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一小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方案

2024-09-10

开阳一小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方案(精选2篇)

篇1:开阳一小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方案

一、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根本职责在于通过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因此,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全面提升社会功能,就成为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检察权的社会管理属性,决定了检察机关将面对严峻复杂的环境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基层检察院处于打击犯罪、执法办案的第一线,处于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的第一线,是检察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主动服务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各项检察职能,积极推动社会管理手段创新,主动回应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维护司法公正,理顺群众情绪,促进社会和谐。

(二)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可行性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府、社会组织、基层自治组织、社会成员各主体在社会管理中担负着不同的使命和责任。结合强化职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检察工作的应有之义。基层检察院深处群众工作的第一线,应从全面履行检察职能,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通过履行职责化解社会矛盾、结合强化职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探索延伸法律监督触角等方面,切实把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要求落实到基层。

二、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一)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途径

1.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发挥检察职能,通过执法办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新时期检察机关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础性工作。检察机关要通过充分发挥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等职能作用,全面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认真抓好涉检信访积案化解工作,采取综合措施,力争尽快消化解决检察环节的信访积案;结合执法办案,建立健全检察环节社会矛盾排查化解、执法办案风险评估、检调对接等工作机制,努力探索化解矛盾纠纷的新途径新举措;高度重视敏感案件的办理及“三个效果”的统一,防止激化矛盾或引发新的矛盾;组织检察人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诉求、解决困难,切实把排查化解矛盾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真正践行执法为民。

2.积极参与对特殊人群的帮教工作。特殊人群是社会管理的难点也是重点。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要着眼实际,解决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所检察工作,促进监所依法、文明、科学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认真贯彻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适应社区矫正特点的检察方式,加强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的法律监督;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妥善安置、融入社会;与共青团、学校、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等密切配合,加强对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教育挽救,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的犯罪工作。

3.积极参与对重点地区的综合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着力解决好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地区的整治开发、服务管理与协调发展问题。在为党和国家的大局服务过程中,检察机关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深入开展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排查整治,对排查整治出来的黑恶势力、“两抢一盗”等犯罪案件,适时介入侦查,依法快捕快诉,及时、准确、有力地打击。密切关注社会治安动态,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除隐患、强化管理、预防犯罪的建议,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结合办案加强法制宣传,广泛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活动,增强公民法制观念,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4.积极参与对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互联网不仅是新技术、新产业、新媒体,也是新的意识形态阵地。在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思路指导下,检察机关要坚决依法打击利用网络实施的诈骗、盗窃和“黄赌毒”等犯罪活动,维护网上秩序,净化网络环境。高度重视涉检网络舆情,建立健全应对、引导等机制,既要把网络舆情作为听民声、察民情的重要渠道,又要高度重视涉检负面报道,认真评估舆情影响,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正确引导网上舆论,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环境。

(二)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方法

1.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预防和减少涉检信访

(1)探索试行点名接访、预约接访制度。由来访群众点名要求检察长或主管检察长、部门负责人、案件承办人接访,根据来访群众要求,控申部门及时安排被点名接访人接待。(2)完善案件信访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制定《案件信访风险评估预警工作办法》,将案件信访风险等级分为三个级别。风险等级评估为“一级”的案件,息诉工作预案报本科室审批;风险等级为“二级”的案件,息诉工作预案报主管检察长审批;风险等级为“三级”的案件,息诉工作预案报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审批。该工作办法规定,对于应当进行信访风险评估预警的案件,因案件承办部门未进行风险评估而造成涉检上访的,根据相关规定追究案件承办人员的责任。(3)实施主动排查化解制度。重点排查不服检察机关处理决定,或者反映检察人员违法违纪的案件,全院各部门每月排查一次。(4)加强协调配合工作。加强上下级之间的沟通,积极争取上级院的支持与指导;加强院内各部门间的配合,做到通力合作;加强与公安、法院、信访等有关部门的联系,通过召开多方联席会议等形式协调解决重大疑难涉法案件,最大限度地做好息诉息访工作。(5)建立说理析法制度。对“三不一撤”案件在采取法律文书说理和口头说理的同时,采用“论证会”、“听证会”、“说理会”等形式让当事人明白不捕、不诉或不立案、撤案的理由,增强检察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2.建立检察工作联络站制度,主动联系群众、服务企业

一是建立乡镇检察工作联络站制度。建立乡镇检察工作联络站,明确院党组成员、部门负责人分包联络站,聘请乡纪委书记、村支书、主任作为兼职联络员,明确分包联络站人员的任务和职责,以联络站为媒介,把检务公开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最大限度地把可能引发信访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是建立完善服务企业工作站制度。(1)加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定期派员到企业工作站进行接待,受理案件、开辟案源。通过法律咨询、法律宣传、送法进企业等活动,为企业解答法律疑问,提供法律帮助及延伸服务工作,提高企业自我保护意识。(2)建立涉企案件优先快办制度。对涉企案件做到优先受理、优先立案、快速审查逮捕、快速审查起诉,并对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

3.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加大教育、矫正力度

一是结合检察职能,拓展管理和服务渠道。监所部门要把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被宣告适用缓刑和适用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人员等在社会执行刑罚的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服务纳入社会管理的重点来抓,对此类人员的执行监督逐人建立相关检察档案,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帮教管理,并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妥善安置、融入社会。

二是积极探索适应社区矫正特点的检察方式。(1)建立矫正对象信息收集管理制度。要求司法行政管理部门每月通报矫正对象信息,主动收集监狱送达的假释、保外就医犯人的资料和外地法院对本地籍人员判处监外执行的资料,将两方面信息比对整理,形成社区矫正对象总表、社区矫正情况分类表、各地区社区矫正情况表、社区矫正情况变更表、分类监督管理表等五类表格,充分掌握矫正对象信息和每月变动情况。(2)建立社区矫正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公安、法院、司法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社区矫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行每月例会制度,必要时随时召开、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共同分析交付执行、监管活动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改进工作的措施,促进跨系统、跨部门之间的互动,形成社区矫正的整体合力。(3)联合开展矫正效果综合评估制度。在矫正期限届满前与司法局工作人员、社区民警联合组成考核组,对于即将解矫的社矫对象再次进行违法情况核查,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对社矫对象在矫正期间的考核情况、奖惩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填入《社区矫正期满鉴定表》,如果矫正对象期满行为考核评定为良好,可监督社区矫正机构及时办理解矫手续。

nlc202309022001

4.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促进县域稳定

一是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相关各项工作制度,形成全院参与、单位协同、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1)建立信息传输协作配合制度。加强与公安、法院、信访等部门合作,畅通传输渠道,实现对县域范围内治安信息的动态采集、整理,实现情报等信息资源的相互交换和共享,提高动态环境中科学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积极参与防范、控制和打击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2)建立健全快速反应处置制度。对县域各类社会治安稳定问题特别是突发的重大案件、重要事件、重大安全事故、集体上访,以及其他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重大问题,能够快速掌握、协同相关单位迅即作出反应,并在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控制和应对措施,确保处置突发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延伸检察机关的服务保障职能。

二是积极参与平安创建活动。(1)重点打击故意杀人、黑恶势力犯罪、坑农害农犯罪、企业周边的黑恶势力干扰、无偿占用企业水电资源或以征用土地、环境污染为由强行索要、敲诈企业的犯罪行为。(2)积极解决群众民生问题,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参与平安建设的根本目的。提高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及依法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的能力水平,以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着力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推进检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5.加强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继续探索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机制

一是完善“未成年人维权岗”制度。配备业务素质高、熟悉未成年人心理特点、善于做思想教育工作的女检察官专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审查逮捕、审查起诉、监所检察、控告申诉各个环节严格按照细则办案,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全面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是实行案后回访帮教制度。制定《被不起诉未成年人回访教育工作细则》,进一步规范对被不起诉未成年人回访教育的对象及帮教方式。在做出不起诉决定后,公诉部门的承办人将于三日内对该未成年人建立回访教育档案,通过与被不起诉的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或监护人电话联系或直接会面联系,了解未成年人接受管理和教育情况,及时协助、指导家长或监护人落实家庭教育措施的工作。同时,对判处缓刑或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也比照“细则”实行案后回访帮教。

三是组织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校园计划”。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活动,每月抽出半天时间,到学校开展内容丰富的法制教育讲座活动,进行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运用典型案例、图片展示等形式,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

6.积极参与对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发挥网络正面引导作用

一是加强检察门户网站和“心连心”网站建设。设置“检务公开”、“工作动态”、“交流互动”、“媒体播报”、“检察长心语”、“控申接待”“检察长信箱”等多项栏目,开通案件信息查询系统,包括审查逮捕案件、公诉案件、自侦案件、民行案件、控申案件在内的五大类案件内容,定期及时更新内容、不断完善栏目建设、积极发挥网络宣传阵地的正面引导作用,杜绝损害检察机关形象的公共事件发生。

二是完善涉检网络舆情监控机制。进一步健全舆情监测、预警、处置、反馈制度,指派专人负责对涉检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和研判,及时上报有价值情报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使舆情信息真正发挥领导决策的参谋助手、引领网络主流舆论、敏感案件的风向指南、案件线索的重要来源等作用。

三、基层检察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确定了三项重点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成为各司法部门必须着力抓好的重点工作之一。但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新课题,各级检察机关都在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各地的做法不一,从目前检察机关的创新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存在检察机关内部人员思想不重视、创新不切实际、创新背离检察职能、创新走过场等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突出社会管理创新职能,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善:

一是要强化服务职能。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首先必须从理念上反思、重构,凸现司法工作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服务作用。要树立牢固的服务为先、服务为本意识,不断优化工作思路,不断彰显检察机关的服务职能,使检察工作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二是要以办案为中心。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以办案为中心,这是我们的立身之本。现阶段,检察机关只有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群众才有安全感;只有严肃查处职务犯罪,促进国家工作人员勤政廉政,才能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只有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司法的公平正义,才能树立良好的法治、道德标准,整个社会的发展环境才能得到净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检察机关必须守土有责,其根本点就在办案,必须通过办案活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三是要坚持依法参与。检察机关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依法参与的原则,在方式方法上仔细遴选,科学取舍,对通过行政手段、道德手段能解决的问题不宜过多介入,对依靠社会组织和当事人自治能化解的矛盾不宜启动诉讼程序,在管理、服务的过程中必须保持适度的消极性、被动性,不能大包大揽,自我放大检察职权。

四是要注重方法创新。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必须深入分析当前的国情特征和当地的具体情况,掌握社会结构和管理模式的新变化,了解社会各阶层真正的司法需求,在社会改革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寻找检察工作新的切入点,要保证既不突破法律框架,又确实具有新的思路和方法,只有这样此项活动才能真正对检察工作起到强劲的推动作用,才会真正收到各方认可的社会效果。

五是要关注长期效果。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要有长远眼光,对工作部署落实动作要快,但不能仓促上阵,要有较长的规划,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宏观方略结合起来,与检察机关近年来制定的检察改革、队伍建设、基层院建设等长远发展思路结合起来,整体推进。

篇2:开阳一小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方案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关键时期。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作为省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如何在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立法职能过程中,对社会管理创新进行呼应,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多次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这一格局明确了党委领导核心的地位,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社会组织协同的功能和公民广泛参与的作用。不难看出,这种“社会管理格局”其实就是一种公共治理模式(参见罗豪才等著:《软法与公共治理》)。公共治理理论是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范围内公共领域发生深刻变革和公共行政学科发展的产物。公共治理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主体多元化,二是方式多样化,三是过程公开化,四是利益最大化。需要强调的是,公共治理的内在价值在于充分尊重和相信公民社会的自组织和自管理能力,依靠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良好合作来进行公共事务管理,在兼顾公益和私益的基礎上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这一点与我们当前强调的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管理目标,是契合一致的。

据此,本文试以公共治理为视角,对如何呼应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地方立法民主,作一粗浅探讨。

一、培育地方立法的多元主体

强化地方立法机关构成的多元性。推进地方立法民主,要以地方立法机关组成的民主作为前提。立法机关组成民主,意味着代表选举更加普遍、平等、真实,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选出的代表作为立法机关组成人员,不但要具有代表性特征,更要具有功能性内涵。就代表性特征而言,通过间接选举选出来的代表,要能广泛体现出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等多方面的代表性,从源头上保证多元利益主体在代表结构中有很好的体现;就功能内涵而言,作为行使立法权的主体,代表要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政治素质、参政议政能力,常委会要增加专业性、学者型专职委员,完善与立法相关专业的委员结构。

培育地方立法的多元参与主体。强调地方立法主体的多元化,并非否定地方人大作为地方立法机关的地位和作用,而是主张在地方立法活动过程中,作为权利主体的个人和组织能以参与主体的身份平等地参与进来。这是公共治理“主体多元化”对地方立法民主的重要启示之一。当下,培育地方立法多元参与主体,应当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要明确参与主体的种类。从社会关系主体的总体构成来看,在地方立法领域,除了地方立法机关这一行使地方立法权的主体之外,其余则是与之相对的权利主体,主要包括个人、组织和利益联盟。二要明确参与主体的范围。如何确定这样的参与范围,需要兼顾充分性和必要性,一则尽可能赋予更多的个人和组织以参与主体资格,二则又要设置某种标准来将这种资格授予那些有必要参与的个人和组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培育地方立法的多元参与主体时,要注重引导和量力而行。既要顺应多元利益格局对不断拓展权利的主体参与地方立法广度和深度的需要,增强地方立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同时又要理性估计参与主体的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切合地方实际界定参与主体的范围及其对地方立法的参与范围和程度。

二、推动地方立法活动方式的多样化

扩大立法项目的利益代表性。一要加强调查研究,拓展立法项目征集渠道。立法机关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地方立法的客观需要,科学地进行立法决策;充分保障代表行使提法规案的权利,创造条件支持他们提出成熟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法规案;不断扩大立法项目征集源头,公开向社会征集立法项目。二要发挥立法综合机构的主导作用,建立科学的项目论证机制。要对项目征集到规划、计划编制进行统筹安排,为相关利益主体提供利益博弈的开放式平台,使确定的立法项目有多元利益代表性。

增强法规起草的民主性。一是拓宽法规案的起草渠道。打破由政府主导法规起草权的局面,强化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人大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的法规起草职能,充分引入专家、学者的力量,多建立像地方立法咨询专家库这样的智囊组织,切实拓宽法规起草渠道,增加参与起草人员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对部分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地方性法规,可以通过立法招标等形式,有偿委托给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学术团体等组织进行起草。建立起草回避制度,杜绝法规起草过程中的部门利益影响。二是改革和完善法规草案的论证制度。要改变过去只重领导意见与利益相关部门意见的局面,充分考虑利益关联群体的广泛性和利益诉求的真切性,通过调查、听证、座谈等形式,使有利益关联的参与主体能够参与到法规草案的论证过程中来,保证他们的诉求得到反映,利益得到合理反馈。

增进法规审议的合意与共识。首先,充分发挥联组会议和全体会议的审议作用。不断推进联组审议、全体审议的规范化、制度化,从制度上保证组成人员有交换意见、充分沟通的渠道,有效避免组成人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有利于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其次,建立规范的审议意见沟通机制。在统一审议法规草案时,对数量较多、较为分散的不同意见,应全面完整地反映出来。对没有采纳的重要意见,应向提出意见的组成人员进行沟通说明,并在主任会议听取审议修改情况时予以说明。对一些争议较大、涉及利害关系的重要分歧意见,一时难以断定,可以建议暂不进行表决,会后再进行调研论证,确保不发生“多数人的专权”。再次,建立地方性法规草案修正案制度。可以借鉴国外立法程序中对有不同意见的条款提出修正案的普遍做法,最大限度地吸收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充分发挥其作为立法主体的职能作用,有效解决法规草案审议过程中重大意见分歧。

三、扩大地方立法过程的公开性

建立地方立法公开制度。笼统地讲,立法公开就是“立法程序的每一阶段、每一步骤及其阶段性都应当以社会外界看得见的方式进行,向社会公开,公众有权知悉并取得立法的有关资料和信息”(毕可志:《论建立和完善立法公开制度》)。除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应当保密的外,应当公开所有便于公众对地方立法全面了解的资料和信息,既要包括立法依据、背景资料、拟立法案的主要问题等实体内容,也要包括公众参与的途径和方式等程序内容。要注重借鉴国外立法公开的先进经验,结合地方立法实际,不断提高公众对地方立法的可接受性、易参与性。在公开方式上要多样化,充分发挥广电、报纸、网络等媒介的作用;在公开内容上要全面,不仅要有法规草案本身的内容,还要有相关的文书档案等;在公开环节上要按阶段逐步公开,注意立项、起草、审议、表决等不同阶段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公开方式。

增强立法机关对参与主体的互动与回应。在地方立法活动过程中,应通过召开听证会、座谈会等形式,邀请相关参与主体参与到立法活动中来。立法机关以普通主体的身份,充分陈述所要听证、座谈事项的全面、真实信息;参与主体以平等的身份对自己所关心的事项进行询问、提出合理的意见与建议,确保在互动过程中,能发出自己所代表利益群体的真实声音。通过充分沟通、协商,立法机关与参与主体“各取所需”,多作换位思考,尽可能增加认同、促进共识。目前,立法机关“注重”吸纳参与主体对地方立法活动的参与,但并不重视参与之后对其合理意见、建议的处理,使参与主体与地方立法机关的互动往往流于一种形式,使参与主体对地方立法民主失去信任,影响了地方立法的效果。立法机关要切实改变“作秀”的心态,重视对参与主体所提意见、建议的处理与回应,不断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进而支持地方性法规的实施。

四、构建促进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地方立法机制

地方立法民主的最高境界,是各立法主体(包括立法权行使主体和立法参与主体)在广泛、充分地沟通、协商基础上达成合意,将这种合意通过一定的技术、形式固化为地方性法规,进而约束、调节多元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促进社会实现建立在内部平衡机制上的和谐状态。这个过程其实已经隐含了两层意思,一层是各立法主体都以平等的身份进行博弈,另一层是立法机关既是这博弈过程中的一个普通的主体,又以所行使的立法权这一公权为后盾,成为主导、协调整个立法活动的“掌舵者”。

在利益日趋多元化的形势下,各利益主体在参与地方立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利益冲突,地方立法就成了平衡、保护各方利益的最后一道屏障。因此,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利益平衡机制,就成了关键。在地方立法过程中,各参与方力量有悬殊,博弈的过程不能依靠各方的自觉。强势方会千方百计保全自己的利益,弱势方也会不甘示弱,这样一来,利益矛盾就有激化的危险。立法机关应当找准“掌舵者”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有形之手对立法过程进行适当的调控,根据地方立法“自由与秩序、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的价值取向,积极协调、平衡各方利益,实现民意汇集与社会治理目标的和谐统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综合处)

上一篇:个人详细资料表下一篇:济南市未来教育培训学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