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工程造价咨询业存在的问题

2024-09-06

分析工程造价咨询业存在的问题(精选10篇)

篇1:分析工程造价咨询业存在的问题

分析工程造价咨询业存在的问题、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资质和从业人员个人素质偏低

由于我国高等学院里工程造价专业设置较晚,培育出的人才较少,大部分从业人员是高中生或技校生,普遍存在业务素质不高、知识面和业务能力单一的问题。此外,我国现行工程造价咨询行业中尚未建立严格的执业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也是造成总体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的原因。目前,我国经人事部和建设部认定的造价工程师分布在全国工程建设领域的建设、设计、施工和造价咨询等单位从事工程造价工作,现正在咨询单位执业的造价工程师数量就相当有限。因此,出现部分咨询单位兼职、退休返聘人员比重过大,这有相当一部分是流动性的隐性从业人员,这既不便于工程造价协会对从业人员的日常管理,又给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执业质量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二、组织形式不尽合理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近几年才逐渐培育和发展起来,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由原造价站人员改制而成;二是由建设银行系统的基建科改制而来;三是由社会上的概预算人员集资开办,多种经济性质并存,但仔细分析其组织形式大多数是有限责任形式,注册资金一般为几十万元。按照法律规定,这些单位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以注册资金为限,试想,一个以几十万元为限承担经济责任的单位,却从事着上百万元、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很显然权力与责任不匹配。正因如此,才使得一部分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及从业人员,不顾业务质量,钻法律的空子,索取其本不应该得到的越额经济利益。

三、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由于近年工程咨询业发展很快,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数量增长过快,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在利益的驱动下,个别单位个人一味迎合委托方的意愿,有失咨询单位执业的独立、客观、公正之原则,以致发生法律纠纷。如果在执业过程中存在着强有力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就不会直到发生法律纠纷时,才发现业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对此,我们应当在强调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内部加强业务质量控制的同时,还应加强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外部监管力度,特别要发挥工程造价协会的作用,加大行业协会的监管职能,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另一方面,国家建设行政管理部门也要从法制管理角度,加大管理,形成一个具有较高透明度的监管严厉的法制环境,使得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和执业人员都不敢置业务质量于不顾

篇2:分析工程造价咨询业存在的问题

一:对定额及有关政策法规理解不深不透,执行中各行其事,计价偏高。工程定额是单位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人力、物力或资金的定量,反映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离不开标准尺度,也需要一个消耗量的界定,在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全的情况下,合格的建筑产品更需要定额标准和有关政策法规计价。但在预、结算的实际操作中,编制人员对标准定额及有关政策法规理解不一,各行其事,偏离了定额标准,主要问题和原因有以下几点:

(1)对定额中工程项目的内容未吃透,乱套或重套定额。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是对定额理解不深不透,对其中的工作内容、工料构成未作深入细致的分析;二是有的施工队明知故犯,遇到定额中类似的子目哪个费用高就往哪个靠,天平总想往有利自己的一边倾斜。例如土建工程,砌筑内墙脚手架套用定额只能按楼房各层不同的高度分别套用相应的步距高度定额,而不能套用整栋楼高的子目,然而有些工程队就总想按整栋楼高套定额,其单价高出2至5倍。另外,多套重套子目也常有发生,这里所说的多套重套子目是指有的工程辅助性项目不应计算,或已在某项定额内包含了的而另行计算一次。例如,水磨石地面工程内容中已包括了地面找平,而有的工程队在编制结算中套一次水磨石定额子目,又重套一次地面找平子目,这样地面找平就重复计算了一次。

(2)执行定额和有关政策法规出现偏差。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定额直接费调差系数和工程材料的调差执行偏差。二是执行间接费标准,施工企业取费出现偏差。定额直接费的调差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台费的调整,均采用定额管理站测定的综合系数调整,而材料的调差除整体工程系数外,对定额中面广、量大的材料单独分项调差,也就是所谓的抽料调差,由定额站定期发布单项材料信息价格。在实际工作中,有一种错误是将定额中所有的材料进行抽料调差,再乘一个整体工程系数,这样就重复计算了一部分材差,工程费用随之增加。间接费定额施工企业取费标准如何使用,早在1985年国家计委《关于改进工程建设概预算定额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中明确指出:“干什么工程使用什么定额,用什么直接费定额就采用与之相配套的间接费定额”。但有的预结算编制人员把土建工程项目和水电安装工程项目列在一份预、结算书内,套用土建取费标准;有的给排水、电气安装工程项目不分开,定额子目系数和综合系数不分,按大的套算,明显不合理。

篇3:分析工程造价咨询业存在的问题

在咨询市场, 据罗兰·贝格的报告, 过去三年, 中国是全球咨询业唯一还在增长的市场。占全球咨询3/4份额的欧美市场以及多数的亚洲国家, 咨询业普遍陷入低迷;而中国市场近年来的复合增长率在30%以上。然而这个增长的市场远不如停滞但成熟的欧美市场那样令人放心, 起步十余年的中国远远滞后于发达国家。而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业更滞后于其它行业的咨询业。

2 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业的存在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业的发展, 归结起来,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就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业而言, 行政垄断、市场不规范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太多, 缺乏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 严重阻碍水利水电咨询企业的健康发展; (2) 从事水利水电行业的通常都是水利水电方面的技术人员, 综合能力不高, 而随着这行业的发展, 人们对咨询业务的要求提高, 犹其是国际化咨询业务的发展, 复合型人才成为咨询企业求之若渴的人才类型; (3) 服务意识不强, 服务本领不足。在意识方面, 许多的咨询业从业人员仍然受到政企不分的影响, 还没完全进入市场竞争当中去, 为客户服务的意识非常淡薄, 服务本领方面, 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 (4) 一个咨询品牌的建立, 需要几十年的积累, 起步严重滞后的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业缺少品牌企业, 普通存在规模小, 业务范围不广, 难以实施一条龙服务; (5) 不能为客户创造高价值, 收费不高, 难以提供稳定的优质服务和培养出高水平的知识队伍。

3 解决办法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 主要的解决办法如下:

3.1 完善市场公平竞争机制, 健全法律、法规, 更新政府领导观

念, 保护公平竞争, 加大对不公平竞争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加大宣传力度, 让不公平竞争行为无处藏身, 以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业的发展。

3.2 改变培养人才策略。

我们可以分别从学校教育及企业培训方面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咨询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学校教育方面, 长期以来, 我们赋予高等教育的职能主要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是高层次的专业化教育。半个多世纪以来, 这种办学模式已为我们培养了许多各种专业人才, 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 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以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 已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十分突出的问题, 这就引发了高等教育的深层次的变革。许多国家的教育界早已纷纷摒弃了专业化教育模式, 把高等教育转移到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轨道上来。除了学校教育之外, 我们还要不断加强社会上的培训教育。企业的培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企业的培训不仅是生产经营的需要, 也是企业文化、员工福利的重要表现。

3.3 加强服务意识, 增加服务本领。

行业从业人员要学习掌握和精通自己工作的业务知识, 适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 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 自觉遵循客观规律,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不断提高工作的能力。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同时提高工作能力, 把咨询业务办好办实。

3.4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鼓励先进, 重点扶持一批优秀的

咨询企业, 创立品牌企业, 通过协会的力量, 把品牌的理念和精神深入到每一个水利水电咨询企业当中去, 让大家尊重这个行业, 帮助这个行业度过艰难时期, 促使这个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3.5 创造高价值的咨询成果, 提高收费标准, 稳定行业人员队伍。

要创造高价值的咨询成果, 就是要提高其咨询从业人员的的自身综合素质, 既要学, 也要思, 要学和思结合, 不断的对新的知识、新的业务、新的理论学习、吸收、消化、运用、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4 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业的发展趋势

4.1 咨询公司全面参与客户的实施, 而不仅仅是为客户提供一个报告已成为该行业的趋势。

事实证明, 这种服务是行之有效的。目前越来越多的咨询公司都采用这种方式来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

4.2 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水电更加注重移民和生态问题, 移民问

题一直是影响水电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移民搬迁的矛盾日益突出。今后, 单纯为得到发电效益而需大量移民的水电站建设将会越来越困难。同时水电建设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问题, 水电站对上下游的影响、对动植物的影响、对国土资源的影响, 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等等, 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4.3 充分发挥水电调峰优势。

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给水利水电行来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今后, 我们要特别注意发展那些具有多年调节性能的大型、特大型水电站, 尤其是流域开发的龙头水电站。只有充分发挥水电的调峰优势, 才能进一步推进水电的发展。

4.4 平抑电价是水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发展的重要前提, 平抑电价, 减轻偿还银行贷款压力, 促进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

4.5 开工建设一批大型水电项目是当前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

为拉动经济的发展, 近两年来, 国家投资开工建设了一大批基础设施, 水电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我们要好好把握机遇, 加速完成项目开工前的一切前期准备工作, 争取新开工一批水电建设项目。同时要更好地利用土建工程一律不搞国际招标采购, 机组设备尽可能采用国产设备的政策, 加快国产技术建设, 加快机电产品国产化进程。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投入资金, 增加国际竞争力。

5 结论

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业在中国是一个新兴行业, 目前该行业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所面对的困难与阻力不少,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国家对该行业政策上的扶持, 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从业人员, 我们要努力克服种种困难, 大力发展该行业, 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闫川伦, 申玲.集团经济研究.

[2]何德权.中国工程咨询.

篇4:分析工程造价咨询业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咨询存在问题解决办法发展趋势

1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业的现状

在咨询市场,据罗兰·贝格的报告,过去三年,中国是全球咨询业唯一还在增长的市场。占全球咨询3/4份额的欧美市场以及多数的亚洲国家,咨询业普遍陷入低迷;而中国市场近年来的复合增长率在30%以上。然而这个增长的市场远不如停滞但成熟的欧美市场那样令人放心,起步十余年的中国远远滞后于发达国家。而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业更滞后于其它行业的咨询业。

2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业的存在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业的发展,归结起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就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业而言,行政垄断、市场不规范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太多,缺乏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严重阻碍水利水电咨询企业的健康发展;②从事水利水电行业的通常都是水利水电方面的技术人员,综合能力不高,而随着这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咨询业务的要求提高,犹其是国际化咨询业务的发展,复合型人才成为咨询企业求之若渴的人才类型;③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本领不足。在意识方面,许多的咨询业从业人员仍然受到政企不分的影响,还没完全进入市场竞争当中去,为客户服务的意识非常淡薄,服务本领方面,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④一个咨询品牌的建立,需要几十年的积累,起步严重滞后的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业缺少品牌企业,普通存在规模小,业务范围不广,难以实施一条龙服务;⑤不能为客户创造高價值,收费不高,难以提供稳定的优质服务和培养出高水平的知识队伍。

3解决办法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主要的解决办法如下:

3.1完善市场公平竞争机制,健全法律、法规,更新政府领导观念,保护公平竞争,加大对不公平竞争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不公平竞争行为无处藏身,以促进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业的发展。

3.2改变培养人才策略。我们可以分别从学校教育及企业培训方面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咨询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学校教育方面,长期以来,我们赋予高等教育的职能主要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层次的专业化教育。半个多世纪以来,这种办学模式已为我们培养了许多各种专业人才,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以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已是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十分突出的问题,这就引发了高等教育的深层次的变革。许多国家的教育界早已纷纷摒弃了专业化教育模式,把高等教育转移到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轨道上来。除了学校教育之外,我们还要不断加强社会上的培训『教育。企业的培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企业的培训不仅是生产经营的需要,也是企业文化、员工福利的重要表现。

3.3加强服务意识,增加服务本领。行业从业人员要学习掌握和精通自己工作的业务知识,适应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自觉遵循客观规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断提高工作的能力。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同时提高工作能力,把咨询业务办好办实。

3.4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鼓励先进,重点扶持一批优秀的咨询企业,创立品牌企业,通过协会的力量,把品牌的理念和精神深入到每一个水利水电咨询企业当中去,让大家尊重这个行业,帮助这个行业度过艰难时期,促使这个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3.5创造高价值的咨询成果,提高收费标准,稳定行业人员队伍。要创造高价值的咨询成果,就是要提高其咨询从业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既要学,也要思,要学和思结合,不断的对新的知识、新的业务、新的理论学习、吸收、消化、运用、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4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业的发展趋势

4.1咨询公司全面参与客户的实施,而不仅仅是为客户提供一个报告已成为该行业的趋势。事实证明,这种服务是行之有效的。目前越来越多的咨询公司都采用这种方式来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

4.2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水电更加注重移民和生态问题,移民问题一直是影响水电发展的重要因素,随差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移民搬迁的矛盾日益突出。今后,单纯为得到发电效益而需大量移民的水电站建设将会越来越困难。同时水电建设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问题,水电站对上下游的影响、对动植物的影响、对国土资源的影响,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等等,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4.3充分发挥水电调峰优势。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给水利水电行来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今后,我们要特别注意发展那些具有多年调节性能的大型、特大型水电站,尤其是流域开发的龙头水电站。只有充分发挥水电的调峰优势,才能进一步推进水电的发展。

4.4平抑电价是水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发展的重要前提,平抑电价,减轻偿还银行贷款压力,促进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

4.5开工建设一批大型水电项目是当前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拉动经济的发展,近两年来,国家投资开工建设了一大批基础设施,水电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我们要好好把握机遇,加速完成项目开工前的一切前期准备工作,争取新开工一批水电建设项目。同时要更好地利用土建工程一律不搞国际招标采购,机组设备尽可能采用国产设备的政策,加快国产技术建设,加快机电产品国产化进程。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投入资金,增加国际竞争力。

5结论

篇5:分析工程造价咨询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者在心理咨询工作中遇到各种伦理纠纷时,难以找到相关法律、法规,也无相关机构进行受理,由此,心理咨询工作者和来访者的权益都无法得到有效保护。

1.2心理咨询的内容和方法缺乏人文内涵

各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者在心理咨询的内容和方法上更多地依赖于心理测量量表和客观的咨询技术,显得死板、生硬,使来访者成了心理咨询工作者可以操纵的对象,而不是具有价值尊严和活生生的具体的人。

1.3心理咨询因角色冲突面临伦理两难

篇6:分析工程造价咨询业存在的问题

[摘要]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市场拓展, 中国管理咨询企业已经逐步进入高速发展期,但是同时也遭遇了发展瓶颈。我们以中国管理咨询企业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其外部与内部着手,分析管理咨询企业在行业背景、组织形式、运营模式以及人才结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问题找出可能的对策建议,使中国管理咨询企业能够打破现状,寻求创新与发展,促进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的进一步繁荣。

[关键词]管理咨询企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国际大型管理咨询公司看准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纷纷涌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国外管理咨询大军的挺进,管理咨询业作为一种知识型产业在中国真正开始起步,并进入了专业化的发展阶段。

近两年来,经过国内的管理咨询企业坚持不懈的市场拓展,逐步赢得了顾客的信任,管理咨询理念也越来越被广大国内大中型企业所接受。由于中国市场经济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企业仍然缺乏完善的经营管理平台,他们针对企业内部问题主动寻求关于发展战略、基础管理、管理体系、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管理咨询服务,希望通过专业化的服务来进一步拓宽企业的发展道路。而管理咨询企业的使命就是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智力服务,扭转企业内部管理不当和经营不良的局面,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长期的发展使得管理咨询企业的业务迅速增长,涉及的范围和行业也越来越广,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管理咨询业2005年的营业额将近500亿元,这些都表明了我国的管理咨询行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

然而,尽管管理咨询市场的潜力空间巨大,客户也在迅速成熟,我们国内的管理咨询公司却因行业背景、公司构架、人才结构、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在发展中遇到了瓶颈。怎样突破瓶颈,拓宽发展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使中国的管理咨询企业在竞争中成功分享国内管理咨询的庞大市场,并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二、我国管理咨询企业的发展现状

气象万千的市场环境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目前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出现大小公司涌现的欣欣向荣的局面,发展势头蒸蒸日上。然而随着竞争的加剧,很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这些问题暴露出中国管理咨询企业不成熟的一面,严重阻碍了行业的成长。

由于中国的管理咨询行业起步比较晚,管理咨询对于我国来说是一项新的尝试,之前没有这方面的实践,因而在运作方面缺少经验,还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管理咨询企业经营模式。规模小,模式单一,生命周期短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们对国外大型咨询公司进行了分析,发现他们在成熟的运作流程和专业的理论基础上更注重的是人力的部署。美国咨询公司的从业人员多至几万人,少的也有几百或上千人。如Gartner公司拥有4300名雇员,其中有分析员和咨询师1400名;Forrester公司拥有分析员和咨询师576名,而以管理与技术咨询为主的咨询公司拥有的专业顾问则更多。相比之下,中国管理咨询企业逊色不少。很多中国管理咨询企业还是以小作坊形式存在,类似于传统观念中的“夫妻老婆店”,其企业组织架构简单,分工含糊,少数的几个人便可以打着专业管理咨询机构的旗号进行运作。而管理咨询是以专业的理论和分析为基础的,需要庞大的智力资源支撑,依靠少数几个人我们不禁要质疑其服务含金量究竟会有多高?不少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所依赖的专家群体多数来自缺乏理论基础和实战经验的持证人员以及少数学院教授,由于缺少了实际的运作经历,模式又过于理论化和教条化,往往会忽视企业运作中的社会环境和人的因素。而其他的从业人员相当一部分并不具备从业资格,专业化水平比较低。在业务操作模式上很大程度只是单纯模仿国外的一些大型咨询

公司,运作方式千篇一律,侧重于策略的规划而缺乏了战略规划的可实施性。这种“纯咨询”式的服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咨询客户的问题,长此以往便失去了市场生命力。

所以说,企业规模越小,其内部运作方式就越不正规,存在着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相对滞后的现象。运作不规范导致了企业不能形成有效、科学、合理的企业组织形式,而专业化程度低使得当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时,不能提供正规的咨询服务,同时,我国的各管理咨询公司之间联系与合作也很少,更难形成规模优势,这些现状都将阻碍中国管理咨询企业的发展。

尽管我国管理咨询企业的数量因市场需要的加剧急速上升,但是管理咨询企业的数量过剩与能力短缺状态同时存在,其较低的专业水平并不能满足咨询者的需要,相反由于能力供给的不足甚至抑制了需求。这种数量角度上的过剩和能力角度上短缺的不对称性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使管理咨询企业向着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有效进行资源合理配置,提高规模和效率成为我们研究的目标。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做出理性的思考,怎样才能走出发展困境,怎样才能使中国管理咨询企业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快速融入世界领域,在国内外行业竞争中增强竞争力,打造出自己的权威企业品牌。

三、我国管理咨询企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于中国管理咨询企业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行业发展的大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的角度进行分析,从企业外部与内部出发,找出问题形成的原因。

1.外部原因

(1)中国管理咨询行业管理规范不完善,导致管理咨询企业在相对混乱的大环境背景下处于无序状态。纵观中国管理咨询行业,我们会发现严重缺乏权威性行业管理组织,同时,有效的行业规范也没有跟上。当前,对从业资格的审核、道德规范、市场运作规则等问题仅仅依循一些散在的、局部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却找不到一部完整的管理咨询业法规。整个行业几乎处于自发、无序的状态下。没有运营规则,企业的责任道德约束减少了,同时,企业的利益也无法保障。管理咨询市场离不开整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只有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才能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然而,这方面的相关工作做得还相当不够,导致管理咨询企业及从业人员数量盲目增长,部分人员的专业素质低使得行业整体效率下降。我们要重视并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目前国内对管理咨询行业的政策配置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这种政策的滞后性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

(2)公众对于管理咨询的认识不充分、行业内企业与客户的沟通不够影响了管理咨询业务的发展。首先是公众对管理咨询业的认识不够,这是一个观念问题。目前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对管理咨询的接受程度较低,认为管理咨询是一项费时费钱的事,或者认为只适合大型公司的操作。其实,中小企业在管理上投入精力与人力的有限性也会限制企业的发展,对管理咨询的需求同样存在。显然他们对管理咨询的潜在价值认识不够。由于不愿意尝试,更没有机会看到潜在价值向实用价值的转变,大多数企业对管理咨询缺乏重视,咨询意识的薄弱使得管理咨询业尽管潜在市场大,但实际市场却很小。

其次是管理咨询企业与客户缺乏专业沟通。咨询者与咨询企业之间的认识有一定差距,互相的信任程度也不够。受到中国文化思想的影响,很多企业认为公司运作属于内部事务,不方便也不需要他人介入,即所谓的“家丑不可外扬”,从而从根本上抵制外部咨询。即使接受了咨询服务,咨询者有时也不是很确切地明白自己的咨询需要,如果与咨询企业间没有很好的沟通,会因咨询目标、费用、时间等方面的背离而使得咨询的成功性大大地降低。

2.内部原因

(1)管理咨询企业的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普遍较低,不能提供高效的咨询服务。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具价值、最具创造力的资源,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素质。管理咨询业是一项知识密集型产业,对人员的从业要求很高,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分析能力、交际能力以及职业操守,等等,咨询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咨询质量的好坏。但是国内很多咨询企业在录用员工时并没有

这么严格,大多数人员没有受过咨询专业培训,对咨询活动操作规律也了解得很少,专业化水平当然不会高。

由于高级专业人才的缺乏,管理咨询企业在运作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缺少科学管理的组织形式,采用非正规的企业运作。咨询企业主要是以其长期积累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理论来帮助咨询者改善企业内部管理不当和经营不良的局面,制定出有效的发展战略。这些服务的提供需要有强大的专家群体如高级分析人才及高水平咨询管理人才的支持。但是专家的缺乏使企业内部的理论基础和经验基础不足,缺少了有效的管理咨询理论与技术指导,以至所提供的咨询服务质量不高,浮于表面,缺乏可执行性,进而影响到客户对咨询公司的信赖程度,导致市场的开拓难上加难。

目前我国咨询人才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此外,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专业人才成为众企业争夺的对象。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国际大型跨国管理咨询公司纷纷进军中国市场,他们的领先优势与完善的薪金福利制度吸引着各类人才,国内企业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困境。专业化人才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咨询业的发展壮大。如何培养人才,挽留人才是我们当前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2)信息资源不足、数据库基础薄弱,同时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低制约了管理咨询服务的高效率实施。信息资源是管理咨询企业进行运作的必备基本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如果没有充足的相关国内外行业的数据资料,咨询企业就不可能准确地洞晓市场动态,及时地为咨询客户做出高效的服务方案。然而,这正是我国的管理咨询企业在信息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国内管理咨询企业对信息资源的开发不够重视,导致信息资源不够完备,不管是国内外行业相关的历史数据还是最新数据都比较缺乏。同时,信息技术的处理方法不够先进又使得信息的收集更加困难。即使是收集到的信息资源质量也不高,经常会导致咨询过程中出现失误现象。另外,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也比较低,大量的宝贵信息被闲置,这相对于信息获取的高投入来说真可谓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很多管理咨询企业还没有认识到信息资源缺乏的问题,在咨询服务操作中不理会信息的可靠性就随意取用,这是对咨询客户的不负责,缺少信息资料的保证怎么可能做出高质有效的服务方案?更别说帮助咨询客户解决实际存在的管理和发展问题了。

四、解决管理咨询企业发展中的问题对策建议

针对管理咨询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了解其产生背景、分析其形成原因之后,应找准切入点,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1.建立独立的行业协会组织,完善行业规范,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尽快加强行业协会组织的建设,完善行业规范,健全行业标准,并推动行业规范的运作。需要对管理咨询行业的企业和人员的从业资格进行严格的审核,并建立道德规范监督机制,使市场运作规则有法可依。维护市场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同时,作为正规的行业组织,其自身也要求做到诚信守诺,自强自律,不断地提高服务水平,维护行业秩序。行业协会组织可以具体通过举办学术会议、编辑学术交流期刊等活动将重大成果展示推广,为咨询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从整体上提升国内管理咨询企业的竞争力,促进行业的不断进步。

管理咨询行业的发展也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政府可以积极开展一些支持工作,从战略的高度去研究行业发展和管理中的政策性问题,如把咨询业纳入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确立其行业地位,组织专家对行业的整体发展进行规划;开展相关理论和政策的研究工作;整合优化咨询业的信息资源;主动举办国际范围的互访交流和学术合作,鼓励外国机构与国内机构合资合作,并以包括人、财、物、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给予支持,使国内管理咨询业的发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相信政府对管理咨询业的宏观决策一定会引领行业更快地发展。

2.加强对自身队伍的建设,注重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激活员工潜能

目前,咨询客户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这意味着国内的管理咨询行业蕴藏了巨大的发展能量,提高人才的素质以提供专业化的高质量咨询服务成为关键。对人才要进行多种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培养。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理论和方法,还要精通管理、销售、沟通、信息技术以及相关法律和商务方面的知识。企业需要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提供他们出国考察、进修的机会以加强其对最新国际信息的了解,不断弥补知识中存在的缺陷,加强各种薄弱环节,使他们从丰富的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综合水平。利用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互动关系来开发员工的潜能,激活组织。另外,企业要从自身出发,创造适合人才发展的环境,在高度竞争的行业内把握人才,因为保持自身队伍的延续性和完整性是至关重要的。

3.加强信息的收集工作,建立完备的信息数据库

我国的管理咨询行业信息严重缺乏,数据库的规模和数量都不尽如人意。信息资源是管理咨询企业进行运作的必备基本材料,是咨询工作的最重要支撑条件之一,有效的信息是咨询管理决策的重要基础,这方面如果不尽快完善,将会阻碍行业的发展。我们当前需要加强对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对于企业来讲,可以从最基本的市场调查方式着手,紧紧跟随市场的发展动态,密切关注国内外行业的发展走势,加强与客户的交流,主动及时地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对获得的信息资料进行及时的处理,提高它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建立完备的数据库。对信息资源要进行有效利用,使信息收集的高投入与有效利用成正比,避免信息资源的浪费。对于行业协会组织来讲,需要加快网络化发展以获取大范围的信息数据资料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有力的信息管理系统,提供高效的信息数据平台促进信息社会化,使有效信息能为行业所共享。

4.加强创新,寻求发展

市场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面对变化,只有创新才有可能使企业充分发挥能力,才能使企业强盛不衰。因此,管理咨询企业应该不断地拓宽视野,在运作中进行不同程度的创新。单纯的模仿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模仿意味着学习,有时对别人的成功经验和运作模式的模仿可以增加自身的经验和知识。但是模仿有着限度,必须审慎而行。中国管理咨询行业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几千年文化沉淀对中国人思想的影响,企业不但要创造性地学习国外著名咨询企业的理论和工作程序、吸取其经验,还应结合对中国市场大环境的考虑以及企业自身的特点,逐步形成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咨询方法,科学地将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融合到一起,研究开发出创新的思想、方法和技巧,共同推进本土管理咨询业的发展。现今国内已经有了一批合资管理咨询公司,在与国外咨询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双方充分地进行文化、理论、方法、理念的交流,对企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合作模式有着自身的优点,国内企业可以利用本土化优势,如熟悉国情、国内信息渠道广等,结合外企的先进方法和经验,更快地融入到国际水平的运作中。这是一种经营的创新,也是对我们突破守旧模式的指引。关于创新,企业还可以考虑从单一走向综合,加强行业交流,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利用专业相互融合,综合发挥作用。创新,已经成为我们刻不容缓的任务。

5.提升中国管理咨询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从容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使全球企业进入了无国界竞争阶段,管理咨询跨国公司纷纷抢摊中国这个充满活力、蕴藏了巨大商机的市场。但是另一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总的来说市场发育还不健全,企业竞争主体实力还相对较弱,信息化水平不高以及管理水平的落后等各方面原因导致了中国管理咨询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处于劣势。面对竞争对手的威胁与压力,我国管理咨询企业惟一的选择就是赶快研究、熟悉国际竞争规则,积极变革,学习新的管理理论和策略,建立新的组织机制,力求在实践中不断掌握先进的技术,培养出一流的人员素质,建立起成熟的管理理念,积累丰富的市场开拓经验,加强对市场环境的敏锐嗅觉能力以及快速、灵活的市场应变能力,努力争取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能够在竞争国际化的挑战中打造自己的品牌,在国际市场争得一席之地。

6.加强公众对管理咨询的意识

公众对于管理咨询的意识普遍不高,加之新闻媒体对咨询业的报道也比较含糊不清,很多企业至今没有充分理解管理咨询的价值所在。正如前面所讲,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一旦形成,对人们的行为就具有导向和制约的作用。所以要加强并借助于媒体力度对管理咨询的理念进行推广,让公众尤其是企业管理者认识到管理咨询的重要意义。通过管理咨询业务,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企业外脑,借助外力引入新观念,利用外部人力资源的专业优势来推动企业内部的管理变革,对于企业自身不足进行了很好的弥补,从而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素质。企业只有接受了这样的理念,才会真正敞开大门,寻求管理咨询服务。而从管理咨询企业角度来讲,对于服务涉及的咨询者企业内部资料应做好保密工作,严守其行业操守,只有这样才能与客户建立信任基础,共同完善咨询服务操作。

五、结论

据相关资料反映,中国与美国在研究咨询产业中的投入比例为1∶200 左右,表明中国目前在咨询领域的研究投入还远远不够,但随着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以及自身对管理咨询的重视,对管理咨询行业的投入势必进一步地加大。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飞速扩大的市场容量将使中国管理咨询业不断发展、完善,其涉及业务的广度与深度也将不断加大,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会加速对管理咨询行业的需求。总体来说我国的各方面环境对于管理咨询业的发展是有利的,考察目前的现状和未来的趋势,我们相信中国的管理咨询业在不久的将来会有长足的发展,我们的管理咨询企业要把握好机会,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不断克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规模成长的同时实现质的飞跃,争取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与国外企业共同促进咨询市场的繁荣。

参考文献:

[1]上海复斯管理咨询公司:中国管理咨询业:规律与现象.中国企业报,2003年7月17日

[2]彼得·杜拉克:管理圣经(马道宗译)[M].台海出版社,2002: 205

[3]齐振宏:管理变革之道——核心竞争力导向的企业变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10~115

篇7:分析工程造价咨询业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日趋提高,同时人们对于建筑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渐提升,在此发展形势下,有关的施工单位若想将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与当前人们群众对于建筑质量的需求相契合,就要积极地将阻碍企业发展的各类予以切实的解决, 尤其保障建筑工程的管理措施的科学性,因为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 将会遇到各类的麻烦,比如劳动力紧张、天气条件的限制以及设备的调运等等问题, 这些问题若未能切实的解决,就会严重的阻碍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因此,一定要将建筑工程中的各个反面予以切实的掌控,比如施工人员、工程投资、施工风险、工程质量以及施工人员等等方面, 建筑工程是一项较为繁杂的工作,它将会影响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和环节,比如, 监理、设备、运营、风险、合同等等方面, 一定要将这些问题予以高效的处理, 并充分的发挥建筑工程管理的作用和优势,着实解决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建筑工程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1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中易出现的问题分析

1. 1 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缺乏质量管理机制

二零零二年我国为了更好地促进建筑工程的管理,颁布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为建筑工程管理指明了发展方向, 同时也促使建筑工程的管理手段更为科学和合理,但是,纵观我国当前有关建筑工程管理的法律规章制度,仍旧不健全, 同其他发达国家的建筑管理体系来讲,还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而要想将这一发展中的问题, 予以切实的、高效的解决,就要积极地将工程管理中的各类矛盾问题予以解决,尤其是针对缺乏质量管理机制这一关键性的问题。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没有法律法规的约束性作用,将会引发各种问题, 尤其是施工控制手段的不科学以及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等问题,此时, 就需要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之前就应当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机制予以构建和完善, 提升施工质量,确保施工效率 。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也会越各类的问题,比如, 施工中的材料质量无法达到设计的需求,同时存在诸多的质量缺陷,这就会导致工程施工出现水平较差、施工手段不规范等问题,再者就是在施工中的钢筋安装位置、保护层厚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强度无法达到要求,要想解决建筑功臣的施工质量, 就要通过建筑工程管理手段来提升建筑施工效率。

1. 2 管理机制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仍旧具有诸多的发展阻碍,比如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而要想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首先就应当发挥建筑工程管理优势,同时还应具备一个完善的管理机制, 进而为后期的建筑工程管理提供远远不断地动力。一个系统的`、完善的管理机制将会涉及到各个部门以及人员, 同时还要求各方面都要将其功能凸显出来,对各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力求将其工作效率满足工程管理的实际要求,这样的管理机制将会为后期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此过程中, 容易出现各类的发展阻碍,比如, 这一管理体系将会涉及到诸多的管理人员, 这就导致正常的施工企业将会缺少管理人员,进而影响了建筑工程的管理 。

1. 3 实际的施工质量以及管理层面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当前的建筑工程管理越发的面临着发展挑战,因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越发的提升,同时建筑施工所具备的含金量也越来越高,在此发展形势下,要想切实提升施工单位的发展,并使建筑施工质量满足具体的设计要求,就要从各方面着手, 将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各类矛盾问题予以解决, 建筑施工中的各类施工技术也要积极地改革并更新,针对施工中的各类难题,运用针对性的工程管理手段进行处理,这一施工措施无疑为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 有关的工程施工管理部门应当将这些问题进行协调,逐渐的对其予以改善,最终符合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

2 对于建筑工程中提升管理水平的建议

2. 1 健全建筑工程管理机制,强化管理力度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中, 将会涉及到各类的施工问题和其他方面的阻碍性问题,因此, 在进行建筑工程落实到实践的过程中, 应当健全建筑工程管理机制,将建筑工程的管理优势凸显出来, 为施工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同时也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但是, 在此过程中,还要切实的把控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性、科学性,促使使用手段更具合理性, 进而为工程施工的现代化发展方向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 有关的建筑工程管理的领导人员也要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优势, 意识到管理措施科学性的作用,并积极地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进而逐渐的构建一个系统的、完善的管理体系,为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率提供保障 。

2. 2 健全法律规章制度,强化部门的监督能力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中, 有关的管理人员应根据实际的建筑施工发展情况,对各类的问题予以积极地总结和归纳,为后期构建一个系统的体制奠定基础,同时这一行为,也可以为我国的建立有关的法律规章提供保障。我国要想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类发展问题予以切实的解决,就要通过法律规章制度建设的方法,对有关管理人员的监督行为和监督力度进行约束,合格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离不开监督的作用,将监督的优势凸显出来,才能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 并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 。比如,在施工投标的过程中,就应当监督这一环节的合理性和公平性,监督这一环节是否出现内幕,是否出现有悖于项目施工的现象,有关的管理领导人员一定要严格按照《建筑法》中所规定的内容,对照投保过程中的立项、招投标以及施工过程等各个环节予以切实的监督和管理,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

3 结束语

篇8:分析工程造价咨询业存在的问题

1.1 行业法律法规不健全, 缺乏对全行业的统一指导

目前我国工程咨询行业起步较晚, 而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更是滞后, 这就导致发展过程中有新问题出现时, 没有处理的法律依据。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导致一些违法行为得不到处罚, 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些强制性标准和规范得到不落实, 而且在实施和修改过程中不透明, 存在着较多的行业和地区性的细则及管理方法, 各种关系难以理顺。行业管理格局呈条块状分割, 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出于多个部门, 这样不仅不利于工程咨询行业法规体系的形成, 而且对行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严重的制约作用。

1.2 工程咨询项目管理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工程咨询行业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虽然当前在部分地区进行了项目经理制的试点, 但还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的评估和考核机制, 在技术方面缺乏创新能力, 自有和专有的技术缺乏, 使其缺乏竞争力。我国现有的工程咨询公司, 不仅在市场、商务、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系统知识缺乏, 而且还缺乏综合协调的能力, 对于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手段无法进行有效的应用。项目管理单位很少利用计算机集成系统来进行项目管理工作, 工程咨询项目管理技术还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

1.3 工程咨询单位综合水平不高, 缺乏社会信誉

我国工程咨询业的产生并不是完全应市场需求而发展起来的, 其与政策的强制性要求具有直接的关系, 这样就导致咨询服务只是为了完成某种程序, 而并不是实现为项目法人单位进行专业的把关。在这种情况下, 许多工程咨询公司在提供服务时, 为了更好的迎合业主的要求, 则放弃自身的职业道德, 不仅设计质量无法保证, 而且报告上存在着不严谨和不认真的情况。这对工程咨询行业的声誉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使工程咨询行业很难在社会上得到认可, 很难树立起应用的地位和形象。

1.4 市场发育不健全

我国工程咨询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 政策保护和行政垄断现象较多, 市场处于无序竞争的状态, 市场机制无法有效的发挥。由于我国工程咨询机构多数是在改制过程中由大型的主管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中分离出来, 这样就导致其咨询业务中许多人都是依靠行政干扰和关系来取得, 基本上在区域内的市场上处于垄断的地位。这样就导致很多情况下会发生违规操作的现象, 无法实现工程咨询业务的公平竞争, 制约了工程咨询市场的有序发展和完善。

1.5 工程咨询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

工程咨询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的产业, 对咨询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作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咨询从业人员, 其不仅需要具有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 而且还要对经济、法律和管理等专业知识进行熟悉掌握。但在目前我国工程咨询从业人员的知识体系上还没有严格的限定, 大部分从业人员都存在着知识面较窄, 年龄老化等现象, 只能满足简单的概预算工作需求, 而对经济、法律和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知识欠缺, 更缺乏综合协调管理能力, 无法为客户提供高效的、全方位的服务, 咨询服务质量较低, 再加上体制上的缺乏, 我国工程咨询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2 提高我国工程咨询业发展水平的具体建议

2.1 转变政府职能,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政府管理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的现象, 应该先改变政府职能、加强行业协会管理, 政府还应当从更高层次上进行统筹规划, 调整部门内部的机构设置, 重新划分各部门的职能范围, 将原来分散的行业管理权集中于行业主管部门, 对工程咨询进行统一的管理。逐步完善行业协会和学会的各项职能, 并通过协会规章规范会员的行为, 维护行业利益, 实现真正的“行业自律”, 代替政府实现对行业的微观管理。强化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和引导职能, 规范咨询行业市场行为。首先, 应加快工程咨询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使工程咨询行业有法可依;政府职能部门通过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咨询单位的综合素质;对咨询市场中资信不良的咨询单位以及从业人员加大处罚力度。

2.2 提高工程咨询服务质量和社会声誉

树立维护业主利益的理念, 加强学习和应用FIDIC条款, 严格合同管理, 建立科学、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提高信息质量, 改进信息系统。首先, 针对我国咨询企业服务面窄、服务以阶段性为主的现状, 发展为多种经营的综合实力强的咨询企业, 为咨询市场提供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咨询服务, 咨询服务对象可以是建设单位, 也可以是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其次, 按照我国行业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 构建多层次具有专业特色的行业体系, 除保留建议和评审外, 可以扩大到编制投资项目经营计划, 提供项目经理、经营管理人员、班子, 使工程咨询企业到达参与投资甚至对投资承担相应责任的层次。

2.3 大力培育市场

要努力刺激扩大咨询市场需求。政府是咨询业的主要用户之一, 政府要切切实实地把那些社会性、群众性、服务性的工作转给相关的咨询机构去做, 政府的决策咨询要逐步社会化、产业化, 要充分利用“外脑”, 政府机关要转变观念, 要内外脑相结合。一些重大问题需有两份以上决策咨询报告。从各级政府部门支持入手, 倡导市场运作, 引入竞争。咨询业本身要面向市场, 而主要从事咨询业的机构要向企业化经营方向发展, 增强自我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 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此外, 还要注意规范咨询市场, 促成咨询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2.4 加强对工程咨询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咨询业属于“智力服务业”, 它与其他产业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成果是在从业人员的知识、经验和智力中产生, 因此从业人员的素质极为重要。全面提升我国工程咨询从业人员的素质, 要注重培养年轻咨询工程师, 使他们尽快成长为既具有坚实的专业技术基础, 又懂得相关经济知识和管理科学;既具有一定外语水平, 又熟悉和掌握国际游戏规则;既具有强烈的开拓市场的意识, 又有能够参与国际工程咨询市场竞争能力的人才。还需通过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执业能力考核和继续教育, 使其不但具有胜任咨询工作的专业素质, 还具有严谨、公正和廉洁的工作操守等综合素质。

3 结束语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对工程咨询业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需要充分的利用自身发展的优势, 加快市场的探索, 使市场得以快速的发展和完善, 制定科学合理的咨询服务发展战略, 加强对咨询从业人员的培养, 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位。

参考文献

[1]白润山.我国工程咨询业发展的思考[J].建筑经济, 2006 (9) :32-33.

[2]尹贻林, 张勇毅.中国工程咨询业的发展与演进[J].土木工程学报, 2005 (10) :131.

篇9:分析工程造价咨询业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工程造价咨询;问题;对策

一、工程造价咨询概述。

(一)工程造价咨询的主要内容。

建设工程造价咨询特指在工程建设领域而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而承担建设项目

的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项目评价、工程概算、工程预算、工程结算、竣工决算以及对工程招标标底和投标报价的编制与审核等工作,同时对工程造价进行监控,并提供有关工程造价信息资料。工程造价咨询主要包括编制和审核工程造价文件,以及提供工程价格咨询等工作内容。

(二)工程造价咨询的职业责任。

国际工程咨询市场对工程造价咨询提出了严格的职业责任,并将其规定为从业前提。近年来,我国也加快了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也将重视工程造价咨询的职业责任,这是完善工程造价咨询行业的基本要求,也是规范造价咨询行业健康发展的保证。根据定义,工程造价咨询的职业责任,是造价工程师因疏忽或过失未能履行或未能适当履行咨询合同,使业主或第三方遭受财物损失,依法应由工程咨询单位或造价工程师承担的赔偿责任。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尚未形成较完善的造价咨询个人执业制度和职业责任保险制度,因此造价工程师个人承担职业责任风险的能力非常有限。综上所述,造价咨询单位及其所使用的造价工程师,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共同成为承担职业责任的主体。

在我国,工程造价咨询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是指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或造价工程师在咨询过程中实施了法律、法规所禁止的行为而引起的行政上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主体因实施犯罪行为而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由具有管辖权的各级人民法院依据有关法律进行认定和处罚;民事责任是指按照民法规定, 民事行为主体履行义务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对于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或造价工程师, 其民事责任主要是违约责任。

二、目前工程造价咨询存在的问题。

(一)造价工程师队伍的服务域面狭小。现在的造价工程除了世界银行、亚洲银行贷款项目之外, 其余大多数项目仍然是在原有的体制下按照旧的模式运作着, 工作内容单一。造价工程师从总体上未能发挥真正意义上的“建设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的造价动态服务社会功能”。业务单一, 只会编审预( 结) 算, 不重视对全过程动态管理。

(二)规模不小, 整体水平不高。

据统计, 全国甲级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数量非常少, 目前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大多仍只是满足于翻图纸、计算工程量、套定额、算费用, 业务停留在预( 结) 算的编制审查上。人员素质普遍低于国内工程技术界, 更低于国际上工程咨询行业。

(三)工程咨询行业缺乏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我国有些咨询公司两、三天就可编出可研报告, 咨询手段和方法也相当原始落后。随着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大面积推广, 暴露出量多而质不佳的现象。如何造就一大批综合素质高的造价工程师, 使之成为既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又熟悉世贸规则, 了解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和惯例, 既懂一两门外语, 又一专多能的高智高能型人才, 也是建设主管部门应该重视的问题。

三、完善工程造价咨询服务行业的对策。

(一)加快工程造价管理的改革, 为人才发挥才智创造良好氛围。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改革也与工程造价咨询队伍建设密切相关。规范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是改革的第一步, 也是改革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关键一步。第一, 将现行的“条块分割”的管理格局, 改革为多层次、多元化和有机结合工程造价管理主体。第二, 改变目前“政出多门, 管理混乱”的局面, 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职责分明, 各司其责”管理体制。第三, 建立完善有关工程造价管理的法规、制度和标准。第四, 开展造价信息系统的服务工作,为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提供决策、施工、竣工等阶段的有关综合服务。第五, 建立能够高效运作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从而也为我国工程造价咨询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创造一个科学、规范有效的良好运行环境。

(二)完善工程造价咨询工作规范,严把造价咨询单位的资质审批关。

工程造价咨询的依据包括法律依据、技术依据与合同依据。技术依据主要指工程

造价咨询工作规范。在规范中, 应对工程咨询的有关术语、咨询工作的组织和人员要求、具体工作程序、工作方式、工作应达到的深度、咨询报告的形式、应向业主提交的资料等方面内容予以明确。对注册资金抵、造价工程師人数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坚决不予审批。明确造价工程师的权利和义务,应规定所有的审价文件应有造价工程师签署后才能合法有效;同时应规定造价工程师对审价失误应承担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

(三)加大工程造价咨询人才队伍建设。

我们可以吸收或聘请国外工程造价管理的优秀人才到我们队伍中来, 与他们进行合作、交流, 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等。同时,要结合我国本土文化背景, 培育一批职业道德好、业务水平高的能充分满足社会需求的造价工程师, 使他们形成我们造价工程师队伍“金字塔”分布格局中的坚实基础。另外,还可以将队伍中的“精英人才”派到国外去进修学习或打入国际工程造价管理市场, 参与国际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 使我们的造价工程师队伍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四)提高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准入门槛及咨询企业的年审关。从目前情况看, 我国对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申报条件要求是较低的, 与国外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申报条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结合我国国情, 我们应逐年提高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准入门槛。这将有利于造价工程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并可杜绝造价工程师中出现“在岗无证、有证不上岗”等不良现象, 从而提高整个队伍的人才素质。对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注册登记及年审从严把关, 施行

网上注册登记制度, 杜绝挂靠、挂名等虚假行为。

(五)拓宽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的服务域面。

根据未来发展趋势看,一方面,造价工程师的执业岗位将从传统的建筑业,扩展到以建筑业、房地产业以及投资行业为主,涉及银行业、保险业等金融服务行业,法律、税务部门。例如保险业,一旦我国强制推行工程保险制度,就必须有人对

投保的工程项目进行计价来作为计算保险费、赔偿费的依据,为工程造价咨询业进入保险领域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另一方面,要使造价咨询机构服务工作重点转移到国际建筑市场流行的“工程索赔”上来,开展为工程项目当事人进行“索赔”顾问服务。

结语: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速度快得惊人, 但整体实力不强,工程造价咨询业必须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努力提高工程造价机构的市场竞争力, 拓宽业务范围, 积极参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理, 使这个新型行业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尽快成熟、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陈红. 建设工程造价风险及其控制措施[J].现代装饰( 理论),2011 年05 期.

篇10:分析工程造价咨询业存在的问题

十个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国建筑领域的工程项目施工承发包也经过了了从计划分配任务,到市场自主协调承揽工程施工任务,再发展到现在的有形建筑市场的逐步形成,众多建筑施工企业逐渐适应国家的改革,积极参加建筑施工项目的招标投标,整个建筑施工市场在政府的引导下,逐步规范,建筑施工市场在不断增强其透明度,改革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整个建筑施工市场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有悖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新情况。为保证建设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就必须加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大纪检、监察、审计机关的执法检查制度,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建筑施工的招投标行为。

2001年以来,国家把建筑市场作为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重点,各地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整顿活动,也查处了一些典型案件,然而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较为混乱的市场秩序。建筑市场整顿从1986年以来几乎年年进行,但建筑市场依然是违法违纪案件的高发区,只不过不同阶段发生在不同类别的人群中。建筑市场存在的问题积重颇深,不是靠权宜之计和“运动战”所能解决的,必须从目前社会大背景及建筑市场运作的制度设计中寻找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达到规范市场的目的。

一、我国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筑市场招投标活动中存在问题的焦点在政府投资工程上,特别是这些工程在招投标阶段“暗箱操作”、“违规操作”,剥夺了潜在投标人公平竞争的机会,同时给一些腐败分子提供了“寻租”沃土。目前工程招投标中“违规操作”已经漫延到招投标活动的各个环节,且单个环节行为较难认定为违法违规。建筑市场经过多次整顿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违规行为从公开到隐蔽,从个别人“一锤定音”到整个招投标过程不正当的“系列操作”,形成了程序上的合法而实质上渗透着腐败。这种状况不予以整治危害性更大,将使建筑市场处于非良性竞争状态,危害行业的健康发展,且毒害党风和社会风气。针对建筑市场招投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下将从法规、体制、社会环境以及建筑产品特点、招投标活动运作机制等方面分析其成因。

1、现有法规体系存在弹性空间

目前,建筑工程招投标依据的法规主要是《招投标法》、《建筑法》及有关部令和地方法规(以下简称“招投标法规”)。《招投标法》有些条款规定本身就留给业主或代理机构弹性空间,如第十二条赋于项目业主(自行招标或委托代理机构)办理招标事宜的权力第十八条第二款、第二十条有关不得对投标人有歧视性条款规定第四十条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的条款等。对这些条款的把握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对当事者的道德约束高于法律约束。目前,招投标竞争非常激烈,竞争对手得分(综合评审法)差距非常微弱,法律提供的微小弹性空间都直接影响评标结果。《招投标法》作为指导我国招投标活动的法律,它应当给各方主体追求效率的空间,但作为政府投资工程,应有更严厉的规章,确保招标工作的公平性,最大限度的减少弹性空间。

2、体制现状提供“操作”可能

现阶段我国的建设体制基本上还是条、块分割,各个法人单位承担项目业主,并按行政隶属关系接受其上级主管部门监督。为了解决各项目法人单位的专业素养问题,在招投标阶段引入了招标代理制,施工阶段聘请社会监理,并强制性地接受政府监督。从实践来看,建

设市场存在的问题大部分都是萌芽于招投标阶段,招标代理制引入并没有实现工程招投标过程的贯彻“三公”原则。究其原因,是体制问题。现有的建设体制,项目法人都不是本质意义上的法人,它是各级政府(公共财政)的委托代理人,他们有法律上提供的弹性空间,在执行公务(选择招标代理、资格审查、评标、定标)时,仅有道德的约束,来指导他们为所服务的机构决策。经济学上有个理性人的假设,当他们能以极小的风险(体制设计给他权力,法律提供弹性空间)获得个人利益较大的回报时,道德约束力就显得脆弱。实践中存在领导不干预,经办人员干预项目业主不干预,招标代理人干预的状况,现实地说明了一切。

3、建筑产品特性便于充当“操作”载体

从理论上说,建筑工程作为期货商品,商品品质的预期性特点引起需求者对商品品质的不确定性担忧,因而商品需求者(招标人)更为关注的是商品生产者(投标人)的资信、业绩及可信度。现实中,在项目法人主体层层代理情况下,建筑商品这种特性给代理人“寻租”提供了很好的籍口。一般性建筑产品(主要指变更设计)虽然技术含量不高,但由于一个承包合同清单项目众多,工程实施及结算具有一定伸缩度,且工程成本控制及账务处理较具弹性,存在着“黑色利润”空间,这个空间提供了工程项目招投标“暗箱操作”物质基础。从而使建筑市场在宏观上形成过度竞争的局面,而在微观上商品需求者又有排斥竞争的内在动力。从国内到国外公共工程建设上都存在这种倾向。

4、诚信经营社会基础尚显薄弱

我国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阶段,虽然市场经济已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占主导地位,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作用的结果及传统文化使然,人们在日常活动中仍衷情于“权力”。建筑产品虽然牵涉到每一位民众,但它不像家电产品,民众可以自主行使购买和监督的权力,致使家电业必须以诚信经营为本,取信于民,才能获得市场份额。现实中建筑产品采购权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招标人、代理人、评标专家委员会)。由于建筑产品招投标的某些内容及过程需要保密,客观上造成了不便于社会监督,减少了投标人因为虚假信息导致投标失败的风险。还有,一个企业由于虚假信息在一个项目投标失败,并不至于遭到像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那样受到市场驱逐,所以,投标人提供虚假信息参与投标的现象愈演愈烈。依托有形建筑市场,利用现有信息技术完全可以对投标人信息进行准确、全面的核审,但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全国统一信息平台整合工作滞后于现实监管需要,也给“暗箱操作”者提供了机会。

5、交易各方主体尚未成为实质上独立运作的市场主体

上面已分析现有体制下,项目业主仅是法律意义上的主体,实质上仅是各级政府的代理人。项目业主的价值取向与掌握的权力,决定着招标代理人不能纯粹从公平与效率角度进行招标运作,否则招标代理有可能失去市场。在这种体制约束下,招标代理人从某种意义上,仅是按照业主的意愿帮助业主完成符合法规程序的招投标运作,使业主倾向的中标人合法化。

建筑市场交易各方中重要的主体承包商,在我国就更具特殊性。目前,在建筑市场中存在一些个体(包工头)以法人名义参加工程招投标,这也是中国特有的承包商体制所决定。建筑施工业作为完全竞争性行业,行业门槛并不高,但进入该行业有政策壁垒资质管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施工企业尤其是高等级资质的施工企业仍是国有和集体占主导地位,这些国有企业通过多年改革仍未形成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由于建筑行业政策壁垒的存在,行业内企业处于只进不出的状态,令行业内竞争日趋残酷,为了生存不得不采用许多不当方式。作为目前国有(集体)企业管理者,他们对现有市场竞争态势必然作出有利于自身生存的理性选择——选择对自身风险较小的经营思路。企业自主投标投入大,且有许多公关费用,这对国企来说,无疑是心头的痛,若多标未中,经营者自身就要面对许多公关费用而束手无策,同时令企业陷于困境反之,通过投标代理人,企业开具介绍信,就有一笔收入,中标后还能收取管理费用,将投标风险转移给“挂靠者”。这样企业可以在举步维艰中生存,而企业管理

者不承担个人风险,甚至还可以有隐性收入存在。对“挂靠者”而言,他们不一定具有能力(包括人力、物力)维持一家企业运作;即使有能力,他们也较难在起步阶段就创办一家高等级资质的施工企业再有,即使创办成一家高等级施工企业,维持企业运转所需的管理费用,也令他们承担很大的风险。正是这种思维定势,造成了现在建筑市场中挂靠盛行,甚至出现专以投标谋利的个体。总之,现在建筑市场招投标活动中各方交易主体由于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都被“挂靠者”操纵着。

6、行政主管部门监管招投标工作存在难点

从法规上说,行政主管部门目前主要依靠《招标投标法》、《建筑法》及有关部令和地方法规等监督招投标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实施细则。特别是法律规定的歧视性条款较难把握,导致行政自由裁量权过大,极易发生越位和缺位行为,也给招标人(招标代理人)“暗箱操作”提供可乘之机。就组织机构而言,随着政府机构改革深入,政府机关越发精简,配置人员更少。目前,我国处于建设高峰期,项目规模大、数量多,分布广,许多建设项目法人作为一次性业主缺乏工程项目经验,建筑市场必然产生大量问题。面对此种状况,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成立的招标办及有形建筑市场,又人为割裂,导致人力资源浪费,监管力量更趋削弱。从行政手段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建筑市场,特别是规范业主行为缺乏有效手段,而仅有的手段是惩罚性的消极手段,从理论上说,过多使用消极手段会伤及自身,最终会影响事业的繁荣。

7、评标专家委员会未能实现既定功能

《招标投标法》的颁布从法律上对招投标活动中评标专家委员会的地位进行了界定,减少了项目业主对项目定标的行政直接影响,理论上体现了项目评标的民主化、科学化。然而,在实际运作中评标委员会并没有很好实现其预定功能。具体原因如下:①按照《招标投标法》对评标专家资格的界定,只有在大、中城市方才有条件建立具有一定容量的评标专家库,合乎条件的评标专家在数量上显得不足;②评标专家从社会各行各业产生,评标专家的思想道德素质及专业素养较难把握,特别在库容不足的情况下,合乎法律硬件规定的专家基本都入库,致使专家质量参差不齐;③社会化选拔评标专家的方式,对专家仅有法律的约束,行政上对其约束不力。但由于工作特殊性,即使触犯法律,取证也较为困难,法律约束也不硬。对评标质量而言,主要依靠评标专家对自身的道德约束,道德约束对环境的依赖性很强,在目前复杂环境下,道德约束往往显得苍白;④现在招标项目众多,项目规模专业差异很大。对大部分项目而言,代理机构从压缩招标成本考虑,评标时间仅仅有几个小时,在这么短时间内要求评标专家拿出高质量评标成果不现实,往往仅是履行法律上的程序而已。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现有评标委员会充当招投标活动中“橡皮图章”的功能,或评标专家参与“暗箱操作”,针对特定问题作出特定评判的现象就会有客观的认识。

8、建筑工程招投标“黑白合同”盛行

目前在我国工程招投标中,建设单位与招标单位或招标代理机构串通,搞虚假招标,明招暗定,签订“黑白合同”的问题相当突出。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向会议作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建筑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他说,所谓“黑合同”,就是建设单位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除了公开签订的合同外,又私下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强迫中标单位垫资带资承包、压低工程款等。“黑合同”违反了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和建筑法的有关规定,极易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隐患,既损害施工方的利益,最终也损害建设方的利益。在检查中,检查组了解到这个问题不仅相当普遍,而且难以查处。要加强对建设单位行为的规范和监督,严肃查处签订“黑白合同”等违法行为。要充分认识黑白合同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在投资建设项目时要带头遵守法律,同时要改革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方式,按照“建管分离、用建分离”和专业化管理的原则,逐步建立权责明确、制约有效、科学规范的建设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

此外,在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中,诸如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对施工企业资格审查控制不严、地区和部门垄断、行政严重干预、投标定标过程控制不严、权钱交易、完整项目被切割、随意更改评标办法、有意压缩编制标书期限、标底缺乏合理性等等现象还大范围地典型存在。建筑工程正是存在以上诸多法规、体制、社会环境、机制及建筑产品本身特性等原因,导致了建筑工程招投标活动中产生了一系列“暗箱操作”。其操作行为具体体现在招标“游戏规则”的制定,这些规则从发布公告、接受报名、资格预审到投标文件都作出了一系列有倾向性的安排,并且发展到监管部门根据现有法规很难从书面材料上认定其违规行为。各地监管部门等针对这些问题虽然制定了很多规范性文件予以纠正,然而,由于以上深层次原因未能破解,往往“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市场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建筑市场招投标活动仍然未能实现完全按照承包商实力或项目管理班子实力进行竞争。

二、成因分析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归结起来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反差:

1、高利润回报与低违规成本的反差。工程项目承包利润比较高,施工企业不惜采取回扣、行贿等非法手段进行“攻关”,从而多揽工程。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对大多数招投标违法行为都规定了“中标无效”的处罚,应该说还是比较严厉的,但由于地方保护或是部门利益的左右,目前对招投标违法行为的处罚相对很轻,多数只是罚款了事。

2、招投标业务高速发展与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的反差。有形建筑市场的法制建设还不完善,公开招投标各种相关配套措施还不规范,存在不少漏洞和难以操作的地方。

3、高隐蔽交易与低水平监管的反差。场内结果是场外交易的体现,而有形市场中的违纪违法行为交易隐蔽,往往是在有形市场外一对一地进行,很难被抓住把柄,就算在招投标过程中有一些异常行为,也可以凭目前法律法规的漏洞轻易搪塞过去。相比之下,目前政府监督机构的执法水平不高,部门间协调配合薄弱,许多环节管理不严、纪律松驰、漏洞多。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查处的一些案件来看,发现招投标违法违规案件主要靠因“分赃不匀”而“内讧”的告发。

二、预防和控制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及解决措施

建筑工程招投标行为成为社会热点,各级领导部门,特别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行政监察部门都投入了大量精力,取得了一定成绩。领导指定承包商、明目张胆“违规操作”现象得到扼制,但“违规操作”行为从公开到隐避仍然肆虐于招投标活动中并被披上“合法”的外衣。从目前及发展来看,国有投资占整个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将逐渐降低,政府完全可以将建筑业发展的效率问题交给市场(社会投资)。政府投资一般项目招投标在“三公”原则基础上,强调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在具体运作上对跨入门槛的承包商一视同仁,招投标“游戏规则”增加随机性,保证公平性,以谋取额外的社会效益(避免社会各界的诟病,有利于提升政府形象),使政府投资项目利益最大化。

1、修正法律法规中的漏洞与冲突。我国正处在法制建设的转型期和过渡期,有些法规需要有一个制定、实施、完善、修订的过程。但从提高招投标监管工作质量的角度上看,应该加快法规建设步伐,有些问题应尽早解决,从而保证招投标活动的正常开展,促进招投标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2、加强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强化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2003年5月1日,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民用航空总局联合颁布施行的《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以及20o0年1月1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大招标投标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的负责人,要组织他们进行这方面的专门法律法规的教育,以预防为主,对触犯相关法律法规者给予严惩。另外,在全社会宣传招标投标法律法规颁布的意义。

3、建立检查和处理结果定期公示制度。建筑市场规范化管理必须始终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加大执法力度,坚持常备不懈地检查监督,对违法乱纪行为给予狠狠打击,强化处罚措施,依法规范交易行为。招标投标政府监管部门应与计划、土地、规划、工商、纪检、质监、安全等部门互通信息,协同运作,各司其职,共同维护建筑市场公平竞争的运作机制。对于违法违规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实行“三个一律”,即一律给予经济处罚,一律给予纪律处分,一律公开曝光。

4、严肃法纪,加大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的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对于已经查出的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过程发生的违法犯罪案件,各有关司法机关应加紧办案,不要久拖不判,这样容易让人民群众以为犯事后,犯罪分子想方设法利用时间退回赃款后从轻判处,给其他人造成一种只要不被抓住,几代人都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以可乘之机,要对一些典型案件依法从重从快查处,由于近几年建筑行业腐败的高发行业。所以,要加大对建筑行业的 监督、审计力度。

5、认真做好施工企业的资格预审和后审。对于目前挂靠企业资质比较严重的情况,应当从资质的管理入手,提高对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力度,可以考虑修改相关的资质管理和资质年审规定,加大对允许挂靠的处罚力度,只有让建筑施工企业感到压力,才能真正预防和制止企业资质挂靠行为。

6、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办法》的要求程序办事。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办法》中,明确了各级发展计划、经贸、建设、铁道、交通、信息产业、水利、外经贸、民航等部门和各地规定的职责分工,加大对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依法查处工程施工招标投标活动的违法行为。

7、加大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的过程监控,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在社会各界监督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是新闻媒体,要积极鼓励新闻媒体行业更多关注建筑施工行业,群众的监督作用也要积极鼓励,对于提供信索的个人和单位,有关部门的保密措施要作好,并适当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8、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在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的作用。可以考虑实行招标代理制,让信誉高、实力强、技术全面的招标机构代理,政府只负责监督,这样,可以避免政府权力的寻租行为,从而使招标行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建筑法》、《招标投标法》颁布后,对遏制建筑市场中的不良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上述新问题又产生了。要解决以上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关键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应高度重视,切实贯彻落实好《建筑法》、《招标投标法》,认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结合本地实际,从源头上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具体的实施办法和制约措施,进一步完善有形建筑市场,建立全程式电子网络公开办事制度,进一步推进公开办事制度,最大限度增加工作透明度,杜绝暗箱操作,净化建筑市场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

9、主动与国际惯例接轨。改变一些与国际招标规则不一致的政策、运行机制,使我国的建筑企业能参与国际竞争。通过国际竞争,改变我国建筑市场长期封锁、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现状,创造建筑市场较好的对外平等竞争机会与环境。政府直接插手市场,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干预市场经济活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长期存在的、导致中国建筑领域司空见惯的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保护主义现已成为众矢之的。

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从业主指定招标到现在的公开招标,可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公开招投标制度设计的初衷,是引入市场公开竞争机制,规范建筑市场交易行为,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保证建设工程的工期和质量,降低工程造价,特别是防止暗箱操作,加强权力制约,预防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招标投标法》曾一度被赞誉为“阳光法案”。我们还需要加大工程招标投标制度的宣传力度,增强规范招标投标的意识,同时逐步完善健全的、严格有效的政府监管机制,促进招标投标活动公开、公平、公正的开展,保障工程建设行业健康有

上一篇:出国旅游个人承诺书下一篇:北京小学排名