只占总数的8%,大量涌现的个体、民营经济不参保或参保不缴费的现象十分严重。一些已参保单位采取尽可能少报工资总额的手段偷、漏社会保险费。国有企业停产、改制、破产等无力缴费,造成大量参保人员的流失。按照当前的制度,越是需要社会保障的弱势群体反而越因为负担不起社会保障而无法享受到社会保障。另外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模式,各地的发展也极不均衡。

2.3.管理体制及社会基金管理存在很多漏洞

我国党和政府中的许多部门,如中央组织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民政部、总工会、卫生部和一些保险公司等,都在不同的范围和程度上参与了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工作,这种政出多门的情况不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另外在养老保险方面,大量企业逃避参保,不合规定的提前退休以及退休人员死亡后由家属继续领取养老金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在失业保险方面,随着下岗与失业并轨,失业保险体系在财务方面的不可持续性苗头迅速显现,部分省份失业保险金出现收不抵支现象。鉴于中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高失业难以避免,因此,现行失业保险体系要想保持长期收支平衡几乎不可能。在医疗保险方面,虽然从表面看,医疗保险制度是可持续的,但目前做到的只是统筹基金维持收支平衡,且以严格控制受益范围为基础,部分参保人员个人帐户资金严重不足,个人负担过重是普遍现象。其次,参保人、医疗服务机构设法侵蚀统筹基金以牟取个人或小群体利益的动机普遍很强,且手段多样化。在这种形势下,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能否维持长期收支平衡值得怀疑。2.4.社会保障基础薄,妨碍因素多

从我国的现状看,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主要是企业支付,少量部分由国家补充,个人交纳较少,不能很好体现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负责的原则。实际上政府举办的基本保障变成了全部保险,这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人口多、底子薄、国家总体财政经济实力尚不雄厚的国情不相适应。大部分私营个体老板及职工不参加社会保险,有的基层职员还自愿放弃企业本可以为他们上的社会保险。

另外,从当前的制度和操作上来看,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员工是否参加社会保险还不是员工个人的自主行为,而是由企事业单位领导决定的,与企事业单位领导的行为方式和单位经营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也有相当多的单位利用政策或制度的空当,虽然工作上需要某一员工,并长期使用,就是不与此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也不用为此职工上社会保险。也有不少国有企业的领导想按时为其正式职工上社会保险,但由于企业困难得连职工工资都发不了,自然也无能力为职工交社会保险费了。

3、完善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措施

当前,我国政通人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国上下社会保障的意识不断增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具备很好的社会条件和物质基础。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3.1.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进程

社会保障是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社会经济制度,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保证。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对于推进社会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立法层次低,在我国已经制定出来的社会保障法规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缺乏法律责任的现象,无法发挥法律规范的强制功能,无法确保社会保障措施的有效实施。在实际工作中,推进社会保障工作遇到的很多矛盾和问题,都与法制不健全、监察手段不足有关,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法制建设。当前需要加快这方面的工作步伐,尽快把成熟的经验和做法上升为法律,尽快出台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加强法制建设,形成基本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措施相结合的法律政策体系,将为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法律依据,推动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3.2.以扩大覆盖面为重点,加快完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

社会统筹必须具有较大的范围,不能过窄。“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社会保险遵循“大数法则”,即参加保险的人数越多(覆盖面越大),互济功能就越大,抗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人数的广覆盖是做大做强社会保险的坚实基础。所以,要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要统筹考虑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将各类人群纳入覆盖范围,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在城镇,应当继续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逐步把各类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都纳入覆盖范围,同时抓紧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加紧研究制定城镇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困难集体企业和无工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办法。在农村,应当全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探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与家庭保障、土地保障相结合的保障体系。当前,要特别注意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做到即征即保,确保他们的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3.3.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增收节支

社会保险的制度运行有赖于资金的支撑,社会保险远期基金支付压力很大,若要缓冲压力,填补缺口,必须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真正实现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的模式转换,同时要加大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增收节支。当前,我国要扩大覆盖范围和提高保障水平,必须进一步加强基金征缴工作,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同时要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因此现阶段,必须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工作,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要情报告制度,完善社会保障监督委员会的工作机制,加强监督队伍建设,开展基金安全教育活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发挥行政监督、专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协同作用,形成人人关心基金安全、重视基金安全、维护基金安全的社会氛围。

3.4.完善社保基金的管理,加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能力建设 要完善社保基金的管理,打击骗保行为,首先建立信息联网,是社会保险管理方面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也是一个基础工作;广泛运用现代化化信息管理技术,健全养老、失业、医保信息监控体系,利用信息系统进行异常数据的监控、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督检查;同时采取宏观与微观、常规与突击、全面与重点等方法,提高监管水平和效率。其次大力宣传举报制度,将养老、失业、医保政策执行过程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营造全社会打击骗保氛围。再次,加大处罚力度,发现一例,查处一例,决不手软,让“骗保硕鼠”无处藏身。社会保障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非常强的事业。需要大批熟悉政策、精通业务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如精算师、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投资人等)和一支既有理论和政策水平、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干部队伍,应当加强这类专业人才和干部队伍的教育与培养,保证新的社会保障体制的有效运作,更好地行使社保机构的管理职能。3.5.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建立和实行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二是建立和实行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以土地换保障,率先建立失地农民的养老和失业保险已经是势在必行;

三是积极探索国家粮补资金用于农村社保建设的途径;

四是加快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步伐。要按照“风险共担、互助共济”的原则,着力完善政府推进、农民互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快以大病医疗统筹为主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五是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工”是一支在城市化进程中只完成了职业转换却没有完成身份转换的特殊群体。目前,最迫切的是尽快建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大病、疾病的住院保障机制,以及合法权益受损或遭遇不公平待遇时的社会救援制度。因此,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建立起覆盖农村的全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3.6.开展社会保障理论和战略研究,为制度和机制创新提供支持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理论与战略研究滞后,社会保障规划和制度设计缺乏系统性,政策不衔接,责任不清晰,使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影响和制约着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目前,我国迫切需要集思广益,推动社会各界深入开展有关社会保障的理论和战略研究。理论研究要着眼于总结我国社会保障的生动实践,充分认识社会保障的地位和作用,正确把握社会保障的规律和特点,不断探索实现社会保障的方法和途径,形成和丰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理论,以增强工作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战略研究要在认真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条件的基础上,加强宏观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对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总体设计和系统规划,明确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主要任务,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总之,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和谐稳定的大局;因此, 我们要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同时也只有不断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使社会保障这项“关乎国运、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真正健康有序、扎实有效地顺利推进。参考文献:

1、唐东会.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中的问题及建议.工业技术与经济.2007(4):37-39

2、刘俊,林俊岚.浅析构建我国社会保障法的重要性及其完善方式.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4):103-104

3、李增梅,孔庆梅.健全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07(5):67-68

4、王兆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集团经济研究.2007(6):83-84

5、李秀玲.制约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障碍分析与解决措施.时代贸易.2007(7):40-41

篇7: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确立,使农村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旧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基本瓦解,农村传统的依赖于土地的生活保障体系被削弱,农村以家庭为支撑的生活保障发生了很大变化,生存、养老、医疗等重要问题日趋凸显。构建并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对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低保,养老保险,医疗制度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在农村出现了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的趋势。农村传统的以家庭为主的保障模式已难以为继,需要构建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力和经济结构相适应的,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稳步增加农民收入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更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农村社会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1.1 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农村社会的必然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都将发生很大变化,农村的各种生产要素开始流动,大批农村劳动力将脱离传统农业领域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原有的集体保障功能将越来越弱,农民不仅面临着市场冈险,而目还有各种各样的社会风险,而目前农民承受各种风险的能力都比较弱。因此,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更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农村社会的需要。

1.2 是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重要手段

我国是—个典型的城乡二元化结构的国家,城乡差别是长期以来—直存在的—个突出问题。城乡差别表现在多个方面,而这在社会保障待遇方面更加突出。农村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全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要求,而目有利于

第 1 页

促进城乡人才流动,缩小城乡差距,从而为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体化做出贡献。

1.3 是维护农民国民待遇的客观要求 社会保障实行城乡区别对待的—个可解释的理由是,农民拥有了国家给予的土地使用权而获得了土地保障,因而,国家对农民的保障就不再承担更多的责任。然而,这并不能成为将农民排挤在社会保障体系以外的理由。首先,全体国民都具有享受社会保障的基本权利,农民自然应该包括在内。其次,长期以来,农民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理应得到—定的回报,理应与城市居民—起平等地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因此,国家理应对农民的保障利益损失作出—定的补偿,应该将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之中。因此,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我们没有理由将农民排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城市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二元化,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在广大的农村,仍然是以国家救济和乡村集体办福利事业为主的社会保障,除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进行了改革试点以外,其它保险项目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无论是优抚、“五保”,还是救灾、救济,都是以特定的农民为对象的,数量也很少,大多数农民并没有享受社会保障。这种非均衡的二元保障政策,直接造成城镇居民与农村人口在社会保障资源享用与权利分配过程中的不平等,农民群体往往在医疗、教育和就业保障方面遭遇排斥和挤压,无法分享到应有待遇,致使农村社会保障的发生体系不健全,保障水平低层次。

2.1 农民自主保障意识薄弱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离不开广大农民的自觉参与,而目前广大农民在这方面的意识仍然较弱,也不了解参与社会保障的好处,他们直对各种保障问题的最常用的办法仍然是“养儿防老”。五千年的封建文化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国农民的思想,养儿防老,存钱防灾,农民的支出主要用于衣食住行,而以参加社会保险来进行自我保障的意识比较淡薄。

2.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缓慢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特困群体的救助主要是采取季节性救助,各地也根据实际,开展了农村特困群体定期定量补助及临时困难补助等办法,使得部分农村特困群体生活有了一定的保障。但由于补助面不宽,补助金额有限,对特别困难的农村家庭只能是杯水车薪。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只得依赖土地获得最低生活保障,而这种土地保障只能发挥低水平的保障功能。

第 2 页

2.3 农村养老保障的社会互济性低、保障能力弱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采取以农民个人缴纳为主、集体为辅、国家投入为补充的形式。这使国家和集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过小,不仅造成了资金来源的不足,降低了保障标准,而且也影响了广大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同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以交费的方式筹集资金,并且由农民根据自己的缴费能力和保障需求自主选择缴费标准(从每月2元至每月20元十个标准)。在实际开办过程中,大部分农民由于采纳了最低标准,受益期时领取的养老金过低,不能有效地保障老年生活。而自由交费原则,使养老保障制度缺乏约束力和强制力,农户参保行为上普遍存在逆向选择。许多农户出于自利的动机而选择不交费,导致基金规模和覆盖人群无法扩大,很难起到养老保障作用。

2.4 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行,使农民看病可以报销,增强了农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但是随着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后医疗需求的释放和增长,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合作医疗的筹资标准低,不能有效减轻农民的疾病负担。国家规定的合作医疗标准是,中央财政补10元,地方财政补10元,个人交10元,每人年筹资30元。由于筹资水平过低,基金有限,受益面大,补助额度小。目前的合作医疗能够为病人提供部分资金帮助,但还远远不能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合作医疗资金的相对稳定性与群众不断增加的医疗服务需求呈现出不适应性。且合作医疗的基金很难进入乡镇卫生院,难以在农村实现良性循环。

2.5 社会保障体系法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仍采取多头分散管理的办法。国家立法机关还未制定出专门、统一的社会保障法。由于缺乏国家统一的立法,不同地区、不同门制定的社会保障办法五花八门,社会保险的强制性和权威性难以发挥。同时,立法滞后、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不健全造成国民社会 毒职淡薄,加上多年来缺乏有关社会保障方面的知识教育,许多单位和个人不能正确认识到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大意义,不愿意缴纳或故意漏缴、挪用相关社会保障资金。

近年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虽出台了一些有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规章制度,但其内容规定滞后、不完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缺乏强大的法律支撑,从而导致这一制度的实施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各地在建立和实施社会保障制

第 3 页

度时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甚至有时表现为长官意志,缺乏制度应有的稳定性,导致本来就疑虑的农民更加不愿投保。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3.1 提高农民自主保障意识

我国现行《宪法》第45条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为公民提供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这一规定表明,全体公民都有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农民也不例外。要通过有力的宣传教育,消除传统思想的束缚,让他(她)们了解参与社会保障的好处,引导广大农民自觉参与社会保障,逐步提高农民参保和享受社会保障的意识。

3.2 在全国建立较为规范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的是要解决贫困人口的生存问题,而不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当地政府的财力和当地农村的实际消费水平,坚持低标准起步,尽可能使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涵盖每一个连温饱都难以维持的农村贫困人口,真正让那些有实际需要的人在政府的帮助下享受最基本的生存权,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农村全体成员的最低生活保障,不仅经济发达地区需要,经济落后地区也同样需要,各地区的经济条件的好坏只能决定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水平的高低。因此,综合考虑,应在全国建立较为规范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3 完善和创新农村社会养老制度

随着土地保障功能地弱化和家庭养老压力地加重,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虽然,国家在部分农村地区推行了社会养老保险作为辅助,但是其资金的来源基本上是由农民个人缴纳,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并不高,为此,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关键在重视家庭养老功能的基础上,积极完善和创新现有的农村社会养老制度。一方面,在筹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时,国家必须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优先解决无子女老人的生活保障,照顾独生子女老人的生活,解决老龄农民的后顾之忧。建立农民个人、集体和政府共同投入、风险同担的筹资机制,不断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另一方面,积极创新土地

第 4 页

保障的功能,开展“以承包土地换取养老保险”的试点,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具体思路是:当农民年老力衰、到乡镇企业就业、进入小城镇定居的时候,应使他们出让原先承包的土地,由转包者缴纳一定数量的经济补偿款,使其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险。当土地被征用时,可用一部分征地补偿费为彻底丧失土地的农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

3.4 深化和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当前,各地农民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非常欢迎,医疗合作改革成效显著,农民的健康保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农民的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率也逐步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状。但是不容忽视的是,重大疾病救助依然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为此,各级政府要积极加大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对大病、重病患者的重点补偿;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互助合作医疗制度为重点的基础上,完善其他形式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此外,还应该在国家扶贫资金项目中逐步加大对卫生扶贫的投入,帮助贫困地区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3.5 加紧制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出现,而不能以政策的形式出现,因为法律所具有的强制性,对于农民按期缴纳社会保险的保险费以及国家在一定的条件下为农民提供社会保险都有很强的约束性。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健全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制度,是世界各国开展社会保障工作的通行做法。

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这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保证。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律整体起步较晚,农村的社会保障立法更是滞后。因此,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之初,首先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把农村社会保障纳入法制化轨道,使之具备坚实的制度保障。通过立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和维护农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合法权益,同时通过立法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性质、范围和形式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农村社会保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我国经济总体上还较为落后,并且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还很不平衡。在社会保障问题上,农村与城镇相比起步晚、起点低,因此,要真正建立起—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长期发展、繁荣。

第 5 页

参考文献

[1]孙文基.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华迎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思路及制度.经济要参,2005.(1O).

[3]陈志国.发展中国家农村养老保障构架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模式选择[J].改革,2005 [4]杨复兴.论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创新的基本视角和内容[J].经济问题探索,2006 [5]王越.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5.5 [6]李鹏.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保障问题初探[ J ].农村财政与财务, 2008,(3)[7]韦镇冲.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 J ].经济纵横, 2008,(2)[8]宋生瑛.政策非中性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9] 刘子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思路[ J ].广西社会科学, 2007,(10)[10]许海燕.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农村经济, 2006,(4)[11]于淑波.农村三大社会保障制度探析[ 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6,(6)[12]叶莉,魏远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若干认识问题浅析[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6)

篇8: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信用制度缺失的主要表现

1.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 尚存在许多缺陷和漏洞。体制性缺陷是信用缺失的重要根源。一是从信用体系的组织构建来看, 一个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应当包括政府信用、银行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四个层次的构建。我国的政府经济职能还没有完全到位, 因此其信用程度不够, 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有效的政策供给显得不足, 政府无力兑现其应做的社会性服务和承诺。从银行信用来看, 存在着呆账、坏账、不良资产问题, 银行存在着“慎贷、惜贷、不愿贷、不敢贷”的倾向。从企业信用来看, 企业主见利忘义, 不择手段。为了捞钱, 一批批惟利是图者大量地制假售假, 甚至制造和销售有毒物品, 从事图财害命的罪恶勾当。企业商业欺诈, 坑蒙拐骗。以假乱真, 误导消费;虚假信息, 质量欺骗;商标侵权, 专利侵占, 强买强卖, 欺行霸市;肆意违约, 毁掉合同, 街头行骗, 花样翻新。从个人信用来看, 其建设刚刚起步。个人消费信贷发展缓慢,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个人信用的问题。经济行骗诈骗很多超出了个人行为, 并带有团伙性、结伙性和地域性。假烟超市, 假币“专业村”, 乃至结伙走私贩私等行骗犯罪行为大量存在。在体制不健全的条件下, 那些失信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敢于冒很大的甚至极大的风险去捞取不义之财。二是从信用体系的内容来看, 一个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应包括的内容主要是:信用数据的开放和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信用管理系列的立法和执法, 即使用信用的规范和失信惩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对信用交易和信用管理行业的监督和管理以及信用管理民间机构的建立;信用管理教育和研究的发展等等。可以说, 目前我国信用体系的内容还很不完善, 有许多方面是短缺的。

2.对失信行为监管不力, 惩罚不严, 守信收益不公。我国现时尚未形成一种完整的对经营者个人和整个市场经济行为的监督管理制度, 即使有了某种监管制度, 执行者也没有对失信者的违规违法行为监管到位。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失信的行为不能受到应有的惩罚, 缺乏有效的失信惩罚机制。比如, 有的国有企业欠贷款不还, 银行没有办法处罚, 有的不了了之, 造成失信者有利可图, 即失信成本低。这起了一种不良诱导的作用。在多数情况下, 对失信者违法行为打击不力, 执法不严, 往往按某种法律条文低限惩处, 甚至以罚款代替法律惩处。这不仅达不到震慑违法者的目的, 在客观上还助长了失信之风的滋长。相反的, 对守信者来说就显得不公平。

3.缺乏信用中介市场。这表现在, 一方面, 信用服务行业的社会需求不足, 社会和企业对信用产品的需求十分有限。比如, 企业使用信用产品的意识普遍淡薄, 社会其他主体大多缺乏利用信用产品来保护经济交往中的利益。另一方面, 就信用服务的供给来说, 目前国内还缺少有实力、能提供高质量信用产品的机构或企业。整个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培育和滋润缺少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 中介服务的市场化程度很低。

4.信用管理立法严重滞后。在立法方面, 我国只是在已颁布的《民法通则》、《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了诚信守法的法律原则, 《刑法》中也有对诈骗等犯罪行为处以刑罚的规定, 但缺少与信用制度直接相关的立法。因此, 难以对社会经济中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和约束氛围。

总之,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生活中, 信用不立已成为一种严重的公害。如果任其发展下去, 市场经济秩序被扰乱、市场经济得不到健康发展, 将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此, 中国经济面临信用考验, 尽快整肃信用秩序、重建社会信用不仅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更是当前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加快推进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1.逐步推进个人信用建设的制度化。信用是衡量一个人品德的道德标准, 因此, 个人信用建设要以道德为支撑, 进行诚信道德教育, 对诚信赋予道德的约束力。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是必要的, 不可缺少的。但对一个人仅仅从道德方面加以约束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逐步推进个人信用的制度建设。在美国, 普遍建立了个人信用记录。某人一旦有严重的信用缺失行为, 就被记录在案, 跟他一辈子, 从事任何经济往来活动都会受到影响, 可谓终生损失巨大。所以, 多数人都能认识到, 不值得为一时的小利而毁掉自己一生的荣誉, 这将付出极大的代价。在我国, 有些地方以各种形式开始试行建立个人信用档案, 广东初步制定了个人征信系统的可行性研究方案, 吉林也在探索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方案等。建立多种形式的个人信用制度, 一方面有利于防止不讲信用的个人从事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违规行为;另一方面有利于保护诚实守信者的利益, 使他们享受到贷款及其他经济活动的优先权或优待。

2.完善企业信用数据,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社会信用“以产权为基础”, 是健全企业诚信制度的根本依据。只有企业产权归属清晰, 明确产权主体, 才能进一步确定经济活动中不同产权主体之间权、责、利的关系;一方面对产权主体合法财产及其经营收入予以保护;另一方面, 对侵占他人合法财产和从事不正当经营活动的行为予以惩治。

一是完善企业登记数据库, 完整、准确记录企业从成立到撤消的基础信息资料;二是完善企业“经济户口”数据库, 登记企业的动态信息和日常监管动态信息;三是完善“守合同重信用”的企业数据库, 公布“守合同重信用”的企业名录, 促进社会良好信用建设;四是在整合上述三种数据库资源的基础上, 建立企业监管数据库, 反映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信用状况, 为实施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提供可靠的依据。依据各个企业的信用状况, 被分成A、B、C、D四个管理类别。A类企业, 用绿牌表示, 对其重点扶持, 并享受年检免审, 提供优质服务等。B类企业, 用蓝牌表示, 对其实行信用预警机制, 并在日常工作中予以提示。C类为失信企业, 用黄牌表示, 为重点监控对象, 建立企业失信惩戒机制。D类企业, 用黑牌表示, 为严重失信企业, 依法办理注销登记或吊销其营业执照。有效实行企业信用分类监管, 披露企业信用状况信息, 并根据守法企业和违规企业给予不同对待, 特别是对违法企业视其具体情况予以惩处, 用典型案例予以暴光, 就可以建立一个公开的奖真奖优和打假罚劣的信用监管平台, 营造出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环境。

3.加快推进社会信用的法制建设。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是必须以法律为保障的, 法律制度明确了市场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也明确了违反法律的后果, 法律具有强大的威慑力和强制力。因此, 只有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保证诚实守信者的合法利益, 让失信者得到应有的惩罚, 承担相应的责任, 付出高昂的失信代价, 才能教育各个市场主体自觉守信, 自觉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缺乏一系列相关法律保障, 这既说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立法基础的紧迫性, 又是对立法工作提出的重大挑战。有关立法机关, 要分别轻重缓急, 逐步出台《信用信息公开法》、《商业秘密法》、《消费信用保护法》、《商业信用报告法》等等, 抓紧修改《反不正当竞争法》、《档案法》、《统计法》等等。在相关法律的保障下, 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一定会尽快地建立起来。

上一篇:我学习中的不足300字作文下一篇:内蒙古的春天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